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2-04-15 19:04: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篇1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5”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但是我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与同行在互动平台进行了热情洋溢的交流,及时写了研修日志,总结、发帖、回帖,和认真撰写并及时上交作业。通过培训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觉得受益匪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现将我培训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各种软件培训实践。“国培”为我们这些在职一线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机会,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学习期间,专家们精彩的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听了教授的讲座,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知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多创造互动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要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得到发展。

培训学习中,特别是各位专家在专题讲座中,阐述了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到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的探讨,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对新课程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完整清晰的认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在平常的教学中,自己思考的太少,只注重上好每一堂课,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终身发展考虑的不多。通过学习我转变了思想观念,与其给学生一碗水、一桶水,不如帮学生找到水源,学生找不到方向时,与其告诉他方向,不如给他们指南针,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这次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我发觉自己以前的想法异常幼稚。针对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中,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农村小学还有很多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的问题,给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此次培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此次培训,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了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等资源,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2

2、小学富余学科教师转岗担任幼儿教师培训

3、高中教师远程研修

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第一、组织教育技术校本培训,培训人数986人。

第二、组织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已报名2375人。

篇3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观念认识的提升,家长十分注重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也需要社会的发展及幼儿教育的变革不断的提升。所以研究青年幼儿教师的成长是幼儿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正确研究和规划青年幼儿教师的成长策略,应基于对青年幼儿教师成长的深入认识,总结青年幼儿教师的成长规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以教材为主体的朗读式教学阶段

对于刚投身幼儿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在此阶段的特征表现为教学经验的缺乏,与孩子沟通方式单一,对教材依赖性强,此阶段一般持续2-3个学期。此阶段也是青年教师教学理念的养成,教学方法的摸索阶段,此阶段的成长主要来源于对环境的适应,对现有工作的总结,以及对骨干教师的学习。因此,这是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教学观念的重要时期。

二、兴趣引导式数学阶段

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和积累,青年教师也逐渐掌握了幼儿学习特性,对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有了深入的了解,再总结先前工作的基础,此阶段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逐渐从对教学的依赖中脱离出来,阶段初期,尝试根据幼儿的兴趣及习惯,调整授课方式方法。丰富授课内容,扩展孩子的认知方式,例如:在数学、英语的教学中,增加紧密贴近日常生活的内容,让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结合孩子们的动画片,游戏等方式进行讲授。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个阶段是青年教师成长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青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水平将会有明显提升。逐渐形成独创的教学思路及方法,但此阶段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对幼儿教育的宏观把握,主要针对教学方法的提升。

三、逻辑思维式教学阶段

在此阶段,幼儿教师能够从宏观上分析所授知识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长需要,并思考使幼儿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应侧重哪些方面,通过逻辑思考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教学计划,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达到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幼儿教师更擅于把握儿童的性格和行为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儿童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教学方法。通过历练和提升,青年教师在某些课程的教学中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成长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一定教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鉴于对青年教师成长过程的阐述和分析,目标是探索出符合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的培养策略,研究如何能使青年教师尽快由“朗读式”教学向“逻辑思维式”教学的转变。形成具有实践性的理论指导策略,综上,指导策略应具备两要素,一是适应性,二是有效性。适应性指成长策略应符合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不能脱离实际规律,充分认识成长各阶段的特点,找出各阶段成长的问题,针对影响成长发展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即知道策略的基础内容。指导策略的有效性是青年教师培养的核心所在,确保策略能够有效知道教师的发展方向,提出具体的合理措施。从策略的“适应性,有效性”两个要素出发,青年教师的成长策略,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1.建立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总结计划制度

工作初期的青年教师,经验相对贫乏,工作方向尚未明确形成,因此,建立适当的总结计划制度,对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一方面对现有工作的总结可以从中找到工作中的优势,并能清楚的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并思考如何改善不足之处。总结工作定期开展,采取书面式汇报形式。并为青年教师建立相应的成长档案。既可以为青年教师的自身成长做一个良好的记录,也能成为教师管理的研究工作的一笔财富。另一方面,针对下一个阶段计划,再在计划中体现“大目标”“小目标”,既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也有短期内应完成的具体工作。计划应切实可行,并能与定期总结相结合,通过阶段总结工作,检验计划的合理性及完成情况。

2.建立过程评价和考核机制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单纯的进行总结和计划,由于受到思维的局限性,不能确保策略的有效性,因此,建立合理的过程评价和考核机制,是成长策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总结与计划制度相辅相成。工作总结是青年教师主观的自身评价,而过程评价制度则是由管理者或其他教师根据客观实际对其做出评价和指导,既能使青年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前辈的优秀经验,也完善整体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对工作进行考核,量化工作内容,建立起完整的管理机制。

3.加强内部培训,开展多岗位实践

篇4

研训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师进行再教育,其目的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能力,所以,有的地区把教师培训机构冠名为“教师教育学院”。要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就必须先提升培训机构的实力,提升培训实施主体――研训员的专业水准。

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研训员的专业素养:

一、 提升研训理论素养

做好一个优秀研训员,需要提升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一是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作为学科研训员,都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但是在应用学科知识处理教材的能力方面仍需进一步强化。

比如对每篇教材的理解与处理,在没有任何参照资料的情况下,研训员都应该通过对教材的深度剖析,能够准确地确定三维目标,能够准确地找准教材的重难点,以及考纲要求、考点,这是基本功。每个研训员都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研训工作,才能得到老师的拥护。

二是条件性知识。教师教学需要学习掌握《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论》《学习论》等方面的知识,而作为培训的实施者――研训员,更应该技高一筹。教育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科学地安排课堂教学结构与流程,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对学生认知水平的理解、对学生认知结构的把握、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掌握,从而进一步因材施教,因规律施教。

还有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方面的能力也是需要提升的。教学十大基本功――听、说、读、写、看、画、管、引、导、评,样样精通。当今在应用现代媒体优化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能力上更应先行一步。有人说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推销员的本领,能推销传授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让学生愿意、乐意接受,这是教学艺术,研训员这方面也要加强学习锻炼。

三是经验性知识。这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也是积累与运用的综合。目前所谓的深度学习,是要靠教师的智慧引领与碰撞的。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教学的机智,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引领学生走向学习深处。

研训员的工作对象是教师,当然也有学生。我们除了具备普通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之外,还应有培训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有向教师推销自己教育教学思想的艺术。只有这样,我们的培训工作才有了条件与可能。

二、 提升研训组织能力

如何组织好教师培训工作,这是一个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这涉及学校、教师,涉及培训主题内容,培训方案,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以及总结评价等,需要认真学习研究,认真落实。

(一) 优选培训内容

培训什么,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主题内容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来自上级的要求,比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体教师都应该参与培训,都要提升。这是来自教育部的行动要求,我们必须要落实做好。

第二是来自于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要向教师找问题,让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的培训才能符合需求,才有市场。教师问题存在于教师群体中,因此在培训之前,研训员们需要先调查,可以用问卷调查,也可以短信、微信调查,梳理归纳教师的问题,确定培训主题,并由培训处下发文件告知各校各科教师。

(二) 优化培训方案

方案就是计划,应该包括:指导思想、情况分析、培训目标、培训主题、培训方式、培训过程、培训条件要求、培训评价、培训成果统计等。

1. 丰富培训方式。培训方式有很多,听课研讨、论坛、讲坛、沙龙、

课堂观察、考察、跟岗、集训、实验学研究等等。培训方式能决定培训对象积极参与的程度,也影响到培训成果,因此要认真设计,不能照搬过去那种上课、评课、讲座一成不变的模式,要改革。改的重点是如何让学员参与进来,进而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积极投身学习中。

比如分组讨论的方式,就是一种很好的研训形式,在讨论时,要选好组长、记录员,人人发言,再选拔小组成员大组交流,再有专家点评,学员反思,研训就会非常有成效。比如进行操作流程方面的考试,不考死记硬背的东西;比如对考点方面的口述考试。这里要说明的是,培训工作可以请专家,但必须认真了解专家的知识背景、学术特长等,与专家协商,根据培训对象研讨报告内容,要控制专家报告时间,要留足学员提问参与的时间。

2. 重视研训评价。研训员要对自己的培训进行评价,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学员参与积极性)、考勤评价、专家(师资)评价、课程内容评价、成果评价等。

3. 落实研训总结。如何总结,应该从方案计划、目标、主题、方式、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总结,总结时可以考虑让学员参与。

4. 丰富成果形式。培训成果如何体现?可以做调查报告,调查学员参与培训的感受,考察学员教学过程变化,这是其一。其二,好的培训方案也是成果。因为你的方案可以供学习借鉴,可以推广,这应该是成果。其三,培训方式如果有创新,也可以当做研训成果;其四,某项培训的管理有独到之处,也是成果。其五,教师通过培训后,有论文、学案等获奖或发表文集,这都是教师方面的成果。其六,如果培训实况能运用网络平台技术导出,这也是成果。其七,如果培训将“四位一体”高度融合,效果好,这更是成果。其八,培训工作总结提炼出有效经验,这是更大的成果。

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定期做培训成果的评比,评比方式是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研训员上交材料,包括培训方案、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参与学员、过程、成果、学员签到簿、培训资料、作业、总结等等。其次,研训员登台述说,阐述研训的主要亮点。

(三) 深度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很关键。要提高培训质量,除了以上说到的,研训员自身学习提高,做好方案之外,还要把握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

首先,研训员要做好充分准备,要考虑时间地点,选择过程控制,要充分重视培训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培训质量。一个课题的研究有了质量,学员通过培训才可能有收获。

其次,在培训工作中,研训员要强化“让培训工作可爱起来”这一理念。要去研究,要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这才是培训工作的长远目标。要想让培训工作可爱起来,研训员们就应当像老师对待学生一样,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诚恳对待老师,放下师道尊严,在课堂吸引学生,调动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让培训工作有科学性,还要有艺术性。如何“让培训工作可爱起来”,这是一个课题,我们大家共同研究。下一期教师发展中心的“惠师讲坛”就围绕这个课题,请主动参与,登坛演讲。

三、 提升“融合研训”水平

“研训员”这一名称由“教研员”转变而来,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工作内容与要求发生的较大转变。研训员工作不能单纯就课堂教研而教研,要全方位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关注他们的持续发展与提高。

因此,研训工作要做到“课堂研究课题化,课题研究课堂化,信息技术研究应用化,培训工作项目化”,也就是培训活动要向“项目制”研训过渡。具体来说,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把主题内容上升为课题研究,去引导培训工作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课题是单一的内容,涉及面比较窄,我们要做到“四位一体”,也就是多元内容,因此在某一课题研究中,要丰富课题内涵与外延,使得课题更具有综合性,使之成为一个项目,项目比课题面广且深,多个相关单一课题可以组成项目,或者说一个课题向纵深研究就会涉及相关的其他内容,也就成为一个项目。

篇5

自从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想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通过长时间教学实践以后,我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教师要学会认真研读教材内容

我们从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基本围绕教材展开,所以教材是从事教学的根本和依据所在。如果脱离教材教学将会失去方向,更不用说教学能力的提升;所以这一点显得十分重要,是我们更好地开展教学的前提。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但是这些变化的前提必须保证都是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展开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时候发现个别教师的课堂感觉是非常有趣和热闹的,如果忽视教学目标,因为课堂本身的趣味性而让学生没能在课堂上实现教学目标,那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是最基本的责任所在,同时也要提升教学能力,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时刻紧扣教材中知识内容制定适合我们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教师要积极参加和接受专业培训

在平常工作过程中,经常有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有时也有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积极参加这样的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对于小学数学这一学科来说,我们接受一些专业的培训,如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精美的数学课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我们突破教学重难点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学会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只有这样才更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魅力所在。

三、教师要灵活地掌握适当的教学方法

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根据不同教授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教授一年级学生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凑十的方法掌握。有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疑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如教授学生两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时候,可以利用:36×4=?36×10=?为新课做铺垫和启蒙,引发学生的思考,接下来通过PPT展示例子:每盒油画棒是36支,那么14盒一共是多少支呢?这时学生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把14盒分成10盒和4盒,并且分别算出支数,再将10盒和4盒相加起来,从而得出一共的支数;就在这时,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从而进行对照和比较,并且设问教材中的算法过程和刚才的算法过程哪个更加简单一些呢?我们计算的结果和书上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吗?通过这样比较分析和设问,可以让学生思维更活跃,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学校组织和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提升教学能力的一种保障方式,方便了大家交流和探讨,所以我们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因为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大家讨论的问题往往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从而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服务,通常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有时会安排同轨班级的教师一起就某个方面的教学经验进行展示,这时我们从其他老师那里得到一定的启发,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教师要学会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我们都不可能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开展得尽善尽美,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教学能力才能慢慢提高。我们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的过程中,要善于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要不断努力学习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在当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学会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好课内和课外各方面的工作;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总结教学经验,从各个角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且让这种教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得以运用。

总之,教师要学会善于从工作实际出发,多从学生实际考虑,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开始,灵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主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为着力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突出小学生的特点,让课堂既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又非常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在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学校教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反复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赵连根.从“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出发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二、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经过三年在总园带动园本培训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在活动教材的运用、活动组织、随机教育、班级组织等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民间游戏在我园的开展,经过我们老师不断的学习、探讨,让我们在民间游戏的运用上把握得很到位。但我们的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的领域上多多少少还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主题中,怎样的生成活动是孩子们需要的?教师该如何发现、取舍生成活动;强调把握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做到有效生成。教师往往在生成活动时看到了活动的价值,但是如何发挥教学内容的价值,老师们就做不好了。这一现象说明教师缺少教学活动探究主动性和深入性。此外,课程意识比较淡薄,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以教材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将教学内容与教材等同,认为教学要“以教材为中心”,忽略了课程目标、幼儿兴趣及身心发展水平等在确定课程内容时的重要作用。

所以立足我园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教师的成长与工作进展同步,让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幼儿园的发展与时俱进,形成具有我园特点的培训工作,已成为我园园本培训工作的重点。

三、问题的提出

大自然就是活的教育,广阔的自然资源一直是农村幼儿园广为运用的。孩子们用泥土来构建和塑造;用石头、豆类来装饰;用树叶、麦秆来操作;用种植和饲养还劳作等等。如何让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土材料与现代化有效结合,成为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个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走进身边的大自然,去发现、探索自然中隐藏着的教育价值与智慧,并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此为基点,将我们身边的自然力量引进集体教学课堂。

我园的园本培训,将从“基于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入手,引导教师将“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活动中,在总结提升和反思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寻求专业的引领、理论的支撑;对老师的自我修养、基本技能、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园本培训目的

1.以“基于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为载体,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逐步提高教师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运用教材、有效生成活动的能力。

2.让老师成为“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研究的主体,不是旁观者,不是陪衬,而是真正的研究者、亲身体验者,推动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渴求、学习和应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3.以“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为研究主体,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在设计活动、实施活动、反思活动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

五、培训对象及形式

培训对象:全体在职教师

培训形式:采取以集中参与式、教师的自我反思为主的多种培训形式。包括专题学习、主题研讨、案例教学、教学观摩、协作交流等。

六、培训内容

(一)教育理论学习

1.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通过教师自学、集体学习了解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活动评价等方面的关键点。

2.预设理论学习:“什么是农村资源”

“农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资源如何融入集体教学活动中”

以上理论的学习将根据培训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学、集体学、相互交流的形式开展。

3.教师自学摘记若干篇文章,并开展理论交流活动2次。

(二)专题的讲座:邀请园长就“如何剖析教材”进行一次讲座。

(三)经验共享:“目标的有效落实”(分年龄段、分领域)

(四)集体教学活动设计评比

(五)现场观摩与研讨

以“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为主体,通过讨论活动思路——观摩教学实践——自我评述——集体研讨——形成改进方案——重返教学现场——汇集实践经验——分享教育智慧为模式进行一课二研活动。

七、主要措施

1.理论学习支撑园本开展

(1)继续学习贯彻新《纲要》和新课程理念为核心,组织教师重温幼教专业理论,学习前沿理论,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拓宽知识结构,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2)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网络技术等,学习围绕主题为“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活动”的相关内容。不断积累相关的理论知识,为研讨活动做好有力的铺垫。

(3)延续“读书活动”的良好习惯,自我学习一些与“农村资源”相关的知识,并能及时做好摘抄、记录工作,在不断为自己充电的同时,加强此方面的理论知识。

2. 让经验分析成为动力的起点

通过教研活动平台,集结教师们在自我不断学习、发现、探索中,畅游经验分析方,运用经验来观察、分析决策对象和环境,提出来出咨询意见和方案的方法。

3.思维碰撞,形成观点交集

在园本培训活动中,把教师们提出的观点进行探讨、交流、总结,选取一些有教育价值的观点,并根据这些观点收集相关的材料,去深入集体教学活动。

把讨论的观点作为进行集体教学的有力理论基础,通过材料的收集、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农村资源融入到集体教学中。

【1】

更多关于2011年幼儿园园本培训计划的文章 >>

【返回 栏目列表】

4.案例剖析,自我反思

案例分析是我们自身成长的一个好方法。通过真正走进课堂,将在集体活动中发生的片段,围绕某一个点,进行阐述,将自己是如何更好将农村资源利用在课堂上的策略或者活动过后的点滴反思进行案例交流。

5.一课二研,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对于活动设计的基本格式和要求做了一下全面的梳理,使教师们对于规范的设计方案有所了解。在观摩后,从目标的定位,整合的形式、内容、方法等不同地方进行分析,经过讨论提出了更完善的设计思路和活动内容,然后,教师再次实践、观摩并讨论,在总结梳理中教师们的理念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6.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本学年我们以“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中”为主题,通过同事间相互听课,发现其活动中的亮点,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利用交流的平台提升教育教学经验。

八、培训管理

1.参培教师必须准时参加培训,无故不能迟到、早退、缺席。

2.参培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做好学习培训笔记。

3.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及时总结。

九、考核办法

(一)培训学时、学分

集中理论学习:9课时;专题讲座:5课时;教学活动展示及研讨:36课时;活动评比:2课时;案例探讨:8课时;共计60课时。计24学分。

(二)考核办法

过程考核:20?;教学展示活动:50?;案例撰写於分析考核;10?;活动设计评比10?;摘记理论考核:10?。

考核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

注:

过程考核:考核参训教师平时的学习表现、态度、参与程度、作业情况、出勤情况。

教学展示活动:主要以教学量表为依据,考核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案例撰写与分析、观察笔记、摘记理论考核:各两篇,有由教研组长进行检查,考核期适量与质量。

篇7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目前,学术界对如何定义“教学能力”尚未有统一的说法。许多学者认为,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随着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要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青年教师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这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总体水平的提升以及促进现代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系统研究之前,笔者检索、查阅了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掌握了我国对高职院校教育青年教师的培养现状。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随机听课的方式,调查总结出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笔者所在学院材料工程系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对部分青年教师进行调查,在研究中详细分析,由个别到一般,建立并完善现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有针对性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将其转化为行之有效的途径,推动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职业能力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特征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有以下特点:高职院校教师同普通高校教师一样,具有较高的学历,很多都是研究生毕业,具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而且普遍专业基础扎实,有较高的学术成就。但是这些青年教师的共同特点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师范类学校毕业,从未进行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未曾参加过相关培训,从而缺乏教育、教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准确,教学实践能力不强等实际问题突出。

俗话说:“不会做手术的教师教不出合格的外科医生,不懂农事的教师教不出出类拔萃的农技师,不能亲手设计的教师教不出优秀的设计师。”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具有与现代高职教育相匹配的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能力结构全面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方法

通过对笔者所在学院材料工程系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占了很大比例。材料工程系现有教师26名,其中“80后”教师(高级职称以下)有14名,占了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承担重要教学任务的中坚力量。结合材料工程系的具体情况,分别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获取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老教师听课的方式总结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企业调研,根据岗位能力分析,掌握青年教师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应具备的实践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及走访的方式获取先进的教师培训经验,提出了提升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措施。

1.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制定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根据每位青年教师的自身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进行个性化单独培养,分别确定了焊接结构加工工艺、焊接实训以及焊接结构制作等方向。通过培养,使其具备了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并具备了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

2.以老带新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很多新来的青年教师成长在顺境中,很少遭遇挫折,普遍缺乏对教师这个职业特性的深刻理解,缺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培训,没有经历企业锻炼和职业行为训练,因此,他们很少能够认识到职业素质与道德方面存在的欠缺。所以,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青年教师,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培养职业意识,提升教学能力。

3.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

为了提升青年教师对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认识,学院先后派青年教师赴国内外兄弟院校进行学习与交流。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使青年教师体会到兄弟院校师生们积极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并掌握了“无界化”团队模式,整合各系的优质资源,通力合作,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先进理念,以及校企共赢的“教学工厂”等特色办学模式,使得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能够与学院特点相结合,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

4.校企合作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焊接基本操作技能是焊接专业学生进行技能鉴定的最基本的考核。然而,由于专职实训教师资源不足,为了保证学生考证的通过率,需要多数专任教师充当兼职实训教师的角色,对学生技能培训进行指导。为此,学院从合作企业聘请技能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焊接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焊接基本功的训练,并参加了焊接技师的考证。最终,参加培训的教师均获得了电焊工中级技师资格,许多教师于毕业于职业院校,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为了提升其理论水平,使之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优秀教师,学院鼓励留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高等学校自学考试,获取更高的学历。截至目前,全院留校教师中已有95%以上的教师经过自我培养,获得了本科以上的学历。

总之,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能力出众,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与教学。青年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取代的中坚力量,只有对青年教师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师风师德教育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等,才能使广大青年教师健康茁壮地成长,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绪梅,徐晗,彭绪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9).

[2]王文丽.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如何提升教学能力[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

篇8

一、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现状分析

以往,针对机修钳工所组织的高技能培训中,更多地是借鉴学历培训教学方式,教师在台上授课,学生听讲,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同时由于机修钳工培训内容的抽象性强,很多学员反映,教学中有很多内体难以理解,捉摸不透,教学培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传统的教学内容方式较为陈旧,落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员学习中存在的难以理解吃透的问题较多,因此,机修钳工的高技能人员培训活动需要实现改革与创新。

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现有教育培训体制受到工业社会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效应的影响。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求所有的学员在同一时间需要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与任务,忽视了学员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员接受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区别。培训采用同一内容,统一的理论授课方式,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墨守成规的教育培训体制导致的结果是资源的浪费,是人力财力的浪费,培训效果不理想。新形势下,这种培训方式已不能适用于现代企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要能够在满足现代企业生产需要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培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真正培养优秀的高技能钳工人才,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二、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创新的实践探索

(一)依据现实需要确定教材

要保障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的效果,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为保障。要开发出高质量的教材。相关研究人员,必须要能深入到工厂企业中开展调研活动,要积极了解现在企业生产维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机修钳工在维修过程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要根据调研情况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写。所编写的教材内容,提纲要明确,理论要点要突出,实践性要强。相关人员要虚心向公司的相关工程师及相关专家请教,力图突出机修钳工的技术重点与难点。另外,相关人员要通过调研,把企业中的一些老工人在维修过程中所总结的维修经验总结出来,能够把这些经验有效地编写到教材中去,还需要能够设置一些案例,对相关重点理论内容进行阐述。这样,才能保障教材内容质量。教材编写要能够有感性材料,有维修实践经验内容,有理论深化内容和综合技能应用内容,要保障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能够把一些工程实例贯穿到理论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去,保障教材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础内容与提高内容的合理配比。要能够遵循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内容的的升级,使内容体现出由浅入深,有由低到高的层次来。要通过层次化的,多元化的内容设计,保障教材的质量,通过优秀的教材更好地服务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的培训活动。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是以理论讲解的方式为主开展教学活动中,这种方式的实践性差,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很多学员反映课堂上有很多问题是把握不准的,对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这样,教育培训的效果很不理想。要实现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效果的提升,创新培训教学,必须要重视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要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在课堂上,可以先用实际问题作为引导,引导学生关注分析实际问题,然后,让学员学习有关知识的应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使学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问题,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的针对性强,对于提升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员有效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教师在培训中可以先引入实例,大型压力机,其主液压缸柱塞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划伤问题,要求学员能够考虑柱塞材料成本等问题,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进行修复。这种实际问题提出后,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各种修复方法。然后,教师可以对学员所提供的各种修复方法进行理论阐释,使学生能够从各方面比较各种修复方法的优劣,从而选择最佳的修复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就是从实际,到理论分析,再回归到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实现统一,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突出互动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选择中,互动教学模式可有效地实现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能提升学员探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培训中,教师要重视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中可以采用互教、互学、互研的方式授课,教师引导学员积极发现生产实际中,发现自己在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通过互相探讨研究的方式,通过多方积累资料,查找资料的方式,解决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一些维修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培养学员的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维修专业素养与能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维修常见丝杆弯曲的问题,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维修方法,教师对不同的压力校正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选出最优方法。通过这种互动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吸取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有效丰富学员的维修知识与技能。

(四)加强课程研发

加强课程研发也是有效提升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效果的重要举措,在课程研发中,教师要要求学员能够结合自己的维修实践,总结维修经验,以论文的方式对机修课程进行总结研究。要求学员要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技能,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对零件修复实例进行阐述研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员对零件损坏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对修复的各种方式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员的修复技能,丰富学员的修复经验。

总之,开展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活动,对于提升机修钳工人员的个人素养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培训活动,学员可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学员可以把自己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展示出来。通过有效地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维修方式。通过培训,学员对问题的认识更深了,并能够掌握各种机修技能,这种培训对于学员的个人发展,对于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9

随着幼教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类培训层出不穷,“远程研修培训”对于幼教事业的发展来说,是最有特色、最实实在在的一项培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段段真实的视频,让我明白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过积累、学习、反思、研究、沟通、总结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要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教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同时需要具有研究幼儿、研究教学、研究环境、研究家长的能力和设计教育的能力等,这样才能成为最有智慧的幼教老师。

2015年10月至12月,我通过网络参加了远程研修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专家的讲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生涯》、《数字化幼儿园的教师应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利用》、《幼儿园教师研究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等课程研修培训。专家结合实际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我收获颇丰,领略他们博大精深的教育情怀,感受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深邃和魅力。每听一次讲座,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收获、成长与进步。这些讲座,对于我们普通的幼儿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久旱后的及时雨。这些讲座由面到点,基本覆盖幼儿园教育关注的各个方面和细节,有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的解读和拓展,有对新时期幼儿教育形势和专业发展的前瞻分析,有对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研究分享,有对幼儿安全、保健、良好习惯、社会化的探讨交流,有对幼儿园教师教育活动、环境创设等教育实践提升能力的方向指导,有对“家园共育,合力施教”的内涵探讨的真知灼见……他们每个人的语音,是那么的温柔和蔼可亲,可想而知,这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备不可少的一点。因此,我领悟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不足和责任重大。“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

一、研修的收获、主要体会、反思

(一)以德为先是教师必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幼儿教师的高尚品德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每一个孩子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幼儿园的孩子好像一张白纸,家长和老师是他们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一个孩子行为习惯和性格取决于启蒙者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为人处世都要做幼儿的表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德为先,正面教育,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同时幼儿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较高的管理艺术,丰富的情感,随时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积极探索,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二)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衡量教师能力的必备条件。教师是文化知识和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只有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和思想,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观,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幼儿能力为目标,努力为幼儿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乐于学习,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尊重幼儿并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和鼓励幼儿的创新意识,才能为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启蒙教育作用。

(三)敬业精神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幼儿园教师能否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是反映能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重要前提。幼儿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幼儿教育的启蒙者和引导者,承担着为祖国培育花朵和希望的重大职责。因此,必须具备敬业爱岗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幼儿、爱幼儿园、爱幼教事业,要有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要不计个人得失,对孩子要有像慈母般的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做到爱生如子、女,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努力奉献自己的能力。

(四)认真做好家园配合工作是教师必备的工作方法。幼儿教育是一项社会综合性工程,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而是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体,要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家园共育,和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借助家长,社会的力量,重视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家园联系栏、幼儿园网站、幼儿园宣传板报、老师和家长的微信群等。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方面的信息和方法,做到家园共育,共同教育孩子。

(五)随着远程培训学习的逐步深入,我意识到自己专业上还需学习,成长、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值得我去后续学习和整理、反思、总结、提炼的东西也还有很多很多。蓦然回首,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在“国培计划”――宁夏幼儿园转岗教师园本研修能力专项培训中,我又一次完成人生破茧化蝶的瞬间,未来定格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二、对幼教工作建议

由此可见,培训对幼儿教师提升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建议将远程研修培训纳入幼儿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培训工作中。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教师在培训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不断推进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必发.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生涯.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郝秀英.数字化幼儿园的教师应对.2014.12.27.

篇10

0 引言

教学技能是指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文案、教学技术、教学语言、教学板书等技能性的教学能力。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属于能力范畴,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教学技能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手段。教师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学技能欠佳,纵然知识渊博、能力超然,也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不出高质量的人才。在国家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下,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大批非师范类毕业生加入了高校教师的队伍,他们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却没有接受过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有关研究发现,我同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普遍存在教学文案不齐全、讲授方法不新颖、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不恰当、教学语言基本功不过硬、教学板书不规范、教学组织缺乏章法等教学技能欠佳的诸多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探索更为有效的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势在必行。

1 我国教师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对教学技能训练不够重视

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体制由最初的“以中央教育部为核心,其他部委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参与组织规划,重点高校为主要培训点”的培训体制,逐渐走向“政府主导,培训网络体系协调,举办学校实施培训”的培训体制。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教程》中,也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部署。毫无疑问,我国的教师培训体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然而,一方面,现有的教师培训体制主要注重师德风范、思想观念的教育或是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教学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国家一系列的项目评估、人才工程及奖励也很少涉及教师的教学技能;另一方面,高校和教师自身对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不够重视,学校对培训计划和目标的设定,培训过程的实施及培训结果的考核缺乏有效的管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也不能很好地保证。而同时,教师也忽视了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仅将有关培训视作一种形式,只是为了通过最后的考试或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这种情形下,培训越来越流于形式,达不到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效果。

1.2 培训内容和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行的教师培训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弊端逐渐显现,培训内容和形式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和实效性差。

就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来说,十几年来,内容上基本都是以原国家教委规定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育法教程、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为主。虽然在2006年对有关教材进行过修订,但内容依然老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需要。而仅有的一些专门针对教学技能提升的培训,也几乎都遵循传统的思想,按“应试教育”训练教师,重解题指导的技能,忽视指导研究性学习,很少进行探索法、发现法等教学技能有关内容的培训。而在培训形式上,无论是岗前培训、教学观摩或是其他专题讲座等,主要采用的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传授方式,缺乏互动交流和实践锻炼,形式单一枯燥,不够灵活,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作用也十分有限。

1.3 对教学技能提升方法的研究不够

虽然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有关教学技能提升方法的研究,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国家也相继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的教学技能培训体系。但我国对教学技能的研究和训练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并且一直都只在师范生中开展。普遍采用的微格教学模式训练方法,通过小型化的缩减的教学实践活动,借助记录声像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经过观摩示范、角色扮演、重现记录、分析评价、反馈校正等一系列程序,对每项技能分别进行训练,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然而这种方法主要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割裂了教学行为与教学情景的密切联系,不能把教学技能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2 提升我国教师教学技能的几点建议

教学技能是教学过程中起承师启生作用的动态纽带,只有这个纽带通顺流畅才能产生显著的教学效益。基于我国教师培训的现状,提升我国教师教学技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

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是教师培训体系的一部分。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等各环节应积极参与行动,各负其责,各行其道。一方面,国家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应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并理解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对高校教师提出总的要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制度设计上,应兼顾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与高校长远的发展计划,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证有关政策的真正落实,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2)高校和教师应增强主体意识,自觉提升教学技能。

心理学认为,“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通过训练获得”。教师教学技能也应在实践训练中得到提升。学校及教师自身应敏锐洞察,及时更新观念,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改革传统以教育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师训练模式,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学校特点及未来发展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计划,并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保障,让高校教师真正从培训中受益,在培训中提升。同时,教师自身应加强主体培养意识,主动加强技能训练,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3)结合加拿大ISW模式,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加拿大ISW(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是一种为期24-30小时的强化集中训练,采用研讨会的形式提高参与者的教学技能,其最初是由温哥华大学的道格拉斯・克尔(Douglas Kerr)团队根据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对教师资格认证的需要,于1976年创建的,到现在已成为整个加拿大、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学院、大学、研究院实质性发展项目的一部分。其主要特点是以教学实践为主,以教学理论为辅,让学员(准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将理论与实践有机高效地融合在一起。其核心特点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研讨会式的培训形式。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组织研讨式训练,小组中的各个成员,既要进行自身授课训练,同时也要认真听取其他人的授课,并按照一定要求给出听课反馈。ISW的这种组织形式让参与者在平等互助、互相学习、协同工作、共同提高的环境中锻炼和提高,对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高效学习的好机会。参与者在这种形式的训练中,可以集中研究和讨论课堂设计、教学技术、媒体应用等各种教学问题,并通过研讨,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他人的良好做法或给出的建议中,不断地实践、思考、分析、借鉴和提高,甚至还可以尝试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和技巧,而不是单单复制以前成功的做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创新发展教育理念。

(2)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在ISW的训练中,对包括备课、建立学习环境、授课及总结等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参与者准备的每一堂课,都必须按照ISW备课教案模板(如图1所示)书写教案,体现对“引入(B)”“学习目标(O)”“课前摸底(P)”“共享学习(P)”“课后检查(P)”“总结(S)”,即BOPPPS这6大要素的设计和思考。事实上,这个设计和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整理思路,梳理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师若能很好完成这6大要素的设计和思考,一定程度上已经确定该堂课成功了,而完成这一要求的训练,就是对教学技能最直接的锻炼。

(3)科学合理的培训周期。设计合理的培训周期,使参与者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和风格,是培训的最直接目的。ISW中,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备3次课,写3次教案,组织3次课堂讲授,同时以听课学生的身份给出3次反馈意见。这种设计科学合理,3次设计中,第1次能让参与者知道怎样组织一堂课;第2次则让参与者熟悉了一般课堂的组织方法;而第3次就使参与者不知不觉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和风格。此外,每次课的教授时间设计为10分钟,这种设计同样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10分钟对于参与者来说不会分散太多精力在课程内容的准备上,对于要求给出反馈意见的听课者来说也不会显得太过冗长,而10分钟的讲课训练还有利于培养教师干练的教学风格。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各种改革实践层出不穷,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更新观念,规范教师准人、培训制度,将我国现有培训手段与国际先进的培训模式相结合,有计划、分批次地在新老教师中开展教学技能强化训练,是提高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目前,加拿大模式教学技能培训――ISW模式已得到了加拿大乃至国际高等教育届的认可,我国部分高校也已意识到该模式的优越性,台湾、福建、北京等多所高校已逐步引入该模式开展教师培训,或派遣年轻教师专门赴加拿大参与培训。进一步学结该模式的特点,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校教师培训,是有效提升我国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波.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举措[J].中国高教研究,2007(4):91-92.

[2]王桂波,王国君.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39-182.

篇11

一、培训主题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侧重于“教育信息化推进与实施策略(课堂教学应用)”和“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管理与使用(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备课、教学和研讨交流)”。

二、培训对象

我市乡村学校学前教育、小学和初中所有教师

三、培训目标

依据教育部《送教下乡培训指南》,围绕年度培训主题,依托市级教师培训团队,整合区域外专家资源,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开展送教下乡培训。

送教下乡培训重在推动培训团队深入课堂、现场指导,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以送教下乡培训带动校本研修,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提升乡村教师培训实效。

四、培训形式

网络研修(16学时)、“送教+集中”(32学时)、校本研修(24学时)。

五、具体实施(2020年9月-2021年4月)

(一)网络研修:培训时间2020年10月-12月,委托XX市教育局指定的远程机构组织实施。

(二)送教下乡

2020年国培送教下乡培训覆盖全部乡村教师和所有学科,与全员培训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按照问题诊断、研课磨课、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四个环节组织实施。

1.主要学科(小学语文、小学数学等)送教以片区(全市共分为5个片区)为单位,小学科(音、体、美等)以市区为单位,整合全员培训完成。片区安排如下:

西

片:略

西南片:略

片:略

西北片:略

城周片:略

2.本年度送教下乡培训所有工作在市送教下乡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办公室和各学科指导小组具体实施,总体安排如下:

(1)问题诊断:10月8日-10月25日,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办公室组织6个小组(小学语文组、小学数学组、初中语文组、初中数学组、初中英语组及学前教育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至4次问题诊断工作。问题诊断结束后,向市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办(以下简称项目办)提交诊断报告。项目办将组织学科专家对诊断报告进行分析、审核并形成最终报告。

(2)研课磨课:

11月-12月中旬,在问题诊断报告的基础上,紧扣本年度培训主题,项目办将分片开展研课磨课活动。各指导小组在研课磨课结束后向项目办提交一期培训简报。研课磨课的具体安排另文通知。

(3)成果展示:送教下乡成果展示活动将结合全员培训名师展示活动,于2021年3、4月份组织实施。

(4)总结提升:2021年4月份,开展优秀课例评选(论文和优质课评比,评比文件将于年底前出台)、进行培训总结、绩效考核评估、调研并制定下年度培训规划等活动。

(三)校本研修

为切实减轻基层教师的负担,提升校本研修工作的实效,本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上的个人学习平台,实行无纸化考核。考核内容共三项:

1.立足日常的教学教研工作,以上课、听课和研讨为主要活动形式,每位参训学员将个人听课记录或参加主题研讨记录,拍成图片,以JPG格式上传,每人不少于8篇(次);

篇12

关键词:教师培训质量;进修学校;现代教育思想

我国的近现代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教育覆盖面到教学质量改革,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基本上实现了100%中小学入学率之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从规模发展开始逐渐向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模式转变,这其中硬件教育资源包括教学楼改善、教育设备的完善和教学课程的改革等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为重要、关键的教学因素仍然是教师,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将直接决定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实现速度,甚至决定了这两个教育目标的成败。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这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会用于教师的进修培训上,由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本质要求,一线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培训,在基层教育中,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承担了这一重担,但是在当前的县级进修学校中,办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提升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质量,将会是我国基层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和关注的话题。

一、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我国在上世界80年代初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其建校的最初宗旨是针对基层学校中大量存在的教师学历落后、教师水平不足的现象,进行了职业能力培训。在义务教育改革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之后,基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历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补充和保障,新时期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被定义为提升教师的素质修养、丰富教师的教学模式和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上。2001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程课改,使得基层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学方式、新型教学工具的使用以及新课程的学习等等,都成为中小学教师亟需掌握的新技能,县级进修学校承担了这一重任。

但是在实际教师培训中暴露了许多实际问题,其一是,培训方式过于保守,过于理论化的培训体系,使得教师很难及时掌握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培训后的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认知度达不到预期;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因材施教”,而在目前的教师培训中却没能做到这一点,由于教学设施和场地等原因,往往较多的采用大班上课的模式,这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意见的总结;教师培训涉及面广,往往需要较长的培训周期,但是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大量教师难以抽出整段时间进行培训,断断续续的培训经历难以真正发挥效果;教师进修是基层教育的一个重大投入,但是对于培训效果目前还缺少有力的检测和评估制度,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主要措施

针对目前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为提高教师培训的整体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工作:

1、评估进修学校的教学资源,完善不足

县级进修学校的办学历史大多较为悠久,其教学场所、硬件设施和学校规模大多已经难以承担新教育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从各个方面对县级进修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估认定,完善不足的环节。首当其冲的是对教师队伍的认定,培训学校的教师作为教师的教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教学资格审查、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实例检测三个方面,对培训学校的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坚决淘汰一部分难以承担教学任务和教学职责的教师,对于空缺职位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面向社会进行统招;根据当地的实际培训任务,评估教学场地的可靠性,进行适度的扩建和分校设立,避免出现大班上课、扎堆培训和教学场所紧张的情况;考虑到目前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对于电脑机房的建设十分必要,对于没有机房的学校,及时组建,有机房的学校,要及时淘汰性能落后的设备,确保教学设施的完备;最后是要统计培训学院的信息,根据年级、课程、教龄、学历和教学成绩,进行综合评估,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区别培训,保障培训质量。

2、改善培训模式,重视交流与实践

在新素质教育下,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考核标准,真正的实现素质提升、塑造各种类型的人才才是教育的本质。因此在教师培训中,也要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其一是要精简理论教学,重质不重量,理论教育的关键在于让教师熟悉素质教育的流程和核心观念。为了提升教师学员的教学能力,案例教学和案例剖析的方式十分有效,这需要培训教师具备极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培训教师要尤其重视与学员的呼应,彼此多一些信息反馈和互动,流出一定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实际演练和教学比武,丰富教学形式、加深学员印象并激发学员举一反三的能力。

3、完善培训测评体制

教师培训应该是一个培训加能力检测的综合过程。这个检测是针对于培训学校教师和学员来同时进行的,对于培训学员,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能力评价方案,以实战演练的方式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其关键教学能力的提升幅度,并进行量化考核打分,计入教师职能考核综合体系之中;对于培训学校的教师,根据其教学表现、学员考核表现和学员反馈信息进行综合评定,在阶段性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检测工作就要开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公证和公开,并且结合淘汰机制,强化检测机制的有效性和竞争性。

三、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实例分析

现代教育思想是文科教学中的一个培训大类,为了真正的提升学员的教学能力,结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整体需求,制定了实践教学的几个重要目标。其一是丰富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法、资料查询法和调查分析法相结合,在案例教学中,通过搜集优秀的现代教育思想的精品教学课程,进行分解式复盘演练,采用教师和学员竞争教学的方式,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和教学实践程度;面对当前现代教育思想课程中一些热点教学问题和难题,与学员一起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群策群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验证了理论教学流程的可行性和多变性;通过计算机和图书馆等多种技术手段,搜集和整理当前现代教育思想课程的一些最新的教学成果和精品教程,并进行分类统计,以此锻炼学员们的资料查询和资料处理总结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统计学员们的教学体验和反馈,并修正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环节的细节。对于此次的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学培训,其重点是放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突出体现了互动教学、角色扮演、资料搜集和实践演练的重要性,保障了学员自我思考、自我总结和自我实践的空间,重视信息反馈和教学方案的及时修正,教学培训质量也到了有效的保障。

总结: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教师进修培训成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必要环节。县级进修学校是我国基层教师的主要培训基地,以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为发展目标,强化培训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革新培训教学模式将是县级培训学校重点改革的内容。本文以现代教育思想课程为分析对象,探讨了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可行方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