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扶贫教育范文

时间:2022-08-07 18:00: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十三五扶贫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十三五扶贫教育

篇1

[5]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蓝皮书[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14:66-69.

[6]陈晓燕.民航服务质量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5):102.

[7]民航资源网.新常态下安徽民航科学发展路径[EB/OL].网址:,2015-05-13.

[8]Checkland,P.B.Soft Systems Methodology:A 30-year retrospective[M].John Wiley & Sons,1999:13-114.

篇2

[4] .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7-3-17(1).

[5] .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7-3-17(1).

[6] .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7-3-17(1).

【参考文献】

[1] .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7-3-17(1).

篇3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北师大中国扶贫研究中心学术成果丰硕。

扶贫故事

篇4

脱贫指标如何确定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罩饕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紧密围绕这个总目标和总方向,从约束性和预期性两个方面提出了10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包括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贫困户存量危房改造率5项。并明确指出,到2020年,56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序退出,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预期性指标包括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集中供水率、义务教育巩固率、贫困户因病致(返)贫户数、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项,并明确指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3%以上,贫困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这些指标的设置,既强化了“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的底线要求,又体现了《规划》的预期引导作用。

有哪些具体路径

农村贫困人口致贫因素复杂多样。从大的方面看,一类是与生存环境和资源禀赋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致贫因素;另一类是因病、因学、因无劳动能力、因综合素质等与个体条件密切相关的致贫因素。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8个方面实化细化了相关路径和措施:一是产业发展脱贫,主要包括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提出了13项产业扶贫工程或具体措施;二是转移就业脱贫,主要从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促进转移就业等方面,提出了6项就业扶贫行动;三是易地搬迁脱贫,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四是教育扶贫,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措施,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五是健康扶贫,主要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六是生态保护扶贫,主要从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个方面,提出了11项重大生态扶贫工程和4项生态保护补偿方式,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脱贫;七是兜底保障,主要从社会救助、基本养老保障、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会保障兜底措施,通过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脱贫问题;八是社会扶贫,主要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企业帮扶、军队帮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和要求。

为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规划》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活力作为重要原则之一,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扬自强自立精神,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光荣脱贫。要创新贫困人口参与机制,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组织化水平,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加强贫困群众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培养,推动扶贫开发模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推动贫困群众观念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创新体制机制

新时期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体制机制,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主要从5个方面提出了与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一是精准扶贫脱贫机制。《规划》对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定期核查、程序退出等作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规定,在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后,国家原有扶贫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二是扶贫资源动员机制。要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进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和规划衔接,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三是贫困人口参与机制。要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机制和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篇5

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45.3亿元,是2010年的2.5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3.01亿元,是2010年的3.37倍;固定资产投资达68.37亿元,是2010年的4.05倍;财政总收入达5.55亿元,是2010年的1.99倍。自2014年以来,连续两年在全省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发展理念和重大举措。“十三五”期间,荔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主战略和黔南州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及“一圈两翼”发展三大战略,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紧围绕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的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经济,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

“十三五”时期,脱贫是关键,荔波县必须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全面实现同步小康社会目标,强力推进大脱贫。

紧紧围绕“六个一批”目标,按照“三大理念”“八个精准”“八个抓好”“五个责任”的要求,以“两山”扶贫为主战场,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精准编制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为重点的扶贫项目,精准抓好教育医疗扶贫、生态扶贫、旅游扶贫、政策兜底等措施,做到“六个到村到户”。

全面推进“1+9”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扶贫攻坚示范县110个子项目。强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在贫困村优先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七小行动计划和“一事一议”等基础设施项目。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构建农村集中式供水全覆盖,促进城乡电力均等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县3.0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500元、13600元,年均增长10%、12%以上,农村集中式供水实现全覆盖,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以上。

同时,强化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织牢民生网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稳步推进“普十五”教育,优化职业教育,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大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医疗质量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和社会保障兜底工程,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养老、优抚安置四大社会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平安荔波”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进一步优化新农合补偿方案,实现新农合参合率达97%以上,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

深化全域旅游战略

呵护生态久久为功

2015年3月,荔波县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荔波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按照全域旅游“445”发展思路,坚持以旅游业为核心,着力构建农旅、工旅、文旅、康旅、体旅等融合式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保税仓储、安全食品、绿色轻工等绿色产业集群。

全面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园和绿色种养殖基地建设。抢抓全省加快旅游发展机遇,以项目为载体,对现有景区进行扩容提质,并顺应市场需求,着力丰富全县旅游业态,将全县旅游资源逐步开发,打造精品景区,完善全县水上乐园、主体乐园、动漫乐园、生态科普、高端休闲度假等旅游要素配套。着力将旅游经营理念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按照城景融合思路,注重民族特色风格风貌,加快打造醉美樟江景观带、民俗体育馆、老荔波古城文化区、夜游樟江等项目,做足文化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将全县特色民族村寨进行包装打造,形成乡村民俗体验精品旅游线路。计划到2020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55亿元以上,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积极创建1个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18个3A级景区,全力打造成为全国、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贵州第一旅游名片。

同时,大力实施旅游精准营销,充分利用新媒体,充分利用《跟着贝尔去冒险》《婚礼大师》等在荔波取景拍摄节目的品牌效应,深入推进与省内外毗邻区域合作,深化与韩国、东盟、欧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国内外区域的交流,提升荔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此外,坚持把发挥生态优势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突出建设大生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种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绿色荔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做大做强林业经济,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樟江河流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严格执行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重点抓好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建设,确保环境监测监察业务用房如期建成投入使用。强化森林火灾防控,最大限度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计划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垃圾收集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5%、85%以上,城乡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95%以上,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100%。

抢抓大数据发展机遇

把握发展规律促跨越

篇6

这一年,我们完成了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201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精准脱贫攻坚推进会,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深入研究扶贫重大课题,确立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措施,明确以25个贫困县,2900个“十三五”贫困村、2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精准扶持对象,精心谋划发展脱贫、保障脱贫和健康脱贫“三大攻坚战”。着力健全完善了脱贫攻坚政策保障体系,形成了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为宏观决策,省两办《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为中观指导,微观操作层面已出台了贫困县考核、贫困退出、定点帮扶、行业部门实施方案等文件。

这一年,我们提升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2016年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为月均270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月均290元,均已超过国家贫困标准。

这一年,我们取得了首鹬年的首战告捷。减贫年度目标超额实现,我省年初制定任务为70万人脱贫,实际减少贫困人口87万,全省贫困人口降到113万,贫困发生率降到3.3%,比2015年底下降2.4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预计达到9113元,收入增长率达11%左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升,500个贫困村退出、井冈山市和吉安县2个贫困县摘帽的减贫目标有望全部实现。

回首往昔,我们倍感骄傲;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

2017年是脱贫攻坚深化之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战略目标,扎实加大发展脱贫、保障脱贫、健康脱贫推进力度,努力打造脱贫攻坚的“江西样板”。

我们将切实做好贫困县考核、贫困退出验收工作。坚持脱贫攻坚的目标导向,对贫困退出严格评估,严格验收,对“虚假脱贫”严肃追责。做好精准扶贫和摘帽贫困县的第三方评估工作,确保高质量的脱贫。

篇7

两不愁三保障是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河南在农村贫困人口超过500万的省份中,排名第三。如此“大户”,如何脱贫?时间节点临近,脱贫攻坚剩下的“硬骨头”怎样啃下来?在这场举国上下“第一民生工程”的脱贫攻坚战役中,中国第一大省河南已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河南能否拿下此役,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兰考县乃至全省,河南干群众志成城,不畏困难,迎难而上,果敢给出了“河南方法”“河南答案”。无论是兰考首创“上保险”的金融扶贫、还是嵩县率先打响的旅游扶贫,不断创新而且细化的扶贫方法,无疑都是河南精准扶贫从过往“大水漫灌”转向当下“靶向治疗”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河南出台的5个《办法》和5个《方案》,是探索脱贫攻坚河南路径的“顶层设计”,是河南打出的脱贫攻坚“组合拳”, 打出“组合拳”,才能啃下“硬骨头”。这一揽子《办法》和《方案》,是一次真正的“亮剑”,着重解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4个关键问题,既是答案,也是做法,可谓找准了病根,点对了点,精准到了人,真正实现了因户、因人施策滴灌式精准帮扶,剑亮得更加得当,也更具“威力”。

众所周知,河南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是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扶贫任务艰巨繁重。“十二五”期间,河南用4年时间实现55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完成脱贫人口过半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河南“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的时间表也已排好,明确到2020年,稳定实现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所有贫困县在2019年前实现脱贫。

2016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也是关键之年,为扎实做好年度工作,实现兰考县、滑县率先摘帽,实现11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必胜,河南在细化精准扶贫“转、扶、搬、保、救”五字真诀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了四项工作:一是建好全省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贫困村扶贫脱贫落实平台、社会扶贫对接平台等“五个平台”;二是强化完善领导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约束机制、贫困退出机制、脱贫成效评估机制等“五项机制”;三是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雨露计划培训、特色产业扶贫等“四大工程”;四是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科技扶贫、千企帮千村等“行动”。眼下,河南层层立下军令状,干群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一个共同的目标――脱贫攻坚,决战“十三五”。

在全面脱贫的浪潮中,窥河南一隅,知中国全貌。战鼓擂响,扶贫开发任务紧迫而艰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是“三去一降一补”,其中补短板就是要补“三农”这个短板。如何补齐“三农”短板,那就是通过精准扶贫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共享。补齐“精准扶贫”中的短板,关键在于把好问题导向,补齐四个方面的问题,即补齐认识不够的短板、补齐基础不牢的短板、补齐政策不力的短板、补齐能力不足的短板。总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补齐短板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只有抓住了这个“牛鼻子”才能对照目标任务,抓出精准扶贫工作实效。但各地存在的短板不一样,有的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有的需补齐财政金融扶贫短板、有的需补齐社会保障扶贫短板、有的需补齐文教卫扶贫短板、有的需补齐产业扶贫短板……但有两个短板必须特别注意:一个是生态环境保护短板。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补齐的短板,也是事关民生福祉、为民所急所盼的痛点,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脱贫攻坚,要通过扶贫方式的改革创新,把农村公共资源不断延伸,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把一度沉睡的土地、资产、劳动力、自然风光等要素激活。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还广袤农村一片勃勃生机。还要以“洁净家园”活动为载体,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评选表彰典型卫生户、文明户,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另一个是补齐农户精神短板。现在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老弱病残幼现象突出。要针对这个群体做更多补短板工作,尤其要为精准扶贫补上精神短板,政府既要坚持物质扶贫,也要坚持精神扶贫,既要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就地就业,也要积极开展农村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并支持年轻有活力、有激情的文化人才进驻乡村,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通过他们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促使农村文化生态文明兴盛。同时,还要精心打造“农家书屋”, 为群众送知识、送理念、送政策、送技能,有力提升群众文明素养,让农村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不断创造脱贫致富奇迹,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从念念不忘的“梁家河情怀”到摆脱贫困的“宁德感悟”, 扶贫无疑是最念兹在兹和花费精力最多的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是最大的短板。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补齐短板”是最迫切的需要。补齐短板不能等、不能拖,不能雷声大雨点小,不能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只有加快补齐短板,彻底解决民生痛点,全面小康才能实实在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才更深刻、更饱满。由此看,“河南经验”值得借鉴。

篇9

 

2018年7月13日

 

大家上午好,下面就由我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扶贫攻坚相关知识。

一、2018年脱贫验收新变化

二、表卡册的填写

三、惠民政策解读

(一)产业奖补

1、对象: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在册的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参与“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抱团发展的和无劳动能力委托发展特色产业的在册的所有贫困户(不含退出户)。

2、奖补标准:以户为单位,每年最高不超过5000元。

3、奖补内容:贫困户申请的奖补项目,必须在本村所报“3+1”目录里,不在村级的“3+1”目录,但在县级的“5+2”目录范围内的,可以申请奖补。(县的5+2为茶叶、桑蚕、油茶、乡村旅游、香料+牛心李、鸡),各村的3一定要在县选的5中选,1可以自选。(现改为3+N了)

(二)劳务奖补

1、对象: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在册的贫困户(不含退出户)。

2、奖补标准:以户为单位,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元。

3、奖补条件:“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人或几人外出务工6个月(含6个月)以上,月均收入超过2000元(含2000元)的,每户每月奖励100元,每户每年最高奖励不超过1200元;补助年度为2017年12月-2018年11月。

(三)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补贴

1、补贴对象:已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补贴标准:对于5万元以下、3年以内(含3年)的信用贷款,经农商行授信后,给予免抵押、免担保、按基准利率财政全额贴息。

(四)教育补贴

1、学前教育:公立、民办(获教育部门批准的)每年每生补贴1500元。

2、义务教育:一是营养改善每生每年800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二是寄宿生(全区有住宿的学校)小学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中学每生每年补助1250元。

3、普通高中:一是免学费每生每年1180元(凌云);二是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3500元(我市)。

4、中职教育:一是免学费每生每年1500元(凌云);二是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只得两年)

5、大学新生入学交通补助(一次性):区内500元;区外1000元。

6、两后生:15-25周岁,简单来说就是读完了初中或高中不继续读书的对象,参加扶贫部门举办的技能培训班,每生每年1.2万元。

(五)雨露计划

1、本科教育:一次性补助5000元(2018年7月毕业)。

2、职业学历:每生每学期1500元。

3、短期培训:扶贫部门主办的每人每期3000元,不是的国家承认的一次性奖励800元。

4、实用技术培训:每人每天50元。

(六)民政补贴

1、农村低保:A类255元提到320元、B类205元提到245元、C类138元提到169元。

2、孤儿、特困人员:孤儿每月600元,五保散养每月400元。

3、高龄补:80-89周岁补60元,90岁以上补150元,100岁以上补300元。

(七)医疗卫生补贴

1、新农合缴费补助:财政补助60%。

2、住院报销: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城乡居民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健康扶贫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兜底。

3、先诊疗后付费:就诊时,无需缴纳押金,带上手册和农合本,出院时只出个人应承担的部分。

4、健康扶贫:健康扶贫保险起付线为200元,封顶线100000元。起付线是指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补偿、大病保险报销后还需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金额,封顶线是指健康扶贫保险最高的赔付金额。起付线以上分段报销比例:1000元以下50%,1000元以上至3000元 60% , 3000元以上至5000元70% , 5000元以上至10000元80% ,10000元以上90%。

(八)易地扶贫移民搬迁

篇10

(一)立足实际,面向未来。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制定既符合实际又着眼长远,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又要立足县情实际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三)以人为本,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使全县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汇聚民智,充分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理性。

各类规划要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导向,按照经济生态融合发展南北均衡互补发展的思路,突出项目引领,谋划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支撑各类规划,确保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围绕全县果品、蔬菜、畜牧养殖等富民产业,在现代农业设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病虫害监测能力建设、畜牧养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清洁能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种养业良种工程、新品种引进示范场、重要农产品集散地、农业公益体系、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扶贫开发、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道路、环境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新型工业化发展围绕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工业转型升级改造、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企业污染治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加工、果品、蔬菜冷藏冷链设施、专业市场体系建设、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服务业发展、信息网络技术运用、节能减排、工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污水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企业“三废”治理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城市街道改造提升、绿色照明、排洪排污、城市绿化、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交通设施建设重点围绕等级公路改造升级、县乡公路改造、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通达通畅工程、连通工程、农村公路、乡镇客运站网建设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文化 旅游产业围绕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布局,重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三馆”建设、文物保护开发、红色旅游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社会事业重点围绕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偏远农村学校教师周转用房建设、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重大疾病公共安全卫生防控体系、中医药发展、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福利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围绕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重点在农村生态建设、国家第二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环境保护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下经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土壤环境治理、乡村清洁工程、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创建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规划前期调研阶段(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制定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部署安排全县“十

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调研,形成全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行业规划的基本思路,完成重大课题调研报告。对确定的37个重大课题研究报告,各部门务于2月28日前送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以正式文件报送县发改局。(二)规划纲要框架起草阶段(2015年3月至5月)。县发改局根据省、市“十三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结合县情实际,起草完成全县“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框架。各类专项规划于2015年5月20日前完成,各部门分别送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以正式文件报送县发改局,经县政府同意后实施。

(三)规划纲要草案起草阶段(2015年6月至8月)。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起草完成全县“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

(四)规划纲要草案审定阶段(2015年9月至12月)。广泛征求乡镇、部门意见,召开专家评审会,形成正式规划草案,报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负责“十三五”规划编制统筹协调工作。

(二)规范编制程序。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建立健全规划的衔接、论证、和评估制度,保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要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组建由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专家构成的全县“十三五”规划专家评议咨询委员会,负责“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成果、基本思路框架、规划纲要(草案)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的咨询、论证和评估等工作。

篇11

当下的宏观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等国家战略必须成为新增长极,如何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此加以充分谋划、有效布局,且如何增强规划在下一个五年中的可执行性,均是棘手问题。

总体上,“十三五”规划将面对三个问句:一是如何说清“走出去”的钱从哪儿来,国内需求和“走出去”资金如何平衡利用?二是能否一改之前对投资忌讳莫深的态度,科学理顺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关系?三是如何确定“十三五”期间的GDP增速目标,做到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

三个问句回答好了,下一个五年或许会走得更稳、更扎实。

“走出去”的钱从哪来

“十三五”区别于“十二五”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国家对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态度、方式的改变。

早年,我国强调韬光养晦,经济活动与境外国家之间存有一层“防火墙”,即便提倡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但始终与外界存在隔绝。期间,我国走过一段漫长的“引进来”岁月,并在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开始尝试抵御“引进来”可能带来的全球经济冲击。

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思索“走出去”寻找新增长极这一新课题。我们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抵御冲击,而是如何“走出去”影响世界,展现大国风范,扛起大国责任。

这其中,资金问题可谓主要难点――“走出去”的钱从哪来?

去年北京APEC会议召开至今,我国在全球合作以及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中“许诺”出了上千亿美元的资金安排。但事实上,我国境内大到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小到农民工子女教育、医疗改革等民生工程,都对资金充满了渴望。由此,“十三五”规划该如何平衡好资金的内外需求?

最热的答案,莫过于动用我国现有的近4万亿元外汇储备,强化其多元化投资。

因此,注册资本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就由外汇储备、中司和进出口银行、国开行共同出资,其首期100亿美元资本金中,外储投入65亿美元,为最大出资方。同样,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其中国出资部分也基本由外储“扛大旗”。

需要指出的是,2007年中司以外储注资成立时,其2000亿美元注册资本是通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央行购买等值外汇来分期注入的,而非凭空派生货币。

但现今各种战略性资金安排或很少依照上述规矩,丝路基金、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均有外汇储备直接注资。

毋庸置疑,“走出去”意在提升综合国力、寻找经济新增长极,但目前国内还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医疗和教育改革等诸多民生问题,应当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综合考量。

当下,建议多以财政资金为种子来引导民间资本、商业资本进入,避免顾此失彼。

再看投资的重要性

“十三五”规划涉及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应该重新审视投资的作用。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实现多目标发展和“走出去”的夙愿,还需要提振决心和信心,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多目标发展进行很好的梳理,使其成为有效的奋斗方向,而非空谈。

这其中,核心目标还在于稳增长,尤其五年规划这一中长期指导意见,更应强调增长、强调供给。

近两年来,一部分人对投资一词避而不谈,“恐投症”蔓延,转而寄希望于以消费来提升内需,忽略了投资在中短期稳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缺乏投资,消费是无源之水,只能维持经济发展现状。经济要增长,依赖于能否实现和促进必要的投资。

例如,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就非常重要,既需要政府的组织和规划,也需要通过PPP等形式来加大民资参与;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民生建设亦非常关键,需要更多的市场化规则,在政府给予扶持基金等方面,更多交由市场来选择,一改过去“政府决定赢家”的做法。

再例如,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亦需要进一步投资,且规模不可小觑。

改革开放初期,为降低工业化的实现成本,我国走过一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五小企业”的历程,上马了一大批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和小火电企业,隔断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原本相辅相成的关系,造成了两者长期不配套的特殊国情。

这使得作为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推进难度骤升、“补课”成本攀高,大量民生投资亟待落实。

因而“十三五”规划中,既需要重新审视投资的作用,还需要解决投多少、谁来投、投向哪里等关键问题。投多少,关乎宏观结构调整;谁来投,要捋顺政府与民间投资在不同领域的轻重占比;投向哪,则是既要契合国家对外战略又要顾及民生工程的平衡艺术。

GDP增速的困惑

“十三五”规划中,GDP增速目标如何确定也是难题之一。

篇12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

3.财政总收入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3%;

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

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2%;

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

(一)抓管理,重协调,综合把控促发展。紧扣改革脉搏,立足我县实际,认真履行发展改革工作部门的职责,按照“两个一百(重点项目100个以上,投资金额100亿以上)”的要求,集中规划、统筹安排全县重点项目和产业项目。认真研究安排好2015年的重点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工作力度,在建项目抓推进、拟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竣工,确保项目建设的温度不降、力度不减。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理顺全县发展关系上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全县经济发展活力。坚持每月调度全县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稳步推进各项经济体制改革。

(二)抓调研,重服务,把握大局图发展。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增强经济形势判断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服务。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认真抓好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强化招投标监管工作,努力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项目建设环境。切实加强项目管理,严格制度管项目,协同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经常性的审查和监督,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