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18:47: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小班美术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操作材料和剪刀一把。
2、背景图一份、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战胜大灰狼》
价值分析: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用剪刀剪“篱笆”的兴趣。
——师出示背景图讲述故事: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小结:宝宝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这样吧,我们在小动物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
二、剪剪贴贴
价值分析:幼儿学习用剪刀剪直线条。
1、教师示范讲解剪贴“篱笆”
(1)看看这张纸上有什么?(一条一条的直线)
(2)复习剪刀的使用方法:小手变把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咔嚓咔嚓工作忙。
(3)小手拿在纸的下面,从下往上沿着直线剪下来,小心不要剪歪掉。
(4)用固体胶把篱笆粘贴好,要直直的贴,不要让大灰狼钻进来。
2、请个别幼儿试着来剪贴“篱笆”。
3、幼儿动手剪贴“篱笆”
(1)小动物们也想回家给自己造一些“篱笆”,我们小朋友来帮忙好吗?
(2)教师巡视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帮助他们一起完成剪贴“篱笆”的任务。
三、分享欣赏
价值分析:幼儿对作品分享欣赏,更丰富了幼儿的剪贴经验,同时也提供了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机会。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欣赏剪好的“篱笆”。
2、请幼儿来选一选哪个“篱笆”造的最牢。
幼儿园小小班手工教案:圣诞帽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粘贴技能,能将材料贴在纸面上,养成良好的粘贴习惯。
2、通过游戏让幼儿喜欢美工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长条卡纸、图形彩纸、浆糊、抹布。
2、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订书机,皮筋。
三、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我们都有好朋友,老师请宝宝们去找找你的好朋友和他抱抱,好吗?
2、学习粘贴图形。
*认识纸张和图形。
老师:瞧,这里也有两个好朋友,他们也想抱在一起,是谁?(出示卡纸)认识大大的卡纸。
(出示彩纸)这是什么纸?认识彩纸。它是什么形状的?
这里还有一些图形,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方形、三角形、心形)认识这几种图形和颜色。这些图形想和卡纸做朋友,它们怎样才能贴在一起呢?什么能帮助它们?(浆糊)
*教师示范粘贴。
我们来试试:蘸一蘸,抹一抹,啪——擦一擦。
请个别幼儿上来粘贴。提醒图形要分开一点,不要叠在一起。
那边还有许多卡纸和图形纸,请你们也去贴一贴,做一做,好吗?
3、幼儿操作,粘贴图形。(轻声播放关于圣诞的歌曲)
4、变魔术
卡纸还会变魔术呢,瞧它会变成什么?(教师示范做成一顶圣诞帽)
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我给大家变了一顶圣诞帽,漂亮吗?你们想变顶圣诞帽吗?那我们请客人老师变一下。请人帮忙要说:“请帮帮我。”
5、幼儿请客人老师装订圣诞帽。
6、戴上圣诞帽一起过圣诞节,让客人老师给小朋友拍照欣赏。
“你的圣诞帽漂亮吗?你喜欢你的圣诞帽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粉笔的性能,学习用粉笔画稍长的线。
2、帮助幼儿体验相互合作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兔妈妈头饰、大灰狼头饰各一个,水果篮一只、玩具蘑菇(多于幼儿人数)。
2、“袋鼠”、“大灰狼”的出场音乐,笛子音乐,录音机,粉笔人手一份,场地布置图。
3、幼儿已听过《小兔乖乖》的故事,对故事情节较熟悉。
活动过程:
一、呈现小兔、兔妈妈、大灰狼头饰。以游戏活动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为幼儿带好小兔头饰,并带幼儿听音乐跳出场。
“小兔乖乖,外面的太阳真好,我们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吧。”
(开头设计的目的,首先是让幼儿放松,戴头饰不仅可以让幼儿觉得新鲜有趣,也有助于老师把幼儿导入游戏的情境,使幼儿很快进入角色。)
2、播放大灰狼的音乐,幼儿倾听,感受紧张、害怕的气氛。
3、鼓励幼儿积极思索、想象不被大灰狼捉走的方法。
“哎呀呀,刚才是什么声音?我好害怕呀!”
“怎么,是大灰狼要来了?兔宝宝们,快快想个办法,可别让大灰狼把我们捉走了。”(引导幼儿说出造篱笆的方法,如果说不出,教师可直接说出来。)
二、引导幼儿了解篱笆的外形,并探索篱笆的筑法,自主想象。
1、“小兔乖乖们,妈妈来教你们造篱笆,造一条又大又宽的篱笆,不让大灰狼进来,好吗?”教师运用语言“造篱笆要从上到下,深深地去,造得长长的、密密的”来帮助幼儿掌握造篱笆的技能。
2、观察篱笆,同时“妈妈”在地上示范:
用粉笔在线上画直线,要从上往下,长长的,密密的。
3、请个别幼儿来“造”,了解幼儿掌握技能的情况。
“妈妈一个人造篱笆实在太慢了,谁愿意来帮助妈妈?”(可以请2~3名幼儿来画直线。)
三、渗透造篱笆的技能,鼓励幼儿充分表现。
1、“兔妈妈”发给每只“小兔”一支粉笔,要求“小兔”在大圆圈上造篱笆。又要求“小兔”想办法:怎样造篱笆才能不让大灰狼钻进来。
2、小兔造篱笆(开始时,孩子们出于好奇,造得篱笆宽宽的、松松的)
观察孩子的操作情况,“兔妈妈”故意走到一位篱笆造得又细又密的“小兔”前,做钻进的动作,并说:哎呀,这只“小兔”的篱笆造的真好,大灰狼肯定钻不进来。对造得疏得可以请其他“小兔’来帮助,体现合作。
四、用游戏的方式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
1、兔妈妈:“兔宝宝们,你们真是太能干了!累了吧?快,到草地上去休息一会儿,妈妈现在去采些蘑菇回来。记得大灰狼要把门关关好。宝宝们再见!”(教师退场换上大灰狼头饰戴上出场。)
2、教师以大灰狼口吻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
大灰狼:“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作出嗅的样子)嗯,好香的味道,那边肯定有一窝小兔子,让我去捉只小兔尝尝。
大灰狼来到篱笆前,做出跳、钻、推的动作,边做动作边说:“这篱笆造得可真高,让我找个洞钻进去吧。咦,找不到洞,气死我了,我就不信推不倒你。这篱笆谁造的这么高,这么密,这么牢,让我没办法去捉小兔。”
“没办法,我就假装兔妈妈,唱支《小兔乖乖》的歌,骗他们开门。”(此时,幼儿已完全融入情境与角色中,当大灰狼唱完后,幼儿马上接下去唱,气氛相当好,完全感觉不出这是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五、拓展延伸,引发再创。
大灰狼灰溜溜地下场,教师换上兔妈妈头饰,边唱《小兔乖乖》边上场。
1、认识、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2、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创作表现蚂蚁的形象;
2、小组合作创作,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仪、奖励星、学生创作用纸、篮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1、播放动画《蚂蚁团结就是力量》
2、你们见过蚂蚁吗?它长得什么样子?我们看看蚂蚁的图片吧!
师:蚂蚁的结构是什么?
生:头、胸、腹、触角、脚
师:总结,我们已经了解了蚂蚁的结构,快下雨了,这么可爱的蚂蚁接下来会怎么做呢?谁能告诉大家。
生:快跑……
生:躲起来……
师:都是好办法,可是它们家里有许多东西,怎么办?
生:搬家
板书课题《小蚂蚁搬家》
二、新授课程,掌握蚂蚁外形及搬家场面
师:搬家,谁能告诉大家,蚂蚁是怎么搬家的?我们看一段动画看他们是怎样搬家的?
(播放课件蚂蚁搬豆)
看录像时要求仔细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动作,一粒大青豆,一只蚂蚁搬不动,它怎么办呀?
师:同学们,我们看了蚂蚁搬豆的短片后,思考一下,为什么一个人完不成的任务,而多人就能完成,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生:团结起来力量大。蚂蚁勤劳、有智慧。
三、开阔思维
大胆创作
勤劳、有智慧的小蚂蚁,今天你们就用画笔来表现蚂蚁搬家的场景。可以用拟人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蚂蚁搬家的场景。
1、首先请大家欣赏课本上的绘画作品,家蚂蚁怎样搬家?
2、下面请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几幅作品。
学生通过观察产生联想,蚂蚁可运用背、顶、抬、推、拉、滚、开车等运输方法运各种食物、家具、电器等,还可增加大树、小鸟、鱼、乌云、山洞、小木屋等拟人场景,丰富画面内容,提高创作激情。
师:哪幅画画的好?好在哪?
生: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动态多样。
四、作业要求:(伴随音乐作业)
1、构图饱满
2、色彩鲜艳
3、动态多样。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学生拿自己的作品上讲台,让学生评价,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画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画框的剪裁设计。
教学用具:生活中的画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展示(让学生看看墙上的画,再看看自己的画)
2、讨论:墙上的画与自己手中的有什么不同?
(想不想把自己手中的画变得比墙上的还漂亮?)
3、出示课题——《自制小相框》
二、 讲授新课。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验证一下这句话)
1、欣赏图片:
(1)课件出示图画,供学生欣赏。
(2)看书中照片,对照片上的小相框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图案进行分析。
2、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画?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画纸比照片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
三、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一个范作。
因为,我们拿到一幅画,和照片不同,没有规定的尺寸。所以,要做一个美丽的画框第一步就是要把画拿来剪裁,这是至关重要的。从你画的造型上做一个剪裁、也可以从你画的局部开始,把你画的不好的地方给裁掉,或者遮盖掉。
(2)步骤
剪裁好形状之后,开始选择要用到哪些材料,准备好了之后,先从大的地方着手,细节图案装饰部分留到最后。
四、实践活动:
来,让我们把自己的画变得更漂亮!
1、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画框,装点自己的作品。比一比谁的画框更新颖、更漂亮。
2、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协调。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3、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针对性进行辅导。
单位:嵩县纸房镇石坡小学
设计:汪喜旺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笔筒的造型表现,并运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笔筒,初步尝试设计所带来的乐趣。
2、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动脑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竞争意识。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
教学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要有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笔筒
学习准备:塑料瓶、彩色卡纸、彩色软纸、双面胶、剪刀、小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夏天到了,大家都喜欢喝饮料,在校园一角老师发现了一些东西,比如:矿泉水瓶、牛奶盒、塑料袋……
2、美丽的校园被破坏了,可是我不担心,我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们特聪明,肯定会把它们变变变的,在变成宝贝之前谁能说说这些废弃物有什么用处啊?
(装水浇花、撒菜、装东西……)
3、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将这些废弃物变成宝贝——做笔筒(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二、讲授新课,引导探索,了解新知
(一)笔筒的历史
(课件出示)提到笔筒它可是有一定的历史了,早在明清时代已经盛行。古代的文人雅士把书桌上的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而书桌上的第五宝就是笔筒了,说明笔筒在工作学习中不但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还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笔筒文化欣赏(古筒和现筒)
1、在我国自古至今,许多能工巧匠的杰出创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
2、引导学生欣赏,发现材料和表现内容的多样性。
(1)观察导向:笔筒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些笔筒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这些笔筒装饰了哪些图案?色彩怎么样?有什么功能?
(2)引导发现,学生交流:
①制作材料广泛:瓷、竹、木、玉、石、塑料、玻璃……
②造型新颖独特:有圆、有方、球形、锥形、柱形、动物、人物、建筑、生活用品、上窄下宽、连体的、不规则的……
③内部结构不同:单筒、双筒、多筒
④装饰图案自由:动物、人物、山水、花鸟、风景、文字、卡通形象……
⑤装饰色彩鲜艳: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⑥制作方法灵活:画的、粘贴的、雕刻的、书写的……
⑦功能多样:不仅盛笔,还可以盛其他学习用品。
⑧古筒和现筒的材料和用途不同:
古筒主要用瓷、竹、木、玉、石等制作。只用来盛笔所用。
现筒大多用塑料、玻璃、瓷等制作。可以摆放很多东西。
(3)师结:通过欣赏我们发现古现代的笔筒制作材料广泛,造型独特,结构优美,表现形式多样,它不仅用途广泛,还是我们生活的小伴侣,课桌、办公桌的美化者。
(三)学生作品欣赏研究,技法交流
现代的笔筒造型各异,颜色鲜艳。那么用废旧的瓶子盒子做的笔筒,也有它们独特的地方。(出示课件)看,电脑中的小朋友们已经把手中的瓶瓶罐罐变成了一个个既漂亮又实用的笔筒了,你能看出他们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在制作的时候用了哪些装饰方法?你还能想到哪些装饰方法?(剪、贴、卷、折、编、穿连等。)
1、自制作品欣赏。
2、同桌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
4、师结: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们知道了这些漂亮的笔筒都是由一些饮料瓶、酸奶盒、冰糕棍等废旧的物品制作而成,在制作时需要用到剪、贴、卷、折、编、穿连等手段。
(四)探讨学生作品的制作步骤。
1、(出示课件)赏中悟略。
2、师生共同小结制作步骤:
①创作构思:整体设计。
②选择材料:裁剪塑料瓶或纸盒。
③设计造型:瓶体、盒体造型。
④装饰美化:图案色彩装饰。(生边说师边示范)
(五)创作构思
1、交流:好的作品是怎样的?(美观、实用)创作出好的作品应在哪些方面上下功夫?(实用、造型、装饰)
2、想一想你们手中的瓶瓶罐罐能做什么样的笔筒,你的笔筒造型有什么新颖独特的地方?准备用哪些方法装饰?可以单独做,也可以两个人合作。
请学生交流想法。
三、实践操作,新知运用
1、请你也来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独特,实用而美观的笔筒。
提示:
①利用一个或多个合适的筒状物做笔筒的主体。
②发挥想象,把笔筒变成一个有趣的造型。(如:动物、人物、建筑、生活用品等。)
③利用多种方法装饰。(如:剪、贴、卷、折、编、穿连等。)
④色彩搭配要鲜艳,对比强烈,图案装饰要美观。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学生为了使笔筒色彩更漂亮,小组准备的彩纸资源可以合理共享。同时在制作时注意安全,保持地面卫生。
先完成制作的小朋友可以帮助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制作。
四、作品展示,体验乐趣。
1、同学们,现在呈现在你们眼前的是你们自己的作品,我们就请各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第一,告诉大家你们的笔筒运用了什么材料?
第二,笔筒上装饰了什么内容?是人物呀还是动物?还是花卉或风景?
第三,制作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方法?是画的还是剪贴的?还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2、学生进行互评、师评。
3、通过师生的评价,你感觉对自己的作品还满意吗?
(1)满意。——问:最满意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