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9 10:31: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服务区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优惠政策普及到百姓。自____年1月起,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均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做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采购、百分之百使用、百分之百零差率销售。群众普遍认为,药品零差率销售是政府为群众解决“看病贵”所做的最直接的好事。
(三)卫生服务方式有所创新。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的服务由传统的坐堂行医向主动上门服务转变,推行“上门服务健康管理模式”,免费为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使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关口前移到家庭;对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强化了激励机制,提升了服务水平。
(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新农合参合居民信息的录入和校验、病人门诊报销、住院报销等工作,在降低救治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方面成效明显。
一是政策宣传不够到位。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和制度知晓率还较低,有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上门体检或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较为困难,有的上门医生还被拒之门外。无论是居民还是医务工作者,传统思维定式还相当浓厚,导致协调配合不力。街道、居委会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牵线搭桥”作用发挥不够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协作和交流较少,卫生资源共享不够充分。
二是硬件建设滞后,人员配置不尽合理。____区大部分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用房狭小,诊疗设备较为落后,基本辅检设备不齐,环境设施较差。服务人员素质不太高、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分布不达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待遇相对偏低,付出和收入的矛盾较为突出。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区财政在预算卫生经费时,未完全将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和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分项单列,存在打捆使用的情况,且未考虑公共卫生成本费用。
(一)加大宣传力度。要以社区干部为纽带,加强社区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沟通联系,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积极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扎实开展上门服务和引导居民到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完善网络体系建设。要加快____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尽快将白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对龙门、青莲、青松3个街道办(中心)卫生院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积极落实青莲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小龙、都京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提请市政府将六合职工医院整体纳入____管理,将其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资格人员并入财政管理。从而完善辖区内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区餐饮业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居民消费需求中发展速度快、增长幅度大的行业之一。根据调查,目前全区共有各类餐饮单位1390家,其中大型餐馆3家、中型餐馆25家、小型餐馆363家、小吃店837家、学校食堂12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36家;共办证1280家,办证率达到92%;有从业人员7187人,其中6837人获得健康证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城区餐饮单位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达100%;获证餐饮单位全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100%。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今年以来,区食安办坚持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为主线,以宾馆、饭店、农家乐、学校食堂、六小行业为重点,全面整治和规范餐饮业食品市场秩序,切实提升了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整体水平,确保了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市餐饮消费环节监管工作会议后,我区庚即召开了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出台了《关于明确政府机构改革期间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及时明确了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确保了全区餐饮消费环节监管在“旧法”、“新法”交替中的顺利、平稳衔接。6月26日,我区召开食品安全工作大会,对全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会上,与乡镇、监管部门签定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安全责任。8月18日,召开了区食安委成员单位参加的夏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再次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9月14日,针对当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和国庆、中秋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再次召开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三个多月来,区政府高度重视餐饮消费环节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区长、分管副区长曾多次亲自带队到市场、乡镇、学校开展督查,多次到卫生、教育、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现场办公,现场拍板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各地、各相关部门按照全区的统一安排部署,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确保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食品安全法》施行前后,我区开展了大规模、全方位的学习、宣传、培训工作。将5月确定为《食品安全法》宣传月,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巴州区<食品安全法>宣传月活动方案》,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活动进行了详尽安排。5月15日,组织卫生、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及龙头面业、飞霞食品等单位在南泉寺街举办了食品安全集中宣传活动。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全区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五进”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商场、进学校)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公开承诺活动。各地各部门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个多月来,全区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悬挂宣传标语180余幅,制作大型固定宣传架5处,接受现场咨询2.5万余人次。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培训、进户指导等方式,加强对执法人员、餐饮业主及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食品安全执法监管水平明显提高,餐饮业主自律意识明显增强,餐饮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三)规范许可,严格准入。我区结合机构改革过渡时期的实际,按照《*市专题研究部署餐饮消费环节监管工作会议纪要》的要求,明确了由卫生局负责受理、审查并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使用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许可文书;由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及时提供《餐饮服务许可证》;在食品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卫生局承担执法主体责任,食品药品监管局提供行政执法文书。为确保食品卫生行政执法程序的合法性,我们从食品药品监管局抽调了两名工作人员配合卫生监督执法大队人员开展执法工作。区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深入开展了《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清理整顿工作。同时,严格准入程序,提高准入标准,在7月启动了《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办理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共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165个。
(四)突出重点,专项整治。一是开展餐饮行业专项整治。按照卫生部《关于全面实施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对全区5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单位和学校集体食堂实施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截至目前,全区1280家食堂和餐饮单位已进行了量化分级管理,评定A级1家、B级8家、C级1271家,全区餐饮业整体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同时,对餐饮行业开展了以食品原料采购、使用和餐饮具消毒、废弃物处理为重点的专项检查。全区共检查餐饮经营单位887家次,发出整改通知书57份,查处非法采购、使用劣质油和不合格调味品3家,处罚款3万元。二是开展学校、幼托机构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制发了《巴州区关于开展学校和幼托机构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组织卫生、工商、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整治中,检查各类学校、幼托机构食堂126家,办理许可证126家,许可证持有率100%,抽查从业人员380名,健康证持有率99.5%,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持证率95.7%。重点对学校的副食摊点进行了清理整顿,目前,校内摊点已全部关闭。中考、高考期间,安排食品卫生监督人员6名,加强了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了考生的饮食卫生安全。三是加强集体聚餐和宴席办理的日常监管。8—9月是各类宴席举办的高峰期。为此,巴州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学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各地严格执行宴席办理申报制度,凡一次办理宴席5桌以上的,向所在地食品卫生监管部门报告,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安排卫生协管员实施现场监管,确保了学宴期间无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四是开展“六小行业”和集贸市场的专项整治。以国优旅游城市创建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载体,从卫生、工商、质监、商务、农业、畜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专门队伍,对城区的“六小行业”进行了摸底调查登记,建立了一户一档的工作档案。同时,制定了统一标准,动员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改善卫生设施,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城区主要街道的小餐馆、小饭店、城郊农家乐的经营环境和人行道占道经营状况有了较大改观。
(五)加强督查,确保实效。为确保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食品安全监管各项措施的落实,我区组织区监察局、目督办、食安办对各地、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特别是在开学前重点对学校的食品安全进行了专项督查,对个别学校整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逗硬实行了责任追究。从全区督查情况看,各地、相关部门召开了专门会议,健全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监管责任,落实了具体措施,加强了日常监管,确保了全区食品卫生安全。今年来,全区无一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区餐饮业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城市功能设施不健全,占道经营、无证经营的小饮食摊点仍然存在,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二是流动小摊点从业人员多为下岗职工、进城农民、低收入弱势群体,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缺乏,法律意识谈薄,饮食卫生安全监管纠而复生、难度加大。
三是由于农村点多、面广、部分农民卫生习惯差,加之监管力量不足,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形势比较严峻。
四是个别学校负责人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抓食品安全工作的力度不大,部分学校还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隐患。
五是餐饮消费安全监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四、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组织各种宣传工具,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坚持不懈地开展食品安全法、卫生法规的宣传,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遵法守法观念,依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五进”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商场、进学校)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公开承诺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为法律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4.34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04-01
1资料来源
1.1资料主要来源。卫生局、统计局、计生局、民政局等部门提供了卫生资源、人口学资料、财政收入、老年人、儿童等资料;其余资料来源于基线调查。
1.2基线调查资料。
1.2.1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本调查以岚山头街道居住6个月以上的18-69周岁(年满18周岁,不满70周岁)(1943.1.1-1994.12.31出生)的常住人口,随机抽取样本辖区常住居民1200户,抽取调查样本2400人,由调查员入户见面访谈收取为社区诊断基线调查数据。
1.2.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包括家庭问卷和个人问卷。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
2岚山头街道基本情况
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人群人口学特征。男性2122人(占47.31%),女性2363人(占52.69%),男女比例为1∶1.12;55岁-64岁以上老年人1024人,占总调查对象的22.83%,65岁以上老人477人,占调查对象的10.64%,其中25岁以上人群为532人,占总调查对象的11.86%。
(2)辖区慢性病患病情况。通过基线调查,其中符合高血压调查者2358人,糖尿病调查者2133人;查出高血压病例866人,患病率36.73%。
(3)辖区死因顺位及构成。2012年岚山头街道死因监测系统共收到各种原因死亡病例245例,报告死亡率人口粗死亡率为8.2‰。性别构成:245人中,男137人,女108人,分别占55.91%和44.08%,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原因前四位的疾病依次为:①心脑血管疾病(118例);②恶性肿瘤(88例);③意外死亡(19例);④呼吸系统疾病(11例),共236例。
(4)文化教育状况。调查社区文化程度分布以文盲半文盲为主、其次是小学及初中。通过调查得知,辖区内居民学历普遍偏低,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不高,健康保健意识不强。
(5)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居民就诊医疗机构主要是在村级卫生室,卫生资源配置及利用率低,由此下一步的干预措施将围绕合理分配基层医疗资源,提高就诊层次为主。
(6)辖区传染病发病情况。全街道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例9种,5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67.67/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4种,共计13例;丙类传染病1种,共计29例,其它传染病10例,主要是水痘病例。
(7)调查社区疾病发生情况及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从调查情况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以慢性疾病为主,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冠心病病等常见病为主。
3行为危险因素现状
3.1调查社区居民生活及行为习惯。在调查中可以发现,饮酒、抽烟以男性为主,中青年居多。
3.2岚山头街道社区居民出生、死亡指标:出生率为14.69‰;死亡率为6.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68‰。
3.3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在此次调查中发现,调查社区居民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群以55岁以上老年人为主54.75%(415/758),几乎不参加锻炼和每周
4辖区内社区条件和设施情况
辖区内健身设施相对集中在城区,农村健身设施较少,居民缺乏锻炼意识。
5慢性病防控相关组织机构和人员状况
岚山头街道防疫站承担本地区传染性疾病及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在编人员7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3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39人,初级职称20人,其他8人。
6现有的卫生和疾病防治现状及策略
社区主要卫生问题。
6.1社区人群疾病患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病为主,分占调查人口的19.31%、1.05%和1.43%。
6.2社区人群不良生活行为方式。
6.2.1吸烟情况:男性吸烟率62.49%,女性为1.99%(占吸烟人数的3.42%)。
6.2.2饮酒情况:男性饮酒率31.72%,女性饮酒率为4.49%。
6.2.3体育锻炼及饮食习惯情况:大多数人没有锻炼意识及专门的时间从事体育锻炼,以生产劳动代替体育锻炼;在饮食习惯方面吃咸菜多、高盐饮食等不合理膳食。
6.3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薄弱,自觉规律参加体育运动者少,许多居民保健意识差、健康知识知晓率低。
6.4由于出生率下降导致老年人口相对增加。
6.5社区人群受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危害。乙肝、结核危害仍较严重。
7今后慢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和干预措施及评价标准
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2007年,分别完成人民医院原东城分院及城北分院转型为解放、平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标志XX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初步形成。通过灾后重建,市、乡(镇)、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据统计,全市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下辖3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4个村卫生站,服务范围覆盖了主城区38个社区及9个自然村,服务总人口近30万,其中:户籍人口19.77万、流动人口近10万。
(二)健康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采取广播、电视、报纸和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健康港湾、送健康进社区进家庭、开设健康宣传栏等加强宣传,提高了广大居民的健康常识和自觉防病意识。2010年以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含幸福镇卫生院)共建立30支家庭医生小分队,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8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余万份。
(三)基层卫生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健全了分级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总责,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和组织协调,市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对全市基层单位公共卫生工作进行指导、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全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比,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整体推进中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表现在:
(二)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市政府逐步加大了社区卫生投入,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明显不足。此外,目前XX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核定是按户籍人口测算的,流动人口没有计算在内,给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运行成本带来不小的压力。
(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一是市乡村三级卫生机构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尽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并不断健全,但城乡之间、大小医院之间、中心(站)之间医疗资源配置差距较大,城区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可罗雀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看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难以实现。二是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尽合理。有的社区卫生中心地理位置较偏,交通不便,如金江、桂花社区卫生中心地处城乡结合部,由于医疗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和群众就医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进一步挤压了社区卫生中心的生存空间。三是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建设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善,但医疗设备设施简陋、陈旧,缺少心电、B超、CR、DR等所必须的医疗仪器和设备,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连最基本的检测设备都没有,一些常规检查还是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很难对病人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XX市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室),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
(四)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一是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用药品种少。基药实施后,由于受到药品目录限制,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无法在基层得到治疗,一些特色专科因缺乏药品支撑,业务开展受到影响。二是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目前由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仍然是走市场化的路子,社区卫生机构出于生存需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生存忙运转,重医疗轻预防,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服务,以药养医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非营利性的公共卫生服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 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的功能难以发挥。
(六)重大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如性病、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呈快速上升趋势。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日益加重,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人数持续上升。三是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交通事故、群体性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对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几点建议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一是加强社区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不断提升市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坚持公益性原则, 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强化宣传,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引导群众合理就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和补偿机制。一是按照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将社区卫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投入。二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应由政府全额买单,单独进行核算,以确保中央、省、XX市、XX市四级以服务人口为基数,按照3:2:2:3比例配套的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三是对照XX市城市社区卫生单位设备配置标准,加大对医疗卫生基本建设资金和设施、设备购置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基层卫生机构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四是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的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努力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三)强化公共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一是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人口分布状况以及城乡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二是加大城乡统筹,优化整合、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和布局,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三是建立完善双向转诊制度。以推行社区首诊为突破口,建立分级医疗制度,对不同的卫生机构进行分工、定位和分级治疗。要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之间的互利合作机制,促进患者分级就医,合理转诊,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作用。
1 幼儿园基本情况
大武口区锦林托福幼儿园分为小班、中班、学前班、加强班四个班,共有儿童130人,均为日托。
2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2.1 发病情况
首发病例:韩笑雨,女,2006年1月29日出生,现入托于大武口区锦林托福幼儿园中班。该患儿于2010年11月10日发病,11月12日10时被锦林社区服务站临床诊断为水痘,居家隔离治疗。
现场调查,该幼儿园每天实行晨、午检,定期消毒,但记录不规范。幼儿园因病缺勤记录滞后。截止2010年11月15日,该幼儿园一共有6名幼儿发病,无重症病例,对所有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2.1.1 罹患率:发病6例,罹患率为3.17%。
2.1.2 病例分布情况:
(1)时间分布: 11月12日4例,11月15日2例。
(2)性别年龄分布:男生2例,女生4例。男女性别比为1:2。年龄分布:4岁3例,5岁1例,6岁2例。
(3)班级分布:病例发生班级为中班3例,加强班2例,学前班1例。
2.1.3 临床表现: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
2.2 诊断依据及诊断情况:根据《全国疾病诊断标准》中的水痘诊断标准,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表现特征进行诊断,6例均为临床诊断。
3 暴发原因分析
3.1 传染源未被及时隔离。由于水痘潜伏期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尤其是开始发生的病例,没有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未引起家长及教师的足够重视,没有及时隔离,在幼儿园引起传播。
3.2 传播途径易实现。水痘是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病毒。学校为人口密集的集体单位,每个教室学生密度较大,空气传播机制容易实现。
3.3 易感人数较多。此次发病幼儿年龄为4~6岁,幼儿园该年龄组人群对水痘的免疫力较差。
4 采取的控制措施
4.1 首发病例出现后,建议学校加强晨检、午检工作,落实请假事由;密切观察班内其他幼儿情况,发现类似病例及时与家长联系去正规医院就诊,同时报告市疾控中心。
4.2 所有发病幼儿必须尽快就诊,明确诊断后在家或医院隔离治疗,隔离14天,至痊愈后方可返校上课。
4.3 加强消毒工作,对幼儿园教室、墙面、桌面、椅子、门把手及楼梯把手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与幼儿活动场所每天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
4.4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由学校通知幼儿家长,口服板兰根等抗病毒类药物进行预防。
【中图分类号】R18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9-0052-02
1 基本情况
1.1 边远地区情况:调查的4个自然村分布在2个乡镇,均属我县边远地区,自然村离所在乡镇政府最近8公里,最远20公里,离县城最近32公里,最远51公里;共有户籍人口1613人,常住人口556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4.47%。
1.2调查方式:通过面对面与群众访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1.3调查对象:边远村屯群众共29人,其中男14人,女15人;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9岁,其中30岁以下3人,38-43岁9人,50-60岁7人,60岁以上10人,平均年龄52岁;文化水平分别为高中3人、初中12 人、小学 12 人、文盲2人。
1.4调查内容: 主要是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知晓率情况进行调查,每张问卷调查了10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政策的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了解情况和参与情况。
1.5调查人员组成:均为县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流调人员,具有较丰富的流行病学调查经验。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 边远山区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知晓率为37.93%(110/290)。见下表:问卷
内容按时
接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是否收到宣传单是否建档免费
2.2 结果分析
2.2.1群众对预防接种等传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了解程度较高,知晓率为82.67%;对新增的项目如慢性病患者随访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的知晓率较低,均低于30%,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知晓率最低仅为6.9%。
2.2.2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人数与收到宣传单的人数一致,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的了解主要渠道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形式获得。
2.2.3 居民建档率为55.17%,略低于我县建档的平均水平(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县建档率为58.96%)
2.2.4边远山区群众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的机会极少,仅为3.45%。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边远山区群众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总体偏低,特别是对新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项目知晓率极低。
3.2边远山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留守在家的农民以老人为主,很少有青壮年。
3.3边远山区农民对外界了解信息的渠道单一,主要靠宣传人员上门发放宣传单或到卫生院诊疗时获得信息,从网络、广播等形式获得的信息较少。
3.4群众对疾病重医治轻预防的思想还未得到根本改正,对高血压、糠尿病等慢性病预防未予以重视。
3.5群众对某些疾病特别是精神病普遍存在隐讳忌医思想。
4 建议
4.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我国一段时期内重大的惠民工程,是充分让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受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2012年的中国公共关系市场延续了其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虽与2011年相比,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但整个市场的年营业规模达到了303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6.5%。而TOP25公司的年营业额增长也达到了15.5%,接近行业平均增长速度。
调查显示,2012年度中国公共关系服务市场除了汽车、快速消费、IT、金融市场份额占据前四位外,旅游、能源、文化、体育、公用事业、城市营销等其他市场共占比例也到达近三成(26.6%);制造业比重与去年相比有显著增长;通讯、房地产也呈现比重上升趋势;政府及非盈利机构依然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市场是巨大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更加重视公关,它们对公关需求的增加,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但公关公司面临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有些问题仍是行业的老问题,解决起来需要靠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比如,人才问题就是一个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它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与2011年相比,中国公关市场人才专业化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加剧现象。人才频繁流动、无序流动、供需脱节等问题依然突出。
工作中,东城区院注重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加大自律防控、风险防控和心理防控的研究,探索运用心理学进行职务犯罪分析和防控,梳理廉政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手段,创新教育载体,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提升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针对性,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靖宇县农村信用联社组织的此次调查要深入到信用社服务区内的每户,不准出现盲区、不留死角。县内信用社责任区确定:营业部调查珠子河以南区域;靖字镇调查珠子河以北、西大街以西区域;永生信用社调查珠子河以北、西大街以东区域。现在的调查区域即为以后各社的服务区域。乡镇信用社调查本辖区的个体工商户等。全县的中小企业调查与服务责任由营业部承担。各信用社把负责调查的区域按片落实到每个调查人,对本片内调查工作不认真的人员,联社将对责任人进行问责,同时乡镇信用社要进一步完善农户信息档案。
靖宇县农村信用社要求调查人员对本调查区域逐户进行调查,调查主要内容有;一是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每户居住状况、所从事行业的地理位置、家庭人员状况、收入水平、所从事行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一个时期的竞争程度等内容。二是每户的资金需求情况,包括每户是否需求贷款、有贷款的客户还需不需要再投入、新投入资金的投向,根据细致调查分析得出每户资金需求量。三是每户的信用情况,包括个人品质、在社会上有无失信记录、有没有借款记录、还款是否积极、偿还债务能力强弱等内容。通过调查,信贷员要对辖区内每户的信息都要达到熟知程度,以便更好地开展服务。
靖宇县农村信用联社根据此次调查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要求各社主任要根据辖内实际,统筹时间安排、统筹进展安排,保证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县内各信用社要和社区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在现在乃至今后的工作中争取得到社区的帮助,还可以根据调查人员包片区域,按片聘请有活动能力的人协助调查。乡镇信用社要和村委会沟通,在村组织的帮助下开展工作。本次调查采用多种方法并存的方式进行,主要有:一是逐户走访采集每户信息;二是召开座谈会谈客户需求,以及服务方式等内容;三是按户填写调查问卷,通过问卷了解客户的所想所求,以改进服务方式和方法;四是全社职工齐动员,按居住地划分等各种方法。
靖宇县农村信用联社将根据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对信贷市场进行细分。第一步,按客户性质划分中小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中小企业客户按所从事的行业、地理位置、发展前景、经营规模的大小、经营效益的好坏等进行细分。个人客户按客户的个人信用程度、居住环境、家庭成员状况、生活质量、所从事经营行业的市场容量、效益好坏进行细分。第二步,按归属分类,对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按18类行业(含公务员、居民、个体工商户)进行归类,并认真填报城乡开发调查表。第三步,按所收集到的信息,先分出有多少户是黄金客户、重点客户、一般客户和储备客户。黄金客户的标准是在社会上和生产经营中没有失信记录、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发展潜力,是朝阳产业、有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有可供自己支配的流动资金、资金运用及用途合法、对本行业了解、熟练掌握本行业生产经营方法,与信用社有多年的业务往来,已建立良好的诚信关系。重点客户的标准是在社会上和生产经营中没有失信记录、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发展潜力,是朝阳产业、有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对本行业了解、熟练掌握本行生产经营方法,有资金需求意愿或正在使用资金还需扩大规模的客户。一般客户的标准是有自己的固定资产、所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或有固定收入的暂无资金需求打算的,但能提供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的客户。储备客户的标准是符合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条件,但暂时在其他金融机构或在本系统内有贷款的,有足值的抵押物或能提供有效担保的,通过一段经营后,还清本社或他行贷款的,在今后可能有资金需求的客户。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由此可见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也是城镇化中市民化的主力。真正的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是让其住进城市,而是要真正成为市民。就目前来看农民工并未真正融入市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主体地位的低下。农民工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经济上、政治上、精神文化上,这不仅仅需要提升农民工的生存技能,也要提高他们的维权、参政议政能力和精神素养,其途径除了有限的教育、培训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足够、实用自学书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在农民工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为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5.5%。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仅占6.1%,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60.6%,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占20.5%,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12.8%。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但是目前农民工的书籍占有量很不乐观,通过对长春市200名农民工的调查显示,50%的农民工一本书都没有,拥有3本以上书籍的农民工也只占20%左右。这种现状无疑制约了其主体地位的提升。
一、目前农民工类书籍出版存在问题
(一)流通渠道不畅,限制了出版和需求
目前来看农民工书籍流通渠道很窄。首先,农民工书籍的出版在选题上并没有单独列出,基本上是放在是“三农”图书的大的框架当中。在我们的观念中并没有把农民工和农民区别开来,实质上农民工和农民已经有了实质不同,既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其次,就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其工作地点比较分散、偏僻,致使弄农民工与书籍的接触机会很少,上图书馆和书店的时间和条件不便利。从图1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工作,一般来讲这两类工作离繁华的服务区都较远,这也大大加大了农民工与书籍的距离,使农民工类的书籍在流通上受到阻碍。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整理。
出版商在流通不畅的条件下商业利益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出版这一类书籍的积极性也不高。有些出版商虽然参与农民工类书籍的出版,更多的是配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活动和计划,如在培训书籍出版上主要是配合阳关工程等。所以出版商从利润角度来讲就要调高图书价格,而对于农民工来说,过高的图书价格极大的限制了购买欲望,这也是此类书籍流通渠道不畅的重要原因。流通渠道不畅既限制了农民工购书和阅读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出版商的出版的积极性。
(二)农民工专业类书籍内容不切合实际性,弱化了其经济地位
农民工专业培训类书籍是农民工提高生存技能和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大多数书籍过多的强调理论和专业,在书中往往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无疑就像天书一样难懂,更别提实际效果了。甚至有些技能培训书籍中首先阐述一些历史沿革、物理和化学原理等,使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开卷就一头雾水,很难在农民工技能提高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在书店也不难发现,冠有农民工标题的图书很少,涉及农民工的一些专业性书籍也是放在大的专业柜台上,如建筑、化工、装潢等柜台上,并没有从农民工角度设计图书的出版,这也说明这类书籍实用性比较低。
(三)农民工政治类书籍短缺,弱化了其政治地位
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综合体现,人的政治素质的高低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无疑一个集团的政治素质也是这个集团在社会上的社会地位的体现。提高农民工的政治素质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这也需要农民工参政议政类书籍的指导。农民工在家乡参政议政大多通过村委会来实现,但是当他们到城市打工之后,其参政议政意识逐渐淡化,原因在于一方面对城市参政议政环节和方式的陌生,以及对参政议政途径的不了解造成的。目前对于农民工参政议政指导类的书籍很难找到。人们更多的是把农民工当做弱势群体出版一些维权、法律援助等类书籍。
(四)农民工思想道德类书籍的缺乏,弱化了其精神文化素养
农民工出版的书籍从其需求对象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供有关学者研究和政府部门决策需要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著作,如《中国农民工问题》、《中国民工潮的经济学分析》、《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农民工打工调查》等;另一类是供农民工阅读需要的培训、教育、咨询和娱乐等方面的书籍。第一类书籍农民工根本看不懂也没必要看,第二类书籍从出版总类上看更多地体现在培训、咨询等方面,如各种工作的培训指南、城市指南、法律保障、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书籍。而关于农民工了解职业性质和危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人文关怀的书籍很少。在出版中往往以城市居民为参照指标,把农民工定义为弱势群体和低素质,所以一些文学作品往往缺乏深度和教育关怀意义,出版一些内容肤浅的口袋书,缺乏农民工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又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阅读书籍。
二、农民工类书籍出版的对策分析
(一)拓展流通渠道
流通渠道的拓展是拉近农民工和图书距离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利润,激发出版商积极性的重要方面。拓宽流通渠道需要调整图书发行方式,象“农民书屋”那样建立农民工流动书屋,适应农民工生活、工作区域分散和偏远的问题,送书到人。在书店经营方式上也要调整,设立农民工书籍专柜,强化对农民工的购书服务,可以考虑网上订书、送书活动。出版商也可与一些电商联合,拓展流通渠道。从政府角度讲,各有关部门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降低图书价格,增加图书销售市场活力,激发农民工购书的积极性。
(二)明确图书定位
农民工是农民中文化素养较高,眼界比较开阔的群体,特别是以青年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不但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具有积极的接受新鲜事物和提高自我的心态,所以说农民工是农民中对知识需求比较强烈,阅读积极性比较高的群体。但我们在图书选题和出版上要定好位。
首先,在选题上定位为农民工。“三农图书”的选题要摆脱以前以农业种植、养殖为主的基调,要首先面对农民工进行选题。农民工目前迫切需要的书籍主要有提高技能方面的书籍(如建筑、装潢、保安、服务等)、生活知识类书籍(如入城指南、就业指南、居住指南等)、维权类书籍(如法律援助、劳动合同签订等)、休闲娱乐类书籍、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教育类书籍等。在选题上应该紧紧围绕这些类别,并以农民工的需要、文化水平进行图书定位。
其次,专业类培训书籍要定位为实用。另外在农民工图书选题上也要具有实用性,要以农民工为切入点,而不是广泛意义的农民。如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指导手册》就非常好,也很畅销,其原因就是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现实问题。
再次,提高政治权利类图书的出版。政治权利类图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权利咨询和维权类书籍。这类图书包括公民基本权利读本、法律咨询与援助、用工合同签订等。这类图书的出版要体现出实用性和通俗性。另一类图书就是权利参与类图书。这类图书主要包括工会和各团体组织的参与权利、参政议政权利等。鉴于这类权利的行使是在农民工不熟悉的城市,所以就要求要有专门的权力行使指导类书籍,包括行使方式、行使地点和行使途径等的指导。
最后,精神类图书要定位为人文关怀。农民工离开家乡后都会感觉到孤单寂寞,这也需要一些通俗而有质量的精神类读物作为精神寄托,所以这类图书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图书内容设计上既要给农民工以精神慰藉,又要在内容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道德的正能量,而且也应该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引导。让他们既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也能够提高自身的精神素养。
(三)强化数字化出版物的出版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通过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手机阅读、光盘阅读等阅读的人群占全国总人数的50%以上,这部分群体中中青年占大部分,在阅读方式选择上手机阅读人均每天阅读时间为21.70分钟,为最主要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其原因在于其方便性和免费特征。据统计与2012年相比,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的人数下降1.4%,为38.7%。所以在出版方式上应该更重视于数字化出版物的比重。对于农民工来说,用手机阅读已是很普遍的现象。由于农民工更多的倾向于免费阅读,国家可以投入建立农民工电子阅读平台,推动电子出版物的发展。也可以以补贴的方式与各大出版集团联合推动电子出版,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向农民工发放阅读卡等方式,激励农民工的参与,提升其阅读的积极性。
选题合理、数量足够、通俗易懂的农民工书籍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和精神文化素质,进而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只有农民工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才能够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OL/BL].统计局网站,2014-05-12.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李奋生,李柱勤.进城农民工政治上弱势地位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新农村建设,2012(06).
[4]庞琳.曾诚农民工法律实用图书出版思考[J].观点,2013(03).
收稿日期:2011-07-25
作者简介:许 刚(1981―),男,山东泰安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033-02
1 引言
景观原是一个地理学名词,泛指地表的自然景色,包括形态、结构、色彩等,后来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也形成了不同概念的景观,主要有美学概念上的景观、地理学概念上的景观、文化层次上的景观和生态学意义上的景观。一切自然的、人为的形态、结构和色彩都可以构成景观,而公路景观是由公路主体、附属设施、沿线建筑、周围环境等因素构成,包括公路本身形成的景观,也包括其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景观环境)。所以说,公路景观就是公路及其沿线一定范围内的视觉环境总体,主要指美学概念上的景观,亦即视觉景观[1]。现在公路除了必备的交通运输功能以外,其自身的景观文化也十分重要。
西汉高速公路北起户县涝峪口,接西户(西安~户县)高速公路,途经户县、宁陕、石泉县、洋县、佛坪、城固、南郑、汉台、勉县等9县区,南止勉县元墩,接勉宁(勉县~宁强)高速公路。路线主线全长255km,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根据地形条件分级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60~100km/h,路基宽度20~26m,全封闭,全立交[2]。西汉高速公路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穿越秦岭通往巴山,整条公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地域风光,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山水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独具风格,集中展示了三秦文化和蜀道历史的灿烂辉煌。
2 西汉高速公路景观建设分析
2.1 绿化景观建设
绿化是公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改善道路的景观,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改善环境空气,降低交通噪声,加固斜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路基稳定。因此搞好公路的绿化,无论是在生态保护上还是在景观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为使公路与沿线景观更好的结合,西汉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别具匠心,通过精心搭配和剪裁,强化了不同地域风光的迷人特色。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大熊猫、金丝猴、朱q、羚牛等珍稀动物,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西汉高速公路在秦岭山区中的绿化设计注重乡土乔灌的应用,实现路域景观与原生植被景观的和谐,增加生物多样性,规避景观的单一性和植物群落的不稳定性[3]。进入汉中地区后,景观绿化着力突出南国特色,种植汉有花木,或水杉林或毛竹林,或香樟林或银杏林,或芭蕉林或油松林,追求四季长青、四季花开的效果(图1)。
公路绿化工程主要包括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隧道口、互通立交、服务设施等的绿化。装饰得体的隧道口、绿色的护栏、绿化美化后的路堑挡墙,不仅掩饰了人工痕迹,而且形成了景观的亮点。
西汉高速公路边坡绿化采取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的方式,在沿线不仅采用了柔性防护SNS技术(布鲁克网),同时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在工程防护的基础上对沿线部分高边坡采用客土喷播和土工格室种草进行坡面绿化,植物种子配比采用草、灌、花相结合,实现边坡绿色覆盖,整体绿化效果较好,避免了由于人工切削造成的景观突兀。
全线服务区、收费站、停车区等服务设施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形式开敞,以现代化结合局部自然式栽植。服务区考虑了各个部位的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停车场适当栽植了高大乔木,形成一定的绿萌,使车辆免受曝晒,服务区建筑群和广场,通过庭园式手法建设花坛,加强了美化效果,营造出舒适宜人、轻松活泼的休闲环境。办公区、生活区乔、灌、花、草布局合理,贯彻“终年常绿、四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的绿化理念,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全线互通立交、中央分隔带也因地制宜,创造了较好的绿化效果。
2.2 服务设施分析
公路选线是对环境景观的最重大影响,其中又以在山区、风景区的影响最为明显,既要注意本身的顺畅,又要保护周围的环境。高速公路的服务区一般50km左右安排一处,服务区在供人放松、休整的同时,也应该是欣赏公路静态美的场所[4]。西汉高速公路共修建了5处服务区,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到与周边环境、自然景观及建筑的和谐统一。秦岭服务区位于秦岭遂道群秦岭1号隧道和2号隧道之间,两处隧道均属特长隧道,服务区在选址时充分考虑了司乘人员的行车感受,使隧道中的行车压抑感在驶进服务区后消失殆尽。为突出陕西的人文历史,秦岭服务区建有一个大型黄花岗岩雕塑群《华夏龙脉》,总长为260m,宽6m,最高点8.5m。雕塑群的设计以时间轴为线索,围绕秦岭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集中反映华夏民族不畏艰难,以人定胜天的决心改造自然的力量。雕塑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以在秦岭地区影响中华民族历史的10个重要时间段为横线,运用18个历史典故,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秦岭的古栈道。雕塑群整体形象以自然山形贯穿相连,彰显历史,体现人文,与层峦叠嶂的秦岭山脉交相辉映,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成为一座极具震撼力的“露天艺术博物馆”。在第2届全国交通企业文化建设论坛上,这组雕塑被誉为公路文化的经典。另外,秦岭服务区内还建有亭台水榭、水车等景观小品,为服务区增色不少(图2)。
2.3 桥梁与隧道
西汉高速公路修建了大量的桥隧,桥隧总长占总路线的67%,穿越秦岭的路段更是以隧道连接桥梁,从桥梁进入隧道,桥隧比高达71%。在桥梁与隧道的景观设计上既突出个性,又力求融于自然,因此,桥梁和隧道成为西汉高速公路沿途所经过的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盆地的又一处人文景观。
秦岭隧道群原设计为一个18km多的长隧道,极有可能打破终南山隧道的纪录。但是考虑到西汉高速隧道密集,长大隧道增加管理难度,穿越如此长的隧道容易疲劳驾驶等原因,最终将18km长的秦岭隧道分解设计成3个隧道,分别长6.2km、6.1km、4.9km,既节约了投资、又便于运营管理、还增加了行车舒适度。同时在秦岭1号隧道和2号隧道之间修建了秦岭服务区,使司乘人员在停车休息的同时可以欣赏秦岭的优美风光,近距离参观大型雕塑群。这样的一个设计使原本枯燥压抑的长隧道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增添了司乘人员的行车乐趣。
酉水1号和2号隧道连接处很短,为防止驾车穿过的司机因明暗变化强烈产生目眩,此处空地由PV阳光板遮挡光线。就在这样一块仅600m2狭小的空地上,还建有一个“鲜花坊”,主要种植四季时令花卉。酉水4号隧道出口广场,种的是汉中最适生、最常见的棕榈林;酉水3号隧道出口广场是桂花树林;酉水大桥广场是2 400余株的芭蕉林,其间还种植了名贵的雪松;关岭隧道出口广场是花果林,入口广场是银杏林;良心隧道出口广场是油松林,入口广场是含笑芭蕉林;朱家垭隧道出口广场是水杉林。乔、灌、草混搭的方式使隧道洞口的景观搭配相得益彰,既美观又自然。
3 结语
西汉高速公路穿越中国南北的分界线秦岭和有“小江南”之称的汉中盆地,行驶在西汉高速公路上,你既可以欣赏到秦岭的巍峨险峻、也可以领略到汉水平原的田园秀丽。西汉高速公路认真贯彻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设计理念,强调大色块、俯视、平视和动态观赏的多重景观效果,实现了“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景观设计目标,使西汉高速公路真正“隐没”在了秦巴山脉崇山峻岭的绿色中。公路建设者们可以适当吸取西汉高速公路景观文化中的精髓,将越来越多的景观路展示给世人。
参考文献:
[1] 胡文友.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研究[J].公路,2006(2):92~95.
要想找到其他可行的解决方法,首先要弄明白移动公司是通过什么手段对用户的短信功能进行屏蔽的。一位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对记者解释说,早期手机用户发送短信都是先发到SMSC(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短信息中心),在SMSC经过路由的交换来到接收方的SMSC,然后再发送给相应的终端手机接收。而SMSC的作用只是实现短消息的接收、存储、转发和短消息状态报告等功能,如果接收方手机未开机或不在服务区,信息便会存在SMSC,直到接收方开机或在服务区出现时发送给接收方,但超过保存期的话,SMSC会自动删除该短消息。
“而现在在SMSC和SP(增值服务提供商,其中包括:新闻订阅、图铃下载、游戏下载等等)之间加入了ISMG(Internet Short Message Gateway,短信网关)这个设备,它为SMSC和SP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一个更安全、快捷的通道,不仅如此,它还完成了原本SMSC负责的计费采集、业务管理、网络管理等功能。”该专家对记者说:“短信网关,就是相当于短信发送的中枢神经,移动公司只要在这里进行相关设置,就能轻而易举地封杀一个用户的短信发送功能。”
可是,这么一个可以被轻松“搞定”的设置,却令张先生大呼冤枉。在记者调查中,许多用户都认为,仅凭条数来判断是否是垃圾短信,是非常不合理的做法。那么,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
“李逵”“李鬼”,现有技术难区分
目前,关键字屏蔽技术对于互联网的内容管理来说,使用得非常普遍,那移动这样的运营商能不能也采用类似的技术呢?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利用关键字进行屏蔽的话,很可能把正常的短信内容也给屏蔽了,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的确,试想如果将关键字设定为“军火”的话,那发送一条“张军火了”这样的短信,就依然会被“误杀”。
那么移动公司能不能直接查看用户的短信内容,以此来判断是否是垃圾短信而予以屏蔽呢?据著名法律专家陈柏安、陈柏新介绍,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任何人未经法律程序,无权对他人的通讯信息加以检查。如果对通信内容进行监控的话,要由公安、检察和国家安全机关,在履行一定程序后才能进行。这样一来,运营商就无权擅自对用户的短信进行监控。
有业内人士评论,尽管移动公司此举意在治理垃圾短信,出发点是为广大移动用户,但如此不人性化的“一刀切”却牺牲了一部分用户的正当权益,侵犯了用户的通信自由。
手机厂商出谋划策
多普达公司技术支持经理齐宇告诉记者:“在我们的手机用户中,电话簿里有2000多位联系人的十分普遍。其中也有向我们反映过类似问题的。我们也正在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用户提供一些解决办法。”据他介绍,多普达智能手机的研发部门正在尝试开发一种新功能,当用户需要大批量群发短信时,只要选择这个功能,手机就可以自动延长每条短信的发送时间,以此来模拟真人编辑、发送短信的时间间隔。“我们希望这个功能可以既不妨碍运营商的某些规定,又能满足用户群发短信的需要。”
虽然该项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在群发短信中遇到的问题,但要保证既使正常群发短信的用户不被“误杀”,又能有效治理垃圾短信,只是手机厂商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毕竟,垃圾短信制造者也可以买到具有新功能的手机呀。
有效方案被搁置
这使记者想到了前段时间被热炒的一个概念――手机实名制。北京中观经济调查公司的《居民对手机实名制的态度调查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居民支持实行手机实名制。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有关专家解释道:“将用户入网与真实身份一对一联系起来,就更有利于有关部门对信息安全进行监控。”到时候,从垃圾短信来源号码就可以顺藤摸瓜地找出始作俑者,并视情节而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