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5 01:23: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当今是一个电子科技发展和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在强压力、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物资多样化的背景之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渐渐疏离“,情感”显得尤为珍贵。人们开始珍惜和感知能打动内心的情感体验。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的除了使用功能之外,有了更多的审美功能、文化功能等等。在服装中融入情感化设计,在满足服装“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建设“精神需求”。所以,情感化服装设计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1情感化设计概述
1.1情感
什么是情感?心理学上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情感符合以下特征(: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心理学大辞典》)。(2)以下概念一般认为属于情感:高兴、不高兴、喜欢、不喜欢、厌恶、憎恨、害怕、愤怒、焦虑、失望、后悔、嫉妒、爱、满意、羞耻感、惊奇、震惊。(3)它是与认知、理性相对而言的。例如,一位正在减肥的女性在认知上理性上觉得吃巧克力不好,但是情感上还是很想吃。(4)在进化史上,情感先于理性思维。低等动物们遇到喜爱的食物就喜欢接近,遇到危险的天敌就恐惧逃跑。这些情感性的反应在最低等的动物身上也是具备的,而它们并无理性思维。(5)在个体脑发育史上,情感相关脑区(表示厌恶的杏仁核)的出现早于理性思维脑区(进行理性思维的额叶、顶叶)的出现。
1.2情感化设计
什么是情感化设计?作为设计领域的新术语,该概念也无完全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它是与传统的设计理念相对而言的。传统的设计理念是功能化设计,重视如何让产品有更好更多的功能又控制其成本,即所谓提高性价比,这种设计迎合的是使用者的认知与理性。而情感化设计,是在以功能迎合使用者的认知与理性之外,以产品的非功能性的属性迎合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2情感化设计案例(非服装设计领域)
2.1黑白对彩色
彩色照片取代了黑白照片,尽管这样会大大增加胶卷费用和冲印费用;彩取代了黑白电影,尽管这样大大增加了拍摄成本和播放成本,而就看电影的核心价值(明白故事情节)而言,黑白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彩色电脑显示器取代了黑白电脑显示器,尽管这样大大增加了购买成本,尽管最初电脑使用者用到的功能,如打字、计算完全无须借助颜色。彩屏手机取代了黑白屏手机,尽管这样大大抬高了价格,而手机主要的功能,如拨打接听电话、发送接收短信、一些简单的游戏其实完全可以无须借助于颜色。显然,人们愿意付出巨大的成本来获得彩色,这些成本可能是黑白的几倍甚至上十倍,尽管这些彩色只有很低的甚至没有功能性意义。为什么人们愿意付出巨大成本来获得彩色?因为彩色满足了人们的情感性需求,令人愉悦。
2.2普通笔记本电脑、手机对苹果笔记本电脑、手机
iPhone、iPad、iMac的每一个版本的,总是迎来抢购潮“,香港再发抢购iPad冲突事件,三男子被拘”之类的新闻时有耳闻。人们抢购苹果系列产品,是因为苹果系列产品很便宜吗?不是的,与同等性能的产品相比,苹果产品的价格往往在2倍以上。那人们为什么还如此热衷于苹果?因为苹果电脑的造型外观上的迷人,操作起来人性化,苹果电脑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令人愉悦。情感化设计,正是苹果成功的奥秘。
3服装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功能+情感”
服装设计是以服装为媒介,表达设计师思想的载体。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类,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求(Safetyneeds)、社交需求(Loveandbelong)、尊重需求(Esteem)和自我实现需求(Self-Transcendenceneeds)。纵然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通过对目标消费者的心理分析,不难得出对服装的定位。例如,对于重视生理需求的消费者来说,他们考虑得更多的可能是服装的保暖、凉爽、舒适等基本功能层面,那么在进行这样的服装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更多考虑服装功能性的款式设计和面料的选择;对于精神层面要求高的消费者,他们可能更希望服装能体现人的生活方式,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加入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元素可能更能打动消费者。
3.1Channel品牌服装情感化
Channel的经典外套(如图1),款式简单利落,色彩采用相对单一的黑与白色,传递出一种干练、刚毅的女性形象,这与香奈儿品牌的崇尚自由的思想不谋而合。这套Channel经典外套在20世纪初唤醒了欧洲女性的独立的情感,从而引领了新时代的服装潮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二战后的法国男丁稀少,家里的女性不得不外出工作以维持生计,这套兼具时尚与舒适的套装诞生了,Channel经典套装运用短方的廓型和干练的设计,使得女性得以在束腰中解放出来,穿着更舒适优雅,工作起来更自由。此设计迅速受到法国名流的追捧,经典套装也得以产生。
3.2Moschino品牌服装的情感化
与Channel品牌精神截然不认同的品牌Moschino,设计风格时尚幽默,充满反叛和讽刺。2014年米兰时装周上,Moschino推出新一季产品(图2),公开戏谑Channel经典外套(图1),设计师JeremyScott将Channel经典外套与麦当劳相结合,用麦当劳标志色红色和黄取代原本经典的黑与白,用粗大的锁链装饰镶边,恶搞经典元素的同时也暗讽了如今的服装品牌设计抄袭现象。除此之外“,反战”“环保”思想也是Moschino的品牌文化,大量的反战标志、笑脸和红心元素在服装中展现。正如当今的主流文化,Moschino表达的思想和作品迎合了广大受众的内心,满足了大众的情感需求,所以品牌得以流行起来。
3.3服装情感化表达方式
服装设计的设计语言包括很多:面料、色彩、款式、图案等。面料上,粗糙质地的面料给人原始、大气的感觉,柔软丝滑的面料给人温柔性感的感觉;色彩上,白色给人纯洁,黑色给人肃穆庄严的感觉,红色代表热情,五颜六色代表着活泼活力;廓型上,X型的服装给人感觉女性、优雅,H型的服装感觉中性,O型体现活泼……有效利用服装要素进行服装设计,是服装设计师传递设计理念和情感的直接途径。
4结语
服装设计的对象是人,人是情感的主体,服装的情感化设计也是要围绕着“人”本身而言,人穿着的服装也是体现其性格特征、品味和地位的,也就是说,服装是人在扮演社会角色的方式之一。服装是人类生活“衣、食、住、行”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对服装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考量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服装设计师在创造设计过程中也会潜意识表达自身的设计理念,使设计变成一种表达的语言的方式,用作品阐述设计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浅析了情感化设计,特别是服装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深入分析“人”的性格、爱好、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打动消费者的服装,进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除了要考虑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以外,还需要更多地从心理学角度来设计,使使用者从内心情感上与产品产生共鸣,打动消费者,提升消费者忠诚度。设计应该是有趣的、舒适的和快乐的;设计师应该是轻松地,善于观察总结和体会的;设计作品应该是有情感的。学习情感化设计,人人都能做设计师。
作者:邹雨珊 张德胜 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卢彬.论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情感化特征及其表现[J].美术界,2015(04):76.
[2]鲍礼媛,潘苗.情感化设计在服装中的体现[J].山东纺织经济,2011(01):58-60.
[3]胡玉丽.色彩情感化设计在影视剧服装中的应用[J].国际纺织导报,2014(02):66-69.
[4]李晓鲁,张媛媛.“情感化设计”理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融入[J].纺织导报,2010(11):80-81.
[5]留晞.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服装设计研究[J].艺术研究,2011(04):166-167.
[6]石娇.情感化服装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5(06):80-82.
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英国人李约瑟博士,将中国的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第五项发明。茶象征着中国人民廉、美、清、和的品格特点,被奉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中国茶具的设计,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性。既然茶作为东方的产物,其器具的设计从造型、材质、图案及功能也极富东方文化特点。例如中国人所喜爱的紫砂茶具,就地取材,烧结密致,胎质细腻,可以汲附茶汁,蕴蓄茶味,夏天盛茶,不易酸馊;冬天沏茶冷热剧变不会破裂。这些都是作为茶具所特有的。紫砂壶外形,古朴典雅,外形有仿莲藕,竹节、和商周古铜器等形状,舞无处不在散发着东方韵味。一些文人画家也会将一些作品依附于茶壶茶杯之上,这便是赋予茶具一种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充分体现了东方人的情感。咖啡,是西方世界的一种文化代表。当西方人第一次接触咖啡的时候,他们把这种诱人的饮料称为“阿拉伯酒”,当保守的天主教徒诅咒咖啡为“魔鬼撒旦的饮料”的时候,他们绝不会想到他们从“异教徒”那里承袭来的是一种很珍贵的东西。现在,西方人对于咖啡的饮用无论是从咖啡的品质,还是饮用方式、饮用环境和情调上,都还保留着古老而悠久的传统和讲究。咖啡器具的设计与中国的茶具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对于咖啡而言,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它的口感。一些手冲壶上面会带有一个温度计,随时掌握咖啡的温度,以追求它独特的口感。咖啡的品尝会更加的丰富,奶油、牛奶、方糖都可以成为它的佐料,这或许更像西方人的特点,不喜欢单调的生活,想要给生活加点“料”。咖啡器具的选择,取决于你要喝什么样的咖啡,咖啡的种类不同,制作方式也不同。咖啡器具的设计相对简洁,很多都是纯色的陶瓷杯,印有简单的字母或着LOGO。西方人对于咖啡文化的需求不需要可以去维持,咖啡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异同
茶和咖啡分别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前者更注重一种意境,后者更注重品质,但它们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精神内涵。茶有茶道,追求和、静、怡、真,这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是分不开的;咖啡有咖啡情趣,意大利追求热情,美国追求自由,法国追求创造,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饮用方式,不同的国家对于咖啡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中国的茶文化就很纯粹,没有那么多的类别。在器具设计上均是具有东方特色的,古朴典雅,具有一种柔和的美。而西方咖啡器具的设计,更偏向于简洁大方,没有太多的装饰,体现一种理性的美。
2影响情感体验的教育游戏因素分析
笔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已经分析过教育游戏的游戏设计和教学设计两方面会对学习者情感体验产生影响的因素。在教育游戏中,影响学习者情感体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游戏中的人物、故事、目标、任务、反馈、交往等,也包括游戏者的认知、技能等。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情境创设和学习结果评价也会影响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在教育游戏中如果能够综合平衡游戏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因素,找到一个契合点,则可以将这些因素做比较好的融合。比如将游戏目标和教学目标相结合,给游戏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目标;而游戏中任务的难度、游戏的价值性则可以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游戏中学习者对游戏的注意、对游戏的控制和策略使用则可以结合教学组织、教学策略等教学设计元素;游戏中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展开可以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情境设计;游戏的反馈同样可以结合学习结果的反馈,从而设计好的教育游戏反馈。笔者将这些因素以情感化设计理论为基础,分为三个层次:1)本能层次的设计,是学习者接触游戏时产生的快速的反应,这些因素包括游戏的界面设计、声音设计和故事情节设计;2)行为层次设计主要是学习者在使用教育游戏过程中,对情感体验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游戏控制和游戏功能两方面所涉及的游戏目标、游戏内容、游戏控制、反馈等;3)反思层次的设计主要是指在游戏中给学习者提供反思的机会。笔者根据上述因素构建了一个教育游戏情感体验影响因素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教育游戏设计中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的设计都会影响学习者在教育游戏中的情感体验。因此,本文在这一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在教育游戏中,这三个层次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3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
当前针对中小学生设计开发的教育游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大型多人在线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另一类则是主要以Flash为表现形式的教育小游戏。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为Flash游戏,原因有二:一是Flash游戏一般故事情节、任务设定较为简单,可以设定教学内容明确的知识点,适合中小学生学习一些固定的知识点;二是Flash游戏开发难度较低、周期短,用于开发小的教育游戏可行性大。以情感化设计理论为基础,将教育游戏中影响情感体验的因素分为三个部分,并分别针对这三个部分进行游戏设计的研究。本能层次:以界面、声音和故事吸引学习者本能层次的设计,主要是游戏界面、声音和故事情节的设计。学习者对教育游戏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并影响其是否继续游戏的心向。学习者接触游戏时,对教育游戏产生的第一反应主要取决于游戏的画面、声音效果和游戏的故事背景。因此,这三个要素的良好设计可以帮助学习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1)界面。美国著名游戏设计大师比尔·沃克有这样一个公式:游戏=界面+产品要素。界面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首先,在设计界面时既要考虑学习者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教育游戏的特征。例如,教育游戏如果面向儿童的话,应根据儿童喜欢“花哨”等特点将界面设计为亮色彩、大色块的特征;但同时要考虑教育游戏作为虚拟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呈现区域的设计是界面设计的重要部分,不能让界面设计影响到学习者获取知识和信息。其次,界面的设计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是紧密联系的,在考虑学习者特征和学习内容呈现的基础上,应考虑通过界面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例如,可以通过设计带有悬念的背景,激起学习者的好奇心;或者设计对比强烈的背景,使学习者感到矛盾从而引发好奇等。2)音效。在游戏中加入声音可以使画面的真实感加强,特殊的音效会使学习者产生联想,延伸游戏画面。音效还有烘托环境气氛、增强画面的动态感等作用。在教育游戏中,声音除了增强游戏效果以外,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或者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在英语、语文等语言类的教育游戏中尤为突出,如生词的发音学习、课文的朗读呈现等。根据声音在教育游戏中的作用,在设计音效时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作为教学内容,或教学内容承载媒体的声音,要能够确保声音的出现能够紧紧贴合当前的教学内容,而且声音的发音是准确的。除此之外,悦耳的音质、适度的音量、恰当的语速这些都可以使学习者产生更好的体验、丰富的语调。二是游戏中的效果音,这类声音的作用是让游戏锦上添花,其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①逼真:逼真的音效配上适当的画面,可以让学习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②同步:主要是在技术上确保预想的声音效果和画面同步。尤其是一些简短的效果音,由于其时间短,通常是和游戏定动作结合,若是不能同步,则大大影响学习者的游戏体验。③富有想象力:在游戏中添加一些经过精心设计且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声音,可以引发学习者的想象或者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从而获得较好的体验。3)故事情节。在教育游戏中情境创设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技术,很多设计者都希望通过设计精良的情境使学习者沉浸其中,并产生好的游戏体验。一个好的故事情节除了可以营造学习氛围,还可以起到明确游戏目标、提醒游戏进度与方向的作用。在教育游戏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故事情节,可以激起学习者的情感体验。①角色设计:教育游戏中学习者通常扮演的是某一角色,应该让角色与游戏过程相结合,将角色的成长和变化体现在游戏机制中或者游戏故事中。②情节设计:通过故事营造某一特定氛围以吸引学习者,如营造神秘的气氛吸引其注意力,而营造紧张的情境有助于保持注意力,建立一个竞争的氛围,则可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行为层次:游戏设计与教学设计结合,让游戏学习过程更有效有趣学习者在教育游戏过程中,对游戏的控制和游戏功能的评价会影响到其情感体验。而教育游戏中影响游戏控制和功能的因素主要有游戏的目标、游戏内容、游戏控制和反馈等。1)游戏目标。目标能够唤起学习者在游戏中的注意,并将注意力集中到游戏中所要掌握的目标上。学习者会因为给出的目标产生期待,从而引起一定的情感反应。教育游戏中的目标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游戏目标,另一个学习目标,通常游戏中这两个目标是结合在一起的。游戏中呈现目标的时候,主要目标应该尽早且明确地提供给学习者,而次要目标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给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提醒学习者游戏目标。2)游戏内容。本文所述游戏内容主要是指在教育游戏中呈现的教学内容。本文只简要介绍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些方法。游戏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关系学习者能否实现游戏设计者预期的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确保其准确性,游戏中教学内容的失准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还会使学习者对游戏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产生质疑,影响其对游戏的情感体验。其次,教学内容选择应科学合理,在一个小的Flash游戏中,选取的教学内容应是适合学习者的某个或者某几个相关的知识点,但知识点的选取应紧密贴合目标学习者。例如在加减法练习相关的数学游戏中,就应该根据学习者特点,先呈现加法,后呈现减法,然后才是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最后,教学内容的呈现应尽量与游戏形式结合。能够做到“游戏过程就是学习过程”的教育游戏并不多,但是若能做到这一点,对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必将起到积极的触发作用。如在教育游戏《谈判游戏》中,游戏的设计就是以一个危险人物带着炸药冲进一栋建筑内为背景,要求学习者模拟警察或者前台人员和危险人物进行谈判,根据学习者不同的谈判选择,游戏将进入不同的分支呈现不同的结果。该游戏中游戏情境就是学习情境,达到了游戏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很好融合。3)游戏控制。游戏控制设计是为了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能够产生主控感。教育游戏中影响玩家控制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游戏形式的难度设计,另一个是游戏中教学内容的难度设计。这两个因素难度是否合适又直接与学习者的游戏技能、认知技能直接相关。在游戏形式难度设计上,设计者要考虑学习者的生活经验、游戏经验等。设计的游戏形式应在当前学习者可以掌握的范围;游戏的交互和规则等,也要能够让学习者快速上手,不宜让其在正式开始时间上花较大的力气去掌握游戏的交互或者游戏的规则;游戏的教学内容难度也影响学习者对游戏的主控感,因此在游戏设计中,若是难度较大,可以考虑给学习者呈现一些提示等。4)反馈。在教育游戏中,从反馈的时机上划分,有两种反馈:一是即时反馈,对学习者的每一个操作给予反馈;二是延时反馈,对学习者的一类或者一系列操作给予反馈。在游戏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需要,恰当使用这两种反馈。例如,学习者初学一些操作性的知识,如在计算机的实验中给予即时的反馈,可能会给其更好的体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些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一般都出现在思维的后半阶段,因此,教育游戏中如果设计一些需要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方法的情节,则可以考虑设计延时反馈。教育游戏中反馈除了时机以外,还有形式的设计。在游戏中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反馈形式,如呈现反馈的文字、声音、画面等,还可以将反馈与游戏形式相结合。例如,以“龟兔赛跑”为背景,制作小学数学加法游戏,学习者在游戏中扮演乌龟的角色,答对时,乌龟就加速前进,以乌龟的速度作为反馈,可以让游戏显得更有趣。反思层次:帮助学习者反思,使其拥有更好的教育游戏体验学习者的反思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对自己在教育游戏中的行为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如果学习者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游戏行为是有意义的,则会对游戏产生正面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习。然而教育游戏中不能很容易地实现控制和观察学习者的反思活动,但可以给学习者提供反思的环境或者提示学习者进行反思。在游戏中,可以通过阶段性的小结或者测试,让学习者了解自己在游戏中的学习情况,从而思考自己的游戏行为;还可以在教育游戏中记录学习者的游戏行为过程和结果,并提醒学习者查看自己的游戏记录,促使其进行反思。
二、新型便携式冰箱的设计理念
首先,将环保和节能作为主要的目标,在很多现代电器产品中,环保和节能已经被应用到了,产品是否环保对于人们来说已经成为自己的消费的首要考虑目标。在便携冰箱的设计中,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材料的环保性。其次,仿生原理考虑,不得不说的是,仿生设计是人们完成各项创新中应用最多的也是最为广泛的设计。其中有三个方向,第一形体仿生设计,第二功能仿生设计,这一点在针对性研究中有着较为广泛的研究,而做到功能仿生设计,其实就是对新的研究的表现。第三种就是视觉仿生设计,这一种设计其实也只是针对视觉的感官,是一种对艺术的追求。然后,模块设计的原则。针对这一点,简单的说来其实就是将产品的某些要素组建在一块,然后把这个功能进行统合,然后用一个子系统来表示,从而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个新的产品,应该具备的功能都可以实现。最后,在塑造新的便携式冰箱的时候,可以加入设计师自身的情感,比如对于生活的需求,在卡槽上添加一个新的设计,对提手设计上改变成一个仿生的花篮外形之类。这都是人性化的设计,后面也会针对性的去说,这里并不多说。
三、多功能便携式冰箱的设计
首先,造型上的设计,在现有的实例中,有很多类型,其中以蜂窝状的比较突出,在外型上的仿生学设计中,造型上比较简洁明了,很大方将产品的外观等都表现出来。如右图所示。其次是色彩上的设计,我们都可以理解色参给人的直观感受,在初设计的便携冰箱中,只注重功能,却并没有怎么注重外观,导致人们对便携冰箱的需求也仅仅的停留在户外时的使用上了。而现在人们追求的更多的是为了自身的喜爱上,对于色彩上的设计也比较在意。然后,在新型的材料开发上,新式便携冰箱用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质量轻,性能稳定,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在对于高强度、高温等恶劣环境下都可以进行使用,所以在外出使用中,有着比较不错的前景。最后,针对人性化处理,便携冰箱的个性化也有很多的体现,比如说,上面所展示的那个蜂窝便携式冰箱。给人的视觉效应也是比较不错的表现。在功能上说,冰箱的设计中也可以提供一个制冰结构,在户外可以为用户提供冰块,在需要的饮料中也可以完成一定的任务。这样不仅在使用上让人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也表达了设计师对自己产品的倾注,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在设计中,应该是有感情投入的,而这一点也是确保便携式冰箱能否成功的满足大众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完成理念性论述的任务的重要思路。
四、便携式冰箱的情感化设计
不得不说的是,在对于便携式冰箱的设计上,对于自身感情的倾注,也是一个设计师对自己事业的热爱。现阶段大量涌现的各种冰箱设计上,都有着显著的表现。倾注感情,其实就是针对这个项目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对于一个新的项目,我们往往看重的是利益,其实还有一种东西要比利益还要重要,那就是追求,一个没有了情感的设计,是枯燥无味的,那么如何设计具有情感色彩的便携式冰箱就有了新的理化概念。个性化的设计,从一个角度说,是拥有一种理化感情的,表达了设计者对一种特殊色彩的爱戴,比如上面的蜂巢设计,其实就是设计师对大自然的爱,然后表现在他设计的新型便携冰箱上。针对这些,在不同的领域也都有所体现。针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细节进行一定的设计。例如,便携式冰箱由于容积小,所以出门的时候对卡槽的设计,对可存放东西的设计上都可以进行一定的人性化设计,在满足人们对生活需要的情况下,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相应的感念,就可以针对这些东西进行有效的进程。开发一个新兴的理念,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仍是需要一定的操作的。所以如何发展情感的设计,对于设计师而言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至少要用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