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范文

时间:2022-07-04 13:11: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现代企业制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企业制度

篇1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帐报帐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盈亏同企业无关,企业成本意识淡薄,损失浪费惊人,甚至不少企业虚盈实亏;二是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三是成本管理的现状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也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并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首先,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具体要求。只有对此有了深刻了解,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经济规律,自觉摆脱旧的观念,适应新的形势。其次,要学习西方国家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借鉴其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经验,为我所用。第三,要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要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微观管理上,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制造成本法为内容,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在宏观管理上,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

二、成本微观管理要建立现代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微观管理即企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单位,是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求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在市场上有应变力,特别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素质低、产品质量差和成本高的现状,要具有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管理现代化,就要求企业各项专业管理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成本管理思想革新化。传统的算帐报帐型成本管理模式只计算财务成本,不计算管理成本;只重视事后算帐,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成本管理观念上革新,要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

2、成本管理组织合理化。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

3、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化。要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提高。主要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

4、成本管理手段电子化。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不但可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5、成本管理人才专业化。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现代化早日实现。

总之,管理思想是灵魂,管理人才是关键,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条件。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应该配套,并同步进行,才能共同推动成本管理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三、成本宏观管理要建立间接调控体系

成本宏观管理即成本的国民经济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对于成本管理仍然需要从宏观上加强调控。

1、要建立成本法规体系,促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2年,财政部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对原来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进行了部分改革。近年来,又颁布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不少涉及成本管理的内容。现在应该尽快把成本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起来,使今后成本管理有法可依,力求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2、要通过社会审计,纠正成本计算不实和弄虚作假行为。当前成本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成本计算不实,财经法纪松驰,乱摊乱挤成本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偷税漏税,这就给成本管理增加了很多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要逐步建立财税监督、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监督三者并立的经济监督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要重点对成本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企业中成本计算不实和乱摊、乱挤成本等违法乱纪现象。

3、要有合理的经济布局,促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我国各地自然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又不平衡,这就要求生产要合理布局,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减少不合理的运输费用,努力节约社会劳动。同时,还要考虑各地区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各产业综合发展的正确结合。

篇2

企业档案管理在企业运转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很重要,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在企业档案中被记录的清清楚楚,特别是技术创新、企业改革等重要措施也会被企业档案记录在案,企业的销售、进货渠道等等统统会在企业档案信息中出现,所以企业档案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核心职能

在过去的企业模式管理制度中,企业档案管理的职能主要围绕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进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后,核心变更为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资产档案的管理,通过企业资产的比重来确定资产档案管理的隶属关系,企业可以自由选择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模式,其最终要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资产划分以及权责变化的档案资料作为档案管理职能的核心部分。

二、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准则

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有效性四部分为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准则,这四部分相互优化互相结合,其能够快速、有效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面信息保障。

(一)真实性

现代企业能否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取决于企业档案管理能否为企业提供正确、真实的信息,如果企业档案管理中出现虚假信息,会直接对企业的决策和企业本身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企业进行的档案管理时,要将信息进行核实、落实,保障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可靠性,充分排出虚假信息,为现代企业决策提供真实性信息有利于企业的决策和发展。

(二)系统性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势必要有自己的组织构架,不同的人员和部门应该有不同的职能或工作范围,通过各自的职能将收集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管理,这就是档案管理系统性。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同时能够提高企业管理制度的清晰度和规范度,能够在企业决策时更准确的查找、搜索到相关信息。系统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信息准确利用,推动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工作效率。

(三)全面性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范围与以往大不相同,在市场经济新格局下,现代企业的交流贸易范围极为广阔,不再局限于国家、地理等范围的影响,特别是在互联网介入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贸易范围实现了世界化,很多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将产品销往海外,在这种范围广、复杂化的情况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更面临着挑战性,企业档案管理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档案收集范围,其要对企业背景、企业文化、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外贸出口、当地法律法规、企业信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性的收集,这样才能够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和贸易提供保障。

(四)有效性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在收集信息时,需要注意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极为重要,通常分为信息时间有效率以及价值有效性。

(1)时间有效性。现代企业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企业的需求或者招标上通常会在互联网进行,如果有企业在互联网上需求或者招标公文时,企业档案管理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采集,提供给销售部,有利于销售部门更快的找到意向客户,可以促使企业快速销售产品,为企业在销售方面挣得优势。

(2)价值有效性。当企业档案管理在收集信息时,会进行大范围信息收集,在收集到的信息中要进行分类塞选,对于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进行保存,对于无效信息应该进行排除,这样既不浪费储存资源又能够在利用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价值的体现。

三、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不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直接联系,很多企业在看待档案管理工作时,皆认为此工作可有可无,实则是因为大家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并不了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很多工作人员因为档案管理工作不受重视,在工作中没有了责任感、没有了奉献精神,再加上工作人员在信息收集工作上的知识缺乏,更不能发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

(二)档案管理理念、工作方式落后,危害企业自身安全

当前企业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中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仍然是通过人际关系来获得信息,而这种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并不能够被充分利用。还有的企业对企业档案管理上的资源投入甚少,很多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是有办公室勤杂人员兼任,这些人员在变动上较为频繁,所以他们掌握的各种信息来源都会导致档案信息混乱,编错号、盖错章、信息不准确、假信息等问题在很多企业层出不穷。也正是为此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源投入更为少之又少。同时,因为内勤人员的更换还有可能将企业自身的商业秘密对外透露,会极大的造成企业自身的损失。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企业档案管理应该由原来的纸质媒介向信息智能化网络转变,而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大量纸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在企业作决策时不能够充分的提供详尽资料,甚至因为纸质资料发霉而导致信息缺失。有的企业实现了电脑办公数字化,但因为纸质资料不能详尽的储存到数字化电子档案中,而造成企业利用率大大的降低,不集中、不完善的资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不利因素。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虽然不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直接联系,但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使企业突破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为企业的产品提供新型技术的创新信息,能够为企业在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同时,也为企业在重大决策时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

篇3

1、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职能的概述

1.1、会计监督的概念

会计监督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活动,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地、综合地协调、控制、监督、督促,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会计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一部分,是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的财经政策、会计法规,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的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广义的会计监督其内容既包括内部监督又包括外部监督。

1.2、会计监督的目标及内容

会计监督的目标就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以及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杜绝财经违纪现象的发生,遏制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其内容主要表现在:

1.2.1、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的进行监督。

1.2.2、对各种财产和资金进行监督。

1.2.3、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1.2.4、对经济合同、经济计划及其他重要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1.2.5、对成本费用进行监督。

1.2.6、对利润的实现与分配进行监督。

2、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

会计监督是保证现代企业制度良好运行的一项重要保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确立与其相适应的会计思想和方法体系,同时会计理论自身的发展也会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以股份制为主的新型企业制度,为了保障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有必要进行会计监督,从而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强而有力的会计监督为其提供保障,同时,有效的会计监督也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

3、我国会计监督发展现状分析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会计制度得以不断地完善,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企业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无法监督。第二,无力监督。构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3.1、单位内部会计人员隶属于企业员工,在均衡自身利益中无法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是追求价值最大化,而会计作为企业的一员,受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制约,根本无法阻止管理当局的违规行为,并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会成为其参与者,虽然《会计法》和职业道德规范都提及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和审核职能,然而很多情况下只是流于形式。

3.2、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者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统一的监督体系

三种监督构成了会计监督体系,但他们之间的职责、目标、实施手段以及承担的责任等存在很大差异,虽然他们的目标都是维护国家财经法规,但是没有具体的明确的分工,对于三种监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他们的职责分工不清,有时候出现重复检查,有时候甚至出现真空地带,一单出了问题,就会相互推诿,

4、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职能的体系框架的构建

4.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素质

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完善会计监督职能,更好的发挥职能的监督作用,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考核力度,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行业这个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主动并善于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得会计监督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能够有效地得以执行。

4.2、建立有效的相互约束机制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职能就像竞技体育一样,有运动员就一定有裁判员,我们要遵守规则,要尊重裁判,对于企业的会计监督也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一种相互约束机制,使其达到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效果:第一不能干坏事,建立恰当的公司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第二,不敢干坏事,建立完事的法治秩序,使干坏事者面对很高的惩罚成本和强大的威慑力;第三,不愿意干坏事,建立先进的公司治理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秩序和自我道德约束机制。

4.3、建立起以行业监督(CFE)为主体的外部会计监督模式

为了彻底摆脱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依赖关系,保证其独立性,应当改变目前的审计聘任制度,成立独立的公众机构:审计聘用及舞弊检查委员会简称CFE(全称Certified Fraud Examiners注册舞弊检查师),拥有该资格就表明在舞弊调查方面具有了专业水平,并经过认可,合格的CFE必须拥有四方面的素质:欺诈性的金融交易、犯罪学和伦理、欺诈的法律元素、欺诈调查,我们可以引入这种政策,将CFE充当被审计单位与事务所的“中间人”,其具体工作包括对上市公司评级、招标选择事务所、支付审计费用等,以提高其抵御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增强其审计独立性,以CFE为主体建立一种新的外部会计监督模式。

5、结论

强化会计监督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有效地会计监督,不仅有利于企业经济活动更加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也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篇4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164-02

1 现代企业制度与内部控制的含义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股份有限公司为重点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这个定义包括两个层次的涵义;(1)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2)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现代公司制度,即现代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典型的组织形式。可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仅是企业组织内部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变革。在政企关系、企业制度环境等一系列方面都要进行重大的变革。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一般而言按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审计,内部会计控制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内部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内部审计是对单位内部有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的监督。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加强和完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对于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企业内部改善管理,加强业务活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是系统化的内部管理和控制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要融入企业的管理过程和管理体系,成为企业管理内在的、核心的部分,既发挥控制作用,又具有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离不开企业经营的具体环境,以及与企业经营环境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3 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实施

3.1 充分研究企业环境,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可以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控制环境。

(1)抓住内部控制中的行为主体――人的因素,实现观念的创新。企业内部控制所需要的观念创新主要有:

①无论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还是内部控制环境的创造,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管理思路。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企业内每个职工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管理,自觉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这样有利于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群体,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减少因下级抵触情绪而造成的控制失败。

②实现企业管理者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风格的创新。企业管理当局在控制环境中起关键性的作用。管理者的观念、方式和风格可能极大的影响控制环境。所以只有企业最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给以足够的重视。并配之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的切实转变,才能保证企业从内部控制的要求和原则出发,营造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2)内部控制观念的创新将带动和引起企业管理制度和控制模式的创新,制度和模式创新,既是观念创新的结果,也是观念创新的具体落实,它构成了企业创新管理活动的过程和主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和模式创新至少应包括:

①公司治理构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合理的组织是内部控制的保障。

②内部控制定位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决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的简单组合,而应是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动态的控制系统,该系统要与企业管理和业务系统充分融合,发挥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和促进作用。

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现代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应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即将客户和供应商也纳入内部控制作用。

④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要求既能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动态控制,又能对客户和供应商实施跟踪,意味着该系统应具有非常强的信息沟通和处理能力,惟有如此才能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的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事情,并且做到适时控制。

⑤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要突出风险管理的要求和特性。

3.2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会计控制系统

一般而言,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部分,是利用会计方法和会计信息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监督控制经营过程,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在创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模式下,必须配合以创新的内部控制方法。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是非常具体的控制措施,需要配合企业具体的内部控制环节或者过程起到控制的作用。会计控制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会计组织控制达到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二是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信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管理和业务过程所进行的控制。会计控制系统应当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针对企业自身特点。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

篇5

何谓现代企业制度?即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规范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它有别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类企业就已着手努力进行一定程度的自身制度的改革与探索,现代企业制度的雏形逐渐形成。总体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如:明确的产权关系;企业要适应市场竞争规则,优胜劣汰;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投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的权益。但就目前所建立的企业制度而言,不足之处尚存,仍有漫长的探索之路需要前行。

2.现代企业制度的不足

一套完善的企业制度和一套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法则,对一个企业走向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稳定而有序运行的制度保障,它是企业战略目标确立的依据,它更是企业在目前千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永保优势的决胜法宝。一套完善的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权衡多方面的因素,特别需要辩证地认识到目前各种企业制度中所存在的不足。就目前所建立的企业制度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需要完善的地方:

2.1企业员工流失

企业员工的流失,特别在中小企业中,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种类型的企业“百花争艳”,一些外国大型企业由于劳动力廉价而纷纷涌入我国市场。面对纷繁众多的企业,特别是国外企业优厚的薪资待遇,企业员工的流失现象更加严峻,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也不可小觑。员工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核心,关乎着企业的命脉。因此,员工流失对一个企业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2.2管理运行低效

现代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代表企业组织的最先进形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而高效的企业运行更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它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企业的结构优化与升级。反之,一套低效的企业运行程序,则将会大大制约企业的发展。而这种低效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下的运行程序在当前许多中小企业中屡见不鲜,2014年许多小型企业的破产倒闭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此种诱因的结果。

2.3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招牌,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品牌的战略思想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上对其进行把握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有品牌的东西总会被许多人知晓,大家都愿意购买有品牌轰动效应的产品,这也是外国的某些产品被国人热捧的原因。就如前不久,国人争相去日本买马桶盖,而后却有人发现这种马桶盖的产地居然是杭州,实在是让国人羞愧。我国一直扮演着制造大国的角色,面对当前廉价劳动力市场逐渐丧失的趋势,提高品牌的创新意识刻不容缓,如何确立并把握好现代企业制度下品牌的战略思想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深思的命题。

2.4战略目标不明

“没有目标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句至理名言对于一个人如此,对于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一个企业的成长,在初始阶段,都有其发展轨迹的预想,都有企业自己的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偏离或迷失了。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和定量化,是企业的奋斗纲领。企业战略目标的确立尤为重要,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因势利导和正确的战略统筹。

3.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议

如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构建高效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结合以上现代企业制度探索中的不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把握“人和”

企业员工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保证,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如何更加科学地管理企业员工,建立规范有效的员工管理制度显得至关重要。第一,企业应增强员工之间的竞争感和对时间的紧迫感,扼杀员工消极怠工的思想萌芽。第二,要定期进行管理人员的轮岗转换,让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经常处在富有激情、富有挑战的环境中。因为我们知道,人的忍耐力是有限的,人也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和挑战力,在一种环境中待长了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降低工作效率。第三,为了确保企业能积极、良性地运行,还应该建立一套公正合理的奖惩考核制度,让员工工作有激情,工作有盼头。

3.2把握“地利”

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企业也如此。不同的企业,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如中国、印度的企业可以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市场,美国、日本的企业则可以利用本国庞大的人才资源及高科技,新加坡则可利用独特的港口优势。如果忽略本企业独特的“地利”条件,则会损失很多。这就是为什么腾讯弄微信成功了,而其他微软行业却不行。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独特的优势,如:管理、技术、文化、品牌等,因势利导,走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发展之路。

3.3把握“天时”

在目前的高信息化产业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已和各行各业休戚与共,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也应顺应这种大潮流,把握好计算机网络这种“天时”。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应该将计算机网络纳入日常讨论议程,当然,电子商务的诞生也是顺应这种趋势的侧面反映。现代企业的网络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同时,要遵循国家政策的“天时”。在当前这种经济新常态下,国家主张简政放权,将更多的国家管理权下放给企业,给予企业越来越多的自主权,我们企业应该抓住这些机遇,找到更多更好的企业发展突破口。

3.4树立合作意识

篇6

一、现代企业制度及会计监督定义

1.现代企业制度

目前,企业管理基本上是依靠企业规章制度及企业文化,这种规章制度必然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准则,要不断更新、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应社会化要求,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新型企业制度。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通过产品的生产、销售来达到盈利的目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企业会根据自身行业和实际经营状况制定劳动合同,在遵循地方法规的前提下,劳动合同都需有职工薪酬、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内容等必要的条款,严格约定试用期、服务期、保密协议等约定条款,对现代企业制度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都必须要有符合规定的组织机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都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与企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2.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即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处理中出现的行为或者对会计信息、财务报表编制过程进行审计、监管、评估的过程。会计监督不仅对企业财务工作起到监督作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会计监督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工作的安全可靠,会计监督是必须实施的一项有效措施。会计监督是独立于企业管理之外的机构,不受企业管理层或者领导的意志影响,其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三者能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持续、及时、准确的监管,达到企业在遵循国家政策又能获得效益的目的。会计监督不仅仅是监督企业职工的工作行为,对企业管理者也具体同样的监管效力,同时对会计工作处理本身具有监管职能,所以会计监督是一个范畴,其监督范围广、涉及事项多,能及时发现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提出意见及改进措施。

二、会计监督对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1.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管理者和员工分工合作,享受企业福利待遇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的运转、经营都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为了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健康地进行,企业所有者、企业管理者、企业投资者、企业员工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容易发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企业只能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下的会计信息来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会计监督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

2.会计监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遵循法律制度规范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并获得较大利益,首要基础是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行业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企业经济的发展需不断趋向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所以会计监督在企业经济发展中成了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会计监督主要是对会计核算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管、督导的作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情况下,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可行性。

3.会计监督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

政府职能和企业监管分开实施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大显著特点,政府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调控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企业在遵循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良好大环境下,则只需充分发挥好企业监督管理的作用。而会计监督则是实施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措施,会计监督能从企业管理的各方面或者各个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对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合法性等都能有效的控制,使企业资产真正达到增值、保值的作用,保障企业所有者权益。

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会计监督体制本身并不完善

我国会计监督体制实施的时间较短,并且没有专业严格的法律体制要求,使得在运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项新法规、新制度的落实都是以现有法律规章作为后盾保障。我国的《会计法》的条例是相对完善的,但与之相适应或者相匹配的规章制度有些滞后,不能满足新《会计法》的根本要求,使得会计监督在职能运用过程中出现多种影响监督职能执行的问题。许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经常会出现偷税、骗税等不法行为,其财务信息造假的招数层出不穷,不良行为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实际运营效益还会影响广大股民的决策,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会计监督职能或者会计监督体制本身就存在诸多弊端。

2.会计监督机制设置不合理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少不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约束,只有满足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才能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往政府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掌控宏观大局的领导作用,并不直接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但政府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具有直接干预企业经济发展的势头,使得会计监督丧失了真正监督的作用,而扮演了政府干预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手段,使许多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监督丧失了信心。现实中,会计监督机构不是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管理者控制,不得不做出有违底线的行为,对虚假财务信息和违法行为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严重捣乱了会计监督的职能秩序。

3.政府部门和社会审计监督不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能都是通过社会审计监督发挥监督作用。但市场经济彻底打破了此监督方法,社会监督的职能往往都交给了那些于企业联系较为密切的会计事务所或者审计监督机构,对此出现了许多潜在的矛盾,并且不能达到真正监督的目的。加之,政府在此方面给予的监督职能较少,并且对企业现代制度的建立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较少,使得企业监督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利于更好的发挥其监督职能的作用。对企业的违法行为经常处理不到位或者处罚较轻等现象,使得企业经常存在侥幸或者不以为训的心理。以上问题都是导致了会计监督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急需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4.电子技术的运用使会计监督难度加大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会计核算以及会计信息处理完全融入了计算机的运用中,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运用给会计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手工帐记账方式。电脑会计核算具有方便、快捷、灵活、准确性高、效率高等显著特点,受到广大财务人员的青睐。但对会计监督机构来说,计算机做账则给他们的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计算机记账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凭证记账方法,传统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都被现代的电脑文字以记录的形式储存于电脑,并且电脑账目容易篡改,而且还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给会计监督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凭证作为依据,提高了审计难度。

四、对于完善和强化会计监督的建议

1.企业要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作用

实施会计监督的首要目的是遏制企业做出违法犯纪的行为,保障企业管理的安全性。企业应正确认识会计监督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会计工作开始时就应做好监督,将会计监督运用到会计核算的每一环节,不能将不良会计行为放纵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采取急救措施。企业应该认真学习《会计法》,将新会计准则落实到企业每个财务人员,并定期考核其会计工作情况,做到严于律己,遵章守法。企业不应将营利作为企业发展的一切出发点,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只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好的作用于企业的发展,自私自利,以为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终将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所以维护社会利益,做好内部监督,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力量源泉。

2.加快会计监督体制建设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有力保障,我国出台了《会计法》,制定了新会计准则都能有效的保证会计监督职能的实施。虽然有法律规章的保障,但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都不能达到建设完善的法律体系的目的。在认真落实会计法律的基础上还应制定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多元化的规章制度,明确会计监督职能、审计监督职能,严格区分会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切实达到监督的目的。对企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要恰当,不能应付了事,具体、恰当、得力的惩罚才能达到真正处罚的目的,清除影响会计监督功能发挥的种种限制条件和障碍。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绝不放过一个违法乱纪的企业或者个人,不仅能使企业意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还能有力打击其违法行为,到达以儆效尤的目的。

3.明确会计责任主体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层处于企业领导地位,对企业各部门和各事项均有干预管理的权限。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处理时,企业管理者或者领导层经常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会计人员,使得会计人员作出有违个人职业道德的行为。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影响时,企业管理层则不断寻找他人原因,甚至责怪会计人员隐蔽工作不到位,工作处理能力低等原因,没有明确责任关系,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较差。所以,作为审计部门应严格要求企业明确会计责任,为会计工作设置专门责任人,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也能更好的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企业也应该主动意识到会计责任的重要性,本着合理合法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监督的独立性,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4.实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度对企业所有者来说是及其有利的,能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确保会计工作的公正公平性。会计委派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新形式,是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措施,对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职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会计委派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需不断完善和提高,对每次派遣的审计人员应各不相同,以防出现委派员与企业交往过密出现的的现象。对会计委派人员也需要严格考核,奖励职业道德素质较高并且立场坚决,对待会计工作个人原则较强的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会计委派工作氛围。

作者:陈绍菊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戴春娟.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会计监督的必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0(12).

篇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我国国有企业的建设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挑战,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建设落实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所涉及的自,特别是财务自权利得到了充分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而言发挥了促进作用。但在企业自被过分放大的问题下,国有企业对于财务监督职能的体现受到了严重阻碍,由此所导致的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资产流失问题尤为严重,亟待解决。本文首先针对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重点研究了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现针对以上两个方面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必要性分析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视角上来说,“产权理论”的应用要求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产权界定应当比较明确,保护所有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与此同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及其落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离以及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相分离。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享有合法化的法人财产权,国家授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财产,国有企业赋有依法且独立的支配权。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需要肩负国家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在这一背景作用之下,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方,为确保与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的平衡性,需要通过各种法律法规手段的有效落实确保国有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行为能够受到有效控制与制约。相对于国家而言,这种控制与制约实质上是所有者管理职能的强化;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这种控制与制约实质上就是财务监督。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完善措施分析

(一)构建并逐步健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督机制

从工作内容的角度上来说,国有企业正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国有企业资金的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从国有企业资金正常且高效运转的角度上来说,财务管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国有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秉持谨慎性原则,针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及经济业务所涉及的每一笔资金来源及去向予以有效记录。然而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因素作用之下,国有企业出现财务风险是在所难免的。当前的实际情况在于: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构建健全化的财务风险监管机制,导致国有企业在应对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监管不力问题。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财务总监应当着眼于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管机制的构建,在国有企业不断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财务部门的有效监督将各项机制措施落实于实践。

(二)逐步提高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从职业道德水平的强化以及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的提升这两个方面入手。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从会计职称的获取角度上来说,具备注册会计师或是中高级会计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并不普遍,绝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仍然比较有限,这就使得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财务总监应当在有关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过程别关注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应当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财务总监应当着眼于对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会计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岗前培训以及在岗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其次,还应当着眼于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着眼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实际,严格要求财务人员的自觉与自律。

(三)逐步推进对国有企业现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与优化

在国际间经济交流与沟通日益密切的背景作用之下,国有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市场剧烈竞争过程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应当针对现行管理模式进行逐步改革与优化。对于我国而言,构建一种政企分离、自主经营、产权明晰、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管理方式不单单能够充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下对于企业管理体制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更为有效地辅助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在这种企业管理体制的推动作用之下,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机构能够实现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有效处置,进而也就实现对国有企业资产运行情况的完整性监督,借助于此种方式确保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够始终处于安全且可控的发展状态中。

(四)逐步完善对国有企业领导权力的约束机制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缺乏监督的权利往往最容易滋生腐败。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无法形成以财务总监为主体的,相对于领导权利的有效约束机制,势必会导致存在于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进一步严重。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借助于相关措施的落实与强化,形成相对于国有企业领导权利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才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当构建相对于国有企业领导权利的监督制约制度,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授权审批制度以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多个方面;其次,应当进一步强化并完善对国有企业领导权力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包括年度审计及离任审计制度、重大经济决策参与投票制度以及收入申报制度等在内;最后,应当加强执法力度,对于干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秩序的相关人员应当同时追究其经济责任与刑事责任,强化责任的落实力度,防患于未然。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财务监督相对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落实背景之下,国有企业唯有不断推进并完善财务监督的有效性,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监督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于长春,伍中信.弥补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监督缺位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0(06):2-7.

[2]张逸杰,王艳.唐元虎等.监事会财务监督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02):132-136.

篇8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是一种高效的、复杂的综合性管理,这主要包含企业的生产、技术、人事、财务和销售等多方面的管理,这些子管理系统构成了企业的综合管理。其中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属于系统的中心。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主要表现在企业资金的流动管理,而资金又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中。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其他管理需要围绕财务管理来具体开展管理活动。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涉及面广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涉及到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企业内部方面,财务管理表现在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企业的每个部门都需要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使用,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又要接受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各种利益主体存在着各种关系,相互之间进行广泛的融资、投资和利益的分配,这主要包括企业与股东、政府、金融机构、客户等之间的联系。

(二)综合性强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系统,包含了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人事等多个子系统。财务管理是其中一个最核心的子系统,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当中。财务管理又包含了筹资、权益分配以及成本管理等多个方面,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财务管理可以通过企业资金的合理流动来全面反映企业产品的经营情况,并且可以通过价值管理来进行企业的产品管理。由此来看,企业的内部管理可以从财务管理方面入手,通过价值来真正的协调和促进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

(三)灵敏度高

灵敏度高主要是指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制度下资本的合理运营所决定的。因为,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实现收入的最大化,收入的扩大势必会带来企业人力和物力的大幅度增加,而这些因素则可以通过企业资金的流动在财务管理上全面展现出来,并且对财务指标的完成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整个内部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的变动反映出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变动。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政策支持未到位

首先,财务制度过分与国际接轨,忽视了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则是以私有制为主体,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只是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并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政府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来引导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完全照搬国外的财务管理模式来规范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其次,对国有资本出资人的管理空间太大,主要表现在企业法人拥有的财产权过大。尽管我们赋予了企业法人的财务权,也将很多权利下放到了企业,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企业法人往往突破一些约束机制,出现滥用权利的现象,从而在一些对外投资决策上造成盲目和浪费。最后是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监督体系整体上并不完善,监督的执行力度有限,对一些违法违纪的行为不能及时有效处理,造成了有效监督的缺失,容易造成企业财务审计和监管方面出现重大的失误。

(二)企业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旧财务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尚未建立起诸如时间观念、边际观念、机会成本等科学观念,反映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就是未能确立最大化的思想。当前一些企业之所以出现效益不好的现象,主要在于其企业管理当中并未把财务管理作为核心地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体制方面,财务管理的地位函待加强。企业的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的权责并不明确,财务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另外,当期一些企业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形同虚设,并未得到有效的运用,造成了资金运用管理方面的诸多风险。这主要表现在对于资本运营的意识性不强,不清楚如何开展资本运营,虽然表面上看资本运营良好,但是仍处于低运营状态,企业内有大量闲置资金沉淀,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本的有效运营。

(三)财务机构设置、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从当期情况来看,我国一些企业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出现了效率低下的现象,财务管理部门臃肿,缺乏创新性,彼此之间的协调性差;另外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落后,整体素质较差,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标准化,妨碍了企业信息化和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心

(一)加强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整体效益

篇9

一、会计监督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一)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与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结果息息 相关的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利益存在一定矛盾与冲突。为了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只能依靠法律、法规 和制度约束下的会计信息来协调关系,依靠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来表述经济活动,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会计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还是国有独资公司,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 规和制度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并且依法设置会计监督。由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没有有效的会计监督和控制,会计 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的过程,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三)会计监督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

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前提是政府的双重职能分离,即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 能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所有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以实现社会公平竞争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 职能则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行使所有者的终极所有权权力。企业则按照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责,认真组织经营,正确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达到对所有者的资 本保全、保值、增值的要求。

(四)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帮助企业实行最优化的经营管理,合理、有效地组织各项经济活 动和运用各项资金,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因此,会计监督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的需要,而且其本身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

(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系统,其范围遍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其核心系统就是会计控制系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内容上,应当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 监督这一环节,即从会计环节入手,并向其他管理环节延伸,逐步形成内部控制网络。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经营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仅仅依靠少数管理 人员不可能完成有效的控制,只能通过各项规章制度来明确、规范各个控制点的责任、权利,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纠正偏离会计目标的行为。

(二)合理设置与科学定位内部审计机构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以加强内部审计控制,首要解决的是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定位的问题。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 部审计工作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最大限度地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 基础。

(三)协调政府监督机制

政府监督中财政、审计等部门的重复、交叉监督方面的问题。需要建立政府监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所谓政府监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 是指要有一个社会民主评议机制和政府监管人员对其监管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的制度安排。政府各监督部门在监督过程中要依法监督、相互协调,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协同开展会计监督,避免重复检查,突出监督重点, 转变监督职能,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种专业监督的作用。

(四)规范社会监督机制

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均做到真正的独立、公正,才能真正超然于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之外,才能不偏不倚地做出判断,提出意见,对受托于己的客户和社会公众负责。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与生命,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机制,建立由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委员会负责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完善职业道德 规范,确保注册会计师在形式上保持独立;优化执业环境,使注册会计师在实质上能够保持独立;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完善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 法规,制定注册会计师实施条例,完善独立审计准则。

篇10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23-01

一、引言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自二十世纪末开始国家大力实行企业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新世纪新形势的现代企业制度下,我们国家各个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面临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政工队伍的在现代企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

二、企业制度改革中企业政工队伍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主要负责宣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必须做好以先进的思想来教育企业员工的工作,切实在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新世纪以来,我国大中小企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改变经营制度,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指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运行体制,科学的规范企业领导和员工职责,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的性质和作用在这种制度下依旧发挥着自己本身的作用。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企业有了董事会、监事会,就不再需要企业政工队伍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也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所以,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我们要真正发挥企业政工队伍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探讨政工工作的新方法、新载体,充实新内容,寻求新做法,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发挥出企业政工队伍的重要作用。

三、政工人员要树立服务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思想观念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改革,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政工队伍必须抛弃陈旧的观念,加强先进性教育,与时俱进,增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彻底摆脱政治为主经济为辅的计划经济工作模式,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把握生产经营的切入点,结合点、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地发展经济。此外,企业政工队伍必须具有效率意识,政工工作不能以牺牲生产力为代价来换取工作的表面活跃,而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加强时间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脚踏实地为党和国家为企业做贡献。

四、企业政工队伍要继续学习新知识为企业转制服务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企业政工工作正在逐渐被赋予新的涵义。在新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不仅要做到围绕企业经济建设开展活动,而且要直接进入经济领域发挥作用。首先,企业政工队伍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维护员工利益。例如,在股份制企业,许多企业的干部员工不仅仅是企业的员工,还相应的获得了企业的一部分股份,成为企业的小股东,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员工的最大利益,才能更加广泛、紧密地把员工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其次企业政工队伍要从多方面为员工服务,积极开展政工工作,用新方法新思路帮助和服务员工。企业政工队伍团结员工和凝聚员工主要是通过服务员工来体现。如果不能适应员工的需要,为之提供多方面、有实效的服务,员工就不会选择企业政工队伍。例如,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会更加严格,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员工择业、上岗,都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在企业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可能被辞退,这就需要企业政工队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式帮助广大员工学习新知识,以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积极向企业领导推荐和选送员工人才。第三,企业政工队伍要仔细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政工工作新的运行机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企业政工队伍才能更好的为企业转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适应企业转制要求的工作方法分析

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政工面临许多全新的问题,如:企业定岗、定员、定权、定责后占用生产时间集中大量人员去搞活动,客观上既不允许,也不可能;高效、精干的企业运行制度,必然使管理人员得到较大削减,必然使专职政工干部减少而兼职政工干部增多。因此转变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效益、效率,既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企业政工队伍的自身运行机制的迫切需要,所以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要进行新形势下的定位,尽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变大规模集中活动为小型分散活动;变占用工作时间为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变企业政工队伍独家经营为借助技术部门或人力部门多家经营;变一味无偿活动为有偿与无偿活动相结合;变简单的突击性劳动创造活动向以科技为先导的劳动创造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雅新.政工工作是企业稳定的基石[J].党史文苑,2006,(12).

[2]汤飞.加强政工工作构建和谐企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4).

篇11

一、引言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企业制度是具有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的企业制度,它是能够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要求的。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基本的保证。一般来说,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公司和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强调和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建立健全企业法人制度。在日常的经济管理活动中,会计所具备的功能和作用是会计职能。在社会化再生产的过程之中,会计职能是对会计的作用和地位的阐述,它具备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监督、核算、评价、预测和分析等等。在当前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职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会计职能的拓展与限定

会计职能的拓展与限定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接下来,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较为细致地阐述。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会计核算职能主要是指:采用相应的程序对整个资金运作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计量和确认,最后形成具体的报告,并且将其他职能当成重要的辅助和参考。相应的程序包括:报账、记账和算账等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随着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与传统的会计核算职能相比,现有的会计核算职能更具有复杂性,逐渐向计量和计价方向扩展。例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物价起伏波动较大,传统的会计面临着严峻地考验。在相关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过程之中,会计核算的难度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未来的现金流量要实行较为准确地预算,进一步确认资金的时间价值,从而更加清楚明确地与现行成本和历史成本进行区分。不同的人对相关会计信息的需求也不同。例如:保证企业长久、健康和稳定地发展,努力促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最为重视的问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事物,往往结论会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债权投资者来说,能否进一步确保债权资金的安全是他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债权投资者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债权投资者的满意度高低往往取决于相关企业能否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盈利。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当前的现代企业制度取得了较为广泛地应用,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企业法人财产权和投资者所有权会出现不少的分离现象。为此,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势在必行。市场经济既可以叫作法制经济,又可以叫作竞争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和监督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基本的要求。为了进一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进而出现增值现象,我们应该努力将严格的责任制度落到实处,根据相应的原则,努力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这些原则包括:分级管理、分工监督、国家所有和授权经营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现代企业会计最基本的职责之一是不断注重强化对企业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在不断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之中,为了进一步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我们应该采用正确的会计方法,促使会计职能获得充分发挥。毫无疑问,会计职能已经成为监督和落实企业决策者经营管理责任的重要手段之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会计职能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例如:铺张浪费、擅自做假账、营私舞弊和违法乱纪等等。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会计资料核算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我们应该高度注重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中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值得肯定的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我们不断建立健全相应的咨询服务和会计监督体系,定期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审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事业作为一种相当重要的社会中间力量,是一种可供我们选择的较好方式。

(三)会计的全面预算职能

一般来说,相关企业在努力做好财务决策的前提之下,为了进一步确定具体的财务目标,严格按照相应的战略发展要求,采用一定的价值形式对将来特定时间段内的财务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被称为全面预算。从某种程度上说,全面预算是一种能够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奖惩标准和财务考核管理手段。不可否认的是,整合管理会计如果始终能够围绕预算开展相关方面的活动,一定能够充分发挥会计相关方面的职能。这些职能包括:分析职能、预测职能、控制职能和决策职能等等。为了能够进一步确定企业的会计目标,为了便于企业相关部门能够细化工作指标,我们应该努力做好企业相关方面的预算工作。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过程之中,只有不断积累多种多样的可行性方案,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只有在保证相关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相关企业能够通过采用一定的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确保作出的决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采用测算净现值是一个较为不错的方式。例如:相关企业在进行并购的过程之中,只有在确保被收购方企业会计信息具有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之下,才能有助于相关企业全面了解和掌握对方企业的基本情况,将准备工作具体落到实处。一般来说,对方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有没有采取一定的反收购措施、对于收购所需付出的对价有没有进行精确地计算,所得收益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等等。

三、有效发挥会计职能的应对策略

在全面深入地了解会计职能的拓展与限定的基础之上,接下来,我们提出了两种有效发挥会计职能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现代企业制度中会计职能的拓展与限定的实际工作发挥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使用范围

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进一步保证相关方面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断强化会计的核算职能,才能实现大幅度拓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目的。换句话说,只有在精确核算的前提之下,采用科学、合理地方式及时对外公布相关方面的会计事项。虽然,我们可以自由选择采用恰当的会计方式,严格按照相应的会计制度办事,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不少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应该在严格遵守相关会计制度的前提之下,根据企业的实践情况,结合企业长期规划的发展目标,及时对外公布准确、真实和可靠地会计信息。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投资者和小股东的知情权,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建立严格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某种程度上说,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十分有利于拓展企业会计工作的全新领域。当前企业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是:怎样高效地促使企业会计职能的最大限度地发挥。随着现代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和理论需求,不断强化企业会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势在必行。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全面熟悉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企业相关方面的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努力打好企业会计职能转变基础十分重要的举措。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大幅度提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企业会计管理知识的储备量,不断强调普及现代会计法律法规知识,注重不断强化现代企业会计业务实践能力,在建立严格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前提下,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企业会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制度中会计职能的拓展与限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容置疑,会计最本质的功能就是会计职能。只有不断加强会计职能,强化企业管理,才能确保其能够更好地为现代化企业服务。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职能的探讨和研究显得刻不容缓。为了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资源和经济信息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努力强化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从而保证会计监督和核算的职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帅.关于加强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职能方法的分析[J].科技向导,2013.

[2]徐峻.会计信息需求社会化与会计职能的扩展[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

[3]李洪策.论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职能的转变[J].中国市场,2013.

[4]李光.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改革[J].财会通讯·综合,2012.

篇12

广义的会计控制既包括“会计控制”,也包括“对会计的控制”。“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对会计的控制”则是指对会计工作极其质量所进行的控制,这是对控制者所进行的一种再控制。实践中这两方面的会计控制都需要,他们都是为了保障所有者的经济利益,是经营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应当看到,会计控制是在控制地位、控制利益和控制目标不对等、不一致甚至相互对立和矛盾的两个控制主体之间架起的一座使之彼此信任的桥梁,它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保障。

首先,对企业所有者来说,他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即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有效的会计控制作保证。会计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会计信息符合真实性、相关性、及时性等质量特征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的基本依据,所有者通过会计信息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能够掌握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及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对经营者进行必要的干预。此外,会计控制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而这正是所有者控制企业、控制经营者的目的,并与其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目标相一致。由此可见,会计控制是保障所有者利益的关键,如果没有有效的会计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支撑,那么维护企业所有者利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就会成为泡影。

其次,对经营者而言,会计控制是其履行受托经营责任、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的重要保证。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经营者和所有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在契约中规定的责任,称之为受托经济责任,受托经济责任就是责任承担人向有关方面报告说明其行为过程与结果的责任。可见,受托经营者有义务按照所有者控制企业的要求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这是经营者履行受托经营责任之必需。当然,向所有者提供会计信息仅仅是履行受托经营责任的一种形式,其内涵必须以真实的经营获利作保证,只有经营者切实实现了经营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才算履行了受托经济责任,而经营者利用会计信息对资金流、物流甚至作业链进行的会计控制过程也就是企业效益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实现过程。因此,没有会计控制,经营者既无法实现经营目标,当然也就谈不上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了。

再者,会计控制能够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实施。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处于不对等的控制地位,有不同的控制目标,尤其在信息需求和利用方面存在不对称性和外部性,借助于会计控制能够起到约束双方行为,并对未来进行合理运筹的作用。这样不但能规范经营者行为,而且能促使所有者采取一种“约束+激励”的科学控制方式,以调动经营者管好企业、赚取利润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平衡、稳定的发展。

二、加强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基本思路

对于现代企业中所有者和经营者存在的微妙而复杂的委托、受托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控制弱化等相关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就有可能阻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保障双方的利益,必须针对两个主体之间的矛盾,以“协调”作为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设计和实施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会计控制方法和体制。

1、以“协调”作为企业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

企业会计控制的目的,一是确保生成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使其符合公认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二是通过会计工作与会计信息影响和控制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赢利情况。但是由于存在着双方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企业所有者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他却不能直接进行管理和经营,只能通过会计信息间接控制;经营者直接控制企业经营的过程和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方式,他希望由此解脱受托经济责任并获得期望报酬。因此决定了企业控制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标应该是协调双方的利益和矛盾,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协调,找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的均衡点和平衡点,才能实现以上两个会计控制的基本目的。

2、“约束+激励” 的引导经营者行为是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主要方法。

控制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按既定目标运作的系统化机制,但是控制的过程和方式并不仅仅是约束或限制,同时也包括了协调、激励和促进。人们承认人有“隐藏行动道德风险”和“隐藏信息道德风险”,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以诱使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将理论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走跨学科研究的道路。应该说这是现代会计控制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代企业人各自追求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非协调模型的问题。在实践中,企业也存在许多具体的作法,较为典型的是将经营者的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

“约束+激励”的控制方式发挥作用的机理是:首先应该让经营者为企业付出的努力和贡献获得满意的报酬,但是仅有这一条还不能阻止经营者会想方设法去获取报酬之外的收入。这是因为,人的欲望是会不断膨胀的,满意度也会因此而无限制的升级。因此还必须有另外的设计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这就是从制度和程序等方面去禁止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一旦发现经营越轨行为的惩罚性措施,使得经营者能够在得失之间进行理智的权衡,引导他们放弃非分之想,稳定地获得满意的报酬。至于如何让经营者获得满意报酬的方式也值得研究和探讨。但所有这些都必须以健全的、公平的、合理的企业产权制度化来规范和制约。

3、建立多层次的现代企业会计控制体制。

体现协调、约束的现代企业会计控制,还必须相应地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才能使各项控制措施有制度上的、程序化的保证。层次化的现代企业会计控制体制是通过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实现的,使得每个群体或个人的行为都处在他人的监督和;控制之下,避免出现会计控制的“真空地带”或“控制盲点”,而使控制流于形式、难收成效。可以说,层次化体制是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一种有效形式。

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层次化体制可以设计为三个层次结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