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2 15:25: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加速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6万人,其中新取得技师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数1200人,实现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340人以上。
2、开展各类职业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8.5万人,劳动预备制培训3000人。
3、加快后备技能人才培养。全市技工院校招生力争2500人以上。
4、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9.5万人次以上,取证人数7.5万人次,其中高级工20%以上。高新考试7000人,参加全国全省统一鉴定统考人数3500人。
二、工作措施
(一)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加强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市委确定的2018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贯彻“人才强市”方针,在全市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到今年底,实现每万名劳动者中有高技能人才340名以上。
1、创新培训工作思路,统筹好高技能人才增长。落实国家、省和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有关政策,创新思维,深挖潜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增长计划。加强与相关行业、系统的合作,细化分类培养工作,推动行业和系统内高技能人才规模化培养,提高高技能人才参考率,积极落实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果政策,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2、深化职业培训制度,不断强化职工技能培训。以市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为统领,深化职业培训制度。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贯通技能劳动者从初、中、高级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
3、创新人才评价体系,规范职业技能考评操作。完善企业现场评价、全国全省统一鉴定、社会化考评等多元评价机制,全面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重点抓好我市人力资源市场急需、通用性强、技术要求高的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资格社会化鉴定工作。进一步健全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指导企业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以用为本,以缺为先,创新机制,在企业内开展职业技能评价工作。
4、打造服务企业品牌,完善高技能人才服务平台。大力实施和推进“五个一”工程,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服务企业构架,充分挖掘高技能人才潜能,不断放大高技能人才效用,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服务。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在重点行业和企业中评选出30名“市技术能手”、3家“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和5名“市企业首席技师”,发挥技术能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企业首席技师的作用,以项目课题促进高技能人才专家成长,从而带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快速成长。
5、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快专项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医药高新区“省生物制药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省、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2013年将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加快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装备先进、技术领先、能够满足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公共实训基地,并在全市再筛选一批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6、营造成长成才氛围,开展各类练兵竞赛活动。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借助相关行业协会的专业力量,选择技术含量高、通用性广、从业人员多、社会影响大的职业,广泛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5项以上,发动面达到10万人以上,参赛人数达到5千人以上。同时做好参加国家和省级大赛的选手选拔工作,从中培养一批、涌现一批、发现一批、选拔一批技能人才,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7、加强民培机构管理,严格规范民办办学行为。进一步完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继续加大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业务管理与规范运行监督,引导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切实围绕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培训机构诚信评估和星级评审制度,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成批次培养,创特色、树品牌,推动民办职业培训健康发展,使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真正成为我市技能人才培养的一支有生力量。
8、落实完善各类政策,促进技能人才快速增长。通过企业、行业和人力资源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采集等形式,确定2013年我市高技能人才紧缺工种目录。增加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投入,做好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取证人员补贴核发工作,落实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研究制定市区技师、高级技师岗位津贴政府补助制度。
(二)以提高质量和提升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覆盖面
贯彻省市“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落实国家、省和市人才发展规划,以服务为本,质量为要,进一步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方式,促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科学、健康、稳定发展。
1、强化鉴定信息平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方案,建立在线服务管理平台,完成在线服务管理平台的上线、调试、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工作,逐步试行理论考试平台化,探索使用在线平台全方位质量监控。
2、拓展职业技能鉴定新领域。依托人力资源管理优质的企业和省、市公共实训基地,研发新岗位、新工种和新技能的培训项目及技能鉴定标准。对接新兴产业企业需求,高标准做好技能鉴定工作。稳步推进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更新考试模块,扩大考试规模,充分利用考试平台,提高智能化考试水平。
3、开拓职业技能评价新模式。重点开展企业评价方式的研究,创新评价模式,努力成为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新的增长点。研究进一步扩大技师、高级技师鉴定的职业(工种)范围和鉴定补贴力度。探索建立技能交流机制,为高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搭建平台。提高技能鉴定能力,为扩大技能竞赛职业(工种)的覆盖面、实现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4、广泛开展社会化鉴定工作。面向全社会劳动者提供各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好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和专项能力考核项目。大力开展新职业全国、全省统一鉴定。
5、完善常规化质量管理制度。继续执行质理管理责任制、质量督导制度和违规事件查处制度。根据鉴定质量管理实际需要不断完善责任制内容,严格对各地鉴定机构和相关培训机构的责任约束和追究。重视质量督导结果的运用,及时查处督导过程或投拆中反映的问题,并提出对相关工作的改进意见。进一步加强学生技师和高级统考组织实施工作,切实提高培养评价质量。
6、引导后备技能人才快速成长。以新职业全国全省统一鉴定为突破口,在高校师生中推广分层次分等级的职业资格考试,加大职业资格证书在高校的推广力度。抓好全市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实际培养能力有较大差距的现实问题,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参照企业用人要求,共同探讨,制定相关方案,开展职业资格鉴定。提高各类职业院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7、推进建设高质量考评员队伍。执行考评员定期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完善考评员队伍信息库,强化考评员的聘用制。逐步建立起责权明晰,奖惩分明,动态管理的考评员管理体系。坚持能进能出原刚,实行末位淘汰,确保考评员队伍考鉴的高水平和高质量。
(三)以培养后备技能人才为抓手,大力提升技工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能力
积极推进技工教育的深化改革,注重内涵发展,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引入和探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用为本,质量优先,充分发挥技能后备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
1、开展评估检查,完善教学督导机制。按照《省技工教育教学管理规范》、《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评估细则》和省重点技工院校标准,开展评估检查活动。有效落实各项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好办学规模、办学结构和办学质量的关系,加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推动教研改革,规范技工院校管理。注重内涵发展,引入和探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引领示范、授业解惑作用。培养有健全人格、技能过硬、诚实守信的新时代劳动者。强化对全市技工学校教研活动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3、加大招生力度,扩大技校招生规模。严格执行技工院校国家助学金补贴政策,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技工学校。扬长避短,采取与内地省份合作招生,企业联合办学、退役士兵入学、返乡农民工入学、在职职工函授学习等措施,全面完成招生计划。
【中图分类号】G239.2
为适应我国出版物发行管理规范运行的新要求,广西从2002年起,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强化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工作。截止2012年12月,全区已有6890人参加出版物发行员技能鉴定。此项工作还将继续深入开展,不断强化出版物发行员队伍管理,着力提升出版物发行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上下功夫,为出版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一、出版物发行员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概述
根据《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新闻出版总署2004年第23号令)和新闻出版总署、劳动部《关于对图书发行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通知》(新出联〔1998〕4号),出版物发行员工种被列为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对出版物发行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广西新闻出版局规定:各出版发行单位(含零售单位、摊点)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一律须通过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者即获得出版物发行从业资格;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者即获得出版物发行执业资格。几年来,未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民营批发企业一律不予审批,查实有违法违规发行活动的发行人员一律吊销《职业资格证书》。
二、广西出版物发行员职业资格鉴定现状
当前广西出版物发行从业人员约3万人,分布在14个市区。其中国有新华书店、出版社发行人员约5000人,民营、集体、个体书店(摊)4650家约25000人。广西在文化、经济的发展上与较发达省份有很大差距。出版物发行单位特别是民营、集体、个体书店(摊)分布点多且小、面广分散,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开展出版物发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难度大。因此,广西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从建站开始,就确定了整体规划,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由广西新闻出版局牵头,抓好基础建设,调动各市出版管理部门的力量开展培训鉴定工作,上下协同行动,分级逐步推进。
三、开展职业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闻出版行业是党和国家宣传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任务。新闻出版行业从业人员既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者,更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神圣的社会责任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开展好新闻出版行业培训鉴定工作尤为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行业内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新闻出版产业单位必须努力为员工量身打造技能教育平台,确保员工在工作中增强技巧和能力,增强竞争力。
四、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对策
(一)精心准备,切实保障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面对出版物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实现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实施"人才强业"的战略。
一是做好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
a、成立鉴定领导小组,由业务主管领导负责,对鉴定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具体分工。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和相应工作配套设备,形成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合理的管理体系。
b、把发行员培训鉴定工作纳入当年工作要点,并作为各市图书行业年度总结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对各市培训鉴定情况及时通报,以起到了宣传和激励作用。
c、下发通知,要求各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严格审批,按照《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对出版物发行员等级要求进行评估认可,并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d、为了把鉴定工作做得更好,促进发行员培训鉴定工作的科学有序发展,安排专职领导分管此项工作,应调整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创造有力的条件和环境。
二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出版物发行员职业技能鉴定属于专业范畴,面窄人少,要想提高社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认知度,宣传工作至关重要。
a、要利用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进行多渠道社会宣传,让社会了解这项工作。在批次人数较多的鉴定培训后,要在地方报纸上刊登或在电视台报道,以产生社会影响力。
b、通过开会,检查等时机针对出版发行单位进行立体宣传。我们应充分利用开会、例行检查的时机对他们进行有关出版物发行员鉴定方面的宣传讲解,使他们充分认识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取得广泛的参与和支持。
c、取得发行员证书人员本身的宣传也很重要。大部分发行员在培训鉴定后,特别是民企法人代表在培训学习后收获和提高颇多,通过自身的提高现身说法,能更好的在业内进行宣传,并发动自己企业的骨干参加培训鉴定。
三是做好鉴定规划。本着先易后难,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分阶段实施鉴定工作。按照总体规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国有书店,出版社和邮政系统发行从业人员集中进行培训和考核鉴定;第二阶段,重点开展对民营书店法人的考核鉴定工作;第三阶段,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使出版物发行员鉴定工作进入常规,每年定期进行考核鉴定。之后就要针对原有职业技能等级资格升级,书店新人和新申请开办民营书店的法人进行培训和考核鉴定,全方位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二)完善规章制度
相关的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规章制度,是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重要保障。
第一,建章立制,促进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制度化。我们根据新闻出版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等要求,建立起了包含申请鉴定、资格审查、考评人员管理办法、考评人员守则、技能鉴定工作程序、命题、考场监督、阅卷评分以及证书核发等内容的标准化鉴定规范和程序,不断完善了鉴定质量检查、鉴定机构评估年检、违规查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制定并公布了鉴定收费标准,规范了鉴定收费行为。从制度上保证了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
第二,改进手段和方式,促进考务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鉴定站使用总署鉴定指导中心的考务管理软件,并加强对工作人员考务管理软件使用的培训,提高软件使用水平,确保各项考务管理数据的准确和客观。目前已全面使用考务管理系统进行报名、成绩登统、证书打印,规范了考务管理行为。实现了政策宣传、信息、证书查询、等功能,在促进考务公开和管理网络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鉴定站全体工作人员都有着明确的岗位职责,各司其职,以保证鉴定站全体人员在从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都能做到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在每次鉴定工作之初,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各自职责和有关制度,并对照检查有无违规行为,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确保整个鉴定工作不出问题。
(三)着力抓好培训鉴定师资队伍和考评员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工作作风优良,职业阅历深厚,知识结构合理的优秀职业技能鉴定师资队伍和考评员队伍,是抓好鉴定质量的根本保证。
一是加强鉴定师资队伍建设。在开展培训鉴定工作时要注重请教行业专家、技术能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长期聘请他们参与培训鉴定教学工作。同时组织开展参观、调查、研讨、交流等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打造优质的鉴定师资队伍,组建一定人数组成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具有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的常规教师队伍。我站先后有48名教师参加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教师培训班,获得上岗资格证书,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二是加强鉴定考评人员队伍建设。近几年,我站35名考评员参加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考评员培训班,并实行资格聘任制和持证考评制;逐步建立考评人员资格培训、认证、派遣、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和考评人员诚信考评档案。不断探索考评人员的培训模式,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考评技术高超的考评人员队伍,提高鉴定质量。制定相关考评员管理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回避制度和公示制度,保证考评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巩固推广,建立健全鉴定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坚持规范操作,保证质量。秉承"从严要求,保证质量,精心组织,讲求实效"的鉴定,严格执行新闻出版总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鉴定的统一标准和规定。在实际的鉴定工作中,按要求审核申报资格,严肃考场纪律,每个考场都要有考场记录;阅卷登分按规定操作,试卷初评、核分、审核汇总等环节都有考评员签字确认。
二是要坚持岗位练兵,巩固成果。鼓励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体现行业水平。组织业务技能大赛,宣传技能考核知识。在全系统中开展一定时期的技能练兵大赛,比赛项目要涵盖全部考核的鉴定内容,通过人人参与,层层选拔,授予优胜者适当的荣誉称号。与此同时,在发展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广大从业人员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的工作热情,练好技能,创立佳绩。
(五)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到办事公开、简化程序
以服务基层、提高效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原则,尽量办事公开化,简化程序,开展便捷服务,推动职业资格考试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要办事公开。制定并出版物发行员职业资格的相关考试流程、考试申报条件及所需提交材料、鉴定申请表、考试时间安排,及时公示考生信息、考试成绩和对违纪人员处理情况,增强考试透明度。
二是要简化程序。为了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降低成本和时间,组织研发发行员职业技能考试报名系统,实施网上报名,为今后加强出版发行人员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农民工技能培训有序开展
农民工属于多行业、多工种范畴。因此,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工程,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和领导,才能使农民工培训和就业转移工作做到健康有序、卓有成效。基于此,区委、区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并召开专题会议。到目前,从区到镇、街道办都先后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为顺利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形成由“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各方参与、功能协调、积极推动”的农民工培训新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摸清实情,制定规划,落实任务。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摸清和掌握今年了我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与之有关的培训资源情况,为正确指导全区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我们把市下达给我区的培训任务及时分解到各镇、街道办、工业园管委会及各定点培训学校,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以区农民工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及时召开调度会并分赴各地检查落实任务情况,指导各镇、街道办、工业园管委会制定了培训规划,对具体培训形式、内容、对象和培训质量提出了保障措施。为进一步完善我区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办法,切实做好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工作,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印发了《2011年区农民工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并强化了在区财政局和区人社局分别设
立的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申领直补窗口,为全面实施农民工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培训工作扎实有效
在农民工培训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区从自身情况出发,充分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适应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村劳动者对职业教育培训多样化需求,根据职业(工种)的技能要求,岗位需求和培训对象实际、合理确定培训时间,职业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3—6个月,专项能力培训时间可长可短。我们还重点加强企业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今年全区工业园企业在岗培训近800余人,其中宝迪公司培训在岗农民工近558人,通过鉴定436人,鉴定合格率达78.1%。此外,我们以增强返乡农民工“以农创业”的本领为重点,结合我区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在返乡农民工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工500多人次,有效地激发返乡农民工创业热情。在开展培训过程中,我们除了利用培训基地集中办班进行技能培训外,还利用广播、电视、墙报、印发宣传资料、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涉及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技巧等内容,进行引导性培训,以提高在家或将要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同时,今年还在乡村中学针对应届毕业生开展了的引导性培训,向这部分即将走向社会的新的劳动者传授怎样适应社会、怎么寻找就业机会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就业本领。
(四)、强化基础工作,实行规范管理。
作为民生工程,如何使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就业转移工作做到规范有序、良性发展、卓有成效,必须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强化基础,规范工作。一是建立培训机构公示制度。将定点的农民工培训机构和培训工种(专业)向社会公开,公布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承诺以及师资配备情况,方便农民工查阅和了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建立培训项目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培训企业和定点培训机构行为,对农民工培训实施项目合同管理。三是建立基础台账管理制度。培训企业和定点培训机构要建立农民工技能培训各类台账,每期培训班结业时,逐级上报进行评估验收,作为向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申请资金补贴的原始依据,同时作为开展农民工培训日常监管的基本资料。四是建立月报制度。各定点培训机构要每月按时向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报送农民工培训进度情况。五是建立质量验收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了开班前验证、培训中检查、培训后核查的工作机制,对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六是建立督查制度。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专项工作督查活动,通过督查,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乡镇企业工作要点
一是继续强化政策落实,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创业杯”竞赛活动。完善考核方式方法,确保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制度化。
二是继续增强职业技能,搞好农村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依托现有的培训资源,围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重点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2011年全省完成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任务1万人以上,并且进一步完善各市(州)和重点县(市、区)职业技能鉴定站基础工作。
三是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企业间技术合作、贸易合作、投资合作等新机制。由单一开拓传统市场,向开拓新兴市场转变,全面开展农村二、三产业对外交流合作活动。在对外发展上,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继续支持重点企业参加在美国和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食品博览会,开拓欧美新兴市场,增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协作能力。在对内合作上,针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民营资本向北流动的新情况,积极构建南资北移通道,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到沿海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引资、招贤引智,促进交流合作。
四是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切实解决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在已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的基础上,支持惠民农业担保公司全面开展融资担保工作,积极向银信部门争取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配合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搞好企业融资和上市的培训工作,提高我省农村二、三产业的融资能力和水平。
五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组织企业参加农业部举办的适用技术推广与对接活动,有效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力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在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我省9个专业分中心的指导下,进一步抓好企业自主研发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百户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支撑的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农产品加工业工作要点
一是积极协调扶持政策,营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协调,争取尽早出台,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建设监测预警体系,搞好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与预警工作。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监测和预警体系,制订农产品加工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组建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预警网络体系、指标体系和数据交换体系,组织监测分析、专题研究和定期汇总,编制年度报告,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发挥龙头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搞好“农产品加工业百强企业评选”工作。为进一步发挥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引领和示范作用,提高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按照《全省农产品加工百强企业评选工作方案》要求,认真搞好农产品加工业百强企业评选工作,打造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和知名度。
四是启动玉米烘干和贮藏项目,抓好玉米等农产品产后储藏和加工。针对农产品产后储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严重、影响质量安全的现状,根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的要求,将在我省实施玉米烘干和储藏项目,研究总结玉米产后保管措施,控制和减少玉米等农产品的损失。项目成果将在全国推广,目前有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2011年下半年将在部分地方实施。
五是强化协作配合,切实加强农产品加工服务体系建设。以工作体系化和体系网络化为目标,建立内外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协调合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同市(州)、县(市、区)管理部门的工作联系,形成职责明确、上下互动、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
休闲旅游农业工作要点
一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从规划入手,紧紧把握市场需求,结合我省实际和区域特点,依托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五条具有北方特色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2011年规划建设1~2条精品线路。
二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的评选推荐工作。按照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要求,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认真组织部分县(市、区)参加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的申报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今年发展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1~2个。
三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企业星级评定工作。按照中国旅游协会休闲旅游农业分会的要求,搞好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评定工作。同时按照《吉林省休闲旅游农业企业星级评定办法》开展全省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星级评选工作,全力推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十二五”期间将评定100户三星级以上休闲旅游农业示范企业。今年根据“评定办法”评选20户左右三星级以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