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9 04:41: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危房改造汇报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工作基本情况。x年计划完成危房改造x户,其中x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截止目前,共验收合格x户,正在进行县级公示,各乡镇(街道、景区、开发区)正在积极准备拨款申请材料。
二、具体政策措施。农村危房改造严格落实“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的原则,合理确定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对鉴定为D级危房(整体危险)的,原则上应拆除重建;对鉴定为C级危房(局部危险)的,应修缮加固。
x.核实贫困户信息。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将改造对象身份、贫困类型、经济收入、危房鉴定等指标信息录入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做到一户一档。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总书记、总理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紧紧依靠群众,通过政府适当补助、政策扶持等措施,全面完成上级安排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努力改善我县农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安排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坚持经济实用,保证质量安全的原则;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和民主评议,接受社会监督的原则。
二、对象及任务
(一)危房改造对象
按照《贵州省农村危房评定暂行标准》,有下列几类情形的列为改造对象:
1、维修加固户。指现居住房屋属二、三级危房,经维修加固后仍可继续居住的农户
2、择址搬迁户。指现居住房屋属一级危房,且因自然条件恶劣、规划等原因,需择址搬迁的农户。按照搬迁对象的贫困程度,又分为一般群体择址搬迁户、特殊群体(农村低保对象、贫困户、残疾人)择址搬迁户和五保家庭择址搬迁户。
3、原址拆除重建户。现居住房屋属一级危房,可以在原址拆除重建的农户。按照搬迁对象的贫困程度,又分为一般群体原址拆除重建户、特殊群体(农村低保对象、贫困户、残疾人)原址拆除重建户和五保家庭原址拆除重建户。
4、地质灾害搬迁户。指自然原因诱发的地质灾害而导致现居住房屋遭到损坏的农户。
(二)工作任务。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全县所有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三、建房方式、要求和阶段任务
(一)建房方式
建房分为择址搬迁、原址拆除重建和维修三种方式。自然村寨一级危房超过10户以上的,原则上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设。五保户建房采取与亲友合建和村委会代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属代建的,产权归代建单位所有,属合建的,产权通过与合建人签订供养协议确定;有条件的地方可统一修建敬老院,安置五保户。
(二)建房要求
1、在集中连片建房点,各有关部门要在抓好各类危房改造工作的同时,按照“渠道不乱、投向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配套安排道路、饮水、通电、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改变农村面貌。
2、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各示范点应集中优先考虑公路、铁路沿线和旅游点、文明村寨的危房改造工作。
3、要充分征求建房户意见,设计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多套户型设计方案,同时注重民族民间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
4、危房拆除重建或搬迁应本着经济适用、功能合理,量力而行、不因建房而返贫的原则,建房面积一般不少于人均20平方米(不含附属设施),除经济条件较好的外,原则上人均不超过30平方米(不含附属设施);五保户建房户均30平方米左右。
5、注重质量。本着节能、环保、抗震的原则,进行设计改造。
(三)阶段任务
1、建设准备阶段。有关乡镇按本人申请、群众评议、村委会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确定建房对象、拟定方案,县安排本级补助资金,上报规划方案,申请市级、省级补助资金。
2、工程主体施工阶段。层层签订责任书和协议书,组织群众实施工程建设,乡镇按进度拨发建房补助款。
3、总结验收阶段。县级组织验收和总结;市级评估验收;省级评估验收。
四、项目申报与审批
(一)集中连片建房的项目申报与审批
1、程序
集中连片建房按照建房对象申请,村组民主评议,乡镇、县逐级审核申报,市级危改办审批,省级备案的程序进行。
2、乡镇报县危改办申报材料
(1)建房对象申请;
(2)试点村组建房方案;
(3)县级危改办所需其它资料。
3、县危改办报市危改办申报材料
(1)《危房改造试点建设规划方案》
(2)《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集中建房项目审批表》
(3)《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户审批表》
(4)房屋平面图、立面图。
(二)分散建房的申报与审批
1、程序
分散建房按照建房对象申请、村组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审批、市级备案的程序进行。
2、乡镇报县危改办申报材料
(1)建房对象申请;
(2)试点建房方案;
(3)县危改办所需其它资料。
3、县危改办报市危改办备案材料
(1)《危房改造试点建设规划方案》;
(2)《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户审批表》。
五、补助标准、资金筹集及拨付、工作经费
(一)补助标准
1、维修加固。每户补助0.4万元。
2、择址搬迁。特殊群体(低保户、贫困户残、疾人户)择址搬迁每户补助2万元,一般群体择址搬迁每户补助1.6万元,五保户择址搬迁每户补助1.4万元。
3、原址拆除重建。特殊群体(低保户、贫困户、残疾人户)原址拆除重建每户补助1.6万元,一般群体原址拆除重建每户补助1.4万元,五保户原址拆除重建每户补助1.4万元。
4、地质灾害搬迁户。每户补助2万元。
(二)资金筹集及拨付
1、资金筹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按照“农户自筹为主、外部扶助为辅”的原则筹集,除国家及省、市补助资金外,按照第一条确定的补助标准,整合残疾人危房改造资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后,不足部分由县财政配套,其余的建房资金缺口由农户自筹解决。
2、资金拨付。危房改造任务下达到乡镇后,县财政一次性将项目资金按照本方案确定的补助标准拨付到乡镇,乡镇再根据建房进度拨付给建房农民,具体为确定宅基地,开始下基础拨付补助资金的30%,主体工程完工支付50%,拆除旧房后支付余下的20%。维修加固首付70%,剩余的30%待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
3、工作经费。集中建房点地形图测设费、规划设计费为户均200元;项目工作经费为项目补助总额的2%的,其中60%给乡镇,40%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使用。
六、建房管理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采取“部门监督指导,乡镇组织实施,相关农户自建”的方式进行。对危房改造对象,有关乡镇要以户为单位,明确实施责任人,对村民建房和维修加固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按照一户一挡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宅基地选址、户型设计、工程质量监督、工程验收等相关档案资料。资金拨付必须经项目实施责任人和改造对象签字认可。由县建设局和民政局对相关项目实施责任人进行培训,实施过程中由县建设局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对集中择址搬迁建房户,工程规划设计及质量监督由县建设局负责,乡镇和有关部门配合。
七、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罗资湘任组长;县委副书记谢承厚,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吴仕泽,县政府副县长张忠阳任副组长;县建设、民政、扶贫、残联、发改、财政、国土资源、民宗、审计、监察局、公安、消防、水利、农业局、交通、林业、供电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建设局,县政府副县长张忠阳任办公室主任,政府办副主任谭方智、建设局局长杨九生、民政局局长陈正鹰、扶贫办主任牛光龙任副主任。
建设规划部门是危房改造工程的综合协调部门,负责及时安排危房改造工作任务,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配合开展工作,及时向县政府汇报危房改造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对策建议。负责整村规划和集中建房点规划设计;负责为农户提供经济适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房屋设计图;负责组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验收。
民政部门负责提供有关低保户、贫困户、五保户档案,并结合危房改造工程,积极探索五保户连片集中建房供养模式。
扶贫部门负责将在档的农村茅草屋纳入危房改造工程并牵头组织实施。
残联负责将残疾人建房项目纳入危房改造工程并牵头组织实施。
财政部门负责及时安排项目配套资金和保证工作经费;认真研究整合部门资金;负责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提供集中建房点规划设计地形资料;负责及时审批宅基地手续。
交通部门负责以项目的形式配套建设集中建房点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水利部门负责以项目的形式配套集中建房点的人畜饮水基础设施,保证危改户人畜饮水需要和饮水安全。
供电部门负责将低压供电线路搭接到集中建房点,并提供足够的村民生产生活所需的用电容量,同时对农村危房改造户电表安装费用给予优惠。
信贷部门尤其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要给危改户开辟“绿色通道”,在贷款方式、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
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宣传力度,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舆论监督。
广播电视部门要积极配合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实施“村村通工程”,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面。已有农村广播电视接收器的,拆除重建后广播电视部门要帮助恢复;集中连片建设的,广播电视部门要统筹考虑广电配套。
审计部门切实加强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和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农业部门对有条件修建沼气池的农村危房改造户,优先安排沼气池配套建设,并给予资金补助。
林业部门对农村危房改造户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零星林木,可以不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对用于危房改造采伐的林木,免收育林基金。
其他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危房改造工作。
2012年,省下达给我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扩大试点的第一批任务数为2903户,根据省政府和省建设厅的要求,市建设局在2月份与市民政局交接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工作,并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区、特区。截止6月24日止,全市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816户,占总任务数的97%,除盘县地质灾害搬迁44户和集中安置43户正在施工外,其余各县区均已完成任务。从项目实施的总体情况看,一是区县乡镇对这项工作普遍比较重视,把此项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专人负责;二是部门工作认真负责、措施得力,指导、督察、协调、服务工作做得比较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是县区、乡镇财政配套资金到位及时,盘县在应配资金基础上多配套370.3万元,区在应配资金基础上多配套30万元,县、特区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均已按标准配套相应资金;四是各县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建设效果比较好,整村推进、分散安置建设各有特色,出现了许多亮点,尤其是区乡独山水井组“三统一”的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危改农户只需投工投劳,每户人家只花4万元左右,就建出了风格独特,又适合农户居住,看上去又比较别致的民居,值得全市其他各危改点参考、借鉴。
二、存在问题
(一)市一级未成立统一领导协调机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现仅处于试点阶段,全面推开后工作任务相当繁重,仅仅依靠市建设局一个部门的工作,很难完成这项事关民心、惠及民生的工程。
(二)农村危房改造基础台帐不准确,底数不清。由于试点工作开展前调查摸底工作还不完全清楚就由市民政局移交到了市建设局,因此有错统、漏统现象,一些农村危房户、无房户没有纳入改造底账,个别乡镇将不属危房的住房列入危改范围;由于理解存在失误,我市原拟进行的农村茅草屋改造对象也未全部纳入危房改造范畴等原因,造成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满意,有怨气。
(三)农村危改补助资金标准过低,危改建房资金缺口较大。中央、省、市、县(区、特区)配套资金每户最多2万元,一般情况下危房改造每户按80平米平均约需4至5万元,农户需自筹2至3万元资金。被列入改造对象的农户又是贫困户,资金筹措极其困难,部分县乡财政困难,对危房改造配套和自筹资金普遍感觉压力较大。视察组在视察中发现,县乡天生湖危改集中安置点,农户危改房屋主体建筑大部分完成,但排污排水、道路硬化、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资金难以为继,如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半拉子”工程。
(四)各县、区、特区农村危改试点工作实施中普遍存在先易后难现象。由于计划任务下达时间紧迫,任务较重,县乡一定程度上存在优先安排经济条件较好农户先期建房,除盘县外,其余各县(特区、区)存在补贴农户部分资金,用农户在试点开展前的自建住房冲抵任务计划,各地均以完成目标任务为首要目的。随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推进,危改下一步的工作难点将会是面对房屋破损程度高,家庭困难,住房条件急需改善的农户,危改工作的推进难度会越来越大。
(五)农村危改试点工程建筑材料缺乏且建筑成本成倍增加。由于县区、乡镇建材生产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大批量的农村危改建房的需要,部分县区建材价格随之上涨,就红砖为例,有的地方已达0.5-0.6元一块,加之运送路途较远,导致建设成本大幅度增加。
三、几点建议
(一)市一级应尽快比照省里模式成立市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农村危房改造的组织领导,完善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协调各有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创造性地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同时市与各县(特区、区)和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确保危改工作上下左右一盘棋,步调一致,形成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忙而不乱,有序运行的危改工作机制。
为完成XX个脱贫村XX人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结合我区新村建设扶贫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巴州区新村建设扶贫专项方案》。方案以XX个脱贫村为重点,紧紧围绕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统筹推进贫困村新村建设工作。规划建设“巴山新居”聚居点XX个,聚居农户XX户XX人,同步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农村危房改造XX户涉及XX人(含廉租房XX户涉及X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涉及XX人。同步推进非贫困村未被项目覆盖的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
二、完成情况
今年,共计新建XX个、续建2016年XX个新村聚居点,总面积XX万平方米,聚居农户XX万户XX万人。同步推动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全年共计改造农村危旧房任务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户XX户,其它交叉一般贫困户XX户。
三、经验做法
(一)把好选址设计关。在选址上,充分考虑群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和生产生活习惯,在符合乡、村规划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做到“三靠近、六不选”。“三靠近”,即靠近景区、靠近园区、靠近产业基地;“六不选”,即有地灾隐患的不选、纳入生态功能区的不选、无发展后劲的不选、基础难改善的不选、上学就医难的不选、群众不满意的不选。在风格上,坚持“特色鲜明、空间协调”,突出“农耕文化、传统文化、地域生态”四个特色。坚持“一村一景,以景辨村”,彰显“小组团、生态化、微田园、多彩化”的川东北乡村风情,留住乡村肌理,延续历史文脉。
(二)把好资质资格关。对统规统建的农户,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和施工企业储备库,确立资质合格、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XX家、施工企业XX个参与建设。对C级危房改造的和D级危房拆除分散自建的,严格实行建筑工匠资质资格管理制度,引导支持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或当地经培训合格的建筑工匠参与建设。与此同时,督促签署依据基本结构设计施工的承诺书,施工人员信息、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明材料、施工协议或承诺书等纳入危房改造档案。
(三)把好建设程序关。严格执行“农户申请-村社评议-乡镇审核-区级审批”程序和“签订协议-组织实施-竣工验收”流程。农户自愿在户籍所在村委会进行申请,村委会进行评议,对符合新建或改造标准的农户资料信息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走访核实,对符合新建或改造标准的农户档案上报区级部门复核审批后,由乡镇人民政府与承建方签订新建或改造协议,工程竣工后,由区住建局牵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入户达标考核评价验收后移交。
(四)把好质量监管关。把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视同城市建设一样,坚持“四先四后”,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一是坚持方案先审查后实施,规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理规划必须先审查再实施。二是坚持材料先检测后使用,砖、钢筋、水泥、预制构件、节能材料、防水材料必须通过中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三是坚持工艺先达标后签认,基础开挖验槽、基础分部、主体分部、节能分部、装修分部质量不达标,地勘、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监督机构六方不予签字认可,不得进入下一施工环节。四是坚持资料先备全后验收,在技术档案、施工管理资料、各责任主体签署的质量检查文件,以及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等质保、施工资料齐全的前提下,方可组织验收。确保达标一户,验收一户,入住一户。
一、明确任务,狠抓推进,确保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顺利完成
明确任务,就是明确省下达的任务。狠抓推进,就是在推进工作上不能手软,确保这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今年是实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第二年,也是我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第一年。如何保障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希望大家一定要按照姜大明省长和郭兆信副省长的指示要求,很好地抓好贯彻落实。从刚才通报的情况看,多数县区完成任务的质量较好、速度较快。截止9月底,全市新开工整村改造建设项目285个,涉及村庄482个,在建53695户(占全年任务的67.1%)、完工46549户(占全年任务的58.2%),开工建设总户数达到100244户、占全年任务的125.3%,改造危房40358户、占全年任务的109.9%。共完成投资136.19亿元。去年全市完成了不到6万户,今年在建和完成的已经突破了10万户,这个速度应该说是比较快的。
目前,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是一项惠民工程,要通过实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最终实现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的目标。当前,有些地方就建设论建设,没有把农房建设与农民的居住条件改善结合起来,没有与新村道路、绿化、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配套结合起来,没有与村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没有认识到开展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垂千秋的大好事。这一点,要首先从我们干部的思想认识抓起,然后再去教育群众。二是工作问题。部分县区对这项工作缺乏重视,满足于一般的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己任,没有采取得力措施,存在得过且过、畏难发愁情绪,致使工作进展缓慢。三是资金问题。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单纯依靠上级拨款是行不通的,必须利用好国家政策、利用好融资平台来筹措建设资金。土地政策是当前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工作破题的关键所在。目前,个别县区仍然没有研究好、研究透政策,工作推进较慢。四是配套问题。新村建设中,道路硬化、亮化、绿化、供水、供电、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直接影响新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设计功能的发挥。五是规划问题。有些新村建设项目没有聘请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编制,没有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论证,致使新村规划布局混乱、建筑色彩搭配不合理,既造成浪费,又形不成景观。
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规划编制。规划编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注重设施完善、方便生产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尊重风俗习惯、突出文化特色、促进产业调整的原则,切实提高农房建设规划的质量和水平。要根据当地地形地貌、交通条件、产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对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三年规划、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详细规划作适当完善调整,特别要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搞好衔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对准备实施的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各县区要统一组织编制详细规划,有条件的要做到编制任务统一委托、规划方案统一评审、编制资金统一拨付。农房建筑设计要力求体现内部实用性、外部艺术性、建筑节能性、群体协调性,努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百年住宅”。
二要明确建设重点。要以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大企业周边村、经济强村、矿区搬迁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为重点,按照规划实施整体改造。城中村改造必须提速,确保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对城边村要由近及远、分期分批进行改造,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的村庄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村庄要优先改造,暂不改造的要严格管控,防止私搭乱建。24个省级中心镇和沿国省道的重点镇,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今年都要在乡镇驻地启动1至2个社区建设项目,有条件的要形成较大规模的社区,吸引周边村庄的村民进镇居住。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作用,充分调动经济强村村集体和村民的积极性,加快整村改造步伐,腾出土地满足企业扩张和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要加快采煤塌陷区和压煤区村庄搬迁改造,维护群众安全,促进煤炭生产。对于离城镇较远的一般村庄,应先选择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水源地附近的村庄,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造。对于规划确定的合并村庄和重点发展区域中暂时不能集中改造建设的村庄,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宅基地。在农房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危房改造,采取空闲房安置、租借、修缮加固、翻建新建等方式,优先安置无房户和整体危房户,抓好对鳏寡孤独、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扶持救助。
三要全面落实政策。一是落实收费政策。城中村、城边村和镇驻地村庄改造项目中的村民安置房,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房建设项目实行行政性事业性费用“零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二是落实资金政策。市财政今年将安排奖励资金,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县区给予资金奖励,前三名的县区给予重奖。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把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要统筹安排农村道路、供水、沼气、电网、广电、中小学、卫生室、社区、党建等涉农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农房集中项目中的配套设施建设。要以县区为单位,建立农房建设融资平台,提前注入建设资金,使项目早启动、新房早建成、农民早受益。三是落实土地政策。要健全机制,搞好运作,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使土地收益成为农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尽可能让农民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住上新房。要按照“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的原则,鼓励拆除危旧房、交还宅基地。进一步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和指标,尽快建立土地转换平台,搞好土地收储和出让、转让。各县区一定要严格执行增减挂钩有关文件,通过农房建设节约的土地置换到城区或乡镇驻地后,要安排不低于40%的置换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实现的大部分增值收益要返还农房建设项目;结余的指标首先要留足农村发展用地,不得将结余指标全部拿到城市。要简化工作程序,缩短挂钩资金兑现时间,为农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四要搞好设施配套。推进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坚持与农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必须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同步配套建设城市路网、公交站点、停车场所,完善供水、燃气、热力、污水等地下管网,支持“一校一园(标准化学校、中心幼儿园)、二院(中心卫生院、敬老院)、二站(综合文化站、农村综合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镇驻地和村庄农房集中建设,必须同步配备水电,硬化道路,设置路灯,敷设排水管线或沟渠,配置简易适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转运系统,进行绿化美化,有条件的要配备管道供气、集中供热设施和太阳能热水器。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房集中项目,必须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综合配置科教文卫、治安、社保等服务设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有集中建设改造的农房,都要使用新型墙材,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并积极推广应用秸秆气化、秸秆型煤、大中型沼气、节能门窗、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等节能环保适用技术。
五要抓好工程监管。农房建设工程质量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整项工作的成败。各县区要认真吸取青州“10·3”墙体倒塌事故教训,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农房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要把所有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纳入工程建设程序,由建设部门实施全过程监管,在项目选址、地质勘察、建筑设计、施工组织、建材选用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要规范工程档案记录、收缴和归集,把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强对工程承发包和大宗材料设备采购的监管,防止发生腐败。加强对农房专项资金的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确保资金安全。要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全方位、全过程向村民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竣工交验农房,要根据土地性质依法核发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保障农民住房财产权。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行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和大宗材料设备统一采购。
六要加强检查考核。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农房建设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实行“周通报、旬调度、季观摩、年底考核”制度,各县区工作进展情况每周要上报市委书记、市长等市领导,并通报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及有关部门。各县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统计调度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严禁扩大申报范围和虚报瞒报,确保上报数据准确、及时,反映情况真实。对虚报瞒报的,要一查到底,在城镇化考核当中加重扣分,并且问责通报。
二、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做好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
(一)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省农村住房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调度会要求,要进一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到9月底,今年计划建设的项目必须全部开工;到年底,建成或基本建成的要达到60%以上。10月份,省政府将根据各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情况,约谈没有全部开工的市分管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年底,将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没有完成的地方,要通报批评,并对有关领导实施问责。
从我市情况看,各县区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工作的组织领导,使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截至9月底,全市开工建设各类城市保障性住房6999套,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30%。总体进展情况是好的,但工作还很不平衡。根据调度统计的情况,曹县、巨野、东明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度较快,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主体工程;最慢,还没有完成拆迁工作;定陶次之,9月29日刚刚开工。另外,定陶县2009年度中央投资项目146套廉租住房也刚刚开工,距年底竣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志们,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硬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当成惠民生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特别是进度较慢的县,要认真研究,分析原因,落实改进措施,加快工作推进。
下一步,总的要求是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土地供应,加强规划管理,强化监督检查。目前已进入施工的黄金季节,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全面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一要加强督查。各县对列入今年建设计划的项目,要逐个进行检查督办。对已经开工的项目,要严格按照计划加快建设进度;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逐一进行调度研究,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开工日期,抓紧协调落实项目各项前期手续,确保10月中旬全部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到年底建成或基本建成的要达到年度建设项目的60%以上。特别是2008、2009年度的廉租住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要确保年内全部竣工。二要完善政策。要按照“保基本、可持续、促公平”的原则,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入、退出机制。为使这项工作更符合实际,允许在建设任务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具体任务适当进行结构调整,但今年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明后年的任务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意见并按程序审批;允许对限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租售并举,促进各类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机衔接;在满足低收入家庭需要的前提下,廉租住房可以和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安排,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三要强化问责。年底,国家和省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没有完成的地方,通报批评,并对有关领导实施问责。市里也将照此办理,请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二)关于棚户区改造。截止9月底,全市共完成棚户区改造2130户,全部完成省下达的建设任务。其中曹县、成武、单县棚改工作完成的较好,各项手续齐全;其他县区均存在手续不全等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总体上看,我市棚户区房屋大多超过30年,且破损严重,阴暗窄小,基础设施条件差,改造区域零星分散,成方连片改造困难大,再加上群众认识不到位,违章搭建多,拆迁成本高,商业开发价值低,且工矿企业95%以上属于破产、停产企业,职工支付能力低,遗留问题多,这些都是棚户区改造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但是推进棚户区改造,改善低收入弱势群体住房条件,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完善城市功能,集约利用土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更是转方式、调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所以各县区务必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中央“确保群众得到实惠,确保资金及时到位,确保优惠政策有效落实,确保改造工作规范有序,确保分配过程公平公开”等五个确保的要求,按时高质量完成棚改任务。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工作实效。要明确工作责任,由市政府负总责,县区政府抓落实,县区长是第一责任人。市里成立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全市棚户区改造的组织、推进、综合协调和督导等工作,棚改涉及的发改、经信、财政、国资、地税、人行、开发办、国土、房管、建设、规划、城管等部门及各县、牡丹区、开发区的负责人为成员,并抽调部门业务科室及城区办事处、社区政治素质高、作风过硬、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办公室,推进棚改造工作。各县(区)政府要把棚户区改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要严格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区根据三年改造计划,把目标落实到责任单位,具体到每个项目或片区。要分清轻重缓急,把握工作节奏,优先改造规模大、条件差、安全隐患严重、群众要求迫切的集中片区,逐步解决零星分散片区。要根据棚户区居民人口、收入、住房面积特别是安置意愿,精心制定改造方案。所有棚改项目,都应先建安置房,后建商品房。
三要确保把国家和省制定的棚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根据鲁政办发﹝2010﹞10号文及鲁建房函﹝2010﹞27号文的要求,对棚改项目免征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棚改安置房用地要优先安排,优先供应,新建棚改小区的路、水、电等市政设施,由相关单位统筹考虑建设,并适当减免入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
四要创新方式,将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就近整合,用项目捆绑的办法,进行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配套建设、系统改造。
五要加强监督,严格履行工程建设程序,确保棚改工程质量,同时要在使用功能、配套设施、绿化等方面和同一小区内商品房保持一致,杜绝歧视。
六要严格规范运作,切实把棚改工程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廉政工程。特别是拆迁安置方案要阳光操作,安置要“大分散、小集中”,防止形成新的贫民区。
七要积极开展综合整治,多渠道筹集资金。道路、楼体、绿化等公共部位的改造和电力、通讯、供水、燃气等管线改造由相关单位通盘考虑,予以倾斜。建设、房管和城管部门要搞好组织协调,并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的作用,拆除并制止违章搭建。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住房和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提高思想认识。农村住房和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惠及民生的大事,也是拉动消费、扩大投资、增加财源、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县区党委、政府要把农村住房与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领导体制,规范决策程序,优化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分线推进工作进程。对年度农房与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要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有考核,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抓好落实,形成推进两项工作的整体合力。
2、实现集镇资产效益化管理,牢固树立经营集镇的理念,用市场化运作手段置换资产,经营土地,吸引民资、民力来参与集镇建设和开发,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出台政策,制止各村私下放宅基地,鼓励农民到集镇落户,从而聚集集镇人气,壮大集镇规模,推进商品房开发。随着万金新区的建设完工,我镇目前形成富康小区、万金小区、曙光小区、香山小区和万金新区等五个特色小区,万金小区三期商住房和____安置房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
3、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台商工业园在获得泰州市首批特色工业园的基础上,又成功获批省“苏台(兴化)中小企业合作基地”,台商工业园的品味和档次得到进一步提升,台商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同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500多万元建成以园区北外环道路1700米和大唐路北延300米,路面总面积18000平方米高标准的道路,全年新增绿化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台商工业园的承载力。
4、主动完成了95户渔民上岸工程的信息采集验收及14户危房改造工程材料整理,实施验收,全镇渔民上岸补助资金249万和“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1.4万已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户手中。全年办理商品房产权证35本,农村产权证15本,为瑞美、阳光东月、福益公司等企业办理房屋产权等相关手续。以创建国家级生态镇为契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垃圾转运,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推行“镇督导、抓考评;村负责、抓监管;户落实、抓保洁”的管护责任体系,巩固了村庄环境及水环境整治成果,改善了农村综合环境。
5、今年实现垃圾中转站全年度全区域全天候的正常运行,保证镇区污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在落实垃圾清运的长效管理上,要求清扫人员每天确保全天候上班,保证垃圾池周边环境卫生清洁,新增添环卫车8部,大小垃圾桶100多只,对集镇13座公厕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清理化粪池。对集镇绿化及时进行剪枝、整枝、除草打药、查苗补缺,集镇新栽补栽绿化面积1000多平方米,大小数目800多棵。
随着集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集镇功能更加健全,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集镇品味不断增强,提升了居民宜居指数和幸福指数,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是建设资金不足,本级财力有限,无法保障投入,缺乏大项目的支持和带动。集镇规模较小,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二是建设管理经验滞后,机制有待完善。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导致缺少现代文明气息,存在“脏、乱、差”现象。
三是集镇主河道清理漂浮物,抓长效管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废弃物治理上水平有待提高。
四是老百姓环保、规划意识淡薄,集镇实现农民向居民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提高居民素质教育方法还要进一步探索。
1、启动____集镇详细性规划;
2、持续推进集镇环境及景德禅寺周边环境整治;
3、建成万金小区停车场2处,接通中心校北出口,启动农贸市场选址规划;
2、实现集镇资产效益化管理,牢固树立经营集镇的理念,用市场化运作手段置换资产,经营土地,吸引民资、民力来参与集镇建设和开发,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出台政策,制止各村私下放宅基地,鼓励农民到集镇落户,从而聚集集镇人气,壮大集镇规模,推进商品房开发。随着万金新区的建设完工,我镇目前形成富康小区、万金小区、曙光小区、香山小区和万金新区等五个特色小区,万金小区三期商住房和__安置房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
3、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台商工业园在获得泰州市首批特色工业园的基础上,又成功获批省“苏台(__)中小企业合作基地”,台商工业园的品味和档次得到进一步提升,台商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同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500多万元建成以园区北外环道路1700米和大唐路北延300米,路面总面积18000平方米高标准的道路,全年新增绿化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台商工业园的承载力。
4、主动完成了95户渔民上岸工程的信息采集验收及14户危房改造工程材料整理,实施验收,全镇渔民上岸补助资金249万和“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1.4万已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户手中。全年办理商品房产权证35本,农村产权证15本,为瑞美、阳光东月、福益公司等企业办理房屋产权等相关手续。以创建国家级生态镇为契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垃圾转运,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推行“镇督导、抓考评;村负责、抓监管;户落实、抓保洁”的管护责任体系,巩固了村庄环境及水环境整治成果,改善了农村综合环境。
5、今年实现垃圾中转站全年度全区域全天候的正常运行,保证镇区污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在落实垃圾清运的长效管理上,要求清扫人员每天确保全天候上班,保证垃圾池周边环境卫生清洁,新增添环卫车8部,大小垃圾桶100多只,对集镇13座公厕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清理化粪池。对集镇绿化及时进行剪枝、整枝、除草打药、查苗补缺,集镇新栽补栽绿化面积1000多平方米,大小数目800多棵。
随着集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集镇功能更加健全,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集镇品味不断增强,提升了居民宜居指数和幸福指数,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是建设资金不足,本级财力有限,无法保障投入,缺乏大项目的支持和带动。集镇规模较小,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二是建设管理经验滞后,机制有待完善。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导致缺少现代文明气息,存在“脏、乱、差”现象。
三是集镇主河道清理漂浮物,抓长效管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废弃物治理上水平有待提高。
四是老百姓环保、规划意识淡薄,集镇实现农民向居民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提高居民素质教育方法还要进一步探索。
1、启动__集镇详细性规划;
2、持续推进集镇环境及景德禅寺周边环境整治;
3、建成万金小区停车场2处,接通中心校北出口,启动农贸市场选址规划;
一、坚持和谐发展理念,让残疾弱势群体共享社会文明进步
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弱势群体。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如何实现好、保障好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解决他们收入普遍偏低、生活缺乏保障、自救能力较弱的现实问题,成为县委、县政府“求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重要议题之一,并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逐步清晰的过程。
为掌握全县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尽快解决现实问题,县委、县政府最初安排了一名主管领导深入一线进行了全面调研,并由电视台把资料带回来,在常委(扩大)会议上进行播放。面对特困残疾人生活窘困的画面,在场的人心里都很不是滋味。“想办法、寻出路,再难也要解决特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问题,让这一弱势群体共享社会文明进步”这一扶残助残的共识由此很快形成。按照“全党动手、全民参与、更新机制、共创和谐”的指导思想,一系列措施随之出台:
每年将扶危济困和助残工作纳入为百姓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年专题研究残疾人事业发展问题;在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中实施“五个一”工作机制,其中之一就是每人分包一个特困残疾人家庭,从日常生活到残疾人就业、子女上学等事项一包到底;建立长效机制,残联与民政部门统一协调,把名经济困难残疾人列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并经常性开展慰问送温暖活动。
扎实的工作举措,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我县多次被省、市评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先后三次承办全省残疾人工作现场会,年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称号。省残联理事长同志评价我县实现了四个“全省第一”:第一个开展了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第一个建立了为残疾人无偿发放物品的“爱心超市”,第一个进行了乡镇残联换届,第一个成立了乡镇残疾人慈善救助会。
二、大力实施危房改造,为贫困残疾人撑起安居的蓝天
随着助残工作的拓展和深化,解决好残疾人住房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安居才能乐业,没有安全舒适的住房,就谈不上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县自年起,按照“摸清底数、分清缓急、动态追踪、逐步消除”的工作思路,连续实施“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三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万元,维修、翻建残疾人危房户、间,名残疾人喜迁新居。危改工程的大力度实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营造了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促进了干群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今年,我们又将残疾人危房改造列为解决好“三方面问题”的重要内容,确定全县剩余危房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成。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月底即可全部完工。几年中,我们牢牢把握了三点:
1、工作上求细。为查清底数,成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状况调查领导小组,对全县个乡镇个村街的残疾人进行逐户走访,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为实施“危改工程”提供了准确数据。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年度改造计划,保证新出现的危房能够得到及时改造。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对涉及到的残疾人进行提前妥善安置,做到有处住、有人管、有饭吃,确保民心工程真正让群众满意。
2、工程上求严。县委、县政府把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各乡镇分别确定具体责任人。为有序推进,建立了档案跟踪制度,根据危房破损程度及残疾人生活状况,制定具体改造方案和资金支付清单,不搞平均分配,保证整体工作效果。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一步到位原则,统一施工材料,统一施工标准,安排专人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验收,保证改造后的房屋既美观又耐用,不留隐患。
3、力量上求广。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涉及面广。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我们在资金筹措上,采取了县乡两级政府拿大头,并向上级争取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种筹资渠道。在责任机制上,分解落实乡镇、村街和有关部门责任,形成齐抓共建机制。工程建设过程中,党政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检查质量、督导进度,协调各方关系,及时解决危改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务实举措,感召了广大群众,出现了许多群众为危改工程出义工、捐砖瓦木料的感人场景。
三、延伸织密服务网络,让残疾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活便利
住房仅仅是生活必需的一个方面,要使特困群体切实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还需要提供“衣食住行医”等多方面的便利,对此我们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1、以“爱心超市”为平台,建立经常性救助机制。扶贫助残工作不仅要能够“救急”,最重要的要靠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保障其有序运行。作为一种尝试,我县于年建立了“爱心超市”,通过拓宽社会捐赠渠道,实现了贫困残疾人的经常化救济,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一是抓基础。为解决“爱心超市”的办公地点和启动物资,县委、县政府为县残联及时划拨了新的办公场地,腾出平方米楼房作为“爱心超市”;在全县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捐赠活动,仅在三天时间里就收到衣物万件,捐款万元,为“爱心超市”的日后运行奠定了基础。
二是抓管理。安排了专职工作人员,建立了物品存储库房,配备了消毒设施,对收到的衣物进行清理、消毒、分类;制定了《募集与接收制度》、《仓储与保管制度》、《发放与领取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保证了“爱心超市”有效运转。
三是抓延伸。按照“分片服务,就近领取”的原则,在部分乡镇建立了“爱心分社”,更加方便社会捐赠和残疾人领取物品;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实行上门服务。
三年来,“爱心超市”共发放衣物万余件,发放特困救助款、慰问品总值近万元,为多名残疾人解决了实际困难。电视台、日报、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我县“爱心超市”救济模式进行了报道,中残联领导来我县进行调研,对此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改革工作情况
1、继续做好粮食企业改革工作。上半年粮食企业改革主要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是与市领导研究粮改工作。给忽书记起草了粮食局全体班子成员和粮改工作队员动员会上的讲话提纲。多次随同市领导到市粮食局听取改革进展情况的汇报,为有关领导和部门提供粮改信息;二是多次参加市领导召开的协调会,研究解决粮食企业办理土地和房屋产权手续及有关税费减免问题;三是及时向市派工作组了解粮改工作进展情况,并每天以文字形式向市领导汇;四是多次接待粮食企业职工上访,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并给市委督办室起草了汇报。
2、参与事业单位改革。依据国家、省有关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的精神,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的事业单位改革的原则,借鉴外地市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起草了《大庆市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征求了10多个相关部门意见,反复进行修改完善。
3、参与了广电体制改革工作。多次参加市广电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广电体制改革问题。参与起草了《大庆市广电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4、办理了政协提案。按照《市委交办通知》的要求,起草了《政协大庆市委六届五次会议第156号提案办理情况》,对巴友良委员提出的《关于建立我市重大项目决策专家参与论证制度的建议》给予了答复。
5、组织起草了改革方面的材料。一是起草了大庆市20__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思路;二是按照省发改委的要求,起草了《大庆市20__年上半年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的汇报》,报省发改委;三是起草了《大庆市20__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待发;四是按照市志办的要求,起草了20__年全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二)法规工作情况
1、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为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省、市法制办的统一部署,我们将清理出的行政权力逐项分解到执法科室和执法人员,明确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标准,确认考核分值。同时建立了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责任考核档案,将行政执法人员的基本情况、执法责任、考核奖惩情况记录归档。
2、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遵照职权法定、精简效能的基本原则,开展行政权力清理工作,共清理出31项部门行政权力,7项由我委负责前期工作的市政府权力。部门权力中行政审批(许可)7项,行政处罚2项,行政检查3项,行政征用1项。同时逐项制作了权力运行流程图,在明确行使依据、公开时间、公开范围的基础上编制了政务公开目录,以统一格式传至市政府政务公开网。初步确定了不使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建改建商品市场、《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三项权力进入市政府服务中心。
3、起草了规范性文件。按照委领导的要求,依据国家及有关部委的文件,组织起草了《大庆市利用中央和省财政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了政府有关部门及委内相关科室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根据省发改委的文件精神和委领导的安排,组织起草了《大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委内工作程序》,正在修改完善。
4、做好培训准备工作。为了加强依法行政,提高发改系统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按照委领导的要求,组织起草了《发改系统法规知识培训方案》。编印了《发改系统法律法规汇编》,目前正在组织校对。安排相关人员正在准备培训讲稿。
5、做好了案卷评查的相关准备工作。组织人员起草了《案卷评查办法》和《大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卷归档标准》。征求了委内相关科室的意见,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参观了市工商局档案管理工作。
(三)社会事业工作
1、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上半年年,我市的社会事业共争取国债、省预算内项目8个,争取资金4696.1万元,其中国债1627万元,省预算内资金3069.1万元(含中小学危房改造)。这些项目都已开工,建设进展比较顺利。另外,我们还组织筛选了卫生、教育、计生等十几个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下一步争取省预算内资金和国债投资的重点对象,并就项目有关情况多次向省发改委社会处进行了汇
报。2、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工作。一是制定了县区级计生服务站建设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先区后县、先差后优的原则,与计生委共同研究编制了《大庆市县(区)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调查表》,按时上报省发改委社会处。按照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我市上报的县(区)级计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个,总投资820万元,计划争取国家资金600万元。二是制定了我市20户以上盲村“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案。在对前两年“村村通”建设项目进行验收的基础上,按照黑发改社会[20__]116号文件要求,会同市广播电视局、财政局对全市的盲村情况进行了调查,完成了《关于核报“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汇报》,编制了《20户以上盲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汇总表》,按时报省发改委社会处。通过几年的建设,肇州、肇源、林甸都已消除了20户以上的盲村。杜蒙县还有20个盲村,其中16个计划采取有线联网,4个采取卫星接收天线的方案进行覆盖。三是完成了58个乡镇文化综合服务站基础设施情况的调查。我市乡镇文化服务机构在编(含兼职)人员77人,有34个有业务用房,面积5586平方米。其中,只有1个文化站有产权,面积是900平方米。还有24个乡镇的文化综合服务站没有业务用房。四是陪同省发改委和省卫生厅对林甸县卫生项目进行了调研。陪同省发改委和卫生厅的领导实地察看了林甸县县医院、中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这几个项目都有望在今、明两年下达投资计划。
3、认真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一是督促项目单位编制可研报告。为规范项目管理,按照省发改委国债项目和省预算内项目审批所需基本要件的要求,从年初开始,要求项目单位必须编制有资质的可研报告,已审批可研报告9个。二是对部分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我市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由省财政全额投入,项目多,资金投入大。为了较好的完成危房改造项目,我们在工程开工前,与教育、财政部门对各县区上报的基础情况逐个进行了核查,并察看了各个项目的选址。3月末,我们到杜蒙县和林甸县调查了解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情况,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三是对已完工项目进行了验收。按照年初制定的业务工作目标,我们与投资科配合,对已完工的肇州县妇幼保健院、肇州县中医院项目进行了验收。四是准确及时了解项目情况,加强监管。对20__年开工建设的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们每两个星期向项目单位了解一次项目推进情况,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并按月向省发改委上报有关情况。大剧院项目是省重点推进项目,按照省发改委社会处的要求,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起草了《大庆市教育文化中心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4、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对景园中学新建教学楼项目进行了调研。按照市领导的批示,到景园中学两个校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到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教育局进一步了解情况,在认真听取油田教育中心和景园中学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景园中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两个建设方案,供领导决策。参加了市长助理季学文同志召开的景园中学建设协调会。二是对市体育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5月30日,到体育场进行了实地调研,认真察看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起草了《关于市体育场维修改造的意见》。三是对大同区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4月11日,我们到大同区对卫生、计生、教育、社会福利、社区、旅游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正在着手起草调研课题报告。
5、积极为企业服好务。年初,大庆市广电无限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向我委提出“无限数字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立项申请,经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论证会通过,黑发改社会〔20__〕442号文件已完成对该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在项目的运作中,我们积极帮助广电集团无限公司招商引资,为其引资1000万元,目前,已有400万元到位。
6、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组织起草了《市发改委20__年妇儿工作的总结》,报市妇联。组织起草了《20__年老龄工作总结及20__年为老服务行动计划》,报市老龄委。组织起草了《20__年人才工作思路》,报市委组织部。为迎接省政府研究室对我市就业情况的的调研,组织起草了《积极开发项目努力扩大就业》。组织编写工作动态信息十二条。参加了全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电视电话会议。5月29日参加了全省
劳动保障试点总结表彰会。7月20日参加了全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参加了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两天。(四)完成了交办工作
1、参与了5月7日行风热线的材料准备工作。
2、接待陕西发改委一行11人两天。
3、5月23日,省委调研组在大庆宾馆召开座谈会,汇报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4、接待世行专家到大庆调研3天。两个技援项目:产业结构合理化、城市营销。
此外,组织了第一党支部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发改委的工作应以转变职能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做好分管工作。
(一)加强法规工作,推进依法行政
1、修改完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大庆市利用中央和省财政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争取尽快出台实施。为落实《黑龙江省非政府性投资项目核准办法》和《黑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在参考《省发改委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委内工作程序》的基础上,整合委内各科室业务流程,制定涵盖政府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在内的《投资项目委内工作程序》。
2、做好“五五普法”工作。按照省发改委和市法制办的要求,起草全市发改系统和我委“五五普法”规划。在学习基本法律法规知识的同时,结合我委工作实际,重点组织学习与投资体制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将执法资格培训与业务培训结合起来,争取在国庆节前组办一期全市发改系统法规知识培训班。
3、开展案卷评查工作。抓紧修改完善《发改系统案卷评查办法》和《大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卷归档标准》,以正式文件下发后,于年底前组织对全系统的案卷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查,推进全市发改系统的案卷管理工作。
(二)加强调查研究,推进职能转变
下半年,按照委里印发的《目标管理考核评比暂行办法》,认真组织好两项专题调研。一是结合非政府投资项目核准与备案办法的出台,对全市发改系统贯彻落实两个《办法》的情况进行调研,起草调研报告,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二是对大同区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完成调研报告。
二、总体要求
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到年完成以下实事的第一阶段任务,到年,全面完成以下实事的第二阶段任务。
(一)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按县至乡镇公路路面不低于9米宽、乡镇至乡镇公路路面不低于7米宽、乡镇至行政村公路路面不低于3.5米宽的标准搞好规划设计。多渠道筹措农村道路建设资金,用好省补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省里对县至乡镇公路每公里45万元的补助、乡镇至乡镇公路每公里15万元的补助、乡镇至行政村公路每公里10万元的补助,专项用于购买铺修公路的原材料,覆土、施工全部由乡镇负责。加强业务培训,全市以乡镇为单位成立筑路公司。年至年完成县到乡镇、乡镇到行政村公路建设;年至年完成乡镇到乡镇公路建设,通水泥公路或油路率基本达到100%;年市到县、县到县公路基本达到一级公路水平以上,县到乡镇公路达到二级公路水平,乡镇至乡镇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水平,乡镇至行政村公路达到四级公路水平。
(二)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年,在沭阳县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70%以上;年,在全市推开,、、、区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70%以上;到年,全市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保障水平达到每年30元左右;到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应保农民全部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保障水平达到每年60元左右。
(三)加快农村草危房改造。坚持草危房改造、倒塌房重建与农村小城镇、中心村、居民点建设相结合,自建与公助相结合,减免建房有关费用;改革补助办法,实行以奖代补,根据草危房改造、倒塌房重建的进度和质量,按每户2500元左右标准直接把补助资金或实物发放到户。年底全面完成倒塌房重建和部分草危房改造工作,年全面完成草危房改造工作。
(四)加强农村改水工作。落实农村改水优惠政策,用好省改水扶持资金,改革市、县财政配套经费补助办法,实行以奖代补,即先下拨60%作启动资金,余下的40%根据改水完成情况予以奖惩。到年,全市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144万人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到年,农村自来水厂主要卫生指标全部达标,农村全面普及自来水,区域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五)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流域性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实施水东调南下二期工程及河近期治理工程建设,实施分入除险加固工程和影响工程建设,到年,全市主要流域性工程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加快农田水利抗灾体系建设。加大洼地圩区治理力度,不断提高洼地、、周边洼地排涝标准。加大沟河清淤力度,到年底,疏浚治理全市2.5万条3万公里大、中、小沟,疏浚整治县乡河道455条2056公里,并对河道沿线水利工程进行改造、配套,恢复提高河道引排能力,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
(六)调整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完善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的征收办法,农业税社会减免实行先减后征,灾歉减免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发放到户。严格控减农民负担,农民负担预算方案审批权,统一改由市扎口审批,严格实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和农民承担费用专用票据制度。完善“一事一议”筹资办法。村级“三项资金”实行县级专户管理。调整粮食补贴方式,将原来通过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间接补贴方式,逐步改为由财政部门直接对农民补贴。年粮食补贴制度在试点,年在全市全面推开。
(七)实施农村弱势群体救助工程。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扶贫帮困工作,深入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挂村帮扶和干部职工挂户帮困活动。启动和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年组织试点,年面上逐步推开。继续实施“光明工程”,切实做好白内瘴患者康复救助工作。完善孤弃儿童助养政策,从年起,将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农村孤弃儿童全部纳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享受集中供养标准补助。对孤弃和单亲家庭以及因天灾人祸造成的特困家庭中智力正常的6至14周岁特困女童进行资助。动员和落实市、县(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市外单位举办“春蕾班”,确保失辍学女童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八)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年起对每年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百分之百纳入职业技能培训,百分之百实现就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到年,全市创建5所省合格职教中心、3所国家级重点职中,中等职业学校总量达到23所,在校生规模达到6万人;建成1所职业技术学院,市、县职教中心开办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左右;组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产业基地,年市级建成占地500亩、在校生达1万人、年综合培训能力(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达2万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各县要切实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职业培训资源,加大整合力度,建成在校生5000人、年综合培训能力5000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改革职业教育投入办法。按照社会人口人均2元的标准,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设立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按照取得学历并实现就业人员总数给予每人100―200元补助;对技能培训机构,按照培训后实现就业人员总数给予一定的补助。年,全面实现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职业中介行为,落实各项鼓励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优惠政策。对年输出千人以上的劳务公司3年内所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全额予以返还。年,全市新增有组织劳务输出15万人以上,境外输出1500人以上,劳务输出总量达到75万人以上,培育年输出千人以上的劳务公司20个以上;到年,全市对外输出劳动力总量达到85万人以上。
(九)加强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建设。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年,全市完成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农村中小学校基本实现“三新一亮”(讲台新、课桌新、凳子新、电灯亮);到年,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要求。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以上、农村致富带头人2万名以上。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年市全面实施“521”工程,各县分别办好一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所妇幼保健中心和一个卫生监督所,各乡镇分别办好一所卫生院,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新的防保网络;年市全面完成“521”工程,各县(区)基本完成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到年全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医疗、防保和卫生执法体系。繁荣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全市乡镇文化设施面积到年基本达到省现行标准,到年基本达到省小康序时进度建设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到年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5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份额达到48%以上;到年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份额达到55%以上。
(十)创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加快建设“绿色通道、绿色田园、绿色家园”。年全市道路、河渠两侧“绿色通道”达标率达到95%以上,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年达到30%,年达到35%以上。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主要用于还田、畜禽饲料和发展食用菌。除生活燃料自用外,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年达到50%,年达到60%,年达到90%。加快农村厕所改造,全市无害化卫生厕所年达到30%以上,年达到85%以上。实施生态园富民工程。以建设户用沼气池为中心,通过对人畜粪便净化,生产三料(燃料、肥料、饲料),解决农民生活用能、生产用肥、养殖用料,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增长。到年,全市建成3000户户用沼气池、3个沼气示范村、3000亩沼气产物综合利用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到年,全市沼气用户达到1万户以上,建成沼气示范村15个以上、沼气示范乡镇1个以上、沼气产物综合利用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年,全市及各县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每县建成1个以上市级环境优美乡镇、2个以上市级生态村;到年,每县建成2个以上省级环境优美乡镇、5个以上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和4个以上省级生态村、10个以上市级生态村;到年,全市建成12个以上国家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建成30个以上市级环境优美乡镇、40个以上省级生态村、100个以上市级生态村。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成立推进农村实事总指挥部,具体负责农村实事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对重点工作实行会办制度和定期汇报制度。
二、考核内容及办法
(一)计分办法。
先进村目标考核采取计分制,总分为200分,并根据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加减分,加分不封顶。
1、年内完成新上固定资产投资过100万元的项目1个得20分,每增加1个项目或增资100万元加10分,没有完成投资过100万元项目不得分。
2、二、三产业税收较上年增长20%的得20分,每增(减)1个百分点加(减)5分。
3、新增投入过20万元的私营企业3个、个体工商户30个得20分,每增(减)1个私营企业加(减)5分,每增(减)1个个体工商户加(减)1分,扣完20分为止。
4、村支部书记个人有投入过10万元的创业致富项目、年纯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得15分,收入每增(减)2万元加(减)5分。
5、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鲜明特点,特色产业占比重达50%的得10分,每增(减)1个百分点加(减)5分。
6、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且居所在乡镇前列(前5名)的得15分,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相比,每增(减)1个百分点加(减)5分。
7、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农村改水、税费改革、草危房改造、新型医疗制度建设、农业开发、进万家带百姓增千元牵手致富工程等农村七件实事年度任务的得70分,每完成一件实事得10分,少完成一件实事减10分。
8、农村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得30分。
(二)一票否决。
先进村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不得参加先进村评选。
1、有新增村级债务的。
2、村级规范化建设没有达标的。
3、发生县级以上集访或重访事件的。
4、计划生育没有达到合格村标准的。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没有达到平安村标准的。
(三)考核认定。
1、先进村考核采取各村自报、乡镇(场)推荐、县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县组织综合考察的办法,在12月中旬至下旬进行。
2、所有考核指标,均以县委组织部、县计划局、县统计局等相关单位的认定为准。
3、年终综合考察认定主要采取审材料、听汇报、看现场等形式进行。
三、考核的组织
先进村考核由县委农工办牵头负责,县委组织部、县计划局、工商局、局、农业局、多管局、水务局、开发局、海洋与渔业局、农机局、气象局、扶贫办、计生局、交通局、卫生局、财政局等单位配合实施。
四、奖惩
县幅员面积3000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为“八山半水分半田”,辖3镇5乡、67个行政村、253个自然屯,人口2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9万人。2008年初全县农村共有泥草房10645栋。自开展农村泥草房改造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泥草房改造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举措,全力攻坚,加快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县农村泥草房改造情况。2008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市总体部署,结合县情实际,确定了利用8年时间基本消灭全县泥草房的工作目标,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完成时限和年度计划,并将农村泥草房改造列为全县重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创造性地采取了“十个一点”(即:农民主体筹一点、政府主导补一点、制定优惠政策免一点、对上沟通协调争一点、争取金融支持贷一点、抓住棚改契机省一点、协调建材企业让一点、施工企业让利减一点、加大集体投入增一点、组织帮建部门扶一点)和“五个结合”(即:农民自筹与多方融资相结合、拆与建相结合、合并建房与建节能房相结合、泥草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造工作与干部绩效评价相结合)等有效措施,确保了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全县共改造泥草房3978栋,完成改造总目标任务的37.4%。其中:2008年共改造泥草房1404栋,完成任务指标的110%,发放补贴资金372万元;2009年共改造泥草房1386栋,完成任务指标115%,发放补助资金472.6万元;今年截止目前,改造泥草房1188栋,完成任务指标102%。我县泥草房改造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2008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先进县;2009年,荣获黑龙江省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二)省级示范村建国村泥草房改造情况。镇建国村位于县城以北2.5里处,辖5个自然屯,330户、1360人,全村共有房屋330栋,其中泥草房84栋,主次道路12条,道路总长10200延长米。2008年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845万元,完成全村84栋泥草房改造任务,是全省唯一在一年内实现整村改造的示范村,硬化道路2.5公里,安装路灯60盏,改造栅栏10200延长米,护砌边沟10200延长米,新建一处600平方米“六位一体”村民活动场所,建成村民休闲广场2处4050平方米,建成5栋10户840平方米集中连片节能环保型居住小区一处,绿化面积4500平方米。在此基础上,2009年县政府投入400万元,完成全村330户庭院建设,硬化村屯道路1.5公里,购置安装卫生环保厕所330个,建成防火柴草房127个,栽种绿化树3000株、经济树种4000株、栽种花草5万余株,全面完成了示范村建设各项任务,形成了统一庭院硬化、统一卫生环保厕所、统一防火柴草房、统一庭院栅栏、统一垃圾存放的“五统一”新布局,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成为全县泥草房改造的样板工程。
二、主要措施
(一)坚持民生为重,落实资金保障。农村泥草房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惠农工程,能否如期完成,事关全县农民的切身利益。我县立足发展大局,以强农重农为核心,抓重点,破难点,科学谋划泥草房改造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强化推进措施,完善扶持政策,做到为民以真,惠民以实。积极采取“农民筹、银行贷、政府补、社会帮”的投融资运行方式,千方百计筹集改造资金,全力支持泥草房改造。县委、县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金、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各拿出10%,专项用于农村泥草房改造,并采取捆绑式使用的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集中投放”的原则,把财政、扶贫、民政贫困户救助、残疾人安居等项资金集中向农房改造建设重点倾斜,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有效解决资金缺口大、改造进程慢的难题。对涉及的泥草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关税费和政府性基金予以减免,共减免各种行政事业收费45万元。积极协调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部门,畅通农房改造贷款渠道,为农户争取中长期低息大额贷款,共协调贷款1500万元,建房户节省贷款利息近30万元。优惠政策加上多方融资,使农民建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建房标准大幅提高。根据粗略统计,改造农户建房资金平均需10万左右,档次与县城持平,农民住房向现代文明迈出了一大步。
(二)坚持实效为本,拓宽改造模式。在泥草房改造工作中,我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改造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针对我县闲置无人居住的泥草房较多这一实际,提出了“因地制宜,拆建结合,以建为主”的新路子,并且实施分散改造和集中改造相结合,整理宅基地,集约建房,鼓励农户进城购房,凡是自愿进城居住的泥草房改造户,除享受泥草房改造补贴政策外,还将给予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待遇,从而实现农村泥草房改造提速与城市人口增容双赢。为切实把改造工作抓实、抓细、抓好,特别是解决好特困户危房改造问题,我县加大对特困群体的帮扶力度,在政策、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从2010年起,全县每年帮助200户低保危房户实施泥草房改造,补助标准由每栋3000元提高到1万元。
(三)坚持多措并举,保持强劲态势。泥草房改造困难多、任务重、压力大。我县正视困难与挑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抓机遇,抢工时,抢进度,加快泥草房改造步伐。一是坚定不移在规划建设上抓推进。在改造中我们始终用规划指导建设,把泥草房改造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小城镇建设统筹考虑,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根据各家各户实际情况,为农户免费提供设计方案。二是坚定不移在改造机制上求推进。将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目标考核,纳入绩效评估内容,对完成改造任务成绩突出的乡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在建房质量上,泥草办质量监管部人员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情况,加强技术方面的指导,使农民建房少走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浪费,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改造任务。在资金管理和监督上,坚持公开透明、阳光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对泥草房改造资金进行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在社会帮扶帮建工作体系上,积极开展城乡共建和“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一切积极因素,全力支持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三是坚定不移在合力攻坚上促推进。在泥草房改造工作中,各乡镇审时度势,迅速行动,认真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本乡镇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落实目标责任,细化推进措施,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屯、户,确保改造工作顺利完成。各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实行特事特办、急事速办,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加快泥草房改造进程开辟了“绿色通道”,在全县形成了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部门积极参与、社会大力支持、多方联动的泥草房改造攻坚态势,促进了泥草房改造提速升级。
(四)注重节能环保,加快节能房建设步伐。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造建设任务,我县积极宣传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大力倡导美观、节能、环保建房理念,引导农民更新建房观念,主动采取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建设住宅,我们也大力支持生产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农村新型建材企业(草砖、草板、节能墙板、复合墙板等)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并引进了凯欣轻质墙板厂和天成顺杰稻草板厂两家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目前,已在镇建国村建成一处5栋10户840平方米集中连片节能环保型住宅小区,在会发镇爱国村建成一户环保节能轻质墙板示范房。今年还有27个稻草板节能房村部将相继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