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8 12:34: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毕业生党员教育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207-02
每年六月,都是高校毕业生离开校园的日子。在这特殊的六月,毕业生的心态错综复杂,起伏不定。这其中有找到工作的欣喜,也有找不到工作的焦虑,既有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也有对踏出校园的恐惧,还有同学间复杂的感情恩怨和对学校的抱怨。总之,毕业季的各种矛盾潜在地影响着学校的和谐稳定和毕业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学校各个相关部门,特别是班主任,做好思想教育预案,分析和把握毕业生的心理动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探索毕业生离校前思想教育新思路、新途径,做到以人为本,提前预防,整体引导,切实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与和谐。为此,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按照时间顺序,结合实际总结出“六维一体”的毕业生离校教育模式。
一、开展“就业形势政策与职业规划教育”——上好一堂就业形势政策与职业规划课
每年四月份,各地公务员省级联考逐渐开展,这个时候大部分毕业生都还在考公务员、考研以及找工作的纠结中,对考研、考公务员及就业形势缺乏了解,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充满疑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把工作做到前面,以人为本,耐心细致地做好形势政策与职业规划教育。让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建立合理的人生职业规划,消除对即将踏入社会的恐惧感和迷茫感,教育引导毕业生做好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心理准备,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首先,我们要认真传达和落实学生处的就业形势分析,积极寻找信息,帮助毕业生客观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用准确的数字和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前景,正确处理学生找工作、考研与考公务员的关系,宣传当前政府为鼓励毕业生创业的国家政策和当地政策,引导毕业生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增强毕业生对毕业后顺利就业的信心。其次,我们每年四月份都会邀请专业职业规划师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的观念,克服就业过程中的随意和浮躁。提前打好“预防针”,让学生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就业困难做好心理准备,初步引导毕业生合理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通过以上步骤,使毕业生对接下来三个月可能遇到的情境做好心理准备,帮助他们处理好就业、择业、心理等困惑,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二、健康心理教育
再上一次特殊的心理课。每年毕业季,除了毕业、离别等正常现象外,还有一些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普遍问题,如毕业前的消极心理、不正常的情感表达、毁坏公物,甚至为了逃避现实而自杀的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心理上的问题。为此,有必要针对毕业生特殊群体再上一次特殊的心理课程。这次心理课程的针对性要强,要通过心理暗示和认知行为及生命教育等心理学方法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对正常的分别情绪,正确面对所遇到的挫折并指出适当的发泄途径。总之,要通过特殊的心理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毕业生能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地离开校园,走向社会。
三、法制安全教育——举办一场法制安全讲座
举办法制安全讲座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毕业生认为自己即将毕业,置校纪校规甚至国家法律于不顾,以校园“老大”自居。在校内不遵守作息时间,擅自离校,冲动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在校外,频繁的“散伙饭”导致酒后惹是生非等非理性事件。第二个原因是大学生长期在校园学习、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脱节。为了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出校门后能够遵纪守法,顺利融入社会,我们特意举办一场法制讲座。例如,我校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目前共有三名律师,每年五月份,学生实习回来之后的第一堂课就是让我系的律师讲一堂与毕业生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近三年,所有毕业生都顺利毕业,文明离校。
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党员的离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结和升华。毕业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经行一次正式的党员离校教育,通过“再次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的形式,增强党员毕业生在离校之际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树立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心,有助于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争先创优,做好模范,带好头。
五、感恩教育——再说一次感谢
毕业的季节除了即将分别的悲伤,在网络留言里还有毕业生处处可见的感谢话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积极引导好同学们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开展一次感恩教育主体班会。在这个主题班会上引导学生思考在毕业之际还能为母校做些什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安全文明离校。学校也积极以人为本,为毕业生离校提供便利温情的服务,让学生对母校留下美好回忆,增强毕业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怀念之情,进一步教育毕业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学会感恩、学会团结、学会关爱。
六、未来有约——写一封给未来的信
毕业生群体虽然心态错综复杂,但都对未来充满向往。我校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在毕业生离校前都会让学生们写一封给未来的信。在写信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展望未来,还能对大学做一个总结,重新梳理大学的点滴路程。这种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反应“写着写着眼泪就流出来了”。班主任将这些毕业生的信保存好,等到以后毕业生再相聚时将这些信再交给学生。这封写给未来的信能让毕业生们沉静下来,认真思索那些读书日子的得与失,思考之后的人生规划,鞭策他们为未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奋斗。
“六维一体”毕业生离校教育模式还只是一个探索,实施近三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毕业生怀着对母校的眷恋和感恩,安全文明离校。针对毕业生教育这个复杂系统的工程,还有很多途径值得我们探讨和尝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积极配合系领导,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教育,保证就业信息及时准确的发到每一个毕业生手里。认真组织我系毕业生参加学院和系里的就业招聘会。
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既要靠教育又要靠管理。为了更好的落实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我班学生数较少(26人)的情况,针对毕业班整理提供和新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毕业班学生面临学习、就业等压力,且临近毕业往往有浮躁情绪出现,结合这些情况我们充分发挥班委、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在保证每个宿舍都有班委及党员分管负责的前提下,确保宿舍学生思想稳定,安全有序。另外,针对上课出勤,家庭经济情况,学生性格特点,个人爱好等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定期谈话,随时掌握其思想学习动态,求职需求等情况。确保了沟通渠道的畅通,保证了班级的稳定发展。
二、认真完成日常事务工作
认真完成了毕业班奖学金评定、优秀毕业生评选,毕业生的信息核对,成绩大表生成,档案整理投递,毕业生党员发展转正及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在工作中,积极发挥班级干部和学生党员的积极作用,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协助我顺利地完成了以上各项工作任务,且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在毕业班学生即将离校时,我们还认真配合学生处做好学生安全离校的教育工作。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离校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班级还开展了反传销知识学习,上网了解一些违法传销活动等受骗人的经历,引起了同学们的警惕,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了,也意识到离开家长的保护更要学会保护自己。
三、重点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对毕业班来说,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已经很强,班干部的工作也很有条理,这方面我不太操心,但是正因为面临毕业,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不太安心学习,我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安于学习,一方面配合学校就业部门,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工作单位,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190-02
21世纪以来,随着全国各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200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114万,2003年毕业生人数212万……到201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70万,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飞速增长。近年来,一方面,社会经济的不景气使得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数量有限,招聘岗位数量整体缩减,呈现大学毕业生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高考招考比例提升,大学生人数持m增长,整体素质却有下降趋势。毕业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动手能力差、社会经历和实践经验缺乏、对就业地地域性挑剔明显、眼高手低等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高校共青团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其能顺利进入社会、获取工作并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大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最关键环节,责任重大。当前,各大高校都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当作重点工程来抓,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对于大学生而言,闲暇时间是指大学生除去完成学习任务和满足正常生理需要以外的自由时间。在人才培养环节中,课堂教育是教会学生课本知识的主要场所,如何将课本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动手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培养和进入社会的顺利过渡,这些都要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加以培养。高校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闲暇教育的重要阵地。共青团的工作必须放在学校的中心工作中去安排和把握,必须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来设计自己的育人工作体系。共青团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探索的新课题。
二、毕业生具体就业数据及原因剖析
从目前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来看,在教室上课占据的时间不是很多。调查表明,大学生每天的闲暇时间在3小时以上,高年级达到了6小时以上。在闲暇时间里,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参加一定量的学生活动。从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体会到共青团工作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本文将采取一个相对比较粗略的方法:通过统计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就业情况与整体同学就业情况,通过数据进行对比。因为大学生党员是通过团员推优产生的,往往是参加学生活动的优秀者,在团组织担任过重要职务,所以分析学生党员就业数据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我们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2013-2015年度毕业的学生干部、党员毕业去向进行总结,并跟同期所有毕业生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果。
通过分析上述表格数据,我们可以分析、总结出如下几个结论。
一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就业能力较为明显地高于普通同学。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学生干部往往因为学生工作、组织活动、社会实践等原因,跟社会有较多的接触,较大地提升了学生干部的与人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干部的经历也会端正学生的就业心理,适度减少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并增加学生就业心理的认知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及时调整自己。学生党员升学率普遍偏高是因为在发展党员的时候成绩是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要求获得奖学金、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的同学才能入党,多方面把关使得学生中的佼佼者才能发展成为党员,这样学生党员的升学率偏高也是正常的。而学生干部的升学率数据也表明:学生干部因为参加过多的课外活动确实对成绩有所影响,但是没有影响他们考研的积极性和成绩,出国的同学也是选择继续深造的,所以出国率和升学率两项结合,学生干部的考研录取比例远超普通同学,说明学生干部们大多能权衡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起到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群体的上进心相对于普通学生要强一些。无论是出国率、升学率、就业率,学生干部、党员的比例普遍比普通同学要高。我们研究就业材料时也发现,学生干部、党员的就业单位、工资待遇一般比普通学生要好些。从就业质量来说,学生干部69人中有44人就业,其中有21人就业于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等就业满意度比较高的行业,比例高达47.73%。这进一步证明了学生干部的就业能力高于普通学生。
综上,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升学和就业市场中都占据明显的优势。这一优势一方面体现在升学比例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就业的质量上。学生干部经历使得学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进入名企和收入优厚的行业。这可以初步论证高校共青团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通过各类学生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人情世故,帮助其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各类活动了解自身优劣势,从而有助于其在总体竞争中获得更强的就业能力。
三、高校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六维”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方案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和思路,本文提出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六维”服务体系:观念支持、心理支持、技能支持、考评支持、激励支持、渠道支持,争取做到服务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
高校共青团工作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具有工作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深入学生日常生活等特征,可以通过平时的各项学生活动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可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消除或缓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比赛、竞赛,表彰一批表现出色的学生从而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既让他们通过比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提升就业能力,又可以通过比赛的结果获取用人单位更多关注;更可以通过素质考评的办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让他们了解自身优劣势,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有目的地提高自身能力,完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还可以提供各种社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可以通过提供各类招聘信息、政府优惠政策,帮助学生早日找到合适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社会形势、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突显,共青团“六维”服务体系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通过对大学生的观念、心理、技能、考评、激励、渠道这六个方面给予支持,使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不断提升其就业技能,激励其积极参加各类技能提升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结果反馈自身优劣势并加以改进,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服务体系,最终使得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激烈的社会人才竞争,实现最终顺利过渡到社会的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为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构建高校共青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六维”服务体系如下。
(一)高校共青团要做好正确就业观念的灌输工作
大学生处于吸收外界思想、知识的黄金年龄,共青团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运用理论、社会现象分析、典型事例的正面引导等方法,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只在大城市就业、只找稳定工作”的错误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接受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勇于创业等新观念。
(二)高校共青团要做好心理锻炼和辅导工作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为获得职业做的心理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就业是大学生涯中最后的重要环节,更是大学生人生中的重大抉择。大学生基本上从入校时就会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并尝试为将来的就业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就业心理是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的心理现象。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增加与人交往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三)高校共青团要做好技能锻炼支持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用人单位越来越看中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较为系统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寻找合适的用人单位进行实习,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四)高校共青团要坚持激励创新体系
激励体系,即在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恰当合理地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奖励学生的创新行为和成果,使其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建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的积极反馈机制,即对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激励和奖励,从而形成整套激励创新规章制度。激励体系是共青团工作的主要特色,更能让参与者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动力,在就业时也能通过各类奖状博得用人单位关注。
(五)高校共青团要完善就业能力考评制度
共青团可以建立每个学生的综合档案,通过给每位学生设定学年素质考评目标,督促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从中获得就业能力,学年结束后针对每位学生的情况给予总结和发展建议,对就业能力低下的同学加强引导,查漏补缺,从而督促他们朝着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方向发展。
(六)高校共青团要做好就业渠道信息畅通工作
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组织体系广泛、宣传阵地多样、联系青年紧密的优势,与校外团组织特别是企业团组织加强联系,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通过建立就业信息网,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数据库,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通过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优秀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示,为用人单位挑选人才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另外,共青团需要主动做好毕业生信息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工作,及时总结调查结果,形成分析报告,帮助大学生了解本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科学预测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形势。
四、结语
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才的培养,实现的渠道是人才能够顺利地走向社会,体现出个体的社会价值。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大W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是高等教育价值的体现。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过于重视学历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共青团提升就业能力“六维”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找到了一个有效切入点,可以促使教育价值的回归。
参考文献:
[1]余燕.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21-24.
随着目前高校关于在本科层次学生中进一步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加强推进从本科三年级开始按学生班设置党支部的力度及全面推进党支部在宿舍建立党小组的要求,高校党员队伍正在不断壮大,高校的学生党建事务更加繁重。根据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高效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减轻高校党建工作老师的日常事务负担,集中精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品牌,成立在党务工作者直接指导下的学生党员自我管理的学生党建工作机构――“党建指导办公室”是使党建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有效举措。
一、机构性质
学院党委研究、指导、监督和协调学生党建工作的专门机构。指导办公室是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工作部门。其所有事务直接对学院党委负责。
二、机构宗旨
围绕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为工作中心,努力探索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创建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开创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全心全意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服务,充分发挥和凸显党员的先锋模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管理机制
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成立由学院辅导员任主任、党支部书记任科长、学生党员任科员组成的学生党建工作指导办公室。指导办公室下设秘书处、组织发展科、宣传科、实践科、培训考核科和外事科等科组,具体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各项工作。具体制度如下:
1.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指导办公室例会、各科组工作例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三次全体干部工作会议。各科组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总结本周工作及进行下周工作部署。
2.学习制度。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全体干部学习交流会。每次由指导办公室科长、副科长主持并作中心发言,每半个月对机构成员各项能力进行培训。
3.考评制度。每年对全体干部进行一次考评,考评不称职者即时解聘,对基本称职者进行谈话教育,对年度考评优秀者进行表彰。指导办公室全体干部均列入学院党务工作者进行教育管理。
4.监督、反馈制度。在党建指导办公室门口设立意见箱,接受全体学生的监督的建议。对党员、党支部提交的材料,原则上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对于申请、咨询等,原则上在2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5.值班制度。指导办公室副主任和各科组负责人须在指导办公室轮流值班。每天值班时间为08:30-17:30。
四、职能划分
(一)秘书处
党建指导办公室秘书处是负责机构咨询、策划、管理的职能部门,协助办公室主任开展工作,担任机构内部综合协调并承担机构整体形象的部分宣传工作。制定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指导办公室各级干部的管理、考核、任免制度,独立地行使考核权和监督权。定期不定期地严格、全面考核各级干部,促进干部作风建设。秘书处是党建办的一个下属部门,其主要职能如下:
1.起草机构各项工作汇报。
2.进行各项会议的记录工作,协助办公室主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负责指导办公室调研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加强部门间联系,加强内部建设。
4.负责各种活动及例会的考勤。
5.负责指导办公室值班安排及处理日常事务。
6.收集同学们的意见,针对各种线索展开调查研究,为机构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7.贯彻指导办公室工作方针政策,协调和督促各部门履行职责。
8.定期向主任汇报有关工作,及时向各部处传达主任的有关工作部署。
9.为年度招干工作提供考试题目、考务安排等方案,公平、公开、公正地为机构吸收新干部。
10.负责办公室财务管理。
(二)组织发展科
组织发展科是党建指导办公室组织工作方面的主管部门。根据学院党委的指示和决定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贯彻上级文件、落实学院党委关于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决定的具体措施,并经学院党委审批后执行。组织发展科下设干部组、党校组、档案组,各组的主要职能如下:
1.党校组。(1)制定党校开班计划。(2)党校学员的选拔及汇总。(3)党校开班的现场布置。(4)党校开办的后勤服务工作。(5)党校期间各类人员的考勤。(6)党校论文及各项资料收集。(7)党校考试试卷批阅。(8)党校结业证书的撰写、审核及发放。(9)党校期间财务管理。
2.干部组。(1)起草党建工作及干部工作计划,负责督促和检查执行情况。(2)筹划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创建和换届选举。(3)筹划学生党员干部的考核。(4)协助校级学生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示范党员、优秀党支部评选工作。(5)进行校级学风建设优秀学生党支部及优秀学生党员的评选。(6)党内表彰、奖惩信息的收集、记录和保管。(7)组织新生入学教育党课讲座。(8)学院学生党费的收缴。
3.档案组。(1)学院学生党员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统计和利用等工作。(2)学院党委新发展党员档案的审核及审批。(3)学院预备党员转正档案的审核及审批。(4)新生党员的档案审核、接收及汇总。(5)毕业生党员档案的审核及转出。
(三)宣传科
宣传科是学生党建指导办公室主管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主要负责理论与形势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新闻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等工作。宣传科的职责可概括为:对外宣传、对内教育、对上参谋、对下指导,横向扩大联系,纵向沟通信息,自身加强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宣传科下设网络服务组、宣传组、阡陌工作室。
1.网络信息组。(1)创建及经营学院学生党建主页,并与学院主页连接。(2)根据党建主页上各模块的功能及信息特点及时更新各模块内容。(3)根据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变化及时进行模块及信息调整。(4)党务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资料录入。(5)党内半年和年终统计。
2.宣传组。(1)学生党员各项活动的摄影信息采集及新闻稿的撰写。(2)出版党员活动海报、书面公示。(3)出版及及时更新学院学生党建宣传手册。(4)学生党建主页新闻信息的收集及整理。(5)学生党建工作的校外宣传工作。(6)宣传栏每日快报及信息的更新。
3.阡陌工作室《党员之家》――半年刊。(1)《党员之家》章节的构建。(2)《党员之家》的宣传。(3)《党员之家》的征稿。(4)《党员之家》的审稿及排版设计。(5)《党员之家》的印制及下发。(6)《党员之家》的经营。
(四)实践科
实践科的工作宗旨是促进党员投身社会实践,培养党员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使党员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科学实践能力,为广大学生党员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提供平台。
1.就业服务组。(1)为每一位毕业生党员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2)负责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出登记及转出党员信息收集及汇总。(3)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信息收集及汇总。(4)毕业生党员档案的审核、封装及转出。(5)暂缓就业党员的党籍管理。(6)组织毕业生党员宣誓。(7)暂缓期满党员的联系及转出工作。
2.社会实践组。(1)预备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安排及考核。(2)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安排及考核。(3)积极分子及申请入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安排及考核。
(五)培训考核科
负责总结推广学生党建工作经验,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措施。抓好党员教育,促进党内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员思想素质。
1.组织策划支部书记培训班。
2.组织策划学院党支部委员培训班。
3.组织申报学院党建及研究创新项目。
4.开展学生党建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专题调研。
5.组织策划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竞赛。
6.协助组织部关于在新生中成立学习小组的培训安排。
7.组织院级的各项评优。
8.组织策划学生宿舍党小组的评优。
9.关于学风建设优秀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党支部的评选。
10.组织策划形势政策分析大赛。
11.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计划的执行。
12.形势政策分析大赛的策划及组织。
(六)外事科
外事科是机构的对外窗口,主要负责本机构与各院系及兄弟学校的联系与合作。为机构主办和承办各类活动寻求和邀请合适的嘉宾,组织协调各类活动,提高机构的社会影响力和形象,是机构与外界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
1.组织党建指导办公室加强内外界的沟通与联系,进行经验交流、互相学习,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发展。
2.通过毕业生党员信息的管理,初步建立党员实习、就业工作体系。
3.与校外党支部进行支部共建的筹划及组织。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223-02
0 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人了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女毕业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如何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问题,提高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实现梦想的能力,并提出应对之策,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的紧急而重要的课题。为了解决此难题,作者围绕高职高专女大学生这一就业创业困难群体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并进行了实践创新,取得了实效,并总结整理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经典举措,对实现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梦想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 问题与成因
1.1 存在问题 从目前整体趋势看,三方面显示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第一,从就业率来看,女性低于男性。根据全国妇联2010年9月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平均投出九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投出44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56.7%的女大学生感觉求职过程中女生的机会更少。在调查的2012届大学生毕业生中,签约率女生低于男生10个百分点以上。
第二,男女大学生同工不同酬。虽然我国的法律为了保护妇女的权益,明确规定了“同工同酬”的原则,但是男女大学生薪酬方面仍旧存在差距。据相关调查显示,毕业半年后,女大学生的平均月薪2300元,而男生为2616元,仅为男生的87.9%。
第三,就业领域的限制。受“性别职业”和“行业隔离”观念的影响,我们都认为护士、家政以及幼儿教育等属于女性行业,而建筑、计算机和警察等属于男性行业。据统计,在集中创造性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领域的女生少之又少。
1.2 问题成因
1.2.1 传统观念 部分用人单位受到“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思想的影响过分夸大工作中女性的负面效应,将很多品学兼优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
1.2.2 用人单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由于用人单位需要全面衡量使用劳动力的性价比,因此,很多单位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对女大学生实行非准入机制。
1.2.3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很多单位需要承担女性职工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从而增加了单位的经济负担,这也是单位不愿意聘用女职工的重要原因之一。
1.2.4 家庭教育的影响 很多家长“望女成凤”的心理希望女儿工作稳定,舒适且离家近,更有家长怕女儿在工作中受累受气而寄希望与美好的婚姻。
1.2.5 女大学生自身原因 很多当代女大学生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很差的自我意识,很多认为“学的好不如嫁的好”,从而忽视了积累知识、能力以及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等,而是一味注重穿着打扮等外在形式,这样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而束手无策。
2 创新与实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探讨有效方法,积极提升大学女生实现梦想的能力,取得更大的成效。
2.1 加强市场调研,调整专业设置和教育方向 走访业内企业和和政府管理部门,把握行业对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调整学科结构与专业设置,从培养方式上逐步满足现代社会对职业女性的要求。比如,我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修改了教育方向,新增《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女大学生消费心理学》、《女大学生“四自”精神培养》等选修课程,在切实提高广大女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积极倡导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培养高级的食品人才打好基础。
2.2 依据市场需求和个性需要,积极做好性别差别教育 实施性别差别教育,不断强化女大学生的竞争、市场和主动就业意识,将为她们在未来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提供更好地帮助,才能更加彰显女性的就业优势。在招生环节,注重了理化知识的考察,降低女大学生在学习食品化学相关知识的难度;在教学环节,注重前沿理论知识教育,引导广大女生多涉猎最新知识,鼓励理论创新;在实践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女大学生管理能力,提高在实践中创新意识;在就业环节,着重指导女大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寻找工作单位和岗位,根据特色进行推介。
2.3 根据专业特色实施三循环教学,组织女大学生提前占领就业市场 根据食品企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高校教育时间特点,我校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组织开展了三循环教学模式。在大一暑假,组织一年级学生利用暑期到深圳面点王参与行业教学认知实习,学生得到充分锻炼,教师提高了技能,达到双赢;在二年级暑期,组织学生到马鞍山、泰安等蒙牛分公司进行教学实践实习,充分利用了企业资源,让学生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真枪实弹”演练;在三年级实习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不少于半年的顶岗实习,提高了女大学生就业意识,稳定了就业思想,提高了女大学生就业质量。
2.4 深入开展课前三分钟思想教育,强化女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我校创新开展课前三分钟思想道德教育,大大提高了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系党总支进行落实和监督,以系党总支为统领,教工、学生支部、团总支为抓手,学生专职政工干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三支队伍为主导,利用教师例会和学生干部例会对教师和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招募学生党员组成宣讲团,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共同实践并受益,期末表彰,形成了专职政工干部、教师、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四支队伍相结合的“三三制”工作队伍体系,形成上下互动,良性运作、整体受益的有效教育机制,发挥了“全员育人、双向互动”的作用,全面提高了学生思想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2.5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建设,积极拓展女大学生就业渠道 为了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学校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联盟关系并利用企业设备和技术力量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用人的零距离对接,同时建立牢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我们与企业共同探索了订单式培养模式,办起了上海双剑、河南众品等5个不同类型的订单班,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建精品课程,通过观察教学效果,总结好的做法,不断提高了办班质量,为企业输送了用得着、留得住的人才。
2.6 积极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加强女大学生实践教学管理 面对一年的实习期,学生的实训管理,是个大难题,任其自流就难以保证实训效果。通过调研和借鉴先进经验,深入实践了校企双导师制,并进行了规范。在每个实习点安排一名党员教师优先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此外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企业导师。此外,为了有效的解决学生实训过程中存在的教育培养、技能知道以及学生的组织发展等问题,应当另选两名学生党员或干部作为联络员,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双方导师。
2.7 聘请校企双方导师,做好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一入学,在新生入学教育里,就着重安排校内专家给全体大学生做关于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并组织学生参观行业内的企业,与企业领导和到时开展互动活动,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的重要性;把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在正规的课程中,曝光在学校课程督查小组的检查下,督促任课教师认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把就业指导课程做到实处;利用周末时间,邀请企业老总或者职业培训讲师到学校开展职业讲座,利用成功人士的职业历程或现身说法教育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活动,为将来打下坚实基础。
2.8 探讨组织培养问题,重视女大学生素质教育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及组织培养工作是我们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党小组,充分发挥企业党员导师作用,把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教育、培养与发展工作放到企业进行,并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就业指导,人生观、价值观及如何做人做事提高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9 针对不同起点情况,开展分级新生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作为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更是成功大学教育以及良好学生工作的开端和基础。为了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明确学习的目的,并顺利完成中学到大学角色的转变,课题组应当积极开始新生入学教育、此外,进行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进一步促进学生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科学的规划,将自己塑造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2.10 围绕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开展“三三五”完美女生教育工程 为了大力弘扬女性“四自”精神,提高女生综合素质,展示女大学生良好形象,促进女大学生成长成才,进而带动全体学生努力拼搏,开拓进取,不断加强系风学风建设,推进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树立良好学风,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我校顺利启动了“完美女生”三三五教育工程,并通过各项特色活动开展,达到了品牌活动育人之目的,推动了学生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拼搏奋进促发展,精雕细琢育人才!全院师生捧着累累的硕果,怀着满腔的热忱,昂首阔步迈向XX年。在此,我谨代表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向拼搏向上、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学生干部们表示热烈的祝贺!正是因为你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院今天的发展与进步!
XX年,全体学生干部勤奋工作,开拓创新。除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外,还配合院完成了各种阶段性工作和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很多场景让我感动:有的学生干部带病坚持工作,有的学生干部放弃了休假日,很多学生干部每天晚上忙到深夜……。但大家从来没有怨言,总是在忙碌中品味着收获的快乐、成长的幸福。所以,我院才能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创造一个又一个业绩,一次次得到学校的好评。同学们,全院师生感谢你们!
同学们,一年紧张的工作落下了帷幕,优异的成绩见证了你们的不懈努力,也见证了你们辛勤的工作。我为你们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付出的劳动有所收获而感到欣慰。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在一年里全院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干部”,我代表全院教师向被表彰的15名学生干部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这些同学再接再厉、不骄不躁,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希望全体学生干部都要以这些同学为榜样,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进取,争做优秀学生干部。暂时还没有受到表彰的同学,应以他们为榜样,认真查找不足,虚心学习,不耻下问,迎头赶上。
XX年,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高素质“留、下、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立足西部、服务山乡”的思想和健康体魄的合格人才为中心,以“认清目标、明确责任、三大工程、强力推进 ” 为工作思路,以“双创一巩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为契机,以学生成才工程为重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常规工作,强本争硕,真抓实干,注重实效,全面做好学生的教育、服务、管理工作。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我院学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XX年工作回顾
1、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把院风、班风建设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基层团组织理论学习基地的建设,引导、教育学生深入学习国发2号文件和党的十精神,还注意把理论学习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加强时事政治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会思考,以理论学习推动思想发展。
2、加强党建工作,做好组织发展以及预备党员和党员的再教育
截至XX年12月发展党员115人,转正党员87人,举办了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一年来培训入党积极分子50人次。目前,我院学生党员178人,占全院学生总数的29.8%。另外,举办预备党员和党员培训班,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3、狠抓学风建设,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展考研经验交流会、司法考试经验交流会、实习生总结及表彰会、公务员选调生考试经验交流会,表彰学习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优良学风班、文明寝室,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受表彰同学的先进事迹,做到用学生身边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形成严谨、勤奋、进取的学风。
4、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除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毕业生欢送晚会、迎新晚会、迎新篮球友谊赛、欢送杯篮足球赛、教师职业技能比赛,以及承办学校的“我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 成就辉煌”和“学习王瑗瑗事迹”大学生征文比赛活动、大学生征文比赛活动、清明扫墓活动、到养老院宣传爱心活动、学生党支部的参观会址活动、“学雷峰走进动物园”活动、春节赴上海、浙江勤工助学活动等,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赴xx、xx支教和参加中国人民大学“XX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等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我院共有 286人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90% 以上的学生提交了质量较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服务团获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称号,20名学生获得“优秀个人”称号。
6、真抓实干,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实行了目标责任制,随时掌握毕业就业动态,及时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同时,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和档案归档工作。
7、细致入微,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在12级新生中,通过班主任开展了安全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手册》宣讲学习活动;通过举办师生见面会和导师见面会加强他们对学院的了解和对专业的认识,让他们看到从事教育事业的光明前景和未来,增强他们的专业自豪感;通过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到新生班级中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在思想上引导他们积极追求进步,使他们从进校开始就有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开展新老生座谈会来使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帮助他们早日树立奋斗目标,增强他们专业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
8、认真做好贫困生的贷、助、补工作
做好贫困生工作,建立了582人贫困生资料库;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认真落实助学贷款、特困补助、勤工助学,为我院 18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入学贷款手续,为 5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申请特困补助,为4名找到了勤工俭学岗位,减轻了他们因经济困难而带来的精神压力,从而放下包袱,安心搞好学习。
9、积极参加“双创一巩固”等活动,圆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
动员和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宣传“双创一巩固”、“绿色大学”创建工作,推动了师生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养成;带领全院师生努力工作,顺利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的各项任务,有效的促进了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二、取得的成绩
(一)学生教育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学生违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学习风气明显上升,08级学生考研率达13.13%,英语四级过级率达39%,获得学校的嘉奖;09级的27名学生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其中10人获得了a证;10级(2)班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奖学金等各类获奖多于往年。各种体育赛事、文学活动、文艺活动、社会实践得奖率大幅度攀升,彰显思路对头、措施务实、成效可见。
(二)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到位
XX年我院结合相关学生管理制度,在加强和规范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共出台学生工作方面的制度5项,为学生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并将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流程化,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工作的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得到加强。
(三)教职工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一年来,全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教职工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表现在教学、学生管理的沟通机制逐步完善了;各类奖、困、贷、补、助落实到位;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学生干部培训、党员党课、文明宿舍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开展;辅导员、班主任下宿舍值班,为服务学生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也有了相应提高。
(四)招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今年招生计划115人,报到114人,计划完成率99.13%,在全校各学院报到率排名中居于第一名。今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6 .35%(其中11人考上选调生和公务员,65人考上教学单位,30人进入机关、金融、国有企业),在全校各学院就业率排名中居于前列。
(五)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构建了一支政治素质好、结构相对合理、优势互补、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善于做学生工作的“三化”学工队伍。同时根据学院实际制定考核办法,加大学工队伍的考核力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责任心明显增强,有1名辅导员被评为校级优秀辅导员。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我院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院全体学生干部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结果,为此,我再一次代表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向全体学生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寒假生活即将开始,在此,我给同学们几点建议和要求:
1、放松好心情。紧张而辛苦的一个学期结束了,首先要注意休息,放松身体,放松心情,过一个愉快而活泼的假期。
2、安排好学习。假期做好学习计划,按照计划按时完成寒期作业,把这学期认为欠缺的知识,利用假期闲暇时间补上,学有余力,利用寒假挑战更深度的知识,预习下一个学期的功课。
3、多多读好书。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充分表现了书对人类的重要性。假期里,如果有精力,一定要抽出时间,多读一些好的书籍,然后,把读书的体会同家长交流。
一、高度重视,制定方案,深入开展“三协同”建设活动
XXXX学院X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关于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部署,将以XXXX学院为基础,X年的6月份,自治区人民政府就要开展对各地市开展职教攻坚评估验收工作。因此,当前我们面临着四个关键时期:一是转型磨合关键时期,二是学校资源整合和磨合的关键时期,三是全面基础建设校园维稳的关键期,四是自治区职教攻坚迎接评估的关键期。我院对“三协同”活动高度重视,认为开展“三协同”建设,是确保学院平稳转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的重要契机,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亲自主持制定活动方案,推动“三协同”建设活动在学院全面开展。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掀起“三协同”建设活动热潮
学院注重宣传工作,努力营造“三协同”建设的浓郁活动氛围。我们在院班子领导、中层领导干部、教职工中进行动员部署,召开了教师代表和党员代表座谈会。同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学院网站、在校园广播站开设了“三协同”建设学习专栏。我们还利这个机会,建设一批宣传橱窗和宣传栏,目前,招标工作基本结束,等安装完成,即可开展宣传栏的“三协同”建设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形式,营造“三协同”建设活动的氛围,推动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学院的发展。
三、制订措施,扎实推进,确保“三协同”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一)开展制度建设。学院领导班子把制度建设作为“三协同”建设活动的重要抓手来抓好。目前,已经印发的工作制度X项,正在研究讨论的工作制度近X项。制度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为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正常化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专业设置。一是调整专业设置,学院新班子到任后,围绕梧州市经济发展需要,对原有学部和专业设置进行了合理调整,先后新增、调整设立了X个学部和新增、调整设置了X个专业,从而使学部和专业设置与产学结合更紧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二是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各种技能竞赛为检验手段,促进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到目前,学院获得获得全国大学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全国一等奖、全国三等奖、优秀选手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多个奖项;获得广西首届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汽车维修组全区第六名;获得全国电子商务师竞赛广西区初赛通过率的广西之最;首届毕业生有近XX人次通过了汽车修理工证、钳工证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
(三)增强服务意识。一是主动与我市各工业园区对接,积极探索高效的校企合作办学途径。自上年7月接管以来,我们就组织了专门的工作组,深入到包括XX陶瓷工业园区在内的各工业园区,特别是今年X月份,院党委书记XXX亲自带队到工业园区调研、洽谈校企合作事宜。我们将在做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在产、学、研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切实能为梧州市的工业园区建设服务,为梧州经济发展服务。
二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切实抓好毕业生留梧就业工作。今年我院有首届XXX多名学生毕业。学院新领导班子于上年12月中旬到位后,对毕业生留梧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工作非常重视,针对原来已安排绝大多数学生到广东实习的形势,采取积极措施,短短一个星期,邀请了以本地企业为主的XX家企业于XX年12月30日在学院里举办了首届毕业生就业双向洽谈会,各企业提供招聘岗位XX个,达成顶岗实习意向约XX人次,其中,有意向留在梧州就有近XX名学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124-02
在每年六、七月份毕业生离校之际,部分高校或多或少会出现毕业生不文明行为,如酗酒、破坏学校公物、寻衅滋事,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影响非毕业班学生正常的生活作息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文明离校教育,从根本上消除毕业生离校前的不文明行为,确保毕业生顺利离开学校,既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毕业生不文明离校行为产生的原因
毕业离校,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此期间,许多外在客观因素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毕业生思想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极易引起毕业生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方面
就业压力逐年加大。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实施,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在逐渐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有611万,2010年有630万,2011年660万,预计2012年毕业生将达到有680万。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惨淡而严峻,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由于学生的就业压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导致在校毕业生心中产生积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国家相关政策产生极大地不满,就业期望值与现实产生落差。
就业机制不完备。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实现就业,必然会优胜劣汰,其人生层次也会随着工作单位暂时的好坏拉开距离。加上部分毕业生对一些新的人事关系、行业认识不够,择业时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从而错过不少就业机会,使得找到好单位的毕业生踌躇满志,去相对较差单位的毕业生则唉声叹气,还有许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更是牢骚满腹。就业机制过程中各种非规范的社会行为与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更加剧了部分毕业生的不满情绪。所有这些都容易导致毕业生在离校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1]。
2.学生方面
个人情感因素。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方,一些毕业生恋人因家庭、就业等关系,毕业后没办法在同一个地方,不得不选择分手;一些朝夕相处的同学、朋友,也即将各奔东西。这部分毕业生心情充满无奈与苦涩,有些人心中的不舍和痛苦在无法排除时,会通过一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过激行为发泄出来。
对离校后的生活和工作感到迷茫。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即将面对社会,走向未知的生活时心态是既有对过去一切美好东西的留恋也有对新生活的憧憬、疑惑和担心,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部分适应能力差的毕业生就会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茫然。一些因各种人生挫折而存有的心理压抑的学生,极易通过不文明的行为达到一种宣泄的目的。
3.学校方面
学校教学计划安排不够合理。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学计划在最后一个学期主要安排毕业设计课程,而这一课程并不需要学生到教室集中上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应放松,这样的教学安排使毕业生精力分散,无所事事,易引发矛盾事端。
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目前部分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存在欠缺,对于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开展爱国教育和爱校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认真思考,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目前,有些高校在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中,仍然是随机处理,对毕业生缺乏规范的管理、对不文明行为缺乏规范的惩戒制度。另外,有些高校的毕业生不文明离校行为已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低年级学生最少连续目睹过两届毕业生不文明离校行为的全过程,他们很可能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毕业就是对学校和社会发泄不满的时机[2]。
二、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对毕业生开展以文明教育、纪律教育、择业观、就业观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为主题的教育工作,既为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1.高校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离校工作
学校应在毕业生离校之际召开专题协调会,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为组长,学生处处长、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为成员的毕业生文明离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另外,毕业生离校工作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到辅导员、班主任或学生工作部门身上,学校的后勤服务、校园保卫、财务管理、图书馆及校医院等部门都与毕业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毕业生过激的言行。因此,学校各个部门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离校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让毕业生顺利、愉快地离校[2]。
2.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使毕业生树立文明离校的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于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中,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文明”深入毕业生内心,真正解决毕业生不文明离校的问题。如开展“感恩母校”教育,号召广大毕业生为母校做一件有益的事情,教育引导毕业生学会感恩、学会合作,使毕业生感受到来自学校方方面面的重视、关注与关怀,增强毕业生与母校的浓厚感情;开展“严格校规校纪”教育,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和管理,重申学校纪律,使每位毕业生明确文明离校的各项要求,增强毕业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教育引导学生以健康文明方式告别母校等等。
3.发挥辅导员在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中的排头兵作用
辅导员在毕业生离校期间,要结合毕业生临近毕业时的情感特点对毕业生进行情感教育,用真情实感去感化毕业生,让毕业生具有自我调节情感的能力。辅导员要提前深入到班级、宿舍主动和毕业生聊天谈心,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和开导,化解学生心中的矛盾、疑虑和不安等。除情感方面外,在生活上也要对毕业生多一些关心,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重点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及其他特殊情况学生的教育工作,通过认真细致的谈心、沟通、引导,给予特殊学生热情的帮助和关怀,用一些细小的行为感动毕业生,使毕业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离开学校[3]。
4.加强毕业生离校期间的学生公寓服务与管理
学生公寓是毕业生不文明行为的高发地,毕业答辩后到离校前5-10天是毕业生不文明行为的高发期,在此期间由应学校整体部署,学生处统一协调,根据毕业生公寓的分布情况,采取学院分块分片管理原则,将工作责任划分到毕业班学生所住公寓的学院,集中力量深入重点区域。针对毕业生离校期间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宿舍管理部门应对所有公寓楼特别是男生公寓楼进行检查,并协助学院清除学生公寓内的废书本、酒瓶、矿泉水瓶以及各种垃圾,消除能够引起毕业生不文明离校行为的各种隐患。
5.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加强对其管理,教育他们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带动同学,规范毕业生的行为,从而使文明离校落到实处。另外,各学院要在毕业班公寓中安排学生信息员,出现问题苗头,及时告知毕业班辅导员,使辅导员在第一时间解决处理,发挥学生骨干的带头、示范作用。
6.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把文明离校教育深入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中,重视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工作,使广大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上岗、灵活就业”的观念,鼓励学生参加“三支一扶”活动,到基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除此之外,学校还及时准确地为学生提供招聘会信息和企业用人信息,千方百计和用人单位联系,为毕业生提供专场招聘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提升计划
Key words: employment quality;evaluation system;promotion pla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219-04
0 引言
自从 1999 年教育部决定统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对提高高校办学水平、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随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深入推进,相对单一的就业率评价指标已经不能全面、科学的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就业水平,整个就业工作评价体系除考虑就业率指标以外,应将就业质量纳入到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就是指在符合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教育产品 (高校毕业生)满足社会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要求的总和[1]。在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签约率和年终就业率情况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的前提下,需将就业工作重点从努力提高“就业数量”向大力提升“就业质量”转移,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持续、优质、高效发展。
1 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质量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而就业状况、用人单位质量和工作状况都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直接体现。因此,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应主要从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状况、用人单位质量和工作状况四个方面进行构建,根据其重要程度分别赋予分值25分、28分、12分及35分。
1.1 人才培养质量
截止初次就业率统计时,毕业生获学位比例、英语四(六)级过级率以及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的高低都是人才培养质量好坏的最直接体现,也与毕业生就业息息相关。学生若因结业或留校查看处分原因而不能在毕业离校时获得学位证,必然对其顺利就业造成极大影响,更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就业。而对于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及毕业生综合能力水平这些二级指标,用人单位都非常看重,可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对于毕业生综合能力水平情况他人很难给予客观评价,故采取毕业生毕业前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分项自评的方式加以衡量,评价结果分为强、较强、一般、较差和差五类,统一汇总后“强”或“较强”自评结果人数最多则该项指标得一分,否则不得分。
1.2 就业状况
就业状况包含就业满意度[2]、就业结构和解约率三项二级指标。就业满意度分别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工作压力、发展空间、企业规模、稳定程度、薪资待遇、专业对口、兴趣满足和总体满意度等方面加以衡量,把毕业生对就业的各项满意程度按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分别赋予相应的分值5分、4分、3分、2分和1分,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就业满意度,满意度大于65%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毕业生“就业结构”包括毕业生初次及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升学率以及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到部队工作的比率,其差异能有效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状况。而解约率包含毕业前解约率及毕业后半年内解约率,该项指标反应了毕业生就业的稳定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就业质量水平。
1.3 用人单位质量
通过分析来校招聘单位和学生签约单位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比率以及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比率来确定用人单位质量。通过比率所在档次确定相应得分。
1.4 工作状况
工作状况一级指标包括福利待遇(毕业后一年时间)、劳动保障、工作强度、工作与个人发展情况等四项二级指标。月收入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自身价值,以及对社会、企业贡献能力的反映,也是社会对他们认可程度的反映,应是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考虑到全国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进行比较。劳动保障方面主要衡量工作中的劳动保护情况、安全程度、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对身体的危害情况等。工作强度主要考虑周平均工作时间、工作压力及辛苦程度、工作稳定性及规律性、工作与生活和谐程度、是否有利于婚姻和兼顾家庭等情r。工作与个人发展情况主要从学习培训、发展前景及机会平等情况、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及获得尊重情况、工作满足个人兴趣爱好,达到人职匹配情况、工作创新性和技术含量情况等方面进行量化。
综上,得到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2 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计划探索
2.1 加强与专业学科密切结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学院应每年组织走(回)访用人单位不少于5家(次)。上半年主要走访新单位,院系领导分别带头深入挖掘和学院学科专业紧密结合的企事业单位,加强和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邀请优秀企业到校招聘毕业生,提高用人单位质量,积极为校园招聘活动搭建良好的平台。下半年主要回访老单位,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实证指导;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放毕业生工作情况反馈意见表和毕业生质量调查问卷,收集反馈信息,及时为学校提供决策参考。
各系应充分调研和主动分析与学科专业相关的行业领域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情况,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准确对本系学生的就业市场进行定位,提升就业市场的层次和就业岗位的质量。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面向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组织实施问卷调查,收集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掌握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组织学生代表到重点合作单位进行参观实践,加强与相关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建立健全学院学生就业促进机制。学院领导在全院教职工大会上及时通报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学生签约情况以及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等,号召教职员工全员关注和促进学生就业工作,利用企业培训、外出带实习、科研合作等机会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努力实现毕业生到高层次的用人单位就业。每年评选出关心学生就业,对提升学生就业质量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学院学生就业质量提升贡献奖”。
2.2 优化就业指导与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相关组织工作。严格按照不低于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数400:1的比例选派4名授课教师。根据安排,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活动,做到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全程化。
此外,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学院团委每年都要分校区开展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一二年级开展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抗压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语言表达、文字表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立项支持学生开展就业创业类、专业相关类、人文社科类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使学生了解相关行业发展情况、专业就业形势以及企业需求,认清专业知识技能、自身综合素质与创业、就业的关系,以利于在校大学生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科研方面的师资优势,在三四年级组织学生到各个科研平台开展课外科技创新项目,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迎合用人单位的相关需求,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院于每一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前举办一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工作座谈会,同时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对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单位进行详细统计汇总,院系领导分头邀请毕业生就业意向单位来院招聘。
借助学院校友资源促进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每年组织1-2次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邀请1-2名校友来校做大学生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帮助学生科学谋划、明确目标、及早行动,真正消除学生中存在的心理迷茫、就业困惑、定位不准等不良现象,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生涯决策能力,促进他们选择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出路;在学院网站上收集整理出学院毕业生求职感悟供在校学生借鉴,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传递求职经验技巧;做好已毕业学生的信息收集更新,保持联络通畅,并及时提供给下一届毕业生,便于他们向校友开展具体的就业咨询,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3 强化毕业生就业帮扶与升学指导
建立学工办(及院团委)、学生党支部、辅导员、专业导师(及教工党员)和院系领导五位一体的就业指导团队,毕业生就业指导全员化、立体化地分类进行。学工办(及院团委)负责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和女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有益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思维,并重点做好推荐工作;学生党支部负责对学生党员的引导教育工作,号召广大学生党员争当就业典型,为其他同学做好榜样,带动其他同学就业,在学生中营造积极就业的良好氛围;辅导员带领学生干部为全班毕业生就业做好服务,及时跟踪学生的就业意向和签约动态,为提升班级就业质量做出最大努力;专业导师与教工党员对口准备考研的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及时为考研学生提供复习备考的相关技巧和精神支持,以提高升学率,及时督促指导学习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帮助推荐他们成功就业,把升学率和毕业率纳入毕业班专业导师的工作考核;院系领导于每年九月份分头走访毕业生宿舍,了解学生就业思想动态,进行就业充分动员,次年五月份与暂未就业的困难学生座谈,了解学生想法和困难,进行重点指导和推荐。
2.4 营造氛围,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基层项目就业
学院每年组织创业讲座(或论坛)2次,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提升创业意识和能力,增强创业技能培训。以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和云南省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积极提供创业咨询服务。
通过形式多样的政策宣鳌⒆ㄌ獍嗷嵊刖鸵抵傅嫉确绞交极营造氛围,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和成才观,增强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毕业生面向国家大力倡导的优秀基层就业项目就业。积极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促使毕业生就业去向多元化。
3 结语
研究高校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估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院系如何精准有效地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构建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索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计划都是基于长期在普通高等学校院系开展就业工作的积累和总结,学校和院系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都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本评价体系及提升计划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行性,不仅在本校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也对国内高校开展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参考借鉴并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76-02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同志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同全国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一、高等职业院校肩负培养合格建设者的社会重任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有700多万人。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更要以德育为先,培养的学生应德才兼备、爱党爱国、诚实守信、品德高尚,富有社会责任,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和传统美德的优秀公民。
高职毕业生有一定的特殊性:入学文化素质较低而就业期望较高,学历档次低而社会就业录用学历要求高,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尚未达成共识等,因而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压力更大,思想也更为动荡。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景气,国内政治经济改革正处于攻坚期。近两年,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增大,家庭、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而且自我定位较高,但自身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不足、情绪不稳定、承受挫折能力较差,学业繁重、前途迷茫等一系列社会和个人因素,常使得从青春期向成人过渡的大学生容易在思想上、心理上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多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交融,给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二、探索适合高职生特点和需要的毕业教育方式
1.理想和信念为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毕业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崭新人生、奉献社会的开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从基层工作做起,思想教育应立足于引导毕业生胸怀祖国、回报社会、扎根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指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塑造“从基层做起,平凡中创造非凡”的职业精神作为毕业年级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升华。例如,学校可以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做报告,开展“传经送宝”活动;请优秀校友同大家一起交流在工作中的各种经历,鼓励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心系国家发展来设定人生目标,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开展典型教育,把优秀校友在大学时代的成长历程、求职过程中的体会、感受、技巧方法等经验传授给即将毕业的学生,让这些好经验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宝贵财富。
学校设计举办“立志基层,远航”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围绕高职生到基层就业、村官计划、入伍参军、自主创业等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鼓励学生多层次就业、创业。学校积极发挥任课教师和班导师的资源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毕业生树立职业理想,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终身学习、感恩母校、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强烈愿望。
学校还要加强就业观、择业观与创业观教育。大力宣传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正确树立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择业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加强毕业生防范就业陷阱的指导工作,使毕业生增强就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开展毕业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面试技巧辅导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软实力。
2.职业指导护航,帮助学生多渠道实现职业理想。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成功的渴望,也对即将面对的社会和职业存有迷惘。学校通过开展“创明天精彩人生”职前培训、“走好事业第一步”职业指导,“远航从这里开始”人生导航等活动,帮助毕业生理性对待角色转变,做好步入职场的各项准备。学校可邀请知名教授学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优秀博士硕士学长等联合开展成才发展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帮助,有效疏导毕业生的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还要科学构建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体系和以学生为本的就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充分调研就业市场、探索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以团体训练、个性化咨询、就业实践、就业网络平台为补充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体系,有效提升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同时,毕业班辅导员、班导师积极走访每个毕业生宿舍,热情关心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等进行座谈,为他们提供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帮助及早落实就业单位。
3.丰富校园活动,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富于变化。学校应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创新教育载体,深入挖掘活动内涵,营造尊重、隆重、感动的校园毕业氛围,开展有感召力、有吸引力的教育活动。组织毕业生“回眸大学,感受成长”,积极引导毕业生认真总结在大学的学习收获,开展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学生在校期间在思想成长、技能培养、志愿奉献、校园活动等方面的优异成绩,展现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指导毕业生“毕业思源,成长思进”。此外,学校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仪式,充分发挥毕业典礼在凝聚力量、升华情感、传承文化等方面的育人作用。通过庄严的升旗仪式、隆重的毕业典礼、感人的毕业晚会、精彩的“闪亮青春”大学生活巡礼,以及毕业许愿墙、“我为母校献礼”等活动,营造依依惜别和殷殷祝福的毕业气氛。邀请教师中的优秀党员为毕业生党员上大学最后一次党课、学有建树的老教授为毕业生做最后一次学术报告、辅导员和班导师组织最后一次班级活动等教育形式,让每位毕业生在智慧和爱的嘱托中,切实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激发学生感恩母校、感恩师友的情怀。学校在毕业生中开展新校友登记、发放校友通讯录,招聘“百名信使”等活动,让毕业生带着母校家一般的亲情温暖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曹士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任经辉.关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8).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00-02
影响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问题: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我国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新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有可能不断凸现,这些问题必然会投射到就业工作中来。二是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依然较大。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有660多万人,比去年增加了30万,再加上以往未就业的毕业生,仅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就超过了700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解决高校毕业生总量、消化增量的难度还在进一步增大。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由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适应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原因,用人单位“招聘难”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倾向。
一、主要经验
1.学院领导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方能有序进行。独立学院领导应深入了解、分析研究,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建立职责明确的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构。同时,学院还应制定相关的文件,进一步明确就业指导小组、学工办及班主任在就业工作中的责权利,以充分调动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更好地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做好服务工作。学期开学初,院领导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明确指出,学院本学期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开辟就业基地,学生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学风和就业这二条主线,院领导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多次研讨就业工作。学工办专门有二名老师分管招生就业工作,并利用多方渠道,要求全员参与。
2.加大就业考核奖励,促进就业率稳步提升。学院就业指导应充分发挥兼职班主任队伍和专职辅导员队伍的作用,紧紧依靠学院全体教职工形成的就业指导网络,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广大毕业生热情帮助和无私关怀,对毕业生进行个别指导,发挥了较好的效果。学院先后通过了文件“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毕业班班主任延长一学期业绩分经费使用的办法”,文件明确了对就业工作作出贡献的教职工的奖励办法。同时,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毕业班班主任签订了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的目标责任书。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促进就业的积极性。
3.增进就业服务意识,发挥学院主渠道作用。学院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置,正确定位就业目标,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多次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对有关行业内的人才需求和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应聘过程中的维权和风险防范进行说明。通过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就业观。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先后走访了江苏省内南通、张家港市等多家用人单位,了解了市场,巩固了联系,增加了感情,并积极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对毕业生的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③采取专业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学院与多个城市的多家实训单位联系,利用寒暑假或专业实习的机会安排学生前往各类实训机构进行项目实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职业素养,又使相关单位考核了学生,不少学生通过实习留在用人单位就业。④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南徐学院成立了自己的“创业示范园”,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虽然刚刚起步,但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⑤学院根据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意愿对他们分别进行帮扶,给贫困生发放简历制作费用补贴和考研复习用书的补助,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考研复习场地,为学生的考研之路铺平道路。
⑥学院建立了需求信息公告平台,成立班级信息员制度,构建了QQ平台和飞信平台,及时公布招聘信息和通知,真正做到快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信息。⑦及时传达落实各级各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做好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的咨询,努力开拓就业新渠道。
4.加强教育引导,确保毕业生文明离校。学院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做到关心到位、服务到位、措施到位和责任到位;加强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加大督察力度,通过橱窗、报栏、横幅、展板、广播等形式宣传文明离校,加强对毕业生安全教育、文明教育和纪律教育。召开了2011届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及毕业班班长、团支书、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会议,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力量在文明离校中的积极作用,教育他们既要当好表率,又要努力做好其他同学的工作,毕业生全体党员向全体毕业生发出文明离校倡议书,努力营造热烈、轻松、和谐、文明的离校气氛。重视毕业生殊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有心理困扰的学生、不能按时毕业及其他特殊情况学生,给予热情帮助和关怀,积极做好谈心、沟通、引导工作。学院积极开展“心的起航”、“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感恩教育”、“大学生职业教育”、“毕业生征文”等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毕业生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留下美好的记忆,给同学留下集体的温暖,给母校留下美好的印象,给低年级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他们的爱校情结,抒发毕业生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离别之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年南徐学院2011届毕业生全部文明离校,并且得到宿管办、保卫科等领导和老师的高度称赞。
二、今后的工作方向
1.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南徐学院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当成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去,在“南徐学院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毕业班辅导员应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学习有关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能够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各种理论和实战方法,加强自身就业指导能力。
2.加强素质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资源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行不同内容的辅导,强化毕业生的各种咨询辅导,尽力缩小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使毕业生找准定位,树立现实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加强毕业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进行毕业生临职前的各种心理辅导,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特别关注拿不到学位和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心理状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让毕业生顺利地踏上工作岗位。
3.加强交流合作,畅顺就业渠道。学院在就业工作中要做到全员参与,多方面开辟就业渠道。要积极主动地与各市各地人事部门、人才市场及各类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络。加大接待和联络用人单位进我院招聘毕业生的工作力度,诚邀其通过各种方式招聘南徐学院的毕业生,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职位选择。加强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做好用人单位的注册以及应届毕业生个人电子档案建档工作,建立更加方便的供需“双选”的平台,开通就业咨询热线和就业专用邮箱,畅顺信息传播渠道。鼓励支持学生灵活就业,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将充分利用南徐学院学生家境优势,提供毕业生国内升学和出国留学的多种途径,并鼓励学生考研,参加公务员考试,以减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在学生就业工作中,我们还会面临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和创新。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的不断变化,要不断创新就业工作理念,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