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3 09:57: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级会计师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年后学习的时间规划分为两大阶段,过渡阶段和备考阶段。过渡阶段是指假期刚刚结束,重新进入备考状态的前几天。这几天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比较难熬的时期,很多小伙伴们还未走出春节的氛围,还没有完全把心收回到学习中去,那么在这一时期的学习怎样来安排呢?对过渡时期给大家几点建议:
1、将中心放在复习较为基础的知识和较为简单的科目上去,比如看一看经济法,复习一下初/中级会计实务的基础章节等。
2、将有效学习的时间尽可能的延长,比如第一天工作日你认真看书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那么第二天你就尽可能的延长到两个小时。
3、将年前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一遍复习巩固。年前学习的知识可能经过一个假期就忘掉,如果继续赶进度学习就会严重影响效率,所以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在这个过渡时期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一遍复习。
针对备考阶段小编的建议:
经过几天的过度,当我们的生活作息步入了正轨,我们就顺利进入了备考阶段。备考阶段比较漫长,直至考试结束。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将它分成几个小阶段,比如报名前阶段、学习新教材阶段、复习阶段、冲刺阶段等。小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喜好、学习方法自由划分,但是最重要的是每个小阶段都要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和任务目标,度过每个阶段后都要完成该阶段的任务,达到这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比如在报名前阶段,我的任务目标是完成我的预习计划,将旧教材知识点进行整理预习。在学习新教材阶段我都有我每天的任务和时间的规划,这样才能将时间规划好,达到高效学习。
二、每天的学习安排
在过渡阶段,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做固定的安排,只有一点:尽可能的延长有效学习时间,每天最好达到2~3个小时。
在备考阶段,每天的学习安排如下:
固定学习安排:每天晚上的7:30到11:00左右(共三个半小时,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大致分配为:单科精读学习两个小时、做练习题一个小时、回顾复习知识点半个小时;周末两天整,可以分时段,反复进行精读、练习和复习。
自由学习安排:早上6:00起床学习到7:30;午休中的一个小时;上下班在公交、到地铁上的2~3小时。不要小看了这些挤出来的时间,加起来每天有近5个小时呢,早上起床后的时间可以用来温习知识点,午休时间做一些小练习,长期的积累,积少成多。
以上是针对上班族学员们的一份学习计划表,针对全职学员时间比较充裕,可自行安排,建议全职学员每天的学习时间能达到6个小时。
三、学习进度的计划
关于学习进度的计划,学员们可以根据每个科目的难以程度、考试难度和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安排。
可以为你提供一个框架,帮助你来对细节进行安排:
1、在20xx年会计职称考试报名之前对2013年的旧教材进行全面预习。
会计信息化,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观念下的会计、财务工作者将同时成为财务信息工作者。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会计理念,将古老的会计学手工模拟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大对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以适应实务工作对相应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目前,许多财经类学校大多重视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很少建立信息化会计的实验环境,在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和环境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仍然以理论授课为主,实验教学内容单一、陈旧
现有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虽然明确了会计实训的课时比例,但是对每门课程的实训目的、内容、时间、效果没有很好的落实和监督。教师课堂教学感染力不够,多数专业课的授课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课方法,教学模式呆板、单一、枯燥,一支粉笔一本书,严格按照教材内容传授理论知识,用书本知识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忽视了实践操作,限制了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科的实践教学多采用纯手工方式操作,效率低下。会计电算化教学基本上只进行总帐系统的实验,要求和层次只停留于采用某个会计教学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建账、制单、审核、记账和编表的基本训练上,实验内容只选择工业企业中某一时期的几十笔经济业务,仅在财务处理、报表系统上进行模拟实验,其他的相关学科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等方面的使用很少涉及。
2.缺乏仿真的实验环境及系统的实验教程
目前,中职学校已基本配备会计模拟实验室,并且硬件设施完备,实验教学采用的会计软件大多是单用户版,这就决定学生只能进行单机应用模拟试验,而不能进行网络应用模拟试验。会计电算化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与之相适应而用于实验教学的会计软件已经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软件的发展。
3.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结合难度大
表现在仅限于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学生没有深入实际工作中,不便于增强学生对财会部门内部信息及与其它部门业务信息联系的直观感受和消除模拟实验可能存在的不确信感。
4.信息化专业教师缺乏
许多专业教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不熟练,不懂得教学软件的使用。信息化教师在编辑、修饰、处理、存储、使用和管理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欠缺。多数会计专业教师擅长理论教学,实践能力欠缺;专业教师既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又指导模拟实验,力不从心;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无法保证。目前所采取的“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使这一问题暂时得到缓解,但加强教师信息化实践能力培养,仍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信息化会计实践教学的若干建议
1.创建信息化会计实验教学平台
学校利用自己的校园网,通过媒体文件,Flas、仿真技术等为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和网上模拟实验提供支撑平台。
(1)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创新财会实验教学环境,建立虚拟仿真实训教室,全真模拟财会工作现场环境,按照公司办公的真实场景业务处理,从办公设备到位置摆放,全面模拟财会实训中心的模拟环境。突出实验教学具备的高度直观性、环境设定的灵活性和充分允许实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特点,并且模拟财会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工作流程和处理事项:真实的单据/账簿/报表、角色/流程,实现对现代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有助于系统化、专业化提升的财会领域实践人才的培养。
(2)选择功能强大的实训软件。能够完全模拟手工实训实验操作,会计实训软件数据应由基础、专业和综合三大类会计实训软件构成,综合类实训教学数据中又包含了特殊行业企业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数据和理论性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数据,软件应以教、学、练、考为设计依据,满足学校老师教学、学生自学、实训练习、阶段性考试的需求,提升学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框架――基础模拟、岗位模拟、综合模拟
(1)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以当前的课程为对象,按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单元模拟、阶段模拟、综合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是在课程中进行的,属于课程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的内容,主要是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账务处理系统、报表系统的设计框架以及实施,这是会计信息化其他有关课程模拟的基础。
(2)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是实习阶段完成的。岗位模拟针对企业财会实际岗位分工,分组进行实习,对不同岗位重点实训,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各项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更深入了解各岗位的区别与联系,更好的掌握整个业务流程。如基础会计、出纳实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同时,软件中融入多媒体技术,Flas、音视频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高深的会计知识、提升学生的会计实操技能。课程基础模拟与岗位模拟不是独立的两个过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是财会专业实践的重点。学生从建账套开始,完成初始化、输入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操作。
(3)会计信息化综合模拟。依托ERP沙盘建立一个微型的市场环境,创造一种职业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市场交易和参与主体,直面各种业务,借助实物及模拟沙盘完成相应业务处理,并直接为企业(个人)的生产、采购、销售等决策提供必要信息。通过各类行业不同角色的扮演及近乎真实的市场行为,让学生体验到工作中信息的集成化;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动态化,从真正意义上接近了信息化实训的目标,提升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效果。
3.强化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和顶岗实习
(1)实习基地实践。选择会计信息化比较规范、应用比较成熟的企业,与之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分批分期到会计信息化实习基地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实施信息化会计的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条件下,得到针对性极强的业务技能训练与感受。
(2)顶岗实习。结合毕业实习,安排一定时间的顶岗实践。将校内模拟实践课运用到岗位实践中,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目前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对会计信息化理念的认识不足
在过去传统的会计教学活动中,大部分中职学校存在着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往往只是将会计信息化看作一种教学工具与教学内容,仅仅将会计信息化作为会计处理的一种新形式与新方法。大部分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会计信息化在会计处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势,但是却没有看到会计信息在现代企业改革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与创新性。这种片面观点,导致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中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缺少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追矫妫菏紫仁腔峒菩畔⒒?相关课程的安排比较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课堂时间去学习。其次,中职学校对会计信息化所需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没有给予学生完善的实践环境去进行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最后,我国中职学校在会计信息化教学队伍建设上也比较薄弱,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二)教学手段尚不完善
会计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一门对实践与理论教学都十分看重的学科。对于实际情况中的会计教学活动来说,教师一方面需要做好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安排,另一方面也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机会来进行会计处理方面的实践。这一要求对于会计信息化也是一样,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我国中职学校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填鸭式教学的情况。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缺少实践性与互动性,一方面理论教学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死板,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活动仅仅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上机操作当中。这就导致学生对于会计信息化方法与理念的学习,往往只是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在理论教学中没有充分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具体内涵,在实践中也没有时间去充分锻炼会计信息化中的具体操作。
(三)课堂教学缺乏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如同前文所述,会计是对于实践与理论教学都十分看重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只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实现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目标。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安排中,要给予学生更好的实践机会去锻炼。但是由于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认识的不够与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完善,我国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实践课程安排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由于对于会计实践教学活动的不够重视,大部分中职学校在实际情况中都缺少社会上正常经营的合作企业来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环境。其次,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会计实践缺少系统性的指导,表现在实践活动缺少合理的规划,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这就导致实践教学很难对学生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发挥帮助,对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三、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积极改革教学观念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所具备的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创新性与实践性,另一方面也要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理念在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这也就需要中职学校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给予会计信息化教学足够多的重视,将信息化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其次,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的比重。最后,中职学校要不断提高对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投入,做好在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中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与整合
会计信息化的教学活动需要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作为支撑,这是完成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就需要中职学校做好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工作。首先,中职学校要做好会计信息化教学队伍的建设工作,会计信息化的教学与其他会计相关课程教学的要求不同,它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好必备的会计教学知识,还要求教师在信息化方面也能够达到教学标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做好会计信息化教学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选聘符合要求的优秀教学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其次,要做好教学活动的创新工作,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做好课程内容的选取与创新,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去理解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与手段。
(三)全面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思路
本届年会将以“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为主题,同时兼顾其他热点内容,将重点研讨如下议题:
1.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与应用
2.政府会计信息化研究与应用
3.内部控制与IT风险管理研究及应用
4.审计信息化研究与应用
5.XBRL企业内部运用案例研究
6.“互联网+大会计”时代的会计信息化新发展
7.财政部会计信息化新法规实施与应用
8. 会计信息化技能认证及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研究
以上仅为参考性议题,在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应用范畴内,作者可根据研究成果自行拟题,欢迎会计信息化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提交相关论文。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将组织评选年会优秀论文。
二、征文事项
1.征文截止日期
2016年6月10日(以论文发出日期为限)。组委会遴选后在2016年7月10日前发出正式的会议论文录用通知和参会邀请函。参会回执请务必于2016年7月20日前发至会务组。
2.征文注意事项
(1)应征论文应当是未公开发表的论文。
(2)应征论文被会议录用后将在中国会计学会网站、中国会计视野论坛――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学术讨论版 网站上登载,同时将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并向《会计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财务与会计》《会计之友》等杂志推荐发表。
3.提交论文的内容与格式要求
(1)页面设置A4纸;(2)文章标题(居中,三号黑体,上下各空1行);(3)文章作者(小四号宋体,居中,作者之间用空格);(4)单位、邮政编码(小五号宋体,居中,后面空1行);(5)“摘要”(五号黑体,顶格),摘要内容(小五号宋体);(6)“关键词”(五号黑体,顶格),关键词(小五号宋体,下空1行);(7)以上项目的英文内容,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与中文部分相同,文题、“Abstract”、“Key Words”加粗;(8)正文(五号宋体,单倍行距),标题(黑体),图表分别按顺序编号;(9)“参考文献”(五号黑体);(10)作者个人信息单独一页(作者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单位、通信方式(联系地址、邮编、电话、传真、E-mail地址))。
4.论文提交要求
通过电子邮件提交word格式论文。电子信箱:。邮件主题为“中国会计学会第十五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征文”。
5.联系人:陈丹妮老师:0577-86596211;15067851757
应里孟老师:0577-86595931;15158550788
孙玉甫老师:0577-86599345;15258683890
6. 通信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会计分院
邮编:325035。
2000年之后计算机的应用已经覆盖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领域里,特别在财务管理的范围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普及率很高达到80%以上,急需大批量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因此全国中职院校也相应的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但是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毕业生难就业的现象。我做为作为一名电算化会计专业授课老师,谈谈自己在教学和实操、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观点。
一、规范会计电算化理论教学,为学员打好会计基础知识和电算化操作本领,所学内容能够融汇贯通
(一)增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授课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
1、会计电算化包含会计知识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现在的大多数专业教师大多数都是60、70前出生的,对计算机比较陌生,不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谈何教学生,会计教研组的中老年教师多数没有学习过计算机知识,在青年教师中,也存在着知识老化的问题。可是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年轻人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也是会计教师计算机知识水平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这样教出的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财务软件一旦更换后就无从下手。
2、对专业课教师个人来讲,学习的主动性比较高,但缺乏积极引导和学习交流机会。学校可以加强在职培训,让专业教师进行有组织的系统学习。教学内容应以计算机基础操作、计算机故障处理、办公软件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维修、网络应用等实用技术为主。重点培养年轻专业课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参加国家、省、市计算机和会计各种等级考试,造就一批复合型专业教师。
(二)教学课程的设置
目前不少学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主要有:会计电算化的起源、目标、概念、研究对象、任务、意义、英语、语文、数学、证煌蹲省⑹谐∮销、会计法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等辅助课程占用课时较多,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所占比例很小,为适应课程需要,老师还要传授部分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学校应该精简、整合一些辅助课程,给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腾出更多课时满足实训的需要。电算化模拟安排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结束以后实施,通过老师的编排和指导以电算化的方式实现会计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利用,并和手工业务做比较,相信这会更好的促进教与学。其次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故障处理和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在办公软件中重点 excel操作和使用,学生应掌握使用excel动态图表的操作,用excel可以较灵活地实现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中的编程功能,把excel用到财务管理分析计算中,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如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等,这非常实用让毕业学生受益匪浅,在对毕业生的回馈信息中已经得到证实。
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训练,为以后毕业学员到工作岗位上实现无缝对接
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教学中,模拟教学应围绕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注重平时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集中的、实用的、专门的强化训练,对那些在教学环节被忽略或应该给予重视而没有重视的部分,特别要注意补缺补差,把毕业实习既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一节,从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和纰漏,完善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实用性。
实际账目模拟案例教学,就是直接取某一个企业的案例,由专业教师提出要求和目标,让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扮演企业财务科室人员,按财务流程相互配合分别进行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账目处理,让学生对比两种方法的效率,教师检查模拟操作结果、点评、总结。这就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学习理论知识与训练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教学与学员互相配合,学员与专业相融合,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这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思维、动手能力、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习了的主动性,为学员发现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指明了学习方向,并为学员到企业实习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三、加强校企合作,把拟毕业学员送到企业财务岗位,增强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经验
学校与企业合作能够全方位地拓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之路,同时有利于企业的人才培养。双赢策略使学校方面可以及时反馈社会近几年对本专业需求量和专业技能的调整,增强专业的适用性;对企业方面可以借用学校的教学力量,提高知名度、社会效益、吸纳储备专业人才。校企合作主要实施方法:
1、和有财务资质认定单位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进行会计电算化初、中、高级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样学生毕业时就可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和各类企业合作。例如:商业、加工业、服务业等让学员接触多种类型的财务账目。学校可以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及时了解电算化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及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岗位的需求,以便更好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实训。同时,教师可以将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教案,按教案进行教学;还可以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训,零距离地参与实际岗位工作。加强学生毕业后的专业操作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普及的阶段,高职教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肩负着向社会输入有用人才的重要职责。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因此,高职会计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以目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实际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会计教学实效。有关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方面的研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
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教与学不统一。现代职业教育,确立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相比其他教育,高职教育更加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是,某些高职院校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对会计专业特性认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体系出现了教、学分离的现象,降低了实践教学的实效。部分高职院校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教学,轻视甚至忽视了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关注不足,其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更是表现出重重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学设计不合理两个方面。某些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一味地强调课堂教学,单一地采用教学教材,教师向学生大量的灌输会计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知识巩固与掌握的部分,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会计知识点越来越难而且复杂,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困扰。教师主导功能的发挥就需要掌控好教学节奏,分配好教学任务,给予学生适时恰当的指导,单一的教学形式并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外,教学设计是会计实践教学的依据,其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效果。部分高职院校对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认知不足,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有所欠缺。(二)实践环境匮乏。良好的环境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主要包括思想环境以及教学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思想环境是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对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有些高职院校在思想环境建设上存在不足,将大部分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这虽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却弱化教育的功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他们的思想认知层次直接影响了教学实践效果。假如教师没有正确教学思想的指导,那么所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可能是低效或无效的。在当前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时期,职业教育理念急速更新,指导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因此,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优化教学思想。除此之外,教学环境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制度以及教学设施等。而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不足则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设施落后上。某些高职院校缺乏创新和优化意识,在教学模式开发上略显后劲不足,而且对社会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限制了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进程。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策略
作者结合上文对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优化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以供参考。(一)优化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是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和依据,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其相关活动应该以此为中心开展。高职会计专业定位需要确定就业的方向,体现出职业岗位需求,参照职业技能鉴定进行。因此,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需要坚持职业活动与职业岗位需求的辩证统一,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体系。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点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对课程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在此过程中,高职会计教师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原则,结合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水平,制定多层次、多维度的灵活性实践教学计划,科学设置教学情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优化首先是思想层次上的优化,高职院校必须要树立相关教师的优化意识,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及时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为更深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奠定基础。(二)优化教学课程。课堂是高职会计教学的主要阵地,为会计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从本质上讲,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是一个产、学、研共同作用的过程。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会计实践教学课程建设,重视高职会计专业的产品开发,基于企业发展并且高于企业发展,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征,即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在探索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认真分析、提炼会计专业的岗位需求,构建综合操作和职业向技能转换的课程体系,梳理整合会计技术操作方面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素质点,有效地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实现演、练、学三种方式统一的教学。高职会计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还需坚持资格证考试的引领,创新岗位实训、技能大赛、考证强化、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几个会计实训方式,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注重学生基本素养、应用技能方面的培训。高职院校应该不断优化会计课程教学环境,加大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教师和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三)优化教学模式。高职会计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传授基础理论知识,需要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知识框架体系,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受到某种程度的束缚,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而会计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具有消化、深化以及转化理论知识等多项服务功能,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因此,优化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系统化、活性度高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刺激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兴奋性,形成他们良好的职业判断习惯,为其以后的择业、就业奠定基础。优化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需要以理实一体课堂结合为基础,不断扩充课堂内外实践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当前学习实际,进行凝练和升华,把企业经营实践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融入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中,努力缩小实践教学与工作实际间的差距,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效率和质量。(四)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重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技能训练以及社会实践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设计应该从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实现,其中,课堂教学应该融入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部分,将企业生产实际录制成短片,通过视频影像展示为学生创设形象化、直观化的课堂教学情景,结合相关知识传授和讲解,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进行反思,强化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应该以课堂作业为补充,以课堂作业的形式明确学生学习的重点和目标,指导他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阶段性项目训练,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设计中,还要融入社会实践的部分,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积极寻求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联合教育,共同打造会计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真实、丰富的动手实践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实践教学实效,还保证了企业人力资源充足,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总之,优化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个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情况存在差异,作者有关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方面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希望教育界其他学者和专家,持续关注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工作,结合高职会计教学实际,提出更多有效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寇鹏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徐琪霞,赵蕊芬.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济师,2012(10)
会计电算化可以将其归类为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是会计原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信息技术起步较晚,细节不够处理完善,基础较差。中职学校应当侧重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的结合,针对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明确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中等职业院校中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一)教师专业知识欠缺
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基础设施较、师资力量都比较落后,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能力强的教育人才不愿到中职学校任课。教会计电算化的教授也基本上是原来的会计教授经过简单计算机的培训或是原有的计算机课程教师。而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知识欠缺不能跟上技术的革新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实践力度较差
由于,中等职业院校国家重视力度不够,财政拨款较少,教学设备落后计算机资源贫乏不能满足在校学生的上课需求,实训只能一个大班挤在一个公共机房中甚至几个人一台计算机,所以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学生欠缺实践经验,严重的阻碍了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二、针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的解决方法
(一)加大教育投资
教育部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财政拨款,学校革新教学设备,增加计算机机器满足学生对电脑的需求,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关注,学校应扩大支出聘用学历层次高的、专业知识丰富、拥有实践经验的教授,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二)重视教师的培训
知识革新迅猛的今天,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掌握的旧知识将其传授学生,这样会阻碍学生的前途,即使毕业了,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因此,鼓励会计电算化教师积极地参与相关专业的学习,多听相关专业的讲座,关注会计电算化实时新闻并且攻读更高的学位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文化涵养。更好的教育学生。
三、革新教育方式,注重实践教学
在现实教学中,传授电算化基本理论是不能仅仅依靠书本上的文字理论,学生单纯的阅读这些文字时不能透彻的理解,尤其是系统中电算化结构设计与功能,例如:账务表格的设计、账务系统的处理、资产、工资、债务等系统的处理与设计。这些最好要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演示中大、用友等先进的系统软件的具体操作,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点,加深记忆。学校要引进安装应时的会计电算化操作软件,增加实训课程让学生应用和比较这些软件在处理数据、系统管理、建账、查询等操作方法的不同,熟练的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操作。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任何的理论学习能创新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会计电算化这种学科与总是数字、凭证、表格打交道可以说是枯燥无味的。这就要求教师革新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法,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例如:实践课上教师在上课之前出了这样一个电算化的题目“设置个人所得税基数为3000元的账目报表。
1)执行“工资业务处理扣缴所得税”命令,进入“所得税申报”窗口。
2)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税率”按钮,输入基数“3000”。如图1所示。
图1设置个人所得税基数3)单击“确认”按钮,弹出“是否重算个人所得税”提示框。
4)单击“是”按钮,单击“退出”按钮。
教师一个用多媒体上机操作给学生做演示另一个靠书本讲解,最后进行测验结果显示,应用了多媒体教学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上机操作能力更上的图示给同学讲强。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图画、文字、声音的创新教育方式向学生传教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即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努力学习,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12802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显。构建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提上议事日程。作为中职学校专业课的教师,尤其要重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实际教学,应不断总结、摸索适合自己及学生的一套“一体化”的特色,并通过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杜威“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世界近代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创建了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从做事情中求学问、以做中学为基本原则的实用主义教学论体系。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教育理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其中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
德国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其核心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
两种教学模式特点目前中专学生多数是中考落选的初中生,文化底子薄,理解能力差,而电算会计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会计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变换,强调突出实践技能。为此必须在电算会计课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觉得单调乏味,培养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能力。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校在向武汉财政学校等多所学校取经后,开始进行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对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那么如何在电算会计课程教学中贯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呢,笔者谈谈我校的做法。
3 “理实一体化”技能教室的创建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所以,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技能教室。这几年乘着申报示范校的东风,我校大力建设了数控模具、会计等“理实一体化”实训场所,如电算会计技能教室即学生学习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的教室,有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有按岗位以企业实际案例为流程主线,将企业业务与软件功能有机结合的ERP实训设备,在教室里既有理论的学习,又有实操的分析和练习。技能教室的课桌既有课桌的功能,又可做学生操作台使用。专业技能可以在课堂边学理论,边动手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教学的课时时间安排
传统教学是把理论和实践分开上,以前电算会计周课时6节课(4节理论、2节上机),理论讲的很多,再在教室里用多媒体演示,几天后再去机房上机能动手的人很少。现在随着条件的改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入到一起,就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大纲要求基础上,可以合理支配每节课的时间,可能10分钟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就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相关的操作训练,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再操作训练,这样学生可以把知识当时理解渗透,并且应用于实践。如现在电算会计周课时改成6节“理实一体化”技能教室教学,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改善,一个完整的账套,就连动手最慢的学生也能在四星期内完成,操作好的三星期就可以了。
5 “理实一体化”教材的开发
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一体化”教学效果。目前我校选用的是电算会计(用友T3版),也不是完全符合“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如会计证考试所需的购销存章节的内容就没有,但专门的电算会计考证教材理论过多,实操性不强。现在根据考证的要求,以现有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为基础进行必要的取舍与案例编写了电算会计校本教材,编写时按“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模块化的教学进程以及考证的要求编排课程内容,以任务为驱动。教材围绕技能训练,技能比赛、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理论知识服从实践教学的需要。
6 教学方法与过程的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穿行,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在教学实施中,其教学尺度难以把握,过多操作又类似于工艺课或实验课。2010年10月开始,我校会计教学部选择了电会092班、电会101班作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试点班,并由4位教师为课改主持人(包括电算会计),主持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示范。经过两个多月的教改试点,一年多的教改推广,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经验是:学生课改准备工作到位、老师课改思想统一,集中备课导学案,狠抓预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各课改主持人有效地利用学校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大容量展示案例、及教学重点、难点,并采取小组竞争、学生课堂表现考核等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有所获。不足是:教学硬件资源有所欠缺,造成学生展示舞台不足,操作性强的课程课前自主预习不是很到位、学生潜能定位不准,班额大影响了课堂教学大容量的开展。这里主要讲一下导学案的编写,“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导学案应轻内容而重组织过程和训练方案,应尽量避免在教案中罗列大量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导学案应该有以下环节:
(1)学习目标(知识,能力,态度)。
(2)学习重点。
(3)学习难点。
(4)课前准备:教学设备、书、资料等。
(5)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2课时):
①预习展示:自主学习:15′,讲授、操作展示:20′,点评:10′。
②提升展示:小组交流:10′,拓展提升:20′,达标检测:15′。
导学案教学过程设计体现“教学做考合一”,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讲授和操作示范、学生分组展示、操作训练、技术纠正、达标检测等等。这一部分是导学案的核心内容,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学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7 “理实一体化”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
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操作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逐步把教师全部逼上“双师”型轨道。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学生的操作失误以及遇到很棘手的问题,你要在第一时间就要及时解决,知识日新月异,比如用友软件的购销存模块,都是今年中职学生考证、会计电算化国赛新加的内容,老师必须提前学习,并学会在现实工作中熟练业务处理方法。因此要加大“理实一体化”师资的培养力度,使教师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结合我校实际,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利用各种渠道每年将骨干教师派到企业学习或参加国家各级专业技能培训,或是请用友公司、银行专家到学校指导教师技能讲座,或是通过中职的全国各级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指导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另外学校每年组织一定的人力和财力,鼓励和指导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组织教师编写教材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对表现出色教师,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奖励,提高了教师的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目前各专业教师已能担负起“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各项任务。
计算机被很多西方的发达国家应用在处理会计数据、会计管理、财务管理或者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等方面,获得的经济效益很明显。因此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发生在会计领域:计算机系统出现在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各方面,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的时候会有执业会计人员参与并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要会计管理人员来评价,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的时候使用会计信息,参与企业决策: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要由内部和外部的审计人员来进行评价,会计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正确性的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和使用需啊哟会计咨询人员来为公司提供。
从近几年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情况和国外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将有很大提高。我国的会计软件水平近几年得到很大提高,有些很受欢迎软件由一些专业的软件公司开发,提供了好的基础给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层单位。但是会计人员的水平仍然是限制会计软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呈现最佳状态。但是,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未来几年将会在开始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培训的热浪,奠定了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基础,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全面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根据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到2010年要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根据这个目标,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这门课应该是会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应该有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但在目前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各种中职类学校的财经专业课程安排基本差异很大成为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一个,这就导致老师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本文针对这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2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单一、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不足与软件更新日新月异之间的矛盾
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不同,教学目标模糊,据了解,多数中职校主要以上海市财政局出版的《新编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训(用友T3版)》作为教材,教学目标也只是能通过财政局组织的会计上岗证的考试。其结果虽然学生通过了专业课程学习甚至拿到了毕业证,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到工作单位后适应不了工作需求。用人单位犯规的信息表明,教学目标的单一容易造成学生能力在方面的不足: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基础维护能力的缺乏;不能解决在会计软件运行中发生的异常操作问题;不能较快的适应其他会计软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软件有上千种之多,有正规软件公司编写的商业化软件,如用友软件、金蝶软件等;也有各企业为自身的业务所需而定制的软件。这样就出现了软件不同,界面不同,功能不同,使用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的情形,无形中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设置了障碍。
2.2 教材陈旧、学生会计理论落后与实际工作中情况多变之间的矛盾
上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新编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训(用友T3版)》,也是上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核心辅导教材,其只能在Windows2003环境下进行操作,如今的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随着Sybase、Oracle等大型数据库在财务会计软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Windows2003早已被淘汰,让学生在已淘汰的办公软件下学习会计信息的处理,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
此外,该教材以一套实训案例为主线实施教学,尽管很好的体现了案例教学的理念,但知识的讲解及拓展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例如:其中关于“工资管理”模块的设置中,只提到“单工资类别核算”的操作流程,对于“多工资类别核算”的操作却只字未提,而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设置多工资类别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却无法适应实际工作的变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差。
2.3 师资匮乏、知识结构不合理与课程对复合型教师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目前,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基本上分为两类。其中大多数是会计专业出身,由于没有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自然无法熟练运用这个现代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计算机系统问题无法很好的解决,从而课堂的教学效果,更无法培养出具备电算化信息维护和异常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另一部分是从事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其本身没有系统的财会专业知识,也适应不了教学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需要教师既精通会计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在师资队伍中极其缺乏,成为制约会计电算化教育发展的瓶颈。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深感身上的压力之重。如何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3 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3.1 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由于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学目标定位依据主要是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并随着岗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定位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相应的教学内容是主要介绍某一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为此,我们将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为: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为基础,以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为主导,以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是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不同蓝本会计软件的操作比较、作业设计、实践教学等内容。解决原先教学目标定位不尽合理所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电算化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均得到较大的提高。
3.2 按需取舍教学内容,科学设置课程结构,
笔者任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应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企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具体要求,并围绕用人单位的要求,将具体的要求设置成具体的实验项目,根据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确定开设哪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哪些内容,应如何进行循序渐进教学和上机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和技能等进行总体规划。会计电算化是将会计和计算机课程进行交叉,很依赖计算机的一些相关知识,所以可以先考虑开设像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或者常用的工具软件使用等之类的有关的计算机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不必过深,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即可。
其次,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案例应该体现实践工作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案例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提示下、由学生操作、讨论,汇总、撰写报告,总结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的目的,以使其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案例,集中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及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根据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案例,共同编写既能适应会计工作岗位需要又能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满足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就业的需要。
3.3 建立仿真教学环境,采取多元教学方式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
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应该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相结合,实行“双轨制”(即要求手工做账和电脑做账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三年来所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整体化。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然后运用财务软件,首先利用软件的初始化功能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再利用软件完成接续月份的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两种实习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
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还应创造条件采用网络教学方式,利用校园网平台,师生共享校园教学网上的信息资源。实施网络教学必须具备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这两个基本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答疑、随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4 实施多元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那么,如何获得这些技能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一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构成可以是多元的,既有来自学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科研院所、会计师事务所的。让来自不同领域的教师相互沟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使每位教师逐步实现既懂理论又能熟练进行实践的目标。同时又能获得最新的会计资讯,解决了会计教学与实践脱节、会计知识的更新速度跟不上制度规定变化的问题。另外,不同专业的教师也应该加强交流,会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可以相互帮助,通过组织研究课题和开发软件项目,为教师提供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使得原来两个不同专业的教师能通过课题的开发研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有不同经历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各尽其才,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二是学校可以选择和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将专业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共同参与财务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工作。据悉,目前国内已有几家大型管理软件公司如用友公司已经在开展这项工作,帮助教师提升个人价值与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经常聘请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校为会计学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也可以参照软件公司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格认证办法对专业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认证,从而使这些教师具备“双师”资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当前该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形式方面
教学形式便是那些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其中教学中的单向反馈模式,则是阻碍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这种单向反馈模式表现在:①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要以课堂听讲、记笔记的方式来进行;②在教学中突出演示和模仿。从中可以得出,上述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应有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导向方面
当前企事业单位在财务处理上大多采取的是会计电算化方式,这就意味着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基于工作过程”特性。然而,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学生无法充分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运用手段,因此就要求他们在课后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巩固。
而现有的教学导向仍以应试为特征,再加上高职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较差,最终出现了眼高手低的局面。
二、对合作学习形式的构建
破解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但在未能调动起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情况下,其他方法都将处在被动的态势。而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方法便是将合作学习形式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合作学习的构建模式。
1.完成分组
毫无疑问,构建合作学习形式的第一步便是分组。在分组上需要考虑学生的性别结构,以及学习参与程度问题。特别对于后者而言,若是某小组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普遍不佳,那么合作学习活动就难以有效开展。
2.设计问题
由于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此,整个教学流程都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愿。从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出发,在问题设计上需要与职场岗位要求相契合,并努力将问题纳入到具体的工作情景中来。
3.建立反馈
合作学习形式作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仍需要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控制。因此,建立起反馈机制(考核机制)是必然的。但笔者认为,应抛开传统测试的方式,而换作“研究报告”的形式来进行。
三、教学应用
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下面着重就“设计问题”“建立反馈”环节进行讨论。
1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课程设计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教学融合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和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中职院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和会计实训课程的开展存在滞后性,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时对计算机理论知识与会计学的理论基础知识缺乏认识,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时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会计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对课程的设计安排不合理,影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质量[1]。此外,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对财务报表的模块学习时对计算机软件的报表编制程序缺乏学习,学生对EXCEL表格的制作和公式计算等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理解,因此会计电算化教学时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率差。
1.2教学方法单一
基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职院校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时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學习地位,由于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学的理论知识认识较少,因此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知识难以进行深刻理解。在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过程中只能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机械化操作,对相关理论知识不能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机械化水平不高,实践效果不佳,不利于对学生的创造性与思考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时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不高。
1.3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具备相关专业技能与丰富理论知识基础的教师数量较少,教师普遍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不高。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时,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知识和经验。但在中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都对本专业的工作技能有所欠缺,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对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模块的业务流程无法深入理解[2]。且一般会计专业教师对于计算机技术操作水平较低,而从事多年的老会计教师专业知识较为稳固,对于会计理论知识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欠缺,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时,不能很好的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课程,在理论知识讲解中偏向于会计理论知识,欠缺对计算机相关知识及其他综合性知识的教学,总体来看,会计电算化教师的综合实力较差,综合素质也较为薄弱,导致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较低,教学效果较差。
2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有效的解决措施
2.1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为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适当增加会计电算化教学课时和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通过大量的会计电算化相关业务进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巩固学生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3]。此外,还要进行会计电算化的仿真训练,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将企业中的电算化系统进行核算,通过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加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业务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扩大会计学习的知识范围,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2.2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从灌输式的教学转为交互式和探讨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与机会。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境,适当运用经济业务的相关案例,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根据企业中会计岗位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能领会到会计工作的内容,体会工作过程,例如安排学生会计,出纳,会计主管等不同岗位的工作权限,并让学生从工作岗位的角度来解决实际问题和业务实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树立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3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需要加强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进行不断提升,优化专业的知识结构,丰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基础,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技能。在教学中需要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与创新,适应现代化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等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以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尽快适应。其次,中职院校应与相关企业保持联系与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聘请企业中相关领导者及专家来院校中开展讲座,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对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4]。聘请企业中财务软件等技术专业人员来校对学生开展技术性教育活动,帮助教师对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培训,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为了更好的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解决会计电算化中教师的经验不足等问题,院校可以安排教师进企业中开展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丰富教师的工作经验,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与专业水平,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4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并对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进行不断提升。中职院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时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加强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院校教学设备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技能水平。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发展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在职场中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建平.西南地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5-40.
[2]刘伟.现代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233.
[3]郑静.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角色模糊问题探析[J].海峡科学,2015(2):73-75.
第二,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加强自身实际操作和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往往忽略了实践技能的加强。基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定位,只注重理论教育而不注重技能培养显然是行不通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就必须具备较好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目前,我国会计正与国际会计接轨,会计理论正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商品软件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作为该专业的教师应定期参加会计理论知识的继续教育,更新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树立会计新理念,不断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同时,也应该多参加相关财务软件公司组织的培训,或是专业进修,多进行自身实践技能的培养,利用课余时间多上机操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操作技能,以防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太慢、实践技能不强等问题的出现,更好地适应教学,服务教学。
第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性强,因而需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既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也符合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高职院校可将会计案例教学法大量应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以CAI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相应商品化财务软件,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确定应采取的解决措施与办法。可以通过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实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其他各院校建立校际联系,收集积累教学案例材料,建立教学案例库,丰富教学资料;可以利用CAI形式,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或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投影机、影碟机、音箱等先进视听设备进行展示或示范教学,让学生直观、全面的接触掌握知识;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在一系统中设计数个案例,避免原会计案例片面、孤立的教学情况,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强化系统性;可以运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进行案例实训,让学生同时担任不同操作员,完成一套账的全部工作,也可对学生分组进行协作教学,让学生对一个系统各自分工、协作进行,最后合作完成,从而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流程的全部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成就感。
第四,建立完整的会计实验室,配备较好的实训条件。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即会计专业专用机房,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维护,在实验室中备有相关商品化财务软件,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应先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进行进行手工模拟实训,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然后再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又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完成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输出会计报表等工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有手工模拟实验室,配备了相应设施,以供学生进行手工模拟实训,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却没受到普遍重视,只是在进行相关电算化课程教学时,安排机房上课。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会计实务进行体会、了解的场所,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应加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逐步将手工会计实训与电算化会计实训在时间和实训内容上相结合,为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即能适应财务管理电算化工作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