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9 06:41: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这以后,印度洋大海啸、波及30多国的SARS、禽流感、开县井喷、密云游园踩踏事件、阜阳劣质奶粉、包头空难、辽宁孙家湾特大矿难、吉化爆炸、哈尔滨水源污染停水…… 这种“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更加频繁地进入当下的社会生活。
人类步入“风险社会”
按照学术界广为认可的说法,目前全世界处于现代化后期的“风险社会”时期。当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社会就进入“高风险”时期,各类安全危机的爆发数量持续攀升,进入高发期。这里面有自然原因引发的灾害、灾难,也有人为原因、技术原因等引发的事故,还有自然与人为等共同作用引发的。
近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突出,造成的损失惊人:2003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当年GDP的6%。这还不算各种间接损失。我们身边一个铜川11.28事故,160人失去了生命,不仅使一个国有大矿遭到严重破坏,近两年内无法恢复生产,而且彻底打乱了死者亲人和周边公众生活节奏,使人们的心理受到巨大冲击。
在自然灾害类方面,中国地貌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度高、损失严重。我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生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地区。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大体在2亿左右,占全国人口的1/7以上,自然灾害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再加上我国许多地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潜在的危机有可能随时爆发。而建国以来建设的大量城市防洪防火排水等基础设施,年代久远,老化严重,又缺少及时的维护和更换,安全隐患也很多。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步增加。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都要超过上千亿元。可以说,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城市发展历史欠账是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发生的直接原因。
在社会灾害方面,目前中国有着不同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独特国情:经济体制放开后,大众压抑了几十年的小生产欲望如火山爆发,以其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成了“世界工厂”,私营中小企业汇成大海,发财冒险的计谋夜生日长。 但是人口素质较低,而在这个举国“唯物”的国度里,人们没有信仰压力,不费心感恩,既不敬畏生命、也不敬重自然,喧嚣浮躁的心态,使人变得粗疏草率实用,思想完全被一种裸的金钱地位利益观所垄断。
我国城市化率很快达43%,可城市数量的增加抵消不了流动人员的增长,城市规模急剧扩张与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贫富悬殊对立,高风险高回报刺激企业采取短期行为,使形形的社会灾害事件接踵而来。
还有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安全生产事故等。更使政府头疼的是社会灾难,比如:执政中腐败不断滋生的压力,失业、无业者的就业压力,股市崩盘,银行坏账加大,致使挤兑变现和疯狂提现购物,金融危机、金融突发事件的压力,有产者施加各种利益相应诉求的政治压力,大量低价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国际贸易摩擦涉外突发事件的压力,社保问题,社会治安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群体突发性事件等等。
而全方位对外开放,国际事件和恐怖袭击也极易迅速传递和扩散进来。更可怕的是由于各种情绪的积累,有时往往一个单体的突发事件危机处置不当,极易被放大为群体的社会危机,发生连锁反应。假设松花江污染后哈尔滨全面停水一周以上,一旦发生重大工厂事故灾难、人们纷纷携款出城,再引发金融危机、哄抢市场,有个把心存不满的人在人口密集区爆炸破坏等大型恶性的刑事案件,那就不可想象了。
未雨绸缪应对突发事件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都相继了政府和部门预案,针对各类公共突发事件,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由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组织预防、第一时间响应处置、信息公开、职责界定和善后工作。
为保证预案的实施,正在编制的“十一五”国家各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从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物资准备、监测预警等应急机制建立、法治的完善等方面全方位地搭建应急管理框架。届时将建成一个全国联网的、能应对国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国家的对外国防建设意义相同。为此,国家将不惜投入巨资,致力于全面提高各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各地区和各行业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整合,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比以往红头文件,相继出台的各级政府预案和规划都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贯彻“以人为本、公众至上、生命至上”这一现代公共行政的最高原则。四川开县井喷,就是因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没有合理的处置预案,只想着保油井,井喷失控近18个小时才点火,以致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造成了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2142人住院治疗、65000人被紧急疏散,酿成了一出震惊世界的人间悲剧。惨痛的教训再次提醒人们: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当灾难降临时,应对的出发点只能是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这是一个文明社会必然和唯一的选择。
考验政府执政能力
教训还告诉人们,处理中国特色危机的关键,一在反应快速,二在资源整合。有了“上面一根针”,还要理顺“下面千条线”。就绝大多数情况而言,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都在基层,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基层干部、群众怎样应对突发事件,对于控制事态、抢险救援、战胜灾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除了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各级各类预案,首先在管理层面上避免打乱仗、随意性、主观性、仓促上阵、临时应对的被动局面外,还要在平时面向社会基层经常开展预防、避险、减灾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使社会公众增加灾前防御意识、灾时具备自救和互救以及灾后抗灾救灾的能力。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精明算计已将算盘打在政府救急措施上了。比如,有出海渔民为了降低成本,谎报出海触礁要求海事救援,救援机构将报案渔船拖回港湾,却发现渔船根本没有损坏。
突发事件出现后,班主任首先通过当事人或了解事情整个过程的其他学生获取事件经过,快速对事件作出分析和判断。对特殊的意外伤害事故或学生自身身体的素质诱发的疾病,班主任立即把事故人送到医院,特别注意若情况严重者需要拨打110寻求救护。在了解事情起因后,老师必须沉着冷静,要有一定的胆识和决策能力,且不要轻易的发表言论,更多的要倾听,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学生之间的打骂,学生与代课老师之间的冲突等事件,首先班主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听双方当事人的诉说,不要用固有的观点特别责备某一方。特别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常见的是学生当众顶撞老师,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僵持,从而造成教学事故。原因有多种老师当众批评学生方法不当,学生为了挽回面子顶撞老师。有些时候是由于某种潜伏因素的作用,在一定场合的爆发,偶然中有包含着必然,不少是以往师生中发生的矛盾没能更好的解决的结果。有些突发事件个人道德品质,自身修养不够引发的问题,比如班级内部的钱财丢失,班级内部的财务损坏,板凳桌子刹那间变成两条腿。班主任听到汇报后,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事情,非常恼火,但是这是班主任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到教室里大声训斥,不要说尖酸刻薄的语言。要私底下进行调查,不动声色,同时进行观察班级内部有什么反常现象。在事情没调查清楚之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时,不要找当事人谈话。总之,突发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对事件的起因要进行周密的调查分析,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并假想不同处理方法,从中选择合理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二.提出合理解决突发问题的方案
班主任在了解的事件的经过后,接下来就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来解决问题。这个阶段班主任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批评教育学生,多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对方你会怎么做,有时给他们提供宽松的环境,还原当时的场景,扮演彼此的角色,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在处理老师与学生的矛盾时,应先安抚老师,不要让其次事件影响正常的教学次序。然后站在老师的立场厂上教育学生,替代课老师说话,让学生意识到代课老师是为他好。同时要听学生对老师不满的述说,分析原因,化解学生心中的矛盾,选择合适场合让其老师和学生当面沟通交流,班主任在一旁从中协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老师也能从该事件中进行反省。
而对偷盗事件,了解当事人偷盗事件的动机后,老师对当事人的身份进行保护,不能公开,班主任把偷盗的钱财如数奉还给受害学生。然后对偷盗的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其改过自新。损害公物的事件,弄清楚是有意损害还是无意损害,对有意损害公物的学生,除了赔偿之外,对自身道德素质进行教育,可让将功补过,情节严重者,写检讨并当众宣读,让其他学生监督,对他自身进行约束。总之,在解决问题时,必须建立在不损害他人及当事人的利益的基础上,顾全大局,让同学之间也相互帮助学习,相互激励彼此合作的良好风气。
护理突发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范畴内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基层医院由于医院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停电、火灾时有发生;还有患者由于不堪忍受病痛折磨,心情抑郁,自杀行为防不胜防[1]。还有如患者摔伤、坠床、醉酒后暴力事件、媒体突如其来的采访等随时有可能发生。一旦出现突发事件,需立即正确应急处理,否则不仅会增加医疗纠纷的隐患,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文献[2]报道显示,在我国各级医院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中,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涉及护士在对临床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方面的问题占了较大的比例。如何有效地应对护理突发事件,笔者参考近年相关文献[3],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做好防备准备,一旦发生,即刻启动,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安全,保证护理措施有效落实,将负面影响和损失降至最低。
1意外停电
1.1流程意外停电了解危重患者及仪器运转情况安抚患者和家属情绪启用电力仪器替代方法或简易呼吸气囊通知总值班组织抢修增加人力,加强巡视做好解释注意防火防盗。
1.2操作要点
1.2.1病区通道内有应急照明设施,应急灯和电筒电量充足。带有蓄电池的仪器,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处于饱和状态。
1.2.2意外停电后,及时了解危重患者及各种仪器运转情况,启用电力仪器替代方法,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立即将呼吸机脱开,连接简易呼吸机维持呼吸。
1.2.3及时汇报总值班组织抢修。
1.2.4加强巡视,确保安全,告诫患者减少活动,尽量卧床休息,安抚患者和家属情绪,做好解释,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2突发火灾
2.1流程发现失火火势小针对起火原因,利用消防器材或就近取水灭火,并切断电源报告保卫科。火势较大119报警,通知总值班调动在岗人员疏散患者切断电源消防车到达时配合灭火保护贵重仪器及资料。
2.2操作要点
2.2.1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科室维修。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2.2.2发现火情立即呼叫周围人员,组织人力开展自救,如火势大、无法扑灭时,马上拨打119报警,告知准确方位。
2.2.3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有计划疏散患者,优先疏散老、小、重症患者及离火源最近的患者。
2.2.4疏散时不能乘坐电梯,要走安全通道,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最低的姿势摸墙,快速从安全通道撤离。
2.2.5灭火时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并尽可能切断电源,抢救贵重仪器设备、资料等财物。将火灾引发的损失降至最低。
3 意外跌倒、坠床
3.1流程发现患者意外跌倒、坠床就地处置安慰患者,评估伤情妥善安置患者汇报医生、护士长通知家属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协助医生处置患者执行医嘱病情观察记录做好安抚解释适当照顾安全指导避免矛盾激化。
3.2操作要点
3.2.1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制定护理安全防范措施,鞋底防滑、使用有护栏的病床、保持地面干燥、平坦,提示标识明显。
3.2.2发现患者意外跌倒、坠床后,立即就地处理,倾听主诉,先检查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四肢活动度,再根据病情妥善安置患者,严重的应积极配合医生协助抢救,吸氧、建立静脉通道。
3.2.3通知主管医生,正确及时执行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发生经过、受伤部位、伴随症状及体征及相关处理措施等情况。
3.2.4给予患者必要的照顾,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安慰、解释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和冲突发生。
4发现患者自杀
4.1流程发现患者自杀通知医生,备急救物品赶赴现场实施现场急救有生命迹象,将患者安置在安全环境及时正确执行医嘱,积极配合抢救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稳定患者情绪,24h专人陪护。已死亡,保护现场通知院行政总值班、保卫科、医务科、护理部、通知家属由值班医生、科室领导解释事件发生原因详细记录事件经过安抚其他患者,维护病区秩序,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4.2操作要点
4.2.1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和床位医生,并通知家属,针对性的做好心理疏导,加强看护,做好交接班。
4.2.2联谊室友间的交流,检查病房、病床,尽可能消除自杀隐患。
4.2.3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急救物品及药品,一同奔赴现场,评估患者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并立即现场急救。
4.2.4通知院行政总值班、保卫科、医务科、护理部、通知家属,将患者安置在安全环境,及时正确执行医嘱,积极配合抢救,观察病情,详细记录。
4.2.5稳定患者情绪,24h专人陪护,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避免医患纠纷,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患者再次自杀。
4.2.6安抚其他患者,保证病区工作正常进行。
4.2.7如已死亡应保护现场。
5其它
5.1发生醉酒暴力行为
5.1.1流程发生醉酒暴力行为联系保安,汇报总值班,必要时报110控制局面治疗护理不中断言语不过激做好自我保护。
5.1.2操作说明 醉酒有暴力行为者,不听劝阻时,避开暴力行为者,及时与保安或110联系,避免局面失控,造成医务人员受伤。急需的治疗护理不中断,及时采取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给予留置针输液,妥善固定,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理智。在患者失去理智时,尽量少说话,不要言语刺激,避免激将,做好自我保护。加强看护,保证患者安全。
5.2新闻媒体采访
5.2.1 流程有记者突然来访礼貌接待,安排适宜地点稍等报告护士长,夜间报告总值班报院领导由医院新闻发言人接受采访。
5.2.2 操作说明 有媒体来访,以礼相待。维护医院声誉,不讲假话,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言多必失。严格执行汇报制度。单位有指定的新闻发言人接受媒体的采访,护士应婉拒媒体的采访要求。
6 结论
提高护士对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水平和技能是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率和医患纠纷的根本[4],建议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应急流程,组织学习、培训,并可根据流程组织情景演示和模拟训练,以锻炼护士在突发事件情况下,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积累应急经验[5-6]。同时,还应加强护士“三基”知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并实施强有力的业务学习考核与奖惩制度,以全面促进护士对临床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能力的提高,使其成为具有快速、敏捷的应急应变能力和水平的高素质护士。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避免医患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参考文献:
[1] Haggerty J L, Roberge D, Freeman G K, et al. Experienced continuity of care when patients see multiple clinicians: a qualitative metasummary[J]. The 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 2013, 11(3): 262-271.
[2]徐同巧.强化急诊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65-66.
[3]施雁,唐玲玲.护理安全路径与应急处理流程.[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反应迅速
快和真,是新闻的生命。2013年发生的长春“304”偷车婴儿事件举国震惊。长春地区的市民对此更是关注,与警方一起展开了大规模的搜寻救援行动。在此过程中,好多人还通过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了公民新闻,表达了对事件的关注。事后,经过笔者的粗略统计,相关微博、微信、论坛发帖高达数千条,属于公民新闻性质的也有数十条。较有代表性的有两条,一是3月5日上午11点多网友的爆料,说已经找到孩子,并法医检验;二是,3月5日23点54分,网友消息说,长春偷车杀婴儿者为自首者儿子。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了多年与新媒体的竞争以后,传统媒体在此次突发事件中的报道表现也非常成熟。由于当事人、婴儿的父母许先生在第一时间内报警并向传统媒体求助,传统媒体在这个事件的报道中占尽先机,尤其是电台,各个电台派出了多路记者跟踪采访、报道。长春市交通文艺广播FM130.8在这次报道中,最为突出,3月4日、3月5日全天不间断地滚动播出相关新闻报道,并为偷走车的人留下一部“真情”电话,劝说偷车人照顾好婴儿、自首。在这个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传统媒体即时、准确,高频率覆盖,在及时性和报道频次上完全压倒了新媒体和公民新闻,反应速度非常快。与美国9.11事件大量一手、新鲜的报道是公民新闻相比,此次“304”偷车婴儿事件中传统媒体表现非凡,表明了传统媒体在变革中的成熟。
多平台传播
公民新闻能够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依托网络进行多平台传播。在这次偷车婴儿事件中,公民新闻通过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途径,然后再通过QQ群、手机等快速地向传播。这种传播的特点是速度快,传播人群广,并且受众一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网络受众作为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网络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公民新闻的作者实际上就是来自网络受众,他们的报道视角更容易贴近于受众。
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平面传播、电波传播和图像传播,从整体上看似乎覆盖面很广。但问题是,在网络媒体的冲击说下,受众分流明显,各个传统媒体都没有自己明显的主流受众群。就单个传统媒体来说,传播面又非常窄。比如,在此次“304”偷车婴儿事件中,虽然长春市的各个电台都在呼吁偷车人自首、保护好婴儿,但仍然担心犯罪嫌疑人听不到广播。依托传统渠道,发展网络传播,是传统媒体拓展自己传播渠道的必要措施,可以形成与包括公民新闻在内的网络报道的直接竞争,大大扩展自身的影响力。在此次“304”偷车婴儿事件中,传统媒体在进行传统报道的同时,也进行了网络报道的跟进。如长春的《新文化报》官方微博就较早报道了这样的内容:警方在被盗车辆附近发现疑似包裹丢失婴儿的毛毯,但并未找到婴儿本人。
全方位解读
在网络媒体诞生之前,公民个人没有进行新闻报道的权利,受众不能参与到新闻的报道传播中来,传统媒体的声音就是唯一的声音。但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公民越来越有发言权,“受到主流媒体忽视或有意排挤的团体与族群,或是无力使用主流媒体的市民,藉由新媒体技术,或隐晦或张扬地传达另类声音,突破主流媒体设下的密不透风的传统”。在此次“304”偷车婴儿事件中,传统媒体的报道与警方的消息基本相同,在谨慎报道中显示了社会责任感。公民新闻的报道则有很大的差异,比较有代表l生的是这样的内容自首的杀婴儿犯罪嫌疑人是替儿子顶包。其中,又有很多变异。网友3月5日23点54分公民新闻,长春偷车杀婴儿者为自首者儿子,并说早上7点多报案,10点才做出反应以至于车辆出长春都不曾发现,警方应该在邀功的同时给百姓个交代。3月6日1点42分有网友公民新闻:偷车变成杀婴儿事件有了新的进展,老爸帮儿子顶包。
在湖北省__农村,突发性稳定事件主要涉及的是三峡水库移民搬迁、土地调整、邻里纠纷、家庭纠纷、损害赔偿、矿难事件等诱发的问题。司法所工作在基层一线,面对突发性稳定事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处置。
一、先入为主 控制局面
突发性稳定事件,一般表现为大型的伤害、非正常死亡、自杀、械斗等事件。司法所是指导人民调解的工作机构,是代表政府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能部门,发生这类事件后,必须及时赶往现场主动介入事件的处置,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大胆挑起稳控重担,争取主动,抓住矛盾纠纷的要害,敢于说硬话,控制事态,给火爆场面降温,使对抗的局面得到缓冲,为化解矛盾纠纷奠定基础,为调解搭建良好的平台。如:20__年5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__县归州镇周家湾村村民杨某与周某两家发生矛盾,杨某的母亲服毒身亡,杨某亲戚一百多人将尸体抬到周某家里闹丧,__县司法局归州司法所得知情况后,及时赶赴现场,控制事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动员村民将尸体抬出,召集各方当事人代表座谈,通过宣传法律、引用民法中的无过错责任的条款,动员周某支付了杨某家庭4000元的安葬费,使矛盾纠纷得到了化解,有效地平息了一场械斗的发生。
二、发挥优势 解决问题
司法所工作人员是普通的人民调解员,来源于基层,扎根于群众。
人民调解工作具有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不伤感情、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司法所在突发性稳定事件被控制后,要利用自己调解纠纷的长处及优势,因势利导,沉着冷静,工作有序,着手对纠纷进行调解。在调解时把握以下要点:一是弄清事情的原委。司法所对事件的起因,经过都要详细地了解,包括事件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各方当事人人际关系、亲友状况等情况,以便调解时对症下药,为调解纠纷奠定基础。二是担当调解的主角。司法所面对矛盾纠纷,不要畏惧与退却,要主动担当起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重担,唱主角戏。在突发性矛盾纠纷发生以后,各方纠纷当事人也希望有各级领导来牵头处理此事,使矛盾纠纷得到解决与消化。对有理的一方或弱势一方希望自己的权益得到伸张和保护,包括过激行为也是为了达到其维护合法权益的目的,对于有责任的一方,或者是过错的一方明知自己亏理,往往是采取逃避或是躲避的方法来回避矛盾,避免吃眼前亏,但是他们也希望有中介人来协调矛盾,避免事态扩大,造成身体伤害,人员伤亡。对司法所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化解矛盾纠纷,促成事态解决。三是抓住要害,化解矛盾纠纷。在化解纠纷前,司法所要分别找各方当事人座谈,了解各方当事人的心里状态、特点及要求,找准矛盾纠纷调解的切入点,通过与当事人宣传政策法律知识,交心谈心,以情感人,依法动人,用理说服人,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动情,对群众或矛盾纠纷当事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地听,认真地记,冷静思考,耐心地给予解释和解答,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与口气来回答。如对待村民要用朴实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对话,对待知识分子,要讲究哲理,讲究语言的精炼与层次,还要注意逻辑关系,对待年轻人要直截了当,对待年长的人要耐心细致地工作,不厌其烦的解释与解答,尽量避免过激言行,总之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方法,掌握尺度与火候,准确地进行对话,使各方听后心悦诚服,得到各方当事人的信任与信赖,拟定调解方案,反复协商,促使当事人和解,时间往往需要一天,两天甚至是一个星期,直到事件得到有效地处置与解决,切记不可因我们的言行举止使矛盾纠纷升级,使事态扩大,并把我们个人掺和与矛盾纠纷之中不能自拔。
三、争取支持 协调作战
司法所深入实地处置突发性稳定事件不是孤立的,对于地方发生了突发性稳定事件,各级政府包括政法部门都会派人深入实地参与事件的稳控与处置,因此司法所深入现场后要主动及时地将事态情况向地方党委政府及基层组织汇报,得到地方政府与基层组织的支持,在深入现场之前要与基层组织及人民调解委员会取得联系,安排他们及时赶赴现场控制局面,同时要向政法及相关部门求助,包括派出所、法庭、以及所涉及的、经管、国土、林业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得到他们的配合与支持,同时还要争取社会其他力量帮助事态的稳控与解决,利用民调中心户、平安中心户以及当事人的亲属关系的力量,用一把钥匙解开一把锁的办法处置消化矛盾纠纷,这样司法所的工作就不会孤立无援,事情做活了,人多力量大,智慧广,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使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消化解决。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事件 财政应对能力
强化突发事件财政应对能力的客观必然性
(一)理论基础
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以国家为主体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中实现其功能目标。事实上,在政府应急管理过程中,财政部门的角色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资管理和后勤设施保障,还具有提供行政救助的法定职责。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由于当事人往往丧失自救能力,迫切需要政府财政部门出面,动用各种社会资源提供行政救助。
(二)现实意义
突发事件管理是一种公共服务。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进行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反应体制与体系,增强全社会的危机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政府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确保财政对于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管理项目的支持力度,是政府由产业投资主体向公共投资主体角色转换的必然要求,是对包括纳税人在内的全体国民服务意识的具体体现。
突发性事件的应对能力是财政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我国现有的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和财政体制看,集中应对少数突发事件的力量是具备的。但从全方位防范、常规性防范、现代化防范的广度和深度要求看,资金的来源和保证性尤显不足。因此,面对逐步增加、永远存在的公共风险和公共危机,迫切需要在财政框架中建立应对能力。
(三)突发事件对财政运行的影响
从财政收入总量看,造成财政总量减收的主要原因是突发事件对社会总供求骤然地产生了收缩效应。一旦社会总需求扩张乏力,经济增长就要减速,从而会使财政收入增长受挫。为了遏制突发事件的蔓延以及扶持遭受突发事件冲击的行业和劳动者度过难关,必须及时出台一些财政救助政策,尤其是对财政收入下降的重灾区行业,更需要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加以救助。
强化突发事件财政应对能力的制度安排
(一)构建突发事件的财政应对机制
合理界定我国财政的支出范围。包括: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发展支出。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培育和完善市场建设,为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与政府的这一特殊职能相适应,财政将在资源配置,以及制定、实施和宣传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负有更多支出责任。
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估制度。简单地控制支出和调整支出结构有可能会形成少花钱也少办事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各部门、各单位制定与之行使的职能相适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定期进行考核,真正提高支出的效率和效果。
深化财政改革,完善支出管理。在健全的民主监督和规范的法制约束下,建立科学的支出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改革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强化预算管理,实行部门预算;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并由国库直接支付采购资金,做到公开、公共、规范、透明,以解决目前存在的分散采购、盲目采购、收取回扣等问题。
(二)建立财政危机管理机制
建立综合性财政危机管理网络。当今社会,危机的发生将是一个经常性变量。面对这一情况,应当构筑一个包括财政法律制度、机构框架和风险预警在内的综合性财政危机管理网络。财政法律制度为制定非常时期的财政法案提供法律支持,可以大大缩短危机发生后再寻求修改有关财政法律的时间;机构框架则为财政应对各种危机提供智力支持和操作流程;风险预警为评估各种突发事件对财政经济的影响提供标准,并依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财政运行情况警示。
逐步建立风险分担的制度框架。要建立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债务报告制度和政府财政风险预算及其评估制度,从制度上对地方债务加以约束、防范、监控和化解。对政府提供的各项措施、政策承诺进行事前的风险评估,以免政府因财政能力的变化而导致言行不一,损害政府的公权力。
(三)建立长效财力保障机制
增强预备费的稳定功能。具体办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改以前,按照法律规定的上限提取预备费,而不论预算是赤字还是盈余;对预备费实行基金式管理,每年安排的预备费,在当年没有突发性支出的情况下,或者用于突发性支出后的余额,不得用于其他预算开支,应进入预备费基金;扩大预备费基金的来源,如预算盈余、预算超收收入,原则上应进入预备费基金,不应用于追加其他的预算支出。
建立财政风险基金和国债偿还基金。为建立稳固的财政基础,应考虑建立一笔专门的、稳定可靠的、可以连续使用的财政风险基金,该风险基金来源的构成可以参照总额预备费的提取办法在财政支出中按一定比例列支,它和财政后备基金共同构成财政安全的保护屏障。当然,考虑到通过偿债基金避免债务危机的方法,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选择建立国债偿债基金,以防后患。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177-01
1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现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给人与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甚至影响和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紧急性事件。通常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自然类灾害。其中包括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以及重大生物灾害等。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三是,重大事故灾难。其中包括重大交通输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城市生命线事故、核与辐射事故以及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四是,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重大刑事案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等。
近年来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
(1)发生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近期发生的大型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有:河南、山西煤矿透水事故、贵州瓮安事件、SARS危机,禽流感、甲流、四川汶川地震、青海地震、福建南平凶杀案、郴州血铅超标事件等等,层出不穷,给政府公共管理带来了压力与挑战。
(2)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仔细深究引发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自然因素导致的, 如2003年暴发的SARS危机、2004年暴发的禽流感、2008年四川汶川“五一二”特大地震。二是由人为因素导致。如在征地拆迁补偿问题、国有企业改制等问题上,由于少数政府官员办事不力,没有及时协调好各种矛盾,导致了的发生。在安全生产方面,由于少数官员缺乏责任意识,对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导致了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
2公共财政在应急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公共财政应急机制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财政投入总量不足。我国现行预算制度中规定的每年的财政支出用于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总量较少,无论是中央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还是地方政府预算安排的支出,用于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的支出总量偏少。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各级预算按本级预算支出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支出以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支出。这笔预算费用是固定不变的,并不是单独的预算管理机制,虽然近些年中央财政对应急资金的供给有所加大,但总的比例依然偏低,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与所需经费的缺口不断拉大。这个比例也低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比例。
(2)现有的应急机制不合时宜。突发性公共事件导致危害蔓延的遏止,需要政府资金的大量投入。而目前,对于如何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的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划分各自分担风险的成本,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这样就容易导致应急行动迟缓,并容易造成危机进一步蔓延,给社会带来更大损失。
(3)监督机制和效益评价机制缺乏。政府的大量应急资金在拨付给有关单位后,由于缺少专门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缺乏监督机制,经常会出现拨付的资金存在浪费的现象。我国治理突发性公共时间的应急措施都是临时指定的,缺乏系统科学的协调与指挥,因此,“乱花钱、错花钱”的现象很难避免。监督机制的缺乏也导致了效益评价机制的缺失,而最终结果是,下拨的财政应急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3对策建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必须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建立安全、有效的应对机制。
(1)加强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投入。各级政府都应建立用于处理群体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专项资金,资金的比率大小可以参照财政收入的大小,或者按地方经济增长幅度来定。据某些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反映:在某些乡镇,政府财政每年用于解决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支出将近6%左右,经济发展速度越是较快的地区,这个比例越高,以此推算,各级政府用于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支出至少占整个财政支出的5%。如果按3%设置预备费,明显满足不了经费需求。财政预算必须要保障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用于应急启动、抢险救助、医疗救护等一系列活动的经费开销。
(2)加强对财政应急资金的绩效管理与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力。对财政应急经费进行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建立健全日常的财政支出监督和再监督机制,确保财政应急管理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安全和有效。财政应急资金投入后,还应对其的使用所发挥的效果进行事后评估。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评估机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并为以后类似事件的处理积累经验。
(3)建立综合性财政危机管理网络。在当今社会,危机会经常发生,政府应当构筑一个包括财政法律制度、机构框架和风险预警在内的综合性财政危机管理网络。有了财政法律制度,便可以为制定非常时期的财政法案提供法律支持,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发生后再修改有关财政法律的时间。同时,应该将公共财政的应急反应机制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应急反应机制实施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障并提高预算的硬约束,而且,使之与其他法律相衔接,可以避免操作中的法律障碍。
参考文献:
1 应急通信系统功能分析
应急通信不是单一的通信方式,它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应急需求的一组通信方式。应急是指就对紧急突发事件,也就是由谁来应对哪种突发事件,以及在突发事件的哪一个阶段如何应对这种突发事件。应急所包含的因素有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类型,什么程度和如何应对等。实施应急通信的主体是人,这里主要包括不同层级组织救援的领导者(指挥者),专业抢救人员,民众;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用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可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级别;针对具体的突发事件过程和应对方式又分为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的监视和预测、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抢救、突发事件事发生之后的恢复重建。由此可以看出,满足应急需求的通信系统应该具备支持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监视和预测、支持地方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支持灾区最高指挥员实施现场指挥、支持现场抢救、支持灾区群众对外通信等功能。
2 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对于应急通信的需求
事先监视和预测突发事件,尽可提前发出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预测,尽快发现和证明灾害已经发生。对于地震、水灾、火灾、疫情、恐怖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用于支持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监视和预测应急通信系统,主要通过国家纵向管理各级政府监视和测量本辖区是否发生了突发事件,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横向管理,监视和测量相关职能力面是否发生了突发事件。对于地方性的刑事案件、政治动乱、恐怖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用于支持地方多发突发事件的日常应对监视和预测通信系统,主要通过辖区独立管理或与相信区域协调配合,利用固定电话、传真,移动电话等完成报警、处警业务。上述两类系统传输的数据业务量大,质量要求高,且要求保密性强。
3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支持抢救工作的应急通信需求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首先是抢救,抢救工作需要广泛的协作、是一种相对短期的、高强的群体工作,此时应急通信系统主要满足支持支持灾区最高指挥员实施现场指挥、现场抢救、现场情况转播、灾区群众自救和呼救和灾区群众对外通信的需求。应急通信系统应能够为现场开设的指挥所提供固定电话、会议电视、图像等业务,满足最高指挥员对整个灾区抢救力量的指挥,同是能够与中央及附近的政府、部队保持联络;为各抢救群体提供移动电话业务,用于现场抢救领导与协调;根据需要将军区现场情况及实况或通过录像向外转播;满足灾区群众发送呼救信号和对外联络的需求。
4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支持恢复重建工作的应急通信需求
突发事件之后,在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基本温饱之后,将转入恢复重建工作。在恢复重建初期,部分外地支援力量还需继续在灾区开展工作,此时仍然需要部分应急通信系统支持。在复重建初中后期,主要依靠本地自力更生,原有公用通信系统得到恢复,可心满足支持灾区的恢复远建工作,这时不再需要应急通信系统。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37(2013)03003906
Supply Chain Coordinating Emergency with Sale Effort
Dependent Demand under Vendor Manage Inventory
QIN Yanhuaa*, CAO Xiyub, CAO Leic
(a. Management School, b.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c. Computer School,
Zhongshan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ongshan 528402, China)
Abstract The two stage supply chain implementing VMI is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fact that market demand and retailer sales effort has correlation in the stochastic market demand, the coordination function with compensation strategy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is analyzed firstly. Then, the impact of emergency which changes the marketing demand on supply chain is studi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coordination may be broken off by an emergency in the original compensation strategy. Thus, an optimal strategy for the supply chain to the disruptions is given as optimal response to the emergency, and an adjusted compensation strategy is verified to have the ability to effectively response to an emergency.
Key words vendor manage inventory; sales effort;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emergenc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需要更为紧密的合作,而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 inventory ,VMI)作为加强供应商与零售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减少供应链牛鞭效应及提高供应链协作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14].在随机市场需求下,零售商可通过促销广告、培训营销人员熟悉产品并对产品耐心详细的讲解、货架展示等销售努力来影响市场需求,因此,VMI环境下如何在库存水平与销售努力水平间进行科学决策,将对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收益产生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供应链能否实现协调.唐宏详研究了VMI环境下零售商销售努力的影响因素及供应链协调问题[5];张旭梅等研究了VMI环境下需求受库存和努力水平同时影响的供应链协调[6];李新然等研究了VMI环境下生产不确定且促销努力影响市场需求的供应链协调问题[7];刘鹏飞对VMI环境下需求与零售商努力水平满足相乘型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8].
近年来频繁发生突发事件对供应链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与影响力,使原本协调的供应链失效,供应链各成员利益受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应急管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Huang等研究了突发事件导致指数市场需求变化时如何利用价格折扣契约来实现协调应对[9];胡劲松等将二级供应链扩展到三级供应链,指出价格折扣契约可使三级供应链具有抗突发事件性[10];雷东等研究了突发事件导致市场需求规模和生产成本同时变化时的二级供应链协调应对问题 [11];马成等指出突发事件导致零售价格和制造商生产成本同时变化时可通过期权契约来实现供应链协调应对 [12];曹细玉和覃艳华研究了突发事件导致市场需求和零售商边际成本同时变化且信息不对称时如何利用回购契约来实现供应链协调应对[13].吴献金等研究了突发事件导致生产成本和需求同时变化时多个零售商的供应链协调应对问题[14];王传涛等研究了突发事件导致生产成本、市场规模和价格敏感系数同时变化时供应链的协调应对[15].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第36卷第3期
覃艳华等:VMI下考虑销售努力因素的供应链协调应对突发事件研究目前,研究VMI环境下供应链协调应对突发事件的文献非常少.王文斐等指出VMI环境下突发事件导致市场需求变化时可通过引入缺货惩罚函数来实现供应链协调应对[17];张菊亮等指出VMI环境下突发事件导致生产费用发生变化时可通过对供应商未售完货物进行补偿来实现供应链协调应对[18].本文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考虑市场需求与零售商销售努力具有相关性的情况下,研究突发事件导致市场需求变化时的供应链协调应对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供应商对零售商的销售努力进行补偿及零售商对供应商销售季节结束后的剩余产品进行补偿的双补偿策略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但当突发事件导致市场发生变化时,供应链在原有补偿策略下的协调将失效,但调整后的补偿策略不仅可以协调突发事件发生前的供应链,而且可实现供应链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应对.
1 正常情况下的供应链补偿策略模型
假设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供应链实施WMI,零售商面对的市场需求是不确定的,市场需求x与零售商的销售努力e有关,设市场需求的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分别为f(xe)和F(xe),且有F(xe)e0,h″(e)>0.设供应商的库存量(或生产量)为Q,则零售商的期望销售量为S(Q,e)=Q-∫Q0F(xe)dx,销售季节结束后的剩余产品数量为I(Q,e)=Q-S(Q,e).假设供应商的单位生产成本为c,零售商单位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p,供应商给予零售商单位产品的批发价格为w,销售季节结束后未销售完的单位产品残值为v,且c>v>0.在VMI环境下,零售商对供应商未销售出去的单位产品补贴价格为m>0,供应商承担零售商销售努力成本比例为β(1≥β≥0),则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函数πr(Q,e)、供应商的期望收益函数πs(Q,e)和供应链的期望收益函数πC(Q,e)分别为:
πr(Q,e)=(p-w+m)S(Q,e)-mQ-(1-β)h(e),
(1)
πs(Q,e)=(w-v-m)S(Q,e)-(c-v-m)Q-βh(e),
(2)
πC(Q,e)=(p-v)S(Q,e)-(c-v)Q-h(e),
(3)
设Q*为在给定销售努力下供应链的最优库存量,由式(3)知Q*须满足下列式子:
πC(Q,e)Q=(p-v)S(Q,e)Q-(c-v)=0,
(4)
设e*为在给定库存量下供应链的最优销售努力,由式(3)知e*须满足下列式子:
πC(Q,e)e=(p-v)S(Q,e)e-h′(e)=0,
(5)
在供应链协调的情况下,供应商的库存量和零售商的销售努力也是供应链的最优库存量和最优销售努力,即供应链的最优库存量Q*和最优销售努力e*必须满足下列式子:
πs(Q,e)Q=(w-v-m)S(Q*,e)Q-(c-v-m)=0,
(6)
πr(Q,e)e=(p-w+m)S(Q,e*)e-(1-β)h′(e*)=0.
(7)
比较式(4)和式(6)、式(5)和式(7),可知当m=(p-w)(c-v)p-c且β=w-cp-c时可实现供应链协调.
2 供应链在突发事件下的影响分析
在供应链系统协调的情况下,供应商确定好最优的库存量并安排相应的生产计划,这时突发事件发生并导致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设此时市场需求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为g(xe)和G(xe),令G(xe)=1-G(xe),则期望销售量为SG(Q,e)=Q-∫Q0G(xe)dx,销售季节结束后供应商的剩余产品数量为IG(Q,e)=Q-SG(Q,e).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供应商新的库存量大于原来的计划生产量时,对于新增加的产品量(Q-Q*),供应商每单位产品将增加新的成本为k1>0;当突发事件导致供应商新的库存量小于原来的计划生产量时,则对于剩余的产品数量(Q*-Q),将导致供应商每单位产品增加新的处理费用为k2>0.此时,零售商的期望收益πrG(Q,e)、供应商的期望收益πsG(Q,e)和供应链的期望收益πcG(Q,e)分别为
πrG(Q,e)=(p-w+m)SG(Q,e)-mQ-(1-β)h(e),
(8)
πsG(Q,e)=(w-v-m)SG(Q,e)-(c-v-m)Q-βh(e)-k1(Q-Q*)+-k2(Q*-Q)+,
(9)
πCG(Q,e)=(p-v)S(Q,e)-(c-v)Q-h(e)-k1(Q-Q*)+-k2(Q*-Q)+.
(10)
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有可能增加(或减少),即[19]:对于任意x≥0和e≥0,有G(xe)≥F(xe)(或G(xe)≤F(xe)).设突发事件下供应链的最优库存量为Q,即Q=arg maxQ>0πcG,则有
引理1 如果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增大,即G(xe)≥F(xe),则对于任意的Q≥0和e≥0,有Q≥Q*;如果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减少,即G(xe)≤F(xe),则对于任意的Q≥0和e≥0,有Q≤Q*.
证 先证明对于任意的Q≥0和e≥0,当G(Qe)≥F(Qe)时,有Q≥Q*.采用反证法,假设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增大时有Q
πCG(Q,e)=(p-v)S(Q,e)-(c-v)Q-h(e)-k2(Q*-Q),
由于πcG(Q,e)关于Q的二阶导数小于0,所以πcG(Q,e)为关于Q的严格凹函数,而Q=arg maxQ>0πcG,因而Q满足其一阶最优性条件:(p-v)G(Q,e)-(c-v)+k2=0,即G(Qe)=c-v-k2p-v.
由于突发事件下市场规模增大,即对于任意Q≥0和e≥0,有G(Qe)≥F(Qe),因而有G(Q*e)≥F(Q*e).另外由于G(xe)是Q的严格减函数,且由假设QG(Q*e),进而有c-s-k2p-v=G(Qe)>F(Q*e)=c-vp-v,而k2>0,矛盾.因此,当突发事件造成市场规模增大时,有Q≥Q*.同理可证,当G(xe)≤F(xe)时,有Q≤Q*.
定理1 当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发生变化时,则供应链的最优库存量为
Q=Q^, 当市场规模增大时;
Q*,其他;
Q#,当市场规模减小时.
其中,Q^是方程G(Qe)=c-v+k1p-v的解,Q#是方程G(Qe)=c-v-k2p-v的解.
证 当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增大时,由引理1有Q≥Q*,此时供应链的期望收益为
πCG(Q,e)=(p-v)S(Q,e)-(c-v)Q-h(e)-k1(Q-Q*),
此时π″cG(Q,e)=-(p-v)g(Qe)
当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增加较小时,它使得Q^≤Q*.由于πcG(Q,e)为严格凹的,所以πcG(Q,e)在[Q^,+∞)为严格减函数,所以此时Q=Q*为供应链的最优库存量.当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增加比较大时,它使得Q^>Q*,这时函数πcG(Q,e)的最大值点Q^处于约束集Q≥Q*内,所以供应链的最优库存量为Q=Q^.
当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减小时,由引理1有Q≤Q*,此时供应链的期望收益为
πCG(Q,e)=(p-v)S(Q,e)-(c-v)Q-h(e)-k2(Q*-Q),
此时π″cG(Q)=-(p-v)g(Qe)
当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减小较小时,它使得Q#≥Q*,由于πG(Q,e)是严格凹的,所以πcG(Q,e)在[0,Q#]为严格增函数,因而Q=Q*为供应链的最优库存量.当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减少比较大时,它使得Q#
由此可见当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发生变化时,供应链的最优库存量为
Q=Q^, 当市场规模增大时;
Q*,其他;
Q#,当市场规模减小时.
定理2 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发生变化时,如还采用原有的补偿策略(m,β),则供应链的协调性将被打破.
证 如果还采用原来的补偿策略(m,β),把m=(p-w)(c-v)p-c及β=w-cp-c代入式(9),并与式(10)比较可得供应商的期望收益为
πsG(Q,e)=(w-v-m)SG(Q,e)-(c-v-m)Q-βh(e)-k1(Q-Q*)+-k2(Q*-Q)+=
w-cp-cπCG(Q,e)-p-wp-c[k1(Q-Q*)++k2(Q*-Q)+].
可见Q不可能是maxQ>0 πsG(Q,e)的最优解,因而供应商的最优库存量不是使供应链收益最大的库存量,因此,供应链在原有的补偿策略(m,β)下不能实现协调.
3 突发事件下的供应链协调应对策略
由定理2可知当市场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发生变化时,原有的补偿策略不能实现供应链协调,下面我们给出如何调整补偿策略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定理3 供应链在调整后的补偿策略(manti,βanti)下能够实现协调应对,这里
manti=(p-w)(c-v)p-c+(p-w)(p-v)(p-c){k1min[1,(Q-Q*)+]p-c-k1-k2min[1,(Q*-Q)+]p-c+k2} ,
βanti=w-cp-c+p-wp-c{k2min[1,(Q*-Q)+]p-c+k2-k1min[1,(Q-Q*)+](p-c-k1)}.
证 如果市场需求规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变大,采用调整后的补偿策略(manti,βanti),则供应商的期望收益为:
πsG(Q,e)=(w-v-manti)SG(Q,e)-(c-v-manti)Q-βantih(e)-k1(Q-Q*) ,
则供应商的最优库存量和零售商最优销售努力要满足如下条件:
πsG(Q,e)Q=(w-v-manti)SG(Q,e)Q-(c-v-manti+k1)=0,
πrG(Q,e)e=(p-w+manti)SG(Q,e)e-(1-βanti)h′(e)=0,
此时供应链的期望收益为πCG(Q,e)=(p-v)S(Q,e)-(c-v)Q-h(e)-k1(Q-Q*).
当市场需求规模变大时,供应链的最优库存量和最优销售努力要满足如下条件:
πCG(Q,e)Q=(p-v)S(Q,e)Q-(c-v+k1)=0,
πCG(Q,e)e=(p-v)S(Q,e)e-h′(e)=0.
供应链要实现协调,则有manti=(p-w)(c-v+k1)p-c-k1,βanti=w-c-k1p-c-k1.
如果市场需求规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变小,采用调整后的补偿策略(manti,βanti),则供应商的期望收益为
πsG(Q,e)=(w-v-manti)SG(Q,e)-(c-v-manti)Q-βantih(e)-k2(Q*-Q),
则供应商的最优库存量和零售商最优销售努力要满足如下条件:
πsG(Q,e)Q=(w-v-manti)SG(Q,e)Q-(c-v-manti-k2)=0,
πrG(Q,e)e=(p-w+manti)SG(Q,e)e-(1-βanti)h′(e)=0,
此时供应链的期望收益为:πCG(Q,e)=(p-v)S(Q,e)-(c-v)Q-h(e)-k2(Q*-Q),
则供应链的最优库存量和最优销售努力要满足如下条件:
πCG(Q,e)Q=(p-v)S(Q,e)Q-(c-v-k2)=0,
πCG(Q,e)e=(p-v)S(Q,e)e-h′(e)=0,
供应链要实现协调,则有manti=(p-w)(c-v-k2)p-c+k2,βanti=w-c+k2p-c+k2.
因此,当manti=(p-w)(c-v)p-c+(p-w)(p-v)(p-c){k1min[1,(Q-Q*)+]p-c-k1-k2min[1,(Q*-Q)+]p-c+k2}且 βanti=w-cp-c+p-wp-c{k2min[1,(Q*-Q)+]p-c+k2-k1min[1,(Q-Q*)+](p-c-k1)}时,供应链能够实现协调,同时也能实现突发事件前的供应链协调,因此,调整后的补偿策略(manti,βanti)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应对突发事件.
4 结束语
通过对随机市场需求且VMI环境下供应链协调应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可知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供应商对零售商的销售努力进行补偿及零售商对供应商销售季节结束后的剩余产品进行补偿的双补偿策略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但当市场需求规模在突发事件下变化较大时,在原有的补偿策略下供应链协调将失效,但调整后的补偿策略能够实现突发事件前后的供应链协调,使调整后的补偿策略具有抗突发事件性.当然,本文只考虑了随机市场需求且VMI环境下突发事件导致市场需求变化的供应链协调应对,在实践中突发事件引发变化的因素存在多样性,影响的时间可能是多个周期的,因此,如何针对这些更为复杂情况且VMI环境下的供应链协调应对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WALLER M, JOHNSON M E, DAVIS T.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in the retail supply chain[J]. J Busin Logist,1999,20(1):183203.
[2] XU K F, DONG Y, PHILIP T E. Towards better coordin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J] . Trans Res Part E, 2001,37(1):3554.
[3] DISNEY S M, TOWILL D R. The effect of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 dynamics on the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s[J]. Int J Product Econom, 2003,85(2):199215.
[4] CHEN F, DREZNER Z, RYAN J K, et al. Quantifying the bull whip effect in a supply chain: the impact of forecasting, lead times and information[J] . Manage Sci, 2000,46(3):436443.
[5] 唐宏详.VMI对供应链性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 2004,12(2):6065.
[6] 张旭梅,乔丰娟,宋 寒,等.VMI下需求受库存和努力水平影响的供应链协调[J].工业工程, 2010,13(5):812.
[7] 李新然,黎 高,牟宗玉.促销努力和生产不确定下的VMI契约研究[J].科研管理, 2012,33(4):131138.
[8] 刘鹏飞.需求依赖零售商努力水平的VMI协调[J].系统工程学报, 2012,27(5):679684.
[9] HUANG C C, YU G, WANG S, et al. Disruption management for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exponential demand function [J]. Acta Math Sci, 2006,26(4):655669.
[10] 胡劲松,王 虹.三级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价格折扣契约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7,15(3):103107.
[11] 雷 东,高修成,李建斌.需求和生产成本同时扰动时的供应链协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26(9):5159.
[12] 马 成,周永务.期权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9,32(3):430434.
[13] 覃艳华,曹细玉.突发事件且非对称信息下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研究[J].工业工程, 2012,15(5):99104.
[14] 吴献金,杨泽寰.成本和需求同时扰动的多个零售商供应链协调[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7(5):8892.
[15] 王传涛,申金升,纪寿文.生产成本和需求同时扰动下供应链的协调[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0,16(6):13071312.
1.缺乏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很多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准备社会实践内容、建设实践团队时往往疏忽了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的制定。部分社会实践团队甚至直接将应对突发事件排除在实践内容之外。多数实践队员不了解突发事件发生前的征兆以及发展过程,缺乏敏锐的觉察意识,容易将突发事件按照常规事件进行处理。此外,大学生由于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不足,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持一定的侥幸心理。
2.心理承受能力差大学生经历突发事件情况少、安全演练不系统,个别学生心智尚不成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容易出现紧张、慌乱的现象,进而影响对周围实时信息的处理。特别是当周围环境发生急剧恶劣变化时,难以适应和调节。多数实践团队中由于缺少专业心理教师,不能及时把握队员的心理状况。对实践团队而言,悲观情绪很容易在队员中传播和感染,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得当,将极大程度影响实践队的凝聚力,对实践团队以后的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3.应对能力差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突发事件的应对知识,且危急时刻由于心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理性分析和决策能力,往往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突发事件,难以保证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实践团队决策人员缺乏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稳定队员情绪的能力有限,整个社会实践队可能会出现躁动不安的现象。且一般突发事件的都会有次发影响,如果对此准备和应对不足,也将发生严重的后果。
4.缺少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反馈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往往注重实践内容和实践成果,对于经历的突发事件及其整个处理过程缺少经验性的思考和总结,并且鲜于对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成果进行提炼。社会实践团队之间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交流较少,经历突发事件的团队不能及时根据自身感悟将相关情况反馈给其他实践团队。并且目前媒体、高校对经历突发事件的团队往往是进行事实报道,对团队处理机制关注度较少,缺乏必要的舆论引导。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对突发事件应做的准备
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处理能够确保社会实践的安全顺利进行,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以及良好形象。突发事件虽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和不可预知性,但大学生仍可在实践进行之前根据自身情况和实践地等情况做一定准备。防患于未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准备,可降低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如计划在山区支教的大学生应对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做一定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此外,参与实践的大学生应注重危机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概括起来,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做好以下几点准备。
1.做好心理准备。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在社会实践的任何一个阶段,这就要求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具有忧患意识,决不可有侥幸心理,时刻做好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实践团队可以组织队员开展学习,通过事前心理疏导、积极心理暗示等方法确保大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冷静沉着应对。高校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突发事件为契机,加强危机意识、心理素质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认知能力,为解决突发事件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2.做好应对准备。实践团队出发前,应搜集各类突发事件的相关案例及其解决措施,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与讨论,进而形成突发事件处理的资料库,要求队员熟知其内容并实现团队间交流共享。此外,应根据社会实践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可能会出现的突发事件,找出重点学习案例,依据“情景-应对”理论,根据突发事件发生情景提出相应预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模拟突发事件发生环境,根据预案进行正式演练,从而达到熟悉突发事件、有效应对、指导产生最优化预案的目的。
3.做好物资准备。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所需物资的配置与布局、配送与调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社会实践团队应该把事前物资准备当作一个重点。实践大学生应综合专业知识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通用物资和应急物资,结合当地和自身情况合理分析物资需求,积极构建和完善实践团队物资配送机制,以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物资能够及时供给,在最坏情况下能够确保队员所需,保证队员安全。
4.做好救援准备。实践队抵达实践地点后,应及时向学校团委汇报所处位置以及要进行活动详细安排,联系当地相关部门登记注册,与之保持通讯的不间断联系,确保在突发事件中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帮助。确认医务室位置、医疗水平,队员需培养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准确掌握当地地理、交通条件,能在各类不可预知的突况下,按照最小损失的原则做出最优化方案保证队伍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的提出
突发事件具有紧迫性、破坏性等特点,要求社会实践团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决策,找到合理有效方案并付诸实施。确定合适的应急处理流程,对于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指导大学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阶段性特点,结合自身参与社会实践团队的情况,提出社会实践应急处理流程如图所示。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实践团队根据实际情况立即组建应急小组,确定决策层。实践队决策层是指实践团队中有一定威信度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完善知识和较丰富经验等品质的人群组成的集体,一般由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实践队队长组成。决策阶层除应具有正确的决策能力外,还应对实践队员的性格特点、能力潜质等都有充分的了解,并对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应急等知识有良好的掌握。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在确保实践队员安全且情绪稳定的前提下,实践队决策层须冷静分析情况,根据突发事件情况确定应对方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十分复杂,但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信息采集处理阶段突发事件的发生,通常会伴随各种相关信息的传播。实践队员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其次要对搜集到的信息理性分析,做第一步过滤处理,最大程度上确保客观、真实、有用的信息流入,为下一步决策阶层理性分析、合理决策奠定坚实基础。信息一旦处理不合理,不但会伴有不良信息流入到决策阶层,造成决策失误,还可能会影响队员情绪,使整个团队形成压抑、悲观气氛。
2.决策层讨论阶段信息采集阶段过滤处理后的信息流入到决策阶层,决策阶层将根据自身知识和丰富经验对信息做第二步过滤处理,筛选出最有价值的真实信息。决策层根据处理后的信息分析判断当前形势,有见解性地提出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等有效讨论方法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措施,综合当前形势制定出合理预案。此过程中,决策阶层应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进行预案制定,切忌慌乱和过度争执。
3.最优方案分析阶段在数套预案中选择最终方案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面对紧迫、严重的突发事件,能否正确地选择和执行最优方案关乎到整个团队和每个队员的利益,最终方案选择不合理会致使整个团队在突发事件面前损失惨重,个人安全得不到保障,并且会使选择方案的集体或个人遭受着外界质疑和非议,背负着沉重的心灵包袱。最终方案选择,可整合多方意见进行最优化分析,但是在一些非常危机的情况下,需要采取非常规手段对最优方案做出选择。在方案选择的整个阶段,决策层要既能听取其他人意见,也要有果断决断的能力。
4.方案实施及反馈阶段
最终方案能否正确及时的实施直接关乎能否成功地应对突发事件。方案的实施过程需要整个实践团队团结一致,按既定的决策及时有效地付诸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和反馈能够及时帮助决策层了解事件进展情况并做出适当的调整。突发事件的发展一般难寻规律,能否有效控制事件发展,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显得极其重要。有些突发事件的连锁反应很多,形势极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未知变化,这就要求反馈信息要快速而准确,决策层也需要对突变的情况做出判断,及时实时制定应对方案。以上4个阶段环环相扣,在多数情况下能有效应对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对于一些异常紧急的突发事件,4个阶段可能会发生交叉或同时进行。实践队员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案例,对以上4个阶段的实施顺序做出适当调整。特别提出的一点是,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决策层至关重要,务必做到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应对各种情况。
五、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对突发事件后期处理措施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如何开展事后处理工作对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对多数突发事件发生时间段的特点,后期处理工作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此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控制实践队员本着先控制、后处置、人员安全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置、积极抢救,维护现场秩序,劝离无关人员,防止发生混乱局面,做好现场保护工作,排查所有发病或受伤人员,组织力量送往医疗机构。面对非自然灾害型突发事件,实践队员应尽早向知情者、见证人调查事件起因,及时掌握事件的第一手准确资料。
2.信息沟通与反馈突发事件发生后,实践队员应尽量保持通讯不中断,并立即向所在院校负责部门和当地团委机构反馈队员实时信息。需要救援的实践队伍,利用现有通讯手段将所在位置精确化,如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把伤员送到附近医院,确保伤员在第一时间内接受治疗。在安全的前提保证下,及时向外界报道队伍面临的突发事件以及带来的危害,正确引导舆论走向。面临自然灾害时,将受灾地区所处境况向外界,寻求及时救援。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体现,它参与人数较多,且规模较大,人员冲突激烈,对社会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经济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内人均GDP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当前我国却进入了一个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社会主义的目标在于共同富裕,人民渴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缩短彼此之间的经济收益差距,同时也为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极易酿成群体性冲突,危及社会安康。社会深层次的矛盾拷问着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改革现状,而新的突发性事件也对当前政府应对这种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效地应对群体突发事件,那么政府就必须从制度、法律以及临场应变等方面加强应对,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一旦发生要能及时妥善地处置应对。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所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深,社会核心矛盾已真正危及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威胁。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建设时期,社会利益多元化诱发了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酿成规模不同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新出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如下特点:
1、的主体更加复杂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必将触及到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影响到一部分群体的权益,而企业改组、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权力滥用、房屋拆迁等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突发性事件。这些的主体所涉及的行业、原因等十分多样,主体身份和地区分布也更加复杂。
2、事件的焦点具有交叉性
新出现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在利益层次方面大多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其焦点的成因十分复杂,及时解决、协调的难度较大。各不但包括民事、经济、文化、治安、房屋建设等,还包括一些跨地域、跨行业的行为,参与人数规模并不固定,且冲突的对象上至政府,下至企业,其诉求内容具有很大的交叉性,加大了事件应对处理的难度。
3、事件传播具有广泛性、迅速性,其影响深且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途径都得到了巨大的改观,人们利用多媒体网络、电话等新型工具来传播信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这也给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出现提供了便利,使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更为广泛、迅速,事件的影响也空前扩大。
4、事件的走向具有激化性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由于处理的不及时或者处理手段、方法难以满足群体的要求,导致群体情绪失控,引发游行示威、堵桥封路、集体上访,甚至暴力抗法等严重后果。新型的群体突发事件由于传播媒介的广泛传播,极易从小事件扩大到全局性的大事件,由民生经济领域蔓延到政治领域。
二、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要点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由于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在法律框架内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时,所发生的群体性过激反应,说到底,它仍然属于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政府在应对这种群体突发事件时,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制度建设与现场协调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应对新出现的群体突发事件。
1、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1)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保障社会转型时期各阶层利益关系的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我国的国情则决定了在社会转型期必然会出现先富与后富的群体性关系,政府如何减少社会两极财富分配以及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现状将决定各阶层社会利益关系的稳定。另外,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群体之间的利益能否实现平衡,政府能否保障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则成为了减低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关键所在。
(2)健全法制基础,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是政府行使行政权管理权的主要法律依据,任何政府行为都必须有法可依。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一些新出现的事件由于在法律法规建设上还不完善,导致政府决策失误,以致酿成更大的群体冲突。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应对新出现的突发事件。
(3)完善诉求通道,拓宽沟通渠道。的爆发必然会经历一个沟通失败的过程,由于政府或者其他群体未能及时、有效地满足诉求方的要求,才最终导致矛盾的升级。因此,要预防向过激反应转化,那么就必须建立一条畅通的诉求通道,让群众的不满情绪得到宣泄,让人民的意见得到及时的重视。同时,政府部门还要拓宽与民众的沟通渠道,给人们普及法律知识,并提供法律援助,使人们懂法、守法,在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诉诸于法律途径,而不走过激的老路子。
2、加强领导干部现场协调和梳理工作
(1)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并根据现场特点进行协调。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多是由于经济利益纠纷或者合法权益纠纷的问题,而领导干部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发生以后,领导干部必须亲自到场,迅速明确和抓住矛盾的根源,并召集利益攸关方进行统一协调、分流疏导,控制群体矛盾的扩大。同时,要充分听取冲突双方的意见和诉求,召集专家进行商讨,尽快拿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并用的措施,力争将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群体突发事件核心人员一般较少,而围观、起哄的人员则占据大部分,我们在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劝离无关群众,同时采取多种途径做好细致的劝解工作,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力争将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直至平息。
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遭遇了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的侵袭。据官方统计,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踪,因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2009年年末,中国北方部分省市接连遭遇暴雪天气,因降雪对城市安全、居民生活、公路运输、民航运营、农业设施的影响巨大。
近年来,自然灾害、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生产事故等相关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地方政府应增强突发事件的应对意识,不断优化应对策略。
处理突发事件上的常见弊端
突发事件应对是政府形象管理的关键点,对政府形象起着正面或负面的放大作用,也为政府形象塑造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所表现出的状况不容乐观。
1、设置媒体报道障碍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的职能逐渐发生变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而是带有一定契约性的利益关系①。在突发事件中,尽管中央提倡各级地方政府要及时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但是某些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更多关注其地方利益和官员政绩,往往会选择性地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并控制媒体的活动范围,审查媒体的报道内容,甚至回避媒体,出现瞒报、缓报、谎报、漏报现象。黑龙江省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即为典型案例。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起先瞒报的行为给一些不良动机的境外媒体可乘之机,造成流言、谣言的肆意蔓延,导致当地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2、宣传本位意识浓厚
一些地方政府误解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把新闻等同于宣传。什么是宣传?美国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宣传,从最广泛的涵义来说,就是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为的技巧。”什么是新闻?按对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显然宣传与新闻存在差异,即宣传重观点,新闻重事实;宣传重操控,新闻重沟通。②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媒体要客观报道事实,不允许掺杂传播者个人喜好,或褒扬或贬低。地方政府能否及时提供事实、与媒体开展良好的互动沟通,成为考验政府应对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3、信息传播技巧薄弱
信息时代,新技术的产生为政府处理突发事件,塑造良好形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些地方政府面对新媒体(网络、手机)的介入惶恐不安。如何与新媒体打好交道一时之间让一些地方政府摸不到头脑。面对突发事件,一些地方政府采取“躲猫猫”、“避重就轻”、“封堵”的方式与媒体周旋;一些地方政府忽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现状,没有掌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协同传播的技巧。
增强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策略
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迈克尔•里杰斯特曾提出著名的“3T”原则:Tell it your 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结合现状,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应在“三畅通”――信息畅通、民意畅通、政策畅通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1、信息畅通 公开透明
魏永征教授指出,在信息公开的社会,政府的公开信息并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人们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渠道,包括各种媒体多元地获取信息,以验证政府渠道的信息,甚至识别政府信息中主观片面的东西,使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如果政府的权威部门没有及时做出反应,媒体没有给予及时关注,公众很可能会选择通过人际传播等方式主动参与到信息传播中来。2009年年末北方雪灾,受灾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等地。遭灾的各地政府积极部署应对,通过媒体及时公开大量信息,包括受灾地区、受灾人数、死亡人数、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灾后交通运输情况、灾后安全工作部署情况等,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也避免了因信息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流言的产生。(见表一)
2、民意畅通 平等互动
民意指民众的意愿。信息时代,民众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话语空间来实现意愿的表达。
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其实我每天几乎都上网,最长达到半小时到一小时。”“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方法是否得当,效果怎么样,民意自有评述。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尤为重要。
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发生后,通过华龙网、新华网重庆频道、人民网重庆视窗等各大网站,在线直播与出租车司机代表、出租车公司、市民代表、媒体面对面的交谈情况。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指出,“重庆市政府在解决罢运事件上确实为地方政府做出了示范。”③通过网上直播视频让网友参与到政府的突发事件处理中来,并认真听取网民的意见、建议,为事件的妥善解决提供了保障。
3、政策畅通 完善机制
近些年,突发事件发生频繁,如瓮安事件、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等。一些地方政府能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随着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国家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建设,包括预警机制、信息管理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相关责任问责机制等。■
参考文献
①张宇,《集权、分权与市场化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②展江,《新闻与宣传:貌合神离》,中国新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