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3 19:37: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教学方法创造之活的追求
“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由行动而发生思想,再由思想而产生新的价值,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所描述的创造产生的过程。陶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在幼儿教育上充分运用了创造教育思想,针对儿童的创造力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这六大解放的核心所在就是“活”字,让小孩子成为一个“活”的人。我们不妨将陶先生这种创造教育思想运用于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改变以往的“老师大讲特讲,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固式,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用“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全身感官系统,用创造教育思想来点燃学生的求知的渴望,点亮学生的思维灵光。如何改进教学方法,首先着手点是教师自身创造思想的开发。“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而陶先生所认可的一流教育家应当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强调的正是教育者的创新精神,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则强调教育者的开辟精神。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自身培养出一股创新精神和开辟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活”用在学生身上。我国教育家季羡林也曾说过:真正优秀的学生,不是从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由优秀的教师熏陶出来的,只有一流的老师才能熏陶一流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博览群书的同时,积极投身实践,在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同时,贯通思想,开阔眼界。其次,创造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运用创造教育改进教学方法,自然不能脱离生活实践。那么如何让生活走进课堂,将课堂融入生活呢?一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观察生活。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普及,有条件的学校里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音乐、图片等方式,依照课文文本创造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生活情境,来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系统。解放学生思想,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二是积极引导实践,使学生学会体验生活。也就是说,解放学生的双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比如说,书上有关于某人的肖像描写,那么能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画出呢?不同画像之间细节的对比,是否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不同的用词效果呢?再或者让学生能不能试着写一写身边熟悉的人呢?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条馆训很能启发我们的思维:我只是听,就会很快忘记;我看到了,就会记住;我亲自体验过,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亲自动手做了,才真正学到了知识。因此,与其让学生听乏味的演讲不如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做笔记,自己写感想,提倡学生自主研发性学习。三是还原生活本身,感悟生活。语文教学,再怎么精心装点课件,最基本的着眼点还是生活运用,它需要有一个阶梯,通向能使学生课外听、说、读、写的神秘殿堂。语文教材和教师的任务,只能是起示范和引领作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又是一年芳菲尽,在此酷暑到来之际,一个忙碌而又充实的学期又已进入尾声。回顾一学期来的教科研工作,我们认为可以用两个词儿来形容,那就是“创新”、“有效”。本学期我们认真领会校长室的工作意图,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在校长室、各部门、各级部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创新课题研究工作,继续推动学校“情感教育”特色建设;营造学陶师陶氛围;认真组织各项论文比赛,组织并高效高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总结:
一、创新课题研究工作。
组织并开展课题研究是教科处部门的中心工作。本学期,教科处在开展日常研究工作的同时,在校长室的主持下,在其它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举办了《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情感教育”课题中期评估暨无锡市省、市级课题工作现场研讨会》。学校还顺利通过了滨湖区特色学校A级验收,并在区授牌仪式上进行了特色创建工作情况的交流。学校“情感教育”特色在市、区级层面上再次得到了彰显和肯定。具体来说,教科处在开展课题研究、深化情感教育时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深化内涵,提高认识。
“情感教育”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形态?这是一个引人争议的问题,也是一个时时盘旋在我们头脑中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改的深入,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努力将之与新课程改革融合。围绕这个问题,我们组织学校全体老师投入到相关问题的研讨中来,并三次和部分骨干教师举行了“双基与新课程”、“新课程下的教学质量观”和“教育教学座谈会”等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气氛热烈。通过争论与辨析,大家对“情感教育”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认为不管是新课程,还是情感教育,“双基”、“教学质量”还是要的,对“双基”、“教学质量”等概念也有了新的明晰的认识,为情感教育与新课程的深化夯实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2、整合课题,大胆创新。
迄今为止,我校各级各类的“十五”课题共有九个之多,这些课题在申报时并没有一个整体的、通盘的考虑,每个课题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由于课题数量较多,因此如何统筹协调,从而使课题的研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收到成效,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在上学期对省级主课题的方案进行修订的基础上,本学期,教科处经过认真思考,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经过召集所有的课题负责人进行讨论,统一认识,我们将学校的所有课题归并为课堂教学和德育两大方面,以《小学情感性课堂教学研究》和《小学情感性德育研究》为两个主课题,其余课题不论级别,均作为这两个“情感教育”主课题的子课题。其中省级课题《小学情感性课堂教学研究》就统领了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的多元智能课题、电教课题、语文课题、科学课题和英语课题这五个子课题。《小学情感性德育研究》统领了两个子课题,它们分别是《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小学德育开放体系研究》和《小学情感辅导校本课程研究》。当然,这些子课题的研究工作除了立足情感完成主课题的研究要求外,还根据自身特点使各自的课题研究工作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为了搞好《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情感教育”课题中期评估暨无锡市省、市级课题工作现场研讨会》这次活动,教科处在筹备阶段主要指导了语文和品德与社会两堂课的教学工作,编辑了所有活动材料,包括《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情感教育中期评估汇报集》和十堂课的教学简案,并做好了课堂和会场的安排工作。活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我校整合课题的工作思路得到区教研中心领导的高度评价。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社会信赖学校,群众相信学校,孩子喜欢学校,我校也非常注重对外宣传工作。一学期来,教科处主办了综合性校刊《现代情感教育》第一、第二期,并向上级领导、各部门和友好学校投寄,使他们对我校的工作有清晰的了解。经过改版后的校刊,设计精美,印刷讲究,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好评。在区教研中心组织的区校刊、校报评比中,我校的校刊无可争议地获得了第一名。目前,第三期校刊已在紧张的筹备过程当中。
此外,教科处还撰写了数篇宣传学校“情感教育”办学特色的文章,如在区授牌仪式上进行交流的特色创建工作介绍,发表在《江南晚报》C2版上的《情感因生命而美好》等。这些介绍材料的撰写任务时间紧,要求高,我们都不厌其烦地一改再改,挑灯夜战、周末加班更是平常,因为我们的心里只有着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我们的工作能为学校锦上添花。
二、精心部署学陶工作。
经申请并得到批准,我校被正式列为无锡市陶行知研究学会实验基地之一。教科处在校长室的指导下,认真制订了2004年学校“学陶师陶”工作计划,目的是: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弘扬陶行知精神,把学陶与实施新课程、实施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并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精神落实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落实到学科教学中,落实到班级管理中,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我们对陶研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把握一个重点,做到三个结合,开展五项活动。即学习《陶行知论课程》为重点;三个结合是指学陶与实施新课程相结合;学陶与实施“情感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学陶与师生成长相结合;开展如下五项活动:即无锡市陶行知研究学会实验基地挂牌仪式、“情感教育”课题研究活动、“陶行知教我怎样当教师”演讲比赛、“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论文评比活动、“学陶师陶”先进评比活动。
我们对学陶师陶工作进行了分解,根据分阶段目标,到目前为止,已做的具体工作有:(1)创设浓浓的学陶氛围。在学校原有布置的基础上增加了陶行知语录和陶行知人像的宣传牌,并请各年级组老师在认真学陶师陶的基础上写心得,布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办公室学陶专栏,整个学校因此充满了浓厚的学陶师陶氛围。(2)组织多样的学陶活动。我们下发了《给全校教师的一封信》,组织教师学习了《陶行知论课程》第四、五、六部分的内容,并设计了第四部分内容的练习卷;下发了一些通俗易懂的陶行知语录,请各位班主任老师利用晨会、班队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诵读、理解和背诵,使全校师生对陶行知其人其事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3)举行隆重的授牌仪式。经过多方联系,陶研会实验基地的授牌仪式终于在2004年4月2日在我校简单而又隆重地举行了。参加活动的有市陶研会的领导、学校陶研工作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各办年级组长和教师代表。沈会长对我校的陶研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五(5)班和五(11)班唱陶歌,诵陶诗,更是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此外,我校还向省陶研会递交了申请,希望能早日成为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使我校的陶研工作能早结硕果。
三、认真组织论文比赛。
组织论文参评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通过组织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活动,老师们得到了荣誉,也得到了实惠。由于论文评比活动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知道结果,所以我们向大家汇报的有一部分是上一阶段的论文送评成果。
在组织参与滨湖区第二届无锡市滨湖区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竞赛活动的时候,我们考虑通过2003年度学校教科研论文评比活动的过程进行选拔。我们请专家对老师们的论文进行评审,并对获奖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再将老师们修改后的论文再送区级参评,以提高获奖率。经过专家们的指点,老师们的论文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年3月,我校老师的论文在区级评比中获三个一等奖,八个二、三等奖,学校也因此获得了区优秀组织奖。
在年级组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共有数百名学生参加了区里统一发动的第三届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由于老师们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和指导,有三名老师获江苏优秀指导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分获区一、二、三等奖,我校也获得了市教育学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在参加省教育学会和市教育学会的论文评比活动中,我校分别有十多位老师分获二、三等奖。
我们组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宣讲团,在教育发展共同体各成员学校进行巡回授课,普及陶行知教育思想。我们将各共同体学校的教科室主任组织起来,全面、细致地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著作和教育故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一个主题认真备课,然后轮流到每个共同体学校进行宣讲和授课,让每一位教职工正确把握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以及对当代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
各共同体成员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先生的著作、言论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我们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阅读和摘记相结合、学习和反思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陶行知传》、《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思想研究》、《陶行知的故事》、《陶行知思想的现代价值》等书,并要求大家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各共同体成员学校均设立了“行知大讲堂”,每周组织一次活动,让大家轮流上讲台谈“师陶学陶”体会,掀起了“师陶学陶”热潮。
二、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理论支撑,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特色建设
在“师陶学陶”过程中,各教育发展共同体成员学校纷纷将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本校实际相结合,来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品位,并形成了办学特色。如王官集中心小学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开发了《好孩子、好习惯、好生活》校本教材,教材中包括了生活好习惯、学习好习惯、文明礼仪好习惯等篇章,让好习惯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黄墩中心小学大力开展了“劳动教育”,开辟了生态种植园和饲养角,每个班级都分到了一块“自助式”学农实验田,孩子们自己在农村搜集农作物种子,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种植和管理;在实验田的周边搭建了一些小动物“饲养舍”,让孩子们“和马牛羊鸡豕做朋友、对稻粱粟黍稷下工夫”,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亲近田园的情感。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积极开展了“创造教育”,确立了“培育具有民族品格和世界眼光的创业者”的办学理念,广泛开展了“红领巾学创业”活动,使“创业”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中萌芽。由于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还在全市“创业文化节”上作为典型推广。我们蔡集中心小学在“生活教育”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诗教活动,形成了丰富的儿童诗课程文化,探索出了阅读赏析、生活感悟、采风创作等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诵诗、赏诗、画诗、写诗的过程中,启迪思维,丰富情感,提高素养,接受美的熏陶,让师生们在校园里诗意地栖居。
三、以评选“行知式”学习型团队、“行知式”教师为抓手,弘扬陶行知教育精神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部主任、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会理事长张圣华先生在为《陶行知教育名篇》写序时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1]然而遗憾的是,今天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只知道陶行知先生其人,而不知道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在他们看来,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显得更容易一些。而“知行合一”就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钥匙,认识了“知行合一”就可以进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世界。
一、“知行合一”由王阳明首次提出
大凡讨论知行关系,想要建立知行观的人必有一个动机,那便是“行”。“行”是“知”的归宿。陶行知先生研究“知行合一”,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他是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朱熹提倡的“知先行后”,其也强调“行”。只可惜,朱熹所推崇的认知方式——“格物”,禁锢了人们的手脚,使人不能行动。按照此法去实践的人终日只在书本上遨游,以至于终身不能行动。
明代中叶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能行,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亦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2] 。王阳明先生认为造成知而不行的原因是知行分离的认知方式。 “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而又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而愈远矣。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足下但以此细思之,当自见,无徒为此纷纷也”[3] 。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是致良知的手段。其目的是获得真知去指导行动而后又获得真知,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对中国思想理论的独特贡献,然而它始终只在致良知的阶段,他所说的“知”、“行”统一于人的内心活动,这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也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还不够彻底。
二、“知行合一”指引陶行知走上教育之路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189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近郊的小村庄, 1910年,陶行知先生考入南京的金陵大学,在校期间,他开始研究王阳明的《传习录》,信奉“知行合一”。他还将自己的笔名取为“陶知行”,目的就是为了发愤求知。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4] 。这其实就是陶行知先生用他所信奉的“知行合一”在教育上的表达。因此说,正是由于陶行知先生认识了“知行合一”,认识了教育的功能,才使得他走上教育之路。
1914年秋,陶行知先生自费赴美留学。在此期间,他师从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杜威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范金豹先生在《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中写到:“实用主义哲学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行’。王阳明的哲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同中有异”[5] 。王阳明先生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杜威先生对知行关系论述之后讲:“从做中学”。“从做中学”强调的是做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这点是王学与杜威之学的不同之处,可他们都注重“知行合一”。由于曾师从杜威先生,所以此时的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又多了一层认识。1917年,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之后正式改名为“陶行知”,并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至此,陶行知先生真正的走上了教育之路。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创立
随着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认识的深入,其教育思想也在逐渐的成熟。1917年,陶行知先生回国之后,提倡实用主义。但真正实行起来却是到处碰壁,使得他认识到了杜威先生的洋教育理论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必须要有符合自己国情的教育。于是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在《什么是生活教育》里说:“‘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杜威先生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绝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还曾给生活教育下过定义,“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育法。 ‘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 ‘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这种教育观是把教育从游戏场、陈列室解放出来输送到战场上去。”[6]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非常丰富,“活”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点,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对中国教育的独特贡献,我们应该把它继承发扬开来 。
四、生活教育理论是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针对知行分离的认知情况而提出的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杨国荣先生说其过程是通过本然之“知”指导“行”而获得明觉之“知”。明觉之“知”即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真知”。王阳明先生认为“本然之知”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理。因此,他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所以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里虽然有行动的因素,但它只停留在致良知的阶段。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深刻的认识之后而形成的。起初,陶行知先生也认可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直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碰壁之后,他开始对知识的源头进行新的思考,并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对王阳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这正是他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关于知识源头的观点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得来的。
生活教育的教育方法之“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里写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在《在劳力上劳心》中又说:“昨天我讲的时候,曾经提及‘做’是学之中心。那末我们必须明白‘做’是什么,才能明白教学做合一。盲行盲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教学做合一”不是停留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阶段,它是在“行动”的阶段。“教学做合一”是从“知行合一”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因此,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知行合一”奠定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陶行知先生通过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认识,使得他走上了教育之路,并通过对“知行合一”的 批判、继承和发展,进而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教育之改革事业奋斗终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也必须认识“知行合一”,认识“生活教育理论”,学习陶行知先生那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便日后为中国教育尽自己之精力。
参考文献:
[1]方明. 陶行知教育名篇[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王阳明著、王学典编译. 传习录[M].蓝天出版社,2007.
[3]王守仁著、吴光、钱明、董平等编译.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陆建非. 陶行知教育名著(大学生读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思想,是他的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陶行知认为: “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最坏的训练,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 最有效力的法子。”关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 的法予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 学生。”实践性是“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特点。生物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视观察与实验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 强的科学。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做合一”,努力在“ 做”字上下功夫,对于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我们的做法是:
(1)以身示范,严格操作,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教人求真,学 做真人”。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实验,就是要亲自“做 ”。不仅要求学生“做”,教师也要“做”。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师的“做”是示范, 学生的“做”是学做、是模仿。教师既讲又做,学生的学就有了根据,做起来也就不会感到太困难。例如,显 微镜的使用,包括取放、对光和观察三个环节,共有十几个具体步骤,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由于我 们采取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一步一步地讲述操作要领 ,进行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如“取放”这一步,就是由教师先示范讲解正确的取放方法,然后让学 生按教师的要求,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放置在实验桌的适当位置上),在分步骤练习的基础上,又让学生 按“取放—对光—观察”的顺序完整地做一遍,以强化训练,加强记忆,从而在预定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完成 教学任务,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实验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是否规范、准确。所以,在实验中我们还 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严格要求,让学生规范地、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每一 个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同时,教师的示范也力求做到规范,做好学生的表率。实验中还注意教育学生正确对待 实验的结果,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不弄虚作假,不说假话;教师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也做到客 观、科学、实事求是。
总之,以身示范,严格操作,坚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紧密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 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落到了实处, 深化了素质教育。
(2)坚持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通过“劳力上劳心”,获得真知。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之教科 书》一文中说:“‘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 )新价值之产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实验、观察,就是行动,就是做。但仅仅是实验 、观察还不够,还必须思考、分析,才能够“产生新价值”,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在指 导学生实验和观察的同时,给学生提出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进而得出科 学的结论。例如,在“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呼吸作用”一节的教学中,对教材中的第一个演示实验,教师不 仅亲自做,还提前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在布置实验时,还给学生明确一些要求,如瓶子一定要清洁,两个瓶 子中种子的数量要相等以及瓶口不能漏气等。课堂上,教师边演示实验,边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边问学生 :为什么燃烧的火柴放进甲瓶中不会熄灭而放入乙瓶中会立刻熄灭呢?(学生答:因甲瓶中氧气充足,而乙瓶 中缺乏氧气)乙瓶中的氧气都到哪里去了呢?(学生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由此可见,这个实验说明了什 么呢?(学生答:说明了种子的呼吸作用要吸收空气中的氧)紧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回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 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充足的空气的道理。坚 持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通过“劳力上劳心”,就使学生切实地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知识 ,是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真理。学生通过:“劳力上劳心”获得了真知,学 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更高了,兴趣更浓了,主动性更强了。
(3)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物课外活动,进一步实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 物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做去学去创造,去增长知识和才干 。有位名叫何雷的同学,在课外活动中经过长时间对植物叶序的观察,有了新的发现,他发现叶序除了互生、 对生、轮生外还有簇生,并发现叶序有混生现象,银杏的新老枝有不同的叶序,于是写出了《叶序的再认识》 的小论文,这篇小论文不仅发表在学校的《新风》报上,还荣获了首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小论文评选优秀奖。 还有一位名叫黄河的同学,长期坚持制作琥珀标本,取得了丰富的制作经验,写出了《制作琥珀标本》的小论 文,《成都晚报》“苗地”栏目组还专门编发了这篇文章。我们还带领学生去参观考察距学校10km外的成都植 物园、动物园,并且坚持结伴而行,步行而归,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扩了眼界,还锻炼了意志,增进了 团结和友爱。有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里,不认识水稻、小麦、油菜等。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认识了这些 常见的大田作物,还了解到了它们的生长过程、管理程序,明确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 知道,传统教育是教育与生活分离,劳力与劳心分家,理论与实践脱节,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则强 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定书不可尽信,书不可尽言,问题要在生活里发现、研究和解决,大力提倡“生活即 教育”“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而课外活动,正是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实现“教学 做合一”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物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使学生在人生里程 中又向做“真人”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2.实行“小先生制”,即知即传,互教互学
在教学中,我们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原理与方法,还注意开展多种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 才能,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先生”。我们知道,传统教育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讲台为教师 所独有,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当作“鸭儿填”,教师与学生处在相互对立而又不能互相取代的主客体 关系上。陶行知对此做了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在方法上 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以教人者教己”的主张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人者不但 能教人,也应教己,而学人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教人、觉人,也即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 。因此,对教师来说,“既当先生,也当学生”,对学生来说,“既当学生,也当先生”。这就是后来陶行知 提出的“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著名的“小先生制”。受陶行知这 一教育思想的启发,我们在讲授某些内容时,试用“小先生”的方法,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先生” ,上台讲课,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讲台上,学生态度认真,板书工整,普通话标准,语言清楚、准确, 完全没有了过去那种被抽叫起来回答问题时的吞吞吐吐、辞不达意的窘态。记得有一位名叫周敏的女同学,她 讲《啄木鸟》时,声音清脆,略带童声,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讲得声情并茂,非常感人。刚一讲完,教室里就 响起了整齐而又响亮的掌声,也令前来听课的教师惊叹不已。后来,我校的《新风》报还刊登了她的这篇讲稿 。
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撰写讲稿,精心备课,然后上台讲课,既动手又动脑,还要动口,这种手、脑、 口的系列训练,比起答一道题,读一段课文,来得更具体、更实在,学生得到的能力训练更全面,学生的记忆 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学生“为教而学” ,正如陶行知所说:为了使别人明白,对自己所教内容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陶行知说:“得到真理的人便负有传播真理的义务。”要“即知即传,自觉觉人”,又仅自己知道了,还 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觉悟了,还要去觉悟他人。因此,把讲台让给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讲课,还有一个 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让学生把在课外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拿到课堂上介绍给同学们听,以达 到传播生物科学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生物学兴趣的目的。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开展的“课前5分钟生 物知识大放送”。
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先生”。“小先生”在台上讲解时,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在台下认真听、认 真记,而后给予中肯的评点,及时表扬,纠正错误,补充缺失,把学生带到更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当学 生,也当先生”,教师“即当先生,也当学生”,学中有教,教中有学,互学互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陶行知的义务教育观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的独特内涵和相当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陶行知并非一味地迎合西式的义务教育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先后专门研究过市政学和教育学,他对西方国家的义务教育有相当的了解。回国以后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和教育改革事业,他经常参与制订有关政策,是当时有影响的义务教育专家。
在他于1921年前后写成的《义务教育人手办法之商榷大纲》中,他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义务教育的三大“主动力”:其一为“宗教觉悟”。其二是“国家主义”。其三是“共和主义”。尽管陶行知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但在教育这一问题上,他明确主张“正式学校教育为国家之公器,应当超然于宗教、党纲之上”,因此对义务教育的“宗教觉悟”和“国家主义”,陶行知持有自己的保留甚至反对意见。在《强迫教育新义》一文中,陶行知说:“好教育是人生的必需品,如同饭一样。好饭人人愿吃,吃饭也要强迫吗?强迫教育是成了问题。什么要强迫?怎样强迫?强迫谁?我们必定要弄个明白,才能向前干去。否则一味蛮干,难免走入歧途”,“强迫教育的意义,到了现在,不再是强迫人受教育了。但有许多拿的是强迫教育的题目,做的是强迫受教育的文章,而且一点也不怀疑,甚至令人不解。”“我们要强迫有权者允许人求学。我们要强迫有知识者教人。凡阻碍别人求学、教人者都要罚得重,因为他们是妨害整个民族之进步。不识字者本身如不长进,亦当受点小罚,但是无论不识字者之为小孩或成人,强迫之重心要压在家长、店主、厂长、任何机关团体之负责人的身上,才算公平而有效力。铲除民众儿童上进之阻碍,使民众儿童有自动求学之可能,才是普及教育及教育采用强迫手段之真义。”在陶行知看来,强迫主要是针对政府和家长,对政府和家长是强制性的义务,而对学生进行强制,则是对义务教育的误读。陶行知主要是从“共和主义”的角度去理解和推进当时中国的义务教育。所谓“共和主义”的角度,即从保护教育机会平等为出发点去理解和推进义务教育。
1 义务教育应当提供“立脚点”意义上的平等
陶行知对平等问题有自己的主张,在《共和精义》一文中,陶行知表达了自己对平等的看法:“天之生人,智愚、贤不肖不齐,实为无可韪之事实。平等主义亦不截长补短,以强其齐。在政治上、生计上、教育上,立平等之机会,俾各人得以自然发展其能力而为群用,平等主义所主张者此耳。”当时有人反对不平等,“但是打不平等的人,往往要把大家的头一齐压得一样平,变成齐头的平等”,他所强调的平等不是这种在他看来属于“假平等”的平头式的平等,而是起点意义上的平等。“真平等是要大家的立脚点平等,你的脚站在什么地方,我的脚亦站在什么地方”,“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是陶行知对社会平等或教育平等的独到诠释。
2 义务教育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照
“保护教育机会均等”是民众的教育诉求,也是陶行知制
陶行知主张“在穷的社会中,以穷人用穷办法办穷教育”。在师资问题上,陶行知独创了“小先生制”。除了“全国小学生总动员做小先生”外,还有“全国识字成人总动员做传递先生”、“全国知识分子总动员辅导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推进”、“全国学校总改造”和“文化荒岛总开辟”等。
陶行知认为,义务教育如果单单强调学校的正式教育,那是整个教育界的“半身麻痹之症”,应当把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打通。在教育活动形式上,除了在学校开展普及义务教育外,还尝试“自学团”和“生活教育团”等形式。他主张,在义务教育期限内,学龄儿童如果在私塾或家庭受有与义务教育程度相当的教育,经过当地小学考核及格,予以证明书,就应当作曾经受义务教育论。陶行知的这个主张,既不违背义务教育的本质,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家庭子女的“饭碗”问题,缓解政府教育经费筹措的难题,很有人文关怀的精神。陶行知还设计出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义务教育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工学团”。在《普及什么教育》一文中,陶行知说,“这些年来教育是给镇江醋浸透了。一提起教育两个字就觉得酸溜溜的,谁也不愿意把它普及。的确,教育是成了少爷、小姐、政客、书呆子的专用品”,“我们所要普及的,不是少爷教育,不是小姐教育,不是政客教育,不是书呆子教育。我们所要普及的是:自动工学团。什么叫自动?自动是大众自己干,小孩自己干。自动教育是叫大众自己干,叫小孩自己干,不是替代大众、小孩干。什么叫工学团?工是工作,学是科学,团是团体。说得清楚些是,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说得更清楚些是,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明了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团体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
二、社会即学校———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他提到:“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思想品德教学最终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我们会带班级“走出校园”,对学校周围的及乡村的环境情况进行小调查。调查的方式、内容由学生确定,学生回校后认真地写了调查报告,他们写出了感情,写出了具体与真实,从而更珍惜、把握自己的学习机会。其中一位女学生把“发展经济更要保护环境”的情况以“小论文”送至镇长办公室,镇领导对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行为进行了高度表扬,同时在镇年度工作报告中采纳了该学生的部分建议。通过此事我告诉学生,我们是社会的小主人,是时代的小主人,要学会运用我们的知识回报社会、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这正是初三思想品德课第1课的要求,这样的社会活动完全实现了思想品德学科教育的思想与行为目标。总而言之,我们应该认定社会就是伟大无比的学校,善于运用社会的力量,由此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力争使我校教师具有以下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工作要点:
1、抓师德教育,树立师表形象。“教育生活化”创始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陶行知先生本人又是实践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将组织教师阅读《教师的师德修养》《陶行知生活教育丛书》、《陶行知论著百篇》等,使全体教师深刻了解“师爱”的真谛和生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同时开展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征文撰写等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来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崇高师德风范,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2、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和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继续进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4、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学科教研员、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5、围绕不同主题深入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9月份,青年教师汇报课--寻找教育的遗憾,10月份骨干教师示范课--抓住教育的契机,11月份全员参与提高课--享受教育的幸福。着重进行案例研究,使教师从中获得启迪,开拓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式。
6、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交流日”活动,通过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渐形成我校民主、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7、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大赛等活动,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欣赏周国平的哲思之余,翻阅起《陶行知教育文集》。过去几年一直认为一线教师在教学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效的教学经验和超强的业务能力,唯独忽视了对理论的深入学习。现如今,认为更应具有学习、探索现代教育理念的能力以及丰富且独具创新的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的高度支撑下,无论是对教学研究还是课堂实践都是有利的。比如,在对于如何实现学校教育从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由此涉及到学校人文精神思想启蒙,比照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道德行为、信念和价值观、和生命观,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这三个层面的精神教育。陶行知先生曾对我国当时的旧教育进行过全面、猛烈的批评,他晚年提出的“六大解放”可以说是找准了旧教育操作中的问题,从而提出教育革新的操作措施。
当年的教师职称理论考试大多人一出考场就在问:什么是六大解放思想啊?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不用功课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间十分钟和午饭后的时间还给他们。
今天读到到的“教学合一”有感触。好像教师之专门教学生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本之外便没有别的事可教。重教太过,不知不觉中就将教和学分离了。然而就实在来讲,教学理应合一。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教学生学。大凡世界上的教师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来读、来记。比如教英语单词让你读个一百80来次的,单词就记住了,从此也是这个孩子学外语噩梦的开始。第二种教师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不是拿学生来配书本,而是拿书本来配学生,比起第一种固然有进步,但还是不妥。教与学理应统一,让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怎么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和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老师如果不求进步,学生是很难进步的,这也是教育分离的流弊,也是大家的通病吧。如此想来,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有道理的,必定要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因为教育界生活无限枯寂乏味,十年如一日,年年照样画葫芦,更是枯燥。要想教得快乐,要把教学合二为一,教师的教要和学生的学联络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自得自动,体验学习的乐趣,寻求知识的归宿。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2
近段时间,幼儿园组织了学习陶行知的活动,通过听陶视频、学习有关陶行知的理论等,唤起了我们“师陶、学陶、践陶,打造爱+智慧教师”决心和信心,也让我对陶行知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知道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除了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高尚人格外,在教育中还体现了“爱满天下”博爱精神,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创新民主教育也成了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被陶行知的精神所感动。在实践中,我也不断探索着,尝试着……通过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话语,仔细斟酌,我有几点体会:
在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过程中,首先让我深有感触的是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爱孩子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感情基础,真诚地热爱孩子,对孩子倾注满腔热情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师只有对孩子抱有深深的爱,才能激发孩子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我用真心疼爱着孩子们,孩子们也用他们的童稚爱心回报着我,我特别喜欢看到听到孩子们甜甜的笑脸,喜欢他们围拥在我的身边,喜欢他们稚嫩的呼唤声,“老师,老师”这是个崇高的职业,让我感受到了更大的责任。在这种充满爱的师生关系中,孩子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也学会了去爱——爱自己、爱别人、爱幼儿园、爱家庭、爱家乡。同样,我们也应爱自己的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各种滋味,爱自己的家庭,感谢他们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爱工作着的幼儿园,有了它,才有我们的安宁幸福。
在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的一生正是这十二个字的写照,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我会带着一颗对教育对孩子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使自己能在这一路上有更大的收获,能采撷到更多的陶果。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3
最近,我读了几篇陶行知先生有关教育的论文,对照自己的教育实践感触颇深。我觉得,陶行知先生倡导“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论,真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我常常问自己:有时候,自己的教育效果为什么不那么理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还不够较“真”,许多人类文明的精华,在我的心目中,有时候可能只是“教条”,甚至只是一个美丽的包装,而非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既不是发自内心的理想信念,更不是早已形成的优良品性,生活中的我充满矛盾,左右摇摆,这就是造成“教的是甲行的是乙”的原因。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坏的生活,坏的教育。”而只有当我感到把教育从目标到过程都非常认真时才是卓有成效的.当然,教师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没有七情六欲,没有私心杂念,要求教师人人都达到陶公那样的境界,更不现实。但是我深深感到,作为教师有几点却必须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努力在教育生涯中实践之:
首先,教师对待学生必须公正公平。这是学生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不可能让学生感到满意。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更加困难。我想陶行知先生是十分强调“公平公正” 对待学生的。这可以从陶公真心实意大办“平民教育”、“孤儿教育”中得到验证。
第二,教师对待工作必须认真扎实。“认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教育就更是这样。只要教师工作稍不留意,就有学生不把学习当回事。所以如果拿教师的知识能力与他的工作态度相比,我觉得其重要性最多只有3 :7,而且那份“知识”还得依靠“认真”来学习,那份“才能”还得凭他的“认真”去发挥。所以有句名言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64-0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包含三方面涵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因此,我们在中学语文课改中,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着力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运用生活化教育资源,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语文课堂生活化,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
1.1 教学要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自然社会
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1.2 讲课要有新颖性和创新性,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
1.3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学做合一”的前提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关切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充分的信任和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学生,时时关注学生的反映,并根据不同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法。只有这样才能造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打开,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来。
2 教学资源生活化,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教材内容实际,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大力开发教学资源,使生活化教学资源不断输入语文课堂,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
2.1 在书报杂志中学语文
我们鼓励学生阅读除语文课本以外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书籍,除学校图书室每天定时为学生借书外,还指导学生订阅各类书报杂志,各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茶余饭后、散步途中、入睡之前,捧起书报杂志,既是休闲,更是阅读。
2.2 在电视、广播、网络中学语文
电视广播实际上是家庭语文课堂:在视听中学普通话,在模仿中练习朗读,在电视剧中记故事、练复述,收看收听广告时,思考该广告的优劣利弊,来一番评头论足;网络中包蕴着各种语文学习的信息,鼓励学生合理搜集、使用网络资源,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信息,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
2.3 在与人交谈中学语文
放学回家时,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有条理的说给父母听,是学习语文;班级管理中遇到了难题,征求父母的意见,记下他们的要点,是学习语文;与同学发生纠纷时,向老师讲清来龙去脉,是学习语文;针对某个话题,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是学习语文;在老人的絮絮讲述中,搜集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地方掌故,是学习语文……
2.4 利用家乡人文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所处的小镇叫做“梅花”,我们所在的学校叫“梅花中学”,因此,学校将一些咏梅的诗词制作成墙体“名片”,我们组织学生抄录并背诵这些咏梅诗词。这样,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学生的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理念初步实现了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目标。我们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丰富的教育遗产,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参考文献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必须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学习进修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其次要做到“行为示范”,要切实履行教师的职责,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并且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尊严,发展其个性特长,不断满足其成长的内在需要,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利用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践探索
教育学家袁振国教授认为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
1.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到教学目标的首位
陶行知先生强调:“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历史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历史教材中鲜活具体的史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从“投笔从戎”的班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等等,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脊梁,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不懈追求,感受到了熠熠生辉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伟人高风亮节、胸怀坦荡的人生品质,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更加端正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将来做一个合格公民,更好地服务社会。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比多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更为重要。因为青少年时期正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是历史教师必须把握的良机,而当学生一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将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点亮一盏指明灯。
2.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首先,教师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学活动主要是激发学生对知识探求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主动的力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作为教师不仅仅是要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会他们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也就不再是“教师要我学”等的消极体验,而是感受到“我要学”。这样的教学活动才合乎人性的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生志在创造”,“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对于历史学科来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会学生运用历史的敏锐眼光观察事物、分析事件、处理问题;其次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学生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之一。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孩子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如可以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简单网页等。
总之,教师要吃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用新课程倡导的科学方法来评价学生,把尊重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信任带进课堂。要在欢乐、和谐、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足够的张扬,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充分培养。
参考文献
一、真
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老师自己首先要是个很“真”的人。我从不否认自己一开始对教师工作没有太多热爱,随父母意愿读了师范,顺理成章成为一位小学老师。我很真性情,而且很认真。我以百分百的认真站在讲台上,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说好每一个字。万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为本,师德为本,育人为本,人格为本。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真人,做人中人。这是我作为教师最神圣的使命,站在三尺讲台上,我不能辱使命!
现在的我,年纪渐渐大了,但我始终坚持我的人生格言——“真诚沟通,互助学习, 态度积极, 快速行动”,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做好本分工作,同时通过学习陶行知思想不断修炼提高自身师德水平,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
二、创
陶行知先生是举世无双的一位创造教育家。他的创造思维、创造思想、创造智慧、创造实践、创造能力、创造成果,已经载入史册。“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是他的经典创造名言。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而刚踏入数学教学生涯的我,趁着课改的春风,也一头扎进创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之中。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是年轻教师有的是活力与创新,我在教数学不过两个月后就参加了数学协作区的教研课展示,获得好评。在我教数学5个月之后,我参加了吴江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的比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在接下来的吴江市录像课评比中我再接再厉,获得二等奖。
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情境,真正做到对儿童的“六大解放”,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解放儿童的大脑,激发创新意识。解放儿童的双手,探索创新途径。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把他们塑造成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
三、行
在我工作的第三年,我参加了吴江市“百节好课”比赛。视导片的顺利出线让我有点放松,在决赛中我失败了。这次失败让我信心受挫,虽然自己后来在一些论文和教学设计的比赛中屡有收获,但我觉得自己停滞不前。当时的校长笑慰我说那是陷入了高原现象。我不再迷茫,因为我的学生不允许我迷茫。我的教学不是为了得奖,我的一切教育行为的目标只有一个:为了学生的发展。于是,我更刻苦地工作。
那一段时间,课改进程热热闹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本是生成性的课堂,有那么多的公开课、观摩课,教师精妙的设计、精彩的讲解和学生踊跃的参与、极高的准确率赢得了听课者的好评。这样的课有价值吗?学生又究竟收获了几许?我开始反思。这时,陶行知思想使我拨云见日。
什么是教学?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会做。”我的教学就该围绕这个目标,而不是其他的。于是我学习、实践、反思,并写下了《“教”为“不教”,“学”为“会学”——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指头》一文,我要教会学生最有价值的学习方法:运用知识。我相信我的学生们一定会感受到这份力量。
四、实
吴江市A级,2A级课评比我也参加几次了,均失败。我有些气馁,但我并不落寞。因为我的教学并不是只有一两节比赛课,更多的是每个星期,每个早晨,在学校的教室里,和我的学生们面对面的那无数个40分钟,这里才是我的主阵地。虽然我也曾向往更大更高的讲台,但我会扎实站稳于脚下这片属于我自己的小讲台。
陶先生以实践第一的观点,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是教育的本原。陶先生提出的儿童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因材施教,施展特长,发展个性。生活教育重实践、重体验。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越来越感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伴,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知识的积累过程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自我发展过程。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