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2-01 17:29: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物理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物理教学反思

篇1

我参加初中物理教学已有十余年,不看课本也能满堂讲完,每节课夸夸其谈,学生成绩却不够理想。实行新课程标准后给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契机,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改变和反思。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地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得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物理教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不注重能力培养,事实证明由于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地掌握,想提高成绩是很困难的。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于是我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合作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反思

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学理念。

我过去上课一切以我为中心,认为只要自己把该讲的都给学生讲了,学生就掌握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先都给他们讲讲就算尽到作教师的责任了。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结果事与愿违,有些问题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掌握不了。通过新课改的学习和自我深刻反思,我意识到物理教学要想教好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个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自主的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篇2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可以成为一个名师。”的确,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主要措施,借助于反思,教师可以明确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需要加强教学反思,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相对比较陌生,而且物理知识面进一步拓宽,为物理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加强物理教学反思,对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教学反思的内容

1.1 反思物理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的的是为了培养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培养对物理学的终身钻研精神,并通过物理学的研究来实现人生理想,实现对国家民族的振兴。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偏离了这个目标。

还要反思教学方式中新理念的运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认为物理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探究,而不是教师的教,因此必须反思教学中是否有旧瓶将装新酒的情况,是否有冠以新课改之名,行旧教学之实的现象。

1.2 反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教学技能等内容。因此反思教学设计需要从多角度进行。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必须为提高这些能力而服务,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高效、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等。例如:

教学过程也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程序也是知识,合理科学的程序有助于提高效率,发展能力,物理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由浅入深,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体现了物理学的知识等。

1.3 反思教学效果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有两类,一是近期效果,表现为学生的成绩,一是远期效果,表现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对物理学的热爱、对物理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急功近利,必然采取杀鸡取卵式的教学方式,而忽视对远期效果的重视。因此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做到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互相兼顾,尤其要重视远期效果,因为近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师到学生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1.4 反思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再也不是从前的师道尊严型的师生关系,也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中的首席。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传统的沿续,还是真正转变了角色,改变了师生关系。这种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师俯下身子对学生,而是把学生还原为成长中的人的角色,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转变,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体验民主意识。

2 教学反思信息的来源

教学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反思信息的来源也有多种,反思的方式是比较多的,常见的反思方式有以下几种:

2.1 课堂观察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的学习表现都在课堂中反映出来,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发现学生的各种不同表现,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观察课堂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观察学生的表情,观察学生手中的动作,观察学生的眼神等。

2.2 师生交流

师生交流也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包括课内交流和课后交流,当然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交流才会有实效,学生才会信任教师,向教师说实话,教师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课内的教学互动,课后的师生交往,这些都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渠道。

2.3 作业反馈

作业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巩固和检测手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都会程度不同地表现在作业中,教师在批阅作业时都会发现学生的学习表现,因此教师要善于记录作业问题,及时总结,由作业引起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学生作业的中各种错误都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表现,只要认真总结记录,就能发现学生学习中规律性的东西。

2.4 案例分析

学生学习的个案,许多具有代表性,包括某一学习环节的案例,也包括具体学生的案例,分析学习案例,既可以总结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指导,也可以总结教训,为下一次教学提供警示。例如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个别学生特别喜欢物理或不喜欢物理课等。

2.5 试卷分析

学生的检测试卷也是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主要渠道,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养成情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会在试卷中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阅卷中要及时记录试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2.6 实验表现分析

学生的物理实验是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学生平常的习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在学生实验中表现出来,例如:学生在实验中是否积极动手,大胆参与,是否对实验要领掌握得准确,是否有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对实验中出出的现象如何分析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反馈内容。

2.7 问卷调查

篇3

第一次学习指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物理的某个知识点、概念定律定理等。物理中某个知识点的第一次学习,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结构,通过降低台阶,减少学习障碍,突出物理学习主题,使学生形成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按照物理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认真给学生进行讲解,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浸透,使学生初次学习时形成对知识的正确、全面的认识,并利用该知识点解决或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不能急于求成。在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习方法、分析方法的浸透教学,这是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物理,应用物理知识解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例如:物理研究对象的选择确定;受力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分析,识图作图,数学知识合理恰当的运用等。

二、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中职阶段物理概念的形成,是在大量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或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必须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充分动手、动口、动脑,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全面掌握规律的实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符合逻辑,除去这些最基本要求外,在课堂上还要善于设疑、勤于导疑、乐于答疑,相信学生,让学生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回答,在学生思维受阻或者出现偏差时,加以适当的启导。教师要给学生思考回答、解决问题的时间,既要教学又要导学,多种角色互换,在教学中做到启迪智慧,培养能力。

三、注重实验教学

有些教师、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以为做不做实验效果差不多,这种想法做法是极端错误的。在物理教材中所规定的实验应该说是很典型但也很有限的,而学生在学校时物理知识的直接获取几乎都是通过实验,如果这些实验不让学生很好地实际操作,不仅对现阶段学习不利,而且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因此我们应加强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都应给予足够重视。演示实验立足物理原理,力求实验现象清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学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应变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在实验中注重实验步骤,尤其是更应让学生掌握对实验仪器的使用,仪器的使用不能仅局限于一个实验、一种方法,通过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对理解物理原理、物理知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理解物理公式也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还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实验对学生物理的学习和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习潜力、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有些作用是教师包括学生本身想不到的,这种作用是“说教”所不能达到的。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在学生学习中发现,学生从纸介质获取的物理信息有限,而且由于学习时间紧张,很难抽出时间来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另外纸介质表达的信息缺乏动感和滞后性。以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学生所能做的实验是很有限的,有些实验难以完成。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优势,演示一些物理实验,使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实验方法同时获取其他的物理信息。例如航天、原子物理等。利用多媒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途径,也是帮助学生了解物理仪器使用的一种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同样帮助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物理原理加强理解掌握,同时改正错误的认识、错误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观念。

五、习题训练原则

在中职阶段利用物理知识解题可以说是对所学知识的直接运用,同时解题也是巩固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因此掌握好习题训练原则至关重要,如何搞好习题训练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选择习题应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学习初级阶段或者正在学习新知识时,习题选择应具有基础性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练习,避免“偏、难、怪”;应具有针对性,针对课堂所教,课堂所学,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绝不能选一些无用的与本次课无关的题目。这样不仅会冲淡所学重点,而且会使学生分散精力体力,更重要的是会对学生学习物理起到误导作用,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

2.选择习题要注意量力性、层次性、难度适中。习题太容易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习题太难则学生不能完成,达不到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题”,挫伤学生的解题信心。因此题目难度综合程度应适中,符合学生当时的知识水平,解题能力水平。同时选择的习题应反映出运用知识、解题方法的代表性、典型性,题目还应起到衔接作用。

篇4

教学课后反思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

1.1教W内容方面

(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

(2)对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

1.2教学过程方面

(1)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

(4)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

(5)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其它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

(6)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

1.3教学策略方面

(1)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自身密切相关;

(2)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

(3)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创新策略;

(4)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2课后反思的重点

2.1思成败――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课堂教学抑或超乎所想的顺利,抑或不尽如人意.一堂课可因教师一句幽默奇妙的导语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也可能因教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教法的采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讲得多而学生兴趣全无;也可因一个环节的遗漏或疏忽而走错路、走回头路等.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

2.2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与学是两种个体间发生的知识传递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为学习主体.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了解的程度等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着课堂气氛与授课效果.相反,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学生的疲劳状态、学生的知识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两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制,影响着课堂效果.例如,在八年级物理“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先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发学生猜想,如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从细管向乒乓球吹气等,使学生依据平时的经验引发猜想,然后实际操作,从简单的实验现象得出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在反思中要思考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的途径发展新课标提倡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鉴于此,课毕就该及时反馈,将课堂上师生表现与授课质量进行及时分析、综合登记,以帮助自己在日后备课、授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分析.

2.3综合比较――写教与学

教学反思记录应该是说课的外延,它与说课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备课――授课――写教学反思”的程序.一节课过去了,教师教法应用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与教学要求是否相符,这都是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如在讲授压强时,通过练习让学生从中了解密度均匀、高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物体在平面上产生的压强与其底面积无关.这样,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的认识有了一个铺垫的作用,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也有了一个说服作用.教师应及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原因综合归纳出来,记录在教学笔记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2.4扣准要点――写特点与实际

在平时的教学中,上一节好课不容易,一节课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节课能有特色,能有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学反思中就可以把闪光点扼要地记上,写下该节课之特点,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但教材编排时将该内容放在了这一章的第一节,先认识功,再学习机械能,让学生的学习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借鉴了以往授课的经验中,将机械能的学习置于本章的开始,先认识了能量,然后引出物体具有了机械能,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现有章可循.因此,有益的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学创新有了智慧的沃土.

2.5捕捉灵感――写遐想

笔者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灵感的涌现而穿插其中,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讲者绘声绘色,听者津津有味,课堂顿时充满勃勃生机.它能帮助我们拓展思维空间,引导自己与学生进行遐想,并徜徉其间.这样愈是多想,想得愈是透彻.所以教师应及时把诸如此类的小插曲(幽默的谈吐、实验中的亮点……)所产生的效果,记录在教学反思之中,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同样,对于课堂中节外生枝的实例也应及时记录,吸取教训.

3写好课后反思要注意的问题

3.1要有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物理教学改革的大潮中

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新事物,每时每刻都有新现象、新动向、新问题.正是在探索新生事物的来龙去脉中,把握其发展态势.在深入探索之中,我们才能获得体验,才能感到有言可发,并在总结探索中提升出新的规律.

3.2要想有所发现,还必须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底蕴

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教改成果,还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新知识奠定基础,否则将很难有所作为.

3.3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

在上完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思一节课的成败得失,并及时做好记录.课后的教学反思,虽然点点滴滴,但它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出自于教师深刻的思考,是教师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贵的.

3.4要善于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经常看自己所写的教后记录,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方法,抛开肤浅的、表面性的东西,注重对现象的揭示和规律的发现.

篇5

一名教师的成长,最显著的标志是他能及时并不断地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在反思中总结、进步,最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此,国外有学者总结教师的成长是经验加上反思。新课改的实施呼唤着教师要善于反思,不要做一个上课的机器人,要做一名研究者、思考者、知识的传递者。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相比中小学深度与广度有了很大提高,难度更是相应加大。一些概念原理具有了高度抽象性思辨性,这对于复杂思维能力并没得到严格训练的中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吸收消化,就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这也更迫切要求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把教学反思提上议事日程。

一、正确理解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杜威对教学和教师的反思就非常重视,在1910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大力倡导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他认为教师的反思是对问题的困惑,反思的过程是分析、假设、推理,然后经过检验形成最终的结果,从而解决最终的问题。衡量一名教师的优劣,肯定要看他是否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只有进行反思,教师才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思考发现的问题,最后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批判,有意识地进行教学的再思考,从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行动是对自己教学的重新考量,有意识地进行二次探讨。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教书匠是人人会做的,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却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的。

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提倡教师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这个研究主要的内容就是要进行教学反思,并且形成一种经常性的、能够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反思,比如,对教学进行检查、分析、调整、修正、补充等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教学日益优化和提高,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

教学反思可以作为教师日常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开展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教研实践活动。积极提倡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成果,从而在实践中总结和提高。

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如果教师只是把教学作为一种展现知识和表演讲课技艺的舞台,那么教学只能是浮浅的。教师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可以更进一步地证明教学是一种实践智慧的体现,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学技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应考能力。

三、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策略

1.反思物理教学中的理论。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而应该放眼物理学及物理教学理论中。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对自己一个学期来的教学进行反思,也可以借鉴别人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进行思考。

有效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学理论是指导物理教学实践的源泉。教学理论反思,应该以教学实践作为支点,充分考量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等四大因素。把教学作为一次师生对话的过程,师生在教学中有效沟通,共同完成教学内容。所以,教师要在教学理念和理论中进行反思。

比如,我在进行《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时,通过学习别人的教学理论,认识到物理知识的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现实质性的提高。我采取先介绍能量守恒定律的产生,然后再解释其具体的内容。学生在别人科学发现的感召下,激发了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

2.在教学案例中进行反思。物理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教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都会发生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故事。在这样的故事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规律,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些故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从中总结出教学规律,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工作。

案例就是教学中产生和出现的一些特殊教学实例。对案例的反思就是对教学故事的剖析。教师反思的教学案例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教师在自己教学中发现的案例可以应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别人的教学案例可以应用教学理论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别人的课堂教学,从中捕捉到一些闪光点,借鉴到自己的教学中。

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地进行学习,以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思是一种探究的过程,是对发现的问题寻找解决策略的过程,长此以往,形成探究的习惯、反思的习惯,保证教学水平的逐步提升。

一名物理教师,如果不能随时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善于寻找自己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就不能很好地利用别人的成功经验,也不能看到自己教学中的优势和劣势,想提高教学质量很难。因此,在反思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冷静的回味,对教学不再是就事论事,而是总结和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

篇6

一、物理教学中重视反思,对于教师发展有促进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地研究物理教学,还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1.在物理教学中要学会取舍,要活用教材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新教学方法,经常会遇到这种尴尬,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真正理解驾驭教材,在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认真备课,综合把握,高屋建瓴地对教材灵活运用.经过几年的物理教学尝试,我现在已能做到游刃有余了.

2.正确理解新课改,积极推行新课改

在推行新课改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起到了组织、指导、协调的作用.所有这些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也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过分强调方法的花样性,而忽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新课改,积极推行新课改,既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又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要找好两者的切入点.

3.新课改要和本地实际相结合

对于贫困地区,经济落后,教育水平相对低,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查阅某某网站或用投影仪、录像等多媒体仪器,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密切联系实际,和本地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教学着眼于实际教学目标,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行教学改革,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4.推行新课改,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虽然早已开始新课程改革,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想没有发生实质变化,“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大行其道.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性大于主动性,学习习惯差.解决的关键在于“饶了学生”,还学生的好奇心,恢复学生的求知欲,不要过早地让学生背上包袱,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物理教学中重视反思,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反思教学理念

过去上课,我是主角,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先都讲了,就认为尽到做教师的责任了,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结果事与愿违,许多问题讲了,学生遇到了还是错,其实并没有提高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意识到要想教好物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中心.

2.反思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课题,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研究性课题,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对于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容,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主动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人类建立科学大厦的全过程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经常是教师讲概念、规律,然后进行大量的训练,学生苦不堪言,感到空洞乏味.教师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本学科知识与技术、社会以及相关学科间的关系来进行教学.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观点和概念,不是死记公式解题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应该是理解观点和概念,不是死记公式解题.

篇7

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不对教学做认真的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对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物体的运动和变化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师采用。

三、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第一,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语言是意识的外化形式,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动听的语言,既使学生享受美妙的语言,又对物理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再加上对语言的灵活操作,恰当地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愉悦的感受。

第二,板书精致。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激励和鼓舞,学生会爱屋及乌,学好物理。各种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使之产生共鸣,让物理课“美味”飘“香”。

第三,规范实验。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

四、教学课后的反思

篇8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认真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发现利用“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五步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新课标中,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设置适量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新知识的主动获取活动中,并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究活动,快速、有效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此,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五步教学法”的一些尝试性做法和心得体会。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起点和关键点,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探究环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群体兴趣爱好,创设的情景要有利于问题的顺利导出。因为通过预习,课本上的问题学生已经思考过,有的可能已经找到了结论,学生这时提出的问题会很快趋向一致,探究的兴趣就将大打折扣。教师可以采用逆向提问的方式或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做法,从生活经历和物理史实等叙述中诱导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由于问题都是师生的活动经历或物理史实,自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可能性

分析问题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应把猜想和假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分析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够深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思维,多角度、全方位地来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问题,把探究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材和教师的既定方案不一致,教师也要允许它的存在。教师的问题只是为了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学生的问题是为了学习未知的知识,如果学生的猜想和教师的完全相同,那后面的探究就没有必要,也没有趣味可言了。

三、设计有效实验方案

在新课标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中,确定解决方案对验证解决前两个环节的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完全让学生独立进行,坚决不能插手代劳。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方案,才能体现学生在整个探究式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果老师一厢情愿地代劳,只能是在搞新课改的形,行传统教学的质,学生仍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实验方案,不可能从中学到多少技能,也不可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最好的做法是将学生按照能力的高低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猜想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由于是共同动手,又有已有知识作铺垫,经过讨论和推敲,学生一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方案。教师可以在审查实验方案的时候巧妙地进行指正或者干脆放手不管,只要不会造成严重的实验后果,让他们自己在实验中发现错误和不足,自己边实验边改正,也是培养创新技能的一种好方法,有时可能还会得到“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进行实验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有趣有效的猜想和假设、再完美的实验设计都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教师应通过巡视的方式指导学生按照本组的既定实验设计组装仪器,正确进行实验,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并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作全方位的思考,通过实验记录的比较和相关处理,正确归纳出科学的结论,并与猜想和假设进行参照对比。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未预见到的意外情况,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对该现象作全方位的思考和实验检验。

五、成果交流分享与提高

篇9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青泥湾中学)

反思一、教师要敢于创新

作为一个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自己在教学行为中更应大胆创新,比如在对待教材上、课堂结构上都可以突破常规来进行教学。

我在教乐音的特征时,就对教材做了改动。第一,我改变了教材上的知识顺序。首先从频率、振幅这两个概念上着手,让学生理解频率是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也就是我们唱歌时声带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振幅是物体振动的幅度(结合手势),也就是我们唱歌时,声带的振动幅度。然后再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第二,我用了更易操作、效果更好、学生参与面更大的实验替代了教材上有一定局限性的实验。即用敲击桌面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纸团蹦的高低代替教材上的音叉叉股弹乒乓球的实验,学生很轻松就总结出: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也就越大。第三,我一改课堂中间不唱歌的习惯。即在学生已明白“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后,大胆地让全班学生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声音唱两遍“1、2、3、4、5、6、7、i”,这时让他们自己讨论两次唱法中,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再让意见不同的代表人物站起来辩论,在辩论中他们对音调、响度这两个不容易理解的概念理解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在上述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已有了一定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直接讲述频率和振幅这两个概念,同时注重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一来打破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神秘感,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使学生增加了对科学的感悟和体验,教学效果很好。这个创新让我自己也有成就感,以后的教学还要不断尝试各种新方式。

反思二、生活用品也可以是教学资源

物理教学中有好多实验可以用生活中的用品来代替或补充实验器材,下面就是我用一次性茶杯做物理实验的情况。

由于一次性茶杯质量小,质地柔软,便于加工,不易破碎,我在课堂上也多次使用。

1.测量液体温度

用一次性茶杯代替烧杯,给各个学习小组分别发三个茶杯,并分别装热水、温水、冷水,先让学生用手感知并估计水温,再用温度计测量和比较。

2.讲解流体压强时

篇10

反思作为当今教学中的基本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职物理教师所采用,凡是优秀的物理老师都善于归纳出以往在教学活动里所发生的事情,从回忆思考中总结出教学经验和问题,让自己的物理教学水平不断朝着新的高度所迈进。当今现实的教育状况给很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思的目的也不仅仅表现为思考,它还要求思考意识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出高职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智慧以及解决学生具体的物理解题困难。

一、高职院校物理学生解题时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解题能力的状况是检验老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虽然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物理领域内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单纯地通过物理题目测试,但是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状况却能够从物理解题过程中所窥探出来。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解题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从量变逐渐转为质变的过程,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但是以目前的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进行物理解题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认识上出现错误

在高职院校物理课程的学习当中,学生长期都存在一种错误性的普遍观念,即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的学习解题只要记住某些重要的公式和定律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想法直接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迷失方向,在面对一些物理实际应用问题时,他们往往对解题的操作方法束手无策。这样一来,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就得不到有效的夯实,老师要想培养这部分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就显得非常困难。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物理学了要理解一些概念、公式、定律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物理概念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世界是一个什么样子;物理定律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世界为什么会是那个样子的;而物理的思维方式则是让学生主观能动性地发现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总结出最终的物理学规律。毫无疑问,物理思维方式的培养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帮助是最大的,而部分学生将物理学习的目标仅仅局限于物理概念,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不利于学生提高物理解题能力。

(二)部分学生对物理对象和物理过程关注不明确

任何物理问题都涉及到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等方面的要素,一个物理题目之所以让学生们理解困难,往往就在于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对象和物理过程种类繁多,并且对象之间还发生相互的关联作用,使物理问题结构思维变得相当复杂和曲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会碰到这些对象多、过程多的物理难题,他们解题显得异常困难就在于对这些物理对象和物理过程缺乏明确的关注。其实,只有明确了物理对象和关注了物理过程才是最有效的解题办法,例如在对物体受力的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题的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要将明确物理对象、理解物理过程放在首要的位置。这样学生才更容易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模型,物理解题才做好了第一步。

(三)部分学生在物理审题时缺乏对关键词句的解读

审题是物理解题的第一步,简单来说审题的过程就是挑选关键词和关键句来进行理解的过程,由此可见理解好关键词、关键句对于物理解题的帮助是极大的。然而,更多的同学在进行物理解题时往往只对题目中最后的问题着重关注,而对前文一大段信息的描述一扫而过,直接忽略了审题的步骤。例如,在物理题目当中会出现很多表示程度的副词“缓慢地”、“轻轻地”、“突然地”、“迅速地”等,在力学物理题目中,这些程度副词就作为一个隐含式的关键词,“弹簧轻轻地被拉起”这句话就表示弹簧此时的运动没有初速度,学生在物理公式计算当中就应该把初速度这一个变量因素忽略剔除掉。所以,学生如果在物理解题中不认真地进行审题工作,那么想正确解答出物理题目就十分困难了。

因此,上述这些高职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所发生的困难问题势必会阻碍到物理教学的向前发展。一方面,一部分学生没有对科学的物理解题方法进行反射性思考,也就总结不出正确的物理学习经验,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思想以及人格上自信心的缺失,这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培养物理应用型人才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物理教师也应该采取反思行为,利用自己的教学优势在物理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彻底改变高职学生在物理解题方面困难的局面。老师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才能成功开辟出一条促进高职物理学生解题能力的道路。

二、提高高职物理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反思措施

(一)培养学生们规范化的解题和学习习惯

物理学的解题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学生在进行解题操作步骤的第一步就是要看题审题,明确题目中所描述的物理对象和物理过程,然后再来找出题目中条件的已知量和题目要求求解的未知量,特别是要关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最后学生将题目中所给出的物理量和课本中的原理知识点有逻辑性地结合起来,在头脑中形成解构问题的物理模型,并综合相对应的物理学规律计算得出最终答案。和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自身基础知识体系的薄弱和学习行为习惯的欠佳,首先强调的应该是物理解题的规范性,其次才应该在做好规范性的基础上逐渐提升正确性。

为了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规范化讲解示范。特别是在日常的课堂讲解中,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解题时要按照物理知识为指导,进行严格地推理论证,为学生的规范化解题作答提供模仿借鉴作用。一旦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不恰当的错误,老师也要及时指出和纠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从学生害怕做题和讨厌做题朝着享受做题的方向转变,从而培养起他们良好的物理解题习惯。

(二)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其物理解题的综合能力

物理解题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将所学习到的物理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的环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加深化印象。特别是高职院校物理物理知识的学习,重点就是将学生所学物理学科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专业技能,学生要想拥有优秀的物理学专业技能就必须从积累物理化的思维方式开始,慢慢发展为具备良好物理思维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因此,高职物理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以解决物理问题为载体,突出表现物理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与特点,无时无刻都将物理学的思维方式融入到解决物理问题的步骤当中,以训练学生优秀的物理思维。

此外,在物理学的教学方法上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例如老师针对学生身边所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创建出物理情景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思维的思考方法来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这样一来,学生才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物理学的研究学习方法,真正做到通过对物理现象最初的观察和理解,逐步拓展到对物理解题方法的实践中去,然后在不断的物理解题实践中培养自身的物理思维,运用已经掌握成熟的物理思维方式再来对物理解题工作进行进一步指导。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使得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认识实践中提高物理解题的能力。

(三)合理选择物理训练题目,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物理学习当中的测试题目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教师在选择物理训练习题时应该以真实的物理现象或者社会实际当中符合相关物理科技水平的背景作为基本原则,让学生们感受到物理现象和物理研究方法离他们的距离并不是遥不可及。同时,面对那些思维刁钻的难题和怪题,老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必须完全摒弃,这种题目既不能以科学的方式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而且还会打击到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外,不是做越多的物理题目就越能训练出学生的解题技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一个物理知识点对应一种题目类型设置。学生解答一道物理题目会运用多种解法,或者是同一种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才是教师应该培养的正确方向。否则学生一旦陷入重复做题的怪圈,就很难从量的积累转换为质的提高。在高职物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实际条件下,不断增加做题量只会造成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师应该从训练学生基础知识点的入手,让学生在适量的做题过程中不断夯实基础知识,针对解题水平不同的同学实施不同的指导方法,注重因材施教。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贯通,有助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尽管学生在物理解题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问题,但是随着教师将反思的精神应用到实际的物理教学工作中以后,这种问题逐渐迎刃而解,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促进。

参考文献:

[1]杨亚提,许娟,马海龙,马亚团.物理化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

[2]连文星,连.浅议科学思维方法教育的紧迫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3]胡林.大学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学思想和研究方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

[4]宋春荣,刘协权,赵建君.从大学物理教学谈人文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

[5]邱昌东.新建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2010(05)

篇11

早在1910 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 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新课程下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篇12

近年来,反思性教学成为备受教学界青睐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养理论。反思被认为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作为物理教师,我们需要经历一个“专业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思,即重新审视我们的物理教育教学行为,看看是否能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够从教育学的角度去了解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去认识自己,我们就能根据学生的差异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一、物理教学反思的内涵

物理教学反思是指物理教师以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这一活动以探索和解决物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最终目的。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它以观察实验为基础。通过理性思维提出假说后,仍要回到实验去检验,才能上升为理论,这就决定了物理教师言必有物(现象、事实)、以物论理;言必有据(概念、规律的建立是在观察、实验之后)。而且作为物理教师,要求在观察和实验操作上能作示范,心灵手巧,能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还有,物理学科不仅体现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还体现出社会伦理、爱国情怀、求美信善的人文精神,其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涵决定了物理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表现……显然,要做好上述工作,需要一个反思的过程,必须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备课与课堂教学,记录自己的感受、体会、评价及修订,总结积累教学经验,使得我们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物理教学反思的特征

1.物理教学反思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实践活动,物理教学的反思不是经验型教师教学后简单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情况的反思,而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研究意义的反思。二是它用科学和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教学主体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千方百计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物理教学反思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直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

2.物理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教学中教师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学,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许多反思性教学专家认为“当人们努力追求合理性,并确证观念与行动,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欣赏时,就要激励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

案例:一位物理教师在设计《平面镜成像》一课的教学方案时,就几度修改,反复研究,使整节课设计更趁合理。起初由于探究目标不明确,学生盲目实验,不假思考去做实脸,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像与物等大。经过反复思考以及教学实践,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首先让学生讨论:①为什么用玻璃而不用平面镜做实脸?②为什么一支蜡烛点燃而另一支蜡烛不点燃?③为什么用两支等大的蜡烛?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探究目标,然后再动手操作。这样,学生操作顺利,而且有同学把两支等大的蜡烛换为四根蜡烛,两根等大,另两根一长一短,更好地说明了像与物等大。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三、物理教学反思的基本类型

根据物理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教学程序,反思性物理教学实践一般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教学实践活动前的反思

这种类型的反思主要在教学设计阶段进行。要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备课时,经常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①自己或他人以前在教授这一教学内容(或相关内容)时,曾遇到哪些问题?是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决的?效果如何?②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预测学生在学习这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新的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

2.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

主要是解决学生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随机应变能力)。实践证明,课中有效的反思,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

主要是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它包括对教学理念、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备完课,上完课,不是教学的结束,而应当使课后反思成为完善设计、创新设计的延续。回首反省,成功与失败,高兴与沮丧,机智与遗憾,以及瞬时的灵感,都是课后反思的绝佳素材。将这些东西加以回味,进行点滴的积累,通过简洁的追记、整理,就为今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某些教学难点出现课堂气氛沉闷时,你是如何进行有效调控的?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教学环节没有按计划实施?为什么?效果如何?是否出现了令你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再教这一内容,教学设计方案还可以做怎样的更改?等等。

请看一个课后反思的案例:

一位物理教师在讲授“熔化与凝固”一节时,她首先利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了一些常见的晶体与非晶体,使学生初步认识了晶体与非晶体。接着带领同学们探究固体的熔化与凝固规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位老师问同学们怎样把水变成冰?同学们说:放到冰箱里去冷冻。老师说:今天我给每个同学带来了一个“小冰箱”。听到这里,同学们异常兴奋。然后教师让学生把两种固体搅拌在一起,然后把盛有少量水的小试管放到烧杯中,小试管中的水就会凝固。这个“小冰箱”对学生的刺激太强烈了,以至于接下来老师说的话、提的要求90%以上的学生都没听,他们的兴趣全集中在使小试管中的水变为冰上面。课下经过反思这节课,认识到应该首先明确实验中应该观察什么?记录哪些数据与现象?温度计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然后再介绍“小冰箱”,解释“小冰箱”的原理,引导学生过渡到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中。这样安排才比较合理。

在以上的课后反思中,教师虽然准备了一个非常好的实验,但是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但是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策略和行为,制定了改变教学行为的计划。作为反思的结果,她将来的课堂教学很有可能会比以前更好。

反思的对象有许许多多,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当上完一堂课后对这节课的感受,肯定会比课前备课时的感受更为深刻,同时结合作业批改,更能从中体会该课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所以我们可以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学对象的反思、教学方式的反思;或者是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是否科学与完善的反思、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课堂提问的反思、对课堂板书的反思、对作业布置的教学反思、对作业反馈作用的反思、对考试后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秩序的反思、对课件使用的反思等。

实践了再反思,反思了再实践。只有在这样千锤百炼下的教学才是真正学生想要的;才能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而且是个性化地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