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7:29: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物理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参加初中物理教学已有十余年,不看课本也能满堂讲完,每节课夸夸其谈,学生成绩却不够理想。实行新课程标准后给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契机,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改变和反思。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地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得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物理教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不注重能力培养,事实证明由于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地掌握,想提高成绩是很困难的。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于是我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合作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反思
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学理念。
我过去上课一切以我为中心,认为只要自己把该讲的都给学生讲了,学生就掌握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先都给他们讲讲就算尽到作教师的责任了。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结果事与愿违,有些问题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掌握不了。通过新课改的学习和自我深刻反思,我意识到物理教学要想教好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个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自主的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可以成为一个名师。”的确,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主要措施,借助于反思,教师可以明确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需要加强教学反思,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相对比较陌生,而且物理知识面进一步拓宽,为物理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加强物理教学反思,对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教学反思的内容
1.1 反思物理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的的是为了培养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培养对物理学的终身钻研精神,并通过物理学的研究来实现人生理想,实现对国家民族的振兴。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偏离了这个目标。
还要反思教学方式中新理念的运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认为物理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探究,而不是教师的教,因此必须反思教学中是否有旧瓶将装新酒的情况,是否有冠以新课改之名,行旧教学之实的现象。
1.2 反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教学技能等内容。因此反思教学设计需要从多角度进行。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必须为提高这些能力而服务,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高效、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等。例如:
教学过程也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程序也是知识,合理科学的程序有助于提高效率,发展能力,物理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由浅入深,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体现了物理学的知识等。
1.3 反思教学效果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有两类,一是近期效果,表现为学生的成绩,一是远期效果,表现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对物理学的热爱、对物理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急功近利,必然采取杀鸡取卵式的教学方式,而忽视对远期效果的重视。因此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做到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互相兼顾,尤其要重视远期效果,因为近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师到学生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1.4 反思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再也不是从前的师道尊严型的师生关系,也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中的首席。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传统的沿续,还是真正转变了角色,改变了师生关系。这种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师俯下身子对学生,而是把学生还原为成长中的人的角色,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转变,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体验民主意识。
2 教学反思信息的来源
教学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反思信息的来源也有多种,反思的方式是比较多的,常见的反思方式有以下几种:
2.1 课堂观察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的学习表现都在课堂中反映出来,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发现学生的各种不同表现,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观察课堂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观察学生的表情,观察学生手中的动作,观察学生的眼神等。
2.2 师生交流
师生交流也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包括课内交流和课后交流,当然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交流才会有实效,学生才会信任教师,向教师说实话,教师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课内的教学互动,课后的师生交往,这些都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渠道。
2.3 作业反馈
作业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巩固和检测手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都会程度不同地表现在作业中,教师在批阅作业时都会发现学生的学习表现,因此教师要善于记录作业问题,及时总结,由作业引起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学生作业的中各种错误都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表现,只要认真总结记录,就能发现学生学习中规律性的东西。
2.4 案例分析
学生学习的个案,许多具有代表性,包括某一学习环节的案例,也包括具体学生的案例,分析学习案例,既可以总结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指导,也可以总结教训,为下一次教学提供警示。例如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个别学生特别喜欢物理或不喜欢物理课等。
2.5 试卷分析
学生的检测试卷也是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主要渠道,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养成情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会在试卷中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阅卷中要及时记录试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2.6 实验表现分析
学生的物理实验是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学生平常的习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在学生实验中表现出来,例如:学生在实验中是否积极动手,大胆参与,是否对实验要领掌握得准确,是否有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对实验中出出的现象如何分析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反馈内容。
2.7 问卷调查
第一次学习指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物理的某个知识点、概念定律定理等。物理中某个知识点的第一次学习,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结构,通过降低台阶,减少学习障碍,突出物理学习主题,使学生形成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按照物理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认真给学生进行讲解,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浸透,使学生初次学习时形成对知识的正确、全面的认识,并利用该知识点解决或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不能急于求成。在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习方法、分析方法的浸透教学,这是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物理,应用物理知识解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例如:物理研究对象的选择确定;受力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分析,识图作图,数学知识合理恰当的运用等。
二、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中职阶段物理概念的形成,是在大量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或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必须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充分动手、动口、动脑,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全面掌握规律的实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符合逻辑,除去这些最基本要求外,在课堂上还要善于设疑、勤于导疑、乐于答疑,相信学生,让学生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回答,在学生思维受阻或者出现偏差时,加以适当的启导。教师要给学生思考回答、解决问题的时间,既要教学又要导学,多种角色互换,在教学中做到启迪智慧,培养能力。
三、注重实验教学
有些教师、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以为做不做实验效果差不多,这种想法做法是极端错误的。在物理教材中所规定的实验应该说是很典型但也很有限的,而学生在学校时物理知识的直接获取几乎都是通过实验,如果这些实验不让学生很好地实际操作,不仅对现阶段学习不利,而且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因此我们应加强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都应给予足够重视。演示实验立足物理原理,力求实验现象清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学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应变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在实验中注重实验步骤,尤其是更应让学生掌握对实验仪器的使用,仪器的使用不能仅局限于一个实验、一种方法,通过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对理解物理原理、物理知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理解物理公式也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还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实验对学生物理的学习和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习潜力、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有些作用是教师包括学生本身想不到的,这种作用是“说教”所不能达到的。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在学生学习中发现,学生从纸介质获取的物理信息有限,而且由于学习时间紧张,很难抽出时间来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另外纸介质表达的信息缺乏动感和滞后性。以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学生所能做的实验是很有限的,有些实验难以完成。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优势,演示一些物理实验,使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实验方法同时获取其他的物理信息。例如航天、原子物理等。利用多媒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途径,也是帮助学生了解物理仪器使用的一种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同样帮助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物理原理加强理解掌握,同时改正错误的认识、错误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观念。
五、习题训练原则
在中职阶段利用物理知识解题可以说是对所学知识的直接运用,同时解题也是巩固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因此掌握好习题训练原则至关重要,如何搞好习题训练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选择习题应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学习初级阶段或者正在学习新知识时,习题选择应具有基础性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练习,避免“偏、难、怪”;应具有针对性,针对课堂所教,课堂所学,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绝不能选一些无用的与本次课无关的题目。这样不仅会冲淡所学重点,而且会使学生分散精力体力,更重要的是会对学生学习物理起到误导作用,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
2.选择习题要注意量力性、层次性、难度适中。习题太容易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习题太难则学生不能完成,达不到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题”,挫伤学生的解题信心。因此题目难度综合程度应适中,符合学生当时的知识水平,解题能力水平。同时选择的习题应反映出运用知识、解题方法的代表性、典型性,题目还应起到衔接作用。
教学课后反思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
1.1教W内容方面
(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
(2)对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
1.2教学过程方面
(1)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
(4)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
(5)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其它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
(6)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
1.3教学策略方面
(1)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自身密切相关;
(2)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
(3)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创新策略;
(4)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2课后反思的重点
2.1思成败――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课堂教学抑或超乎所想的顺利,抑或不尽如人意.一堂课可因教师一句幽默奇妙的导语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也可能因教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教法的采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讲得多而学生兴趣全无;也可因一个环节的遗漏或疏忽而走错路、走回头路等.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
2.2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与学是两种个体间发生的知识传递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为学习主体.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了解的程度等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着课堂气氛与授课效果.相反,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学生的疲劳状态、学生的知识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两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制,影响着课堂效果.例如,在八年级物理“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先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发学生猜想,如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从细管向乒乓球吹气等,使学生依据平时的经验引发猜想,然后实际操作,从简单的实验现象得出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在反思中要思考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的途径发展新课标提倡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鉴于此,课毕就该及时反馈,将课堂上师生表现与授课质量进行及时分析、综合登记,以帮助自己在日后备课、授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分析.
2.3综合比较――写教与学
教学反思记录应该是说课的外延,它与说课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备课――授课――写教学反思”的程序.一节课过去了,教师教法应用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与教学要求是否相符,这都是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如在讲授压强时,通过练习让学生从中了解密度均匀、高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物体在平面上产生的压强与其底面积无关.这样,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的认识有了一个铺垫的作用,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也有了一个说服作用.教师应及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原因综合归纳出来,记录在教学笔记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2.4扣准要点――写特点与实际
在平时的教学中,上一节好课不容易,一节课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节课能有特色,能有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学反思中就可以把闪光点扼要地记上,写下该节课之特点,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但教材编排时将该内容放在了这一章的第一节,先认识功,再学习机械能,让学生的学习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借鉴了以往授课的经验中,将机械能的学习置于本章的开始,先认识了能量,然后引出物体具有了机械能,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现有章可循.因此,有益的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学创新有了智慧的沃土.
2.5捕捉灵感――写遐想
笔者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灵感的涌现而穿插其中,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讲者绘声绘色,听者津津有味,课堂顿时充满勃勃生机.它能帮助我们拓展思维空间,引导自己与学生进行遐想,并徜徉其间.这样愈是多想,想得愈是透彻.所以教师应及时把诸如此类的小插曲(幽默的谈吐、实验中的亮点……)所产生的效果,记录在教学反思之中,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同样,对于课堂中节外生枝的实例也应及时记录,吸取教训.
3写好课后反思要注意的问题
3.1要有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物理教学改革的大潮中
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新事物,每时每刻都有新现象、新动向、新问题.正是在探索新生事物的来龙去脉中,把握其发展态势.在深入探索之中,我们才能获得体验,才能感到有言可发,并在总结探索中提升出新的规律.
3.2要想有所发现,还必须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底蕴
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教改成果,还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新知识奠定基础,否则将很难有所作为.
3.3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
在上完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思一节课的成败得失,并及时做好记录.课后的教学反思,虽然点点滴滴,但它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出自于教师深刻的思考,是教师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贵的.
3.4要善于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经常看自己所写的教后记录,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方法,抛开肤浅的、表面性的东西,注重对现象的揭示和规律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