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实习自我评价范文

时间:2022-07-30 17:22: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研究生实习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研究生实习自我评价

篇1

本文为长治学院校级课题(2013105)“长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效果评价研究”的阶段成果。

篇2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服务型的培养模式,学生是服务对象,教育质量高低的评价权更多在于学生而不是高校和政府。已有的研究较少把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来分析,且在讨论政府、社会和高校作为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时,未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分度不高,更是缺少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内在关系的分析。

基于此,论文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构成,剖析各评价主体的评价重点,探究各主体的内在关系和职责。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理论研究,而且可以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髙提供指导,有利于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构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所需,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目前,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身份已经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认同。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服务对象,他们通过考试选拔和交付学费后接受教育,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需要,希望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他们有权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而且有许多专业学位学生是在职学习,这些学员对教育质量的高低有深刻体会,他们能结合实践评价教育质量。因此,学生也应该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之一,而且学生参与教育质量评价已是国外高等教育的一贯做法(王立红、王建军、景观、刘志红,2008)?。因此,论文选择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共同主体。

(―)政府

政府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举办者和主要投资者,也是直接管理者,直接负责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学位授予及评价等。政府作为评价中的重要主体,拥有其他主体所没有的权力,政府制定评价规则,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依靠政府与社会评价组织、高校和学生的密切合作来推动实现。因此政府主要功能是促进各主体间的联系,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各主体行为进行监管,保证评价的顺利运行。政府评价由中央、省、市等各级教育主管机构和相关行政机构实施。

政府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重点是高校专业学位的合格评价和专业的设置审议,在评价时侧重专业学位的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至于选优评价、单项评价等可让中介机构或民间机构负责。

(二)社会

专业学位是为满足社会特定职业领域所需而设置的,评价也是为了实现社会能够从高校获得高质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政府、高校和学生都要和社会建立相应的联系,从社会获取职业领域需求信息。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实践性”,需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一定的教育资源,因此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中要有相应的社会评价机构来进行评价。社会评价承担着许多政府无法承担甚至不能承担的评价活动。社会评价向政府、髙校和学生传递社会需求,提供咨询和建议,以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为其服务。社会依靠用人单位、专门的社会评价中介组织、新闻媒体等为主的社会力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评价。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社会评价应侧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注重实践的内容、质量和效果,注重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高校

高校提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对教育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承担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任务,所以既是接受评价的客体,也是开展自我评价的主体。高校自评是高校向外界证明自己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诊断教育面临问题、自我改进、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和赢得社会声誉的重要手段。高校自我评价由校内主管部门负责建立的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同级高校组成的专业协会、专家组织、学术机构等组织实施。

高校自我评价时侧重于考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及课程设置是否体现其“专业性”,培养过程、培养方式是否突出“实践性”,根据培养目标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所需。具体指专业学位招生政策、各专业学位研究生计划课程的设置、对学生提供的指导方式、培养计划、毕业生就业情况、来自学校和政府及社会机构的资源等方面。

(四)学生

学生是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共同创造者,全程接受教育服务,对教育质量的高低深有体会(尤其是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理当作为评价主体。学生评价一方面向髙校传递学生的愿望和需求,以便高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个方面向政府和社会证明该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学生评价由在读研究生和已毕业研究生参与。

在读研究生评价时侧重于高校所提供的学习条件和培养过程,这对教育质量的高低起重要作用;已毕业研究生则侧重于评价自我的社会融人程度和被社会接纳的程度,这体现了其具有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侧面反映了教育质量。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耦合关系

政府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起弓丨导和规范作用,支持和监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其它主体行为,协调各主体间的关系。政府评价要接受来自高校、社会和学生的监督。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评价,委托社会评价机构承担其无法承担甚至不能承担的评价活动,政府要求高校自评,鼓励学生参与评价,通过与其它评价主体的联系以更好地制定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教育政策。

社会参与评价传递社会特定职业领域对教育的需求,在评价时既接受政府、高校和学生的监督,也和他们建立联系。社会评价向政府、高校和学生传递社会需求,提供咨询和建议,让政府了解社会和高校的实际情况,以便政府协调两者间的矛盾,达到平衡,也让高校和学生更了解社会所需,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要间的联系,使高校和学生更好地服务并满足社会所需。

高校是被评价的对象,除了要接受政府、社会和学生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实施自我评价,和政府、社会、学生建立联系,找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政府、社会和学生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以赢得政府、社会和学生的支持。高校的自我评价,在接受政府、社会和学生监督时,也为政府、社会和学生评价提供信息资源。

学生评价不仅便于高校更全面地把握学生的专业需求,而且也可以让政府和社会更深入地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共同组成了相互分工、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彼此制约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如图1所示。通过评价共同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策略分析

专业学位是为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特定职业领域所需,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学习

人才而设置。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中,各评价主体应各负其责,保证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评价结论的客观性、一致性。

(一)政府

1.加强对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宏观管理

为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所需,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加强对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宏观管理。即通过立法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本办学标准和质量标准、提供教育经费;成立专业的教育评价中介机构;鼓励和支持各学术团体或机构、专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等的评价活动,通过资格审査和鉴定从法律制度上确认其应有的合法地位,促进社会评价。政府根据评价结果奖优罚劣,以政策鼓励、财政拨款的方式实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干预和控制。

2.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信息网络平台

建立教育质量评价的信息网络平台,除了收集和提供评价信息外,还公布优秀大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这样一方面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来源,简化评价工作,提髙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各个高校的竞争意识,弓I导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健康培养。

3.协调各评价主体间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个评价主体由于自身利益的不同,在评价中会存在价值冲突,政府应协调各评价主体间的关系,维护良好的评价秩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政府要统筹安排和统一采取措施,达到平衡。

(二)社会

社会评价主要依靠用人单位、学术团体、专业协会、私人团体、专门的社会评价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等。

1.公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信息,提供咨询和建议

社会评价的各个组织者,一方面要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信息,为公众选择高校及专业提供参考,提高高校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还要有责任为政府和高校提供咨询和建议,以更好地实现政府和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

2.建立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责任机制

社会评价要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相适应,专家、用人单位、专业协会、社会评价中介机构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进行评价时,要建立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责任机制,使其组织的社会评价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社会评价应侧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注重实践的内容、质量和效果,注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

(三)高校

1.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公开自我评价结果

为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校最重要的职责是,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和评估机构的标准或自行制定标准定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进行自我评价。自评时,以高校主管部门负责建立的教育质量评估机构组织实施,请其他同级高校同专业的同行来审査和检查他们的工作。高校自我评价后,有责任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向社会证明他们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

2.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布渠道及社会反馈信息系统

高校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者,有责任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布渠道,向外界公布本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信息,促进外界评价的客观性。高校还要建立用人单位需求、意见和毕业研究生社会反馈信息系统,通过系统获得的信息作为自我评价指标,确保自我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

3.建立规范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为规范学校的自我评价,发挥高校自我评价的功能,所以高校应建立规范的自我评价制度,完善自我评价程序,充分发挥高校自我管理的职能。

(四)学生

这里的学生指在读研究生和巳毕业研究生,他们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评价的最终受益者。在读学生接受专业学位教育是想学到更多知识,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已毕业学生接受专业学位教育后,从事某个职业,服务于社会,是想将学校教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体现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在读学生注重自身学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高校和学生是教育质量的共同创作者,教育质

量的高低除了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有关外,还与在读学生自身学习密切相关。为使评价结论客观、公正,作为评价主体的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仅仅依赖于学校单方的教育,更应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且参加一些横向、纵向课题或到企业实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自身不足,以便进一步扩充知识。

2.已毕业学生反馈就业信息,提供建议对于已毕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服务于社会后,

应将就业具体信息反馈给自己的母校,并提供建议,以便学校改进培养方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3.参与评价,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学生要了解教育质量评价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电子邮件、接受实地访谈等方式积极参与评价,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五、结束语

篇3

专业学位是面向特定社会职业的人才需求,为培养社会高端专业人才而设立的学位类型,更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具有从业的基本条件,能够将专业知识与技能相互结合,顺利解决专业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可以看出来,实践与应用是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护理人员更多的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除了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更应具备相应的临床实践能力。发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是顺应国际形势,与国际接轨,培养更适合临床工作的一线人员。

2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情况2.1人学考试护理研究生招生参加全国硕士统一考试,考察3门课程:英语、政治、护理综合。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人学考试由西医综合改为护理综合,则更为贴近护理专业本身,将本科所学的护理知识更为统一的呈现在一张试卷上,可体现出护理专业的特色。录取原则是在国家统一医学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招生计划来制定分数线,通过复试,则可正式进人学校正式开始研究生学习。

2.2招生对象高等医学院校数是将护理学连同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统一的招生简章,对报考者没有特别的要求。但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强调的是培养护理实践能力,因此也有大学在招生目录备注里添加了相应的考核方式,例如苏州大学要求考生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在复试中增加健康评估考试,以考査学生所具备的实践_力水平北京协和医学部要求报考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者,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在入学前通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往届本科毕业生要求获得护士执业证书。

2.3培养目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和基础,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要,有针对性的实行教学。要求坚实的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承担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

2.4课程设置因我国护理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划分。我国国务院委员会建议试行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课:政治理论课、外语等;专业基础课:高级健康评估,药物治疗学、病理生理学、循证护理、医学统计学或临床流行病学;专业课: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学术活动:参加学校和医院学术讲座,国家继续教育学习、会议交流等。大多数医学院校则是根据试行方案和学校本身的培养方案来制定课程,无法体现出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特点。

2.5相关能力培养我国对专业学位的护理硕士相关核心能力要求没有明确规定,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护理硕士应具有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能力等方面,由此也可看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相比科学学位,更强调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是为国家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高级人才,因此对其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要与相关专业相吻合。

3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存在问题

3.1专业方向设置不明确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方向发展,是为了培养出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护理学因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得我国在培养高级护理人员时,更注重培养一些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在护理研究生教育专业方向设置上应与社会接轨,其目的是培养更多专业化的人才。我国是2011年将护理学升为一级学科,但目前护理二级学科的设置尚未明确。高校在招生时,按照原有的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心理护理等方向,再次细化,可分为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危重症护理、神经科护理等。这些细化后的学科方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所需人才、学科发展方向和报考者的意向,具体的二级学科专业方向尚需国家进一步的规范和确定。

3.2课程设置不能体现专业特色理论课程方面: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对于不同方向的护理学硕士应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和侧重点,多数院校集中在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学期进行理论授课,内容与国家规定的公共课与专业课大致相同,对于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研究生来说,授课内容基本一致,不能按照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的科目,并进行单独授课。实践课程方面: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因其实践性,决定了在授课时要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的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相关文件中,也明确规定,对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其护理实践能力为重心,同时注重学生的科研和教学能力W。

3.3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源于研究生教育大规模发展而引发的质量保障需要[9]。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围绕着既定目标,对被评价对象的属性进行分解、并按重要性确定权重所获得的指标群体,其主体框架是评价指标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相比较美国、法国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同时,我国对于护理研究生的评价指标的制定,也尚处在探索之中,包括如何评价教学质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

3.4实践能力的培训及考核方式有待规范临床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学生从进人临床科室,就看作考核的开始,并按照培养计划完成各科轮转,由所在科室的带教老师在出科之前对其进行病例书写,手术能力,临床操作等的考核[11]。但是,对于护理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实践能力的考核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多数以病历书写,轮转记录检查,操作技术,护理查房等方式进行考核临床实践能力。如何考核、以什么方式进行考核及考核的指标如何定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对策

4.1依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划分更加精细,对所对护理人员的培养方向也更加明确。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髙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我们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大目标,确定适合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小目标。

4.2护理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课程设置是体现培养目?^和落实教育原则的实体,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教育成果,全日制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的培养必须突出教育实践课程,课程设置应突出“理论+实践”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美国理学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设计使用的是“科学-附加”教学模式,整个课程体系是由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科门类的课程构成,“附加”教学模块是由与用人单位磋商后一致认可的相关课程和活动组成科学”模块与“附加”模块两者相互补充,所占比重基本平衡,但“附加”模块是课程体系的重点。

4.3开展多种样式的教学模式原有的教学模式多以讲授法为主,可在原有基础上,开展例如小组讨论、PBL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也可利用网络,增加院校和校际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上相互知道,相互学习。李梦诗等认为在教学实践指导形式上,采用校内教师与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组成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则更多地参与到实践过程、行动研究、论文指导等相关工作,实现了高校学术型教师与实践基地优秀教师的共同参与,构建实践基地学校实习与实验研究模拟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模式。

4.4建立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通过政府,社会和自我评价,其中社会评价是主体,政府评价是支持和保障,自我评价是基础,三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互相制约,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动态的评价体系,同样,在英国,是以政府和高校双重评价为主,社会评价积极参与方式形成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位我国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W。我国应在政府评价为主导评价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努力实现三种评价体系的平衡发展,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因其实践性的特点,更多的时间是在临床一线工作,采用用人单位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才是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5完善临床实践教学考核方案国外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实习研讨会、课程讨论会以及临床实习报告;国内一些院校对护理专业临床实践考核,主要是通过学生在轮转科室的出科考试成绩、出科小结、平时表现及相关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另外实习中期的阶段考核,由导师组及研究生处统一组织,包括笔试和临床技能,但这些具体的考核方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复旦大学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能力考核,是从学生的职业道德、轮转计划完成情况、病例书写、护理查房等方面进行,并且认为从教师培养专科护理人才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及相关考核管理制度等方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6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网络的全球化,跨国合作与交流也成为现如今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虽然强调动手能力,但是通过高等院校互聘教师,交换学生、学术交流、开展特色的专题报告等形式,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管理模式⑴。通过这些国际交流和学习,这对我国建立属于自己特色、又符合国际发展的教育制度、提高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5小结

篇4

研究生就业关乎社会稳定及研究生的切身利益,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逐年增加,而毕业的研究生数量与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相比却供大于求的现象,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扩招导致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质量下降,致使研究生就业难度逐年加大。

一、从自身层面分析就业困境

1.就业认知问题。大学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职业及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自我评价过高的硕士生,在自我中心的观支配下,往往夸大现实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自我可以轻易实现,产生自负心理。在就业过程中,表现为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认识不够,过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择业过程中心理期望值偏高,对单位要求高,讲待遇、讲条件,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则不考虑。

2.就业观念问题。虽然硕士生看似比本科生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但由于其就业单位层次明显高于本科生,不肯像本科生一样从基层做起,不愿承担艰苦工作,只关注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目光短浅,因此硕士生签约率反而低于本科生。

3.缺乏就业技巧。部分硕士研究生不懂求职礼仪,缺乏求职面试技巧,在求职面试中,表达表现、礼貌礼仪、沟通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不如本科生,加之其又缺乏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就业竞争力并不强。

二、从学校层面分析就业困境

1.硕士生培养质量下降,与社会需求不符。随着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推行,我国硕士研究生规模急剧扩张,而高校导师资源特别是优秀导师的供给却远远跟不上研究生总量的增长,呈现研究生培养由之前一个导师带两三个学生,变成现在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研究生的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致使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滑坡,就业竞争力下降。目前硕士生的现有课程内容陈旧,授课时间集中,特别是理工科硕士更是形成了“硕一上课,硕二实验,硕三论文与就业”的模式。

2.硕士生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许多高校认为研究生就业不成问题,因而忽略了研究生的就业指导。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主要依靠辅导员完成,就业指导工作仅限于贯彻与传达国家就业政策,帮助研究生办理毕业手续,告知就业流程等。即使有些辅导员对毕业研究生进行就业技巧、求职面试、生涯规划等指导,也多是辅导员的自发行为,只为帮助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并没有全校范围内的统一规划。

三、突破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对策

1.完善硕士生就业指导体系。高校要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高校应根据各年级研究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可考虑将就业指导课设为研究生培养的必修课或公选课,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高校还应当积极开拓专业实践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为硕士生提供科研实践基地、就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基地,提高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最后高校要加强导师的就业指导培训。

2.改进硕士生培养模式。针对学术硕士,高校要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在强调学术、的同时,加强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术硕士的科研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而针对专业硕士,高校应把就业理念引入教学环节,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而不再只是把他们留在实验室做实验,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专业硕士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加专业硕士的就业机会。

3.提升硕士生的职业胜任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56-02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实践课程备受重视。教育实践课程是培养优质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基础。美国,极为重视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前教育发展,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其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体系非常完善且极具特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显著特点,对我国学前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中美学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比较

(一) 实践课程目标的比较

1.“专业型”、“全面型”的人才培养定位。美国侧重“专业型”的人才培养定位来塑造合格优秀的学前教师。在全教协会的幼儿教师专业准备标准的六大核心标准中提及:促进幼儿的发展和学习,成为专业人员。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幼儿为视角,这种“专业型”的定位为培养训练有素的合格学前教师提供规范的衡量标尺,铺垫出可持续的专业发展道路。

我国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总体来说定位于“全面型”的人才培养。在我国,没有统一的幼儿教师教育实践标准作为蓝本,培养目标主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各自拟定。课程目标力求全面性,从思想品德到创新能力设计广泛,这种培养定位与我国传统对教师作用的认识关系密切,极易导致高师院校与实践基地对所培养的学前教师人才缺乏针对性。

2.“成长型”、“适应型”的职业生涯定位。美国对学前教师的职业生涯定位在终身的“成长型”教师。以全教协会等的标准来看,要求准教师不仅是要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而是要成为教育专业的学者。在各项标准中,侧重于实践方面的发展,“如何做、如何教”是经常会用到的字眼,其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状态。

中国对教师的定位自古便有传授性的色彩,对准教师的定位上体现出“适应型”的特点。在我国教师的培养目标中,“要求”、“应”等强制性词汇的出现频率很高,准教师往往采取被动的态度来适应新环境、新要求,以便达到所谓的“合格”,在这种拘谨的条条框框中,遭到压制和打磨,逐渐沦为教学机器。

(二) 实践课程内容的比较

1.内容设计侧重点存在差异。美国的教学内容偏重于实践方面,强调实用性,不仅考虑培养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教师,而且考虑作为人的个体成长。实践课程的设计反映出与时俱进的思想,设计形成多元文化、种族教育、全纳教育的实践内容,为准教师丰富教育实践经验,以期让其可以灵活地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国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性,倾向于知识素养取向,在于教师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大致分为课堂教学、主班教师工作、实习汇报公开课三部分,显现出偏重教学法理论的特点。具体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准教师没有机会参与管理和教研活动,只能在相对狭窄的环境中接触理论化的教学与管理。

2.内容组织方法存在“渗透、整合式”与“分割式”之别。美国课程内容在组织上体现出渗透式、整合式的特点。这种方式将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以“渗透式”的形式自然地融入准教师的整个教育实习阶段,可以使其尽早地熟悉教师的日常工作职责和内容,为最后的集中式实习做好充足的准备。例如,上完学前语言教育理论课程后,他们紧接着会安排准教师去相应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实习。这种及时强化实践能力的形式,有利于准教师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增进交流,共同营造专业化发展的前景。

我国课程内容的组织呈现出“分割式”的特点。作为准教师培养过程的终结性课程,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实施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全然分开,运用传统的“理论―应用”的单向路径,在高师院校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在学校外设置实践课程,两个主要场所之间没有相互配合与协调,缺乏支持和帮助的平台与机制。

(三)实践课程实施的比较

1.“合作者”与“配合者”的角色反差。在美国,准教师是班级教师的合作者、支持者。每天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准教师都可以参与。这种轻松的、合作伙伴式的关系,有利于准教师快速地适应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对职业的美好展望,学会与上级、同事合作,互相学习,在合作中成长、反思、批判,成为一名批判反思型的发展型教师。

我国准教师通常承担着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根据不同要求转换角色。扮演教师角色时,要求为人师表,配合指导教师完成幼儿一日的生活起居等;扮演学生角色时,要求服从幼儿园的管理和安排。在这里,班主任和准教师并非合作者的平等关系,而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主要实施模式不同――延伸模式与“3+1”模式。当前美国学前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课程采取延伸模式。这种模式将教育见习、实习、演习等安排在整个5年的教育计划中,便于将实践理论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准教师在整个实践课程中可以有效地整合理论知识和亲身实践,促进反思能力与专业意识的形成。这种模式为全美的准教师提供更高层次、高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对未来发展具备充分准备的适应能力。

相对而言,我国的学前本科实习主要采用“3+1”模式,也被称作“应用型”模式。以四年制本科为例,前三年主要学习理论知识,会在大四的时候安排实践课程安排,采取集中实习8~10周的方式。大学四年明显分割为两个阶段,前三年的集中理论学习与第四年的实习呈现出分离的趋势,中间跨度较长,相应的理论知识不容易被迁移到新的教学情境中,使得准教师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四)实践课程评价的比较

1.评价方式存在差异――“发展性”和“终结性”评价。美国在课程评价上采取“发展性”评价,其教育实践课程强调“标准本位”理念。整个评价是一个动态发展、层层递进的过程,致力于准教师的发展性、进步性,强调准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价值。准教师会建立成长档案袋来进行自我评价,搜集能够体现自身专业、实践能力成长的相关资料,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接纳来自多方教师在实践理论、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建议。

我国在实践课程评价时往往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法。在教育实习的期中和期末评价中,一般由个人总结、组内评定、指导教师评分以及高效指导教师评分四部分组成,很少进行准教师的自我评价,让其常常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这种倾向于“总结性”的评价方式,导致许多有利于准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信息被忽视。

2.评价主体不同――“全方位”评价和“单一性”评价。美国侧重于全方位的实践评价,全美教师教育评估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NCATE)是全国性的教师教育评估机构,整个教育实践过程的所有要素都作为评价对象的范畴,而统一规范的标准,着眼于整体的全面发展。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评价对象较为集中和单调,是以实习指导教师为主体,局限在准教师个人的知识、技能方面,缺乏对准教师创新能力、批判反思能力等专业发展的评价,严格地说,只能是“评定”而不能说是评价。真正的评价是双向乃至多向互动的动态过程,强调准教师参与评价,吸取评价的精华,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二、对我国的启示

1.科学定位发展性的培养目标,为教师专业化起导向作用。培养目标的制定应着眼于当代教育所需的人才,将准教师与作为“人”的基本生长需要紧密结合,将目标导向于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不是仅仅打造出所谓合格教师的“半成品”。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质疑“为什么”,通过自身的主动学习,从“合格教师”发展到专业型的“反思批判型教师”,对本职业有着高度的认同,不断向乐于教、善于教、精于教的方向迈进。

2.发挥实践内容整合作用,真正促进准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实践课程内容要重视准教师真正的需求和必备的专业发展素养。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形成专业发展意识、职业认同、职业情感,切实学到实践技能,这对今后的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高效优化实施环节的内部要素,增强实践课程的适应性与弹性。学前教育实践课程必须着眼于实施过程中的所有要素。在为准教师个体成长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营造一种愉悦平等的合作氛围与关系。改良实践课程的关键参与者之间的传统三角模式,有效促进三方随时对话,增强课程的适应性与弹性及因地制宜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支持准教师不断地从合格走向专业,扩宽准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4.建立多元化的实践评价标准,鼓励准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致力于准教师的自我评价,形成批判性的反思意识。对教育实习的评价,应该以诊断性的发展评价为主,辅之以总结性评价,并用全面、发展的视角做出科学、专业的评价。借鉴美国经验,可采取他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如帮助准教师建立自查评价表,鼓励准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参考文献:

[1]刘颖.NAEYC早期教育专业人员培养标准及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

篇6

作者简介:朱春阳(1975-),男,四川渠县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与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1-7518(2008)12-0044-03

自我接纳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提出的。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个体爱护和接受自身及自身具有的特点,对自己的一切,包括身体、能力、品德、名誉等各方面,都能确认其正面的价值,接受自己的现实。自我接纳具体表现为对物质自我的自豪,即对自己身体、衣着、财产等的自豪;对社会自我的满意,包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名誉的满意以及对精神自我的愉悦。自我接纳的基础是自我了解,如果建立在真正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则常给人带来自信和自尊;反之,则使人狂妄自大,失败后又处于极度的自卑和失去生活信心的状态{1}。自我接纳是个体自我客观化的前提,也是获得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是个体生存的社会性需要,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国内已有不少关于自我接纳的研究,都表明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张书琴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接纳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相关,结果显示SAQ与SCL-90的九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2}{3};刘芳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呈极其显著负相关{4}。但纵观研究可以发现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自我接纳的调查。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学生层次的不同、社会认知度的不同、自我目标定位的不同、心理素质的不同。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省三所高职院校的320名大学生进行了自我接纳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自我接纳的情况。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四川省三所高职院校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00份,剔除无效问卷27份,有效问卷273份,有效率90.1%。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二)工具

自我接纳量表(SAQ),SAQ由国内学者丛中、高文凤编制,共l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正向评分依次为4、3、2、1,反向评分依次为1、2、3、4包括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2个因子,量表总分在l6-64分之间,各因子分在8-32分之间。总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者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问卷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两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347和0.9124,重测信度为0.7653。即SAQ问卷有较为满意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一致性,能够有效地区分自我接纳的程度差异,对神经症病人与正常人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三)施测过程

调查以问卷的形式不记名填写,以班为单位,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测量。施测过程严格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进行,采用统一指导语,统一答卷纸,统一发放,统一收回。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一般情况

从表2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SAQ总分为(41.12±5.3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为(20.55±3.37);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为(20.57±3.53)。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与自我接纳因子得分非常接近。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的影响

1.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情况在性别特征上的比较。从表3可见,高职院校男性大学生在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得分均高于女性大学生,在SAQ总分得分上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自我评价因子上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自我接纳因子在性别特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情况在是否独生特征上的比较。从表3可见,高职院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在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但是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在是否独生特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情况在专业特征上的比较。从表3可见,高职院校文史类大学生在自我接纳因子得分高于理工类大学生,在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上,理工类大学生得分均高于文史类大学生,但是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在专业特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情况在来源地特征上的比较。从表3可见,高职院校来源于农村的大学生在自我评价因子得分高于城市来源的大学生,在SAQ总分,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上,城市来源的大学生均高于来源于农村的大学生,但是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在来源地特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5.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情况在年级特征上的比较。从表3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大三年级的学生在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得分最高,大二学生得分次之,大一学生得分最低。即随着年级的升高,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得分是依次增加的,但是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在年级特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总体自我接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以往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但研究也得到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果,即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两因子得分非常接近,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说明今天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够恰当地进行自我接纳。由于近几年来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国家对高职院校以政策上、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同时高职院校也进行了专业的调整,使其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学生也更加容易地找到工作,这些都使高职院校大学生更加积极评价自己、接纳自己。

研究结果发现,男性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均高于女性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对男女性的要求不一样,社会要求男性要更加独立,要富有竞争性,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高职院校很多的专业设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更具有针对性,需要工作者具有更好的身体素质,这可能导致了女性大学生自我接纳的水平。独生子女大学生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拥有较好的家庭和生活环境,这样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全面发展的机会自然就多一些,提高了他们对自己的接纳水平。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的水平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依次升高的。即大三学生自我接纳水平最高,大二次之,大一最低。这可能是因为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带着“高考失败的情绪”进入高职院校的,是在“无奈”和“不情愿”的情况下走进高职院校的,高考失利的打击造成了他们对自我接纳的水平不高。但随着对学校生活的逐渐适应,社会和学校的正确教育,很多学生通过专业的调整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擅长所在,毕业之前很多学生就和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这些都促使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研究也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自我评价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城市来源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近几年来农村的发展非常迅速,这样就使农村的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农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比例要低于城市,即使是就读于高职院校,这样来自农村的高职院校学生主观感受的程度会相对高一些,对自己评价的水平也就高一些。由于本次调查恰逢大三学生离校实习,故大三学生的样本偏小,这可能是造成独生与否、专业、来源地、年级等变量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原因之一,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四、结论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总SAQ、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性大学生在总SAQ、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上均高于女性大学生,并且男女大学生在总SAQ与自我评价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是否独生、专业、来源地、年级等变量在总SAQ、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768.

[2]樊富珉等.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76-77.

[3]张书琴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4):35-36.

篇7

关键词: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骨干力量,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承担着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更加重视。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的发展,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一、素质与综合素质

从广泛意义上讲,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人的综合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知识、分析、处理事务的潜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工作经验丰富,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对研究生的培养注重从实际出发。美英等西方国家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系统,并大规模应用在全国所有学科的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中。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要求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积极有效的社会服务输出。在这种以行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更加重视的是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等指标的考察。德国研究生的培养核心是导师,导师以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式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以及科研论文的写作。德国研究生入学的条件比较宽松,培养目标是学术研究性人才而且师生的关系是培养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日本研究生教育具有“宽进严出”和重视教学的特点。由于日本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相分离,研究生课程毕业了不等于获得学位,只有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获得学位。

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研究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第一年的课程考试、第二年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第三年的论文答辩这几方面进行。虽然这些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鼓励作用,但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身心素质等方面的考察较少。对定性指标的考察中,部分评估环节过于主观,影响了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容易出现平均主义、印象偏差等问题。而且,研究生的评价往往在期末进行,评价者很难记得评价对象长时间的表现,都是凭模糊印象打分,这样的评价具有滞后性。

三、 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原则

对比国内外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考虑到国内研究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制定研究生综合评价体系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应包含研究生应考虑的全方位素质和能力,围绕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出发,考察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不仅关注课程成绩,还应关注实践能力的评价;不仅重视研究生的共性发展还要考虑个性表现。对于一些定性指标可以使用特殊的方法进行评价,如分析研究、特殊考察等,增强指标的可操作性。

2、评价过程的全程性与连续性。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贯穿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每个培养阶段都应有严格的规定和科学的指标,通过此体系能够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进行督促和鼓励,使得每位研究生对前阶段的学习、科研工作、社会工作等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了解。

3、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在选择评价方法时,要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设置应分层次、分类别,对指标进行整合或细化,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有重点的考察不同的评价指标群。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当前的研究生评价主体大多是培养单位教学管理部门,相对忽视了社会、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个体的评价。研究生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因此社会用人单位及科研合作单位都应该成为研究生评价的重要主体。社会评价主要在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合作单位共事中进行,主要评价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导师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方面最为了解,在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应加强导师的作用。研究生通过接受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之后,根据自身情况开展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促进研究生主动查找自己的不足,积极地采取措施改善自我,调整成长方向,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

四、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内容

根据前文对国内外在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对比,以及建立评价体系的原则,本文提出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内容如下。

1、思想道德素质。指的是人在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方面具有的符合时代特色的基本品质,包括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两个大类。政治素质测评中应包含政治态度、政治学习和党团荣誉的考查,此项测评可由研究生所在党支部、团支部打分评价;道德素质测评中应包含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此项指标可由研究生班级、团队或个人打分评价。

2、学习科研素质。指的是研究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通过科研活动和导的指导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包括课程学习情况和科研能力的测评两部分。参与考察的指标应包括学习成绩,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的情况,发表的论文、专注情况,获得的专利情况,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以及参加的科创竞赛情况等。此类指标容易量化,可操作性较高。

3、社会实践能力。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包括研究生担任各类学生干部等社会职务,参加公司实习以及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情况,这部分指标应由学生干部指导老师以及用人单位考察。

4、身心素质。研究生应具有健康的身体能够承受繁重的学习科研压力,同时也应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适应能力,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及抗挫折能力等。

5、创新能力。指的是研究生从事创新活动所具备的创新素质和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创新技能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能力,具有发展性、创建型和开拓性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测评应包括创新知识、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国内有学者使用群组决策特征根法(GEM)对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初选指标进行识别,筛选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杨阳,王福帅.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研究,2014.

[2]史东岩,滕晓艳,钟宇光.基于GEM法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识别[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

[3]孙冰,张福军,蒋冰.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

篇8

优秀简历的标准仁者见仁,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优秀简历能抓住HR的眼球,让HR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停留在这份简历上。那么,什么内容是HR在最初的15秒内最想看的?

毫无疑问,那就是工作经验,对于应届生来说,就是实习经历和社团经历。简历中还要学会用“关键词、数字、结果”来描述经历,把实习和社团经历有血有肉地丰满起来。诸如在报社实习,你可以用一段话写出你在实习中发了多少稿,稿件的社会价值在哪里等。当你描述了这段实习经历之后,你简历的含金量将成倍增长。

HR是怎样筛选简历的?

曾在多家大型企业担任人力资源总监的曾文,在其《像找老公一样做招聘》一书中透露,简历的内容大体分为两部分,客观内容主要有个人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个人成绩四个方面;主观内容主要有应聘者对自己的描述。一般来说,面试考官的考察重点放在客观内容上,会仔细寻找与成就有关的内容。“在工作经历与个人成绩方面,描述要有条理,符合逻辑。如一份简历在描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时,列举了一些著名单位和一些高级岗位,而他所应聘的却是一个普通岗位……如果HR觉得简历中有虚假成分,一般会将应聘者淘汰掉。”

不应只拥有一份简历模板

有HR指出,企业需要你具备什么的素质,在你的简历中就应当体现出这些素质,并将对方不需要的删除在简历之外。“人岗匹配”原则提醒我们,进入职场不应该只拥有一份简历模板。

一般而言,外企只需要简单的个人信息即可。简历中最重要的项目,是应聘者过去的经历,能否说明其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并判断其个性特征是否符合企业文化,这要求应聘者用详细的文字或数字化的语言描述在实习中的具体工作及成果。

而国企较为看重的因素有专业课程和成绩、学术活动、研究生师从的导师、与申请职位相关度很强的实习经历、是否学生干部等。

教你几招:

1.不抄袭求职信。

把自己的优势、特点融入其中,撰写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求职信。

2.采用倒叙方法。

建议最好采用倒叙方式来写,直接从最接近的时间入手。

3.添加创造力。

可以用PPT、网页等个性化手段来彰显自己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等。

4.引用别人的评价。

适当引用别人对你的评价来写“自我评价”,既客观真实又能引起共鸣和注意。

篇9

二、牛津大学实习教师PGCE培训模式的诠释

牛津大学PGCE课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和实施的主要为那些已经取得学士学位证书,并且拥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人所设置的为期一年的实习课程。通过大学学习和中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成为合格的教师。其课程设置包括英语、地理、历史、数学、现代外语、宗教、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PGCE课程随着英国实习教师培训改革的深入,不断得到完善。

(一)在课程设置上,PGCE培训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牛津大学PGCE课程主要是学习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尤其重视教学实践,即大学理论学习与中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循环式PGCE课程计划。第一阶段,实习教师首先要在第一所合作学校里有一周的适应期,对在职教师进行观察,实习教师们将得到在职教师关于学校生活的详细指导。此后,实习教师主要在大学校园里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在此期间,实习教师要不断与第一所合作学校的专业指导教师进行交流,观摩教学,独立学习并进行自我反思。第二阶段,实习教师要重点在特定的合作学校参与课堂教学,而且要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英国教育部1992年的第9号公告规定,实习教师“必须至少在两所学校中进行实习,以体验不同学校的具体教学实践和管理方式,并从中抽象出普遍的概念”。第三阶段实习教师课程主要侧重于实践,这为实习教师入职后能更好地适应教学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课程计划致力于使实习教师获得不同的经验和知识,既有来自高校的理论知识,也有来自中学的实践指导。它突破了传统的大学主导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训方式,使实习教师在不同情境下交互使用、反思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正如麦金泰尔(D.McIntyre)所说,这种课程计划具有“合作双方互补,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知识,灵活”等特点。

(二)在培养方式上,PGCE培训模式采取了大学与中学合作的“双导师”制

牛津大学与27所中学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实施PGCE课程,旨在培养具备较强教学能力的中学实习教师。牛津大学PGCE课程须由大学课程导师(universitycurriculumtutor)、校本课程指导教师(school-basedcurriculummentor)、大学导师(univer⁃sitygeneraltutor)和校本专业导师(school-basedpro⁃fessionaltutor)合作开展。由中学来制订具体实习计划,大学高度重视合作伙伴并紧密参与到课程制定的环节中去。大学导师频繁地到实习学校与实习教师进行交流以确保他们能及时地取得进步,实习教师能及时得到来自校本课程指导教师和专业导师的有效反馈。几乎所有实习教师都能达到预期要求,有的甚至超过预期要求。若有实习教师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将会很快被检测出来并被给予迅速、有效的干预措施。当实习教师遇到教学或实践困难时,大学导师也会迅速地察觉到,这样就保证了实习教师在培训期间取得长足进步。大学导师与中学指导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注重相互沟通、配合,常规指导教师(regularmentor)和专业导师(pro⁃fessionaltutor)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研讨,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及时沟通,指导教师(mentors)高度重视学科会议在探讨教学和实习教师例常活动方面的讨论,以便在实践中很好地指导实习教师。在这个阶段,指导教师使用“观察与反馈的方法”(observeandfeedback)帮助实习生取得进步,通过小组交流引导实习教师深化理解、反思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传统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是在师范院校进行实习教师培养,在中学进行在职教师培训。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相分离的状态不利于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而大学与中学合作教育实习模式便可以解决这一弊端。实习教师既能获得来自大学教师的理论指导,又能吸取来自中学教师的实践经验,再经过自己的实践和反思将两者有机结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如此不断循环,形成反思性的实践知识,使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学实践技能与技巧整合贯通,从而对教学和学生有一个新的理解。

(三)在培训效果评估上,PGCE培训模式采取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

牛津大学PGCE课程评价安排在整个课程的最后6周。一是实习教师采取自我评价方式对课堂教学方面的表现、课程实施期间所取得的进步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实习教师反思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大学课程导师、中学校本课程指导教师、普通大学导师和校本专业导师通过对实习教师培训效果进行反馈,不断监测职前培训课程的有效性,并综合考查实习教师的培训结果。此外,为了保证实习教师的培训质量,除了“大学—中学”合作伙伴的内部评审制度外,英国教育标准局还实施了外部评审制度。在学校层面上,教育标准局通过定期独立视察、公共报告与提出独立建议来实现对实习教师教育的外部保障,因教育标准局根据评定结果进行经费划拨与教师名额分配,这种厉害关系促使高校和中学努力提升培训质量。在教师层面上,对大学、中学指导教师的指导、培训质量进行检查,并公布实习教师培训检查报告。大学与中学合作的方式增加了大学导师走访学校并参加基于学校指导和专业导师参与的会议的机会,大学导师与实习教师的讨论以及实习教师在大学基础培训的反馈不断监控课程的有效性。总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为培训质量的提高、促进实习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PGCE培训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实习教师培训应建立大学与中学合作的培养机制

牛津大学与中学合作的优势在于:

1.合作式的培训方式重新确立了中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了其在实习教师培训中的作用,促进了中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发展;大学在培养实习教师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中学的参与和指导从而提升了办学质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双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2.中学教师引导实习教师通过课堂观摩、教学实习等活动,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大学教师为实习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双方共同帮助实习教师解决遇到的问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牛津大学为鉴,我国在实施实习教师培训课程时应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密切联系,建立伙伴关系,中学要摆脱过去只是作为学生理论知识验证基地的角色。同时,明确大学和中学教师的职责,尤其突出中学教师的辅导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作培训的协助者。

(二)实习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应凸显实践取向

牛津大学PGCE课程无论是课程的计划、学时分配,还是导师的设置、监督和指导均突出实践取向,鼓励实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独立学习并进行反思,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改进教学,从而促进自身长期的专业发展。借鉴牛津大学做法,我国实施实习教师培训课程应重点突出其实践性的特点。首先应认识到,教师的工作在课堂上,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立足于学校教学,充分发挥中学的实践资源。在课时的分配上,也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给实习教师更多机会参与教学实践与反思,使他们以学徒的身份深入课堂,接受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与反馈,为实习教师取长补短提供渠道。

篇10

姓名:***

出生日期1:980-05-13

性别:男

婚姻状况:未婚

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

求职意向描述

应聘岗位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小学/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家教

岗位描述教师(有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2年期望月薪

教育背景

毕业学校重庆工商大学(本科)重庆师范大学(硕士)最高学历硕士

专业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硕士: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方向)电脑水平良好

外语语种英语外语水平良好

教育历程1996年9月1999年7月,就读于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

1999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重庆工商大学(原渝州大学)

2004年通过全国联考,被重庆师范大学录取为在职研究生,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方向)硕士学位

工作简历

2002年11月--2003年1月重庆长安中学(203中学)实习教育教学工作

2003年8月,新教师上岗培训(区县级)

2003年8月至今,重庆某省级重点中学担任教育教学工作

个人能力及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为人最大优点:塌实肯干,有自己的思想

工作最大优点:善于反思,教学基本功扎实,教研教改能力强

工作期间:

2004年4月撰写的论文《新课标下主体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被重庆市教育学会评为市(省级)一等奖

2005年4月撰写的论文《新课标下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双主教学模式初探》被重庆市教育科学院和《今日教育》评为市(省级)二等奖

2003年12月撰写的论文《激发学生兴趣、改革教学方法、确保学生主体地位》被重庆市教育学会评为市(省级)三等奖

2004年12月论文《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问题及对策》作为优秀论文全校宣读、交流

2003--2004学年,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

2005年以校骨干教师的身份被推荐参加区(县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

2005年所教授的学生参加区(县级)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

大学期间:

毕业论文《化归思想及其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被评为优秀论文

1999年10月,参加祖国颂歌吟比赛获集体一等奖

19992000年,被评为学生工作积极分子

19992000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篇11

教育背景

(注意: 时间采取倒叙方式)

2005.1–2007.1

研究生学校名称: 中国求职培训大学(如果有的话) 院系名称:求职学院

学位名称: 求职硕士

RANK: 1 / 30

GPA: 5/ 5

主修课程: 精英特训营 (选择不超过3门的相关、高分课程)

2004.1–2005.1

本科学校名称: 北京求职培训大学

院系名称:求职学院

学位名称: 求职学士

RANK: 1 / 30

GPA: 5/ 5

主修课程: 求职英语班、实习攻略班 (选择不超过3门的相关、高分课程)

实践活动

2004年10月 HiAll团队创建

以帮助中国大学生求职为理念,HiAll在几个年轻人手上诞生

经过两年的发展,HiAll已经成为全国最大最权威的专业求职指导机构

2005年10月 HiAll的第十套书籍,《HiAll求职快车系列》出版

留学系列:《留美申请白皮书》、《美国签证白皮书》、《托福满分作文》

求职系列:《剪裁人生》、《求职胜经》、《简历篇》、《面试篇》、《咨询行业求职指南》

2006年5月 HiAll第3000名学员成功拿到世界500强前10名公司Offer

HiAll学员遍布IBM、P&G、HP、PWC、McKinsey等90多家国际知名公司以及华为、北京移动、新华社等20多家国内企业及政府机关。

HiAll优秀学员加入HiAll专为高端人群组建的精英联盟,形成更为广大人脉网络

2006年9月 HiAll签下第十五所合作高校,将职业培训嵌入到高校课程体系

签订协议的合作高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财经大学MBA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

2006年10月 HiAll培训学员突破5000人

学生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求职需要培训

求职培训会全面提高学员的求职技能、行业认识、职业定位,拿到更好的Offer

2006年12月 HiAll网站注册用户突破26万

北京、上海等地应届大学生有2/3在HiAll网站注册

获奖情况

时间 2006.1 奖项名称 大学生求职老师 (奖励全国前 1%成员) 2次

时间 2005.1 奖项名称 大学生求职朋友 (奖励全北京前1%成员) 3次

其他技能

专业技能认证: 精英特训营证书

成绩: 3级

英语认证名称: 求职英语证书

成绩: 8级

计算机认证名称: 求职计算机证书

成绩: 3级

补充资料

期待HiAll能够继续努力,把这个重大命题继续做深做透,成为这个行业里新锐的专家。 ——徐小平

自我评价

以上内容格式较乱,建议参考一下内容

--------------------------------------------------------------------------------

求职意向

大学生求职指导专家

教育背景

(注意: 时间采取倒叙方式)

2005.1–2007.1

研究生学校名称: 中国求职培训大学(如果有的话) 院系名称:求职学院

学位名称: 求职硕士

RANK: 1 / 30

GPA: 5/ 5

主修课程: 精英特训营 (选择不超过3门的相关、高分课程)

2004.1–2005.1

本科学校名称: 北京求职培训大学

院系名称:求职学院

学位名称: 求职学士

RANK: 1 / 30

GPA: 5/ 5

主修课程: 求职英语班、实习攻略班 (选择不超过3门的相关、高分课程)

实践活动

2004年10月 HiAll团队创建

l

以帮助中国大学生求职为理念,HiAll在几个年轻人手上诞生

l

经过两年的发展,HiAll已经成为全国最大最权威的专业求职指导机构

2005年10月 HiAll的第十套书籍,《HiAll求职快车系列》出版

l

留学系列:《留美申请白皮书》、《美国签证白皮书》、《托福满分作文》

l

求职系列:《剪裁人生》、《求职胜经》、《简历篇》、《面试篇》、《咨询行业求职指南》

2006年5月 HiAll第3000名学员成功拿到世界500强前10名公司Offer

l

HiAll学员遍布IBM、P&G、HP、PWC、McKinsey等90多家国际知名公司以及华为、北京移动、新华社等20多家国内企业及政府机关。

l

HiAll优秀学员加入HiAll专为高端人群组建的精英联盟,形成更为广大人脉网络

2006年9月 HiAll签下第十五所合作高校,将职业培训嵌入到高校课程体系

l

签订协议的合作高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财经大学MBA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

2006年10月 HiAll培训学员突破5000人

l

学生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求职需要培训

l

求职培训会全面提高学员的求职技能、行业认识、职业定位,拿到更好的Offer

2006年12月 HiAll网站注册用户突破26万

l

北京、上海等地应届大学生有2/3在HiAll网站注册

获奖情况

时间 2006.1 奖项名称 大学生求职老师 (奖励全国前 1%成员) 2次

时间 2005.1 奖项名称 大学生求职朋友 (奖励全北京前1%成员) 3次

其他技能

n

专业技能认证: 精英特训营证书

成绩: 3级

n

英语认证名称: 求职英语证书

成绩: 8级

n

计算机认证名称: 求职计算机证书

成绩: 3级

补充资料

篇12

1.2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需要目前研究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缺乏吃苦耐劳研究生教育•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致使他们在走上社会之时常常显得知识面较狭窄,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较差,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也不够成熟。在当代国内研究型大学教育中实行通识教育圆,以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广博专业知识的全面人才。通过“助管”工作的实践,研究生在文化素养、人格健全等方面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促使他们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融为一体,在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

1.3拓宽师生沟通渠道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学生就业难度Ft益增大,当今研究生特别是医学生的心理状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时间安排上的各不相同,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呈现高度分散的特点,研究生管理部门要实现对研究生个体的详细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研究生兼任“助管”工作后,学校就多了一个了解研究生的渠道,可以随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早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及必要的心理干预,促进医学研究生的健康成长。

1.4加强对研究生资助的需要医学专业学制较长,教学成本较高,医学课程内容多,学生任务重,而医学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所有研究生都要交纳学费,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学生如果不能采取有效途径及时缓解,势必影响学业与生活。高校通过为学生提供“助管”岗位,可以使研究生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助,这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研究生来说是一条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学习效果的良好途径。

1.5顺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以及各种医疗保险的出现,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人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给医生用药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要想做一名合格医生,促使医疗工作顺利进行,医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医保制度。通过参与医院各行政科室的日常管理,医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各种医保程序,学习在医疗纠纷中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进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2医学研究生参与行政管理实习的实践某大学临床学院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医学教育模式和医疗卫生工作,自2007年起试行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结合教育大纲和各学科培养计划,对在校研究生实行行政实习制度,实习的处室包括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科研处、研究生办公室、市场部、医疗部等六个主要职能部门。

2.1总体严格要求,具体自愿选择强调“行政事务管理实习”为硕士研究生能力培训的必修课程,2个学分。该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需在党政办公室、科研处、医疗部、市场部、人事处、研究生办公室等六个行政科室中选择一个科室实习两周,业满方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审核。具体实习科室的安排遵循自愿的原则,每位学生填报志愿表,由导师签字后交给研究生办公室教师保管。使学生对行政管理实习给予充分的重视,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在两周实习中真正学有所得。

2.2系统管理,严明纪律每位学生在行政实习结束后,均需上交一份《研究生行政事务管理实习考核表》,具体内容有本人基本信息、导师签字、本人实习自我评价和实习心得体会、实习科室负责教师对其工作表现进行的综合评价及签字。实习期间,岗位督察小组(成员为班干部4名)和研究生办公室随机查岗并做好查岗记录,请医院行政科室负责教师签字为证。

2.3针对性指导,奖惩分明每位学生在进入科室实习之前,均需参加培训指导,了解实习意义和实习目的,从而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训。同时提前到所去行政实习科室与上一轮实习学生进行岗位交接,了解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以便实习期间更好地完成相关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习结束时,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并传承给下一轮实习学生,使行政实习过程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对于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且表现优秀者,医院将给予津贴奖励,由岗位督察小组和研究生办公室根据其表现决定津贴金额。对于不认真参加实习的学生,将适当扣除津贴。按照上述实施细则,至2011年7月在该校附属教学医院及临床学院行政处室接受实习培训的研究生近700人

3医学研究生参与行政管理实习的实际效果

3.1职业道德、操守的培养医德、医风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医疗工作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工作,所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因此医疗工作要求每一名医务工作者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在医院窗口部门的实习,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需要帮助的患者,充分感受到作为“弱势群体”的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的痛楚,以及经济上蒙受的损失,看到一个个家庭可能随着家庭成员的病痛而分崩离析,这种情境会深深触及到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并由此思考在今后的悬壶生涯中,如何加强学习各种相关的医疗法规政策,提升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为患者减轻不必要的痛苦,为饱受病痛折磨的他们带去慰藉。

3.2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的生源多数为应届本科毕业生,从校园到校园,阅历浅,交际圈局限于教师和同学,一旦走上工作岗位,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医患关系,年轻医生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处理不得当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该院在实习部门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不同层面、不同对象人际交流与沟通的需要。在医疗部和市场部的实习,主要是与患者交流沟通,通过言行化解一般的医患矛盾,缓和医患关系,为患者排忧解难,树立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党政办公室和组织人事处面对的是医院中高层领导,因此要学会端正态度,准确定位,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积极而适当的帮助领导完成辅工作,这对于将来有可能从事医疗行政管理工作的学生不无裨益;研究生办公室是教学医院重要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学位与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并筹划、组织、实施研究生的各种教学、文化活动,因此,要做好领导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起到桥梁作用和协同作用,同时也锻炼了组织能力。

3.3一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而科研创新需要博闻强识,延伸思路、拓展思维,善于总结他人的研究成果,博采众家之长,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科研处的实习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首先,该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的最新研究成果都在此汇总、申报、审批,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各科室的研究动态;其次,依托科研处的信息资源,能够了解到世界上各个科研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成果。综合上述两大优势,学生能够及时、随时地获得各种科研信息,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本学科、交叉学科甚或跨专业学科领域摸索出研究方向,这对科研创新有着极大的帮助。

3.4社会人文知识的培养2O世纪70年代,恩格尔(GLEnge1)提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1)。他指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型必须也考虑到病人,病人在其生活的环境以及由社会设计来对付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这就要求一种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以人的健康和疾病为研究对象的医学,是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科学属性的一门科学[31。在市场部和医疗部工作,接触到不仅是患者本人,还有他(她)的家人朋友,以及他们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生存质量、生活环境等,在一定的范围内,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引导学生能动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融人社会、服务社会。

3.5心理素质的培养时代的发展要求医学专业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最大限度地服务人民的身心健康,遇到医疗纠纷时,能及时调整好心态,克服不良心理反应,顺利解决问题;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从事医学科学研究,不断创新,在失败中进取[4j。行政实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在医疗部和市场部遇到的各种医疗纠纷、冲突,学生由最初的震惊、恐慌到沉着、冷静的处理,考验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锻炼了意志品质,为今后的临床、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