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资考试总结范文

时间:2022-11-01 00:56: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护资考试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护资考试总结

篇1

3.慢性肾衰每天进水量应限制在___以内1500ml

4.颅内压增高每天输液量1500-2000ml,等渗盐水不超过500ml,尿量不少于600ml

5.肾结石大量饮水每天进水量>3000ml

6.尿路感染大量饮水每天进水量>2500ml

7.全肺切除病人24小时补液控制在2000ml以内。20-30滴/分

8.当引流量(每小时100-200ml)应考虑为活动性出血

9.颅内压70—200mmH2O(0.7-2kpa)儿童:50—100(0.5-1kp)a

10.胸腔穿刺抽液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ml

11.穿刺放羊水一次不超过1500ml

12.每次放胸腔引流液不超过100ml

13.卵巢癌需放腹水者一次性不超过3000

14.足月时羊水约1000ml

15.足月时羊水约1000ml

16.羊水过多(妊娠任何时期).>2000ml

17.羊水超过3000ml才会出现症状

18.羊水过少(妊娠晚期至足月)<300ml

19.痰多病人每日饮水应在____以上1500ml

20.大量咳痰指24h痰量>150ml

21.使用利尿剂不宜过快,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0.5(无水肿)——1(有水肿)

22.急性肾衰竭理想控制体重标准是每日减轻体重0.5g

23.肝硬化限制盐在1.5—2g/天

24.妊娠合并心脏病限盐:<4-5g/天

25.风湿性心脏病限钠:0。5g/天

26.肾小球肾炎(低蛋白低临):盐1-3g/天,蛋白质0.6-0.8g/(kg`天)

27.肾病综合征盐<3g/天,蛋白质1g/(kg`天)

28.慢性肾衰盐<2g,低蛋白:20-40g/天

29.肾小球肾炎:蛋白尿1-3g/t天

30.生病综合征,蛋白尿>3.5g/天

31.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32.正常人空腹静脉血氨为40—70ug/dl

33.施行分流术者需制动48h,不宜早期下床,一般手术后卧床1周。术后2周每天或隔天

34.查血小板,血小板超过600*109/L/

35.胰腺炎病人禁食时每天的液体入量常需达3000ml/L

36.哮喘持续状态静脉补液2500-3000ml

37.急性胰腺炎术后腹腔引流<__可拔管5ml

38.胸腔闭是引流拔管指征24h引流液量<50ml,脓液<10ml,

39.结石术后放置输尿管支架根据病情在术后1-3个月拔管

40.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5-7天拔出尿管

41.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后7-9天拔出尿管

42.开放性损伤:争取6-8小时内清创,12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43.止血带没个1小时松开2-3分钟

44.出血量在5-10ml: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45.50-70ml:黑便

46.250-300:呕血

47.1000或20%血容量:失血性休克

48.少量咯血:<100ml/天

49.中等量咯血100-300ml/天

50.大量咯血>500ml/天或一次300-500ml

51.少量血胸:<500ml

52.中等量血胸5000-1000ml

53.大量血胸>1000ml

54.正常胃癌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100-300ml

55.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l,

56.可疑阳性:104-105ml

57.可能是污染<104

58.PPD实验:注射部位:左前臂屈侧中部

59.注射量:5TU

60.观察时间:48-72H

61.结果判断:≤4阴性,5-9弱阳性,10-19阳性、≥20或不足20但局部有水疱强阳性

62.三腔二囊胃囊注入气体150—200ml,食管囊注入100ml

63.新生儿呼吸频率:40-45次/分

64.1岁以内:30-40次/分

65.吸痰每次不超过15s两次间隔时间.>3分

66.胸部叩击120-180次/分,每次5-15分钟在餐后2小时或餐前30分钟进行

67.体温>_应物理降温:38.5℃

68.预防心力衰竭应控制滴速每小时<5ml/kg

69.家庭氧疗,II型呼吸衰竭:氧流量1-2L/min,氧浓度25%-29%,每日不少于15h

70.新生儿有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氧浓度30%—40%

71.新生儿鼻导管给氧:0.5-1L/分,氧浓度40%

72.面罩给氧:2-4L/分。氧浓度50%-60%

73.紧急情况可给氧浓度60%-100%,持续时间不超过4-6h,y氧分压在65-85mmHg

74.一氧化碳中毒:8-10L/分,>60%(高流量高浓度)严重者—高压氧舱治疗

75.有机磷中毒:4-5L/分

76.用药后哮喘发作持续24H不缓解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77.腹式呼吸呼吸比:2:1—3:1

78.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哮喘

79.哮喘病人病房温度18-22℃,适度50%-60/%

80.进行性血胸:胸腔闭室引流血量≥200ml,持续3小时

81.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

82.I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83.II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PaCO2>50mmHg

84.封闭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的气囊压力一般维持在20cmH2O

85.腰穿后平卧4-6h

86.B超显示妊娠环:5周

87.B超可见胎心搏动:8周

88.自觉胎动:16周,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12h不少于10次

89.妊娠40周正常胎动>30次/分=

90.预产期推算,末次月经月份-3/+9,日期+7

91.BMR=脉压+脉率-111(测量前禁食12小时,睡眠8小时以上、静卧空腹)

92.出口横径8.5-9.5cm

93.12周以前早期流产

94.12-28周晚期流产

95.满28周不满37周—早产

96.满37周不满42周—足月产

97.骨盆倾斜度:60°

98.不规则宫缩,持续<30s间隔10-20mim

99.规律宫缩;持续≥30s间隔5-6min

100.潜伏期延长:超过16h

101.活跃期延长;超过8h

102.活跃期停滞:宫口不再扩张达2h

103.第二产程停滞:抬头下降无进展达1h

104.第二产程延长:超过2h,经产妇超过1h

105.抬头下降延缓,下降速度<1cm/h

106.总产程超过24h成为滞产

107.总产程不足3小时为急产

108.临产后每2-4h排尿一次

109.产后4-6应排尿一次

110.尿路感染每2h排尿一次

111.产褥期共6周

112.产后一天子宫平脐,10天降至骨盆腔内,6周恢复。

113.产后4周子宫颈恢复,

114.产后3周内膜修复。6周胎盘附着处修复

115.不宜妊娠应在12周前行人工流产

116.产后宫缩痛持续2-3天

117.血型恶露3-4

118.浆液性恶露10天

119.白色恶露:3周

120.宫颈内口松弛者应在妊娠14-16周时行子宫内口缝扎术

121.不宜妊娠者宜在产后1周进行

122.一氧化碳中毒发生迟发型脑病多在急性中毒后1-2周出现

123.新生儿娩出后30分钟根据新生儿血糖监测情况定时滴服葡萄糖液防止低血糖

124.分娩后24小时内胰岛素减至原用量的1/2,48小时减至1、3

125.孕妇血清铁<6.5umol/L为缺铁性贫血

126.新生儿低血糖:血糖<2.2mmol/L(40mg/dl)

127.新生儿低血钙:血钙总量<1.75mmol/L或游离钙<0.9mmol/L—10%葡萄糖酸钙2ml/kg,心率<80次/分,暂停

128.新生儿:脐带结扎—生后28天

129.正常足月儿:满37-42周,体重2500-4000

130.低体重儿<2500,低体重儿<1500,超低体重儿<1000

131.经皮血样饱和度:85%-93%

132.出生后30分钟内今早开奶,1-2min结扎脐带,2-4小时喂10%葡萄糖水2ml/kg,6小时后开始沐浴,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局部皮肤

133.新生儿胸外心脏按压:按压胸骨下1./3处,每分钟120次,深度为胸廓前后径1/3

134.成人胸外心脏按压:胸骨中下1/3,,每分钟100次,胸骨下压4-5cm

135.初乳:产后7天,成熟乳:产后14天

136.可听到胎心音:20周120-169次/分

137.孕检:12周开始,28周前每4周一次,

138.28-36周梅2周检查一次,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

139.产后6周复查一次

140.脑脊液漏4周不自行愈合着可考虑做硬脑膜修补术

141.腰椎间盘突出须卧床4周至疼痛症状缓解

142.妊娠时血容量达最高峰:32-34周,增加30%-45%,约1500ml

143.硫酸镁滴速1g/h,不超过2g/h,每日维持量15-20g,

144.缩宫素滴速<40滴/分

145.胎盘早剥——20周,前置胎盘——28周

146.13周后平均每周增加350g,至足月平均增加12.5kg

147.50g葡萄糖耐量试验(服后1小时测血糖,≥7.8为异常)常在妊娠24-28周用于妊娠期糖尿病

148.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胎粪便

149.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生后2-3天

150.乳腺肿大:出生后3-5天

151.假月经。出生后5-7天

152.颈椎病前路手术前2-3天练习推移气管训练,手术后1-3天易发生呼吸困难

153.生理性体重下降不超过10%,10天左右恢复正常

154.胎儿娩出后

155.对麻疹患儿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接触者隔离21天

156.水痘隔离至出诊后7天

157.艾滋病潜伏期2-10年你

158.乙型脑炎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

159.猩红热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3次咽试子实验培养阴性

160.中毒性细菌性痢疾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3次大便培养阴性

161.HIV感染后2-6周HIV抗体呈阳性

162.水痘好发于冬末初春

篇2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如要求护师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要迅速推车到急诊室大门接诊病人。为病人提供面巾纸,纸杯和开水。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每个急诊住院病人均有护师或护工护送入院。为了解决夏天夜间输液病人多,实行弹性排班,加派夜间上班人数。这些措施得到病人的好评。特别是在有医患纠纷时,甚至打骂我们医务人员时,我们的护理人员做到尽力合理解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到医院的表扬。

二、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

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开展急救专业培训,选送护师到麻醉科、手术室学习气管插管,要求急诊件操作人人过关。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急诊处置、创伤急救。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目前有8名护师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大专班和本科自学考试。两位工作一年的护师参加护师执业考试均通过。指派高年资的护师外出学习国家级《急救护理新概念与急诊模拟急救培训》。

三、做好新入科护师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师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在实施培训第一年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

四、关爱生命,争分夺秒

篇3

2带教方法

2.1第1周熟悉及转变角色阶段:学生从学校到医院,从学生到护士,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的角色。带教老师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护生入科的第1天,由护士长或带教组长介绍本科概况、环境、布局、物品放置情况,本科的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及各班职责,消除陌生感。第2~5天重点是学习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深入了解神经内科工作规范。重点掌握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强调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2第2~5周临床实践阶段:采取“一对一”的专人带教方式选派经验丰富年资高的护士带教,让护生参加白班、夜班值班工作,全面掌握神经内科的护理知识。学会专科护理。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应不断鼓励护生地提出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整体护理贯穿始终。协助护生搜集资料,做出护理诊断,书写护理病历;利用夜班空闲时间指导护生护理文书的书写。本院使用计算机处理患者一切信息。因此,还要教会护生用电脑过医嘱,输三测单,写交班,处理出入院病历等等。除根据带教计划完成本情况结合实际随时增加讲授内容。

篇4

【关键词】 分组护理;重症医学科;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护士35 名,其中主管护师6 名,护师18名,护士11 名;设护士长1 名,总务班护士1 名,主药班护士1 名,治疗班护士1 名,护理班护士1名,其余均参与病人责任护理。

1.2 方法

1.2.1 分组

依床位数量分5 个小组,每组6 人,设一名组长,各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根据职称及工作能力由全科护士投票决定,组员根据个人爱好通过申报,最后由护士长综合评定产生,但每组分配必须有主管护师和护师,而且还要注意工作年限及能力的合理搭配。组长主要负责护士分配病人,护理质量监督以及帮助护士处理自行无法应对的护理状况,一般低年资护士看护相对病情稳定的患者2~3 名,高年资高学历护士看护危重患者1~2名,其余人员尽量选择病情熟悉的病人看护2~3名。如果患者数量减少,组长可自行安排护士休息,交接班时组长之间应交接全科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

1.2.2 组长要求

①须精通本专业理论和技能,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最好接受过正规专科培训的业务强、经验丰富、有责任感的护师以上职称,通过组织考核、民主测评上岗。②能知晓专科病情特点,不断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不断修订护理程序及注意事项,带动组员完成危重病人的护理。③能熟练掌握本专业仪器的安装与使用,并负责仪器的管理维护和使用记录,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④具有组织领导才能,并能经常听取医生评价,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意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护理技术,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

1.2.3 组员要求

①年龄结构以老、中、轻搭配,实现传帮带作用。②配合组长完成工作,据不同职称分别承担继续教育、临床带教、仪器设备的管理等。护士和低年资护师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重症医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练完成自己的护理业务。高年资主管护师和护师是本专业高级护理人才,要求专业技术过硬,善于发现问题并协助组长参与管理,解决护理难题,同时参与本专业教学科研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负责中、低年资护师、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共同提高专科护理水准。

1.2.4 评价

每月由护士长组织一次座谈会,根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指出各组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组织一次各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不定期的向医生、患者发放个人满意度调查表,建立个人档案,作为评价标准。

2 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