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3 00:55: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儿童英语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开展学前英语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如果针对学前儿童开展英语教学,那么教师就必须要针对儿童的特点与学习外语的优势,遵循如下原则开展教学。
1.必须遵循生理阶段性原则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对儿童学习的生理特征有正确的把握,才能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确保他们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LanguageDevelopmentofChildren(儿童的言语发展)的过程经历获得言语和基本完善两个阶段,也即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是连续的,又能够被划为若干的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是3岁前,这是言语获得的时期,也就是说这是儿童获得理解母语能力的时期;第二阶段是3~6岁,这是发展完整口头言语的关键阶段,也可以说这一阶段儿童发展出不断复杂化的口头言语,对于言语交际能力有了初步的掌握;第三阶段是7~18岁,这是完善和提高言语的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不断地丰富言语的形式和内容,而且逐步地产生着质的变化,且日臻完善。理解词语、掌握语法结构形式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并且逐渐形成了语法结构意识。由此可见,在人的记忆能力发展过程中,4~5岁是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如果对儿童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为他们以后发展各种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必须遵循心理适应性原则
儿童进行英语学习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很少存在心理障碍,勇于开口说英语,不害羞、不害怕出错,在众人面前敢于开展语言实践。他们具有比较强的感知语言的能力,能够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儿童年龄越小,越敢于大胆地用语言来表情达意。但是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具有心理防御性,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外语习得者往往在度过青春期以后,就会瞻前顾后,既害怕犯错,又害怕别人耻笑,因此轻易不敢应用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感受和观点,因而其习得语言创造性与灵活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综上所述,遵循心理适应性原则进行学前英语教学,可以有效地开发习得者的潜力和智力。
3.必须遵循兴趣原则
儿童在活动的过程中,兴趣是其积极参与的主要动力。通常情况下,儿童的兴趣都关联着一些肯定的、积极的情绪,而且兴趣能够激发儿童求知的欲望,引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儿童对某一事物一旦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钻研,并在这一过程中的精力是专注的,而且保持着忘我的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所选择的教学手段也应该是有趣的、生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录音、录像、图片、直观教具、游戏、活动等,对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从而增强儿童的语言认识、理解和想象的能力,帮助他们强化记忆语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适宜的梯度和难度。哪怕儿童仅仅得到了些许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如此会更加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鉴于儿童具有好动的天性,虽然学前英语教学一般只是进行生活常用的简单句的练习,但是他们反反复复地说、讲、练,最终难免会觉得乏味枯燥。因此,应该在游戏中融入英语知识,使他们在游戏中学英语,在学英语中游戏。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掌握了英语知识,而且又能进一步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同学间彼此还能进一步增进友谊。
三、学前儿童学习英语应注意的问题
在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多方面的特殊性,主要包括:
1.不要盲目地跟风
当下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兴趣班、特长班等,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授课,可谓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面对此种情形,很多家长不能做到立足于自己孩子的实际,而是盲目地跟风攀比,别人家的孩子学,我家的孩子也必须学,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在这种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毫无目的地送孩子进各种班,以期培养孩子具有多方面的特长。英语班就是其中的典型。殊不知,很多英语班往往就迎合了家长盲目跟风攀比的心理,开办英语班就是单纯地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因而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但是实际上其教师素质往往不是很高,实际的教学经验欠缺,对于学前儿童的英语学习帮助不大。
2.不能无视孩子自身学习的感受
有道是童言无忌,学前儿童天性纯真,他们常常是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好恶。为此,英语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充分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他们的兴奋点和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那么就能够使他们坚持进行英语学习,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较多地进行英语朗读、听英语对话录音、模仿英语对话,同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反之,课堂的信息量如果超越了儿童接受能力的范围,或者教学内容使他们觉得枯燥无味,那么就要立即进行调整完善,以免精力和时间的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持续保持儿童学习的热情。
3.应做到生活英语化
现在的儿童家长大多数都比较年轻,他们一般都在学生时代打下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家长在生活中与孩子交流时要尽量使用英语,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逐渐渗透。语言不是课堂中教师教出来的,而应该是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因此,应立足于儿童的语言学习兴趣,选取合适的语言环境。儿童初学英语,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夯实基础,特别是要掌握流畅标准的发音,否则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影响。儿童如果对英语的学习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那就没有必要勉强他们学习,在小学阶段进行的正规课堂英语教学也会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正如儿童没有自己的语言一样,儿童也没有自己的文化。新时期中国儿童电影的文化内涵说到底是化在儿童电影中的折光反映,这个折射窗口就是儿童影片中的儿童文化视域。化只有进入儿童的文化视域才能在儿童电影中得以表现,并被儿童观众所接受。要廓清儿童电影的文化内涵,揭示儿童文化与化的内在联系,应该从解剖影片中儿童文化视域的结构入手,把握了这一结构,就把握了影片表现文化的深度结构模式。新时期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的文化视域主要有三个维面:地位团体维面;民族、种族维面与性别维面。这三个维面构成儿童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三大视角,它们错综交叉,构成儿童的文化视域之网。
一、新时期儿童电影中儿童文化视域的地位团体之维
所谓地位团体是文学社会学的一个概念,社会上一切由不同的职业、阶层形成的具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社会团体,都可称之为地位团体。每个家庭中的成员都有不同的职业、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因此家庭既与它所属的社会阶层、阶级保持紧密联系,它又是一个独立的最小的地位团体。儿童是家庭的产物,他的生存状态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家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状况。他的文化视域则主要受家庭这个地位团体文化视域的影响。即便是多媒体时代,儿童认识世界也不是从抽象的符号开始,而是从具体的形象入手。近在他们身边的父母与家人是与他们的生活、情感关系最密切的形象。父母带着深厚爱意的一言一行对儿童的感染力最大,记忆最深,也是儿童最喜欢模仿的对象。来自家庭的地位团体文化意识就是在家人与儿童的耳鬓厮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传递给儿童,这是儿童接受文化传承最古老、直接和有效的渠道。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三岁以前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期,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儿童行为的自然,影响儿童的一生。童年又是儿童文化视域的形成期,地位团体文化视域一旦被儿童所接受,就成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出发点和他文化视域的基本维面,成为他日后认识世界的深度模式。比如《金蝴蝶结》中的朵儿认为妈妈给她买的中国娃娃最漂亮,这一审美判断是她的,同时也折射着她所在家庭的地位团体视域。朵儿出身于军人家庭,父亲是某部火箭基地的工程师,母亲是随军的军医,他们常年不在朵儿身边,坚守在祖国的西南边疆,为的是使祖国的载人火箭早日升天,实现国防现代化。他们的爱国热情对朵儿的熏陶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朵儿说中国娃娃漂亮,既寄予着对妈妈的想念之情,又是对妈妈的审美眼光的肯定,因为娃娃是妈妈买给她的;而朵儿的同学则说她的芭比娃娃比朵儿的中国娃娃更漂亮,这既是朵儿的同学的审美判断,也是她的家庭的地位团体文化视域的外显。朵儿的这位同学的父亲是个大款,她自然是班上吃得好穿得好的孩子,在玩具上也追求高档次。在有钱人眼里自然是越值钱的东西越好。朵儿的同学称赞芭比娃娃漂亮是因为穿在穿娃娃身上的衣服漂亮、头上戴的金蝴蝶结更漂亮。这种视阈的本质仍是值钱的就美,这种审美观显然与她所受的家庭影响一脉相承。其实两个孩子所处的文化大环境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审美情趣却如此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影响大相径庭。表面上看两个孩子是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而本质上她们是在竭力证明并维护各自地位团体文化视域的真理性。儿童视域与地位团体视域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金蝴蝶》通过一个平凡的生活细节,将儿童的地位团体视域做了最质朴而又深刻的表现,可谓小中见大。对儿童文化与化之间的关系揭示得入木三分、举重若轻,水到渠成。
又如《微笑的螃蟹》也表现了两个不同地位团体中的儿童不同的地位团体意识。宫晓娅听说阿斯卡尔的父亲为保护集体的两只羊冻坏了自己的腿,她颇不以为然。她对阿斯卡尔的爸爸说:“就算一只羊值300元钱,你为了两只羊――600元钱就冻坏了自己的腿,你的命也太不值钱了,你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了。”阿斯卡尔却认为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一个牧民的本分。尽管两只羊值不了多少钱,也是两条生命,生命的价值是无价的,能救助时总该竭力救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价值观同样是他们的家庭地位团体文化视域的反映。宫晓娅的父亲是某养殖公司的总经理,应该说,根据一个人的业绩来看待一个人的价值,这是现代企业的管理者都要遵循的原则。宫晓娅耳濡目染学会了父亲看问题的方法,以生意经的眼光来看阿斯卡尔父亲救羊的事,她的结论自然是否定的,阿斯卡尔的父亲是新疆地区的普通牧民,牧民与他所放牧的羊群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一个生命的降生都会给他带来喜悦,都会给集体带来财富。羊就是老百姓的衣食之源。他对羊的感情阿斯卡尔从小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他能理解父亲为什么能在暴风雪来临之际,奋不顾身地救助两只羊。宫晓娅与阿斯卡尔属于两个差别悬殊的地位团体中人,她如何能理解一个老牧民的感情呢?这部影片同样是通过生活细节将儿童不同的地位团体视域的冲突作了细腻的展现。
我们这样认识问题目的不在于将儿童的文化视域唯地位团体化,而在于揭示长久被各种儿童文化意识所遮蔽的儿童文化与化间的联系。以前我们过于强调儿童文化的独特性,强调儿童文化与化的区别,殊不知儿童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以家庭为核心的地位团体文化时时包围着儿童,并对他们施以强有力的影响,甚至成为儿童文化视域的基础维面。《金蝴蝶结》和《微笑的螃蟹》的文化价值正在于,以慧眼敏锐地发现了社会地位团体间文化视域的差别,以及化视域对儿童文化视域的重大影响。这正如路易一让・卡尔韦所说:“一种出身,一种血统,这个由祖先构成的‘身体史前史’意义不大吗?我们在此认为,出生在某一阶层和某一文化中不是没有后果的,系谱树的这些枝丫有助于我们明白一些事情,什么事情?这些微不足道的归属关系叠加起来,就为形成人格做出了贡献。”《金蝴蝶结》和《微笑的螃蟹》的文化价值还在于,表现了先进地位团体文化对落后的地位团体文化的克服,从而对儿童施以良好的文化影响。朵儿的同学在收到朵儿寄来的漂亮的金蝴蝶结以后,很惭愧当初错怪了朵儿拿了芭比娃娃头上的金蝴蝶结,与朵儿相比她太小气了点;宫晓娅的价值观在新疆处处碰壁之后,她终于认识到世界上有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爱,后来她真心实意地帮助阿斯卡尔的妹妹治好了耳聋,与阿斯卡尔成了心心相印的好朋友。从而使儿童电影发挥了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
二、新时期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文化视域的民族,种族之维
新时期中国儿童电影中的儿童文化视域除了具有地位团体维面而外,还具有民族、种族维面。那是因为儿童除了属于家庭团体之外,还属于民族和种族的团体。民族与种族的文化视域除了遗传的渠道之外,还有家庭与社会多种传播渠道,从儿童出生的时候起,就向他们发出信息,影响他们的灵魂与视域。儿童文化视域的这一维面在新时期以来的表现少数民族儿童生活的电影中表现极为突出。比如《熊猫小太阳》中的珠玛是个藏族少女,她虽身为哑巴,却从来不自卑。她认为人不说话,思考问题的时间就多了;她的一件旧衣服穿破了,她没有丢弃,而是将它烧掉,以便让旧衣服的灵魂升天;当熊猫闯进她家时,她认为这是菩萨带来的朋友,要让它在这里多玩几天。她还送给熊猫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太阳”,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珠玛还将熊猫当作家里的一员,带它去参加村里藏民的婚礼。汉族女孩文泉同样喜爱大熊猫,她的爸爸就是为保护大熊猫而牺牲的。但是她爱大熊猫的方式与珠玛绝然不同。在大熊猫将要回到哪儿去的问题上,文泉主张送大熊猫去卧龙自然保护区,这样最安全。珠玛却认为让它呆在笼子里很不舒服,大自然才是它真正的家,最后孩子们一致决定送熊猫回山。当乡亲们听说送熊猫回山的孩子们要在山上过夜时,都非常担心。有的汉族干部主张派人进山接应,藏族同胞却认为山神会保佑孩子们平安,于是一齐向山神祈祷。无论是珠玛与文泉爱熊猫的不同方式,还是汉族干部与藏族同胞之间的分歧,都鲜明地表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视域,在这里,同一个民族中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文化视域差别并不大,而不同民族间的成人或儿童的文化视域的差别却很大。这再一次表明,儿童没有自己的民族视域,他文化视域中的民族维面完全是域民族维面的翻版。
这类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民族视域与种族视域有一部分是重叠的。比如热爱动物,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关系,不仅是藏、汉两族人民的民族意识,而且也是华夏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观念,因此表现一、两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也就是表现了华夏种族的文化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一直和睦相处,这一点在《熊猫小太阳》中也有表现。藏族老爹的家除了有珠玛这个女儿之外,文泉也是他的干女儿,一个回族孤儿后来也成了藏族老爹的儿子。藏族老爹的家正是中华各族儿女和睦相处的缩影。影片通过这个情节弘扬了华夏种族的“合”的文化意识。
《红象》是又一部集民族文化视域与种族文化视域重叠聚焦的作品。影片以埃尼族老人讲会飞的红象的传说开头,接着引出埃尼族少年阿依罗、塞罗和傣族女孩依香不约而同去寻找传说中的红象的森林探险,结尾以三个孩子找到红象告终。影片的重头戏是森林探险。一路上,他们既看到了林中美丽的景象,也不小心掉进沼泽地,好在他们团结奋斗才逃过一劫。最惊险的要算遇到了尖牙利齿的豹子,然而正是在这危急时刻,他们看到了昼思夜想的红象。红象的出现使豹子望风而逃,孩子们才转危为安。红象救了孩子们,孩子们后来又救了被困在陷阱中的小象。这时,红象以长鸣的方式表达它对孩子们的感激之情,小象则跳起舞来,还和孩子们玩起了捉迷藏。红象跪下一条腿,让孩子们爬到它的背上,背着他们走出了森林。儿童与大象共舞,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陶醉的理想境界! 《红象》是一个寓言,将华夏种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通过埃尼族与傣族儿童的现代探险故事表现出来,使种族意识与民族意识再度重合。《红象》对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景观也作了传神的再现,比如三个孩子用竹筒做饭、乘一段旧木头过河、在树上睡觉等,都体现出森林之子人性中最自然的一面。对我们重新认识自然与人的关系不无启示。
《我是一条鱼》在表现种族文化方面独辟蹊径。它不以表现某个民族的个性为主,而是将点子打在对一个种族的文化心理的深入开掘上。像打井一样,影片采掘的生活面并不宽,却以对种族文化心理的深度挖掘见长,影片的节奏感正是通过对主题掘进的不同深度层层显示出来的。第一乐章提出问题:人是鱼变的吗?人死后能否再变成鱼?这是影片中的少年想要搞清楚的问题,也是华夏种族世世代代都在探寻的人类起源与归宿问题。它以陆小春祖孙两个的一段对话被提了出来,可惜在陆小春还没有找到答案的时候,爷爷已经去世了,他在陆小春心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悬念。第二乐章叙述这个问题在陆小春请教长辈马常有的时候得到深化。马常有告诉他:“人是鱼变的,当人走向陆地以后,不需要鱼鳍和鱼尾了,就进化成人的双手和双腿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山融化,有一天,人类会由陆地走向海洋,那时人的双手和双腿还会再变成鱼鳍和鱼尾。至于你爷爷死后变成鱼,那是因为你爷爷打了一辈子鱼,欠鱼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他死后自己变成了鱼。”马常有与爷爷的说法大同小异,但是加上了一些现代元素,并且把问题延伸到人类未来的归宿问题。马常有与爷爷认识上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的认识都出于一种古老的直觉智慧,甚至有一种转世和因果报应思想。马常有的一番人类过去、未来谈似乎让陆小春明白了许多,但他又好像什么也没明白。悬念更加深了。第三乐章是陆小春有幸参加了横渡海峡的游泳比赛,途中他看到有一条鱼总是在离他不远的前方游着,鱼成了他的向导,他就跟着鱼向前游。终于胜利到达彼岸,创造了一个13岁的儿童横渡海峡两岸的奇迹。这时他猛然感到这条鱼正是爷爷变的。在游泳途中他还感到自己的手和脚变成了鱼鳍和鱼尾,他也变成了一条鱼。这种直感立即与爷爷、与马常有完全贯通。这一结尾表明以爷爷和马常有为代表的华夏种族的传统思维方式――直觉已在当代少年陆小春身上重新闪现光芒,成为他理解和感悟华夏种族由来与人类未来的最高智慧。这时祖先的灵魂就活在当代少年身上。正是相通的血脉、相通的思维方式,将种族的过去与未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部影片正是当代儿童灵魂深处不断响起远古回音的艺术表达。它对种族视域的表现更加内在而深刻。
三、新时期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视域的性别之维
新时期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的文化视域另一个重要维面是性别。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性别差异人们是承认的,但是在新时期以前的中国儿童电影中,对儿童的表现常常处于无性状态,也就是说,在银幕上儿童的文化视域中缺少性别维面。直到新时期这种无性话语才被性别话语取而代之。将儿童的性别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表现,这是中国儿童电影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深刻的表现。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儿童的恋母情结;二是表现儿童性意识的觉醒;三是挑战传统的男尊女卑意识。比如《为什么生我》即表现了男孩松松的恋母情结,松松在父母离异后,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他非常想念妈妈,常违背爸爸的禁令,偷偷跑到妈妈工作的医院去找她。妈妈见了松松总是给他买好吃的东西,还带他到公园或她住的地方去玩。他最喜欢妈妈给他买的积木玩具,为此他还挨了爸爸的打。当爸爸相对象,将他藏在楼上,假装他不存在时,他感到非常委屈,更加想念妈妈。有一次他丢 了家里的钥匙,爸爸上班还没回来,他无法进家门,于是跑到妈妈的住地去找她。当他隔着玻璃窗看到他妈妈正在一个他不认识的孩子,旁边还有一个陌生男子时,他才真正尝到被剥夺了母爱的滋味,于是他拿起泥巴向玻璃窗砸去。影片以一系列情节和细节生动揭示了隐藏在松松潜意识中挥之不去的恋母情结,谴责不负责任的婚姻给无辜儿童造成的精神创伤。
《草房子》、《我和乔丹》等影片表现了儿童性意识的觉醒。《草房子》中的男孩桑桑虽然只是个小学生,可是已经有了懵懂的性意识。当蒋一伦老师与白雀姑娘恋爱的时候,他是信使,有一次竟因为好奇偷看他们的信,结果意外弄丢了信,以致造成二人关系破裂。这是桑桑的好奇心惹的祸;当纸月转学到他们班以后,他喜欢这个美丽温柔的女孩,于是想方设法想引起她对自己的注意。放学时,他先跑到纸月路经的桥上等候,纸月一过桥,他故意装作没发现她的样子大声背诵诗歌,夏日的一天,他竟穿着棉袄在操场上走来走去,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其实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纸月注意他,多看他两眼,当他发现纸月在放学路上总会遭到一伙坏孩子的围堵和挑衅时,他挺身而出,宁可自己挨拳脚,也要保护纸月不受欺负;每逢天下大雨,纸月无法回家时,校长――桑桑的爸爸总要让纸月留住在自己家里。这时桑桑会快活地在大雨中边抡雨伞边大声唱歌。这些情节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一个男孩对异性同学纯洁无瑕而又略带性别意识的感觉,这正是儿童性别意识的萌芽。
《我和乔丹的日子》则堂而皇之地表现少年的性意识的觉醒。影片中17岁的田小波是个篮球迷,一天他在操场上见到一位漂亮女孩,目光立即被她吸引,心中顿生爱慕之情,于是他情不自禁跑向这个女孩,向她作自我介绍,表示愿意与她交往;当他应邀去参加女孩的生日派对时,他花了不少时间打扮自己,出现在派对上的他俨然一副帅哥模样。为了讨女孩欢心,他还谎称自己是校篮球队员,拿出模拟乔丹签名的背心赠予女孩;在校篮球赛场上,当他发现自己心仪的女孩也来观看比赛时,正坐在看台上的田小波心中很为谎言被揭穿而感到无地自容。后来他发誓一定要积极努力,并真正成长为一名校篮球队员。田小波的喜怒哀乐与他的成长都与这个女孩有关,充分表现出花季少年性别意识的觉醒,影片准确地把握了少年男女的初恋感觉,将它表现得栩栩如生,直逼少年男女的潜意识深处,张扬了银幕上儿童文化视域的性别之维。
一、音准差:
音准差是指不能准确发出某个单音节的读音。3~4岁的儿童,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语音听觉系统及大脑机能的发展,发音能力迅速地加强,4岁以上的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这时由于自身发音系统的异常或方言的影响,就会出现音准差的问题。
帮助儿童发音准确,家长和老师应该充分发挥成人语言的榜样作用,尽量做到发音正确,吐字清晰,语言规范。对于儿童语音中的错误和缺点,不要加以讪笑,不要故意重复他的错误和缺点,而要加以正确的示范。除了直接发音给他听之外,还可以解释我们是怎么做才发出这些音的原理让他明白。发音的时候故意夸张一点,可以使他注意你发音时的脸部动作。
如果是因为生理方面的原因,应该请教专科医生,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处理。
二、不会掌握语言表情技巧:
语言表情技巧是指恰当地运用声音的高低、强弱、大小、快慢和停顿等语气和声调的变化,使之更生动,更有感染力。儿童由于理解力差,就会难掌握语气、语调的变化。
老师应该多给儿童以语言交际的机会,如谈话、歌谣、朗读、讲故事、演讲、戏剧表演等,使其在反复的练习中得到提高。在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我们要加强对他们语言修辞、思维及反应等能力的锻炼,在儿童已有的词汇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丰富儿童的语言。每次活动后要有一个概括性总结,把正确的最佳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印入孩子的脑海中。
三、口吃: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节律障碍,表现为说话时声音不自主的重复、延长或语流中断、阻滞而不流利。口吃是儿童比较常见的语言障碍,多发生在2~5岁阶段。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三大类:
发育性口吃:儿童在2~3岁学习说话时,由于言语功能发育不成熟,掌握词汇有限,说话太过紧张,想得比说得快,就不能迅速选择词汇,造成口吃,这是言语发育的正常现象。这时,家长和老师不要指责、训斥或纠正他,以免加重儿童的心理紧张。应该耐心倾听儿童讲话,并带着他慢慢地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发育性口吃会逐渐消失。
二、电视广告会使儿童形成物质主义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伦理道德原则为绝对的价值尺度,即主体对客体的评价都是以道德原则为准绳。电视广告中表现的强调自我满足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中国勤劳节俭的传统价值观形成对立,与中国重视人格修养和修身养性的优秀传统教育观念相背离。当电视广告对物质与消费的极大赞美与儿童无法拥有的现状形成对比,就会使儿童对拥有这些物质产生追求。电视广告对物质消费的过度宣扬直接导致儿童的物质主义倾向,使他们把物质消费当做获得幸福感的途径,而一旦未能获得想要的物质需求就会感到失望,甚至产生自卑心理。电视广告直接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
物质主义价值观一旦形成,儿童会觉得拥有品牌商品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奋斗的目标。广告往往对商品赋予一定的精神意义和文化内涵,这些意义吸引儿童去购买商品,一些儿童觉得广告介绍的商品都是名牌,拥有名牌商品在别人面前显着很有面子,这其实是潜意识的激起了儿童的炫富和虚荣的心理。在物质的占有与品牌消费的过程中,儿童陷入了攀比和虚荣的陷阱中,吃哈根达斯、坐豪华汽车、穿阿迪耐克都成为儿童间炫耀的资本。久而久之就使得儿童希望拥有名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炫耀,感觉这样能有面子满足虚荣心;反之就会感觉到自卑,丢脸。追求名牌其实就是要追求金钱,因此,一些儿童会将“我长大要成为有钱人”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这就滋生了这些儿童的享乐主义价值观,很可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为达目不择手段而走上邪路,成为物质社会的牺牲品。
三、电视广告会对儿童思想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当各类电视广告向儿童灌输相似的思想道德观念时,这些思想道德观念就在儿童的思想中形成一种文化环境,它所引发的影响会存在于儿童的潜意识中。在广告的多次播出后,影响就逐步加深,慢慢形成一种道德判断的依据。
(一)影响儿童道德判断的方向
电视广告中成人权威的表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影响很大,儿童的判断能力常常受其左右。儿童电视广告中的权威人物经常是家长、老师、专家等社会推崇的儿童榜样,当这些榜样以教育、劝说的形式引导儿童时,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权威形象电视广告能对儿童形成不正当的心理刺激。比如高露洁广告中,所有的小朋友都拿着牙膏说的广告语“用高露洁”“没有蛀牙”,还得到医生叔叔的赞扬时,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也希望像电视机里的小朋友一样得到老师的赞许,家长的表扬,这样就很可能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趋炎附势,以换取榜样人物的赞扬。家庭是我们每个人避风的港湾,父母疼爱子女,子女敬爱父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典范。然而,以刺激儿童物质追求为核心的电视广告会导致儿童产生错误的道德判断,以是否满足其物质需求来衡量父母的好坏,这使爱变的不那么重要,物质上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在电视广告中可以见到,儿童电视广告中一些表现儿童与父母亲情的画面,往往是建立在父母满足了儿童的物质需求为前提的,这无疑给电视机前的儿童暗示,维系家庭情感的纽带以物质为主,亲情为辅,如果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就是像广告中一样的好妈妈,物质等同于父爱母爱。长此以往,儿童不仅会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思想道德的评判标准也会改变,会使儿童变得唯利是图,这对儿童思想教育发展非常不利。
(二)影响儿童的社交行为
许多产品广告都把主题定位在送礼的角度,如黄金搭档、酒品、脑白金、核桃露等,广告中反反复复表现出用物质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讨好别人,笑脸相迎,获得好评,将成人世界中人际交往的庸俗一面,阿谀奉承礼品往来的丑恶现象在儿童面前暴露无遗。许多儿童以此认为给别人送礼是为了讨好别人,请求别人帮忙的一种手段,需要别人帮忙就必须要送礼,加上大环境所致,周围一些成人送礼求人办事的表现,许多儿童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也学会了请客送礼、拉关系和走后门这些歪门邪道,在儿童心理留下了通过物质交换换取利益和友谊的印象。
(三)造成儿童追求新鲜,奢侈浪费的不良道德习惯
(一)儿童文学概述儿童文学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神话和故事集。它不仅要有清楚明了的主题、生动的形象、简洁的结构、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有趣的情节,还要有适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形式、表达技巧和内容。因此,作者和译者需要考虑儿童的实际需要和特点。从18世纪到19世纪,西方的儿童文学开始发展起来,提出儿童文学是对儿童进行教育和训导的文学。然而,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和定义不断发生变化,如“特别适合儿童,或者特别让儿童满意的、并被儿童阅读的书籍”[1];芬兰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及图画家RittaOittiman认为“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文学,或者被儿童阅读的文学”[2];英国儿童文学研究专家GillianLathey认为“儿童文学包括专门为儿童撰写的文本、为成人创作但后来为儿童所用的文本以及写给儿童和成人或供儿童和成人阅读的文本”[3]。中国儿童文学的真正发展是从五四时期才开始的,国内学者指出“儿童文学是指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4]。随着儿童文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学家从事儿童文学的翻译工作,如新时期的鲁迅等及现代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等。同时,翻译的题材也不再局限于童话,还有科幻小说等。
(二)儿童文学翻译方法儿童文学作品具有教育性、直观性、趣味性、情节多和知识性强的特点,而其主要读者的认知能力不高、生理和心理都还不成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采取适当的翻译原则,使儿童易于接受译本。不少学者曾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做出贡献,许多理论也都被运用到儿童文学翻译中,包括接受美学、目的论以及译者主体性等。首先,接受美学也叫接受理论,源于德国,RobertJauss和Wolfgang是其代表人物。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期待视野”,认为作品的意义来自作品本身和读者,确立了“读者中心论”。同时,该理论强调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将该理论运用于儿童文学翻译时,要记住译作的目标是儿童,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注意措词。其次,目的论是由Vermeer于1970年提出的,其核心是翻译行为的目的,其原则包括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及目的原则。将该理论运用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要求译者在翻译前先认识到翻译的目的是让儿童有所收获,然后基于该目的进行翻译。此外,译者主体性认为译者根据自己的文化认知、人性特点和美学的创造性进行翻译。译者将该理论运用于儿童文学翻译时,要考虑儿童的需要,避免出现复杂的逻辑、深奥的主题、模糊的语言以及晦涩的表达。
二、读者反应论与儿童文学翻译方法
(一)读者反应论与文学翻译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深入思考读者对于译作的意义。17世纪早期,JohnDrydon首先提出读者反应论。他认为作者不仅要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读者,同时要考虑读者的反应。作为奈达等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反应论引起了译界的极大关注。它指出翻译即交际,译本的功能不只在于对比两种语言的对等性,还在于译文读者对译本的正确理解和欣赏程度。从1980到1990年期间,Holl、Bleich、Fish和Iser也阐述了各自对读者反应论的不同理解,但只有Iser注意到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指出“作品具有潜在的效果,读者通过阅读而实现其效果”。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会运用不同的方法使译作达到最佳效果。本质上,翻译也是一种阅读,译者也是读者。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同一作品会有多种译本,而同一作品在不同时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译本。在读者反应论的指导下,文学翻译不再局限于简单地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而更加注重读者的反应。例1:“‘Whatareyouthinkingabout,Charlotte?’Heasked,‘Iwasjustthinking,’saidthespider,‘thatpeoplearegullible.’‘Whatdoes‘gullible’mean?’‘Easytofool,’saidCharlotte.”在字典里“gullible”的意思就是“傻瓜;愚蠢的”。任溶溶把这个词译作“阿木林”,并加了注释:“阿木林”是上海方言,表示愚蠢。这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使他们读起来会觉得更有趣。对于《红楼梦》书名的翻译,译界存在多种版本。有人把它译作“DreamoftheRedChamber”(《红色阁楼之梦》)、“ADreamofRedMansions”(《红色宅院之梦》),霍克斯则将其译为“TheStoryoftheStone”(《石头记》)。与其他译文相比,霍克斯的翻译可谓十分贴切。他正确理解了该书的背景,而没有将“红楼”这个词拆开翻译。读者反应论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英译过程中,也体现在汉译过程中,对于文学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儿童文学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范畴,接受美学、目的论、信达雅等理论都曾被运用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完全不同,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对事物的判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为了使译本能够更好地为儿童读者服务,译者则应多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使译入语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相似的理解与欣赏。因此,读者反应论对儿童文学翻译也许会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基于读者反应论的儿童文学翻译方法儿童在语言认知、文化接受力和价值判断等方面都与成人不尽相同。译者皆为成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儿童截然不同,因此,在读者反应论的指导下,译者需要深入揣摩儿童的需要,真正使儿童能够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
1.儿童文学翻译方法与儿童语言认知儿童的语言认知能力不高,其语言呈现出词汇简单、句子短而精炼、幽默、形象化的特点。因此,译者在选词、构句及运用修辞手法方面需多加思考儿童的语言特点。只有符合儿童语言习惯的译本才有更多的儿童读者。(1)词的选择首先,对于源文本中出现的词,同一词语可以有多种翻译方法,如果不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则容易产生误译现象,或使译本晦涩难懂。例2:“Whynot,youneedit,Idon’t.Mammaalwaysusesitforheadacheit’llmakeyoufeelbetter.译文1:人等耳,何为不可!且物贵适人之用,不适吾用,尔既适之,又何为不可。吾母头患作时,亦需此药,试之立验。译文2:为什么不呢?你用得着,我不用。妈妈头疼时就老用它,立马就会好起来的。译文1对于现代儿童而言毫无意义,这样的译本已经不再适合儿童阅读,译文2则显得浅显易懂。但是,在古文盛行时期,儿童则能接受简单的词语,明白其中的意思。由此可见,不同时期译者的用词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译者需要结合不同时期儿童的语言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词汇,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其次,儿童的话语中总是带有诸如“咯”“呀”“啦”“吗”之类的语气词,这是儿童语言随意性强的体现。例3:“…workingbusilywithhislittlepawsmutteringtohimself,upwego…”译文:……小爪子忙个不停,嘴里还不住地念念叨叨,咱们上去咯……译文中“咯”字的添加,使整句话活灵活现,表达出了当时小动物们兴致勃勃地准备出发的情景,有效地再现了原文的语言效果,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这样的增词法让儿童身临其境,使他们有一股也要出发的冲动。第三,儿童喜欢叠音词,听起来朗朗上口。译者如果关注儿童这一读者群,就会注意到这一问题。例4:“Thesunshinestruckhotonhisfur,softbreezescaressedhisheatedbrow…”译文:太阳晒在他的皮毛上,暖烘烘的,微风轻抚着他发热的额头……(任溶溶)“hot”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热的;天气炎热的;烫的”,而不是“暖”的意思。句子后半部分说微风轻抚他的额头,可见为了形成句意的一致性,译者对“hot”这个词做了细微的改动,将其转译为“暖烘烘的”,同时表达出微热的意思。叠音词的运用,能使读者感到得到了太阳公公的抚爱,给人一种温暖而又欣慰的感觉。
由此可见,掌握了儿童语言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帮助译者选择适合儿童的词来翻译文学作品,可以让更多的儿童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从而达到拓宽儿童视野的目的。在选词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不同时期儿童的需要进行翻译,可以适当加入流行的词汇,从而使文本更加贴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当遇到特殊术语或者节日时,译者应该适当加注释,寻找目的语中与其相对应的词进行解释。若直接用目的语,有时会失去源语所要表达的意境,从而失去文学性意义。完全直译是枯燥无味的,而且有时容易导致误解。所以,译者需要结合语境和目的语儿童的理解力稍作改动,采用归化的方法进行翻译,使行文更加流畅、通俗易懂。对于早期的文学作品,译者可以考虑进行重译,只有用符合当代儿童语言习惯的词汇进行翻译,才能使译本产生其该有的文学意义,进而起到启发儿童的作用。(2)句子结构词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句子的结构。与作品的句式不同,儿童作品中应尽量减少从句等复杂的句子。过长的句子或过多修饰词的句子会使儿童形成一种形式上的复杂感,从而影响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因此,句子的结构要简单明了,可由几个简短的部分组成。例5:“Theopenroad,thedustyhighway,theheath,thecommon,thehedgerows,therollingdowns!Camps,villages,towns,cities!”译文:一眼望不到头的大道,尘土飞扬的公路,荒原,公地,树篱,起伏的草原,帐篷,村庄,城镇,都市,全都属于你们!(任溶溶)译文的句子结构很整齐,一幅清晰的画面立刻浮现在读者的眼前。对前两个带有形容词的词组,译者都用成语进行修饰,使句子结构更加齐整。这样,儿童们就可以感受到作品中当时小动物们享受它们旅程的轻快和愉悦感。例6:“Theyrecalledthelanguoroussiestaofhotmid-day,deepingreenundergrowth,thesunstrikingthroughintinygoldenshaftsspots;theboatingbathingoftheafternoon,theramblesalongdustylanesthroughyellowcornfields;thelong,cooleveningatlast,whensomanythreadsweregatheredup,somanyfriendshipsrounded,somanyadventuresplannedforthetomorrow.”在原文中虽然只出现一个“recall”,但是任溶溶在翻译时在每个分句中都加入“回想起”,从而使句子形成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的句子,能够时儿童产生深刻的印象,使其在脑海中形成完美的画面。(3)修辞手法与词的选择及句子结构一样,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作品中的文字更形象生动,使儿童更容易接受。比喻是运用最广的一种修辞手法,能够将儿童难以理解的事物形象化,也使语言更具吸引力。例7:“Youmayn’tbeblestwithbrains,buttherearehundredshundredsofyou,big,stoutfellows,asfatasbutter,…”译文:老天爷也许没赏你们一副好脑子,可你们有成百上千,个个长得膘肥体壮,肥得像奶油……在这句话中,译者将强壮的鼹鼠比作奶油,给儿童一种直观的体验,不仅显示了它的可爱,也把它胖的意思表达得生动形象。奶油对于儿童而言是再喜爱不过的食物,所以这样的比喻使儿童会在无意间融入作品之中。排比也是一种运用比较多的修辞手法,能使句子充满气势,看起来整齐,读起来有力。例8:“Down,down,down.WouldthefallNEVERcometoend?”译文:掉啊,掉啊,掉啊!这一跤怎么摔不完了呢?三个“掉啊”形成有力的排比,尤其是“啊”字的添加,使句子铿锵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由此可见修辞手法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所起的作用。有时候,原文并没有明显的比喻词,但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译者需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惯与接受力,从而使用比喻手法,使原来隐含的意义得到形象的体现。但是,在选择喻体时一定要做到贴切。当原文是以简单的词汇进行描述时,译者有必要运用排比的手段使译文结构整齐,同时极富节奏感。儿童的语言还有幽默的特点,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来的语言韵味,将其很好地转达给儿童。同时,儿童的话语中总是出现“儿”字。为了使译本读起来更有亲切感,译者可以适当运用儿化音,使其满足儿童的需要。
2.儿童文学翻译与儿童文化认知文化认知是影响译者翻译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不仅要了解原文的文化现象,还要将其内化为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信息。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的文化认知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这体现在许多方面。第一,称呼的翻译。最常见的是对于人称的翻译,如在西方,“uncle”指叔叔、舅舅、伯伯等与父亲同辈的男性亲戚,而在中国,每个称谓所对应的人都有着不同的身份,不能用一个称谓一言概之,“aunt”也是一样的。例9:“Hey,youshoemaker’sboy!Youneednotbeinsuchahurry…”译文1:喂,你这个鞋匠的小鬼!你不要这么着急呀……(叶俊健)译文2:喂,小鞋匠,你不用那么急急忙忙啊……(任溶溶)这两种译文的意思都正确,然而比较起来就会发现译文1更符合儿童阅读,有助于他们理解。增加了“小鬼”后,大人对于小孩说话的语气就显得很明白,而且不会产生误解,认为小鞋匠可能是鞋匠的儿子,事实上只是个学徒。在中国,“小鬼”是用来形容那些调皮而聪明的孩子,这也体现了大人对于他的爱,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第二,人名的翻译。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总会出现许多小动物的名字或人物角色的名字,在翻译这些外国名字时,不同的译者所采取的方法是不同的,有些译者倾向于音译,有些译者则选择意译。在《柳林风声》这部作品中,康馨和任溶溶的译本就截然不同。比如,“Fern”,任把它译作“弗恩”,康则译作“芬”。很明显,任采用了音译的方法,直接寻找与其相对应的中文名字,而康则采用意译的方法。“芬”在字典里的意思是芬芳,许多中国女孩的名字中都含有这个字,体现了一种优雅美。康的译本结合了中国文化,容易让儿童记住这种简单的人名。再如,“toast”:吐司,中国儿童更倾向于接受康的译本“烤面包”,直观而又正确。儿童的文化认知力不同于成人,对同一个词的不同翻译,也许成人可以正确地理解,但儿童未必能够接受。他们生活在中国,还不了解国外文化,所以译者有义务帮助他们通过本土文化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3.儿童文学翻译与儿童价值判断价值观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儿童的价值判断还不成熟,需要成人的引导。在传递文学作品信息的过程中,译者需有意识地注意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第一,关于友情的翻译。友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儿童时期更需要这方面的熏陶,如何交朋友以及怎样与朋友相处对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问题。例10:“Doyouwantafriend,Wilbur?…I’llbeafriendtoyou.I’vewatchedyoualldayIlikeyou.”译文:你要一个朋友吗,威尔伯?……我可以做你的朋友。我观察你一整天了,我喜欢你。(任溶溶)在威尔伯被带到粮仓去的那个黑夜,他极其孤单无助,而此时夏洛的暖心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他,让他感受到了朋友的力量。当儿童阅读到这一部分时,他们必然会在脑海中形成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这将引导他们今后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I’ll”的字面意思是“我将要”,然而任转译为“我可以”,这使得语气更加肯定,达到既传达意思又引导儿童的作用。第二,关于脏话的翻译。有的儿童说脏话,部分是模仿动画片中的话。作为书面阅读资料,译者有义务避免过分将脏话夸大化。例11:“…Brother!…Oblow!...Hangspringcleaning!”译文1:烦死人了!去它的!什么春季大扫除,见它的鬼去吧!儿童喜欢学习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尤其是这种骂人的话语。在译文中,一连串的带着抱怨口气的脏话很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会形成不好的影响,但原文确实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在笔者看来,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因素,译文如下:“好烦呀!怎么这么烦人!为什么要春季大扫除啊,真讨厌!”这样就减少了许多不文明字眼的出现,在不失表意的基础上避免了对儿童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直译固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意思,但是不考虑儿童的价值判断因素会使译本缺乏教育意义。因此,在翻译不文明话语时,译者应采用意译的手法,不仅表达原文的意思,而且给儿童带来良好的影响。对道德行为的翻译,译者也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使译本能被更多的儿童所接受。
陈鹤琴先生认为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并且儿童具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音乐教育是儿童所自觉要求和接受的。他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出生后不久,音乐就易于让他入睡,并喜欢听各种优美的声音。幼儿园的孩子,对于音乐的需求和能力更进一步,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表现。同时,他反对把音乐作为一种特权,他认为儿童喜欢音乐的天性,是不分国家、种族和性别的,音乐应该成为全人类享有的一种权利,幼儿也应该享有,并有能力享有这一权利。而且,音乐教育的关键期就在于学前阶段。因此,音乐教育应从儿童开始,幼儿园应特别重视音乐课程。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陈先生非常注意环境对儿童喜欢音乐天性的熏陶、培养和激发。他认为儿童虽然具有音乐的天性,如果没有适合他们音乐教育的环境,他们的音乐能力也不会得到发展。他进一步指出,儿童音乐教育的环境是整合的,成体系的,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的参与,不是任何一方可以单独承担的。只要为儿童创设适合的、全方位的音乐环境,特别是家庭日常生活中音乐环境的创设,就会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儿童音乐的兴趣、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反对单纯音乐技能培养,主张“从内心而歌”用音乐陶冶儿童的性情
陈鹤琴先生反对把音乐教育技能化的倾向,指出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从内心而歌的精神活动”,更应该注重的是它的审美价值。他说“:从前的艺术教育太注重技能,现在的艺术教育是要注意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天真、儿童的创作。“”我们中国应采取这种创造性的新精神来改进陈腐、呆板的‘艺术’教育。”[1][p.86-90]所以,儿童唱歌应以反映精神面貌为主,不能偏重于演唱技术的教学。满足儿童唱歌的欲望、陶冶良好的情操是第一要务,培养技能是其次的。陈鹤琴先生对于音乐的情感陶冶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人和音乐交融,由音乐的节奏、旋律之美,引起身体和精神的共鸣,净化人的心灵,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要用音乐来陶冶儿童性情,“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2][p.401]陈鹤琴先生提倡用音乐激发人们团结一致、爱国向上的精神,非常注意发挥音乐对儿童良好品德与人格的培育作用。而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国人甚至连国歌也不能普遍地会唱,更谈不上个人的情感、团体的精神的激发和表现。所以,他主张为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唤起民众爱国的精神,就必须特别注重音乐教育。为此,陈先生亲自为儿童和幼师的学生创作歌曲,用歌曲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良好品德的熏陶,鼓励学生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三)使儿童生活音乐化,儿童音乐教育生活化、综合化
陈鹤琴先生批判当时幼儿园音乐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反对把音乐教育仅仅作为课堂内的唱歌或舞台上的表演。他主张要寓音乐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让儿童生活音乐化。他说“: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游戏、走路或是休息,都本能地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我认为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3][p.345]同时“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的生活里面,使儿童无论在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4][p.401]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他设计了“整个教学法”,把各科围绕儿童生活整合在一起;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各科不能分,就连科目和儿童也是不分的。他主张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给儿童;提出儿童教育内容要有机结合的主张;提倡实施综合化、整合化的教育;反对“四分五裂”、“杂乱无章”的分科教学;提出音乐教育要与其他各门学科相结合,把音乐教育融入各领域、科目的教学之中,形成音乐教育的系统。同时,不能只是学校的音乐课上有音乐,还应将音乐教育与家庭、社会、学校的生活相融合,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
(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儿童音乐教育“中国化”
陶行知先生批判当时幼稚教育有三种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陈鹤琴先生对陶先生的批判非常赞同,主张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应中国国情,要走民族化之路,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价值,不可盲目崇洋。他说“: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生听的故事,唱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从美国来的。就连教法都不能逃出美国的范围。中国和美国文化背景、环境均不相等,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对中国未必合适。”[5][p.75]陈先生提出办园要适合国情,鼓励儿童音乐教育要有中国特色,主张运用民族乐器,如琵琶、笙、箫、古琴、鼓、磬、钵等,这些既易于获得,又便宜,对儿童的教育具有与西洋乐器一样的价值。陈先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创作和改编儿童歌曲,运用民族乐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努力对当时儿童音乐教育进行“中国化”“本土化”的改造。
二、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
从幼儿教育机构正式成立之日,“儿童中心”就成为儿童教育工作者遵循的准则,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教育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平等,特别是杜威更是明确提出“儿童中心”的理念,被称为“教育上哥白尼式的变革”,陈鹤琴先生秉承杜威的先进理念,提出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时至今日,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不从儿童出发,重“技”轻“人”的现象。按照陈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做到:
1.让儿童都能享受音乐的快乐
音乐是每个儿童所喜欢的,但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喜欢上音乐课,也不是每个儿童都能在音乐中获得乐趣,原因是传统音乐教育过于“功利”,只关注几个优秀的“小音乐家”,不能顾及全体儿童特别是音乐技能发展较慢的儿童,音乐教育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和优势,成了许多儿童的痛苦和失落。因此,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时,我们不应过于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只关注少数音乐特长儿童,而应让每个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享受带来的快乐,享受生活的乐趣。应做到不论儿童音乐能力的高低,不论儿童声音是否优美,让每个儿童都能体验音乐的美和生命的价值。
2.让儿童音乐教育动起来
陈鹤琴先生把儿童心理突出的特征描述为“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和游戏心”,把“做”作为教和学的中心,认为教学要围绕“做”展开,认为“做这个教学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6][p.68]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应该把音乐转变为儿童表演、游戏的形式,而且应该让儿童自由表现,因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表现情感的方式。比如,在音乐响起时,我们可以让儿童站起来自由的按照旋律、节奏跳舞、表演,可以让幼儿根据音乐的体验去模仿动物、做游戏、讲故事、绘画等等。既能促进儿童对音乐的体验、欣赏和理解,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又能促进儿童身体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游戏是儿童所喜欢的,儿童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游戏,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易于受到良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他就会很快的去认知、体验和探索,就会积极学习。儿童感知动作思维占优势,但凡能成为其动作操作对象的物体,他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儿童音乐教学要溶入游戏,让儿童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快乐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内容上把儿歌故事化,让儿童去表演;也可把儿歌学习形式游戏化,让儿童在玩中学,不知不觉中获得发展。
4.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特点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幼稚园要有幼稚园的歌曲,要有幼稚园的节奏”[7][p.290]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要,儿童音乐教学中,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环境都应适合儿童。从内容讲,儿童音乐教育应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内容简单便于儿童掌握的儿歌;从形式讲,可以用团体教学的形式面向全体,但也要顾及每个儿童的特点采用小组教学或个别辅导,同时应提供各种玩具、道具帮助儿童体验和表现音乐。从方法上讲,儿童音乐教学应从音乐的整体入手,应儿童完整的欣赏和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切不可为了记忆歌词把一首优美的音乐分割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违背儿童整体认知的特点和音乐自身的规律;从环境来讲,要选择优质的光盘磁带,创设渲染音乐情感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应为儿童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让儿童沉浸在音乐之中。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也可以让儿童教儿童,相互促进。
5.儿童音乐教育加强“情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情商在现代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情育”,它对人类的情感起着陶冶、净化、启迪、培育的作用[8]。因而,我们要利用音乐教育的“情育”功能,培养儿童的情商,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着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9]学前儿童遵从“唯乐原则”,以无意注意为主,只有儿童感兴趣的东西,他才愿意探索,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因而应充分运用音乐对儿童情感的陶冶作用,让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学会体验美、欣赏美和表现美,激发儿童的良好情感和积极态度。同时,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儿童期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迅速的时期,可以利用音乐教学激发儿童的想象,创造性的去演绎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会和其他儿童合作、分享。
(二)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回归生活”的课程观
1.儿童音乐浸润于一日生活
音乐本来就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创造而生,让枯竭冷漠的儿童艺术教育回归到儿童真实、鲜活、丰富的生活中去,这既是儿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作为一个生命体应该享受的权利。[10]我们要把音乐融入儿童的一日生活:早上让孩子听着熟悉、激昂的音乐入园,幼儿很快就能进入幼儿园的活动氛围,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和探索的愿望,高高兴兴的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餐点听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营造一个温馨的进餐环境,优美的旋律能使幼儿安静下来,增加食欲,有助于细化吸收;伴着抒情、缓慢的摇篮曲午睡,让幼儿回味到母亲的爱和温暖,幸福自然入梦;利用音乐引导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可使幼儿不知不觉的形成习惯。
2.儿童音乐教育与各领域教学相融合
《纲要》指出“各个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与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还要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相融合,形成合力促进儿童发展。一方面,各领域可以利用音乐这种儿童喜爱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利用音乐促进儿童运动的兴趣、缓解儿童的紧张,也可以利用配乐进行声情并茂的语言教学,还可以把音乐作为背景,协助各领域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音乐教育要自然的融入语言、科学等知识,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情感,与其他领域共同促进儿童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做到家、园、社会相统一
儿童音乐教育不单是儿童教育机构所能单独承担的,音乐教育要融入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家庭音乐、学校音乐、社会音乐融为一炉,而使儿童整个生活达于音乐的境界。”[11][p.402]这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就融为一体,使儿童就能时时、处处都沉浸在音乐的熏陶之中,欣赏到音乐的美,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在各种场合自由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三)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民族化、本土化”的价值观
1.儿童音乐教育的民族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教育,如果不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就谈不上继承、弘扬和发展,更谈不上走向世界立于世界之巅。因此,儿童音乐教育“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12]现在,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外着名的儿童音乐教育模式,如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匈牙利科达伊音乐教学法、美国综合音感教学法和日本的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等,也有许多儿童音乐教学演唱国外的歌曲、使用国外的乐器,当然在世界多元化、一体化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对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歌曲都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在国外好的东西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再有,作为儿童阶段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教育、情感陶冶为主,应该使儿童音乐教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因此,这些国外乐器、歌曲甚至教学形式的引进,必须立足于我们本国文化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学前儿童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学前儿童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将来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对学前儿童发展年龄特征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是人的教育“社会化”的起始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基础道德素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最佳时期。抓紧和抓好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夯实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是造就卓越人才的奠基工程,对儿童的一生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做好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并不是个容易的工作,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因材施教,结合学前儿童心理特征,巧妙利用教育技术来做好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
苏联心理学家安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在课堂上随意性强,自律性较低,所以没有符合学前儿童心里特征的教学手段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其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等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正不断的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采用,并不断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手段的革新
由于广大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浅薄,所以学前儿童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前儿童明白善与恶,对与错、美与丑等基本道德理念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为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以前老师们对学前儿童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讲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或者通过一些音乐、挂图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前儿童的智力和见识大为提升,传统的故事、挂图等手段已经吊不起学生的胃口,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与时俱进,进行革新。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及应用,促进了教育思想的飞跃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从信息传播以及教育传播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内容的传递要依赖一定的传播技术,而传播技术水平对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育技术的进步,无疑对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正向作用。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知识爆炸的出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只能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人口的增涨,需要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适应不了人炸所代来的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规模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形式和方式存在的比较抽象、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较大、施教范围小和表现手法少等许多弊端,人们将新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研制出新的教学工具。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随着以通信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兴起、凝聚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理论来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实现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改革为目标。现代教学传播媒体的应用促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具有多媒体的特点:这些教材有幻灯片、投影片、无声电影片等视觉教材;有录音带、唱片、CD片等听觉教材;有电视片、有声电影片、激光视盘、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视听结合教材。同文字教材相比,这些教材主要是用图像和声音来表现教育教学内容,并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观其形、感之色、闻其声,使教学生动活泼,提高广大学前儿童认识与记忆的效率,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小学语文习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字能力、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因此,合理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提高习作教学的生活化、多样化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简析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作为一项成熟理论,包括诸多内容,下面从理论发展过程、心理结构重要性、理论运用模式等方面出发,对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进行分析。
1.理论发展过程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进一步论述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因此,该理论重点探讨儿童学习的本质、过程、踊、方法和策略。其次,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这一理论能够让学生在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以及具体运算阶段都有着更加显著的成长,现今得到了许多小学教师的青睐与实践。
2.心理结构的重要性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对于儿童的心理结构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通常来说,心理结构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构成更应充分反映学生的心理结构。在第二阶段和初级阶段组成的第三个阶段被称为“练习”,在总结过程中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两个阶段应充实并完善习作教学内容,将内容生活化、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实现飞跃式提升。教师可以把习作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联系,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3.理论运用模式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运用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是利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建构一种有意义的自我认识。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和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学习模式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好奇心会得到满足,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
二、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应当具有灵活性,下面将从开发学生智能、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学生自我认知等方面出发,对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进行分析。
1.开发学生智能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起到开发学生智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发学生智能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深刻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智力有八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在习作教学中起到的效果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会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产生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不同的内容与片段作为习作主题,才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加充实。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对于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自我表现机会,引导每个学生进行自我塑造。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以便更有效地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最终取得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3.形成学生自我认知
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形成自我认知。小学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着眼于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自知的方法,可以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经验建构自我认知。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维,最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模式。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综合素质发展,因此通过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良好的习作学习体验有着极高的教学意义与教学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