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案范文

时间:2022-10-04 17:40: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国石拱桥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国石拱桥教案

篇1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和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别。学习本文平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实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绩,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干把事物说明白;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实质特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事物实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

学习说明文语言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来完成,也可以与略讲其他说明方法(如打比如)和学习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结合进行。

注意不要讲成有关桥梁知识的课。

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析赵州桥这一典型实例。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弧形 拱桥 陡坡 和谐 饮涧 匀称 桥墩 郦道元

2、解释词义和字义:

惟妙惟肖 和谐 匀称 古朴 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出示小黑板或利用投影。)

 3、讨论课题:

⑴ 分析“中国石拱桥”达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⑵ “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4、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请问:桥有哪几类?

首先应明确分类规范。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村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

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七年级学《大自然的语言》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教师归纳。板书:

石拱桥

(1~2)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中国石拱桥:当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

明确: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如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3段开始说明中国石拱桥。同学们划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中国石拱桥是不是也有,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教师归纳。

板书:

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而广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多样杰出

从时间来看,中国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居领先地位。

根据:

⑴ “悠久”更强调了时间早;

⑵ “旅人桥”“可能是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从形式、结构上看怎么样呢?这一段中对中国石拱桥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做了肯定,而且标明我们的石拱桥是“惊人”的桥中之杰。除此之处,我们中国的石拱桥还有数量多、分布广,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独到之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这惊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过对这两座桥的介绍更好的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三、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

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

教师归纳。板书:

篇2

一、巧借题,妙发挥,让才情尽情施展

巧借题,关键要体现这个“巧”字。自然和谐才能天衣无缝,生拉硬扯自然是“牛头不对马嘴”;妙发挥,不是刻意要追求什么角度、切入点或者多么深刻的解读,而是充分激趣,让学生喜闻乐见。

听过一位老教师的课,他讲的是《鸟语》一课。当讲到对鸟语的解读时,教师忽然把话题扯远了:“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即使都是人,也说着不同的语言。我现在说几句外语,看谁能够听懂——‘Goodmorning’。”学生们齐声回答:“早上好!”教师点点头,又用苏北方言与同学们打招呼。学生们愣住了,教师笑笑:“这是苏北方言的‘早上好’。”学生们哄堂大笑。接着,教师话题一转:“用嘴说的话可以分这么多种,其实不用嘴也能‘说话’。大家看看我这个动作要表达什么意思。”教师双手捂住肚子,一脸痛苦状。学生们笑了:“老师的肚子疼。”教师开心地笑了:“对对,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能够看懂肢体语言,能够看明白哑语,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人和人之间心相连才会意相通。那鸟类和我们也是朋友,我们能不能听懂它们说的话呢?”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

我看过这位老师的教案,里面根本就没有这个英语、哑语的内容,这就是教师的即兴发挥。从教学效果上看,这个借题发挥真的是“巧”极“妙”极,“巧”就巧在自然贴切,“妙”就妙在拓展无痕。在这个发挥中,教师的才情得以充分地展示,让学生感叹老师的博学,当然学习的热情自然也就会高涨起来的。

二、弛有时,张有度,得意之时莫忘形

语文课当然要围绕语文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教师讲什么、怎么讲都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才可以确定下来,形成教学的构想、教学的设计——教案,但是确定下来不等于就要一成不变地来执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对课堂内容加以调整,这样才能把语文的魅力给展示出来,也能够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气氛中去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一位教师在讲《音乐之都维也纳》时,播放一个视频片段,就是宋祖英在维也纳举办音乐会的场面。也许这位教师特别喜欢音乐,提到宋祖英,他便联系到宋祖英唱的歌曲。他先是给学生们唱了一首《辣妹子》,接着让学生们唱《小背篓》,不仅有独唱还有合唱,把整个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像这种借题发挥就是标准的失控了,不仅张弛无度,而且是在“得意”之际趋于“忘形”了。

同样是这篇课文,有一位女老师就做得相当好。她由维也纳联系到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等音乐大师,还提到《第一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天鹅之歌》等音乐作品。这位教师还自己哼唱着表演了几个圆舞曲的舞蹈动作,学生们都惊呼“太美了”。教师嫣然一笑:“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圆舞曲,那就跟着作者走进音乐之都吧。看看谁能够感受到那跳动的旋律。”学生们迅速收拾情绪进入到课文之中。

这才是成功的做法,真正做到了张弛有度。是的,教师可以借题发挥,但却不能走得太远,甚至找不到回来的路。能够及时刹车调整方向,这才叫运筹帷幄。

三、放得开,收得拢,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教学其实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不仅要会设计能编剧,还要做导演会表演,要做到“拿得起”,还要能够“放得下”。这教学中的“穿插艺术”,就像是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起承转合”做得如何,不在动作好不好看,而是在指挥家的心理感应上。“弹指一挥”的动作谁都会做,但里面所隐含的玄机和奥妙,外行人只怕只能看看热闹了。

《埃及金字塔》这篇课文介绍了建造金字塔的方法。我在讲授时,忽然想起中国石拱桥来。这是中学的内容,学生们肯定不知道。正好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座很大的石拱桥。我即兴提出一个问题:“谁知道学校南面那座石桥是怎么建造的吗?”很多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有几个学生就联想到“堆土”的方式。这时候又有个学生又提到过去建造宫殿也应该是这种方法。我肯定了他们的联想力和悟性。提到古建筑,很多学生都来了兴致,有提长城的,有说皇宫的。我看这样下去要偏离航向了,急忙纠正方向:“大家讨论很热烈,透过这些例子,我们应该知道金字塔是如何建造了吧?”学生们异口同声:“知道了。”

篇3

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需要语文教师有较多的时间用在课前准备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常记教学札记,记录有关学生课堂内外的点点滴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多方查找资料、备课、写教案等。选择常规教学手段或者现代声像工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应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效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要让讲台不再成为教师的专用之地。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激扬文字,学生亦可以在讲台上慷慨陈词;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板书解题思路,学生也可以演示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在讲台上介绍名人佳作,学生亦可以上台朗诵自己的得意之作……。总之,我们希望见到更多的学生能打破“师道尊严”,勇敢地登上“神圣”的讲台,教师走进学生中,一起学习,一起探究,引领学生练习,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形成师生的互动,形成课堂教与学的多元化,达到殊途同归,“条条道路通罗马”之目的。

引领学生练习巩固和自觉实践

新课标示实施之后,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重视语文实践性环节,要求做好内外沟通,真正实践“大语文”的理念,语文课教学更强调生活化、现实化、实践化。语文教学中“知识扩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观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让学生搜集石拱桥的造型图片资料,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中国石拱桥的认识。通过直观的物体观察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先放一段效果音响,请同学描述一下画面:比如阴云密布,狂风大作,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声,鸡鸭乱叫声等。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风雨来临时的场面,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因为什么变化引起雨的到来?回答是云的到来,引起天气变化,所以说云能暗示天气变化。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分组利用早晨和中午放学时间观察云的形态变化,推断天气情况,模拟天气预报,搜集整理看云识天气的民间谚语,验证天气变化等。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拓展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引领学生练习巩固和自觉实践。

开展积极的师生“双向互动”

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并不是谈一谈,讲一讲,或者通过多媒体手段极其学生的感官兴趣;而是要求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是语文课堂上能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我在上《天净沙.秋思》一文时,以背诵古诗导入,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游子思归图”的绝唱为什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和较高的艺术效果?接着在大屏幕上打出《天净沙.秋思》全文,配以哀转、凄婉的曲子,让同学们感受鉴赏、体悟、朗诵,渐渐地把同学们带入问题的情境之中,然后再探究文本的内涵。在屏幕上打出如下问题,让同学们思考、探究: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诗人此时此地怎样的心情?(供选择答案:夕阳西下,天空渐暗,乌鸦归巢,人困马乏,游子身在异域他乡,居无定所,心情茫然,肝肠寸断的痛苦之情)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供选择答案:其一是温暖的色调,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冷色调,表现出游子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无助)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两字?有什么不同?(供选择答案:断肠一词形容游子“伤心欲绝”、“肝肠寸断”。用此贴切、恰到好处,不可以删掉。)

(4)试分析《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供参考答案:如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应,景色与情思相融等)(5)进口原作,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近两天不坐着留下的艺术空白。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诱发下,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言。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群体思维十分活跃,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养成了自主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性格等。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意志是支撑学习知识的强大力量。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兴趣就是不断学习的源泉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笔者尤其主张语文课实践“情境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一个语文教师要充分融身于课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声情并茂地讲解,语重心长地引导,引人入胜地设疑,慷慨激昂地演讲,形成教师的个人魅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地敬佩,并将学生带进课堂情境之中。既可以采取实体情景:如参观现场、观摩实物等,也可以采取模象情境:如模型、展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如设计问题、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言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地学习,逐渐地树立起“主角”意识,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或者在讲授中要充分考虑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切不可越俎代庖,切不可因主观意志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启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特别要注重情景教学,比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辩论、比赛、分角色对话(演唱)等,都能诱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语文活动课中的小记者采访、错别字医生、社会现象评论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中恰当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生动活泼的教法,做到上课开头新颖别致,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味无穷,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其次,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毫无疑问,教师应该为学生解决疑难,学生应该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但是,学生信任老师,尊重知识,不等于迷信书本和权威,人云亦云地跟着老师转。况且师生之间的思维及其方式总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在课堂上常常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讨论,使他们萌生提问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并交给他们方法,掌握技巧,逐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好学善思,质疑问难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敢于成为课堂的主人。

篇4

引领学生练习巩固和自觉实践

新课标示实施之后,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重视语文实践性环节,要求做好内外沟通,真正实践“大语文”的理念,语文课教学更强调生活化、现实化、实践化。语文教学中“知识扩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观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让学生搜集石拱桥的造型图片资料,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中国石拱桥的认识。通过直观的物体观察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先放一段效果音响,请同学描述一下画面:比如阴云密布,狂风大作,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声,鸡鸭乱叫声等。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风雨来临时的场面,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因为什么变化引起雨的到来?回答是云的到来,引起天气变化,所以说云能暗示天气变化。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分组利用早晨和中午放学时间观察云的形态变化,推断天气情况,模拟天气预报,搜集整理看云识天气的民间谚语,验证天气变化等。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拓展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引领学生练习巩固和自觉实践。

开展积极的师生“双向互动”

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并不是谈一谈,讲一讲,或者通过多媒体手段极其学生的感官兴趣;而是要求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是语文课堂上能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我在上《天净沙.秋思》一文时,以背诵古诗导入,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游子思归图”的绝唱为什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和较高的艺术效果?接着在大屏幕上打出《天净沙.秋思》全文,配以哀转、凄婉的曲子,让同学们感受鉴赏、体悟、朗诵,渐渐地把同学们带入问题的情境之中,然后再探究文本的内涵。在屏幕上打出如下问题,让同学们思考、探究: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诗人此时此地怎样的心情?(供选择答案:夕阳西下,天空渐暗,乌鸦归巢,人困马乏,游子身在异域他乡,居无定所,心情茫然,肝肠寸断的痛苦之情)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供选择答案:其一是温暖的色调,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冷色调,表现出游子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无助)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两字?有什么不同?(供选择答案:断肠一词形容游子“伤心欲绝”、“肝肠寸断”。用此贴切、恰到好处,不可以删掉。)

(4)试分析《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供参考答案:如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应,景色与情思相融等)(5)进口原作,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近两天不坐着留下的艺术空白。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诱发下,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言。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群体思维十分活跃,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养成了自主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性格等。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意志是支撑学习知识的强大力量。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兴趣就是不断学习的源泉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笔者尤其主张语文课实践“情境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一个语文教师要充分融身于课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声情并茂地讲解,语重心长地引导,引人入胜地设疑,慷慨激昂地演讲,形成教师的个人魅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地敬佩,并将学生带进课堂情境之中。既可以采取实体情景:如参观现场、观摩实物等,也可以采取模象情境:如模型、展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如设计问题、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言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地学习,逐渐地树立起“主角”意识,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或者在讲授中要充分考虑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切不可越俎代庖,切不可因主观意志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启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特别要注重情景教学,比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辩论、比赛、分角色对话(演唱)等,都能诱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语文活动课中的小记者采访、错别字医生、社会现象评论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中恰当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生动活泼的教法,做到上课开头新颖别致,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味无穷,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其次,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毫无疑问,教师应该为学生解决疑难,学生应该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但是,学生信任老师,尊重知识,不等于迷信书本和权威,人云亦云地跟着老师转。况且师生之间的思维及其方式总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在课堂上常常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讨论,使他们萌生提问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并交给他们方法,掌握技巧,逐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好学善思,质疑问难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敢于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三,要创造学生的选择机会

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传统现象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其实选择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侧重也不尽相同。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去学懂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去完成自己喜欢的作业练习,那么学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激活学生发展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以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与灵活的手段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时展的潮流,必须渗透和体现于课堂教学中。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落实,就是要把每一堂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面貌就会焕然一新,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显而易见,这才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篇5

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语文对其他基础学科的影响和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了学生们一个无限的空间。例如,教学《春》时,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听多媒体的朗读,一边欣赏春的画面,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又如在教《听潮》一课时,我使用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一片海潮声中,屏幕上出现了课题,然后是作者的头像和简介。这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文章所描写的境界之中,为达到学习作者以文字写声音的目标打下了基础。朗读时,我配了三段音乐进行剪辑,范读结束,学生们掌声雷动。音乐与语文的完美结合,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二、多媒体技术的生动性,实现了学生的感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可见,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要在“趣”上的做文章,而“有趣”又必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解能力,把课文所表现的内容和情节通过语言描述,利用多媒体图片再现,音乐渲染等手段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地产生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联想和想象,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播放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的录像片,让学生在边看、边听、边领略中进入学习的佳境,由直观形象转入对文字描绘的探究,从而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安塞腰鼓》时,先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录相,在黄土高原上人们忘情地表演的场面很快地感染了学生,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品味。

三、多媒体技术的新颖性,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是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它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有限的,而利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生动的、积极的。又如: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说明文,像《中国石拱桥》等,由于学生记忆中缺乏相应的认识图式,教学中仅靠语言的理解既枯燥又难懂,这便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轻易地突破这些难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语言的分析与品味上。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将赵州桥的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说明赵州桥的特征,再体会课文中的“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二句中“两肩”“各”“几乎”等词的准确性,很显然比起只让学生想象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入,记忆更持久。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意犹未尽的。课件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文字、图像中去,深入其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继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5-0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国推行了素质教育。我市的晚自习随即取消,以致课时量大幅减少。但是授课内容与选拔机制并没有过多变动,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作为一线教师,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加强预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古有[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警句,今有[2]“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叶圣陶)的良训,无论前贤还是今士,无不在告诉我们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三轮语文教学的大循环,我逐渐意识到课前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养成勤动手多思考等等方面,都有匪夷所思的益处。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准备策略,学生课前预习,具体有哪些作用呢?

(一)预习可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使自己听课时精力迅速集中到新知识上来。听课有选择,有侧重,势必提高学习效率。

(二)预习可以节省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种类繁多的教学参考书使学生对要学的知识课前已经心中有数,教师没必要在课上面面俱到,可以以检查,讲授,练习,讨论等多种形式灵活展开教学,不再像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至尾独角戏。

(三)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的好习惯。通过课前预习,掌握已知,明确未知,无论是看懂的知识点还是未懂的知识点,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都有了初步印象。经过课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的进一步理解探究内化,定会使学生理解了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疑惑的地方,经过努力攻克后,会更刻骨铭心。长此以往,良性循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会大大的激发与提升。

课前预习既有如此多的好处,那学生应当从哪几个方面着手预习呢?

1.学会运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语文学习的是书面语,生字,生词是书面语的基础。考试淡化,不等于不重要。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应用红笔注音,生词应标【】,并将课下无词义的注释补写在旁边。这些标注工作应当借助工具书在预习课文时完成。注音,注释统在课本中落笔,便于结合课文语境掌握。实在搞不懂的字、词、句可以在边上作上记号,如划个“?”号,等老师上课时认真听、仔细记,这样不但容易突破难点,而且能加深印象。

2.边看边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当在阅读课文时,除了要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自己去试着解答这些问题。解答不了的就记下来,然后再翻阅参考书,答案能够理解的,就在书上落笔,如若还是不明白的,在上课时注意听,这样自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3.注意课后练习,带着问题预习。每篇课文的后面,都附有几个问题,其实这也往往是课文的重点。按课后的练习去预习课文,就像牵住了牛鼻子。如老师要讲《中国石拱桥》一课,你可以提前根据课文后面的问题,熟悉课文后,找找《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赵州桥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等上课时,老师系统一讲,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了。

总之,通过预习能够提高听课的效率,而且还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备课,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教学是个双边活动,只一味的要求学生,未免强加于人,为了达到高效课堂,教师的领头羊作用也应发挥到极致。作为教学五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教案,是否精致,出彩,把握要领,独具慧心,是能否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保证。因为教案是教师上课的大纲和蓝本,这无疑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共识。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备好每一堂课,为高效课堂做出充足的准备呢?

首先,要有自己的灵魂,真正做到深入浅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要将“拿来主义”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既要看我们对教材本身的熟悉理解的是否透彻,又要看能否用我们的思想去将材料细化、整合成自己的“那碟菜”。就像厨艺高超的大厨,同样的原料,不同的人烹饪,自会是不同的味道。只有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才会随心所欲,柔韧有余,殊路同归。

其次,精心预设学习目标。凡事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备课更是如此。学习目标存在的价值,不是单纯给教师展示知识和情感价值的取向,我们还要把学习目标作为“指挥棒”,来引导自己充分挖掘教材,整合内容,细化知识点,以至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

另外,加强学情剖析,研究教学方法。教师这个职业很多方面同医生一样,医生要“对症下药”,而我们则要“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在备学生时,要兼顾全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的放矢,受益匪浅。

第一要目标分层。教材、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力争全体同学掌握。

第二要教学活动分层。以语文学科为例,基本的生字词的讲解,要多照顾班内的学困生,马虎生,促使他们达标;课上深入研读环节中,要多关注中等生,培养他们筛选信息,提炼信息和口语表达的能力;而对于优等生而言,鉴赏好词佳句,领悟作家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则是他们的练兵场。

第三要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备课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题量和难易度不同的题型,使每个学生蹦一蹦,都能摘到果实。

一言以蔽之,备课时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实属不易,但又是必须的。

三、加强多种教学形式的运用,发挥学生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每节课都传承苏联的六段式教学模式,即课前提问、导入新课、讲述新课、重点难点分析、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课堂完全是模式化了的。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日益普及,课时量的锐减,原先的套路势必下马。新的教学方式像检查,讨论,分析,角色扮演等等应时而生。

(一)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时,生字词都基本掌握。一上课,就利用课件请学生到黑板认读,重点字词请学生上黑板书写,这样,既直观又出效果。

(二)讨论。过去,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时,总不敢提出太多问题,就怕学生记不清。现在,完全不用多虑,利用课件打出若干问题,指导学生边阅读,边一步步解决问题。这样,既条目清楚又节省时间。

(三)分析。每一节课,都有学生必须记住的要点。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完之后,往往必须请学生在书上留有笔迹。过去,都是老师讲学生记,有不会的字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而今,完全可以做成课件,并用特殊字体,绚丽颜色进行重点强调,甚至可以要求学生当堂背诵。这样,既记忆牢固又节省时间。

(四)角色扮演。有些课目,直接在课上请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是很出彩的。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背诵《核舟记》,完全可以请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坡,鲁直,黄庭坚。学生边背诵,边看着他们做动作,记忆会很深刻。再如体会《背影》中父亲买回橘子爬上月台的细节,请学生到台前做出父亲的动作,从中体会朱自清的写作特点――细腻的细节描写,是很有益处的。

四、加强课件制作,发挥辅助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核心,讲好课的先决条件是把课备好,有了这个条件,再加上科学的授课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有可能实现高效课堂。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已被普遍使用,应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有许多优势,许多地方是传统方法望尘莫及的。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缓解课时紧张的矛盾。

其次,可以展示给学生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和声音等,逼真的课件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例如:一是单纯追求数量,追求大的信息量,结果,PPT一张一张地放,有时到了下课时间,PPT还没有放完,教师的讲解很少。二是PPT做得过于花哨,看得学生眼花缭乱,真正有用的东西不多。可见,任何课件都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只能是为教学服务。

篇7

首先,要根据文章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读法。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它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不同,读法也就应该不同。在读法选择上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确定,进行合理的训练。

古诗词和写景类的文章,不但语言精练,词藻华丽,而且包含感情,这些都是感情朗读的最好材料。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感情去朗读,直至达到积累语言、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如温庭筠的《望江南》,笔者在教读时,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借助丰富的想象,学生能体会到这样的一种境界:一位女子独自在楼上,凭栏远眺,盼望所爱的人归来,望眼欲穿,而太阳落山,思念的人儿不见踪影,水脉脉,思悠悠,面对江水斜阳,更是愁肠寸断。学生们也能体会到女子对亲人思念的款款深情。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了,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拨,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写人记事类的课文,语言没有古诗词及写景文章那样优美精练,但思想内容却往往很深刻,要思考的问题多,这时自由读的形式就比较合适。而说明文、应用文特点是知识丰富,这类文体多半只要求增长知识,了解事物,可以默读为主,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其次,选择读法还要根据教学程序,以“初读――精读――熟读”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来选择读法。初读,就是快速阅读,整体感知。阅读者可按这种思路流程速阅课文;文中提出什么新的见解,它的依据是什么,作者对此又是如何评价的等等,这样便对全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知。这里可采用默读的形式,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精读,即明确目的,瞄准关键。在全文大概了解的情况下,再看清阅读提示中的要点,有的放矢、重点精读,再细细揣摩。古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文章中的重点语段精细朗读,会让课文的教学效果更佳。熟读,理解文意、品味风格。在感知到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课文的基调,充分调动激情,把文章内涵、作者的情感、风格读出来,让自己真正有身临其境之感。我认为这时采用齐读形式比较适宜。

篇8

文字作品贵在以情感人,语文教学不能忽视情感的作用。语文课的魅力在于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激活思维,形成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而不当的媒体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上接收信息,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举手投足、脸部表情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的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另一种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的“满堂灌”。有位教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采用了很多古今中外桥梁的图片。上课时教师忙于让学生观察桥梁的图片,在讲台上认真地操作着多媒体,一遍遍地演示着图片,忽视了学生的存在;而学生则目不转睛地盯着演示屏,忽视了教师的存在,师生之间没有了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对话”都已被冷冰冰的机器取代。

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选定的,使用的素材也都是教师自己去搜集的,这就等于教师在课前就已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笼子”,课堂上教师就是要花时间把学生一步步引入“笼子”,课堂不再是学生的课堂,教师的思维行为主宰了课堂的一切,学生毫无个性可言,思维也是被动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朗读教学,教师轻轻一按录音机,事先准备的朗读磁带就发出优美的声音,教师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模仿,让学生学得惟妙惟肖算是成功了。学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难道一句话一段文字就只有一种读法吗?我们怎能将机械化的东西强行施加给学生呢?

再说,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三、僵化了课堂教学的流程

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特点,每一堂课实际上都是教师无法预测的,这就给课堂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正是由于此,我们在上课时会发现精心打造的教案到了课堂便有点“力不从心”;而也正是由于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却异常地生动活泼,异彩纷呈。现在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程序固定,僵化了原本灵动的课堂。有位老师在教学贾平凹的《月迹》一文时,原本设计得很好,准备先请学生泛读课文后,再找出描写优美的段落单独读一读,然后再用多媒体出示这几段文字。但在实际教学时没想到请到了一位偏不按教师的意图读课文的学生,他找了一段教师认为根本不重要的话。这下教师急坏了,想方设法准备把这位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上去,真是手忙脚乱。实际上,这位学生找的那一自然段其实也是非常美的,是一段情感的升华。这样还是灵动的课堂吗?任何程序化的僵化的课堂教学都将是失败的。

篇9

您怎样看待当前语文教改的“热点”和“冰点”?

你说的“热点”,大概指的是引起普遍重视,并力求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问题;“冰点”是指被忽略了 的重要问题。目前,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热点的,恐怕不很多,被忽视的重要问题却不少。

您能不能具体地谈一谈呢?

好。当前,要进一步重视研究语文学科本体,把我国语文和语文教学的特点、规律逐步摸清楚。语文学 科的位置在哪儿?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似乎早就明白了,然而在实践中,恰恰是这个立足的基本 点容易被忽略,从根本上出岔子。

1990年颁发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中说,要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1992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 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说,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这个提法非常之好。语文学科与其他学 科不同:第一,它是中等教育中关键性的主要学科,是其他学科(包括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基础;第二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蕴含着浓烈的民族感情。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使学生热爱祖国语文,坚持 不懈地激发他们对母语的炽热的感情。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这里。因此,教师本身先要真诚地热爱祖 国的语言文字,那种“语文课没感情”的现象,是极不正常的。文章不是无情物,课文更是如此,就连《中国 石拱桥》《景泰蓝的制作》这样的说明文,也是饱含着作者的感情的。对这种感情不去感受,语文教育就没有 了脊椎骨。如果高师中文系只管传授一般的学科知识,中学只把语文当作纯工具来教,而不从母语的角度来教 育,是从根本上背离学科设置的宗旨的。

教师激发不出感情,原因是什么呢?

知之太少,独立钻研也少,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和教案汇编,吃现成饭。对汉语文化的结晶体——课文 ,自己没有读进去,怎么能激发出感情呢?

教学参考书越编越厚,快把教师独立思考的空间挤没了,看来这里面隐藏着危机。怎样加以扭转呢?

这样的教学参考书误了老师,也误了学生。如果能编出一套半成品式的教学参考书,让教师能把备课和 文章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情况会大不一样。例如,对《读孟尝君传》这篇课文,编者可以从六方面提供参考 资料:①司马迁对孟尝君“好客”的评价;②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对“士”的分类;③王安石的《上 仁宗皇帝书》中对人才的看法;④古代序跋的特点:“序贵精实,跋贵严洁”;⑤周振甫的《文章例话》中提 到的关于承转的古法:接处用提法;⑥叶圣陶、夏丐尊的《文章讲话》中,有关“文气”旺盛的论述,以 及金圣叹对这篇千古奇文的评论。这样一来,所给的不再是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那一堆东西,而是从更 高的层次上,为教师提供研究课文的基础,使他们能尝到钻研的乐趣,产生探索的激情。提供这种半成品式的 教学参考书,是培养有钻研精神,对祖国语言文字有浓烈的情感的新一代语文教师的必备条件。吃别人嚼过的 馍不香,自己不作钻研,势必难以深入浅出,只能作表面文章,教学效果怎么会好呢?这正如林砺儒先生所讲 过的,知之深,才能取之精而用之妙。

当前,关键的问题之一,是怎样利用师范院校培养、工作中的继续教育、教学参考书导引等条件,帮助师 范生和教师深入语文的内核,去体会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这种积淀和修养,有与没有,讲起课来很不一样 。

钻研课文以后,有了心得,要不要讲给学生?

是担心“满堂灌”吧!现在,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怎么讲,似乎一讲就是“灌”,就是注入式:一问 就变成启发式,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这是很大的误解。讲,是不可缺的。讲得好,应该具有启发性,而问得不好,反倒成了注入式,标准在于 能否使学生“奋发”、“自动”(徐特立语)。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时雁行认为:所谓的讲,就是抓住课文的 精要,讲出课文的精华,教师要讲得精采。可见,讲得少并不等于精;精的标准,包含在“精要”“精华”“ 精采”这三个词里面。讲,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面临两套“教材”。一种是物化的,指语文书; 另一种是“活化”的,也就是教师的“讲”。如果那三个“精”出不来,广大学生就少了一部活化的教材。

总之,要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培养对祖国语文的深厚的感情。教师有了这样的“情”,就能引发学生的 “情”;有了“情”,何愁学生对语文课没兴趣呢?师生双方都没有“情”,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很难奏效的。

以上,我从一个方面,结合实际问题谈了重视研究语文学科本体的重要性。目前,这种研究有待深化,尤 其要与解决语文教改的现实矛盾挂上钩。比如,张志公先生提出,要建立实际应用的语言知识系统。那么,它 与师范院校中文系开设的各门学科是什么关系?和语文的知识体系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以 前搞“八字宪法”,注意抓“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方面的知识,收获有,但不怎么大。为什么收获不大?吕 叔湘先生讲过,近代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研究的方法是静态分析。他号召,不但要研究语言本身, 还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语言。语文教学研究,重点不在语言,而在“言语”,也就是要研究学生怎样使用语言 。建立语文知识系统,要以培养学生言语能力为目的。然而,过去语文知识教学往往停留在静态分析上,更多 的没有研究如何教学生使用语言。语文教学研究是在近代语言学的影响下搞的,因而埋下了一些深层的矛盾。 预计,这个问题,在中国语文学科走向独立100周年的进程中,应该也可能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个问题不解 决,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没有根儿。

对15年来语文教改的情况,您能不能从一个侧面简要地评论几句?

这些年来,语文教学改革作了多方面探索,研究之深,实验之广,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特别 是引进某些外国的教育理论,在本土上作“嫁接”的尝试,十分引人注目。

语文教改始终面临着“分析”与“综合”的矛盾。

80年代中后期,因为有感于传统语文教育缺乏科学分析,所以集中强调语文教学科学化问题,开始注重研 究“知识点”及其排列分布的格局,把这种“分析”的思路体现在教材编写上。其代表作,是1988年秋、1989 年春印行的人教版统编教材修订本,它初步建立了单元综合训练体系,是有历史功绩的——在“知识点”的分 割,确定点、面、线、体的联系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这套教材广泛使用,引发了对建立单元教学模式的研 究和实验,短短几年之内,见诸报刊的研讨文章多达数百篇,逾百万言。其中,在阅读教学单元模式的研究方 面进展较大。但是,怎样在单元教学中处理好写作训练、思想教育等问题,研究得还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 产生了程式化的倾向。如何使单元教学能结合母语教育的基本特点,实现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这还是有待解 决的难题。

于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又传出了张扬人文精神,回归传统的呼声。例如,《中学语文》杂志上展开了关 于重视语感训练的研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反响。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从传统的“多读多写”,踏上在知识指导下,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依归的教学之路, 这是一次飞跃。矛盾的焦点在于——不是要不要知识,而是要什么样的知识,构成怎样的知识体系,怎么运用 这些知识。90年代,应该有一个转机,这就是实现民族化和科学化的统一。我们不能只是从中国看世界,还应 该注意从世界来看中国。世界的潮流是:在活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能力。

看来,我们又回到加强语文学科本体建设的话题上来了,对吧?

篇10

一般来说,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各小组兼顾到好、中、差生的一定比例,每个小组一般四至六人,注意男女生搭配。值得注意的是,分组不仅要考虑各组员的学习水平,还要兼顾到组员之间要合得来,因为学生是富有感情的人。并且在小组建立之初,要多搞小组活动,比如故事会、手抄报、演讲比赛等,展开组间竞争,以便增进组员之间的感情,加强小组的凝聚力。

二、 对合作学习过程的管理、调控,是合作学习深入进行的核心

1 要强调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合作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教师要引导孩子在互相尊重中把合作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合作学习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总目标,要引导小组展开讨论,进行任务分析,把总任务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易于实现的小任务,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可行性。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我先让同学们根据说明文的一般学习目标,思考并确立了本文的学习目标:A 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B 结合文段说出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C 结合语句,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各小组又自行分出更小的组――小小组,将每个目标细化后分到某小小组,这样每个同学都深入研读文章,然后积极讨论互通有无,教师稍作点拨,同学们便很顺利地吃透了教材,完成了学习任务。

2 要重视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打开话匣子。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中交换不同思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每个人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以群体智慧解决问题。合作之前,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思想”,而每个人的思想都必须要有一段独立思考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由于思维敏捷,言语流利,因此更乐于表达;而有的学生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如果久而久之,只听不言,反应慢的学生就容易被“牵者鼻子走”,整个合作过程就变成优生的一言堂,而其他学生就没有实质性的参与。这样就达不到通过合作学习,使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如,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先让学生有段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

3 合作学习内容要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具体说,就是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能够达到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才能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教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例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待学生疏通文意后,我让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文章中的语句谈谈你的看法。讨论中,小组内同学们的意见很不相同:有的说作者是快乐、悠闲的,从“欣然”、“乐”“闲人”等词句中可知;有的反驳说作者是孤独、苦闷的,由“念无与为乐者”可知。此时,我对这两种意见均未置可否,而是引导说:“请结合末尾的三句,体会一下作者是否为自己是‘闲人’而庆幸呢?“同学们马上围绕”闲人“一词展开了讨论:这个说,他怀着被贬后的悲凉;那个说,他是豁达的,不以己悲……最后,同学们都理解了作者闲情逸致的快乐是短暂的,只是派遣内心苦闷的一种方式罢了,当然也反映了作者超乎常人的旷达心境。之后,同学们纷纷解释”闲人”的内涵,更深入地理解了文章主旨。讨论的整个过程,同学们的思维都很积极,其原因在于问题能在适当的时机提出,且能提供合作的契机,更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4 合作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课堂上经常有教师怕超过预定时间,完不成预定教案,而在学生合作时没有安排充裕的时间,致使学生的合作仓促、忙乱。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种合作学习必须要有充裕的时间作保证,否则学生无法从容地探索、交流、讨论,探究的深度不大,效果自然不好。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不浪费一秒钟,但也决不要吝啬该用的时间。

5 合作学习的活动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比如,预习《中国石拱桥》时,让小组成员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有关桥的种类和形状等。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我运用激昂的语言引导学生“来到”袁家沟,并让学生都感觉自己就是当时正在眺望北方雪景的,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所望景色,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感情和性格特点去感受作品,再通过组内、组间交流,准确全面地把握词作所传达的丰富感情。再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