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学范文

时间:2022-12-29 21:50: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模糊语言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模糊语言学

篇1

一、模糊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翻译的关系

语言中存在着模糊现象,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模糊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将一般模糊理论和方法具体应用于语言学研究,并以模糊集合论和现代语言学为指导来分析人类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并以语言模糊性的根源、语言模糊性与精确性的关系、模糊语言学应用等诸多问题作为主要对象进行研究。模糊语言学旨在正视语义模糊性的事实,在模糊中找出规律,使语义学理论能更全面、更客观地解释自然语言中的语义模糊现象。近年来,模糊语言学研究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对语言模糊性进行重新诠释,其侧重点由对模糊语言现象阐释等理论问题的研究逐步转移到模糊语言学的应用问题上。模糊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随即成为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译语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对语义模糊性理解进行重新诠释,以探讨如何运用语言的模糊集合论概念来加强译者对原文模糊语言的积极把握,以达到充分而恰当地表达原文丰富的内涵的目的。

二、语义模糊性定义、产生根源及其特征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语言的模糊性。而就其模糊性(Fuzziness)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可谓众说纷纭。模糊性既指客体即认识对象本身客观存在的类属与状态的不确定性,又指主体对客体即认识对象的不确定的认知即对客体认知的不确定性,也指主―客体在认识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呈现出的不确定性。关于语义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符号意义的模糊性来源于事物的模糊性;第二种观点认为语义的模糊性在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符号的属性。模糊语言的特征是“词语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模糊语言之所以模糊就在于缺乏明确的边界。

三、语义模糊性的理解

模糊语言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的模糊集合论概念成为翻译中语义的模糊理解与模糊表达的理论基础。所谓模糊理解,是指利用思维的模糊性对纷繁复杂的语言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旨在准确把握原文;所谓模糊表达,是指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上,积极运用译语中的模糊语言来涵盖原文的丰富内涵,跨越语言文化差异,以便尽量减少原文损失,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

四、语言模糊性及其相应翻译策略研究

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上,精确表达是必要的,译者应当尽量把原文的各种内涵表达清楚。但是,并非处处要求表达精确。翻译中之所以需要模糊表达,首先是因为人类语言具有模糊性。如果硬将其译作精确语言,原文的内涵将会遭受严重的损失。翻译重在理解。理解是在与对文本的宏观参照。当把模糊语言学中的模糊集合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过程,我们就会自然地把语言含义所形成的语义集合与篇章所蕴涵的逻辑关系相结合,从而得到该语言的语义模糊集合。从以上可以看出,模糊语言在翻译中的运用是很普遍的也是必要的。

总之,模糊语言学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尤其是对翻译中语义模糊集合的理解与确定的实际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模糊集合理论与翻译学的关系研究与探讨,试图形成模糊集合理论指导下的语词理解新理论,并初步形成语词理解由模糊――清晰 ――模糊的理解过程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元浦等编.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

3.李运航,琚文英.中国龙文化.中州统战.1997(6)

篇2

自从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电机工程系控制论专家查德(L.A. Zadeh)在《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上“模糊集”(Fuzzy Sets)开始,就标志着模糊学或模糊理论的诞生,随着模糊理论研究的发展,模糊语言学(Fuzzy linguistics)也应运而生。虽然,模糊语言学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一门学科,并且是介于语言学与模糊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然而,由于它是研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的学科,其模糊语言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指导外语教学。因此,从它的诞生开始就引起了语言教学领域,尤其是英语教学领域的高度重视。

一、模糊语言学与英语教师

尽管模糊语言学是语言理论学科系列中正在形成的一门新学科,但由于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中模糊事物和人类思维中模糊概念、模糊逻辑的普遍性,更由于模糊的特征是英语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自然特征,作为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教学,就非常有必要在语言理论基础方面增加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想象,如果英语教师具备了一些模糊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就能较好地把握语言的模糊性,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打交道时,处理和解决语言问题就能更加灵活得体。例如,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理论尤为重要。我们知道,由于自然语言中绝大多数词都是模糊词,因此,在翻译时处处都会遇到模糊言语现象,也迫使译者在处理这些现象时使用模糊翻译方法。下面引用一段欧亨利小说(While the Auto Waits)中的描写来说明这个问题:

To repeat:Her dress was gray,and plain enough to mask its impeccancy of style and fit. A large meshed veil imprisoned her turban hat and a face that shone through it with a calm and unconscious beauty. She had come there at the same hour on the day previous, and on the day before that;and there was one who knew it.

再叙述一下那位姑娘吧:她身着灰色衣服,十分朴素,但很时髦,又非常合身,一条大网面纱遮住了她的头巾式无檐帽和面孔,但透过面纱,仍能瞥见她那文静而又美丽的脸庞。她昨天、前天在同样的时候来过这儿,坐上片刻。几天来,有一个人注意到了这种情形。

对比以上译文,可以发现在对英文的翻译中使用了许多语义模糊的词语,就连动词Shone的原意也不得已而忽略了,代替以模糊表达意思“瞥见”。而在上面这段文字中(尤其是在文艺作品的翻译中),如果不采用模糊表达的翻译方法,既无法将原文的基本意思展现出来,更谈不上翻译文学作品要达到的“信、达、雅”的标准,自然也谈不上文学翻译的再创造了。由此我们也体会到,作为英语教师掌握一定模糊语言学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运用模糊语言学理论正确认识教学大纲的模糊性

统一的英语教学大纲是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可以说是英语教学的指挥棒。然而,由于教学大纲内容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弹性和不精确性,也就是在此谈到的模糊性,当在看待英语教学大纲时也不能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性准则。例如,在针对全国普通高专颁布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教学目的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以上短短的一段话就包含了几个模糊限制语,譬如“必要的、初步的、一定的”。这些不精确的用语本身就说明了高专英语教学目的具有模糊性,而这些模糊性的限制语又恰恰说明了高专英语教学目的适时得体,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这对于评价教师的业绩以及学生的成绩都大有好处。比如,在评价一位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时,我们能不能因为某些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强而另一些学生较弱就判定这位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行,或教学态度不好呢?如果这样认为,恐怕这种评价就有失公允,也不切合实际,因为,在高专英语的教学基本要求中的教学目的本身具有模糊性,不精确性。并且,事实上,一些学生的应用能力强而部分学生弱都是教学中必然存在的现象,也是教学大纲允许的,也正是由于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的模糊性而必然造成的结果。

除了以上谈到的教学目的具有模糊性外,其中“应用能力”这个术语也具有模糊性。虽然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在这里虽然明确提出了“应用能力”,然而且不说模糊性极强的“一定的基础”的表述,仅就“应用能力”这个术语在大纲中并没有做任何说明,因而表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事实上,根据现今外语教学领域里大多数专家的共识,英语“应用能力”主要指的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的概念还包含了由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新基(N.Chomsky)提出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根据海姆斯的观点,“交际能力”包含了:(1)语言能力——即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2)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即使用功能变体和言语功能的能力;(3)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即学会怎样用语言来做事、交流;(4)对应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交际是一种彼此之间的协调,在协调中有各种对应手段,如怎样能开始一段谈话,怎样转换话题,怎样结束谈话等。因此,就“应用能力”这个术语运用于英语教学中时,英语教师究竟该怎样认识和理解,究竟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怎样理解“交际能力”中包含的四种能力,或许对于许多教师来说仍旧是模糊的。然而,只有当我们了解了“应用能力”的模糊性之后的这样一个大前提,才可能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才不会简单地、绝对地看待“应用能力”的问题,也才能符合实际地、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模糊语言学正确认识英语教学法的模糊性

英语教学法流派多种多样,理论各异,新观点、新方法、新学派层出不穷。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种教学法流派存在。如,传统的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听说法(Audio lingual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暗示法(Suggest Method)、视听法(Audio Visual Method),以及近几年产生的程序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ided Language Instruction)等等。从这些英语教学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来看,它们都不是随心所欲的,都有其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其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基础之间既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各具特色的个性,同时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继承发展的共性关系。而恰好就是这种共性关系使各学派之间的界限彼此模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比如,听说法和视听法,这两种教学法既在基本特点上存在差异,又存在着共性,表现出二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听说法的基本特点强调:(1)以句型结构操练为主;(2)在口语基础上培养书面语;(3)不用母语;(4)反复模仿,强化操练。而视听法的基本特点强调:(1)幻灯图像和录音视听相结合;(2)感知整体结构的对话;(3)充分利用幻灯、录音视听教具;(4)在口语基础上进行书面语教学;(5)集中强化教育。概括地讲,二者界限的模糊性表现在:(1)它们都强调在口语基础上培养书面语能力和用外语讲解外语以培养外语语感;(2)它们所产生的心理学基础都是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ic Psychology)和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而这就不可避免会使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共性。

可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了解并掌握英语教学法的不同流派的个性、共性以及彼此间的模糊性,从而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探讨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学同模糊理论以及模糊语言学的关系,提倡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英语教学,将有利于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人民出版社,1985.

[2]苗东升.模糊学导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陈治安.模糊语言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Chomsky,N.Language and Mind. New York: Harcourt,Brace & World,1972.

篇3

关键词:

英语;英语教学;模糊语言

从过去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模糊性语言属于特殊语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特殊用语更有表现力。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模糊语言,对英语学习方法和手段进行完善,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一、目前国内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高校英语教育中教学内容比较落后

近几年,不少高校英语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且缺乏明确的英语教学目标;没有恰当地安排英语教学课程。因此,在英语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方面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英语专业人才无法满足新时代市场的需求。

(二)目前高校英语教学内容还存在古板与保守的现象

当下高校英语教育的内容还沿袭过去的一些传统内容,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无法准确反映当下流行的实事,更不能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这也就导致高校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更满足不了相关专业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需求,进而使得高等院校在英语教育方面的质量得不到提高,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当下高校英语教学所用的手段比较单调

现在高校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法,基本都是通过教师来笼统讲解专业英语,也就是像朗读课文一样进行分段分析讲解,然后对所讲内容总结并概括,最后便是学生进行英语知识吸收。这个老师讲授英语知识的过程,很少有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进行自主学习,根本不能真正理解英语知识。

(四)当下高校英语教育中改革力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高校只是把英语教育范畴固定为简单的英语教学方式,既没有创造性也没有实践性,再加上高校的教师学习专业新英语元素的机会较少,一般都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无法对教学方法实施改革,从而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造成影响。

二、产生模糊语言的原因

(一)对语言的理解存在差异性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存在差异,因此对某一件事进行描述时,经常会产生偏差,而信息接收者也就对描述的事物产生不同理解,即便是相同的概念,所表述的内容与形式也会呈现出各种效果。

(二)人们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认识存在局限,无法完全了解整个世界。因此,在人们认识上就会出现模糊语言。

(三)客观世界存在模糊性

目前人们交流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便是语言,语言能够将人们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但由于语言属于人们思维之外的事物,所以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偏差,导致表述存在模糊性。

(四)语言本身存在缺陷

语言属于人们思想的外化,其自身有很多局限性,无法通过简单语言阐述无限事物。即客观的世界无穷大,而人类语言比较有限,不能通过有限语言表达出无限信息,在阐述过程中,仅能传达少量信息,无法充分表达各种信息。

三、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模糊语言学应用的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将语用学和语言学结合在一起分析,英国的舍乃尔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模糊语的十点语用价值:提供适合的信息、不想说明的详情、具备劝导性、词义中断过渡、缺乏具体的信息、置换发热作用、自我保护、有力与礼貌、非正式气氛、女性语言。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模糊语言的应用与其语用的功能性,在实际交际中合理应用模糊语言,可以提高交际的效果。

(一)帮助学生含蓄与婉转地表达

实际交际过程中,对于一些刺激性、敏感性话题,应用模糊性语言可以达到回避或者委婉表达的效果。此外,模糊语言运用在涉外教育、政治活动中,可以把话说得比较委婉与含蓄。而且从各种准则中能够看出,在说话时如果想尽可能给他人留有余地,让对方感到受尊重,就要应用模糊语言交谈。

(二)促使学生学会应用生动逼真的语言表达

通过模糊语言描摹一些事物,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就可以导致客体和读者在心理上、空间上产生距离,使两者关系变得模糊,进而产生距离美。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比较特殊,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模糊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代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都可以运用模糊语言。由于模糊语言语用功能有消极的一面,若交际双方无法正确使用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经常会导致信息的发出者难以准确表达出信息的正确含义,致使信息的接收者不能理解信息用意,从而导致交际困难的现象。

(三)帮助学生加强语言的表达灵活性

模糊语言可以强化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灵活性,模糊语言慢慢变成人们交际中重要的方式之一。例如:在进行国际商贸的谈判时,双方如果出现意见相悖的情况,而又不方便直接告知时,往往会采用模糊性语言来表达,这样可以留下一定的余地,不至于将话说死。

(四)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仅要求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活性,还要精简、及时,有时应用精确的语言经常要连篇累读,但应用模糊性语言只需要简单话语即可。此外,语言符号的传达信息与符号寓指对象间难以达到真正统一,加之信息交流需要即刻完成,所以很多情形下,采用模糊性语言交际,不需要进行细致精确描述,只要进行大致描述就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五)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述准确性

语言精确性和模糊性并不会互相矛盾、抵触,两者是相对的、共同存在的,换句话说,模糊属于清晰语言某种程度的模糊。在交际中应用模糊语言,表面上和精确语言相反,但事实上并不会影响到正常交际,相反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例如:She'smoreorless50kg.此句中没有确定主人公实际的体重,仅说大概是50公斤,在无法确定主人公正确体重情况下,只能使用moreorless这种模糊语言,表达出主人公体重所在的范围,也只有这样表达才比较得体、合适。

总而言之,当前高校的英语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应用模糊语言可以丰富高校的英语教学方式和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大学生充分投入英语学习中,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效率。此外,在高校英语的教学活动中应用模糊语言可以提高大学生表达的有效性、准确性与灵活性,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作者:白光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郑雨.高校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的语用意义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4,(6).

[2]安洪霞,贾立强.高校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的语用价值[J].华章,2013,(29).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9-053-02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学现象,更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它的形成是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一种语言策略和交际技巧,委婉语可以满足特殊的社交需要,是一种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符号,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语言现象,是人们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普通语言,语义的指称性不明确而单一的话,就会因歧义而产生信息交流的障碍。而语言的模糊性却恰恰相反,它具有丰富性和多义性。因此它的审美功能便是由想象力所形成的某种形象的呈现,它能令人想到很多东西,却又不可能由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达出来。在美学上,形式美认为明晰是美,朦胧也是美;从语言美学上说,清晰是美,模糊也是美。因此,本文力图从委婉语的本质――模糊性来探讨委婉语的产生及其在使用中产生的模糊美感。

一、模糊语言学与委婉语的产生机制

模糊语言学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它是语言学与模糊学相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对象为模糊语言或模糊言语。目前,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组成部分,并有了较大发展。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以模糊集合论为工具来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模糊性问题,从而开创了模糊语言学这一新的边缘学科,他将人类语言的概念分为模糊性语言和非模糊性语言。伍铁平教授是我国模糊语言学的开拓者, 他致力于模糊语言学的建设, 系统探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问题, 为我国模糊语言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模糊语言学》一书中,他分析了委婉语与语言模糊性的关系,指出委婉语的基础在于“模糊”了事物间的概念和界限,从模糊理论的角度出发,他解释了产生委婉语的四种机制,无论是“用模糊词语婉指精确词语”;还是“用精确词语婉指另一个精确词语”;还是“用同属一个集合的模糊程度大的词语婉指模糊程度小的词语”;或是“用属于不同集合的一个模糊词语婉指另一个模糊词语”,实际上都改变了词或概念原有的所指范围,使原来精确词语的确定边界产生位移,或使原来模糊词语的不确定边界变得更为模糊,也就是说是这四种机制在用模糊传递语言的内涵。他指出,“语言必须是用最少的单位表达最大的信息量,否则语言就是累赘的。语言打破客观事物或概念的界限,用一个词表达各种不同的感觉,就可以大大接生语言单位,这是语言模糊性质存在的内在因素”。因此,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看,委婉语的本质体现为一种间接语言行为,委婉语的使用甚至有时被直接认为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是以一种以言行事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表现出来,体现说话者的交际策略和交际意图,具有以言行事的力量,或者是人们有意为之的具有很强目的性的理,说话人可以从中获得利益或者避免某些负面影响。他认为,对交际双方来说,委婉语的使用可以巧妙地模糊语言概念,避免坦白直言的尴尬,得到较好的交流效果。同时委婉语还可以借助话语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的偏离,避免冲突和粗俗,曲意表达,是一种策略性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徐盛桓从含意本体论的角度分析了含意运用的两种形态:自然形态含意和技巧形式含意,他指出有一些含意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有一些含意是语言运用者进行技巧性加工的结果。而委婉语的正是技巧性含意运用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与表达说话人的意向含义,是一种语言策略交际方式。因此,通过对委婉语的产生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委婉语是直接建立在模糊语言基础之上的,因而委婉语的产生及使用都与模糊性语言是分不开的。

二、委婉语的模糊性特征

从委婉语的产生机制来看,其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的、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的双方能够采取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接说的事,而且不必为谈论这些事而感到心疚、不必为此而感到窘迫,是人们交际中常用的手段,模糊性是委婉语的首要特征。首先从国内外有关权威辞书对委婉语的释义不难看出委婉语与模糊性之间的关系。如《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中的释义为:“example of the use ofother mild, vague and indirect words of phrases in place of what is required by truth or accuracy,”(用温和、模糊和间接的词语来代替必须表达的事实或精确的概念);福勒(H. W. Fowler)在其A Dictionary of ModernEnglishUsage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中也给委婉语下了定义:“一种适度的或模糊改变说法的表达方式,以代替率直地、确切地表达某种不愉快的实话”。苏联语言学家谢尔巴曾对语言的模糊性质进行分析,他认为在语言中,明确的只是极端的情况,过渡的现象在其本源中,即说话人的意识中原本是游移不定的,正是这些模糊的、游移的不定的现象应更多地引起语言学家的注意。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给模糊学下的定语是:当事物出现集中可能的状态时,尽管说话人对这些状态进行了思考,实际上仍不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实际上不能确指的并不是由于解释者的无知而不能确定,只是因为解释者的语言本身的特点是模糊。在现实生活中,为了避免表达的尴尬和难堪,人们就会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模糊性语言来委婉地表达。模糊性是委婉语的基本特征,是交际的一种手段,在委婉语的使用过程中以及其交际功能的实现过程当中,委婉语体现出了一种变异性的语言模糊审美功能,并体现出了一种强大的模糊美感。因此,委婉语的模糊性是一种文学特有的变异的表达方式,它突破了语言固有规范并非目的,其目的是为了把语言交流主体心灵深处的审美体验表达得更真切、更细腻,产生的审美效果更强烈、更独特,因为这种变异的语言符号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情感信息和美感信息。委婉语言可以打破传统的语法规则,将词句按照创作主体的感觉方式进行新的排列组合,语序的随意调整、词链的自由切分、词性类属的变异等,运用这些“反常化”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语言表达形式,产生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英国语言学家琼斯说:“我们大家,包括那些追求'精确无误'的人,在说话和写作时,往往使用不精确的、模糊的、难于下定义的术语和原则”。所以,模糊委婉语言是指词语概念不明确,词语外延界限不清晰,词语内涵不稳定的一种语言。这些语言在意义上没有明确的“度”,是模糊的,全赖使用者对表述对象大意的领悟,依靠对这些词义理解上的约定俗成,使这些词语与想表达的意思在最相似处联系起来,从而使人明白它的意思。因而,无论从委婉语的产生机制还是从委婉语的实际运用及其功能上来看,委婉语的本质特征就是模糊的。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其模糊性不仅只局限于词汇、语音、语法,同时还涉及修辞、篇章、语用等各个方面,却能综合体现语言的各个功能。作为一种语言策略和交际技巧,委婉语可以满足特殊的社交需要,是人们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委婉语在社会文化交流中,在各种语言现象中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正是因为其模糊的语言特征,从而在交际中能发挥其强大的语用功能。

三、委婉语的模糊美

模糊性是委婉语的基本特征,是交际的一种手段,但更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含蓄的体现,是语言使用者的一种交际策略。委婉语借助语言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的偏离,为交际双方理解话题创造了模糊性,达到礼貌、婉转的表达效果,能在言语交际中避免刺激,给人以安慰;消除粗俗,给人以文雅;摈弃陈腐,给人以新颖。委婉语的使用过程中以及其交际功能的实现过程当中,委婉语体现出了一种变异性的语言模糊审美功能,并体现出了一种强大的模糊美感。

(一)委婉语的形象艺术美

美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固定不变的,而是多样的,相对的,人们往往很难用精确的概念说出美与不美的界限,因而美的内涵是丰富多变,带有很大的模糊性的。黄振亮在“模糊集合与审美活动”中曾指出,“艺术形象是现实形象基础上的提炼概括,观赏者通过自己的情绪运转去认识文艺作品,而情感和情绪都是多因性的模糊集合,因而文艺作品便免不了带上主观所持有的模糊推断及模糊概念特点”。刘再复曾总结:“用带模糊性的艺术形象(符号)表象无限的社会生活内容,恰恰是艺术最根本的特点。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因而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用语言表达我们所想的东西。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在模糊中可产生知性的理性的各种活动”。模糊委婉语用模糊的简洁的表达方式能给人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更多的主观思维活动,通过模糊却又形象的表达,从而使文字产生一种生动、凝练的艺术魅力。

(二)委婉语的情感模糊美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它不仅可以交流思想,而且还可以成为人类情感的载体。而委婉语通过一种间接的委婉的表达,则更能体现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刘再福在《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和明确性》中指出,构成人物性格的各种因素都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如美和丑,善和恶,爱和恨等,他说“文学和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是依靠数字和概念语言来表达的,而文学是通过审美的语言,即形象、情感和情节等来表达的。可以说模糊性是艺术形象的本质特点之一,人的感情内容是最不确定的,最难琢磨的,因此也是模糊的,模糊概念比明确感念更富有表现力。赋予情感化的语言通常能给人带来感官上美的享受,委婉语自其产生以来,无论是从其语言使用本质还是语言功能来讲,就一直能给人一种情感上美的享受。

(三)委婉语的含蓄模糊美

含蓄表达是不同民族的语言共性,也是中外传统美学的第一要义。委婉语的含蓄美体现在其语言表达的间接性上。语言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为了避免直言的尴尬,避免刺激或不雅粗俗的而造成失败的交际效果,语言使用者就会控制交际策略,用含蓄、文雅的词汇、篇章代替粗俗、可憎、避讳的说法,技巧性地使用委婉语,通过意指过程的模糊化,拉大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距离,增加委婉效果,从而掩盖敏感事物,起到安慰、礼仪、幽默、讽刺或掩饰的效果,提高语言的趣味性,使语言多姿新颖,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委婉语的使用属于技巧型交际策略,通过语言表达的模糊化,雅化了禁忌话题,带来了含蓄朦胧之美感,避免了直接、粗俗和晦涩,在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造成了心理上的疏离效应,力图代替、掩饰、衰减婉指语的禁忌,是一种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有效方式。语贵含蓄,含蓄美是语言交际技巧表达的极至,是语言表达艺术臻于圆融精当的重要表现。

(四)委婉语的礼貌间接美

礼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人类通过语言的表达尽量地能突显其文明和礼貌。对于语言表达的礼貌研究,Brown 和Levinson曾先后提出了“面子论”。英国语言学家Leech曾提出几条具体的礼貌原则,如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和同情准则等,而委婉语通过间接婉转的表达,是最能体现礼貌准则的一种语言表达。委婉语借助语言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的偏离,为交际双方理解话题创造了模糊性,达到礼貌、婉转的表达效果,能在言语交际中避免刺激,消除粗俗,给人以文雅礼貌之美感。礼貌是交流文明的标记,是为了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威胁的意图表达,因此礼貌原则也被归结为一种交际策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话题威胁说话双方面子或利益的程度越高,就越容易使用委婉语。因此,委婉语遵循了会话礼貌原则,能达到定向交际目的,完成语言表达的交际功能。

总之,委婉语的本质是模糊的,模糊性作为委婉语的首要特征和基础,是一种语言策略,它是一种语言学现象,更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它的形成是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委婉语的模糊性特征在使用过程以及其交际功能的实现过程当中,体现出了一种变异性的语言模糊审美功能,并体现出了一种强大的模糊美感,这种变异的语言符号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情感信息和美感信息,将语言交流主体心灵深处的审美体验表达得更真切、更细腻,产生的是更强烈、更独特的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Thomas, J.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Londonand New York: Longman, 1995.

[3]Austin,J. 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篇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42-01

0 引言

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模糊语言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 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1965 年,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教授提出了模糊集合论, 模糊理论的提出衍生和发展了一系列与模糊概念相关的学科: 模糊诗学、模糊语言、模糊逻辑、模糊控制技术与模糊家用电器等。20 世纪60 年代, 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将其理论运用于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得以明确和专一。在我国, 率先对模糊语言学进行研究是伍铁平教授, 他于1979 年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文, 学者们开始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研究。对模糊语言的研究是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模糊语言理论对语言中许多模糊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 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描述、研究语言的新途径, 其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我们对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使用的认识, 也为我们正确认识当前英语教学中的模糊概念、指导英语教学实践以及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交际能力等方面带来了有益的影响与启发。1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特点

1.1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模糊语言学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没有模糊集合论,也就不会有模糊语言学。所以国内外学者在模糊语言学研究上的基本方法都是以札德的模糊集合论为基础对语言的模糊性展开定量和定性的研究。一般说来,我国学者的模糊语言学研究倾向于定性的研究,西方学者则倾向于定量研究(数理逻辑运算和实验统计测定)。德在发表于《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 )杂志1965年第8 期的论文《模糊集合》中明确指出:“模糊集合是其成员隶属度构成一个连续集的所有成员组成的一个类”。在传统的集合论中,每一个集合的成员要么属于它(隶属度为1), 要么不属于它(隶属度为0)。可是, 在德看来,对现实的自然界中碰到的对象进行分类,经常会找不到精确判定其资格的根据。他指出:“‘美人’或‘高个子’这些概念并不能构成一般数学意义上的类或集合。但事实上,这种不能精确划分的类在人类的思维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札德提出用模糊集合的方法来处理模糊现象,来研究模糊概念。可见,札德是受模糊语言的启发而提出模糊集合论的。札德在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百科全书》撰写“模糊集”词条时写道:“‘意义’、‘智能’、‘爱情’都是模糊概念。模糊集合论这个分支学科的起源是从‘语言学’方法的引入开始的,它转而又推动了模糊逻辑的发展。”(注:转引自伍铁平《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上),《百科知识》1987年第1 期,第14页。)由于这个原因,从模糊集合论的诞生之日起,它就对语言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模糊集合论适用于语言模糊性研究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语言范畴实际上就是某一个论域中的模糊集合。范畴的核心部分是范畴中所有成员共有的典型属性是明确的;但是范畴的边却是模糊的,不能明确地加以确定的。传统集合论的基础是二值逻辑。在二值逻辑中,一个命题,即一个表达明确意义的陈述句,其真值要么是真(记作“1”), 要么是假(记作“0”)。根据这种二值逻辑的集合论, 一个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必须是明确的。例如“吉尔是个教授”这个命题,只允许取值“1”或“0”,即吉尔或者是个教授或者不是个教授,二者必居其一。可是,要是我们将这个句子中的“教授”改成“好人”的话,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好人”是个模糊概念,其内涵十分清楚,每一个人都很容易判定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但这个概念的外延却是不明确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一个人要好到什么程度才算得上是一个好人。对这样的命题,就不能简单地用“1”或“0”去描述其真值。德看出了二值逻辑的缺陷,提出以“隶属度”(注: 关于“隶属度”( degree of membership)的概念及其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详见M.Smithson, 1987. Fuzzy Set Analysis for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New York:Springer-Verlag.Chapter 1,pp.9―12.)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对于像“好人”、“坏人”这样的模糊概念的集合,规定其成员对该集合的隶属程度,可以取闭区间[0,1]内的任何实数值,即可以在[0,1]的区间内连续取值,这样,模糊集合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隶属度与之相对应。这个隶属度就构成了这个模糊集合关于它的元素的隶属函数(membership function)。隶属函数可用以描述各种模糊集合,这使得模糊集合论在研究各种模糊事物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1.2 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特点

我国学者在定性研究上比较成熟,成果较多,特别是基于汉语的对比分析方法更受到西方学者的赞誉。西方学者在模糊语言学研究上多采用数学分析和哲学分析的方法,他们对汉语语料不够熟悉,对汉语的语言模糊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对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比较感兴趣。概括说来,我国学者在模糊语言学研究上的特点可概括为:

(1 )以汉语为基础的跨语系对比及词源对比研究。这类研究又分为共时对比和历时对比两种。其中,伍铁平将模糊语言的历时对比同修辞学、词汇学和词源学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把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受到国际语言学界的好评。

( 2)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不仅涉及了几乎所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而且还与文艺理论、心理学、人工智能、逻辑学、美学、语言教学、控制论等众多学科相联系,并在所有的这些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领域之广、应用效果之显著、产生影响之深远,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实不多见。

(3)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既有宏观的理论探讨、 理论建构,又有微观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另外还有大量的应用研究。所有的这三类研究初步构成了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比较完整的体系。

2 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 模糊语言理论可以帮助正确看待英语教学中的各种模糊概念

大量模糊信息的存在是模糊教学的客观基础。教学大纲的内容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弹性即模糊性,“较强的”、“一定的”、“良好的”等词语虽模糊, 却是比较恰当的表述。认识到教学目的的模糊性, 有利于客观评价教师的业绩和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能力水平在本质上也是模糊的现象, 但我们却习惯于用精确的分数来体现。这种以人为的方式把本质上是模糊的事物精确化的做法虽然便于统计和比较, 却未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 反而容易使学生过分注重分数而不重视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运用。因此用四分制的优、良、中、差, 即模糊集合概念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更准确恰当。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现代英语教学法流派之间的模糊性。现有的语法翻译法、口语和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等十几种教学法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理论基础之间既存在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个性, 同时也存在相互联系、相互继承发展的共性关系。这种共性关系使得各流派之间的界限彼此模糊。我们可以用模糊集合论来分析英语教学法不同流派的个性、共性以及彼此之间的模糊度, 以便能更好地了解这些教学方法, 扬长避短、整合优化, 摸索出适合教师个人和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

2.2 模糊语言理论可以指导英语教学实践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往往习惯于给学生灌输各种“准确”的语法规则和词语的“准确”解释,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时却发现, 几乎所有的语法规则和词语解释都有例外, 这种“例外”正说明了语言中模糊现象的普遍存在。要更好地解决这种“例外”难题, 就有必要以模糊语言观点来指导英语教学。英语教师, 要搞好英语教学, 就有必要在语言理论基础方面增加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知的语言环境, 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这样才能使译文更准确和得体。

2.3 模糊语言理论可以指导师生更好地培养交际能力

模糊交际能力是充分认识语言的模糊性, 并理解和懂得在何种情况下如何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既要识别他人使用模糊语言的策略意图, 又要策略地运用模糊语言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模糊语言形象生动, 且富有含蓄性、委婉性、暗示性及灵活性, 适当地、恰到好处地运用模糊语言, 能增强教师职业口语的艺术性, 从而提高教学和教育的效果。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厄尔曼所说,“语言词汇中的模糊性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障碍, 在另一些情况下却是一种优点。”语言越来越考虑到人们的感情需要避免太直接唐突的表达, 语言的模糊性也更微妙, 往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表现: 第一, 添加附加词, 将某些意义模糊的词语附加在概念和意义明确的表达式之前, 使整个表达具有模糊性, 如I will give you about 5 minutes to discuss the topic. 在课堂任务的布置上留有时间余地; 第二, 在表达中运用意义本来就很模糊的词语, 委婉地批评, 效果更好, 例Most of the students behaved w ell in this dictation, only some of yours leave a lo t to be desired; 第三, 利用模糊限制语, 缓和语气, 更易于接受, 如I would suggest that you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 第四, 利用模糊结构, 运用特殊的句式结构, 如虚拟语气句式, 委婉否定结构等传达模糊意义。如If I were you, I would say it in this way。

作为学生, 应该了解和适应这种模糊的教学用语的策略, 进而学会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回应或主动与教师交流, 使师生交际更加轻松活泼、礼貌、得体和周全, 这样教与学就在默契中同时促进。

3 结论

模糊语言学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语言本质以及语言运用的认识, 对如何有效解决当前的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将模糊语言学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 启发学生经过推理、想象、分析、对比、鉴别和判断去捕捉模糊语言的深层信息, 是英语教学中值得尝试的一项内容, 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准确理解他人的礼貌策略的能力、学会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达到交际意图, 这在当前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准确的情况下, 对指导外语教学实践、培养师生交际技巧等, 都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Zadeh, L.A. Fuzzy Sets [J].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65.

篇6

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模糊语言学,不仅可以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而且为英语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模糊语言学是一门概述语言实际应用中存在模糊现象的学科。据模糊语言学学者指出,在语言沟通与交际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部分不精确的术语,但是同样可以准确的表达出说话者的意愿,模糊术语多数情况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不确定性是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特点,因此时间、人物与地点会对结果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合理的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模糊语言,可以显著的提高交流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模糊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语言本身缺漏的存在

由于语言内容与语言体系中存在一定的遗漏,由此便产生了模糊语言。换言之,语言符号与类型是有限的,但是客观环境是无限的,而前者难以正确的映射后者。客观世界之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被接受后,人们不能够准确的以语言形式表述无限的信息,也就说明语言自身存在一定的遗漏。通常人们会选择应用概括方式,在表现这些无限客观世界的信息时采用有限的语言符号,由此模糊语言就产生了。

(二)语言的差异性影响

语言除了具有遗漏性,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差异性强。换言之,各个语用者属于语言交际的主体,但是受到语用者自身的差异性影响,也就使得语用者对于语言存在差异的认识。对于同一语言,语用者不同所产生的理解也不同,由此产生了模糊语言。

(三)客观环境的模糊性

通常语用者在客观世界里应用语言,然而,客观世界并不具备绝对准确性,而语言是展现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要素。因此,语言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的语用价值

(一)提升语言灵活度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模糊语言具有显著的语用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如,提升学生语言应用的灵活性。就当前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教师反映学生不能够在生活中灵活的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并未展现出英语语言的灵活性。举例如下,在沟通与交流中,人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I agree with the most of what you said,but...”,但是认真的分析这句话可以知道,这一说法存在非常明显的同义表达意与分歧意.也就是说,这句话在展现出英语模糊性同时,也并未歪曲表达说话者的原本含义,从而实现了英语交流的目的,由此学生可以掌握应用英语模糊语言的方式,同时提升自身应用英语的灵活度。

(二)增强表达的有效性

在??际的英语交流中,大多数学生会时常应用大量的精确语言,不能够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的表述事件,表达中存在严重的赘述问题,不仅难以保障表达的质量,而且将会阻碍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在开展高校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向学生渗透模糊语言学的概念,使其认识到模糊语言学的作用,促使其区别化的对待不同的表达情况。比如,对于特殊的表达环境,无需过于细致的描述事件,可采用模糊语简明扼要的进行叙述。这样一来,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将会认识到模糊语言的作用,在表达事物中利用模糊语言,提升其应用模糊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的有效性。

(三)提升表达的准确性

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中,一直致力于提升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但是,现实情况是,在英语表达中大多数学生都不具备准确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出模糊语言学上的作用,让学生可以准确的进行英语表达。为此,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先详细的向学生分析模糊语言学,使其认识到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具有同等作用。例如:She is more or less four feet tall一句中,虽然并未向学生明确的这名女生具体身高,仅仅是表明她有四英尺的身高。然而 more or less这个词语的应用,虽然使得这句话的语义模糊,但是为人们提供准确可信身高范围,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为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灵活的应用模糊语言,并进行英语的准确表达。

(四)提升表达的美感

篇7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语言现象,而模糊限制语则是其中最普遍和最典型的。在当今传媒日益发达和广泛影响的今天,模糊限制语在新闻体裁中同样屡见不鲜。Halliday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受讲话者意识形态和权势关系的支配(Halliday 1994)。

模糊语言中的间接型模糊限制语可被视作系统功能投射理论的语言手段,即被话语参与者用来显性地或隐性地表达对其所说话语的“态度”(J. Martin 2000),并建立与对方的权势关系。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尤其是J. Martin的介入理论及方法(projection)(2000)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和分析方法,采集了10篇英美政治家访谈节目的英文文本,分析其中出现的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attribution shields),力图从投射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这两个不同侧面对这些模糊语言现象进行解读,以期解析访谈者所使用的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对访谈双方构建权势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2 语料与方法

本文以投射理论为指导,采集了50篇英美政界人物的英文访谈文本作为语料,从上述角度对比分析采访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使用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的情况。本研究首先参考投射理论(Halliday,1994 ; Martin, 2000),将间缓划分为“间接缓和语―投射”类:直接投射(direct projection)、间接投射(indirect projection)和自由投射(free projection)。其次,对每篇采访文本中的间缓进行分类探讨,并选出其中最典型的进行实例分析。再次,通过AntConc对间缓与其它类型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统计。最后,对其中三种类型的间缓进行定性对比分析,并且通过卡方计算来验证由采访双方使用的间缓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50篇文本的平均长度为4867.9字,总字数为237095(running words),每篇的平均话轮为16个。

结合本文所选语料的题材和英文访谈对话文本的实际需要,笔者将语料中出现的间接缓和语分为两大类:(1)间接缓和语―投射类;(2)间接缓和语―转述引语类。

按照间接缓和语“投射”外来声音的来源, “投射”可分为直接投射(direct projection)、间接投射(indirect projection)以及自由投射(free projection)三种借言介入方式(Martin 2000)。本研究按这种分类方法,将访谈节目中的间接缓和语为“投射类”间接缓和语。(表1)

表1:间接缓和语―投射类

语料选取完毕后,按照上述两种分类方法统计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首先统计间接缓和语在整个语料的模糊语言中所占比例。

3投射理论下间接缓和语的分类与讨论

直接投射的投射来源比较明确,传递的客观性较强,话语者的介入较少。也就是说,直接投射就是访谈节目话语者直接拿别人的话来为自己服务,以达到质询对方、影响对方或说服对方的目的。表2表明,相对与被采访者,采访者在访谈节目中较多地使用这种方法。

4总结语

本研究有一定的实践与理论意义。实践上,使用间接缓和语可以帮助话语者表现其立场,表达意识形态,以及直接或间接地确立其在对话中的权势地位。在大众传媒日益主宰受众观点及看法的今天,本研究可提醒受众在观看或收听新闻采访时,应注意其中间缓的使用。对一些政治新闻采访提高识别以及评判能力,并透视其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与权势关系。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展示了结合投射理论对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进行的讨论,这将为解读特定社科类语篇中的模糊语言提供全新的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097-04

一、模糊语言

语言使人类面对一种悖论: 一方面, 人类能够用语言表达;另一方面, 语言的表达并非无限准确。[1](P137) “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其模糊性”,[2](P3)这是自然语言才具有的特性。在言语交际中,除了很少部分言谈是刻意要求人们按原意去理解之外,日常会话中大多数言谈都是比较随意的或松散的,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约略、模糊、笼统、含混等语用含糊现象。[3](P194)

语法歧义、语用模糊和语义含糊是语言模糊的主要表现。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歧义”是作为一种脱离语境和上下文的“型”(type)来研究的;一种歧义的型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表现是“例”(token) ,“例”不一定有歧义,即使有,也往往可以借助于语境而去除。[4](P104) “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这类现象”,[5](P29)也是模糊语言的一种现象。但我们通常提起的语言模糊是指自然语言中天然具有的语义模糊现象。何自然提出四种类型语用模糊,即:(1) 连续体(continuum)型含糊。连续体型含糊指命题真假之间存在一种界限不明的延伸。例如色彩的概念。(2) 类属范畴型含糊。类属范畴型含糊指某个类属范畴内产生的含糊概念。这是由于事物具有上位类属和下位类属的原因。(3)命名评价型含糊。命名评价型含糊指说话人对命题进行主观评价时出现的含糊(名物判断价值含糊、抽象概念含糊、相对概念含糊、相近概念含糊、元语言含糊、引述词语含糊)。(4) 模糊限制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属于这一类型。[3](P191~193)笔者认为何自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模糊语言的模型。正是模糊语言的四种类型。

在命题逻辑中,一个命题只有真假二值;取真值为“真”,是为真命题,取真值为“假”,是为假命题。这是逻辑语言的表达,但自然语言表达的意义往往不是完全“真”或完全“假”,而有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概念。按照逻辑学的“非真即假”的逻辑,模糊语言并非科学、严密、可靠,而模糊语言作为处于真假之间或真假难定的语言现象既然普遍存在,一定具有其存在的道理。笔者认为模糊语言符合人类的认知模式、是语境选择的结果,是精确的、科学的语言。

二、人类的模糊认知

大千世界,事物纷繁复杂,人类凭借自己有限的视觉、听觉、嗅觉以及感觉来认识周遭的事物。人类拥有现代的“精确”科学仪器来对地球及宇宙进行认知仅仅有百年的历史,然而语言的产生却远远早于现代仪器。语言形成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而人类早期对世界的认知只能通过人类固有的身体器官自然地、有限地(应该说是极其有限地)进行,因而语言注定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而生而有限。

(一) 客观事物本体决定论

传统的排中律是不切合实际的,凡事不能非白即黑,二者之间会有不分明的地带[6](P18)。客观本体概念界线不明,二值分析的逻辑方法对此无从界定。何为溪,何为河;何为海,何为洋。额头到底是脸还是头?女性到底有没有喉结?这些客观本体本身就是不明确的概念,人类又如何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呢?客观事物本体存在在二值之间的过渡过程中,使其非此非彼,亦此亦彼。世界是一个整体,客观事物本体之间具有普遍联系性,事物之间具有连续性。各种颜色之间的不断过渡性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讲,所谓蓝色和紫色只是相对颜色,介于蓝色和紫色之间还有许多种蓝紫色或者紫蓝色,只是紫色或蓝色的色谱程度高低不同。世界中的颜色本身就构成一个连续,各种颜色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但是人类用于描述客观颜色的语言却不能伴随颜色的逐级过渡而有千百变化,只能以有限表现无限。例如,可以将蓝紫色模糊地称为蓝色,也可以模糊地称为紫色,都为人们的认知所容。

(二)认知的主观性

Langacker认为语言与视觉、感知一样具有主观性。[7]人类用各自主观的语言描述客观世界。语言中一些词类和语法结构中普遍编入“自我”主观性特征的语义成分。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不援用“主观性”概念是无法解释清楚的。[8](P341)比如“人权”、“民主”、“自由”等抽象概念,“大”和“小”这样的相对概念,“东”“南”“西”“北”这样的固定概念都是人类对世界进行主观分解的结果,而这些概念都无法精确地二值化。

(三)思维的模糊性――认知角度

扎[9]认为人类智力同机器智能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人的大脑能够用不精确的、非定量的、模糊的方法进行思维和推理。这与二值论的逻辑语言以及机器语言不同,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认知和与外界的相互交涉多是以模糊子集的方式进行的。[10]

典型集论以集合中典型与非典型直接的关系的形式来说明模糊性。 Smithson指出“典型”有两个特点:一是典型本身是其代表的范畴的一分子;二是范畴中某一个体与典型的相似度低,其隶属度就低。[11](P58)比如“狗”的典型如词典定义一般,则越是符合其典型特征的狗就是典型的狗,符合一部分的、少部分特征的狗的隶属度降低,但仍然是狗。总之典型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从典型与非典型直接的关系来处理模糊性。一个非典型离典型越近,他的隶属度程度就越高。[6](P95)

三、模糊语言的顺应性

语境对话语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其主要体现在语境对交际者言语编码的限定与调节。[12]这表明说话人应“顺势而言”,即应根据具体语境而选择恰当的言辞以及策略来完成交际。模糊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特殊语言现象, 其产生、存在以及无处不在地使用是说话人在表达自己观点、交际过程中不断选择顺应语境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一)顺应的原因

自然界发展至今无疑不是各种类的生物“适者生存”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有着重要过滤性的选择作用。人类的语言(各种语言)也是长期以来人类为应对各态的语境不断改变、调整、顺应的结果,语境对语言同样有助选作用。语境的动态性和交际目的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模糊语言的合理顺应本能。

1.语境的动态性

Verschueren提出了动态语境论, 认为语境是在交流的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13]Sperber & Wilson(2001)进一步指出诸如交际行为人的角色、交际对象、交际场合、时间、空间、交际者的心理活动等语境因素都会随交际推进而不断改变, 从而生成新的语境。 语境的变化要求相应的语言与之相符合,由此,语言的模糊性是在适应语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4]例如:

A: Would you like to do me a favor?

B: Sure. What is it? A: My mother’s sick. I need to go home to have a look at her, but my car doesn’t run well recently. I’m afraid my car is not in a good condition as well.

A: Oh,perhaps I can take a taxi…

B的态度由积极响应到含糊拒绝导致了语境的变换。语境的转化要求说话人以语言与之顺应, 因此B用了“I’m afraid”这个致使语言模糊的“直接缓和性模糊限制语”[3](P181)以顺应语境的动态模式,随之A的“perhaps”(直接缓和性模糊限制语)用以动态地应对动态的语境。

可以看出,语境和话语相互作用,话语构建语境,语境又决定语言选择,语言再顺应语境,周而复始,循环交际过程。正如胡庚申[12]所说,语境与话语的构建关系表现为说话人为了实现预期的交流目的而不断地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策略顺应或者利用即刻语境来构建即将语境的动态语用过程。

2.语言的意向性

Grice将表达者的意义作为其发出话语从而对受话人产生某种效果的意图, 该意图的传递是通过使受话人意识到该意图来实现的。[15]说话人的意图就是言语发出的动机。交际中的话语构建始于意向, 又终于意向 [16]。语言的意向驱动说话人寻找构建话语的合适语言,没有语言的意向,语言将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模糊语言是一种充满动能的语言,它可以调节、协调说话人的意向,可以使说话人的言语意向根据语境的走势顺应受话人的理解或者悖逆受话人的理解。

(二)语境顺应

Verschueren认为交际语境包括交际行为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 以及与交际活动相关的物理世界。这是语境的三个维度。[13]模糊词语的隶属函数值可能随不同语境而变化,但这种变化局限于一定的范围,遵循一定的规律。[6](P17)

1.心理顺应

Carroll认为在语义网络中,分级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词有高低之分,例如表示“动物”的接点比“鸟”的接点高。他认为人类不可能将所有信息储存起来,否则是“浪费记忆空间”,反而可以把信息储存在网络中,有需要时取之。[17]如法炮制,Collins & Quillian认为语义信息的储存空间有限,最好是将其储存在网络中的某处。[18]这被称为“认知经济原则”。

人类提取语言,为达到“经济”的目的,喜用上义词,并喜用模棱两可的模糊表达。人们表达中的模棱两可是人们言语“经济”的心理选择。模棱两可,意味着意义在一定范围游移,适合多种情况描述、具有不确定性,给说话人自我“屏障”,并非“非此即彼”,留有余地。

2.社交情感顺应

由于语言是在社会环境中演变和发展的, 它的使用无疑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19]这就是说语言的使用应顺应社交世界的语境因素。语言的模糊表达更加顾及社交语境,有利于说话人与受话人的情感共鸣。假设说话人以受话人的不算优点作为优点进行恭维,例如,一位母亲为鼓励孩子画画而对孩子画得不尽如人意的画进行夸赞,此时如果含糊其辞地说“我觉得宝宝的画画得还是不错的”,其中“我觉得”以及“还是”是两个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对句子进行了模糊处理。如果去除这两处模糊限制语,该句就变成“宝宝的画画得不错”,就孩子的真实画功以及画质而言,妈妈的话是“说谎”。因而,进行了模糊处理的言语符合社交目的,维系了情感。

3.物理顺应

任何交际行为都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物理世界,也就是说交际总是在某一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Verschueren指出时间指示词和空间指示词是语言为物理世界坐标的两种最明显的方式。[13]因此语境不可能独立于时间和地点,从而语言的使用选择须思及交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语境纵横变迁,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杆,而且每个坐标杆皆以共时和历时进行坐标标识,人们不可能在所有坐标的任一处设置并使用语言,因此人类的坐标标识点是模糊的,这符合Carroll以及Collins and Quillian的“认知经济原则”。

因此人们在时间上的大致坐标,例如“前段时间”、“一会儿”等等,以及对空间的坐标点的描述用“上”、“下”、“左”、“右”等, 就是基于“认知经济原则”而对物理世界指称的顺应。当然,除了对“认知经济原则”的适应,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有限性的结果。聪明的人类虽无法使用无限的语言表达时空坐标上的标识点,但他们却发现了时间和空间内部存在的相对关系,利用例如“前后”“上下”这样的关系标识词进行非精确但明了的表达便解决了人类语言的有限性问题。这就是模糊语的强大功能。模糊语表述模糊,但是可清晰地表明时空关系,对于四维的物理世界而言,能够利用有限的语言表达相对的关系是人类的创举,是人类化繁为简的睿智所在。

在语言这种成像方式中,现实不再是一道浊流,而是一个由各种因素构成的世界。[19](P356)人们对由各种因素构成的世界的认知过程和结果建构成为语言这个“像”,因而对世界认知的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是为客观世界的需求而存在和改变的,要想符合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要求,语言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模糊性是灵活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P47)

人类对语言创造的经济性也是语言模糊性的重要根结。绝对精确的话语在自然语言中是难以立足的, 因为根据以上论述,语言天生具有模糊性,它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规律,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符合社会情感需求,符合物理世界与语言相互映像的可能,因而,模糊的即是精确的、科学的。因为正是由于模糊语言的存在提高了说话人在话语中提供的信息的信度、详度以及关联性。

[参考文献][1]马壮寰.精确与模糊[J].外语学刊,2009,(6).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何自然. 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俞东明.语用学定义与研究范畴新探[J].浙江大学学报,1993,(4).

[5]俞东明.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外国语,1997,(6).

[6]张乔. 模糊语义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8]Lyons,J. 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9]札德. 模糊集合、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10]Zadeh, L. A. The Concept of a linguistic vari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proximate reasoning(III) [J]. Information Science, 1975,(9).

[11]Smithson, M. Fuzzy Set Analysis for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7.

[12]胡庚申. 国际交流语用学――从实践到理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3]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14]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Secon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15]Grice,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 & Morgan, J.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16]冉永平, 张新红. 语用学纵横[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7]Carroll, D.W. Psychology of Language(5t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

篇9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73-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20

1 . 引言

模糊语言是指带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或指语言表达所呈现出的不精确现象。在人们的社会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普遍存在。在许多交际语境下,这种模糊性不但不应消除,而且还应人为地制造这种模糊性,原因在于“模糊语言”要比精确的语言效果更好,尤其是在外交对话、商业洽谈、法庭审讯中,往往需要借助模糊的语言使自己的言语留有余地。如Shaff(1960)说:“交际需要词语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词语的模糊性,那么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其结果就是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们的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以交际的那种工具遭到了损害。”笔者认为,在大学或成人的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同样能够发挥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具体讲,模糊英语教学是指英语教学“以模糊的教学行为驱动方式来促进英语学习者构建自主的学习目标导向行为系统”(张安律,2004:92-95)。简单地说,模糊英语教学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模糊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2 . 模糊语言理论

我国模糊语言的研究始于伍铁平先生的《模糊语言学初探》(1979)及后来的《模糊语言学再探》(1980)再到后来的《模糊语言学》(1999)。此后多年,学术界对模糊语言进行了很多探讨,大多集中在性质、产生根源及其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等问题上,主要从认知、心理、语义等角度展开。如关于模糊语言的性质,国内研究模糊语言学的学者之一张乔(1998:16)认为,“模糊是指表达本身的意思有多于一种的含义,而且这些含义在语义上是相关的”。国外的学者在这方面有更多研究。麦克斯?布莱克(Max Black)在《语言和哲学》中也写道:“……一个语词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耶格尔(Yager)曾给模糊性下了一个更为可观的定义,他说:“模糊性就是指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具体地说,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远,它就愈不模糊,相反,如果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近,这个概念就愈模糊”(文旭,1995)。

而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查奈尔(Channel, 2000: 20)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模糊语言是这样界定的:某一语言表达法是模糊的,则(1)该语言表达法与另一能够表达同样意义的语言表达法形成对照;(2)该语言表达法是故意并且有目的的含糊其辞。尽管以上中外学者对模糊语的界定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点也非常明确:模糊语言含有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意思。以下笔者将探讨分析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使用模糊语言来实现期待的课堂教学效果。

3 . 在英语教学中巧妙运用模糊语言

英语课堂中的活动主要为教学性活动,但同时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际活动。笔者认为,作为课堂教学交际活动积极主创者的教师,有必要考虑如何在此过程中营造并保持热烈愉快的课堂教与学的氛围,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成功的沟通与交流等问题。因此,课堂教学言语的礼貌性、激励性自然地成为教师应秉承的课堂语言准则。

3 . 1 英语教学中发挥模糊语言的委婉功能

模糊非糊涂。在现代课堂中,尤其面对个性丰富、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教师应注意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启发、拓展学生思维,而非展示、告知、强化限制学生的思考。在探究合理答案、引导学生推理论证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或偏差,将其视为自然必经环节。一方面明确原则态度,另一方面,要保持师生互动的连续性和前进性,因此需要对特定的语义给予模糊处理使之淡化、泛化来降低学生的焦虑感、挫败感,激励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此时,模糊语言的委婉功能就能够起到师生课堂交际剂和加速器的积极作用,可以使教师的语言更加客观、亲切。可以说,此时模糊语言的运用体现教师的良好修养,也是教师必备的沟通技巧。例如:

“I may disagree with you, but I do appreciate your quick response and fresh ideas.”

这一例句是笔者对学生勇于大胆回答的评价,在学生回答错误有悖事实或逻辑混乱的情况下,笔者采用“I may”表示不同意学生观点这一事实进行缓和,使对学生的消极评价更加委婉,同时提示其他同学注意表达观点时有效的论证方法,如案例支撑与逻辑清晰等。

再如,某些情况下,学生听到老师的评价为模糊性的表达,如“Well, think twice”或“Really? Are you sure that you’ve got the main idea of the question?”的情况下,会即刻意识到回答偏离了题目本身,立刻机智地从另一角度切入回答问题。但如果仍未完全切题,此时,笔者通常会讲,“Well, although you are not given the right answer, I would like to say that you are quite close to it.”此处,“close to the answer”即为模糊表达,“接近”、“靠拢”,并不明确,但却明确肯定了同学思维的出发点或大方向是正确的,存在的问题是有待补充或现有内容表达方式需要调整。接着,笔者将提供启发性解释,最后,仍由同学们自己探索思考出正确答案。当同学领悟,以肯定的口吻大声道出大家已有共识的回答时,笔者一般会适时鼓励,“You’ve got it. Congratulations!”或“So eventually, you’ve made it.”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带着积极的思考与满足感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并对后续问题充满信心与期待。

3 . 2 英语教学中发挥模糊语言的礼貌功能

利奇(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指出,说话者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是出于礼貌的考虑。Brown和 Levison(1978)提出了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 Theory)。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即面子威胁行为(FTA)。讲究礼貌就是要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社会交往中要尊重对方,使用礼貌策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满足人们的面子需要。

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全英教学或国际班课堂中,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课堂上使用英语表达时,学生无形中处于语言资源的劣势,因而容易产生对立倾向。在此情况下,模糊语言的礼貌功能能够使教师的语言得体礼貌,和谐师生互动,激活教学活动,达到可喜的教学效果,令师生都倍感愉悦。出于礼貌,教师往往会在教学中使用模糊语言。例:

学期课程即将结束,笔者通常会请学生就其该课程本学期学习情况自由提问,有学生焦虑地在课堂上问到同一问题。

“Dear Wang, I’ll go abroad to further my studies and I’ve applied for a scholarship. On your request, I’ve attended every lecture and completed each assignment and my participation in class, you know, is quite active. Now, Dear Wang, do you think I’ll get an A in this course, which is a must for securing the scholarship. …”

尽管学生为申请海外留学奖学金很努力,因为该门课成绩是否为A将对其有重大影响,在考试结果出来之前,老师不可能也无法给出学生期待的肯定回答。出于礼貌,对于类似的“不应提,不能答”的奇怪问题,老师应换位思考学生的焦虑心情,不应批评学生提问多么幼稚,也不应粗鲁地拒绝回答。此刻,模糊语言的礼貌功能再次发挥了作用。为避免打击学生,影响其复习备考,笔者回答“Well, you’ve got to earn it.”通过“you’ve got to earn it”这一模糊表达,学生已明白,努力备考拿出实力才是成绩拿A的“王道”。同时,学生也很感谢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信心。

客观地讲,教师客观准确地传授知识点给学生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如何启发学生思考,探讨分析,批判创新运用知识是成功教学的核心。在此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模糊策略确实大有用武之地。

3 . 3 英语教学中发挥模糊语言的缓和功能

当说话人对某事直接猜测,对某事持有怀疑态度或者引用第三者看法,间接地表述原话人对某事的态度时,常运用模糊性语词使语气趋向缓和。同样地,英语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双向性和即时性,作为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自然会遇到种种困难与挑战。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出色的把控课堂的能力,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即时反应应具备敏锐的感知力。当教师在感知学生的消极反应时,应巧妙探析原因,并及时具体解决,以保证有效教学沟通。以下面的对话为例:

-Seems that you’ve left something in your dormitory.

-Oh, you mean, my textbook? You know, we haven’t got textbook for this course this semester.

-Right, you are absolutely right. Well, Remember, we agreed on our first lecture that we’ll DIY our textbook?

-Yeah.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Am I right?

-En… Sorry, I’ll bring the handouts and the things with me next time.

-I believe you are able to make it. Perhaps you may ask your best friend to remind you?

-I see your point, Dear Wang. Trust me.

以上是笔者看到某同学“一无所有”坐在课堂上,就用猜测的口吻讲该同学似乎来课堂忘了带什么东西,使用模糊词语seems和something的目的就是为缓和气氛,避免指责学生上课不带“装备”,如笔记本、讲义、纸笔等,令学生在同伴面前尴尬难堪。友好谈话最后,该同学使用了模糊表达the things指代单页讲义以外的学习装备,如纸笔、笔记本等。老师也“模糊接受”,并未深究。只是进一步强调务必做到,但使用了模糊词语Perhaps和may表示担心,万一下次忘了怎么办?是否请好朋友提醒以确保执行到位?由于模糊语起到了缓和语气的作用,老师的话语听起来更似关心与帮助,而不会令学生感到反感:老师怀疑我健忘,做不到。最后同学保证一定做到――Trust me(一定做到),受到老师的赞许。双方沟通顺利愉快,同桌已悄悄将讲义放到课桌中间一起分享,该同学适时道谢,同学们那么机智友好,使课堂洋溢着满满的“学习正能量”!

但笔者听说未使用模糊语的另一例师生对话则相反。

-上课为什么不带课本?

-很正常。

篇10

一、引言

模糊,一般意义而言,可解释为不分明,不明确,不清晰[1]。从学术意义上,模糊系指事物范畴界限不明确,不清晰。模糊性即指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2]。模糊性与明确性皆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它们相伴相随,共生共存,在语言运用中,有时需要明确,有时却需要模糊。语言模糊性的存在引起了不少颇具影响的西方学者兴趣,其研究源远流长。最早对语言模糊性研究始于古希腊的尤布利德斯的“麦堆悖论”[3]。之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现代哲学家卡西勒、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英国哲学家罗素都曾对语言模糊性撰文探讨。语言学家拉考夫将模糊理论应用于模糊语言研究。语言学家查奈尔利用实验数据和语料开展模糊语言的实证研究。罗施提出范畴隶属度,从认知学的角度介入了模糊语言研究。布伦斯、刘易斯运用语用学基本原理研究模糊语言,他们认为语言虽然是模糊的,但仍具有重要的语用功效。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模糊语言研究寥寥无几,所出版的有关模糊理论的文献更是屈指可数。1979年,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教授首先从国外引进了模糊理论,他发表的《模糊语言学初探》一文被视为我国模糊语言研究的开端。他接着出版的《模糊语言学》标志着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进入成熟阶段。此后国内关于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研究和专著相继问世。如黎千驹教授《实用模糊语言学》、《模糊语义学导论》和《模糊修辞学导论》三部专著的先后出版,分别从模糊语言、模糊语义和模糊修辞三个角度对模糊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庞建荣博士的《模糊修辞的语用分析――政治文本的语例研究》是第一本把模糊修辞应用于具体语体研究的代表作。如上所述,不少东西方学者从哲学、语言学、数学、逻辑学、认知学、语用学等学科角度对语言模糊性的本源和存在理据进行探寻,得出的解释林林总总,众说纷纭。为了拓宽语言模糊性多元化研究,为其寻找更为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拟从索绪尔语言符号学的角度,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构成语言符号的能指所指模糊性,找到语言模糊性与符号模糊性的相互联系,为语言模糊性本源探寻提供新的视角。

二、索绪尔符号学中的符号模糊性

索绪尔语言符号学和皮尔斯符号学是现代符号学的两大流派。前者属于现代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潮,以康德先验主义哲学和结构主义为基础,以语言符号的线性、任意性和双重分节为基本原则,以人本主义倾向为特点。后者属于现代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以实用主义哲学和逻辑学为基础,以科学主义为特点。索绪尔语言符号学具有突出的结构性、系统性和社会性,广泛运用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别是语言学研究。索绪尔语言符号学所说的符号,并不是指具体的标点符号,学术上,它系指某种意愿的标志,它传播一种意义[4]。在自然界中,唯有人类使用符号进行抽象思维,交流思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文化。符号学被定义为研究符号及其意指活动的学科[5]。符号学是一门既能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融为一体又有别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独立新学科。它的学科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结构主义思想以及索绪尔的符号学基本理论。语言学是符号学下的一个分支学科,可以利用符号学基本理论来解决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根据索绪尔符号学基本理论,语言符号不是一个名字,也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一个音响形象和概念的组合体。索绪尔把音响形象称为能指,概念称为所指,能指和所指相结合产生意义。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而是任意性的、随机性的。同一个所指,在不同的语言体系,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能指,反之亦然。简而言之,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由社会规约决定的,随机的、非理据的、非确定的、模糊的。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索绪尔认为,任意性、线性和分节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说明了语言的社会性并将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其中任意性是语言符号最本质的特征,是去除次要后最实质性、最重要的东西。虽然某些符号的能指和所指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理据性,但是完全任意性的符号是最有效的符号,如语言符号、计算机二进制符号和电码等。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把任意性作为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并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普遍现象,是语言符号学的第一原则;任意性使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间的关系呈现社会契约性而非理据性;语言符号的完全任意性使语言能成为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不难看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使语言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

(二)符号学中能指的模糊性。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个要素构成。先谈符号学中能指模糊性导致语言模糊性。索绪尔认为,语言由两项要素构成,能指和所指。符号学中的能指是一个音响形象。说话者发出的声音在听话者的脑海里形成一个音响形象,并联系到该音响形象代表的概念,完成意义传达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发音音位的差异、不同语系发音的差异、人个体发音的差异等都会造成能指的模糊性,使人无法确定所指,最终造成语言意义上的模糊。例如:根据语音学原理,发音可分为原音和辅音两种,两者的区分在于其发音时的具体过程不同。应该说,语音学的界定是清晰的。但实际上,元音和辅音的界限却是模糊的,半元音就是最好的例子。半元音既有元音的特征,也有辅音的特征,到底属于元音还是辅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好归为“半”,而这个“半”字颇具模糊性;再如,根据语系的不同,发音gou,英语中认为是“走”,汉语可理解为“狗”。同个发音带来不同语系听话者的认知模糊。由此可见,符号学中的能指模糊引起了语言模糊性。

(三)符号学中所指的模糊性。再谈符号学中所指模糊性导致语言模糊性。索绪尔认为,所指是听话者在头脑中由于音响形象而联想起来的一个概念,是语言符号的构成要素之一。如上所述,能指指向所指,两者结合构成语言意义。既然能指具有模糊性,其指向的所指必然也同样具有模糊性。所指即概念,由于概念的内涵模糊性、外延模糊性、相关概念之间的界限模糊性和衡量概念标准的差异,都导致了其存在必然的模糊性。

三、从历时和共时结合的方法审视语言模糊性的演化

索绪尔认为,对符号学的研究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共时性研究的方法,其二是历时性研究的方法。同样,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可以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前者是探讨语言模糊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时期的发展态势和演化方向,而后者是研究具体某一特定时期内,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边界清晰和模糊状态的此消彼长。从历时研究的角度看,语言模糊性演变的过程呈现模糊清晰再模糊再清晰……循环反复。由于认识的有限,新概念所指的产生往往是粗浅而模糊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理论的改进,模糊的概念将走向清晰。随着时间的再向前推移,人类对该概念的认识加深,新的观点和看法加入到原本清晰的理论或概念中并使之再次变得模糊不清,又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才能走向明确清晰。此可谓模糊与清晰相互转化、此消彼长、循环反复、无穷无尽。再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语言模糊性和明确性的问题,由于不同文化的历史背景差异也是大相径庭,变动不居的。以此可鉴,符号学共时性研究方法对模糊语言的跨文化研究颇有裨益。

四、结语

语言模糊性与明确性皆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既矛盾对立统一,又相互联系转化。中西方学者对语言模糊性本源的探寻及其存在理据的求索历史源远流长,分别从语言学、语义学、哲学、认知学、心理学等学科角度进行探究,各学派观点林林总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以索绪尔符号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征以及语言意义组成要素即能指所指的模糊性,并使用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的符号学方法论,得出语言模糊性亦来自能指及所指模糊性的结论,为语言模糊性的本源探究提供多元化的新思考。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3]鲁苓.多元视域中的模糊语言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篇11

一、语言模糊性(fuzziness)的理解

什么是模糊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释义。马尔提(Anton Marty)在其《对普通语法和语言哲学的基础的研究》中说:“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地划出的这种现象。”麦克斯・布莱克(Max Black)在《语言和哲学》中也写道:“……一个语词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耶格尔(Yager)曾给模糊性下了一个更为可观的定义,他说:“模糊性就是指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具体地说,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远,它就愈不模糊,相反,如果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近,这个概念就愈模糊[1](P27)。”皮尔斯则指出:“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proposition),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转引自伍铁平,1999:136)。”谢弗勒将模糊性划分成两种:一种表现人脑的局限性,一种来自自然界本身根深蒂固的界限不清的特点。

在汉语中,亲属称谓非常复杂,标准较乱。而在英语中亲属称谓则简单多了,如,brother既可表示“哥哥”,也可表示“弟弟”;sister既可表示“姐姐”,也可表示“妹妹”;uncle的概括性更强,可同时表示汉语中的“叔父、伯父、舅父、姨夫、姑父”等。

导致语言模糊性的另一原因正如伍铁平老先生所说:“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无穷尽的,语言必须尽量用最少的单位来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否则语言就会非常累赘,语言打破客观事物或概念的界限,用同一个词表达各种不同的感觉,就可以大大节省语言单位。这是语言模糊性质存在的内在因素。”(1999:24)所以在实际语言中,我们常能发现一词多义、多词一义的现象。由此可见,模糊性是主体(语言的使用者)、客体(语言所指的对象)及语言互动的结果,是由这三方面的特点同时决定的,语言是模糊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根据传统的二值逻辑(two-valued logic),一个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必须是明确的,命题非真即假,如互补反义词“生―死”,二者不可兼顾。然而在人类社会中,许多概念二值逻辑无法解释,它们除属于或不属于某个范畴外,还具有另外一种可能性的事物,它们属于多值逻辑(many-valued logic),这些集合的核心区域的属性是明确的,是所有成员共有的典型属性,模糊属性都出现在两个集合的边缘区域,是集合的非典型属性,为少数成员拥有。如,“漂亮”的内涵很清楚,我们能很容易判断长相什么样的女孩是漂亮的,但“漂亮”这一概念的外延却是不明确的,因为我们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究竟长得什么样才算“漂亮”。

但是,语言的模糊性(fuzziness)决不等于含糊不清(vagueness)。在科技论文、法律文书及政府声明等的处理时,必须使用清晰精确的语言,以避免歧义。但模糊语言也有它施展本领的地方。它不但能较好地解决日常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交际困难,在文学作品中,更能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学欣赏价值。如,“Well...mm...It’s really something.”来回答他人的提问,既在一定程度上顾全了提问者的面子,又保持了自己的立场。

二、语言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因为追求某种特殊的效果,而刻意为之。这种情况又以文学创作中较为常见。Ullmann曾经提出,模糊性尤对诗歌作者和其他文学创作者是一种优点。的确,适当的模糊处理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距离感和朦胧感,它那含而不露、曲折委婉的意蕴反而是“精确语言”所无法企及的。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音韵的调节,词语的活用、妙用,比喻、夸张、双关、似非而是的隽语等的运用,都可以为作者的行文增色不少。Robert Burns的“O,my love is like a red,red,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现在已经是后人传诵的爱情名篇了。它之所以牵动了无数少男少女的情思,其中的玄奥之处正在于那一朵忽近忽远在“六月里迎风初开的红玫瑰”。在莎士比亚的Hamlet中,当主人公抒发对Ophelia的炽烈情感时,曾这样表白道:“I love Ophelia:Forty thousand brothers could not,/with all their quantity of love,/Make up my sum.”“四万个兄弟”加起来的爱到底是多少?这个问题恐怕谁也无从回答。但关键在于,读到这里又有谁会不被那忠贞不渝的美好感情所深深打动呢?

语言的模糊性是各民族语言的共性,在中西方文化文学中,含蓄而谦虚地使用模糊语言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话语显得非常委婉、礼貌、幽默等,同时又能达到交际目的,是语言使用者常用的一种表达策略,如:

礼貌用法:

A:How about my new dress?

B:I like the colour very much.

B的回答很模糊,她既没有说A的裙子好看,也没说她的裙子不好看,而是说“I like the colour very much.”,显然,B不喜欢A的裙子,但又不便直说,因此她故意模糊回答A的问题。从B的回答,A不难发现B对她的裙子的实际看法,同时也觉得这种回答更容易让人接受。

幽默用法:

“I want to ask you for a favor,but can you keep it as a secret for me?”Asked John.

“Certainly I can.”Answered David.

“I’m short of money these days,will you lend me some?”

“Oh,don’t worry,said David,“I’ll take it as if I didn’t hear you.”

得知John想借钱后,David既不说借也不说不借,而是急智地给了一个模糊的回答,David立即就能明白他婉言拒绝。

委婉用法:

在中西方文化中“上了年纪”和“老了”是一对相邻的模糊集,人们常用“上了年纪”婉指“老了(old)”。“没了(to be no more)”、“谢世(to end one’s day)”、“睡了(go to sleep)”、“圆寂”,“作古”,“驾崩”、“归西(go to heaven)”等都是“死”的模糊表达。而“床第”、“那事儿”、“”、“云雨”等词语是对夫妻性生活(to make love,to sleep together,to make it etc.)的模糊表达。

三、语言的模糊性的语用功能

模糊意识是关于人们认识中对于对象类属和性态的不确定的基本形式和本质特征。它有着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于主体在把握对象类属和性态时缺乏明晰的划分而产生的,而另一种是主体意识把事物之间区分和界限加以模糊的处理,然后再通过压缩、抽象出若干相对明晰的界限,以达到对事物比较精确的认识。语言的特殊魅力,常常存在于它的模糊性之中。

所谓语言的模糊性,就是指语言没有确定的外延,但有一定的内涵,它表达某些事物时是朦朦胧胧的,既指定一些事物,又不十分明确,例如“美”这个词,给人一种肯定是比一般好的概念,但是多好,就没有一定的度量标准也即没有明确的概念。唯一能度量模糊语言的是事物的一般规律,所以语言的模糊性有它的一般基础,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也正是由这一点,人们才可以理解和感受到语言的模糊性的意义和作用的。模糊语言既然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的产物,它就有别于精确语言的作用和特点,它给人们带来感受和认识上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随机性,它是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它主要用来表达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而不是表达事物本身,又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所必需的,更是修辞的重要手段。

语言的模糊性能丰富语言的表现力,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信息发出者、作者在作品中常常使用模糊语言,以创造一种意境,表达某种感情,让信息接受者、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时,模糊语言也能给文学作品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增强艺术感染力。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是这样描写“邻家之子”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那么“邻家之子”究竟是多长多短,本来有多白多赤,究竟有多美,肯定还是模糊的?难以回答。所以美感就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不可用明晰确切的语言来界定。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完全的形式呈现于眼前,会引起人们一种追求完整、追求和谐的强烈冲动;残缺之情、言外之情更能撩起人再延伸、再创造的欲望。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愁情可载可量吗?所以,保持一个形象(包括其语言的完整性)的模糊性,比清晰、准确地选择要好得多。

四、结语

表达有时需要语词的模糊性;假如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如此贫乏,就会使它交际和表达的作用受到极大限制,而其结果就是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的交际就很难进行。可以这样说,模糊性正是语言自身魅力的最好体现。认识和掌握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对于语言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弗洛依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2]胡和平.论文学语言的模糊性[J].济南大学学报,2002.5:32-39.

[3]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篇12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漫漫的人类历史长河中,自从语言问世以来,它就以其独特性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语言又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其内涵与外延的弹性空间极大。当人类使用语言来表达身外的大千世界时,大千世界所包含的信息量既错综复杂又无穷无尽,而人类对大千世界的把握与认知却是有限的,尤其是对诸多客观现象的边界与属性的把握总是模糊的。所以,当人类在进行抽象、概括、判断等逻辑思维时,常常没有办法用精确的语言勾勒出某一思维对象的内涵与外延,这时必须借助模糊性的语词来进行表达,模糊性便应运而生,成为语言的本质属性。正如康德所言,“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因为有时“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由此看来,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不但是语言表达的实际所需,而且更是提升语言表达空间与效果的必要手段。所谓模糊语言,是指对某些类属边界不明晰、性态不确定的事物的表述,或者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而运用具有模糊概念的语言单位来进行表述的语言现象。目前,对于模糊语言的研究,人们已在诸如模糊语言产生的根源、模糊语言的实际应用、模糊语言的美学意蕴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跨学科研究在西方的兴起以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由分离、对峙日益走向交融,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动力也日益强劲。针对当今时代之现状,窃以为当前很有必要从生态学层面挖掘模糊语言之深蕴,此既为时代计(当下人类普遍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亦为模糊语言传承计。因为模糊语言的传承和弘扬乃需要不断地注入时代因子,用一种“视野融合”(即模糊语言非孤立之语言,乃参渗时代因子)的立场去解读它,进而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此乃弘扬模糊语言之要旨。诚然,笔者倡导“模糊语言的生态学隐喻”并非空穴来风,更非牵强附会,而是因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与模糊语言一样都是以“人”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因此,在模糊语言研究领域中借鉴生态学的视野、方法与观念,不仅颇为必要,而且极有可能,这也为模糊语言的深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二、生态学隐喻的路由 “生态”是近年来时尚度较高的一个词,由它所构成的一些极富时代特征的新词新语常见诸于报端。《现代汉语词典》把“生态”一词解释为是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生物都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的状态下,各生物物种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均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外部的自然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任何生物都是在这一特定的外部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可以决定、也可以改变一切。生态学的概念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他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全部科学。[1]人类在研究自然生态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自身的存在,社会学创始人奥古斯丁•孔德早在1850年初就已明确指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结构同它的部分与要素之间具有一种“普遍的和谐”。[2] (一)模糊语言的生态学向度 语言是关于人类经验的理论,是社会行为的原则,语言群落的发展进化与生物群落的发展进化一样也遵循着生态学规律:人类的语言习得与运用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语言是与其赖以生存的整个语言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没有这个系统,人类要获得与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也只能是一种神话的乌托邦。鉴于此,生态学为我们研究语言之间、研究语言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无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模式。“语言生态”这个术语是豪根(1971)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生态”是指特定的语言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很显然,豪根的定义借用了生态学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了语言与语言的环境之间的关联与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本文探究模糊语言的生态学隐喻必须准确把握的一个基本点,没有它,语言生态的研究永远只能是“哥德巴赫猜想”。语言在本质上不是超结构,它属于意识的范畴,是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意识又是错综复杂的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所以人们很难时刻、处处都使用变化节奏较慢的精确语言,那么模糊语言灵活多变的特性便变得尤为重要。作为语言家族中的臻品,模糊语言有力塑造着人类的意识。它不但能系统的映射出人类的生态意识及意识的形态,而且也表达了一种绿色的理念,促进了全球的生态化进程。此外,建立与完善模糊语言的生态系统,即通过语言手段来维持人类和生态的整体性,不仅可以增强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还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学隐喻的路由 隐喻如影相随,无处不在,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就会出现一个隐喻,[3]因此对隐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事实上,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类思维的元方式、元范畴。隐喻思维是一种超越型的思维方式,它直接诉诸于认知对象的本质属性与关键特征,最终达到对事物的整体认知与把握。自从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已横跨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维学科,据此研究者从生态学的视域去研究其在模糊语言中的重要作用。所谓模糊语言的生态学隐喻,即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与解释模糊语言以及模糊语言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对于语言科学的意义在于,它强调了运动性、多样性与适应选择性。因此, 在模糊语言的研究中引入“生态学”隐喻,当然不是由来已久的环境决定论的翻版,而是为模糊语言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或纲领。本文关注的是模糊语言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的生态学关系。周围环境的状况与生成发育机制对模糊语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模糊语言又是其环境的建构要素之一,是环境的生产者,模糊语言与其环境构成了回环、网状的因果关系。本文在对模糊语言及其环境进行研究时对生态学资源的利用,是沿着隐喻的路由展开的。当我们剥离去“隐喻”的外衣而探视承载“隐喻”的整体生态思维模式时,我们自然走进了模糊语言的生态之门。

#p#分页标题#e# 三、生态学隐喻的旨归 (一)模糊语言的运动性 我们从生态学中获悉到,各种生物物种所具有的生命力是其最基本的活动能力和存在的前提,它表现出各种生物物种运动不息的动态特性。作为人类之交际与文化之传承的载体,模糊语言亦同样具有这一明显的生物特性。事实上,模糊语言的存在、发展与演化的进程和自然界中的各生物物种的生态之间不仅具有某种形式的相似性,而且还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在同构性。在纷繁的自然界中,各生物物种为了维持自身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就必须不停地运动,如果静止不动,生命就会消亡。模糊语言亦是这样,只要存在,它就永远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并且模糊语言的内部语言生态系统与模糊语言的外部生态环境作用与制约着其运动变化,这种运动变化还与多种生态因子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种普遍联系的、有目的性的运动,本质上就是生态运动,它是由模糊语言这个生态因子和其周围的各种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促发的。可以说,研究模糊语言的生态运动,既是对模糊语言的运动规律的一种探索,又是对模糊语言的运动目的的一种揭示。因此,在动态发展中多维度、多层面、全方位的研究模糊语言,把模糊语言回归生态系统,这不能不说是模糊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逻辑起点。 (二)模糊语言的多样性 在生态学的众多原则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倡导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何谓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其实就是指自然界的生物物种和它们赖以存在的周围的自然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而产生的一种动态复合体。在某一特定生态环境下,各生物物种之间、生物物种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之间互相促发,进而形成生物群落。只有当许多生物群落中的各生物物种之间和谐共生,并且各生物群落的内部生态结构能够有效的保持各生物物种的均衡与发展,这样的生态环境才是良性、健康的。也只有在这样良性、健康的生态环境之下,各生物物种才能够互利共生。自然界中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造就了人类种群的多样性,从而直接促成了文化的多样性。[4]模糊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智慧与结晶,本源上亦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产物。在Mühlhusler看来,语言的多样性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同构之处就在于,两者都具有功能作用,[5]都是地球这个大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的结果。模糊语言的多样性既包括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又包括非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它是人类在发现与适应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基本生存条件,反映了人类数千年来对复杂生存环境的适应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生存环境能够产生多彩多姿的食物链,来适合生物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同理,人类数千年来所积攒的生存智慧、人类对大千世界的认知都深深地蕴藏在他们的语言中,只有当生物物种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丰富,人类可利用的模糊语言资源就越来越多,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就越来越强。 (三)模糊语言的适应选择性 自从1882年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新的生物物种进化的规律之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成为现代生态学的一条基本规律。施莱歇认为,达尔文对动物与植物的研究方法基本上也适用于人类语言演变的研究,因为人类的语言和世界上的任何生物物种都一样,均有其存在、发展、成熟、衰亡的不同生命历程。[6]模糊语言在接触中,为了特殊的语用目的而不断的进行优胜劣汰,同时模糊语言的使用群体之间亦要进行相互的适应与选择,模糊语言的传播与相互适应、选择是进化的核心与关键。在生态系统中,无论是占主导地位的强势生物物种,还是位于从属地位的弱势生物物种,既然这些生物物种能够存活、发展并延续下去,它们肯定有其独特的生命活力。同理,在模糊语言的生态系统中,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时事的变迁,模糊语言自身也存在着出新、变异、消亡等生物物种生命发展的动态特征。当模糊语言的内、外部自然环境均符合其生长发展的条件时,模糊语言就会在整个语言群落的发展进化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语言的数量和语言的语用幅面的发展就快,反之则走向消亡。

四、余论 本文将生态学范式引入模糊语言的研究,从运动性、多样性与适应选择性等方面来研读模糊语言的存在与发展。本研究既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应用价值。当然,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也要避免对生态学理论的生吞活剥,强让模糊语言“就范”的问题。因此,本文强调模糊语言研究的生态学是一种隐喻,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目的是使生态学与模糊语言研究在方法上实现自然、平滑的对接与过渡,最终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同时,用生态学之视角体味和发掘语言的模糊性,只是一种新的尝试。能否充分继承生态学之精髓,进一步拓展模糊语言的研究路径,是今后相关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