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2-09-06 16:16: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双百工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双百工程论文

篇1

2.教学工作计划:(含教学工作、质量工程、技能竞赛);

高质量完成学校安排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参加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

3.教师培训计划: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会;关注省培、国培消息,积极报名参加;

4.教科研工作计划:(含课题研究、论文、专利、教材);

公开2篇;

5.指导学生计划:(学生社团、实习实训、学生竞赛);

指导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会计技能大赛;

6.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计划(双百工程、社会兼职等);

工作时间之余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7.评上讲师职称获得中级会计师证书。

指导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会计技能大赛;

篇2

1必然趋势

广东省俯瞰南中国海,而南海又是中国最广的海疆,约占中国海域的2/3,资源约占中国的70%。2011年2月19日,国家正式批复确定广东为全国三大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之一,推动构建粤港澳、粤闽、粤桂琼三大海洋经济合作圈,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海洋经济区。作为海洋大省,广东的海洋科技和教育却与山东、上海等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尚未建立一个合理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广东海洋大学是南海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是广东省唯一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博士点建设学科,加强海洋科学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满足广东省对海洋科技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快推进国家海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前提条件

广东海洋大学学籍管理规定本科的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分制,提前修满规定学分,可提前毕业。但由于没有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或机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按部就班4年毕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则成为弹性学分制的良好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出类拔萃学生的优势。

3环境条件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广东海洋大学在分析本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双百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案,即在每年的新生中根据条件遴选出200名优秀学生,进行分类别、个性化培养,实现在本行业领域中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行政管理能力的杰出人才的目标。广东海洋大学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目前学院学生的素质基础、各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开展了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1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学院各专业的“象牙塔尖”,目标是培养少而精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人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的科研及择业竞争能力,适应广东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双百工程”的人才培养改革,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3”是3个阶段安排4个学年的教学活动,即第1阶段(一年级)夯实基础阶段,强化英语、数理和计算机基础,第2阶段(二、三年级)专业培养阶段,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阶段,实践训练贯穿其中。第3阶段(四年级)实践应用、专业深造、交流强化阶段。要求3年兼修完4年的理论课程。第3阶段(四年级)的全方位实践锻炼阶段成为关键的一年。没有实践,就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创新。实践对各个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2]。各导师将根据学生3年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训练,开展全方位的锻炼。一是业务训练:利用学院目前与广东省内各气象局、海洋局建立的实习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用2~3个月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各基地业务训练。二是专业深造。学生用2~3个月的时间到相关海洋科研机构、国内高校进修。三是辅导考研。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硕士点将进行“本硕连读”培养模式,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可提前保送读研,由低向高进行的提前跨阶段培养过程中会使优秀人才及早脱颖而出。无硕士点的专业与相关的院校联系合作培养,报考名校的研究生。四是继续导师的项目研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会议等。充分发挥好第四年的特色培养阶段的作用,否则,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是一个4年培养计划的3年浓缩版。“1”是指学生参加完学校第一阶段的集中、统一授课回到各专业班后,学院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量身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进行1对1的培养,即1个专业1套个性化方案,1名学生1名优秀导师,全程给予指导,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研训练全部集中开展。

2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核心。教学内容上,结合目前国家对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人才的需求,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交叉,把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在教学内容中,满足地区性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量身制订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紧密结合近几次在广东省以及省外的调研,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了通识、专业和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了数理基础课程训练以及人文素质、科研创新等方面的课程,部分课程选用了英文版教材。加大了个性化课程比例,把以专业选修课学习提高到课程总学分的28%~30%,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个性化导师团队的培养

通过学院目前正在实行的全面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指导。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后,导师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特点,指导他们制订个人学习计划,从选入拔尖创新型人才开始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和负责。导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指导学生开展前沿学科的研究及新项目的研究,指导学生就研究项目发表科技论文;安排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以团队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科研训练。纵观我国创新型实验班,名师指导是精英班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如北大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由来自文、理科各院系资深教授组成的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清华的“数理基础科学班”邀请全校的两院院士和知名教授作为本科阶段的导师。因此,在个性化导师团队建设中,广东海洋大学聘请一些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授来上课,聘请两院院士、知名学者开设讲座,使学生及时汲取新的学科知识,了解各学科的发展现状。导师团队的成员不仅学历学位要求高,还要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勇于教学改革创新,特别要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4个性化发展环境的构建

1)公平的竞争环境

明确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淘汰补充、激励制度。通过选拔中的笔试、面试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个人特长、心理素质、专业发展潜质等综合素质;通过淘汰补充制度增强学生的竞争及主动学习的意识。

2)创新的管理机制

由于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学生相对较少,如2010级海洋科学专业有7名学生入选,教学管理将从统一走向多样,这是对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模式的一个挑战。因此,要在选课、学籍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对进入拔尖创新人才体系的学生优先提供参加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优先开放实验室,以及保送研究生和各种国内外深造机会。针对2010级创新体系的学生,学院已开放电脑室以供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源,弥补学校海洋方面文献的不足,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有激励机制的考评体系,一是侧重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改革传统的考试测评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单位、学校的不同作用,从不同角度衡量人才的培养质量,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利的方面。

制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1一流拔尖学生人数略显不足

广东海洋大学虽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并且在2007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几年招生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二批本科的招生条件是造成学生生源较差的客观实际,各专业优秀拔尖学生相对较少,尤其是一流拔尖学生的数量更少。因此,每年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人数不多。

2顶级专业学术大师仍欠缺

篇3

1培养目标

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是从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特点和学科特色出发,合理配置学校的教学资源,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和航海技术的学科交叉基础上设立的专业。学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立足辽宁,面向黄、渤海,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水产和海洋事业服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敬业、专业、乐业、创业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战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强海洋渔业通信方面的特色教育。在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多方调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并逐步完善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并具备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及船舶通信等现代通信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具有海洋、渔业科学背景的人才。

2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优化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程结构,是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化,也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的保证。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按照我校建设“蓝色大学”理念,构建了通信工程专业蓝色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坚持“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方向、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原则,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构建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依照“浅蓝、蔚蓝、湛蓝、深蓝”的蓝色课程体系,用蓝色课程元素来承载水的精神与海的文化,延伸至涉海涉水教学内容要素。(1)浅蓝(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体育等),公共选修课(军事理论、健康与安全教育、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环节(军训)。通识课程虽然不一定与通信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里的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基于学校开展课程建设的“双百工程”,从公共选修课着手,打造了蓝色海洋类、人文与社科类、艺术与体育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共100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蓝色海洋类公共选修课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海洋知识背景。(2)蔚蓝(学科基础课)包括复变函数、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等。学科基础课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知识结构,为专业课程提供有效的支撑,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工程应用能力,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方向课打下坚实的基础。(3)湛蓝(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电子线路仿真、电子线路CAD、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DSP技术与应用)、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随机信号处理、电视原理与技术、现代通信系统仿真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数据结构C、扩频通信、通信工程专业英语)。通过对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大量调研,反复论证比较,通信工程专业设立两个专业方向:通信工程(程控交换技术、船舶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多媒体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专业依托海洋信息技术,在船舶通信、船舶导航、海洋渔业3S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同时,紧随时代的发展,对部分课程进行压缩和调整,开设一些学生喜爱的,又能与现实接轨的课程,如扩频通信、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等选修课。(4)深蓝(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线路仿真课程设计、电子线路CAD上机、高频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现代通信系统仿真技术上机、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实习、通信工程专业实习、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对培养通信专业逐步树立工程观念、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强化实践环节,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将实践环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了多层次、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保证了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对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所有的实践环节围绕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展开,把实践环节分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技创新五个模块,模块之间衔接紧密、层层推进,为学生从入门到提高再到创新夯实基础。

3.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模块主要依托辽宁省海洋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为主线,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科学知识、促进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加强基础课、主干课实验;实验内容优化配合,避免重复或脱节;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形成基本实验、选做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组成的立体化实验结构;对含有实验的课程,加大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比例;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2013版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都有体现。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有选择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仿真实验环节,以缓解实验设备和空间的紧张情况,有效扩展实验空间和时间,节省资金。

3.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着眼点是把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初步掌握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一般以单门课或课程群为主选择题目,它是毕业设计的初级阶段。课程设计教学中压缩验证性课题,增加能够体现设计型、综合型和创造性的课题。在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讨论方案,自己组织实施,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锻炼创造条件。

3.3实习

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以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工程意识和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并且通过接触社会,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目前,通信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2个(人民4810厂,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有18个(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同时学校也正在积极运作与通信公司合作。到企业参观实习和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讲座,通过参观和专家公开课的形式,使学生对企业文化、船舶通信及导航设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和本行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等有所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3.4毕业论文

(设计)以学院各类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资料检索和收集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上有较大提高。为切实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①精心设计备选题目,组织开题报告。学生选题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和撰写文献综述,并精心组织好开题报告,以保证毕业论文的先进性、可行性;②加强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以保证毕业论文在有限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③建立毕业论文答辩规范和质量标准,在毕业论文答辩期间开展“毕业论文检查周”活动,有效提升了毕业论文的质量。④学校出台了《大连海洋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测暂行办法》,针对毕业的本科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有效地杜绝了学术不端行为。

3.5科技创新

以各类兴趣小组和科技社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科研实验室为平台,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学研究等活动,使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低年级的学生专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鼓励他们参加兴趣小组或者科技社团,以增加学生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创新的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竞赛,使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训练下,参加了“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结语

大连海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作为涉海高校的“非特色”专业,在复合性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挖掘自己的优势资源,发挥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身心素质培养的同时,主动适应国家和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新需求,抓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核心,对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松松,郭显久,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51-52.

[2]刘冬,石焕玉,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5(29):72-73.

[3]江海,田春艳.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0(3):159-160.

篇4

为了深化校本科研工作,青山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校本科研工作网络,采取以“校长领导――教科室管理――教研组、课题组实施――教师参与――团队协作”的层层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本科研组织网络见下表:

二、科学构架教师发展的三维空间――科研教师的成长沃土

青山小学提出了在科研工程中“打造阳光少年”和“阳光教师团队”的工作思路,力求通过“阳光文化”的引领和“阳光教育”的实施,让校园充满阳光和温暖,彰显阳光特色。要实现这一目标,锻造阳光教师是关键。如何让我们的教师阳光起来?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构架教师发展的三维空间。

1.构架学习空间――任务驱动,让教师心动。心动是一种内趋力,就是一种自愿。这种心动的产生需要外力。这种外力就是一种氛围,一个任务。

青山小学立足于学校与教师实际,从学校自身建设需要与教师专业成长出发,制定了《校本研训工作计划》,拟定了《校本研训实施细则》,引导教师制定了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建立个人研修业务档案。同时引进激励机制,把“教师专业成长记录”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把校本研训与期末综合量化考核、职称评定、评优挂钩。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为教师设计《教师个人发展手册》和《教师学习手册》,每月坚持对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进行检查、评比,予以通报,并把优秀的论文、案例刊登在学校的简报上,供大家交流讨论。这种在任务驱动下开展的常态训练,保障了科研工作的实施,驱动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构架科研空间――引导参与,让教师行动。有了心动,就要行动。谁来做?怎么做?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参与,即引导教师参与,促使大家进后而知,知后而为。

学校实施“我买书,学校买单”、“校长赠书,我研读”、“免费为教师出文集”等策略,开展“阳光教师读书碰撞”、“优秀教师专题讲座”、“观摩示范课”、“专题研讨”等活动,实施与兄弟学校“科研联谊”、 送教师“异地专训”等策略,积极探索以教师博客为载体的网络教研工作途径,多种平台引领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研究、教师能级培训,促进了教师个体反思,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

3.构架展示空间――舞台历练,让教师激动。如果说,行动需要帮助、需要交流、需要实践、需要反思,那么激动则需要给教师成功的机会。为此,我们为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通过评先突出他们、发挥他们,尽可能让他们享受教育成就感。

(1)给我一个舞台,我就灿烂――因灿烂而自信。学校举行了一系列的基本功大赛:书法竞赛,以“青山教育我的责任”、“让平凡的岗位熠熠生辉”为主题的教师演讲比赛,“我的教育故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征文大赛……教师在特色舞台上既历练了自己,又因为被认可增长了自信。

(2)给我一份荣耀,我就激动――因激动而奋进。学校还开展了“五好教师”(学生的好老师、孩子的好父母、爱人的好伴侣、父母的好儿女、社会的好公民)、“感动青小的十大园丁”的评选活动和事迹报告会,期末评比“ 教育教学标兵”、“明星班主任”、“科研新秀”……这些举措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唤醒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心态也因此阳光起来。

三、科学打造课题特色研磨团队――有效教育科研的生命力

基于“成就教师第一、发展学生至上”的管理理念,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学校凭借各种特色课题研磨团队的积极介入,突出教师教育内涵发展,追求实现教师的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的行动研究目标,让教师在课题中茁壮成长。

1.管理团队,舵手引航――有效科研的推动力。青山小学拥有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即“先锋社团”。他们亲自带领课题组展开研究并参与研究的全过程,管理团队的积极介入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激励着全校教师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课题研究,有力的推动了研究全面深入地开展。

2.教师团队,划桨开船――有效科研的生命力。在学校管理团队的直接推动下,教师自发成立了一个群众性组织―― “课题研究团”。这个团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网络学习、与专家对话、访问名校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大大盘活了教师资源,教师参与教研和科研的热情进一步得到激发。随着学校“骨干教师、课例教师培养工程”的实施,“伯乐”、“一弯新月”和“众星拱月”等社团相继产生。

(1)“伯乐”社团――由师傅组成:给教师上示范课、跟踪徒弟听课、评课,帮助新教师早适应、立稳讲台,分析每个课例教师的优势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2)“新月”社团――由徒弟组成:跟踪师傅听课、评课、每月上一次汇报课,并撰写学习体会。

(3)“众星拱月”社团――由非徒弟和非师傅的同学段同学科教师组成,他们甘当绿叶,为课例教师服务,协助师傅辅导徒弟上路。

(4)“六小龄童”社团――由六个年级组长组成:协调组内工作,上传下达学校的各项科研工作任务。

(5)“千里马“社团”――由后勤人员组成:为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后勤保障。

诸如这样的特色团队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团队研磨机制为教师拓展了一个向上的空间,使教师有了成就感。

3.学生团队,撑篙破浪――有效科研的彰显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阳光气质,学校成立了一系列有创意的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学生社团,如:“合唱团”、“琵琶团”、“舞蹈团”、“清泉文学社”、“七彩阳光广播站”、“青山国旗班”等。在这些团队里,每一位同学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他们在这里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潜能,阳光校园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象。

四、校本科研卓见成效――阳光团队彰显特色

通过努力,我们一点一点地赋予学校新的含义:阳光环境、阳光管理、阳光文化、阳光课程、阳光课堂、阳光评价、阳光教师、阳光学生、阳光伙伴乃至阳光家长。“阳光”已融入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每一项工作之中。

1.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阳光了。几年来,青山小学的“阳光少年工程”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习作、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科技等作品频频获奖,每年都有上百人次的学生捧回奖状。其中,“小天使合唱团”赴省演出,捧回了金奖,“琵琶团”的小演员演出的节目被荆门市电视台教育生活栏目录制,“七彩阳光广播站”的播音员们赴省参加节目录制并获得“金话筒”奖。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阳光的孩子多起来了。

篇5

作者简介:方如举(1975-),男,安徽阜南人,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许昌 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4B470011)、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3B47023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50-01

目前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部分仍然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教学中依然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很少有机会参与实践产品的开发与调试工作。因此,高校目前的整体状况都是在沿用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但近年来高校扩招规模不断拓展,造成研究型人才需求日趋饱和。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具有工程技术应用背景的人才需求日趋增长,造成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解决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错位的唯一途径。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工程技术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中就能够产生对工程技术浓厚的兴趣和提高实践创新的动力。大学教育就是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也得到充分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有机结合,并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工程技术能力是体现现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许昌学院目前正面临学校发展的转型期,学校的转型发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是否成功。

一、面临的问题

许昌学院是一个新升本的学校,在办学经验方面与传统的老牌本科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就业市场出现了供需矛盾,一方面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这些脱节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新升本学校自身地位太高,认为大学就是来培养研究型人才,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由高职高专来完成的,因此把人才培养定位为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硬件的需求更高,比如专业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等。

第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相对稳定,但部分高校并没有认识到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仍然把研究型人才培养作为第一任务。

第四,师资队伍是目前新升本学校遇到的最大瓶颈,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的教师不足,新招聘的教师还需要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新的阶梯队伍很难短时间内形成。

二、培养标准

通过培养使学生在保证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达到一定修养和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能够适应电气工程领域在工程设计和工程产品研发的实际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标准。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

1.基础知识标准

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电气工程领域内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够掌握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了解和跟踪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以及趋势的能力。

2.能力标准

目前许昌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面向河南、面向工业化、面向社会需求的发展模式,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许昌学院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该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根据许昌学院办学自身特点,培养具有一定工程技术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具有简单的工程造价预算、工程方案设计、工程图纸绘制以及现场施工等工程技术能力。

三、培养措施的改进

本项目旨在“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面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出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多维实践平台”是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以及专业实训)、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第一,改革教材。以前在教材选择上,往往注重教材的理论深度而忽视了知识的工程应用背景。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应该选择具有较多工程应用背景和工程应用案例的教材,而对于偏重于理论探索的教材应减少使用比例,并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编制合适的课程体系和制订出完善考核办法。

第二,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增加聘请具有工程施工和产品开发经验的优秀工程师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上课和指导毕业设计,逐渐形成由在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组成的“双导师”指导模式,促使学生尽早接近工程产品的设计实例,为后续工程素质培养奠定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目前许昌学院通过河南省省委的组织与许昌市制订“双百工程”计划,在最近五年的时间内,从许昌市各企事业吸引100名优秀工程师来许昌学院作兼职教授,同时选派许昌学院100名优秀教师去许昌市各企事业进行专业培训和锻炼,旨在提高许昌学院教师自身的工程背景以及工程设计开发的能力。

第三,修订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的教学课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多开设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课程,增加学生在专业方向课的学习与训练,加大课程设计的力度。所有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专业课学习,许昌学院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管理以及辅助学生的学习工作。在培养过程中,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3+1”培养模式,即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锻炼。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锻炼可以具体分为:一年的基础课学习,一年的专业方向课学习,一年实践技能培训以及一年的公司工程实践项目训练。在培养过程中主要注重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工程实践设计、施工以及基本操作工具的使用培训。

第四,改变毕业设计考核方式,由原来单一的毕业论文改为学生可以通过成套图纸绘制完成;或者产品开发的电路图或者与本专业相关的专利。

四、结论

分析了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与高校培养方案相脱离的现象。对一般本科类院校在培养工程类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基础素养和能力两个方面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标准进行了论述。从许昌学院实际出发,从外部因素和内部需求制订了对工程技术人员人才进行培养的改进措施,通过2009年到2013年一个周期实践结果来看,所培养出来的电气类工程技术人才达到了最初制订的标准。

参考文献:

篇6

一、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0年兴办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起,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宁波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9153个,总投资371.60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l1.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9.6亿美元。外商投资成为宁波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二)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

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投资规模:外商实际投资稳步增长,尤其是2000年开始,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态势。大项目投资又有新突破,2004年l—9月份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7项。(2)投资方式:已由中外合资经营为主转向以外商独资经营为主。200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合资项目520个,合作项目14个,外商独资项目达到674个。(3)资金投向:外商投资行业集中度仍然较高,但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第二产业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实际外资。200年宁波外商投资项目共1209个,其中第一、第二产业为1154个,第三产业为45个。与此同时,外商投资可持续发展理念日趋显现。(4)资金来源: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近两年,日本和韩国对华投资项目和投资金额增幅明显。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的德国、英国,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增长较快。(5)地区分布:南北差距比较明显。鄞州、余姚、慈溪、北仑、镇海等县(市)、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要大于南区的奉化、宁海、象山。(6)引资方式:重新整合、利用民企的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正成为宁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宁波民营经济发展快、竞争力强,借助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机制和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可以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而民企的不断壮大,产品、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稳固,也可以吸引境外企业与民企合资合作,这是“双赢”。

二、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苏州的比较

(一)总量比较

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总量上与苏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3年宁波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3亿美元,虽然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排名第五,但与排名第一的苏州的68.05亿美元相比,差距达近51亿美元之大。1998年到2003年6年苏州累计合同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1616.9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232.22亿美元,而宁波这两项指标则分别只有96.5亿美元和53.55亿美元,不及苏州2003年一年的合同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可以看出与苏州相比,不管是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还是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宁波总量偏低。

(二)外商直接投资构成、投向比较

无论是苏州还是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国家为辅。以2003年为例,在两地投资处于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有七个国家或地区相同,说明两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结构单一,外商直接投资来源过度集中。同时宁波和苏州的外商直接投资投向也较为一致,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幅射影响、带动力比较

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贡献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缓解两地建设资金短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经济的参与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宁波与苏州相比,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市经济的贡献度还不高,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大。一在涉外税收占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上,1997年以前,两地比重差不多,但1997年以后,无论是在绝对值上还是在比重上,苏州都高于宁波。二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上,宁波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5%左右,2003年也只是17.17%,而苏州这几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在45%左右,说明宁波投资增长中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明显不如苏州。三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比莺上,宁波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比重偏低,长期徘徊在30%左右,而苏州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出口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的比重从1996年开始就达到60%以上,2003年更是达到86.3%。这说明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外贸的拉动作用也明显不如苏州。四在三资企业从业人数上,从三资企业从业人员在城镇从业人数中的比重来看,宁波和苏州两地的比重差不多,近几年都在40%左右,这说明两地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就业的作用都差不多。

三、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困难

宁波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相对落后,这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高

对利用外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全局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政策措施不力。长期以来,宁波对利用外资的作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解决建设资金不足这一点上,而对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出口创汇和产业创新等方面的认识不足。不仅领导重视程度明显偏弱,而且支持、鼓励利用外资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少,与周边省市相比,往往落后一个节拍。

(二)配套条件不够强

宁波生产力布局比较分散,生产要素积聚程度较低。外资项目,特别是一些大项目的进入,一般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当地有没有大量的可用人才,信息是否灵通,企业配套资金能否保证,相关行业是否发达,市场潜力和辐射能力有多大等等生产要素供给方面的问题。而宁波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工业布局呈现“低、小、散”的状况,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地区布局分散。1988年财政体制改革后,浙江实行了“省管县”的财政体制。这种体制虽可调动各县的积极性,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加剧了生产力布局的分散局面,各县(市)产业结构雷同、低层次竞争,不利十生产要素集聚。加上全省城市化进程慢,小城镇数量过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如2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广东有31个,山东有27个,江苏有22个,浙江仅有8个。这样,必然造成浙江工业企业布局重复雷同、生产配套半径过大、生产成本过高,不利于质量的控制和要素的集聚,一些大型外商投资项目难以落户。

(三)工作体制不够顺

宁波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包含在上海经济圈范围内,但是长期以来没有做好接轨上海的文章。全市的外商直接投资工作机构不够稳定,专业招商队伍力量不足;管理体制不够统一,项目管理、招商工作、外企管理都比较分散;招商水平还不高,招商引资的成本较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招商网络不够健全,招商方法不够灵活,大项目批准难,公关手段少,变通方法少。

(四)投资环境不够优

有关政策的科学性不够,透明度、稳定性不高,可操作性不强,政策编纂不及时,优惠政策承诺随意性过大;法律制度还难以满足外商对投资保障的心理要求,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监督不力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外商的税外乱收费现象仍时有发生,涉及外商的经济纠纷发生频繁,外商投诉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多。

在服务机构建设上,除宁波开发区、保税区外,其他各县(市)区、各级开发区都没有建立完整的投资服务机构,市里虽然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但服务、协调的制约很大。各地重招商、轻服务,不能为外商提供咨询、注册、建设、经营全过程、全方位专家式服务。服务工作不够深,服务效率不够高。

(五)舆论宣传效果不够明显

与沿海其它省市相比,广东的招商重点为港澳,福建为台湾,上海为欧美大公司,江苏为新加坡,山东为日本、韩国,目标均比较明确。而宁波始终没有在招商的重点国别上有明确的定位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部分招商队伍走马观花,打一枪换个地方,钱花了不少,效果却寥寥。在招商项目准备方面,宣传资料十分简单,引不起外商的注意;项目资料也难以集中。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和部门协调等方面的原因,符合浙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导向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喊了多年始终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国家级新闻媒体对宁波的宣传力度与大连、青岛、苏州等城市比相去甚远,宁波主要媒体很少有外语节目或宣传国外先进技术信息的专门栏目。

四、宁波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宽领域有重点地利用国际资本。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投向传统农业改造、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水产品养殖加工等特色农业领域;重点吸引外商资金投向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石化、纺织、服装等五大标志性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先进装备制造、新型金属材料及制品、造纸业及纸制品、家用电器及设备、食品arms0造等六大成长性产业;抓住我国开放服务业的契机,加大科研服务、管理咨询、工业设计、现代物流、金融租赁、教育培训、文化传媒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和房地产、医疗保健、休闲旅游等新兴服务产业领域的引资力度。

(二)做好跨国大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作。目前宁波的企业建设中,港澳台中小企业存量投资已经很大,今后引进国际资本的重点应放在跨国大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上,争取更多国家的大公司、大集团来投资设厂,并促进已投资跨国公司积极增资扩股。要制定更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政策,促进国外高技术企业来投资,以提升宁波的工业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优势。

篇7

一、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0年兴办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起,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宁波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9153个,总投资371.60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l1.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9.6亿美元。外商投资成为宁波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二)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

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投资规模:外商实际投资稳步增长,尤其是2000年开始,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态势。大项目投资又有新突破,2004年l—9月份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7项。(2)投资方式:已由中外合资经营为主转向以外商独资经营为主。200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合资项目520个,合作项目14个,外商独资项目达到674个。(3)资金投向:外商投资行业集中度仍然较高,但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第二产业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实际外资。200年宁波外商投资项目共1209个,其中第一、第二产业为1154个,第三产业为45个。与此同时,外商投资可持续发展理念日趋显现。(4)资金来源: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近两年,日本和韩国对华投资项目和投资金额增幅明显。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的德国、英国,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增长较快。(5)地区分布:南北差距比较明显。鄞州、余姚、慈溪、北仑、镇海等县(市)、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要大于南区的奉化、宁海、象山。(6)引资方式:重新整合、利用民企的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正成为宁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宁波民营经济发展快、竞争力强,借助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机制和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可以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而民企的不断壮大,产品、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稳固,也可以吸引境外企业与民企合资合作,这是“双赢”。

二、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苏州的比较

(一)总量比较

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总量上与苏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3年宁波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3亿美元,虽然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排名第五,但与排名第一的苏州的68.05亿美元相比,差距达近51亿美元之大。1998年到2003年6年苏州累计合同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1616.9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232.22亿美元,而宁波这两项指标则分别只有96.5亿美元和53.55亿美元,不及苏州2003年一年的合同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可以看出与苏州相比,不管是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还是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宁波总量偏低。

(二)外商直接投资构成、投向比较

无论是苏州还是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国家为辅。以2003年为例,在两地投资处于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有七个国家或地区相同,说明两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结构单一,外商直接投资来源过度集中。同时宁波和苏州的外商直接投资投向也较为一致,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幅射影响、带动力比较

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贡献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缓解两地建设资金短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经济的参与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宁波与苏州相比,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市经济的贡献度还不高,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大。一在涉外税收占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上,1997年以前,两地比重差不多,但1997年以后,无论是在绝对值上还是在比重上,苏州都高于宁波。二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上,宁波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5%左右,2003年也只是17.17%,而苏州这几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在45%左右,说明宁波投资增长中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明显不如苏州。三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比莺上,宁波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比重偏低,长期徘徊在30%左右,而苏州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出口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的比重从1996年开始就达到60%以上,2003年更是达到86.3%。这说明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外贸的拉动作用也明显不如苏州。四在三资企业从业人数上,从三资企业从业人员在城镇从业人数中的比重来看,宁波和苏州两地的比重差不多,近几年都在40%左右,这说明两地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就业的作用都差不多。

三、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困难

宁波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相对落后,这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高

对利用外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全局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政策措施不力。长期以来,宁波对利用外资的作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解决建设资金不足这一点上,而对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出口创汇和产业创新等方面的认识不足。不仅领导重视程度明显偏弱,而且支持、鼓励利用外资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少,与周边省市相比,往往落后一个节拍。

(二)配套条件不够强

宁波生产力布局比较分散,生产要素积聚程度较低。外资项目,特别是一些大项目的进入,一般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当地有没有大量的可用人才,信息是否灵通,企业配套资金能否保证,相关行业是否发达,市场潜力和辐射能力有多大等等生产要素供给方面的问题。而宁波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工业布局呈现“低、小、散”的状况,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地区布局分散。1988年财政体制改革后,浙江实行了“省管县”的财政体制。这种体制虽可调动各县的积极性,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加剧了生产力布局的分散局面,各县(市)产业结构雷同、低层次竞争,不利十生产要素集聚。加上全省城市化进程慢,小城镇数量过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如2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广东有31个,山东有27个,江苏有22个,浙江仅有8个。这样,必然造成浙江工业企业布局重复雷同、生产配套半径过大、生产成本过高,不利于质量的控制和要素的集聚,一些大型外商投资项目难以落户。

(三)工作体制不够顺

宁波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包含在上海经济圈范围内,但是长期以来没有做好接轨上海的文章。全市的外商直接投资工作机构不够稳定,专业招商队伍力量不足;管理体制不够统一,项目管理、招商工作、外企管理都比较分散;招商水平还不高,招商引资的成本较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招商网络不够健全,招商方法不够灵活,大项目批准难,公关手段少,变通方法少。

(四)投资环境不够优

有关政策的科学性不够,透明度、稳定性不高,可操作性不强,政策编纂不及时,优惠政策承诺随意性过大;法律制度还难以满足外商对投资保障的心理要求,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监督不力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外商的税外乱收费现象仍时有发生,涉及外商的经济纠纷发生频繁,外商投诉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多。

在服务机构建设上,除宁波开发区、保税区外,其他各县(市)区、各级开发区都没有建立完整的投资服务机构,市里虽然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但服务、协调的制约很大。各地重招商、轻服务,不能为外商提供咨询、注册、建设、经营全过程、全方位专家式服务。服务工作不够深,服务效率不够高。

(五)舆论宣传效果不够明显

与沿海其它省市相比,广东的招商重点为港澳,福建为台湾,上海为欧美大公司,江苏为新加坡,山东为日本、韩国,目标均比较明确。而宁波始终没有在招商的重点国别上有明确的定位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部分招商队伍走马观花,打一枪换个地方,钱花了不少,效果却寥寥。在招商项目准备方面,宣传资料十分简单,引不起外商的注意;项目资料也难以集中。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和部门协调等方面的原因,符合浙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导向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喊了多年始终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国家级新闻媒体对宁波的宣传力度与大连、青岛、苏州等城市比相去甚远,宁波主要媒体很少有外语节目或宣传国外先进技术信息的专门栏目

四、宁波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宽领域有重点地利用国际资本。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投向传统农业改造、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水产品养殖加工等特色农业领域;重点吸引外商资金投向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石化、纺织、服装等五大标志性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先进装备制造、新型金属材料及制品、造纸业及纸制品、家用电器及设备、食品arms0造等六大成长性产业;抓住我国开放服务业的契机,加大科研服务、管理咨询、工业设计、现代物流、金融租赁、教育培训、文化传媒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和房地产、医疗保健、休闲旅游等新兴服务产业领域的引资力度。

(二)做好跨国大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作。目前宁波的企业建设中,港澳台中小企业存量投资已经很大,今后引进国际资本的重点应放在跨国大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上,争取更多国家的大公司、大集团来投资设厂,并促进已投资跨国公司积极增资扩股。要制定更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政策,促进国外高技术企业来投资,以提升宁波的工业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优势。

篇8

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中,对职业院校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原则性意见。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办专业,坚持走工学结合的路子,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致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经过30多年的办学实践,确立了“以人为本,工学结合,育双高人才,办满意教育”的办学理念,摸索出了“素能并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既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又重视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在培养途径上既注重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又走进生产第一线,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愿与各位专家、同仁共同探讨。

一、专业设置紧紧依托行业、地域经济背景,突出拳头专业群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大量制造业、电子信息业企业落户,其中有不少企业位列世界500强。而且,装备制造业作为湖南省工业支柱产业之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省实施的新型工业化“双百工程”中,全省重点建设的112个项目有28个是机械装备业。

快速发展的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因此,我们强化了制造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体地位。至2007年,我院现有3年制高职专业20个,其中制造类、电子信息类专业14个,占招生专业总数的70%,招生数占招生总数的82%,“机电”专业特色已经形成。

二、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尽量体现“素能并重、工学结合”的特征

1 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就业导向

根据学院制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的规定,各专业均建立了以企业代表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45名专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企业专家的首要任务是和学院专业带头人共同通过市场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合理定位各专业的职业岗位面向,确定各专业的职业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并据此设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专指委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课程结构以“一体两翼”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

我们认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上。我院的课程结构以“一体两翼”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辅之以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人文素质类课程。“一体”是指无论是单项专业技能训练,还是综合专业能力实训、顶岗实习,均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并与实际的生产任务相结合的专业岗位技能训练为主体;学生专业协会活动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两翼”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3 在学生中强调社会就业准入制度。加大职业资格鉴定力度

为适应社会就业准入制度,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把取得职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7年来,经各部门批准的鉴定站和培训点增加到9个,可鉴定的职业工种增加到有21个,其中数控车工、机修钳工、维修电工等11个工种具有高级职业资格鉴定资格。近3年通过我所鉴定的人数达5864人,学生在校期间获证率超过了90%。

4 构建了“三课堂结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无论是岗位专门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训练,还是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都采取了“三课堂结合”的教学方式。除了在学校教室、实验室、实训场(第一课堂)进行教学的课程外,我们把学生专业协会等社团活动(第二课堂)、假期社会调查和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顶岗实习(第三课堂)等都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并指派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专业协会等社团活动的管理与指导;教务处牵头,学保处、招就处、系部参与,对学生假期社会调查和专业实践进行布置和考核。使第二、三课堂在职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以能力为本位,倡导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努力践行工学结合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知识传授可以教师为主体,而能力训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工学结合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坚持教学做合一,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第一,更新观念。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重知识、理论传授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和模式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或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我们首先抓了骨干层的学习培训,解决教学改革中的观念认识问题。我们通过教师培训、职业教育专题论坛、学术年会、专家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全校教师研究和实践职业教育新理论、新方法。

第二,政策引导。我们根据“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组织教学,重新定义了一堂好课、一个好教师的标准,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再看老师讲得好不好,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并以此标准来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质量,从而引导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同时,我们从课酬计算、教研教改奖励、评优评先等方面大力向课程改革成果突出的教师倾斜,激励教师投身课程教学改革。

第三,把实践教学改革作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来抓。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工学结合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环节,学院强化资源配置与运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按真实的生产环境建起了机械制造实训基地,按仿真环境建起了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及网络中心、化工实训中心、财经与旅游实训中心。

“学生在学校学的就是将来在企业要用的”。为此,我们从企业聘请了大量专家作为实训指导教师,他们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训项目,并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其中,为学生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真正践行工学结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校外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的切入点。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着手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工学结合的实施搭建了较好的校外平台。至2007年7月份,我院各专业建立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已有45家。校外实习基地承担了我院部分专业见习、毕业设计和绝大部分顶岗实习任务。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重要环节,学校特别加强了对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明确了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顶岗实习的管理机构、顶岗实习的组织程序与要求、顶岗实习学生纪律、顶岗实习任务要求,将顶岗实习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关严格考核。

四、以学生为中心,践行“三课堂结合”的素质教育模式

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的养成既要与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有机结合,又要通过日常行为的规范去潜移默化;既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渗透进专业教育课堂;既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也是所有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的职责;素质教育还必须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除了把素质教育渗透进理论与实践课堂(第一课堂)教学外,还把校园内学生专业协会和文艺活动(第二课堂)、假期社会调查和专业实践(第三课堂)等都作为必修或选修学分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了“三课堂结合”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核心能力。

1 素质教育贯穿于第一课堂的始终

一是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除了开设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思政课课程外,还开设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时事热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与礼仪》、《WTO基础知识》等选修课。同时将主题班会、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纳入到“思政课”体系,并定期举行时事报告会,以丰富“思政课”课程体系。

二是开设必要的文化素质类选修课和必修课。针对高职学生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特征,除了将以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的思政教育贯穿始终外,我们把以口才和应用写作为主要内容的《实用语言艺术》作为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开设,着力培养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必修课,有针对性开展讲座、咨询与辅导;《哲学漫谈》、《音乐欣赏》、《朗诵与主持》等选修课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是将综合素质培养渗透进所有专业课程,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专业课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训练专业能力,还必须担负起培育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与能力等职业素养的重要职责。在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和课堂教学教案时,在教学目标上必须兼顾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考核评价时,把教师是否做到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三统一,作为考核评价标准。

2 规范管理,全面支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

一是将学生参加专业协会活动和文体活动作为选修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文体竞赛活动,可以视取得的成绩给予适当奖励学分;协会指导教师可以按规定取得课酬。

二是从活动场地、经费、时间等方面,大力支持学生协会、社团活动,并加强对协会、社团活动的管理与指导。给每个协会都配备了指导教师,配备了单独使用或共同使用的活动场所,划拨了活动经费,为协会、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 开辟教育教学第三课堂,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对接

我们将假期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每年暑假,教务处对学生假期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进行布置,下发问卷调查表和实践报告本。下学期开学时,学生凭调查表和报告本办理报到手续;思政课教研室组织教师批阅学生实践报告,给出成绩,报教务处给予学分。

篇9

现代政府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政府作为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机构,其基本职能就是“为了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利,判处死刑和一切较轻处分的权利,以及使用共同体的力量来执行这些法律和保卫国家不受外来分割的权利:而一切都只是为了公众的福利”[1]。政府的职责和功能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社会公共需要,是人类社会共同体解决所面临的社会公共问题的共同需要。近代的民主政府皆秉持这一信念,通过宣告为大多数人谋福利这一目标而获得政权的合法性。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政府的管理触角伸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但它的职能仍大致规范于“纠正市场缺陷,提供公共物品,维护公共秩序”三个方面[2]。政府职能的履行它必须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运用公共权力,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

公共政策是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在公共政策研究中有许多基本理论,其中之一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即政府为什么要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都赞同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的观点:“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3]。从公共政策的本质看,它是政策依据特定时期的公共政策目标,在增进与分配社会公共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对政府目标和手段的选择及其相互转换的过程,即利益调整的政治过程和技术过程。政府治理效率的好坏高低,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更要看政府实行的公共政策以及对产权的保护。

我国的科技管理部门主要承担以下职能:一是加强科技立法,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科技产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引导和带动全社会研发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立和规范科技资源市场,通过对市场的调控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在新的形势下,科技查新作为科技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被赋予新的特色,应当继续发挥科技查新的重要作用,注重查新工作在科技管理中的创新性应用和增值延伸,更好的服务于科技管理工作。

1 科技查新与科技管理工作的内涵

科技查新是在科技文献检索和科技咨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科技信息服务业务。国家科技部颁布的《科技查新规范》(2004年第1版)中定义[4]:查新是科技查新的简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本规范操作,并做出结论。具体而言,科技查新咨询工作是由具备一定信息资源基础与相应查新咨询资质人员的科技信息咨询机构,通过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等途径,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的方法。为评价科研成果、科研立项等的新颖性提供文献查证结果的一种信息咨询服务工作,是建设公共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内容。科技管理[5]就是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管辖、控制与治理,是科技活动过程中,所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功能的统称。科学技术管理是管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包括科研开发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信息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立法与管理(知识产权、专利制度、技术合同等)等诸多方面。科技查新作为科技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为科研立项,科技项目评估、验收、奖励,专利申请,技术交易与入股等提供客观评价依据,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 科技查新服务于科技管理工作的现状

科技查新工作的实质是为政府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提供决策依据的情报服务。科技查新工作将科技信息部门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既推动了科技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又在科研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科研立项和成果奖励的严肃性、公正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国家科学技术部对成果鉴定评奖工作做了许多规定,把科技查新工作纳入了科技管理的范围,成为科技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1 为科研立题、立项提供依据

科技查新工作既可避免重复立题或立项,及低水平的立题、立项研究。又可以避免重复和无效劳动,节约资金。缩短科研周期。也就是说,科技管理部门根据查新报告可了解所申请课题在国内外是否有相同或相关研究、是否具有先进性;而对科研人员来说,通过科技查新可了解其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研究热点和空白点,即科技查新对科研人员选题、确定研究方向起了指导作用[6]。

2.2 为科研成果鉴定、评估、报奖等提供依据

科技查新能保证科技成果、报奖等的新颖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传统的成果鉴定中就是由各行业的专家来完成的,专家评审主要是依据专家本人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所了解的专业信息,对被评对象的创造性、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等做出评价,但具有一定程度的个人因素。尤其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即使专家也难以完全获得国内外的科技信息,因此必然会影响到鉴定结果的客观性。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分析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也就是说查新是以通过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来对项目的新颖性做出评价。因此在科研成果鉴定中,高质量的科技查新报告结合专家丰富的专业知识,便可保证鉴定、评估报奖等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2.3 基于科技查新项目提供专题情报服务

科技查新为科研立项和成果鉴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发展。然而,科技查新工作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查新报告不是某一项目的信息服务的终结,而是其专题信息服务的开始[7]。专题情报服务是一种互动式的服务,课题研究人员能否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有信息资料的质量。在实际检索过程中,信息服务人员同课题研究人员要不断进行信息交流,以其需求作为信息开发的价值尺度,尽量保证资料的查全和查准率,并自始至终地深入到研究人员之中,及时

了解反馈信息,跟踪本课题的现状,明确现存问题、课题研究的具体成果和预期结果、课题服务安排进度等,随时提供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动态,制作专题索引和文摘,分阶段提供专题综述、图书评述等,在必要的时候要调整专题服务计划,直到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完成。专题情报服务完成之后,将本次的所有检索结果及信息服务成果存档,并录入专题服务资源数据库。由于情报人员通过整个专题情报服务过程能够详细了解课题的核心内容,而且与用户建立了沟通渠道,因此再做有相关领域的查新服务和专题服务工作时,就会针对性更强、检索速度更快,检出的文献会更符合实际需要。这样既加强了本部门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也为以后同学科的查新工作和专题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专题情报服务能带动科技查新工作,使查新工作得到延续和增值。

3 我国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及趋势

3.1 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规范化历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10月8日原国家科委(90)国科字800号《关于推荐第一批查新咨询科技立题及成果管理的情报检索单位的通知》开始,科技查新机构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扩大[8]。1994年lO月26日,原国家科委颁布《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第18条第4款把“经国家科委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信息机构出具的查新结论报告”作为申请鉴定的必备材料之一。1997年7月30日,原国家科委《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和评审工作的补充规定》,第8条指出:“未授予发明专利的,须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对项目创新内容的查新报告”。1997年10月29日,原国家科委会同七个部委共同《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管理办法》,第12条第3款把“国家一级查新单位或相应查新单位出具的查新检测报告”作为申报所需材料之一。2001年1月1日起,为了加强对科技查新的管理,规范查新工作,国家科学技术部并实施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科技查新法规的颁布执行。结束了10年来科技查新工作无章可循的局面,为今后的科技查新机构依法开展科技查新业务提供了法规保障。

从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是有关部门为了提高科研立项和成果鉴定与奖励的严肃性、公正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弥补专家评议的不足,通过相关政策的强制性规定,在原文献检索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初期和中期,带有一些我国的特色。但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在本质上与国外的一些情报咨询与决策工作是相同的,只是在称谓、表现形式等方面有所不同,结合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看,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以目前的形式存在和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将得到较大改善,情报意识将不断增强。到条件成熟时,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将发展为科研机构或科技人员自觉要求进行的文献信息咨询与决策,与国际信息咨询业接轨。

4 利用科技查新服务于科技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过去的近20年中,科技查新工作作为一项深层次的情报咨询工作,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查新行业在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有碍自身发展的问题,特别是2002年国务院取消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以后,出现了管理空白、混乱和无序状态。影响了查新工作开展、队伍成长和质量监控。面对这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开展科技查新工作,如何让科技查新更好地为科技管理工作服务,我们认为应当作好以下几点: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成立科技查新行业协会。科技查新机构的建立需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较高的业务素质人才、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和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现代化信息网络和设备条件,为此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查新机构的审批和管理、人员培训和资质审定、业务工作规范。国家科技部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应对查新的管理工作进行妥善安置和处理,科技查新人员除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查新管理外,也企盼建立自己的学术团体来开展学术、业务交流。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应积极支持查新机构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组建科技查新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以会员制为组织形式,以促进科技查新的规范和健康发展为宗旨,建立行业自律制度。协助科技行政部门开展一些管理、组织、培训、宣传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查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查新机构的意见和建议,成为联系科技行政部门与查新机构的桥梁和纽带。政府应对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和相关业务的开展予以指导和监督,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导向性作用,推动查新工作向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二是重视立项查新。立项查新指对准备列入国家、省、市等组织实施的科技计划的科研选题进行查新咨询,以了解本课题的原有历史基础、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研究的水平[9]。立项查新可以有效地避免科研中的重复浪费、节约科研经费、缩短科研周期,其地位和作用正日益显现。我们认为立项查新正是科技查新的生命力所在,是科技查新今后发展的方向,今后的科技查新工作应该着重围绕科研立项而展开。虽然我国科技成果管理部门硬性规定:凡是参加申请国家科技立项和成果鉴定、评奖等的科技项目都需有科技查新证明,对其项目的新颖性进行客观评述。但在实际别是省市级的立项查新中,很多行业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仍不重视科技查新,把查新工作当作走过场者大有人在。一些用户把查新工作想得很简单,只通过电话或传真提供简单的委托内容,要求随便找几篇文章比较并马上出具查新报告,甚至有的用户根本没有立项查新的意识。就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2006年的182项科技查新课题而言,立项查新25项,仅占14%。这是因为立项查新只对选题提供文献方面的依据,不象成果申报查新直接影响到成果是否通过评审,因而没有引起科研人员的重视,加之科技管理部门对立项查新要求不严,未经查新的课题同样可以申报立项,导致一些研究项目在课题鉴定验收时,才知道所研究的课题已是重复劳动,造成了大量人、财、物力的浪费。这显得很不正常,因为科技查新工作的效益和意义更应当体现在立项查新方面,通过立项查新,将一些重复性的课题筛选下来,增加了申报课题的中标机会,同时查新人员为科研人员提供经过查新的文献信息,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可行性建议,能确保重点课题的主攻方向的正确。

三是增强情报分析能力,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科技查新工作的实质是为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提供决策依据的情报服务。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查新已成为继资金、技术、人才之后的第四大生产

要素。在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作为科技管理基础工作的科技查新的作用日趋重要。在科技查新工作中进行竞争情报服务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方式。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的研究,竞争情报是在情报研究的基础上注入竞争意识,通过把信息数据存取、报告、分析和预测等历来被认为是彼此不相干的功能综合起来,为决策者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情报产品。一般说来,一个竞争情报的生成过程总是包括规划与定向、信息收集、信息加工、情报分析、情报传播五个主要步骤,而科技查新机构在信息收集与加工、情报分析与传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科技查新工作中进行竞争性情报服务,依靠期刊、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公开文献信息资源,运用先进的情报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行信息深加工,这是科技查新工作增值延伸的有效途径。科技查新机构自身的信息源优势、设备优势、人才优势和用户优势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可以为开展深层次的竞争情报增值延伸服务提供坚实的物质和智力基础。通过对区域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技术起源和未来发展预测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为确定重点技术领域、优先发展行业提供技术资源,为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制定技术政策提供详细的技术依据,为决策者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情报产品,为本地区的科技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服务。

四是以新为本,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之魂,高新技术产业[10]是以高新技术为主体发展起来的产业。2004年南京市政府认真贯彻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大会精神,提出了南京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思路,一是围绕工业第一方略这个全市经济发展中心,实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发展战略:二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手抓应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三是突出三个新的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软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形成市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四是着力建设南京软件园、电力自动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四个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五是培育壮大五类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百工程”。加快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级政府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和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科技查新工作的立足点就在于一个“新”字,因此科技查新工作在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的把关作用。在具体工作中。一个产品是否为高新技术产品,一个企业能否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首先要进行科技查新,有了权威性的查新报告作为依据,才体现了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认定的客观、公平、公正。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2006年进行了182项科技查新,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认证查新113项,占总量的62%。对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毛寿龙,李梅等.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陈庆云.公共政策十大理论问题再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1999(12):34―36.

[4]谢新洲,腾跃.科技查新规范(2004年第1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5]孙岗.科技管理学(1997年第1版)[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

[6]隆新文,朱晓慧.科技查新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及思考[J].现代情报,2006,26(3):162―163,166.

[7] 沈洪杰,沈洪伟.基于科技查新项目的专题情报服务[J].图书馆学研究,2006(6):66―69.

[8] 张星明.关于我国科技查新及其发展的探讨[J].科技与法律,2003(1):26―27,35.

篇10

1.1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需要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我省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两圈一带”区域规划的全面实施,特别是“双百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农产品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得以快速发展,给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带来了机遇。此外,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在湖北等9个省份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通过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品牌化和包装化,探索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打造高效、畅通、安全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链条,这也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2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需要湖北省“菜篮子”工程建设已经完成“菜篮子”生产从分散向集中转变,“菜篮子”供给从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菜篮子”流通从“提篮小卖”向大市场、大流通转变。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湖北省农产品的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新鲜度和营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已经成为提升农产品消费品质、减少营养流失、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必要保证。

1.3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建设工程的需要长期以来,受到农产品集中上市后保鲜储运能力制约,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未来5年,湖北省将实施农业产业化“四个一批”工程,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批集中度高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大县。这对降低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对冷链物流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既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间接节约耕地等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

1.4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近几年来,湖北省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利用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建成首批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出口总量居中部第一位。我省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冷链发展滞后,出口多为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进口农产品准入标准,相关质量、技术和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制约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湖北省农产品出口方式转变和出口结构调整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当前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紧迫性目前,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与管理人员大多数是从普通物流转行而来,对农产品冷链特性和操作规范不熟悉,严重影响到企业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提升。冷链物流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其他产品相比,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其自身特点,它需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实战型的物流人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运输、保管、装卸、配送系统、库存系统、集装系统、物流信息处理等;具有系统分析解决冷链物流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法律、财务、贸易、计算机等多种知识。

2.1冷链物流人才供求严重失衡截至2008年底,我国职业院校中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已经超过1000家,供求已经基本平衡。截至2009年,我国342多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本科专业,预计到2013年左右,这类普适性人员在我国的供需有望达到基本的平衡,这还没有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这类专门人才。据查,我国开设冷链物流专业(方向)的本科高校只有一所,广州大学物流与运输研究中心从2004年开始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其它2所是职业院校,即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9月才开始招收物流管理(冷链方向)的学生。湖南铁路科技职业学院是与企业合作培养冷链物流人才。

2.2冷链物流比其他类型的物流对人力需求更大上海英脉物流有限公司的阚宏伟认为,冷链物流比其他类型的物流对人力需求更大,冷链物流对时间的要求更严格,所以对收发、分拣、理货、运输的效率要求更高,由于技术和知识的缺乏,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通过增加人力来提高效率,根据估算,同样的配送标准,冷链物流需求的劳动量多出20%。仲量联行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公共冷冻仓储设施在未来五年中将以每年约24%的速度增长,从而满足消费市场以及食品出口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可以想象,一线作业人员的需求必将随着这种增长而迅速扩大。阚宏伟估计,只要全国药品、食品、果蔬、水产、肉类消费量的20%采用冷链运输,那么冷链物流就至少需要30万以上一线作业人员。

2.3培养冷链物流人才迫在眉睫从实际看,由于高校教育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经验薄弱,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了物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低层次的物流人才多,高层次的物流人才少,特殊物流人才少,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据毕博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物流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其中,相当一部分物流管理人员来自于其他专业,拥有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历的人数少,而高中及中专、职校学历的占50%,难以达到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的要求。而根据美国奥尔良大学进行的全美物流业管理者受教育程度的调查显示,大约92%的被调查者具有学士学位,41%具有硕士学位、22%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目前湖北省高校中开设物流管理本科的院校共有10所,专门开设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学校还没有,加大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今后一段时间,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型物流高级人才、特殊物流人才缺口更大。我省虽然是教育大省,但是目前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与引进仍然比较薄弱。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新兴业态,加大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3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

3.1培养目标按照“面向市场、服务行业、学用结合”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适应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培养掌握冷链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冷链物流操作实务,了解国内外冷链物流业发展规律,能够在省内物流企业从事冷链物流规划、冷链物流系统设计以及冷链物流业务流程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3.2培养规格与要求通过学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与训练规格,学生应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的理论前沿与实践动态;能够熟练运用物流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对省内物流企业进行冷链物流规划、冷链物流系统设计以及冷链物流业务流程管理的基础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主要工具,独立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冷链物流专业问题;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3.3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途径

3.3.1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省内高校的实习基地,与省内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的重点企业联合,双方可以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及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增设企业实习学分,共同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合格人才。

3.3.2深化校府合作深化与政府、行业学会、行业联合会的合作,例如可以与省有关物流主管部门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调研并共同全省物流发展研究报告,与省交通厅物流局合作,共同研究制订全省交通物流统计制度。

3.3.3构建人才培养平台与省内物流企业、高校物流专业合作建立共享实践教学实体、实验室。整合全物流教学资源,编辑全省冷链物流核心课程教材,并组织和参与全国高校财经类院校物流教学研讨会。依托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平台,组织全省冷链物流教学研讨会及定期学术交流等活动。

4创新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4.1“钻石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冷链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冷链物流专业可采用“钻石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具体如图1所示:

4.1.1物流管理专业技术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从事冷链物流管理活动必须具备的技能,主要包括运输线路优化、物流成本控制、库存管理与控制、第三方物流运作方案策划,冷链物流宏观战略规划与分析等。

4.1.2系统综合分析能力物流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经管类学科,它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物流系统由于存在明显的“效益背反”效应并适用数学的方法或技术优化管理,比如:运输车辆的指派问题,配送中心的安全库存量问题,物流成本的控制问题等都需要结合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模型计算求出最佳结果。其中对运筹学的应用度很高。因此物流人员用系统化的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4.1.3创新实践能力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与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适应。

4.1.4沟通与写作能力包括口头与书面表达、拟订相关文件、填写相关物流单证、工作分析报告、冷链物流方案策划及物流企业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4.1.5计算机应用能力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储运的显著特征是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该项技能主要运用于冷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维护、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运用,储存和采购等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等过程。

4.1.6前瞻性学习能力物流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前瞻性的快速学习能力,跟上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与潮流。通过这种“钻石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重在培养本专业学生能将科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即转化能力的培养,以此形成学生既懂得物流技术,又懂得物流经济;不仅熟悉物流工程技术,更能够把握冷链物流供应链流程,并熟悉相应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生们还具有能快速接受现代物流新理念,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团队意识与挑战精神等基本素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