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08:25: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八年级下册历史考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012年秋季开始,人教社《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由修订版取代使用了近十年的实验版,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该修订版教科书仍存在瑕疵。我们在静态研读与动态教学的基础上,梳理出修订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在标题、导语、内容、语言、设问等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作出合理修正,以期完善教科书,使其在综合性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标题的规范性
1.内涵过大
如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页标题《明清帝国的兴替》,其中“兴替”二字意思是指“兴盛与衰废”,参见《新唐书・魏征传》中“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故而用在此处,意即明清帝国的兴盛与衰废。而无论如何教科书是无法用一课时内容承载如此宏大的命题的,课文也确实只着力论述了明朝的兴衰,然后再简单交代了清政权的建立及统治初期的社会面貌。
改进建议:本课标题可改为《明的兴亡与清的建立》。
2.概括不准
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综合探究三中的标题《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评析”二字不妥。理由:“评析”即有评价、有分析,而课文利用三幅图表――“南非的地形”、“南非的气候类型”、“有关南非的报道”来帮助我们认识南非的自然环境特征。教科书对三幅图和表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但是不涉及对该区域自然条件的评价。
改进建议:该段落标题中的“评析”二字宜改为“分析”。
3.关系不清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2页标题《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从该标题呈现来看,编者认为是并列关系。但研读教科书可知,课文从文字狱、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大批书籍被销毁或篡改和八股取士三方面的内容说明了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的不断加强。可见,“文化专制”包含了“八股取士”。
改进建议:标题应舍去“八股取士”,改为《文化专制》。
4.探究不明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8页,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下含《“西学东渐”寻踪》、《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两个目标题。其中,《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合适,与探究课不符合,也与课的导语不符。该课的导语是:“……先进思想家、早期留学生以及走出国门的外交使臣,成为近代中国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人。探寻他们认知西方的足迹,反思他们艰辛求索的苦旅,我们会更加体会到,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路程有多么艰难”。显然,课文用意是通过了解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进而探究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看了什么,有何发现与主张,影响如何,启发学生反思先辈的艰辛求索,使学生体会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路程的艰难。
改进建议:把目标题《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改为《“开眼看世界”觅迹》,从而与前一目标题《“西学东渐”寻踪》相得益彰,契合了探究的主题。
二、内容的科学性
1.政权误用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6页隋朝疆域图中的“高丽”和第88页“炀帝在位期间……多次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中的“高丽”,均应改为“高句丽”。
理由是:高句丽统治年限为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高丽统治年限为公元918年-1392年,隋朝统治年限为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可见,与隋朝同期存在的朝鲜半岛上的政权应为高句丽。
2.局部遗漏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8页,《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列举了四位生活在晚明的科学巨匠,课文对他们生活年代的描述如下:徐光启,明朝后期;宋应星,明末;徐霞客,与宋应星同时;唯独缺少对李时珍生活年代的说明,这不符合目标题的关键词“晚明”。
查阅资料可知,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是在1578年完成的《本草纲目》,课文对其的描述是“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他最终写成《本草纲目》”。我们可以把“1578年”放入该描述中,以体现“晚明”。
改进建议:课文上述描述改为“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他在1578年最终写成《本草纲目》”。
3.张冠李戴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2页图1-16中,“刀”字的甲骨文写成■,事实上这是金文的写法。金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而甲骨文则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最早的甲骨文随着商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
改进建议:编者应注意材料的出处,建议选用正确的甲骨文“刀”字写法:■。
4.观点争议
修订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9页指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在桃花峪,而实验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则认为在孟津。在网络上查阅得知:2012年5月28日,洛阳孟津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地理标志图稿,准备建主题公园。而几年前,郑州荥阳的桃花峪就竖立起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界牌。我们认为应该是两地在涉及经济利益等方面考虑而出现的分歧。
改进建议:对于此类在社会上有争议的话题,教科书最好以设置阅读卡或备注等方式呈现分歧点,而不是搞一个折中意见,新旧版本各采用一种观点。
5.图文不搭
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2页针对台湾人文环境的思考题:阅读上面的文字说明,在下页中寻找合适的图片搭配起来。其中,关于“新竹”的文字说明:被称为台湾科技起飞的发动机,以高新技术开发而闻名。选用的图片是B:几棵树、一点草坪、一处房子局部、一块立着的牌子,图中文字模糊。显然这样的图片是无法与新竹这个城市的“科技”特点联系起来的。
改进建议:选用典型的能较好体现新竹“科技”特点的图片。
三、语言的严谨性
1.逻辑不符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01页:“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有人主张迁都避让,宰相寇准坚决反对,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射杀辽军统帅,……”学生容易困惑:宋军士气大振是因为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的行为本身,还是宋真宗亲征澶州前线的英勇行为?
根据史实,可修改如下:“当宋真宗下定决心、御驾亲征到达澶州城后,宋军士气大振”。
2.跨度过大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页:“17世纪下半期,蒙古草原西部的准格尔部在首领噶尔丹的统治下,发展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屡次向清朝政府挑衅。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格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该段落文字对于噶尔丹挑衅清朝政府的结果也即康熙帝是如何应对的并无交代,直接就从17世纪下半期带到了18世纪中期,显得比较突兀。
根据史实,上文中“挑衅”两字后可修改如下:“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先后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1697年,内外交困中的噶尔丹暴死。但直到18世纪中期,清朝才平定准格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
3.交代不明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页:“清军入关后,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亲自入京朝贺,清廷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后来,清廷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其中,对于另一位佛教首领是谁并无交代,这是不应该的。
根据史实,可修改如下:“1713年,清廷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4.前后不分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92页:“是第二次前后爆发的运动”。第二次(1856年~1860年),运动(1851年~1864年),如此明确的两个史实发生时间,怎么能用模糊的时间“前后”来描述。
改进建议:删去“后”,是第二次前爆发的运动。
5.英汉混淆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出现了不少历史人名、地名、族名等,编者给出了注音,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读。如:李悝(kuī),张骞(qiān),大月氏(zhī),许攸(yōu),贾思勰(xié),张(jì)。但也有许多注音不规范,如:纣(Zhòu)、镐(Hào)、偃(Yǎn)师、赢(Yíng)政、骊(Lí)山、垓(Gāi)下、氐(Dī)族、澶(Chán)州、郾(Yǎn)城。这些字词并非是在英语情景中作为专有名词,它们的第一个字母不需要大写。
改进建议:把以上不规范的字词注音的第一个字母均改为小写,如:纣(Zhòu)改为纣(zhòu),镐(Hào)改为镐(hào)。
6.单位不明
人教社各版本教科书对《》赔款一项的描述如下: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89页:赔款2100万元;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赔款2100万元(备注:这里的货币单位元,是指西班牙银元。每枚重量在7钱2分至3分之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赔款2100万银元。
可见,人教版各种教科书对于《》赔款数额无异议,但是单位显然不统一。《历史1(必修)》认为是银元,初中历史教科书备注中明确指出是西班牙银元,而修订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则干脆没有写明单位。据网上查阅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原件,清廷赔偿英国“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由“洋银六百万元、洋银一千二百万元、洋银三百万元”三部分赔款组成。可见,赔款2100万元应是洋银无疑。另查阅资料可知,清代把外国流入的银铸币称为洋钱,把中国自铸的银币称为银元。19世纪中叶以前,在中国流通的洋钱以西班牙银元为主。而清朝官铸银元则始于1890年的广东省。因此,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备注是可信的,《历史1(必修)》和修订版历史与社会则不妥。
改进建议:“赔款2100万元”改为“赔款洋银2100万元”。
四、设问的有效性
1.无视课标
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而严格制定的,教科书的问题设置也应尽可能体现课标要求。
如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5页《语言与宗教》,针对图2-40世界语言的分布,设置问题: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对应的课标是:1-1-3描述世界语言、宗教的分布。显然该处两个设问均与课标无关。
改进建议:如设问“英语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2.展“标”不足
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9页针对图2-47亚洲的分区,设问:读上图,找一找下列国家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一个区域。对应课标:1-2-7综述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大洲与国家、地区的对应关系。可见,该设问以亚洲为例,部分体现了课标指向,但不全面。
改进建议:在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8页图2-46国家与国旗的思考题后增加设问:依据上图并结合图2-8七大洲和四大洋,说出英国、俄罗斯、中国、埃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阿根廷等国家分别属于哪个大洲。
由于中考考点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而制定的,因此,加强对教科书的问题设置与课标对应性、对应度的研究,对于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中考考点、提升学生应考能力都有裨益。
3.图非精问
如针对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5页图3-69以色列的地形,问:“在左图上找一找以色列有哪些河流”。此处“哪些”二字不妥,因为图中只有约旦河。可见,对于教科书的图片素材,我们的设问应该精确。
改进建议:此处设问改为“在左图上找一找以色列有什么河流”。
本文是笔者近两年来对人教社修订版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存在问题的思考,期待同行们能深入研读教材,加深对教科书的理解,发现不足,完善课程,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
目前,中考仍是高中阶段学校选拔新生的主要手段,考前复习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复习,有的同学手忙脚乱,情绪紧张,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有些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方法上的失误,从而导致对所学内容基础不扎实,答题语言不规范,解题能力不强等问题,这都成为影响中考成绩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在复习过程中采取一些有效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中考前思想品德课的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是中考三轮复习的基础。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材料新颖,设问灵活,但都脱离不了“题在课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基础性、能力性、开放性仍是中考的方向。因此要学生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以《课程标准》和今年的中考命题范围为依据,准确、系统的理解把握课本基础知识,并善于运用这些知识,认识分析社会实际中的问题,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根本。通过这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和载体,重视基础知识不能以记住知识点为最终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加强对知识横向、纵向的梳理,对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避免学生在解题时,只知道从一个方面去论述,不懂得把所有与之有关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显得思路比较狭隘。因此制订计划如下:
第一轮的复习时间:2月初到3月底,大约两个月的时间。
复习思路: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考点分析。
复习内容:教材重难点、热点透析对主干知识的记忆。
复习方法:
1、以课为单位,每课知识结构掌握好。据《课程标准》要求,按识记、理解、运用的要求透析热点,形成科学规范完整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概括。
2、每个知识点讲解完后,据能力层次要求,进行例析解析,达到加深理解,学会运用。例如复习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时可列举“因贪污受贿受法律制裁一案”说明了什么道理?让学生来明确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3、注意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综合达到两个层次,一是以单元为单位的知识综合;二是以板块为单位的综合复习。例如:我们在复习九年级第三单元“关注国家发展”时,就要让学生把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九课“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联系起来。明确我国怎样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
4、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后,都要进行相应的练习和测试,并及时做好讲评和反馈。
第二轮复习是中考三轮复习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对初中阶段跨年级跨板块的知识综合。中考试题的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实践性,题源的时政化、生活化、乡土化是中考命题的导向。这就要求学生运用课本有关理论知识,来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分析、归纳、论述并结合本人的现状来谈认识和看法。所以中考复习应突出专题性、增强综合性,培养学生针对现实问题整合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信息的沟通、收集和处理,要经常关注时政热点、重点,以时政专题的平台收集与之有关的典型材料、典型事例。如本年度经济方面(国内生产总值)、政治方面(两会的内容、外交)、文化方面(科技成就、创新、体育)、可持续发展、青少年维权等方面,让这些鲜活的材料进课堂。对命题方向,解题思路进行具体研究,制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复习时要找到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并选准恰当的切入点,特别要注意时政热点分析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要有一定的知识跨度,如在经济活动中,应如何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可以从国家角度、生产者销售者的角度、消费者的角度来答题;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该怎样做?可从国家角度和青少年的角度回答。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发散思维,树立创新意识,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和不同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融合,打破知识的条块分割,架起知识的“立交桥”,培养和提高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特定复习计划如下:
二轮复习时间:4月上旬到5月中旬,约一个半月时间
复习思路:以热点带知识点、突出学科内容、跨单元跨板块、跨年级的综合能力提高。如复习九年级第三单元第六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内容”时,可与第四单元第十课“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及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相联系。如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第十五课“走创新之路”时,可以与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走科技创新之路”相联系,进行跨单元、跨板块复习。
复习内容:以本年度多种时政专题为平台的热点专题复习,(如两会、创新型国家、青少年维权,)、《中考应试指南》等。
第三轮复习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拔高训练。主要是通过大量综合模拟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答题技巧及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查缺补漏。在考试训练中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同学审题能力欠缺,分析能力不强,不善于运用题目中已有的素材,没有掌握题型要求、没有把握题意就回答,答非所问,因此得分很低。还有些同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答题缺少系统性、逻辑性,答题随意性强,回答问题时虽然进行了长篇大论,却找不到有用的知识点,因此而失分。还有的同学答题时学科语言弱化,运用方言土语叙述,这也是得不到高分的一个原因。通过考前模拟训练,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这是对试题作出正确回答的关键,审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说来,每道题目都有立意、情景、设问,多数试题在材料中都有关键词语的暗示,这个关键词语就是“题眼”,就是答题的突破口,找到突破口,就容易理清答题思路了。然后根据所学知识,系统的组织好试题答案。通过模拟训练,还要作好试题分析与讲评,明确考点分布范围、题型的类别,模拟考试达到的目的,找出学生出现的知识错误及原因,从中了解试卷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改进的措施。制定计划如下:
复习时间:5月中旬到中考,大约3周时间。
一、 真题详解
(2010・江苏无锡卷)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
……
1.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尊周室”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不以物喜 B. 可以一战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策之不以其道
【详解】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读懂文章,把握前后文的意思,粗略读懂文意是理解的基础。“号令中国,以尊周室”也要联系时代背景,了解吴越争霸历史的学生应该可以解释出这句句子的意思了:“号令中原各国,(来)尊崇周王室的统治。”
在古汉语中,“以”的释义有:①作连词,表并列、承接、因果等关系,可译为“来”、“因而”、“以致”等。 ②作介词,可译为“把”、“用”、“凭借”等③作动词,可译为“认为”等。
在选文中,以就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来”。考生经过三年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虚词“以”的用法,所以命题人提供的选项都是来自于课内的。以这四个选项为例,
A.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B.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D.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释义:A.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B.作介词,可译为“凭借”C.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来”D.作动词,可译为“按照”。参考答案:C。
【小结】
从文言虚词题型的详解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学好课内,不断积累。可以看到,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也是来源于课内的。
二、 重点虚词例析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下面例举几个常用虚词。
1. 对文言虚词“之”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09・浙江义乌卷)1. 下列句中的虚词“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2分)( )
A. 肉食者谋之 B. 长跪而谢之曰
C. 辍耕之垄上 D. 小大之狱
【解析】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之”是常用的文言虚词之一,其主要作代词、助词,也可以作动词。
A项中的“之”是代词,指“齐师伐我”这件事;B项中的“之”是代词,指唐雎:C项中的“之”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D项中的“之”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参考答案:D。
2. 对文言虚词“而”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12・江苏泰州卷)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出而谓左右曰
A. 学而不思则罔《八则》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C.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解析】
“而”在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助词。
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或不译;A项中的“而”表转折关系,可以为“却”;B项中的“而” 表承接关系;C项中的“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D项中的“而”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参考答案:B。
3. 对文言虚词“于”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10・河北保定卷) 1.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 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
“于”的用法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非常常见,正确掌握“于”的用法,对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很重要。
例句中的“于”是介词,引进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A、B、D项中的“于”引进动作的处所;只有C项中的“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于”。参考答案:C。
三、模拟演练(10分)
1.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裴)侠亦不以入私,并收佣直①,为官市马。
(①佣直:指劳务收入《北史・裴侠传》)
下列句中的“以”与“侠亦不以入私”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B. 以其境过清
C. 祭以尉首
D. 以土砾凸者为丘
2. 下列选项中的“之”与“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蜀之鄙有二僧 B. 至之市
C. 无丝竹之乱耳 D. 而忘操之
3. (阎)应元带刀出,跃马大呼于市曰……(《阎典史传》)(2分)
下列句中的“于”与“跃马大呼于市曰”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苛政猛于虎也
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 积于今六十岁矣
4. 下列选项中的“其”与其他三项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其境过清 B. 其真无马耶
C. 其人视端容寂 D. 距其院东五里
5. 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列子・说符第八》)(2分)
下列句中的“而”与“立召文子而告之”中的“而”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知识经济受到力捧的世纪,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也要求具备有良好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教学模式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老师仍然坚持旧有的教学模式,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现详述之。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对于很大一部分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讲,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很多老师在给学生教授课文阅读知识的时候侧重于对学生“填鸭式”的教学,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成为他们阅读教学的唯一工具,很多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指导学生去思考,学生大多是死记硬背老师教授的重点知识,这种学习方法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容易引起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阶段的身心疲劳。
(二)观念陈旧落后,自主阅读教学的效果不佳
虽然初中语文的新课程改革极力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也有一些教师会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设置一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然而从当前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形式化、低效化甚至是无效化的现象,自主探究学习耗费的时间较长、实际效果的低劣等情况普遍存在。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语文老师往往先阅读课文,然后在了解教学目标后,让学生带着设置的若干问题思考并学习课文。这样的一节课看起来学生完成了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把该理解的东西都理解了,把今后考试将会遇到的考点也记下来,然而,实际上这样的阅读教学课程存在着两个突出的弊端:一是导致学生主动“说“的缺失,二是背离了阅读的本质,学生进行的阅读不是一种本真的阅读,不能从头到尾地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建构起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在阅读中他们遇到不会的字词句只会一味地查字典或者跳过不去理解,而不会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不认识的字、不理解词语以及不理解的句子,更不可能碰到感触良深并引起共鸣的段落,这种传统的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看起来是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质上,还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根本不能达到新课程要求的锻炼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目的。
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们要注重挖掘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点。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论语》十则时,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其中的名句,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两两结对,一个学生问另一个学生:“假如别人向你请教问题,但是你正好又不会解答,如果用《论语》中的话来回答,应该是哪一句?”,另一个学生肯定会回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过创设生活中具体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们感悟到语文学习的兴趣,减少疲惫感。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发表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且要多鼓励少打击。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改革,现代文的阅读分析越来越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思考理解能力,因而,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们要注重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带着有针对性的问题去思考,使学生们觉得现代文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这篇文章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说明文?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结构层次如何?(可以划分为几段?每一段的中心句又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课文《苏州园林》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回答上述问题,然后启迪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写作闪光点在哪里,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就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明显收获。又如在学习《沁园春.雪》时,应首先让学生思考作者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对中国革命的乐观态度,作者在这首词中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课文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结合必要的课堂讲授
强调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并不是说语文老师们就不需要进行课堂授课,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老师们的课堂讲授是不排斥的,就是完全适合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课文也离不开老师的课堂指导,老师们的讲授在很大程度上比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要高效的多。比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的课文《最后一课》时,老师们就应该首先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如法、德两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情况,通过老师对这些背景知识的讲授,学生们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中心思想。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比如可以启发学生们去思考假设背景不是亡国,那么文中人物的性格又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们讨论其可能性,结果,学生发散性的回答异彩纷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深入阅读文章,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能力。
(四)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网络发展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早已到来,信息的查找手段更为多样和便捷,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了解作者当时的人生境遇、岳阳楼及洞庭湖的历史,并将历史上的“八百里洞庭”与洞庭湖的现状进行对比,使学生思考产生目前这种现象的原因。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的内容既包括课文内容本身但又不局限于课文,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启发学生更加关注当前的环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初中语文的自主学习教学工作是一项全面的系统性工程,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扎实地开展阅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