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20:50: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苏教版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学会i u ü三个单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字形。
2.学会正确认读i u ü 的带调韵母。知道i上标声调时,上面的小圆点不写,并会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
重点难点重点:
i u ü的发音及带调读。
难点:读准i u ü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懂得i上标声调时,不写小圆点。
课前准备拼音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认读带调的a,o,e。
二、教学单韵母i及其四声。
1.看图说话引出i 。
图上画着阿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板书:iI
教师范读。
2.启发学生看图,记形.
3.指导书写。
4.教学i的四声。
你发现i标上声调字形有什么变化?
三、同法教学单韵母u ü及其四声。
四、复习巩固。
卡片认读带调的i u ü,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开火车读。
回答。
看口形,听发音,认真仿。
学生编顺口溜记形:1加小点还念i,发音牙齿要对齐。
书空,念顺口溜:先写竖,再写点,iii。
在四线格内抄写。
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教师在介绍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帮学生了解康桥在诗人感情世界中的独特地位,理解其眷念之深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对母校的依恋之情
教学重点
1.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2.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构思别致,不流于浅露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块: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播放电视剧片段和电视散文《再别康桥》,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徐志摩”根据预先找的相关资料,交流“我所知道的徐志摩”
2.放《神秘园》乐曲,配乐范读,充分营造读诗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入境。
3.看课文、听朗诵注意重点字词读音与全诗意境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讨论、交流阅读全诗后的感受。
第二块;配乐朗诵,加深理解
1.组织学生边看康桥风光片,边放声朗读,自行品味:诗中哪些字词激起你的共鸣?换一种组织学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理解诗眼:第一节中的“轻轻的”三个字须重读,节奏整体上呈轻微跳跃之感
②理解意象:第二节中的“金”、“新娘”、“艳”、“心头”重读,“荡漾”用琶音
③理解抒情法:第三――第五节是情感发展段,读时应投入,表现诗人的豪情,突出个别动词,节奏加快。
④理解诗意跌宕:第六节诗人抒情格调陡转,此节读前要有较长停顿,语气突转后再一气呵成。
⑤理解诗的回环美:要将“浓得化不开”的离情充分表现出来,重读“悄悄的”、“云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一字一顿,以显示结句的意味深长。读法会怎么样?教师适时点拨。边读边品味交流,与教师可达成互动。
2.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3.再次播放音画,组织全班朗诵。
第三块:课后学习,巩固提高
1.找徐志摩另外一首《偶然》进行自我朗读鉴赏。
2.仿写精彩诗节,多读好诗,有条件可以试着配乐。
3.选择与亲人团聚或分别时的―1―2个场景,学写一首小诗。10行左右,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开头――感伤、无奈
柳影――由衷欢喜
青荇――永久恋情
清潭――陶然忘情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的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
资源收集: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多媒体出示曹冲称象图
学生思考:曹冲为什么这样称大象?
二、展开
(一)观察交流,明确转化的策略
1、出示例1:
师:仔细观察图形,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师:思考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两种想法:
(1)数方格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后再比较。提醒学生把方格线补画完整。
(2)将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再比较它们的面积。
如果学生说出这一种想法,则引导用数方格的方法要注意什么?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第二种想法,则引用书上:能否把原来的图形都转化成长方形,再比一比。
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结合学生回答实物投影演示学生方法。
交流:(1)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上面的半圆进行平移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2)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左右两个半圆进行旋转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旋转了多少度?
(3)现在你怎样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比较面积是否相等什么可以变什么不能变?
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原来的复杂,转化后简单便于比较)
(二)回顾转化实例,感受转化的价值
引导:实际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多次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小组在一起讨论。
学生充分列举,结合课件演示。
(1):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把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转化成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一个三角形通过切割、旋转也能把它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就是等积变形),从而求出它的面积。
(3):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
(4):推导圆形面积公式时,通过切拼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面积。
……
师:这些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板书:陌生熟悉
小结: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早就运用这一策略分析并解决问题了。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问题时,你会怎样想?
(三)分层练习,运用转化的策略
教师相机引导完成“练一练”及练习中有关运用转化策略的问题。
第一次:空间与图形的领域
1、练习十四第二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先独立看图填空,再交流是怎样想到转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别是怎样转化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练一练
指导完成“练一练”
出示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这里什么变了什么不能变?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把这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计算周长。
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练习十四第三题
先独立解答,再交流和评点
第二次数与代数的领域
4、试一试
出示算式,这题你会算吗?你准备怎么算?出示题目右边的正方形图,提出要求:你能说说图中哪一部分表示这几个数的和吗?
引导:看图想一想,可以把这一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这样有利于我们想到合理的转化方法。
5、练习十四第一题
出示问题,指导学生理解图意。
明确图中每一排的点分别表示每一轮参加比赛的球队,把两个点合成一个点的过程表示进行了一场比赛。单场淘汰制就是每场比赛都要淘汰1支球队。
如果不画图,有更简便计算方法吗?
进一步提问:如果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三、总结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你对转化的策略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学生在解题之后总结验证自己的解题策略正确与否进行反思评价。之后他们能将这些策略应用到今后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中,能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策略地发展。通俗的说就像我们平时的验算,但它又不同于验算。这一阶段中常用的策略有:
1、验证策略:学生在解决问题过后,很想知道自己的策略是否正确,需要对答案进行验证。验证就是对答案的检验的过程,可以采用画图表、带入原题、与实际比较等。在验证时要运用较多的思考方法如:逆向思考、推理、概括、比较等。
2、反思策略:没有反思的学生只能停留在会解题的这个层面上,有会反思的学生才能有较大的发展。在解题之后,有的学生还会看看自己的解题策略是否还有改进的地方,像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3、命名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策略,对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等,为具有个性的策略、比较独特的策略进行命名,通常用他的方法中能提炼的短语或用该学生的姓名来命名,对他们的激励非常有益处。
4、拓展策略:学生对用这种策略解决了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使其策略一般化。这样对于知识的正迁移非常有益处,也能更加激励自己今后对解题策略进行深乳思考。
总之,目前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其它方面的学习策略的联系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与发展,可以看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但还需要我们从实际的教学中进一步去研究与发展。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原问题新问题
复杂简单
2.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音乐即兴表演。
教学难点:
1.掌握好×× ×××乂×× ×和×× ××乂×××的节奏型。
2.连续三度跳进,不易唱准,需多次模仿练习。
教学过程:一、创设教学情境,练会节奏
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中的小熊猫邀请樊老师去它家做客,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啊?”(生答)师:“小熊猫家住的比较远,樊老师坐火车去,中间还要中途休息呢。呜,火车开啦!”(放《火车开啦》的音乐,老师在教室里边唱边做开火车律动,火车轰隆轰隆地向前开,音乐结束时,火车到达第一个站点小鸭家门口时停下来)。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帮老师按小鸭家的门铃,喊一下小鸭和我们一起去小熊猫家做客?”(课件出示小鸭家门铃的节奏谱:×× ××乂×× ×,请一生边划拍边念节奏)师:小鸭们听见了吗?(小鸭们回答:听见了)师:“请用你们自己的叫声按照门铃声的节奏来回答好吗?”(生戴着头饰按节奏边表演小鸭动作边按节奏用叫声回应。)师:“请小鸭们跳上火车和老师一起去做客吧!”(扮做小鸭的学生跟老师一起随着《火车开啦》的音乐边表演边唱。)师:“火车飞快地奔驰着,小朋友们看下一站到了,呜。”(火车停在小猫的家门口)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去请小猫们和我们一起去做客呀?”(出示小猫咪们家门铃的节奏谱:×× ×××乂×× ×,请一生边划拍边念节奏。)师:“小猫们你们听见了吗?(生答),请你们用门铃的节奏回答一下。”(生戴着头饰边表演小猫的动作边按节奏用叫声回应)师:“请小猫们跳上火车,我们继续向前走。”(学生继续随着《火车开啦》的音乐边走边演唱《火车开啦》。再开到小鸡的家,门铃节奏与小鸭家一样,进行第一个节奏的巩固;最后开到小狗的家门铃节奏与小猫家一样,进行第二个节奏的巩固)
二、自然导入新课,感受旋律
师:“小熊猫家快到了!小朋友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一起演奏乐曲,欢迎咱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请小朋友们跟着他们演奏的音乐下火车,找到自己的座位坐端正。”(播放《快乐的小木匠》伴奏音乐)师:“正当小动物们起劲地演奏着乐曲欢迎我们的时候,忽然从小熊猫家中传来了很奇怪的声音,听一听是什么声音呢?”师:“小朋友们都动脑筋了,说得也特别的好。对,这是小熊猫在做木工活时发出的声音:有用锯子锯木头的声音,还有榔头敲钉子的声音。请你们用嘴巴来模仿一下锯木头和敲钉子的声音。”(生兴高采烈地模仿)。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学学小熊猫,也来做一回小木匠?(生答)那我们一起听着声响用嘴巴模仿着,再做一做小木匠的动作。”(师生共同模仿木匠干活,同时用口技模仿声响。)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像,大家很快乐吗?(生答)小熊猫在做木工活时也很快乐,它一边干活还一边唱歌呢,让我们坐端正竖起小耳朵一起来欣赏它快乐的歌声。”(播放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师:“小朋友们你们可不可以向小熊猫那样边唱边干活呢?(生答)我们一起用小鸭、小鸡和小猫的叫声来模仿一下小熊猫的歌声。”(《快乐的小木匠》伴奏起,师生共同边表演边用三种小动物的叫声哼唱旋律。)师:“小朋友们唱得很棒,做得也很棒!你们知不知道小熊猫学做木匠的故事呀?(生答)小熊猫是森林中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它的爷爷是森林里最好的木匠,小熊猫就想跟着爷爷学做木匠,可它学习不专心还没有学到爷爷的真本领,就去帮森林里动物们干活去了,结果笑话百出。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帮长颈鹿一家修桌子的?”(播放影片片段)师:“看了这段影片你觉得,小熊猫的木匠活儿做得怎么样?它应该怎样做呢?”(学生动脑筋发表各自意见。)师:“后来小熊猫改掉了坏习惯,经过自己刻苦努力的学习,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木匠,做的东西不仅漂亮而且坚固,小动物们都非常喜欢他。现在小熊猫把干活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干活的同时就唱歌,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它快乐的歌声。”(播放动画《快乐的小木匠》。)
三、新歌教学
师:“小熊猫在他的歌中都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歌曲)
1.按节奏读歌词。师:“小朋友跟着老师把小熊猫的话读一读。”(生跟着老师读第一段歌词。然后按一问一和的方式分角色朗读歌词。)
2.听、模唱学唱歌。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学这首歌?(生答)老师先来学学小熊猫的歌声。”(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欣赏,然后进行教唱)
3.分角色演唱巩固。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非常佩服。他们希望能听到大家美妙、动听的歌声。你们愿意唱给他们听吗?”(生答)
4.师生共同歌表演。师:“哦,大家的精彩演唱再次得到了小动物们的阵阵喝彩!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前面我们模仿了小熊猫做木匠活时候,都有哪些动作吗?(学生模仿。)下面我们一起边唱边表演,看哪个小朋友表演得最棒?”(教师也参与进去和学生一起随着音乐即兴表演。女生唱第一段,男生表演;男生唱第二段,女生表演;师生共唱第三段,一起表演。)
1.我能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培养并提高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1.重点是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难点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知识链接
友情小提示: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一大瓶果汁有900毫升,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一小苹果汁有多少毫升?
(1)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
(2)交流讨论并解答。组内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二、新知探究
例5:一小瓶果汁有600毫升,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一大苹果汁有多少毫升?
(1)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式并解答,算完后梳理一下自己整道题的解题思路?(注意解题格式)
(5)想一想,和上一题比较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试一试:
李刚早上喝了一盒牛奶的,正好是升。这盒牛奶有多少升?(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在解答)组长检查核对,并可以提出质疑。
(
)×=(
)
达标检测
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再列方程解答。
1.一桶油用去,正好用去12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
)的千克数×=(
)的千克数
2.学校饲养组养黑兔12只,是白兔只数的。饲养组养白兔多少只?
(
)的只数×=(
)的只数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小车的运动》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一切都在运动中”单元的第4课,让学生在学习了《运动的方式》的基础上,对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展开具体的探究活动,需要课时为一课时。教材中,以学生喜爱的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过程提出问题:小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假设,采用“控制变量”方法来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是很感兴趣的,每次上科学课,他们都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而且上课经常会有一些视频、动画等,他们很喜欢。虽然他们对一些事物有了前概念,但有的是错误的,有的是正确的,必须让他们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收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证据。
能够通过测量收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意识到科学方法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相关结论。
教学难点:能够使用“控制变量法”搜集证据;知道什么是“变量”、怎样“控制变量”。
五、板书设计:
小车的运动
与拉力有关。拉力大,小车运动得快;拉力小,小车运动的慢。
与小车的重量有关。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资源准备:课件PPT、实验记录单、小车、绳子、钩码、秒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家有车吗?有车的请举手。在生活中,我们已经离不开车了。 这一节我们来研究车的问题——小车的运动,(幻灯片)
汽车在奔跑中有时快、有时慢,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帮老师想一想
师问:那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板书:小车的运动)
师:有了问题,大家来发表一下各自的意见吧。
生1:可能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生2:可能与小车的重量有关,可能小车越重,运动的速度越慢。
生3:可能与风向有关,如果顶风的话,小车运动就慢,如果是顺风,小车运动就快。
生4:可能与拉力有关,拉力大小车就行驶得快。
生5:可能小车的外型有关,流线型的车子可能滑出去的距离比较远。
生6:可能与车轮的多少有关,车轮越少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生7:可能与车轮和小车的摩擦力有关,摩擦力大了小车速度就慢。
(在学生假设的过程中板书:与风向有关、与路面的好坏有关、与载重有关、与外型有关、与拉力的大小有关、与车轮的多少有关等各种假设。)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假设,老师真的很佩服你们!这些条件都有可能对小车运动的快慢产生影响。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干什么?
生1:动手进行实验。
生2:用实验来证明。
生3:用事实说话。
师:如果这些假设都要我们现在全部证明的话,可能时间来不及,怎么办?
生1: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是几个假设进行研究。
师: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都对哪些假设比较感兴趣,同时又要能够便于我们今天在课堂上进行研究的问题?你们小组愿意研究哪一个因素可以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的意见告诉我!
学生汇报并选择:可能与拉力大小有关这个因素进行研究。
(二)、依据假设,进行分析
师:现在我们有了需要研究的问题,要证明你们的假设,请你们小组内根据记录单,设计实验,等会交流,汇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巡视帮助。
师:你认为可以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生:进行汇报,其他组同学进行补充完善。教师适时用幻灯片展示说明。
生1:实验必须要多做几次,一次实验可能还不能说明问题。
生2:在实验的过程中分工要明确。谁记录,谁测量、谁实验。
生3:我觉得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快慢的时候,要有一个标准,所用的时间和运动距离的长短才算是小车运动的快慢。
师:你的意见非常好,你们觉得在实验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定好起点和终点。
生1:小车运动的距离不能超过终点。
生2:小车运动的时候不能用力去推,应该让它自由运动。
生3:计时要从小车从起点运动开始,到达终点时停止。
生4:我们获得多个数据时,要取中间值或平均值。
师:真不错,大家都同意吗?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希望大家在实验中能引起重视,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并完成实验记录单,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实验器材,现在我们就开始做实验吧!
(三)、合作探究,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完成各自实验记录单。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
师:大家的实验完成的如何了?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
生1:我们的研究的内容是: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有关。在实验中改变的是小车的拉力,也就是钩码的数量,保持不变的是小车的载重量与运动的距离。在实验中我们取的是它们的平均数,得到的数据是:第一次放1个钩码(
)秒、第二次放2个钩码(
)秒、第三次放3个钩码( )秒。我们的结论是:小车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请两个小组上台汇报。
师:你们有什么要补充的?
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可能数据会有一定的差错,但重点是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去进行研究,出现差错并没有什么,只要多做几次实验,找到错误的原因就行了。
师:那我们来看,今天我们刚开始的预测经过实验验证都是正确的,真厉害,但是能不能说所有预测都是对的啊?是的,还是要通过实验等方法验证。
(四)、教师总结,进行评价
五年级学生学过近三年科学课,他们愿意合作交流,能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引导。本课就是在学生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固性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也会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支架牢固程度的方法,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认识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最稳定、用材少的特点。
教学难点:
会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演示教具(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2、分组材料:塑料吸管、大头针、剪刀、报纸条、木筷、胶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认识这个建筑物吗?(课件展示埃菲尔铁塔)
教师介绍:它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设计,全塔高307米,相当于百层楼房那么高,至今已有100多年了,可它仍然巍然屹立。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①老师这里有几个平面支架,请你猜测一下:哪种形状的稳定性最强?
②学生活动: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③汇报看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小结: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
2、加固其它平面支架
你能想办法使其它的支架变得稳固吗?(学生动手实验)
汇报
3、解决前面开课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铁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坚固的秘密吧!
4、提问: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了三角形稳定牢固的特性,平时你们发现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的支架?
5、刚才同学们说的高压线塔,电视塔、桥梁等为什么那么牢固又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它们中有许许多多的三角形,而三角形是稳定牢固的。
6、拓展为后继学习准备
正因为埃菲尔铁塔如此坚固美丽才使众多人前往观赏,你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那怎样的高塔才算好呢?(高、稳、省材料)请同学们先在你的小组内设计一份高塔的图纸,咱们进行一场建塔比赛好吗?
三、设计并搭建立体支架
1、谈话:同学们,将三角形支架、四边形支架、五边形支架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一个立体支架)
你们能用尽量少的材料搭一个又高又稳固的立体支架吗?
在搭建前,我们要先干什么呢?
2、学生讨论回答并分组设计草图。
3、学生动手搭建立体支架,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并及时进行指导。
4、谈话:我看同学们动手搭建高塔的热情非常高,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到这里。下面请那个小组上来汇报并展示你们的作品?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作出评价。
5、教师小结:一个不稳定的高塔,可以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四、拓展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课内容)
2、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搭建立体支架没有完成的小组课后继续完成你们的作品。
3、同学们要用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会有很大的发现!
板书设计
:
搭
支
架
不易变形
三角形结构
最稳固
用料少
架梁
增加稳固性
《搭支架》导学单
实验一:搭支架
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支架,用一定的力往两边拉拽,记录实验情况:(用的多少表示承受力的大小)
支架形状
预测稳固性
实际稳固性
三角形
正方形
多边形
通过实验,我们认为:(
我们知道,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我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润湿了,亲情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学生。我听到教室一片静默。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能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又能感悟祖孙俩之间的浓浓亲情,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精彩教案选录
一、读题
1、读题
2、再读,想像姥姥的剪纸作品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意味深长
3、再读,想像这样身心入境地剪着纸的姥姥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舐犊情深
过渡:这些都是初步印象,再走进课文,你会觉得这些剪纸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姥姥更加真实熟悉,仿佛就在身边。
二、学习1——6
自读,圈画批注,思考:是个怎样的姥姥
交流:
1、心灵手巧
(1)第二小节
普普通通、翻来折去(反衬技艺高超)
神了(夸张,以他人之口衬托技艺高超)
理解“深入人心”(不是一个人这么说,也不是只有现在这么说)
小结:简直就是艺术作品,姥姥是一个了不起的民间艺术家!
(2)第五至七小节
摸黑都能剪纸
刁难:为难,出难题
无可挑剔:仿佛看到了什么?
(剪得好;我仔细地看,找不出瑕疵)
耍赖
联系上下文理解“熟能生巧”
小结:技艺真的高超,神乎其神了!
再分角色读对话,还体会到什么?
点化:这样的感觉,你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也曾发生在你的身边?
2、勤劳善良
(1)左邻右舍
(2)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3)“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什么用场?往哪儿贴?’”这个细节让你想到了什么?
(很忙,忙什么?点化:这样的老人家你是否觉得很熟悉?她是不是就在你的身边?)
(直爽,热情)
(为别人着想,认真负责)
(水平高,仿佛有仓库)
……
再读读
三、学习7——11
读到这里,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都跃然纸上,而字里行间流露着的哝哝的情谊更让我们动容。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读7——11,剪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剪?
交流
朗读
谈体会:舐犊情深
四、学习12——13
1、引读12
从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中读懂了什么?
(对兔子的希望和爱)
(老牛敦厚淳朴,就像姥姥一样)
(俯首甘为孺子牛)
……
引读
反复读
2、过渡:是啊,从小……姥姥的剪纸已经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梦境
然而,我上学了,越走越远,但……
期待些什么?
除了期待,你还读除了什么?
姥姥把所有的心血和爱全部倾注在了剪纸里。就算你远离家乡、远离姥姥,你忘记得掉吗?假如你在外地求学,收到了姥姥寄来的剪纸,你会想对姥姥说点什么?写一两句在空白处
相机朗读,小结,读最后两句话
五、总结
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连除的数量关系,并能综合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并能列综合算式解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连除的数量关系。
难点:能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
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导入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教材13页例4)
过程讲解
1.观图、读题,获取数学信息
已知信息:2个书架一共放了
224本书,每个书架有4层。
所求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理解题意,探究解题思路并列式解题
(1)思路一
①思路分析:根据2个书架一共放了224本书,可以先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再根据每个书架有4层,求出平均每个书架
每层放多少本书,即:
2列式解题。
分步列式:
224÷2=112(本)
112÷4=28(本)
列综合算式:
224÷2÷4
=112÷4
=28(本)
(2)思路二。
①思路分析:根据有2个书架和每个书架有4层,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层,再根据一共放了
224本书,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
放多少本书,即:
②列式解题。
分步列式:
4×2=8(层)
224÷8=28(本)
列综合算式:224÷(4×2)
=224-8
=28(本)
答: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28本书。
3.检验解题方法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1)检验方法一。
①检验方法:对比两种解题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否相同,如果相同,那么说明解题方法和计算结果都正确。
②检验过程:
224÷2÷4
224÷(4×2)
=
112÷4
=
224÷8
=
28(本)
=
28(本)
③检验结果:两种解题方法和计算结果都正确。
(2)检验方法二.
①检验方法:把得数当作条件,根据题意计算,看结果是否符合原来的条件。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后一节新授课,本单元内容丰富(老教材两个单元的内容合并成了一个单元),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分别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等内容。本课时教材的编排,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他们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同时,教材也突出先通分再比较这种方法的应用价值。这也是教材把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编排在通分的后面教学的目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时,已经借助图形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以及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本单元前面的教材里也有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同分子分数的大小,还有比较一个分数与一个小数大小的练习。因此,学生对比较分数的大小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本节课的重点是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难点是理解不同比较方法并能灵活应用。
设计思想:
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我在设计本课时充分尊重教材,努力挖掘例题的教学价值,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化的习惯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练习的设计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改编,有所突破,让学生在掌握比较分数大小基本方法的同时,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灵活运用方法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
2、使学生经历探索、交流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感受引用已有知识可以探索、解决问题,体会知识的联系;理解不同的比较方法,体验方法的多样,培养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比较方法并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比较分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提问:前两组分数,你是怎样直接比大小的?后两组呢?
学生回答后指出:同分母分数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都是1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
板书:同分母分数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都是1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
2、揭题:这是我们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大小比较的知识,今天的数学课继续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课始,复习同分母分数和分子都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1、引发比较需求
出示例15:
提问:轻读题目……想一想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
引导:和单位“1”都是什么,因此要比较谁看的页数多,就只要比较什么?
2、自主探究,组内交流
抛出数学问题:想一想,和怎样比较大小呢?
先把比较的过程在作业纸上表示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方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方法。
3、展示多种方法
谈话:大家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收集了几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学生边指边说。
预设:
方法一——画图比较(圆、直条、数轴等)
点评:画一画的方法比大小虽然费了点时间,但是很直观。
方法二——找一个标准比较
点评:找到一个标准,然后把两个分数分别与这个标准比大小,这种方法很灵活。
方法三——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
点评:运用通分的知识,把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就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比出大小了。
板书:通分
谈话: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种方法,先把和化成分母是45的分数=
=,
然后再比大小,
因为>,所以>。
随回顾板书过程。
方法四——先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
点评:你能联系分数的意义,讲一讲比较的具体过程吗?
方法五——先化成小数再比较
点评:可以吗?
结合课件演示小结:刚才有的同学想到了画图,有的同学想到了找一个标准比较、有的同学转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分数再比较等等,方法不同,但都是在联系旧知学习新知。的确,很多新的数学知识都是从学过的知识中延伸出来的。
(设计意图:例题教学首先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要知道谁看的页数多,只要比较和的大小。对学生来说,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虽然是新的问题,却有许多知识经验可以应用,因此鼓励学生独立解决,在交流中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独立解决新颖的问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多种方法,虽然具体的过程不同,但都是应用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开放地安排学习活动,既重视数学知识本身的探究过程,又无痕渗透了“转化”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4、突出先通分再比较的普适性
出示:
提问:这几组分数你准备怎样比大小?
学生回答第一题后追问:为什么不画图比较?/为什么不找一个标准比较?
指出:这四组分数,大家都想到了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看来,这种方法是比较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所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掌握它。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通分,再比较每一组分数的大小,在作业纸上做一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学生练习后交流,关注出错的学生。
5、比较总结
课件出示:
提问:同学们,今天学习的比较分数大小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比较的方法又有什么联系?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指名回答。
指出:分母不同,我们把它们叫做异分母分数。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小结: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一般可以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当然,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我们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比较方法。比如……
(设计意图:通分是比较分数大小最常用的方法,适合大多数学生使用。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方法的普适性,我把教材练一练第一题稍作改变,学生观察后发现画图太麻烦,找一个中介数这种方法也走不通,于是不约而同想到了通分。此时,抓住时机提出通分后比较是最基本的方法。这样安排,通分比较这种方法不是教师硬生生要求学生去做,而是学生自己体悟,觉得需要这样去做。)
三、巩固深化
1、练一练第2题
(1)出示
提问:先观察,再思考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逐一回答。
追问:大家都发现每组分数的分子相同。分子相同,也可以直接比较大小。谁能举例解释一下道理。
学生任选一二说说。
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一份越小,相应的几份也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一份越大,相应的几份也越大。
(2)比较小结
出示:
谈话:同学们,其实课刚开始的复习题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同分子的情况,谁能用一句话简洁的概括一下同分子的两个分数怎样直接比较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改写板书:同分子分数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
指出:同分母或者同分子分数都可以直接比较大小。
2、出示:用你喜欢的方法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交流:第一组你是怎样比较的?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第二组、第三组呢?
第四组又是怎样比较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第五组呢?
学生回答第四组后指出: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再比较,只要比整数部分就行了,十分简便。
小结:看来,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板书:灵活选择
3、补充
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再比较每组商的大小。
3÷5和5÷8
11÷12和12÷11
11÷12和10÷11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交流:每组的两个商分别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学生回答第二组时追问:一个商是真分数,一个商是假分数,能
否直接比较,为什么?
明确:所有的真分数都比假分数小。
学生回答第三组时追问:除了用原来的分数通分比较大小外,能
不能换个角度比一比?
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把一
个圆平均分成12份,取其中的11份,还剩下几份,也就是剩下这个圆的十二分之几;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1份,取其中的10份,剩下几份,也就是剩下这个圆的十一分之几?
因为小于,所以大于
指出:把比较和的大小转化成比较和的大小,也不失
为一种灵活的方法。
4、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
指名读题。
提问:平均步长是什么意思?要知道谁的平均步长长一些,实际上只要比较什么?
学生独立做一做。
交流: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指出:列式计算时通常要把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补充:如果老师走9米用了10步,谁的平均步长长呢?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循着从基本到灵活,从简单到复杂的线索设计,引导学生边练边总结,从而得出比较分数大小的几种常见情况: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大;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较小;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的分数,一般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这些经验是比较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
1.使学生认识转化的策略,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采用转化的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经历用转化策略解决出示问题、丰富转化策略体验的过程,感受知识、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发展思维的灵活、敏捷等品质。
3.使学生在获得策略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在解决问题中主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认识转化的策略
【教学难点】
灵活选用具体的转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下面26个字母中,有多少个红色的字母?
26个字母中,数出红色字母,只需要先数出蓝色的5个字母,剩下的就是红色字母了。
其实,有时候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能让问题变得简单。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碰到困难时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
2.脑筋急转弯游戏。
早晨醒来,每个人都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睁开眼睛
青蛙为什么能跳得比树高?树不会跳
世界上最小的岛是什么?马路上的安全岛
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是平字
偷什么东西不犯法?偷笑
什么蛋打不烂,煮不熟,更不能吃?
考试得的零蛋“0“
二、教学例题,揭示转化
1.师:首先我们做个小游戏,猜一猜,哪个面积大?(课件呈现)
生:左边的大。生:右边的大。生:一般大。
师:同学们猜得结果都不一样,我们请方格图来帮忙吧。(课件呈现)
师:刚才猜左边面积大的请举手,恭喜你们:猜对了。
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借助方格图来比面积。
2.出示例1两个图形
(1)师: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能一眼看出来吗?
(2)师:再用数方格的办法方便吗?
生:不方便。
(3)师:是不方便,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
(4)有的同学看出来了,有的同学还在思考,老师提示一下,注意观察每个图形中凸出的部分与凹进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变成规则图形进行比较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导学单上试一试
(5)完成后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6)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
①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上面的半圆平移到图形下方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生:把左边图形上面的半圆往下移,拼成(变成)一个长方形。(师电脑演示:先分割出半圆。怎么移?(学生回答后再演示:向下平移)平移了几格?师:对,把这个半圆向下平移5格,就把这个图形变成了长方形。)
②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左右两个半圆进行旋转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围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右边图形的左右两个半圆往上移,也拼成(变成)一个长方形。(师电脑演示:先分割出两个半圆)怎么移的?(学生回答后再演示:旋转)
师:对,把两个半圆分别旋转180度,也把这个图形变成了长方形。
③现在你能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怎么知道的?
3.师小结:像这样,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了我们熟悉的简单的图形来比较,这样的过程,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叫做转化
4.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1)有些不规则的图形可以转化成熟悉的简单的图形。
(2)图形转化时可以运用平移、旋转等方法。
(3)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相比,形状变了,大小没有变。
小提示
1.师: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生:能将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
2.师:刚才是用哪些方法把两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的?
把图形转化,可以用平移、旋转或者剪拼等方法
3.师:图形在变化(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三、回顾整理,在复习旧知中感受转化策略
其实,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早就运用转化这种策略了,只不过当时大家不知道它的名称而已。
接下来,请同学们回顾整理一下:以前研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时,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转化的策略?
1.图形面积方面的应用。
回顾有关公式推导过程。(课件演示)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反馈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呈现)
2.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
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数学就是不断学会转化的过程。不仅在图形的世界里常常应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而且在数与计算方面也常用到这一策略。
师:在学习认数和计算时,哪些地方用到过转化的策略呢?
先让学生在小组整理回顾,然后师生互动交流。
生举例说明:如小数乘法是转化为整数乘法,分数除法是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进行计算的,等等。
师:通过我们的回顾和整理,这些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将未知的问题、新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我们熟悉的问题来解决的。
转化是一种常见的,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早就运用这一策略分析并解决问题了,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你会怎样想?
课件出示智慧心语
四、实践应用,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转化策略
师:我们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将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用运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
1.巧用转化比周长。(学生上来演示)
着重让学生说说具体的转化过程
在例1中,我们解决了一个与面积有关的问题,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这里是一个与周长有关的问题,想一想,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转化前后,图形的形状改变了,但是周长不能变)转化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师:咱们同学不仅会观察,还很会想象。我们在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时候观察很重要,想象也很重要。感受到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乐趣了没有?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
2.巧用转化写分数。(学生上来演示)
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这一组题目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可以把三角形割补或把其中的三角形旋转,得出涂色部分占10格,所以分数表示应该是
生①:我将空白部分合在一起,正好是6小格。那么涂色部分就是10小格,所以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咱们来看看空白部分有多少格?(6格),那么涂色部分就有几格?()10格
涂色部分占这幅图的几分之几?
这样思考行吗?
师:这位同学将问题转化为先求空白部分,这想法不错。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②:我将涂色部分分成5块,通过移一移,就能求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了。
师:通过将涂色部分移一移,确实能很快地看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看来,转化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有时,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
在转化策略表示面积结果时,要注意可以改变图形形状,但不能改变图形的面积。我们要根据问题,在变中保持不变,要保持问题的结果不会变化。
3.练一练(位置上交流,只交流一种)
明明和东东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图案(图中直条的宽度都相等)。
大家先观察思考,直条形组成的图案面积相等吗?想想可以怎样比较,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这两个图案的面积相等吗?你是怎样比较的?
说明:我们可以用转化的策略,把左边图中有图案的直条形平移,转化成和右边相同的图案;也可以把右边有图案的直条形平移,转化成和左边相同的图案,这样就可以看出面积是相等的。
4.一块草坪被4条1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用简便的方法解答。
(1)你打算怎样求题中9小块草坪的面积?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2)如果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条小路的面积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3)如果把图中的9小块草坪拼一拼,能拼成一个长、宽各是多少的长方形?
说明:把9小块草坪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中,用到了什么数学方法?(平移)
用平移的方法把9小块草坪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这样就能直接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结果,计算比较简便。
43乘25=1075(平方米)
五、总结:
自主评价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1.
教材简析:
《分米与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需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它是属于量与计量中的知识,也是几何教学中所必需的。这样的编排启示我们,教学这些计量单位时,要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分米的编排与毫米类似,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学习好这课对今后学生从事的几何测量等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几何教学的基本精神,本着把计算几何、证明几何转变为直观几何、发现几何的想法,把今天要学习的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分米、毫米的认识的教学目标定为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
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物的估测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在今后学习中,常用到这几个长度单位,它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由于学生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原来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比较淡薄肤浅,现在要求他们建立分米毫米等长度观念是较难的。故此认为教学难点是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
二、教法
本课我拟采用以下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在估测中,把估测对象与标准长度反复对比,再测量。在整个教学中,给学生正面刺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在估测物体长度时,有效帮助学生估测准确些。为了达到估测相对准确,课堂上采用让学生去估测不同物体的反复练习,以帮助学生形成估测长度方面的技能。
三、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已制定的目标,我在学法培养方面做到: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本节课要让学生在找、摸、量、摆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本课教学比较重视观察发现,估计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和交流观察发现的机会。在交流中学会倾听他们的发言,取长补短;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同学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认识分米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身高,引出已经学过的2个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板书:米
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并回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板书1米=100厘米)。接着通过填合适的长度单位设疑引入分米,最后一题学生思考后交流想法,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必须要用到分米。
(安排填写单位的练习,巩固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而吸管长1(),学生发现两个单位都不合适,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认识分米设计了3个活动:认一认、比一比、找一找
在认一认中,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启发其想出多种方法,得出:不管从哪儿画起,只要画满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在比一比中,首先指导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拿住长1分米的吸管,感受1分米的长度,然后闭目想象1分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再用直尺调整。最后估计1分米彩纸条的长度,折出来,再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准不准,再次到尺上调整1分米的长度,由此建立正确表象。
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同桌互相说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评价。
(这里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感知1分米的长度。在活动中学生自觉地将分米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学生的长度观念和估测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培养。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时刻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时,先指导学生同桌合作,在米尺上1分米1分米地数,得出1米=10分米。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出:因为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里面有10个10,所以1米=10分米。
(这样先数一数再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由
了由易到难不仅激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思考问题还陪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智慧心语: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就是要找到它和已学长度单位的关系,再在直尺上找到它,最后离开尺也能找到它,比划它。
板块二:认识毫米
①出示二把尺子(一把以厘米为单位,一把以毫米为单位)观察这二把尺子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发现特点时,揭示课题米的认识。
②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出示一支4厘米长的铅笔分别放在这二把尺子上方的图,观察用哪把尺子好点?
得出结论用这二把尺子量这4厘米长时,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再出示图,是4厘米5毫米的铅笔放在这二把尺子上的图,量这支铅笔,用哪把尺子好点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有毫米的尺子去量不是整厘米数时较准确点.
③建立毫米的表象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为了使结果比用米和厘米测更准确些,产生了一个新的单位:毫米。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划一下。闭上眼睛想一想,记在脑中。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典型的硬币厚约为1毫米,让学生去观察。要求学生观察努力去记住1毫米的长度。接下去要求比划3毫米的长度并与尺子比较调整比划结果,继续报几个毫米数让学生比划对照,最后要求比划10毫米的长度。
④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观察,你发现什么?
预计学生不难发现:①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②1厘米=10毫米。如果没有发现就通过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
提问:如果某人对厘米比较熟悉,而对毫米印象不深,你有什么办法让他想起1毫米来呢?引导学生除了记那典型的物体外,还可以想象把1厘米长平均分成10份来回想1毫米的长度。
⑤应用毫米去估测
谈话:通过学习我们对毫米有了一定的认识,你会用它来测量吗?看看课初的铅笔是多长?
预计学生有二种不同答案:4厘米5毫米或45毫米。告知学生这二种答案都可以。同时提醒学生毫米相对较小的单位,测量操作更要规范,注意把左端与尺子上的刻度线对齐,避免移动造成错误。
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二三人说后,教师拿出带毫米的尺子放在离书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让学生对比参照去估。接下去再把尺子靠近数学书,让学生估一次。最后要求去测量,数学书到底是几毫米厚?
(这个过程着眼学生毫米观念的建立,给学生一个估测、对比、再估测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毫米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力)
师:请你象刚才这样,从身边选一个较短小的物体去估一估。
智慧心语:智慧心语: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毫米;毫米很小,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我认为学生因为学习过用厘米和米去测量物体,所以其测量的方法,读多少长的认读法都能正迁移到毫米的有关应用中去。所以我认为测量时把物体与0刻度线对齐或1刻度线对齐等去测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去强调,如果学生有出现告知是可以的就行。我把主要精力放在1毫米表象和几毫米的长度观察建立上,放在估计长度,测量长度上。这样教学是符合当前几何教学的改革趋势,做到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等。)
板块三:长度单位的系统化和展望
谈话: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长度单位的二位新朋友毫米和分米,请你把它们与原来学习过的米、厘米一起,排排队,从大到小排好?
师:排列后,请你们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或者还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