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12:45: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清明的来源和风俗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长期被认为是“清明节男主角”的介子推是古代的楷模,介子推侍奉晋文公重耳,在他没有当国君的时候跟他去各国流浪,路上没粮,重耳饿得快死了,介子推把大腿肉剜下来给主公做汤喝。
等到重耳当上了国君。想要报答介子推的时候,介子推却带着自己的母亲逃到了山里。
晋文公打算三面放火烧山,提这个建议的人认为介子推是孝子,会带着母亲逃出来。不幸的是介子推和母亲一起抱着大树惨死。
晋文公从此再不吃烤肉,也要求在放火;烧山的三月(农历)里,全国都要吃生冷的食物,不许起火,以便祭奠这位了不起的介子推。
晋文公还用介子推抱着死的大树做了一副木头拖鞋趿拉板,每天走路脱鞋都想起这位好朋友,后来人们就用“足下”,来尊称朋友。
这件事情的中心思想如下1、伴君如伴虎。老板说要提你,不答应是危险的。2、大腿少一块肌肉的人,火灾逃生会很难。但是古人不这么想,他们认为介子推是一位了不起的臣子。
作为寒食节的清明
寒食节从山西河北扩散到全国的大部分地区,逐渐成为一个不仅仅纪念介子推,而且纪念家族中的逝者的节日。寒食节一般被认为是冬至之后一百零五天,有的地方,比如山西的一些乡村,汉朝的时候就过长达一个月、甚至一百天的寒食节。
这事让东汉丞相曹操感到非常恼火,山西的北部本来就是个战略要地,有着汉民族最优秀的养马场和骑兵(吕布、张辽这样的猛将都是山西人)。此地紧接着匈奴等游牧民族,当地人却有个如此大的斋月,连吃一个月生冷东西之后,慢性胃病不说,战斗力也处在一年中的最低点。
曹操于是下令“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敢吃凉东西要被判有期徒刑,这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唐朝之后,清明和寒食两个节日逐渐合并在了一起,清明接受了寒食节的一些风俗。在今天的清明,一些地区仍然有“不动火”的习俗。
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磨面)。
为了使寒食不至于伤身,一些运动被引入寒食节,比如蹴鞠和拔河。
作为上巳节的清明
西方中世纪的传统是七天休息一天,人们星期天就不工作,除非生活特别困苦的,可以向神父请求:“星期天我加个班行吗?”神父答应了,上帝才不怪。
中国的假日不固定,民间一般是休息初一、十五,一个月的两天。还有一些节日也可以休息。中国的大部分奇数月份都有节日:正月初一的春节、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只有十一月十一没有节(公历的11月11日如今成了“排队日”和“光棍节”)。
三月初三上巳节,是清明风俗的又一个来源,民间传说这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上巳节可以追溯到纪念伏羲,是一个对生殖力量表示崇拜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一直到汉朝,还有一些地区的三月初三允许青年男女野合。但在儒家思想逐渐掌权之后,三月初三变得更含蓄内敛,生殖力量改用斗鸡蛋(染红了皮的熟鸡蛋对撞,撞坏了吃下去)等仪式来表现。
上巳、寒食两节期间,姑娘们最喜欢从事的运动是秋千,因为秋千荡高了,可以看见墙外的事物,这对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们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苏轼有一阕《蝶恋花》,专讲春天的浪漫秋千:“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山东的一些地方三月初三还有拴娃娃的风俗,把寺庙里的泥娃娃拴(当然要给和尚或者老道钱)一个回家,不孕不育的夫妻就容易得子,这是当时的一种风俗。
更为普遍的上已风俗是春游踏青,这种风俗后来被清明节所吸纳,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东京城非常热闹。
从节气到节日的清明节
清明这个称呼最早是指导农业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在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基本确定下来,清明是其中一个。按农时历法类书籍《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对于一个普通中国农民来说: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开始农民就要忙碌起来,这几天懒惰就会耽误农时。
唐代之前,寒食、上巴和清明是时间、主题不同的节日。不过人们经常把这些节日串在一起过。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不过民间仍然在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这种政令改变风俗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宋朝人过乞巧节,却往往在七月初六就大行庆祝,如同除夕和平安夜一个道理。为此宋太祖曾经下令好几次,所有士农工商都要初七正日子再庆祝,遗憾的是,民俗往往不是政令所能改变的。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已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不再是节日,寒食节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
宋朝之后,清明节负担了祭祀祖先、扫墓和农忙前动员的任务。祭祀祖先可以使整个宗族有更大的凝聚力,无论堂兄弟、族兄弟之间正月里耍钱急了眼,还是有什么私怨,一旦向同一个祖先牌位磕头,就可能前嫌尽释。
直到今天,在中国农村里,宗族团结可以不受气,如果足够团结而且人丁兴旺,还可以跟别的家族争争灌溉用水、打打架。也不会吃亏。
清明的风俗也逐渐确定下来: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一、认知中国民俗文化
1.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与人俱来,与族相连,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烙上了群体性共识的印记。任何民俗,说到底,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感受和认同。各民族中最古老的民俗:神话、巫术、图腾、方言、仪式等人类最初的原生态文化意识图,它是集群而居的初民在共同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下,相同的生理、心理机制不约而同滋生的共同约定和俗识。其中积淀着人类实现自我进程中,使人逐步摆脱兽性,光大人性的共同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进化系统,其基础,如同含金的伴生矿的原生态民俗。其延伸,则表现方式颇为繁多。
从民俗的一般形态而言,它是一个国家或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形态和观点。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风土风物的物质层面。民俗文化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条件因素。“风土人情”具体就是指因山川、物产、气候和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形成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特征。第二,风俗习惯的制度层面。因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社会生产的不同,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制度的不同,而形成各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习惯。第三,等的精神文化层面。由于各民族的历史遭遇、战争创伤、民族压迫,以及自然灾害的深重苦难,这些都必然会在民俗信仰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岁时节令、民族的重大喜庆、纪念日,有不少反映出对战争的痛恨,对压迫的信念,对英雄和杰出人物的缅怀、追念和崇敬,对人寿年丰、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民俗信仰各具特色。
2.民俗与生活息息相关
民俗来源于生活。中国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民俗不是古老的,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的进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民间有句俗话叫:“大俗大雅也。”民俗蕴含着许多“大雅”的东西,不仅是过去的、现在的,更是未来的。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图1
我们今天总是谈到的中国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二、“和顺”的中国民俗
管子曰:“不暮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民族的发展与民族习俗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仅汉族的节日、婚娶、寿诞、祭祀等风俗也可谓浩若烟海,难以言尽。在这些习俗活动中,“和顺”始终承载着民俗的内容、民族的感情及人们的愿望。透过除夕夜、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夜、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一年中的各个节日,团圆始终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形形的节日充分反映了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对传统节日风俗的重视和对祖辈师长的尊敬,寄托着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的浓浓盛情和吉祥团圆的殷殷企望。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三、从中国民俗文化中找到空间展示的设计思路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各民族和地区的民间风俗都不一样。泉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蕴含着泉州风味小吃特殊的意义,如:润饼、糖果丸、粽子、九层果等。这些风味小吃正是这些传统节日中的产物。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家乡传统饮食文化,我结合泉州传统节日,利用本地营造的乡土节日氛围,设计了乡土资源主题活动“传统节日与泉州风味小吃”。
二、主题活动目标
1.知道祖国一年中的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里蕴含的民间文化习俗及风味小吃。
2.感受家乡特有的民间风俗气氛和体验家乡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幼儿对闽南童谣感兴趣,体验闽南童谣特有的韵律和节奏。
三、家长工作
请家长帮孩子寻找有关泉州传统节日活动和民间风味小吃的的图片,给幼儿讲讲传统节日和泉州饮食文化的有关典故等,并在节日里带幼儿去参加活动和品尝小吃。
四、环境创设
有关传统节日的图片,幼儿和家人一起参加过的传统节日活动照片,家乡举行传统节日活动的图片,区角 “美食街”材料投放,请幼儿自己动手运用各种材料制作泉州的风味小吃。
五、供选择的教育活动及目标
六、主题思考网络
七、相关的环境创设工作
八、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主题活动之一:泉州风味小吃自助餐(亲子活动)
设计意图:其一,了解品赏泉州传统民间的风味小吃,感受泉州丰富多样传统节日和相对应的民间小吃,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其二,为主题活动之二语言:“节日歌”做好知识和经验准备。其三,体验品尝食物的开心和互相分享食物和知识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品赏泉州传统民间的风味小吃。感知其味道、口感的不同,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泉州丰富多样传统节日和相对应的民间小吃,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体验品尝食物的开心和互相分享食物和知识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自带一道小吃,并和孩子说说这道小吃的名称,在什么传统节日里有吃这道小吃,讲讲有关典故,并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
2.布置一个自助餐厅,每一道菜都标出菜名。
活动过程:
1.以“自助餐”的形式,开展泉州民间小吃品尝活动。请幼儿介绍自带的小吃名称,并给全班小朋友讲讲什么传统节日里有这道小吃,陈述与该小吃有关的典故。请亲长讲讲带来的小吃是在哪里买的或是怎样做的。
2.请幼儿品尝小吃。提出要求:和同伴们互享,品尝前要洗手,品尝时要借助餐具。
3.讨论:你吃了什么?什么特点(外形和味道)?用什么做的?自己认为最好吃的是什么?为什么?你在哪里也吃过?
4.收拾餐具。和同伴或家长谈谈刚才品尝美食的心情,以及分享食物和知识的快乐。
主题活动之二:节日歌(闽南童谣)
设计意图: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各民族和地区的民间风俗都不一样,泉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蕴含着泉州风味小吃特殊的意义,如:润饼、糖果丸、粽子、九层果等风味小吃正是这些传统节日中的产物。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家乡传统饮食文化,我结合泉州传统节日,利用本地营造的乡土节日氛围,设计了乡土资源主题活动“传统节日与泉州风味小吃”。
我觉得需要有一个载体能把传统节日和泉州的民间小吃之间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并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给幼儿,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和泉州民间小吃的关联和内涵,让幼儿知道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并感受到家乡独特的饮食文化,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那么,哪个领域最适合做这个载体呢?我思考着,最后选择了语言活动,而童谣作为我们闽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幼儿喜欢的体裁,只可惜我一直找不到能表现这个主题的童谣教材,于是我便大胆创编了闽南童谣“节日歌”。
活动目标:
1.体验闽南童谣特有的韵律和节奏,能用泉州话有节奏地、大胆地朗诵。
2.知道一年中的传统节日,感受家乡传统节日里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有关传统节日的课件和图片;图谱、节奏卡。
2.知识准备:初步了解各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了解泉州民间风味小吃,学会闽南童谣“果子歌”,懂得新历与农历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复习闽南语童谣:“果子歌”,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节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果子歌”是用什么话来朗读的?“果子歌”里提到月份是指新历还是农历?
2.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引导幼儿用“几月几日什么节日”的句式完整回答。你们说的是新历,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农历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多少?
二、观看课件,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名称及与其对应的活动和小吃。
课件一:“庆春节”。
提问:你看到什么?这是在庆祝什么节日?春节是农历的什么时间?要求全班幼儿完整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文字或图片)。
课件二:踩街游灯过元宵节。
提问:这是在庆祝什么节日?农历的什么时间闹元宵?这一天吃什么?
课件三:端午节扒龙船。
提问:他们在比赛划龙船和包粽子。这是在庆祝什么节日?
课件四:清明节。
提问:他们在做什么?每年的这一天你和家人是怎样祭祖的?
课件五:中秋节。
提问:中秋节是什么时间,全家团圆在一起吃什么吗?
三、多种形式学习“节日歌”。
1.完整欣赏一遍“节日歌”,感受童谣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问题:这首童谣的名字叫什么?里面说到了哪些传统节日?哪些节日是你曾度过的?
2.观看“节日歌”的幻灯片,理解童谣的内容。
提问:每个节日里有什么活动?有什么小吃?
借助幻灯片,逐一引导幼儿用童谣的句式来完整回答。
3.借助图谱,分句学念“节日歌”,感受童谣的句式结构。重点理解和发音:节、煎嗲、赏月、重阳节、辞年。
(1)教师用图谱表示出句式一。
(2)问题:正月初一是什么节?这一天里大家都吃什么?
(3)看图完整念出句式一“正月初一是春节,面线鸡蛋过新年”。
(4)逐一出示每一句的图谱,以问题“这句里讲到什么活动?有什么小吃?”引导幼儿念出童谣的每一句。
(5)利用节奏卡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幼儿边拍节奏边完整地念一遍“节日歌”。
X X X X X X XO X X X X X X XO
正月 初一 是春 节, 面线 鸡蛋 过新 年
4.师小结:这首“节日歌”里一句一个节日活动,有节日的时间、名称以及小吃。闽南语是我们的家乡话,你觉得咱们的家乡话好听吗?我们家乡有着自己的童谣、板书、闽南歌,可好听了。还有家乡人特别是老年人最爱看的歌仔戏、梨园戏等。
5.借助幻灯片有节奏地朗诵“节日歌”,感受闽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美。
四、歌表演“天黑黑”,在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1:
闽南童谣“节日歌”(自编)
正月初一是春节,面线鸡蛋过新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游灯踩街上元圆;
四月五号清明节,祭祖扫墓包润饼;
五月初五端午节,煎嗲绑粽扒龙船;
七月初七娘妈生,牛郎织女糖丸;
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赏月月饼圆;
九月初九重阳节,尊长敬老九层;
廿九另晚年叨到,造龟炊来辞年
附2:
果子歌
正月甘蔗节节长,二月青果两头黄,
三月梅子酸兰兰,四月枇杷满街黄,
五月杨梅红贡贡,六月莲蓬水中央,
七月红菱人人爱,八月龙眼送上门,
九月香蕉双头翘,十月金橘满山园,
十一月柑仔用笼装,十二月红柿甜又软。
主题活动之三:龟果糕点元宵丸(泥工)
设计意图:
首先,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手工制作家乡风味小吃,进一步了解和体验家长风味小吃的各种制作手艺。感悟家乡人民心灵手巧,勤劳智慧的精神,增进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其次,巩固和感受前面语言活动:“节日歌”的节日民间风味小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容。再次,为后面的角色游戏“美食一条街”创设提供游戏材料。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团圆、压扁等技能塑泥,并用辅助材料装饰。
2.体验制作和成功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前一个活动已看过吃过的泉州民间小吃;
物质准备:橡皮泥、泥工板盘子、湿毛巾、牙签等。
活动过程:
1.回忆前个活动看过、吃过的小吃,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2.出示龟果糕点元宵丸,请幼儿说出小吃的品种和外形特征。
提问:你还吃过什么民间糕点?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做的?
3.幼儿塑泥交代的注意事项:
(1)应在泥工板上塑泥,不要把橡皮泥掉到地上。
(2)注意按比例分泥。
4.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鼓励幼儿作品做大点,花样多点。
5.作品展示和分享交流:
(1)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哪些做得很成功,哪些要怎样改正才会更好?
(2)参观大家的作品,边和同伴讨论,你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喜欢这件作品?
主题活动之四:爷爷为我打月饼(歌曲)
设计意图: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一个节日一个风俗,一个风俗一道民间小吃。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团圆之日,月饼更是具有团圆意义的赏月食品。月饼作为传统的佳节美食,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吃的意义,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不仅让幼儿了解中秋节,更是为了让幼儿了解月饼的深远意义,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运用肢体和乐器表现歌曲的节奏感。
2.正确运用铃鼓、小铃、圆舞板等打击乐器来演奏歌曲。
3.了解歌曲的年代,感受歌曲中对爷爷的敬爱之情。
活动准备:
1.铃鼓、小铃、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2.参观面包房的师博制作月饼的过程,尝试“打月饼”。
3.动画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了解月饼的由来和制作方法。
教师:中秋节一家人会围在一起边赏月边吃什么?为什么吃月饼?月饼怎么做出来的?
2.介绍歌曲的由来,理解熟悉歌词。(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年代,知道歌曲中的爷爷指的是谁)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这个爷爷是谁呢?爷爷为什么要打月饼呢?歌曲中的小朋友喜欢这个爷爷吗?为什么喜欢?爷爷为小朋友打了月饼,小朋友是怎么感谢爷爷的呢?
3.欣赏歌曲动画,熟悉歌曲的旋律。(幼儿通过欣赏动画歌曲,熟悉旋律并跟唱歌曲)
4.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1)幼儿在每一句的最后一拍“呀”字的地方拍一下肩膀。
(2)练习“月饼圆圆甜又香呀”这一句中拍肩膀和拍腿。
(3)练习最后跺脚的两小节。
(4)身体和音乐结合整体练习。
5.打击乐:爷爷为我打月饼。
(1)按乐器的分类来分组练习拍打节奏。
(2)根据歌曲节奏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主题活动之五:龙船赛(体育)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再现端午节划龙舟的热闹场面,体验传统节日“赛龙舟”激动、令人振奋的心情。通过游戏让幼儿懂得只要团结起来,动作整齐、齐心协力,就能战胜困难,再次感受板书“节日歌”里五月初五端午节“扒龙舟”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感情。
指导要点: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请一组幼儿做示范。
幼儿自由结伴五人一组,后面的幼儿依次抱住前面幼儿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着向前走。哪一组先划过终点就是冠军。
2.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边朗读童谣边游戏。
提醒幼儿步调一致,有节奏地蹲着向前走。
3.组织幼儿讨论:小朋友要怎样才能得冠军?
师小结:这个比赛就是要大家团结起来,动作整齐、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夺得冠军。
主题活动之六:美食一条街(角色游戏)
设计意图:
游戏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游戏的素材。通过角色游戏体验生活,展现生活缩影;创设幼儿喜爱的角色游戏环境,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感受、体验家乡美食,爱乡之情得到升华。孩子在前面的泥工活动中的作品,得到了进一步地展示,孩子的作品发挥了极大的价值,孩子再次体验成功的喜悦。
主题活动之七:踩街游灯闹元宵(表演游戏)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再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场面,把平时学过的歌曲、舞蹈、表演等表现出来,体验泉州元宵节的传统节日气氛和所蕴含的文化内容。通过表演游戏进一步体验“正月十五元宵节,踩街游灯闹元宵”的含义。
附:主题活动剪影
九、主题活动反思
当今,洋节日正逐步进入我们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针对当代青少年有热衷西方节日而淡漠中国传统节日的倾向,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使下一代秉承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美德是有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我们发现要挖掘民间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传统节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寓民间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于主题活动中
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我尝试以“传统节日文化”与“泉州民俗和风味小吃”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于情感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融入主题活动和课程生成之中。围绕中国一年中的传统节日,我班先后开展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主题教育活动。每个主题中的每个活动内容都围绕节日展开。如:在“端午节”主题活动中,通过“包棕子品棕子、看龙船赛龙船、听屈原故事”来了解历史人物和典故、进行爱国教育;在“元宵节”主题活动中,通过“画灯做灯逛灯会、做元宵吃元宵其乐融融、唱歌跳舞游灯踩街”来体验热闹喜庆的民俗活动气氛;在“重阳节”的主题活动中,通过“请爷爷奶奶到幼儿园参与活动,忆苦思甜、展示夕阳红才能、一起品尝重阳糕”来引导幼儿尊敬父母孝敬老人,学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二)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与主题活动的整合
泉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泉州风味小吃以其品种繁多、美味可口享誉海内外。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蕴含着泉州风味小吃特殊的意义,如:润饼、糖果丸、粽子、九层果等风味小吃正是这些传统节日的产物。我结合泉州传统节日,利用社区营造的乡土节日活动氛围,开展主题系列活动。
从主题活动目标来看,每个活动既是单一的,又是相关联的,前一个活动为后一个活动做知识和经验上的准备,后一个活动进一步巩固和体验前面的活动。每个活动的目标也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使民间传统文化与主题活动得以有机整合。
(三)民间传统文化与生成课程的方案
在民间传统文化与主题活动整合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生成课程”的方案。如:在语言活动“节日歌”里生成了泥工活动“龟果糕点元宵丸”,体育活动“龙船赛”。因为有了“泉州风味小吃自助餐”做知识准备,又有了泥工“龟果糕点元宵丸”的作品做材料,角色游戏“美食一条街”应运而生。从闽南语童谣“节日歌”里这句“踩街游灯闹元宵”和“煎嗲绑粽扒龙船”,生成了表演游戏“踩街游灯闹元宵”和体育活动“龙船赛”,而幼儿在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中又进一步感受和体验了“节日歌”的内容。
就这样,从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里生成了闽南语童谣“节日歌”,又从“节日歌”里生成以上每个领域的课程和创造性游戏,形成了一套“生成课程”的完整方案。
(四)将民间传统文化融入各领域教学活动中
(一)直接传承人
民俗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指民俗艺术的从艺者们,他们承继着历史的传统和前人的技艺与经验,坚持着地域的特色和行业的规约,延续着各自艺术门类的功用和门派的风格,不间断地从事艺术的创作、展演与生产,尤其是以带徒、演示、教习等方式培养后辈,使民俗艺术的品类和技艺得以薪火相传、延绵不绝。民俗艺术有民俗造型艺术与民俗表演艺术的门类区分,它们在传承方式与传承规律方面也有所区别,它们的直接传承人或从艺者的传承活动自然也各具特点。拿民俗造型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来说,坚持从艺,坚持制作传统产品并创新题材和工艺,以满足俗民社会的文化与生活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传承。同时,撑持作坊,带徒传艺,培养行业的继承人更是传承的基本方式。民俗造物艺术涉及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艺术产品的设计、工艺流程的制定、工具的使用、技术手段的运用、行业信仰和行规的遵守、行话的掌握、民间知识和风俗习惯的深入了解、民俗审美的领悟、产品功用的开拓、艺术市场的把握等方面。此类传承主要在作坊、工场等空间展开,围绕民俗艺术品的制作流程,通过眼观、耳听、嘴问、手动、心悟,在具体实践中掌握技术要领、基本方法,领悟民俗传统和文化精神。直接传承人既是从业者,也是授业者,构成民俗艺术传承、发展的主要因素。拿民俗表演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来说,他们从事民间小戏、木偶戏、皮影戏、傩戏、讲经宣卷、唱山歌、讲故事、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杂耍、吆喝等表演,主要以语言、动作构成民俗艺术的要素,以过程性为其展演特点。与民俗造型艺术有形的物质形态相对照,民俗表演艺术以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为主要存在方式。民俗表演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未必都是专门的从业者,他们可能是农民,也可能是市民,不少人另有职业,从事民俗艺术的表演乃出于兴致和对民俗氛围的热衷,大多不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们不论是常年的表演,还是季节性、节日性或伴随某生产环节的自娱性表演,总因民俗艺术的应用与传布,成为实际的传承人。他们也带徒传艺,但更多的是在观赏、模仿、参与和教习中培养自己的后继者。直接传承人既亲自参与民俗艺术活动或民俗艺术品的制作,又以带徒、教习的方式传授他人,在传统的延续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间接传承人
民俗艺术的“间接传承人”指民俗艺术的非从业者或非专业人员,但他们与民俗艺术的传承、保护密切相关,他们关心、热爱、参与、学习、研究、推介民俗艺术,从而强化了民俗艺术的存在,推进了民俗艺术的传承。民俗艺术的“间接传承人”包括民俗艺术的收藏者、研究者、工作者、出版者和爱好者们,这些人员或机构所组成的庞大阵营构成了民俗艺术传承主体的重要方面。他们从各自的关注点出发,为民俗艺术的传承创造了条件,虽不直接介入民俗艺术的生产过程和传习活动,但为其传承构成了良好的主体背景,成为间接的传承因素。民俗艺术的收藏者们以木版年画、纸马、泥人、剪纸、风筝、皮影、红木雕件、木雕构件、玉石雕刻、紫砂茶壶、拴马石、油灯、玩具、饰品等民俗艺术作品为收藏专题,他们的收藏与展示扩大了这些民俗艺术品类的影响和传播,荟萃了各地域的相关信息,促进了文化艺术市场的活跃,并带动了这些民俗艺术品的生产,从而推动了民俗艺术的传承和保护。除了个人收藏者的单一品类的收藏,一些民俗博物馆、民俗艺术馆的多品类的征集、陈列与收藏,往往与地域文化、馆址氛围相联系,也为民俗艺术的传承营造了背景。民俗艺术的研究者们以民俗艺术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踏查、走访座谈、作品采集、文献审读、现场体验、活动记录、市场观察、统计分析等,对某一民俗艺术类型做出历史的、功能的、审美的、价值的、应用的、市场的,以及其他理论与实践范畴的研究。或者,他们从宏观的理论出发,对民俗艺术志、民俗艺术史、民俗艺术论做出学科性质的理论阐发。这些研究成果将推进民俗艺术的创作实践,帮助人们深刻认识民俗艺术的历史发展和基本规律,并引导民俗艺术的传承、发展、保护和应用。研究者们以理论层次的介入,使他们实际上已成为重要的间接传承人。
民俗艺术工作者指民俗博物馆和民俗艺术馆的工作人员、民俗艺术行业和产业的管理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民俗艺术市场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他们既不是民俗艺术的直接生产者和展演者,也不从事民俗艺术的传授和讲习,但他们以民俗艺术为工作重点,或者说,他们的日常工作围绕民俗艺术而展开。他们的管理工作使他们介入民俗艺术的传承,也客观地融入了传承主体,成为又一支间接的力量。
民俗艺术出版者指涉及民俗艺术书刊的编辑者和出版者,他们以民俗艺术研究的论文、调查报告、专著、图册、杂志、丛书、光盘等为工作对象,以文字成果和音像制品介入了民俗艺术的当代传承。至于民俗艺术的爱好者们,人多面广,散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主要构成是普通的农民和市民。他们坚持贴年画、玩花灯、逛庙会、看社戏、放风筝、唱山歌、打社火、扭秧歌、贴窗花等,并用木雕、竹雕、石雕、刺绣、编织等民俗工艺品装饰居室和环境。由于他们的广泛参与,民俗艺术活动才长盛不衰;由于他们的喜好,民俗艺术品才得以在生活中广泛应用,长期承传。民俗艺术的爱好者,是享用者,也是参与者,他们也构成了民俗艺术传承的主体基础。直接传承人和间接传承人同作为民俗艺术传承的主体,存在着交叉联系的关系,他们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凸显了艺术传承与发展中的人的因素,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民俗艺术传承的时空要素
民俗艺术的传承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要素,时间与空间构成了它的传承条件和背景。任何艺术形式都是时间的艺术过程,不存在亘古不变的形态,其盛衰消长正是从时间的向度所识得。在内容方面,时间的投影则更为清晰,题材、主题、思想、心理、情感等莫不与时迁化,因俗异变。至于空间,作为艺术创造、展示、传承、传播、应用的场所,制约着艺术的发展,并构成艺术地方性、区域性和国别性的重要因素。时间与空间的联系与思考,是宇宙观形成的基础。艺术包括民俗艺术是一定时间与空间的产物,本身就包含着宇宙哲学的成分,故而使艺术传承问题也带有哲学思考的意义。
(一)时间要素
民俗艺术的传承就是要将民族生活中所共享的传统艺术形式、艺术手段和艺术精神传习下来,这本身就是基于时间因素的考虑,是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相连相贯,是将其沿着时间轴线的线性推展。传承作为承前启后的运动,以既往为对象,以现在为坐标,以未来为愿望,其中的时间构成了传习的脉络和基准。就民俗艺术具体的传承状况说,时间的要素主要体现在传统年节、庙会活动和文化节庆等方面,它们一般都有固定而明确的时间限定和岁时特征。与这些节日或活动相联系的民俗艺术,其展示或传习自然就带上了时间的印记。拿传统年节来说,所谓“传统年节”,就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各种民俗节日和节气,主要包括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在这些节日的民俗活动和民俗风物中12有不少民俗艺术的成分,它们也随年节而承传,并成为这些节日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如春节中的门神、年画、门笺、窗花、春联、花灯;除凶纳吉的傩戏、傩舞,以及跳灶王、跳财神的街头舞蹈;带着纸扎的凤凰、麒麟,敲打着锣鼓,挨门逐户的唱春人;跳马灯、跑驴儿、踩高跷、荡湖船、舞龙灯、打莲湘等元宵节的户外表演;灯市、花市等新春艺术市场,等等。它们与新春佳节紧密相联,在艺术审美和功能满足的背后,是对时令的认知和对节日的提示。此外,清明节放风筝、戴杨柳;端午节的龙舟、钟馗图、天师符和端午符;七夕节姑娘们的“陈针巧”、《天河配》的木版年画和剧目、用凤仙花汁染红指甲的美甲风俗;中秋节的《嫦娥奔月》图画、“兔儿爷”的泥塑、木版印制的“太阴星君”的“月光马儿”;重阳节插于重阳糕上的刻纸角旗,赏的活动;冬至节启用的《九九消寒图》和数九的歌谣,等等,都以民俗艺术的应用展示传统节日的岁时特征,突出了这些艺术符号所隐含的时间要素。拿庙会活动来说,所谓“庙会活动”,是指与道教、佛教、民间宗教及其他相联系的祭祀、出巡,以及娱神乐人的仪式和表演,它们有固定的期日、固定的祭祀对象和相对固定的空间,每年周而复始地举办,形成地域性的文化传统。庙会活动除了祭神的香火,还有民俗艺术的表演和展示,在当地民众的心目中,庙会往往具有节日的性质。例如,南京高淳县凤山镇永城村祭祀刘猛将的“大王会”,每年在阴历三月十八日前后举行,它以村民舁神巡游为中心,其行进序列为:长杆牙旗,锣鼓队,巡牌,角旗队,唢呐队,刘猛将军,华盖伞,鸾驾队,祠山大帝,龙头三太子,锣鼓队,大扇,神舆等。其中,面具、魁头、唢呐、锣鼓、华盖、銮驾,以及仪仗等,都具有民俗艺术的性质。此外,江苏姜堰清明节的“溱潼会船”,是以为战死者“添坟”祭扫为主旨的大型的水上庙会。庙会上的“会船”有五种,包括篙子船、划子船、龙船、供船、花船,前两种用来比赛争先,后三种是表演用船。除了这五种“会船”本身具有民俗艺术的性质,舞龙灯、挂纸灯、演小戏、挑花篮等也都是民俗艺术的项目。“会船”的出现在当地成为点画清明时令的标志,并使娱人的功能超越了祭鬼的主题。拿文化节庆来说,这类并非传统的新兴会节活动,往往出于地方文化旅游、商贸活动或其他纪念性、公益性的需要而设立,它们具有岁时性的特点、明确的主题、社会性的公共空间,以及主办人官方的或半官方的色彩。这类文化节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民间艺术博览会、各种文化艺术节,以及与当地物产相联系的梅花节、茶文化节、油菜花节,等等。在这些会节中,少不了民俗艺术的表演、民间工艺品的陈列与展销、民俗艺术作品和民间艺人的评奖等活动,往往借助舞龙灯、舞狮子、威风锣鼓等营造开场气氛。民俗艺术实已渗透在新兴文化节庆之中,具有表现时间要素的符号意义。
(二)空间要素
民俗艺术的传承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中展开的,传承空间与传承人、传承机缘、传承路径、传承方式等一起构成了传承的要素。民俗艺术的传承空间大到地区、省份和国家,小到具体的场域、场所,对某一民俗艺术类型来说,其传承空间多是寻常可见的有限空间。可以说,任何民俗艺术种类的传承都少不了空间的要素,空间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必要前提。传承空间根据范围和性质,可大致分为“活动空间”、“区划空间”和“文化空间”三种。所谓“活动空间”,指民俗艺术的某一形态或品类的自然传承空间,作为生活或生产的需要的反映,它往往因地制宜地在动态传习中被加以利用。这类活动空间包括作坊、宅院、场馆、广场、街道等。民俗艺术的各个类型对空间的依赖是不相同的。造型类民俗艺术的传承空间主要是各种大小不一的作坊、工场,它们以家族式的传承和带徒传承为主,一般规模都不大,常常是独自经营,主要用以满足周围人群的生活需要。不论是羽毛扇的制作、泥人的捏制、风筝的糊扎、彩蛋的描绘、竹器的编织、蓝花布的印染等一般民俗艺术产品的生产,还是刺绣、玉雕、牙雕、漆器、银器、微雕等较精细、贵重的品类,其传承空间大多是狭小的作坊或规模不大的工场。表演类民俗艺术的传承空间则主要是田头、场头、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它需要向乡民或市民展示,因此其展演和传承的空间是开放式的。诸如,唱山歌、演小戏、跳马灯、打腰鼓、扭秧歌、舞龙灯等,都需要一个开敞的或可行进的空间,让观者围观或参与。开放的公共空间就成为表演类民俗艺术的一个显著的传承要素。所谓“区划空间”,指民俗艺术的传承空间在较大的空间范围里加以认定和类归,一般按行政区划做市别或省别的空间划分,或者按经济与社会结构做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划分。例如,民俗艺术中的苏绣主要在苏州地区制作、传承,紫砂工艺品的艺术传承地主要在苏南的宜兴市,泥泥狗出在河南淮阳,唐卡艺术主要传承于青藏地区,二人转盛行于东北,花儿传承于宁夏、甘肃一带,作为“抬阁”类的“水上飘色”流行于广东地区,等等。它们都在一个相对固定而又较广阔的地区传承,并成为特定的区域性文化符号。至于城乡二元的划分,尽管大多民俗艺术形态具有城乡互动的历史趋向,然亦有局限于或城或乡的传承状况。譬如,在春社或秋成以后唱草台戏,在傩祭、傩仪中搞面具出巡和家家路祭,在田间劳作时唱山歌或赛山歌,除夕日在猪圈、牛棚贴“猪栏之神”、“圈神”、“牛栏之神”一类的版印纸马等,就明显只传承于乡村的空间。此外,办灯会、办花市和办灯市,在元宵节进行提灯踩街游行,端午节邀好友、携酒壶去熙游名胜,中秋节民家纷纷占酒楼玩月,人们按季节不同分别举办诗会、酒会、曲会、赏荷会、蟋蟀会、灯虎会等,则明显是在城市里传承。所谓“文化空间”,指民俗艺术的传承空间不受原地传习和自然需要的局限,甚至能突破地域和区划的空间,以及民族的与国别的界限,它以文化同源为背景,以影响型传播为基础,以语言的、文字的、信仰的、工具的等文化圈为范围。所谓“文化圈”,系指具有相同文化因素的区域,作为一个地理上的空间概念,它是文化因素聚集和传播的结果,也是文化中心的文化丛扩散的结果。①例如,与中国的婚冠丧祭相联系的礼仪和风俗,使用夏历的岁时节令和年节民俗艺术活动,以土木为结构特点的建筑艺术传统,以稻米为主食的农耕生产与稻作艺术活动,讲究方块字书写与应用的书艺、书道等,均主要传承于汉字文化圈。“文化圈”这一文化空间既是文化传播空间,也是艺术,包括民俗艺术的传承空间。举例说,中国木版年画在汉字文化圈中就多点传承,除在中国的东南西北都有产地外,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也见传承。其中,越南的东湖年画至今仍在印售、传承,题材有老鼠娶亲、鲤鱼图、猛虎图、骑龙乘凤图、渔樵耕读、牛郎织女、富贵荣花、娃抱金蝉图、蛤蟆讲读、母猪图、母鸡图、耕牛图、牧童图、舞龙灯、金玉满堂、游戏图、相扑图等,题材大多来自中国,表明了共同的文化圈属性,及其文化传承空间的通连与宽广。
三、民俗艺术传承的生活要素
民俗艺术的传承有赖于生活需要,它总是在民俗生活的层面上展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于文化功能的推进,另一方面,它又受文化惯性和自身传统的驱动。在民间的婚嫁习俗、寿诞礼俗、家居建筑,以及成长礼俗、社会交际、娱乐活动和民间信仰等方面,都有民俗艺术的应用,并在其传承中显现出生活要素的作用。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艺术,民俗艺术传承在日常生活、经济商卖和审美教育等领域中展现着传承的活力。
(一)日常生活要素
民俗艺术大多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传习的,它服务、美化和补充着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完全深入到民众的生活之中。拿婚嫁礼俗来说,其中的艺术品类和传统装饰,就体现了古今相贯、雅俗交融的传承规律和生活逻辑。婚礼中始终以红色为基本色调:新娘涂口红、搽胭脂、着红装、顶红盖头,新房的门窗贴剪纸的红双喜,室内使用红窗帘、红桌围,洞房内燃着一对大红的龙凤烛,行交杯酒礼用的葫芦杯一律漆成红色,众人让小叔子戳开窗纸来“听房”取乐的工具是十把红漆筷,等等。红色成为婚庆礼俗中的主色调,也是相关民俗艺术的基本用色。此外,新娘用的凤冠霞帔、迎亲用的花轿、喜堂中挂着“和合”图的中堂画,以及伴随着婚礼仪式不时唱响的喜歌,诸如《进门歌》、《坐床歌》、《撒帐歌》、《戳窗歌》等,也都是不同形态的民俗艺术。它们渲染了婚礼的喜庆气氛,强化了辟凶就吉的心理追求,寄托了传宗接代、早生多育的愿望,突出了“永结同心”、“百年好合”的生活主题。拿家居建筑来说,门饰、瓦饰、脊饰、顶饰、砖雕、石刻、壁画、花墙、漏窗、门窗木雕、地面花街、室内摆饰等,其图样大多取自民俗艺术的传统题材,同时又满足日常生活和艺术审美的需要。例如,苏中地区的瓦屋脊饰,有“金鸡报晓”、“双狮盘球”、“丹凤朝阳”、“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福在眼前”、“长青富贵”等吉祥图样,表达了太平、富贵、祥瑞、久长的生活愿望。再例如,山西常家庄园的影壁、花墙的砖雕,有吉祥语词、祥物的单独使用,更有它们的组合、迭加运用。除了“福”字“、寿”字、“禄”字等吉祥文字,以及日月、祥云、瑞兽、祥禽、名花、珍果、宝物、器用等的单用,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祥物的组合运用,并由某些固定的搭配而形成名称不一的吉祥寓意。例如,鹿、鹤刻在一起,叫做“六合同春”;松树、仙鹤同图,叫做“松鹤延年”;喜鹊在梅枝上,叫做“喜上眉梢”;鲤鱼、龙门同图,叫做“鱼跳龙门”。此外,还有“三星在户”、“太平有象”、“多子多福”、“室上大吉”、“锦上添花”、“麒麟送滋”、“瓜瓞绵绵”等,使建筑带上了福善嘉庆的信息。
(二)经济商卖要素
经济商卖活动虽以效益、利润为追求,但它能通过市场和商品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在一些方面注意民俗艺术的应用,不仅在装修、促销等方面可借助民俗艺术来美化环境,创造气氛,同时也能以耳熟能详的传统拉近与百姓的距离,从而产生彼此的认同感和亲和力,最终促进商卖的兴隆。例如,不少店堂的装修,尤其是茶馆、酒楼、饭店等处,普遍选用古旧木雕窗扇或仿古木雕作品装饰墙面,也用皮影、剪纸、面具、风筝、刺绣、竹刻、木版年画等作品做室内装饰,还用中国结、蓝印花布、农民画、拼贴画、扇面、雨伞、独轮车、石磨盘、老油灯、蓑衣、斗笠、红辣椒、玉米棒、升斗、大秤杆、古井栏、小石桥等民俗艺术品和旧时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及能反映主题背景的公用实物和特色农产品作为文化符号,装点店面和环境。经济商卖活动一方面借取了民俗艺术的成果来带动营销,同时又为民俗艺术的应用注入了商机,使装修用的民俗艺术构件和产品的生产在近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因此形成相关的产业和产业链。此外,商业活动中的民俗艺术的表演也逐步增多,一些标榜地方与民族特色的民俗餐馆和景区的旅游饭店,常见有民俗歌舞的表演和民族乐器的演奏,有的还到游客的餐桌前以民歌演唱或说吉祥话以劝客饮酒,使民俗艺术表演成为商业活动的一个部分。另外,民俗艺术的一些技艺在商业活动中扩大了演示的空间,例如,当场表演人物剪影,捏泥像,雕木像,表演编草虫、打绳结、塑面人、吹糖塑等,加上舞龙、舞狮等室外的开场表演,民俗艺术在当今的商业活动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这既反映了民俗艺术的坚韧活力,又表明它对经济商卖要素的接纳和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