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案范文

时间:2022-05-13 07:14: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生物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生物教案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335-01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的书面表达形式,一般是对某一个生物教学行为展开分析和研究,形成文章,引导读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实际教育情景,以引发对学法、教法研究的深入思考。初中生物在设计教案时,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原则,以课时为单位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学生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探究,促进学生生物课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学生角色地位的转换。发现要真正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需要有一个载体,这就是教案,只有把传统的“教案” 逐步改革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我们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案,在教学中采取了教案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设计和编写生物教案的原则

教案是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课题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探究问题、要点强化、解题技巧及方法等形成纲要式的学习方案,并由学生在课前完成的一种主动求知的新型案例。“教案教学”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人格的健全熔为一炉。

因此,在设计和编写教案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运用教案要坚持“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教案体现思维训练为主的原则,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减轻生物课课业负担的原则。

二、教案的设计和编写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仅要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就是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解题能力,新知识的可能接受程度。了解学生的强项是什么,弱点在哪里。明确要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解决什么。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教法和学法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把复习和新知结合起来,把教案和笔记结合起来,把预习、听课和复习结合起来,通过认真研究和设计改变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因此,我们在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在设计教案时,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知识复习、学习新知、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小结、问题讨论、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等内容,编写了环节完整、详略得当、方法适宜的填充式生物教案。

“教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两个突出”,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提高生物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益的目标。

三、教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编写教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重点,使学生知道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上课重点听什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提示;通过设计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本节内容与哪些生物学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网络和联系,以便用旧知来学习和理解新知;通过设计教法选择,根据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选择适宜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新知;通过设计课堂小结,使学生知道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设计填充式教案的详略,来体现生物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篇2

本章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两节教材。第一节教材需用1课时教学,第二节教材需用2课时教学。此外,有1个学生实验。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接着,讲述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三方面内容。

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内容,一开始就指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紧接着以玉米和人体为例,将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以及这些元素的含量列成表。通过对表中内容的分析,概括出两点:一是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C、O、H、N;二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含量相差很大,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

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的内容,首先强调指出,在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这6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接着,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进一步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关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内容,主要是从组成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的相同和不同,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点是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的事实,来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另一点是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与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比,两者相差很大的事实,来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首先,明确提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包括无机化合物的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的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然后,依次讲述构成细胞的这6种化合物。,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关于无机化合物的水,着重说明它在细胞中含量最多;水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和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含量不同;水在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水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最后强调指出,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关于无机盐,强调指出它在细胞中虽然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中,但是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无机盐既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又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关于糖类,主要说明它由C、H、O3种化学元素组成,它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其中的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淀粉、糖元等是重要种类),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重要作用。

关于脂质,主要说明它由C、H、O3种元素组成,一般包括脂肪、类,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脂和固醇等;这几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重要作用,并强调指出,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的膜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关于蛋白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中比较详细地讲述了有关内容。首先,强调蛋白质在细胞中只比水的含量少,大致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它是细胞中各种结构的重要化学成分。接着,说明蛋白质主要由C、H、O、N4种化学元素组成;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互相连接而成;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关于核酸,首先明确指出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的作用。然后,说明核酸由C、H、O、N、P等化学元素组成,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可以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大类。

本节教材的最后一段指出,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这里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本章中,为了配合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内容,安排了学生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主要是根据某些化学试剂,能够分别使生物组织中上述三种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生物组织中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二本章与其他章的联系

1.本章是绪论后的开篇章,所讲内容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与后面的各章都有密切关系,是学习好其他各章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是讲述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重要基础。例如,讲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会用到磷脂、蛋白质等知识。

3.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与本章联系十分紧密。例如,讲述植物的物质代谢时,要用到酶、水、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知识;在讲到人和动物的物质代谢时,要用到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知识。

4.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在讲到激素的调节作用时,要用到蛋白质等知识。

篇3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运用“案例”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或几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讲授法一直是我国生物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授课,教材知识被认为是权威,是天经地义,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目前部分教师对以讲代导,以灌代启的陈腐教法有所摒弃,启发式、讨论式已为他们所接受,但课堂的开放度仍不够,学生的思维与动手能力仍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潜意识中教师仍只是引导学生朝预先设计好的圈套式标准答案里钻,变相将教参、教师的观点推销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亲身实践、独特体验与独到见解。

三、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案例的选编

案例教学的准备既包括教师的施教准备,又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我们在此主要探讨教师的施教准备,其具体操作环节是选编案例。案例应贴近社会,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编写案例。要选择那些高质量的少数典型案例。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借助分析少数有代表性的案例,从而得出整体性结论的方法。

2.案例的运用

第一,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讨论不同的案例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教师应注意提出讨论的一般要求。例如,学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争论或辩论等等。

第二,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对于社会现实问题,教师不应回避。

第三,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少数学生包场”或“教师与学生的针锋相对”是讨论之大忌。它不仅会影响讨论的深入开展,而且会影响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讨论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组织和参与讨论,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切忌发号施令和批评指责。

3.总结生物案例

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一般由教师来完成。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分析案例的成绩和不足,进行补充与提高性讲授、使学生由感性的、零散的分析上升到理性的、完整的认识,得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以案例为示范,加以比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联想、拓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升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案例

第一步,提供和呈现生物案例

美国的“生物圈2号”实验为了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的试验,美国花费2亿美元建造了完全封闭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这是一个占地1.3×104m2的钢架结构的玻璃建筑,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温室。温室里有麦田、草地、鱼塘和微型“海洋”等;室内还放养着猪、牛、羊和其它家禽。从1993年1月,8名科学家和家人入住以后,科学家们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鸡养鸭,耕种收获,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2年中只给他们提供包括种子在内的物品,其余的一切都需要自己解决。能源取自太阳能;氧气,由自己种植的植物制造;粮食,全靠自己在里面种植收获;肉类和蛋白质,取自自己养的鸡、鸭、猪;甚至包括里面的气温和气候,也由自己控制。并尽可能地模拟地球气候。1年以后,科学家们只能靠吃种子勉强度日。最后,不得不提前撤出实验室。更令人意外的是,“生物圈2号”运行3年后,其中的一氧化碳量大幅度增加,足以使人体合成维生素的能力减弱,从而危害人体的健康。

第二步,分析和讨论生物案例

(1)“生物圈2号”模拟的是什么?“生物圈1号”呢?

(2)请讨论它与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不同?

(3)设想科学家们是怎样维持“生物圈2号”的生态平衡?

(4)分析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5)请你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分析一下这项实验的意义

第三步,总结生物案例

学生就有多种答案:钢架结构的玻璃透光性不好;太阳光提供的能量不足;食物网的结构比较单一,容易被破坏;系统的各种成分的比例搭配可能不合理;内部气候的调节不好,粮食歉收,饲养动物死亡,无其他的食物来源;氧气与其他化学成分发生了反应(如Ca、Fe);等等。问题5学生的意见明显地分成了两派,激烈的争论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以案例为示范,加以比较(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结语

在生物课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生物课重理论轻实践、枯燥乏味的状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4

1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概述与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在拟好的教学目标下运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入相关性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及问题,也可透过案例的具体剖析,引导学生们展开探究讨论,进而促使教学内容获得有效的拓展,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是近年间教育界较为推崇的一种常见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一改传统教学照本宣科的缺陷,不再以理论为主,而更加注重自主与实践,提高学生的探究协作能力,形成团队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生物这门学科具备极强的逻辑性、严密性与精准性,需要严谨以待与反复背诵记忆,枯燥乏味是无可避免的了,而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生物课堂之上则可缓解这样的困境,有效的活跃学习气氛,消除一些枯燥,多了一些趣味。如此一来便可促使初中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充足的耐心进行观察、思考、探究等严密的逻辑思考,精准的剖析老师所授的生物知识,发挥初中生的无限潜能。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在于能把生活实际中的那些例子在课堂教学中信手拈来,通过对案例的剖析、讨论以及解答来实现应有的教育实效及教学服务,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是极具必要性的。首先,它不但迎合了初中生物教学的客观需求,而且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其次,它促使初中生实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学以致用,让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获得了有机结合,提高了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决能力;最后,它对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是倍有助益的,开阔他们视野的同时也拓展了思维空间,让初中生懂得利用已学生物知识解答生活难题,让它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

2案例教学法有效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各个阶段

2.1准备

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生物课堂教学的首要阶段便是准备阶段,教师需要依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备用案例提出相应问题,使得初中生可依据教师给出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究、讨论以及思考,进而获取问题的解决之道。此阶段生物教师所需进行的准备工作必须谨慎,例如,案例选择上需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性、具备现实意义,有助于初中生拓展思维等都要加以考量。另外生物教师在应用案例过程中,需要注意提问环节,提问的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因此提问环节尽可是提出一些较具引导性的问题,用问题将初中生牵引到案例学习中。

2.2分析

案例教学方法运用于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部分便是分析与讨论,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产生情感互动、知识互动以及思维摩擦的主要阶段,换言之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成败关键在于对案例的分析。案例教学法能从跟本上提升教学气氛与学生学习热情,并通过案例问题的提出,增加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从互动中彼此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教学内容,遇到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可以自主性的去查找资料或向老师进行询问,一方面扩展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

2.3讨论

生物课堂施行案例教学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问题与难题,此时初中生都是各持己见与想法的,因此更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活动,通过讨论表达个人的意见与观点,再与他人进行比较,方可有收获有觉悟。因此进行案例讨论时,生物教师可以指引初中生在备用案例中择选最吸引他们的案例,在对其进行激烈讨论,探讨案例中问题的解决之道,探究哪个知识点可解决类似的生活难题等。

2.4总结

万事都是有始有终的,案例教学的尾声部分便是总结阶段。生物教师要善于发挥自身的指引作用,能将学生带回到教材内容中,把握好重难点,同时把案例分析讨论阶段所获得的观点意见加以总结,并与教材内容予以充分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案例教学法有效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对策建议

3.1通过案例实现课堂内容引入

课前引入对提升课堂气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被忽略掉,其能够以一种先行带领的方式,将学生思维导入课堂中,使之带着思考去进行课堂学习,是一种及其有效的引导与提升学习兴趣的手段。在进行引导时,教师的案列选择上应以学生日常的生活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其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课程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实际运用价值,并通过对案列的分析、讨论、研究逐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升,并带动整节课的课堂气氛。例:“输血和血型”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这样的例子作为新课的导入,在日常的电视剧中,演到抢救部分,总是会因为血型不同而无法进行输血,为此采取最好的办法便是临时向社会进行血液征集,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血型,将不同类血型进行输血就会产生致命性后果。对此引入新课“输血和血型”,教师开始逐步进行讲解血型的种类,血型的融合等等的教学内容,随着教师课前的思维引导教学,使学生在脑海里产生对新知识与答案的渴望,切实的提升了学习气氛,带动学生思维的紧跟,并带入正课的讲解。

3.2通过案例提出问题

在对教学案例进行确定后,教师应积极搜罗关于教学目标的文字、图片、影音等,作为教学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直观演示案列,让学生体验到更具真实、直观的视听体验,并逐渐引领学生去了解资料中的教学内容,并逐渐深入讲解,学生对此产生的疑问要鼓励他们积极的提出。例:“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此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这样的例子,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是双眼皮,你也是双眼皮,假如你有个弟弟,那么为什么你的弟弟却是单眼皮呢?许多学生对此都开始讨论,觉得不可能,甚至有同学认为这个弟弟是表弟,不是亲生的;学生们产生了积极的兴趣,并开始互相争辩与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正常,但无法说出原因,经过讨论后,教学气氛有了明显提升,此时教师开始讲解本课内容,学生也显得更加认真。

3.3通过分析获得结论

对问题的刨根问底是人类的本能意识,从小我们就会经常问长辈“为什么?”教师要对此进行很好的利用,运用实际案列,引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通过一点点的引导学生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讲解中一点点的深入了解,最后有所掌握,将难点重点,尽可能的进行分散讲解,让学生学会方法,对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另外教师还应当注意结构性,对学生的引导时,要注意每个问题的制定、引导有序,能够将问题进行串联,使学生在学习时思维能够连贯,进而增强逻辑性思维的锻炼。使记忆更加深刻。例:“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此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在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暴饮暴食”作为教学案例,播放一段关于健胃消食片的微电影广告,先是一个经常应酬的成年男人,每天吃饭无规律且应酬时吃饭喝酒较多,一天吃过饭后,刚一出门就觉得胃痛难忍蹲到地上,朋友出来见状递上一片药,男人接过药吃进肚子立刻好了起来。通过此短片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何小小一片药便能发挥如此作用?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结合所学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进行分析,教师适时的将药片的成分给予公开,并建议学生将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作用与药片成分进行一一结合与对应,学生通过教师给的小提示,再经过一些资料的查找,最终将问题解决。

3.4通过案例实现扩展式教学

篇5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是一种运用案例开展教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课堂中,教师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制定出适合学生现阶段知识水平的教学目标,学生围绕这一教学目标,积极主动进行案例的收集。教师对这些案例进行恰当地分析,选出与教学目标、学生认知规律相一致的案例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教师针对案例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分组讨论,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形象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认识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案例教学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发展性、实效性等特点,对初中生物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对初中生物的知识点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初中生物的知识点比较枯燥乏味,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对一些难点不能有深入的了解。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具体的、生活化的趣味化的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感性中理解和把握抽象的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1]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不能实现和谐的统一。目前,初中生物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的“讲授法”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自主的合作与探究,最终达到的教学效果并不满意。如果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参与讨论与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2]第三,师生关系不能达到和谐与融洽。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给学生以居高临下的感觉,使学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学生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而在新课标改革后,采用案例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地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与融洽。[3]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的策略

第一,在案例教学中,要采用合适的案例。注重采用生活中的例子,挖掘生活中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例如,在学习细胞构造之前,可以通过显微镜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的上皮组织与叶子组织等,如洋葱的上皮组织与芹菜的叶子组织,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更高。第二,在案例教学中,倡导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的案例,倡导循序渐进的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与探究中掌握知识。在合作与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真正的乐趣。第三,优化案例教学中的教学环节。在个人准备的环节中,学生与教师都需要参与进去。教师要收集符合学生现阶段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的、符合教学目标的案例,而学生也应该进行收集,因为收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收集的案例进行真正筛选与甄别,选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案例,然后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弄明白案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案例与本节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关系;分析案例中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与不足,应该进行怎样的补充;让每位学生都写一份分析提纲,写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的方案。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中,教师要分配任务合理,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发挥最大的优势。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参与进来,给学生以关键性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把教与学很好统一起来,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的精神在竞争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现有课堂教学模式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也将成为必要,其目的在于培养出学生较强烈的竞争能力和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课堂讨论的环节中,教师应该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整节课的课堂气氛,让每一组的代表进行发言,阐明每组的观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发言,完成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解答,使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初中教学在学生的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与周围的生活产生联系,对艰涩难懂的知识点能有更好地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生活。因此,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必须使其推广到各个学科中,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晓英.谈生物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5(05).

篇6

随着初中课程的不断改革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越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又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应用原则

任何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都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案例教学法也不例外。随着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和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就要遵循相应的自主性原则以及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探究性原则。而在整个生物课堂上,教师是一直以指导者的身份存在的,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教学实践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一直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运用案例教学也不例外。第一,通过课前准备,一方面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上课准备时间,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利用课前准备让学生仔细地了解案例,特别是研究案例中的数据、图表等,这能够为案例教学的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找到问题。第三,学生在分析案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列出一个分析提纲,以便在后期的小组讨论中更加有序地参与。

2.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通常是由小组长担任讨论主持,组内同学通过互相的交流沟通,弥补自己看待问题的不足之处,在相互启发下进一步思考,这样有利于使整个方案的分析向更深的方向展开。鉴于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看问题视野,所以没有必要要求得到意见一致的讨论结果,只要大家能够针对自己的观点提出有效的论证说明就可以了。教师在小组讨论中要以巡回的方式参与其中,掌握每个小组的谈论情况,并适时指导。

3.课堂讨论。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课堂讨论。一般来讲,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课堂讨论质量。在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在课堂上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在整个课堂讨论阶段,教师一直充当引导者,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4.联系生活。生物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因此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对于案例的选取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例如口腔溃疡、傍晚视力下降等,都可以将这些加以整合形成案例。例如,针对为什么在嚼馒头时会越嚼越甜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然后引导学生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唾液中馒头屑的变化来找到答案。运用这样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更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三、案例教学设计

针对生物教学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内容,对于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的整个历程,笔者设计了一个案例教学课程,通过向学生展开整个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展开教学。关于光合作用,最先进行探究的是科学家海尔蒙,在17世纪他做了一个柳树实验。他通过定时给柳树浇定量的水,观察柳树和土壤的变化。通过土壤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柳树质量逐渐增加这样的观察结果得出了植物生长主要养料是水的结论。第二个探究光合作用的是科学家普利斯特,他做了一个对比试验。他把一只小白鼠和一支已经点燃的蜡烛同时放在了相同的两个容器里,同时在其中一个容器中放有植物,结果发现,蜡烛在放有植物的容器中得以继续燃烧,在另一个容器内则是熄灭;小白鼠在放有植物的容器中得以生存,在另一个容器内则是死亡。通过这个实验,普利斯特得出了植物能够更新空气的结论。在此之后,又有豪斯在1779年的重复实验中对普利斯特的实验中有了新的发现,他认为整个对比实验能够成立是因为有阳光照射和绿叶植物的原因。当人们知道绿叶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已经到了1785年。最后,科学家萨克斯经过实验,在1864年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由此通过整个案例的展开,学生在了解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同时也能提出更多的疑问。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不仅能更加系统地掌握光合作用知识,也能够得到思想启发。

四、结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掌握学以致用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继续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使其更加完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范茂华 论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J].生物技术世界,2013,07,152-154。

篇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都与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初中生物课程中相关的素材也使我们在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成为可能,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食品安全教育的意义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频频爆发的动物疫病以及“劣质奶粉”、“瘦肉精”、“毒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消费者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显得十分必要。

初中生物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也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初中生物学科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食品安全教育是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食品安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把食品安全知识当单一的考试知识

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食品安全教育。由于食品安全知识在考试中很少出现,所以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没能对食品安全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使学一些,也是呆板地当考试知识学不当活的生活知识使用。

(二)食品安全知识表述不直接,教师知识储备不足

中学生物教材中食品安全教育资料不直接、零散,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关注。再加上有些生物教师本身就缺乏应有的食品安全教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想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但感觉无从下手,这也制约了中学生物教学中食品安全教育的开展。

(三)认为食品安全教育无用

面对食品生产和流通体系的复杂化、监管不严不全、假冒伪劣食品很多,消费者往往会对食品品质的判断感到无能为力。即使教师对食品安全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但也觉得这些知识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来说可谓是“蚍蜉撼大树”,最终选择了放弃。这是制约中学生物教学中食品安全教育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生物语境下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应该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些适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食品安全知识

在初中教学的各主要学科中生物可以说与食品安全联系最为密切。新的初中生物课程内容中含有大量与食品相关的生物知识。其中初中生物新课标中的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和“健康地生活”中就包含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在具体的知识内容中涉及食品知识的有:“饮食与营养”、“营养物质的作用”、“合理的膳食”、“食物链”、“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等章节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认真分析教材,深入探讨课本中可供食品安全教育的素材,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食品安全教育。

(二)结合实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如在讲解“饮食与营养”时通过鉴定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同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的数量不一定相同,不同方法可观察到不同现象。增加了学生对食品中某物质检测方法的认识,真实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对生物学有好处。

(三)结合生活实际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深化食品安全意识

如果说课本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对学生有离自己很远的感觉,那么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及时进行剖析就会有非常震撼的效果。如奶粉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大头娃娃”事件、“三聚氰胺”、“性早熟”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关心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针对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科学认识,进行购物决策教育。生活中有可能会遭遇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知道一些维权方法也是学生想了解的内容。

(四)注重宣传,丰富“食品安全”教育的色彩

“食品安全”教育可以做到全方位且丰富多彩的,组织学生出墙报、办手抄报、组织“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同学疾病小门诊等等。在学校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接受食品安全知识。

四、几点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结合同行的教学经验,笔者对实施“食品安全”教育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要立足于肩负学生身体健康,创建和谐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食品安全”教育,是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负责,也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人生肩负起责任。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容易对教师产生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等情感,课堂气氛和谐,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中要注意教学任务与“食品安全”教育有机结合

篇8

基于案例教学的优点,目前国家正大力提倡将其应用于各学科教学当中。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国家提出的要求,极力倡导案例教学这类具有很大优势的教学方法,开展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案例教学的基本概念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生物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增长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根据新课标内设的对生物教学的要求等等,设计恰当的、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比如说调查、思考、分析、讨论、表达等等,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概念性和原理性知识,以求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产生良好效果,同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都是以教师根据教材与教学大纲来进行集中式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教材知识是个“标本”,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普通教学方式就是以教材为出发点,以教师灌输为中心,以学生为“容器”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基本上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自然也就很难看到学生的灵气与活力。不过现在,随着课标的修改,有部分教师正在努力对这种以讲代导、以灌代启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逐渐加以利用。虽然生物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课堂的开放度依旧较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等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无论如何,教师还是没有走出引导学生朝预先设计好的标准答案里钻,变相地将教学参考答案及教师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的怪圈,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独到见解,令其无法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

1 教学案例的选编。案例教学的准备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以及教师的施教准备,而教师的施教准备主要以选编良好的教学案例为重。一个好的案例是决定整堂课质量好坏的条件之一,因此,案例最好要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只有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案例,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分析。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去参与社会调查,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精心地选编那些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而实质上案例教学就是由教师和学生借助分析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从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

2 对教学案例的运用。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有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很好地组织与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才能达到它的效果。

(1)讨论基本要求的提出。案例是丰富多彩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这样的性质就决定了讨论不同的案例要有不同的要求,而对教师来说,一些基本要求的提出是必然的,也就是说要由教师设定一些底线,学生必须在这些范围内活动。比如说学生必须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能够在平和的气氛中展开辩论等等。

(2)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一个良好的氛围,能让学生放开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对于社会现实性问题,教师不应该回避,要勇于面对。

(3)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很关键。在现实当中,讨论之大忌,比如少数学生包场或大家针锋相对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而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点拨,即使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教师也切忌发号施令,进行指责、批评。否则会影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对问题的深入讨论造成影响。

3 改变传统生物教学案例的总结和评价方式。一般情况下,传统教学模式中都是由教师来完成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但是笔者认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评价,反而更能够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积极参与讨论,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有主人翁的感觉。而教师对学生分析案例的情况只进行浅显的点评,让他们对此案例有个印象,有个认识,然后能够对教师的点评进行深入的探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联想、拓展,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乃至知识的升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横向、纵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实例

1 提供现实中的生物教学案例。动物虽然没有思维,但它们有时为了完成某种行为,会不惜以自身的生命为代价。

材料一:大雁迁徙途中,一般体弱或患病的“孤雁”做“站岗放哨”的工作。敌害来临时,它们就会利用各种方式发出警报,让其他雁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则成为敌害的食物。

材料二:成群的羊在山中遇到危险,面对悬崖峭壁无法逾越的时候,他们当中那些老弱病残的羊往往会让自己成为其他羊的跳板,使它们能够获救。

材料三:在蜜蜂界,雄蜂长大后与雌蜂以后不久便逐渐死去。

篇9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新型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及时和同学探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充分满足了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这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做了基础.另外,案例教学中,往往同一个案例具有多种解题方法,并不设立固定的答案,只要学生对题目分析的透彻有道理,那么就会予以肯定.这就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为培养创新能力做了铺垫.

2.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般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而案例教学中却改变了这种状况,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探索学习,让学生自己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学习过程中和身边同学进行知识沟通和交流,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学生的自身观点得到肯定.这就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和身边同学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案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体地位的状况,将学生自身的学习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辅助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导演”的作用,能够及时发现每位学生学习的不足,从而进行进行更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案例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和教师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为提高学习效率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课堂开头巧妙选取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要选取案例进行知识讲授.案例选取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案例的选取不仅要具有创新性,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同时要与教材知识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在生动真实的气氛中大胆质疑,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第二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课程的时候,可以采用《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中的一个小片段作为案例:美丽的可可西里,早晨起来一位老人习惯性的去狩猎,在帐篷的一角他发现了一只羚羊,于是老人拿起猎枪准备开枪,而那只羚羊并没有和往常狩猎中的羚羊一样慌忙逃走,而是慢慢地对准枪口跪了下来,并且流下了热泪,老人没有多想就开枪了,但是死后的羚羊却仍然保持跪下的姿势,很难拉起来,最后老人用刀子刨开了羚羊的肚子,发现原来羚羊的肚子中有一只小羚羊,此时的老人什么都明白了……学生看完后都产生了很大的震撼,被这种场景深深吸引了,通过这个案例的观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探讨无疑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恰当运用课后案例,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篇10

一、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物理学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人类生活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物理与生活互相产生影响,能够对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物理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到这一点,要善于根据所学物理知识的内容找到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目的是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接得如此紧密,使学生觉得物理课堂根本不枯燥、乏味,而是生动,充满乐趣,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这时候再进行课堂导入,也就成为一件很自然地事情了.

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力的相互作用”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设法使学生在大脑中迅速搜寻出有关“力”的生活经验,并多联系一些生活实例,比如,我们把玻璃杯扔在地上,玻璃杯会破碎;我们用力推动小车,小车就会前行等.通过这些实例的引入,学生就会从自己积累的杂乱无章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相关物理知识,并且给予科学、系统地解释.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否定自己之前的错误认识,并能够形成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物理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也可以抓住生活中一些现象,为学生提出问题,刺激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物理知识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对生活经验产生一定的疑问才会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而认真思考是通向知识殿堂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出发,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入课堂,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比如,“为什么当水比较清澈的时候,实际深度要大于我们看到的深度?为什么把筷子伸到盛满水的碗里时,筷子就像折了一样?”学生听到这些问题之后就会积极展开讨论,希望发现问题的答案,形成探究问题的强烈要求.

二、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实例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生活,物理学也不例外,从这一角度而言,物理教学应该与生活保持紧密联系.第一,任何深奥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在总结大量物理现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后又重新回到生活、指导生活.所以,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应该尽量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与生活有关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使他们觉得物理不再遥不可及,进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当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这样设置问题:“为什么当拔河比赛进行之前,要保证场地没有任何的沙子之类的东西,而且运动员最好换上新运动鞋?冬天地上都是冰,人走在上面容易摔倒.”当学习“惯性”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乘公共汽车时,汽车突然启动会后仰,而突然刹车又会前倾的场景.第二,物理知识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讨论活动.比如,怎样运用简便方法打开啤酒瓶盖?当我们想往高处搬东西时,怎样才能最省力气?总之,教师一方面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作用.

三、力图营建生活化的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也要尽力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物理实验紧贴学生生活.教师最好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利用生活中的生活物品做物理实验器材;第二,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实验.通过这样做,学生将会感觉到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很近,并不是学而无用的东西,他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才会以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对待物理.(1)利用生活中的生活物品做物理实验器材.把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当做实验器材,不仅经济、简便,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当学习滑动变阻器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铅笔芯来制作,将导线连接在铅笔芯上,通过不断滑动导线,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和电压表的指数.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常见的饮料瓶,为学生展示音调高低的规律.如果将实验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浓烈的探究实验原理的强烈愿望.(2)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实验.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大多是学校购买的专业器材,通常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因而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不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实验就可以大大改善这种状况.比如,当学习“能量的转换和传输”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出模拟生活实验,用一节电池表示总电源,用一根小木棍表示电线杆等,当导线接通之后,闭合开关就能观察到小灯泡亮了,这说明能量发生了转换.

总之,物理与生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物理教师一定要把物理教学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多为学生创设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学习场景,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温宁花,万海青,曾晓锋.浅析诗词中的物理美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

篇11

一、学案的编写

1、学案的编写原则

学案是导学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学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导学。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的学案,确保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应是体现教师对教育本质和目的的正确理解。好的教学目标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观,这种新的知识观不是现成的真理和结论,而应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的过程,是使学生在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的。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2.学案内容的编写

学案内容必须能使学生建立牢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编写要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识层次,不能是知识点的单一重复。编写学案时,要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当采用启发式,使学生“跳跳摘桃子”,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

学案内容要呈现思维梯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填空、习题的堆积。学案的编写大有文章可做,而且好的学案决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潜心研究,分类专项突破,以挖掘学案之潜力。决不能把学案当成变相练习,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与素质教育相违背。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如在学习遗传定律的有关计算时,我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它所需运用的基本理论:有关概率的基本定理

学案要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学案上,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二、学案教学的操作

教师在讲课的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可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不断的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参照教案,按照学案授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学案进行学与练。

三、学案教学的评价

1.看课堂上的教与学用不用学案。

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通过体悟而策划设计的师生共同拥有的“学习节目表”。它能减少课堂运行的被动与盲目。它能养成教师的研究能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2.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

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去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教师教得是否轻松是评价“学案课堂”成功与否的显著标志。

3.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

强调教师教学发扬民主。要把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是否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是否与学生商量着进行,是否根据学情灵活使用学案,作为评价“学案课堂”的关键指标。强调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欣赏、关爱、宽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实行学案教学的意义

实行学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要时而听,时而读,时而写,时而记,时而思,时而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篇12

有效教学方案是现代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方案的有效性显得非常重要。有效教学方案不仅要求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该关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初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由于初中学生在此之前很少了解生物的相关知识,因而有效教学方案应该重视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初中教育并没有重视生物教学,因而生物在初中阶段也没有充分发挥其学科功能。

一、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上课方式传统生硬

在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教师的上课方式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老师讲课时讲得特别全面,认为学生什么都不会,导致了学生没有把握生物学习的重点。第二,教师只注意自己的讲课内容是否完成,没有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讲课,从不提问学生问题,再加上初中生物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初中生物课上睡觉的学生很多,生物成绩自然也不会很好。因此,教师上课方式传统生硬成为制约我国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2.学生遇到复习难度容易放弃

初中生物的学习存在很大的难度,尤其对那些在初中之前基础较差的学生。学生在课上跟不上教师教学内容,课后又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那些学习本来较差的学生更对生物的学习失去兴趣,更没有信心去学习与复习。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学生往往采取的措施就是放弃初中生物的复习,而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这个困难,即使他们跟随着教师和其他同学在复习,但是复习显然没有任何实效。因此,学生遇到复习难度时容易放弃,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方案的实施。

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学习初中生物时,一定要在进行夯实基础的同时突出主干知识的强化。对教师来说,研究初中生物教学方案的有效性,抓住教学方向,有利于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突出重点,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因此,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对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效率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此,学生在学习初中生物时,把握学习的重点和方向,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在学习每个章节后,学生要明确自己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进而在课后对比较薄弱的章节进行补充。因此,把握教学方向,不仅能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还能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3.发展思维能力

在学习初中生物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开始,例如从知识点的概念或者典型的例题等开始,同时不能忽视初中生物中的重点知识。在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这样不仅能够将学生的问题找出来,还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发展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显得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要实现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学,我们首先应该树立新的指导思想,将初中生物教学重视起来。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都进行评价,同时教学还应该不断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引导初中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现阶段研究初中生物有效教学方案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