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7 11:15: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保健服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与传统中医的诊疗服务不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更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和优势,容易为东道国成员所接受,因此,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是中医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在市场准入方面遭遇了诸多贸易壁垒。
一、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概述
(一)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模式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提供模式主要有四种: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中,其服务提供模式往往不是单一的。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商业存在日益成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主力军,成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在海外得以长久存在的主要战略支撑。
(二)市场准入面临的非关税壁垒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是指一国允许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进入本国的条件、门槛和制度。由于服务贸易的无形性,一国为保护本国的服务市场,通常会采取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消除或降低对本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限制。
(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对养生保健开始越来越关注,再加上国际上“回归自然”浪潮的兴起,中医养生保健在世界范围内正备受瞩目。现阶段,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在商业存在模式下有以下特点:1.服务机构数量有限: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是传播中医保健服务的有生力量,但是目前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数量有限,能够走出国门的中国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更少。规模相对较大,如瑞士莲福中医药集团,在瑞士和美国开设了21家连锁医疗中心,开展针灸,推拿服务,并创建“联中药厂”为其所属诊所提供重要保健品和养生药茶。这样的机构并不多见。2.从业人员输出规模小:近年来,世界中医学联合会和瑞士中医集团、洛桑中医诊所、欧洲中医基金会以及阿曼苏丹国开展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等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一些长期合作关系的中医人才派出渠道。总体上,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从业人员输出规模较小。
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壁垒问题
服务贸易的无形性和不可储存性决定了其壁垒表现形式只能是非关税壁垒,一方面是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在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对从业人员资质及其跨国执业方面的法律规制。
(一)市场准入壁垒
以澳大利亚为例,目前澳大利亚有5000多家诊所,其中中医诊所比较少。中医保健、针灸等是西医从业人员的辅助治疗方式,目前有3000个西医诊所内设立针灸治疗项目。澳洲政府近年来通过语言、专业对中医、针灸师开始启动注册,限制了相关保健医师从业资格,影响了一些中医诊所的正常营业。
(二)从业人员市场准入壁垒
1.澳大利亚对中医养生从业人员市场准入限制:作为“补充医学”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受到了一定限制。据统计,澳大利亚约有4500名针灸、中医师,虽然中医针灸服务在澳洲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是自2012年7月1日开始,澳洲通过对境内的中医、针灸师颁发许可证来限制医师的行医范围和对象,这使得近90%中医难以在澳洲独立行医。澳洲医学会对上千名会员统计,目前通过注册者仅为13%,有条件注册者为87%,其中限制注册者为25%。对中医、针灸师的法律限制将阻碍中医养生保健从业人员在当地医院、诊所的执业。2.美国对中医养生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限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在美国是补充和替代医学(以下简称CAM)。近年来,美国接受CAM治疗人数正逐年增加。据调查1997-2002年5年间,CAM疗法呈稳步增长趋势,最长用的有肌肉松解疗法(14.2%)和按摩疗法(7.4%)。随着中医保健在美国市场的不断升温,美国各州开始针对中医保健医师的从业资格进行一定考核。目前美国50个州中有44个州对针灸师通过按期完成继续教育学分的方式颁发针灸执照。美国成立的东方医学资格认定委员会,对相关中医保健从业人员资格进行认定管理。这些管理活动对中医养生保健从业人员构成了间接限制。
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壁垒在GATS框架下的分析
在GATS框架下,服务贸易的两道关卡是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两者联系紧密,市场准入是适用国民待遇的前提,国民待遇又是市场准入的保证。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主要是“开业权”和服务提供者资格的问题。
(一)市场准入
在商业存在服务模式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壁垒主要表现为限制服务机构设置和限制服务提供者资格及流动等。前者主要表现为设置较高的门槛或限制开业权等。这种壁垒涉及到养生保健服务提供商在本国的存在及允许参与的程度;中医养生保健外籍雇员市场准入方面的壁垒主要为对从业人员入境手续和就业许可方面的限制等。为了减少贸易壁垒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GATS限制成员方在服务贸易中设置市场准入方面设立壁垒。市场准入在GATS并非一般性义务,而是根据承诺表承担特定的义务。具体到健康保健服务领域,一成员方在市场准入方面所做的承诺,涉及到该成员方是否允许其他成员的健康保健服务和服务提供者进入本国服务市场及进入程度问题。合法管理与市场准入壁垒有时候难以区分,构成市场准入的主要障碍。非关税壁垒通常规定在各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性法规之中,并且经常以合法管理的名义出现。以澳大利亚为例,对中医保健服务人员进行从业资格管理,影响到了从业人员的正常执业。看似合法的管理措施,使得近90%中医难以在澳洲独立行医。如此大比例中医保健从业人员的失业,也很难说不是澳洲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从业人员设置的贸易壁垒。
(二)国民待遇
与市场准入相同,国民待遇也不属于GATS成员国的普遍义务,而是特定义务。各成员国须在自己承诺开放的健康保健服务部门中给予外国保健服务和保健服务提供者以国民待遇。国民待遇方面的壁垒主要体现为服务主体进入一国市场后采取的限制措施。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领域,表现为对保健服务从业人员的歧视性措施。例如,征收更高的税费,以及对外籍保健从业人员要求更高级别的专业证书等。
四、减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壁垒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谈判减少壁垒
推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减少贸易壁垒是关键。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在GATS框架下,扩大各国具体承诺义务来限制健康保健领域壁垒,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国际法方面的保护,通过国际条约保护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1.通过谈判扩大成员方具体承诺:按照GATS的规定,一个成员对市场进入的具体承诺,均需经过谈判,逐项列入“具体承诺表”中。具体承诺是成员方按不同的服务提供方式,就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及其他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在服务部门或分部门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所做的承诺。例如,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主体资格的认定方面,鉴于实践操作中承认服务提供者资格的复杂性,如涉及保健机构从业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问题,GATS规定可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解决或成员自行单方面宣布完成。因此,在GATS框架下,加强成员各方之间的双边或者多边谈判,有助于确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主体资格的统一标准,扩大各成员方在中医养生保健主体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义务。2.通过谈判加强国际立法:中医养生健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需要在国际法律层面予以支持和保护,可以通过签署多边国际条约、诸边国际条约或双边国际条约实现。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与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密切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签订了大量的双边、诸边贸易和投资条约。我国各主要相关部门有必要在国际重要谈判和条约中,有意识地通过条件互换或其他形式,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进入其他国家开辟合法通道。
(二)积极推进中医养生保健国际服务标准建设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减少各国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壁垒,需要有一个国际通行的服务标准。“明确、统一、确定、可验证”的服务标准,成为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国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级标准体系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企业应团结一致,推动有关国际标准的出台。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中国中医养生保健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当积极参与中医养生保健国际标准体系的制定,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标准建立国际标准,消除分歧。“一带一路”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国际谈判和标准制定带来了契机。在中国与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的双边谈判中,签订了新的中医药合作协议;通过各国谈判协商,国际标准化组织《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的国际标准。中医养生保健国家管理机构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到各国及区域间的双边及诸边谈判中去,为确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标准努力。
综上所述,在商业存在模式下,解决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法律问题,需要中医药界和法律界、政府和民间、外交和经济部门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作者:杨逢柱 王 芳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喻文迪.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世界中医药.2009(2).
[2]黄建银.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国际服务需求曲线模型.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中医研究.2013,26(7).
[4]刘薇.WTO对法律服务贸易的规制及中国应对.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目前的教学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及其他教学方式处于辅助地位。理论讲解占用了太多时间,实践操作时间很少,导致学生对实践操作训练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势必导致学生眼高手低,不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2.考评方式不合理。
一是考试内容主要依附于教材,而且几乎取自于教材。二是考核方式大都以理论考核为主,即使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仍然可以应付过关,导致学生对实践重视不够,缺少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及相关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基于CDIO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1.CDIO模式的含义。
CDIO是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和Operate(运行)的缩写,是国际工程教育近年最新的改革成果,是一种强调实践、注重构建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全新教学模式。其名字来源于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过程[3]。作为一种先进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CDIO强调“做中学”,它将理论、实践、创新有机联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4]。CDIO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创新实践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综合职业素养[5]。显然,CDIO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情境,与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创意和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等相吻合。
2.基于CDIO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架构。
基于CDIO模式的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可概括为:1-2-3-4模式,即贯穿1条培养主线、搭建2个实践平台、构建3个课程模块、形成4种核心能力。1条培养主线是指:CDIO模式倡导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这条主线,将人才培养过程分解到具体教学环节。2个实践平台:即校外企业实训平台,校内综合实验平台。3个课程模块:分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和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Java核心技术、JavaEE软件开发技术等专业教育型课程;实习实训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各类课程实训、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等内容。4项核心能力是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构思、设计能力;交流能力与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这种培养模式,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既掌握快速适应企业需求的基本技术,又具有项目开发的大局观;既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又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再学习的能力,满足服务外包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三、基于CDIO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基于CDIO模式的教学目标。
基于CDIO的教学改革目标,是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构思设计能力、交流能力与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面向服务外包企业实际需求,构建以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6]。
2.基于CDIO模式的教学内容改革。
①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依托“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训平台”,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增加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的内容。例如:《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课程,其他专业开课方式为51+26,服务外包专业开课方式为39+26+12,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理论学时,增加12实训学时。对于这12学时的企业实训,采用模拟企业项目,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训练。②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一套成熟教材的产生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教学内容的更新必然跟不上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速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重点和难点,向学生提供最新的教学参考资料,更新和拓展教学内容,而不局限于某一本教材。同时通过和企业的课程置换,以弥补现行课程体系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学生毕业时无须经过企业就业培训就可直接上岗,实现就业“零距离”[7]。
3.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真实服务外包企业案例引入教学,通过教师引导,由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案例会随着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情况适时更新,它可以是企业正在开发项目,也可以是过去已开发完成的项目。案例教学彻底改变过去以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互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4.主动式项目驱动的学习方法。
围绕服务外包企业的真实项目或虚拟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开发,开发过程遵循CDIO模式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个完整的项目细化,形成一个个子项目,并对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所有子项目合成便是完整的服务外包企业项目,实现了项目驱动的一体化学习。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经济商圈的核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口岸,凭借较为完善的通讯与交通基础设施环境,学科齐全的服务外包人才储备库等优势,软件外包业发展迅速。据上海市外经贸委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海软件出口9.9亿美元,占全国软件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001年到2006年软件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64.59%。上海软件外包业已经成为中国承接软件外包业务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一、上海市软件外包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1.政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上海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上海服务外包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鼓励政策,完善配套服务,营造服务外包发展良好环境。
2.跨国公司资总部经济带动上海软件外包业务的发展
上海市2007年9月已累计批准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8家,外资研发中心215家,全球六大专业服务外包公司中,IBM、惠普、EDS、埃森哲都已落户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策略已见效。
3.长三角区域的协同发展提高了上海软件外包业的整体实力
2005年上海软件对外贸易联盟在全国率先发起成立了长三角地区软件行业合作联盟。联盟在发展软件服务外包,发挥区域优势,互通信息,共同发展软件外包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4.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服务外包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上海市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物流外包和金融后台服务外包等领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软件产品出口、来料加工、系统集成、整体方案和软件服务并举”的软件外包产业链。
二、上海软件外包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障碍
1.软件企业自身承接能力仍较薄弱
目前国内外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软件企业的自身承接能力仍较弱:一是外包总体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二是巨型外包企业缺乏,国际化程度不高;三是出口软件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偏低;四是核心人才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弱;五是整个产业链不完善,公共信息提供渠道少,尤其以欧美市场为主要目标的接包渠道不畅。
2.人民币升值降低了软件出口的价格优势
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至2008年6月19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超过了20%并继续升值势头,对软件外包企业构成了巨大压力。由于国内绝大多数外包企业从事的仍然是利润低、技术含量低的低端外包业务,人民币升值使外包企业的低成本优势正被抵销。
3.软件外包市场竞争加剧,本土企业发展更为困难
全国各地政府扶持、优惠政策不断推出,加之内地较低的运营成本优势,国内软件企业不计成本、竞相压价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同时中国外包企业还要面临本土化的跨国外包公司的冲击。2005年上海市软件外包出口业务中,外资企业占了90%,可见本土外包企业居于非常弱势的地位。
三、上海市软件外包发展对策和建议
根据上海“十一五”期间软件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上海软件产业经营收入要达到1200亿元,占全国软件产业经营收入的近八分之一;软件出口达到20亿美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在这种状况下,对上海市软件外包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继续加大政府扶持作用
(1)健全法制,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机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软件发包企业对接包企业所在地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因此必须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
(2)政府服务外包,提升外包企业形象。目前政府服务外包还停留在IT等设备维护外包的低层次阶段,距离公共服务等核心内容外包有较大差距。因此可以试行将咨询、投诉等内容进行外包,这样既为外包企业开辟了新市场,也提高了外包企业的形象。
(3)以组织会展、驻外机构扶持等多种手段支持服务外包。上海有很多驻外机构,可以通过这些驻外机构经常联系、服务外包的信息,加大政府的公关力度;上海的会展、论坛在全国会展经济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目前上海国际商业性展会每年已达300多个,借助这些会展和论坛,积极推动软件外包企业开展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大力宣传本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业务的优势和能力,提供品牌效应。
2.外包企业应尽快提高外包业务层次、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加强对日韩外包业务的核心业务承接。上海是国家首批认定的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之一,软件外包以软件出口为特色,其中日本是上海软件外包业务的主要来源国,对日出口占上海软件出口总额的60%。目前相对成熟的对日韩的业务外包,因长期的合作关系,现在已经有条件对其核心业务进行规模开发。积聚能量做大做好韩日软件外包业务,提高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过程管理能力,促使所承接的软件业务沿着价值链向软件设计与核心业务服务外包等产业链的高端发展,不断提高中国软件外包的品牌认知度,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美国和欧洲外包市场,形成中国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2)有实力的企业应积极拓展欧美国际市场。一些有规模、有品牌的企业应该开始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等分支机构,尤其是在欧美设立地区,拓展与欧美关键性用户的沟通,了解客户的商业习惯,以此更加贴近发包市场,为客户量身定做需求解决方案,使客户满意度达到最大化,起到双赢的作用。
(3)加大CMM、ISO等各类认证力度。通过各类认证,切实提高企业的软件开发流程管理能力,尤其是大型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控制和交付保证。
3.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印度软件外包发展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建立了强有力的行业协会(NASSCOM),这是服务外包走向国际市场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海服务外包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虽已建立,但在沟通联系、解决困难、扩大宣传、组织研讨会、组织展览、关注国际市场动态、保护企业利益、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企业呼声和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同时,专委会相应的权力和义务也需政府在体制改革中予以进一步明确和释放。
4.重点拓展离岸外包,全面发展境内外包市场,实施承接与转包并举的外包策略
外包业务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离岸外包和境内外包。离岸外包指转移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方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境完成;而境内外包指转移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方来自同一个国家,因而外包工作在境内完成。
上海市城市人才综合素质较高,企业研发能力较强,同时商务成本也比较高,适合发展技术含量较高、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研发环节和软件市场开拓环节,因此要加强软件外包的承接与转包作用,对外积极承接离岸外包,对内向国内二、三线城市发展转移境内外包,与内陆地区同步起跑,和谐发展,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链。外包企业这样既可以从离岸外包中获得较大的利润,又可以借助服务外包转移的经验来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之,上海软件外包业的发展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其发展的速度和数量,还要考虑软件外包业的质量和综合发展。要以提升上海软件外包企业的内在竞争力为核心内容,提升上海软件外包行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地位,并最终形成承接外包到转移外包,并以发包作为终极目标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刘绍坚: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现状、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2007,(6)
[2]中国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7
[3]李岳云:国际服务外包趋势与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J].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7,(3)
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已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信息作为促进当代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在世界各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剪报服务业是以收集与传递信息为己任的新兴产业,对各企事业单位的决策、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环境的日渐成熟,报纸信息在数量上飞速增长,同时,由于互联网存在巨大的开放性,存贮和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度,刺激着大量冗余、粗制滥造乃至伪劣的信息在无管制的网络空间上迅速蔓延。正是基于此,剪报服务业在网络环境下的存在有其现实作用。
1网络环境下剪报服务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1网上剪报特点
1.1.1剪报信息载体的多样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剪报信息由原来单纯的印刷型报纸文字资料的剪辑,演变成以文本型、数据型、图象型、音频型、图表型、视频型为代表的文本或电子剪报信息等,其载体形态也丰富多样,有联机通信型、网络版CD-Rom磁盘、光礁等。
1.1.2剪报产品的电子化
网络条件下,剪报服务业信息的采集主要为各种网上报纸、电台、电视节目等制成的电子数据信息,我们称之为“电子剪报”。它是集用户需求、网络信息采集、文献传递为一体的网络剪报服务模式,也是未来剪报业的发展趋势。
1.1.3剪报信息产品的高质量化
现代剪报信息产品的辅助决策功能逐渐加强,经过二次文献加工、高技术含量的剪报信息,如:调研报告、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报告等,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1.2剪报服务业存在问题
1.2.1剪报信息的不共享性
我国剪报服务业起步于90年代至今,出现了许多咨询公司,它们所编辑的剪报专题各有特色,为我国社会建设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但各剪报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造成开发出来的信息产品多有重复的情况,影响了剪报信息的交流,导致服务功能的下降,也造成了时间、人力、资金的浪费。
1.2.2用户信息意识薄弱
虽然现在已步人信息社会,但社会整体信息意识淡薄,开发出来的信息产品利用率相当低,人们对剪报服务业缺乏实质的了解,没有认识剪报作为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致使剪报信息产品利用率不高。
1.2.3剪报产品市场的不健全性
目前所开发出来的剪报产品杂乱无章,由于提供剪报服务的机构受到人力、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从事剪报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各异,导致剪报产品的良芳不齐,剪报市场尚未形成高质量的品牌产品。
2网络环境下的剪报服务重视加工整理.促进信息的重组创新
传统的剪报服务往往流于“面糊加剪刀”的工作方法,同时由于资料来源受到一定的地域、资金方面的限制,且剪报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知识面的局限性,存在着选题较盲目或漏选重要信息资料的情况。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收集摆脱了过去“面糊加剪刀”的工作方法,信息人员只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将所收集到的信息采用剪切、复制、粘贴的方法,可轻易地按照要求重组信息,并进行文献资源的二次检索与加工,生成二次、三次文献,这种去伪存真,去劣留优的工作方法所创造出来的信息,将使信息的宏观性、针对性、新颖性、预测性都有所创新,因此网络剪报服务要重视和加强信息的深加工,促进信息的重组与创新,为信息社会服务。
3剪报信息服务完善与发展的新思路
3.1深入调查研究
及时调整工作内容、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剪报信息服务是现代图书馆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一项信息服务方式,它不仅提高了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地位,更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面。
由于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剪报的方式与内容的多元化。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剪报工作人员必须深人到读者群中,广泛收集读者的信息需求及变化,了解剪报资料对读者的学习和工作、对企业所起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及时获得服务对象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剪报服务工作,从多方面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3.2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题是未来出路
市场需求是我们图书馆剪报服务赖以生存的基础,剪报服务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商品的产销过程,因而市场调研和用户需要,就是我们剪报服务的努力目标和未来出路,即以销定产,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产品属性、现时用户和目标用户,抓住市场的规律、特点和预见、即将行成的热点,进行适时的信息跟踪,调整并开发出具有一定预测性和针对性的综合或分类的专题剪报。总之,剪报服务今后必须走向商品化和市场化,这是图书馆剪报服务工作方式上的未来发展出路。
3.3增强品牌意识,诚信服务是今后目标
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企业产品质量加服务信誉,俗话所谓“砸牌子了”,就是产品质量名不副实,营销不讲诚信,产品失去了买方信任,丧失了销售市场。所以说,品牌也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价值的象征,是一种效能的体现。它告诉人们该产品的质量是让人放心的,值得信赖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图书馆剪报服务的经济效益之所以一路飘升,经久不衰,就是他们时刻以“诚信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品牌”为经营理念和管理目标,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可见,剪报服务今后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向品牌化的方向努力,这是图书馆剪报服务工作理念上的发展目标。
根据县卫生健康局《关于开展“作风突出问题大讨论大整顿”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卫发〔2020〕68号)要求,切实改进我中心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决定在全院范围开展“作风突出问题大讨论大整顿”活动,以作风大改进促进工作大提升。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把握原则
根据县卫生健康局“作风突出问题大讨论大整顿活动要求,本次活动重点把握“三个坚持”:
(一)坚持查究并举。各科室要结合自身实际,敢于正视问题,以自查自纠、自我改进、自我提高为出发点,深入查找不足,认真解决问题。
(二)坚持开门搞整顿。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始终把群众参与群众监督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杜绝闭门、自评自唱、应付了事。
(三)坚持务求实效。各科室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一阵风”“走过场”等现象发生,切实做到边查边改、即知即改,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对共性问题,要有针对性的建章立制,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二、主要任务
根据省委有关部署、市委“五破五立”具体要求及县作风办公室、县卫生健康局要求,结合我中心工作实际,着力解决以下七个方面问题:
(一)着力解决宗旨意识不牢、群众路线不深入问题。具体表现为: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政绩观错位,没有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群众观念淡化,对群众利益诉求回应不积极,特别是群众来信来访不重视,调处化解力度不够;工作方法简单,生硬蛮横,存在官僚主义;工作不接地气、不下底,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少。
(二)着力解决不敢担当、不愿作为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敢于担当精神,面对发展“拦路虎”、改革“硬骨头”,缺少主动触及矛盾的胆识和勇气;做事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该决策的不决策,该拍板的不拍板;奉行好人主义,不愿唱黑脸,发现问题不愿指出、不敢批评;服务群众不主动、不到位。
(三)着力解决精神懈怠,不思进取问题。具体表现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不积极、不主动、打折扣、搞变通;事业心、责任心不强,进取精神减退,工作平推平拥,不能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缺乏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对需多方协作完成的工作不愿出面,不愿牵头,消极应付、推诿扯皮。
(四)着力解决标准不高、作风漂浮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精益求精的态度,抓工作浮在表面、沉不下去,没有精品意识;缺乏认真钻研的精神,工作做不到“门清”,吃不透情况,拿不出实招;缺乏严实作风,工作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满足于“差不多就行”“交上差即可”;工作效率低下、执行力不强;法制意识淡薄,依法执业能力不足,不按法律规定办事。
(五)着力解决墨守陈规、创新不够问题。具体表现为:思想观念保守,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按照旧办法、老套路解决问题,面对新常态、新要求束手无策,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缺乏进位争先精神,没有危机意识,自我陶醉、小满即可;工作能力欠缺,平时不注重学习积累,知识储备不够,能力素质不适应事业发展的要求。
(六)着力解决不守纪律、不讲规矩问题。具体表现为:请示报告制度执行不到位,重大事项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报告的不报告,搞先斩后奏;廉洁自律规定落实不严格,为政不廉,利用职权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工作纪律抓的不严,自由散漫,纪律松懈,出工不出力,在岗不在状态。
(七)着力解决医疗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具体表现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在医疗活动中索取或收受患者及其家属以各种名义赠送的“红包”礼金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收取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医药产品生产、经营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在医疗活动诱导消费和诊疗不合理等。
二、活动方式
“作风突出问题大讨论大整顿”活动从8月中旬开始,至11月底结束,大约三个月时间,不分阶段,不设环节,各个步骤同步进行,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开展:
(一)组织一次自查自纠。各科室要对照本方案中指出的问题对号入座、主动认领,广泛开展讨论,并采取各种方式征求服务对象、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把问题找准找全,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具体责任人。
(二)开展一轮督导检查。开展跟踪督导检查,设立作风效能督导专员,成立督导组,随机抽取科室进行督查。改进督查方式,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和环节,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查。
(三)建立一本整改台账。各科室对本科室查找出的作风突出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措施与时限,面对社会公开表态,做出整改承诺,主动接受监督。
(四)设立一个举报平台。设立作风问题专门举报电话和微信公众号,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举报,扩大社会参与度,切实提高监督效应。
(五)查处一批典型案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筛选典型线索,严肃进行查处,公开通报曝光。
(六)组织一次作风评议。坚持开门抓评议,采取群众评说、群众监督的方式,对全院各科室开展行风评议,评选作风效能建设先进科室。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中心作风突出问题大讨论大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协调调度、督导检查和推进落实。分管领导要督促指导各自分管科室的活动开展。各科室要对照实施方案,精心谋划,尽快研究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科室要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韧劲,保持政治定力,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各自科室的作风建设,促进中心党员干部作风显著转变。对作风建设成效明显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活动开展不力、作风不实、效率低下的科室,约谈其科室负责人,及时督促整改;对存在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的干部,按照《xxx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责办法处理办法(试行)》规定,严肃问责处理。
(三)广泛宣传引导。切实抓好活动的宣传引导,及时发现、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各科室在推进作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选取一批先进典型,进行立体宣传,营造加强作风建设的浓厚氛围。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020年9月25日
附件1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作风突出问题大讨论大整顿”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XXX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党建办公室,由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本活动的日常工作。
附件2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作风效能建设督导组成员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1-0007-02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是1984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而建立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及康复于一体的专科医院,是湖北省卫生厅核准的专科三级甲等医院,是荆州市六县(市)两区八所妇幼保健院业务指导中心。医院坚持“妇儿至上、关爱仁爱、诚信求实、追求更好”的服务理念,近几年来积极创建“平安医院”和“学习型医院”,大力提倡“科技兴院”和扶持“重点专科”政策,医院的数量和质量逐年增高。本文将该院1998~2012年的被引用情况进行计量统计,以期从这一方面来分析该院的学术研究情况与医疗水平,为评价该院科研绩效、促进该院科技进步等提供一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荆州市妇幼保健院1998~2012年在《万方医学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被收录的论文及其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情况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级搜索和跨库检索为工具,在检索区输入“作者机构”,对应栏中输入“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时间栏选择“1998~2012”,以“被引次数”和有全文为条件,检索出各年度的及其被引用情况。以同样的条件检索出荆州市各医院在各年度的及其被引用情况,虽有不可避免的漏检情况,但检索结果应该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1.2 加权评分方法
各个加权因子均以平均数为基数分0分,论文总数和被引篇数与基数每相差50评±1分,被引率与基数每相差10%评±1分,其他因子按与基数的差值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被《万方医学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分析
2000~2012年《万方医学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发表的期刊和会议428篇,其中期刊论文407篇,就整体而言,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在《万方医学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被收录的论文数量在荆州市卫生系统排在第5位,在荆州市妇幼卫生专科系列处于领先地位。见表1。
2.2 被《万方医学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的质量分析
将论文总数、涉及科室数、刊物、论文被引频次等来分别评价一个单位的学术水平可能不尽全面,因此,在采用这些因素的计量学统计的基础上,再以平均数为基线0分进行加权排名,基本可以反映其总体水平。见表2。
3 讨论
医学论文是医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的主要表达形式[1-3]。 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在一个时期内人才实力和学术水平,也是评价医院医疗科研力量、科研水平、和科研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4-6]。从1998~2012年以来被《万方医学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来看,《万方医学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收录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发表的期刊和会议428篇,其中期刊论文407篇。2003年以前发表的论文数量屈指可数,2004~2006年医院每年均不足20篇,2007~2010年间平均43篇,2011年医院加大科技兴院的力度,切实推进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论文数量突飞猛进,年论文平均数量增至96篇。以上数据表明医院在科技兴院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一切和医院近年重视、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加大了投入;改善科研实验条件,提高科研奖励力度;鼓励临床医疗人员进行科研,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扶持特色优势科室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应看到医院论文的数量与荆州市中心医院和第一医院的差距,落后于这两所综合性三甲医院近10年。
原创性研究成果通过发表的论文被大量引用,能够被科学界同行广泛认可,产生深远的影响[7-9]。从医院论文的被引率来看,医院论文的被引率与被引频次偏低,12年来39篇被其他论文引用61次,占总论文9.58%;被引用2次以上的论文仅有10篇,远远落后于综合性医院,说明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学论文的质量尚处于初级阶段,影响力非常有限。现在国家每年以“科技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来评价各科研单位基础研究实力及在国内所处的学术地位[10-12],提示我们要鼓励职工撰写高质量的论文,进一步加强作者对杂志影响力的认识,在投稿时需增强选刊投稿的意识,并有意识地向高影响因子的杂志投稿。
多年来,妇幼保健院一直在医学资源、学科建设和科研力度方面处于劣势。我院的论文涉及的范围与综合性医院相当,而且近两年的论文数量已经同综合性二甲医院相当,从论文总数、涉及科室数、刊物、论文被引频次等综合加权排名来看,我院总体排第5位,在全市妇幼专科系统处于龙头地位。随着科技兴院战略的实施,近两年已在数量上实现了飞跃,我们有理由对妇幼医学论文实现质量上的飞跃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 陈嘉伟,郑利荣,贺莲,等. 从1999~2008年SCI收录广东省医学论文看其医学科研的发展[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6):65.
[2] 张静. 青海省疾控中心10年国内发表学术论文计量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3):283.
[3] 钟伶. 福建中医药大学2008~2011年学术论文统计分析[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6):55-58.
[4] 顾华,李付冬,陈永弟,等. 2001~2010年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发表科技论文分析[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 26(1):65-68.
[5] 黄红稷,程敏,王亚楠. 2007~2012年《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刊载论文分析[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1):94-95.
[6] 周庆辉. 医学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学术论文评价[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6):707-711.
[7] 龚瑜,黄习文,王晓燕,等. 医院职称评审中学术论文审核的几点思考[J]. 现代医院管理,2012,10(4):75.
[8] 刘览,郁卫刚,杨惠光,等. 浅谈提高基层医院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25(3):216.
[9] 程金莲,董秀娟,韩世范. 护理学术期刊科研论文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2,10(21):1992-1995.
[10] 曹倩,林旋龄. 大型综合性中医院的论文管理策略[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29):367-367.
随着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出台,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妇幼保健机构工作性质与其他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同,在提供院内个体医疗服务的同时还承担院外群体保健的公共卫生职能,因此对人员数量、结构、素质及相关卫生资源的要求较高〔1〕。为了解沈阳市妇幼机构资源配置状况,我们于2011年4月通过对2010 年度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物力和财力状况的调查,分析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状况,为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本文对2010 年度沈阳市14 所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医学检验论文,其中市级机构1 所,区县级机构13 所。本文主要对妇幼保健机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现状进行分析。
1.2 调查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实现信息网络实时直报,软件设置逻辑查错功能,并通过软件系统的功能设置实现数据的审核上报,有效控制错报和漏报。
1.3 资料分析处理:从网络直报系统中导出数据文件,运用SPSS11. 0 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由于区县级不同妇幼保健机构间,其同一资源和运营指标差距较大,指标呈现明显偏态分布,因此采用中位数对指标进行描述。
2、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0 年机构监测共覆盖了14 所妇幼保健机构,均为为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独立机构,其中71.42%为全额拨款,28.58%为全额/差额拨款。
2.2人力资源
2. 2. 1 人力资源总量和卫技人员比例:14家机构中,职工总数为731人,其中市级92人、区县级平均为49.15人;卫生技术人员为52.21人医学检验论文,市、区县卫技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4.78 5%和81. 85%; 卫技人员中保健科室人员分别60.87%和41.47%。见表1。
表1 各级机构实际职工数和岗位分布情况〔人(%)〕
职工类型
市级
区县级
合计
卫生技术人员
78(84.78)
40.23(81.85)
42.92(82.21)
保健科室人员
56(60.87)
20.38(41.22)
22.92(43.91)
专兼职群体保健人员
9(9.78)
9.23(18.67)
9.29(17.79)
其它技术人员
3(3.26)
3(6.10)
3(5.75)
管理和工勤人员
1离退休老干部开展社区保健的必要性
1.1离退休干部的基本健康状况离退休干部为我国的发展曾战斗在不同的岗位上,由于当年生活条件差,而且他们常年的辛劳,不同程度地患上了一些疾病。据我院社区服务中心对沙坝社区、西华老干小区离退休老干部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老干部年龄都在7o岁以上,其中82.5%的老干部有脑血管疾病,17.5%的老干部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1.2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特点人到老年,不仅生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心理变化也比较突出。随着机体各种功能的衰退,感知觉障碍也逐渐加重。进而使其心理活动也受到直接的影响,尤其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其变化更为明显。据我院社区服务中心对所属沙坝社区、西华老干小区的调查统计:75岁以上的老干部中有81.2%的人对老年体协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没有兴趣。这些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以及新老疾病的困扰等退休后的负面影响,产生了失落感、怀旧感、孤独感和忧郁感。’于是,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及希望社会理解、关注的需要明显增加。老干部中的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首先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的特殊性。
1.3离退休老干部卫生保健需求特点离退休老干部具有高年龄、高职务、高级别的特点,对卫生保健的要求层次较高,不满足于看病有医生,吃药能报销。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自身的保健状况越加重视。非常能够经常得到有关健康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2开展社区离退休老干部保健的对策
2.1加强离退休干部适应期的健康指导对于个人来讲,离退休是人生生活中的一次重要变革,由于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的变化,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映。我们在各个老年活动中心的配合下,在对他们进行治疗保健的同时,还建议为他们安排多种活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让他们在积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下度过晚年。重点在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角色的变更方面给予重点指导。首先,帮助离退休老干部树立一种科学的生活关,辨证地面对遇到的现时问题,保持心情愉快。其次,建议他们尽快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既要保持身心得到充分地休息,又要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工作。体现离而不休的精神;第三,建议他们劳娱结合的原则。
2.2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巡诊,主动服务离退休干部几乎都患有各种不同的疾病,因此,建立离退休干部个人档案应是社区保健的主要工作之一。我院社区门诊为所辖社区内每一位老干部建立了健康档案。通过详细的档案资料,随时掌握老干部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巡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定期为老干部体检,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融为一体,真正为老干部提供全方位的卫生保健服务。
2.3配备保健卡,完善急救措施为了确保离退休老干部的健康,我们还为老干部配备了随身携带的保健卡,将老干部的一般健康状况、血型、主要疾病、用药禁忌、联系地址和等电话等项目编写在健康卡上。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意外,能得到及时救助,为进一步治疗争得宝贵的时间。
2.4开展家庭病房,重视家庭与个人保健的作用据调查,虽然现在有64.3%离退休人员与子女同住,住房等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但独居的现象仍然存在。他们又是患病率高的群体,由于医院的床位有限,小病住院难、康复难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需要把各种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送到病人家中,开展家庭病房势在必行。我院为不需要住院治疗或出院后任需治疗的老干部开设了家庭病房,为他们提供病情观察、换药及注射等各种服务。同时,开展康复治疗。如:推拿、按摩、肢体功能锻炼等。并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卫生常识、食品卫生、消毒隔离与自我保护等。使他们明确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合理的饮食营养都与家庭和个人的努力有关。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132-01
1.建立体育保健康复室的必要性
1)前国家教委199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体育保健康复课列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的1种类型,并解释:“保健课系为个别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1995年颁发实施的《体育法》第十八条指出:“学校应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但是调查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高校尚未为在校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体育保健康复课,有些高校即使开课多年但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专业人员配置不足,经费投入微乎其微,锻炼器材和测试仪器等极其匮乏,组织建设和课程建设还很不完善,大多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开课的效果自然很不理想,更不用说面向社会服务大众了。
绝大多数普通高校开设的体育保健康复课实践部分选用教材单一,主要以太极拳、太极剑和气功为主,且重统一要求,轻个体差异,很难激发保健康复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其体验到运动的愉悦感,并影响其健身习惯的养成;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有效地传授相关的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处方和康复评价等理论知识。
2)体育保健康复室是高校完成体育保健康复课教学任务的主要机构,保健康复教师通过其组织的教学活动,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和巩固体育保健知识和技术,结合体育医疗,使患有残障、慢性病和处于病后恢复期的学生达到康复,提高健康水平和增强体质,同时也对正常学生进行心理及生理上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有关体育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科学锻炼方法,有计划地开展体育保健综合治疗和自我体疗活动,使健康的学生能学到终身体育必备的保健康复知识和方法。高校在体育保健康复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和体育保健康复室的建设滞后相关。因此,明确高校体育保健康复室的职责,建立机构和完善制度,依托其为健康学生和病残学生创造健身、健心和康复的良好环境,是落实《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体育法》,深化高校健康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体育保健康复室的工作职责决定了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参加保健康复课的学生属于学校体育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得到关心,更应该接受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特殊教育,在提高其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促进其心理健康,而这正是体育保健康复室的双重任务。只有通过保健康复室的有效工作,督促教师认真观察和分析每个患病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及病情的好转程度,积极自觉地配合教师上好保健康复课,才能使其身心早日康复。
2.改进高校体育保健康复室工作的对策
1)完善保健康复室的建档立案工作:
首先,参加体育保健康复班的学生要在医务人员的配合下进行有重点的身体健康检查,然后由体育教师对其进行身体素质测量,按体质、有氧能力、力量和速度4个方面分出等级,最后由心理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指标的测量。在身体检查之后要建立学生“健康检查卡”和“自我监督卡”由学生自己定期填写,教师每周进行检查,同时做出情况记录统计分析,以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在体育保健康复室为每位学生建立保健康复档案,这样做不仅能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安全教学起着很大的作用。
2)改进保健康复课的教学内容:
确立体育保健康复课程目标,它是体育保健康复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体育保健康复课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质量评定标准的制定。体育保健康复课课程目标的确立不能雷同于普通体育课课程,在健康、教养、教育和娱乐等目标上,应体现其特殊性。
体育保健康复课教材的选择和构建,应根据其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选编教材。教材可分为“理论部分教材”、“实践部分教材”和“个别选用教材”,前两者是适用于体育保健康复班的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教材,后者是对不同病情者个别使用的教材。理论课的讲授应着重讲述体育保健及康复知识,其中应熟练掌握推拿手法和病症治疗方法。
体育保健课教材的“理论知识部分”可以包括以下课程供学生选修:《体育保健学》,侧重点是常见的运动性病症,运动损伤的预防与一般处理方法,以及常见病的体育疗法。《体育康复、运动处方、医务监督》,侧重点是运动系统伤病和其他疾病的体育康复,常见运动处方的练习方法,运动性疾病的医务监督等。《运动创伤学、推拿与按摩》,侧重点是推拿与按摩在运动实践中和运动创伤中的应用。《基础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人类遗传学基础》,侧重点是病理学基础和药理学基础、常见疾病(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等)的预防和控制、遗传与环境和运动。
体育保健康复课的“实践部分”主要以太极拳、太极剑和中华保健气功为主,中华保健气功又应以动功为主,其中包括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导引养生功(包括舒心平血功、益气养肺功和安胃健脾功的练习)等。学生还可以根据兴趣、练习强度和运动负荷的个体差异,选择“个人选用教材”的有关项目,如篮球、软式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有氧健身操和体育舞蹈等。此外,参加体育保健康复课的学生还应参与那些改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辅助练习”,如慢跑、爬楼梯、登山、健身走和力量练习等。
3)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
体育保健康复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教学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采用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实践部分”和“理论部分”以学为主要组织形式;“个人选用教材”则应以分组教学和个别专门指导为主要形式。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为主,结合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并开发、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使学生尽可能快地掌握教材内容,增强其对体育锻炼的信心。
体育保健康复课学业成绩评定标准的制定是规范课程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1个重要环节。它应区别于正常体育课成绩的评定办法,内容要能够充分体现体育保健康复课的课程目标。笔者建议成绩评定的内容大致可包括:1】学习态度。主要看上课出勤率、参与的积极程度和课后教师布置锻炼内容的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10%。2】体育保健知识。主要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试或考查,其中重点是推拿和针灸治疗方法,占总成绩的20%。3】学科论文(其中包括运动处方)。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拟定论文题目,课后学生自行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按时完成论文,从而达到拓宽知识面的效果,主要依据学生论文的质量打分,占总成绩的20%。4】健康状况。主要测试学生通过体育保健康复课的教学,在身体形态!机能增长幅度以及身体健康指标方面的恢复情况。占总成绩的20%。5】实践考核。以“个人选用教材”项目为主,以“实践部分”为辅,分别占总成绩的20%和10%。这是因为前者是有针对性且起主要作用的教材。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助于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然而,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也不完善,所以需要我们多方力量去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进步。
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含义与内容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指在城市社区的服务范围内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在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参与,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为社区居民提供从身体到心灵的预防保健内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包括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具有连续性特点,从新生儿到老年,持续为居民服务。
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医疗保健知识,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中的健康问题,确保了居民的基础健康问题,有助于调整医疗服务结构,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了城乡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对推动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一定的作用。
2、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有助于提供人们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了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当居民去医院的时候,不仅仅关注的是身体上的病痛治疗,更在意的是以后的预防治疗,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3、有利于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
据可靠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的病症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可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如果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更加完善,那么人们更多的去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治疗地,就会缓解大医院的压力,有利于大医院研究疑难杂症,从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对社区卫生服务观念认识不足
在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中,依然有很多人不重视,包括政府本身在内,不注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因循守旧,限制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忽视了预防保健,只注重治疗服务,只一味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
2、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短缺,政府投入不足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投入不足,造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差,设备简陋,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要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却缺少正常的资金来源和经费补偿机制,影响了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更是达不到医保定点单位的要求。
3、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不足
城乡缺乏专业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大多数服务人员学历较低,难以承担复杂的卫生服务内容;城乡缺少全科的医学人才,也没有培训人才的能力;人员流动过大,没有稳定性,大多数人不愿留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追求更高待遇的服务地点。
4、双向转诊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双向转诊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理所当然的还有很多不足。双向转诊只能往上不能往下,转去大医院的多,转向社区的少。只重形式不重实质,没有确定的制度,也没有标准的转诊制度。很多人只知道向大医院转去,却不知道简单的病可以转回社区,能转也不会转。
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对策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政府要加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居民熟悉这项服务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促进这项服务的普遍性开展。培养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意识,使人们感受到预防、保健、康复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持续性的服务的好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服务开展初期,应主动为人民服务,使人民积极参与到这项服务活动中。政府也要鼓励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
政府应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服务补助资金,用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活动,扩大政府预算,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2],减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担,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更好的为居民服务。同时,要调整经费分布结构,把大医院的经费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合理分配资源,使资源利用最大化。
3、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建设
要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就要控制人员总量,提高个人素质,加强对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将培训结果与未来待遇挂钩,加大服务人员的学习动力,大力引进专业的服务人员。完善资金分配制度,人事安排制度,有助于稳定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避免人才的流失。还有,也可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把居民的评价作为考核人员的一部分内容。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仅是考核的唯一标准,服务态度也很重要。
4、加快建立完善双向转诊机制
为了更好的让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医院连接在一起为人民服务,需要加快建立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实现双向转诊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和政府要确立确切的转诊制度,有一套完整又标准的转诊秩序。实现“大病去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理想目标。
五、结束语
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3],它产生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够忽视。因为这些问题影响了城乡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心和期待,也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不过,我们应该相信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国家也大力投资医疗卫生事业,从而渐渐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也会得到很好的改善,进一步的为城乡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56±2.43)岁,孕周38~41w,平均孕周(39.21±0.75)w;孕次1~5次,平均孕次2.1±1.1次,产次1~4次,平均产次(1.8±0.2)次。经产妇15例(30%),初产妇35例(70%);阴道出血量[lunwen. 1KEJIAN.C 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在500~2768ml,平均出血量(1435.12±210.00)ml。
1.2 方法 对5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一般资料(姓名、年龄、职业、分娩时间等)、出血情况(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时间、产后出血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统计分析。
产后出血标准:产妇阴道顺利分娩胎儿后2h内阴道出血量在400ml及以上,或者产后24h内出血量在500ml以上。产后阴道出血量的计算方法主要如下:先行称质量法。对产妇产用到的所有会阴垫、纱质及产包进行称重,产后2h、24h再次分别称重。然后采取容积法。在产妇羊水流完、胎儿分娩后,直接放弯盘收集血液。产后失血总量为称质量法血量与容积法血量之和。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出血情况 产后出血量:500~1000ml者32例(64%),1000ml以上者18例(36%)。产后出血时间以产后2h内最多,所占比例高达76%。见表1。
2.2 5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出血原因 胎盘因素12例(24%),子宫收缩乏力26例(52%),软产道损伤9例(18%),其他3例(6%)。见表2。
3 讨论
产后出血在妇产科中比较常见,产妇产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且多数产妇于产后2h内出现出血症状。本组50例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在500~1000ml者32例(64%),超过1000ml者18例(36%);产后2h内出血产妇38例(76%)。可见多数产妇产后出血量较大,为此需了解出血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3.1 妇产科引导分娩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3.1.1 子宫收缩乏力影响 该因素时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因素,本组50例产妇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引发产后出血的有26例,所占比例高达52%。子宫收缩乏力是瘢痕子宫、重度子痫前期、羊水过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子宫纤维过度被牵拉,进而引发子宫收缩乏力。加上产妇产出胎儿后子宫纤维回缩能力减弱,更易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此外,多数产妇分娩前、分娩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害怕、紧张等心理,精神压力大,极可能引发子宫收缩乏力,另外影响因素还有子宫发育不是很成熟、产妇体能消耗过大等[4]。
3.1.2 胎盘因素 胎盘因素是引发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另一大影响因素,且多数与胎盘粘连及滞留有关。本组50例产后出血产妇中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12例,概率为24%。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开放和发展,人们交往越来越频繁,导致很多女性出现多次受孕、多次流产及多次分娩等,对子宫内膜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且在人工流产或分娩过程中给细菌可趁之机,增加宫腔继发感染发生率,从而诱发胎盘粘连及胎盘附着等异常情况。此外,第三产程中若医护人员按压力度过大,过度牵拉脐带或宫缩剂应用不合理等,都会让宫[lunwen. 1KEJIAN.C 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颈内口出现痉挛性收缩现象,胎盘剥落后嵌顿在宫腔内,抑制子宫肌纤维收缩能力[5]。同时子宫内残留胎膜、胎盘,宫腔内残留血块等也可能影响到子宫收缩能力,从而导致产后出现出血症状。
3.1.3 软产道损伤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与软产道损伤有一定的关联,本组因软产道损伤引发产后出血的产妇9例(18%)。软产道损伤与宫缩剂应用不合适、胎儿过大、急症分娩、软产道组织弹力差、引导手术助产、阴道保护不当等有关。
3.2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及控制措施
3.2.1 加强产前健康教育 根据计划生育相关政策及妇产科保健要求等制定一套完善的孕育保健体系,特别是产前保健。医护人员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专业知识,将孕前期、孕中期相关保健健康知识进行收集及整理,通过电视、宣传栏、宣传册子、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和教育,并指导女性掌握避孕措施,保护自己,降低人工流产率。同时对孕产妇的疑惑及时的给予解答。建议孕产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胎儿情况,并筛查高危孕产妇,便于早日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3.2.2 心理指导 孕产妇由于害怕疼痛、担心胎儿情况等一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的与孕产妇沟通交流,耐心的告知产妇分娩方法、精神压力过大对分娩的危害、缓解压力的方法等相关知识,让产妇为分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缓解产妇不良心理。同时鼓励产妇家属多陪伴、鼓励和安慰产妇,增强产妇分娩信心,保持心情愉快,促进分娩顺利完成。
3.2.3 产程干预 第一产程期间,护理人员要观察产妇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叮嘱产妇好好休息,给予饮食指导,对产程全面监控,同时加强与产妇的交谈,通过听音乐、讲故事等形式转移产妇注意力,缓解其紧张心理。此外,还要对胎儿体重及产妇情况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价,若产妇可能难产,则要适时行剖宫产,避免出现难产事件。第二产程期间,指导产妇掌握呼吸吐气、腹压等方法,根据产妇情况适当的进行会阴侧切,宫缩间歇期分娩出胎儿头部,先把胎儿口鼻处的粘液清理干净、羊水外旋转完成后再娩肩,之后马上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6]。第三产程期间,要科学、 合理使用宫缩剂,不能太早牵拉脐带,检查胎盘是否完整,若胎盘残留或剥离不全,则要及时进行人工剥离及清理子宫,之后适当给予缩宫药物及抗生素药物治疗,促进子宫收缩,预防感染。同时观察软产道是否损伤,是[lunwen. 1KEJIAN.C 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否有血肿。对于阴道产时大出血患者来说,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先全面仔细检查软产道,找到出血点、出血原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止血措施;若是软产道损伤出血,则要及时缝合裂伤。根据产妇情况适当补充血容量。
3.2.4 观察护理 产妇分娩后2h内留在产房中,对产妇阴道流血量、宫缩情况、宫底高度、血压、心率等进行全面观察,每30min监测一次,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处理。同时鼓励产妇产后30min与婴儿皮肤接触,母乳喂养等,不仅可以加强母婴情感交流,而且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中新网陕西铜川7月14日电(贺向前)地处陕西省中部的铜川市首次面向全球华人征求药王孙思邈中医药研究论文,征集到的获奖论文将在该市10月举办的国内首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中的中医药文化高层论坛进行交流。
陕西是中医药的发祥地之一,境内中草药资源丰富,达3600多种。从远古的岐伯、神农尝百草,至享有“药王”美誉的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历代名医辈出。
铜川位于陕西省中部,历史上属京畿重镇,文物遗存众多。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出生于铜川市西南部的耀州区,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被称为“药王”。相传铜川药王山是孙思邈隐居行医之地。铜川市决定打响“药王”品牌,把药王养生休闲旅游产业作为加快转型,提速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为此,该市将从今年起,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使铜川成为西部中药材信息服务、集散中心,力争把铜川打造成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据悉,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铜川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将于10月中旬在孙思邈的故乡——陕西铜川举行,活动期间,该市将举行盛大的开幕式及文艺演出、公祭药王孙思邈仪式、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中国(铜川)国际保健养生产品博览会以及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高层论坛。
据介绍,这次征文主要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临床工作者。征文内容主要有:孙思邈学术思想研究、孙思邈医德医风研究、孙思邈养生保健方法与长寿研究、《千金方》中方剂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等10个方面的内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