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4 16:57: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直销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消费者传统的消费习惯的影响。人们的观念一时不能转变,原有的消费习惯一时不会改变。在信息交流中,双方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交流的效果。互联网为交流双方提供的是一种虚拟的不见面的交流空间,其开放性的特征更容易使人对网上信息产生不信任感。这成为影响网上营销发展的重要障碍,CNNIC在2002年7月的调查表明,我国网民认为网上购物的最大问题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占3619%)。
3.互联网的安全措施还有待完善。在信息交流中,双方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交流的效果。如果对对方提供的信息缺乏信任,很难想象这种交流有什么意义。互联网为交流双方提供的是一种虚拟的不见面的交流空间,其开放性的特征更容易使人对网上信息产生不信任感。这成为影响网上直销发展的重要障碍,造成许多用户不敢进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交易的安全性等受到大多数人的怀疑,网络直销活动需要更安全严密的技术保障。
4.酒店网络营销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1)酒店自身的Internet营销技术还不能满足直销的要求。(2)开展网上营销的目的不明确,缺少计划性。(3)酒店缺乏有效评估网络直销活动的手段。应建立监控机制和相应工具,来评估网络计划的进展和成果。浏览人数不能简单作为可靠的评估指标,更有效的参考指标包括查询成交人数、网页登记人数等。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优化饭店网站。优化饭店网站,它的目的在于将更多的网络浏览者较变为预订者。网站优化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饭店的主页应能够给顾客比较强烈和突出的印象;第二,网页结构设计合理,层次清楚;第三,网页的内容应全面,尽量涵盖顾客普遍所需的信息;第四,内容应实时更新。
2.用价格吸引顾客。价格是饭店经营特别是营销过程中最为敏感的问题。而互联网营销使饭店客房的价格展现在顾客面前的同时也暴露在竞争对手面前。因此,应在网上建立客房价格自动调节系统,按照旅游的淡旺季,市场供需情况,其他饭店的价格变动等情况,在计算最大盈利的基础上自动地进行实际的价格调整,并且定期提供优惠、折扣等形式来吸引顾客。
3.增加预定功能。饭店网络要有强大的预订功能。如果能在饭店的官方网站提供实时的客房预订与支付服务,不仅能够为饭店带来更多的直接客源,还能大大减少客房的分销成本,并可通过更低的折扣来鼓励客人预付部分甚至全额房费,从而降低饭店客房的空置风险。但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然而大的趋势不可抵挡。
4.用搜索引擎提升企业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做好网站的网络宣传工作。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就是世纪的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源问题,搜索引擎的出现则成为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查找目标信息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蔷.关于网络营销运作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2).
[2]于海蛟.电子商务对企业营销的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2模型的可行性分析论证
2.1从技术上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PKI技术植入到VPN技术的校园网安全网络架构模型是把传统的校园网络数据存储服务器安置在一个专门的网络中,从而使得高职校园公共网和专用网,无论是他们的组网方式还是网络构造都跟当前社会上先进的局域网完全一样,另外新模型网络中使用的操作系统、通信协议以及软硬件都没有进行任何改变,跟以前的高职校园网络的所有资源一样,都可以正常使用,所以在改造过程中基本不没有出现任何技术上的问题,这也是高职校园网络数据确保安全的最终目的要求。新模型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要求构建一个实际上,整个模型的关键技术在于构建基于PKI认证的VPN网关,主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完全符合VPN技术的要求;二是,完全认同PKI的认证技术。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只要采用双重宿主机服务器和通过在过滤路由器上做NAT就能够达到以上要求,网关采用的操作系统既可以是WindowsServer2003也可以是WindowsServer2008,只需要充分将这两个操作系统中提供的VPN服务和内置的PKI功能利用起来,就能够在不使用任何第三方软件的前提下就能够确保该网关达到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已有的技术完全能够确保该模型在现实中实现,从而说明在技术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2.2从经济上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现有的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网络拓朴图和根据模型设计的某高职院校的校园网拓朴结构图。通过对这两幅图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稍加改进,其中改进前后的校园网部分没有发生变化,基础上多加了一个服务器专用网络,以及一个带PKI认证的IPSec-VPN网关,因此所需要的费用也就是在跟原先不同之处稍微增加。虽然改进后的模型中多了一个服务器专用网络,但是却并没有新增多一个网络,所以唯一改变的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微进行改进,从而对这些服务器进行集中管理即可,然后再将这些服务器通过交换机有效的连接起来,进而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网络,交换机也只需要2000-3000元即可;除此之外就是再需要一个25000元左右的一台双重宿主机服务器,网关采用的操作系统既可以是WindowsServer2003也可以是WindowsServer2008,这些费用在绝大多数高职学校都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在经济方面也完全没有问题。
1.1动态防御
网站群安全防范技术体系以往,我们通常利用防火墙、双核心网络设备以及DMZ区来实现应用防护,防范恶意攻击和病毒入侵的能力有限。在网络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和复杂的情况下,需要加固原有的网络拓扑结构,增加应用防护系统、统一防恶意代码软件、网络管理系统,与防火墙一起建立动态防御体系。只有为网站群和服务建立访问控制体系,才能将绝大多数攻击阻止在到达攻击目标之前,或攻击者在突破第一道防线后,延缓或阻断其到达攻击目标,最终提升网站群系统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我们将网站群系统所在区域从原DMZ区划分出来,与其他Web应用一起规划为安全级别较高的WebServer服务区域。同时,在该区域部署统一恶意代码防范管理系统,建立安全的病毒防护措施。在核心交换和WebServer服务区域间,通过串联部署方式,增加一台WAF(应用防护系统),起到防护Web应用、漏洞检测作用,确保网站群在内的Web应用完整性。同时,开启硬件防火墙上的网站防篡改、IPS功能、日志功能,建立攻击监控体系,实时检测出绝大多数攻击,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如断开网络连接、记录攻击过程、跟踪攻击源,等)。网站群系统管理员在统一恶意代码防范管理平台上,对网站群主机进行远程控制。包括:远程启动或停止实时监控、手动扫描、实时更新、功能组件配置、设定分组任务或策略,等,以有效阻隔外来病毒入侵及内部病毒清除,有效保障系统安全。众所周知,网络攻击也可以来自于局域网内部,如内网DoS攻击、ARP等病毒攻击。对于内网攻击的防范,通常采取的应对方法有:为内网终端安装病毒防护软件、加强用户病毒查杀意识,在网络设备上划分VLAN进行逻辑隔离、设置ACL访问控制。现阶段,我们还启用硬件防火墙上的IPS、DDoS/DoS内网防护、病毒防御策略等功能来加强防范。同时,利用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对内网终端实施安全检查、网络准入控制、行为审计、危险流量封堵、木马病毒查杀等安全防护措施,针对内网攻击事件查看分析用户行为记录并定位,并且依据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置处理(如《校园网用户守则》、《校园网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校园网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等),提高局域网内部的综合防范能力,减少内网攻击事件的发生。
1.2主机安全
主机安全是网站群系统安全的保障。可以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来解决主机冗余问题。但是,由于网站群系统应用的重要性和网络安全的复杂性,为提高主机安全能力,还需要构建主机集群环境,以保障网站群系统的持续运行。目前,高职院校为提高数据中心的利用率和采购运行成本,通常会采用服务器虚拟化软件规划虚拟数据中心。在该环境中,统一存储设备部署在后端,为物理服务器(虚拟主机)提供空间资源,并为前端虚拟机提供数据存储资源;数台高性能服务器作为虚拟主机,随时划分前端虚拟机,并提供虚拟机所需的CPU、内存资源、存储器访问权和网络连接能力,满足各项应用的服务器需求。采用虚拟机(VM)部署网站群双机热备,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网站群主机的灵活性、冗余保障和容灾迁移能力,保障网站群主机操作系统的安全需求。为了减少网站群所在虚拟主机(物理服务器)的单点故障,实现网站群系统的不间断运行,我们利用vSphere集群功能,在虚拟数据中心内,配置HA(highavailability)高可用集群(如图4所示)。HA允许一个集群中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将一台出现故障的虚拟主机上面的网站群虚拟机切换到集群中另一台虚拟主机上运行(如192.168.0.116和192.168.0.118)。应用业务时间间断由VM系统启动时间、应用启动时间、心跳检测时间构成。
1.3备份和恢复
数据资料是整个网站群系统运作的核心,建立良好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可以在应用系统遭受攻击时,尽快地恢复数据和系统服务。以往,为降低备份容灾成本,会采用纯软件模式,通过编辑脚本文件,连接两台热备服务器,将数据实时复制到另一台服务器上,如果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可以及时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避免了磁盘阵列的单点故障。在网络安全的新形势下,为实现应用数据及业务存储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我们在网络拓朴的DMZ区域,接入存储备份一体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采用SymantecBE3600),构建高可用性的存储备份环境。利用其存储空间及备份管理系统,实现有效的异地备份,为网站群的容灾备份提供了进一步的安全保障。通过制定备份策略,选择合适的备份频率,采用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或按需备份的组合方式,确保及时恢复失败的网站群虚拟机,快速恢复丢失的应用程序服务,全面提升网站群的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能力,避免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造成的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
1.4安全审计
网站群要达到可控性与可审查性,就必须对站点的访问活动进行多层次的记录。安全审计是网站群主机安全和应用安全中的重要环节,审计范围要覆盖到主机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安全相关事件,及时发现非法入侵行为。以旁路方式部署了一台审计设备,并接入核心交换。审计设备通过对交换机的镜像口进行旁路监听。网站群系统管理员可通过B/S方式使用日志管理综合审计系统,从网络运行维护、数据库安全及系统安全审计等方面,采集所有网站群的数据库访问行为记录,收集客观、实时的分析数据。一旦发生网站群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系统管理员可根据网站群用户对数据库系统的所有操作信息,进行准确快速定位,并排除安全隐患。此外,为确保安全审计,还应要求网站群开发人员去除或隐藏程序中的删除日志功能。
1.5安全测试与配置
由于网络安全不是绝对的,因此,在建立技术防范体系后,我们按照《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的第二级基本要求,对网站群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进行集成测试和配置。主要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入侵防范、资源控制、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从而确保信息和管理安全。我们采用Centos和Oracle来构建网站群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环境,相关配置如下:
1.5.1身份鉴别良好的身份认证体系可防止攻击者假冒合法用户。为此,须对登录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站群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冒用的特点,并确保用户名具有惟一性。因此,我们做了相关配置:编辑操作系统文件etc/login.defs文件,应达到密码定期更换要求。如:PASS_MAX_DAYS90#新建用户的密码最长使用天数PASS_MIN_DAYS0#新建用户的密码最短使用天数PASS_WARN_AGE7#新建用户的密码到期提前提醒天数PASS_MIN_LEN6#最小密码长度6编辑操作系统文件/etc/pam.d/system-auth文件,应达到密码复杂度要求,如:passwordrequisitepam_cracklib.sominlen=6dcr-edit=2ocredit=2#限制密码最小长度6位和至少包含2数字、至少包含2个特殊字符数编辑操作系统文件etc/pam.d/system-auth文件,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实现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如:authrequiredpam_tally.soonerr=faildeny=6un-lock_time=300#设置密码连续错误6次锁定,锁定时间300s。对于数据库的身份鉴别,我们通过配置Oracle公司提供的验证密码复杂度的函数来实现。对于网站群系统,后台管理用户密码复杂度设置高级别,对密码的长度、大小写、特殊字符都方面都要做要求,同时设置口令有效期。
1.5.2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更侧重于管理层面,要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帐号和实际操作都必须为不同人员。我们制定相关岗位职责文件,实现权限分离,责任分离。如: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用户权限期的分离;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帐户的默认口令;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此外,我们对网站群的角色权限进行细分,做到权限相互制约。如超级管理员具有所有功能的操作权限,二级网站管理员只能具有自己站点的操作权限,审计员只能查看安全日志。
1.5.3入侵防范做好入侵防范措施。在操作系统方面,我们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使得端口和服务实现最小化;通过对安全漏洞的周期检查,设置升级服务器等方式保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从而使绝大多数攻击无效。
1.5.4资源控制系统资源控制主要指终端接入的方式、IP地址范围及登录次数限制。我们做了相关配置。
2网站群安全防范措施
单纯期望某一个安全技术或体系架构就能够全面消除或解决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高职院校网站安全问题突出,还归结于学校对网站安全不重视,网站信息保护意识差,网站日常维护缺失,等。我们只能通过大量实践,在网络安全实战对抗中不断完善,明确责任和义务,建立管理制度和安全制度。管理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部分,在对网站群部署进行有效的安全风险(安全威胁)识别和评估后,我们还围绕技术层面、组织层面、管理层面、服务层面,完善网站群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学校、部门两级运行维护的组织体系,按集中建站、分级管理、制度约束、服务保障的原则,通过统一策划、统一标准、统一资源、统一平台来实现集中建站。按照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和安全办法(策略),形成制度约束机制,确保网站群在高效、安全、有序的体系下运作。理顺管理体制与职责,构建主站和子站间的垂直管理体系,制定网站群管理办法、建立网站群管理和信息员制度、制定安全规范及操作手册、建立内容管理与审核制度、明确各网站内容管理与运行管理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完善信息等环节,全面做好网站群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构建健全的网站群服务体系。我们参考ISO/IEC20000-1采用的PDCA方法论,从规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四个方面着手,根据学校技术、政策和资源等实际环境,加强安全服务管理,确保网站群服务水平。并参考信息安全服务体系,从安全评估服务、安全修复服务、安全保障服务、安全信息服务、安全培训服务、数据恢复服务、产品集成服务八个方面,加强安全服务。
1.1网络给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带来的机遇
1.1.1网络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传统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侧重于讲授知识性较强的理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另一方面大学生注重现实和实用,对抽象枯燥的思政课兴趣较低.但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将网络中即时、丰富的信息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避免课堂案例过于陈旧和理想化的同时,使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结合,从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1.1.2网络变革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思政课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死板,但在网络背景下,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静态、平面的课程内容以声、色、貌等学生容易接受的三维立体、动态的直观形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各种网站和网络平台(如论坛、E-mail和各种沟通软件),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并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1.2网络给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带来的挑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不断提升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1.2.1网络大环境给思政课的教学带来了冲击传统的“灌输”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师生间互动性较差,学生的主体性也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当大学生可以按照自我兴趣和需求在网络中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时,传统教学的缺陷就会被放,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就会降低.这不利于大学生发展,也不符合思政课顺应时展的要求.
1.2.2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淡化了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网络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领域,但这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过份依赖网络,甚至沉迷网络的现象.过分依赖网络不但会冲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会使大学生思维迟钝、意志消沉,甚至产生极度不自信的后果.
1.2.3网络中的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抑制了思政课实效性的发挥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其人生观、价值观也才初步形成,还不够稳定.当网络中的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特别是一些伪装过的霸权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文化和政治理念出现时,他们的视线就会模糊,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就会被侵蚀和动摇,甚至放弃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对思政课的教学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1.2.4网络的大环境对思政课教师的挑战当前,大学生想了解的知识基本上都可以从网络中直接获取,有时从网络中获取的知识甚至比教师讲授的知识还要全面.这既不利于教师学术权威的树立,也不利于思政课感召力的发挥.网络知识较庞杂,更新速度较快,大学生在紧跟时代和网络变化的同时,思政课教师却因时间、精力或知识结构的限制,很难紧跟网络和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充分利用网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
面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发展中的种种冲击和挑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2.1网络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所必须把握的原则网络背景下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要在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成才需要相结合,坚持思政课教的主导性、导向性不动摇的前提下,注重把握时代性和主客体交互性的原则.
2.1.1坚持时代性原则与时俱进是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政课必须紧跟时代特点,把理论课与网络时代的特点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整合多种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必然原则.
2.1.2坚持主客体交互的原则当前师生之间交互主体性的特征尤为重要,所以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主客体交互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构建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良性、和谐的课堂氛围,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好的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总之,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把握时代性和主客体交互的原则,这也是高校思政课依据课程理论的特征和学生发展的特点所做出的必然要求.
2.2充分利用网络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2.2.1变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论坛、邮箱、微信、QQ等)直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师生间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在师生间构建一种平等、民主、互为主客体的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政课必须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技术教学、在线教学、课堂在线搜索、课后在线学习、练习与考核等,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既可生动、直观地吸引学生,又可较快地调整教学内容;既可最大限度的使理论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又可促使学生达到知、信、行相统一的境界.总之,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2.2.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引导多元文化和价值趋向网络信息中的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特别是那些非主流的、消极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为了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整合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在思想和道德上引领大学生,使大学生增强正确鉴别网络中的信息,防范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的侵蚀的能力,选择积极的信息,自觉吸收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观念和价值观念,不断地坚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2.2.3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和技能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是保证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知识储备上一般并不存在大的问题,但在应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技能上还有一定欠缺,特别在网络信息庞杂、技术更新速度飞快的条件下,这一欠缺越发突出.因此,必须要建立一种长期的教师培训机制,使他们及时地学习网络技术,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网络信息,更好地驾驭网络和课堂.
2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网络现状及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网络状况大多是校内组建局域网,划分不同的局域网网段并实现互联互通。另外,根据各局域网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将校内子网络通过路由及相关网络协议实现与外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主干网,实现互联网络相通,实现互联万维网的访问。那么,一旦与外部网络实现互联互通,网络危险自然而然就相继接踵而来。本文将中职学校校园网面临或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归结如下:
2.1外部网络攻击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进行端口扫描软件或网络攻击、垃圾邮件和网页被篡改等窃取学校网络服务器中一些重要数据。另外一些网络爱好者出于虚荣心作祟或以试探为目的的对网络进行攻击,导致网络拥堵、性能水平受限。
2.2内部网络问题依据相关网络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影响局域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在于内部的使用者。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内部用户对网络的结构和应用模式认识不深,对于专业的网络方面知识接触较少也比较肤浅。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充满极大的好奇欲望,在讲授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课程时,学生会穷追不舍的对于病毒木马提出一系列问题,诸如:运用病毒木马会给制作者带来哪些好处?当学生通过外部网络得到答案之后,就会访问相关“黑客”资源网站,进行小恶作剧的尝试,进而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由于某些网络软件、程序的大量应用,其程序本身包含了不为使用着所知的木马程序。因此,来自校园局域网络内部的威胁构成了危害校园网络安全的第一因素。
2.3网络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学校的教师、学生及网络相关使用者网络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在学校机房或班班通多媒体教室中随意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导致病毒相互传播,难以彻底查杀。另外部分机房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意识淡薄,不能安全地配置计算机和严格管理公共实训机房,例如:计算机U口没有封闭。
3校园的网络安全管理与保障策略涉及的主要方面
3.1准确了解信息化课件资源的附加服务在校园内部的课程资源服务器等附加资源方面,让访问者准确地了解信息化课件资源的附加服务,提高资源质量,同时增强网络用户的个人电脑安全使用意识。
3.2符合公安监控安装相关的安检及访问监控软件与设备应用公安监控管理安装相关的安检及访问监控软件与设备,对流动人员的网络使用进行控制。
3.3将风险及不安全因素隔离于校园之外应用防火墙设备设置不同安全域,保护学校内部局域网资源不被外部非授权用户非法使用或窃取;安全数据区设置访问控制权限,阻止内部用户对数据的修改和滥用。局域网除了采用防火墙之外,还必须妥善的规划其架构,拟定其安全政策,而防火墙是落实这些安全政策的必要且重要的工具之一。
3.4加强内部网络安全
(1)局域网划分不同网段。通过不同网段的划分将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在不同的VLAN中,这样可以使不同的使用者访问不同的资源,避免发生网络广播风暴以及资源外泄情况的发生。例如:将IP广播系统单独划分一个VLAN,避免其他用户的操作干扰广播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这里,建议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网络布局分配以建筑楼座为单元,每一个建筑物划分一个网段,如果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将每个职能部门划分不同的网段,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也可以对文件资源及教学数据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避免无关人员访问。
(2)对网络用户进行实名认证。采取网络用户与IP地址绑定的策略,一旦哪个IP地址的主机发生不安全因素,上传不合乎规定的资源,可以快速的追踪到其使用者,让其停止危害校园网络,避免更大的网络损失。目前比较成熟的网络接入认证方式有很多,如MAC认证、ESS等。
(3)建议选用其他一些知名的杀毒软件作为现有杀毒软件的补充,比如在用户中广受好评的卡巴斯基杀毒软件。
(4)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并严格执行。为防止不可预见的系统故障或用户不小心的非法操作,必须对系统进行安全备份。同时,应该将修改过的重要系统文件存放在不同的存储设备上,一旦出现系统瘫痪、崩溃或遭到攻击,要能够通过备份信息快速、无误地还原系统和数据。
3.5对于校园网管理员、公共实训基地机房管理员进行足够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因为他们是校园网的维护骨干中坚力量,只有他们有丰厚的安全意识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的校园网络才能平稳、安全的运行。
高校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大学校园这个特殊的空间领域内,老师和学生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创造的意识形态、精神财富和组织活动等的总和。校园网络文化则是以师生的活动为主体,依托校园文化,借助网络实现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行为方式,一切与网络有关系的校园文化都可以看成是校园网络文化。
2、高校网络文化的特点。
校园网络文化既有别于传统的校园文化,也与社会范围内的网络文化有区别,它是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碰撞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新形式。它既是独立的,但是又收到现实文化和网络的影响和限制,能够同时反映出传统的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网络文化的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媒体依赖性。网络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兴盛离不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的发展,因此高校网络文化也一样离不开对技术的依赖,甚至随着当前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更快速发展,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可以说,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媒体技术是不可分割的。第二,具有时代性。时代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校园网络文化中,其表现出更强的民主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其中民主意识的形成主要是校园网络为师生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所搭建平台,在网上人人都是平等的,谁不能够压制谁,同时谁也不能强迫谁。第三,具有规范性。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中,由于校园将网络和行政管理、信息管理、研究开发等连接起来,进而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服务,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为教师和学生带了方便。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者根据事实来说话,根据实际的数据来做决策,这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减轻了管理处人员的工作负载,提高了师生之间学习和交流的有效性等。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作用
1、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正在逐步弱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而凸显出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的自我教育模式。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学生可以课余时间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便利,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除此之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发展,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多元化的平台,让学生走出校园之前更多的了解社会、拓展视野,客观上有助于其以后走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2、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够参与校园管理,能够有一个宽松的氛围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民主的氛围、宽松的环境以及平等的人际关系能够淡化谈论者的身份意识,大家以和平、轻松的心情来进行对话,畅所欲言。
3、有助于大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
网络文化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因此大学生只需要通过网络,就能及时了解各种信息和知识,就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当中来,甚至能够通过网络走出校门,将视野扩大到更广阔的时空之中,极大的丰富课余生活。
三、高职教改进程中校园网络文化的引入
高职教改主要着重于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改革,因此首先就应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针对我们国家高职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从学习自身办学质量、师资力量等方面来探究教改的途径和方法,通过产学结合、多元化办学等模式全方位的提高教育的质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教师可以将网络文化灵活的应用到教学中,网络文化可以极大的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大学生的求知欲望等,学生在网上可以畅所欲言,找到自己所想了解的知识,这样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校园网络是校园网络文化的载体,构建了新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伦理观念、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等,并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领域和生活领域,具有诸多特点,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行为方式等都有着较大的影响,相比较传统的校园文化来讲,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引言
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进行得好不仅可以巩固相关课程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学有所用。实验教学的开展就需要有专门的网络实验室,而人们对高职院校网络实验室讨论最多的是经费投入的不够、实验设备的不足。诚然,经费和设备直接关系着实验条件的好坏。但如果有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是否实验教学就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个人认为,实验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硬件条件只是一方面,开设实验、实验过程、综合实验、评价体系这几个方面同样不可或缺。
2以能力为导向设计实验
网络实验的设计要以网络专业学生的最终能力为目标,针对各项能力来设计实验,这样能让学生清楚知道不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而是为了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而做实验。每项能力均有相关的实验与之应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及相关实验如下:
(1)网络组建方面:网络综合布线能力、局域网络组建能力等。这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网络组建实施的能力,即对网络的规模、设备、应用等进行设计,完成网络的组建。这方面的实验有:双绞线缆接头制作实验、简单局域网组建、交换机级连和配置实验、二层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设置实验、三层交换机的带宽控制实验、交换机软件版本升级实验、交换机访问控制列表实验。
(2)网络管理方面: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故障、性能管理、网络认证、计费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这类实验主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以应付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实验有:交换机的控制口/远程登录方式和Web方式的管理实验、MAC地址的绑定实验、VLAN配置实验、三层交换机的VLAN互通实验、三层交换机接口配置实验、配置基于802.1x的AAA服务实验、配置安全的ACL实验、路由器单臂路由实验、配置动态路由Ospf实验、配置VRRP实验、网络的流量实验、带宽监控维护的实验等。
(3)网络安全监控方面:网络安全监控方面培养学生的网络攻击能力和防护能力,能够应付一定的网络攻击,并且能对安全设备进行配置。这类实验主要是:防火墙的配置实验、网络监听实验、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实验等。
3重视对实验过程的把握
实验室相比教室而言氛围宽松很多,如果对实验过程不加以重视可能实验课会变成自由活动课。因此,必须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比如,实验课时间不得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教师应随时随机抽查各实验小组的进行情况;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阶段检查——每隔一段时间随机抽取部分同学检查之前进行过的某个实验,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每一个实验。通过对学生实验的监督检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改进。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应相关职业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因此在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故意设置故障,让实验小组自行进行解决,老师在旁只提示,不给具体原因。既提高了学生排错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4综合实验的作用非常关键
实验类型一般有: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其中演示、验证、操作实验为基础性实验,完成较低层次的目标;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为高级实验,完成高层次的总目标。前述的单项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操作性的实验,学生只是起到机械的验证工作,其中并未加入自己创新的内容。所以当前述的单项实验都完成后,就要进入综合实验阶段。
在综合实验中教师只给出大的方向性的要求,不对具体的问题作出规定。比如,建设某公司局域网综合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让学生自行设计网络拓扑,自行设计VLAN划分,自行规划IP,然后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组建起来。因为利用现有设备学生规划出来的网络是各不相同的,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很大。学生不仅仅只是完成纯物理的网络组建工作,后续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的配置、IP地址规划、VLAN划分等工作也包含在内。
另外,在综合实验中最容易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排除故障的能力,往往在单项实验中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出现问题的机率小一些,到了综合实验后要考虑的问题多了起来,出现故障的机率明显增加了很多,并且往往出现了故障后将导致后续的实验无法进行,所以在综合实验中看到学生忙上忙下,群策群力的情景相当常见。这样充分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疑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
5对学生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整个实验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检验实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对网络实验效果的评价形式主要是进行单项与综合实验的评价。如前所述,对学生所做的单项实验进行考核,主要是以实验的完成情况与出现故障是否正确解决来进行评判。这部分的考核当整体评价的40%。占很大比重的是进行综合实验的评价,通过前述的综合实验的实施情况来考察实验效果,除了让学生进行常规配置之外,还应该在环境中设置一定数量、不同形式的故障。让学生根据相关实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对故障现象的分析、测试,最终排除故障。这部分的评价主要以通过对学生常规配置实验与排除故障实验所用时间两方面来进行,即可实现对学生相关实验的实验效果的评价。
6结束语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实际教学的工作中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困难,比如,第一,实验设备的缺乏,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网络实验室,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并且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快,产品种类繁多,更新换代频率高,几年以后就要面临实验设备落后,必须追加投资的情况;还有,某些网络实验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比如最简单的网络操作系统安装的实验,一个网络操作系统的完整安装加上常用的服务设置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而这显然和一节大课只有90分钟相冲突,往往是学生还没做完,下课的时间就已经到了,而这当中大量的时间是浪费在等待机器的安装过程中,学生能做的和能学的东西并不多;最后,就是某些网络环境的不可模拟性。例如广域网互联显然是在实验室中很难真正模拟的;网络布线的实验也是在实验室中无法全部完成的。
参考文献
[1]王敏琴.浅析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改革[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4):108-109
[2]徐建东,王海燕.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设计[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1):107-110
网络营销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涉及管理、营销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科领域,同时网络营销还是一门信息更新较快的学科,因此需要具备极强的信息捕抓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大多数《网络营销》课程的任课教师为市场营销或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即使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多数也是学校毕业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网络营销实践经验缺乏。
2.实践教学环境脱离实际。
当前网络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基于虚拟的网络教学平台,这类教学平台虽然可以让学生都参加到实践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模拟的教学平台提供的只是一种虚拟的、封闭的商业平台,并不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真实的商业环境,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运作能力。
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网络营销》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以理论考试为主,强调的是学生的识记背诵能力,忽视实践能力考核。这样的考核体系必然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容易出现平时混课堂,考试死记硬背的现象。
二、《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职业化的教育模式,应以行业背景为依托、以专业技术技能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实践技能实训和生产实习等环节,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力求突出其专业的特长。本文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例,将课程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探索新的《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对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大胆的改革。
1.立足于操作层面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网络营销的研究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虚拟市场为基础,陈年的教材及固定的虚拟软件无法适应不断更新发展的网络市场环境,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改变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形式,增加实践操作环节,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注重网络营销工具实践运用,在熟练运用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以网络博客为平台构建《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后,以理论为基础指导实践操作,本文作者在《网络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尝试对“网络博客”的建立与运营推广为主线,构建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利用真实的网络环境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网络营销》课程各实践教学环节围绕博客的建立、管理与推广开展,共设计了六项实践项目,如表1所示。
(2)教学子项目独立又相互连接。
网络营销课程以培养学生具备网络营销的策略制定、工具运用及网站诊断和优化为教学目标,构建课程的六个实训小项目,主要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来设定教学子项目,每个子项目有独立的任务说明、相关知识、颖难解答及考核标准等,然而各个项目又相互联系,如博客的内容策划的确定,除考虑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还需考虑到后续的推广,以避免利用工具推广时出现劳而无功的现象,因而在完成一个独立的子项目时,还需考虑大项目的整体效应。
(3)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时空上的延伸。
以往普通的现象是实践教学多数需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才能完成实训任务,时间与地点都受到限制,而以网络博客为平台的实践是基于开放的互联网络上进行的,学生可以在课后自行安排时间完成,也可以在课后多花时间与精力完成一些实践操作来提高自己博客访问量,如遇到问题还可以在网上寻找解决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博客可以说是学生的一个产品,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是每个学生面临的问题。博客的调研、内容策划、推广和诊断优化均为学生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构建富有激励机制的考核体系。
完善的实践体系少了完备的考核体系,就会缺乏激励机制,再完美的实践项目设计也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构建完备的考核体系也同样重要。在设定考核标准时尽可能使考核标准体现出对学生网络营销的策略制定、工具运用及网站诊断和优化等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
(1)AR值评价标准。
借鉴网络营销能力优秀网站的一个概念AR值(网络营销能力评级AbilityRanking)。该考核体系以学生参加的每项实践活动过程中,按考核要求完成情况进行量化积分排行,设定单项与综合的评价标准AR值,以综合AR值作为最终该门课的考核成绩,每周在班级的QQ群公共平台上对每位同学的AR值及排名情况进行公示一次,以更好地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形成一种竞争氛围。
(2)AR分值的主要构成。
包括:个人博客的访问量;个人博客的友情链接数量;加入网站的联盟。当然并不是学生加入的网站联盟数越多,分值就越高,关键看学生推广的广告商的产品与其个人博客内容的相关性,看链接的广告商的广告被点击的次数,看其加入网站联盟后能否获得一定的佣金,如获得网站联盟佣金可以获得10倍积分;企业网站诊断分析报告。此项实践项目活动的考核主要依据教师对报告内容批改,并最形成综分值,此项实践项目可设置加分内容,如:学生把自己的网站诊断分析报告提交给其选定的企业网站并获得企业的认可,可获得15倍积分。
三、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需要教师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然对大部分没有参加网络营销实际工作的教师来说,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而应加大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的力度,真正让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网络营销实践工作中,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
2.开放的网络环境。
当前虽然个人电脑在校园的普及力已经非常高,但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个人电脑,另外大部分学生的宿舍对用电时间及网络流量都有控制,这些都会影响学生课后继续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因而如何解决学生课后实践操作的电脑、网络流量及用电约束等问题是课程有效开展关键所在。
当前,社会上正兴起一场信息化、网络化的潮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深入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也正朝着素质化、网络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一、信息化、网络化给教育事业带来的变化
1.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高校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不再独领,而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主体”的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关注,这种模式强调个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以导演或指导者的身份去面对学生的学习,组织、启发、评估整个教学过程,而学生则可以利用校园网或互联网进行个别化学习,参与小组活动,通过网络媒介来合作完成学习课题的研究或讨论。另外,传统的师生间坐在教室里面对面单一的教条式授课模式将改变,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方式多种多样,同时网络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随时通过多媒体手段传递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个别化的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网络化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更快,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看来,网络时代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2.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
随着联入因特网的学校和图书馆的增多,用户使用的信息资源会以几何级数增加,教师和学生能从因特网上获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将极大地丰富,通过万维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从多如牛毛的网站中查找到有关的各种知识,或用于课堂教学,或完成作业。这种资源的获取远比传统的上图书馆查找要方便、快捷得多。虽然由于“信息爆炸”难免会迷失方向,但一些优秀的搜索引擎可以为教师和学生领航,尽可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3.网络化的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的发展,学习环境呈现多元化趋势。借助于高校校园网及多媒体网络教室实现了网络化课堂教学,发挥了群体教学模式的优点,改变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环境,让图、文、声并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完善的教学监控系统可以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整个教学活动。随着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时交互式远程授课已成为现实,它可以实现网上教学,为不同地域的教师和学生营造无围墙的“大课堂”(如网络学院和现代远程教学),让他们自由地共享网络这一环境,学生和学生之间就可以就某一课题展开讨论和学习,相互交换信息。也可利用浏览器进行个别化主题学习,教师只提供学习主题,如做成一个网页,从而提供了一个图文声并茂、虚拟现实的、又兼具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的学习环境,这在网络时代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交互式教学方式。
二、网络向教育领域提出了挑战,教师地位发生了变化
1.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信息时代的教育环境中,由于更强调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学习者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转变,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不只是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而是被认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网络合作学习的环境下,教师更多的是以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引导学生选择研究主题、小组讨论、查找资源并完成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从中引导和促进学生批判性的和创造性的思想。
2.教师作为信息的咨询者或提供者
因特网上的丰富资源和众多服务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的多种便利,如通过万维网和搜索引擎,教师可以查找所需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内外的教学。
3.教师是网络教学的辅导者
网络教学中,虽然作为教学主体的高校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不容忽略。这主要是因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涉世不深的学生往往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此外,网络信息极为丰富,为了避免学生迷失方向,减少他们自由探索网络所需要的时间,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信息辨识能力与获取能力,以辅导者、帮助者和领航员的身份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确保网络教学的正常进行。
4.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
随着终身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以网络为媒介的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任务落到了教师的身上。高校教师应对网络教学进行深入的设计、研究与开发,学会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传递教学内容,充分地认识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缺陷与不足,灵活多样地在教学中使用他们,发挥出每种教学手段的应有效能。
5.教师作为学术顾问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教学系统可以作为电脑教师,来部分替代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因而教师能够有精力、有时间参与学生个人的或小组的学习活动,以学术顾问的角色来诊断学生学习和求职的学术需要,帮助学生选择一种计划来满足那种需要,并指示学生学术计划的发展方向。
6.教师作为团队合作者
在信息时代的巨大挑战下,原先互相隔离的个人教学工作越来越不适应纷繁复杂的教学实际,教师更需要计算机和通讯网络提供广泛的互相合作的支持。他们通过加入网上的在线讨论组或离线讨论组来进行合作,讨论创新的教学方法、交换观点、共享教学经验、讨论解决难题的方法,由此来提高操作计算机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7.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者
网络的出现,在缩短人们之间时空距离的同时,也拉大了人们之间的心灵距离,孤独、忧郁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流行病。高校学生虽然通过键盘能与网上其他伙伴进行快速的交流与联系,却往往不善于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结果是心理问题在高校中呈上升趋势。作为高校教师,在充分发挥其传统教育职能的基础上,还应担当起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者、治疗师等职责,帮助学生在心智方面健康发展。
三、为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对教育的要求,高校教师应具备如下的信息素质
1.信息技术常识。它要求教师关心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能主动从各种媒体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关注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发展状况。
2.信息意识。它要求教师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及生活中问题的意识。有了这种信息意识,教师就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教学及科研等方面的问题,并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3.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它要求教师了解信息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抵制计算机犯罪的常识,并遵循应用信息的伦理道德规范。
4.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归纳为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信息采集的能力、信息通讯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表达的能力、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信息结果的分析与报告的能力等等,它包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技能。具体地讲,这些信息能力体现在教师通过使用常用的教学工具软件和使用网络等多种信息服务并用于各项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
四、培养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
培养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高校师资培训部门和管理部门、高校领导等的共同扶持以及教师本人努力。一方面,现在教师的信息素质不被重视,是一个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教师也是终身学习者,所以高校师资培训部门及管理部门应为这项长期的培训工程制定目标和规划,开发一系列能培养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课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课程的设计和开发绝不要只围绕信息技术的层面,而要把侧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如何与高等教育的特点相结合的层面,这样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师来说才是活生生的可操作的东西,教师也才能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当作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工具。
五、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高教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使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能力成为21世纪高校教师必备能力。高校教师正面临着深层次的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尽快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融合到教学实践中去,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作为教育部门来说,应为高校教师新能力的实现提供有效地措施和途径,以保证高校教师的这种新能力的实现及信息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任友群.创建信息素养学习环境是21世纪教育者的首要责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1).
[2]甘诺,白晓东.浅析网络时代教师教色的新定位[J].中国远程教育.2001.(11).
高校德育的最高宗旨在于提高学生具备哲学、政治、道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政治素养,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一批批政治过硬、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的最佳途径。对比传统政治教学模式,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现代政治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运用,随时能够将全球刚刚发生的最新事件以第一时间传播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音视频、文字以及图片等,让学生更直观、更贴近现实生活,了解、掌握事件背后的政治动向,从而逐步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高校德育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三个途径
培育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备课效率高校思政课授课效果取决于授课教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一位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掌握娴熟的网络信息技术。只有运用娴熟的网络信息技术,条分缕析、删繁就简、把脉清脉络地科学备课,摒除传统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填鸭式教学,才能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有效完成授课计划。从而不但在教学的“学”的层面大大提高授课效果,而且在教学的“教”的层面更加有效地增强备课效率。挖掘网络信息技术潜力,注重情景教学,朝着人机“上下互动”方向努力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把高校思政课从传统的死气沉沉中火起来,探索情景教学,最终形成人机“上下互动”的火热场面。为此作为一名有理想、有作为、有责任感的合格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觉并积极地钻研网络信息技术,挖掘其潜力,从课件的设计、外观、文字、图表、动漫、音视频等方方面面精雕细琢,既做到全而不繁又做到简而不漏,最终实现教学情景逼真,人机“上下互动”的良性发展。增强驾驭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文化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发展。毫无疑问,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因此,我们在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既要汲取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继承并发扬光大,还要合理运用和娴熟驾驭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只有兼顾好二者,方能开创我国高校思政教学授课模式的新天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的影响从社会治理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是指高校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网络群体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疏通与引导。因此,我们也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作是一种对网络舆情的疏通与引导的过程,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己良好的社会心态和积极健康的政治态度,从而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5]。曾说过:“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唯有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疏导,才能及时而有效地化解网络舆情中的矛盾,使之朝着有利于校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加以疏通和引导,可以选取以下路径。一是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使命,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来教育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自觉地抵制网络舆情中负面因素的影响。二是利用校园内的宣传阵地及时地进行主流话语的。对网络上出现的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或言论,高校应保持警惕,应利用校园内的各种宣传手段,如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纸、校园电视及校园宣传栏等,对之加以评论,努力做到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用科学的知识塑造人,从而形成一种在校园内的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论员队伍。要做好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把握网络舆情,必须建立起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论员队伍。这支队伍的人员组成既可以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和学生辅导员,也可以是在校就读的高年级的大学生,还可以是专家型的特约评论员。他们应该立场坚定、知识丰富、熟悉宣传教育工作和网络技术,能够在高校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互动式网站及相关论坛上撰写评论文章,参与网络上的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及时正面观点,凝聚正能量,抵制消极负面的舆论可能造成的影响,引领网络舆情的正确走向。
二、网络舆情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教学模式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网络营销》是一门理论性、实操性都极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明确网络营销的理论知识,更应熟练掌握网络营销的相关业务技能,培养学生网络环境分析、网络调研设计与分析、网站建设与推广、网络营销策略及综合应用、客户服务等实操性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高校由于配套设施、教学资源等硬性条件跟不上,或缺少富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地位明显颠倒,更应被重视的实践教学往往被忽视,不能有效实施。
2.教学组织缺乏对职业能力的培养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针来看,应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为落实这一方针,对于《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组织应从职业能力培养着手,教学过程的组织应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流程为主线。而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停留在一般知识的介绍上,脱离实际工作岗位要求,不能合理设计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符的教学体系,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明显不够重视。
3.教材体系陈旧落后,不利于教学组织开展
当前出版的有关《网络营销》教材,多是沿用传统营销的“4P”理论,即绝大部分教材的框架结构仍然套用传统营销四大经典部分而形成的“网络营销概述--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来构建整个教材体系。虽然为了体现其课程的网络特点,也加入了一些网络知识,但这种刻意的添加难以真正实现两者的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重视新的网络营销方法与工具。因此,这种生搬传统营销模块的做法,虽然比较容易理解,但课程学习重复性大,针对性差,无法体现网络营销应有的能力、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针对上述典型问题,为符合电子商务发展对网络营销人才的真实需求,避免《网络营销》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网络营销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以下以笔者所在的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商务专业开设的《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为例进行分析。《网络营销》课程是民航商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民航商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要求中的能力核心支撑课程。依托民航行业、基于中国航协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各部委的标准,我们将电子商务核心课程《网络营销》岗位专业素质能力分解为“两个基础”和“两个职业方向”。在上述岗位专业素质能力解构的基础上,我们努力探讨“基于工作任务驱动”的方式,以网络营销岗位(群)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能力为主线,通过对院校、企业、民航行业和电子商务协会等进行调研,根据学生可能就业的的岗位(群),分析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归纳出其具体的职业能力。
三、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实施
基于上述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建设:
1.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知识体系
如前所述,当前《网络营销》课程所用教材基本沿用传统营销“4P理论”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多以教材为纲,生搬硬套的模块化教学无法实现知识有融会贯通。为改变这一现状,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知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设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项目任务为主线”培养模式的指导下,集中培养职业岗位能力。民航商务《网络营销》课程知识体系的开发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来进行构建。在上述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网络营销》课程体系的开发。在上述课程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基于岗位需求,并参考IECE网络营销工程师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载体精心设计相应的网络营销认知、网络营销市场分析与调研、企业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策略、网络顾客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民航企业网络营销综合案件例分析共六大学习情境,每个情境明确教学目标、学习与训练内容,并给出合适的学时建议。表2以部分重要情境内容设计做一说明。
2.强化实践环节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往往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一般是先讲授理论,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设计方式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不相适应,与高等职业教育方针相悖离。《网络营销》课程应当以具体直观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民航商务《网络营销》课程最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现在“网上创业”的有效实施。尽管我们已经建立起民航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网络创业实训室、民航电子商务呼叫中心、移动电子商务实训室四个专业的校内虚拟实训室,但由于模拟教学项目与真实企业业务相差甚远,缺乏市场的灵活性,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网络营销的内涵与精髓,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实战教学,设立网上创业项目,并以它为主线,通过“网上创业项目”进行网络实操教学,让学生以创业小组的形式,在淘宝网(CtoC)、“我的网店”(BtoC)、一道网(BtoC)上开设网店,进行真实的网上运营,开展网店装修、店铺管理、网络营销推广、物流配送、网上客服等一系列经营活动,从而带动了网络营销“工学给合”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以“网上创业”带动民航商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是深度校企合作的最佳形式,由于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和教师的 四方共赢,即企业可以实现“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学校可以利用低廉的网上资源办学,解决实训设备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自身的电子商务人才优势实现为行业及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学生可以实现学习和工作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通过“网上创业”项目的设计与指导,提高实战能力、成就自身的双师型素质。
3.设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考核机制
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定优劣的考核方式明显落后。为适应新的教学目标,考核评价机制也应有所创新。第一,课程考核应注重平时考核,而非仅仅是期末考试;第二,考核方式应多样化,改变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第三,考核内容应紧贴职业能力需求,以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基于此,民航商务《网络营销》采用过程与期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即学生的成绩将根据学习态度(20%)、实训项目成绩(50%)和期末考核成绩(30%)来确定。其中,学习态度的考核重点为个人的敬业精神、主动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网络课程的使用情况。实训项目成绩按照个人对团队的贡献,由个人自评、组员互评与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