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场管理范文

时间:2022-06-05 23:14: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现场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现场管理

篇1

1、形成一支目标明确、团结向上、精神面貌好、技术素质高、遵章守纪、战斗力强、职责分明的职工队伍。

2、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班组长队伍建设是实施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环节。

3、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即文明、清新、整洁的工作现场。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明工艺纪律,认真做好生产控制和检验,保证产品生产合格,并使质量不断上新台阶。

5、合理组织生产,科学地设置生产岗位,掌握生产节奏,减少生产波动性,使生产均衡地进行。

6、研究物流规律,对各个环节任务明确,环环相扣,不脱节,以使物流顺畅地运动,保证生产的需要。

7、使设备正常运转,大力做好操作、维护、保养、检修等工作,决不让设备问题拖生产后腿。

8、做好生产过程中原始记录、台帐、报表的记录、整理、传输工作,发挥它们的作用,同时要使现场各种信息传输通畅,渠道不堵不塞。

9、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搞好员工安全教育,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查出隐患和问题落实整改。做到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10、推行“三现”管理(管理人员要到现场去;认真地看现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减少管理环节,狠抓各项管理制度在生产现场的落实;加强现场指导。随时掌握情况变化,加强调度,及时解决问题,确保生产更合理有效的进行;加强对现场按章操作、按质量标准操作和“7S”管理的指导,确保按章生产、文明生产;完善监督,强化现场查纠。完善监督过程,从强化查纠主体、改进查纠方式、细分查纠内容三个方面入手,全面强化现场查纠力度。

二、生产现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班组是生产现场作业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完成各项经营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直接实现者。班组的生产现场管理水平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班组能否长期保持稳定生产的局面决定着企业整体的生产形势。而科学性,规律性、指导性的管理原理与原则,是生产现场管理的关键。

1、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要立足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原则。

2、要追求经济效益的原则。即以最少投入换取最大产出,改善企业条件,增加职工收入和福利。

3、要不断讲求创新的原则。既体现在思想上,又要落实在组织、制度、法规、行动上,在创新中寻求发展。

4、要贯彻规范化的原则。讲求思考问题规范,行动规范,照章办事,严格规范,要体现一个“严”字。

5、要突出强调服务的原则。为生产现场服务。

6、要强调人身安全、生产安全、设备安全、生物安全,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

三、生产现场管理的方法

近年来,“7S”活动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中,对生产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7S”活动是现场管理的“基石”。

“7S”活动源于日本,最早是“3S”,即“整理、整顿、清扫”,后来逐渐推广为5S、6S、7S、8S,目前企业推行较多的是“7S”,所谓“7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

1、整理:指区分要用与不要用的物品,不用的清理出现场,只保留要用的。

整理活动的核心是对生产现场的物品加以区分,是要还是不要。经过整理后应达到的要求是:a.不用的东西不放在生产现场,出现了就坚决清除掉。b.不常用的东西也不放在现场,可在库房中存放,用时来取,用完放回。c.偶尔用的东西可放在生产现场的一个指定地点。d.经常用的东西放在生产现场,且都应处于马上就能用上的状态。

2、整顿:指把物品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识别管理,以便于取拿。

整顿活动的核心是使物品的摆放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经过整顿后应达到的要求是:a.物品在现场有固定

位置,不乱丢乱放,b.物品要按一定规则进行定量化摆放。c.物品摆放要有顺序,做到先进先出。

3、清扫:指扫除现场中设备、材料、环境等生产要素的脏污部位,保持整体干净。

清扫活动的核心是在清扫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经过清扫后应达到的要求是:a.在清扫和对设备进行擦拭的同时,检查有无异常和故障,加强维护和保养工作。b.定期组织清扫活动,处处干净整齐。

4、清洁:指作业过程中,仍维持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良好局面。

清洁活动的核心是绝不搞突击,始终坚持如一。经过清洁后应达到的要求是:a.生产现场环境、设备、工具、物品整洁整齐。b.生产现场各工种人员着装、仪容整齐大方、朝气蓬勃。

5、素养:指全体员工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素养活动的核心是培养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条件反射。素养要求做到:a.工作自觉主动。b.不做表面工作,搞检查应付。c.工作形成条件反射。

6、安全:指作业过程中要安全操作,注意人身与财产安全,树立“安全第一”的良好思想。

安全活动的核心是在思想上时刻绷紧“预防为主”这根弦。安全活动要求做到:a.积极推行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制度。b.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c.抓好岗位安全教育和培训。d.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做好整改落实。

7、节约:节约各种原材料、设备、办公用品及水电、人力等资源。

节约活动的核心是“滴水成河”,“向成本要效益”。节约活动要求做到:a.不应加班的工作,避免加班。b.要求员工准时开始工作,不浪费工作时间。c.鼓励员工多提建议。d.避免材料与供应品的浪费。e.勤于检查机器,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及避免故障而造成生产的延误。f.了解意外事故的间接成本。

四、生产现场管理的意义

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推行“7S”活动。协助企业落实目标管理,使员工充满活力,充分发挥潜力,达成预定目标,提升经营绩效。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手段,使员工和部门有效完成设定的工作目标,从而全面完成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充分起到:提高效率、提升产量、降低成本、保证质量、预防为主的作用。

摘要:生产现场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对生产过程诸要素,包括人(操作者、管理者),机(机器设备、工艺装备),料(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能(水、电气、煤、汽),法(操作方法、工艺制度、规章),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将它们有机结合,达到一体化,通过

篇2

关键词 企业现场管理 现代化管理水平 班组建设

如果说安全、有序的生产与经营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条件,那么生存与经营的现场管理便是企业长期发展保障条件的前提。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现场管理是进行管理与规范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对此加以重视。

一、企业现场管理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企业现场管理

所谓现场管理,就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现场的管理与规范,是生产系统合理布置的补充和深入。生产现场管理则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环境等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二)企业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现场管理是企业的核心工作,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现场管理是企业整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现场管理隶属于企业整体管理,是企业整体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企业整体管理得到优化的基础,更是保证企业各项专业管理得到优化的重要条件。

(2)企业现场管理是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企业现场管理是对生产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环境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来按照既定目标实现高效生产,来节约人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增强企业经济效益。而缺乏有效的企业现场管理,则无法妥善且有序的管理与规范生产要素,从而无法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企业的技术进步不是仅停留在实验室,也要体现在生产现场,体现在新产品的科技研发,体现在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体现在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的使用与创新。企业现场管理可以为新产品、新工艺提供良好的空间,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二、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的途径

优化企业现场管理有很多途径,本文中我们选取最重要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健全规章制度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也要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这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规范生产,确保生产经营有序进行的标准,只有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各项生产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益,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如此一来,企业的生产有规可循,有章可守,按照规则与章程进行有序生产,从而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现场管理。

(二)规范生产流程

对于企业而言,生产是居于第一位的,生产流程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果生产流程存在混乱、无序的现象,势必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事故频发。因此,要优化企业现场管理,就必须要规范生产流程,确定企业人员操作方法科学合理和操作流程有规可循,由此,企业的现场管理才能实现最优化目标。

(三)搞好班组建设

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是现场管理工作的重心,其活动范围和工作对象都在现场,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因此,在进行现场管理时,首先要明确每个现场管理班组的成员的职责权限和个人业绩考量标准以确保现场管理班组成员对工作的正确理解,并将此作为进行评估的基础,按照规定的标准考量个人业绩,不偏不倚。

(四)强化思政工作

现场管理并非只是硬件管理和流程管理,更是对人员的管理。因此,在现场管理中,管理人员要关注职工思想状况,做好思政工作,发挥思政工作的优势,将思政工作渗透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才能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生命力。

三、结语

企业现场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保障,优化企业现场管理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要着手去做的。关于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的途径我们已经从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生产流程、搞好班组建设、强化思政工作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这仅仅是沧海一粟,更多的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的方法有待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继续发现、探索,不断优化企业的现场管理,才能真正地规范企业生产,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篇3

施工现场管理属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性管理,想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就必须将基础工作落实,比如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成本核算、材料采购以及会计工作等,这些工作是开展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所以施工现场管理必须遵循基础性原则。

1.2群众性原则

施工现场施工步骤复杂,施工工序繁多,存在大量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涉及方面较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施工现场管理要坚持“以人文本”的群众性原则,要调动现场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工作人员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进行自我控制。施工现场管理需要靠每个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要重视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只有万众一心,才能不断创造精品工程。

1.3动态原则

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很多,比如天气、温度以及意外事故等,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坚持动态控制原则,不能严格按照计划一成不变的进行管理,这样往往会导致施工质量和进度难以控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调整,以应对各种不可控因素,要优化各种生产要素,不断适应施工现场的变化,这就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注重加强各个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排除施工中遇到的干扰,按照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1.4经济效益原则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一切活动的最终目标,然而施工现场管理关系着施工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以及进度管理,所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坚持经济效益原则,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现场管理要对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材料的丢失、浪费以及施工出错而造成返工等情况,并在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进行探索,杜绝不合理开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5规范化原则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工作人员的施工水平决定着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所以现场施工管理必须遵循规范化原则,对工作人员的施工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要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操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改变工作人员的主观随意性,严格按照规范化施工流程、施工技术、安全操作等进行管理,形成科学、规范、有序的施工秩序。

2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2.1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采取措施不断健全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将管理职责明确分配给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承包队长、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完善个人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避免出现问题无人负责,还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所有工种的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防止出现越权越岗、违规操作。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将综合检查和随机抽查结合,按照专业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项目施工质量。还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业绩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为其他工作人员树立楷模,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对出现错误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惩罚。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消防、材料、卫生以及安保等建立完善的制度,要涵盖施工现场的所有细节。

2.2健全各项管理资料

施工资料是质量管理、施工进度以及成本控制的重要参考依据,资料管理要包括施工标准和各项法律法规,并将关于消防、卫生、安全等资料进行记录和保存。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施工日志,将施工步骤和各个细节进行文字、照片以及视频记录,为后期的质量检查奠定基础。此外,还要将施工现场的施工记录、培训记录、考核记录、会议记录以及检查记录等进行妥善的保存,为成本核算、质量控制以及施工细节提供可靠的依据。

2.3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现代化管理方法

施工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而引进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现代化管理方法就是提高企业施工效率的有效措施。要广泛应用工厂化生产的建筑型材,采用新型的防腐材料,改革施工工艺,大力开展机械化作业,还要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督,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降低施工人员工作强度,提高管理效率。

2.4施工现场成本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控制施工成本的重要环节,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责任,并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将施工环节与成本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各个部门要认真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还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加强成本控制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2.5加强现场监督管理水平

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主要通过目视方法,目视就是管理人员用眼睛去观察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通过获得的信息来加强和完善施工现场管理。管理者要深入作业现场,对材料、施工、质检以及安防等环节都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深化管理效果。还可以将监督管理制度生动形象的进行直接展示,将质量提醒标志牌、安全警示牌以及施工进度管理牌直接展示在施工人员面前,通过这些警示牌来时刻提醒工作人员遵守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

篇4

1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发展的势头,建筑业市场发展迅猛。但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我国建筑业在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事故也是层出不穷,这与当前急剧扩大的建筑市场是极不相称的。再者建筑业往往投资巨大且直接关系到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作为其流程的核心环节,施工现场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关于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2 现场管理基本原则

2.1 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2.2 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求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2.3 规范化标准化原则。规范化、标准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各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准则,克服主观随意性。

3 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优化施工现场组织。

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这主要是因为现场管理工作是十分复杂而又艰巨,如果仅仅依靠企业的一些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这就要求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充分的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观念。

3.2 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在这方面,我们在施工现场首先应该做到管理信息的数据化,在人事方面,给所有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建立详细的个人资料,同时制定奖惩措施,而奖惩记录也作为个人资料的附件一并记录和保存。

3.3 完善强化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

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从项目内部管理看,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和能力相差较大,或是责任心不强或是财务上控制不严,容易造成资金流失,这些都会加大工程成本,降低施工企业的利润。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分工技术和质量,搞施工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进场点验工作,表面上职责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但实际上当合同价款确定后,唯有成本管理才是增效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分工却不约而同地回避了成本管理这一核心。

3.4 以质量管理为基础,提高施工过程质量。

质量是施工环节中三大基本要素(质量、工期、成本)之一,一般在施工环节中我们将质检这一工作认为是甲方、监理或质检站的工作,其实不然,我们在现场施工中应该建立“三检”体系,即自检、报检、复检。单项工程完成后各个班组先自行组织自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自检必须签订质量保证书之类的文件,如果自检认为合格但是却未能通过正式的检查,那么将由该班组承担相应责任,这样才能对各个班组形成压力。报检则是在自检通过后报质检机构进行的质量检查。而复检,则是在正式检查完成之后施工班组内部进行的再次复查,这在我国目前大部分施工项目现场是没有的。

3.5 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严把材料关。

由于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它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四分之三,这些使得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施工单位,作为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在施工前要对本工程项目所需的材料要在货源上进行调查研究,努力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6 加强现场合同管理,积极地开展索赔工作。

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而索赔则是合同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施工索赔和施工合同两者有着直接联系,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就是针对不履行合同、不完全履行合同或违反合同造成损失要求赔偿的行为。是否应该索赔,最终以合同条款做为评判的标准。

3.7 严格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实现安全文明施工。

篇5

现场是企业生产运营活动的发生场所,是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源泉,更是生产型企业的基础,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质量、成本、交期等各项指标的实现。现场是一面镜子,直接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面临日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品质、更短的交货期去响应市场,而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现场”,可见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0开展创建现场管理样板企业活动的必要性

1.1现场管理无处不在

如果不在现场管理的背景下去谈论管理,将导致人们陷入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破坏性的沟通中,当我们脱离了任何一个具体的现场而去谈论问题的时候,都不可能将问题谈论清楚。因此可以这样讲,不论人们在管理一词之前加上了怎么样的定语,如人事管理、成本管理、品质管理、交货期管理等,但只要这些管理没有融入到现场管理之中,都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1.2现场管理是现代企业优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优化管理是企业整体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企业管理活动中,无论在资金、人员、设备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给生产带来困难,随着生产进程的推进,问题就会变的越来越突出,甚至生产出现停顿,从而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陷于瘫痪。所以,要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就必须使所有的资源处于良好的、平衡的状态,加强现场管理,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3现场管理是电力企业基础建设工作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大多数电力企业都在搞体系认证,要求生产工艺、质量、安全、环保都要进行统一的规范。生产现场人员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既应正确地执行规章制度,又应把住质量关,还应做好设备维护,随时注意安全环保。经过不断的思考、学习和交流,我们认为,提高认识、引进先进的现场管理理念是实现突破与提升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提高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对电力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的管理方法。

1.4现场管理是南屯矿电厂优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南屯矿电厂作为兖矿集团首家综合利用电厂,投产至今,始终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工作主线,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不断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保证了电厂的稳步发展。虽然经历了很多的变革,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通过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比发现,南屯矿电厂现场管理上存在着工作标准不高、制度执行不严、检查整改不彻底、长效机制不完善,大大影响了电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开展创建现场管理样板企业活动,对电厂工作现场规范化,对每位员工日常行为提出具体要求,才能养成工作讲标准、事事讲规范、人人讲责任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培育一流团队、塑造良好形象、建设一流电厂的目的。

2.0电厂现场管理样板企业的创新与实践的内涵

电厂现场管理样板企业的创新与实践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树立正确现场管理意识的基础上,以6S管理和定置管理为重要管理方法,坚持“高点起步、高标推进、高质达标”的工作原则,通过优化经营管理、优化效率管理、优化质量管理、优化制度管理、优化民主管理、优化设备管理、优化安全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班组建设、优化工艺管理等活动,达到管理职责明确,劳动组织合理,生产工艺规范,组织生产均衡,人流、物流运转有秩,信息流及时、准确,异常情况发现、解决及时,生产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可控的状态,最终实现现场管理样板企业的目标。

3.0南屯矿电厂开展现场管理样板企业的主要做法

3.1思想重视,措施到位,确保现场管理样板企业建设高起点迅速铺开。一是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二是达标小组分工细致。三是工作推进迅速到位。电厂及时组织管理人员、重点岗位人员紧紧围绕设备运行、生产现场、6S管理等工作实际,从“宣传发动、活动规划、工作标准、监督考核”四方面入手,科学制定下发《现场管理达标建设实施方案》,迅速稳步扎实开展现场管理达标工作。

3.2重点突出,严格奖惩,确保现场管理样板企业建设高标准稳步推进。一是定置管理标准规范。电厂对照《机电定置管理考核标准》和《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置配置》对生产现场、控制室等所有岗点设置了定置定位图。二是员工素养严谨细致。重点开展《现场管理考核基础标准》、《员工行为规范》、《规程》等的学习,通过考试验证培训效果,培养了员工积极、严谨、细致、扎实的工作素养。三是考核奖惩措施得力。电厂及时召集各车间、室主任,广泛征集意见,结合各专业实际,明确规定对责任车间、室的奖惩标准,提高所扣分值的处罚基数,加大奖惩力度,提升了全员达标的积极性。

3.3巩固成果,总结创新,确保现场管理样板企业高质量持续达标。一是持续保持外树形象。南屯电厂通过迅速到位的开局,果断有力的措施,科学有序的推进,实现了现场管理提前达标的目标。二是深挖内潜精益革新。坚持将现场管理达标建设列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创新考核机制,坚持每周一检查、一通报,每月一奖惩、一总结、一创新,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使现场管理达标建设工作逐步渗透到每一个班组,每一名员工,做到“工作有标准,管理全覆盖,考核无盲区,奖惩有依据”。三是查找不足持续改进。通过公司现场达标验收问题反馈,结合电厂动态检查情况,深刻剖析查找现场管理存在不足,从细节入手,不断健全完善创新现场管理考核机制,提升管理标准,努力构建规范、创新、和谐、持续的现场管理标准模式,塑造电厂良好形象。

4.0南屯矿电厂开展现场管理样板企业取得的成果

4.1科研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有8项成果获公司科技进步成果奖,2项成果获得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奖,为历年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效果最明显。其中在电厂应用的《南屯矿电厂生产控制系统优化研究》和参与研发的《煤矿综合利用电厂废水资源化与水污染防治应用研究》成果同获公司科技进步成果奖一等奖,《以四化建设为导向,再造生产与管理流程》获得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奖一等奖,电厂被公司评为科技进步先进单位。

4.2集中控制改造项目成效凸显。一是实现运行人员“一人多证”。结合集控运行后人员充足的实际,采取理论培训和现场跟班培训两种方式,对机、炉、电运行人员进行轮训,并落实“拿证”工作,初步实现“一岗多能,一人多专” 为集控运行后安全稳定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公司实现“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可靠人才保障。二是辅机系统集控改造圆满结束。实现电除尘、输灰、输煤一、输煤二、出渣岗位运行人员集中在一个辅机集控室内,进行远程集控操作监控,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减人提效,同时破除以往配电与控制岗位同处一室对人的安全隐患。

4.3、首次成功实施不停产春检春试

篇6

一、前言

在我国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力号召下,钢结构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钢结构制造企业也随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污染小、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可循环利用等优点。由于钢结构制造行业集成了建筑业和机械制造业的特点,它具有特殊性,其产品普遍存在“三边”现象,即“一边设计、一边制造、一边安装”,所以产品生产流程中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也就使得生产现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钢结构企业现场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标准及管理制度,对钢结构制造现场的所有生产要素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控制,令要素间的结合状态良好,以实现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生产目标。

二、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钢结构企业的生产现场,可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管理的水平,现场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缩影,现场是企业开展各种主要活动的场所,所以它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提供最真实的信息

企业管理者从各种渠道间接获取的生产信息,未必全是真实的。若想获得最为真实、准确的信息,就必须到现场进行细致、深入的了解。如俗话所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场提供的信息才是最准确、最真实的。

2.直接创造效益

现场,是产品生产与开发的所在地,生产成本、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控制,都必须在现场实现。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通过现场管理来获取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

3.现场是发生问题的场所

现场作为企业生产活动的第一线,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源自现场,在发生问题初期,若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任其发展,就会使问题扩大化,很可能酿成严重的事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4.能反映员工的思想动态

对于企业员工来说,都是有思维、有感情的,员工的思想、情绪最容易在其工作中体现出来。若员工情绪不佳,心里郁闷,就可能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进而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管理者只有亲临现场,才能掌握一线信息,现场是企业活动的重要场所,现场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管理水平。只有充分重视现场管理,将总的经济目标细化为具体目标,并引导员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才能最终实现总体目标,推动企业发展。

三、6S现场管理分析

在企业的生产现场,只有配置好人力、物力、财力,才能保证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对于生产现场管理,很多企业都采用了“6S现场管理法”(简称6S),7S最早源于日本,目前已在日本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早的现场管理是3S(Seiri、Seiton、Seiso)现场管理法,随着不断的应用完善,3S逐渐演化为5S、6S、7S和8S,其中6S是目前企业应用最多的现场管理法。6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ly)六个单词的缩写。

1.整理、整顿

整理是指分类处理生产现场的各类物品,明确区分出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及时清理掉不需要的物品,留下必要物品。它是改善生产现场的首要步骤。

整顿是指合理规划生产现场,以“实用、整体”为原则,对设备进行摆放,并避免阻塞通道。按照物品的使用频率、重要性,对各类物品定置摆放,同时进行标识。

2.清扫、清洁

清扫是指对生产现场进行清扫,使之保持整洁干净,同时将设备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完好、锃亮,使整个现场环境一尘不染。设备清扫要结合设备保养、检修,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维修。

清洁是指对前三个步骤的维持,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和制度。通过对上一阶段的清扫成果的维持,随时清理现场,保持现场工具、设备、环境的整齐、洁净,可减少劳动量,养成自觉维护、自觉保持的行为习惯。

3.素养、安全

素养是指对员工素质、行为和仪容仪表的要求,它要求员工树立自我提升的意识,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使员工自身素质得到提升。

安全是指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事故预防,改善现场环境,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它是减少现场设备事故、人身事故发生,保障企业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的重要手段。

四、钢结构企业6S管理的特点

1.现场整理、整顿活动方面

钢结构企业现场的物料较为复杂,整理难度较大,所以在整理前,需要进行分析,再对工位器具、定置依次进行设计。由于钢结构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以项目为基础,对于不同的项目,作业工位、作业人员都较不固定,所以难以按照工位进行整理。同时由于钢结构生产所涉及到的人员、部门较多,所以要划分责任区域较为困难。钢结构生产现场的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每个项目都不相同,对于不同的项目,产品结构也不相同,故其安全隐患不确定,所以安全排查工作需要在项目生产前开展。

2.6S管理实施的特点

钢结构企业的6S管理标准与标准化程度高的企业有所不同。对于工器具、设备的管理,无法采用定员定岗制,这是由于钢结构生产过程中,员工流动频繁且无固定作业区域,定员定岗制度就会带来工器具丢失、设备损坏无责任人的问题。另外,由于钢结构企业生产中的人员众多且关系复杂,所以6S管理的执行力度较弱,现场管理的规范化有待加强。

五、钢结构企业的6S管理思路

钢结构企业的6S现场管理,要建立在现场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采用作业改善、目视管理、定置管理等方法,以“安全”为本,进行现场整理、整顿,坚持清洁、打扫,提高员工素养,在生产过程中,认真贯彻“重检查、重监督、重教育、重培训、重奖惩、严格管理”的管理原则,以满足现场管理的规范化要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作业成本、保障作业安全,并最终实现提高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汝票.面向钢结构制造企业的现场管理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12.

篇7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天天要跟“现场管理”打交道。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现场管理得好,工作进展顺利,降低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是我们施工企业的理想目标,但目前在工程进行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个理想目标似乎真的成了理想——总也完成不了。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会放弃它去做无奈的变通。呵呵,无奈可不行,变通是需要的,目标当然也不能变,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还是得加强现场的管理,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程开始施工之后,企业整体管理都是围绕工程顺利进行的,现场管理得好,企业的整体管理也能使成本降低。换而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国内工程国际化和国际工程国内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企业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现场管理的目标包括施工的成本目标、施工的进度目标和施工的质量目标,这三者相辅相成。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一个刚刚进驻项目的新人往往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一心只是想着进度和质量而忽视了降低成本,工程是顺利地做下来了,可问题也是跟着来了,珠海PTA、扬州通利集装箱、常州铁本等一大批项目之所以失败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痛定思痛,我们认为,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按合同约定)、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在严格保证合同约定质量和作业安全的前提下,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二是科学合理原则。现场管理要达到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的目标,施工现场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等都应当符合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才能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优化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项目承建、分包、采供、劳务合同执行管理、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

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

一个是以市场为导向,为业主提供最满意(符合合同约定)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江苏邗建集团在上海,扬建集团在珠海、南京,江建集团在珠海、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失败就是缘于区域员工的全员的思想素质差,进而给其所在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技术素质;

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以“零库存”理念为指导着力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

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

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

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

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篇8

1 搞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作为整个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的管理,我们应该优化现场管理。因为良好的现场管理可以使现场的整个环境优美,整洁大方,施工现场有条不紊,材料放置有序,使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消防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同时也会使项目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相反,如果现场管理不得当,就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为施工事故埋下隐患,进而有损项目相关方的利益。

1.1 现场管理是项目的“小镜子” ,镜子虽小却能照出施工单位面貌。施工现场直接代表着施工方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尤其是靠近市区或者市区内的施工现场,由于市区内人口密度大,行人众多,良好的施工现场会为施工方增加社会信誉,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否则就会影响施工方的社会声誉。

1.2 现场是进行施工的“大舞台”。如果把成型的建筑物比喻成将要上映的节目的话,那么施工现场就是这个节目的舞台,所有的人力,物资和机械设备都需要这个舞台来运转进而变成节目,所以这个舞台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的顺利进行。

1.3 现场管理是处理各方关系的“聚焦点”。施工现场与社会的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比如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居民生活,市容整洁,城市规划,文明建设等等范畴,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有高度的社会主人翁精神才能担当此任。

1.4 现场管理是连接项目其他工作的“桥梁”。现场管理和其他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处理好现场管理其他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比如:安全工作要求设置防护,现场管理就必须对现场进行围护,二者结合,工作就能顺利进行,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是其他事故。

2 优化现场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优化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质量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作业管理,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和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优化,来达到优化现场的目的。

一是优化人力资源,完善强化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就市场的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施工方对项目经理的要求不够严格,对项目经理的约束不够,简而言之,项目经理部的监督体制有待完善。由于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自身素质也各有不同,再加上责任心不强和财务把控不严,容易加大项目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流失,进而使项目利润大大降低。同时由于项目经理的经济观念不强,搞施工的只负责施工安全和进度,搞技术的只负责施工质量和技术,搞采购的只负责材料现场的点验工作,这样看起来是分工明确,但是违背了成本管理的核心,所以施工方应该大力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树立起全员的经济意识,不断完善岗位内部责任制,建立起一套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这样才能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利润。

二是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工作,切实做到任何施工事情都有制度可依。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考勤制度,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例会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保卫管理制度等等,建筑施工方应该根据自己的施工实际现场建立起不同的制度,让施工的每个环节都有制度可依。

三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控制现场的投入成本,是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尽可能多的回报。

四是编制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施工前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条件它的内容以工程的规模,结构,性质,施工的复杂程度,建设地区的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和工期要求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以最低的投入来完成合同要求,能够合理的利用施工现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造价,所以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的造价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施工前应该对施工,质量,技术,机械,材料,劳力等共同研究之后才能编制这个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来编制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其设计进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定之后,对其执行也应该严格进行。

五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施工安全隐患。方法有:①全员参与是基础,领导重视是关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全员了解其重要性,增强自我调节和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领导者要对安全进行精心策划和果断决策。

②建立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彻施工全过程。自1994年开始,大部分建筑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贯标认证(ISO9000、ISO14001、ISO18001)的工作,“三合一”贯通确保企业各项管理部门能够达到其管理目标。

③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施工单位一定要对项目的危险点做好分析和部署工作,并且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安全时刻处于我们掌控之中,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需要事前做好准备。

六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能耗及物耗,减少资金占用现象以降低成本。为了实现生产经营中的高效益和高效率,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减少浪费,科学施工。

七是严格对材料进行管理。材料费用占整个建筑安装工程的60%到70%,所以材料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作为施工方,要提前对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做好预算工作,采购合理的材料和设备,并且对这些材料和设备的货源进行多家比较,以选择成本最低且质量最好的材料。

现在,建筑工程中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并且,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应用问题。因此,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材料供应。设计方确定了所需材料的材质,规格,数量之后再组织材料商供货。

②材料采购。仔细研究了材料采购单之后必须对材料的数量,规格,品牌和产地一一标识清楚之后,保证订购材料的材质,模板和尺寸必须一次性到位,绝对不能因为材料订购的原因来影响工程的进度。

③材料分类堆放。材料采购之后要进场,进场的过程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材料进场,并且要对其材料进行验收和抽样检查,而且要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对不同的材料放置不同的地方。

八是严格对资料进行管理。一个项目除了管理施工,技术,材料,人员之外,还要对资料进行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竣工资料都是必备的。而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如检验报告,合格证,验收报告,竣工图,测量记录,设计变更,隐藏工程验收单,工作联系函,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程签证等等,都要求在整个项目中手机归纳并分类存档。如有遗漏,将会影响项目的结算,有的影响甚至是无法估量的。

3 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经济效益。施工现场不能单纯的只抓质量或者只抓进度而忽略成本。项目部应在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精品奉献的同时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第二,原则要科学要合理。施工现场各项工作要在科学合理的原则下进行。

第三,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是施工现场进行的必然要求。

4 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第一,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管理有很多局限性,这也是它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比方说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有可能影响到。施工现场杂乱,工作岗位和工种繁多,使得我们必须要时时刻刻的做到监督和全面的检查。因此,优化现场施工的管理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同时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也要重视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第二,以班组为重点。因为它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障,班组的活动范围就在现场,工作对象就在现场,我们现场的工作全部都是通过这些班组来完成的,它就是现场管理的核心。

篇9

一、“5S”要素及其应用

“5S”起源于日本。“5S”活动是指对生产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提高素养的活动。由于整理、整顿、清扫、规范和素养这五个词的日文用拉丁字母拼写时头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5S”。

1.S(seiri)整理。整理,是对现场停滞的管理。将工作场所的物品加以必要整理,重点是区分要与不要,坚决扔掉不要的东西。整理是现场改善的开始,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整理的原则是:不用的东西丢弃;不太常用的东西放在较远的地方;偶尔使用的东西安排专人保管;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身旁附近;能迅速拿来的东西放在身旁附近;拿来拿去十分花时间的东西,只留下必要的数量。确定现场具体需要什么物品,需要多少数量,进而以此为标准将现场物品区分为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对不需要的物品要坚决清理出现场。现场不需要的典型物品包括:工业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个人生活用品等。整理的目的是:(1)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2)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3)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4)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5)有利于减少库存量,节约资金;(6)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2.S(Seiton)整顿。整顿,整顿的重点是对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以最简捷的流程完成作业。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这项工作己发展成一项专门的现场管理方法――定置管理。整顿活动的要点:(1)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2)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3)物品摆放目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日知数,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

3.S(Seiso)清扫。清扫,是在进行清洁工作的同时进行自查。清扫活动的要点:(1)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不要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2)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同时做设备的工作,清扫也是保养;(3)清扫也是为了改善。当清扫地面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漏时,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在清扫程序中应强调的是:任何污垢或废物都可能降低效率,带来废品甚至引起意外。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使现场变脏。脏的现场会使设备精度降低,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量;脏的现场更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造成安全事故。细心的检查、例常的清理及恰当的预防措施,都是使工作场地保持最佳状态的重要条件。通过清扫,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

4.S(Seiketsu)清洁。清洁是前三项的坚持和深入,对前三项的维持结果就是清洁。但也包括对人身有害的油污、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的根除。安全无灾害就是清洁的结果。通过清洁,使现场环境变好,员工能够愉快地工作,消除发生灾害的根源。“1S”、“2S”、“3S”是短期行为,可以一鼓作气,做出成绩,但这些只是“5S”的起步。许多企业在学习“5S”后,进行整理、整顿、清扫,可过了一段时间,现场又回复到原来的混乱状态。主要原因是没有发展一套明确的系统,以维持及长期实行前面三个阶段的成果。为促使“5S”活动经常化,企业应将“5S”各方面要求制度化,促进现场的持续改善,避免“5S”标准起步过高造成员工的畏难或抵触情绪,同时,还要避免“5S”标准一成不变流于形式。

5.S(Shitsuke)素养。素养,训练与纪律。素养即教养。素养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养成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各项作业标准的良好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即使开展了也不可能长期坚持。“5S”是一种简单的管理方法,其效能的发挥依赖于长期的坚持。可见,抓“5S”管理,必须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员的素质。“5S”管理始于素质,也终于素质。

总之,“5S”的目的是通过规范现场,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1)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2)遵守规定的习惯。(3)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的良好习惯(4)文明礼貌的习惯。实践证明,通过ISO9001认证的企业,经过有效开展“5S”现场管理,不但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也切身体会到实行“5S”现场管理带来的收益。开展“5S”现场管理活动不但在认证企业中取得显著的效益,在其他企业中也同样效果显著。

二、企业现场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等待的浪费,如停工待料。(2)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造成的浪费。(3)意外事故造成的浪费,轻则财产损坏,重则人员伤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4)原材料库存量过多或过少的浪费,过多必将造成系列成本的增加、过少造成停工待料,影响供货期等。(5)产品检验和返工的浪费。企业应该通过实施现代质量控制方法,设法降低不良品率,提高一次加工合格率,而片面质量检验把关和返工返修等,非但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反而增加成本。(6)物品堆放,标志管理混乱造成的浪费,物品在流转或库存中堆放不合理,无法做到先进先出,造成物品堆放时间过长,生锈,变质,造成质量下降等,甚至不合格。而标志混乱,在企业内部无法追踪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流出厂外给企业信誉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管理者都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远远不止上述这些,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粗放型的管理显然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管理者必须解决上述浪费现象,通过“5S”活动加强现场管理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

三、推行“5S”的作用

1.“5S”是保证质量的基础。质量是企业生存的保障,是市场竞争中不可替代的法宝。没有企业可以抛开质量办企业,更没有企业可以抛开质量谈竞争。众所周知,海尔以零缺陷的质量管理著称于世,笔者认为在现场管理中实行“5S”是追求零缺陷的基础。产品严格地按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干净整洁的生产场所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养,可以大为减少次品的产生。员工应明了并做到事先就预防发生问题,不能仅盯在出现问题后的处理上。环境整洁有序,异常现象一目了然。一个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优劣;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现场。因此,必须抓好现场管理,为保证质量奠定基础。

2.“5S”是最佳节约途径。“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国家的成败,对企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5S”的推动能减少库存量,排除过剩的生产,避免零件及半成品、成品的库存过多。若工厂内没有“5S”,则势必因零件及半成品、成品的库存过多而造成积压,甚而致使销售和生产的循环过程流通不畅,最终企业的销售利润和经济效益的预期目标将难以实现。“5S”是现场物尽其用的保证,是厉行节约的最佳途径。

3.“5S”是高效率的前提。实行“5S”,减少了现场工作中不合理的动作和程序,所有材料、工具经过整顿都可以随时拿到,不需费时寻找,它可以节省时间。整洁规范的工厂机器设备正常运作,作业效率可大幅度地提升。彻底贯彻“5S”,让初学者和新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提高了员工的职业素质,使企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5S”是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是生产现场出现率最高的一条标语。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将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安全是任何管理者都必须时刻关注的问题。实行了“5S”,工作场所的宽敞明亮使物流一目了然,人车分流,道路通畅,减少事故。危险操作警示明确,员工能正确地使用保护器具,不会违规作业。所有的设备都进行清洁、检修、预防、发现存在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消防设施的齐备,灭火器放置定位,逃生路线明确,万一发生火灾,员工的生命安全必然会有所保障。对于安全生产来说,“5S”属于事前管理的范畴,它是一种物超所值的管理方法。

5.“5S”帮助创造快乐的工作岗位。整洁有序的工作场所是每一名员工的追求。“5S”打造的没有浪费,岗位明确、干净的工作环境能够愉悦员工的心情。“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潜能的开发,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是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和霍桑实验告诉管理者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能为企业换来超值的成果。“5S”有助于使工作成为一种乐趣,员工于乐趣中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企业、也为自己。

四、“5S”活动的实施要点

1.发动全体员工,提高认识,找出差距和问题。要使员工弄清开展“5S”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并感受到现场管理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具有改善的欲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明确目标,制定计划。针对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目标,制定分阶段改善计划,使计划成为全体成员的行动目标。

3.制定“5S”活动的标准。根据本企业、本地区、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结合本车间、班组实际情况,制定“5S”活动标准。标准是通过现场人员的实践制定出来,并回到实践中去执行。没有标准就无法衡量、评价工作的优劣。标准可随着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修改。通常这种标准是由企业统一规定,车间或其他生产现场可制定贯彻企业标准的补充细则。

4.领导带头,大家动手。开展“5S”活动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要有决心,领导者不但要亲自动手带头干,还要使领导的意志和决心为全员所理解,并变为积极行动。

5.边执行边提高,贵在坚持。管理者要深入现场,和职工一起,观察现场,采取现实的措施。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可以采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自己发现与提出问题,自己研讨问题的措施,不断提高水平。

综上所述,“5S”这种简单的现场管理方法以其理论简洁、通俗、实践性强而见长。开展“5S”现场管理活动可帮助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在实践中应特别强调坚持的重要性。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能够持续坚持的企业,不仅提高了员工的质量认识和工作热情,而且获得了顾客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对于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都受益匪浅;同时,参与活动的员工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推动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因此,严格贯彻执行“5S”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

篇10

制造型企业生产现场是由人、物、场所三者组成的,是以人为主体、以物为中心、有机的动态系统。人是最关键的,人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灵魂。一个企业的现场制造复杂性决定了现场制造必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现代制造企业的现场管理要求操作人员是既有专业的技能、又有一定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现场人员的执行力更是现场管理的关键。因此,就必须有计划地加强能力培训,在提高现场人员专业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进行管理理念、管理技法的培训,提升其参与管理的能力和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不同级别的考评体系,强化人员的绩效评价,不断提高制造型企业现场管理中员工的执行能力,推动企业实施现场管理执行力提升。

二、建立企业现场信息沟通网络平台

制造型企业需要连接的各个生产环节和生产地点,时间、空间跨度很大,有的厂区两端的两个车间距离相对较远, 而且车间内部环境也很复杂,生产过程中信息变化快,需要一个完整、顺畅的信息沟通平台。现场的管理人员需要每个人都有通讯设施,能够进行远距离的进行现场的统一指导。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沟通系统,实时地掌握现场管理的工作状况和动态。

三、现场管理机制建设

加强现场管理是制造型企业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现场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有效的机制才能保证管理能够真正落实到位。现场管理机制包括现场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标准、评价办法等等,组织机构健全,把现场管理责任明确落实到企业各层级,人员明确工作责任了,避免推拖、扯皮,有多少制造型企业,由于职责不明,造成现场混乱,严重影响产品交期、质量,甚至安全。确定由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需要现场管理标准明晰来解决,要达到物流有序、产品优质、文明生产、设备完好、环境整洁、爱岗敬业需要方方面面的标准,而且是针对性很强标准。控制物流,确保物品能够严格按照投入进行产出,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停顿和等待时间,从而提高作业面积利用率;清晰劳动纪律的标准。生产现场改进还要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提议,建立 “创新制度”,对提出有益方案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 ,从而激发员工提出新观念的积极性,推进企业的现场改进步伐。有的制造企业制订并颁布了十分完备的现场管理机制,但在的贯彻落实过程中,部分人员对现场管理机制的内容还不了解,使机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实施中还要加大宣传。

四、减少现场浪费

篇11

1、搞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作为整个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的管理,我们应该优化现场管理。因为良好的现场管理可以使现场的整个环境优美,整洁大方,施工现场有条不紊,材料放置有序,使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消防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同时也会使项目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相反,如果现场管理不得当,就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为施工事故埋下隐患,进而有损项目相关方的利益。

1.1 现场管理是项目的“小镜子” ,镜子虽小却能照出施工单位面貌。施工现场直接代表着施工方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尤其是靠近市区或者市区内的施工现场,由于市区内人口密度大,行人众多,良好的施工现场会为施工方增加社会信誉,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否则就会影响施工方的社会声誉。

1.2 现场是进行施工的“大舞台”。如果把成型的建筑物比喻成将要上映的节目的话,那么施工现场就是这个节目的舞台,所有的人力,物资和机械设备都需要这个舞台来运转进而变成节目,所以这个舞台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的顺利进行。

1.3 现场管理是处理各方关系的“聚焦点”。施工现场与社会的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比如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居民生活,市容整洁,城市规划,文明建设等等范畴,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有高度的社会主人翁精神才能担当此任。

1.4 现场管理是连接项目其他工作的“桥梁”。现场管理和其他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处理好现场管理其他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比如:安全工作要求设置防护,现场管理就必须对现场进行围护,二者结合,工作就能顺利进行,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是其他事故。

2、优化现场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优化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质量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作业管理,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和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优化,来达到优化现场的目的。

一是优化人力资源,完善强化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就市场的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施工方对项目经理的要求不够严格,对项目经理的约束不够,简而言之,项目经理部的监督体制有待完善。由于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自身素质也各有不同,再加上责任心不强和财务把控不严,容易加大项目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流失,进而使项目利润大大降低。同时由于项目经理的经济观念不强,搞施工的只负责施工安全和进度,搞技术的只负责施工质量和技术,搞采购的只负责材料现场的点验工作,这样看起来是分工明确,但是违背了成本管理的核心,所以施工方应该大力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树立起全员的经济意识,不断完善岗位内部责任制,建立起一套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这样才能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利润。

二是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工作,切实做到任何施工事情都有制度可依。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考勤制度,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例会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保卫管理制度等等,建筑施工方应该根据自己的施工实际现场建立起不同的制度,让施工的每个环节都有制度可依。

三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控制现场的投入成本,是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尽可能多的回报。

四是编制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施工前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条件它的内容以工程的规模,结构,性质,施工的复杂程度,建设地区的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和工期要求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以最低的投入来完成合同要求,能够合理的利用施工现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造价,所以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的造价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施工前应该对施工,质量,技术,机械,材料,劳力等共同研究之后才能编制这个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来编制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其设计进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定之后,对其执行也应该严格进行。

五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施工安全隐患。方法有:①全员参与是基础,领导重视是关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全员了解其重要性,增强自我调节和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领导者要对安全进行精心策划和果断决策。

②建立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彻施工全过程。自1994年开始,大部分建筑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贯标认证(ISO9000、ISO14001、ISO18001)的工作,“三合一”贯通确保企业各项管理部门能够达到其管理目标。

③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施工单位一定要对项目的危险点做好分析和部署工作,并且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安全时刻处于我们掌控之中,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需要事前做好准备。

六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能耗及物耗,减少资金占用现象以降低成本。为了实现生产经营中的高效益和高效率,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减少浪费,科学施工。

篇12

关键词:

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现场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多,其中,电力资源就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使用的能源,因此,提高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的现场管理质量是关键,加强完善企业输配电工程的事前、事后控制,采用更加完善精细的管理办法。

1供电企业输供电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1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探析

供电企业在进行输电的过程中,首先要全面了解的问题就是预算问题,因此,企业可以先从预算方面进行入手,并对企业运行时存在的问题逐渐进行分析,才能逐渐解决预算问题,以最大的效率提高并解决我国供电企业输供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根据企业一些专家针对以前经常遇到的问题的经验与总结,可以得出以下总结。供电企业在预算方面的差错主要是在计算施工材料材质和基础设施时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施工时经常遇到的一些突发天气状况以及因为天气状况而导致的材料额外性损失,也是影响预算的一大主要因素。企业在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大多数供电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容忽视。如果预算成本太高或者不符合实际,就很容易导致企业的资源浪费,如果预算成本太低,在某些方面反而不利于工程的实施。因此,正确把握好企业在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完成。

1.2施工材料质量的重要性

无论针对哪一项施工工程,施工材料的重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针对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时要着重注意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贯穿于施工的始终,是输配电企业能够顺利开展工程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因素,而且,供电企业的最终效率是直接取决于施工的质量和性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着重注意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

1.3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除了上述所说的预算问题和施工材料问题,还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就是输配电企业的基本设施问题。基础设施是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是供电企业输供电的基础,因此,供电企业在输配电过程中要注意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高,同时,也要注意使用过程中的维修维护,企业要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都要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一定的检查。

2在现场管理中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

2.1强化现场管理中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的过程中,需要企业逐步强化现场管理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在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企业首先要针对此作出具体的施工计划,并逐步落实到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先从工作人员的思想方面进行改变,再逐步让他们从实际工作中一步步进行完善,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企业也需要进一步明确输配电工程应该进行的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法,防止在企业施工过程中出现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为了提高企业的施工质量,在进行输配电的过程中,企业要逐步完善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等。要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能力够强,具有正确的施工理念和施工步骤,对于一些比较专业性的事情,企业还需要配备专业人员;还要确保施工材料完好,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这对于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还需要配备专业设备,从而确保做好每一道细节性工作,保证施工工程的正确顺利开展。除此之外,企业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备一个专业小组,负责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抽查,这对于防止出现质量性事件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2.2强化输配电工程的施工人员的教育与学习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的现场管理,企业也需要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方面下手,因此,强化输配电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学习与工作势在必行。首先,在企业职工入职的时候,要进行专业选拔,对其进行专业性知识的考察,在企业职工入职之后,输配电企业也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入职培训,从而使职工的理论知识都逐渐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也是对企业职工的一项基本能力的考察。为了提高企业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态度,就需要企业将企业的基本发展程度和未来发展方向都一一阐述给职工,从而让他们对企业形成一种归属感,这也是保障输配电企业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3建立健全现场管理的专业化的岗位制度

在供电企业进行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输配电工作的复杂性与专业性,企业需要对输配电工程的相关岗位进行仔细划分,这是减少企业职工在进行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专业化的岗位制度,并逐步督促在岗人员做好份内事务,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另外,企业要注意实行一岗一人制,培养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加强职工的工作理念,并不断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企业也要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于优秀职工要进行奖励,从而督促其能力工作,对于犯了错误的员工,也要适当地进行惩罚,从而提高其负责任意识。通过这种奖惩机制不断完善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的现场管理。合理的专业化岗位制度是督促员工积极工作的保证,对于供电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才会激发他们认真工作与创新工作的潜力,才会让他们对企业各方面的发展做出更为重要的努力。当然,企业也不能允许内部存在岗位歧视,任何岗位的职工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3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资源的使用必将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趋势,也是影响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提高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的现场管理是供电企业长期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这项长期工作,供电企业要逐步从各个方面逐渐完善并改进其相关工作,从而为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促进社会经济稳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高丽清.基于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的现场管理[J].有色金属文摘,2015,30(2):95,97.

[2]王冯.基于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的现场管理论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3):1269-126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