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9 15:23: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舆情信息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前言:在科技逐渐进步的当今社会中,信息化教育得以迅速开展。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还处于粗放式的阶段,无论从硬件还是从软件方面,中职院校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新时期,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在课堂上形成自我魅力,是广大中职院校所面临的难题。在化工单元的仿真情境教学模式下,研究中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的信息化设计,对于推动中职院校教学水平提升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1基于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下《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包含很多教学内容,在本文中以“流体输送”为例进行分析。在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中,实现信息化的课程教学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相应的教学思路。由于“流体输送”在实际操作环节供需比较复杂,因此,无论以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都需要保障教学的简单化、安全性。因而,在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下,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可以秉持着:“情景化”“精细化”“扁平化”“集成化”的教学原则。并且在仿真课程设计上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企业典型的输送技术为载体,在实际的仿真控件中进行教学。
2基于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下《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教学过程
基于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下的《化工单元操作》信息化课程教学研究,首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分析,不同的化工实训教学模式不同,在分析好实训要求之后再进行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其次,教师在仿真情景下向学生进行新知识的介绍,并且引入实训教学操作。最后,对化工单元仿真教学进行的考核与评价。
2.1项目需求分析
项目需求分析是化工操作教学课程设计中的重点,也是保障课程内容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流体输送项目中,教师在课堂上将《流体输送实训操作》设计方案发放给学生,并且将学生分组进行试验。不同的小组对于该实验出具不同的方案。项目需求分析工作开始,教师引导下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不同项目的讨论,找到项目试验中的问题,以保障试验安全。经过各个小组的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将流体输送实训过程整理为以下任务:①确定流体输送的实现方案;②筛选出比较的输送方式;③确定流体输送的操作流程;④确定流体输送过程所需的设备;⑤将流体输送的流程画出来;⑥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输送。
2.2新知识介绍
在以上化工教学项目分析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介绍新的知识。化工仿真教学模式中,多媒体仿真教学应用最为广泛。当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案指定之后,教师借助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流体输送生产全过程。在全过程视频播放环节中,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并且理解自己所学重点。当学生对于本节课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此时需要进行细节Flas的播放。注重几种流体输送方式的基本原理、典型输送设备结构以及操作流程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进行。该种细节化的演示,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感受。掌握操作流体输送单元设备的具体方法。在化工仿真平台中,包含了实验装置、仪表、质量评分、数据处理等界面,学生在平台上运用仿真引导,进行流体输送。学生经过反复的训练,在网络仿真机上进行反复的开车、停车训练,获得了较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并且对于实验的熟练度逐渐提升。仿真软件与流体输送工艺流程紧密相连,利用二维、三维的动画技术,对于设备的内部结构、物料流动状态以及实验作用原理的形象描述都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2.3教学操作开展
在中职院校实训仿真实训室中,学生直接的参与到仿真操作平台中,教师进行远程的引导。首先,教师按照《流体输送实训操作》项目方案,在仿真操控台上引导学生进行仿真操作。并且教师边引导学生实际操作,边播放时仿真项目的视频。在实际的实验中,学生需要根据操作评分系统的提示,一步步的进行实验。在仿真软件和实训设备装置中反复进行灌水――加压――开泵――输出流量――调节设备平衡等操作。
2.4教学考核
在化工操作仿真平台中对学生的实训操作环节进行评分考核。学生的实训操作动作与仿真系统中的评分系统相互衔接,不同操作质量模式的分值不同,学生通过质量评分能够发现自我实训操作中的不足,以及需要操作改正的地方。并且在这样的监督模式下,能够有效的规范化学生实训操作。当仿真系统评价之后,教师需要对化工实训课程进行总结,在总结环节中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学生的质疑、答疑的过程、学生小组点评、设计作品的完善。教师从专业化的角度对于学生化工操作中的行为进行评价,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改进。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中,实现信息化的课程教学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相应的教学思路。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需秉持着:“情景化”“精细化”“扁平化”“集成化”的教学原则。基于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下的《化工单元操作》信息化课程教学研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分析,教在仿真情景下向学生进行新知识的介绍,并且引入化工工艺教学操作。最后,对化工单元仿真教学进行的考核与评价。
参考文献:
[1]彭茜.仿真虚拟实训系统在中职教学过程作用的实证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为加强互联网信息工作,掌控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导权,营造有利于地税工作发展的良好网络环境。我局制定了《__区地税局政务微博管理办法》、《__区地税局涉税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等相关制度、确保互联网信息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掌握社会公众、媒体对税收工作的关注点。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及政务公开栏等,以重要税收政策及调整、税务案件、税收管理重大决定为主要内容,及时公布客观、准确的权威信息,避免信息传播失真、失控,化解涉税误解,充分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纳税环境。与此同时,我局还设立网评人员,专职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和上报工作。负责重点监控辖区内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系统内外重大事件的反应,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澄清事实,做好正面宣传和引导。针对网络上发生的国内多起热点舆情进行专题研究,互联网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全体参与进行学习。年初制定互联网信息工作计划,年末进行总结,纳入全局绩效考核。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城乡规划行业的平安建设工作。
要认真贯彻城乡规划、环境保护、消防等有关法律法规,总结经验、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1.规划编制时要高度重视。在城乡规划编制阶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消防等有关法律、法规,将环境影响评价、消防要求等内容作为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规划审批时要严格把关。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台州市浙江化学原料药基地内的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时,应按照台州市人民政府文件要求,实行建设项目市政府抄告制度;核发工业项目规划条件时,要严格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的用地性质出具规划条件通知书,并载明工业用地类别(具体到中类);核发工业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要注明工业用地类别(具体到中类);补办工业项目和危险品仓库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要求业主提供环评资料及环保部门批准意见,对危险品仓库项目和工业项目中的涉重、医化、三类工业等重污染项目,要严格审查。
3.批前公示时要现场公告。对危险品仓库项目和涉重、医化、三类工业等重污染项目以及可能产生严重不良环境影响、公众反映强烈的建设项目作出审批(许可)决定前,审批(许可)内容、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享有的权利等事项应在建设项目现场等场所进行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十日。
4.具体实施时要“控新查旧”。对新建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好;对已批、已建的危险品仓库项目和涉重、医化、三类工业等重污染的建设项目,要组织回头看,查一批隐患、建一批档案。
(二)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继续认真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切实遏制和防范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1.继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把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常态工作来抓,严格按照我局《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的要求,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日常安全监管的重点,以跟踪督查、巡查等工作方式,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
2.继续开展以预防高处坠落、坍塌事故和建筑起重机械使用为重点内容的建筑安全专项整治。突出抓好重大危险源监管,把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作为监控重点,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按照省建设厅《关于立即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检查的通知》的要求,5月份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第一阶段各建筑施工、监理单位于5月15日前完成所有在建工程的自查自纠工作;第二阶段各县(市、区)建设(建筑业)主管部门和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于5月24日前完成辖区内所有在建工程的普查工作;第三阶段我局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于5月31日前完成督查工作。
3.继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建筑施工行为专项行动。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在工程招投标、资质资格审查等环节严格把关;实行动态监管,加强建筑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大对施工企业无资质或超越资质施工、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或降低安全生产条件施工、无施工许可证施工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施工企业三类人员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无操作资格证书,从事建筑施工活动;严厉查处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不到位或擅自变更等违规行为。
(三)开展市政公用行业安全专项治理。
1.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治理行动。针对我市燃气行业供应站点多、从业人员多、以瓶装液化气为主的特点,着重加强燃气企业的安全监管,重点检查燃气设施运行维护情况、安全生产台帐资料、燃气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情况以及人员持证上岗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通过评优查差,切实推进燃气行业平安建设。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5月份为查找问题阶段,6月份为落实整改阶段,7月份为总结提高阶段。
责任领导:叶祥兰,牵头单位:局城市建设处。
2.开展供水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全市城镇供水企业安全生产和水质保障工作。落实好门卫值班、人员进出登记、物资进出登记制度和企业职工上岗证制度,杜绝闲散人员进入厂区;加强药库、加氯间等制水关键环节的监管,用药有书面记录、在线有实时监测;加强安全用电管理,确保监控、在线监测等技防设备正常工作。加强供水管线的安全运行工作,对供水管线、阀门井、排气井加大日常巡检、巡查力度,阶段性启动突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演练,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落实处置。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落实人员,健全检查、巡查制度,确保二次供水设施完好和水质安全。加强对纳入水质检查的乡镇水厂的水质安全检测,结合半年一次的水质检查,对乡镇水厂安全运行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书面形式送当地党委、政府,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水质安全。
责任领导:叶祥兰,牵头单位:市城市供水节水管理处。
3.开展市政工程和风景园林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城市防涝工作,对城市排水管网、地下车库进行排查,对雨水管进行疏通,对大型地下车库采取警示宣传等措施,同时备足防涝设施、物资,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城市桥梁安全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桥梁安全档案,定期进行城市桥梁检测,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污水泵站管理,特别是泵站备用电源要配套,所有泵站电泵必须做到一用一备,确保泵站安全运行。加强垃圾填埋场、储粪池的安全管理,做好垃圾填埋场的污水处理和沼气安全排放工作,对中转站运输工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开展公园游乐设施、水体防护设施、电线电器的使用安全检查。配合有关部门抓好道路安全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利用数字城管系统,及时发现道路交通设施、人行道、窨井盖等设施缺损现象,通知相关部门整改,减少安全隐患。开展风景区游览设施普查,在台风季节到来前安排一次全市风景区游览设施基本情况普查,重点是游步道安全护栏、漂流设施、临崖危树危石、现有监控系统的完好情况、警示标志设置以及应急抢险预案落实、岗位责任制落实等方面,督促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同时要以省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为抓手,健全管理机构设置,加强自然景点维护,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立完善景区导向系统,进一步提高景区安全管理水平。
(四)加强建设行业管理。
1.开展户外广告检查。各地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组织部署。户外广告设施的业主单位、经营企业要组织人员于5月底前对有关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全面自查,特别要加强对大型广告、楼顶广告、竖式墙体广告、立地广告以及附属临时设施、安全用电等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在此基础上,各地要组织巡查,对发现有安全隐患或损坏的户外广告设施,要通知业主及时抢修或拆除,并建立台帐。要严格执行大型广告设施的安全检测制度,对新设置的广告要按照《关于建立户外广告设施安全检测制度的通知》要求,严把审批关。
2.强化城建档案工作。深刻吸取路桥血铅事件的教训,对城乡规划、工程建设等各类历史档案进一步查漏补缺,同时强化新增业务档案的及时归档,以完善的档案管理保持建设系统各类许可、管理工作的全貌,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督促检查。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对所有的安全监控、消防设施、电梯、游泳池、景观水体等设施设备进行一次检查维护,发现故障及时予以排除和修复,确保设施设备完好并真正发挥作用;要加强小区消防通道的管理,引导业主规范停放车辆,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要加强消防监控的值班和巡逻观察,时刻掌握管理区域内的消防安全动态,并熟练掌握火灾应急报警、人员疏散、初期火灾扑灭等应急预案,努力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各地要加强住宅装修管理,制止和查处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等影响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的违法行为。
(五)开展建设行业维稳工作。
1.制定建设系统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明确评估事项范围、评估内容、程序方法和结果运用等,将风险评估作为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涉及社会稳定重要决策的必经程序。
2.继续深入开展积案排查化解工作。由局领导领衔,重点解决群访、重访、缠访、无理访案件,特别要关注小区物业管理和规划管理等方面的积案。
3.高度重视网络舆情信息。从今年开始,落实专门人员,及时掌握各大媒体、论坛上有关建设各行业的信息、评论,不定期编发舆情信息选编,供局领导参阅;同时,重视网络舆情信息的引导,推进建设部门维稳工作。
三、工作安排
全市建设系统平安建设行动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15日前)。制定平安建设行动计划,召开全市建设系统平安建设工作会议,动员和部署全系统联动开展平安建设各项整治行动。各地也要进一步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并做好部署和落实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5月16日—11月30日)。各地全面、主动开展自查,对发现的问题、隐患主动、及时落实整改。我局将根据各地检查的情况,适时由局领导带队分组赴各地开展重点督查。
(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各地对本地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检查评估工作实效,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巩固成果,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地、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建设系统平安建设行动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起来,从政治的高度、履职的角度,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平安建设摆到建设系统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
围绕中心特色抓好宣传,推动活力型城厢建设
1、围绕项目推进做好跟踪报道。及时报道梅花楼、湖头陈、东湘安置房建设进度及城中村改造征迁工作、地铁二号线的推进情况,高度关注青年路南伸、市心路拓宽、彩虹大道等市政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及老旧小区整治、城区河道综合整治、“最清洁城乡”、“数字城管”等综合工程。2、围绕管理创新做好特色宣传。从提升居民素质、发挥品牌效应出发,对“素质大讨论”、“文明大劝导”等系列活动,“一社一品”品牌深化延伸形成的志愿服务、“爱心系列”、“以爱育爱”、社区准物业化管理、2+3基层侨联组织规范化建设等方面的特色亮点以专题的形式在各媒体进行报道。3、围绕三个年活动做好系列报道。结合街道“政务环境优化年”、“项目推进强化年”、“管理服务品牌年”活动,关注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加强刑事防控力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服务百姓民生生活等方面的新举措,对大走访等活动进行分层次、分系列的报道,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4、围绕人文地域特点做好品牌宣传。充分发挥街道作为主城区的经济人文优势,加大“树文明新风尚做幸福城厢人”品牌宣传力度,将社区特色文化节、城厢人文景观、社区主题活动等作为宣传重点,加强与区级以上各类媒体的互动,将各类宣传媒体请进来,把城厢品牌形象推出去。5、围绕信息多元管理做好平台建设。强化信息报送力度,围绕“做精城市、做强经济、做优服务、做实稳定”的街道中心目标,加强与区级及以上媒体的联系,做好向省市区三级宣传平台有关街道工作动态的报送工作;继续完善城厢新版网站建设,优化信息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信息方式、信息要求、社区信息上报数量,通过多渠道互通,全方位展示街道、社区风采;加强社会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明确舆情信息收集重点,做好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多元平台加强信息员之间的培训和交流,培养信息员队伍对新闻资源、舆情动态、美德事件的敏感性,及时有效汇集第一手信息。
深化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推动和谐型城厢建设
1、深化城厢名牌打造工程。加强对城厢名胜文化、名人文化、繁荣之地等品牌资源的收集整理力度,制作展示城厢人文风采的宣传画册,通过社区、服务窗口等多种途径进行发放,扩大城厢名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城厢网站宣传为主阵地,做精做美宣传专题专栏,集中展示城厢人文风采。2、深化特色文娱打造工程。举办第三届社区特色文化艺术节,以社区特色阵地为平台,开展文体队伍特色项目、社区特色阵地展示活动及“弘扬社区文化,构筑品质高端之街”主题活动等;继续实行城市社区与转制社区文化活动结对,发挥转制社区文化辅导员作用,实现文化娱乐活动“一帮一一对红”全面欣欣向荣的局面。3、深化“心心”点灯暖城厢传动工程。深度整合现有各线爱心慈善活动,如爱心连锁超市、阳光餐厅、慈善一日捐、校园爱心义卖、公民爱心日捐款、春风行动、困难未成年人援助、社区便民服务站、爱心百宝箱、仁爱家园等,策划综合心助人活动,让爱心点亮城厢,温暖城厢。4、深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继续完善公共图书共享连锁体系建设,提升农家书屋人气;加大转制社区农家书屋品牌文化广场、晨晚锻炼点、健身苑点等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组织开展“品质城厢”文化艺术总团交流巡演,全年文体活动开展100场次以上。积极做好“2131”数字电影宣传预告和放映工作,全年放映电影达到上级文化部门要求的场数。
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推动人文型城厢建设
1、深化“美德遍城厢”建设。组织开展第四届城厢街道“美德标兵”评选活动,择优推荐候选人参加区美德标兵评选,切实加大美德标兵事迹表彰和宣传力度;继续加强美德档案体系建设,积极参与“美德力量四季风”等活动,有条件的社区探索建设美德档案实体展示馆,引导全社会形成“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良好氛围。2、探索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工作。在继续开展假日学校的基础上,探索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工作,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管理,开设幼教试验教育基地等工作,丰富城区广大未成年人假日生活。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参与全区寒暑假读好书、“童心向党•天堂儿歌”演唱创作比赛、学习“最美人”等活动,开展文明幸福体验实践系列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3、开展城厢文明联动工程。积极参与“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大赛等活动,提高居民公共文明意识,改善公共场所文明秩序,树立文明有礼城厢人形象。积极投身文明出行、文明餐桌等文明实践活动,加强市民交通出行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引导居民节俭用餐、安全用餐、卫生用餐和文明用餐。
推进文明创建上新水平,推动洁美型城厢建设
1、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以区争创省文明区为总载体,着力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开展各级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根据文明创建相关规定,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台账记录等工作。加强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组织窗口单位争创区级“百佳文明窗口”。2、深入推进“最清洁城乡”工程。积极投身“清洁城厢”季度竞赛活动,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和保洁监管责任,进一步提升街道的环境面貌。鼓励各单位、社区争创“最清洁社区”、“卫生先进单位”、“绿色社区”等荣誉;进一步推进西片转制社区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广泛开展卫生整治志愿服务,及时清除城郊结合部和盲区的卫生死角,力争在区实施“最清洁城乡”工程考评中取得好成绩。3、强化爱国卫生宣教实践。制定和下发街道2013年度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各社区制订好相应计划,充分利用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重点加强转制社区外来人员的宣传教育。结合第26个爱国卫生月,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抓好城区“四害”消杀的运作管理,配合有关部门整治辖区内“五小”行业及特殊行业。
助力文创产业稳步发展,推动创新型城厢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1.加快落实改革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各项要求,加强机构建设,落实监管责任,注重制度设计,组建市场监管稽查大队、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建立健全科学、完善、严密的监管体系,确保机构职能、人事管理、经费资产等及时划转到位,确保力量配备、资源配置、投入保障实现优化提升,确保改革平稳过渡和全区市场监管效能得到实际增强。
2.加强监管网络建设。推动市场监管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派、政策下倾,着力抓好市场监管稽查大队、各基层分局(所)、各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办公室三级监管执法网络建设,落实基层编制、人员、办公设施和执法装备,充实、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制定实施监管执法队伍系统性培训计划,进一步健全社会化监督网络,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宽领域监管体系。
3.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市场综合监管责任区工作机制,着力构建职能部门互联互动的监管格局,适时召开无照经营查处取缔联席会议及联络员会议,整合理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职能,加强与其他成员部门和单位的联动协作,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监督指导等作用。
4.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换发行政执法证件,加强执法流程网上监控,从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行为着手推行专业化执法办案模式。加强日常监管与稽查执法的衔接,建立完善监管信息内部通报、案件线索及时移送等机制,坚决立案查处日常监管中发现的依法应予立案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行政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健全案情联席会商研判制度,实现信息交流共享、联合执法办案、快速高效处置。
5.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人员,建好应急指挥平台,健全市场监督管理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应急咨询专家队伍。修订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监测预警、重大信息直报、安全隐患整改督查等制度,提升监测预警、快速反应、统筹协调、舆情引导四项能力。
6.畅通维权举报途径。发挥12315、12331、12365、12345等咨询投诉举报平台作用,深化维权举报宣传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进社区“六进”工程建设,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群防群控的消费维权组织网络,打造让消费者信赖、经营者满意的“消费维权直通车品牌”。
(二)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7.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综合协调。充分发挥食安委办公室、药安委办公室的议事协调和督查指导作用,及时谋划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安全整治行动、事故监测预警、例会筹备、信息管理、投诉举报、工作督查等工作,切实承担起食安委、药安委日常工作职能。
8.加强食品全程监管。采取“三分监管”、“三位一体”、“三查”、“食品风险分析”、说理式执法和食品药品远程监管等方式,针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服务等企业,认真组织开展肉制品、地沟油、豆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加大食品质量抽检频次和力度,实现食品生产、流通、消费、餐饮全流程监管。
9.突出食品保障重点。重点加强学校食堂、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等重点单位,以及传统节假日、溱湖会船节、溱湖美食节、高考等重点时段的食品安全保障,通过事前评估、全程监管、驻点监督确保重大活动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扎实推进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监管,组织开展民间厨师体检培训,落实农村家宴申报备案管理制度。深化使用“放心油”创建工作,做好餐饮单位使用添加剂申报、公示工作,严厉打击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滥用添加剂行为。
10.加强药品药械生产经营标准规范。加快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新版GMP实施进度,推进落实《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针对高风险品种和基本药物深入开展风险排查,严把原辅料投放、生产工艺执行、检验放行和物料平衡等关键环节,并进行2次以上生产现场检查;严格规范医疗机构制剂室的制剂配制工艺,并进行2次以上制剂现场检查。全面部署药品经营企业新版GSP认证,健立健全认证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认证指导和日常检查。
11.强化药物监测管理。加强药品使用环节质量监管,做好基本药物监督抽检工作,实现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加强特殊药物和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的管理,防止流弊事件发生。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完善药械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机制。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定点回收,扩大定点回收覆盖面,建立长效管理模式。
12.加大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力度。组织开展保健食品专卖店和美容美发店专项检查,完善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档案资料,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培训,提高规范管理程度。
13.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健全食品、药品以及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并通过零售药店诚信星级评定、餐饮单位“红黑榜”等制度深化信用等级动态评价和量化分级管理,进一步完善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办法,有效落实量化等级公示制度,定期公布放心企业名单,曝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提高从业人员诚信意识。
(三)加强质量技术监督
14.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履行全区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推进全年各镇(街道)、部门的质量发展工作目标任务,做好与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的沟通联系和上争等工作,配合做好市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活动相关工作。组织开展“区长质量奖”评审,推动、鼓励企业争创各级品牌、质量奖。开展重点企业卓越绩效标准宣贯会、首席质量官评审、分解落实督查“两个责任状”等活动,确保质量强区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15.大力实施名牌推进战略。按照“创建一个品牌、带动一个行业、促进一方经济”的思路,谋划编制全区省、市名牌产品滚动培育计划,加强对申报企业的培育辅导,强化企业家品牌意识,力争创成名牌1-2个、名牌5-6个、质量管理奖1个、服务业名牌1个、省质量信用AA级企业1-2家,组织好国家、省、市级质量监督抽查以及抽查结果运用、处理工作。
16.大力实施标准推进战略。按照“产品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的新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相关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积极上争溱湖风景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医院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等项目,做好畜禽综合养殖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两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年度绩效工作,完成招管办服务标准化试点市级考核验收。新创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3家,实现参加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企业2-3家,新增采标产品6-8个。
17.强化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和涉及民生类产品的监管。开展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工业产品(如波纹管、压力管道、容器等)的专项整治,加大抽样频次和不合格产品后期整改帮扶力度。加强对使用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制造企业的监管,尤其突出民用电梯、液化气站等重点行业,及时处理有关电梯、锅炉等方面的舆情信息和安全隐患。
18.认真抓好计量、技术机构建设等技术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民生计量和能源计量,组织好强制检定、“两免检”、民用“三表”、能源计量、计量认证认可等工作,实现电表首检率100%,水、气表首检率90%以上。
(四)规范经营交易秩序
19.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区信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各部门、各层级、社会各界之间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全面组织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年报工作,督促市场主体真实、及时公示基本信息,正确履行年报公示和即时公示责任。有序开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及时录入、维护、更新经营异常名录及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将未按时提交年度报告或在公示中隐瞒、弄虚作假的纳入信用监管体系。
20.推进商标广告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商标专管员、企业联络员、乡镇信息员、大学生村官宣教员“四员”作用,全面提升商标和广告运用管理水平,指导有意向的企业申报“三名商标”,力争创成省著名商标3件、市知名商标8件。推荐优秀广告作品参加国家、省、市三级评选,做强产业集群品牌,放大地方产品影响力。
21.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标侵权专项执法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整治,规范直销行为、严厉打击传销。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净网”行动,查处网络虚假宣传行为,加强网购消费者维权保护,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健康发展。
22.加强农资市场秩序监管。充分发挥农资商品监测的警示导向作用,严厉查处虚假宣传、制售假劣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防控农资商品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保护农业经营者和农户的合法权益。
23.开展重点行业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消费者反映强烈、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物流快递、旅游服务等行业的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相关行业的消费者满意度。
(五)突出机关作风建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传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而来,这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其中以新兴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等媒体所带来的“微传播”最引人注目。手机客户端产品的迅猛发展,“微传播”对现在生活的影响日新月异。信息传播已经悄然进入了微观点、微文化主导的“微传播”时代。学校管理工作也是意识形态工作,“微传播”在当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突显着学校管理工作关注“微传播”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导入“微传播”的理念融入“微传播”内涵,运用“微传播”手段,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学校管理工作,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所谓微传播,就是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具备针对性强、受众明确、传播内容碎片化等特性。它是一种更加精确的传播形式。微传播的兴起使公共信息提供方式得到创新,为丰富信息交流方式、社会交流模式提供了可能。作为一种更为直接的双向互动传播方式,微传播甚至引发了社会领域的变革。微传播同样也在改变着学校的管理模式。为此,我们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好“微传播”。
一、导入“微传播”理念,转变学校管理工作模式
多年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多以“众”字型学校权威传播模式为主,而“微传播”却是对传统权威模式的变革。导入“微传播”理念,需要我们拿掉“众”字上代表学校权威的“人”。向以教职工为主体的“从”字型传播模式转变。(一)要转变为以平等关系的“从”模式开展工作学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学校各种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这种特殊的定位和职能,往往使学校管理工作趋于上级对下级的层层宣贯、落实,有时往往会出现学校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抓落实”的偏差思想。其实,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校教职工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学校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导入“微传播”模式,转变工作定位,以教职工群体的平等视角认识问题,以平等关系开展引导,以润物无声的平等交流发挥作用,这都将有利于我们对学校管理目标于教育目标的深刻认识。(二)要转向“从”模式的双向互动工作模式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深刻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在管理工作中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我们在观察学校学校管理工作中意识到这种鼓励教职工表达对学校德育工作不同意见的机会还不多。较多采用的是会议、讲座、座谈会等传统的工作方式。一人讲,众人听,听众始终处在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而“微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围绕一个话题,通过双方、多方的信息分享、观点交流、自主辨别,去促进达成共识。增强人们对某一事物、某一观点的内心认同感。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应该导入这种方式,以信息互动方的角色介入双向、多向的互动传播,引导教职工参与互动,倾听教职工心声,发现思想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供正确信息,在互动中运用学校管理工作观点方法,让教职工自己做出正确选择,从而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力、实效性。(三)要向“从”模式延长线式无限传播转变学校管理工作权威式的传播方式,常使工作处于打算盘珠子的状态,有时算盘珠子推到哪工作就止步在哪里,使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在去权威的“微传播”环境中,每个人手里都有话筒、听筒和传声筒,实现信息自由流动,广泛传播。学校管理工作导入这种传播方式,要努力创造思想、信息交流的宽松环境和自由空间,努力让广大教职工关注学校管理工作,让更多的普通教职工成为兼职的学校管理工作者,主动自觉地参与正向思想舆论和正能量的接受、发送和传递,给学校管理工作的增添了强大活力。(四)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要由“众”模式的总体推进,向“从”模式的各个击破转变习惯上,学校学校管理工作多运用总体推进的实施方式。采取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分阶段、分主题的组织实施。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不足,往往不易控制和量化考评。导入“微传播”理念,可采取项目管理,将常态工作与特定任务分解成若干个项目,确定项目负责人,提出实施时间进度和工作措施,明确达成的目标结果,整个过程可量化、可评估,使“虚”功“实”做变成可能。
二、融入“微传播”内涵,聚焦学校管理工作受众端体验
学校管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微传播”同样是围绕着人的信息传播,其之所以流行的核心内涵,就是适应了信息爆炸时代人们的新需求,在人们有太多的压力要释放,太多的东西需要沟通时,带给人们更加舒适、快捷的沟通体验,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所以,学校管理工作要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同样急迫地需要我们融入“微传播”内涵,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放在教职工的感受上。(一)关注教职工需求教职工在学校上班,既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的物质需求,又是为了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需求,两者不可偏废。学校管理工作在关注、满足教职工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尤其要关心、满足教职工的精神生活需求。要将“微传播”中便捷、舒适、自由、亲切的受众体验,引入学校管理工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开展针对教职工体验的微传播,将学校形式任务教育与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将学校管理进步与教职工民主管理、改进管理关联起来,将这种结合、对应、关联在教职工中间展示、宣传、交流,进而增强教职工的学校归属感、工作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比如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学校校园网上专门开设“德育之窗”栏目,交流教职工的职业感受、教育教学感受,开设“教职工工作交流QQ群”,拓展教职工老师开展班级管理与思想工作的平台。另外,学校工会还创办了每个月的信息沟通表,针对学校的各方面发展与管理让教职工与学校领导有了更好的交流,切实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关注和欢迎。(二)关注教职工个性一个微传播群体通常是在利益失联、兴趣爱好等某一方面具有一定共同点的小群体组成的,通常会有其特定的热点话题,主要的讨论范围,甚至独特的价值取向。学校教职工带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家庭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在不同的专业系部、不同的教研组中工作生活,每一个教职工群体也都是有其个性特点的。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工作关注教职工的个性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常州刘高职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围绕“为学生创造价值,为教师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个性特点,践行幸运教育理念,引导各级组织开展微文化建设与传播。同时,工会组织结合教职工个人爱好,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步走、排舞等十多个教职工爱好社团协会,打破系部局限,促进教职工间的自由交流。微文化建设最终融入了整合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大大提升了教职工对学校文化认同感,发挥了学校文化软实力作用。(三)关注教职工心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竞争,甚至来自职场自身的压力,使学校教职工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这是学校学校管理工作针对受众体验一个重要的现实需求。我们注意到人们在微传播环境中,通常会自由地、没有太多顾虑地发表内心观点,宣泄内心感受,从而实现内心压力的释放与平衡。所以,学校学校管理工作落实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要求,也要努力营造这样的环境。一要为教职工心里压力找到合理出口,二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情绪疏导。近些年来,受到三年主动发展的推动,学校在创建高水平现代化建设师范学校过程中,使教职工承受了较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学校抓住这一机会,引导教职工正确、健康地发泄情绪,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沟通与疏导,结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在,QQ群、微信朋友圈、贴吧等已成为学校关注教职工心里情绪,进而开展工作的一个窗口。
三、运用“微传播”手段,推动学校管理工作载体创新
“微传播”是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等新技术下的传播方式,关注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就要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微传播团队、信息有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研究、应用与建设。(一)新技术应用是基础上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大学校内部网络建设的投入,构建高效、互动、个性化的学校学校管理工作网络体系,加快发展信息化校园。利用网络设施“微传播”,一是通过台式电脑等固定端上网设备,二是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上网设备。传播方式包括网站、微信、QQ群、微博等等信息分享、传播、获取平台。我们开展“微传播”时要这些平台功能、特点进行了了解和掌握,有针对性的选择工作载体。借助学校信息技术等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常州刘高职在学校网站、微信、微博、QQ群等各种平台上开展工作,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学校管理工作QQ群,职工社团朋友圈、刘国钧吧、校长午餐会等平台也相应建设和完善起来。在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团队建设是支撑要把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做好,关键是建设两支队伍。一支是专业化的“微传播”团队,按照微传播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组织职能重新规划,岗位职责的完善,专业人才的配置等。另一支是组建志愿团队,发动学校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常州刘高职在信息技术部门牵头,初步形成了“微传播”的专门团队,加强了网络微传播工具的学习和应用,配备了平面美编、网络文学、网站管理员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同时,依托学校信息员交流平台、学报特约小记者、文学社、国钧讲坛论坛等党政工团兼职工作者队伍组成了立体的志愿团队,进一步扩大“微传播”的覆盖范围,营造学校内“微传播”的主流氛围。(三)信息管理是保障“微传播”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而学校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也非常注重营造夜色中自由、轻松,畅所欲言的信息交流环境,但并不意味着教职工不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负责。所以,还要加强管理,保障“微传播”的健康环境。我们的主要原则是对客观观点信息给予鼓励和倡导,对热点问题信息充分关注和回应,对少数不良信息网加大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对教职工提出的建议和呼声进行及时的上报和反馈,对个别涉及人身攻击、制谣、传谣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调查,查明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从而维护了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微传播”环境。
四、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校引导与教职工自我教育同步的问题这是“微传播”快捷高效工作充分发挥的关键环节。其中学校引导是微传播中的提前,实现教职工自我教育的根本目的。学校发展形势总是在变化,学校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滞。首先,学校发展不断遇到新的问题,需要学校通过“微传播”及时进行信息,加强形势任务、政策举措的解读,加强对教职工的引导。随后,面对一个又一个新问题,要通过“微传播”平台,组织、促进、鼓励教职工不断加强自我教育,通过信息分享、讨论,加强教职工在学校工作中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二)满足学校需要与教职工需要相统一的问题这是学校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的生命力。“微传播”关注个性群体、关注教职工个体,根本上是关注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创新、发展进步过程中的微感受。对这种微感受的调节、引导和回应,必须立足于教职工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更要立足于学校发展进步的需要。一方面只着眼学校发展,忽视教职工个体感受,学校发展必然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单纯满足教职工需要,而不能促进学校发展,教职工的发展最后只能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只有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和有机统一,才是维护了教职工的根本利益,维护了学校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媒体论坛暨法人微博创办两周年研讨会,2014.07.23.
2.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一是扩大基本药物受益覆盖范围。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第二人民医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提高了城区居民受益覆盖率。鼓励引导中心卫生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不断提高基本药物在临床的使用比例,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二是全面启用省新基本药物目录。按照省完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和使用管理要求,组织基层医疗机构申报2012年度基本药物用药计划。各卫生院年初起全面配备使用省新一轮招标基药,统一省基药平台采购;村卫生室从5月中旬起统一使用新基药目录,并由所在地卫生院从省基药平台采购。三是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考核机制。修订了中心卫生院和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办法,使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药考核办法和标准,将规范管理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二、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普惠于民
1.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一是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今年全区参合城乡居民967262人,参合率99.6%,筹资标准提高到320元。调整完善补偿方案,将镇卫生院300元以上可报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统一调整为80%,单病种结算基金支付比例调整为75%。完成了单病种付费软件的开发、政策配置和上线测试工作,从3月1日起,全面启动单病种付费支付方式改革。确定280家村卫生室为新农合村级门诊统筹定点单位,在区内定点医院和大多数村卫生室实行新农合门诊即时结报。积极实施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二是全面启动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制定了《区全面推进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实施方案》,遴选各镇卫生院(含二至八院)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生等各类卫技人员493人,组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124个,并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定了团队服务区域,社区责任医生行政村覆盖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岗乡村医生根据服务半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片分区,合理确定了乡村医生责任区域范围。各服务团队按照职责,深入责任村参与居民健康体检,并为特别人群提供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等服务。
2.卫生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工作。严格落实门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全区累计建立电子档案1044512人,纳入慢性病管理147730人。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共体检164896人,体检率71.97%。通过组织人员培训,加强物资储备,抓好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在10月13日“全市公共卫生应急大比武活动”第一阶段比赛中,我区名列前茅。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列入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在5个镇完成1.5万人的检查任务。切实做好全国中医先进单位复核评审工作,促进农村中医工作得到加强。提高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水平,骑岸、东社两家医院创建成示范乡镇卫生院。
3.公共卫生服务成效明显。全面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成功平稳处置省内首例霍乱疫情。扎实开展血地寄防工作。查螺总面积333.19万平方米,未发现活钉螺。疟原虫镜检1490人,其中流动人口170人。规范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对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集中开展了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5周岁以下适龄儿童应补种人数7447人,实补种合格7265人,补种合格率97.56%。结核病防治、精神疾病管理项目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区发现26例耐多药结核病人,纳入治疗与管理的有16例。配合残联对全区1051例贫困精神病人实施了免费发药。妇幼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孕妇梅毒、艾滋病筛查列入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孕早期必查免费项目。全区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7‰,婴儿死亡率3.7‰,新生儿死亡率1.7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89%。
三、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便民维权
1.卫生许可进一步得到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全部进入省卫生监督综合管理系统运行,现场审核使用移动执法工具,实时上传,保证了卫生行政许可过程高效、依时、依法运作,提高了行政效能。不断优化审批程序,尽量减少工作环节。全年共受理许可申请220件,科室现场审核380余户次,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438份,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85份;换发(延续)餐饮服务许可证364份,换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602份,核发健康证明10453份,按时办结率达100%。已规范建立卫生许可档案211件,建立预防性卫生监督档案4件。所有许可都在规定的程序和对外承诺的时间内完成,办结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组织开展了学校(含幼托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蛋糕房、餐(饮)具消毒效果、餐饮业肉品卫生安全、“放心餐具工程”等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启动了金游城、建设南路餐饮服务示范街区创建工作,并组织开展了“学习双桂芳、诚信做食品”道德讲堂。重点加强了农村城乡结合部、社区小餐饮单位和农村中小学校食堂的量化分级管理,小餐饮单位、农村中小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率均达到100%。全区1421家餐饮服务单位(含食堂)经过量化评定达到A级的单位15家、B级451家、C级960家。全区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6125户次,合格5972户次,合格率97.5%,监督覆盖率100%。查处违法餐饮服务提供者127户次,有效地推动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
3.医疗服务市场监管成效显著。全面开展“医疗服务监管推进年”工作,建立完善了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继续推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暨依法诚信执业信誉度管理评定工作,完成477家医疗机构的评定工作,并制作了公示牌,对医疗机构卫生监督信息全面进行了公示。加强哨点建设,依托现有医疗机构网络建立了19家镇级一级哨点和312家村级二级哨点。加强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依法取缔黑诊所、游医,联合区公安局、川姜镇派出所、工商所、区电视台对非法行医的重点地区川姜镇开展了专项检查,共查处“黑诊所”4个,均依法予以了取缔;对辖区内21个非法行医者(含四个药店)予以了行政处罚,非法行医者的信息第一时间录入《省无证行医查询系统》,对符合移送条件的,及时按规定移送,始终保持“打非”高压态势,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建立并实行了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约谈制”,共约谈管理相对人57家,通过宣传法律法规,提高了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2起,查处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3起,责令改正2家,立案查处2家。
四、强化作风效能建设提升形象
1.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以学习中国好人王秀冲事迹为引领,在系统内掀起敬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风尚。韩振新、季新荣、钱雷云等3名同志荣获市医德诚信标兵称号,区第六人民医院荣获市医德医风先进集体称号。6月份,在行政中心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天使大爱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区各地举办了5场先进事迹巡回演讲,树立了“白衣天使”的良好社会形象。认真贯彻市纪委召开的卫生系统专题警示教育会议精神,在全系统开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
2.推进政务院务公开。认真执行“三重一大”事项报告制度,主动向区纪委申报医疗机构人员招考、血务公开等区级监督项目,定期做好情况汇报。对基层单位上报的57项“三重一大”事项,已参与监督44项。规范固定资产投入管理,严格把好计划关、准入关、操作关、资金关和招标关。全年共参与监督基建工程招标10项,成交金额275万元,医疗器械招标34场次,成交金额2323余万元,累计节约资金超过300万元。此外,继续做好纪检监察预警工作,重新制作并在各单位醒目位置粘贴舆情信息公示牌57张。
3.严厉打击不正之风。开展“一单位一主题”活动,从小处着手,在每个单位重点解决一个行风问题或者打造一项行风工作亮点。共申报14个主题,涉及政务公开、行风评议、院务公开、治理商业贿赂、控制大处方、实施基药、无红包医院建设等内容。进一步开展无红包医院建设工作,重申红包惩处办法,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医德诚信承诺,继续抓好监督检查以及出院病人函调和电话回访等日常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全区医务人员退还、拒收红包211人次,上交红包122人次,上交红包金额4.16万元,组织暗访3轮,排查红包线索1条,走访患者30余人,电话回访、函2500余人次。
4.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印发《关于做好全区医疗单位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通知》,全力组织各医疗单位参与全国联评。各单位相继召开民主评议工作动员会、推进会、点评会、座谈会,系统内形成“人人都是评议对象,个个代表卫生形象”的浓厚氛围。8月下旬,在19个镇区组织医院政风行风建设座谈会,邀请党政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等对象参加,真实地介绍卫生工作、真诚地与社会各界沟通,真心地听取意见建议。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4次,向各医疗卫生单位及社会各界发出行风调查表120余份,回收82份,接受意见建议5条。
五、推进卫生法治建设规范管理
1.法治医院创建深入开展。在总结近几年来“法治医院”创建工作经验和认真分析当前法治建设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会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2012年全区法治医院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组织有力、医德医风高尚、医疗执业守法、院务公开透明、医疗服务优良、医疗质量安全、规范合理收费、医患关系和谐、社会形象良好”九项创建标准,制订了详细的考核评估细则,并将创建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到各医疗卫生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和时序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全区各地结合单位实际,研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一是坚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带头学法。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课题,认真制定了年度领导干部、党委中心理论组和公务员学法工作计划,明确了每月学法重点、学时安排,细化和具体了有关要求。二是抓好行政执法人员岗位练兵。采取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卫生执法人员进行了全覆盖、分片分类培训,并组织了业务知识测试。三是强化医务工作者法制教育。举办了以提高医技科室服务能力为主的业务培训4次,对内科、外科、妇产科、放射科、检验和护理人员197人进行“三基”知识抽考,对23家医院医疗文书质量进行检查。
3.法治文化活动有声有色。6月11-20日,我局牵头举办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6月11日在城区金游城广场举办隆重的启动仪式,食品监督单位代表、食品经营单位代表现场作诚信承诺签名,同时举办食品安全大型广场咨询服务。宣传周期间,我们还在全区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四进”、“你点我检”、媒体跟踪执法、知识竞赛、灯谜竟猜、有奖答题抽奖等活动。结合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法治文化推进年”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印发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服务、制作板报专栏、举办知识竞赛和开展送医下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卫生法律法规。以廉政文化示范点、示范系统创建工作为抓手,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廉政文化教育、阵地、载体建设,努力营造“健康、清廉、和谐、惠民”的良好氛围。
六、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稳定
1.全力化解和减少医患纠纷。一方面,切实加强了医患纠纷调处工作。全区各医疗单位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医患沟通室”建设,落实工作场所、配置办公设施和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医务员工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沟通的方法、技巧与主要内容,最大限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另一方面,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求各单位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强化医务人员“三基”知识培训考核,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制度和操作规范,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