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范文

时间:2023-02-14 16:19: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问题

篇1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的类型一般有常识问题与未决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大问题和小问题。

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二、农村教育资源短缺

(一)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重要资源之一,它包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教育知识、经验、资产、费用、制度、理念、设施等。长期以来,我国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河南农村人口众多,就人均来看,教育资源不均衡更加明显。2008年,根据对河南省57个县127个乡镇所做的调查显示:只有22.8%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办义务教育小学校舍建设很好、15.11%的人认为课桌椅配备情况很好,而体、音、美素质教育情况认为很好的不足10%。对于师资力量,有72.8%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差,不胜任做教师[1]。

(二)师资力量流失严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户口和人事政策的限制,教师们大都一辈子在自己的岗位上任职,但是,从九十年代以来,市场化的经济背景让人才流动成为了可能。针对相对落后的乡村,教师们大都“人往高处走”。另外,私立小学的兴起,凭着较高的待遇和福利,也大量地“挖”公立学校的老师,使得乡村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大量短缺,家长对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极其担忧。农村的优秀教师流失特别严重,其基本的流动趋势是:“农村流向城镇,中小城镇流向城市,市县流向省会城市,边远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种流动态势造成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由于缺乏师资,许多地方又不得不被迫使用代课教师,而代课教师的素养、业务水平又很难保证,致使教师队伍长期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目前,全省90多万中小学教师中,农村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的占49.35%,比城市低35个百分点;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占22.19%,比城市低41个百分点[1]。2010年10月,中国新闻网刊登出河南紧缺人才前五专业出榜:农村中小学教师最缺.师资流失严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2〕。

(三)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督促据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目前河南省留守儿童已达到500.22万人,与5年前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约占全国留守儿童的1/10。脱离父母监管的他们,产生大量问题,如营养不良、沉迷游戏、打架逃课等。日常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等,都是由父母言传身教给孩子的。父母和孩子分离,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和信仰,甚至人格成长造成严重影响。现实情况是农村的孩子由祖父母带大,儿童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会缺乏安全感,亲情感,学习上也缺乏有效的监督,缺乏必要的教育。因此,一些孩子叛逆、自私、不懂得感恩,学校对这些问题也是无奈。对于未成年儿童来讲,学校,家长和老师是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而现在家庭环境的不教育导致的督促力量明显薄弱,势必会影响教育成长的起步阶段。

二、问题产生原因

(一)经费投入不足在农村,由于河南整体经济实力较弱,所以经费的调拨分配也很难平衡,政府的经费主要用于城镇的重点中小学,尤其是一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在河南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小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则高达700元左右,而农村一些规模小的学校教育经费则寥寥无几[3]。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政府的资金来源还是惟一的途径,社会化的集资途径,企业的赞助还很少。资金来源途径太单一。

(二)地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教育的周期长,“收效”不明显,因此,不容易显示出地方领导的政绩,因此,大部分地方领导都把精力用于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收效更为明显的“形象”工程。对学校的建设,发展等问题关注不够,导致农村学校的资源短缺,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虽然有国家等各项政策,但是由于执行者的不力,地方配套措施跟不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正遭到挑战与质疑大学生越来越多,学费越来越贵,消费越来越高。为培养一个大学生,普通的农民家庭要背负上一定的债务,由于教育支出过大,凡是有两个以上的大学生的家庭很多因教育支出过大而返贫。虽然人们认为除了上学和当兵,没有太好的出路,但是,由于“农二代”的家庭背景又让他们对就业前程信心不足,看到很多大学生呆在家里或者大学毕业后又去车间站流水线,很多村民都有了上学无用论的思想。除了考上真正的一流大学,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名目很多的措施加分内容,又使他们很难进入名校。

三、解决当前河南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建议

篇3

2007年3月,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公办高校)与四川育达专修学院(民办学校)联合举办的成人教育办学点,上演了同样荒唐的一幕。这所办学不规范的民办学校,竟然悬挂“四川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学校”招牌。

将近两年时间的“大学”生活,对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育达教学点学生陈峙屹来说,就像一场梦魇:招生时吹得天花乱坠的所谓“正规大学”,竟然像“打游击战”似的,一年之内三次搬迁,当初承诺的“一流办学条件”和“高素质教师队伍”纯属虚构,事情愈演愈烈,最终发展到2007年上半年开学半个月以来竟然“无教室、无教师、睡觉打地铺”。

陷阱二:招生“猫腻多”。

为了抢夺生源,一些民办学校采取高额回扣“提成招生”,将招生权给一些中介机构和个人。人往往对学校进行不符合实际的夸大宣传,诱使考生上当。西安市东郊一家民办学校在招收过程中,每招收一名学生学校给人1000元。

陷阱三:内部招生“诱惑”大。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有一些中介机构和个人打出“内部招生”的招牌,拿着各大院校“内部招生表”,声称与某高校有关系,只要肯花钱,分数低一点也可以上正规重点大学。而这些“内部人士”往往拿到介绍费后一溜了之。内部招生对那些高考分数不高的考生诱惑力最大。

陷阱四:一味强调文凭等值,

忽视通报最新考试信息。

旧招生简章中对于北京市考试院自学考试办公室的,关于最新本科专业申请学位的要求没有做补充说明。与之相反,他们拿出国家的相关文件证明高自考文凭与全日制高校“等值”,以及高自考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证据。

陷阱五:不谈考试通过率。

众所周知,高自考是一个宽进严出的特殊考试。对于民办高校而言,通过率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数字。但是,令许多家长遗憾的是许多院校并没有提供准确的数字,这令现场咨询的家长和考生有一些不踏实。只有少数院校在招生简章上很不起眼的地方含糊地标注一个十几年的综合统计数字,三两句话一带而过。据可靠消息,某些信誉好的老牌院校成立10余年以来,只是有不到2000人拿到高自考大专以上文凭。而一些新院校由于老师指导的方向不利和学生实力不足等诸多原因,第一学期一个班通过2门以上的不足三分之一。

陷阱六:在文凭性质上含糊其辞。

一些只有考试培训或者专科教育资格的学校谎称自己能招大学本科甚至硕士。除此之外,一些民办高校还常常将自考助学、证书培训和学历教育混为一谈。一些民办高校常常标称,某专业发证院校是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其实这些名牌大学只是为这些民办高校参加高自考的考生颁发某一门单科的结业考试合格证书,并非大学毕业证。

陷阱七:对就业作不切实际的承诺。

例如“保证100%高薪就业”、“保证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安排工作”。业内人士说:“为了吸引学生,什么都敢承诺,什么责任书都敢签,只要学生能来上学。几年以后,谁还管当初的承诺!”

广东梅州人小陈是广州天河一所民办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班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但他还没有找到工作。据他介绍,在自己所在的班级里,像他这样“毕业即失业”的同学占了大约50%。

小陈说:“3年前之所以报读这所学校,是因为学校招生办老师吹嘘这里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以上。”他在报名前,曾经同父母一起实地参观过这所学校。

在亲眼看到漂亮的校园环境,再加上招生老师吹嘘学校的师资力量如何雄厚、毕业生就业率如何好之后,小陈和父母当即决定报读这所民办高校。等到现在自己临近毕业,小陈才发现,“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的招生宣传是骗人的鬼话”。

陷阱八:编造虚假信息。

个别民办学校为推出更具诱惑力的招生条件,甚至不惜编造虚假信息。如山东一所职业学校自称教学设备精良,能使毕业学生成为“会微机、懂外语、能驾驶具有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中高级人才”,但实际上学校既无图书馆,也无语音教室,更无教练场,课程安排与当初的承诺大相径庭,甚至有的专业因为实际招生人数过少,不得不合班、学生不得不换专业。

陷阱九:故意隐瞒获得文凭的条件。

有的民办学校对学生取得文凭和就业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有的答应“无须参加入学考试就可获得国家承认学历”,而实际上成人高校或自修高校都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考试,取得学籍或单科合格证书才能毕业。那些故意隐瞒获得文凭条件的做法,很可能使学生上了学后却拿不到文凭。

篇4

有关专家认为,把以往进行的个别心理咨询辅导转为心理教育,使之成为一门必修课,将更有利于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在这值得庆幸的一天到来之前,我们希望学生父母(尤其是那些面临升学的学生父母)和老师们吸取已发生的教训,首先审视和平衡自己的心态,再以学生之心度学生之腹,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以减少和杜绝上述悲剧的发生。

许多父母和教师深感不解:如今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孩子为什么不知足?还有这样那样的“心病”?笔者从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十几年,接触过上万例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来门诊或热线电话进行心理咨询的中小学生及其父母占70%~80%。近年的调查证实,20%以上12岁以下的小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其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人际交往障碍、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

高调教子显弊端

调查证实,80%以上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过高,认为孩子若学习成绩不好就是自己家教无方。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些父母不是将身心健康放在育儿的首要位置。

一位10岁的女孩告诉我,她参加过20多个培训班,钢琴已经考过了8级。在学校里,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是班长,还是学校电视台的小主持人。这不是很出色了吗?可她的母亲却说:“孩子现在脾气越来越大,学习成绩也不稳定。最近,还经常与老师发生冲突。钢琴也不愿意练了,英语、书法的培训班她也逃课,这可怎么办?”女儿给父母列出的三大“罪状”是:第一,父母不让、自己也没时间和同学一起玩儿,所以自己没有好朋友。第二,课外学习都是父母强制自己学的,而自己的爱好是唱歌、体育和学习电脑知识,父母却不让参加这些课外辅导班。第三,父母总是要求得高分,而自己只想当个普通学生。看着眼前这个身体单薄、已经戴上近视镜的女孩,真是令人同情……

近年来,为了满足父母“上重点、考名校、洋留学”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孩子很少体验童年应该享有的天伦之乐,几乎被训练成一架学习机器,小小年纪就透支了健康。有些听话的孩子几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和生活。许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的天性、个性得不到保护。长此以往,孩子出现情绪障碍和亲子关系危机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社会需要的是思维敏捷、身手矫健、勇于创新的人才,应试教育的“流水线产品”———“5分加绵羊”式的书呆子已难适应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作为父母如果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就可能最终断送自己孩子的前程。

不守诚信难成才

与文化知识教育相比,当今社会对儿童的诚信教育十分薄弱。近日,一位父母向笔者讲了他儿子——一名五年级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听老师说,我儿子偷了班里同学200元钱,已经被他花掉了。我们只好还给人家。没过多久,他又拿了家里400元钱。问他时,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压岁钱放在你们那里,我拿的钱是借给好朋友急用的。’后来,我们找他的好朋友对质,才知道根本没有向他借钱那回事。另外,他还买过一些小玩具和不干胶画片,然后再私下高价卖给同学。他还多次请同学替他抄写作业,并给人家付劳务费。表面上他老老实实,实际上常说谎话,要是不改正,长大还不成个贪污犯?”

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规则意识教育和行为训练,而非年纪小所致。心理咨询中,我发现不少孩子为了迎合父母和老师的要求,经常做出一些假象。一些父母不了解孩子这种双重人格,不与孩子讨论“行为规则”,不注意教育孩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诚信观念、社会公德、高尚道德等等,都是孩子们必修的“童子功”,应从小进行实实在在的行为习惯训练。如果让小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教他学会制定消费计划和记账,并与孩子讨论消费原则,同时使孩子懂得金钱与道德的关系等等,就会避免这些方面的问题发生。

好孩子不拘一格

有位小学二年级男生,非常在意老师评的“小红花”,能得到时就兴高采烈,得不到时就情绪一落千丈,学习成绩也是忽高忽低。与他同班的一位女生则从不在意是否得小红花,学习成绩处于中上水平。她活泼开朗,喜欢读课外书,还动手写了不少有趣的儿歌,而她的父母却认为女儿不求上进,竞争意识不强。

人们虽然知道同年龄的孩子之间存在差异,却仍习惯于用同一个标准要求孩子。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它引导老师和父母把每个学生变成穿着同号水晶鞋的“公主”。一个让老师和父母都喜欢的“公主”至少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学习成绩拔尖,二是听老师的话,三是在班上表现好,主动做好事等。但是如果让孩子从小就“活给别人看”,其个性也会随之消失或发生扭曲。

当今信息时代最有生命力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台湾一位著名教育家说:“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如果一个小学生从没想过“我是谁”、“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我的兴趣在哪里”、“我长大想做什么”、“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他的学习动力从何而来?他如何才能乐观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的状况不仅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更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对于广大儿童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无论学校和父母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篇5

镜头二:二人到一所农场,布奇随手将手里的车钥匙扔到旁边的草丛中,然后走向福特汽车。在马克家,菲利普枪中布奇后,将手枪扔到井里,然后将车里的钥匙扔到草丛中,动作和之前的布奇十分相像。

分析:

“模仿”是指孩子重驮型所显示的行为。表明儿童的心智已经发展到领悟和掌握某行为背后的能力的时候了。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就好像儿童可以停在某一种系列的动作中,然后将此动作重复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由于它是身体的,因此是动作的模仿。这也是刚开始的模式,发展到后来,当然是对更抽象的事物的模仿。比如,语言的模仿、个人气质特质的模仿、风格的模仿。模仿是成长的一个临界点,模仿存在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发展到确定他们所属的范畴,也就是将自己的属性归类,模仿才结束。

镜头三:鲍勃送布奇、菲利普的路上,一双儿女由于疯闹嬉戏,不小心把可乐洒在了新车的车座上,妻子对两个孩子严厉批评打骂,强制将孩子扔到原来的位置。

镜头四:菲利普母亲对他管教甚严,8岁的小菲利普甚至从未参加过一次鬼节讨糖果的游戏

分析:

鲍勃妻子采用的是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孩子高要求、低反应。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未来,一种限制性非常强的教养方式。她提出很多规则,期望孩子能够严格遵守。很少向孩子解释遵从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依靠惩罚和强制性策略迫使儿童顺从。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少热情和尊重,不能敏感觉察到孩子的不同观点,而是希望孩子一味地听他们的话,并服从她的权威。

父母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将导致儿童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事优柔寡断,学习上缺少灵活性,心理上产生抑郁和焦虑,自卑、退缩等不良的人格品质。

我们这一代人不少是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当代大学生里出现心理问题的也有不少出自这类家庭。童年时期父母过于严厉。高压之下情绪易出问题。

镜头五:马克让孩子去拿东西,由于小孩动作慢,就突然动手煽了孩子一巴掌;后来,布奇要走,孩子舍不得,马克又毒打孩子。

分析:

这种打骂孩子,会对儿童产生心理上的创伤。

幼儿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粗暴的态度及打骂恐吓,都会使他的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甚至引发心理障碍。

(1)躯体不适: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现为躯体的不适。比如,孩子突然发热,患感冒(由于惊吓引起的更常见)。有的孩子会呕吐,诉说肚子疼,有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2)遗弃感:一些父母在打骂恐吓孩子之时,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语言,别小看这不经意的气话,却可能给孩子心灵上留下较深的创伤。

(3)恐惧感:一个孩子每到夜晚就大哭大闹、精神紧张,常常紧抱大人不放,呼吸急促,面带恐惧表情。原来,他的父亲吓唬他说:“闹吧,天一黑就有妖怪,让妖怪把你带走吧!”开始孩子还闹,当父亲的竟装起了妖怪,把孩子吓得马上老实了。但自此,孩子便落下了明显的心理障碍。对3岁前的孩子而言,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恐吓或粗暴的态度都会使孩子出现夜惊、过度紧张及恐惧状态。

(4)自暴自弃:别看是3岁前的孩子,经常被责骂或挨打,也会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他们本来可以将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干脆去搞破坏。这些孩子还可能表现出遇事冷漠,行事胆怯等。

(5)逆反心理强:不难发现,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比较“犟”,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时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孩子太拧才挨打,其实,挨打时,别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会不服的,这种不服而产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达出来。

(6)暴力性: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会模仿家长打他那样去打别人,父母打他时表现得越粗暴,孩子对小朋友也就越粗暴。

篇6

1•1•1病人(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1]多表现在老年人群、农村地区;一旦老年人轻视自身疾病的观念形成,就很难改变过来,这是性格特征;由于农村部分地区卫生条件差,自我保健意识淡薄,长期的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偏食、个人卫生差等影响了身体健康。加之经济条件受限,致使多数病人的需求仅限于求医治病,解除痛苦。

1•1•2病人自身文化层次差别大:病人中有来自领导阶层的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工厂职工、农民以及文盲人群,他们之间的理解力、意志力不同,能否接受健康教育并且落实到行动上,其差别很大。

1•1•3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偏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护士地位低下,只会打针发药),对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持怀疑态度,凡事相信医生的解释,影响了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与接受;加上医生与护士之间对病人解释不一致也易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

1•1•4获得医学知识的渴望程度也不尽相同: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家庭负担轻重、社会地位的高低等相关。

1•2护士方面

1•2•1缺乏教育时间: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少,护士工作负担过重,时间缺乏,把健康教育与整体护理分割开来,视完成躯体护理的职责为重点是影响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因[2]。

1•2•2相对滞后的护理观:调查结果表明,护士普遍对现代护理缺乏全面的认识,许多认识仍受着传统医学的模式的影响。调查中17•3%的护士认为护理是非独立学科,从属于医疗;66%护士认为生物学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11•4%的护士认为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无关。

1•2•3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护士不能很好地运用护理程序为框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往往对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缺少对教育效果的监测评价。由于目前医院的护士以中专毕业为主,占80%左右,其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新的护理模式的需求,不仅缺少相关专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知识[3],而且缺少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缺乏有关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难以对患者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

1•2•4不愿承担教育义务的心理倾向:传统的病房等级制度使护士个人没有教育的责任及权利,不愿增加工作的负担,缺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主动性。调查表明,护士能否主动给你讲解病情,护士能否经常与你交谈的肯定率较低,仅占63%[3]。

1•2•5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内容程式化,缺少个性特点,难以满足一部分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的需求。教育方法以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缺少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手段,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出院指导内容简单、抽象,病人不易接受。

1•2•6护理管理上缺少管理督促,如缺少对健康教育效果的监测评价,使之流于形式。

2对策

2•1普及对各层次护士现代护理理论的教育,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3]。目前的临床护士多数接受的是中专教育,且教育内容偏重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加之长期在传统医学模式下工作,对现代护理观认识不足。有调查表明,护士对护理观认识的整体水平差距很大,仅8•66%的护理人员认识水平较好,而50•4%的人认识水平在较差以下。这一结果提示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已相对滞后于护理模式的变革,严重地制约了整体护理模式的推进。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护理管理者要自觉地学习现代护理理论,更新观念,将现代护理理论纳入护理继续教育项目,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教育,采取短期培训、业余自学、定期考核等多种教育形式与方法,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

2•2强化基础培训,提高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根据护士的教育需求特点,努力抓好3个层次的教育培训:一是学校教育,在护校中要尽快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为临床培养有教育能力的适用型人才;二是继续教育,把护士教育能力的培训纳入国家继续教育大纲,规定不同职称护士接受健康教育培训的学分,如通过院内举办培训班、各种讲座、外送参加短期学习班的形式,使护士基本掌握有关行为科学、传播学和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开设病人健康教育培训基地,编写健康教育教材。三是临床带教,为不同职称、学历和年资的护士确定临床教育职责,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和高年资护士(重点对护师以上人员、本科和大专毕业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带教作用,提高护士教育水平[4]。

2•3医院应适当增加对健康教育的投入,重视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健康教育是医院的重要职能,健康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不健康行为,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治疗方式,顺应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大趋势,对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保健费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医院应该适当增加健康教育的投入,组织人力物力,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特点与需要制成各种健康教育手册、幻灯、录像等,对住院病人进行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7]。

篇7

有这样一所幼儿园,园领导为了幼儿小朋友的安全,出台了一个违背国家法规的内部管理规定:无论春夏秋冬,所有园内小朋友,除了课间休息时间可以出教室外,其余时间均严禁出教室。就是在园吃中餐的,也要求吃完饭马上进教室午休,不许在教室外面玩耍。孩子们在园十余个小时,能够走出教室见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时间少得可怜。在夏天还好,起码孩子们午休时扑在课桌上睡觉不会受寒感冒。可是到了冰天雪地的季节,在中午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孩子们睡在没有空调和暖气设备的教室里。——由于条件差,这些孩子都是扑在课桌上睡觉的。因此,每到寒冷的冬天,教室里常常是一片片的空位子,上课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寥寥无几的学生大多是那些离园较近,不在园吃中餐、午休的孩子。其他孩子都因感冒发烧上医院治病去了。

思考:

这所幼儿园原以为如此这般就可以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了。殊不知,这又从另一方面增添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影响。幼儿期是身体各脏器机能发育的黄金时期,而幼儿小朋友的“活动”,又恰恰是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载体。如果这个时期被耽搁了,将会影响儿童今后的身心健康,弥补起来十分困难。这所幼儿园领导的办园行为既令人感到好笑,又令人感到好哭。这哪里是幼儿园,简直就是监狱。这些幼儿小朋友似乎不是来获得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而是来自我摧残身体的。人类已经进入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21世纪,竟然还存在如此愚昧和荒唐的办学机构,真是不可思议!

案例二:

在某县城的一所幼儿园里,一个夏日的中午,临近午休结束的时候,有个班的一个小男孩提前醒了,迷迷糊糊地走下座位——由于幼儿园条件差,小朋友全都是扑在课桌上午休的。“xx,你找死呀!”守班的班主任一声霹雳般的呵斥,这位迷迷糊糊的小男孩被吓得惊跳起来,接着班主任冲过去给了他狠狠的两巴掌,小男孩脸上即刻印出几个红红的手指印。这位小男孩开始是怔怔地站着,当他看到班主任那狰狞的面孔时,“哇”地大哭起来。这时全班小朋友都被班主任的吼叫声和那位被打小男孩的哭声惊醒了,惊恐而又疑惑地看着那位被打的小男孩。“哭什么哭,再哭我就把你从窗户丢出去!”班主任再次大声怒吼。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楼下的一个守班的班主任听到楼上班主任的吼叫和小朋友的哭声后,也气势汹汹地冲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地朝着正伤心哭叫着的小男孩“啪啪”左右两巴掌,边打边怒骂:“是你爷爷死了,还是你父母死了,哭得这样伤心!我叫一、二、三,如果我叫完‘三’,你还在哭,我就割烂你的嘴巴......”她边说边从裤兜里掏出一把长长的、明晃晃的水果刀在这位小朋友的面前晃动着。这位可怜的小朋友被吓得全身颤抖,被打得红肿了的脸即刻变得苍白,木木地站在那儿,不敢再出声。

思考: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职业道德明确规定,教师要“尊重热爱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生,是教师工作的灵魂。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是“案例二”中的两位教师的教育行为实在令人感到心寒和匪夷所思!这两位教师大有“和尚打崽不心痛”之嫌。这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性严重丧失,没有将“仁爱”和“人性”融入从业思想和行为中去,没有将学生当人看,更没有将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试想,如果人家这样对待你自己的亲生孩子你会是怎样的一种想法,你不气愤吗?教师是否尊重热爱学生反映出教师是否热爱教育事业和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教育事业和厌恶学生,那他一定是没有工作热情和耐心的;一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一定是无法履行本职工作、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神圣任务的。

幼儿期是品行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小朋友受其经验和阅历的限制,及其特殊的年龄特征的影响,缺乏应有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很容易遭受外界环境和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上述两位教师的过激行为,势必影响幼儿小朋友健康人格和良好个性的形成,使这些小朋友染上粗暴和冲动的性格,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不利。

篇8

农村儿童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逐步凸显出来的问题。从表面上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生活上缺乏照顾、行为上缺乏管教以及学习上缺乏约束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现状和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当前的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在教育上无法获得有效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由于父母关爱和管教的缺失,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受到侵害最多的群体,很多悲剧性的现实在不断上演。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出现的必然问题。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但是由于相关保障制度,如户籍制度、教育改革管理制度等没有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大量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不高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管教,这些老人的教育水平都不高,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监管。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改进和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导和根本,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政府要将农村儿童教育纳入国家、各级政府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要将农村儿童教育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政府为指导,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其次,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以家庭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监管和社会团体帮助为辅,国家政策强制管理为保障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如户籍制度、城乡教育均衡化制度等等。

2.强化各级政府政策协调工作机制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应当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放在儿童生存发展的角度来对待。在儿童留守还是随迁的问题上充分尊重农民工的意愿,不论是哪一种选择都应该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确保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均衡化,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另外,还要推动相关的公益补偿机制,降低农民工回家的成本。在农民工聚集的区域建立城乡教育交流基地,促使农村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教育,并且促进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之间的交流,保证教育工作的衔接,提高农村教育的业务水平。

3.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工作

在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农村各级培训工作中加入农村教育培训内容,不仅要对家乡的相关教育意识和教育实践能力进行培训,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老一辈的人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和教养能力。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采取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育培训的力度和效果。培训工作的重点不是提高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理论水平和教育知识水平,而是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儿童在学习、心理和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学会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并且能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寻求正确的渠道,强化他们的监管能力。农村儿童教育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和个人思考的重要内容。强化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各级社会力量,强化监护人的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莫丽娟,袁桂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个基本判断[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3-27.

[2]郝志瑞.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5.

篇9

1.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风暴来袭,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时代。一切的事物都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的发生着变化,在这个时间的洪流可能随时重新翻牌的21世纪,唯一的不变就是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优秀的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保障,只要我们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我们就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教育的综合素质改革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培养的基地,大学生体育教育问题也因此被提上日程,但改革成就中存在的问题仍令人不容忽视。

1.1国外大学的体育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国外的大学一直以教育和实践的双重要求来培养学生,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文化课成绩。他们也一直秉持着自由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课程也是如此要求,在体育教学中,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对于学生的意义,从增加体育课程的课时和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等方面着手,进行深度改革,成效显著。

1.2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体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应有其严谨科学的教学体系和严谨专业的指导教师,但是我国的体育教育却深受中国崇文不尚武的传统思想的影响,造成了当今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现状。

2.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的枯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体育教学理论体系的不完整使得体育教学上系统的缺失,专业指导教师的匮乏使得学生接受的训练和指导并不科学有效,高校体育设备资源的短缺和不完备使得学生想锻炼却没有合适的场所等问题均是影响我国体育教育不完善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2.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呆板。

我国的教育理念一直深受高分才王道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地位仍居高不下。缺乏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课堂,必然是枯燥无味的,而且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型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再者,长期体育教育内容的模式化也使得教学缺乏灵活性和有效的弹性机制,容易造成学生长期的疲劳效应。

2.2课程设置单一。

在我国体育教学的理论体系的长期制约下,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主要围绕着教科书式的单一体系进行体育教学。教育改革委员会将体育作为了大学课程的必修课,这样的目的主要是强制性提高高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出发点的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却存在只为达标的现状,忽视了采取这一举措的初衷。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根本达不到教改委的要求,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健学生体魄方面收效甚微。同时,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日益丰富化和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也紧跟时代的潮流。

2.3缺乏对学生体育训练的指导。

专业指导教师的匮乏是造成当今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的重要原因,部分高校聘请的体育教师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培训,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健身中动作的偏差,这样的锻炼起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威胁学生的身体建康状况。

3.解决对策

建康的身体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具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进行学习活动的展开。大学体育教学这一课程的设置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它为学生在课余时间提供了丰富的锻炼选择,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可以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平台。而且体育锻炼不仅可以磨练人的意志,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要充实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体育教学的课堂设置,增加专业指导教师的数量,完善校园体育锻炼的基础设施,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3.1增加教学内容,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有趣的课堂内容是吸引学生兴趣的关键。由于各高校办学理念的差异,因此可以兴办独具高校特色的体育锻炼。这样既可以展示校园文化,又增加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感。其次,大学生是一个思想交叉迸发激烈的群体,高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为学校体育教育献计献策,这样主人翁的责任感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3.2提高教师素质,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事情,在高素质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充分的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调动自身对于体育活动的热爱。同时教师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换位思考,寻找适合学生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在教学中,也要适当的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给达到者及时的鼓励,给未能完成任务者及时分析。

3.3优化教学方法,由模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传统化的教学活动氛围严肃,缺失自由性。学生的自我发挥空间受到了抑制,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新课标中的体育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也强调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解学生学习类型,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准确具体的反馈。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解决措施的实施刻不容缓。只有解决我国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加优秀的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10

近几年,我国正在不断的加强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也随之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语言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分析小学数学中的语言教育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整改,对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问题分析

1、过于模式化

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有别于文科教学,没有丰富的语言课本教学,多数为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往往往往容易忽视语言教学的丰富性,偏于使用基础的数学语言。模式化的语言教学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语言教育的用词单一化。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语言教育常常局限于数学符号和理论知识。比如:加减乘除等,缺乏丰富化和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引导和教学。另一方面,语言教学的语气和预调沉闷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严谨性和纪律性,常常会使用严肃的语言模式。缺乏风趣幽默的语言,往往导致学生畏惧课堂和学习,从而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2、互动性较差

受传统教学模式和体制的影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语言教育普遍存在模式化,单一化和形式化的问题。小学数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存在许多新的知识点和难点。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偏重于传授,而忽视语言教学中的互动性。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一言堂问题存在的关键因素。在小学数学的语言教学中,常常是理论传授和教学演示来进行相关知识点的传授。然后,结合课后练习,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这种模式下,往往会失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大大降低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从而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相关措施

1、角色互换,增强沟通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建立角色互换的方式,提高语言教学中的互动性。让学生从台下站到台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沟通能力,还能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加减乘除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用“我想邀请同学上台讲解,有自告奋勇的吗?”的语言模式,激发学生上台进行相关知识点和公式的演练和讲述。然后,老师回到学生的座位上,对学生的讲解和演示进行提问。比如:可以用“请问小红老师,1-2=?”。通过互换角色,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模式,从而增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教育效果。

2、采用激励式语言进行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对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点,抱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在小学数学的语言教育中,应该不断提升激励式语言的教学模式。首先,提升老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使用正向积极的语言。比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针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理论知识,许多同学能记住,但是却不能完全理解。针对此类情况,老师应该进行正向的语言引导,如利用可拆卸的三角形模型,将其中任意两条边连接在一起,然后与剩下的一条边比较长短。即通过合理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理解,并注意在用词和语气上,不可表现出不耐烦。其次,应该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对于错误进行恰当的引导,并鼓励小学生多次尝试。比如:在“加减乘除”的学习中,应该积极的表扬学生所完成的简单的算法,再引导其对复杂算法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中,要避免“找茬式”教学模式。在批评错误的基础上应该先进行语言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丰富教学中的语言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方面,正处于一个初级开发的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语言教育的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增强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比如: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教学。在有关重量、体积等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鉴“曹冲称象”的故事进行教学。老师可以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相关知识和一个故事有关”进行开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注意力。然后,再对故事进行绘声绘色的讲述,引出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在小学数学的语言教育中,故事法是一个切合小学生年龄特性的重要教法,不仅能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沉闷性,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规避小学数字教学中的语言教育的相关问题,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问题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学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要想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完全解放出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求学的第一阶段,作为启蒙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激发创新意识和开拓性思维。跟随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和学生今后的发展。当前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能力素养的提升成为关键问题。根据现在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并不完善,还需进一步壮大和充实。现在很多小学教师大都偏向理论型,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普遍不高,严重影响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1].

(二)教学和管理观念落后

学校的管理者和部分教师还不能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之中完全转变过来,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依据学习成绩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很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学管理者的认识不足,在管理过程中缺少创新意识,在实际应用中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严重阻碍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心智研究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是7-13岁,正是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心智发展并不成熟,心理素质也都较差。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老师虽然谨遵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但是对学生的心智问题并不关注,导致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存在盲目性、教条性等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得不到发展。小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管理下学习兴趣很容易缺失,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三、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育质量,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针对小学教师综合能力较低的情况,培养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是关键。培养全能型人才是当下教育的宏观目标,而对小学生的培养主要借助教师的正确引导,如果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或者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必将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在招募教师的过程中应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考察,不仅保证较高的理论基础,更应注重实践能力和个人素质。

除此之外,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方法,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2].

(二)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管理,不仅要改变管理方法和手段,更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以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定一个孩子是否优秀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孩子能否得到全面发展才是关键。在小学这个特殊阶段,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培养,把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内课外双重结合的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应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含教学设备和教学氛围两大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习兴趣,更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发展。在小学教学管理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环境的创建和完善。一方面,教学设备的配置应全面适用。孩子的全面发展需要进行很多的课外活动,教学设备如果配置不全面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应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个和谐的班级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加强班级管理,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为学生创建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3].

结语:

素质教育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其变革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传统教育观念很难转变,教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关注等,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管理中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不断完善,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篇12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持续不断地增长。虽然国家在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由于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相关理念和思想没有得到更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会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农村家庭教育管理的能力比较弱。祖辈的教育监护存在很大的误区和盲区,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大部分的祖辈教育监护人文化水平都不高、无法为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教育辅导,导致留守儿童缺乏管理和教导。其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比较紧张,学校教育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较差和教学硬件条件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效果,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无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为了提升农村学校的升学率,教师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都运用到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身上,那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无法得到教师的重视。另外,农村儿童教育管理的社会关注度不够,没有适用于留守儿童的公益性教育设施设备或者是文化教育传播区域,农村内仅有的文化书屋和文化活动室被成人所利用,并且这些公益性项目内的相关书目比较落后,也不适用于现代教育的需要。除此之外,农村留守儿童还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农村留守儿童很容易成为社会侵害的对象,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教和约束,社会上很多不良风气和行为会对留守儿童产生负面的影响,对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优化和提升的对策和措施

1.强化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管理农村家庭要高度地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外出的农民工要将留守儿童委托为比较可靠的监护人,受委托的监护人能够承担得起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和思想发展状况,并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管教和约束。其次,家长要与留守儿童保持紧密的联系。现达的通信手段为家长和儿童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儿童联系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学习情况,而且要对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关心。联系的方式是多样化的,除了通电话,还可以通过短信、书信等与儿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2.学校要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学校要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以及教育管理创新等方面强化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对学校的硬件教育设施,如图书馆、阅览室、学生宿舍等进行完善,保证学校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场所,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学校教育工作者也要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班主任要主动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与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另外,在留守儿童的节假日和双休日,教师也要对其进行轮流管理,做到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强化教育管理工作。3.社会各界要行动起来支持和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部门和团体的大力支持和关心。首先,政府要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对违法的游戏厅、网吧等进行严厉查处,封堵不健康信息的传播,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优质的活动环境。其次,妇联、共青团部门要积极开展帮扶活动,通过发挥社会各界妇女的特殊作用以及团委青年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对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另外,其他相关社会团体要积极筹集资金,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已经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都要从多个角度思考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力所能及地采取措施,共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促进留守儿童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探究[D].南昌大学,2015.

[2]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6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