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9 07:56: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1生理特征
1.1.1精神活动能力减弱由于大脑功能衰退导致病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缩小,联想缓慢,对事物的反应减弱,记忆力下降。
1.1.2感知觉减退视觉、听觉、皮肤感觉退化,病人表现为耳聋、眼花、视力下降,对冷热刺激不敏感。
1.2心理特征情感变化尤为明显。固执、偏见、猜疑、急躁、自卑感,尤其是即将手术时,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消极情绪。
1.2.1紧张往往某些病人在来医院就诊时,就不免产生紧张心理,特别是在明确诊断为需要手术治疗时,就会特别害怕,有的老年病人还会有严重的心理失衡,情绪低落,沉默寡言。
1.2.2焦虑由于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差,住院后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生活常规受到扰乱,加上环境的陌生都可产生焦虑不安。
1.2.3恐惧老年人由于身体各方面功能的退化,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容易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往往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1.2.4自尊心理有的老年人平常就性格固执,患病后更是坚持己见,常常会拒绝配合治疗或护理,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表现有自怜、抑郁等。
1.2.5绝望由于疾病的原因,手术可能造成的并发症或带来生活上的改变,而造成精神打击,悲观失望;另一种则由于经济拮据,子女不能陪伴在床边而表现得忧伤、绝望。
1.2.6自卑在许多老年患者中,一旦得知疾病需要手术治疗,就认为自己在世不长。另外,在农村更会因为自己的年龄已大,心有余而力不足,手术将造成亲人的负担,而产生不安内疚感和自卑心理。
2心理护理
2.1尊重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论学说,心理护理及与其交流中尤其要注意满足老年人的自尊需要[1]。
自尊是指一个人需要独立、自由、成就和荣誉,它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他人尊重。由于老年人社会交往降低,心理障碍增加,甚至失去家庭的帮助,会经常感到不被尊重的威胁,因而老年人对尊重的需要更为迫切。为帮助老人术后尽快恢复,从术前起就要多与其交流,细心听取意见,恰当地称呼老人,言行礼貌,耐心倾听老人的主诉,切不可表现厌烦,对老人的健忘、唠叨要谅解,能办到的事尽量按他的要求去办,术后也要尊重老人的决定,在护理时,尤其不可因其年老,护理工作量大而表现出厌恶、逃避行为。例如有一位双下肢静脉曲张行静脉剥脱术后的病人,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护理中都是用尿壶在床上小便,可这位老人坚持不用(在其心理中还是不服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和其家属共同协助老人下床,在确保老人的安全下,也尊重满足了他的需要。
都需要护士多在生活上与护理中多加关心和留意。术前要了解患者的家庭、职业、文化程度,通过语言来启发安慰老人,并用通俗、朴实、恰当的语言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讲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介绍经手术治疗而痊愈的患者情况,引导病人从心理上自我调节,摆脱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术后更应主动去接近老人,以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一开始帮助他翻身―坐起―下床―散步,帮助他漱口―洗脸―更衣―如厕,在护理中给予其心理上的安慰,使病人得到温暖,告诉他每一点恢复的起色、迹象,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我科曾收住过多例老年胆囊手术、胃部手术患者,由于在护理过程中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术后及时告诉病人应注意的事项或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护理,这些病人都能很快适应术后生理上的变化,积极配合治疗,经过尽早、足量的功能锻炼,缩短了恢复时间。
2.3疏导老年病人往往面对手术,会过度伤心,影响食欲与睡眠。在护理时应鼓励病人尽情的发泄、诉说,待情绪稳定后主动帮助病人分析病情及预后,告知其如何配合治疗,以增强病人对术后生活的信心。在围手术期内,要根据不同的手术阶段,及时了解病人的紧张源,在护理中以宣泄、疏导为主,改善病人的情绪。
2.4情感人到老年,由于生理、社会关系的变化,情感会发生诸多的改变,特别是住院后更以孤独感、失落感为显著。首先在手术前后要联系其亲友来探视、陪床,其次护士也应多与老年患者交流,增加老年人谈话的兴趣,帮助老人调节情绪,鼓励老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术前在护士协助下自理生活,术后多与老人沟通,帮助老人进行功能锻炼,尤其是在术后疼痛时,更应陪伴老人,可以握住老人的手或帮老人擦汗这些细致的动作都会让老人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从心理上振作起来。
2.5护理要取得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还应从护理上对老年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照料,术前做好健康宣教,术前饮食、肠道等准备[2];术后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尤其要注意基础护理,如皮肤护理、饮食指导、指导、活动休息指导,以期从全方位让老人得到温馨的护理服务,良好的精神慰籍。
总之,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做心理护理时,一定要从言行上尊重,情感上支持,生理上关心,要以心理上的疏导和调适作为主导,让他们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并以良好的医德,熟练的技术来增进老年患者手术的顺利性,缩短术后恢复的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数日至数周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加剧(恶化型心绞痛)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较旧、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
2、症状
(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恶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被认为骨关节痛。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体温一般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出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以不少见。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
(6)心理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有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右心室心肌梗死者可一开始即出现右心衰竭被表现,伴血压下降。
二、护理对策
1、监护
应送入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连续的心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各项生命指标的监测。对重症者应做包括监测循环状态,测量血压、尿量,观察皮肤、脉搏,了解肾灌注和微循环状态,监测心率和心律,观察患者的意识、神志、对外界的反应以及肢体活动情况,了解有无脑缺氧、脑栓塞等各方面的全面监测。记录液体出入量,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注意观察液体的滴数,防止输液过快,加重心脏负荷和诱发肺水肿。每日应检查除颤器、呼吸机、临时起搏器等仪器的功能是否良好,并置于备用状态。检查和补齐抢救器材及药品。
2、心理护理
(1)对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因其常凭经验判断病情,不能正确评估身体状况,持无所谓态度,护士应正确引导、启发、使其做到自觉配合。
(2)对过度紧张、焦虑的患者,护士应热情周到,忙而不乱,使病人情绪稳定。
(3)当病人剧烈胸痛时,尽量保证有一名护士陪伴在身旁,避免只忙于抢救而忽略患者的感受,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4)经积极抢救,部分患者病情稳定,随后则担心倾听患病后给工作、家庭带来影响,情绪抑郁、悲观。此时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患者,根据病情指导其听音乐、读报等以分散注意力。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其多陪伴病人。
3、生活护理
做好病人生活护理,急性发作期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宜进低脂、低胆固醇、清单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发酵食物,以较少便秘与腹胀,进食不宜太快及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保持大小便通畅,入院后常规给予缓泻剂,若两天无大便时需积极处理。在发病第1周绝对卧床休息,饮食、大小便均在卧位进行,嘱病人切勿自行翻身,以免用力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训练病人床上排便,避免过度用力或屏气。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室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
4、给氧
即使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部分患者起病初就有轻度、中度缺氧,合并补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常伴有严重的低氧血症。缺氧严重时疼痛不易缓解,并且易并发心律失常。因此,急性心肌梗死一周内,应给予常规吸氧。发病早期1~2d,中流量给氧,3L/min,以后改低流量或间断鼻导管给氧,有利于改善心肌缺氧以减轻胸痛。
5、止痛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胸闷或胸痛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肌缺氧,促使梗死范围扩大,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因此,迅速止痛极为重要。止痛剂的应用应达到疼痛完全消失的目的,才能有效地控制梗死范围的扩展。吗啡仍是首选药物,5~10mg肌注,必要时1~2h重复1次,或用小剂量(2~5mg)重复静脉注射。其次是杜冷丁50~100mg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还可用救心丸等含服。另外,可选用扩张冠状动脉及其周围血管的药物以缓解疼痛。硝酸甘油5~10滴/min。静脉滴注,发病后4h应用,可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侧枝循环,降低耗氧量。
6、心律失常护理
老年AMI并发症多而重,病死率高。AMI发病后24h内最易发生心律失常而猝死。AMI由于缺血性心电不稳定可出现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快速性心室自主心律。护士必须严密观察,及早发现,积极处理,应进行持续心电示波监测3d,观察心律变化,若发现早搏,心率过快或过慢等应及时描心电图或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行电除颤,这是防止死亡的关键。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应及时行胸外按压和给氧等复苏处理。
7、预防猝死
社区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继坪.社区护理[j].北京;[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王爱红.社区护理学[j].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0.
[3]马文霞.社区护理的探讨[j].当代护士,1995年04期
[4]孙惠英,丁立坚,刘静.社区护理初探[j].云南医药,1997年06期
[5]毛惠芳,护患交流中的换位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67
[6]徐萍,海燕,张丽芳.音乐治疗产后抑郁症114例临床护理体会.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5):211
[7]卢品梅,冯文,何海玲.家庭护理干预对减少早产母亲产后抑郁的研究,消除外界精神心理因素.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7):129-131
社区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彭成。抓社区护理实习。促进护理学习能力提高[J]。实用护理杂志,xxxx1,17(8):61
[2]李伟。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医学教育,xxxx1(5):11-13
[3]姜日平。访视护理现状与发展[J]。实用护理杂志,xxxx0,16(4):184
[4]施永兴,贺金仙。社区护理工作有效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xxxx2,37(11):887-877
[5]邝星弛。香港社区护理工作见闻[J]。xxxx护理,1999,:2137
[6]周莹。社区护理概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xxxx4,8
社区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孙红娥,杨静.加强社区冠心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1(07).
[2]陈敬欢,李玉莲,钟慕贤,邓群好.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社区护理干预[j].北方药学.2011(06).
采取个人自荐和科室推荐相结合的方法。科室根据各层次人才的遴选条件,择优推荐,填写医院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对象推荐表,并附相关材料,上报护理部。
1.2护理部审核
由护理部对申报人条件进行审核,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理论考试,根据各层次人才的遴选条件,确定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名单。最后,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启动医院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我院共有1847名护理人员,选取了126名人员列入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其中后备人才78名,中青年护理骨干42名,高级老年护理人才6名。职称:护士及护师84名,主管护师36名,副主任护师及主任护师6名。
1.3老年护理人才梯队的培养目标
通过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养制度的实施,在护理队伍中选拔一批在老年专科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上综合发展的老年护理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性强、素质高的护、教、研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梯队;培养和引领团队、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提升科室内涵质量,并致力于老年护理研究,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能参与医院医疗、医技、护理、药剂等学术探讨,参与或承担老年护理相关课题研究的科研与教学人才。
1.4老年护理人才梯队的培养
1.4.1后备人才
(1)培养目标:能够准确评估老年人活动能力和环境,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具有适应医疗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老年人及家属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为老年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2)培养内容及方法:以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为导向,理论培训以个案护理、床边交接班、疾病讲堂等方式进行培训,鼓励其独立完成护理工作,并予以反馈和正向指导。老年护理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老年人安全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用药护理、喂食法、叩背祛痰法、卧床老年人床上擦浴与洗头、便秘的处理、预防跌倒的护理措施等。培训方式有课堂讲解与多媒体演示、模拟练习、现场操作展示、通过网络平台自学等。每月第1周与第3周的周五进行培训,每次1~2h,每人次培训30学时。由高级老年护理人才及科室主任根据所在科室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授课。
1.4.2中青年护理骨干
(1)培养目标: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具备应急能力;能够对护理员及其他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完成对护理对象的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和方案、进行健康教育等工作。(2)培养内容及方法:培养方式包括参加医院组织的老年业务讲座,并作为授课人对后备人才进行授课,外出进修学习,每人3个月,每人至少参加1次老年专题研讨班。理论培训内容包括机体老化的理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官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人文知识与技能等,共30学时。技能培训采取情境模拟训练的方式,以提高应急服务能力为主,在急救操作中,引导护理人员独立思考不同的救护措施以及科学分工和配合,培养综合急救能力。
1.4.3高级老年护理人才
(1)培养目标: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以整体责任制护理模式处理老年人的复杂问题,提供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高级专业护理服务;协助护理人员在医院、养老院或社区卫生机构之间建立联系。(2)培养方式:培训周期为1年,培养方式如下。①依托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每年参加至少3次国内老年医学相关专业学术交流;②开展老年护理领域的科学研究;③承担院内老年患者疑难护理问题的会诊;④每季度到老年护理院进行调研。
1.5老年护理人才梯队的培训质量评价
成立考核评价小组,考核小组由5名人员组成,包括2名护理部主任和3名科护士长。考核评价小组负责全面监督和考核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情况。通过查看相关材料(包括制度、计划、原始记录等),评价培训和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现场答辩等方式,评价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是否达到培训目标。
1.6效果评价
1.6.1护理人员的科研成果
比较培养前、后,老年护理人才梯队成员发表老年护理相关的论文、课题立项、出版书籍、申请专利的数量。
1.6.2护理人员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
由考核评价小组建立老年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考核题库,后备人才与中青年护理骨干以相关基础知识为主,高级老年护理人才以前沿知识为主。①理论考核:每个层级的理论知识考题设立难易程度相当的2份试卷,分别用于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知识考核。每份试卷均包括100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②技能考核:编写老年护理技能操作题库,每名护士按规定时间到护理操作室抽签考核老年护理技能,参考护理操作流程及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2结果
培训前,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为(76.2±4.5)分,培训后为(87.6±5.6)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78,P<0.001)。
3讨论
3.1老年人才梯队建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我院开展的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分为后备人才、中青年护理骨干及老年护理专家3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弥补了在职护士在老年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由表2可见,老年护理人才梯队人员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01),且老年护理相关的论文、课题立项、专利等科研成果增多,为开展老年科研、提高老年专科护理质量奠定了基础。在老年护理人才梯队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中,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激发了各层次人员对老年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临床护士护理观念转变,促进临床护理向专科护理发展,使老年护理工作系统化、程序化、专科化,护理技能规范化、标准化、专科化,体现了临床护理服务必须充分体现专科特色这一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护理人员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助于确保他们在临床工作中及时发现老年患者因多病共存、一病多症等特点引起的复杂的病情变化,为老年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
3.2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建设提高了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在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建设中,除了注重对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还注重对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培训。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观看录像《为自己工作》、学习南丁格尔精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等形式的活动,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和软技能,促使他们更好地落实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从而拉近老年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结果显示,培训后,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由(76.2±4.5)分提升至(87.6±5.6)分(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