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品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2-02-20 04:48: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智能产品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智能产品调查报告

篇1

据调查,仅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购买过智能家居产品,大部分仍保持观望。并且在购买过的智能家居产品中,智能家电和智能硬件类产品均占四成,成为销售主力。智能家居之所以在中国更难推广,是由于生活习惯的原因,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接触过智能家居产品。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欧美国家智能家居渗透率超过35%,日韩超过25%,而中国未达5%。

那么市场上已售的智能家居产品是否能满足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需求呢?45.57%的消费者表示能基本满足,37.13%的消费者表示能很好满足。一方面产品经理们可以松口气了,至少在功能的研发上,智能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目前产品的智能化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消费者对智能要求的提升,智能产品的功能将往人性化设计继续开发。

在如何控制智能家居产品的选项中,毫无疑问,手机APP成为绝对主流。智能手机虽然方便,但是太过依赖也会让智能控制陷入尴尬的境地。智能手机到底能承载多少个应用呢?万一智能手机没电了或者坏了,没有APP,那些智能家居产品还能依旧智能吗?

智能家居产品智能家居离不开,连接、传输和控制。市场内的智能路由器产品也层出不穷,已有29.64%的消费者使用了智能路由器来控制智能家居产品,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

智能家居市场的推进要横跨软硬件,要有很好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从上游的零组件,软件平台到终端产品,垂直APP的开发运营以及销售分发等,绝不是单靠硬件制造、软件开发或者营销操作某一方面的能力就可以实现的。

虽然追求时尚,尝试新鲜事物也是消费者选购智能家居产品的理由之一,但消费者使用智能产品最大的理由是从解决现实所需出发,希望能切实改善生活质量。毕竟智能产品买回家不能只是当当玩具和摆设。

在智能家居产品的选择倾向上,接近半数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互联网企业推出的智能产品。其次才是传统制造商推出的智能产品。互联网公司擅长大数据分析和云端技术,有完善的线上服务和电商渠道,丰富的内容资源等优势,易于在线上做出爆品。传统厂商中的先行者则加速智能化的转型,尤其是智能家电产品主动积极地参与市场,利用自身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强势的渠道资源,以推行自己的标准和平台,与多方参与者合作的方式,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态。可见在智能家居领域,新老企业互相博弈。

智能产品买回家之后,消费者到底有没有真正使用呢?调查数据并不乐观,近三成消费者选择了偶尔使用,各有22%的消费者选择了每天一次和每天多次。而每周一次和每周多次均在百分之十几。虽然智能产品品类丰富,使用频次各不相同,但是整体来说是频次不高。

那么在家里,消费者更希望在哪一空间实现智能化呢?数据显示,客厅以34.6%的高占比遥遥领先,几乎比占据第二梯队的厨房与卧室翻了一倍。几乎有14%的消费者希望能实现全屋智能。从数据中不难发现,客厅和厨房是家庭中家用电器最多的地方,也是消费者在室内活动最频繁的地方。

对于智能化的全屋升级,消费者也显示了一贯的理性。49%的人不会盲目升级。可见,离全屋智能,行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仅仅是产品线的完整,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生活习惯的养成。

篇2

2012年8月,美国市场调查公司(HIS,下同)了有关中国智能手机2012年上半年市场宏观调查报告。报告称,三星电子的出货量据榜首,占市场份额的20.8%。依次是联想、酷派、华为、诺基亚,而中兴、苹果未进入前五名(见下表),HIS作为全球知名权威的市场调查公司,其报告给我们分析市场走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HIS的报告指出,2012年上半年四大国产手机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品牌(即所谓的“中”、“华”、“酷”、“联”)出货量大幅攀升,占市场整体份额近40%,超越苹果、HTC等众多国外品牌。同时,几家海外重点厂商品牌却表现欠佳,市场份额大幅减少。其中,索尼移动通信的份额仅为3.5%、排名第8位;HTC的份额为3.2%、排名第9位;LG电子的份额为0.7%、排名第15位。

此外,HIS在报告中还预测,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出货量“将由2011年的6700万部增至2.4倍的1.6亿部,其中支持TD-SCDMA的智能手机为2800万部”。并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今后五年将扩大至约10倍。”

HIS公司的数据虽然是基于对中国整体手机市场的宏观描述,但这一趋势一定程度在深圳华强北手机销售业绩上得到了印证。

近年来智能手机发展迅猛,以时尚和多变功能渐入人心,特别是对年龄层在35岁以下是消费人群而言,大有取代传统功能机的趋势。从局部来看,2012年,位于深圳华强北的桑达电子通讯市场飞利浦专卖店的手机销售分类,智能机销量从年初的17.4%,上升至8月份的43.8%,而功能机则相应下降。销售比例虽仍未超过50%,但销售趋势已说明了问题。从智能机的消费群体来看,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75%以上。在价位上,尽管智能机基本仍处于每台1500-4200元的档次,功能机则处于400-2000元的档次,但销售比例的变化,从局部微观市场印证了HIS的调查报告。随着智能机总体价格的下降,预计销售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大。

据HIS对全球手机出货量的最新宏观预测,201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占全球手机出货总量的54%,首次突破手机市场份额总量的一半。智能机的爆发性增长加剧了功能手机市场的萎缩,手机市场重新洗牌在所难免。作为手机销售平台的通讯市场,也将面临转型的巨大考验。从微观上看,华强北手机商家只有及时调整布局,引导商家更新换代,才有可能在未来市场发展中有一席之地。

1.手机市场面临新的变局和挑战

HIS预测的2013年全球手机市场中将有超过一半的产品为智能手机。统计数据显示,功能手机2012年的出货量为市场总量的41%,较2011年的46%有所下降,预计该比例将于2016年进一步降至28%。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成熟和价格不断下调,型号款式增多,将推动低端智能手机的销售增长,同时还将推动中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增长。HIS的专家预测,“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在未来的几年中继续维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将于2016年占到手机市场总量的67.4%。

智能手机时代已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从深圳华强北手机市场的局部悄然变化可见端倪。据工信部电信管理局透露,2012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1.46亿部,占整体手机出货量的51.9%,已超过功能机。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最新数据,第二季度,中国的手机出货量达到8700万部,其中51%(4440万部)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功能手机。IDC的预测则称,今年底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目前中国市场上售价1000-2000元之间的智能手机已经多达数百款,性能都很优异。“智能手机支持更多应用,而且价格也不贵。”飞利浦手机制造商主管销售的吴宣宗副总日前在谈及飞利浦手机销售趋势时,也肯定了这一点。据吴总介绍,自5月份开始,3G智能机和2G功能机的销量占比基本维持在6:4(见附图),说明3G智能机已经开始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手机产业的转折点已然到来,智能手机价格逐渐走低的趋势已成必然,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也将大势所趋。

2.手机智能化加速厂商竞争升级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统计数字显示,在2012年7月的国内手机市场中,国产手机占据了八成市场份额。与2011年同期相比,中、华、酷、联的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中兴第二季度销售491万部,占市场份额7.39%;华为销售561万部,占市场份额8.44%;酷派销售398万部,占市场份额5.99%;联想销售583万部,占市场份额8.77%。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国产手机再次迎来了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在市场利益的引诱下,竞争也日趋激烈。今年以来,国内手机制造商百度、小米、阿里巴巴、盛大、奇虎360等互联网企业也争先试水智能手机,且无一例外走低端路线。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智能手机领域,扩大了用户的选择范围,也加剧了竞争。山寨手机厂商也改变思路,尝试着向正规品牌转型。深圳华强北山寨手机虽已走向衰落,但曾经的山寨商家再次利用价格优势出现在市场。山寨手机厂商的转型也将进一步加快智能手机低价化的步伐使智能手机价格不断下探。

3.智能手机压境之下,传统厂商面临艰难抉择

智能机的步步紧逼,让功能手机节节败退。对于传统手机厂商而言,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这些手机厂商多在功能机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积累,但在智能手机的大浪面前或者创新不足,或者裹足不前,或者发展滞后,一旦智能手机时代全面来临,在传统市场的积累反而会拖累其发展。

在华强北手机市场乃至整个中国市场上大量不知名的小品牌手机厂商也面临同样的命运。随着智能机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功能机靠低售价以及奇特造型来吸引眼球的生存空间也将进一步缩小。若想改变,这些厂商先要从旗下产品、工业设计能力和对生态链的掌控这三方面入手,实行精品化战略,打造自有品牌影响力。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通信消费群体,也拥有世界上最全面、最广泛覆盖的手机需求,智能手机虽然强大,但在外观、稳定性、易用性等方面,却不如功能手机。只要细分得法,庞大的功能手机消费群体,仍将给手机制造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在智能手机当道的时代,那些固守或新进功能手机市场的传统手机厂商们,无疑将日渐式微,传统厂商如何实现自身发展定位的平滑过渡成为关键。而如何与产业链各方展开合作?如何在成本、专利等方面突破?如何拓展营收领域?要不要涉足应用商店等陌生领域?这些都将是传统厂商不得不面对的命题。

篇3

“归根结底,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云电视都可以归到电视智能化的范畴。而电视智能化所带来的最大的改变,就是令电视不再只限于通过电视网观看节目,而是通过互联网能够进一步扩大电视的使用范围。”业内人士认为,能够满足人们对资源支配的愿望,对分享沟通的需求,对家庭便捷服务的期待,这决定了电视的智能化将成为泛娱乐时代电视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视智能化因生活方式而转变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曾了一份有关视听终端消费者趋势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个人智能终端的普及,不仅通过智能终端产品进行相互交流、依靠互联网进行人际沟通已经成为了超过六成受访者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在调查中有约1/3的个人智能终端持有者在业余时间选择独处或“宅”在家里,对这部分人而言,智能终端更是几乎成为了惟一的人际交往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导致现在电视产品在功能上更加强调交互、共享。比如大家用智能电视看春晚,大家对某一个节目感到有趣,可以及时地通过云端平台进行相互的分享、交流,这也是一种新的家庭生活的方式。当然,现阶段一些厂商的智能化电视概念仅仅是跟风炒作,加装了一些聊天软件或者微博功能,就也将其命名为云电视,实际上在功能和技术上并没有什么突破。

篇4

姚翔解释说,大多数黑客在真正窃取数据或者发起攻击之前总是有些迹象的,透过这些迹象及时预警就可以赢得主动。所谓主动防御和智能防御就是指在黑客发起进攻之前,通过安全软件收集到这些事件,进而分析判断其可能遇到的威胁,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防御。

当然,要赢得主动,对于相关安全软件提出的要求也更高,其不仅要具备关联分析能力,而且性能应足够强大,能够及时预测威胁而不仅是事后的报告。据悉,惠普通过一系列收购进入这一领域,其中包括收购ArcSight和3Com。惠普通过整合ArcSight和其他一些安全技术,于9月份推出了最新一代的风险管理软件HP ArcSight Enterprise Security Manager (ESM) 6.0c。ESM 6.0c采用CORR引擎,其事件处理能力比之前的版本提高了5倍,从而确保能应用复杂的智能关联分析技术来更精确、迅速地识别IT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安全威胁。

篇5

数据来源是什么

海量数据于外部、内部或由机器与机器间的互动中产生。同样,正是这些数据为制造商提供了可供于对客户、产品、流程、员工和设备进行了解所需的全部信息。

外部数据来源:通过用户组、社交媒体、兴趣组或调查报告构建用户数据;第三方调查报告、网站和呼叫中心所提供的中立的数据收集平台(此种数据收集方式采用匿名方式将有效提高反馈率),同样,此种方式可用来构建准确的用户及需求文件,其中包括主观的个性化属性,如色彩、设计偏好、共同的购买动机与评价标准等。

内部数据来源:现代的集成ERP系统具备提供企业内所有层面和部门的,包括产品、流程和人员在内的所有数据的能力。通过ERP系统收集而来的数据,可精确到每分钟的实时报告、统一的数据库并能对过去相关数据进行追溯,且具有将其精确到细节的能力。

机器到机器: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能够直接从机器和设备收集数据并传送到ERP系统、EAM系统或其他企业应用平台。内置的低成本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大量信息,包括位置、重量、温度、震动、流速、湿度和平衡度。这些时时被监测到的数据可用于确认及预测设备的性能问题并对其是否需要服务、维修和替换进行判断。通过这些,制造商便能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阻止其发生。

利用数据做什么

多年来,预测客户趋势、准备库存、维持足够的货源一直是制造商首要考虑的几大因素。但随着供货速度和及时交货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准确预测未来需求的能力也随之增强,由此,选择哪个或是哪几个最适合的影响因素变得愈发关键。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单一数据来源肯定不足以满足当前状况。

预测分析这一活动切实将大量来源的数据转变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未来行动蓝图。同时,目前现代商业智能解决方案也已可以提供高准确度的预测趋势。

由于在任何数据倡议中,输入结果均不可能超过输出结果。所以,对于制造商而言,想要由海量数据中提炼出具体影响因素作为未来行动的最佳指引,必须要认真地选择可靠的数据来源。

预测分析,让数据变得有价值。而良好的预测能力为制造商带来了诸多好处,如确保全体员工就绪、更好地计划即时物料库存水平、准确理解产品生命周期等。同样,预测客户需求大大加强了制造商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可先于竞争对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推出新产品,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这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占得先机后,成功的产品将在接下来的竞争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成功的产品,其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商对市场偏好和需求的准确解读。设计工程师需了解用户的痛点,从而衡量新产品的潜在价值,并辅助确定研发投入的方向。大数据,正是实现这一点的关键。

大数据能带来什么

答案是: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并推动企业业务增长。

大数据如何提供很好的投资回报率并推动企业业务增长?如果想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潜力,制造商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大数据就像指南针,它提供方向的指引,但并不能凭空增加销售或是赢得更多客户。无论是通过物联网收集到的机器的数据,还是来自在线网站的客户数据,收集数据都并不是最终目的。数据必须转化为行动,才具有价值。而正是该转化过程,是一需要认真研究细节并对相关数据深入了解的过程。而这恰恰是很多制造商在其大数据策略上所欠缺的部分。

通过认真的分析,数据能够被充分利用以认知、分析和培养机会,帮助制造商确定新的目标地理区域、扩建适合的市场、挖掘客户、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创新、优化产品生命周期,提升附加价值以及提高利润空间。

在制造业领域有着多年最佳实践的Infor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协同商务应用软件及其相关服务,这些解决方案帮助制造商为高速的企业发展打下了必要而扎实的基础,在全球市场中竞争,并在外包业务中获利。

此外,大数据分析的实践与云计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Infor CloudSuite是第一个通过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 AWS)云提供的针对特定行业的应用套件,是拥有深厚行业功能性和灵活性、基于订阅、交付模式,可显著降低前端IT支出的出色软件,在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上面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综上所述,制造商必须拥抱大数据时代,以此来保持竞争力。在大数据时代与智能制造、“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交织的时代,制造业的新需求需要新产品来满足;新的时代诉求需要产品进行良好的集成与互联,所以要将目光置于物联网概念;同时,产品需要深化、升级,而这三方面,正是Infor强调且将持续付诸努力的三方面,只为走好“最后一公里”。

未来能够赢得市场的,必然是能够充分利用捕捉到的客户、产品和设备数据,提高创新能力,让客户满意,并能更快地带来更多好产品和服务的制造商。

相关链接

大数据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正在被传统产业认可,它通过技术创新与发展,以及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为企业管理者和参与者呈现出看待制造业价值链的全新视角。

实现智能生产

在德国“工业4.0”中,工厂中生产线、生产设备都将配备传感器,抓取数据,然后经过无线通信连接互联网,传输数据,对生产本身进行实时监控。而生产所产生的数据同样经过快速处理、传递,反馈至生产过程中,将工厂升级成为可以被管理和被自适应调整的智能网络,使得工业控制和管理最优化,对有限资源进行最大限度使用,从而降低工业和资源的配置成本。

篇6

传统电视厂商用了几十年才奠定了行业地位,乐视、阿里、小米等互联网企业涉足电视行业不足一年,其发展势头已经让传统电视厂商倍感压力。最近出炉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今年7月份,在16个彩电主流品牌中,乐视60英寸超级电视销量达15075台,位居第一。

传统电视将如何应对“要命”的互联网?

互联网企业进军电视行业,让传统电视厂商面临多重困境。电视观众缺乏。在中国,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电视机“家具化”倾向日益明显。广电总局《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的统计数据显示,20~40岁的人把大量时间花在了PC、Pad和手机上,必要时才会看电视。不得不说的是,互联网企业融入电视行业,或成为电视行业的救赎者,让更多的年轻人回到电视机屏幕前。因此,传统电视厂商应该抓住机会,为电视注入新的活力。

笔者认为,智能电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操作系统的竞争,而互联网企业不仅要做电视机硬件,更抓住了未来电视的核心——操作系统。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正式阿里智能TV操作系统,走上了智能电视的道路。该操作系统可安装在电视、机顶盒、手机等各个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终端上,引入了电子商务、互联网支付等核心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智能生活方式。

篇7

据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服务公司Kelly Services中国西北地区运营总监宋一杰先生介绍,当企业拿到一份薪酬调查报告时,应当了解这份报告来源的背景及调查的企业群作为参考,不能盲目的去使用各种报告。互联网行业薪酬水平处于全行业中的高位,每年薪酬增长幅度也高于软件开发、硬件制造等关联行业。在互联网行业中,核心部门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他们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因此其薪酬也会相应地高一些。而网站内容等互联网传统部门已不是互联网公司赢利重点,所以其薪酬增长相对较慢,导致了其部门员工薪酬处于同层级员工较低水平。但是随着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对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薪酬策略的影响很大,不仅体现在长期激励层面,也体现在年度总现金收入层面。互联网公司得到风险投资前后,薪酬水平差异明显。另据Kelly Services IT行业中国区负责人刘威女士介绍,由于互联网公司与国内外风险投资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制定公司财务战略和洽谈融资事务的财务总监在人才市场一直是稀缺人才,所以企业纷纷加大了财务部门的人力成本,除了财务总监之外,业务总监、业务拓展总监和人力资源总监这几个职位被称为IT互联网企业最有潜力的职位。人力资源总监在企业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随着互联网公司多元化的发展,其会要求员工具备更高的能力,所以公司对人才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制度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出于促进公司发展和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目的,公司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薪酬体系的制定也会更加严格,这就要求负责统筹管理这方面工作的人力资源总监具备更高的能力,反映在薪酬上就是公司愿意为有能力的人力资源总监提供更诱人的薪酬。

薪酬报告能帮助企业调整薪酬政策

在高速增长的互联网行业,其薪酬体系则表现出了混乱的状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背景下,薪酬政策的制定不能光看自己的企业内部情况,而是要看本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定位停留在哪一个水平上。宋一杰先生称,企业在参考薪酬报告的时候,要考虑到拿这份报告做什么,是用来解决人员的稳定性还是作为第二年公司薪酬结构系统改善的参考,或者是用来吸引人才,只有有目的的合理看待薪酬调查报告才能真正让薪酬报告起到作用。刘威女士则表示,如果一家企业定位在这个行业的前几位,那工资水平也要相应的在同一水平上,否则人才就会流失。因此,薪酬调查报告对企业而言,可以通过这个报告所显示的工资增长率来调整自己公司来年的工资预算政策。要通过薪酬调查报告了解市场情况,进行内外部比较,其中要把岗位职责、需求等因素考虑进去。例如一个研发部门的领导职位,有的是表现在管理方面,有的是表现在技术方面,这样的需求就会导致薪酬的差异。像研发部门的研发工程师,同样的职位不同的工作经验也会有不同的薪酬体现。企业应该参考行业薪酬调查报告,进行合理的比对之后调整薪酬政策,进行必要的调研在符合市场条件下满足企业员工的个人需求,避免成本的浪费或者人才的流失。

IT互联网三大最稀缺典型的热门职位浮出

除了财务总监、业务总监、业务发展总监和人力资源总监这几个关键职位外,在IT互联网企业中,很多关系到具体业务的岗位越来越多的受到企业的重视,这些人才在市场上也有极大的竞争力,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这些职位的薪酬幅度也较大。刘威女士称,Kelly Services的报告中显示,IT互联网行业薪酬差异化较大、市场需求大的三个典型职位分别是用户研究工程师、商业咨询顾问(BI)、算法研究员。

岗位之一:用户研究工程师

职位条件:

1.热衷于体验互联网产品,对用户体验有深刻的认识;2.喜欢主动思考,并对互联网产品有自己的见解;3.观察力敏锐,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4.良好的审美能力,了解互联网技术实现逻辑;5.心理学、工业设计、软件工程相关专业优先。

职责内容:

1.理解设计方案中的问题,并由此给出用户研究方案;2.发现方案设计中的问题,通过各种用户研究来论证;3.通过访谈、调研、数据挖掘等手段,发掘网站现存的问题;4.有能力刨深根源 总结各类用户问题,给设计提出建议,并协助来论证设计结果。

薪酬结构:

基本工资+年终奖

薪酬组成情况:

基本工资(90%)+年终奖(10%)

收入水平:

本科学历,5年工作经验/研究生学历,3年工作经验以上:18k/月~25k/月

本科学历,5年工作经验/研究生学历,3年工作经验左右:15k/月~18k/月

本科学历,5年工作经验/研究生学历,3年工作经验以下:9k/月~15k/月

职位的特点:现在互联网产品以交互体验为导向,用户研究越来越重要和受重视;

而这类职位偏向于选择心理学背景的候选人,但是心理学人才大部分流向其他工作岗位如人力资源,心理咨询等等,有互联网经验的候选人在市场上较为有限。这个职位的薪酬差异性较大,不同互联网产品都有较大差异性,例如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站的差异化就很大,用户研究的重点也很不一样。

岗位之二:商业咨询顾问(BI)

职位条件:

要求专业能力强,有数学、统计等专业背景,有数据分析、建模和数据库工作经验,偏于前端;有数年互联网产品的运营经验,偏于后端。

职责内容:

能系统的建模,进行商业分析,对运营和销售起指导性作用。对于不同企业,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部门,BI的作用往往不同。比如说在运营部门,BI用来指导运营总监的关注对象,对某个产品的投入或者删减;在广告部门,以增加广告投放的回报率;或者集团战略部门,以指导公司的并购。

薪酬结构:

月薪12K+年底奖金

收入水平:

30w~100w.

薪酬组成:

基本薪资外,这一部分的人很多是海归、中国香港人或者台湾人, 所以通常房补(或者以房租报销,或者以公司直接租好符合相应标准的房屋),个人及家庭的医疗保险都是要额外补充的,车补等其他补贴根据级别来定。

岗位之三:算法研究员

职位条件:1.计算机、统计学、数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博士学历优先),3年以上数据分析或相关工作经验;2.具有深厚的统计学、数学、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的理论基础,精通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与分析的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数据模型设计能力;3.具有海量数据挖掘、分析相关项目经验,曾经参与过比较完整的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建模工作;4.对商业和业务逻辑敏感,具备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优秀的数据思维和强烈的数据决策意识;5.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强,具有钻研精神,充满激情,乐于接受挑战;6.能够熟练地使用SQL,掌握SPSS、SAS、Weka、R等相关数据分析软件之一;熟悉数据库内分析或者Hadoop Mahout大规模并行分析者优先;7.熟悉传统行业数据挖掘背景,有互联网相关行业背景,有游戏\广告\网站用户行为研究和数据挖掘经验者优先。

职责内容

1.对业务数据分析体系的研究、搭建和优化;2.对业务运营的各环节进行有价值的专题研究,如对数据挖掘和预测模型的研究、完善重要数据监控流程、探索对运营工作的数据评价模型等等;3.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优化产品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4.与业务部门紧密沟通和联系,解决各部门数据统计和分析需求;5.探索并归纳各项行业数据及指标,了解国际同行业发展潮流指向及数据情况,负责跟踪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定期共享研究成果。

薪酬结构:

基本工资+项目奖金+年终奖+补贴+福利+社保及公积金

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普通技术研发人才。

薪酬组成情况:

篇8

企业正在从大数据投资中获得可测量结果和业务收益。48.4%的高管表示公司已经通过大数据实现了可测量的收益。80.7%的高管认为公司的大数据投资是成功的,21%的高管表示大数据对公司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文化挑战仍然是企业成功采用大数据的障碍

高管认为文化障碍依然存在,这成为企业实现大数据全面价值和全面采用的障碍。52.5%的高管表示,组织障碍妨碍了大数据广泛采用。阻碍因素包括缺乏一致性、业务或技术阻力,以及缺乏中层管理人员等。18%的高管则认为缺少连贯的数据策略是阻碍因素。

公司关注创新机遇,同时降低成本

企业正在努力建立数据驱动型文化(69.4%)、创造新的创新途径(64.5%)、加快部署新功能和服务的速度(64.5%)、推出新产品和服务(62.9%%)、通过增加收入和新的收入来源以从大数据获益(54.8%)、为未来而转型和重新定位(51.6%)。整体来看,72.6%的企业正在通过提高运营成本效率来降低开支,其中49.2%的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降低了成本。

首席数据官(CDO)将成为加强数据创新的负责人

大多数公司有首席数据官(55.9%)。尽管56%的受访者认为CDO在很大程度上是是防御性和被动的,48.3%的高管认为CDO的作用是推动创新和建立数据文化,41.4%的受访者认为CDO的作用是是管理和利用数据,只有6.9%的高管认为监管合规是CDO的工作重心。

篇9

在众多四核产品中,以三星智能手机Galaxy S III最引人瞩目。这款手机将于上半年正式。据来自三星的消息,Galaxy S III将搭载1.5GHz主频的四核处理器,采用4.8英寸1080p高清触摸屏、Android 4.0系统,支持4G LTE网络,配备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和800万像素主摄像头。Galaxy S III的配置和性能指标应是四核智能手机的标志。

在平板电脑方面,华硕于去年年底率先推出了四核平板电脑。稍后,海尔、中兴也了四核平板电脑。最近,宏、联想也表示将于年内推出四核平板电脑。

在这些产品中,海尔的HaiPad是第一款国内厂商的四核平板电脑。HaiPad除搭载四核处理器外,屏幕分辨率为1290×800dpi,后置800万高清摄像头能拍摄720p的标清视频。

至于厂商推广四核的方式则大同小异,如出一辙。例如某厂商称,新款智能手机采用最新的高效低耗四核处理器,采用全球最先进精密的32nm制程及HKMG技术,比当今双核手机整体效能提升60%以上,图像处理能力强劲提升50%,轻松处理最复杂的3D游戏及全高清1080p影片,表现流畅绝非一般双核智能手机所能媲美。800万像素背照式(BSI)高灵敏度低杂信感光单元及F/2.2 特大光圈镜头,即使在暗光情况下捕捉影像都能得心应手,图像自然逼真。

回想当年乔布斯iPad 2时说,iPad 2是全新的设计,而非简单改进。乔布斯说与iPad相比,iPad2 CPU快两倍,图形处理快9倍,谈到薄了多少、轻了多少,谈到触感,谈到电池续航时间,最后他强调iPad 2美极了。乔布斯向用户传达美,传递艺术性的审美体验。

乔布斯不在了。现在的厂商,包括苹果在内,关于四核,说的都是令人痛恨的技术、性能。而设计、手感、触感、色彩、应用、服务等等,那些直达灵魂的与美有关的体验却没有厂家提及,恐怕再也不会有人关心这些事了。这是四核时代的悲哀,用户的“杯具”!

篇10

智能卡

行业

企业

电子标签

新品技术

手机支出应用方兴未艾

电子厂商抢占奥运会商机——第71届中国电子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IC巨头抢滩北京奥运会

国内功率器件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NFC技术在电信智能卡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危险品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一卡多能在南宁悄然盛行——南宁一卡多能“城市通”实现跨地消费

基于RFID技术的近场通信业务技术在全球的发展与应用

MATLAB在计算列车制动距离中的巧妙应用

校园“一卡通”会计核算系统应用探析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司法认定

智能卡攻击技术分析及安全防范策略综述

基于RFID的井下人员跟踪管理系统的研究

品牌价值需要企业用心经营

银行家

智能卡

行业

企业

电子标签

新品技术

IC企业淘金“三长角”

国家政策成就我们IC产业

IC产业走向理性创新

促进自动识别产业发展——“第十四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在上海开幕

从“芯”体验简单生活方式——工行与万事达卡推广国内首张PayPass非接触式信用卡

全球无线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东南亚门禁市场前景乐观

信息化建设再上台阶——城市信息化服务团抵达广州

调查报告显示:动物、食品和农产品市场成最大RFID市场

RFID应用在上海特奥会初显光芒

RFID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状况分析

青岛市公用事业智能集中收费服务系统应运而生

单芯片方案引领手机无线应用趋势

创新成就我国IC业明天

新闻纵横

我国IC企业在创新中崛起

中国IC卡产业的结构升级

我国IC设计业进入健康和高速发展阶段

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市场发展趋势及应用分析

SIM卡应用出现新趋势

RFID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的应用

RFID在全球邮政、快递业的应用

基于一卡通模型的数字化校园的构建研究

基于VB的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ARM的非接触智能卡读写器的硬件设计

基于RFID的预付费电能表的研制

RFID商业化成本究竟有多大?

我国RFID应用现状和技术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RFID应用的问题与机遇

我国电子标签标准的标准缺位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

篇11

对于云计算面临的安全问题,SafeNet的调查报告显示,88.5%的企业对云计算安全担忧,占首位。一方面,安全保护被视为云计算广泛使用的绊脚石,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为云计算的推动力量。在“云”模式下,通过找到一个有效的保护数据的方法,企业则可以将“云”模式所带来的商业潜力最大化,从而在行业中保持持续创新和增长。

然而,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以及威胁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物理控制和管理方法不再有效。SafeNet中国区销售总监江星指出:“随着企业内部移动设备日益增多,员工之间的互相协作日益紧密,企业与合作伙伴协作方式发生变革,企业业务与SaaS、Web 2.0等技术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的同时,导致外部网络攻击、非授权用户的访问对企业核心数据造成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

与此同时,安全威胁的层级也在不断提升。江星强调:“从黑客的外部侵害,到有组织的网络犯罪;从外来者到企业内部人员;从数据损失和身份信息泄露,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随着企业技术层级提升,更广泛应用的普及,相关规范的健全,强度也在不断提升。”

威胁的目标也更有针对性,根据相关报告,钓鱼软件的主要目标是企业用户。从Verizon公司所公布的《2009数据侵害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金融服务业是最容易被网络欺诈盯上的行业,在2008年93%的数据被盗与金融行业相关。

江星表示:“犯罪组织和黑客选择有针对性的威胁对象后,通过复杂的攻击技术,系统的结构化工具,利用最新的系统漏洞,迅速发起攻击,盗取数据、身份、知识产权等敏感信息。而企业还存在着低效数据保护,信息泄露途径多样等种种弊端。”

显然如果企业想要在攻击来临之前,守好自家大门,势必要首先了解企业自身的敏感数据包括什么?目前通过什么方法保护这些数据?这样的方法和模式是否适合企业,是否能够保护数据的安全?

数据防护贯穿云中

面对这些,SafeNet有清晰的认识,近30年的基于安全技术的执着探索。江星指出:“目前企业的数据类型主要包括三类:个人身份、支付数字和交易、知识产权。而存储这些数据设备的孤岛化,也使得传统的安全措施面临诸多挑战,如安全策略混乱、安全政策制定和执行脱节、来自虚拟化和云计算等应用的挑战等。这就需要企业面对安全威胁的变化,提供更合适的数据保护方法。”

“专注于贯穿信息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的数据保护,SafeNet公司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保护专业技术和产品会让组织对数据安全问题感到放心,确保他们能够将数据可靠地迁移到‘云’中。”云安全联盟联合创始人Jim Reavis说。

篇12

Iphone毕竟只是一个终端,说到底并不是客户真正需要的价值,依靠新鲜感也智能保持一段时间。而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功能必然是趋同,价格必然走低,随着三大运营商在1000元左右智能手机的推广,以及客户手机消费内容的转型,智能手机的价格走低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就像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一样,除了少数价格上万的产品外,主流的价格都停留在4000-7000之间。那么苹果,是不是可以做那价格上万的少数呢?我认为很难,根据网上的一些数据,iphone用户的规模应该在1800万左右,其中用移动网络的1000万左右,用联通网的800万的样子,当然,这里面不包含可能超越这个数量的水货和山寨机。而iphone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3%。我想说的是,以苹果现在的规模,现在的普及率,在很多大学都用上苹果的时候,苹果已经很难成为少数。所以,苹果的未来必然是要降价,要实现大众化。

另外,支撑Iphone降价的不单单是终端本身。因为苹果不仅仅是一个终端厂商,也是一个系统提供商。从客户的需求来看,客户需要的是一个无缝链接的系统,而不是几个系统相互隔离的系统。所以,系统战演化到后来必定是规模战,滚雪球效应将会显现,规模大的将主宰市场,成为主流。所以,从系统的角度来说,iphone的普及将是必然的,至于是否采用iphone这个品牌,还是推出低端品牌,这就是看iphone的策略了。

现在为何没降价

Iphone降价应该来说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那么这次在推出新产品以后,旧版的iphone为什么没有让大家如愿呢!当然不可能是苹果公司玩个性,玩创新。商人无利不往,不降价才符合目前苹果的最大利益。

1、产品有超高利润,无须以量取胜:

据台湾媒体日前报道,2010年苹果每卖一台iPhone,就独占58.5%利润。拿走iPhone次大块利润的,是塑胶、金属等原物料供应国,占22%。韩国享有的利润排名第3,占有4.7%。虽然iPhone的零组件和组装主要还是靠台商,但台湾享有利润比大陆还少,只有0.5%。iPad供应链,台湾只分得2%利润。Iphone品牌的超高溢价是确保其在短期内无须通过规模来获得利润的基础。你问苹果新产品退出来了,为什么老产品不降价?苹果可能会反问你,我不降价也能卖货,也能赚钱,你说我为什么要降价呢?

2、品牌的高端定位,不允许降价:

Iphone的成功除了其物体本身的功能以外,还有其高端定位,iphone抢占了5000左右这样一个高端价格真空。价格是维系iphone高端定位的最基础要素,没有高端价格,iphone就无法成为高端。如果iphone4降价就会直接导致iphone的定位拉低。不仅仅会影响后续的购买,动摇新客户对iphone的宗教式崇拜和信仰,而且会对老客户拥有后的价值感产生动摇。既然价格已经低到大家都可以轻易拥有,我用这个手机还有什么意义。

3、智能机普及率低,降价不划算:

iphone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培养者,但全球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依然很低。数据显示,2010年12月,美国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27%(占移动用户),与2009年相比增长10%。欧洲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31%,与2009年相比同样增长10%。根据美国知名市场调查公司无线智能(Wireless Intelligence)近日的最新报告称,2012年5月,中国手机用户将超过10亿。不过,报道同时指出,到那时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只有十分之一。所以,智能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总体处在高端位置。在智能手机还没有真正走向大众的时候,苹果还需要等待规模化拓展的最佳时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