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研究范文

时间:2022-02-05 13:30: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匠精神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匠精神研究

篇1

[DOI]10.13939/ki.zgsc.2016.51.122

在2016年“两会”报告中,总理提出了“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创品牌。”工匠精神的提出,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一方面体现了高层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表明了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呼唤以及工匠精神的缺失,同时也表明了在职业教育中对工匠精神的忽视以及培养过程中对工匠精神培养的欠缺。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构成

所谓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是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1]。

工匠精神的构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度的敬业意识。无论是过去的木工、石匠还是医师,他们在自己的师徒传承过程中,均具备高度的敬业意识,将这项工作视为养家糊口甚至光耀门庭的终身事业。他们热爱并忠诚于自身的职业,将职业视为事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专注于事业,不投机取巧,不向利益和干扰妥协,也很少中途转换工种,对这门手艺精益求精。

二是深厚的职业素养。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工匠们怀着敬仰之情,对自己的所从事的工作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巧,有着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他们具备融类旁通的能力,具备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能够想出办法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比如巧夺天工的赵州桥,均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职业素养。

三是高超的专业技能。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工匠们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在没有大型机械化和电气化生产与加工设备的年代,他们仅凭自己的手工劳作,就能打造出不朽的传世之作,这种作品体现了工匠们高超的专业技能。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改进技术与工艺,追求极致完美的细节与品质,对产品质量采取严苛的检测标准,反复雕琢产品,不惜一切代价提升产品品质,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不达要求绝不交付客户[2]。

四是发展的创新能力。工匠们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本着对手艺和作品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劳动的工具、流程、工艺、选材和作品,他们具备一种创新和改良的冲动和本性。这种随着时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创新能力,是工匠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

2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方式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作为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职业素养的养成,职业技能的获得以及职业发展的延伸。这三个方面,抽取了高职教育最本质的内核,强调突出了职业的特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熏陶、外化与内化,是职业素养的养成方式

职业素养,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这是高职教育最应追求的价值取向和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它的养成,主要是三个步骤,一是熏陶,二是外化,三是内化。

这种熏陶,主要是环境的影响,从学生一进校,他所得到的就是如何成为合格职业人方面的熏陶,包括着装、举止、职业方面的思想意识等,从而为三年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打下基础;外化的作用,体现的是一种教育和引导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比如课学教学的纪律要求、班会、社团活动等,使一些规范性的职业要求或礼仪,变成学生自身必须遵循的行为习惯;内化,就是在长久的教育过程中,将这些必须具备的职业行为规范和要求,变成学生自身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指南。

2.2 模仿、操作和定型,是学生职业技能获得的方式

技能不同于知识,它必须通过亲身的操作才能获得。因此技能的训练,一般要通过三个过程:模仿、操作和定型。模仿,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即通过一些真实的项目或案例,在自已操作一遍后,给学生以模仿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对所操作的物体或项目获得自己的认识;经过这些步骤后,学生即可举一反三,将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这种技能即可在他的头脑中定型。

2.3 观察、训练和体验,辅助学生职业发展的延伸

高职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并非一定要在原有的岗位干一辈子,有的可以走自主创业的道路,有的可以向技术或行政主管的岗位发展。笔者在进行一项课题调研时,发现企业用人时,对学生完成本职工作的意志坚定性及与人合作的亲和力方面更为关注。因此职业发展的延伸,立足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着力培养其今后职业的迁移能力,其方式主要是观察,训练和体验。观察就是学生通过了解以前毕业的学长们所从事的岗位,以及职业的发展趋向,给自己提供良好的人生或职业范例;训练就是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团及班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得到与人沟通、合作及相处的能力;体验,就是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通过顶岗实习等职业的扮演,获得对职业的认同,提早以职业人的身份进入真实的职业环境中。

3 工匠精神渗透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工匠精神的欠缺,恰恰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提供了外部条件及内在驱动力,将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是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培养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工匠精神渗透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构建真实的企业文化环境,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

真实的企业文化环境,一是在心理上促进学生的对自身职业人的身份认同;二是构建工业化的学习场景;三是构建企业化的生活环境。通过这三个方面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职业人的身份认同:职业的认同感,是高职学生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是要加强的。一是要搞好专业教育,在学生进校时,就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之明白自己的专业定位与专业面向,明白自己毕业后主要从事什么工作,所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从而使他们从内心树立学好专业和今后氖抡飧鲎ㄒ档男拍睢6是已毕业学生的回校教育,通过聘请一些已经毕业了的优秀学生回校,对新生进行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与工作职责教育,从而使这些在校生更明白今后的就业面向及工作职业,也会使这些在校生明白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三是安排专业顶岗实习,通过在企业现场的顶岗,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里得到真实的职业锻炼,使他们进一步熟悉将来的工作环境,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融入将来的工作中去。

工业化的学习场景:这要求高职院校的实训场地布局,完全参照真实企业的工业化的布局进行设计。一是教室的布局,要求能满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需要,具备理实一体的布局,教室前半部分上课,后半部分可进行实训;二是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应完全按企业的完整的生产流程进行设计和布局。设备的摆放与产品的生产流程,要全部与企业的真实生产流水线布局吻合;三是校园的布局,要引入企业文化,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使学生虽是身在学校,但更具身在企业的感觉。

企业化的生活环境:在学生宿舍引入6S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实训课时,如电类及机加工一类的课程,要进行班前安全讲话;在着装上,实训课一律着正式的工装进行实训。

3.2 使用真实的实训项目,使用双师及学做合一的教材体系,培养职业技能

真实综合的实训项目:对高职学生的技能训练,真实综合的实训项目是前提,教师在组织实训项目时,一定要从企业的真实案例,将所教学的知识重点放进这些案例中。通过真实综合的实训项目,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案例中。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条件。双师素质教师既具有理论知识功底,又具有在企业的工作经验,能对学生进行理论与技能的培养。

学做合一的教材体系:开发学做合一的教材休系,借鉴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体系来开发教材,按照工作过程、依据技术难度、成体系地进行开发。比如在开发“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这门课时,一就按照对机械加工由易到难的程序进行安排,在章节上依次为“外圆柱面、阶台的数控车削加工”“ 锥面、成形面的数控车削加工”“ 沟槽、螺纹的数控车削加工”“ 内轮廓的数控车削加工”“ 异形面的数控车削加工”这五个单元来进行学习;二是在课程体系上进行重构,可以按照德国模式,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也可按照英国BTEC模式,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来进行课程开发。BETC的学习单元分为两类:职业单元和核心技能单元。职业单元又分为三种:必修单元、选修单元和补充单元。核心技能单元也分为两种:必修(包括交流、数字应用和信息技术应用)和选修(包括与人合作、改进自己的学习和和成绩、解决问题)[3]。三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再是传授式的教学,而应采取案例式、项目式、工作室式、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教学,在知识的传授上把握“适度”“够用”,在技能的传授上把握技巧的训练。

3.3 加强顶岗实习与职业课的训练,促使职业发展的延伸

顶岗实习是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与职业技能训练的最好方式,通过顶岗实习,能让学生快速地对职业素质进行运用,包括职业人的心态树立、与人相处的能力、遵守纪律的能力、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能力等。这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非正式亮相,对于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力起到重要作用。职业课的训练,能使学生在课堂的环境中,获得对职业角色的认同,加强训练的同时,能理论化地使学生获得对职业的认同。

开发职业训练课,如形体课、艺体课、演讲沟通课、通过学术讲座或选修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

参考文献:

篇2

一、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提到“工匠”一词,不少人会想到做木工的匠人。曾经有电视节目《大国工匠》,真正意义上从匠人匠心的角度出发,挖掘我国各个时期和地域的匠人文化,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也不同,凭借着自身的悟性和不断的努力,成为某一行业顶尖的人物,其高超的技艺水平是无人能替代的。这些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执著坚守,持之以恒,并不断创新。这就是传说中的工匠精神。

大多数匠人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其基本的理念就是精益求精。主要就体现在其职业的操守,对待自己的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认真钻研;每一个产品,甚至每一个细节,都严格对待,追求极致和完美;每一道工序的设计和完善,都需要亲自上阵,使得自身技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品质;对于新技术和新科技,也保持着不断学习和研究的态度,执著追求,从而打造出其特有的品质,使其他品牌无法超越。

二、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匠人精神的重要性

(一) 顺应国家的领导方针

新?r期的企业培养方针是“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的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我们至少掌握一门精湛的技术,追求尽善尽美的品质和产品,不断吸收新思想、新技术,创新发展更多的新工艺,从而独创品牌的效应。这不仅是时展的需求,也是培养高职学生素养和品质的法宝。

(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报道数据显示,大多数百年老字号的企业,多数都集中在日本、荷兰等少数发达国家,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中有许许多多的匠人,传承和发扬企业的王牌精神和精湛工艺,秉持着一种屹立不倒的匠人精神。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具备这种精神,会严格要求每一个产品的细节,从而形成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在百年的风霜中屹立不倒。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

(三)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在传统的社会中,为了能够为供需双方提供对等的价值度量,产品和质量即使优良,也不会大面积地传播出去,即所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自21世纪以来,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动脉,各种企业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和新技术,通过互联网不断创新和发展,信息的不对称性也逐渐被打破,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动方,掌控着市场的动向。此时,产品质量就成为企业形象的唯一衡量标准,一些有瑕疵的产品在这一时期无处遁形。因此,企业需要匠心精神,职业院校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匠心精神,从而在信息化社会中站稳脚跟。

(四)是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其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培养的是创新型的技术人才。市场中的企业迫切希望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能够一毕业就直接上岗工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学生也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在帮助学生促进自身专业技术提升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工匠精神,使其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工作甚至是每一个零件的细节,以工匠的态度指导自身的行为。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才能实现校企合作,学校为更多学生提供实习经验的同时,使其能够提前体会匠人精神的内核,使技术和思想共同进步,从而为企业和社会输入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促进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五)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保证

在我国,职业院校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及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使其能够适应不同职业和岗位的需求、适应生产和管理,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要求其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同时也需要具有严格、认真的职业态度,敬业、专心的职业精神。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企业才愿意为员工提供岗位。因此,在工匠精神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除了让学生具有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培养一种崇高的工匠精神,从而为其日后的就业发展和全面成长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

(一)弘扬和建设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如今,高职院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因此,院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下工夫,努力建设具有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将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匠人精神的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化锻造。例如,教师在进行技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新媒体技术和课件等,为学生讲述匠人精神的代表人物,其中包括以解牛闻名于世的庖丁、亲手拼接航天之翼的女工程师薛莹以及各行各业驰名中外的领军人物,为学生讲授匠人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历史,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匠人精神的核心和精华。同时,教师也可以举办一些演讲和活动,跟学生畅谈匠人精神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就?I创新教育将匠人精神纳入其中

高职教育所肩负的使命就是培养创新和服务性人才,使其能够创新发展工艺技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和思想基础。因此,在进行职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匠人精神为基本的思想内核,为学生设计生涯规划,培养其创业意识和服务的精神,促进学生具备主动就业和创业的意识和思想,为其提供更多选择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在课程教育中融入匠人精神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专业课的学习和教学依然是最主要的中心环节。教师科学地设置课程形式,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设计教学的重点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把传统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顾虑到专业的特点和未来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类型,认真分析市场的结构和特点,准确把握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就业能力为基本的导向原则,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规划的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匠人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彰显出高职院校特有的教学特色。

(四)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中体现工匠精神

学生在高职院校接受教育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会学习到许多关于技术经验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生产和服务。但是,只掌握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大国匠人精神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专业特点等客观因素,在保证学生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适当地对其进行技术和个性化培养,使其能够充分展现个人能力和水准。学生精通一门技艺的同时,会得到不同职业类型的迁移,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使其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五)实施现代学徒制,体现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由企业的高管、技术人员以及行业的专家组成,使教师的素质和职业水平能够得到质的飞跃。因此,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互帮互助,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想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成果的研究和发展,从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升华。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能够共同提升,通过情感和知识的交流,实现思想上的碰撞,从而为学生传递出精益求精和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校企合作塑造工匠精神

篇3

(四)创建好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引导岗位员工爱岗敬业、实现岗位成才的需要。过去一直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尊重人才、尊重科学是一个团体,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现在基层单位成立以劳模为中心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带动身边的人学技术、钻业务,为引导岗位员工爱岗敬业、实现岗位成才奠定了基础。

二、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要有强有力的专家团队。我单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团队以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三秦工匠、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工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钳工高级技师***为领衔人,骨干成员共有13人,其中包含高级技师1人、技师3人、机械工程师3人、电气工程师2人、工艺工程师1人、岗位操作能手3人。强有力的专家团队保证了在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专家团队还加强与中石油各企业的技术交流,不断的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要有稳定的资金做保障。公司总部每年定期下拨科研基金,基层单位针对科研项目、技术改造、小改小革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方案,保证技术技术团队有荣誉、有尊严、有地位。

(三)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团队是基层单位各个方面的专家里手,在解决生产现场难题、技术改造、设备故障排除、设备操作维护等方面技高一筹,是其他人学习的榜样和传授技术的师者和技术交流的知心人。

三、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的作用

(一)落实技术创新职责。“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专家团队都是行业内的行家里手,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务实的创效思路,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6台管体车丝机螺纹净化装置的设计和制作,实现了全自动化吹扫;完成了管加工一分厂信息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制作和安装,目前已投入使用。申报了《一种接箍车丝机刀塔拆卸安装工具》、《液压组合式阀门更换定位器》和《一种切断机卡爪装置的改进》三项专利。

(二)落实人才培养职责。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前,“师带徒”、质量和安全专业培训是企业一直推行的学习模式,伴随着工作室的建立,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劳模创新团队走上讲台授课,实现员工与劳模的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每月由技师对维修人员进行一次机械、电气专业理论的集中培训;带头人***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工作室创建与发展》、《专利申报的方法及事项》的专项培训;工程师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管端车丝机刀台维修基本方法和维修要点》、《管端车丝机尾座维修基本方法和维修要点》、《车丝机日常维护保养》等多项专题培训。每一个工作室成员也摒弃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和“留一手”的思想,及时对团队成员讲授技术工艺。将工作室建设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化平台。

篇4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18

1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

“工匠精神”即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等,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因此工匠精神可以理解为对职业的敬业精神,对工作的认真精神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它是一种职业精神。

随着现代物流行业迅速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物流管理行业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因此,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学生严谨务实,脚踏实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只有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物流专业人才,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本文下面将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及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其他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培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2.1物流企业岗位需要学生具有“工匠精神”

物流业属第三方产业,它给予社会提供的是一种服务,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对于物流服盏囊求越来越高,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诚恳的服务态度、专业的服务技能才能满足这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是抓住了物流管理人才与物流产业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在现行社会,物流企业岗位有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配送管理、信息技术和客户服务等,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不尽相同,客户的需求也各式各样,所以学生在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时,需要与时俱进,具有“工匠精神”,对于完成的工作任务要达到精益求精,以最高的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这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2.2个人职业发展特点需要学生具有“工匠精神”

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但是缺乏工作实践经验,因此学生工作以后,需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工匠精神,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取得很大的成就。物流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更看重员工的吃苦耐劳、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的精神。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员工严谨负责的态度至关重要。因此,学生想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态度,这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

培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有“工匠精神”,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培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几个途径。

3.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职业精神,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决定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向。在制定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所以,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改革的过程中,每一门专业课程要明确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仓储管理实务》是针对物流管理中仓储岗位学习的核心课程,其中不仅包括仓储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了法律法规、环保、合同的签订、与客户沟通等构成职业能力的基本知识学习,更要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意识。

3.2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改革教学方法,减少讲授的内容,增加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就具有“工匠精神”意识。物流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关键,要注重实例演示和动手操作训练,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形式。实施信息化与项目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强

调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

的过程中,通过获取任务信息,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方案总结等环节,掌握物流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从以前的讲授教学转变为引导教学,首先开发课程项目,设计学习情境,并信息化课程资源于互联网,通过针对性地讲授,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信息化与项目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3.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学校的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加快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充分利用实训场所,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工匠精神”,双师型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校企合作,除了聘请企业里具有教师素质的实际工作人员来校任教,除了让企业专家传授理论知识以外,更重要的通过企业专家的教学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同时还可以把现有的专业课老师派到物流企业去实践学习,让老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成为具备企业“工匠精神”的双师型教师,这也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4结束语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是重在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很高的技能水平,还需要有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要求不仅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都要有一丝不苟、严谨创新的态度和精神,在以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才能更上一层楼。而这种精神的形成和培养需要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就要重点培养和教育,以后才能真正具备“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施伟萍.基于“工匠精神”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教通讯,2016,(26):1719.

[2]李梦卿,杨秋月.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126.

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耦合

作者简介:李梦卿(1969-),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比较职业教育;杨秋月(1994-),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主持人:李梦卿;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重点资助研究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研究”(编号:2015A100),主持人:李梦卿。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21-06

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工匠精神”。《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显现古人对“工匠精神”之赞誉,《天工开物》堪称凝聚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工匠宝典,只其“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一句足可见对“工匠精神”之追求。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的精心雕琢、孜孜不倦地改善工艺的职业追求和信念,更要不断吸收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技术,进而创造出新成果。落实到个人层面上,“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产品负责、让企业满意的认真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且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学生严谨务实,脚踏实地地学习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循序渐进地养成高尚的职业情操,以敬畏的心态对待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逻辑阐释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推进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65亿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7.3%,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力市场要求职业院校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的优秀基因,工匠精神培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本质内涵、价值取向与实践内容等方面存在耦合关联。

(一)本质内涵相通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逻辑内涵上存在紧密耦合关联,具体表现为三个向度:逻辑起点、逻辑条件、逻辑结构,即回答了为何必须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并行、如何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协同发展以及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哪些具体内容上相关联的问题。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注入“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然而,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困境,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与“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素养缺乏、“工匠精神”缺失,无法完成现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的逻辑起点正是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对接工作岗位以及由此引起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各种危机。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条件耦合,只有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精细化发展的前提下,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工匠精神”培育高度一致才能形成。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注重对其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更要重视学生的内涵发展,兼顾通识课程、文化课程的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表现出对产品的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技能型人才也应讲究精细化培养,使之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结构耦合表现在二者都是通过“政府-社会-职业院校”上下互动、多元主体协作培养。在横向结构上,包括制度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教育教学层面等多个向度;在纵向结构上,包括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和内部精神理念两个层面。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横向和纵向逻辑结构上协同共治,是有效支撑制造业升级的现实选择。

(二)价值取向一致

当前,“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现代价值取向上产生耦合效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学生将在毕业后直接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成为工作在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对自己的学习高标准、对未来的工作严要求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先进制造业培养一大批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精湛制造工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现代服务业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服务理念和现代服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为基础产业和艰苦行业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2]。大国工匠是“工匠精神”的具体化,代表着制造业强国技术技能人才的最高水平,通过《大国重器》、《大国工匠》节目的播出,人们了解到工匠在产品和服务上,表现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心制作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简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与“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职业院校一方面要不断培植“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以达到工匠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随着中国制造与技术创新发展速度的加快,与其联系较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更要从价值取向维度出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从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技能型人才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三)实践内容统一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培育,二者既是理论层面的问题,也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受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价值远远大于理论价值。在实践层面上,政府的顶层设计、职业院校具体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行业企业的支持、整个社会营造的“工匠精神”培育的氛围等尤为关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教学组织侧重未来工作岗位的生产要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吃苦耐劳、注重细节、敢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工匠精神”,与工匠在不断完善工艺的过程中形成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相一致。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更新周期缩短,产教融合趋势更加显现出来,在提高实践教学开放性和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方面,职业院校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学生做好未来职业准备相匹配,甚至企业的高级专家或技术能手被职业院校聘请为兼职教师,让他们担任实训实习指导、参与讨论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融合度。职业院校要明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整合院校和社会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势互补和共享的人力资源。职业院校也要端正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企业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合作资源,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进而培养优质高效的人才。同时,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之上,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的锻炼与学习,让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艺,逐步向工匠精湛技艺靠拢,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及师傅的科学引导,使之在实践中彰显出来。

二、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问题分析

审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耦合的条件发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是“工匠精神”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校企深度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力支撑。

(一)“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服务体系,要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配备与储备问题、技术技能的积累创新与传承问题,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要解决培养、培训不同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问题,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适应[3]。目前,高职人才培养只限于专科层次,高职专科学生要想进一步学习只能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失去继续接受本科职业教育的机会,影响了技术的传承与交接。近两年来,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14年有11所本科院校全面转型,2015年又有7所本科高校获批全面向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转型,并提出转型高校的试点专业校企合作覆盖率达到85%以上、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双师型”教师逐步达到50%以上等要求。然而,很多省份在课程改革、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都不能达到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导致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此外,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由于职业教育层次的不完善,使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职业基本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与不连贯,难以培养为未来职业准备奠定坚实基础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都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相适应,技能型人才专业水平与工匠卓越技能相符合。高水平的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关键能力、为工作和社会服务奉献的职业素养等都是技能型人才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必须具备的。由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岗位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为关键的职业教育发展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工匠精湛技巧和精益求精精神的培养同样也需要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折服于工匠的精湛工艺,真正认同和追求“工匠精神”。当前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职业技能不高、岗位适应性不强、缺乏竞争力;在校企合作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建设理念、管理方式、主要内容、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难以量化平衡,致使学生无法从实习实训积累中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感受企业文化;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政府对职业院校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购买设备使用率不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使“做中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缺少“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条件,影响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水平。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科学实施职业院校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帮助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效实现职业目标的途径以及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综合性教育活动。目前,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职业院校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教师指导能力不足;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未来职业目标定位模糊;学生对自我综合素质认知不够明确,职业价值观存在一定问题;学生服务意识不强,难以形成坚定的职业理想等,影响了技能型人才树立坚定、专业、敬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影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职业院校在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门机构方面不够重视,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工作指导只限于表面,不能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和个性特征给予科学的指导,有些职业院校由于师资和资金力量薄弱,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并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其未来在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功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学生还对自身在职业院校学习所获得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分析和处理工作问题的关键能力、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和心理品质缺乏认知,导致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往往对职业预设过高。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普通很高,但就业稳定性不足,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理想是对其未来所从事职业有关社会价值的评价和认可,是从事未来职业的最基本的心理期待,是在工作岗位中维持工作热情的不竭动力。然而,学生的坚定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职业院校和教师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人生价值观。

(四)“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校企合作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院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高职院校的积极探索、企业的大力支持,校企合作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仍然存在有效体制不健全、互惠共赢局面难以真正形成、校企资源共享意识不强烈等亟待解决的难题,导致技能型人才培养难以达到工匠熟练的操作水平,难于传承工匠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职业院校和企业存在明显的价值追求差异,虽然政府逐步完善其制度设计,颁布相应的政策和文件,但缺乏合理、科学的配套政策、财政支持,也没有有效的协调机构保障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双方共同利益的实现,大大降低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校企合作也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难以有效衔接,以至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供求难以很好地对接,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目前,由于校企资源共享和平台建设的不完善、合作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教学内容和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也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技能型人才养成精湛的技巧、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而这些又恰恰是“工匠精神”培育所必须的基础保障。

三、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精准耦合策略

正是因为“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适应等问题,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愈加强烈呼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技能型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愈加强烈呼唤“双师型”教师提质增量,使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充分的师本支撑;愈加强烈呼唤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使技能型人才培养达到高水平职业能力与良好职业精神的统一。

(一)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学徒制”本质上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技能传授方式,强调“做中教、做中学”。“现代学徒制”中的“现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是将传统学徒招工与现代职业教育充分融合、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能更快适应岗位需求,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新范式,有利于传承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其教育性质与过去相比,从狭隘走向广泛,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就业培训到职业教育、从非正规培训到正规教育、从终结教育到终身教育[4]。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下,学生的技能培养更侧重于现实工作场景过程中将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为学生选配合适的企业技能专家和导师,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使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综合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职业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可以结合院校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校企合作和“双主体”交替的育人机制,建立“双主体”教学方式、“双体系”课程体系和“双标准”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校教育的优势,达到人才培养的优化。中国古老的“师徒”文化精髓、优良的“工匠精神”内涵值得职业院校和现代企业借鉴和学习,要使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继承与创新,有必要对现代学徒制进行有效推广和实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多样化的尝试,使“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推进技能型人才养成对学习、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工匠精神”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和基本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又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实施者,在构建工作过程和项目教学课程体系、提升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都需要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实践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等。把以人为本、敬业乐业理念贯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建设方面,在类型结构上,“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双重能力,使其真正发挥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优势;在来源结构上,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校企双方协同培养技能型人才水平,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条件。兼职教师既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又是学校的任课教师;既是企业里的能工巧匠,又是学校专业课程实践项目的指导师傅。这些兼职教师的引入,改善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密切了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的联系,强化了职业教育特色[5],对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尤其重要。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完善“双师型”教师入职标准、职称评定体系、激励机制和职后培训的专项经费、有关申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课题及项目经费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及导向。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作,需要职业院校立足实际,结合地方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探索与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向高素质、高技能的能工巧匠转变,向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转变。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匠卓越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职业院校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院校本身治理与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职业院校学生个人获得职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职业院校学生首先要对“工匠精神”树立坚定的认同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是其专业素养的基础,并坚定信念和意志,选择积极的职业行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行动诠释职业道德内涵。我国古代工匠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工匠精神。这样一种“向善”的“道德精神”的指引,一定意义上铸造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6]。因此,职业院校应深入剖析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把职业道德教育置于首要位置,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做好在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与工作岗位中具体的职业道德标准相对接,增强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不断破解职业道德培养的困境,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观,习得“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和企业都应重视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关键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融通于企业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追求卓越、认真刻苦、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是塑造“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要重视始于职业学校教育、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匠精神”的养成。

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值得塑造的价值观,是优秀文化的历史延续。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存在耦合关联,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将其渗透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之中,不仅是职业院校加快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企业、行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工匠精神”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希望的历程,需要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牢固树立精益求精、敬业守信、乐于奉献的“工匠精神”,促进“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04-09(3).

[2]朱雄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9):104.

[3]李进.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治理现代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0.

篇6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5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活动日益广泛,大学生创业形式和创业路径日益多样。各类高校和地区出台了众多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大学生创业的便利性大为提高。但是,由于创业本身的复杂性和大学生创业的不成熟性,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依然较低。学界对于大学生创业研究沿着内外两个路径展开,外在方面关注创业教育、创业机会、创业环境等要素,内在方面则关注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等要素。学界普遍认为,大学生创业外在因素的改变较为容易,但大学生创业内在因素的提高则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创业能力。现有的创业能力研究主要从个人特质角度、机会角度、管理角度进行研究,而很少涉及产品生产或者服务提升等创业对象的研究,创业能力研究的基础不扎实。目前国家大力倡导个性化生产、品质提高和精益求精精神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指向可以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相融合,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创业能力研究。但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结合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待探索,需要从创业教育、创业绩效等角度入手,探讨可行的研究路径。

1 文献综述

1.1 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创业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Shepherde在研究中指出,教育可以降低创业者、创业团队在创业时于管理层面的“死亡风险”,有经验的创业者或者受过良好创业教育的准创业者,将会有能力提高新事业在其它两方面的存活能力。创业者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创业教育模式的推动。创业教育的研究关注创业实践和创业活动的开展。Fiet指出,应该发展并向学生传授日益成熟的创业教育理论,传授的方式应该强调在“做中学”;Gorman等认为创业教育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角色扮演和学徒计划,重点关注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及将教学内容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结合。有学者将创业教育指向“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认为学校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并不是教导学生去开办一个企业,而是教会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具有企业家的思维方式。

学界从多个方面尝试构建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商光美提出构建以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环境体系、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体系框架。王占仁指出构建包括价值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育体系、运行体系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内容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而杨娟将创业教育体系的边界进一步扩大,认为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包括微观的创业教育教学服务体系,中观的创业实践支持服务体系,宏观的创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创业能力的提升。柴旭东提出创业教育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活动,能力提升是实践型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形成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邹建芬认为高校要充分发挥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作用,把提高创业能力作为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基于工匠精神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应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之中,从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的实践、创业教育的环境等方面加以改进。

1.2 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现状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视角多样,学界已从企业家精神、动态能力、胜任力等角度研究了创业能力。(1)企业家精神维度。龙勇和常青华认为创业能力是与企业家精神紧密相关的概念,表明了在企业家精神指引下管理企业的方法、实践以及决策风格等,是企业家精神在更为一般的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创业能力可以用创新嗜好、风险偏好、先于竞争对手积极行动的能力这三个维度来测量。(2)动态能力维度。徐萍平和叶伟巍运用Teece动态能力概念,创造性地利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动态市场竞争力、创业组织领导力”三个维度诠释创业动态能力内涵,并运用“创业影响因素――创业动态能力――创业绩效”的路径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动态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内在核心要素,其中创业组织领导能力尤其关键。(3)胜任力维度。对于创业企业和中小企业而言,创业胜任力与企业的创建、生存或成长风险显著关联。木志荣认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特征可以分为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两个维度;根据对511名具有创业意愿的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最重要的创业胜任力分别是: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技能。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企业家精神、胜任力等视角已包含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通过整合重构可以探索出创业能力的划分维度。

1.3 工匠精神研究现状

对于工匠精神的关注主要来自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从报告中可以提炼出工匠精神的内容包括精益求精的精神、注重个性化生产、注重品质品牌等方面。万钢认为,工匠精神涉及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学者认为工匠精神主要是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工匠精神的理论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实践方面普遍认为德国和日本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国家。

大学生创业能力与一般创业者能力有区别,学生在创业技能、创业经验、创业网络等方面有其前天的弱势,大学生创业演进路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强,由此形成的创业能力有先天不足之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兼顾学生成长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工匠精神研究,力图使大学生创业中具备工匠意识,进而演变为企业家创业。基于工匠精神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需要结合创业教育相关理论,从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训练等前因变量入手,探寻创业教育各个模块对创业能力的作用路径,并用创业绩效来实际检验创业能力培养的成效,通过梳理前因和结果,打造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形成有效的培养策略。

2 体系构建

基于工匠精神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有三个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分别是创业教育模块、创业能力模块和创业绩效模块。其中创业教育模块包括创业课程、创业实践、精益制造、服务意识等内容,创业能力模块包括敬业度、创业学习、创新能力等内容,创业绩效模块包括创业意愿、创业成功率、二次创业率等内容。

在工匠精神的指导下,大学将创业内容和工匠精神相融合,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强化个性化生产和柔性化生产的内容,使学生掌握精益制造等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训练,将品质提高和服务提升等内容融入学生创业意识,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感受工匠精神。其后,高校可以通过各类创业活动有意识提高学生的敬业度,让敬业精神成为学生创业的主导意识,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业投入感。同时,提高学生的创业学习能力,将技能操作和学习创业知识想融合,以技能实践贯穿创业活动;深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创新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服务水平,使工匠精神在创业活动中得到展现。最后,检验创业能力的成效。通过学生技能水平、服务能力、创业成功率、二次创业率等指标来反映创业能力培养的结果,再根据结果的指向将相关内容反馈到创业教育模块,改进创业教育的内容,形成创业能力培养的循环。

3 培养策略

3.1 敬业度的养成

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员工的敬业度。敬业度一般用来衡量员工对组织的投入程度。敬业度影响了企业的顾客满意度、企业利润、组织绩效等方面,创业过程中员工的敬业度是预测创业企业成败的关键要素。现有创业教育中关于学生创业敬业度的关注度不高,敬业度的教育更多杂糅在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育中。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敬业度通常认为已隐含在创业愿意、创业动机等领域,无需专门讨论。但是创业活动的难度更高,产品和服务的前瞻性和独特性更强,尤其需要学生对于创业过程的投入和奉献。因此,对于创业敬业度培养的内容需要专项研究和讨论。高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专题向学生讲解敬业度养成,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习惯;可以通过创业实训,让学生切实感受创业投入感和奉献感,理解创业过程的艰辛;可以通过创业导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领悟到工匠精神的方法。

3.2 创业学习的强化

工匠精神指引下的创业能力还表现为创业学习,创业学习通常表现为经验学习,它的主要形式有初始学习、经验学习、模仿学习、搜寻与顿悟学习、嫁接学习等五种形式。学生创业学习一方面通过创业教育来实现,另一方通过实际创业活动来达到。高校的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机会识别、创业企业运营、创业融资等课程内容使学生获得基本创业知识,通过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大赛、创业社团活动等实践项目来巩固和深入创业技能。掌握初始技能之后,学生在其后创业活动中会根据实际的创业环境、创业项目、创业困境来不断的学习和反馈。创业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学习和试错的过程,只有学生具备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实现创业的工匠精神。

3.3 创新能力的拓展

工匠精神指导下的创新体现在产品品质、服务质量、流程改进等方面,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工匠精神的创新需要创业者精益求精、持续探索的改进产品和服务,做到精益制造、精细服务。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工匠精神嵌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精细的技能、精致的服务、持久的投入、真诚的奉献,这些能力的养成既需要课程教学中的讲解,也需要创业实践活动的训练。将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通过工匠精神相串联,学生可以在创业初始就养成精益求精的态度,努力打造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使创业活动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4 总结

工匠精神是指导大学生创业的有力工具。工匠精神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需要从创业教育模块、创业能力模块和创业绩效模块等三个方面入手,形成能力培养的体系,体现大学生创业的特点。能力培养方面需要从敬业度养成、创业学习、创新能力等方面切入,抓住工匠精神的内涵,将精益求精的精神注入创业能力。工匠精神指导下的创业能力将有力的推动大学生向精细型创业、差异化创业方向发展,塑造大学生创业的新面貌。

参考文献

[1]D.A.Shepherde, E.J.Douglas and M.Shanley. New venture survival:Ignorance, External Shock,and Risk Reduction Strategi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5):5-6.

[2]JO,Fiet.The theoretical side of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1,(16).

[3]G.Goman, D.Hanlon,W.King.Som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terpris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A Ten-Year Literature Review[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1997,(3).

[4]侯定凯.创业教育――大学致力于培养企业家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1,(5).

[5]肖龙海.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践路径――兼论企业家精神教育[J].教育研究,2011,(3).

[6]商光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J].福建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7]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3).

[8]杨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9]柴旭东.隐形知识视野下的大学创业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10]邹建芬.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研究[J].江苏高教,2012,(6).

[11]龙勇,常青华.创业能力、突变创新与风险资本融资关系――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3).

[12]徐萍平,叶伟巍.基于动态能力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

[13]崔毅,李伟铭,黎春燕.基于创业胜任力的竞争优势模型分析――以中小创业型企业为研究对象[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篇7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办学理念与思路确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等,都应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客观需求。近年来,在适应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已经形成了适合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1],满足了企业对产业从业人员的需求。目前,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有必要改变发展策略去迎接新的挑战,改变以往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人才的发展策略,转变为适应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等观念与理念为基础的发展策略,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充足、优质的人才队伍,为经济新常态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和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经济新常态对劳动者的影响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从低端制造转向高端制造,打造以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为依托的产业体系。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形势需要产品与服务做到模块化和标准化,产品的品质和工艺要有极高的稳定性。而要达到这些目标,一方面需要高素质的产业从业人员,另一方面要实现产品工艺路径和服务流程的优化、积累与传承。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技术传承存在断层,这造成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不稳定,严重制约了产业向工业4.0的升级和工业互联网的打造。而改变这种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效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为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在工业4.0时代,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会逐渐被个性化的私人定制生产方式所取代[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熟,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使得个性化消费和体验式消费成为热点,并且必将成为今后主流的消费方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适应这种变化,在制造业中,柔性化生产将成为首选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劳动者的工作不再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要应对多种的有时甚至是复杂的状况。要求劳动者不仅仅要具备合格的职业技能,还要具备持续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具备创新能力来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企业价值的提升做出贡献;具备快速决策能力以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一方面可以使企业避免损失,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及时抓住机遇。生产信息快速迭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应紧跟知识更新的步伐,具备自主学习、持续提高的能力,具备在海量知识信息中快速筛选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确保自身的知识水平不老化、知识结构不落后。在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的岗位能力由原来的单一化向复合的职业群能力转化。在这种形势下,劳动力的流动性将大幅度增强,这意味着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自由度在扩大,但同时就业的压力也在增大。由于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岗位不断涌现,人员与岗位也在不断地重新组合,再也难以实现从前的那种一劳永逸的就业。这就要求企业所需员工的岗位工作能力应以职业群为基础,强调员工具备在某一大范围职业中的迁移能力,能够迅速地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也能够迅速地更新知识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能力要求[3]。在新形势下,更需要传承工匠精神,职业能力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要重点培养学生高超的动手能力、突出的创造能力、极强的适应能力。

二、高职教育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议题,需要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全社会要对工匠群体给予更多的尊重,从人文的角度进行关怀,只有全社会理解了工匠群体存在的意义,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企业建立奖励工匠的激励机制,对工匠的辛苦付出进行奖励,对企业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95年国家设立了中华技能大奖,2011年了《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201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国工匠》系列专题节目,这些均体现了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强烈呼唤。

(一)营造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要培育工匠精神,首先,根据职业技能、素养、理念的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树立“立足设备,侧重技能;立足学历,侧重能力;立足理论,侧重实操”的观念,通过文化再造、源头培育使工匠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4]。其次,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氛围。第三,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崇尚技能,使其知晓目前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发展通道,既了解技能型人才的光明前景,又可以寻找到实现理想的起点与路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发展目标,进而培育学生清晰、稳定的职业认同,坚定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的信念。第四,引导学生崇尚创造,要有意识、有目的、有层次、有针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实践环节,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第五,引导学生崇尚恒心和毅力,引导学生摒弃急功近利、追求“短平快”的思想,在工作中坚持“专心、细心、精心、耐心、信心、恒心”,培养“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二)培养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规范

教育学生首先成为一个优秀杰出的“工”,在岗位上的工作无差错无拖延,要有耐心、细心和决心。耐心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对待工作始终如一;细心了解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决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保持坚强和忍耐,不怕各种痛苦和挫折。通过行为规范的逐步养成升华为“匠”,真正实现从“工”到“匠”的价值升华,使之成为敬畏职业、技艺精湛、勇于担当,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的工匠。

(三)提升满足工匠精神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学生高超的动手能力、突出的创造能力、极强的适应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技艺超群,并且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创新能力,如工艺革新、技术改良、流程改革及发明创造[5],提升适应工作岗位变化及职业发展的能力,以使学生更加适应未来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数字化制造的趋势。1.培养宽泛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为引领的新一代工业革命,其工作岗位需要掌握自动化、信息技术和机械专业等多学科背景知识,同时要了解如3D打印、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以及智能制造过程中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2.培养精湛的技术技能水平。随着工业机器人、数字化制造等高新技术的深入运用,企业员工不仅要能够操作智能化设备,还要能够对这些智能制造设备进行技术维护、咨询、管理和服务。企业员工需要懂得相关技术原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6]。3.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创意能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集成应用,带来了用户参与式创新,制造业技术、产品、工艺和服务的全方位创新,创新体现在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在生产“智造”的过程中,个性化与定制化生产趋势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了要求。艺术化表达、抽象化表达和概念设计的能力也是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之一。4.培养快速学习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科技不断发展进步,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不同的高新技术交叉运用,不断产生新的技术,且扁平化的工作组织形式使“分析专家、工程师和程序员必须在商业模式、生产工艺、机械技术和数据程序中不断转换进行思考”[7],传统教育传授的知识在时间和数量上都有一定的局限,企业员工应具备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寻找信息,快速学习与自我学习以获取自己所需知识的职业能力。5.终身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随着新技术的快速更新升级和企业员工的持续职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终身学习意识是学习者以及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企业需要员工具备自主学习意识与协作学习意识,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终身学习将成为企业所需人力资源所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

(四)引入“师徒制”加强同企业合作的深度

篇8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匠精神 专业课程

总理在2016年两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工匠精神在经济向创新型转变、“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表明了国家层面上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的决心。

什么是“工匠精神”?有的学者认为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爱岗敬业,热爱所从事的职业;二是能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三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和完美;四是甘于奉献,具有崇高的职业使命感。”[2]有的学者认为是“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追求完美、追求更好的一种精神”[3]。根据学者们的阐释,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与未来职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热爱和认可自己的专业、对从事的职业忠诚,永不放弃,不改变初心、工作专注执着、对产品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对人生追求极致、止于至善的精神。

高职学生是推动经济向创新型转变,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一支重要后备军,是未来的企业高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发展要求高职生具有工匠精神。专业课教学是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要让其发挥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们行为的内动力”[4]。学习兴趣就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认识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5],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最重要动力元素之一,是学生学习的宝贵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愿意学习的第一前提,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能力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当代高职学生对学习的专业不甚了解。再加之受各种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高职生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如何激发他们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就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一种目的或一种意向,可以形成一种准需求,产生具有动力意义的紧张系统。”[6]人的心理紧张系统代表的就是一种心理需要,假如我们能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方面有这种心理需要,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就会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是学习的需要和心理紧张系统不健全,也就是学生尚未树立科学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专业的价值观?结合当前高职教育专业课教学实践情况,笔者认为,首先,在高职生新生入学教育时,加强学习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尽早明白学习价值与意义所在;其次,专业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结合对专业的深刻认识与感悟、专业的发展与美好前景,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让学生学着并快乐着,真正对自己的专业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所在。

二、精心打造教材

现在的企业要求纺织人才具有工匠精神,具备较强的技术技能,一方面负责对面料生产安排、生产工艺的监控、产品质量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和专业设计人员从事产品或项目的开发及工艺的设计,他们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按生产单位的需求进行切合实际的工作。现有的教材陈旧,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在遵循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以“传承工匠精神,培养创新人才”为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创新型人才质量观,以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向为主要内容,打造校本教材并出版。

专业课教材是专I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载体,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专业课教学改革,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我院对教材质量的不断推进,体现学院“工学结合、培养现代班组长”教育特色,行业、企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学院对校本教材提出更高要求。化纺系染色工艺课程教学团队在借鉴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关注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动向,将企业的新流程、新工艺、新产品及时体现到教材中。综合江阴周边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以最终产品为任务导向,汲取大量有关各种面料染色的项目,然后精挑细选,精心打造成若干个教材的项目,再结合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同时创新教材结构,用纤维分类代替传统的染料为主线的教材结构。根据纺织纤维种类教材分为三大板块,每个板块再从经典产品到最新产品,每个产品分别介绍纤维特点、染色理论、染色工艺、设备选择及常见质量问题。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每节配有技能训练、思考与练习;为了延展相关理论知识,每节还配有知识拓展部分;形成校本教材,严格按照计划实际使用教材,根据企业对学生的反馈,结合两年的教学实践效果,依托当地行业优势,再次整合校内外资源,并正式出版教材。

新教材从纺织行业、企业的新流程、新工艺、新产品提取精华,更新旧的无用的知识,提供给学生更感兴趣、紧跟时代的新知识,让学生爱并专注于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深度融合,让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注专业知识,“做中学,学中做”,对自己做的产品尽力做到最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在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教学中要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目前,专业课基本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平时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包括在课程资源平台上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吸收,仔细观看相关视频,认真揣摩具体操作,鼓励在线讨论,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在精益求精方面有所作为;到了实验室,教师严格检查实验前的准备情况,对一丝不苟执行的学生大力表扬,做实验开始,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步骤,不容许任何马虎,实验数据有问题的要重新做,实验来不及做完,课后一定要补上,对于实验认真仔细,实验结果还可以的情况下,对仍然坚持再做一遍的学生一定要给予肯定与赞扬,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对提出改进试验措施的,不论效果如何,只要没有安全隐患,对于他们的创新精神就一律要给予肯定。

对于实训,实训前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实训指导任务书,观看课程资源中有关企业加工同类产品的流程和工序视频,要求他们熟悉每一道加工工序,每一步操作及注意事项;进入实训室,先设立一个个逐渐升级的目标,让学生在实训学习开始能够较轻易实现一个目标,让学生能体现自我价值、展现职业风采、感受实训快乐,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出产品;然后,要求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产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步具体操作、每一道加工工序、每一个中间产品、每一个织物成品,对加工面料成品的检验、验收严格按照国标或者美标执行。如对学生所做的面料染色小样与所给标准样的色差,以美标的最严要求色差为标准,凡是大于该标准的一律打回重新调整工艺条件打样。当然,对于胜利完成打样任务的学生,我们给予高度的肯定与赞扬,并鼓励这些学生与其他同学分享经验,用事实证明谁能一丝不苟地准备、谁善于思考、勤于动脑、专注执着、勇于创新,谁就可以赢得快乐与尊重,让他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工匠精神对于自己职业技能和职业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性。

四、改变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

几年前,对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评价以考试为主,专业课程考核内容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重知识轻能力,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考核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过程考核,考核信度较低,没有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必要进行改革。

为此,染色工艺教学团队凭借众多校企合作企业,搜集素材、拍摄视频、录制实际生产、制作微课,将结果用来制作学院精品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校企协同共创国家资源库,资源库中的教学视频、企业实际生产录像、作业、自测、考试、学习统计、学习评价、教学答疑和教学笔记等可以对学生学习进行多方位评价。

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前在平台上对布置的资源的预习情况、课堂学习参与的在线讨论、在线练习、课后的在线复习、作业及对专业知识的探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和能力与素养方面等情况在平台上显示得十分清楚,学生的平时成绩就依据他们在平台上不同阶段的“淋漓尽致”的表现而定,为学生学业的过程评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评价,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行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自觉主动地提高专业技能与素养,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管住自己的同时对专业慢慢热爱起来,不由自主地专注自己的纺织专业,格拉德维尔说过,任何一个人经过一万小时的努力,可以由平凡变为超凡;马克・吐温也说过,只要专注于一项事业,就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7]。因此,平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专心做事的习惯,这样学生工匠精神自然而然逐渐形成。

专业课学习是高职生获取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主要手段,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核心素养。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仅仅做好上述四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专业课教学者坚定地、专注执着地探索与实践,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和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匠心筑梦,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作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6-3-6(02).

[2]聂伟.经济社会转型期应彰显尊重“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4-19(05).

[3]郑荣胜.让工匠精神成为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N].杭州日报,2016-4-18(11).

[4]余国政,陈咏梅.大学生学习兴趣探析[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3):22-25.

篇9

在政府报告中说道:“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断创造新产品”工匠精神在政府报告中首次被提出,也不断被引用,“工匠精神”受到各行各业的赞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也要渗透“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关系

高等职业公共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实用行业,培养视听说,拥有较好的口语交流、翻译与写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拥有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双重意义,所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经常为学生创造实际锻炼口语的机会,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教学要与生产紧密结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更加看重职业素质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真实的英语环境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有着特殊的培养目标,因而在教学中有独特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导向性。高职公共英语的宗旨是服务和发展,以增加就业为目的,培养全方面的英语人才,在英语教学中要关于学生的读、写、说、译等能力,使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与技能,还有英语职业素质的要求贯彻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毕业后在人才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2.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内容要参照国家颁布的最新英语人才职业标准、行业要求和岗位规则,密切联系岗位日常的工作技能,在教学内容中的知识、技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渗透职业的相关素养,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合,给学生创造更多锻炼英语能力的机会,培养商业英语人才。

3.教学方法的实践性。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更加关注教学的实践性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大胆开口进行英语交流,增强专业技能技巧,积累丰富的实践经历。

4.教学组织的活跃性。要根据全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全班同学的共同发展。

5.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只是看住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掌握情况,重要的是要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道德观的水平,教学评价要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素质的发展。

6.教学力量的双重性。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同时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可以在课堂上教学也可以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拥有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工匠精神看中工作中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品质,并坚持追求高质量的产品,工匠精神并不是一味的传承,还要拥有创新精神,不断生产出新颖的产品,创新精神的基础是工匠精神,同时创新精神也为工匠精神提供动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学做一致”,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要渗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工匠精神是教学的基础,创新精神是教学的前进动力,强调学生要在实际锻炼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英语难题,提高英语专业技能和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匠心,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不断发现和探索的创新能力。

二、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匠心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工匠精神是推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落实以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工匠精神可以推进生产和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与职业素养。

首先,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把工匠精神贯彻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具体体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运用在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更加提倡“从做中学”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书主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化。

其次,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要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结合度,工匠精神中所倡导的严格、认真、专注、敬业和创新与职业道德的要求相符合,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交给学生英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构成常态化、长期性的职业精神培养机制,要帮助学生树立以工匠精神橹行牡闹耙档赖拢提高对职业观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的认识。形成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

最后,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加入工匠精神,能够提高学校和政府、企业和相关行业的联系程度,不断增加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实践课程要在总课时中占有大比例,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相结合,重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发展可以与岗位的要求衔接一致,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利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职业的需要,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工匠精神”观下,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策略

首先要培养拥有工匠精神的英语教师,工匠精神包括敬业、耐心、认真、严谨的品质,教师也需要拥有工匠之心,由技入道,道技结合是教学中的最高境界,所以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要引进卓越的工匠,建设英语工作室,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英语教师,使工作室可以成为英语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一起交流和沟通,并不断创新新成果的平台。

其次,转变课程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教学设计环节一般是由,教学咪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过程、教学评价等环节构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工匠精神,要以严谨的态度来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时在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要爱岗敬业,面对学生的提问时要耐心解释,以热情的态度回应学生的问题,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给以方法的指导,创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能力。

最后,完善教学考评机制,凸显“工匠精神”教育的成效。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在收获工具性英语的同时,受到职业精神的感化,真正体悟到技术技能的本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英语理论专业知识,爱岗敬业,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在英语课堂中不仅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还要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提高职业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在班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技能,把工匠精湛的技艺和学生的英语技能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会不会说英语,到开口说英语,大胆熟练交流英语,这一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进行实地演练和应用,通过学以致用,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完美和卓越,不断熟练“工匠精神”,要对学生进行英语职业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沟通,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在帮助学生规范英语发音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利用重要的英语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育德与教,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观的要求贯彻到课堂中。

四、结语

工匠精神是一种专心、敬业的态度和精益求精、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需要这样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使W生可以在学习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感悟职业道德的理念,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需要在工匠精神观的照耀下,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

[2]刘胜,方瑞芬.基础英语精品课程网络的建设与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篇10

中图分类号:A16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人学理论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它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把工匠精神放在它的视域下,有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新形势下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有利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推动“为了人、解放人、实现人”而进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和确证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是一种人对自我本质力量展示、确定的内在要求和需要,也是人在对象化活动中寻求超越,把意义赋予对象的精神活动。

首先,工匠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和确证。工匠精神是一种人的精神,工匠的活动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而不是一种被迫的异化活动。工匠精神不是在异化劳动下的一种活动,这区别于在科学管理与技术控制的现代管理与生产系统。在技术理性主导的生产世界,人变成了被精心人为设计的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被弱化为技术操控系统中被动的生产活动片段。工匠精神体现的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而不是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指导下的被动操作活动。

其次,工匠精神是对人和他的世界的一种超越。工匠精神表达是人的个性感性活动的创造性,而不是一种类本质活动,是一种情怀,是对人自身的创造和超越。工匠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也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确定,工匠精神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商品交换活动中,不应该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工具理性,而更应该表现为一种对现存状态的创造和超越,产品不仅仅是为了交换,更是一种表达工匠价值观和创造能力的活动。

2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人的自由与解放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在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就有了为他人创造和超越,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意义,就不单单是个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解放活动,而是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意义上实现自由和解放。

3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民族振兴

(1)为谁培养人与工匠精神。我们要区分作为手工作坊中工匠精神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的区别,也要把西方现代管理和技术科学背景下的工匠精神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分开。工匠精神也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就需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视角下去看待和发扬,这样工匠精神就有了“为谁培养人”的意义和内涵,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也就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工匠精神在视域下就成立为人民、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服务的精神。

(2)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工匠精神。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大趋势,竞争市场的全球化要求我们在看待工匠精神的时候,要把工匠精神放到全球化的现实中去。在全球化的竞争中需要用艺术家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去培养适合时展要求的复合型、高精尖人才。从马克思人学视域来看,现代工匠精神即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要求我们放眼世界,立足全球竞争去培养具有世界竞争能力的“新型红专人才”。

(3)怎样培养人与工匠精神。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去培养人,培养具有全球事业和竞争能力的新型红专人才,要让人明白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不同于西方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精致利己主义,它有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和为了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崇高目标。其次,要有进益求精的精神去培养人,在培养的过程中要突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既要强调价值培育,也要重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放眼全球,立足现实,着力打造又红又专的新型人才。

总之,马克思人学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理论,科学和价值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人学的视域去解读工匠精神是理论结合实践的需要,也是如何看待工匠精神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张力的必然要求,更是立足于人的实践,为了人、发展人、解放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可以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等问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寿斌.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J].江苏教育,2016.(5):28 29 .

篇11

前言

稠油储量大,开采价值大,但开采粘度较高,稠油的深抽和降粘一直是制约稠油开采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稠油深抽与井筒降粘工艺技术,旨在为稠油开采提供参考。

1、稠油深抽工艺技术研究

1.1稠油机、杆、泵设计、稠油的胶质含量较高,沥青质含量较多,粘度高,密度大,因此在开采的过程中比较困难。根据稠油抽油的特点,深抽过程中机、杆、泵设计应当保证抽油机的功率较大,抽油管较粗,冲程要长,冲次要慢,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深抽效率,有效避免设备出现故障。

1.2油管的选择、稠油粘度和密度较大,抽油杆在下行的过程中阻力较大,而稠油上升过程中与油管之间的摩阻力也较大,为了降低抽油的过程中稠油与油管和抽油杆之间的摩阻力,应当尽量选择管径较大的抽油管。此外,还应当合理的选择油管的壁厚和刚度等级,不同性质的稠油开采过程中的泵挂油层不同,这就对油管的刚度等级和壁厚形成了不同的要求,油管壁越厚,刚度越强,则能够满足泵挂油层越大,但为了考虑投产后油管的互换的方便以及防砂工艺的实现,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1]。

1.3抽油杆的选择及设计、就目前来看,我国国内稠油开采主要采用修正古德曼图法来确定抽油杆强度的方法以及抽油杆柱的设计。修正古德曼图有横纵坐标,其中横坐标表示抽油杆承受的最小应力,纵坐标表示抽油杆承受的最大应力,在修正古德曼图中会显示出抽油杆的疲劳安全区,只有抽油杆应力的坐标点在此区域内,才能够保证其不会出现疲劳破坏。抽油杆柱的应力不仅与杆柱的材料相关,与稠油的腐蚀性也有关。对于稠油深抽来说,如果油井的深度超过1000m,则需要抽油杆能够保证足够的下入深度,为了降低悬点荷载,且保证悬点荷载能够在抽油杆上均匀分布,抽油杆柱的设计方式一般为上端粗,下端细,通过粗细级次不同的杆柱组合,来实现杆柱较深的下入深度。具体到某一个稠油油井,则应当根据此油井的加深泵挂要求以及降粘工艺等要求选择一定的抽油杆强度,以每一级次抽油杆柱等不应力均匀相同为设计原则,以稠油举升设计软件的计算为基础进行合理化设计。

1.4生产参数设计、稠油深抽有着冲次慢、冲程长的特点,在不同的冲次下抽油杆柱会有着不同的摩阻力,冲刺越快,则抽油杆摩阻力越大、灌载越大,液柱的摩阻力也越大,这也是进行长冲程、慢冲次深抽制度的原因所在[2]。在参数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长冲程、慢冲次的要求,同时要综合考虑油井中稠油的负荷,一般来说,稠油油井的负荷大,因此应当根据具体的负荷值合理的设计参数,例如冲程参数、冲刺参数、抽油泵泵径参数等等。

2、稠油井筒降黏工艺技术研究

2.1化学降粘工艺技术。稠油化学降粘工艺技术指的是向井筒中加入一定的化学药剂,通过药剂的化学作用实现稠油粘度的降低。一般采用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作为化学药剂,其能够将稠油原油中的油珠分散到活性水中,从而形成水包油形态,此外,水溶性表面活性剂能够在抽油管壁以及抽油杆上形成水化膜,水化膜能够降低稠油粘度,避免稠油直接与管壁和油杆接触,有效降低了抽油杆和抽油管壁的摩阻力,从而实现稠油深抽。稠油化学降粘工艺技术的成本较低,同时能够简化地面的集输工作,因此化学降粘工艺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稠油深抽研究的主要对象。化学降粘工艺技术的关键在于降粘率,而降粘率则与稠油原油以及地层水息息相关,就目前来看,国内主要的化学降粘剂虽然品种较多,但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稠油性质和地层水性质来合理的选择化学降粘剂。

2.2电加热降粘工艺技术。电加热降粘工艺技术是当前稠油深抽广泛应用的一种降粘技术,其主要分为电缆加热、电热杆加热和电热油管加热三种形式。通过电加热能够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提升稠油原油的温度,实现稠油粘度的降低,促进稠油原油的流动,从而实现稠油深抽。高粘度稠油对温度敏感,温度每上升10℃,则稠油原油的粘度下降50%,而温度逐渐降低,则高粘度稠油粘度逐渐升上,最后停止流动甚至凝固。在电加热降粘工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根据油层的深度及稠油的特点来合理的确定稠油的加热功率及加热深度,同时尽量选择含水量较低的稠油油井。下面对电热杆降粘工艺技术、电缆加热降粘工艺技术及电热油管加热降粘工艺技术进行具体分析:2.2.1电热杆降粘工艺技术分析。电热杆降粘工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除了需要常规的稠油深抽设备外,还需要配置电控柜、电热杆及电三通,在深抽的过程中通入交流电,加热电热杆,从而提升稠油温度,降低稠油粘度。电热杆外部是空心杆,空心杆内部是电缆芯,为了使电缆芯工作时的温度保持平衡,在空心杆和电缆芯之间充填淀子油,保证散热均匀,避免局部温度过高造成设备损坏。电热杆降粘工艺技术的效率较高,成本较低,且不会对地层造成损坏,保证了稠油开采的持续性。我国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等都试验了电热杆降粘工艺技术,降粘效果较好,但其故障率较高。2.2.2电缆加热降粘工艺技术。电缆加热降粘工艺技术的具体应用流程为,将三芯加热电缆在油管外部固定,接上三相电源,深入稠油油井,通入交流电,电缆加热的热量通过油管传递给井筒内部的稠油原油,从而实现稠油原油的加热、降粘。电缆加热降粘工艺技术的功率范围一般为40-60W/m,在705℃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实现有效控制。辽河田曙三区的稠油粘度较高,在使用电缆加热降粘技术后,降粘效果良好。电缆加热降粘技术的下入深度较大,但相较于电热杆降粘工艺技术而言,由于利用油管传递热量,不对稠油原油直接加热,因此工作效率相对较低,且可能会对油管造成损害。2.2.3电热油管加热降粘工艺技术。电热油管加热降粘工艺技术中,控制柜将电源变压器输出的电能进行调整,传送到油管,实现油管加热,之后经油管下部套管,形成回路,油管作为热源对稠油进行加热[3]。这种降粘工艺技术能够直接对井筒内的稠油原油加热,效率较高,地面设施埋于地下,相对安全,且油管抗拉强度较大,因此适用于稠油的深抽,但电热油管加热的投资较大,成本较高。

2.3掺稀降粘工艺技术、掺稀降粘工艺技术指的是通过油管或油套环空向稠油井底注入稀油的一种降粘技术,通过稀油与稠油原油的混合实现稠油粘度的降低,同时其能够增加井底的压差,为稠油深抽提供了条件。掺稀降粘工艺技术降粘效果较好,且能够提升稠油开采的产量,但此种技术要求较高,稀油掺入之前要进行脱水,而掺入后势必会与水混合,还要进行脱水,消耗能源,此外,在抽油量提升的过程中会对抽油设施产生一定损害,且稀油与稠油价格有差异,这种掺入会造成经济损失,并不适合大规模使用。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研究了稠油深抽技术以及稠油井筒降粘技术,分析了几种降粘技术优缺点,旨在为稠油的开采和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TV55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持续迅猛发展,建筑业既朝高空发展,也向地下发展,而且是越来越高和越来越深的趋势;基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的关系,施工降水已经很大程度的影响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进度和造价,尤其是比大面积基槽深的局部电梯井、集水坑深基坑的地下水的处理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文明施工、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效益。

但是无论何种降水的施工方法,终是要保证基槽在开挖和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下水不影响基槽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一般我们的施工降水为了保证了大面积基槽施工过程中,往往对基槽的降水只是达到大面积基槽下500mm即可(基槽降水业主从节约成本和降水工程进度方面来考虑),而其余比大面积基槽部位深的基槽部位,比如电梯井、集水坑等则无法保证没有明水;电梯井、集水坑等一般要比大面积的基槽深一些,如果把基槽的水位全部降至电梯井、集水坑等深基坑以下500mm再行施工,就要花费更多的财力和延长工期,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就要对局部深基坑施工部位进行局部降水,降水的结果在基础施工时既要保证基槽施工质量,又要保证此部位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和此部位钢筋和砼基础施工的工程质量。

为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节约用工和实现文明施工,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下面几种施工方法。

一、全面降水局部加密、加深降水井

此法即在进行基础部位大面积降水的过程中,对于低于基础大面积基槽部位的集水坑和电梯井部位等,降水井施工时按照计算要求进行加密和加深施工,降水过程中重点来观察此部位的降水深度是否达到施工要求,达到施工要求后进行此部位土方开挖,这样就要求降水的工期和费用高一些。

此法既可以保证基槽工程施工质量和其余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但是此方法施工费用高,而且与拟建建筑物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岩层的渗透效果有关,而且降水工程需要的时间与拟建建筑物当地的丰水期和贫水期影响很大,降水时间长,但是从整体上考虑,仅仅为了局部部位的施工基槽底无水,而延长整体工期和提高降水费用,显然经济效果不是很理想,仅延长工期和后期不停止降水费用就很难达到业主的要求。

二、加深基坑、坑内局部建井降水

此法即通过联系设计院,将基坑比大面积基槽深的局部地方(比如电梯井和集水坑位置等)整体加深一定深度,然后在基坑的中间设置临时降水井,四周回填碎石,基坑四周碎石夯实,碎石回填至基础垫层底,这样基坑中间形成一个,然后把水泵置于降水井进行抽水,降水保持集水坑或电梯井内干燥,然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集水坑、电梯井布置平面图如下:

由于本方法降水涉及到含水层是否为潜水层,且潜水层的渗透系数较大,含水层位置变化较大,要预防因坑壁水位过高,产生流沙,形成塌方,破坏成品侧壁及防水层。

为了预防浅层地表水对侧壁和基坑底的冲击,对于基坑侧壁水流较旺盛部位基坑侧壁设置引流管,采用φ100x3.5的钢管进行引流至基坑中间的临时降水井,以保证侧壁不被流水冲刷。

按照基坑尺寸在基坑四周坑壁设置简易防水层:铺设两层高强拉力塑料布,然后浇筑基坑垫层砼,在施工侧壁砖胎膜过程中注意保护好塑料布,并做好进行防水层施工的准备工作,进行防水施工;在基础内采用Ф400直径钢管(或者Ф400的上部焊接法兰钢管),并在钢管外焊接止水环,并在基础钢筋内按照设计要求或11G101基础图集内钢筋的要求进行洞口加强,浇筑完筏板砼后就形成一个完整的降水井,再进行连续不间断的降水。

在基础砼强度达到75%时就进行封井堵管,确保封井工作一次成功且滴水不漏,选6mm厚的钢井盖(法兰盖直接与钢管上部的焊接法兰安装紧固),直径以紧挨钢管井壁放入钢管井内为宜,

因降水井长期运转,井内有少量泥沙淤积或杂物回落到井中,所以封井前对每个井进行清理、测量,确定井深,并根据实测井深计算每个井的回填材料量。

封井材料选用水玻璃和快干水泥,封井前把各井所使用的水玻璃,快干水泥按量计算并在井口附近备足,并准备夯实工具,先在井中填入石子,盖住水位,保持上边没水,然后把水玻璃和快干水泥按1:0.6的比例搅拌快速投入井中夯实,离井管口有300mm左右切断电线和泵管,再用水玻璃和快干水泥搅拌料填至井口夯实。然后安放钢井盖与井管焊死。

注:(若封井时水量消失可拔出抽水泵,再进行封堵)

侧面用于引流的D100x3.5的钢管采用高一级微膨胀砼注入钢管内,并捣密实。

此方法施工过程的优点是:降水过程快,不影响大面积基础砼的施工,可保证基础施工质量,缺点是,基础施工不能完整的进行施工,施工过程时间较长,若后期封井过程不仔细,易引起轻微渗水,而且施工的过程中,水泵埋于基础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基础整体深挖和回填均人工进行,费用比较高。

三、侧壁暗埋引流槽,基坑局部降水

1、施工过程

基坑开挖至基础垫层部位,侧壁开挖至砌筑侧壁砖护壁胎膜即可,开始准备砌筑侧壁砖胎膜,砌筑时即开始设置侧壁引流槽,侧壁每隔600~1000mm水平方向引流槽,引流槽采用C型钢来制作,C型钢的规格为60x40x4x2.5,(第一道引流槽由渗水部位下300~600mm位置设,对于侧壁有明显的出水点位置设单独的竖向引流槽,单独的引流槽若满足要求时可不采用全部斜坡面布置),侧壁砌筑砖胎膜距离斜坡面不小于60mm,基坑的四角设竖向引流槽,侧壁水平方向的引流槽与竖向引流槽连接并有3%的坡度,以便于渗透水能快速流向竖向引流槽汇集至基坑中设置的集水井。砖胎膜与斜坡面之间的缝隙采用10-30的碎石填塞,并夯实,利用碎石之间的缝隙来进行滤水。

基坑垫层底部对角方向设置暗槽引流,引流槽宽度为350mm,最浅处深度为350mm,3%向集水坑找坡,槽内采用10-30mm的碎石回填夯实,侧壁斜坡砖砌胎膜内水平引流槽集中汇至竖向引流槽内,再集中汇总至基坑中间集水坑。

基坑底中间设一个临时集水井,集水井采用直径为500~800mm,深度为1.0米的钢筋笼(或水泥管道),四周覆双层铁丝网设置或其余有利于滤水的材料制成,钢筋笼内填满10-30的碎石,并夯实,集水坑中间设置Ф100的钢管,钢管垂直埋入集水坑底,钢管底部1米范围内四周设置25mm圆孔@25mm,钢管伸入基础部位距离基槽垫层顶部250mm、450mm处焊接2道不小于6mm厚止水环,钢管上端部安装可关闭密闭阀门。 防水层施工至钢管下部第一道止水环根部位置,并用管箍包裹防水封口,以保证防水层的完整性;

进行基础钢筋施工时在第二道止水环上部点焊抗拔钢筋与基础底部钢筋焊接连接,抗拔钢筋按照钢管加工图所示加工,钢管四边布置。

2、设置原理

竖向引流槽汇集的水通过基槽底的暗引流水道集中流至集水坑内,基槽底的水依靠岩土的自然渗透系数渗透至按引流水道内排至集水坑,然后通过集水坑内的自吸水泵将水抽出基槽外。

3、钢管封堵

自吸水泵采用软管伸至集水坑内设置的钢管底部,进行降水,钢管上部焊接的可关闭阀门设在基础筏板内部,在浇筑砼过程中可不间断抽水;浇筑到一定高度后不影响关闭阀门时,先将钢管内填上5-10mm的碎石,盖住水面,然后拔出泵管,采用快干早强水泥和水玻璃搅拌封住钢管底部,并捣实,再采用自制铁簸箕将搅拌好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封堵回填至钢管阀门位置,关闭阀门,进行上部混凝土浇筑;在回填的过程中可连续进行基础筏板砼浇筑。

4、施工过程如下

⑴基槽开挖完成后,侧壁的引流形式,采用暗埋C型钢进行集中流水和渗水,基槽槽底的引流水道汇总形式,布置图形式如下:

⑵基槽底中间的排集水形式

⑶基槽底中间的集水井形式

⑷埋于基础内的钢管和钢管阀门形式

5、地下水水浮力与砼底板的压力平衡计算:

假设条件:假设电梯基坑深度为不大于2.5~3.0米,电梯井底板的砼厚度为不小于1米厚,以1.0m2为计算依据来进行计算。

地下水浮力计算一般与地下岩层渗透强弱和地下水的渗透系数、渗透条件、渗流条件、渗流方向等有关,情况比较复杂,我们不考虑这些环境条件,假设基础筏板底下部全部为水层来进行计算,是否能够达到地下水浮力与砼底板浇筑砼的压力平衡安全要求。

地下水浮力:F浮=ρgh.S=1.0x103x9.8x(3-0.5)x1=24.5KN

砼底板压力:F压=GS=2.5 x103x9.8 x1=24.5KN

F浮= F压

从以上的计算过程可得砼浇筑过程中可达到理论上的平衡,实际上若我们考虑地下岩层的渗透强弱和地下水的渗透系数、渗透条件、渗流条件、渗流方向等的因素,F压远大于F浮。若基槽整体的降水结束,设计者设计楼座时,楼座整体的压力完全可以抵抗地下水的浮力,不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此方法施工过程的优点是:降水过程不影响基础的任何工序的施工,基础内不留设降水井,不影响基础砼的整体浇筑,可保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费用低。

结论:

1、地下水的水位高低与地下水的枯水季节、丰水季节有关,在基槽开挖时,要对建筑场地的地下水文条要研究,并结合地区施工经验确定,土方开挖的时间,在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2、对于独立的建筑或与基槽边比较近的建筑,亦可考虑在基础垫层之下埋设引流管,进行降水,以便于基础工程顺利施工,但此类方法将来回灌引流管很有必要。

3、利用本文提供的最后一种方法可接合自己的施工经验进行设计,具有方便可靠,切实可行的优点。

参考文献:

1.《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