神奇教案范文

时间:2022-12-03 23:44: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神奇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神奇教案

篇1

2.知道九九重阳节是老人节,增进关爱老人和长辈的情感。

3.认识字词:刺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教师自制字词卡"刺猬、春天、秋天、冬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引入主题。

教师:

1.你知道这是哪些季节吗?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

2.季节的变化真奇妙,四季的景色真美丽。可是,刺猬婆婆年龄大了,走不动了,只能天天坐在屋里了。后来,刺猬婆婆的屋子里面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二、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1.讲述故事,在结尾前插问:

(1)刺猬婆婆家中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2)你感觉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3)猜一猜这棵神奇的树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看图片完整地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小刺猬关爱老人的行为。教师出示字词卡。提问:

(1)小刺猬在春夏秋冬分别装扮成了什么树?为什么要装扮成这样的树?

(2) 刺猬婆婆看到这些树感觉怎么样?看到刺猬婆婆高兴,小刺猬心里有什么感觉?

(3)这个秘密是怎么被发现的?

(4) 刺猬婆婆发现了这个秘密会怎么想,怎么做?

三、师生共同看图讲述一遍故事

边讲述边指认"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四、师生交流在生活中如何关心老人。

讨论:

1.小刺猬为满足刺猬婆婆的愿望,想办法装扮成各种树。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愿望吗?你能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吗?

2.你为身边的爷爷奶奶做过什么?你是怎么关心他们的?

3.你关心爷爷奶奶时,爷爷奶奶心里怎么想?你感觉怎么样?

4.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重阳节?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吗?这一天你打算怎样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祝贺节日呢?(教师扮作老人,请幼儿练习向老人表达祝福)

五、教师分别出示字词卡,带领幼儿认读,然后请幼儿一一说出每个季节的特征。

篇2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一个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4、能复述“鸟岛保卫战”这部分内容。

5、能把课文分成三部分,能用找出重点句的方法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了解鸟岛是个美丽的地方,鸟的数量多,种类多,鸟类在遇到敌害来犯时能共同对敌,感受鸟岛的神奇。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鸟岛是神奇的?理解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这一段是怎样写具体的。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从题目入手进行质疑,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齐读课题《神奇的鸟岛》,通过读题目,你了解到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了解到了课文内容是写鸟岛的景色,还想知道这个鸟岛在什么地方?是怎样的景色?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鸟岛?……)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并看看初读课文后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1)学生小声读课文,读不准字音的字,查字典并标读音。

(2)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

正音:乘车倒淌河碧波万顷眼花缭乱一幅幅锦绣画卷鸟巢几乎披着黑颈鹤踱步融洽掠取

幼雏盘旋鸬鹳啄着俯冲遍体鳞伤

(3)通过初读课文,你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通过初读课文,解决了鸟岛在什么地方,课文第一段已经写明,教师板书:鸟岛位置。并补充介绍:1959年9月,我国动物学家在青海省的青海湖中发现了一个叫做海西皮的小岛,小岛面积约为27万多平方米。岛上栖息着很多的鸟,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因而取名为鸟岛。)

(4)教师进行梳疑:神奇的鸟岛是怎样的一番景色?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鸟岛?

(二)学习鸟岛景色的内容。(课文第二段)

(1)课文哪段内容写的是鸟岛的景色?(第二自然段)

(2)默读课文第二段,并处是自学提示:

①鸟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可以用书中的,也可以用自己的。

(眼花缭乱、鸟的世界、神奇的鸟岛……)

②是哪些景色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在文中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

③有感情地朗读所标画的语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3)汇报交流:学生进行评读。

天上:一群群、一幅幅

地上:几乎(大家想象在鸟岛上,人们会怎样走路?为什么?)

湖水里:(你看,湖里还有那么多鸟呢!你喜欢哪种鸟?为什么?再有语气地读一读。只有这几种鸟吗?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湖水里还会有哪些鸟?请你照着课文的写法说一说)

(4)为什么说是神奇的鸟岛呢?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鸟岛的景色。

(5)幻灯出示:按原文填空,练习背诵。

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抬头望,天空中是(),()、()、()、(),组成一幅幅();低头看,满岛都是()、(),几乎()。湖水里,那()是斑头大雁,()是燕欧,()是环嘴鹬,还有()的天鹅,美丽的(),()的黑颈鹤……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真是(),(),(),一个(

)鸟的世界啊!

1、教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个自然段讲了哪两个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过渡段)

(三)学习鸟岛保卫战的内容。

分小组学习鸟岛保卫战的内容:

(1)画出你认为作者在描写鸟岛保卫战中运用的最精彩的词语。

(2)小组合作把这件事用故事形式讲出来(用上最精彩的词语)或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3)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鸟岛保卫战紧张激烈,场面壮观,团结勇敢的群鸟战胜了凶猛的黑鹰,让我们通过录像去看一看那激战的奇观。

(5)从这场鸟岛保卫战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团结起来,弱小可以战胜强大,鸟岛的神奇……

篇3

楞纸不同的肌理效果来制作一些有趣的东西,本课旨在让

学生收集纹理粗细不同的瓦楞纸,通过观察其特征,并用

剪、撕、拼、贴等技法将瓦楞纸做成一幅画。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及二上的时候已经涉及到学习剪、贴、拼等

基础技能,并且具有了一定的想象和创造力,本课要学生

充分利用瓦楞纸特殊的肌理、纹路、颜色等特征对其进行

大胆的创造,使其变成一张画。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瓦楞纸,了解它的用途,学会用剪、拼、贴、甚至是

撕等技法来创作瓦楞纸画作。

技能目标:学习剪、撕、拼、贴等方法两两同学合作完成瓦楞纸画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废物利用的好习惯,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重点:学会如何用废旧瓦楞纸贴画。

教学难点:剪、撕、贴瓦楞纸需要耐心、细心和创造力。

准备:(师)瓦楞纸、范画、剪刀、双面胶、素描纸等

(生)瓦楞纸、剪刀、双面胶

教学流程:

一、

认识瓦楞纸

1、(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是什么?对了,硬板纸,也叫瓦楞纸,

是从牛奶盒子上剪下来的,你的呢?

(生)3~5人说一说你今天带来的瓦楞纸是如何得来的?

如:电器包装盒、水果盒、快递盒、文具店买的专业美术瓦

楞纸……

(师)我们不难发现,这瓦楞纸好像更多地用来做成包装盒了,那

我们艺术家匠人、艺术工作者们又将瓦楞纸变成了什么神奇

的物品呢?

(PPT)欣赏台湾一家瓦楞纸主题咖啡馆,里面从墙面,到桌椅都

是用瓦楞纸做的呢,太神奇了,原来简简单单的瓦楞纸还

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啊!

2、以上这些图片有没有激起你关于瓦楞纸物品的记忆呢?说一说你

看到过的瓦楞纸物品吧。3~5人说一说。

(师)说了这么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奇的瓦楞纸》一课,来

感受瓦楞纸神奇的魅力吧!揭示课题。

二、

感受瓦楞纸

1、

板书“看一看”

请同学们看一看你面前的那张瓦楞纸,和老师手里拿的这张有什么区别呢?(生)颜色不同,厚薄不同……

“摸一摸”

再请大家摸一摸,告诉我你摸到它正反两面的不同触感吧。

“剪一剪”

老师示范用剪刀随意剪出几个形状

“撕一撕”

当你剪不动的时候还可以用双手直接撕,老师示范。

2、

讲完“剪一剪”“撕一撕”两个技法之后,让学生3分钟剪出或撕出5个左右的形状。形状随意,大小均可。

3、

“拼一拼”

我们现在剪、撕出来的形状太没有美感了,现在让我们来把它们拼一拼吧。

师投影仪下示范:注意用到瓦楞纸的正反面拼出肌理感、层次感。同时请小朋友上台和老师共同协作拼完。内容可以是人物、动物、物品、风景等等……

“贴一贴”

(师示范)用固体胶快速将每一片瓦楞纸贴在相应位置。

师展示完成的一张瓦楞纸作品《猫咪挠墙》

三、

欣赏瓦楞纸作品

1、ppt欣赏优秀瓦楞纸作业,注意,贴的时候有前有后,要擅长利

用肌理线条的不同排列营造出立体的感觉。再欣赏几张学生作品&

黑板上的创意作业。

2、小试牛刀,给同学们10分钟,先拼一拼再贴一贴,内容丰富,可

具象,可抽象,注意肌理和配色。面对面两个同学共同完成。师

巡回辅导。

四、

欣赏点评

评选出最佳创意奖、剪贴细致奖,抽象绘制奖等。

篇4

1.通过体验在未干的色纸上撒上肥皂粉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拓展学生对绘画领域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板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抽象装饰画。

3.通过尝试体验肥皂粉撒点作画,体会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

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教学难点】

能根据彩色底板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抽象装饰画。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演示课件,示范用具

、笔刷、颜料、调色盘、纸板、肥皂粉等材料。[来源:学科网]

学生:颜料、毛笔、纸板、调色盘。

一、引导阶段

课件出示图片引出“肌理”。

问:什么是肌理?(肌理指物体表面的纹理)肌理有哪几种类型?

(分为自然形成的肌理和人工制造的肌理)如

(木材

石头

玻璃

水波纹)

1.自然形成的肌理《天然的斑纹》

2.人工制造的肌理《无笔画》拓印。(英国)比尔、杰克的《无题》

3.引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

二、发展阶段

1.示范制作底板

皂粉撒到颜料纸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

2.试一试

干肥皂粉在吸收周边水和色时,肥皂粉和水色的多少不一,会产生千变万化的聚变。[来源:学。科。网Z。X。X。K]

3.比一比[来源:Z,xx,k.Com]

比较课本的彩色底板,与你制作的彩色底板效果一样吗?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注意要点

A水分的多与少

B皂粉的聚与散

C色彩的厚与薄

5.根据注意要点制作彩色底板。

三、欣赏作品,创作表现

1.《花瓶》学生作业

这件作品采用了什么方法制作?(剪纸)

2.《小松鼠的世界》学生作业

这幅作品采用了什么方法制作?

如何制作的?(拼贴)

3.技法点击:

A.选择底板

B.裁剪图形

C.组织画面

四、作业要求:[来源:学&科&网Z&X&X&K]

根据事先做好的彩色底板进行联想,剪裁出各种想象的形状,制作一幅具有肌理效果的作品。[来源:学科网ZXXK]

要求:

1.构思新颖,富有创新

2.构图饱满,富有层次

3.色彩选择,富有对比

4.画面组织,富有美感

五、评一评

1.你觉得这些作品美吗?

2.作品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制作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