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8 02:33: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铁安全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高速铁路安全警示与事故救援
培训中心学院高速铁路安全警示与事故救援中心是我国第一个“高速铁路安全警示与事故救援培训中心”。中心通过图文、实物、视频、模拟沙盘、仿真模型、互动视窗等载体,全方位构建了完整的铁路安全教育与防范、事故预设与排除、事故救援与自救体系。高速铁路安全警示与事故救援中心设有铁路发展史示教区、铁路安全警示区、高速铁路安全监控系统示教区、事故救援起复演示四个区域。借助丰富的实物、图片、模型及电子声像资料,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系统展示了中国铁路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剖析铁路安全责任事故案例,介绍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系统,传授高速动车与重载运输事故救援起复等基本方法。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充分利用这一安全警示平台,发挥特色文化教育职能,向全院师生、特别是高速铁路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铁路安全文化教育和普及事故救援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形成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了解自救、救人和救援的基本技能;配合学院系部,向铁路在职职工提供安全警示教育和事故救援起复培训,强化学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升职业素质,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事故救援能力;面向中小学生、社会大众,提供开放式社会服务,通过铁路安全教育,普及铁路安全知识,提高受众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救意识,在自身遭遇铁路安全突发事件时,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目前,中心已接待参观学习团体达8000人次,接待对象主要为学生、铁路行业员工、党政工团各类学习组织等。
2安全警示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1模式创新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信息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这就决定了特色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履行信息服务职能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特色高职院校教育职能这一社会属性,加强自身特色文化建设,优化文化育人环境,让其成为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铁路高职院校图文信息中心铁路安全警示教育既不同于传统模式的课堂安全知识教育,也不同于学生在课外或实训中所受到熏陶和感染,是一门潜在性、辅的课程,其教育职能是以浓厚的铁路文化氛围为基础,以其丰富的铁路特色馆藏文献、图文资源、仿真模型、互动视窗为保障,通过积极、主动地组织、参与、配合专职部门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工作(或活动)而得以实现。这种独特、有效的铁路安全文化教育方式是课堂安全教育无可比拟的。
2.2浓厚的铁路文化氛围为基础
作为华中地区唯一的国家示范性铁路高职院校,学院一直秉承“立足湖北,服务铁路,育人为本,特色创优”的办学思想,走出了一条“跟着铁路转,联合铁路办,帮助铁路干,乘势谋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近年来,学院以培养优秀铁路工程建设人才为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传承铁路精神、融通校企文化、培育筑路先锋,发挥铁路文化的引领作用,打造多个铁路文化传播平台,在全校师生中倡导学习闪光的二七精神、火车头精神,“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铁精神,通过对铁路精神和优秀文化的学习,让“铁”字精神成为学校师生治学态度、精神意志和思想境界的共同追求,激励着铁路学子奋勇拼搏,勇攀高峰。学院浓厚的铁路文化氛围加深了全校师生对铁路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为图文信息中心发挥教育职能,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
2.3丰富的铁路特色
馆藏图文资源为保障铁路高职院校图文信息中心除藏有铁路科技类图书、铁路规章、规范、标准、史志年鉴之外,还藏有大量传播铁路文化、促进和谐铁路建设的图书、期刊及有声读物。此外,安全警示中心还藏有大量的实物、图片、仿真模型、电子声像等资料,图文信息中心可以利用这种特色的馆藏资源保障优势,在学院师生中大力弘扬体现不同时期要求、富有深厚底蕴的铁路文化,广泛普及铁路科技知识,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窗口和铁路文化科普宣传基地。
2.4紧跟高铁时代步伐为发展方向
在数十年的发展中,中国高铁从最初的跟随者逾越到世界的领跑者。高速铁路从无到有,总里程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发展新成果的“国家名片”。进入高铁时代的中国铁路,更需要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保驾护航。铁路高职院校图文信息中心紧跟高铁时代步伐为导向,以人为本,以铁路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渗透,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普及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弘扬“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服从统一指挥”的铁路职业精神,让每一位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是铁路“职业人”的角色。
一、引言
目前已有的研究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旅客调查的定性分析方法, 此类方法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但难于准确刻画选择行为的内在机理,另一类是基于计量经济学的随机效用理论而建立定量的非集计描述模型,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Logit 模型, 它通过把效用表达为确定性效用和随机性效用两部分,并且假定随机效用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 得出旅客选择各种交通方式的概率。[1]
本文针对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 在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主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舒适度与乘车费用、时间的舒适度函数,并采用随机效用理论描述乘客乘车选择行为效用,建立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的多项Logit 模型和计算方法,得到以不同收入划分的乘客人群对普通列车、原动车组和京津高铁的定量选择分布。
本文重点研究对象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最早开工建设并将最先建成的第一条高标准铁路客运专线,全长约120公里,连接首都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该线路采用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主要特点为速度快、动力强、能耗低、零排放、低噪声、宽车体、车内设备人性化、高安全性、全天候运行、自动运行控制等。京津城际高铁于2005年7月4日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8月1日全线通车,开通第一年累计运送旅客1870万人次,高速、安全、舒适的高铁缩短了京津两地的时空距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北京、天津两地之间的列车种类主要有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和不以京津两地为起点、终点的过路普通快车和普通列车,在高铁未开通之前主要是“和谐号”D字头动车组满足京津两地乘客往来需求,在高铁开通后动车组停止运营。因此,本文选择不同职业划分的乘客人群对普通列车、原动车组和京津高铁三种车型的定量选择分布进行分析比较。
南开大学高铁调查项目组于2009年10月、11月、12月和2010年1月在天津站和北京南站连续5次跟踪调研,调研方法采取现场发放和回收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800份,收回问卷1500余份,有效问卷1323份,调查对象针对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旅客。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所得数据建立Logit模型,其分析思路和研究方法可推广运用于其它相关领域。
二、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角度入手。
主观因素与旅客本身特性直接相关,包括旅客的年龄、性别、身份、收入、出行目的、出行距离、消费观念等。这些主观因素决定了旅客出行的费用、时间需求和消费特性。[2]
客观因素是指旅客无法决定的外部因素,包括衡量铁路客运产品服务质量的安全、方便、快速、准时、费用、舒适度6个因素。其中,不同类型的列车安全性差别不大,因此可不作考虑。方便、快速、准时3个要素互相关联,可归结为时间因素;费用因素主要表现为票价及随乘车时间长短、路程远近、舒适度等不同而变化;舒适度因素包括候车环境、乘车环境等。因此,可将客观因素概括为时间、费用和舒适度三个因素进行分析建模。
本文舒适度函数的定义方法:
(1)列车上旅客的舒适程度与出行时间成反比关系。费用不变的条件下, 列车的旅行时间越少,旅客舒适度较高。但随着出行时间的增加,单位时间节省所得的舒适度增加量递减。
(2) 列车上旅客的舒适程度与出行费用成正比关系。旅行时间不变的条件下, 费用增加能够带来较高的舒适度。但随着出行费用的增加,多花费单位费用所能赢取的舒适度增加量递减。
所以考虑建立舒适度与时间和费用的关系模型如下:
记舒适度为C,时间为T(分钟),费用为F(元)则按照假定有
C=k*其中k为比例系数,考虑数量级的缘故,本文中k=50。
三、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的Logit 模型
1、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的效用描述
一般来说,个体旅客n 对列车i 的效用函数Uin是随着列车特性和旅客主体特性的不同而变动的, 可以用下式表示:
Uin=Uin(SEn ,Ain)
式中:SEn 为个体旅客n 的主体特性向量,即主观因素;Ain为列车i对个体旅客n 的特性向量, 即客观因素。
将Uin 改写成:Uin = Vin+in
其中,Vin表示的是SEn和 Ain中可以直接观测的到的特性变量(如乘车时间、费用、旅客的收入等)所产生的效用,而in为不可直接观测到的随机变量的效用和,在此将其列入误差项,并假定其与Vin相互独立且其期望为0,即E(in)=0。
在此Vin=[1]
式中:βkin 是与个体旅客n 和列车i 的第k 个特性变量相对应的待定参数;是个体旅客n 和可选择列车i 的第k 个特性变量。
基于随机效用理论的多项Logit 模型, 该模型所表示的个体旅客n 对该两地间列车i 的选择概率Pin为:
2、应用Logit模型并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分析京津地区不同收入人群选择不同类型列车的概率
京津地区列车的类型
列车特性变量
费用
时间
舒适度
普通火车
D字头动车
高速铁路
京津地区列车的类型
不同收入旅客人群
0-1000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has brought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the logistics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icing strategy, product design and supporting suppor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 And us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compar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s. On this basis, the resources of high-speed rail and logistics are integrated and the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 is promoted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rospec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 depends on the basic and fundamental problem of the operation mod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urrent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 has a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e potential is huge, but in the choice of operating mode, the general use of self-operation mode is not the only high-iron logistics development model, diversified operating model in the future with strong vitality and choice value.
Key words: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 SWOT analysis
0 引 言
快速安全是物流行业的不懈追求,我国物流行业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业务量不断创新高,而在快递运输中,80%通过汽运,15%通过航空,其他形式只占到5%。汽\速度慢、安全可靠性不高,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航空运输费用与配套设施要求高,易受气象因素影响。客户对快递运输时效性和用户体验的高要求进一步加大了物流行业的压力。而高铁物流的出现与发展则能有效地满足此类需求,与汽运相比,高铁速度快,安全稳定,而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铁的运送时间并没有多出太多,个别情况下甚至更短,又很少出现航空运输一直被诟病的晚点问题。国外首批发展高铁的国家对高铁物流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德国高铁与法国高铁的货运专列。我国关于高铁物流的理论研究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多集中于具体技术问题,在制度层面上的研究稍有不足。运营模式则是制度研究的重中之重,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决定了运营模式的多样性,研究运营模式首先要研究其高铁物流的发展情况,同时应该借鉴营销组织和组织管理理论开展不同模式的分析研究。
1 我国高铁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高速铁路系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走过了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制创新的一整条道路,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截止2016年,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四横四纵”的全国高铁网络基本建成,以高铁为核心的快速客运网基本覆盖了我国50万以上人口城市,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的出行,对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促进了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客货分流”是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由传统铁路线承担货运任务,高速铁路则用于满足人员出行的需要,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客货运输的效率,但同时也弱化了高铁的功能扩展,高速铁路不应仅限于人员运输的单一功能,而应该凭借其众多的优点进行适当任务扩展。在我国高铁最开始投入运营的时期,学术界就对高铁物流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研究[1],2014年4月,中铁快运率先在20个城市推出了“登门取件、送货上门”的高铁快递业务,截止2014年年底,伴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发展,此项业务覆盖城市达151个,并推出了“当日达”、“次晨达”、“次日达”、“隔日达”4种不同的服务项目,同样在2014年,顺丰速运也对高铁送快递进行了尝试。这些服务的推出使我国高铁物流得以面向社会公众,由此进入实用化阶段。截止2016年,中国开通高铁快运的城市超过500个,高铁快递服务已经全面铺开,成为普通消费者日常的物流服务选择。起步不久的高铁快递满足了部分客户的需求,但从市场整体反馈来说,还属于“叫好不叫座”,其试运营一个月仅仅发送了200余件快递,在后续的发展完善中,其业务总量与传统的快递企业相比,也几乎是不值一提。
高铁物流不温不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在高铁物流发展初期,主要使用“探路车”即0号动检车来运送快递,“探路车”在线路开放前不载客行驶,主要检验高铁线路和设备的安全性,有比较充足的空间来装载货物,但这也限制了运送时间。此后不久,开始使用普通高铁运送货物,但一般高铁无专门货运区域,且主业是客运,在保障客运空间的前提下,对货物的数量与大小存在诸多限制。第二,中铁快运凭借其“铁老大”优势,独家推出高铁快递业务,而中铁快运传统上专注于大宗物资的运输业务,在普通民众中的普及度和使用率远没有普通快递公司高,并且还与快递公司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第三,高铁快递本身的产品设计存在一些问题,速度最快的“当日达”业务收费居高不下,用户群较小,而一般的高铁快递业务与普通快递公司业务相比,性价比又过低,应者寥寥,形成恶性循环。第四,缺乏支持配套,高铁快递目前的服务很难做到“深入寻常百姓家”,高铁网络日益广大的覆盖面使高铁快递有了“大动脉”,但直面用户的“毛细血管”却是短板,“最后一公里”成了无法回避的难题,其一直标榜的“门对门”服务真实使用率仅仅为三成。总的来说,我国的高铁物流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以上所提到的各种问题需要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2 高铁物流运营模式分析
运营模式是对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高铁物流的运营模式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运营模式的选择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2]。我国目前所采用的高铁物流运营模式即中国铁路总公司自运行模式,中铁快运负责具体业务操作,这不是我国高铁物流运营模式的唯一选择。在高铁物流加快布局的大背景下,这种单一的运营模式弊端逐渐显现。多样化的运营模式是未来高铁物流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我国高铁建设与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现提出3种区别于中铁自运营模式的新的运营模式,即工具化运营模式,战略联盟运营模式与外包运营模式[3],并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4种运营模式分别进行分析,讨论不同模式适用的发展情境。SWOT分析方法又被称作态势分析方法[4],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内部优势S(strengths)、内部劣势W(weaknesses)、外部机会O(opportunities)、外部威胁T(threats)进行评估,分析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并且结合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不足,定性地做出战略决策判断,在此基础上对战略资源进行整合优化。
2.1 现有的中铁自运营模式
负责具体业务操作的企业―中铁快运自购配送车辆、自建仓库设施、自配物流管理人员、自建营业网点,依托高速铁路网与高铁列车独立完成高铁物流服务所涉及的运输、配送、储存、包装、流通加工、信息服务、装卸搬运等各项功能,最终实现高铁物流“门到门”运输的一体化服务,在目前的运营中,很大程度上只是单纯的“高铁快递”,在前文中已经表述。中铁自运营模式SWOT分析如表1所示:
2.2 工具化运营模式
将高铁物流作为快递公司运输网络中的一部分,单纯地作为一种物流工具,更好地与物流公司所属汽运、航空运输配合,盈利来源于物流公司的使用费用。这种模式下,高铁物流只需与普通物流公司进行简单的对接,自身并不需要构建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在组织管理机构上也不需要太多的变化,方式方法上较为传统,与中铁目前的运输业务相比并没有本质区别,适用于高铁物流发展的初期阶段。工具化运营模式SWOT分析如表2所示。
2.3 战略联盟运营模式
所谓的战略盟运营模式,即现阶段高铁物流主导企业―中铁物流与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在保证各自独立性、平等性的前提下,为了实现资源和利益共享、风险和成本共担等特定战略目标,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取得双赢或多赢效果的一种合作方式。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竞争的产物,并且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流行于跨国大型企业间的运作模式对于高铁物流同样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建立有益的高铁物流行业技术标准。战略联盟模式可以看做是工具化模式的升级产物,当高铁物流逐渐步入成熟阶段,谋求扩大市场份额的时期,战略联盟模式具有更大的应用意义。战略联盟运营模式SWOT分析如表3所示:
2.4 外包运营模式
现阶段中铁快运发展高铁物流受到的制约来自技术、资源、地域等各方面,不能通过自身实力提供完善的物流运输服务。从此类问题出发,可以将客户需求按业务环节、地域范围或项目阶段进行拆分,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将部分业务委托给社会物流企业,利用另一方物流企业在车辆、节点等方面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达到以较为经济的物流成本和较高的服务效率完成快件的业务运作。在此模式下中铁快运同样可以进行一体化的管理,作为主导企业,负责向终端客户提供报价、签订业务、收取费用并对外包企业监督考核,合作双方根据合约内容负责各自的作业组织和管理。业务外包适用于高铁物流发展的各个阶段,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使用。但从国有企业发展安全和国家交通运输安全的角度来看,外包运营模式不宜大规模使用。外包运营模式SWOT分析如表4所示:
3 我国高铁物流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高铁运送快件的探索,其中法国建造了专用的高速货运列车来运送货物,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作为高铁里程世界第一和物流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我国的高铁物流起步较晚,潜力巨大,拥有非常光明的未来,同时也亟待全方位的改变与创新,并以此为轴推动整个物流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6]。
第一,现阶段的高铁物流应明确其产品定位与服务对象,高铁具有高速度、小空间的特点,并且干线车次逐渐增多,高铁票价相对来说处于中高水平,这些都决定了目前的高铁物流应着力于小型化高端化的派送服务,货物类型一般以小件、急件为主,推出常态化、定制化服务,如将生鲜食品运送至距离较远的城市,可以借助两地间固定时间运营的高铁,准时准点进行派送。
第二,推动高铁物流运送方式的技术革新。从最开始使用0号动检车到目前借助常态化运营的高铁来进行货物运送,高铁物流还属于“搭便车”,货物运输只是高铁的一个副业,限制较多。目前我国高铁的发展以满足人员出行为目标,很难一蹴而就,做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使用专用的货运高铁大规模运送货物。着眼当下,进行小范围的技术创新,将“副业”循序渐进做大做强才是合理选择。普通高铁空间狭小,可以考虑在一列高铁中编入少量的货运车厢,内部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提高利用效率。高铁停站时间较短,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货物装卸,就需要集装单元化技术的支持,由此可以建立高铁物流的统一标准,类似于港口物流的集装箱运输,做到通用化、标准化、系统化和配套化,在短时间内完成高铁式集装箱的装卸[5]。日后随着高铁运力的不断增,在满足客运需求的同时,可以进行高铁专用货运列车的尝试。
第三,深化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寻求外部的产业链支持。在国内物流业,顺丰和“四通一达”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中铁快运的高铁快递业务竞争压力较大。高铁快递本就是铁路货运市场化转型的重要标杆,也是国企央企向市场转型所释放的积极信号,在这种背景下,高铁快递应该向市场放开,与快递公司展开深入的合作,充分实现优势互补,使高铁物流的效益最大化。
第四,加强高铁物流的配套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在我国的高铁建设中,高铁站的选址注重与所在城市发展规划相衔接,带动新城区、经济开发区等的建设,物流行业同样可以依托高铁,融入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当高铁物流发展至一定水平后,必然需要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物流转运场和物流营业网点等,当地物流业应用新的发展思路来看待此类设施的建设,不应仅局限于简单物流设施的建造,在高铁站的辐射和高铁物流的带动下,周边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就迎来了很好的机遇,而依托高铁的物流中心有望更好地实现协同物流。
4 结论与启示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高铁物流发展基础还不是特别牢固,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高铁物流潜力巨大,有着光明未来的朝阳产业,特别是在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高铁物流在未来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高铁物流具体的发展问题上,现有的自运营模式仍然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这是高铁物流发展初期的必然选择,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自运营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多样化的运营模式在未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志. 高速铁路与快递业融合发展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李博艺. 高铁快递货运组织方法与运营模式的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
[3] 梁晓红,谭克虎. 德国高铁运送快件业务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铁路,2014(5):11-15.
[18]新浪博客.陕西省安监局长杨达才“傻笑门”和“名表门”事件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2-09-05.
(本文责任编辑:王涓)RFID技术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知识图谱
王东海(2011)[3]基于调度员视角,以京沪高铁运营调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京沪高铁运营调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影响高铁运营调度效率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为确保高铁安全以及正常的运行秩序,赵春雷(2010)[4]结合高速铁路运输特点及对调度指挥的要求,探讨了如何设计高速铁路调度体系。徐汉强(2012)[5]从高铁运营调度组织、管理、作业、培训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着手,试图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高铁运营调度指挥管理标准体系。另外,褚飞跃(2012)[6]针对我国高铁调度指挥现状和特点,研究了高速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的可靠性及应急处置办法。综上所述,可知,还没有学者从调度员视角对高铁运营管理调度优化进行相关研究。
因此,本文从高铁运营管理调度优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京沪高铁指挥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基于调度员视角,对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流程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提高高铁运营调度管理效率的目的。
二、京沪高铁运营调度指挥现状
京沪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是在现有铁路调度指挥模式基础上进行调整得到的。而现有的铁路调度指挥模式的形成受到设备、观念、运能等情形的限制。因此,高铁照搬这种调度运营指挥模式就显得捉襟见肘。
1.京沪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流程
京沪高铁调度指挥采用的是二级指挥模式,其大致指挥流程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调度指挥中心和高铁调度所负责总体调度指挥,下级各调度单位负责相应调度工作的上下两级指挥模式。其中,上级负责总体指挥,下级负责实际运行并向上级汇报实际运行情况,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现有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流程图
2.高铁运营调度指挥存在的问题
(1)主导思想不适合高铁运营调度
总体来说,我国铁路客货运输能力还无法充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从而使得京沪高铁形成以了“行车指挥为核心,发挥运输潜能为指导,满足客货运需求为目的”的主导思想。其主要表现为:缩小列车运行间隔;加快列车周转,提高列车行驶速度;以保畅通为首要任务。
上述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一味追求列车开行对数指标来达到满足旅客需求的目的。而高铁服务产品的设计是铁路企业和旅客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如果不考虑旅客的真实需求,不努力满足旅客需要,将会降低高铁的运营调度效率。
(2)运行图编制方案和列车开行审批手续上存在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铁路路网运输都是统一运用的。即执行统一的列车运行图、列车按统一的车流路径运行、货物列车按统一的列车编组计划进行编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客运市场的逐渐成熟,从而导致高铁客运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不均衡。从铁路运输的总体情况来看,主要包括:时间上的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上下班,节假日,春运、暑运等方面;空间上的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上下班客流方向,节假日客流方向,春运、暑运客流方向上。
因此,目前为迎合高铁运营调度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衡性,在公布的基本列车运行图基础上,同时按线路公布2至3套分号运行图,供春运、暑运、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时段开行。但是步子迈得较小,列车开行方案还不够灵活。
(3)岗位分工和调度指挥信息传递渠道存在问题
京沪高铁的开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局面。由于存在主导思想和运行图编制方案、列车开行审批等问题,导致在对高铁运营调度岗位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列车调度员80%以上的工作量是安排与指挥调度区段管内的调车作业及货物列车的运行。
另外,随着各条高铁线路开通运营,各铁路局调度所分别根据高铁需要增设了相应的调度台或部分改变了原有调度台的职能,比如北京局增加了高铁客运调度台、客服综控调度台、高铁机车调度台和高铁专职值班副主任岗位,原动车调度台不变,但不再负责有关机车乘务作业,除负责原动车台主要工作以外,还负责与邻局动车台和外局相关动车所间联系协调工作。根据图1所示调度流程,当需要处置突发事件、设备故障、事故救援处置等情况时,就会导致信息和指令传递过程反复多次。造成行程调度实时性差,降低了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效率。
综上所述,对高铁运营调度指挥进行优化,以提高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效率,显得十分必要。
三、高铁运营调度指挥优化研究
1.转变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指导思想
针对目前高铁运营调度作业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需要转变的是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指导思想,即从原来的以“保生产”为目的向以“服务旅客”为目的转变,从而彻底从现行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主导思想中解放出来。
2.下放运行图编制权限,简化列车加开、停运手续
目前,我国各高铁以独立系统为单元,从而保证期通过能力和列车开行方案不受外线干扰,而且本线列车运行也基本不受影响。在这种条件下,通过下放运行图编制权限,简化列车加开、停运手续,编制适合高铁的列车运行图,就更能够灵活应对时间、空间上的不均衡性问题,从而满足了旅客的需求,赢得了市场。
3. 明确岗位分工,确保指挥信息顺畅
随着高铁运营调度指挥的主导思想由“列车运行组织”向“以客运服务为核心”的转变,铁路局调度所内部各调度员岗位分工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主要表现为:
(1) 客运调度员不再直接指挥车站;
(2) 动车调度员不再直接指挥随车机械师;
(3) 列车调度员直接指挥车站客运值班员、随车机械师和列车长;
(4) 调度所各岗位调度员接受客运调度员指挥;
(5) 列车调度员可指挥动车调度员和客运调度员相关站段了解列车组结构,并围绕客运调度员展开工作。
通过上述岗位分工以后,以图2为总体指挥流程进行高铁运营调度,实现提高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效率的目的。
图2 优化后的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流程图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现有关于高速铁路运营调度指挥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并基于作者在北京铁路局调度所的实际工作经验,整理出了京沪高铁运营调度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未来高速铁路发展为导向,以客运服务为核心,提出了转变现有高铁调度运营的指导思想,通过下放运行图编制权限以及简化列车加开、停运手续,通过对调度员的岗位进行合理分工,以实现满足日益增长、变化多样的旅客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健.高速铁路调度问题及对策[J].郑铁科技通讯, 2011,2:32-36
[2]吴昊.高铁调度工作实践的探讨[J].西铁科技, 2012, 3:25-26
[3]王东海.基于调度员视角的高铁调度管理效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成都, 2011
[4]赵春雷, 刘志明.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体系的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 2010, 6:15-18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和动车组保有量的“井喷式”增长势必导致铁路动车维保企业用人需求的大幅增加。近年来各铁路局动车组检修与维护岗位用人需求逐年增加,下表显示了近三年湖南省周边铁路局动车检修与维护岗位人才需求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湖南省周边铁路局动车维保企业近三年的人才需求数量呈直线上升,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逐年增加和动车组配属数量的不断增长,铁路车辆保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将大幅增长。近年来,国内众多铁路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 般地相继开办了“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以适应当前我国高铁建设事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才缺口。
面对当前铁路运输装备日益现代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安全、正点、舒适、快捷等期望值高的局面,势必要求铁路运输装备保障企业除了要有先进的维修保障制度和检修设备外,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然而,目前铁路职业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匾乏,文化专业素质不高,对新技术、新装备适应能力较差,与铁路现代化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和客运专线的逐步建成投产,更加凸现了这种矛盾。伴随着近年来客运专线建设和动车组上线运行数量的骤增,国内众多铁路高职院校相继开办“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然而,面对动车组这样新的技术装备和新的维修保障体制让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制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缺乏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不完善;
2.实训设施投入不足,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和实训需要的校(内)外实训资源严重匮乏;
3.实训项目设计与现场岗位脱节,操作性不强,没有体现出能力本位、岗位任务驱动性,难以发挥实践教学应有作用;
4.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和标准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5.实践教学师资严重短缺,满足不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保证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校企建立更加稳固的长效合作关系,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建设优良的实训教学资源,关乎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发展;关系着动车组这种高技术含量装备的维修保障质量乃至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正点。
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是顺应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而开设的新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其他任何教学方式都无法取代其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在对湖南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改进和提高我省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之对策。从高职实践教学实际出发,探索研究并建立与我省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依据、目标和内容
研究以现代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为依据;以我省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主要研究目标;以湖南铁路高职院校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为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方法
研究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湖南省内3所铁路高职院校(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实地走访,摸清目前省内该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具体状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与我省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具体对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调查法:本研究为了解高职院校师生对当前省内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评价,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所选学校的专业教学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来了解实践教学的具体状况。
2.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掌握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比较研究法:搜集并整理国外有关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吸取可借鉴的经验。
五、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调查问卷设计,高职实践教学内涵理论研究
相关课题组成员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y计工作;同时展开高职实践教学内涵理论的相关研究。
2.第二阶段:文献资料查阅、分析研究
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典型模式中实践教学的介绍,总结归纳出国外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3.第三阶段:现场调研访谈
走访湖南铁路科技、湖南铁道两所省内高职校和广铁(集团)广州动车段、武汉动车检修基地、南宁动车所等现场用人单位。与院校教学院长、教务处长、专业负责人和广大师生进行深度访谈,广泛听取院校和企业对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建议。
4.第四阶段:综合分析研究
基于前期调查问卷结果、现场访谈笔录、文献资料分析、相关理论研究等前期研究成果,对我省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
5.第五阶段: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成果总结推广
完成研究成果的总结,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发表;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high-speed railway vigorously, more and more new technology, new technology, new material, new equipment and use in our country appear high iron of construction, open up a new chapter in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researchers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the most active decisive factors,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ilway construction need, better or faster service in high iron, construction of we engaged in high ir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engineering personnel set the new request.
Keyword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名合格的、优秀的高铁建设项目技术人员,仅仅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养成应有的职业习惯。两者兼备,才是发展的硬道理。那么,正在从事高铁项目建设的我们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呢,我们该从何做起呢。
首先,热爱高铁建设事业,拥有强烈的事业心。
我们身边很多年轻的技术管理人员,是毕业之后就被直接安排到高铁建设项目上的,担任一线的施工技术管理,缺少施工经历,没有施工经验。而高铁施工内容新,标准高、要求严,工期紧,就是对从事过多年高速公路施工的技术员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更何况新毕业的院校生。所以想把工作干好,就必须首先热爱高铁建设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对她的热情。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忠于职守,尽心尽力,愿为自己的事业贡献一切力量,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源动力。从小的说这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往大的说这就是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操。
其次,主动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与文化修养,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
我们已进入了终生学习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专业技能,才能适应新时期高铁项目建设的要求。纵观近几年我国高铁建设步伐逐步已趋于缓和与稳定,施工技术指南与验标也在不断的更新替换中,对施工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高铁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掌握新的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标要求,在工作中使用正确而科学的方法,我们就必须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强化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
怎么学、学什么?第一,学习施工图纸,图纸是我们施工最根本、最重要的依据。不掌握图纸要求而盲目施工,一切努力都将是无用功。学习图纸,就必须把图纸看懂吃透,把设计与现场结合,把站前站后、四电接口、通图专图等各专业图纸结合,把你会发现很多你不曾注意的问题。
第二,学习技术指南与验标,以及其他有关高铁建设的书本知识。《施工技术指南》是规范我们施工行为的方向标更是指南针,引导我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验标》则是检验我们施工质量是否合格的“根本大法”。所以,必须熟练掌握。其他的书本知识,可以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高铁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变得比他人更精通高铁建设领域的更多问题。同时也可以带领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施工,跳出图纸看图纸,更好的领会设计意图。所有也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学习项目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条例。
第四,向有技术专长的工人学习,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向竞争的对手学习,向自己的尊长学习。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
主动学习会为我们带来赞许和支持的目光,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就如每天必须吃饭来补充自身的营养一样。通过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很快,你就会成为高铁建设领域的行家里手,成为项目部中的小明星。
另外,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良好的职业素养还应该包括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第一、 每天的工作都以计划开始。
计划是我们每天工作的行动指南,它引导着我们有步骤有顺序的去完成一天的工作。计划并不是对自己的一种束缚和管制,必须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并不是由计划决定的。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对于计划一定要坚持,并坚信会实现它。
每天晚上利用睡前的十分钟,认真思考一下明天应该要完成的事,哪些是重要的,哪些的紧迫的,项目部安排的工作是重要的,影响施工进度的事是重要的,迎接上级检查也是重要的,及时完成资料是紧迫的等等,把最重要的工作摆在第一位,分清轻重缓急,设定优先顺序,并把它写进自己的施工日志当中。第二天的工作就以自己的计划为主线,如果有干扰,及时处理完之后立即回到主线中,集中精力完成。坚持下去,在不知不觉中,你会慢慢向成功靠近的。
第二、 养成勤动手、勤跑腿、勤开口的习惯
勤动手就是勤记录,勤测量的习惯。施工现场24小时循环作业,里程、进度和工程量等数据在不断的变化,身为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必须及时掌握施工的动态情况,随时随地记录下新的数据或者留下影像资料。作为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技术员在工地,应该把施工日志随身带,随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接收的施工情况。
除了勤记录,勤测量之外,还应善于多写工法总结、多写技术论文、常看行业期刊,了解行业最新动态。这对增强自己的思考力,开阔自己的视野有好处。
勤测量就是对每一道工序严格及时的把关。在过程控制中,不断的检查钢筋、模板尺寸,构件的几何尺寸,平面尺寸,结构间距,成品半成品尺寸等,消灭一切能用卷尺检查出的错误和误差问题。要求所有技术员在施工现场做到纸不离身,尺不离手,图纸随身带。这一强制要求的推出,确实使很多技术员品尝到了良好习惯的甜头,并形成了自觉的行动。
勤跑腿包括多去现场,把大部分时间放到现场去,及时掌握第一手的动态信息,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以后自己独立负责一个项目打下基础。还有无论是和自己工作有关的还是无关的,分内事分外事事事关心,并及时将重要信息报告给相关负责人。
同时,多跑监理那里,及时向他报告施工进度,施工中的困难,下步工作计划,掌握监理要求,尽可能多的得到监理的理解和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63-03
一、引言
同济大学在卓越人才培养规划中强调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教育的传统特色,构建以“三大联盟与三线联动”为核心,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以培养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与技术人才作为基本目标,该专业实践性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交通运输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作为未来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者,学生们必须提前掌握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自觉形成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通过组织学生到铁路运输企业实习,让企业直接对未来所需人才进行引导,将使本专业培养出来的运输管理人才更容易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能够“适销对路”。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理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必备知识,实践环节则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够锻炼学生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是学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前最好的“模拟练习”。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培养和锻炼出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了“卓越工程师”对交通运输专业的要求。
二、交通运输专业传统企业实习存在问题
交通运输专业在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前,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时间只有两周,一周在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另一周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接发列车实训。传统的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约着实习效果和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
1.在企业实习时间短,对企业生产实践了解少。在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前,企业实习仅占用两周的时间,且其中一周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接发列车实训,这样的安排显然不能使学生对企业生产实践有全面、细致而深入的了解,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对交通运输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快速,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脱节。近年来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大批新技术运用于轨道交通运输的规划与管理。通过企业实习能让学生了解与学习新技术的运用,满足企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3.校企联合培养不足。改革前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学生只去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一个部门实习,实习面窄,实习岗位过少,上海铁路局的其他部门未能有效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需结合交通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此为依托进行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体系的构建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卓越实习要以运输生产环境作为支撑,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必要前提,是开展实习工作的保证。上海铁路局是教育部确立的第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同济大学共建。由上海铁路局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专家组成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指导委员会,审核中心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工作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下设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以此为依托,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选取了铁路编组站、高铁客运站、高铁客运段、调度所四个单位作为校企实习开展的对象。系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上海铁路局人事处共同确定了南翔编组站、虹桥高铁站、上海客运段、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作为实习基地。上海铁路局在每个实习单位都指派了实习组织领导、兼职教师、后勤保障人员。同时,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实习基地,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同济大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二)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体系构成
根据本专业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实习面广、点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突出技术问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对企业专业实习教学体系进行拓展。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的特点及主要专业技术问题,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突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共性问题,并安排了学生进行高铁随车调查、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研究分析,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是一个有机体系,其中包括:
1.校内实训部分。校内实训包括列车接发实训、Railsys实训等综合型实训,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完成电话闭塞法、半自动闭塞法、自动站间闭塞法的实操学习,并学习利用Railsys运行图软件编制及管理运行图。校内实训为后续开展企业实习做好过渡准备。
2.企业实习部分。企业实习内容包括两大板块:铁路运输企业实习和地铁运营企业实习,前者是主体,在总计六周的实习时间中占4~5周。
(1)铁路部分:对于铁路运输管理工程人才,需要对车流汇集、列车生成、按图行车的整个行车组织过程有清晰了解,通过生产实习可以把交通运输专业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系统集成,因此在铁路运输企业实习中设置了多个实习项目。
①铁路编组站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局南翔编组站。学生主要了解编组站运输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输岗位职责,熟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关于编组站技术作业的有关规定,学生在跟班实习中需要系统了解编组站到、解、编、发各个生产环节的作业内容和流程等。
②铁路调度所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学生主要了解上海铁路局管辖范围、上海铁路局调度所生产组织系统及各调度工种的主要作业内容;对行调、货调、机调等调度员岗位跟班实习,了解调度员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实习岗位的计划内容、编制办法。
③铁路货运中心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货运中心北郊站和杨浦站。学生主要了解货运调度室内车站调度员和货运调度员的岗位职责,铁路货运改革后综合服务窗口办理货运作业的流程,以及货运员的岗位职责。
④高铁列车乘务实习,实习地点为高铁列车。实习以跟车、跟班实习的形式开展,学生重点了解高铁动车内主要设备设施、高铁列车动车组营业规章、乘务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高铁列车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内容,完成高铁列车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
⑤高铁车站客运服务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虹桥站。实习以参观结合形式开展,学生主要了解上海虹桥高铁站服务设施布局、客流到达及出发特点、站内中转、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过程中的流线组织,掌握高铁客运站客运组织内容、岗位设置及岗位责任。
(2)地铁部分。地铁运营企业实习则主要依托上海地铁调度所OCC以参观、模拟、实训形式开展,学生将系统了解地铁生产组织系统架构、各调度工种的主要作业内容,重点关注地铁运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法、预案要点及地铁施工作业管理规定及流程。
(三)实习保障体系
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的保障体系。每次企业实习前学院教务主管领导都亲自做实习动员,院办领导安排好后勤工作,系领导部署实习计划并安排带班教师,带班教师都能够做到认真负责、按时参加。上海铁路局和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均成立了专门的实习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程指导实习工作,各一线实习单位均成立了工作小组具体与实习带队老师对接,双方畅通联络、紧密协作。应该说整个实习的组织和后勤保障工作都是非常出色的。
“安全第一”是运输实习的首要原则,每个实习单位在同学到来的第一天都组织了安全教育培训,不仅有规章学习还要进行安全防护能力训练、这为确保现场实习安全、有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运输管理工程系为了保障实习有序,精细编制了教师值班表,确保每日都有教师在现场。学院安排了接送车辆,保障每日在铁路现场交接班后规定窗口时间准确到达,以减小对铁路现场工作的影响。铁路局则安排了站内短驳车辆,安全快速地将学生送达站内各实习岗位。至今,交通运输专业已有3届同学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参加了企业实习,实习全程未发生一例安全事件,同学经过现场观摩、实践、听讲较好地完成实纲任务并全部通过实习答辩,实习内容逐年拓展、深化,实习组织工作获得了参与师生的一致好评。
四、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的特色和实施效果
运输管理工程系将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来抓,带动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创新及其教学条件的改善等多方面的建设,为交通运输专业的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实施效果。
1.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特出技术问题,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突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共性问题,并安排了学生进行高铁随车调查、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研究分析,让学生通过现场实习、调研,分析总结相关实际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企业生产实习内容组织创新,实习对毕业设计选题支撑效果凸显。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实习内容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个铁路实习项目关联紧密。首先,实习让学生系统地观摩了铁路运输设备的全貌,特别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速列车装备和集各类先进控制系统于一体的调度指挥中心让同学增强了专业自豪感。第二,先编组站和货运站,后调度所的实习安排使学生对铁路既有线车流汇集、列车生成、到按图行车的整个行车组织过程有了清晰了解,有利于学生把所学专业课程知识串连起来,为来年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三,高铁列车乘务实习和高铁车站实习安排紧凑让学生系统了解高铁客运“站、车”服务之间的接口关系,对旅客出行全程服务质量的影响要素有了亲身体会。第四,铁路调度所与地铁调度所OCC实习紧凑安排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对比了铁路和地铁行车环境、调度信息系统和调度职责的差异,也让学生对未来的论文选题乃至毕业择业有了感性和理性支撑。
3.形成了双导师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了专业实习组织管理体系,实行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双轨制,聘任了一批企业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精心设计了企业专业实习教学大纲与教学指导书,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铁路局兼职导师结合实习进度组织了多次分专题讲席,学生获得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
4.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推动本专业就业率的提升。交通运输专业改革后的企业实习,为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系统了解铁路运输专业现场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观,提升了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毕业后去铁路局和地铁公司就业的人数。
5.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以工程实践为驱动的企业实习计划得到了上海铁路局企业高管和同行业专家的支持,同济大学的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学生在参与实习的过程中,积极提出问题与建议,逐步打开思维、活学活用专业理论,用人单位上海铁路局对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了肯定。
五、结语
交通运输专业的企业实习,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在理论教学上调整相关课程的设置,使各个课程间更加协调,也为实践环节打下良好基础。实践环节不断增加企业实习的单位和内容,力求符合交通运输专业本行业生产工作的实际,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卓越工程师”企业实习工作扎实开展,继往开来,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企业实习工作还将谋求更大的创新,为交通运输卓越人才的培养和行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引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乐于通过浏览新闻标题来快速了解新闻事件的进展。这是因为新闻标题是新闻语篇信息高度浓缩和概括,往往具有很强的蕴涵作用,所以通过阅读新闻标题,读者能够大概地了解和预测媒体的观点和立场。并且近来出现很多从新闻标题点题解读新闻的节目,例如凤凰卫视的午间节目“有报天天读”,中央卫视的“媒体天下”。可以说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标题比新闻报道内容更能影响公众对社会事件的认知。
对于标题的研究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语言学家从语法、隐喻等角度研究新闻标题,而没有从语体链的角度研究。当某新闻事件发生,媒体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将有关的报道评论进行选择,然后组合成为一个专题,共同再现该事件。当读者进入专题页面,就会看到按时间排列好的新闻标题。专题下的这一系列新闻报道或评论符合语体链的特点;语体链是通常情况下不同语体间的顺序关系(田海龙,2009)。从多个语篇的语言选择能更全面地看出影响媒体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因此本文从语体链的角度结合系统功能学语法,分析人民网高铁事故专题内的新闻标题,探究何种利益因素影响媒介话语的形成。
2.系统功能学语法
本文所运用的方法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学语法。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纯理功能,语言可以用来描述主观世界和客观事件,也可以用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还可以用来组织信息,这三种功能分别是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Halliday,1994)。这三大元语言功能已经是语篇分析中比较成熟的方法。其中,及物性系统和语气系统是话语分析时常用到的分析工具。
2.1及物性
及物性是表现概念功能的重要语义系统。它将人类的经验分为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这些过程都有相应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参与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件或现象。环境是提供有关“过程”事件时间、地点、方式或原因等以补足过程的意义的(彭宣维,2005)。及物性系统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对过程、参与者和环境因素的语言选择,再现人的各种社会经历和心理经历(朱永生、严世清,2001)。所以通过及物性分析新闻语篇,可以弄清新闻媒体的立场及其所蕴含的意识形态。
2.2语气系统
人际功能是指语言具有说话人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判断等功能。通过这一功能,说话者认识到自己参与到某一情景语境中,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推断并试图影响他人的态度与行为(胡壮麟,1989)。语气是实现人际功能的重要手段。语气是指因需要而选择的小句类型,即陈述、疑问和祈使三种基本语气(彭宣维,2005)。通过考察小句类型的选择可以了解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目的。
3.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3.1文本的选择
本文所选择的文本源自人民网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专题,仅选取由人民网评论员编写的评论文章。本文研究范围是7月24日至26日社评题目。如表一:
3.2文本分析
3.2.1及物性
理论部分已经提及及物性系统包括六个不同的过程,每个过程要求有体现过程的动词和动作的参与者,并在一定的环境中出现(Thompson,2007)。本文将列出上述的标题的过程类型,体现过程的动词,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如表二)。
(环境成分为括号内的内容)
从上表可知:事故发生前三天的评论标题(1)、(3)、(4),(8)都是物质过程。物质过程是用来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此过程有两个参与者:(一)“动作者”,即对过程的实施者;(二)“目标”,即受到过程影响的人或事。在标题(1)“别让生命沦为事故频发的牺牲品”和标题(3)“高速时代尤须系好‘安全带’”中没有出现“动作者”――即事故的引起者,是谁使得生命沦为牺牲品,谁应该在高速时代系好“安全带”,而只出现“目标”――事故所影响的人或事。标题(1)体现过程的动词为“沦为”,含有贬义,表达了事故的负面影响。标题(3)的动词为“系”使用“好”来修饰该动词。该词是体现质量性的方式环境,表示“系”这一动作的程度,暗含一直有这个安全带,只是事故前没有系好,现在只需系好安全带,继续高速发展,维持了“高速发展”这一话语秩序。标题(4)“24小时内免掉局长,只是取信于民的第一步”中第一个分句中的动词为“免掉”,这一动作发生的环境是“24小时内”,构建了政府高速应对的积极形象。
26日社评标题为“铁路部门回应公众关切应有更大作为”体现物质过程的动词为“有”,这一个物质过程的动作者标明为“铁道部”,“目标”为“回应公众关切”。这表示人民网希望铁道部在“回应公众关切”上应有所动作。在事故发生后,铁道部用雷阵雨搪塞大众及不成功的新闻会。可以看出主流媒介并没有只维护政府的形象,也从大众的角度责问了某些部门,但是责问的内容却不是涉及大众关心的内容。
标题(4)“24小时内免掉局长,只是取信于民的第一步”为关系过程。该过程是指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增强事故评论的客观性。它评论了政府任免局长这一快速措施。在由政府某部门造成的事故面前,对于政府的正面措施,媒介采取客观的评论手段更利于大众接受。
标题(2)、(5)、(6)、(7)都是心理过程。Halliday将心理过程分为感知、情感和认知三类。任何一类体现心理过程的事件词有两个参与者,其一是感知者,其二是现象。前者是人或被赋予人格特征的参加者;后者是被感觉到、想到或者见到的对象,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事实。体现这四个标题心理过程的动词为“要”,“视”,“记取”,“忘”。
24日的社评标题“缺乏安全的发展不要也罢”使用了“(不)要……(也罢)”,属于情感类心理过程,表达高铁事故对于大众造成的负面情感反应。在25日社评标题“珍视动车事故面前的人性力量”和26日标题“记取‘温州温暖’的力量”中,“视”与“记取”属于认知事件词。这两个词之后接的是媒介希望大众所认知了解的事情,分别为“动车事故前的人性力量”和“温州温暖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大众急需知道事故的原因,主流媒体并没有分析事故原因,而仅仅为大众描述了政府和社会如何积极救援高铁事故。在26日标题“铁路提速同时勿忘‘责任提速’”中“铁道部”成为“感知者”,“现象”为“责任提速”,表示人民网认为铁道部在此事故中应认识到“责任提速”。通过使用这一心理过程使得大众从责任的角度来认识铁道部的不足,但是“责任”却没有环境成分,泛泛而谈,在这场事故中究竟怎样的责任需要提速?
3.2.2语气系统
根据语气系统,小句类型可以分为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本文将从句型角度分析这一新闻标题语体链。通过上表句型的分析发现除第四个社评标题以外都是祈使句。其中标题(1)“别让生命沦为事故频发的牺牲品”、标题(3)“高速时代尤须系好‘安全带’”、标题(7)“铁路提速同时勿忘‘责任提速’”和标题(8)“铁路部门回应公众关切应有更大作为”表示请求和建议,这些标题是代表大众请求和劝告铁道部,这样大众就易于接受人民网的观点,进而从人民网所提供的角度认识高铁事故。标题(5)“珍视动车事故面前的人性力量”和标题(6)“记取‘温州温暖’的力量”是表达号召的意愿,号召大众关注事故前的救援工作。社论语篇的功能语旨主要是发表意见和劝告,即对重要事件和问题进行解释和评论,以表明媒体的立场和态度,起到感染和说服公众的作用。那么祈使句正好符合评论文章说服或敦促人们采取行为或接受某种观念。
标题(4)“24小时内免掉局长,只是取信于民的第一步”和标题(7)的第一个分句“铁路提速”都是陈述句。陈述句的功能是提供信息。标题(4)在上面已经分析过它是对政府正面措施的评价,使用不包含劝说等功能的陈述语气使得评论显得客观,不会引起大众的厌烦,更利于大众接受人民网所构建的政府的正面形象。而标题(7)第一分句“铁路提速”这句话是陈述语气,提供给大众信息。句中也没有用任何情态动词,以定论形式出现,没有与读者商量的语气,表明铁路提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维持了“高速发展”这一话语秩序。
4.结语
经过对人民网社评标题的及物性和语气的分析,人民网通过使用“沦为”、“(不)要……(也罢)”这些体现负面含义的动词再现高铁事故对大众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通过使用“好”、“24小时内”等环境成分或陈述语气来构建国家形象、维护“高度发展”话语秩序,可以看出人民网对参与者、过程、环境和语气进行选择时对于大众和政府这两方面都考虑到了。
参考文献:
[1]M.A.K 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2]G.Thompson.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1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概况及论文主要内容
我国高速铁路朝着规模庞大、规划科学、高效安全的方向建设发展,逐步实现以“四纵四横”为基本框架向“五纵五横十联”发展的目标。但是在全国高速铁路网形成的初期,铁路依然面临着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突出矛盾,跨线列车混跑的现象依然不可避免,随之就产生了新的运输组织模式:高速列车与中速列车共线混行的运输组织模式。
这种运输组织模式的直观表现是:高速铁路的本线列车运行速度一般为300-350km/h,而同时在高速铁路上跨线开行的中速列车只能达到200-250km/h的运行速度。这种运输模式不仅为旅客提供多样化的客运服务,满足不同出行需求的旅客选择适合的客运产品[1],而且在我国已有的车辆技术和线路状况能够实现这种运输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客流运输的直达性,减少旅客换乘的问题,合理利用高速列车在开行量不大时的线路。
这种混合开行模式虽然能够高效利用高铁线路,但也会降低高铁线路的设计通过能力。基于此,为了合理、高效的实现不同时速的列车共线混行,就要深入研究混行运输对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提出混行列车数的比例,为编制合理的列车开行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2 影响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因素和计算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线路设备状态和高速列车的组织开行方式是影响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中,影响前者的主要因素有线路对否平顺、停站次数多少、牵引机车功率大小和闭塞方式等,而影响后者的主要因素是混行列车比例、开行列车间的相对速度差、列车间必须保持的运行安全距离和列车运行图铺画方式等。
高速铁路要实现混行,就会出现非平行运行图的现象。考虑到上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按照普通铁路线路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采取扣除系数法是比较合理有效的一种计算方法。此时高速铁路扣除系数法就指当需要运行一列普通列车时,原有的高速列车通过对数必须进行相应的扣除来保证普通列车的运行安全。
很显然,当高速铁路运行普通列车时,两者之间的速度差必然会导致原有的高速铁路运行对数的扣除,同时还受到列车间不同的停站方式和停站时间的影响,导致原有的平行运行图也就相应的变为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也会随之变化。
“高中混行”模式下,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为[2]:N高中=N高+N中=(N全-N中?着中)+ N中,其中N高中为“高中混行”模式下,高速铁路的通过能力,对或列;?着中为中速列车的平均扣除系数。
3 移动闭塞条件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文章为了减少对原有高速铁路运行对数的过大扣除,以及普速列车对高速铁路线路的影响,将只考虑200-250km/h的中速列车对停站较少的高速列车的影响。同时不考虑不同线路区间内的施工天窗和线路具体特性的影响,以及列车在经过车站和道岔时的速度与区间运行速度一致。
1 什么是铁路运输能力?
铁路运输能力是铁路通过能力和铁路输送能力的总称。
1.1铁路通过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是指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对数或列数。
通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铁路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的合理运用。因此,通过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的改善而提高。
1.2铁路输送能力
铁路输送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一定的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机车车辆等活动设备和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它是表示铁路运输能力的另一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
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能力在机车车辆等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一定的条件下是不变的,但是它的发挥程度却也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受到其制约。因此,输送能力应小于或等于通过能力。
2 我国铁路目前运输能力的现状
我国铁路里程占世界里程的6.5%,然而却完成了世界客货周转总量的1/4以上,其中客运量为27.3%,货运量的24.8%。如此超负荷的运输量对铁路部门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据铁路部门统计,2003年到200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每年增加两亿吨以上,是铁路运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我国目前运能非常紧张,全路每天的请求车满足率总体只有35%左右,“部分去向的满足率很低”。目前,全国各地每天向铁路部门申请车皮的数量已达28万车至29万车,但铁路部门每天最大装车能力仅在10万车左右。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我国煤炭、电力以及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非常旺盛,而2003年至200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年均增长8.7%,低于全国GDP增幅以及煤炭、钢铁产量和发电量的增幅;二是目前铁路正处于大规模路网建设阶段,新线建设形成运力需约4到5年周期;另外,虽然全路总量增长较快,但分布很不均衡。
从客运的角度看,每当春节、 “五一”、“十一”等节假日、黄金周期间,绝大多数主要火车站都人满为患,有时更会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运输能力不足更是表现的更加突出。
3 提高运输能力的措施
3.1提高铁路通过能力
3.1.1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载重量。
对于旅客列车,侧重于研究速度的提高,如城际动车组的开通,极大的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缓解了通过能力紧张的局面。同时,也间接的缓解了既有线的压力。
对于货物列车,由于车辆构造加之装载货物的原因,速度提升的空间不大,所以要侧重于研究载重量的提高。大秦线万吨列车的开行,证明提高列车载重量对于提高铁路通过能力有着显着的效果。
3.1.2采用新的技术设备和加强现有的技术设备。
近几年来,铁路陆续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如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FZk-CTC)、TDCS等,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极大了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2提高铁路输送能力
3.2.1紧抓职工的业务学习,使职工不断进步。铁路通过能力发挥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的业务水平。所以,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是提高输送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有的中间站,认真按照路局、车务段的要求,利用职工空闲时间,坚持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的演练,使职工不断的熟悉这一情况,为应对可能到来的意外情况做好的充分的准备。
3.2.2关心职工生活,使他们以站为家,解除后顾之忧。单位对职工的态度,就是职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在我国,部分铁路中间小站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娱乐设施落后,造成职工文化生活单调。所以,中间站上级管理部门应该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受到温暖,才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特别是目前由于全路对安全问题的严抓、严管,而且处罚得也比较严厉,造成部分职工思想压力过大,情绪容易波动,车务段应引起重视,并正确加以引导。
4 结束语
铁路在我国运输业中起着主导作用。据统计:在我国现代化运输方式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中,铁路分别占34.7%和32%。所以,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对于巩固国防、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旅行的需要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长株潭城际高铁概况
长株潭城际铁路是连接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的城际快速铁路。由原铁道部和湖南省合资建设。城际铁路使用双 线,区段最高设计行车速度200公里/小时;采用电力牵引,自动控制,计划于2016年开通运营。
新建城际铁路以长沙站为中心,衔接株洲、湘潭、益阳三个方向。线路自长沙站引出后,经圭塘、汽车南站、植物园至暮云,沿京广铁路经白石港沿红旗路接入株洲 站,并向南延伸至七斗冲站,线路自暮云经昭山、荷塘、板塘跨湘江引入湘潭站;线路自长沙站北端引出后,沿开福寺西路过湘江,沿杜鹃路经长沙市政府北侧至雷锋大道站。新建正线长度97.5公里,桥隧比79%。并实施长沙站、株洲站站房改造,新建捞刀河调车场工程以及株洲车辆段搬迁工程。
2.SWOT分析法简介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SWOT分析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加以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
3.3.基于SWOT分析的长株潭城际高铁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分析
3.1 优势
(1)促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
首先,长株潭城际高铁的建设可以使三个城市的经济要素更加充分自由的流动,区域经济发展实质上就是通过要素的有序流动形成区域间合作、分工与竞争,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整体上的基本最优配置。其次可以促进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的深化及产业的集聚与扩散,产业转移在一般意义上能够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以某种方式实现跨区域的流动,助于转入地区更好的利用内外部资源、市场、技术等等,扩大本地区经济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形成区域动态竞争优势,进而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增长。
(2)满足区域间客运需求,提高区域的可达性[1]
长株潭区域范围内,现在拥有的交通方式主要有长株潭公交、普通铁路运输、高速铁路运输、城际快吧、私家车等。交通方式比较多,长株潭三个城市间距离在50公里左右,速度上高铁最快,可以大大缩短区域间的时间距离,但是高铁车站建设地点相对来比较偏,离市区比较远,而长株潭城际高铁在市区有站点,旅客上下车比较方便,所有城际高铁对于长株潭三个城市间可达性影响是巨大的,城际高铁建成通车后,相对于沿线其他已有的交通方式来说,沿线各设站城市到其他地区的旅行时间就缩短了。这种新交通方式的引入使得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客流吸引能力也很强大,客流量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时空距离上的缩短使得区域可达性水平提高,在经济发展方面将促进经济要素流动,资源配置的效率得到提高。
3.2机会
(1)调整区域产业结构[2]
第一,长株潭城际高铁的建设可以增强城市间产业布局的灵活性。长株潭城际高铁可以大大提升运行速度,缩短了三个城市间的空间距离,突破了运输时间和效率限制,使得制造业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需求和运输能力得以保证,增大了产业布局的灵活性。
第二,城际高铁可以优化高技术产业的布局。由于交通条件的影响,使得三个城市间的市场要素流动产生壁垒,阻碍了地区优势的充分发挥,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影响整个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长株潭城际高铁的建设概述运输基础结构,提高运输能力。
第三,长株潭城际高铁的建设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高铁的发展将土地利用的高效性与多元化[3]。随着长株潭三市的土地开发趋于平稳,服务设施日渐成熟,逐渐形成的新商业和服务中心,将承接大量人口和服务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四,城际高铁的建设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由于高铁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缩短区域间距来优化资源配置,高铁打破了空间和时间距离,拉近了心理距离,淡化了城市间形态边界,有利于产需衔接和互动,促进有限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
(2)拉动区域投资,增加投资吸引力
城际高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为建设本身促进的经济增长和建成后运营促进的经济增长。城际高铁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城际高铁的建设包括线路建设、车辆设备生产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土建工程投资时城际轨道投资构成中占有重大比例,而且高铁的车辆设备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在投资中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城际高铁建设运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表现为与之前后关联的加工制造业、机械机车制造业、冶金业、信息技术产等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方面,产生波及效果。
(3)增加就业
城际铁路的修建和运营将大大增加劳动就业机会[4]。据调研,国内地铁每公里配备人员约60名,高铁与城际轨道交通每公里配备人员约14名,按运营人员占三分之一推算,到2020年地铁需要运营人员2.2万人以上,高铁与城际轨道需要运营人才约4.3万人。
3.3劣势
(1)城际铁路造价昂贵[5]。长株潭城际长株潭城际铁路投资估算总额为233.2亿元。其中静态投资193.85亿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0.5亿元,动车组购置费28.8亿元,铺底流动资金0.1亿元。如此昂贵的造价必定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2)票价较高。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城际高铁票价仍是难以接受的,城际的票价比一般车次要贵很多,对于不追求时间效应的居民来说,往往会选择较为便宜但是比较慢的车次出行,可能导致客运量不足,也可能会削弱城际高铁带来的经济效应。
3.4威胁
长株潭城际高铁的开通所带来的流动便利,城市间要素的加速流动的同时也会促使各要素流向实力强的城市。高铁的发展加快了客流的周转速度,加强了城市间的衔接,可能更多的人选择到省会长沙发展。其次,城际高铁的开通会对其他运输方式和产业规划造成一定的冲击。因为高速铁路改变运输格局。
4.总结
长株潭城际高铁的建设运营是一个投资巨大但具有公益性的项目,城际铁路的运营管理需要昂贵的成本,从运营生产的角度来说,长株潭城际亏损难免,但是,对长株潭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的驱动作用,可以形成良好的经济效应。通过长株潭城际的建设运营,使得长沙、株洲、湘潭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和城市功能可以更加快捷的扩散融合,进一步增加长沙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长株潭三市合作的加深,必定推动实现各自的功能定位,通过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长株潭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龚超.中国高铁经济的经验分析[N].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2]王萍.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7):29-31.
[3]张文尝,金凤君,樊杰.交通经济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