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治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15 22:37: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形势与政治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

篇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传统“填鸭式”课堂教学方法耗时多,效益差,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尽可能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不仅要传授基本原理、观点,而且要培养思想品德与个性;不仅要使学生参与学习,而且要学会运用理论;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分析、理解书本上的条理,还要尽可能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些,教师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去探索如何尽可能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的感官理解能力。另外,可把以往课堂教学,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逐一讲解的方法转变为基本知识点由学生自学掌握,重点、难点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言、讨论;个别学生不理解可向老师提出问题,甚至还可针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与课本所述的理论不同之处展开争论等;将教材内容板书概括成提纲,让学生记笔记的做法,也可转为逐步教学生学会自己整理笔记,“穿线索”;在复习讲解题例时,不仅仅是对答案,同时也要多向学生传授些题例解答方法、学习方法等。这样做,教师就不再是纯粹的传播知识的主体,而是努力调动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着驾驭课堂,因势利导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学生逐步学会了自己学习,真正实现了培养自身的独立性,为今后的创造性打下了基础。

二、根据现实许可条件,设置一些潜在课程

随着学生“减负”工作的开展,学生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如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素质,是在“减负”的同时应正确对待的大课题。对此教师不妨多设置些潜在课程,潜在课程属于非正式课程,有的有一定计划,能在一定固定的时空中进行。例如为更好地完成、理解运用教材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目标,可以每天要求学生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或午间“新闻30分”等。但有的潜在课程无具体程序,无一定计划,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教育。如利用某日学生发生的打架事件,学校所在地政府颁布了某些新法规等偶发事件对学生适时进行法制、国情教育。

三、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开展学生亲身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手脑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个人特长,培养个性,这是实施素质教育仅次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渠道。传统的德育主要靠说理、灌输,甚至半强制地执行,易使受教育者感到枯燥无味,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寓教育于生动形象之中,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例如配合班主任适当组织学生郊游,既开阔了学生眼界,又增强了组织纪律团结互助;到著名的旅游景点还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带学生参观工厂、农村、受污染的环境……可以发挥亿们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与之有关的课题,进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人生、社会上出现的现象,把握时代本质。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优秀影视、参观优秀作品等,使作品中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被学生接受。超级秘书网

篇2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达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促使你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探求。要鼓励学生表现与众不同的创见,提倡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问题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种教学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这方面,教师要善动脑子,肯动脑子,舍得下功夫,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教学,进而改变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状况。学生爱学了,课堂活跃了,师生融洽了,成绩提高了。可见,只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启发诱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爱学习,促使学生产生创造意识。

二、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要承担授业、解惑的责任了。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学生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提问题,要学要问,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质疑和学生提问,不仅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会增强教学效果。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情况,通过质疑来让学生思考问题,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所谓方法和学习需求,解决好这些问题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教育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程序,引导学生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把握好教材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教师教学要善于设疑,巧妙设疑,联系学生实际,启发唤醒,鼓励学生参与质疑,帮助学生分析,观察想象,还要抓住时机,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中组织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缺陷。

兴趣活动可以就一门课的内容来组织如“政治理论研究小组”、“思想政治课学习小组”等。也可以就某个专题的探讨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如“法律问题研究小组”、“人生问题研究小组”、“道德问题研究小组”、“学习方法研究小组”等。兴趣活动小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

小论文比赛是就大家所关心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论文比赛。论文比赛要有计划、有安排,包括比赛次数、比赛比赛内容、比赛形式等都应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比赛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包括课题选择和设计的方法、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论文撰写与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兴趣活动和小论文比赛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二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进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团结和友谊。兴趣活动和论文比赛的组织简单易行,值得每一个政治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

四、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篇3

二、利用多媒体展现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初三政治课讲到《党的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课文中辅助资料很少,学生很难理解如何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期的标志。如果纯粹作为知识来划分,让学生识记下来,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前后社会情况加以对比,学生们自然会产生深深震撼,会很容易理解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学生自主参与收集、展示、讨论历史背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既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失误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和来自社会的因素。就教学而言,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都会在某些环节和某些方面或多或少使学生产生过逆反心理。但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有其特殊性和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实效性的逆反,即认为政治课没有用,不想学,不感兴趣等;第二,部分学生对政治课某些观点、理论的逆反,即持怀疑或否定态度。这是政治课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也是课教学质量难于提高,学生不怎么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它说明了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

作为高中政治科任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改革呢?

1.通过“幅射式”、“开放式”和“多样式”教学来扩充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扩大学生思维空间,从而实现政治课大信息、大视角思维教学,加深学生对政治课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未知欲强,不墨守陈规,不满足书本上的现成结论,他们希望通过政治课来拓宽知识面,希望老师扩充讲授内容,以便更多地认识现实社会。同时,当今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复杂多变,各种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潮流、新时尚、新伦理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使人无所适从。这当然会引起广大具有“成人感”和“参与意识”、想在未来社会精英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高中生不断地关注和思考。他们渴望老师介绍有关材料,希望通过政治课教学求得对时代潮流走向有更多的认识。显然,照本宣科、简单灌输、死背条文、说教式官话的“封闭式”教学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愿望。而“幅射式”、“开放式”和“多样式”教学能强化政治教学的大信息、大视角思维,正符合高中生心理欲望和时代要求,能更好地减少和消除学生逆反心理,达到政治课教学目的。

“幅射式”正是根据上述高中生心理欲望,以教材内容为立足点,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材料、知识、理论观点,并与教材内容相串联,扩充讲授内容,扩充教学容量,丰富学生知识面,便学生在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角度把握和理解教材内容。

“开放式”教学中,把社会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理论、新观点、新信息、新知识、新动态通过各种方式介绍给学生们,并采取相应手段鼓励他们多读书看报、多思考、多了解国内外形势、多关心国家大事,努力使政治课教学和不断变化了的现代政治经济接轨。对某些热点问题还作专题讲座,在教学中适当开展讨论,让学生写条子提问题,师生思想见面,共同交流探讨,让大家各抒己见,能者为师,然后老师在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下面引导教育。这既能使学生了解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到了许多教材上所没有的新东西,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当然,要使教学有所“幅射”,有所“开放”,就要实行“多样式”教学,即通过专题讲座、专题讨论、演讲辩论、写小论文比赛等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等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扩充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又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技能训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积极探索的深厚兴趣。

2.通过“主体式教学”和“方法型”、“技能型”教学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某些章节的教学中,在适当引导启发的基础上,充分放手上学生各抒己见,不当之处再由老师提示,其他同学收下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对有不同看法并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启发,开阔思路,然后老师“对症下药”,进行归纳讲解。还可以就某些基本理论观点让学生上台作书面或口头讲解(或谈看法、谈体会),然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打分,老师有针对性进行讲评。

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令人人忧虑的问题,就是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灌输、注入,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对此学生也产生了逆反心理。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尝试运动“方法型”和“技能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使学生理解原理,还教学生如何运用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介绍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示范、练习,不断提高学生小论文写作技能和各方面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证明,通过“方法型”、“技能型”教学,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写出有自己独立见解和一定质量的小论文,养成勤思考好探讨的良好习惯,使教学工作能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的良好气氛中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要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克服学生逆反心理,就要以改革的精神处理教材和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政治课教学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适应新时期青年学生的特点和要求,适应配合学校加大德育工作力度的要求,强化政治课的大信息大视角思维教学,从而使政治课教学走上正规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给政治课教师们带来了新的课题。新形势下的政治课与社会、生活更贴近了,这是诸多专家形成的共识。

目前我国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现状令人堪忧,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社会现象复杂多变,课程内容的设置远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从而使理论和实际脱节,教学内容的相对滞后性,甚至是部分内容和现实相悖,这将会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说服力,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任课教师自身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三是传统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评价手段单调,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选择、尝试的权利,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力的发挥,在教学评价方面,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单一手段,亦不能突破常规。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教师,结合不少老教师的经验,特总结一下几点心得体会,以期能对以后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提供些许帮助。

一、全面提高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专业知识、渊博的相关知识以及熟练的教学实践技能。为了达到提高教师各方面素质的目的,学校应该鼓励教师钻研业务,定期开展校内、校际间的讲课竞赛活动,能够促进大家互相观摩、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外,还要安排教师脱产学习、进修或在职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对热爱著书和撰写论文的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大家多参与各种学术活动。

二、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教育家吕叔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可教”活”了,所谓“活”,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其精神振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高效率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因此,切实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改变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克服学生羞于开流的老毛病,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的能力和怀疑精神。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逐步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设置各类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把学生从原来的认识结构中解放出来,激发思维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创新。

三、让政治课堂充满时政魅力

时事政治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政治课结合时政教育,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关注时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做到对教材的超越。以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的开场白能使学生由陌生、好奇转为主动认真地对待学习,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形势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通过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政治课时政魅力等手段来加以改善,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书越.多措并举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J].现代阅读,2011(12).

[2]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篇6

一、高中政治课为何要突出时政性

1.突出时政性是政治课自身性质和内容的要求。

思想政治课的教与学应从丰富、变化、发展中的实际出发,紧跟时代步伐,突出时政性,不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同时,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喜欢议论时事新闻,谈论热点事件。因此,教师只有将讲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我们关注的时事结合起来,才能适应这一课程的特定要求,才能永葆政治课的生命力。

2.突出时政性是适应政治学科高考的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考政治科命题所要体现的重要原则,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政治学科高考试题大都以大家关注的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以国内外重大时事立意已成为高考试题的重要特点,整份试卷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如果高中政治课不关注时事、不关心社会,没有广泛的时政积累,没有开拓的政治视野,读死书,死读书,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很困难的。

3.突出时政性是克服现行高中政治课教材弊端的要求。

现行的高中政治教材引用的事例都是五六年前的材料,甚至某些是十年以前的材料,已失去时代感,教材中阐述的有些内容、观点已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解释不了当前社会实践中的新问题。如果教学上拘泥于教材,就教材讲教材,照本宣科而不渗透时政,不结合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政治课将会变成空洞、枯燥无味的说教课,政治理论将变得苍白无力。

4.突出时政性是实现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的要求。

政治课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育人使命,是我国学校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它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传授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基础知识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然而,当前我们一些政治课教学仍拘于教材,没有从学生和社会的客观实际出发,教学内容忽视了与当前丰富又生动的国内外热点时事的结合,使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

二、高中政治课如何突出时政性

1.转变思想,树立新课程的理念。

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是政治课突出时政性的前提。关注时政,突出时政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

当今的国内外时事,既丰富又生动,大多跟政治课有一定的联系,且学生对这些时事非常关心,教师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确立开放学习的新理念,掌握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方法,引导学生生动学习,积极研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必将推动整个政治科学习的深入,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学习时事,增强时政信息量的储备。

师生要共同学习、共同搜集整理人们普遍关注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共同探究其本质。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在平常的学习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时事学习活动,不断积累时政知识。如成立“时事沙龙”兴趣小组,引领大家多看书报和新闻;举行课前的“新闻会”促进时事信息的交流;开展时政知识竞赛,激发学习时事的热情;进行每周“时事热点评论”,培养和提高学习时事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储备了丰富的时政信息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表达能力。

3.活跃课堂,加强教学过程的时政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确当地引用一些时事材料,渗透必要的时事信息,可使学生兴趣大增,思维活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对所选材料进行精心设计,促进时政知识与课本知识点的融合,从而使学生达到由外到内的知识升华,实现由事实材料到理论的飞跃。例如,在上政治常识“我国的国家职能”这一框时,可以选用了“重庆打黑除恶专项行动”这一热点话题作为时政材料,既让学生学习掌握了教材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我们身边发生的重大时政新闻。

篇7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挑战,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以及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着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必修课也巫待改革,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一、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形式上,存在着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接受,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历史及现实的诸多因素,人们常常把思想政治课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教学内容成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翻版。学生随意逃课,课堂的出勤率比较低,即使去上课也常常不听讲。部分学生喜欢打探“行情”,如探听老师是否喜欢点名、课程结业考核是否严格、老师是否喜欢抓重修课等,一旦知道了“行情”,就可以决定是否来上课。如果“行情”不错,就可以决定下节课不来了,反正老师考试之前会划重点,背一下就行了,来不来都一样。总之,对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基本可以用“三分之一迟到,三分之一看报,三分之一不到”来概括.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抱着“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被动消极态度。

2.管理体制上的弊端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由马列部(社科部)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由学生工作处负责,两个部门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上公共课,没有参与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管理,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缺乏了解,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容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为单纯的知识课程来传授,无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学生工作处的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比较了解,但又缺乏理论的功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搞理论的人不了解实践,搞实际的人,又不懂得理论的局面,理论和实际相脱节。

3.师资力量薄弱且不稳定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政治淡漠主义和理论虚无主义等有抬头的倾向。这些思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产生了一定影响。最近几年,许多高校出现了不少中青年思想政治教师不愿继续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转行干其他工作的现象,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相对减少,队伍质量降低。与此同时,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又不愿到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出现短缺现象。随着高校扩大招生,为完成现有的教学工作任务,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好超量工作。每周上课时数太多,几乎疲于奔命,自然就没有时间、精力去深人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很难做到针对性教学。此外,由于教师天天站讲台,也就没有时间去进行教学法研究,没有时间补充新知识以提高自身素质。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它本应该具备的育人效果.从现实看,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一些中青年教师实际上并没有把马列主义作为一种信仰,而只是作为一种学术问题看待,因而说不上有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他们之所以当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是外在原因,而不是出自自己的内心,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出现了精神上的挫折感、失落感,于是对工作或冷漠或不安,或采取逃避现实,脱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消极手段。

二、教学工作的改进策略

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探寻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思路,发扬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从而做到结合实际,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改革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近年来,一些高校纷纷开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如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根据学校“负责全校公共课的教学单位纳人相关学院运转”的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与教师分别进人相近学院的专业,形成了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体制闭。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高校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下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和学生工作处等若干部门,其职能是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担任主任,副主任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和学生处处长兼任,部内部人员可以自由流动,部内设有资料室,实行资源共享,结合形势定期向部里的教职工、辅导员作专题报告,反馈学生思想动态和信息,进行各种短期培训,学生的理论考试、操作评定均由部里来完成,以便能够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思想状况,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力度。这种管理体制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为一体,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力度,形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提供体制上的保证。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思想建设,尤其要从教师自身素质抓起,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能够具备更强的战斗力,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完善的素质结构:(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他(她)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学生;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总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首要素质。(2)深厚的理论功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更新快,教师要抽出大量的时间认真研究新理论、新问题,因此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一个理论基础课教师而言,其自身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论素质,以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教学目的。(3)广博的知识储备。理论的说服力需要有丰富生动的知识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在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领域应当有一定的修养,对数理化天生地等自然科学领域也应略知一二,教师必须在基本原理、现实问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律等方面潜心研究,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以广博的知识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4)高尚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影响,达到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仅仅授业、解惑是不够的,还需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来熏陶和教育学生。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讲授者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等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化和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责任以理想情操、智慧才华、意志品格及其仪表神态、言谈举止等影响和陶冶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水平

教学与科研本质上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一方面,教学为科研提供了思考、创新的平台。教师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这个平台,在与学生的广泛交流互动中不断地发现和接触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灵感,或受到新的启发,从而为科研提供新视角新思路。另一方面,科研为教学拓展了接受、创造的空间。借助科研,教师不但自身可以加深对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认识和见解,深化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并在纵横比较与甄别中打动学生,使之从心底信服,真正有效地实现使科学理论进大学生头脑的目的;而且可引导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努力做到“会学”,真正提高他们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与科研是教师的两条腿”,所以,为使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从根本上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认真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大科研的投人力度,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两条腿走路”。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增强科研意识,时刻关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热点,关注与本学科有关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基本原理、现实问题和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规律等方面进行独立思考,并积极撰写研究性论文,逐步养成科研意识。

篇8

1.自身学习动机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

大多数学生认为政治课主要讲一些“大道理”“大理论”,缺乏实用性。因此学生学习被动,对学习感到乏味。

2.现有教育体制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往往是以升学率为主要依据,在这种形势下,学校也只好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标,对政治课教学不重视。

3.教材内容的陈旧、单调,教师上课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中学生的调查表明,82%的人由于对政治课课本的内容没有兴趣,或是难以理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政治课经常是一种模式,即学生先看,看完后老师把重点一勾,剩下时间去背,再然后是考试,慢慢地学生就更没兴趣了。

二、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政治课学习产生兴趣

1.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

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是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各方面知识的学习都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和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如何付诸实施?我觉得首先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实行民主教学

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等辅以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

(2)联系社会热点

政治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紧跟社会热点,教师应把它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

(3)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

(4)用发人深省的漫画、插图,用工整、美观、精巧的板书,也能增强趣味性,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课堂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1)问题推进式

问题推进式的教学基础是知识建构理论。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可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推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2)启发讨论式

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相互研讨为主的一种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兼容其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讨论式。

(3)实践探究式

在教学中把社会调查、小论文、小报告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机会,进行观察、分析、研究。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兴趣、展开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供了确切方法。

4.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篇9

无论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还是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都给我们的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实施开放性教学。政治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这是一门对初中生实施德育的重要学科,并且在初中阶段这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政治学科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 目前的政治教学工作却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严重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政治学科的学科功能的有效发挥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而努力打破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的课堂就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

一、初中政治中引进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在初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大力提倡并引入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点:

1.1 大力提倡并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是适应政治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教学大纲都要求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要求。如何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呢?我们认为要想实现以学生为本,政治教学1二作者首先就要求摒弃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即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及学习思路。在此前提下。政治教学工作者应在政治教学活动中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上述一切做法恰恰是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必然要求的。

1.2 大力提倡并实施开放瓦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的政治教学模式简单机械,学生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听讲地位,如果引进开放巨动式教学模式,则学生必然要自身参与到整个政治教学活动中来。这就无形巾督促学生在课外认真阅读由授课内容相笑的一些政治资料,自我充实,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完成学习任务,满足课堂上积极参与相关问题讨论的迫切需。也就是说,通过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1.3 大力提倡并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政治教学中,老师要想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参与的积极性,其自身必然要事先精心备课,探寻简单易懂能使教学过程生动幽默的途径,这必然督促老师加强身的理论学习与知识积累,也是对老师的锻炼与考验。另一方面,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与老师在政治教学课堂上不似从前那种等级森严的师生关系,在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朋友型师生关系得到确立,无论有关政治问题的提问或是讨论,)双方之间的对话都是平等的,气氛也是融洽的,学生上课就相关政治问题自由发表其观点。这样老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也是一名忠实的听众,师生之间的关系大大的缩近,而这义有利于政治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

二、开放式的初中政治课堂

2.1把政治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课本上的知识永远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它“活”起来必须把课本知识带进我们的实际生活。把课本理论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Ⅲ。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多了解生话、社会。同时政治作为一门时效性很强的科目正是需要教师用开放的思维去教授。如在学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调查、了解当地政府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引领学生观察党和国家目前所敛的工作。采取在实践中学习的办法,不仅使学生牢记了所学的知识。雨且也锻炼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2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想象活动,在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表象重新加以组合的情境。学生的情绪往往在想象中得到高涨,想象力也随之而发展。教材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入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昕的,且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联系、想象,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这样的教学,是学生对于课本的一次再创造。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发挥的过程。

2.3教学角色要开放

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学”。然而,在新课改理念中,我们不再强调这种教学角色的固定化,而是倡导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能够建立一个教学相长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以更加谦虚的姿态积极地从学生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中吸取知识和经验,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而作为学生,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以学为主,然而,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学”应当是一个主动词,而非被动词,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从

教师那里接收到的知识主动地经过思考加工,然后把它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样,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才能够真正地转变为自己的知识,进而促进自身素质的真正提升。总而言之,在开放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无需将自己的角色一成不变地固定住,而是依据教学实际能动地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调试,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更加动态化的特征,更有利于政治课堂教学素质化教育目标的实现。

结语:

总之,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无论是知识还是其他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这与我们所追求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的课堂。

参考文献:

篇10

教师原有的“园丁”、“蜡烛”等角色不但发生变化,还要不断补充新的角色,为知识传授者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新的课程对教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师感受最深的是:至今在许多人的思想中都还有思想政治教学无非是念条条,画框框。其实不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思想政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简单说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就是怎样做人的教育,更多的是强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教学更强调师生之间情感的交往和心灵上的沟通,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你只有对学生付出了,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不是有句“亲其师,信其道”吗?身教重于严教,你每天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你就得先树立你自己远大的理想;你是一个对社会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激情,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老师,学生才能从你身上找到他们做人的标准。但我们还应该有理想,有感动,有热爱,有激情,而学生的理想,感动,热爱,激情从哪里来,就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来。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转变角色,走进新角色。

二、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政治课的价值位置就是应试教育。无数成功经验都证明,一旦把政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从教学观念上讲,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中学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理解起来很困难。政治教学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很难参与进来,更谈不到“进入角色”,发生共鸣了。久而久之,学生则厌学,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受教育者就自然走进了死胡同。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政治教师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三、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教学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要使学生掌握学习必须的基本技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因而教学效果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是忽视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新的课程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新课程下,应实施教师角色的转变,还课堂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积极探讨,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合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篇11

在实际教学中,政治课容易成为一种摆设。如何提高职校政治课教学实效,让职校政治课焕发出新的活力呢?下面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多方面接触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职校政治课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机会较少,而思想政治课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即学生的思想实际、知识实际、生活实际等。如果不接触学生,不深入了解学生,又怎能做到理论真正与实践相结合,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用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所碰到的问题呢?因此,我们必须变过去的那种只靠上课接触学生为平时经常接触学生,变过去的“守门诊”为“上门服务”。比如,经常到学生宿舍、食堂、操场走一走,或与他们同行,和他们交谈;或参加他们的讨论,回答他们的问题;或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等等。从而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关心些什么,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师生感情,另一方面可以捕捉到课堂教学的素材。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老师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开阔他们的视野,积极开展“时政知识竞赛”。通过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了解我国的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在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与其他国家存在的差距,从而激励他们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更加发奋学习。

二、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的学识,作学生的领路人

现在的学生思维是扩(发)散的,对于新事物,新知识的认识有时不亚于教师。如果政治老师不看书,不看报,那只能是学生所说的“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教给我们”的那一类教师了,不仅在学生中没有威信,而且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了。真正的政治课教学应该是创设乐学环境,做到学生乐意学、乐意想、乐意做,做到情理相融,知行统一。在这里教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政治教师每节课都能给学生崭新的教学内容,典型的生活事例,精辟的见解,上课时能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学生每节课都会从中吸收知识的营养,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亲其师而信其道,并付之于行动。

三、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

开放式教学首先是指思想政治课应当以社会作为自己的大课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印证课本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这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必要的经费,相应的安全保障等等。根据目前职校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情况,更多地可以采用辩论课、讨论课、撰写小论文等教学方式,这样可使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他们的主体作用就可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时,这一节内容如果用常规教法,由于教材通俗易懂,学生一看就明白,会厌烦“说教”,抵触心理会较大。可以先用两个课时讲述理论,第三个课时就以“发展市场经济会不会导致道德的沦落”为辩题开展了一堂辩论课。在辩论课上,学生们踊跃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了本节内容的教学目的。辩论课开展之后,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一再要求多开几次这样的课,认为这样他们更容易接受。

篇12

1作为政治教师应与时俱进变革教学内容,开发新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社会,体验生活。

1.1结合学生实例导入新课,唤起学生兴趣。 一节课的开头,直接影响学生的情趣,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以使学生所学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而且提高了学生兴趣,激发了求知的内驱力。

1.2在生活中运用,巩固知识。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

2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政治,用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思想政治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应用意识,教师要开展第二课堂。

2.1辩论会。政治课开辩论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政治教材内容的思辩性为辩论会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这种形势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东西,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辨证思维。提高其思维能力。

2.2自办墙报,自办墙报可以采用轮流办小报的形式开展。内容可以庞杂一点,名人名言、时事背景、重大时事名词、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学生小论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答案征集等等。在办报过程中可以分成兴趣小组,学习自发收集材料,自发写稿,经教师审阅后。可以张贴成报。这种形式比较灵活,篇幅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

2.3阅读经典。在经典阅读中,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节选学生感兴趣的;二要注意经典著作的连贯和内在逻辑性;三要注意指导阅读,不能选出即完事。要告诉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什么。

2.4时事报告会。时事报告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活动方式。时事报告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收集资料要系统,详实,必要时可以配以采图、表格或地图;(2)报告内容不可太庞杂,应突出重大事件和热点事件;(3)一般一个学期以一两次为宜。

2.5时事知识竞赛。可以采用“小组代表制”的形式。也可以全员参加;可以集中参加,也可以分散进行。代表答题,现场积分,其他同学当观众,这样既可以进行政策和形势教育,又能鼓励大家学习的热情。

2.6小论文竞赛。学生小论文是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用活知识的有效途径。除引导学生参加全国的学生小论文比赛外。更可以在教学之余自己组织学生写小论文,然后进行竞赛。

3借题发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用讲授的问题,采用移植和类比的手法,利用简洁准确、风趣幽默的语言,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或以往在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以此对学生加强思想和行为教育;或借机把其他有关知识引入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有以下作用:

3.1借题发挥,有利于德育渗透。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的借用教学内容,自然过渡并触及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缩短教育的时空距离,便可避免空洞说教,学生也乐于接受。

3.2借题发挥,唤起学生的爱国激情

4我们还要作好学生的工作,如:

4.1调整思想心态。 对开卷考试,不少教师、家长和学生存在着错误看法,一是认为开卷考试题目很容易,就是翻翻书,抄答案就行了,平时用不着花时间去学习政治,不少学生把原来阅读政治的时间用来学习其它学科;不少学校则对政治减少课时量,尽量少排课;其它学科的老师则经常从舆论上引导学生多学习其它中考课目,这种思想认识非常普遍。二是认为开卷考试题目很难、很活,答案在课本上又找不到,主要靠语文功底和临场发挥,时间花在政治上也是白搭,不如花在其它学科上。三是认为开卷考试无需多花力气,平时做好笔记,临考时只需翻翻书和资料就行了,结果,每次考试单选题失分很多,影响总分成绩。

这些看法都是不可取的,开卷考试也需要记忆,教材上的基本观点、原理,有的需要重点记忆,有的需要理解。只有以记忆的知识作铺垫,答题才会得心应手。因此,一定要分清哪些知识只需理解,哪些知识必须记忆,平时做到有的放矢。

4.2掌握依据。 方向不正确,犹如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历年来中考命题方向体现出各学科的共性,如能力性、实践性、综合性;又体现了政治学科思想性、时效性;也体现了考试改革要求的人文性、开放性、新颖性。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把握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以避免盲目性。要特别关注课标中新增加或重点强调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每次考试的重点,要把这些知识点重组,抓住重中之重的核心内容进行内化。

4.3提高审题答题能力。 实践证明,思维能力对同学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许多同学在学习时基本知识的背诵和记忆积累很丰富,却难以在面对问题时准确把握知识,在答题时或答非所问,或难以做到完整、有层次,这大多是由于思维能力不强、思维水平不高造成的。因此,同学们要加强自身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题目反复训练对试题的分析、理解、构思、作答能力,从而使自身的潜在能力能够得到顺畅的外现。

那么,如何提高审题和答题能力呢?

一是平时多培养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