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22:35: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汽车电气设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不确定因素,汽车自身的运行状态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许多汽车故障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当故障发生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故障发生的部位及故障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及时进行检修,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汽车电气设备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零件的质量问题及磨损存在差异。汽车是由多种零部件组合而成的,不同的零件在生产厂商、原材料、使用年限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日常运行及使用的过程中,其磨损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部位上的零件使用频率较高,且磨损率较大,例如离合器、发动机等部件由于时常受到摩擦或打火等作用,使用寿命相对其他部件要短得多。因此,对这些部件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若部件在严重磨损的情况下依然使用,则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这些部件极有可能发生停止运行甚至起火爆炸等现象,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另外,若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零件也会给汽车的运行造成安全隐患。(2)燃油和油的质量问题。燃油是汽车动力的来源,而油则是汽车保养维护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燃油和油的质量极大地影响汽车运行的质量及汽车的使用寿命。有部分司机为了节省燃料或汽车保养的花费,时常使用劣质的燃油和油代替优质燃油、油,给汽车的一些零部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3)驾驶员驾驶技术及使用环境的影响。汽车的驾驶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只有正确、科学地使用汽车,才能确保汽车在良好的状况下运行,从而保证汽车的使用寿命。反之,若司机在驾驶汽车时违反了常规的驾驶方法,或使汽车长期在不良的环境下运行,如长期超载、超速等,汽车的磨损率将会大增,使用寿命急剧减少。另外,当汽车在极端的天气状况或不良的路面上行驶时,磨损会比平常更大,汽车发生故障的概率相对较高。(4)维修技术的影响。汽车的维修是发现问题、解决故障的过程,然而由于部分维修人员技术不过关或维修过程没有按照规范程序完成,时常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对汽车造成二次伤害。另外,在汽车定期维修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的疏漏或工作态度不负责等原因,许多问题或潜在的故障因素没有得到及时排除,在后期给驾驶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3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原因
3.1气缸不工作
汽车气缸故障是汽车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表现为当汽车变档时,排气管的排气都不顺畅,并且还有浓烟产生,最终导致气缸停止工作。造成气缸故障的主要原因:(1)高压电线非正常连接,线路使用时间较长,电线受到磨损,造成短路、断电或漏电等现象。(2)火花塞出现导电性或电极之间的空隙较小等,导致火花塞无法正常工作。(3)分电器及与分电器相连的部件出现磨损或漏电,造成火花过小,汽车无法发动的现象。
3.2点火时间过长,加速较慢
汽车发动机若点火时间过长,则会对发动机及其他部件产生极大的损耗,并且在点火成功后起步也较为困难。汽车加速过程缓慢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发动机动力不足引起的,排气管会发出噪声甚至出现排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断电器异常工作引起的,当断电器无法正常工作时,各接触点的间距减小,连接的部件与断电器的接触不良,使部件的导电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点火时间延长的现象。
3.3发动机异响
发动机正常运行时,会发出稳定、规律的声音,如果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发出异常的响声,例如金属摩擦或部件碰撞等声响,则基本可以判断汽车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其主要原因:发动机内的部件松动,或按键连接不稳定;气门间距离过大,或发动机内部部件磨损。
3.4发动机耗油量过大
发动机耗油量过大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引起的。当出现这一故障时,发动机的排气管会出现蓝烟。主要原因是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密封性不够,导致在加油或燃料燃烧的过程中混入了其他杂质,燃料无法充分燃烧。另一种可能原因是剂发生了泄露,这表明发动机出现了较严重的密封性问题。各部件之间的连接胶圈老化、磨损,或部件本身损坏、气门堵塞等都会引起剂泄露,必须及时对泄露部位进行填补和维修,避免对发动机造成更大的伤害。
4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与保养
4.1发动机的保养技术
发动机的保养主要内容是油的添加及更换。不同型号的汽车对油要求是不同的,必须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选择。在选择时可以使实际用油的标准适当高于原有标准,切不可比原有的标准低,否则容易引起故障的发生。同时,还应定期更换机油和过滤芯,防止在汽车运行过程中杂质进入油中,影响油的纯度,堵塞出气口。曲轴的通风必须保持良好,因此必须定期对曲轴箱进行清理。另外,水箱和燃油箱也要进行日常的清理和维护。只有保持这些设备清洁干净,才能保证设备在使用时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有效杜绝故障的发生,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2发动机气缸不工作故障的检修
在汽车运行的过程中,发动机经常出现停止工作或转速不均匀的现象,需要对发动机气缸进行完整、全面的检查,包括电线、火花塞、通风口、出气口等。高压电线主要检查电线的连接及安全状态。若电线的连接存在错误,则要及时地对错误的部分进行整改;若电线存在脱落、老化现象,则应更换电线。如果以上问题都没有出现,则应检查气缸是否存在问题,汽车的气缸不止一个,必须对每一个气缸进行检查。可以用旋具顶端来触碰气缸盖,找不到旋具时,也可以通过电流表来观察线路中的电流情况和振幅振频。如果检查发现气缸处于正常状态,则应检查火花塞是否完好,或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若火花塞存在漏电或燃烧不充分的现象,则应立即更换火花塞。
4.3发动机启动及供油故障
在发动机启动前应首先对发动机的供油情况进行确认,若发动机在油量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空转,则将会对发动机造成严重损坏。同时还应保证蓄电池具有充足的电量,蓄电池电量充足才能为发动机提供足够的动力。若发动机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则要检查油管线路中是否出现了漏油的现象。由于油管的长度较长,且结构复杂,因此检查步骤较为复杂,且耗时较长。在检查时既要保证每一处线路都得到检测,又要有针对性的检查。当油管出现破损漏油时,应及时更换。若发动机的故障是由供油不足引起的,则应启动汽车上的加浓装置,使汽油在原有状态下增加一定的浓度,从而为发动机的运行提供足够的动力;也可以通过加大喷油嘴的方式,增加发动机的进油量,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动力。
我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413-2002对汽车电气设备产品的防尘试验进行了规定,具体推荐采用的防护等级为IP5X。IP5X的含义是不能完全防止尘埃的进入,但进入的尘埃量不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不能影响安全。
用基本原理如图1的所示的设备做试验,在一适当密封的试验箱内盛有呈悬浮状的滑石粉,滑石粉应能通过筛丝间名义宽度为75um、筛丝名义直径为50um的金属方孔筛。滑石粉的用量按照每立方米试验箱内体积为2kg,使用次数应不超过20次。根据样品正常工作时,样品内部压力是否与周围大气压相同,将产品的外壳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外壳:设备正常工作周期内壳内的气压低于周围大气压力。对于这一类外壳的产品,被试样品放在试验箱内,壳内压力用真空泵保持低于大气压。第二类外壳:外壳内气压与周围大气压力相同。对于这一类产品,被试样品按正常工作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但不与真空泵相连接。
2、日本汽车电气设备防尘试验标准要求
日系汽车标准基本采用JISD0207的测试方法。试验分为浮尘试验(F)和循环试验(C)两类。试验用尘统一采用符合JISZ8901标准的8类或6类规格。试验箱内空气的温度为20℃±15℃,相对湿度为45-85%。试验箱内粉尘浓度需要按照JISZ8813进行测定。F类为浮尘试验(采用图2中左边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压或者风扇等搅拌粉尘一定时间,使粉尘在试验箱内均匀分布,让后按规定的时间停止。如此重复进行。C类为循环试验(采用图2中右边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让规定浓度的粉尘按一定的流速在试验箱内循环。F类试验分为三个小类。F1类,粉尘浓度为60g/m3,试验箱有效容积至少为为0.7m3。主要适用于车灯等车外零部件。F2类,粉尘浓度为3g/m3,试验箱有效容积至少为为0.5m3。主要适用于开关、雨刮等车外零部件。F3类,粉尘浓度为0.1g/m3,试验箱有效容积不作规定。主要适用于门锁、雨刮电机和测量仪表等零部件。C类试验细分为两个小类。C1试验采用粉尘浓度为5g/m3,气流流速约为5m/s,试验箱有效容积不作规定。主要适用于车外机械零部件。C1试验采用粉尘浓度为0.1g/m3,气流流速约为10m/s,试验箱有效容积不作规定。主要适用于车外其他电气零部件。
3、两国汽车电气设备防尘试验标准主要差异
通过上文的分析,两国汽车电气设备防尘试验标准主要差异总结如下。
《汽车电气设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抽象、线路繁杂众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有效地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容易学习掌握各电器系统、整车电路,掌握原理并用于实践。因此,改进一体化教学,重视学生实训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对于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提高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一、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
对于高职教学而言,我们不能将他们等同于短期的职业培训,世界再变,知识在不断更新,而汽车产品也是日新月异的,高职生是未来企业第一线技术人员,因此,学生除了要有很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外,更应该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要做“引起”工作,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引起学生联想、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把教的过程变为一个导的过程,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指导下,学生自行探索、自己发现的过程,而不要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会损坏机件及在安全上不会出问题的实习内容,尽量不讲得太详细,示范也留有余地或不做示范,多给机会让学生自己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点火开关各接线柱的测量判断试验时,以解放CA1091的点火开关为例,只讲当点火开关钥匙转到点烟挡时,点烟挡接线柱与电源接线柱相导通,当点火开关钥匙转到起动挡时,起动接线柱与电源及点火接线柱导通,与点烟接线柱不导通。这时,要求学生用万用表测量,判断出哪一个是接线柱,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测量判断,这样学生对所做出结论的印象将会非常深刻。如果将整个测量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先示范一次,再让学生进行测量,就好比猜谜语一样,把谜底先讲出来让学生猜,学生感到很容易,无须动脑,照搬老师的方法就行了,过后很快就会忘记或更换另一种方法就不会测量,无所适从。
二、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教学
把课程中大量的概念和工作原理等利用多媒体软件转换成详细的图片演示、生动的三维立体动画演示和丰富的视频演示等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对于汽车发电机构造与原理的教学,在授课中运用学校现有的实物上海桑塔纳轿车用JFZ1813Z发电机为例,为使学生对其构造熟练掌握,我们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分解,而在分解之前我们可先运用多媒体显示发电机的分解图片,让学生对其各组成部分有了系统认识,再用多媒体视频显示发电机分解的整个步骤,这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就对电器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再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对电器进行拆解,在拆解过程中学习掌握发电机构造,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发电机知识的掌握。不仅发电机如此,对于汽车的其他电器的教学,而且可以采用此方法。再者,当学生接受了这种教学方法后,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在专业教室授课
专业教室与普通多媒体教室的主要区别是布置了汽车各部分总成及零部件陈列架。在专业教室授课时,可随时针对具体的实物讲解理论知识,使学习的过程直观和简单,可以很好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如对汽车前照灯电路的原理与检测的教学。我们可先用多媒体显示前照灯电路原理图,师生一起分析电路,然后学生可以直接运用专业教室里的实验台架进行实训,这种从理论直接到实践,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实验验证,可使课本中的难题变得简单,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专业教室授课,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已经有了较好的掌握。在高职教学中,还必须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操作示范,它主要解决理论课堂的知识验证和兴趣提高,以及学生操作规范性的形成等问题;二是实操,它主要解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操作技能的提高等问题;理论,操作示范,实操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比如电源系统模块的学习,在理论环节中重点讲授蓄电池的结构、原理,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原理和电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再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环节,把理论与实操有机统一起来,为了印证理论知识开设电解液的配置和测量、发电机结构拆装和检测、电压调节器的性能检测三个项目。通过这三个项目,学生能够对电源系统有感性的认识,同时也明确实操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最后在实操环节中主要解决电源系统线路连接和故障诊断与排除问题。这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理论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同时,模仿教师操作示范的思路,通过自身动手实操验证电路各元件的好坏。在实训中鼓励创新,对于某些具体操作,不应要求绝对的统一。对于学生的创新方案,要积极肯定,并鼓励其实施,哪怕方案并非最佳甚至有可能失败。例如,在汽车点火系的故障判断与排除实操过程中,在车上设置一些断路、短路、接触不良等引起无高压电产生的故障,由学生进行检测排除,事前不进行示范,要求学生自己把已学过的点火系工作原理、分电器的构造、点火系的电路,结合学过的故障现象及排除方法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同时宽容失败,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独辟蹊径的想法,扼杀其创新的激情。
三、健全实训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Automotive Electrical Equipment Practice Teaching
PENG Jianzhou
(Guangzhou Port Technic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35)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rising, more and more civilian vehicles. Therefore, the social demand for skilled workers on automobile assembly, automobile maintenance with the increase in automotive assembly and repair requirements of increasingly high, especially in automotive electr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s training institutions of technical school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technical level, need to strengthen and reform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automotive circuits.
Key words car circuit; practice teaching; facilitation
面对汽车的社会化普及和汽车电控化的出现,部分高校的汽车实训教学不只限于对汽车专业学生开设,同时也延伸到了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汽车电器实训教学。但目前教学的单一、枯燥等问题制约了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的发展。汽车电路只是其中的一门课程。由于汽车电路教科书里的内容涉及汽车电路控制知识技术和实习技能课题很少。特别是汽车电路实习课本没有将电路实习内容、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完整编写,教学时没有针对性,而只是靠教师去指导学生实习,造成毕业生就业时工作能力差。信息反馈,汽车电路实习教学需要我们加强探讨,努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1 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汽车电器实训教学都为汽车专业学生开设的,只有少数学校在探索着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认知型的汽车电器实训教学。并且在汽车电器实训教学中相关院校都采用购置或自制实验台、示教板或教学车辆等形式进行,设备昂贵,同时,这种教学专业性太强,不适合普及性教育。学校自行研制的汽车电器实训台是以原理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必须了解控制原理和看懂原理图方可进行正确连线。从实习学生掌握知识角度看,此实训台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训台是以EQ-1901汽车电器为模型,综合了起动、充电、点火系电路图;喇叭、仪表、制动灯电路图;行车、前照灯电路图等电路的接线训练。各元器件的引脚都引入到接线端子上,电路的元器件以汽车电器规范的符号形式,展现在实训台的接线端子上。
2 汽车电路实习教学加强和改革的对策
2.1 教学要简易化
过去的汽车电路实习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本要求去指导学生实习的。实习的第一课题就是把汽车电路总成进行安装连接以及将各系进行拆装并对各元器件进行检修。从这个课题就可以看出问题:对一个未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任凭教师怎样授课分析、示范操作、巡回指导等都未能使学生掌握,学生只能麻木地跟着做,难以认识和了解。
其实汽车电路是由各个系列组成,相互之间既可分解又能合并。在实习教学中:(1)将汽车电气设备总线路进行线路分解,逐一划分为充电系、起动系、点火系、照明系、仪表系和信号系等控制电路,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2)在汽车电气电路实习台架或实习车辆上指导学生认真区分单线接装线路和各系列线束、接装线路线束、总成接装线路等,加深对各系列组成的认识;(3)按各系列元件、线路的分布和接装方法进行汽车电路总成接装操作练习;(4)指导学生将电路图分系列划分并画出原理图;(5)教师归纳一些有规律、易记忆的线路,把普通车型电路与复杂车型电路作比较,进行简单化。
实践出真知,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动手,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映到课堂上,组织同学讨论,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利用网络查询汽车行业发展新动向,找出新旧车型在结构上的变化,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创新。
2.2 操作要规范化
汽车电器实训教学通常是理论教学之后的实践练习部分,汽车电器课程本身理论较抽象、线路繁杂众多,对各系统的总体感性认知和理论分析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掌握。因此,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熟悉各电器系统、整车电路,并经过反复实践操作,才能领悟其中的原理。
怎样使学生操作规范,这是我们指导教师(下转第205页)(上接第194页)的责任。汽车电路尤其重要,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可说明,例如:线路故障分析及排除,在修理厂,较多的师傅用短路法去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电源,即是用一根导线使“十”及电源线与“一”极撞试,若有“火花”则为有电源到,若无“火花”则表示无电源,这样操作就是不规范,特别在电子控制电路里绝不能使用,会使电脑元件损坏。正确方法是用试灯或万用表检验法。
操作规范,教师本身要严格执行对每一件元件、每一个实操动作全面了解反复操作。教师应言行传教,按照逐一分析的思路进行,寻求具体的故障原因,找到了故障点进行排除故障,学生再进行故障的排除实训就更加容易多了。
作为技术规范、操作规范衡量教师的水平高低,指导学生的操作操作水平的高低,学生操作规范也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实习指导教师要多做多练,严格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工具使用、操作顺序、元件拆装要规范化、正确掌握。
2.3 校企相结合
毕业生到工厂往往不能上岗,还要经专业培训或在车间跟师傅半年到一年才能独立工作,这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低,也反映学校的实习教学与生产脱节。在学校实习教学中,很可能有人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只想到理论与实习是否脱节,其实理论与实习、实习与生产都是相互结合,学校的实习与工厂的生产实习对毕业生更为重要。虽然学校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不分高低,而且有些设备与企业的一模一样,但企业一线的生产精神是教师无法传教给学生的。汽车电路较为明显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发电机检修,在课本里只把检修的方法和检查的数值进行说明,而且检查的方法极为简单,没有具体修理方法和措施,对一个没有在工厂工作过以及教学考验不够丰富的教师,很难了解和处理,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实习。
如何进行校企相结合?(1)教师要走出社会,到企业去,多了解生产第一手材料,既学到新知识、新技能,也学到新的生产经验;转变观念,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完善的实习教学课题,为制订生产实习教学计划打下扎实基础。
(2)建立和健全校企结合的新机制。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对口专业的生产实习,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紧密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体现实际的社会精神生活,学到实际的操作技能,开拓了实习课题和思路;了解和学习工人师傅对汽车故障的检查、判断、排除等新技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自身修养,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加强实习校企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使学生很快能适应社会,走上社会,还可体现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好用和顶用,从而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汽车电器实训在非专业院校进行教学,是目前少数学校正在进行的改革,也是学生与时俱进更新实训内容的必要过程,本文以本校自制汽车电器实训台在学生实训中的改革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有很多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因此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的模式改革还需大家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汽车电路特征
汽车的电气系统其实包括很多小的部分:蓄电池、发电机、充电控制系统、启动控制系统、点火控制系统、仪表显示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空调及汽车音响系统等。其中不乏有很多保证汽车正常使用的重要系统,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日常维护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的话,就容易直接导致汽车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直接威胁到汽车的正常使用寿命,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1]。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电路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低压
目前用于汽车制动专用交流电气控制体系的额定交流工作电压主要两种类型大致有12V和24V两种。其中12V电源主要使用在汽油车当中,而柴油机电路部分主要采用24V高压直流电源。
1.2直流
由于目前现代直流电动汽车中的起步同时发动机主要上都是靠直流机的电力起动来与直流起动机内部同步进行起动的,起步同时发动机由直流电力起动蓄电池内部进行供电,而向直流电力起动蓄电池内部进行充电又必须用一个大的直流电源。所以目前用于汽车电力驱动器的电力系统体系为直流高压供电电力系统。
1.3单线搭铁连接
汽车的单线搭铁连接是其与其它电路结构不同的特性之一,采用导线直接将负极与车身底盘直连,采用这种连线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线路复杂性。
1.4线路并联连接
汽车电气设备的线路连接除了单线搭铁的特点外,其还采取并联的方式,通过并联的方式将汽车上的电源以及各个用电设备进行连接,这样的好处是即使其中一个部分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到别的系统的正常使用[2]。为了更加方便地接通、断过蓄电源与其他用电相关设备之间进行联系,蓄电池管的正极先要连接至电动钥匙解锁开关,由电动钥匙解锁开关向电源总保险丝盒一端供电,然后再通过这两个保险丝盒对其它的用电保护设备进行供电。
2汽车电气设备故障原因分析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导致汽车车用电器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有两种,分别是线路故障和设备故障,具体分析如下:
2.1电气设备故障
电气设备故障着重关注的是设备本身失去功能的故障,常见的电气设备故障有:设备烧毁、电子器件老化、短路、性能降低以及击穿等等[3]。针对这类故障一般多采用换件的方式进行维修,因此成本较大,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应着重注意此类故障,避免汽车由线路出线的小故障发展成为电气设备的直接故障,造成更大的损失。
2.2线路故障
线路故障一般是指汽车线路发生短路、断路以及接触不良等现象。线路短路有可能会引起汽车自燃,是线路故障中最危险的情形,因此需要格外关注。在对车辆进行检测时,应该仔细检查各处线路是否有缠绕、乱搭等现象存在,避免长时间后出现线路短路情形。线路接触不良一般是由于插线不牢导致的,这种故障多导致电气设备的使用时好时坏,因此针对线路接头也应该认真检查。
3汽车电气设备故障的影响因素分析
3.1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汽车的电气设备最害怕的就是老化,温度和湿度因素都会加快电气设备的老化过程。其中,温度主要影响的是电子,过热将会导致电气设备自身的电气特性、线路的绝缘特性等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化;而湿度是通过水分子中的无机盐对电气设备进行腐蚀从而导致的电气设备老化,长时间的腐蚀将会造成设备绝缘性能降低、接触不好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汽车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
3.2电压的波动的影响
电压波动的影响主要指的是非瞬变性的过电压波动影响,汽车设备长时间处于超出额定工作电压的电压下工作将会导致设备彻底损坏,导致这一故障出现的原因一般是发电机调节器故障,从而使发电机的电压处于不正常值。这种故障多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形下:(1)汽车刚刚发动点火时。电机内的绕组和蓄电池之间的电磁通路在瞬间被自动切断,从而可以使驱动电机在感应磁场驱动绕道机组内产生感应负向峰电压,按电磁指数运动规则进行变化,其反向峰电压可达100-50V。由于不含蓄离子电池,脉冲极易振动造成整个电子单元部件的严重破坏。(2)在一些切换动作过程中,如电子喇叭、各类驱动电机和电子磁离器等,在这些切换动作过程中将可能产生高频峰值振荡,其高频峰值振荡可能会达到200V以上,但振荡持续时间不可能超过300V(约200Pa),对一些具有高速调频驱动响应的电子控制驱动系统,如汽车电机驱动控制器和汽油机的喷射控制系统,常会因此引起错误的切换动作[4]。
3.3汽车各个电气设备间的相互干扰的影响
在一辆汽车正常运行期间,电气装置经常会以电磁辐射的方式相互产生侵扰,无论由于任何原因由其激发的信号都会以高频电磁波等各种方式向其他汽车电子系统活动发射,从而对其它汽车电子系统活动造成较大电磁干扰,一旦其屏蔽措施受损,也极有可能会导致系统工作异常。
4汽车电气系统故障常用诊断方法和应用
4.1通过视觉直现进行诊断
汽车的电气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时,一般还会伴随着其它的现象产生,如着火、发臭等等。这些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视觉、听觉或嗅觉的直观反应而检测到,因此可以采取直观诊断法对汽车电气设备进行检测。
4.2对各个部件进行逐个检测
汽车上的许多车用电器设备间的连线都比较简单,一般来说是从一个集中电路供电的总控制保险丝盒上的一个相应的总保险丝连接到一个控制开关按钮,再到其他电气设备,元器件很少,可以逐个进行检测并找出所有故障点的位置,从而快速确定所有故障,如图1所示。只需对喇叭保险丝,喇叭连接按钮及无线电喇叭部件进行一次检查,即可将其连接安装到整个保险丝上。
4.3换件法
换件方法常用于实际故障诊断,使用无故障元件代替怀疑有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件。观察故障系统工作状况,从而确定故障的发生地点。采用换件方法必须注意,在更换之前,应对其线路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线路的正常使用,否则将造成更多的损失。
4.4电脑检测法
相较于以前,现代社会车辆拥有者更加庞大的电气设备系统,这些系统也更加智能。汽车上的不同电气设备具有各自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可能是识别编号、可能是频率波段、也可能是电压范围等等。当电气设备正常时,这些参数将处于正常的范围内,但是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这些参数将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可以通过计算机检测装置进行检查。采用计算机检测装置对车辆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与效率,较人工检查更加可靠,同时也更加具有经济性。在日常的车辆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上,采用计算机进行相关检测已经十分普及与必要,它甚至可以检测出许多人为检测发生不出的隐藏故障,确保汽车电气设备正常、安全的使用。
4.5高压试火法
在对汽车电气设备进行检测的诸多方法中,高压试火法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检测方法主要检测的是车辆的基本性能,通过将点火线圈取下后与汽车火花塞的高压导线进行接触,点火后观察产生的火花强弱情况来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故障。若出现的火花是很强的天蓝色跳火,同时其声音很大,则车辆正常;若出现的火花很弱,则证明车辆电瓶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相关检测。
5结束语
现代汽车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倾向于使用专业计算机检测各种设备进行检测,并采用换件方法进行检测,有时造成误换、检查过长,检测失败等结果。因此,在本文的分析基础上对各种故障的特点、产生原因以及检测方式进行熟练地掌握是对车辆进行下一步维修和养护的根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伟丽.探讨汽车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检修[J].时代汽车,2020,334(10):165-166.
[2]曲志刚.简析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及线路检修[J].南方农机,2020,349(09):247-24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24-02
《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功能、结构、原理和使用维修,在专业知识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来熟悉理论和掌握技能。传统的课堂教学按照电气设备不同系统展开理论知识,讲解完成以后配合一些实验和习题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延续初、高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学生比较熟悉,容易适应,内容上比较侧重理论,专业知识设计广,讲解全面,适合40-50人的班级教学,本身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近年来各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使专业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接受信息的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为核心,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对技术人员高效、规范、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技能要求,也不符合新一代学生对知识直观性、快节奏的认知习惯。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以任务为驱动,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思考,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目标设计
《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主要服务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今后主要从事的岗位包括汽车的保养、维修、美容装饰、零部件制造等,需要掌握汽车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适应从事汽车维修、营销、定损理赔、生产的岗位工作,具备良好职业素质、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操作能力。从学生今后的岗位需求出发,将《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目标分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三个部分,如表1。
二、课程项目设计
1.设计理念与思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已经完成了《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前置课程,并同步学习《汽车构造》等专业课程,具备对机械图、电路图的读图、分析能力,并对汽车有初步了解,与此同时,学生基础还相对比较薄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汽车的了解也有待深入。从情感上,部分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性,但他们好奇心强,乐于动手,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根据学情分析和听取兄弟院校教学经验,将项目教学内容分为知识准备、知识深化、分组训练、项目评价四个步骤,采用学生分组训练的方式进行项目教学,由组长负责,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并对个人和小组整体做出评价,给出项目成绩。
2.项目设计内容。根据企业技术专家意见,围绕就业岗位选取教学内容,贯彻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够用”的原则,精简理论,突出技能,注重授课内容的实用性。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突出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体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项目内容如表2。
三、单元内容设计
1.教学过程。根据项目化教学的要求,每个项目开始前1-2天会先行将任务书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完成预习,熟悉项目内容。当课程开始后即任务,用时约5分钟左右。接下来为20分钟左右的知识准备,教师以提问、讨论的方式与各组学生交流该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听学生讲解准备如何解决问题,并指出其中明显的错误,给出自己的建议。然后40-60分钟为分组训练时间,学生在此阶段分组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由教师对完成结果给出评价。以下以2课时的桑塔纳2000GSi充电线路维修为例,介绍教学的具体过程。
2.教学目标。能够识读发动机电源部分电路图,能够在实车上找到相应的线路,能够排除充电指示灯故障和发电机不发电故障。
3.教学实施。根据项目内容,将其细化为领取工具、故障观察、分析电路、故障点分析、检测排故、考核评价、现场清理、任务总结共8个场景,如表3所示。
四、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中心思想为与中级汽车维修电工职业标准对接,以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过程性考核占成绩的70%,其中15%为平时考核,主要评价依据为学生出勤、课堂提问及练习,55%为实践项目,主要评价依据为项目实施中的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剩余30%为结果性考核,以期末试卷考分为依据。
五、改革效果与存在问题
《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较以往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整合知识点,突出技能的训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存在的问题包括课时数过短,学生人数偏多,教学方法仍没有完全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不能够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独立思考问题和动手操作,也缺乏足够的课时对技能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在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设备作用的情况下,逐步改善实验室的条件,增加实验设备台套数,减少上课学生的数量并增加一名辅助指导教师,同时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上进行改革,探索学生可以刷卡进入的开放式实验室,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能自行练习技能,巩固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芳.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2,(02):32-33.
[2]戴月.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2):38-40.
[3]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36-38.
Automobile electrical equipment integrati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ponder
Tan Guangxu
【Abstract】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reality, in discussion specialized technology curriculum educational reform process enlightenment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Automobile electrical equipment; Educational reform; Integration
《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修理及汽车电工专业技术课,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汽车电气结构原理、作用、特性等理论知识;并通过实习教材的学习,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故障诊断、排除等操作技能。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突出知识的应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及职业竞争能力。能否达到这一目标从我校前几年毕业生来看,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成为业务能手的不多。其主要原因:(1)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困难。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2)以往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入校后先学文化理论及专业理论课,半学期甚至一学期后才开始实习操作学习,造成上理论课时,大多数同学若听天书,即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够听懂,但过了一定时间也易忘记。而实习过程中,理论教学所占比率太少,教师讲解的往往是如何拆装,如何接线等操作性知识,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理论归理论、实习归实习,缺乏相互紧密联系的教学方式。学生反映理论课听不懂,也不重要而放弃,到了专业课,则连基本电路都看不懂,谈何分析。痛定思痛,我校不得不踏上教改之路。在校领导重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改方向的探索与研讨。我校选择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于2002年3月开始实施。
一体化教学是以实习课题为模块、将相应文化理论及专业理论与实习课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两年多《汽车电气设备》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
1 教学计划制定
1.1 指导思想
(1)进行广泛的、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研究和预测,作为确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依据。把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作为培养的最高目标。
(2)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生产实习课有机的结合,注重实际需要。既要注意知识结构系统的连贯性,又不拘泥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3)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根据社会需求进行预测,结合学生基础状况,从有关学科中挑选所需知识,组建最佳知识结构。形成以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式教学。
1.2 课题内容及相应教学计划:据以上指导思想及几年实践探索与改进,制定出相应教学计划。其中专业基础课如电工学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的添加。
2 教学方法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课后适当布置作业以习题、画电路图、电路分析、故障分析为主。培养学生课后思考,从而较好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达到“温习功课、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学会应用”的作用。
3 教学过程
由于电气设备教学的特点是以理论分析分主。通俗地说“七分动脑、三分动手”。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必须引导学生以理论分析为主的原则。本人依据认识规律:“感性+理论+感性+理性=认识的飞跃”。将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3.1 演示:课前将教具准备好。上课后先将线路接好并演示线路及元件工作情况供学生观察,提高学生兴趣。之后及时将问题引出,引发学生思考。
3.2 分析:画出电路图,标明各元件名称,结合演示。分析前述问题。如该电路原理、作用,由哪些元件组成、在电路中的符号及元件的构造、作用。并重点分析工作过程、使学生能将抽象的电学知识融入脑海。
3.3 示范:将拆装、接线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后,对线路接线及元件拆装工艺进行示范、讲解。对于一些调整数据可暂不告诉学生,待其在操作过程中逐渐体会。
3.4 练习:练习过程是培养学生动手、思考的过程,教师积极巡回指导尽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如发现学生接线或拆装过程中接错或拆装出现问题时,只要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可不必急于指出而应让其观察错后情况,使其独立分析是什么地方错了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为下阶段打下基础。
3.5 总结: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后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练习中易忽视的地方及常犯的毛病。带动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一些操作诀窍及分析方法。
3.6 排故: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教学效果的检验阶段。此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故障现象及原因的能力。故障设置由易到难,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动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信心及成就感,使学生更愿学、会学、乐学,在遇到困难时不易失去信心。汽车电气设备实行一体化教学,教师通过教学丰富了理论知识及操作水平、对教师搞好教学工作起到积极推动用用。学生在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得到实践映证和巩固作用,理论又对实践起指导作用。使学生感到书本不再是枯燥、乏味。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从这两年期考及等级考证看,学生平均成绩较以往有较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明显增强,有几位学生出社会跟师傅一段时间后竟回乡开了汽车电器维修部,据他们反馈,一体化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同学们掌握了自学能力,能从书中取得前人的经验。
4 “一体化”教学试验的启示和体会
二年多的“一体化”教学试验耳义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感到生动、不呆板,看得见摸得着,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2003年以来,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合格率明显提高。初级工鉴定考核一次通过率从84%提高到96%以上;中级工合格率从64%提高到80%以上。
5 推行“一体化”教学有待解决的几个方面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业,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设备不足。实践教学主要方式为以班级为整体的演示性教学。演示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正确讲解,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室设备台套数不足,学生很难有操作机会,不能实际操作,教师也不能预计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无法进行针对性讲解,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生产实际设置故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和排除,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教学脱节。实践指导队伍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教师不注重实践训练,实践课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重复教学但是效果不佳。教学队伍的“断层”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汽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反馈信息无法测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并能独立操作,都无法进行测评。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传达到教师那里,造成单向教学,教学效果势必受影响。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的教学方向
设计教学模块,明确目标。
鉴于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汽修、售后或相关部门,该专业学生首先必须掌握构造原理特性等基础知识;其次必须具有独立的故障判断、排除等修理技能。此外,还应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型号、性能特点以及相关设备使用等技能。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将教学工作分为如下几个模块:第一模块:种类型号模块。该模块主要就汽车电气的种类、型号、型号特性等进行分析讲授。第二模块:原理特性模块。该模块为基础模块,通过原理和特性掌握,为下一步学习故障判断和排除打下基础。第三模块:构造、拆装、检修模块。第三模块和第二模块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第四模块:识图、接线、故障判断和排除模块。该模块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汽修专业必备的专业技能。第五模块:仪器设备使用模块。该模块要求学生认识使用仪器设备,学会用才能会修。以上模块的划分,是为了使教学知识点更为集中,方便教学工作开展和学生学习。
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为主线,辅助教学设备为载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视觉、听觉和行动为一体,听课、提问、实践操作相贯通,全方位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更要注意各个模块的相互渗透,以能力为主线,全方位实施。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实习,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场所等教学资源,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注重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一体化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教学模块是一体化教学的依据,教学模块的设计,但一定要考虑本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在遵循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注意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浅到深,从基础到专业,避免“断层”;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不能过分注重理论学习,更不能盲目增加实践学习时间,造成理论和实践比例失当,可以将理论学习放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满堂灌”,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现场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故障三者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开展。通过现场教学进行实践,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行“协作学习”的组织模式。协作教学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包括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认知、充电系统和故障诊断、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判断和排除等,都有大量实践环节,加上教学设备、实践导师缺乏和学生自身兴趣等原因,引入“协作学习”模式很有必要。协作学习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精神为宗旨,根据学生成绩、技能水平和学生兴趣,随机分成不同档次,组成协作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作业。
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理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忽视实践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总体上升。“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就是给予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对等的地位,提高实践所占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也避免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滥竽充数、相互抄袭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真实性。
结语: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本身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避免脱节。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崇毅.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业,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设备不足。实践教学主要方式为以班级为整体的演示性教学。演示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正确讲解,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室设备台套数不足,学生很难有操作机会,不能实际操作,教师也不能预计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无法进行针对性讲解,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生产实际设置故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和排除,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教学脱节。实践指导队伍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教师不注重实践训练,实践课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重复教学但是效果不佳。教学队伍的“断层”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汽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反馈信息无法测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并能独立操作,都无法进行测评。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传达到教师那里,造成单向教学,教学效果势必受影响。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的教学方向
设计教学模块,明确目标。
鉴于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汽修、售后或相关部门,该专业学生首先必须掌握构造原理特性等基础知识;其次必须具有独立的故障判断、排除等修理技能。此外,还应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型号、性能特点以及相关设备使用等技能。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将教学工作分为如下几个模块:第一模块:种类型号模块。该模块主要就汽车电气的种类、型号、型号特性等进行分析讲授。第二模块:原理特性模块。该模块为基础模块,通过原理和特性掌握,为下一步学习故障判断和排除打下基础。第三模块:构造、拆装、检修模块。第三模块和第二模块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第四模块:识图、接线、故障判断和排除模块。该模块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汽修专业必备的专业技能。第五模块:仪器设备使用模块。该模块要求学生认识使用仪器设备,学会用才能会修。以上模块的划分,是为了使教学知识点更为集中,方便教学工作开展和学生学习。
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为主线,辅助教学设备为载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视觉、听觉和行动为一体,听课、提问、实践操作相贯通,全方位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更要注意各个模块的相互渗透,以能力为主线,全方位实施。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实习,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场所等教学资源,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注重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一体化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教学模块是一体化教学的依据,教学模块的设计,但一定要考虑本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在遵循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注意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浅到深,从基础到专业,避免“断层”;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不能过分注重理论学习,更不能盲目增加实践学习时间,造成理论和实践比例失当,可以将理论学习放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满堂灌”,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现场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故障三者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开展。通过现场教学进行实践,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行“协作学习”的组织模式。协作教学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包括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认知、充电系统和故障诊断、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判断和排除等,都有大量实践环节,加上教学设备、实践导师缺乏和学生自身兴趣等原因,引入“协作学习”模式很有必要。协作学习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精神为宗旨,根据学生成绩、技能水平和学生兴趣,随机分成不同档次,组成协作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作业。
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理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忽视实践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总体上升。“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就是给予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对等的地位,提高实践所占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也避免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滥竽充数、相互抄袭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真实性。
结语: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本身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避免脱节。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崇毅.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论文摘要】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随着汽车机电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推行实践教学成为该课程关键。如何培养优秀人才,促进汽车专业特色建设,培养学生实战能力,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教师要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业,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设备不足。实践教学主要方式为以班级为整体的演示性教学。演示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正确讲解,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室设备台套数不足,学生很难有操作机会,不能实际操作,教师也不能预计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无法进行针对性讲解,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生产实际设置故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和排除,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教学脱节。实践指导队伍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教师不注重实践训练,实践课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重复教学但是效果不佳。教学队伍的“断层”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汽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反馈信息无法测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并能独立操作,都无法进行测评。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传达到教师那里,造成单向教学,教学效果势必受影响。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的教学方向
设计教学模块,明确目标。
鉴于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汽修、售后或相关部门,该专业学生首先必须掌握构造原理特性等基础知识;其次必须具有独立的故障判断、排除等修理技能。此外,还应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型号、性能特点以及相关设备使用等技能。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将教学工作分为如下几个模块:第一模块:种类型号模块。该模块主要就汽车电气的种类、型号、型号特性等进行分析讲授。第二模块:原理特性模块。该模块为基础模块,通过原理和特性掌握,为下一步学习故障判断和排除打下基础。第三模块:构造、拆装、检修模块。第三模块和第二模块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第四模块:识图、接线、故障判断和排除模块。该模块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汽修专业必备的专业技能。第五模块:仪器设备使用模块。该模块要求学生认识使用仪器设备,学会用才能会修。以上模块的划分,是为了使教学知识点更为集中,方便教学工作开展和学生学习。
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为主线,辅助教学设备为载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视觉、听觉和行动为一体,听课、提问、实践操作相贯通,全方位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更要注意各个模块的相互渗透,以能力为主线,全方位实施。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实习,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场所等教学资源,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注重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一体化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教学模块是一体化教学的依据,教学模块的设计,但一定要考虑本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在遵循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注意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浅到深,从基础到专业,避免“断层”;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不能过分注重理论学习,更不能盲目增加实践学习时间,造成理论和实践比例失当,可以将理论学习放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满堂灌”,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现场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故障三者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开展。通过现场教学进行实践,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行“协作学习”的组织模式。协作教学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包括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认知、充电系统和故障诊断、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判断和排除等,都有大量实践环节,加上教学设备、实践导师缺乏和学生自身兴趣等原因,引入“协作学习”模式很有必要。协作学习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精神为宗旨,根据学生成绩、技能水平和学生兴趣,随机分成不同档次,组成协作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作业。
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理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忽视实践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总体上升。“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就是给予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对等的地位,提高实践所占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也避免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滥竽充数、相互抄袭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真实性。
结语: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本身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避免脱节。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崇毅.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227-03
一、企业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企业化教学模式的含义。汽车电气课程的企业化教学模式是依托汽车4S店的完善设施,采用一体化课程模式,建成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岗位培训为一体的企业化教学培养体系。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营造4S店工作的情境,并将学生视为4S店的员工,通过统一着装、体验式教学、课内实训、校内教学4S店实践、校外顶岗实习等措施和办法,以达到将学生在校的学习成果与毕业后在4S店就业实现“无缝链接”的目的。
2.《汽车电气设备构造维修》课程特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以下简称《汽车电气》)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门核心专业课,以汽车构造及相关专业基础课为基础,通过相关教学过程,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电路图、检测和调试等知识与技能,最终能够达到独立完成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水平。汽车电气技术的先进程度体现了现代汽车的先进程度,由此,《汽车电气》课程对汽修专业学生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但这门课程理论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完整,同时实践性特别强,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所以学生特别需要一套适合的实践体系去学习本门课程。
3.企业化教学模式意义。①《汽车电气》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良好地促进作用。《汽车电气》课程企业化教学模式除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外,还将很多企业元素融入其中,按照企业用人要求培养学生,学生在这种企业氛围很强的环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熟悉企业的运作、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服务理念及文化内涵等情况。专业掌握的好企业也更愿意接纳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形成了良性循环,符合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让学生的就业搭上直通车。②很多职业学校面临招生难的问题,学生就业难是其原因之一,企业化教学模式促进了就业,同时也缓解了招生难的情况。③我国的就业形式严峻,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迎合就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汽车电气》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这一要求,是应极力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构建企业化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1.组建企业化教学师资团体。专业师资团体的建设是企业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首要条件。一体化课程实施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施初期会遇到各种障碍,随着进一步应用,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对于各种障碍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首先做出反应的是一体化师资团体,通过他们的总结、研讨,再对一体化课程中其他的配套内容做出调整,这是一系列的反馈过程,只有形成一个闭环的一体化实施过程才是真正符合客观需要的专业课程。
2.设立企业化教学标准。根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通过对区域内汽修行业用人需求、毕业生工作能力现状等的调研,制定企业化教学培养方案,设计企业化教学标准。
3.开发企业化教学课程教材和实训模式。①课程教材。教材应设定典型课程并模块化,教材的内容应符合企业化教学的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应根据学生就业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企业实际需求,遵循实际工作过程导向,由企业化教学师资团队编写企业化教学教材。教材也应符合用人单位的客观需求,所以教材的内容是非固定的,要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这也是由汽车行业的发展所决定的。②实训模式。经过在各汽车4S店及汽车维修企业调研,以一汽大众4S店为例,每次售后服务过程包括接待、作业管理、交车服务等。每个过程一般由5~8名工作人员共同完成,所以在分组时以此为依据。首先选出组长主要负责全局统筹,且采用职务轮换制,让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过程中每个职务及职能。对于部分学校班级人数较多或实训设备台套数少等情况,老师可以视情况而调整。以小组划分的方法安排课程任务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方面能力也是学生工作中所必需的,也体现出汽车电气企业化教学模式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4.确定课程内容。经过企业化教学师资团体研讨完善的模块式教材是课程的指导依据。首先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学习是根据汽车电气课程的特点将模块式典型任务当中的知识细化,将每个知识点以实物对照,且采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是实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设立企业化情境教学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像是在做一次课外活动,最终使其达到主动接受的目的。其次,老师指导及小组协商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完成接待、作业管理、交车服务等完整的企业服务流程。在这当中应重点突出教学内容――作业管理环节。特别是在故障诊断与排除环节上应全组参与,虽有各自分工,但此环节上也应让其他职能的学生辅助参与,能够达到独立完成故障排除是主要的教学任务。
5.建设企业化教学场地。企业化教学场地应满足教学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要求,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条件。场地的建设包括实训设备的购置、场地装修、场地使用管理规则制定等。实训设备的配备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应配备足够的台套数,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学生使用;第二,实训设备的结构设置应与实际车上结构相同,最好使用整车,以免学生产生误解。场地功能区划分及场地装修应按照仿照真实4S店来制定建设方案。这一模块可以采用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进行。
三、以4S店售后维修接待流程为例说明企业化课程实施过程
在企业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布置任务及引导,让学生认清自己的职务职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并做好安全防护与安全教育工作。4S店售后维修的程序上主要有三个环节,可在课程上应用,分别如下。
1.接待。主要任务是详细咨询维修和保养的项目,并做好记录。在此环节需1名学生完成工作。老师扮演顾客,这样既能描述好故障问题,又能引导好学生。同时老师也要记录学生的表现,以便后期评价。
2.作业管理。主要任务是通过与接待人员沟通来确定维修内容和进行维修作业操作。在此环节上需1至3名学生操作。老师应指导学生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3.交车服务。主要任务是对作业管理环节的验收,合格后交给接待,接待将车交给车主。在整个过程进行当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过程完整性,目的是与维修企业形成对接,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体验到企业的规范和氛围,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时间,更贴近企业的用工要求。
4.评学。评学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情况做出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总结出相对的自身不足和优点,老师对学生评价是去衡量全组及学生个人的表现是否达到了课程设计要求,在每个学习环节结束后老师应视情况对小组和个人做出成绩评定。这也是模拟了企业中的考核制度,使学生在工作中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5.评教与验正。评教与验正过程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总结及对整个教学模式中每个教学环节的检验。评教包括任课老师及学生对课程客观、全面地评价,最终将总结和检4验得到的结论,充实到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当中,使其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高丽洁,任璐.模块化教学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中的应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在职场的工作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正确运用适当的教学法就显得尤其重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主动探究型的教学模式,它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实现对所要求掌握知识的学习及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是一门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师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发挥汽车电气设备检修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根据任务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掌握必要的电气设备理论知识,训练汽车电气维修岗位工作能力,实现学校教学与就业岗位无缝衔接。
一、任务驱动法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课程教学的应用
(一)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任务教学法包括五个步骤:
1.提示任务
教师首先给学生讲清楚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内容、条件和目标,并通过对工作任务的提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分析任务
分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及其他资料获得相关知识,通过操作使用设备,获得相关技能。
3.制订方案
学生根据获得的知识,制订出完成任务的工作方案。
4.实施方案
学生按自己的工作方案进行操作,完成任务,进行竞赛,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评价、总结
及时对学生的各项表现进行积极评价,激励学生。
(二)合理设置任务
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看,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要做到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树立任务意识,在学生头脑中建构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把知识和任务整合起来。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原则:(1)与知识点密切联系,能够涵盖教学内容的绝大多数知识点。(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知道通过完成任务将得到一个有价值与意义的结果。(3)要有层次性,任务的难易程度要适中。(4)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任务必须是可操作的,在当前教学条件下能够完成。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立足我校的教学车辆教学台架情况,对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教学任务进行了精心设置,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布置一些拓展任务,详见下表。
(三)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合理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到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
1.教师的课前准备
(1)分组: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各个层次的学生,各组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任务分配、组织学习,工具借还等。每个大任务完成后,又重新进行分组。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锻炼学生与不同人员、不同群体的沟通能力。
(2)准备资料:汽车电器设备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相应的理论做指导是没法完成维修任务的。教师要根据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知识点,为学生提供对应的学习材料,确定学习方向、学习范围,避免学生因漫无目标的看书、翻查资料而厌烦而放弃理论知识的学习。
2.教师的课堂组织
(1)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老师要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多些宽容。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交流处世心得,对各类学生平等相待;多与学生沟通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能力、要求适时调整。
(2)管理好、督促好学生。
总有部分学生的自律性差,耐心不好,在学习过程中分心他顾,对此要及时提醒这些学生,而不是放任自流。
(3)精讲理论,示范指导。
教师精讲重要的、难理解的理论知识,对关键的操作进行示范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操作细节,保证安全操作。
(4)及时总结任务,评价学生。
每次完成任务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激励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产生对下一个任务学习的渴望。
二、应用思考
(一)校本教材
根据本校的教学车辆、台架、维修设备型号等情况,编写配套的校本教材是有效运用任务驱动法的基础之一。如果暂时没有校本教材,教师就必须准备好配套的学习资料及相应的维修手册让学生学习使用。
(二)教学条件、教学时间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为重点,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实训室,配套足够的实训设备,让学生有动手的条件。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学习理论知识,效率比教师授课低;而且学生操作多,这都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如何保证任务驱动教学所需要的时间,是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三)实车与台架
实训台架便于学生观察系统的结构,方便进行相关的拆装、检测操作,也方便进行故障的模拟演示,很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操作训练。自行制作与实训车辆各系统电路一致的教学台架,既方便教学,又能解决设备工位问题,但台架毕竟与实车操作有较大区别,因此学生在台架上操作熟练后,还要转到实车上进行真实故障的检修,以达到实战的效果。
(四)教师能力
若教师缺乏本专业实际应用经验,缺乏实践及前沿知识,课堂教学效果就不会理想。教师如果多到企业去锻炼,提高自身的实战水平,同时获取到最新的技术信息,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游刃有余,效果良好。
五、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推动了教学革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它不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