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29 14:43: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学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学科论文

篇1

1、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目标

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必须首先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我们所说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是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1种综合性评估。这1综合性评估,既可以是针对学生某1学期或某1学年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状况的阶段性测查,也可以是针对学生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层次等状况的总结性测查;这1综合性评估,是对学生某1学期、某1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情况等的显示,因而也是1种目标参照性测查,即主要词查学生在1学期、1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对语文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目标是评价的依据,又是评价所致力于达到的终极结果,因而可以说,没有评价的目标也就无法进行评价。我们所构建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目标体系,既应包含每1课、每1单元的目标,更应着力构建好每1学期、每1学年和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使之包含小学阶段各学期、各学年直至整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全面反映小学阶段各个时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要求,成为1个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能力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完备型整体系统。

2、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学生,重在鼓励的基础上。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他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们在教学中没必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语文的学习与数学的学习有很大差别。数学的结果往往是唯1的,而语文则不然。它的结果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比比皆是。正所谓“1千个人眼里有1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的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当然每1个人所获得的都不同了。过分的强调统1只能是扼杀了孩子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1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故而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剂。课堂上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1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1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无疑能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1种满足,1种驱动。

3、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是过程评价的途径。

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多元化、立体化。教师的评价只是过程性评价的1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成为了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其手段有如下几点冒号

平时与阶段相结合。仅凭1两次测试,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语文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平时的调查,1方面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发展情况,另1方面也可淡化学生对阶段性考查的“恐惧意识”,增加测查的可信度。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大部分测查应在课内进行,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但某些测查则可在课外实施,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如成语接龙、传话、即兴演说、辩论赛等等)进行,寓测查于活动之中,从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定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准确性高,但亦较“武断”,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学生自评的方式,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结合采用,从而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

4、评价个性化、动情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2

要开展中职教育语文学科的教育,就必须有一套明确的定位标准,而在进行语文学科的定位上,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学习语文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高低。语文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从小学就开始的教育已经为日后中学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这在语文学科定位时就应该考虑到,除此之外,中职学生一般为中考失利者,这在一定层面上也说明其语文能力不高,因此在进行定位时,这一点也是不可不考虑的。

(二)中职学校专长的发挥

不管以何种角度,中职教育的地位难以与中学教育等同,作为国家公办义务教育,中学教育拥有更多的资源,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施,都有强大的公有制资产作为坚强的后盾,然而中职教育则不是这样,中职教育在发展中必须找到自己的专长,注重发展自身特色学科,因此在对语文学科进行定位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学校日后的发展,注重把力量集中到发挥自身特长上,如果语文学科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教学,那么就必须规范化,促进其合理有序的发展,如果对学校特色相关不大,那么便不必在此花费太多的教学资源。

二、如何促进中职教育语文学科能力培养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要促进语文能力培养,就必须系统化语文课程教学,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虽然大多中职教育学校都有开设,然而在教学投入以及教学力度都不够,更为紧急的是,还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由于大多数中职学校都以其特色专业为主,所以在学校课程安排时,一般都倾向于把师资资源投入到其特色课程上,而对于语文等课程,大多是如选修课程一般投入较少的关注,因此语文教学一直缺乏一套高效合理的机制。要提高语文学科培养能力,就必须要不断优化课程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二)适当加大师资资源的投入

要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处理要有一项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师资团队。考虑到大多数中职教育学校的学生都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因此良好的教师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提高师资团队的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上升空间的增大,对于其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除此之外,语文本身就是相对难度较大的一项课程,不同于理科类学科的精准,语文学科更存在一种相对不确定因素,其更加注重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一种人文精神的养成是需要不断的导师指引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语文能力培养的提高。

篇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并指出语文课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但是在“新课标”下,在新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将语文工具化,用技术理性和标准来肢解文本之非审美现象又起沉渣。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功能被严重扼杀,文本所及之人文世界的审美功能乃至人的“生命世界”微妙、丰富和活力大打折扣。

基于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教育方法的长期积淀、现行考试评价与导向机制的种种“泥淖”对语文学科审美功能的冲击与扼杀;基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完人”,让语文学科担负起“成人”的教育目标,为语文学科 的“人文教化功能”正名已迫在眉睫。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完人”。而语文学科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发挥工具作用外,更重要的还要担负起“润德”、“启智”、“成人”、“教化”的审美功能。

具体言之,语文学科正是凭借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文本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审美空间结构昭示着其审美特性,并实现着其人文价值。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

1.真切的主体审美体验性。语文学科是语言的艺术,同时也应该是抒情的艺术。《课标》和《大纲》对于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明确规定,即“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并“与文本展开对话”。如此说来,语文学科的学习即与文本展开的对话仰仗于品味、感受语言,这就使得语文文本阅读成为一种体验式的阅读,或者就是在语言品味基础上主体心志的“入乎其内”。

文本是情感符号的结晶。从文本的创作来说,情感易使作者产生创作的冲动,是联结艺术形象和主体情思的红线。从文本的接受来说,只有以情动人,使阅读主体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动,才能收到良好的审美体验效应。例如,在诗歌文本阅读中,我们应该懂得,诗人追求对应于时代诗情的主体建构,“我”既是时代的代言人又作为主体心态外投的独特情感范型在文本中得到凸显。这是一种以主体来洞察万物和传递诗情的方式,主体精神在重建着世界秩序,“自我”的意志和力量浸染着物象,客体为主体所强烈地干预、征服和主宰。因此,郭沫若的《天狗》就是“自我”即主体的理想建构;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的内容就是在平静祥和与祝福表言下主体的矛盾与分裂。

2.丰富的主体审美想象性。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限的语言往往承载着无限的阅读情思,这种审美情思对于文本而言,实际是一种阅读空白,仰仗于主体审美想象的认同性或求异性参与与填补。在这个意义上,大胆丰富的审美想象就是缪斯展翅高飞的羽翼。主体心理场强烈充沛的情感体验易于激发思想,引发想象的纵情驰骋;大胆丰富的想象,又有助于开启情感的闸门,并使之得到形象贴切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情感体验是触发审美想象的原动力,审美想象则是情感体验的强化剂。

优秀的文本都是真实独特的审美情感与大胆丰富的审美想象的自然融合体。父亲在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背影”需要主体认同性的审美想象参与,并进行富于人本特性的空白填补,明确这就是爱子情深(朱自清《背影》);八九岁的小女孩在漆黑的夜晚挑着小桔灯在山路上伴“我”行走的情景,同样需要主体的审美想象参与方可领悟出这是成人都难以做到的镇定、勇敢和乐观(冰心《小桔灯》)。

3.多采的人本性。文本的写作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捕捉、创造过程交织进行。在这个意义上,文本正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体验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存在,是作者理性与感性、情思与形象在瞬间猝然结合的产物。因此,文本的阅读价值需要也只有主体的参与认知才能实现。所以,人本性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之一。

二、语文学科人文精神内化的实施策略

方法取决于对象的本质规定性。语文学科真切的主体审美体验性、丰富的主体审美想象性、多采的人本性等特性要求人文精神内化需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美读,突出语文学科的主体审美体验性。“美读”是感知语文文本的主要方式,是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从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进而获得审美体验。“美读”,即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读者如文中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抑扬顿挫,吟咏诵读,与作者心灵相通,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理解随之增进,也自然会领受文章的美感。就如要读出李白“缘愁似个长”的满头愁、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满江愁、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的满船愁一样有意蕴、有味道,从而让学生走进情感艺术的殿堂。

2.指给学生文本阅读的门径而不是“填鸭”,突出语文学科的审美想象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这种愉悦感 是一种自由的舒畅的感受或想象。唐代诗人杜牧《读韩杜集》曾用诗句描述过这种体会:“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愁苦烦闷之时,吟读杜甫诗韩愈文,渐感舒畅愉悦,这种感受或想象如那美丽的女麻姑,用那柔嫩小手在痒处搔摸一样。语文教学中,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让学生自力品文,驰骋想象,“自求得之”,“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审美想象性是增加语文教学的吸引力的关键之一。

3.文本分析坚持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多采的人本性。首先,把作品中的人物当人看,而不是某个思想观念的代码。比如对《小橘灯》结尾“我们大家也都好了”中“好”的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只能理解成小姑娘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要让她预言革命胜利后的幸福生活,恐怕有点强人所难。其次,也要把欣赏作品的学生当常人看,而不是全知全能的圣人。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投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完全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应尽量让他们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获得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我们很容易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热血青年身上找到保尔的影子。新课程强调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让学生自觉地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感化和提升,决不是一厢情愿地把他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和背叛,从而影响整个汉语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再次,要把文学作品当作满含着人性的精神产品,而不是完全理性化的观念体系。文学欣赏的着眼点应该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决不可引导学生用政治、历史、哲学,甚至实用(比如完全从考试的需要出发,肢解作品)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动不动划分人物的阶级成分,界定事件的政治性质,在人物的惯常行为中“提炼”哲理,而应该多发掘作品中的鲜活的人性,用以感染学生,熏陶品格,丰满人性,达到“立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3]龙协涛.文学阅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48.

篇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并指出语文课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但是在“新课标”下,在新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将语文工具化,用技术理性和标准来肢解文本之非审美现象又起沉渣。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功能被严重扼杀,文本所及之人文世界的审美功能乃至人的“生命世界”微妙、丰富和活力大打折扣。 

基于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教育方法的长期积淀、现行考试评价与导向机制的种种“泥淖”对语文学科审美功能的冲击与扼杀;基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完人”,让语文学科担负起“成人”的教育目标,为语文学科 的“人文教化功能”正名已迫在眉睫。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完人”。而语文学科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发挥工具作用外,更重要的还要担负起“润德”、“启智”、“成人”、“教化”的审美功能。 

具体言之,语文学科正是凭借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文本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审美空间结构昭示着其审美特性,并实现着其人文价值。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 

 

1.真切的主体审美体验性。语文学科是语言的艺术,同时也应该是抒情的艺术。《课标》和《大纲》对于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明确规定,即“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并“与文本展开对话”。如此说来,语文学科的学习即与文本展开的对话仰仗于品味、感受语言,这就使得语文文本阅读成为一种体验式的阅读,或者就是在语言品味基础上主体心志的“入乎其内”。 

文本是情感符号的结晶。从文本的创作来说,情感易使作者产生创作的冲动,是联结艺术形象和主体情思的红线。从文本的接受来说,只有以情动人,使阅读主体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动,才能收到良好的审美体验效应。例如,在诗歌文本阅读中,我们应该懂得,诗人追求对应于时代诗情的主体建构,“我”既是时代的代言人又作为主体心态外投的独特情感范型在文本中得到凸显。这是一种以主体来洞察万物和传递诗情的方式,主体精神在重建着世界秩序,“自我”的意志和力量浸染着物象,客体为主体所强烈地干预、征服和主宰。因此,郭沫若的《天狗》就是“自我”即主体的理想建构;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的内容就是在平静祥和与祝福表言下主体的矛盾与分裂。 

2.丰富的主体审美想象性。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限的语言往往承载着无限的阅读情思,这种审美情思对于文本而言,实际是一种阅读空白,仰仗于主体审美想象的认同性或求异性参与与填补。在这个意义上,大胆丰富的审美想象就是缪斯展翅高飞的羽翼。主体心理场强烈充沛的情感体验易于激发思想,引发想象的纵情驰骋;大胆丰富的想象,又有助于开启情感的闸门,并使之得到形象贴切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情感体验是触发审美想象的原动力,审美想象则是情感体验的强化剂。 

优秀的文本都是真实独特的审美情感与大胆丰富的审美想象的自然融合体。父亲在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背影”需要主体认同性的审美想象参与,并进行富于人本特性的空白填补,明确这就是爱子情深(朱自清《背影》);八九岁的小女孩在漆黑的夜晚挑着小桔灯在山路上伴“我”行走的情景,同样需要主体的审美想象参与方可领悟出这是成人都难以做到的镇定、勇敢和乐观(冰心《小桔灯》)。

3.多采的人本性。文本的写作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捕捉、创造过程交织进行。在这个意义上,文本正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体验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存在,是作者理性与感性、情思与形象在瞬间猝然结合的产物。因此,文本的阅读价值需要也只有主体的参与认知才能实现。所以,人本性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之一。 

 

二、语文学科人文精神内化的实施策略 

 

方法取决于对象的本质规定性。语文学科真切的主体审美体验性、丰富的主体审美想象性、多采的人本性等特性要求人文精神内化需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美读,突出语文学科的主体审美体验性。“美读”是感知语文文本的主要方式,是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从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进而获得审美体验。“美读”,即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读者如文中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抑扬顿挫,吟咏诵读,与作者心灵相通,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理解随之增进,也自然会领受文章的美感。就如要读出李白“缘愁似个长”的满头愁、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满江愁、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的满船愁一样有意蕴、有味道,从而让学生走进情感艺术的殿堂。 

2.指给学生文本阅读的门径而不是“填鸭”,突出语文学科的审美想象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这种愉悦感 是一种自由的舒畅的感受或想象。唐代诗人杜牧《读韩杜集》曾用诗句描述过这种体会:“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愁苦烦闷之时,吟读杜甫诗韩愈文,渐感舒畅愉悦,这种感受或想象如那美丽的女麻姑,用那柔嫩小手在痒处搔摸一样。语文教学中,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让学生自力品文,驰骋想象,“自求得之”,“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审美想象性是增加语文教学的吸引力的关键之一。 

3.文本分析坚持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多采的人本性。首先,把作品中的人物当人看,而不是某个思想观念的代码。比如对《小橘灯》结尾“我们大家也都好了”中“好”的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只能理解成小姑娘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要让她预言革命胜利后的幸福生活,恐怕有点强人所难。其次,也要把欣赏作品的学生当常人看,而不是全知全能的圣人。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投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完全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应尽量让他们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获得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我们很容易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热血青年身上找到保尔的影子。新课程强调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让学生自觉地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感化和提升,决不是一厢情愿地把他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和背叛,从而影响整个汉语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再次,要把文学作品当作满含着人性的精神产品,而不是完全理性化的观念体系。文学欣赏的着眼点应该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决不可引导学生用政治、历史、哲学,甚至实用(比如完全从考试的需要出发,肢解作品)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动不动划分人物的阶级成分,界定事件的政治性质,在人物的惯常行为中“提炼”哲理,而应该多发掘作品中的鲜活的人性,用以感染学生,熏陶品格,丰满人性,达到“立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3]龙协涛.文学阅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48. 

篇5

进人21世纪,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性质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该说,这是多年来语文教育界不断探讨、实践的一个宝贵成果,对今后一段时间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表达到底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作用是否各占一半平分秋色呢?如果不弄清楚这个问题,语文教学就还会在“工具论”与“人文论”中两边摇摆,语文教师还是不知从何着手,重心何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解决这个根本特性问题。依笔者所见,语文学科的根本特性应该是人文教育性—以往习用的“人文性”只是语文的内容特点,用来指称语文学科的特性并不准确。

这一命题实际包含两个子命题: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性不是工具性;二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前一个命题正是多年来语文教学争论的一个结论,其基本理由是:工具性只是语文在社会运用上的属性,并不是语文发生论上的属性。在工具论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变成了一种遵循逻辑思维法则的理科教育程式,它把语文分解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些抽象的东西,结果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这一点笔者木用赘述。第二个命题正是本文所要着重展开阐述的观点。为求从根本上加以论证,笔者以主体性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来进行分析、讨论。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理论前提

要弄清楚主体性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主体、主体性。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主体性就是主体的特性,即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主体性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自觉性,指人不同于动物的意识特性,即人把他同自己的关系、同他人的关系、同自然的关系变成主客体关系。二是自主性或能动性,它是人的活动特性,是指主体具有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的意志和能力。因而可以说,主体性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特性。

主体性从内容上又可分为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主体能力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能力”,“主体人格”是指主体的情感、意志、灵感、信念等的因素。主体能力与主体人格是主体性的现实表现。实际上,具不具备主体意识也是主体人格的一个方面,因而本文为论述需要将前述“主体意识”、“主体人格”统称为“主体人格”,以指称主体的精神情感状态。

前面我们谈到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主体性,而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教育学即人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些教育理论家提出了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教育应以“培育人的主体性为最高任务”,也就是要培养人的主体人格、主体能力。这便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主体性教育思想与我国历来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理论是一致的。教育理论家王策三曾这样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发展人的主体性。主体性,这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它集中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是身、心或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的综合表现。”

“主体性强的人,就是在客体面前拥有主动权和思想的人。”既如此,主体性教育思想可以被看作教育活动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依此推导,主体性教育思想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语文教学的性质也应该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根本出发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功能分工来加以确定。

二、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现实要求—社会历史发展需要进行人文教育

(一)社会进步需要唤醒、培养人的主体精神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使人类社会一下子从工具时代跃进到信息时代。科技作为最富有革命性的生产力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了日益众多的方便和享受。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祸患。如原子能可以用于来发电、医疗,也可以大规模地杀伤人类以致毁灭人类;克隆技术可以在医学和生物遗传工程上产生重大作用,但若用于复制人类,则将是人类的灾难;计算机有利于贮存、搜集、传播信息,也可以被用来不良信息,或利用计算机犯罪。同时,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固然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产生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环境的急剧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物种消失、人口膨胀、贫富差距拉大、战争频仍。这些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和不安。

同样,经济发展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为市场经济遵循利益原则,当这种利益原则无限制地渗透到人类的意义世界时,就会造成道德失范,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就是典型表现。这一点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法制不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尚未建立,表现得更加突出,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贩毒贩黄、贪污贿赂屡禁不止,偷盗、抢劫、诈骗、走私等犯罪活动甚嚣尘上,一些犯罪分子十分猖狂,他们为着能有钱,过上享乐生活,而疯狂劫掠国家和他人财产,甚至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暴力,滥杀无辜,耳目所及不乏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良知泯灭、人性丧失的事实,少数人对生命的践踏和漠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以上事实表明,科技的进步在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下,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甚至会走向人类的对立面,从而导致人在自然、社会和人自身面前的主体地位的危机,主体精神的沦丧;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道德观念的混乱,美好人性、人格受损,人在物质欲望面前,无法从容应对,把持自己,同样会丧失人的主体性。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唤醒和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主体人格,使人成为人。

(二)培养主体人格必须依靠人文教育

首先应弄清楚主体人格、主体精神属于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甚至是核心要素,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有必要弄清楚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在西方,人文精神是个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十分丰富,儒家、道家或强调道德体验与践行,或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其影响也十分深远。有学者根据中西人文精神传统,把人文精神的内涵解释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人对万事万物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第二,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文化品格。第三,当代人文精神重视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由此可见,人的主体精神可以看作人文精神的核心成分。

而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甚至落脚点,因而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必然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主体人格。

同时也应看到,主体精神、主体人格的培养也只有或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因为进行人文教育所依据的人文学科与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科学)不同,它是回答“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引导,“人文学科总要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人文学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文学科所依据的理念不是工具理性,而是价值理性。”相反科学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情感寄托、伦理要求和终极关怀等的需求,即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总之,人文学科、人文教育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体系,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和谐,人类个体趋向完善。而自然科学却做不到。

因此我们说,主体精神、主体人格的培养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在各阶段教育中应当加强人文教育,应当有学科承担人文教育重任。

三、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学科内容依据和学科分工依据

(一)语文、语言的本质是人文

各学科中语文在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语文的内容—语言、言语本质就是人文。对此,西方语言学家都有过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语言在本质上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而是人与存在相属的领域,因而具有真正主体性的意义,即“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灵。”语言的作用是普遍的,它包容一切,人类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世界对人而言是一个语言的世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无法言说的。语言的界限也就是理解力的界限,语言作用的这种普遍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具有无限的内容。如果说语言是一种“工具”,那么没有一种工具如此包容一切,甚至会把人的全部理性也包容其中。

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人。早在1993年,特级教师韩军就说:“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满足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二)语文在学科布局中的功能定位

从前述我们对语文教育的分析,可以看出,语文应当而且可以进行人文教育。但并不能完全由此推导出语文的学科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如果对学科布局特别是语文在学科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还是认识不到甚或否认这一点的。所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还有必要考察语文在学科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当说学科性质是人们依据学科内容、学科目的而对学科功能的界定。语文课的内容即语言、言语具有人文性,顺理成章它具有人文教育功能。目前所要厘定的是人文教育是否应成为语文的主要功能,或者说在目前各学科中人文教育是否主要由语文来承担,从而使人文教育成为语文的主要功能。这必须从语文与相关学科(即同样具有人文教育性的政治、历史)的比较中作出回答。第一,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的不是人文教育功能。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学科的大致分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学科领域,与自然科学一样是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人文学科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神学等领域,它是回答“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引导。从目前所开设的政治学科的内容来看,有哲学、政治、法律等基本知识,可见其中主要是社会科学内容,作为人文学科的内容只有哲学常识一项。因而,可以说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和规律的功能,而不是人文教育功能。

第二,语文和历史承担着人文教育的不同侧面。虽然文史在内容上相融相通,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所起作用之间,语文承担着核心的方面,起更主要的作用。就人文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态度、人文价值取向。故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情感体验、人文态度辨析、人文价值取舍。历史重在历史事实的陈述、历史演进的逻辑梳理、历史规律的概括、总结,即重在事,即使涉及人,也只是评述人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地位和影响,故历史重在人文知识教育。而语文重在人,重在面对某种具体的社会和历史情境下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舍。历史所传授的人文知识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可以起铺垫作用,而语文教育所涉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质就是人文精神。当然历史也有态度和价值观培养问题,但它范围狭窄得多,它偏重社会历史态度和社会历史价值观,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唯物史观、科学世界观以及民主、法治价值观等等。另一方面,语文和历史所采用的表述方式的不同使它们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不同。历史多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以理性的语言来表述社会历史价值观,而语文运用的却是情感性语言,形象思维的语言,是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性化的语言,而非大众习用的“公共话语”或学术语言,它对学生特别是形象思维占主导,情感异常活跃的学生来说,其影响比其他学科要更加强烈、深刻和持久,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成长。所以,在各阶段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任务主要应由语文来承担。

当然,我们说人文教育任务主要由语文承担,不能因此否定历史也主要承担人文教育任务。所以也有必要以相应的概念来区分历史和语文进行人文教育的侧面和重心的不同,而这不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故不引申。

四、结论:语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综合以上分析,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的主体人格方面来看,应加强人文教育;而从语文的学科内容和学科功能分工来看,语文应主要承担人文教育重任。因而,我们说语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工具性是语文的基础属性。语文的人文教育性旨在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从而培养人的价值理性,工具性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培养人的工具理性。

回应前面我们谈到的主体性教育问题,我们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主体性,大学教育也不例外,也应该有完整的主体性教育构成。可以说,语文的工具性与数理化等学科,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而语文的人文教育性与政、史的一部分一起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两者结合培养学生完整的主体性。前者旨在培养人的工具理性,后者旨在培养人的价值理性,从而把学生塑造成完整、健全的人。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人的教育,才算完成了主体性教育的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说,语文学科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王道俊,郭文安.试论教育的主体性.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

3.王策三.主体性教育哲学争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9)

4.杜时忠.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篇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是教法之关键。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近几年来我在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中,也探索和总结几点教学体会。

一、 活动激趣

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新闻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初一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收集比赛、小楷展览比赛、优秀作文展览、周记评比等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与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 幽默激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概念较晦涩,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觉得难学就开始厌学,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深奥难懂的知识。语文,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常常是铃声一响,同学们便唠叨开了,“又是老一套……”语文教师对此常常无可奈何地慨叹:“学错了学科,进错了门”。那么如何让学生由厌学到好学,想学语文呢?我认为幽默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或者课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及故事等,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我认为,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在课前,我常和学生一起谈谈时事,侃侃足球,聊聊网络,说说追星,论论电视。无论是《实话实说》,还是《焦点访谈》,抑或赵本山的幽默小品都能在笑声中给学生一丝启迪,大家在笑过以后会有很多的感悟。我常在课前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有名人轶事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有幽默故事,有哲理小品等等。

记得我曾给学生讲过一则《猫和老鼠》的故事,题目和学生爱看的动画片相似,因此大家十分感兴趣。故事的内容是关于猫和老鼠为什么会成为敌人的,很有趣味,并且不乏幽默,学生听得很入神。课后一名平时基础很差的男生却很完整的将它写在周记里,内容与原文相差无几,与他平时写周记时的只言片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此,我在班级对他大加赞扬,他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提高,以后他的周记也大有长进。虽然这是教学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但它却使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是最佳的剂。

三、 媒体激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过去语文教师那种“夹着课本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形象有所改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更加直接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而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提高。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精心选择了几幅图片,《春花图》、《荷塘景色》、《夕阳无限好》、《好大一场雪》,要求学生在总结文章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用一段话描述图片的景色,并且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们激情难抑,纷纷举手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展示自己的描写才能。又如在做《说话训练》时,我选取了希望工程的宣传画《大眼睛》,春城的一场春雪的图片以及环境污染的录象片,使学生在图、声、景的感染中,有感而发,即兴发言,侃侃而谈。小记者采访的形式更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如此说来,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口才,并且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学更为直观,可谓一箭三雕。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值得推而广之。

篇7

肇始于21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经过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应当承认,就目前的课改现状来看,还有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缺乏实质性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到位,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不灵活,习题课的优化设计不足等教学策略问题,导致语文的课改进程不如当初设想的那样顺畅。课改效果低于预期目标,已经成为当前语文课改遇到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掌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方面相关的策略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实施有效教学,这样才能确实提高教学效果,把课改工作不断推向深人。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间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设计分成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介的选用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1、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它是教学的起点,对于教师在开发课程与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对课堂教学起到统率和整合的作用。

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关于典型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理论,有效的语文教学目标的主体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的维度应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语文教师应重视过程性目标设计、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有机融合。而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应以学生为第一人称描述教学目标(或师生共同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必须是分领域、分层次陈述的;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表述应体现“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这几个方面。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观察的;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所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教学目标的出示时机应打破“课前出示目标”的单一化倾向,在教学“情节”和“场景”中相机呈现或“自然流露”。教学目标设计的评价指标清晰具体,针对学生实际状态,考虑学生发展可能。

2、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语文教师应该与文本进行深人“对话”,充分发掘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针对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对选用的教材内容作出适当处理,包括增删、换序、整合、新编等,优化教学内容。

有效的教学内容是要通过问题来呈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的能力,要能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用精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直指教学目标,达到高效目的。教师在设计有效教学问题时,一是要注意主问题的界定。主问题是指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二是要注意主问题的特点。主间题一般来说具有“三力”,即吸引学生参与的牵引力,在教学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三是注意主问题的设计。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起点来具体设计。在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评价指标方面,既要体现教学文本与生活世界的沟通,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还要体现语文学科教育价值。

3、有效教学的策略。语文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且具有相对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存在绝对好或绝对坏的方法。某种教学方法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教学的问题,而对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某种教学方法可能较为有效达成某种教学目标,但可能不利于其它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的教学策略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学策略也永远没有最好,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人因文而异。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1)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这类教学策略的具体形式虽然也是多种多样,但始终有一条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所以这类教学策略也通常被称之为“自主学习策略”或是“发现式”教学策略。

(2)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外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学习策略,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按性别、知识基础、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作有机调配),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是语文学习中互动合作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有师师、师生、生生合作等互动方式,合作成员间要明确学习目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重点、疑点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收获。

(3)探究学习教学策略。探究学习教学策略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学习教学策略更趋向于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的想法即使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也应得到理解和尊重。因此探究性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重视学生探究态度、体验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讲究实施策略。

(4)问题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就是解决探究性学习的难点、呈现新课堂亮点的策略,即通过将学习内容转化为一定形式的有价值、科学性的问题,引导组织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增强问题意识。

(5)情景教学策略。情景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情境创设按照呈现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有“语言描述”、“计算机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模拟场境”、“现实情境”、“问题提出”等类型。

4、教学媒介选择的策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除了考虑教学方法外,还要考虑选用什么样的教学媒介为教学服务。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研究的发展,讲授法已远远不再局限于教师的口头讲授。除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之外的大量教学辅助物业已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知识骤增的今天,教师不仅要了解教材的组织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而且要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介或教学手段的特征与作用,并能将它们结合到自己的教学技巧中,做到教有实效。虽然有多种不同的媒介选择模式,每种模式所运用的选择标准又有所不同,但在选择和运用媒介的过程中却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目标。在选择媒介时,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是首先要考虑的。有些媒介可能更容易激起学生对刚学过的陈述性知识的回忆,另一些媒介可能更适合于演示需要学生掌握的动作技能。换句话说,某些媒介比其他媒介更适合于某种学习条件。

(2)学习者的特征。几乎所有的教学设计专家都同意,学习者的特征是媒介选择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然而,在哪些特征比较重要这一点上,却没有一致看法。许多教育工作者相信,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不同,他们能从与他们的学习风格相配的媒介中获益最多。但那些学习风格上的差别是什么,它们如何与不同的教学媒介有效地相配,还很不清楚。

篇8

语文,我们母语教育的支柱学科。其教学现状不理想的状态却让人无法释怀,究其根源,语文课堂教学大而空问题不容忽视。调查发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仍常常被忽略。在很多课堂上,有些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过于分散,更有甚者,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根本没有目标可言,天马行空,任其发挥。由于失去了教学目标的约束,一部分教师的公开课上得自由而散漫,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背后彰显出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既与部分教师错误的思想观念有关,更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误解有关。因此,笔者缀文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语文教学瓶颈的基点在于夯实目标教学。

我们仔细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夯实目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来就是新课改的应有之意。因此共同探讨如何夯实目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亟须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参与。

一、旧话重拾,理性认识和看待目标教学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来,目标教学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所谓目标教学,是指确立教学目标后围绕目标实施教学并根据目标评价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过程。目标教学的称谓是我国为强调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而称之。

具体而言,目标教学具有五个特征:一是以单元作为控制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将教材按照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分为若干相对完整、独立的单元,在整体设计和分节授课的基础上,把单元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单元达标作为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步子,在实现单元目标后,再进行下一单元的教学。二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三是以异步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只有尽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特征与需要,才有可能使不同的学生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为此,必须把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结合起来。四是以可控变量作为优化教学过程的着力点。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因素有些容易改变,有些则较难改变。教师要通过操作和调控那些较易改变的教学因素优化课堂教学。五是以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高效运行的保证。目标教学借助教学评价建立的自我反馈矫正系统,为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提供了监督保障机制。

二、研读新课标,厘清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

1.整合“三个维度”,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标尺。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三个方面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新课标强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就应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一是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作出安排,做好引导;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协调“三个关系”,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特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正确地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隐性与外显性。由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语文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内隐性和外显性。当然,教学目标的内隐与外显都是相对的,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不能为了使教学目标便于交流、测量与观测,而过分强调行为化目标的价值,也不能为了强调情感体验等内隐目标的重要,而排斥行为目标的价值。其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收敛性与开放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越是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达成;越是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和情感发展目标,达成周期越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要具体、明确,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目标允许在较长的时间内达成。再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预期性目标与非预期性目标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教育机遇。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为我们准确把握和设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到作者、编者的意图和语文教学的总导向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课时目标,它应该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链节,所有的课时目标之和就等于整个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的完成。所以每一个课时目标必须像指南针一样坚定不移地指向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就要做到:

1.教师应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教材,确立教学的侧重点。教师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这一点,对确定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仔细钻研教材,在多方收集教材反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做到透彻理解课文,才能获得对课文的深层次感受。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通过多次阅读课文,教师体会到晏子和楚王的对话部分应是本文最精彩,也是最容易激发学生思维共鸣之处。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很自然就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晏子和楚王的精彩的对话,来体会晏子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唤起自身的体验。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显然就是通过体会对话语句中的重点词语来把握人物思想感情,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做到了这些,引导学生学语习文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

篇9

1.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

该小学从“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着手,探讨合理运用卫星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性教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课题组的全体教师通过对课例深入分析、反思,找到了教师在运用卫星资源中存在的弊病:首先,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目标过于笼统分散,应集中到点上);其次,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适时选取有效的教学资源;第三,资源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课题组总结出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途径:分析与掌握教学目标+分析与处理卫星资源+分析与服从学生特征。通过对以上课例的研究分析,课题组教师达成共识:即在每一个课例中,重点解决一到两个问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突破。在此原则的指导下,课题组教师重新制定了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策略。余光宏老师在上《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分析了卫星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对象,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水平。目标明确之后,教学设计很快完成了。余光宏老师在这堂课一开始时并不是急着播放课件,而是先用猜谜语导入新课,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课件。观看过程中一边学生看,一边让学生认真听:把学生引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同时,把课件应用到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中,学生通过边看课件、边读课文、边听老师讲解,很容易理解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生长过程,体会到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和心理变化,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该校课题组基本采用以上的研究方式,通过循环的“教学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不断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螺旋上升,从而达到预期的课题研究目标。

2.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

该校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情景教学,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能力,最终形成运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的方法。在课题研究前期,课题组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把光盘当电影看、全课件式上课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校开展了多次教师培训,让教师们认识到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研究后期,该校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认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们感受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好处,使用起来方便、轻松、高效。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该校教师参加了校内和校外17次培训。通过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库,广泛收集资源,认真“整理”资源,并提倡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然后把开发的资源存入资源库,让所有的教师共享。课题组通过举行课堂教学应用大赛,及时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优点及不足,通过研讨交流,完善应用方法理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现已形成了符合该校实际的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们能较好地将远程教育资源和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有效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

二、分析比较课题学校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两所学校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农村中小学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确实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推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开阔学生眼界。下面比较分析以上两校开展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

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主要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该校将这一课题分解为三个子目标:l.卫星教学资源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这样的划分有针对性,便于抓住问题的实质,从点上人手,降低了研究的难度,使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从该校的研究报告中并未完整、清晰地反映出这三个子目标的具体研究情况,使我们无法从清晰的研究过程中看到研究的实效,不失为一个缺憾。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内容涉及到整个语文学科,覆盖面大,难度也增大了。但是该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注意对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使得教师的研究能力、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语丈学科涉及到许多内容,不仅有文化知识的教学,更有文学素养、人文品质的培育,因此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如果能将课题有针对性地分解成几个子项目来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成果一定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也更强,也便于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在这一点上,两个学校都做得不够细致。

2.研究方法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两所学校基本上都主要采用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为辅,使研究更直观,更有针对性,效果也很明显。两校都在研究前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本校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指导、可实施、有评价、可修改的具体计划,再运用对比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研究具有较强针对性。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在课题前期准备工作中,在教师的培训工作方面做得更扎实、反映出的结果就是该校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获得的奖励更多一些。同时在研究中两校教师都很好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3.研究过程

在研究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整合结构的规律中,两校都经历了研究设计、具体实施、经验总结三个阶段,其中经验总结也穿插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但是在研究报告中,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只以余光宏老师的教学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对其三个子课题的研究情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没有进行翔实说明,使研究成果显得单薄了一些。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以颜丽老师的阅读教学为例进行阐述,内容翔实,但在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情况说明的不够详细具体,无法使我们看到整个语文教学在课题研究的总体研究情况。这是该校在研究报告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4.研究成果

篇10

众所周知,有趣高效的语文课多离不开提问。提问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激发着他们浓烈的学习欲望。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对提问的作用、范围、类型、方法及其内部的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这些研究指导了提问的实践,推动了提问设计的发展。从许多文章中我们看到的观点大多只是着眼于研究教师的如何问,认为学生的任务只是作答,这些观点可以说没有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徐越化先生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一书对提问法的表述是:“提问是由教师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的方法。”这个提法很具有代表性。而韦志成先生在《语文课堂改革中的十大关系》一文中明确地提出:“要建立师生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让教师回答,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和质疑,且可以发表不同观点与看法。”这个观点相比前面的观点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与飞跃,但我认为还是不太全面。我认为: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它的形式应该表现为: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之间相互问答。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减少学生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即克服学生“思维缺席现象”,使学生的思想更加集中。且可以使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因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所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提问,只要有不同的观点,完全可以向教师提出。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某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具备数理化的确定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思想将更加明显。语文学科中许多问题在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展开同学之间的争论,让学生自我设疑与解疑,这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因此说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与教师的提问同样重要,二者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教师的提问应该有机地结合学生的提问。单单有教师提问的课堂教学可能导致出现“牵牛式”的不良教学现象(即教师在课堂上有绝对的说话权威,教学步骤完全按教师的思路走);而光有学生提问的课堂教学,可能导致出现“放羊式”的不良教学现象(即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思路混乱,课堂教学呈一盘散沙的无序局面)。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相互结合,可以使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方针,避免出现“牵牛式”与“放羊式”的不良课堂教学现象。要想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很好地结合,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提问的方法要灵活得当,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要客观而委婉,对于提不出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导问,激发其提问题的欲望;学生要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积极提问,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

一、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是离不开教师的提问的。“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觉得这里给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很合理的,毕竟中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需要一个很好的组织者来促进其学习,且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思维缺席”。就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存在着“思维的惰性”,因此教师的提问显得尤其必要,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且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功克学习重点与难点。因此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教师的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普遍性与代表性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这种师生互动,使大多数时间成了“乱动”或“不动”,这种合作学习开始变形。我看《语文教学通讯》中有这样一个材料: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开始让同学们自行讨论,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一些学生不会合作,只在那里听好学生“主讲”,一些小组的学生还在闲聊,尚未进入讨论状态。针对此类情况,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的同学,用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使大多数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示范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精彩的答题能产生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能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2.层次性与量力性

对于提问的设计,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序。按照这样一个序,教师能节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做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点突破,从重点问题人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下面就从对提问顺序的设计的角度,来谈一下教师提问应遵循的层次性与量力性。

(1)有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结构严密有序的组合体。因此可以按课文本身的序来构思提问,如《敬业与乐业》,教师可以从标题人手:什么是敬?为什么要敬?怎样做才能做到敬业?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设计提问,使前一个问题成为后一个问题的铺垫,环环相扣,不至于思维跳跃太大,学生一下接受不了,如果教师按段一字一句提问,学生按字句一字一句解答,得到的那些必然是零散的点滴的知识,知识如果没有序串在一起,那必然印象不深且学生无兴趣,学习效率就不会高。

(2)有的课文并不是由浅入深的构思,而且开头让人难以理解,后面却峰回路转,因此教师设计提问就要打破现有的序列,重新组成容易理解的序列,一般这种课文可以从结尾人手。如《拿来主义》这一课,开头一部分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抛来”,学生难以理解。可根据议论文的文体特点,抓住学生容易理解的中心

论点,从中间人手,扣紧“所以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设计提问“怎样来拿?”并借助“所以”来推断“为什么拿?”学生有了容易理解的“怎样拿”作为知识铺垫,“为什么拿”的部分也就容易理解了。

(3)有的文章难以看出由浅入深的序列,段落之间大致是一种并列关系,有不少的共同点,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确立一个核心,以此来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层层推进的提问和教学序列。如朱自清的《春》中全文有五幅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画都是抓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词语非常优美,历来是大家学习的典范。教师可以围绕品味语言这一重点,可按这样的思路来设计提问:抓住最容易理解的“春花图”这一段,反复对比品位;接着利用品味到的“春花图”的语言知识,去描绘相似的景物,最后留下空白“春雨图”“迎春图”让学生课后体会。

因此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既要考虑问题的深浅程度,又要考虑学生的自身水平,设计好课堂提问的序,使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依次逐个解决,犹如长江大河,一浪推一浪,解决前一个问题为解决后一个问题打下基础,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又是前一个问题解决的必然结果。搞好提问设计的顺序为课堂教学成功进行作了―个有效的准备。教师提问设计的大体方向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到了具体课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能够随机应变。

3.计划性与灵活性

教师的提问要有计划性,绝不能信口设问。每堂课应当围绕教学的目标,扣紧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出一个个准确、鲜明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连贯性与层次性,每堂课的问题,都有明确的目的,完整的结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方法要灵活。不拘一格。

4.和谐性

篇11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标是: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培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在知识传授中渗透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教育;通过典范的文章,使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关注人民的情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应当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它既包括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又包括爱国思想、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从而使学生既有知识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对初中学生而言,一是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二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执著追求正义和理想的精神,逐步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三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良好的性格、宽广的胸怀、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把握学生心理特征

初中学生的年龄段大致在13—16岁这个范围内。这是一个特殊的年龄层次,在“身”和“心”两方面都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

1.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格心理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的限制,生理发展很快,心理变化也很快,形象思维能力强而抽象思维能力差,故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稳定的人格心理尚未形成。这一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社会影响将对他们的成长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中的学校教育这一环,尤其直接关系到初中学生思想的发展进程。正是在这里,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2.尚未形成稳固而系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初中生大多还没有可能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大多呈现出朦胧、多变的特点,可塑性十分突出。这就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这方面,中学语文教学也明显具有自身的优势。

3.感情丰富,易于接受形象性强、感性强的事物

初中语文教材对课文类型的安排也是针对这一特点而设计的。各类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都具备了直观、浅显、形象、易懂的特点,即使在初二开始安排了一些议论文,也都短小精炼,论点明确,论证层次少而清晰,使学生学习、练习都容易入手。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建议

1.要不断增强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

语文教师应是探究教学育德功能的“弄潮儿”,在深入理解、钻研教材时对教材体现出的思想与情感内涵保持激情,用高度的工作热情、深厚的才识与高超的教学艺术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寻找育德育智的最佳结合点,启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实现他们思想与情感的升华、进化,使课堂教学的智能训练、品德教育、美感陶冶与行为修正诸多作用融为一体。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做到与学生同心、同情、同感,又要保持施教者的清醒、主动地位,既能和学生融成一片,感染、打动学生,又能保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权威。语文教师只有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同学习,同感受,同思考,同共鸣,才能使学生进入善学、善思、善得的学习境界,教师在这时也就达到了“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不湿”的教育艺术境界。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目标

语文教师应加强指导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国旗下的讲话稿写作;指导学生编辑学校小报、墙报和黑板报;指导学生搞好第二课堂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与才能。宋学家朱熹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读这首诗,许多学生以为这是一首写景诗,“方方的小池塘,就像镜子般明亮,蓝天白云呀,一起在池水中荡漾。问池塘,你为什么这样清澈?池塘说:你看上面股股清水正往我这里淌。”多么美的意境呀!实际上,这首诗还有着更深刻的寓意,即从它的题目《观书有感》上可以找到答案,做学问的人要多读书、读好书才可以心明如镜,明辨是非。文字的表达往往是作者在特定情景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而汉字又具有灵活性、凝练性,所以,是否找到开启这段文字的金钥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国的语言文化,感受汉字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活哲理。

3.发挥德育在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作为正处在十五六岁年龄段的初中生,虽早已告别“人之初”的童年,但心理学上正处于第二次“断乳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他们的心理判断能力还较弱,这就更需要每一位为人师表者在教好书的同时,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工作,创造一个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也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的:“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时刻牢记“教之道,德为先。”的道理,不顾此失彼,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有意地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正处于成长和心理高速发育期的初中阶段学生来说,是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点上,语文教育较其他学科来说有着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纵观初中六册语文教材,它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了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了人间真挚的情感,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社戏》等名作名篇都是初中学生很好的德育教材。

参考文献:

篇12

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门类,语文在中国教育史上一直居于绝对的主流地位。而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轨迹也与人们的知识观息息相关。其中现代知识观与后现代知识观对语文教学改革影响极其巨大。

一、两种知识观的比较

近代知识观呈现出客观性、中立性、确定性、普遍性等特征。建立在上述特征基础上的近代知识观念呈现出强烈的独断性和专断性。

1.客观性、中立化的知识观念排除了认识主体在知识生成过程中的地位。真理成为了一种单纯的符合论,只有与外在客观本质相符合的认识才能被视作真理。无疑,这种知识观念假定了一个超验本质领域的存在,它是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样真理的获得无非是一种镜式的反映过程。

绝对主义真理观念必然导致专断主义和精英主义意识。客观化的真理观念要求真理的“发现者”祛除掉价值关切,以完全中立化的立场来客观地认识世界,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然而,芸芸众生却难以摆脱自身的一己私利和偏见。这样,真理的掌握大权便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社会少数精英身上。精英主义的真理意识排斥了普通民众对真理的分有权利。在绝对主义真理观念之下,现实社会分化成为全知的圣人与无知的民众之分。在此,具有嘲讽意味的事情出现了:主张客观性、中立化的绝对主义真理观却受到了权力等级话语的无情浸染。也正因为绝对主义真理观念的虚伪性,后结构主义者福柯认为知识是与权力控制分不开的。亦即“任何时期的·知识型’同时就是权力机制”。基于现代知识观的客观性、中立性、确定性、普遍性等特征,后现代知识观明确提出反价值中立性、反本质主义、反唯科学主义原则。

2、后现代主义认为科学是与利益、权力密切相关的,科学甚至已经成为了意识形态。美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卫·格里芬认为,社会对科学造成的影响是实质性的。他指出:“科学是一个相当偏私的参与者,利用自己的地位使某些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合法,而使另一些力量非法。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柯则认为,科学与权力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科学亦施行权力,权力亦能产生知识。“科学同样也施行权力,这些权力迫使你说某些话”。科学和权力相互交织,所谓的科学价值中立只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事情。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知识观力图建构一种总体性的知识,但这种努力有近乎痴情妄想。它认为,外在世界处于一种破碎的状态,“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客体支离破碎的时代,那些构筑世界的砖块业已土崩瓦解……我们不再相信有什么曾经一度存在过的原始总体性,也不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有一种终极总体性在等待着我们”。不仅如此,主体也在经历着一个碎裂过程,没有任何恒久的、稳定的东西存在,一切都是短暂的。这表明,试图依靠被肢解的主体在支离破碎的世界当中寻求内在本质的努力都将不可避免的失败。

这样,在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看来,没有什么西是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没有什么东西具有绝对的权威。所谓的权威、圣贤都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主观杜撰出来的东西而已。在当代课程改革中,这种知识观反映得异常明显。通过课程选择权与评价权的变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内部隐含着的知识观的变革。

二、课程选择权:由“封闭”到“开放”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校课程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进人到课程当中去,这是因为,课程是知识中的精华部分,进人课程的知识必须经过一定的选择和过滤,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一定标准的知识才能进人到课程体系当中去。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不同的知识观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也就导致了课程选择标准的差异性。

课程选择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来的:(1}谁拥有课程选择的权力?(2)课程选择的标准是什么?(3)课程的选择范围有多大?遵循上述思路,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这次语文课程改革进行追问:(1)语文课程的设置主体有什么变化?(2)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向度有什么变化?

(一)课程设置主体:由“国家垄断”格局,转为多层次共同开发课程的新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国家在语文课程的制定中扮演的是主导性角色。1985年前,我国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基本上采用的是国家统一管理的单一模式,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种全国上下“大一统”的局面尽管有利于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但很难适应各个地区的差异,造成了实际教学中的很多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在原国家教委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提出了“国家安排课程”和竺地方安排课程”,实现了建国以来课程管理政策的较大突破。但地方安排课程的比例依然很小,留给各地管理课程的余地还不大。以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为例,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课程”达9 458课时,占总课时(10 162课时)的93.1%,“地方安排课时”只有704课时,仅占总课时的6. 9%,而学校安排课程则完全没有。也就是说,尽管80年代以后,国家对课程设置的权限有所放松,但是地方与学校的参与仍然是微乎其微的,国家仍然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基[2001]17号)中,对课程管理的“国家主导”模式进行了较大改动,而是突出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且明确规定了各级管理者的任务,即教育部主要负责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地方则拟订国家课程的实施计划,规划地方课程,而学校则获得了明确的课程开发的权利:“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们可以看出,这次的语文课程改革非常注重打破语文课程设置的一元化,赋予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及管理的权力,力图让多种力量参与其中,以求设计出符合教育实际的语文课程。

文课程改革的这些举措表明,地方和学校正在由课程设置的“象征性主体”转向“参与性主体”,语文课程的设置正在由“完全国家课程”走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共存的格局。当然,在课程设置的三个主体之间的权力不是同等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必须符合国家的宏观课程政策。

(二)课程内容选择:从单一的“学科向度”到学科、社会、人本的“多元向度”

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注重“双基”,即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基础能力,在选择向度上极其关注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及逻辑顺序,并严格按照语文的知识体系编排教材。这种“学科向度”的选择方式的结果是,语文教材内容严格遵从学科逻辑系统,从而呈现高度的稳定性。这样做的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语文教材漠视社会的发展变化,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至于本来应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变成了语文知识的组合,学生对语文学习毫无热情。

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力图改变语文课程这种只面向学科自身的封闭状态,恢复语文课程的人文色彩,面向不断发展的社会,面向学生个人价值的提升。在教材的选文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材内容安排应避免烦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选文要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可见,这次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向度上也有多元化的趋势,即力图避免完全的“学科向度”,而要兼顾“社会向度”与“人文向度”,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又要促使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次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的设置主体、选择向度、选择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呈现出一种一致性:它们都在由一种“封闭”的特征转向“开放”,即开放课程的设置主体,开放课程的选择向度,开放课程的选择范围。

语文课程的选择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由“封闭”到“开放”的态势,这可以从知识观向度加以阐释。从知识观角度而言,传统语文课程选择的“封闭”特征是与现代科学主义知识观对“绝对真理”的推崇分不开的。绝对主义知识观具有精英主义气质,它剥夺了普通民众对真理的分有权。绝对主义的真理观反映到国家对课程的选择上,便表现为,只有少数的专家、学者才是某一个知识领域的权威人物,才可能接受国家的委托制定课程。而真正的教育实施者和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对于课程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他们必须绝对地相信课程的制定者,相信课本的知识就是本学科的精华,是最客观的、最有用的知识。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和个人知识在教学大纲以及教材面前是绝对微不足道的,是不应当进人到课程中去的。

后现代知识观对这种所谓的“专家知识”提出了质疑:是否专家的知识就意味着绝对的真理?在后现代知识观这里,“真理”的客观性并不存在,它所看到的是知识与权力的结合:真理只是一种话语上的霸权而已。传统知识观以“真理”的名义把知识进行了分等:最具有客观性的、可证实的自然知识在知识王国中具有最高的地位,而那些难以达到客观性的、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的知识则是没有科学价值的,或者是次级的知识。现代知识观的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了课程设计中的专家霸权,导致了对生活世界和社会真实的遗忘。不管愿意接受与否,在实践当中,原有的课程设计方式在事实上压制了差异性,漠视了知识的分立性和个人性存在。

这样,课程内容应当是开放的,整合的,变革的,没有固定的、不可逾越的框架与结论,没有谁应当包揽课程的制定,也没有谁能够为课程内容设置一个固定的选择尺度。赋予地方、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也有助于使课程更加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而课程内容选择向度和选择范围的扩大,也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多向度”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课程标准对传统语文课程的改革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三、课程组织权:由“紧密”到“松散”

所谓课程组织,即选入课程的知识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和实施。在传统的课程改革中,人们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对内容的改革,而很少把目光投向课程的组织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新教育社会学派等的崛起,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而在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当中,也十分注意在课程知识的组织方面进行改革。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方面的陈述。这种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组织重心由“微观”走向“宏观”

原有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尽而又细致的规定,并且对教师执行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有严格的控制。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教学大纲中,甚至对每个年级的教学篇目、课文的中心思想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中更多R的是“被动执行”,甚至,在“应试教育”盛行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对教学大纲具有绝对的“忠诚”,因为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与考试是息息相关的。

与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的新标准在对课程组织的控制上要明显宽松许多,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的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从课程标准的内容上看,它所着力的部分主要是从“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的宏观角度展开阐述,而很少就细小的类目进行规定。这样一来,学校与教师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的权力明显增大了。这也是语文课程所推行的“三级课程”的基本精神的反映,即要改变国家对语文课程的绝对主导地位,而让学校、教师等多种主体参与进来。

(二)打破学科本位,提倡学科之间的开放性

在过去的课程组织组织中,是以“分科课程”为基本理念的。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分科课程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有助于组织教学和评价,但是,“分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为了改变这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现象,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在保留语文学科特色的基础上,使语文课程向其他学科开放。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这些表述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对过去的完全学科本位的课程设计有了完整的认识,因而比较注意强调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开放,以培养学生完整的语文能力。

(三)注重生活化和实践性,首次提出“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围绕一本语文教材而展开,语文课程的实施也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在充满权威性的教材面前,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教材之外的知识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课程的组织几乎从未将它们考虑在内。但是,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一概念。“‘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应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大大扩大了课程的外延。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意识”的强调也是显而易见的: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课程资源”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课程组织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日常生活知识和语文学科知识的界限正在趋于模糊或融合之中。这样,生活知识的地位得到了认可,大大丰富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这些现象表明,对语文知识进行严密区分与组织的理念已经被淘汰,课程组织呈现出由“严密”转向“宽松”的趋势。新课程标准已经认识到,传统语文课程的“科学化”倾向正是语文课程不受欢迎的原因,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显然,只有在生活世界当中,语文课程才能找回自己的价值。

四、课程评价权:从“一元”到“多元”

由于现代知识观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认识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评价出现了一元化、单向度的特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内在的丰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气壮的表现,这也正是传统教育被斥为“应试教育”备受谴责的深层原因之一。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革除传统教学评价的这些弊端,并明确提出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既保留了传统评价理念的一些要素,同时也将后现代评价观的合理要素融人了其中,体现出了二者相结合的特色。概括地说,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下列走向:

1,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教育评价中,“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这表明新课程改革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工具理性主义泛滥给教育评价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明确指出,评价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在情感世界和认知世界内获得同步发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要“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终结性评价面对的是学生的“过去”,关注的是结果,只求学生能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究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漠不关心,“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摈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因此,新课程的评价更为关注学生求知与探索的过程,要求教师深人了解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索精神,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