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1 21:37: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被世人所熟知。如何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事关学校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必须妥善处理。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依据就业问题性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类,分别为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一般性就业问题。在精英教育阶段,一般性就业问题被认为是不存在的,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主要职能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方面承担着继续培养精英的任务,另一方面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劳动力的任务。就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相平衡的,但却出现了人才相对过剩的局面,出现一般性就业问题,有其特殊性。分析原因,与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完善不无关系。我国曾经长期实行统分统配制度,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还不能形成良好的用人制度,诸多岗位长期被不合格人员占据,导致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发展,但第三产业比率还是过低,加之大学生创业观念低下等,导致社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低,无法实现毕业生的大规模就业。
(二)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是指劳动力的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而引发的就业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进程采取的措施是,扩大精英教育范围,以此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精英教育是为培养社会精英服务的,其专业、课程设置是以精英培养为目标的,沿用精英教育模式培养社会所需的大量劳动力,必然导致人才结构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造成结构性就业问题。除此之外,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人事制和户籍制度,也是限制人才合理流动、无法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来上述制度有所松动,逐步实行了小城镇、农村统一户籍制度和行业资格准入制度等,进步固然可喜,但力度仍不大,无法解除其对人才自由流动的限制。此外,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问题。
(三)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个人职业选择性问题在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中,表现越来越突出,部分大学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就业。如高校周围考研大军的出现,由于不愿到边远、经济不发达地区工作,仅把求职岗位限制在大城市,造成过大的就业压力。究其原因,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较好的自我定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更多的是培养熟练的劳动力和技术工人,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社会精英,个人期望值过高造成就业难。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我国所采取的精英教育扩大化式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培养目标不甚明确,影响了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的明确,导致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中比较突出。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和政府方面。就国家和政府层面来说,应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改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精英教育模式。首先,扩大高校办学自;扩大高校办学自不仅包括企业、个人可拥有办学权利,还包括扩大已有高校的办学自,减少高校行政干预和控制,让高校办学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渠道的畅通。其次,淡化户籍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制度,促进人才能合理流动,保证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挑选、利用人才。再次,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最后,提供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条件,扩大就业岗位;如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
(二)高校办学方面。就高校办学方面来说,首先要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情况准确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所需人才。各高校应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形成自己的特色,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其次,积极实行弹性学制、弹性专业;实行弹性学制,以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实行弹性专业,就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意愿灵活选择学习专业,如:双学位,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扩大毕业生就业机会。最后,高校应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实行市场化的经营管理,实施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自主创业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三)用人单位方面。就用人单位来说,首先要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应本着竞争意识选才、用才,以任人适才为标准选择、使用人才,努力促进单位发展。其次,把人才利用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需要创办培训学校,以此满足单位业务发展需求。最后,选聘过程中,不应盲目追求高规格人才,应当以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来选择,以能胜任工作为基本要求。
(四)毕业生个人方面。就大学毕业生个人方面来说,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要认清社会发展形势,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应以更多的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大学生已经从“天之骄子”转变为一般性人才。大学毕业生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其次,当代大学生要彻底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主动创业,积极谋划自己的人生。
一、高校贫困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1、就业心理负担沉重
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容易受到歧视,存在自卑心理,尤其是女生心理负担更重。目前高校学费的不断上涨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更加重了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厌学、厌世情绪严重,对社会看法极端、偏激。
2、素质缺陷影响就业
由于贫困生女大学地域来源的特殊性,在成长过程中,环境教育与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同时由于经济问题,大部分的高校贫困生很少参加活动,因此锻炼的机会非常少,造成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用人单位对性别的歧视
当今用人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认为雇佣女大学生会增加其社会成本,而女大学生的工作意识、工作能力、社会接触面等方面都与男生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其提高效益。女大学生工作几年后,又要面临结婚、生育、抚养子女期间必须给予的产假等现实问题,在该岗位上带来了断层的可能性。这种认识的偏差,就严重的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尤其是对存在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更是容易受其影响。
二、原因分析
1、自身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就业期望值错位
大学教育投入成本高。通常一个困难家庭为完成孩子的学业,会陷入负债的状态,而他们的希望就寄存在孩子毕业后就业来解决家庭所存在一切问题。以至贫困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不得不把薪水高、工作环境稳定等作为就业期望值的首要因素。但在现实的岗位竞争中,用人单位在考虑到自身的生产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时候,必然将目光投向同一阶层但要求没有那么苛刻的毕业生。这也造成了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
2、工作经验不足
来自贫困地区的同学由于接触外界的事物不多,因此存在着进入大学之后要重新认识别的同学早已经熟悉的事物,导致他们产生一些自卑的心理。
为了能在同学们之间保持一定的优势,有些同学会把大量的课外时间投入到普通的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放弃参加其他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或者学生活动,以期能在学习这一方面取得奖学金,并保持一定的心理优势,由此导致在就业期间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给用人单位一种高分低能的印象,最终造成就业失败。
3、不能按时偿还助学贷款导致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产生怀疑
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事件的频繁发生,凸显的大学生诚信问题是让社会对大学生产生不信任感。大学生的诚信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问题,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沉浸而潜移默化。由于中国的社会中不讲诚信的行为比较普遍,法律约束也不能发挥更多的作用。这就使大学生的诚信被持以怀疑的态度。而且也有其中的一部分同学恶意逃避,不偿还贷款,导致学校与银行必须把扣押有效证件作为催还贷款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三、拓宽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诚信记录来规范还贷
应该从提升社会整体的信用水准、完善道德与法律规范、提高社会工作水平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逃避还贷的现象。可以通过我国金融系统的联网性进行跟踪。可以通过金融系统建立学生信用记录数据库,加强银行之间信用记录的交流、共享,实现学生个人身份记录和信用记录挂钩,从而有效规范和约束学生贷款和还贷。
2、用人单位的观念要转变,提倡男女平等
摈弃“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确保性别平等、就业公平。
3、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要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来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4、学校对贫困女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贫困的女学生出现就业困难时,学校老师要及时介入,帮助其缩短就业过程。
5、合理调整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使其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就业指导从而树立较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期望值。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这也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在社会就业总量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和其他次要矛盾并存的背景下,有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将失业”的尴尬处境,尤其在2003年第一批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后,这种情况更加突显出来。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12万,2010年达到631万人,2011年增加到660万,2012年更是达到了680万,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99万,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然而最近教育部公布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短短的十一年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就增加了三倍之多,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面临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激进式增长,如此之多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必然对劳动力市场具有强大的冲击力,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每一年毕业生并不能完全顺利就业,往届的未就业的毕业生也将投入到下一年的就业中。因此,每一年不但要面临应届总量巨大的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要解决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待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境况,大学生渐渐变成了廉价劳动力,近两年, 更有媒体爆出“月薪500元招聘大学生”,“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此类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也引发了公众对高校教育提出的众多质疑。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社会群体,毕业后却成为了低收入群体,不少大学毕业生从事着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甚至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从就业数量转向就业质量。
自1999年起,国家教育部开始统计和公布各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将一次就业率作为评价各所高校就业状况的指标,这也使得高校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提高就业率这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大学生就业数量的增加。然而就业数量并不能全面的、客观的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就业率仅仅反映高校就业工作“量”,无法对“质”进行评价。笔者认为追求虚高的就业率是个误区,不应过多强调就业率,而应花更大力气重视就业质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仅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质量,同时关系到高校的持续、健康和协调、快速发展,甚至于其生死存亡。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个体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从就业观念方面讲,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明确,就业意识淡薄,就业期望过高,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创业意识淡薄。当代大学毕业生择业期间,通常会优先选择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相对稳定的职业,很少有人会优先考虑私企,自主创业或者支援贫困地区的基层工作。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没有从自身条件出发,没有根据自身特点,盲目跟随大流,这种错误的就业观直接影响到就业质量的整体状况。现在大学生普遍缺少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没有意识到“逆境出人才”的人生哲理,而是过于的追求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物质条件,从而树立了不正确的就业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就业市场的压力。从就业心理方面讲,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存在着三种不良心态:“崇尚大城市心态”――将就业目标集中在发达的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将其作为事业、生活的终极目标;“自我认知不足”――容易产生“过高期望值”和“求职自卑感”两种反差现象,前者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理应获得一收入丰厚的工作,后者认为自身条件不够好,缺乏自信和勇气,在很多机会面前知难而退;“盲目攀比心理”――习惯于以周围同学为标准和标杆,比待遇不看机遇、比福利不看潜力、比环境不看远境,导致即使有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也不能好好把握,甚至武断放弃。这种热衷于攀比的心态,成为了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的一个障碍。从就业技能方面讲,由于大学教育是开放式管理模式,造成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大学期间并没有很好的掌握专业课程,且大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方面,较为死板,在工作期间很难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致使不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无法得到单位的重用。从就业规划方面讲,很多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期间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毕业时面临就业压力,乱了阵脚,四处投放简历,盲目跟随大众,就职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份职业或是没有达到预期标准,频繁跳槽,这样不仅打击了求职的积极性,造成自我否定心理,还给就业市场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
(2)高校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由于高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脱节,而我国大多数的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在学校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迫使学生在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同时,实际动手能力匮乏,走上社会后变成只懂理论缺乏实际的鸡肋型人才。我国的高校普遍存在着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专业和课程设置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完善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降低了就业质量。
(3)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在国家就业政策的大环境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政府部门制定和执行了很多的政策和措施。但是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这些政策和措施并没有改善不利的局面,这是因为政府部门制定的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还不够完善,不能全面彻底的维护大学生的权益,或者有些政策制定了却没有得到落实,使得大学生在毕业后得不到应有的优惠和保障。在用人单位的就业环境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提出越来越高的就业素质,这就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许多用人单位已将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评价其“实力、能力”的主要依据和择人标准,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因为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往往就业机会多,就业面宽,选择余地大。相反,综合素质不高者或不善于表现者很多时候就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子女给予太多的期望,认为子女大学毕业后,就理所当然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这给子女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择业时,(下转第106页)
(上接第104页)优先考虑薪酬高的工作岗位。家境较好的大学生,习惯于“等”、靠”和“啃老”的依赖思想,按照家长的蓝图一步一步走下去。传统思想中的“子承父业”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干扰,很多父母希望子女从事和他们一样的职业,而忽略了子女本人的兴趣爱好,子女为了顺从父母的意愿,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职业。
三、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发展策略
(1)个体因素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来说,认清就业形势,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在学校期间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技能。要及时转变自身角色,认真做好就业规划,尽快的融入社会,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沉着冷静、积极乐观地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乐观心态克服一切困难。
(2)高校因素是发展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才基地,首先,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推行体验式教学、创新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等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发言、积极思考的能力。其次,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应调整专业结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明确办学理念,准确定位,与市场接轨。不能只顾扩大规模,忽视市场实际的需要;只顾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只顾学习成绩,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再次,要全面加强就业指导。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课时、保障教学条件、保证教学师资。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理论体系,充实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案例教学、邀请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讲授、请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开展模拟招聘会、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解答求职经验和创业秘笈等形式,提高课程的指导性、实效性。
(3)就业环境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导向因素。从政府和政策机制层面上讲,应该加快经济发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定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创业补贴,使高校毕业生由被动择业到主动创业转变。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号召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并为他们提供完善的优惠政策。同时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从市场和用人单位层面上讲,应该转变传统的用人观念,将眼光放长远,做好人才储备,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岗位和就业岗位,不断丰富毕业生的工作经验。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设置正确的招聘需求,杜绝各种性别,年龄,地域等歧视;用人单位还应爱才,惜才,给予合理的待遇和发展空间,积极营造人文感、归属感、荣耀感浓厚的企业文化,以员工的忠诚奉献、价值充分体现,实现企业升级上档、健康发展。从家庭和价值观念层面上讲,家庭是每个人的主要生活环境之一,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家长应该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使大学生从人为建造的思想框框里解放出来,大胆主动地去争取自己的空间和天地,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大学毕业生更要认清就业形势,逐步建立是金子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光的观念,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度自信,也不盲目自卑,全面准确地分析自我,设定适当的就业期望值。
总之,就业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虽然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就业质量仍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但是笔者相信,在政府、市场、高校以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会实现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大量大学生几乎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
(一)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表现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事多的地方人少,人多的地方位少”等现象。由于区域和城乡之间的鸿沟,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众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乏人才,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很多学生未能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
(二)教育制度、内容不符合社会要求。中国现有的学校教育体制下,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往往会背书、懂理论,但是没有实践能力。
(三)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带来就业难。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因素
(一)大学生的被动就业心理
高校毕业生们害怕接触新的、不熟悉的领域,特别是企业,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没有接触过尝试过,还不如待在学校或政府,这样比较不复杂的地方。换个角度看,也就是他们害怕失败、缺乏挑战精神,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不敢自主挑战,往往处在被动地位。
(二)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导致父母在对待孩子就业的观念上比较保守。不管家境好或者不好,孩子大学毕业,父母都让孩子首选稳定安逸的工作。这个保守观念致使目前大部分大学毕业生,还比较缺乏自我独立能力和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较高,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许多大学毕业生宁肯“漂”在大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就业,就高不就低的结果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时,大学生一方面很容易过高地估计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岗位做出脱离现实的层次定位,另一方面很容易产生急于获得高额的物质回报,以弥补其高昂的受教育费用。就业思维的僵化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从心理上产生较高的、脱离实际的个人职业期望。
(三)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份重视考试成绩,热衷于参加一些资格考试,以获得资格证书为荣,而较少参加提升个人素质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方面的教育,且普遍存在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有效的自我约束能力、持久吃苦奉献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大大削弱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中的竞争力。
三、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改善
(一)从政府来讲,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制度性、政策性环境,出台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要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要通过创业教育、政策扶持和项目指导,激活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才智;要通过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更加热情、周到、高效的就业服务和帮助。
(二)从社会来讲,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同时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用人单位也有责任为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要正确看待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帮助大学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期望。
(三)从高校来说,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大力提倡自主创业,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四)从学生的个人就业观念方面来说,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1、要把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就业选择同现实的条件结合起来,职业发展才有现实的基点,理想的实现才有可靠的平台。
2、要有科学的职业规划。要找到理想职业,首先要未雨绸缪,及早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同时,要通过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正确分析。
3、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让毕业生清楚地认识到,求职遇到的困难、挫折、委屈是暂时的、在所难免的,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摆正位置,调整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4、要有创业的精神和准备。勇于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努力给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非朝夕之功。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教育制度,决定大学生就业会长时间困难,仅靠一些短期措施,起不了根本作用。要缓解我国就业矛盾,扩大我国内需,必须根据我国当前现实情况,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发展、高校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詹木生,泉州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10-0174-03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择业就业。正确认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帮助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顺利求职择业非常重要。
一、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各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使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与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相比较而言,竞争处于劣势是不言而喻的。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由于学校的知名度和在校期间受到的教育远远超过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方面有着天然的明显优势。加上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有意无意提高就业门槛,人为地为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设置就业障碍,在公开招聘中限定只招收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从而把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排除在外,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想与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进行竞争,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在无形中加剧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自卑心理。
2.焦虑心理。就业形势严峻和地方高校某些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对口,导致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在即将毕业前夕,地方高校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竞争能力不强在考研与就业当中徘徊。想考研又由于自身专业基础不够扎实没有十足的把握,同时也担心读完研究生后还是要再次面临是否能找到好工作的就业问题。想就业又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己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会因为学校名气不大、学历层次较低、学习成绩不佳、能力素质不高、部分用人单位政策性歧视和过高的要求与严格的录用程序而感到恐惧。由于各种过分担心而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手忙脚乱,茫然困惑,焦虑不安,从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和找工作。
3.从众心理。就业过程中,地方高校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专业、学历、兴趣、能力、素质缺乏正确判断,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以及将来准备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目标。大多数人都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比较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就业,过分地考虑就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脱离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现状,盲目从众,跟在别人后面走,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找什么工作,不会扬长避短,在就业中难免会遭受不必要的挫折,有时可能会因此而延误或丧失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就可能获得的就业机会,从而大大增加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4.依赖心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还没有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对于“自主择业”仍有部分大学毕业生感到不适应,思想上还残存“统招统分”的意识观念,希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却又不愿意到处奔波,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就业主管部门,寄希望于家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在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不去依靠自身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依赖于学校和父母,或听候学校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就业的主动性,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缺乏自主择业能力。
二、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又有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客观原因。
1.学生因素。一是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地方高校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对社会缺乏全面了解,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就业定位,理想往往脱离现实,就业期望值偏高,仍有不少大学毕业生不到最后关头不愿放弃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想法,导致失去了很多求职机会,错过了不少好的工作岗位,不能及时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二是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总体而言,知识储备、专业实践能力与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差,缺乏竞争意识,更缺乏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2.学校因素。一是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没有实现市场化,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多地方高校重视自身利益和短期效益,没有很好地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导致学科和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陈旧,重视知识灌输、轻动手能力培养,严重影响大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自信,竞争力不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多数地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只重视管理功能,忽略了其根本指导意义的教育和服务功能,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无法准确地自我定位,显得茫然失措。
3.社会因素。一是就业市场体制不健全、用人程序不完善,导致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受到就业歧视,就业机会不平等。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在选择人才时只招收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限制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参加竞聘,人为地剥夺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使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工作产生了担忧和疑虑。二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不良风气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严重干扰了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容易造成地方高校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失衡,由此产生了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三、解决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
问题的对策
针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的种种不良心理问题,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学校要深化改革力度和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社会要给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目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容易有一个误区,都期望自己可以进入一个生产环境较好的地区、产业和用人的单位就业。先看单位是否可以满足自己一系列的要求,再决定是否应征,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地域偏向沿海发达地区。许多高校毕业生以向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对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情有独钟。二是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求地位、保稳定。大部分学生以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首选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等金融机构,其次才是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三是就业收入期望值较高。在求职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制作简历。在制作简历方面,应该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价,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找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对自己和社会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填写简历前,应当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自身的优缺点,不应夸大自己的优点,避谈自己的缺点。
二、大学生自身心理问题对就业的影响
应对是个体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困扰而采用各种方法、手段或策略的行为。应对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我调节和寻求他人帮助。大学生由于接受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挫折教育的不足,面对挫折和应激事件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能力;而自我意识的增强也使得一些学生对于外部的支持系统有较强的防御心理,遇到事情不愿意向父母、师长以及学校的心理、职业咨询机构等这些潜在的支持系统求助。应对意愿、策略与能力的欠缺,使得学生不能有效的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各种事件、较快恢复心身平衡。
其实克服这种心理,就需要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向“生涯辅导”转变,更着眼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职业环境认知”、“职业决策”、“职业素质提升”等对学生未来发展与成长具有更深层次影响的问题;并以全程化的视野帮助学生及早规划、全面解决多元问题。加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心理辅导中要关注到就业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在职业生涯辅导中,更是要把心理辅导和发展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模块和内容加以关注和指导,这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素质。
三、运用社会心理学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期望值普遍过高。当前,社会上许多行业和领域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值非常高,当发现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远远低于预期希望之时,这些行业和领域之中就会产生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负面评价,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群体的整体印象。其次,社会普遍存在浮躁心理。浮躁心理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共性问题。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很多行业和领域过分注重短期效益,忽视了长期效益的培养。许多高校毕业生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就导致了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转而招用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人才。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大学生毕业生个体要克服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和情绪。高校教师应当高度关注应届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选择。此外,还要对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挫折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看待不良社会现象,学会如何面对竞争和挫折。通过这些方式逐步改善个体心理因素。其次,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也要逐步纠正不良的集体心理因素,如浮躁情绪、过分追求短期效益、拜金主义等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与此同时,适当降低对大学生的期望值,正确面对其成长的过程,为其提供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其意义在于,大一新生从入学开始,就寻找适合自身发展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兴趣、爱好,给自己尽早进行明确定位,最终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04.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吴正龙,李淑娜.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分析.教育与职业.第20期.2012.
[5]琥珀,柯岑.关于当前大学生择业面试的有关思考[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
[6]郭冬艳.浅谈社会心理学知识在大学生求职中的应用.百花园地.2012-02.
[7]王雨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时代教育.2013-04.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热潮的持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显著提高了国民文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但是,扩招带来的毕业生规模也随之膨胀,使得原本就供求关系不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更为失衡。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社会经济发展仍无法完全满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告别了曾经的“包揽分配”时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何去何从”成为了大学校园中每个学子都竭力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的新闻和信息显示,“人才流动”的地域性差异已经成为了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大因素。经济较发展地区以社会资源、就业机会等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集中在大城市与东部沿海地区工作,导致就业流向的区域集中式的“极化”失衡现象。这导致了众多如人力资源浪费,社会发展差距加大、缺乏安全感等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此时,了解到大学生相关方面的就业期望就显得十分具有意义了。本调查本着客观求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杭州下沙高教区的高校学子进行了客观系统的调查,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和建议。
(二)研究框架:
1.研究方法:
本报告在了解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信息后,综合运用了实证研究的多种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地流向相关方面的数据和分析。然后,利用问卷对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等十几所下沙高教区所属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第三,对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三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第四,利用了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调查结果,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家政策和其他信息,提出对策建议。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亦即随机抽样调查,并结合访谈法和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对象和访谈对象所选包括杭州下沙高教区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十余所高教学生,选择对象具有普遍性。
3.研究内容:
本调查对大学生毕业择业选择,以就业,考研,创业三类为划分,以及影响选择的主要因素原因进行了系统调查。同时系统调查了大学生就业地选择和影响选择的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环境,房价,婚恋关系,父母期望,发展潜力等等。并运用SPSS专业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阐述剖析。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职业流向
在“大学生毕业后你最希望就业的单位”这个问题中,选择希望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占31.80%,选择去国营企业占27.87%,选择外企的占22.30%,而首选是民营企业的仅占9.18%,选择其他的占8.85%,其中大部分选择其他的同学表明只要符合心中基本条件的职业,无论何种企业都可以接受。
对“造成大学生择业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的调查结果中,薪酬与福利、稳定性、发展潜力这三大因素选择人数较多,尤其是薪酬与福利占总被调查人数的78.36%,男女生都在择业时都非常重视,相对而言工作的稳定性对女生的影响高于男生,而男生在对自己所在职位的发展潜力要求高于女生。其他因素中职业的社会地位对男生的影响大于女生,而女生受父母的影响要大于男生。
(二)地域流向
调查结果明显表明大学生毕业后主要还是希望能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在调查的同学中希望在一线省会城市就业的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45.25%,希望能在经济较发达的二三线城市就业的人占总人数的46.89%,只有少数人愿意在毕业后到县城城镇工作,愿意支援西部的更是寥寥无几,而愿意去农村发展的基本没有。
同时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对大学生就业地区的选择有着明显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地域流向的城市层次基本是以生源地为基础向上的,即绝大部分同学愿意就业的地区至少是自己家乡平级的地区,而农村的同学也没有愿意回到农村工作的,外省的学生更多的还是希望能留在杭州就业。
在影响就业地选择的三大因素选择中,生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潜力对大学生们在毕业是选择就业地区有很大的影响,而男生在受社会公共资源、房价的影响要大于女生,而女生受父母期望、城市交通的影响明显大于男生所受影响。
(三)其他
在整理调查数据时发现,大学生预期在毕业时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占75.41%,有21.64%的人选择考研,仅有2.95%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而优先选择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早日独立”,所占比例达到54.35%。我们还发现相对于专科学生而言,本科的学生更乐于考研,他们认为考研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其中也有不少同学表示希望走学术路线,而专科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占所有人数的84.62%比本科生所占比例的71.50%要高,他们选择直接就业的原因是更多的是为了“为家庭减轻负担”与“实现自我价值”,相对的,在选择就业的本科学生之中,更多的则是侧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早日独立的追求。同时我们在对大学生希望创业与所在年级进行交叉分析时,发现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增高,希望创业的人数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减少;在对学历与生源地的交叉分析时发现专科学校来自农村的生源比例大于本科院校,而总体农村生源占被调查大学生的比例较低,仅为17.83%。
同时,我们还对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三名决定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进行了访谈调查,对问卷调查内容及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度探讨。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情绪稳定,表情自然、无明显变化,访谈过程中气氛和谐融洽,受访者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能及时回答,态度明确,保证了此次访谈调查内容的可靠性。
本次访谈主要涉及就业观念问题、职业流向预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地域流向预期、地域选择影响因素等问题。金融和财经的女生都希望选择比较稳定的工作,最好是进入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或者银行、国企等,而杭师的男生则更偏好薪酬福利较高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在哪类企业工作并不是要点。他们认为对于专业对口与职业选择的影响并不大,认为现在进入社会都是要重新学习的,学校里学校的还是以理论为主,而工作需要的是实际从事能力。在涉及是否留杭的时候,金融的女生表示会回到家乡,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并且可以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更有效地找到好工作,而财经的女生表示为了留杭的男友愿意继续在杭州与他共同奋斗,杭师的男生则表示虽然希望留杭,但是由于家庭条件一般,加上现在社会普遍的现象是要求男方有房,而面对杭州的房价他也坦言压力比较大。之后在涉及就业政策对他们的择业、择地的影响程度时,他们都表示政策的影响很小。在涉及对自主创业的感想时,杭师的男生表示他曾经有过创业的念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现实的认识不断加深,这让他逐渐放弃了创业,他说,即使各地早已出台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对于他们这些真正完全是白手起家的人来说还是困难重重,不说资金问题,单是商场上的各种关系网络、信息渠道、还有其中的各种“门道”想要摸清也并非易事。
三、影响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的原因及后果分析
倾向之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最热门
原因:利之所趋
据网络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截止到2010年10月25日18时,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已经超过139万,接近140万大关,平均竞争比例达到86:1;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达35万余人,平均竞争比例约为34.3:1。不仅公务员考试,包括地方上的事业单位考试、国企招聘同样报名的人数众多,不可谓竞争压力不大。然而,面对这样百里挑一的竞争难度,在我们调查的同学中大部分仍然表示报考,希望进入编制。
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对大学生是如此具有吸引力,大有化身大学生心中“完美职业”的趋势。究其魅力所在:首先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最主要优点是稳定。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同学觉得工作的稳定性是对他们职业流向期望的最具影响力三大因素之一。相对于企业单位的内部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甚至间歇性的失业和跳槽,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就悠然自得许多,至少是极少有被辞退的。薪酬与福利方面,公务员、事业编制的工薪水平属于社会中等层次,比外资、民企的工资收入要少,但是由于养老保险实行的“双轨制”,企业单位的养老金要低于公务员与事业编制人员,因此总体福利待遇方面算是很有保障的。根据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都是严格实行双休日的制度规定的,相对于企业的各种加班加点来说,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每日按时上下班,相对的空闲时间要比企业多。虽然有“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说法,但是在许多人的传统思想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任职是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社会地位较高,隐隐含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且父母也多希望子女能找到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天下之大,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各种因素汇集的利益的魅力驱使着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报考掀起一波波热潮。
倾向之二:就业地域流向期望一般以生源地为下限,多选择一二三线城市。选择西部和农村地区稀少。
原因:社会发展差距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
大学生地域流向的不同在很大因素上受到生源地的影响。大学生生源地一般是指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如无特殊情况,生源地一般是大学生出生成长的地方。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学毕业生往往会选择在以生源地为下限,平级或者向上级地区寻求就业。结合“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俗语,想必也是一种人之常情。生源地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发展情况、生活环境、公共设施等,是学生从小所享有的社会资源,也是人们长久所处的环境的一种基础条件。当一直以来享有的公共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习惯,再去改变这一十几二十年沿袭的惯例,多少是不舒适乃至痛苦的。而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城市层次有着不同的社会风气、价值取向,因而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时,大家往往都会选择至少和生源地相类似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中国是个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东西发展差距大的国家。经济上的优势资源普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二三线城市。也正是这一“经济基础”条件的影响,使得国家宏观调控的就业引导政策在大学生中的效果不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二三线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好的生活坏境和发展潜力,自然大学生就趋之若鹜了。另外,父母对大学生就业地域流向期望的影响有人不容忽视。父母自然希望孩子在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比较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相应的生活环境条件等比较优越,就业机会多,就业收入相对也较高的一二三线城市就业了。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农村工商业发展不足,除了大学生村官之外少有适合的岗位供大学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不完善,包括教育资源不足,医疗设施落后,交通不够便利等不足,因而对大学毕业生缺乏吸引力。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从小认识到父母在田间的辛苦劳作却收入颇微,他们努力学习凭借高考一举步入大学,进入都市学习生活,在见识过繁华的城市之后更是不愿回到农村。
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也是属于欠发达地区,虽然国家强调西部大开发,出台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支援西部,但是由于西部条件比较艰苦,生活环境与浙江地区相差较大,而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前往支援西部就意味着要远离家乡,因此即使大学生自己存在相应政策号召前往西部的想法,但由于父母阻拦等现实原因最终绝大多数都不了了之了。其实,相对于农村,西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可以提供适合的岗位,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由于西部地区的就业信息相对闭塞,大学毕业生在面临就地选择的时候很难得到这些地区的相关就业信息,因此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另外,还有不少社会因素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地域流向偏好东部一二三线城市,而不愿意进入农村、西部就业发展的现状。首先,虽然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但是政策的倾斜度不够大,给予大学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吸引力不大,同时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反响和影响力不够。目前社会对于西部、农村的认可性不高,在大学生毕业后时常以工作地点来评判是否“有出息”,如果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或者西部就业会受到周围社会的舆论,对大学毕业生产生心理压力。另外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往往会成为日后的生活久居地,因此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地区就不得不考虑到长久的日常生活,包括生活条件、物价水平、社平工资等方面的问题,另外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婚恋关系以及未来子女教育成长问题。因此在我国目前这种城乡、东西部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公共资源占有率不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广大农村、西部地区在大学毕业生确定地域流向时更处于劣势地位。
倾向之三 :大多数选择就业,选择创业人数极少
原因: 客观条件限制为主因
近年来,国家不断地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惠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首先,大学生创业解决大学生本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了再就业,进一步缓解了的就业压力;其次,创业的拼搏过程将大大提高创业者的各项能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促使大学生由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快速成长为社会精英,更有助于短时期内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另外,大学生创业不仅为大学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带动了个人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刺激国内的经济活力,从宏观上拉动社会经济增长。
那么,既然创业有着如此多的好处,为什么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却寥寥无几呢?创业所需的基础资源多为资金,人才,技术等等。首先得正视一个客观社会现实,即中国大陆的大学生创业率过于偏低,即使在大学生创业已趋成熟的港台地区,创业计划实施的成功率也不到百分之三十。残酷的现实使得许多大学生对创业望而却步,各方面的压力严重挫伤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因而从心理上便失去了“先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创业环境不尽完善,创业促进体系不够健全,还存在主体缺失、职能不明等问题,而国家和各级政府虽然都已了各种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政策扶持的力度还是有所欠缺,同时部分有创业打算的大学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仍不能广泛地得到政策的扶持。而高校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课程并未列入学校课程,学生很少有大学生创业培训的机会,这造成了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理论知识的欠缺,同时校园的创业氛围并不浓厚,即便有各类创业大赛,但多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操作,使得大学生创业的实践经验缺乏。另外,中国是一个人情味较为“深浓”的社会,这无疑为白手起家,缺乏社会交际和各项基础的大学生又添了不少难题。虽然中国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抱以了极大的期望,但终究尚未成形为主流思想,甚至有人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难以就业的“无奈之举”。种种因素,便造成了就业热潮,创业寒流的现状了。
倾向之四:各因素对于男女生的就业流向的影响程度不同
原因:传统思想价值观
男生女生性别差异导致男女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虽然社会大力提倡男女平等,然而多年来的父系社会的传统思想依然影响着我们。
社会对于男女的要求不同。比如对于男生而言,就业地域流向的房价影响要明显高于女生,这是因为传统思想一般要求男生有房,而女生对此却无要求,再加上房价居高,从而对男生产生的压力要远大于女生。而在职业流向的选择中,女生对于职业稳定性的要求要高于男生,而对应的男生对于自己以后升职发展的潜力要求更高。现在价值取向中并不倡导女强人,通常对于女生的经济要求并不高,而男生则是家庭支出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一般要求男生的职位或收入与女生差不多或者高于女生。
父母对于男生女生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而言,父母觉得男生就应该在外打拼,留在大城市发展,而对于女生则更多的是希望回到家乡找份工作,不用太辛苦,只要能安安稳稳的足够自己平时的花销即可。
后果分析: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其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从调查结果看来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职业偏好明显,地域流向集中,这表明大学生群体就业流向单一,容易导致人力资源在地域和行业之间的分配不均衡,产生“人才拥堵”和“人才稀缺”的两种状态并存,使人力资源不能有效配置,产生资源浪费。
大学生职业偏好较突出,容易造成人才浪费。人才资源在行业中分布不均导致有的单位大材小用,有的单位人才难求。由于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退化,长此以往会在导致人才的埋没,人力资源的浪费的同时对中小型企业发展不利,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生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而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主要新生力量,大学毕业生地域流向的不均衡会进一步拉大社会差距。如今大学毕业生少有愿意开发西部、发展农村的,甚至不少来自农村、西部的大学生也不愿回去建设家乡,而是希望留在东部城市,这使得农村、西部地区原本就缺乏的人才资源再度流失,加上农村与西部地区原本就地处劣势,社会公共资源占有比例较小,公共设施建设不足等原因使农村和西部地区在开发建设、加快城市化现代化步伐、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过程中遭受更大的阻力。同时大学生都涌入东部城市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四、建议
针对本次调查结果,我们结合相关社会信息和学科理论,给出以下建议。
(一)致广大学生朋友的建议:
第一,树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培养正确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的言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个人精神支柱的价值观,它决定着个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和旨意,引导着个人的品行。正确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正如俗语所说,“学文化不如学做人”,可见,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多么的重要。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对未来的择业期望和就业地选择期望都带有较高的理想化的憧憬。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表现出较高理性的同时,大学生也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的差距显而易见 。我国的就业难,是结构性的就业难。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对“高素质岗位”的需求。另外,传统的精英化大学教育随着大学扩招的热潮开始向大众型转变,大学生数量几何数的激增,注定要使大学生自身转变传统理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第二,指定职业规划,提高个人能力。
良好的开端方为成功的一半。通过自我评估,制定出针对自我优劣的计划,将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感受到,很多大学生关心的是“我需要什么工作”,而忽略了“我能胜任什么工作”。只是纯粹的对择业就业有着较高的期望,却缺乏实际努力奋斗的行动。长期和短期的各项计划将有效弥补大学生这方面的不足。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然后通过一步步实践来提高完善自己,为自己在未来即将面对的劳动力市场增加筹码。要是对未来只有着空想和迷茫,那么,残酷的事实终究会使人后悔莫及。
(二)致高校的建议:
第一,加强学生的实践型教育。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高校教育依旧徘徊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缺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高校的课程大多把学生们“圈禁”在校园的教室里,完成课业拿到学分就达到了教学目的。高校应该鼓励大学生“走出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引导教学,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机制,从而突破这种“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传统格局,为将来无论创业还是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是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高校的就业信息和其他相关服务也应该随之更进,从而最大程度消除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针对大学生普遍缺乏求职经验的现状,高校可以针对开展相关职业培训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巧,教导大学生如何在求职过程中恰当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素质。同时,在就业协议的签订过程中,高校积极发挥出第三方的桥梁沟通作用,也可以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更应配合国家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大学毕业生走进农村、走进西部,改善大学毕业生地域流向不均衡的现状。
(三)致社会的建议: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劳动力市场。
大学生就业地域流向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才流动的方向和趋势。而极化失衡的人才流动,其实和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一样,都反映出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所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通过资金等资源的合理分配,着力发展人才流通“寒冷”的地区,人才的流动结构自然而然也随之优化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使得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找起工作屡屡受挫,因而许多大学生偏爱通过考试这种简易的方式来争取工作,变相地拉动了政府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考试热潮。
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积极加强校园,企业,市场之间的信息共享,将十分直观的减轻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无形中可以拓宽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地选择,优化大学生就业流向。此外,还应缩小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倡导社会形成科学的价值体系,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源配置,调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
第二,加强政策引导,缓解大学生就业流向期望的失衡现状。
从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在大学生群体中收效甚微。大学生依旧普遍选择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二三线城市作为期望就业地。在劳动力市场本身缺陷难以弥补的前提下,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因而,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扩大就业引导政策的宣传力度,对优化大学生就业地域流向期望有着可观的作用。
2011年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科研项目(2011YJX10)
参考文献:
本世纪以来,大学生就业难迅速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高校的就业率不断下降,毕业生的入职薪酬越来越低,学非所用、用无需学的情况日益普遍。为什么在一个鼓吹“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却遭遇“读书无用论”的泛滥?人们不能不加以深思。本文从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述长期以来主导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决定中国经济结构形成的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启示。
一、比较优势战略导致产业低端化发展和内需严重不足
1、推行比较优势战略意味着主动产业低级化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战略因其理论简单易行且能充分迎合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而在中国大受追捧。该理论宣称,衡量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标准是看有无自生能力。所谓自生能力,就是指所发展的产业从一开始就具有成本优势,可以各自马上赚钱的能力。该理论认为成本优势取决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所以中国应依托国际分工主要发展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业区段。该理论否定保护和扶持的意义,反对自主创新和优先发展重工业,主张直接引进适用技术和资本品,从而集中资源用于有自生能力产业的发展。
然而,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科技进步、生产率上升和发明创造涌现都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产物。比较优势战略片面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却极大地损害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使中国掉进粗放式发展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提到人力资本积累,一般人都会关注学校教育的作用,殊不知产业实践更具决定性的意义。产业实践可以将人最终塑造成才,而各种新的知识也只有在产业实践中才能不断产生。因此,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产业实践才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主战场。
不过,不同的产业实践积累人力资本的效果也不同。按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创新性,产业分为高端的智力产业和低端的体力产业。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性的智力产业主要使用复杂的智力劳动,因此需要并培养大量且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而低知识技术含量和低创新性的体力产业主要使用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需要并培养很少且低质量的人力资本。所以,一个国家智力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其人力资本积累的广度和高度,智力产业才是人力资本的关键载体。中国要积累人力资本,就必须逐步建立和发展健全发达的智力产业体系,而体力产业的发展应符合智力产业发展的要求。
可是,比较优势战略割裂了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相互依赖、彼此支持的有机联系,错误地要求按自生能力配置资源,其结果必然是牺牲民族智力产业而畸形发展外向型的体力产业。因为高端的智力产业必须在人力资本成熟后才有竞争力,但这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没有效益、需要保护和扶持的学习期,只有低端的对接国外智力产业和市场的外向型体力产业才能各自马上赚钱。因此,推行比较优势战略意味着主动产业低级化,意味着对人力资本积累道路的扼杀。而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中国会逐渐被锁定在国际价值链分工的底端,产业升级将变得有心无力。毫无疑问,产业低级化和人力资本退化会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中国为什么始终摆脱不了粗放发展模式的根源。
2、推行比较优势战略必然造成内需严重不足
首先,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就是一种毁灭内需而依附于外需增长的理论。我们知道,内需的基础是消费,而消费的根本是劳动者报酬,只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报酬不断增长,内需才能充分释放。但是,比较优势战略以廉价劳动力为经济增长的依据,大力发展血汗工厂,这就从根本上抑制了内需发育的空间。并且,该理论本身也不关注内需的培育,而是寄希望于国际市场来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与内需发展的要求完全相背离。
其次,比较优势战略奉行自生能力和自由贸易,逼得国内资本无法考虑长远利益,只能追逐短期利润。由于资金、资源、人才和倾斜政策等都纷纷转向外向型的体力产业,中国已初步建立但远未成熟的智力产业顿时陷入困境;同时幼稚期的产品无法匹敌发达国家成熟的智力产业又使其进一步失去市场的哺育。在前后夹击之下,中国的智力产业迅速衰败了。但是,智力产业是迂回生产方式的核心和内需的引擎,它的衰败必然使得庞大的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内向型部门随之瓦解。而因为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度低和附加值少,两头在外的外向型体力产业对其他部门的带动牵引作用很弱。所以,在比较优势战略的作用下,一方面外向型体力产业迅速扩张,另一方面民族智力产业和内向型部门纷纷破败消亡,国民经济的不同产业部门之间难以相互提供需求,无法交互促进而实现内需的循环扩大。随着这种畸形产业结构的形成,就业紧张和内需不足的问题自然尖锐起来。
最后,比较优势战略片面发展低工资的外向型体力产业,由于民族智力产业和内向型部门的破灭,失去出路后只有都挤到这个狭小的低门槛领域展开最为惨烈的“竞次”。在上游,生产所需的重要技术、资本品以及某些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而在下游,制成品高度依赖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低端生产结构和恶性竞争使得中国企业彻底失去市场定价权,上游被迫支付垄断高价,下游被迫接受自相残杀形成的产品低价,贸易条件持续恶化,产业附加值不断遭受挤压。在产业升级困难和劳工最为弱势的条件下,企业必然不择手段地削减人工成本来挽救其利润空间,这就导致中国本来就很低的实际工资水平不仅提升无望,反而陷入节节下滑的泥沼。据报道,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83年的56.5%逐年下降到2005年36.7%,22年间竟然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后续的变化更是不容乐观。而随着劳动报酬占比的不断下降,居民消费当然持续疲软下去,内需严重不足的存在也就毫不奇怪了。
二、政府刺激内需的压力诱发高校过度扩招政策的出台
因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在高校连年大幅扩招之后才出现的,所以,很多人都指责高校过度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祸端。而事实上,高校扩招的确过度了。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普通本专科招生数据,自恢复高考以来,从1978年的40万到1998年的108万,高校招生整整用了20年才增加68万人。但从1999年起,平均每年扩招56.7万,到2005年时,大学普通本专科招生已达到505万人。之后扩招幅度虽逐年收窄,但到2010年仍然上升为662万人。不仅如此,随着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紧张,为了分流压力,硕士与博士研究生也先后出现了大幅扩招。从2000年到2010年,硕士招生由102923人增加到474415人,博士招生则由25142人增加到63762人。但研究生大幅扩招的结果并没有有效缓解本专科生就业难的困境,反而自身也陷入身价大贬和求职艰难的泥潭。
供求规律告诉我们,供给必须与需求相适应,脱离市场需求的供给过快增长必然会引发一场灾难。大学是培养预备人才的工厂,这些预备人才在进入生产实践之后,能够迅速成长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术与管理人才。但如前所述,比较优势战略造就了中国低端的产业结构,这种低端的产业结构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很差(这一点后文将进行专门理论阐述),尽管经济在高速增长,可是市场对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并未增加。因此,如果仅考虑市场法则,在这种微弱需求下高校连年大幅扩招无疑是很不明智的。
然而,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逻辑,高校过度扩招政策的出台并非偶然的决策失误,而是比较优势战略绑架的不得已。根据前文的分析,推行比较优势战略必然造成内需严重不足,只要不转变发展战略,这个问题就会愈演愈烈。但是,路径依赖理论告诉我们,转变战略其实是最不容易的。因为战略一经推行,它就具有自我强化的特性,不遭遇生死存亡的危机,转变战略就缺乏足够动力。对于危机积累过程中的问题,人们总是采用修修补补的方法来应付。在比较优势战略下,修补内需问题的方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寻求外需突围,即通过出口扩大来弥补内需不足,为此,本世纪初中国政府选择了不惜代价地加入WTO;二是国家干预短期刺激内需,或者通过大量举债扩大投资,或者抓住民众软肋刺激消费,或者兼而有之。而高校过度扩招的做法正是当时政府刺激内需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有的修补手段都只能暂时掩盖或拖延问题,都是不可持续的,反而会使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危机变得更加深重。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还主要是依靠内需发展经济,但自1992年开始,以大力引进外资为契机,外向型经济变得突飞猛进。这种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使得全球逐利资本纷纷把血汗工厂搬迁到工资低地的中国,从而严重地冲击了之前走同一道路但名义工资已经上涨的东南亚各国。因为产业外迁又无力升级,泰国等国的产业空心化最终酿成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危机导致国际局势恶化,中国被迫承诺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出口顿时受困。与此同时,多年来比较优势战略的作用使得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内向型经济走向瓦解,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改制,高达五千万工人下岗失业,农民工式待遇成为就业群体的主流,以消费为基础的内需由此急剧萎缩。在内忧外困的局势下,为了维持经济的增长,政府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刺激内需。于是,赤字财政政策、教育产业化等措施纷纷出笼,而高校大幅扩招正是教育产业化的基础和核心。
自古以来,中国民众就十分重视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深入人心,而扩招前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社会地位又恰好佐证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宣传。因此,在初期不能预见后果的情况下,高校扩招几乎被当成一项福利,尽管过去读书几乎不花钱,而现在则要支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由于阻力相对较小,所以承载着拉动消费厚望的高校大幅扩招政策在1999年被政府迅速推出,并在以后多年惯性运行,直到2010年后因难以为继才逐渐趋于停滞。
由于教育支出是家庭的刚性支出,所以,从短期来看,教育产业化下的高校大幅扩招有利于撬开中国老百姓的钱包,使得消费总额增加,并通过乘数效应刺激内需的扩大,同时升学会推迟求职还可以暂时缓解过大的就业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和提高实际劳动报酬(这恰好击中比较优势战略的死穴),扩招的结果必然是教育消费挤占其他消费、高校所在地消费挤占全国各地消费和当前消费挤占未来消费,从而给国民经济制造更多难题、加剧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形成报复性的消费萎缩,最终将让内需不足的问题变得更加难解。
三、低端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低下
尽管高校大幅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比扩招前增加巨大,但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离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而大学生的人口占比就更是极为低下。比如,在25—64岁劳动力中大学生的比重,美日等国多在40%以上,但我国2000年只有4.63%,即使经过10年的高校过度扩招,到2010年也才上升为9.68%。据报道,中国的GDP按汇率计算在2010年已经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二,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甚至接近于美国。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30多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几乎达10%,本世纪后甚至连续多年高于13%,远超世界各国。因此,相对于中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高速的经济增长而言,高校大幅扩招只不过是极低大学生比重的一个补偿而已。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的时代,这种补偿理论上似乎还不够快,即使有再多的大学毕业生也应该被万分饥渴的经济所吸收。换言之,由于存在各种有利因素,高校大幅扩招并不一定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至少不会极为艰难。
可惜,因为排斥性的低端体力产业结构,表面光鲜的中国经济根本消化不了多少大学生。虽然是在极低的基数上进行扩招,但扩招依然演变成了一场就业的灾难。
大学生属于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他们的优势是懂技术、会管理,应该从事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性的智力工作。在国民经济中,这种智力性的工作岗位密集地存在于高端的智力产业,而在低端的体力产业中分布稀疏。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与产业结构高度相关。概括地说,一个国家智力产业发展得越好,其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就越强,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就越光明。
首先,作为大学生就业的天然场所,智力产业构成了经济吸纳大学生的主渠道。智力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部门,其大部分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很高,通常只有大学以上文化者才能胜任。建立与壮大智力产业有利于提高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密度,而大量高素质大学生的加入又反过来推动智力产业的蓬勃发展。因此,一个发达的智力产业体系可以源源不断地吸收大学生,并形成智力产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其次,只有强大的智力产业才能支撑以内需为基础的所有体力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进而以国民经济整体的力量创造出海量的大学生就业机会。作为提供先进技术与资本品、新的知识与创意的部门,智力产业可谓是国民经济的大脑和心脏。民族智力产业的崛起意味着独立自主生产与消费体系的形成,有利于争取平等的国际经贸秩序,掌握市场定价权,防止经济增长的利益外流,从而为内向型发展开辟道路。智力产业迂回的生产方式,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且其高附加值可以实现高工资、高利润和高税收的三赢。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智力产业拉动各种体力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支撑具有无限发展空间但要以内需为基础的服务业的扩张,体力产业则反过来又强化智力产业的进步。通过国内经济大循环,各种产业相互依赖又交互促进,同时就业不断增加,工资持续上升,城市化快速挺进,系统协调效应导致内需生生不息。在这种内需型经济中,尽管单个的体力产业企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较弱,但13亿高购买力人口形成的最广阔内需将使各行各业无比繁荣,由此成为消化大学生就业的又一重要力量。
然而,比较优势战略瓦解了中国的智力产业和内需型经济,制造了畸形的外向型体力产业结构。这种低端的产业结构无疑是最为排斥大学生的,因为其大量需求的是年轻力壮和吃苦耐劳的简单劳动力,是拿着微薄工资还能任劳任怨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的农民工,但对知识技术型人力资源的需求水平却非常之低,从而大大降低了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密度。
不仅如此,由于具有丰富内容和无穷潜力的内向型部门的破败消亡,体力产业失去最主要的发展空间,只能挤在出口领域竞次谋生,其狭小的规模造成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广度也非常狭小。因为外向型体力产业的发展潜力基本取决于有购买力的发达国家市场的大小以及能获得的份额,但人口数量决定市场的潜力,全部发达国家才8亿人口,中国则超过13亿,这意味着整个国际市场的潜力都远低于国内市场,何况在全球激烈争夺下中国只能分享其部分份额,且很不稳定。
由于既没有吸纳密度,又丢掉吸纳广度,低端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十分低下,当然无法消化高校扩招后大幅增长的毕业生,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也就成为必然了。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低工资的优势再难维持,企业倒闭、资本外逃和产业外迁渐成趋势,外向型经济面临倾覆之危,这对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四、结语
大学阶段是个人和国家积累高质量人力资本的起点,经过巨额的教育投资,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剧,而且意味着国家人力资本积累进程的中断,以致前期积累损失殆尽,科教兴国的目标付之东流。只有彻底否定比较优势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国家保护和扶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民族智力产业的重新崛起,进而创造国民经济大繁荣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获得根本解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147-02
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加之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日益个性化、多元化,他们就业择业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深入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其身心健康及实现自我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 自卑心理
自卑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尤其是来自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常常过分地看重自己的短处,多疑而敏感,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面对复杂的社会,缺乏经验,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力降低”,[1]过低地评价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不敢主动展现自己,不敢积极地参与就业竞争,从而因心理问题影响了求职择业。
2. 自负心理
与自卑心理相反,具有自负心理的毕业生,认为自身的条件比较优秀,自命不凡,过高地评价自己,不愿承担艰苦工作,眼高手低,对用人单位吹毛求疵,终因未能实现就业而悲观失望。伴随着自负心理的发展,虚荣心也会不断地增长:希望到大城市、大企业就业,忽略了自己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盲目攀比,同时也产生了嫉妒心理。
3. 焦虑、抑郁心理
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通常是对未来的担心和害怕,即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和运动性不安,如心慌、胸闷、失眠、出虚汗、坐立不安等症状。焦虑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抑郁心理的产生,表现为心境低落、悲伤,食欲紊乱,自罪或丧失信心,进而丧失就业兴趣。
4. 从众心理
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此类大学生忽视自身的特性,不顾客观实际,追求社会推崇的职业和价值观,部分大学生不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出发,对就业意向缺乏正确的判断,对热门职业盲目追求。
5. 依赖心理
依赖别人如父母、师长、朋友等人,会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期待着别人的安抚与赞许,会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别人,以取悦对方,缺乏独立性、主动性,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此类大学生在就业时,一旦这种依赖心理得不到保障,就会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症状,如焦虑不安、抑郁等。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
前途意识贯穿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其理想与追求有着明确的目标性,因此也常常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从当代大学生就业反映的心理问题来看,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1. 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完善期,易产生心理问题。同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智力水平,自我实现期望较高,但对社会认识不足,缺乏社会锻炼,自我评价易过高或过低,从而形成自卑、自负、攀比等心理。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贫乏,适应能力不足,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就业中的现实困难,难以承受就业竞争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2. 家庭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氛围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择业心理。父母给予过高期望,给子女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父母与子女缺乏良好的沟通,容易引起思想认识上的冲突,给毕业生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
3. 学校因素
高校大幅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用人单位不仅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面对严苛的就业要求,无形中给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另外,部分高校就业指导重理论、轻求职能力的培养,缺乏健康就业心理的指导,也是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4. 社会因素
社会对职业的评价和定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毕业生择业时过多地考虑当前的利益,忽视职业的深层价值。盲目追求薪资、福利,放弃职业目标和兴趣爱好。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毕业生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泛滥,致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造成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盲目攀比等不良心态。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 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恰当制定、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所谓就业期望值,是指求职者要获得的职业位置对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满足程度。[2]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去确定职业期望值。[3]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增长,远远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帮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加强心理弹性
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与困惑,引导大学毕业生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应客观地分析就业形势和全面正确地评价自我。就业择业受挫是在所难免的,切不可因此气馁、放弃。面对挫折,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坦然面对,总结经验,找准目标,调整心态,努力奋进。
3.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和教育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兴趣。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改变不良心态,缓解心理问题。同时,加强毕业生择业教育,帮助他们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高期望值”向“自我适当评价”转变,从传统的“计划观念”向现代的“市场观念”转变。[4]只有实现这两个转变,才能减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挫折,实现其人生价值。
4. 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认知技能、创新技能等,对求职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缓解紧张压力、增强自信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类有益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使之在就业前就基本掌握一些必需的技能。
5. 发挥家庭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要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提高他们就业心理素质。[5]家长既要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还要及时指导子女在校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及就业思想等问题,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要经常鼓励子女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理想的职业。
参考文献:
[1]付嫦娥.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J].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2]陈琼.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笔者系省某人才中心的人事部的主管,对此深有感触,现借此文谈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一、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应从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查找。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 综合素质不高,个人修养偏低是面试成功的绊脚石。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三大产业的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有不同侧重。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比较重视教学的质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进入就业市场后显得茫然和无所适从。在双向选择和接受面试时,或缺乏自信,发挥失常;或过于傲慢,言过其实;或不修边幅着装随便,缺乏职业形象气质,与企业氛围不协调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把已经用简历打开的企业大门,却因为个人修养偏低难以通过面试而关闭。
2. 择业观念陈旧,与当前就业机制的转变不相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初步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大学生已不再是稀有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已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逐步下移。同时,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目前,市场机制已逐步在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初步实现了由“政府调控导向、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就业机制的转变必然要求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
3. 团队合作适应性差 ,不适应当前企业的要求。如今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几个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以自我为中心,考虑事情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好与坏、是与非也往往以自己为标准。有的人表现得自私、自我,甚至是自我封闭,在集体中也不能很好的与大家合作。而绝大部分企业都特别注重团队精神,并作为是否录用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能适应团队生活的人也不会受到企业的青睐。
4. 独立能力不够,难以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家长带着子女参加招聘会,这种现象直接反映出目前有许多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二十多岁仍然离不开父母,特别是一些大学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离开父母寸步难行。尤其是让家长陪着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这样的表现,这样的能力,一个需要人才的招聘单位怎么会录用他(她)呢?
(二)学校的原因
1. 专业设置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部分高校一味地增开新专业并不考虑自身开设此专业的条件是否已具备,某些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从而造成了新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供需失衡,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2. 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
3. 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形式单一,就业指导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就业指导时间过短。
(三)用人单位的原因
1. 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大学毕业生的学历优势正逐渐减弱。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的。
2. 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 “重男轻女” 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4. 还有就生源地域歧视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的,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造成有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毕业生方面
1.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灵活的思维方式。
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再次,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扩大交往的范围,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完善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充分的准备。
2.树立科学就业观
第一,正确定位就业。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目前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档案的“漠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滞留在高校
如今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部分毕业生因没有落实工作单位把档案暂时留在了学校;找到工作后因身在外地或忘记等各种原因,没有再回学校办理档案转移手续。也有毕业生认为,档案转移手续复杂,放在人才市场每年需缴240元管理费,不如丢在学校安全省事。
2008年11月底,从"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会”上获悉,目前北京市高校京外生源毕业生户口和档案滞留学校的达到2,2万余名。据北京市教委的数据显示,在这2,2万余户档滞留高校的京外生源中,本科生占七成。这些学生滞留户档的目的明确,其中就业、考研和出国留学的超过83%。期满后继续滞留的户档数量逐年增加。超过两年期限的达到9200余人,其中有3800人甚至已经超过了6年。
2、弃之人才市场
最近,北京市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中心对失去联系超过5年的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了网上公示。公示档案中,仅北京市市区就超过5000份;加上各区县,此次公示的档案份数超过了3.5万份,规模堪称庞大。2008年11月底,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30天公示期满后,即解除对原档案的托管关系。
江西人才市场是江西省最大的人才流动管理机构,截至目前,该市场已存放两万多份人事档案。然而,许多档案从放进之日起就成了“死档”。该市场工作人员介绍,有的档案甚至已经有十几年无人过问了。
二、大学毕业生为何漠视档案
目前,人们的择业模式越来越多元化,自主择业已成普遍情况。无论是对于企业用才,还是个人择业,已经不再受户口和档案的限制,不再“惟档案是尊”,这是整个社会对于市场运转的一种自我调控,但也引发了大量的“弃档”现象。
1、企业不看重档案
近几年,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人事档案已不再是企业考察个人能力和选拔人才的惟一标准。
现在深圳某企业工作的黄某曾说:“我换了七八次工作,从来没有人问我档案问题。现在企业看重的是能力,档案有没有,作用不大。”这代人的职业观较以前更追求自由和个性,流动也相对频繁,用处弱化的人事档案便容易被轻视。
某高校毕业生曾说:“自从大学毕业后,我的人事档案就一直放在学校,反正也用不着。很多同学都将档案留在学校,除非有正规的接收单位才想起档案,否则档案就永远地留在学校或人才市场。”还有学生喜欢频繁调槽,在工作单位变动后,由于嫌转档手续烦琐,便在流动或工作转换中放弃了档案。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流动,人力资本的流动也是必然。市场理性对人的要求不再是个人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身份,而是专业和技能。用人单位在考察人时,也必然把个人能力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从而谋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考察档案不如考察现实的人”。
2、对档案的用途知之甚少
尽管档案作用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事档案中不客观纪录现象的发生,杜绝了个人生活被他人主观操纵的可能性,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和公众理性的选择。但毕竟目前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事档案在某些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对于档案的用途知之甚少,不少毕业生甚至不知档案与自身有何关系。
广西某职业学院大四学生张某已与湖南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合同,现正在该公司见习。当档案调查人员问他打算如何处置自己的档案时,他表示根本没有想过此事,并发出了“档案不是存在学校吗,还需要迁出来吗”的疑问。
三、长期漠视档案有何不妥
尽管档案的作用现在有很多大学毕业生还知之甚少,但是大学毕业生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到企业就业,或是自主创业,都应该重视并妥善安置自己的档案,否则,将来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1、档案滞留高校影响计算工龄
毕业生如果没有及时地将档案从学校转出,用人单位将不能为其计算工龄。按照有关规定,未就业的毕业生,档案放在学校期间不算工龄;须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中心才能为其办理转正定级、年度考核、档案工资审批等手续,这样才能连续计算工龄。学校代为保管毕业生档案,只是延长了毕业生的择业期,而毕业生与学校之间并不存在人事隶属关系,学校不能为毕业生出具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单位只能按应届毕业生标准为其办理就业手续,而工龄也就相应的从“零”开始。档案滞留学校还将影响今后的转正定级和职称评定。
2、无法报考公务员
已毕业多年的饶某这段时间颇为懊恼,年前他本来打算报考国家公务员。但当年毕业时他没有理会自己的人事档案,结果人事档案被学校转回原籍,自己也浑然不知。由于和原籍档案管理部门从未联系过,这几年他的人事档案上没有任何新增记录,导致没有地方及时给他出具报考公务员的政审材料,考公务员的事也因此落了空。
3、落不了户
孙某4年前毕业于辽宁某学院,不久前跳槽去了南宁一家房地产咨询公司。然而,让她郁闷的是,到南宁上班,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她就不得不飞回辽宁调档案。原因是公司要帮她落户口,而她一直不知道没有档案就落不了户口这个道理。听孙某讲述说,她大学毕业后,把档案放到人才市场,第一年交了几百元的档案管理费,后来逐渐觉得档案对自己没什么用,就再也没有理会过,再到后来根本就忘了有档案这么一回事,直到迁移户口要用档案,才知道它的重要性。
4、办不了身份证
刘某几年前从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当时他揣着档案辗转于沿海各城市打工,没有及时将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今年因为需要办理第二代身份证,这才想起,户口从学校转出后一直没有落户。为此,小金在省城和原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折腾了近一年,费了诸多周折,可至今手续还没能办好。
人事部门一负责人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现在很多以档案为依据的个人证明等手续还是绕不开档案这一关的,如:工龄、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以及出国、结婚生育等都离不开档案。
四、大学生毕业后档案该何去何从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进入私企或者自主创业,“弃档”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妥善处理自己的人事档案,成为这一群体必须面对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人事管理实行双轨制:一种是用人单位直接管理职工档案;一种是县级以上人才市场人事档案。这两种是平行运行、且能对接的制度。也就是说,假如你毕业后进入私营企业工作了两年,再考上公务员进入国家机关,你的工龄是从你的档案进入人才市场的时间开始算起。换句话说,是从进入私营企业工作的时间开始计算。因为档案放在学校只是学籍档案,转到人才市场才成为人事档案,才能证明你进入社会参加了工作。 那么,大学生毕业后档案该如何妥善处理呢?专家介绍,对于毕业后找到接收单位的学生,档案可以直接转到单位或者单位主管部门,如果单位不接收档案,毕业生可以将档案存入当地人才市场,由其进行代管。对于毕业后没有找到接收单位的,最好是将档案转入下列部门之一。
1、生源地人事部门
本次调查在北京、上海、石家庄、西安、广州五个城市共发放问卷1210份,调查对象为200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回收有效问卷1206份,有效回收率为99.7%。问卷采取封闭式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模式,重点了解毕业生对下基层工作的态度。其中,男性有590人,占全体的48.9%,女性有616人,占全体的51.1%。回答问卷的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872人,硕士毕业生253人,博士毕业生81人,分别占全体的72.3%、21.0%和6.7%。
(一)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明显提高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表示,今年找工作要比预期困难,他们已经降低了自己的求职预期,不再过分要求专业对口、高薪高待遇,会选择去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基层参加工作。与往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关注未来发展和薪酬待遇的现象有所不同,今年近70%的大学毕业生首先想先找到工作。
从具体数据来看,有622名本科毕业生、139名硕士毕业生和35名博士毕业生表示愿意到基层工作,分别占此次参与调查的各学历样本的71.3%、54.9%和43.2%,占总体样本的66.0%;有25.2%的毕业生表示坚决不下基层。而且,学历越高的毕业生,愿意下基层的比例越低,对于下基层的热情越低。
(二)基层就业提高的主要原因
第一是“为二次就业增加砝码(61.3%)”,其次是“今年大城市就业压力太大(52.6%)”,第三是“国家代偿学费和贷款(44.4%)”,第四是“考研深造可以加分(31.7%)”。因为“支援国家基层建设”和“基层更利于成长成才”而愿意下基层工作的只占调查人数的11.9%和22.3%。这说明,今年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鼓励政策,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就业意愿。
(三)大学生下基层工作的主要顾虑
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的原因主要是“职业发展空间有限(77.1%)”、“收入和待遇低(68.9%)”以及“缺少挑战性的工作(53.4%)”。深入访谈发现,毕业生还有其它方面的顾虑,比如一部分硕博毕业生已经在大城市结婚安家,他们下基层就业需要考虑举家迁移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大中城市生活多年,积累了很多有助于自己将来发展的人脉资源,到基层工作难免“水土不服”,而且毕业生的家长大多不支持;某些毕业生的专业在基层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并且多数本科毕业生有较强烈的考研意愿,基层满足不了他们的成长要求等等。
(四)大学生愿意在基层工作的年限
只有11.5%的人选择“在基层工作10年以上”,有24.1%的人选择“在基层工作5―10年”,有64.4%的人选择“在基层工作5年以下”。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表示“刚毕业到基层锻炼一年半载是能够接受的”,再长时间的话他们会有顾虑,对他们而言“下基层”只是金融危机期间的临时避风港,不可能是职业归宿。
为了佐证上述调查结果,本文对北京某重点大学支援西部、下基层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2005年以来北京某重点大学有300多名毕业生到北京基层以及西部地区接受锻炼,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毕业生已经二次择业或继续深造,真正扎根基层工作的是少数。
二、对当前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几点认识
从此次调研的结果看,2009年高校大学生就业意愿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但这种意愿变化并非是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取向发生变化,而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激化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原有的结构性矛盾。
(一)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工作的主要原因是高学历人才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愈演愈烈
表面上,高校毕业生严重供大于求(近年高校就业率明显下滑),但实际上是因为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有些专业在某些地区严重短缺,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则明显过剩。究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高等学历人才供给过剩、质量下降。近年来,我国高校持续扩招,“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只好考硕士,硕士找不到工作只好考博士,硕士、博士毕业就失业”的现象令人担忧。研究生学历教育在一段时期能够起到就业“缓冲器”的作用,为了更进一步发挥“缓冲器”的作用,高校纷纷采取“入口宽、出口也宽”的教育模式,近年来高等学历发放数量和质量出现了极大反差,令大中型城市高学历人才供给过剩的矛盾不断加剧。
第二,以就业规模决定专业设置的模式弊大于利。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大多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根据前年就业比例决定今年本专业招生规模。这种方式曾经对学科建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也导致综合高校专业设置越来越倾向热门专业,地方高校冷门专业减招甚至停办。如今高学历人才趋同现象日趋严重,就业竞争压力巨大。事实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难以预测,冷门专业或热门专业的冷方向可能在未来某一时点成为社会最急需的专业,但到时这类人才就会缺乏。另外,热门专业过度发展,冷门专业遭到排挤,也不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国际、国内经济结构进行深度调整使社会吸纳高学历人才的能力减弱
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实体经济的同时,我国已进入深度调整经济结构的攻坚阶段,需要的是现有人才素质的大范围提高而不是人力资本低水平的数量型扩张。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依靠简单加工制造环节来实现产量的扩张,创新能力较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由此导致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知识密集型就业岗位供给严重不足,无法为高学历人才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导致高学历人才闲置率逐年攀高。根本而言,这些问题体现了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互相不匹配,反映了我国社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光靠一时的政策无法根治,需要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着力疏通、因势利导。
(三)政府引导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就业的已有政策缺乏长效机制
从长期的人才发展来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已经变成普通的社会建设者,下基层工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人力资本市场供需平衡的角度来看,毕业生向基层流动是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大规模增加后的必然趋势,是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一种成熟表现。本着尊重人力资本市场发展规律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工作,不但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也是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选择。
而已有政策措施更多地着眼于缓解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对于能否在促进人力资源更好配置、切实带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大学毕业生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成效,还有待实践检验。目前,各种鼓励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升学和晋升机会奖励、奖学金和各种补贴等物质奖励,而且以短期政策居多,鲜有涉及5年以上中长期制度体系建设的内容。调研发现,下基层所获补贴和奖励难以补偿离开大城市就业、生活的机会成本,而且过了相应限期毕业生需要高校和政府兑现考研、考公务员的优惠承诺,两三年内大规模的毕业生“返城潮”必然会加大未来就业压力。
可见,积极引导毕业生下基层,不应该仅仅依赖短期的物质诱导,也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的短期措施,而应作为一项关乎我国未来20年人才发展战略的长效机制。
(四)将学历视为衡量人才有用与否的主要标准,忽视了岗位与能力的匹配
我国广大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相当一部分下基层的毕业生把在基层就业仅仅作为“跳板”、临时“过渡”,这种认识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不适应,与国家就业鼓励政策的初衷不符。可能会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基层难以发挥积极作用,不仅不利于基层的发展,也会影响毕业生自身的发展。
调研发现,部分基层政府根本不知该如何安置“空降”的高学历人才,如果直接安排到领导岗位可能因脱离实际而无法开展工作,如果不安排领导岗位既对不起高学历的名头又留不住人。所以,动员、鼓励大学生下基层首要考虑的不应是提高多少就业率,而是基层如何使用这批高素质人才,这批人才如何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基层需求与高学历人才供给之间的匹配,不是简单的数量和类型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磨合。
(五)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认识不够深刻
就业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不仅是第一份工作而且也是第一次和社会进行全面接触的机会,所以心理上的美好憧憬和对职位的过高期望在所难免。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认为,人只有满足衣食温饱层次的较低需求后,才会有更高的职业追求和奉献精神。大学毕业生虽然具有较高学历,但从社会适应性和财富积累水平来看还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政府和社会要容忍、体谅和关爱他们。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从内心而言不愿下基层,只是迫于就业形势或政府鼓励政策引导才到地方去,因此不能以是否志愿下基层作为评断道德的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和物质激励、升学与晋升奖励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并不一定有利于引导社会对高学历认知观念的转变,不利于培养大学毕业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性认知和诚信意识。
三、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建议
国家决策部门应当从我国长远人才发展和基层建设的角度制定系统规划和宏观政策。基层用人单位应制定并执行能够吸引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优惠政策与长效机制,创造更加合理的制度环境,进一步解决编制、经费以及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一)建议由国务院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安置工作协调机构,对自愿长期扎根基层的有志青年实行参公管理,即按照地方公务员标准进行管理
进一步完善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并根据新的情况,以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后的实际需要,制定新的实施细则。如对于自愿扎根基层工作的有志青年在工作一定年限(如10年及以上,拖长年限)后实行“参公管理”,即按照地方公务员标准进行管理,包括长期保障制度、对各种支边活动的长效考核机制等,切实体现、保障基层和大学生的真实意愿与现实利益。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基层工作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务员考试热的现状。另外,我国自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当员工连续两次与企业签订固定劳动期限合同或员工在企业工作满10年后,即可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以,如果能够在基层实行“工作10年以上参公管理”的措施,既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也有利于维持较为稳定的工作关系,进而维护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