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志小学语文范文

时间:2022-11-08 02:08: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研修日志小学语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研修日志小学语文

篇1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引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促使自己专业化发展。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2、深化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的理解。

3、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开展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4、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三、研修措施

1、努力学习课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学习专家们的先进理念,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积极发言。

3、通过专家的引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努力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4、积极参与各种研讨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博采众长,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逐步向专业化教师的标准靠近。

四、研修内容

1、认真听取专家教授的讲座,踏踏实实地学习理论知识。

2、去实地考察,并观摩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吸取精华,提高自身素养。

3、积极参与班级研讨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4、每天听课后做到及时反思,记录感悟的点点滴滴。

5、每天坚持看一个小时的教学专著,努力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读后反思。

6、每天填写好研修日志,将自己的思想文字化,行动化。

7、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将自己的感悟文字化。

篇2

宜宾县研培中心 舒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做“国培”教育的追梦人》,自2010年12月第一次参加国培,便与国培接下不解之缘。期间多次参培,也多次担当坊主,从网络培训工作坊到省名师工作坊,与坊员们一起经历了一场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之旅。其间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继教网和各级领导、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耐心指导。感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教网这一平台,为我们打造出一片知识的海洋,创建出一个小学语文研修的精神乐园。在学习和辅导中,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既有交流、分享带来得快乐,也有在辅导与工作矛盾无分身之术的无奈、艰辛和委屈,感悟颇多。

一、网培四步行,真诚是纽带

教师培训需要的是培训者平和的心态,培训者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真诚!因为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我坊按照以下四步进行网络培训。

(一)自我培训,诚学操作

我在做坊主前参加了宜宾学院组织的教师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和宜宾县组织的坊主专题培训,明确了培训的任务。通过自学操作指南,

1

了解网络学习的操作步骤,并制定出小语2坊的学习指南。提前去浏览了网络课程,了解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具体内容,为有针对性的辅导奠定基础。

(二) 组建团队,诚邀参培

1. 组建团队

召开三人行主持人会,统一思想,交流规划,做好分工。坚持“小分工大合作”的原则,由我统一协调督促学习进度,批改师德追求板块的作业。一副坊主是一线教师,重点批改参训计划和培训总结作业。另一副坊主是片区教研员,主要批改信息应用成果。

根据学员的个人信息和采访了解,共51名校长,镇小7人,基点校和村小44人,是宜宾县51所最基层基础教育基地的领航人。了到他们年龄参差不齐,有的还是民转公人员,便将学员随机分组,由组员推荐选出班委和组长,并借助群视频,召开班委会,指导参加网络学习。

2. 诚邀参培

建立QQ 群后,文件、短信、电话齐上阵,邀约学员申请加入QQ 群, 进入平台、熟悉平台、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培训任务和要求,积极参加培训,确保学员按时登录学习。及时在群里转发培训指南和登录用户名,在QQ 群和学习平台上新学员须知及编辑的学习步骤微课,告知学员学习分几部分,每一部分怎么操作。提出作业审核的要求,要求不符合要求作业一律不批改,由分管主持人电话通知重新

2

提交。

(三)激发激情,诚赞助难

1. 激发激情

坦诚交心、彼此尊重、答疑解惑、及时反馈。培训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班长,组长,班干部随时在群里提醒大家,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如在视频观看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员不会计时,造成学习了很多次学习时间仍然为零。发现这样的学员,我们总是一边打电话,一边在电脑上截图传过去一步一步引导。部分学员学得非常认真,能及时做出反馈,并且能在研修日志中把自己的学习感想与心得乐于与大家分享,在帖子板块与大家讨论。我们会认真阅读学员的日志,与学员一道在论坛上分享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的喜与忧,交流中对学员从陌生到相熟再到相知。

2. 优化评价。

学员的作业既是是他们认真学习的见证,又是他们平时工作的经验总结,很值得学习和借鉴。所以,每一位学员的作业,我都认真地读,慎重地下评语,我想通过精短的评语,为学员们加油喝彩,让他们感受到“国培”的意义。

优化评价,以鼓励为主,我们多次以光荣榜代替学情,温馨提示代贴通报,以调动学员积极性。学情及时上传下达,沟通交流。对学习进度快,作业优秀的学员,高高杨起表扬的武器为其点赞。真诚的期待促进学员创新学习,尽可能让网培收到实效。

3

3. 提醒督促。我每周的周一上班后,周五下班前在群里公示一次学期,以提醒大家及时参加学习。充分利用好班级公告、小纸条、简报等平台及时通报学习近况。督促学员认真对待各级组织的学习活动,并鼓励把研修收获运用于实际教学中。特别提醒那些掉队的学员,督促因为工作繁忙而耽搁了学习的学员,鼓励因为地处偏僻地区网络不通畅和因为学校及家里电脑较少的学员,期待他们与全班的学员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4. 凝聚合力。下班回家,我会经常登录“国培”网及QQ 群,查看有没有小纸条或新的动态,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帮助学员学习,并参与各类讨论。如果浏览到好的文章,及时在群里分享,与学员共享“心灵鸡汤”,增强学习群的凝聚力。

5. 温馨助难。对时间和条件有限的学员采用温馨提示、电话、QQ 微信谈心,帮助分析学习落后的原因。极少部分因为年纪大和条件差需要技术和设备支持的,我通过电话联系当地的主管行政部门,寻求当地有条件的镇小或者基点校提供帮助,周末到有条件的学校专题学习。如:因为偏辟,学校和家里都没有网络的村小校长金校长,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镇小学习,一直坚持了四个周末,最后以100分的好成绩结束培训。

(四)齐心协力,喜获佳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语2坊的在春秋两个学期的参训率100%,合格率100%,优秀率100%。共成绩公示光荣榜12次,作

4

业提交的温馨提示14次,作业提交不合格与原因的温馨提示提示4次,成绩未满90分人员温馨提示3次,简报6次,推荐优秀作业22份。

二、面授六策略,落实是关键

怎样把网络学习中学到的一切运用到实践中去呢?集中面授就是实战演练的场地。在集中面授学习中,我们坊采用了以下六个策略。

(一) 调查分析,目标定位

调查了解培训者的需要,访问有经验的本土专家,采访校长,采访老师,了解需要接受哪些板块的培训。召开坊主会讨论、分析、交流,统一统领思想,统整课程的设置,着眼实际和实效,确定培训的目标。

(二) 统整课程,分项实施

严格遵循课程设置原则,即主题化,递进式,接地气;以课题引领,实现教培一体化;课堂“三非”:非课改课不上,非课改的教研不搞,非课改培训不做。我们通过研究决定采用国培与课题研究及推广相结合,集中研培与“游学式”研培相结合,总分总结构操作的集中面授培训方式。第一次主题“探寻有效管理”,第二次主题“探寻有效识字和阅读”,第三次主题“探寻快乐交际与习作”,第四次主题“探寻诗意语文教学”,在诗词教学后展示、总结、反馈。在交流、反思中收获提升。

采用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递进式螺旋上升培训方式,目的

5

是让校长们不仅自己能上课,还能研课、磨课,做到科学有效的指导课堂。

(三) 引领互助,措施落实

1. 专家引领、名师引领。结合课程,除了重温网上的经典视频,我们还聘请了多位教育专家进行精彩的讲座。他们用生动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宝贵的经验引领引领着学员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让校长们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如:聘请广汉市实验小学校长张兴述做校园文化主题交流,给校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学校怎样打造文化的论坛交流。

2. 名优带头、坊内互助。坊内有极少的省、市、县级名师和名校长,我们通过组织研讨、交流、思维的碰撞,对办学思想,小学语文教学的观课,评课,议课,导课有了提升,对课堂的指导途径,方法等研磨得内容丰富,详实、实用。

3. 自主管理、互评推优。出勤签到、组织活动、磨课评课、讨论交流、作业收交、互评推优都采用自主管理。如分组交叉推荐优秀作业。

(四)融入课题,科研引领

“国培”课程设置中融入县内课题研究和推广,让参培学员办学思路更清晰。

在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板块,我们融入了省级研究课题“区域推进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教学研究”。聘请市和县的课题负责人

6

分别做了2个专题讲座,全市示范课2节,县优课展示5节,学员对比课10节。

在诗词教学板块,我能们融入了市级研究课题“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示范了高效课堂“三环六步”操作模式。通过“怎样的课堂才高效”论坛交流,学员们在实战演练中对课题的推进步骤更加明确。

在识字教学板块,我们结合了市级推广课题“三自识字法”的推广。聘请了2位课题主研人员上示范课,研磨后学员抽签同课异构展示收获。还给予每位学员3分钟进行识字教学的论坛交流。

(五)“游学”研培,受益基层

1. “游学式”集中培训怎么“游”?

借用“游学式”送教下乡的经验,把研培活动“游”起来,动起来。“游学式”培训即把班级学员按地点轮流培训,送教到乡镇,每到一处,该乡镇便组织涉及的学科教师参与到培训中,50名学员扩散为100名、150名......

2. “游学式”集中培训的目的

让培训真正做到了辐射乡村,这样聚力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让基层的教师和孩子更受益。在与各地的教师交流学习中,不少学员成长很快,感觉见识广了,当初的迷茫逐渐变为豁然开朗。

3. “游学式”集中培训的成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到一处,学员不仅能全方位观摩所

7

到校园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体会借鉴教学精髓,还能促进承办学校的发展。如在观音镇小的诗词教学研培中,该校师生结合学校实际,展示了经典诵读活动的节目,学员也即兴同台PK 。五节不同类型的课吸引力不少老师,也让观音镇小的孩子们领略了校长们不一样的教学风采。培训后,不少村小和基点校的校长都说收获颇丰。横江镇小的肖校长当场发出挑战,要PK 观音镇小,同时发出邀请,希望其他的学员届时积极参加见证。国培培训延伸为学员们的互动培训。这恰恰就是我们培训所要达到的目的:那就是唤醒校长们对未来的责任与担当。激发校长们沉睡的教育激情。

(六)“听诊”研培,体验提升

1. “听诊式”研培的形式多样

聘请专家做专题讲座引领,邀请一线名优教师上示范课,学员临时抽签上模拟课,观摩一线教师的研究课,学员通过观课、研课、磨课、评课、专题研讨、集体备课、分组说课、对比教研、剖析诊断、重构设计、微课演练、同课异构、论坛交流、综合展示、参观访问、组内推优等形式研究课堂。

2. “听诊式”研培的课型丰富

在培训时渗透了团队体验式培训活动,激发了培训的兴趣。体验式课型有专题课、模拟课、诊断课、研究课、示范课、微课、实践活动等。学员们在体验中提升,表现为出勤率高,认真笔记,参与积极性高,思维碰撞效果好,作业上交质量高。通过“听诊”研培,让校

8

长学员们不光会管理学校,还要能上课,会观课,研课,磨课,指导课。与专家型校长缩短距离。

三、成果日渐丰,愿景终实现

(一)办学理念得以更新,有了新思路。

(二)指导教育教学的技能得到提高。

我们总结会上选出上汇报课的五位校长中一位是镇小的,一位是基点校的,三位是村小的。通过课堂的呈现,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长。

(三)教育教学成绩得以提升,办学幸福指数得以提升,更自信。

(四)形成了《研修计划集》《优秀教师故事集》《优秀教学案例集》《优秀培训手册集》《优秀微课作品集》《学习心语集》《国培计划集》《教学设计集》《优秀教学反思集》《优秀成长记录集》《论文集》《集中面授简报集》《学员研修总结集》等成果集。

四、困惑与反思

(一) 困惑

在面授中,我们感到工学矛盾比较突出,音像资料收集困难,游学中部分学员感觉路途远,学员回校的报销困难,各组之间的成果收集有差距,少部分学员培训任务强调不到位,网络设备较差,以致个别学员参与线上学习较困难。

(二) 反思

怎样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线上学习时间可不可以再拉长一些,让学员学得再扎实一点?线下集中培训可不可以一学期一次多天来

9

篇3

  我有幸参加了平泉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经过培训,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是一笔永久的财富。本次培训,主讲老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进行知识更新,提高自己的修养

  本次培训后,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丰富,才能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

  教师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自己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在教学生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要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要看课堂有没有深度,同时我们还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的.老的教学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需求了.同时也不可能满足我们新一代的学生了.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所以就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方法。不能只是单纯的像以前那种教学的方法,我教你学。也不管学生会不会。现在要多学习。

  三、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

  四、把学习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中,更要好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在“尊重体验、个性解读、预设与生成”中要有清醒的理念,尽量避免走向“脱离文本、无效合作、表面自主、纵容个性”等极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努力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2

  通过这些天的培训学习,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讲课的老师从理论的深度与亲生的实践相结合,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阐述,使自己收获很大,下面就从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学校管理的要素

  学校管理的要素有三个方面;人、财、物,管人是管理的主体核心,是各要素中居于首位的因素。财是办学的基本支持力量,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基础,钱一定要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物是办学实施基础,是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重要物质保障。校长要管理好学校首要稳定人心,规范办学行为,管理上要讲求艺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二、课堂教学要求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解决过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重知识轻创新,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效果,重教法轻学法,在课堂上要有平等和谐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把课上成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三、要注重校本研训

  校本研训应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建立校本研训的奖励制度,建立评价监督机构,从组织型,自主型两个模式进行校本研训,集体学习理论,集体备课、评课,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也自主学习、自己反思,写心得体会,要通过教研活动,研究小问题真现象,要让教师写教育叙事、写日记教育教学真实的事情,提倡教师终身阅读,努力长舌书香校园。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因为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校长要增强教师的信息素质,让教师在其它学科中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学校要不断充实资源库,调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稳定性,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应用多媒体,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教师幸福的教学。

  我想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教育将会对校长提出更高的要求,会有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与创新,才能胜任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知道了一个好校长是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清楚地意识到了身上肩负的神圣使命。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把此次学习所获、所悟、所感,应用并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改革与创新,寻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3

  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小学语文培训。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的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的精彩讲座,提高了自身的认知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同时我也深深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认识到了时代的紧迫感,下面把此次培训做个总结。

  教育专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享受了一顿高规格的“文化盛宴”。《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等课程都让我受益匪浅。专家们的精辟讲解,名师的精彩课堂,都给了我深深的感触,使我对新课程小学语文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寻找到了答案。

  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班级成员的热议,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问题,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使我从中吸取了经验,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游刃有余,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每次学习都是在下班后尽力排除家庭冲突进行的,虽然辛苦但是也让我获得了快乐。我知道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常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但是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只有不断的吸取养料才能补充我们的所需,学生的所求。“国培”小学语文远程课程的学习,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再学习的机会,给迷茫的我指明了方向并注入了源头活水。这次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虽说成绩是次要的,但每次看着成绩一点一点的上去,也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因为每一点的进步都是在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鼓励。本次培训我的成绩是满分的,总学习时间接近55小时。所撰写的研修日志、我的教学故事、教学设计与反思、发贴等多篇文章都得到了老师在班级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和小学语文作业均获得优秀。积极与同行们探讨各种教育教学。

  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实践,在教学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使生命的礼花得到尽情的绽放!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4

  我很荣幸地参加了__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分二个阶段进行,为此,我要要感谢校领导和全体小语组同仁们给我这个培训学习的机会!感谢__教育学院教授与老师传授给了我很多宝贵知识与经验。

  今天,我就把这次到在__教育学院及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学校――福州市钱塘小学培训学习期间获得的一些收获与体会向大家作分享。时间有限,我把印像较深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因为,之前我很难得参加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所以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天起,我就始终以骨干教师的标准对照自己,要求自己,积极参加骨干班的每一次学习活动,22天的时间非常有限,可这次培训活动却给我很大的收获和启发。

  骨干老师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特级教师的教学展示,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说课、上课、评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导师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还有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这22天来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22天,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22天。我真的真的受益匪浅。22天来,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也开阔了眼界;还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这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现将我这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应该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有奋斗感、有专业感的教师。

  期间,我听了__省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专家的讲座,到福州市钱塘小学参加教学观摩与教研等实践活动。名师、专家的一次次精彩的演绎,曾经让我是多么心潮澎湃,心潮涌动,精妙绝伦之处简直让我忘记呼吸,因此,我也曾有了三分的躁动。因为他们让我体会到什么是敬业、乐教,如何做一个是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的教师。期间,我听了本省其它各地有关骨干教师的评课,交流发言,他们让我感受到我的压力,因为他们说得都很棒,很有水平。

  我一一听他们的发言,就他们非等闲之辈,我想:他们平时一定有经过不断的学习与锻炼,我也体会到我们三明的教研普遍没有我省其它地方做得好。我还听说,__省的教研活动上不如浙江,下不如广东。因此,__省教育厅把__省教育学院确定为基础教育培训基地,欲为__省培养一大些名师、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教师,__教育学院的工作重点也就从学历教育转变为为__省培训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也就是说将来我们中还会有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到__教育学院,参加培训。目前学院已开设的培训有,小学语文、数学、综合、心理健康、电脑、思品等学科。

篇4

G632.4

研修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个能力提升的平台,我虽然有近30年的教龄,但经验毕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再一次面对新版一年级语文,我感到如今的教材越来越活,学生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大,教师所固有的经验越来越匮乏,若不及时充电,很有可能落伍了。于是怀揣教学中的种种困惑,在期待中走进“国培”,在“国培”中反思 , 在“研修”中成长,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

一、紧张并快乐着

每每浏览自己写的培训日志,我觉得两个月的辛苦值得回味和留恋。这次培训让我明确了自己现在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也明白了现在内心一些彷徨的原因所在。每天都是紧张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因此,每天都在经历中品尝着收获的快乐。首先,网络培训的平台可以记录我的每一次学习过程,要求制定研修计划,聆听讲座并发起话题讨论,制作微课,完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完善国培研修报告。时间的限制让我来不得拖沓和犹豫;其次,及时的交流互动丰富了各自的专业成长,班群互动,资源共享让大家彼此成为学术上的朋友;其三,辅导老师的及时点评和评价让大家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敬业,一个让我记住的名字――李慧荣,成为我未曾谋面的良师益友,我的每一份作业都给我真诚的鼓励与评价。 在培训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不但从专家学者的精辟论断中取经,更要向奋斗在同一战线上的同仁学习。和大家交流让我受益匪浅,国培这个平台真正架起了我与同行沟通和友谊的桥梁,我觉得日子过得确实非常充实,从开始进入平台的生疏,到逐渐熟悉完成作业的程序;从欣赏名师的讲课流程,到独立设计微课;从参照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到完善自己的教学教案,我始终积极努力,力求有更多的收获。我们一起分享着学习的快乐,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们道出了共同的心声,也找到了共性问题,在QQ群中我们一起就教育难题进行讨论。模块里的学习内容太丰富了,经常一上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端着饭碗在看,生怕漏掉精彩环节。在平台上与本班老师互相倾吐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其他人体会不到的幸福。

二、学习并反思着

“教育的功利是20年、30年以后的事,而不是现在的考试”这一句话对我震撼很大。此次学习相当于重新认识自己。看了六个专题讲座,我真正感觉到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需要不断反思。“用主动的心态去参与”,“用虚心的心态去准备”,“用自信的心态去投入”。“相信学生,放手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创建真正育人乐园”是国培的宗旨。通过段教授的讲座使我认识到,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键还是在老师。多位专家和一线名师都提到一个说法,“三不讲”,也就是“学生已经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还不会的也不讲”。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诸如社会、各种媒体等,如果老师一再讲他们就会觉得有炫耀之嫌了,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中已经知道的,如摩擦生热的许多现象,也就没有再次演示的必要了,以上两方面过多的讲述,学生会如此嚼蜡,没有趣味,也就没有动力了。而后者,教师刻意拔高,学生不能领会时,也会因此而动摇信心。长此以往,也就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高效课堂也需要教师了解分析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通过培训,我懂得了如何设计教学目标,知道了怎样上好一堂优质课,明白了如何实施5p、教学六原则,知悉了怎样评价、反思教学行为。听了周卫老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大有茅塞顿开之感。我觉得在课堂观察中,“成长自我”或者“成为自己”,是很重要的一种目的,应逐步建立自己独特的视角,这种独特的视角不是求“偏”!而是在求真中“求我”:既是有普遍意义的,又是具有个性特征的。

三、反思并成长着

教师应善于反思,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作为骨干教师首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学习,并在实践的不断反思中二次学习。

通过培训,我对新版一年级语文的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相信可以使我理清思路,学到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一年级语文教学,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在40分钟的时间里识记十几个生字?并且会写三四个生字?面对近一半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发音都不标准,课堂中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滥竽充数,怎样做到高效?为此我采用高子阳老师的教学法,探索新的识字教学法。

1.示范法。一部分优等生在学前教育时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课堂中要学的这些字已经很熟悉了。我就让他们当小老师教其他学生。这一部分学生有成就感了,课后还会预习复习巩固提高,越学越棒。

2.赞赏法。识记汉字的方法有许多,只要孩子能记住字形,了解字义我都予以肯定,赞赏他们的智慧。

3.激励法。同桌是最好的识字伙伴,我让他们相互督促取长补短,利用“我是识字达人”的方式鼓励他们多识字。

4.搜集法。生活中有许多课本以外的字,怎样识记?我带领学生搜集各种食品的包装袋、标签等进行汉字的巩固。学生在双休日跟家长逛商场时还可以认识更多的字。这样都是教学的延伸,效果不错。

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虽然身体很累,但内心是充实的。我在培训中真正理解和体会到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前瞻性和紧迫性,领略了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使我的教学思想有脱胎换骨之感,同时在学习中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让我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我坚信:只有不断学习,才会创造奇迹。

参考文献:专家讲座

篇5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一些学校的薄弱学科发展,桥东区教育局实施了骨干教师支教工程。2009年6月,把省、市级骨干教师派往各校,尤其是偏远的、规模较小的学校支教一年,逐年轮换。连续两年派出支教教师19人,涉及中学物理、化学、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10个学科。这样的支教机制帮扶的是学校的薄弱学科,成长的是教师自身。骨干教师支教工程实现了用一个人带动一个学科,引领一支团队,影响一所学校的理想境界。

一、理念接力――注入新鲜活力

支教教师在支教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一是举办理论专题讲座;二是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三是上好示范引领课,构建教学模式;四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并在个人工作室记录支教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触发的感想,与全区共享。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支教工作中来,多次开展经验交流互动活动,将自己学习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好方法、成功的经验一一进行汇报展示。如支教教师的《支教一年苦与乐》和《多捕捉育人的蝴蝶》的经验介绍;所作的《幻灯片的制作与使用》讲座,提高了全校教师使用电脑的技能、技巧以及自制幻灯片的能力;引领学科教师的《如何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受援学校注入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高效的备课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行为带动――做实专业引领

承担管理工作――这些骨干教师,在受援学校承担着一定的管理工作,他们注重细节的管理方式受到好评。有的教师承担起了教导处教学管理工作:指导学科教学、校本课程、辅助完成各级检查验收、组织师生家长读书活动:有的老师承担了受援学校实验仪器室管理工作,在省教育督导评估中规范实验室管理,顺利通过验收,辅导学生参加桥东区实验操作竞赛,获得优异成绩;有的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和备课组长;有的老师担任了起始年级的实验教学的改革任务,他们与组员一起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及反思,开展了一次次有效的教研活动,逐步完善了备课模式,尝试新的改革,为带出一支支优秀的、过硬的团队努力工作着。

开展课题研究――与支教学校老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有的老师带着课题来到了受援学校,有的老师协助受援学校申请了“十二五”省级课题,在课题中他们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进而提高了支教学校教师的科研水平。

课堂教学实践――讲授不同类型的示范课,指导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有的老师通过数学学科的概念课、图形课、复习课的不同教学方法,向全校教师展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朱洁老师每天听课、评课进行问题诊断;有的老师做不同年级的示范课、视导课、组内研究课,指导五年级专题备课;有的教师组织教师开展主题研讨课、说课及评课、撰写课后反思。有的教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认真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心打造优质常态课,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

结对协同共进――与受援学校的骨干教师结对,进行备课、讲课、评课、议课一系列活动,为对子做示范课、引路课。由于他们的引领作用,使所在的教研组的整体研究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反思跟进――经验总结提升

篇6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5-0031-03

【作者简介】莫祥慧,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江苏扬州,225200)教师、扬州市特级教师、高级教师。

人不怕走在黑暗里,就怕自己心中没有阳光。朱自清先生说: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之于教徒。他以学识和人格给我们作了榜样,引我们领悟:能普照每一个教育者身心的阳光,是心中的教育信仰。

笔者是一名青年教师,也是扬州市特级教师(扬州市人民政府颁发),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名行走在特级教师梦想之路上的青年人,对特级教师称号有一种莫名的敬畏之心和一种羡慕与敬仰之情。在笔者的成长道路上,周边的特级教师作为优秀教师的代表,他们怀着对学生深沉的爱,让教育行为扎根在人性发展的基石上;他们用个体独特的坚强和温暖,面对任何艰难困苦,始终义无反顾地行走在追求教育卓越的路上。这样的执着孵化着笔者的信仰,催生着笔者的教育理想,笔者期待能沿着他们的足迹,寻找到教育的幸福彼岸花!

一、责任是特级教师信仰行走的标签

笔者常思忖特级教师能成长发展为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一体的优秀群体,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走在了教育的最前沿,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1.对学生的责任。每个特级教师的特点和特长有所不同,有的擅长班级管理,有的教学技艺超群,有的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著书立说;有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与科研都出成果,成为当地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不论他是哪一种类型的特级,也不管他们每个人成长的足迹、对人生的感悟、对教育理解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爱。笔者常常感动于李吉林老师充满激情的话:“我爱儿童,一辈子爱!”“我在爱孩子中,渐渐长大了,懂得了一个老师的责任。我把这种爱,升华为自己的理念,又把它细化为自己的行为。”的确是这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爱出发,呵护儿童的身和心,关注他们的学习、思想、身体、情感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成为走进儿童心灵的好教师!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会跨越学科的界限,成为孩子们阅读工程的建构者(推荐文学、科学、历史、数学等各类读物,丰富孩子的阅历),成为孩子们情感倾诉的沟通者(课内外停留于孩子群中,认真倾听,做他的朋友),成为孩子们解决困难的好助手(帮他解决学习生活甚至家庭生活的困难)……笔者坚信儿童一旦与老师建立“亲情”,就能愉快高效地开展小学生活。儿童幸福了,老师也才会获得幸福!只关注分数的老师,是教书匠;只关注学科的老师,没有宽广的教育视野!只有对学生生命成长、身心发展、素质修养怀着深切关怀的教师,才会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教育追求,也才会最终成长为特级教师。

2.对学科教学的责任。每个特级教师均“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的、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创新或在教学法研究、教材建设中成绩卓著。”以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为例,“情境教学”“主题教学”“板块教学”“诗意语文”等等,都是经历过日雕月琢,以学生言语实践为本,教孩子归真、求善、向美的语文教学流派,是特级教师用毕生智慧为我们诠释的高专业水准!

走在这条向往之路上,笔者努力让自己也具备这份鲜明的专业化“特”征:聚焦教材,对语文学科进行分文体研究,对同一文体进行分级段研究;聚焦教法学法,对课堂教学对话模式进行尝试、创设……十多年里,笔者一直坚定地执着于语文教学研究,在市级、区级的各种平台上学习、磨炼!从不把教书的自己看作“参考书”的传声筒,从不把课堂当作一成不变的几段论。笔者追求对教材的个性解读,追求对教学发展的不断跟踪!常常告诫自己:“传道”不是“统一答案”,“文化育人”应该“百花齐放”。笔者期待:有一天,自己的语文课也像一首歌、一首诗,那是师生相互融合、共同写就的,它精准、无痕、高效地启迪孩童心灵。

3.教育推动的责任。如果特级教师仅仅把自己磨炼成了一个会教课的老师,那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应当是甘心为本校、地方乃至全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作贡献的专业人才。被称为“国宝”的全国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点。她从教60多年,80岁高龄以后仍壮心不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持西部教育,送教上门,亲自编著了全国第一套赣教版农村小学语文教材,把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人民。

特级教师的精神冲击、建构着笔者的教师精神图腾。让笔者作为一名意气风发的骨干教师静下心来,低下头去,目光从自身完善投射到团队合作。笔者担任了校级“名师工作室”、区级“名师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在与校内外老师们的共同研究中一起进步;担任了“集团校长办公室主任”,参与到集团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在管理层面与校长、老师们一起仰望教育的星空……扎根学科,执着教育,这份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对育人大任的担当,使笔者皈依的教育信仰开始清晰。

二、坚持是特级教师信仰行走的方式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要想真正从心底产生信仰,没有执着的修炼,僧侣悟不了禅。顾明远先生说:“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时代,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迫切。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特级教师之所以从普通教师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们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职业坚守。为此,笔者也一直以“水滴石穿、木锯绳断”自勉。

1.坚持学习和反思。笔者以为这是卓越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重要标准。人与人之间本质的竞争力是――学习力,要想成为特级教师,需有绝对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总量和知识流量要宽广,深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教育素养积淀应令学生钦佩,令同行叹服;知识增量也需迅速紧跟时代,汲取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的精华,及时完成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知识革新要富有个性,理论需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检验理论,不盲目遵从某个流派,有所选择,更要有所创新。笔者深感学习和反思可以促使自己不作墙头芦苇,随风摇晃,不追求时髦,务求实效,不固执己见。学与思,是教学相长的源头活水,是因循守旧中的永恒革命。

2.勇于磨课到磨心。课堂,是实施教学的关键载体,只有聚焦课堂,才能抓住根本。回顾笔者的教师路,也是从课堂教学的竞赛中起步、发展的。是课让笔者有了“为得一环节,捻断三根须”的推敲历程,是课让笔者有了“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焦虑、矛盾、孤独,但也是这种磨炼,催生了自己在课堂中的精致追求,实现了教学的突围突破,获取了在省市乃至全国获奖的珍贵经历,也由此获得了职业自信和职业幸福!所以,磨课的最大价值,不在课本身,而在备课中磨心的全过程。

3.坚持风格与个性。一个有思想、有理论、有创造精神的特级教师,与别的老师绝对是有区分度的。比如于永正老师语言的幽默风趣,孙双金老师朗诵的澎湃激情,王崧舟老师的诗意吟哦,都各具风格。这种独特的从教风格,是他们的教育理想在课堂教学上的一种反映。

成为扬州市特级教师后,笔者也渴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笔者急切地加入了本市教研员陈萍老师的研究团队,在那里与省市级特级教师一起搞研究,从他们的学习品质、磨炼经历、个性坚守中汲取旺盛的学习动力,寻找发展路径。又参加教科所组织的各类研修活动,与各县区的教科研专家一起阐述个人思考,碰撞火花……专家与领导的关心和指导,让笔者厘清着方向,坚定着信念,夯实着功力,笔者的行走道路开始宽广起来。笔者对风格有了更清晰的理解:风格是扎实地练功,稳实地上课,靠实地读写积淀出来的;风格需要秉承为儿童服务的宗旨,结合个性特点,日琢夜磨。有了感悟和理解,笔者对自己的风格逐渐有了确认――“无痕教学”将是笔者的风格!当然,风格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儿童、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因势顺导;需要更高超的教学基本功,更行云流水的环节组织,更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来呈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行走中的笔者坚信,风格必将逐渐生成!

三、立言是特级教师信仰行走的追求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万世师表孔子,宣讲人伦道德,自己以身作则,此为“立德”;培养教育了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开创了儒家学派,此为“立功”;发表了若干经典语录,此为“立言”。特级教师的“特”也师从先圣,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宏大理想――立言:著书立说,影响教育,惠及学子,流芳千古。

1.研教不止。特级教师必须是“双翼齐飞”“两轮驱动”,教得出色,研得创新,对选定的研究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对于笔者而言,自觉虽然课上得不错,但如果只满足于“教而不述”,让闪现的教学思想零落成碎片,最终也将昙花一现,无迹可寻。因此一直以来笔耕不辍,及时记录,以留下行走的足迹!当前,更是投身于课题研究,主持参与了5个省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力求做真、做实,力图研究出对本集团、本地区乃至更广范围内一线教师有启发作用的教育教学成果。在担任教科室主任期间,本人被评为“扬州市优秀教科室主任”,学校也被评为“扬州市教科研示范校”。

2.诲人不倦。特级教师常常不是“一枝独秀”,他的身边“春色满园”。成为市特之后,笔者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指导老师,带领着集团内以及区级名师工作室成员,进行主题研究,在主题研究中迅速提升年轻老师的专业素养。这样的“带徒”活动富有“长期”性、“计划”性、“针对”性、“系列”性,并辅以规范的“考核评估”。带徒中,笔者使用“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手把手”带徒弟,从备课、说课、上课、课堂管理、辅导学生等各个环节细心指点,无所图、无保留让老师们获得真知。多名徒弟获得过市、区级赛课一等奖,逐步成长为市级、区级骨干教师。

篇7

一、开展教科研区域联动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教科研力量分布不均。本次的研究样本是四所小学和两所镇中心幼儿园,一小、一幼是市、县两级的教科研基地,有一支省市级科研骨干领衔的名师队伍,研究基础好,科研氛围浓,但部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局限于教科研文件的上传下达,创造性和校本性不够。特别是同一区域内的店口文裔小学和育蕾小学,相对地处偏僻,师资力量薄弱,教科研工作一直难有起色。科研力量的不均造成各校参与课题研究的质和量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优质教科研资源没有共享。虽处在同一区域,但校际间的教科研交流缺乏有效管道,有限的一点研究局限于校内,具有优质教科研资源的店口一小并没有在本区域内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校专家各自请,培训各自搞,有限的优质培训资源排斥共享、简单重复、低端低效。

三是成果推广应用缺乏实践基地。课题的结题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教师在自我反思中的又一次提高。几年下来,我们店口镇取得了相当数量的教科研成果,其中也不乏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的优秀成果,但最终都束之高阁,原因之一就是区域内各校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使得优秀成果找不到推广应用的实践基地。

二、推进网络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必要性

我们店口镇整个教育区域有比较先进的现代教育设施来保证网络科研的实施。店口在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配置上是可以作为农村教育的领头羊的,在2006年整体通过了“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考核验收工作。每所学校均配备了一至两个计算机教室,两个以上的多媒体教室,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都开发了校园网站,开通了校内FTP资源库,学校硬件设施完全达到城市学校的标准。

我们设想,把农村特定区域学校联合,借助网络,整合科研力量,实现科研资源共享,有效开展科研培训和研究活动,以此推进区域整体科研水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网络教科研与传统教科研组织形式相比,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的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加强区域内教科研骨干人员、教师之间教学交流与研讨,更好地促进教科研骨干人员、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开放、互动、共享的区域教学资源系统。

基于以上调查与思考,我们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农村学校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期望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通过区域联动,成立区域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区域内教科研菜单式培训,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实现教科研资源共享,课题研究成果在区域内积极推广和实践,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三、两个概念的界定

基于网络:就是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起一定区域内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科研平台,实现教科研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达到教科研、科研一体化的过程。

教科研区域联动:是指我们诸暨市店口镇所属的其中六所学校(2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1所民工学校、2所中心幼儿园)在开展教科研活动中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共同提高。“教科研区域联动”的特征是“在区域中,基于区域”,强调“区域性教科研”的引领作用,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培训理念,全面有效提升我们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四、基于网络的区域教科研联动的推进策略

1.建立教科研网站,实施信息辐射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了网络速度快、信息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透明度、参与面与交流面都较大等优点,将教学科研信息辐射至全镇教师,助推教师积极开展网络教科研。

店口镇教育办公室科研处建立了“店口教育网”(dkjy.省略)内容包括:教科研信息、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科研论文、教科研计划、教科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读书活动、特色学校建设等栏目。在此过程中,在及时有效地为基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促进了教科研观念的更新,对变革已经实行多年的传统的教科研方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而提高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开通了“店口镇教育网络论坛”,在硬件上已经为全镇教师参与互动研讨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平台。

当前,店口镇教育办公室科研处充分重视现有网络资源的运用,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网络学习,参与网络教科研;大力倡导教师到“店口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论文、素材和课件,不断充实、丰富“店口教育资源库”。条件具备时,即通过网络通讯工具面向全体教师开放各种会场,对各类教育工作会、研讨会、培训会、课堂观摩活动进行现场直播,以实现教育资讯的共享和观摩研讨、进修培训活动的全员参与。

2.构建本地“网络研修平台”,实施典型带动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通过骨干教师培训,抓好名师工作室建设和校本研修视导评估,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整合区域优质培训资源,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名师和农村教师培训是“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的重点。在名师培训方面,教办科研处以抓好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载体,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师培训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为平台,以提升实践智慧,形成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风格为主要内容,以培养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为重要手段,以提高名师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整合了全镇优质教师资源,通过集中培训、异地培训、送教下校、网络资源建设等途径,加大了名师的培养、辐射和带动力度。

目前,“店口教育网”开设了两个在市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师工作室”:市级 “铁勇工作室”和镇级“朱利清工作室”,面向全镇乃至全市招收研修员。除了开展面对面的教学、课题研究指导外,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上的“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指导和教学研讨,提升了研修员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力量,效果十分明显。

3.有序开展网络研讨活动,实施课题牵动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无论是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工作,都需要对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提升。开展课题研究对于提升认识高度和深度,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借助网络平台和团队智慧,是深入课题研究从而提高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渠道。

店口教办科研处重点对三类课题开展研讨:年度规划课题、学科教改项目、动态小课题。省市一级的规划课题是作为全镇的引领课题,集聚了部分科研骨干进行联合攻关,定期的现场交流和不定期的网络研讨,并及时把交流研讨的成果上传网络。学科教改项目是最切合教师工作环境、性质和能力的一类课题,研究的问题就来自于教师的课堂,问题解决的场所就在课堂,效果的产生也在课堂,这些身边的问题放置在网络上很容易引起共鸣。动态小课题是我们正在尝试的一种课题管理新模式,课题的申报、递交、评审全部在网络上实现,网络会员可以自由评论,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过程和课题成果全面共享。对于课题,教科研区域联动主要就开题论证、方案剖析、课题进课堂、课题研究阶段小结、成果展示等环节展开研讨,利用网络平台,在不断的思辨质疑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4.大力倡导建设教师博客,实施张扬观点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鼓励教师在教科研区域联动活动中有自己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思想,并通过网络博客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中发展自己的教科研思想。

在教育运用中,教师教育博客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记录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成果和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工作日志、网络文集和多媒体成长档案袋。各校(园)教科室主任和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引导全体教师通过博客来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况,跟踪自己的专业发展轨迹,分析进步、查找不足,积累和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智慧;同时,教师也通过博客来收藏、整理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了解教学研究的动态。建立教育博客,可使教师通过开放自己的教学材料、实践体验和研究心得,在与专家学者、教科研员以及更多一线教师乃至学生的互动交流中,逐步成为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和课程资源的承载者。

5.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特色学科、学校建设,实施特色立校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科研工作、特色学科和特色学校建设史贯彻了“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管理理念。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掘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力,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店口镇所属各校都有自己的办学个性、办学特色,有多所省市级特色学校(园),店口一小的“文化围棋”、店口二小的“乒乓球”、店口一幼的“快乐围棋”、店口二幼的“绿色五金”等,但社会的扩张度、师生的参与度、家长的认同度都不尽如人意,而借助网络推销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展开讨论应该是一条很好的通道。“店口教育网”专门设置了“特色学校”版块,特色介绍、课题研究、活动开展、解决方案、学生成长及特色论坛,将特色活动全方位地呈现给师生、家长和社会。除了建构网上特色学校外,我们还设立了“特色教学”版块,比如我们在校园网络上建立“小班化教学”和“古诗词赏析教学”两大特色板块。围绕这两个特色,我们开展网上“特色论坛”、“小班化教学设计”、“古诗词赏析课堂教学设计”、“特色课实录”等活动;利用校园网对学生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开展网上诗词沙龙活动,参加“古诗词朗诵星级达标”活动、网上古诗词趣味活动等。让全校的教师和同学都能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就是学校的竞争力了。

6.开展小学、幼儿园科研互动交流,实施幼小衔接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上下段又具有一定的承接性和关联性,因此,开展中小、幼小衔接教育研究有其现实的必要性。衔接是一个双边的过程,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在培养儿童个性品质方面所起的奠基作用是其他教育阶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它为儿童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学前教育阶段的衔接者,小学不应当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零”的基础之上,而是应当“迅速抓住”学前儿童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教育实践。

在幼小衔接工作区域联动中,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有了更深的体会和实践感知:以幼儿园、小学共同感兴趣的“绘本教学”为纽带开展教学研讨,通过“同课异构”、“课题研讨”、“教学展示”等方式,了解对方学段的目标设计和情境设计,感知两个不同学段在教学上的一些差异和共同点,并在网络上开展专题研讨,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幼儿园教师通过网络视频观摩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主动参与一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在《准备上小学》主题活动中,幼儿园教师通过网络视频向幼儿展示小学的塑胶运动场、围棋苑、乒乓地带、星星广播站等,以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刚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们布置了一个充满童趣又能体现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小天地,减少幼儿离开幼儿园的心里反差,让幼儿跨进教室,就能感到这样的环境既新鲜又熟悉,既整洁又漂亮,让他们的心里埋下喜欢上学的种子。

7.推进教科研区域联动步伐,推进均衡发展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店口镇,各校的教科研发展水平层次不一,在理念认识、行动实践、研究成果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异。通过建立区域联动这个途径,加强沟通和联络,搭建交流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放大科研骨干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合作研究,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在推进政府提出的教育均衡化战略,实现教育公平方面有所作为。

店口教办在“十二五教科研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区域联动发展思路”。特别是创建了名师与农村教师培训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本土名师走进区域中每一所中小学,切合实际地开展教科研指导工作;发挥绍兴市、诸暨市教科研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承担教学研讨、课题研讨和科研培训工作,努力实现全镇各校教科研的均衡发展。具体做法是:通过名师、科研基地与相对薄弱学校结对子,让名师走进每一所中小学,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店口教育神经末梢”――文裔完小和育蕾民工子弟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受益面,实现各类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共同提升。这种机制受到了广大教师普遍欢迎,并已经成为我镇中小学名师的自觉行为。店口镇政府和教办在名师培养和倾斜农村教师的举措,省市各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宣传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五、基于网络的区域教科研联动成果

1.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改变闭门造车,实现均衡发展

区域性的网络教科研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使学校的教科研信息和优质教科研资源充分共享,促进学校各方、学校间、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学管理者、研究者、教研组、教师打破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堡垒,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科研的均衡发展。(1)“绘本教学研究”是小学低段和幼儿园都在开展的一个共性课题,通过区域联动,店口一小、店口二小、店口一幼、店口二幼进行了横向及幼小衔接课堂观摩研讨和课题研讨,开设了“绘本研讨网络论坛”,丰富研究思想,调整研究措施,在行动实践和互助协作中开展教科研,共同解决教学问题,共同提升科研能力。(2)店口各校(园)的特色学校建设有声有色,都有一个省级立项课题支撑教学研究,特色教学研究课题在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具有相通性,店口一小的“‘益智・养德・尚美・怡情’围棋文化理念的培育与实践”、店口二小的“以乒乓活动丰富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行动研究”、店口一幼的“围棋活动开发幼儿社会智力的行动研究”、店口二幼的“园本课程中开发利用本土五金资源的行动研究”,这些课题的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在区域联动中,通过特色教学研讨现场会、特色教学成果展示、特色教学课堂展示观摩等形式,并通过“特色学校网络平台”开展研讨,使各校特色学校建设个性鲜明、活动丰富、成效显著。(3)店口文裔完小和店口育蕾民工学校是店口镇两所薄弱学校,特别在师资培养上更是短板,在区域联动中与“绍兴市教科研基地”单位店口一小的结对合作,通过现场指导和网络研讨,在教科研管理、课题研究、教学研讨、学科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新的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加强,如文裔完小开辟“学农基地”为孩子们建设一个实践基地,育蕾民工学校尝试成立“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建设一支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取得了预期效果。

2.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网络教科研能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讯和教研互动等多层面、多方位的功能服务,它强调教师自我研修与智慧互通相结合,它有利于教师教育视野的开阔与自我价值提升,有利于沟通并引进更多社会资源和专业引领,有利于教师提高科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教学反思和教学交往能力的锻炼,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网络学习为载体的教师“充电”工程和专家、名师网络指导的模式得到发展,并以灵活的时间与空间,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得到了各校的欢迎。这些工作,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深化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3.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催生了一大批源于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

区域教科研联动注重教师科研意识的唤醒和科研理论的建构,引导教师从身边的教育事例、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去开展研究。特别是我们推出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动态小课题管理,由于申报和研讨的便捷性,更是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课题研究热情。这一年,共诞生了“构建区域联动平台整体推进城镇化中店口教科研发展的研究”、“基于网络的农村学校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实践研究”、“‘益智・养德・尚美・怡情’围棋文化理念的培育与实践”等3个省级课题,及12个绍兴市级课题和54个诸暨市级课题,立项级别和数量均处于诸暨市各乡镇、街道的首位。教科研成果喜获丰收,并成功地在区域内推广应用,其中,“小学围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获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获浙江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

4.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助推了“名师工作室”建设

网络“名师工作室”是为我镇名优教师打造的一个专业展示和引领的平台,我们推出了市级名师工作室“铁勇工作室”和镇级名师工作室“朱利清工作室”,面向全镇乃至全市招收研修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堂研讨、课题研究、观点报告、学术探究等研究,导师通过课堂点评、课题质疑、专题报告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悉心辅导,研修员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一年来,十名工作室研修员人人拥有一个绍兴市或诸暨市级的立项课题,20多篇,开出30多堂教学研讨课,作了近20个观点报告,成绩斐然。其中,“铁勇工作室”的李丽老师获得了绍兴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戚伯芳老师成功入选绍兴市名师培养对象;“朱利清工作室”的蒋丽莎老师获得了诸暨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俞敏明老师入选绍兴市小学语文教师骨干研究班。这些研修员已经成长为店口镇、诸暨市的学科、科研骨干教师。

5.幼小衔接教育研究在区域联动中获得成果

教办科研处区域联动中重视有效衔接教育研究,倡导各幼儿园结合园情整体规划,实施方案。两所幼儿园根据园本实际,提出了“农村幼小衔接教育的研究”、“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幼小儿童学习习惯衔接的研究”等研究课题。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们领悟到课改背景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创新应立足于新的教育理念,从幼儿后继发展、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将幼小衔接的内涵拓宽为既是对小学教育的一种准备,更是对将来一生发展的准备。因此,能力的淮备、习惯的准备和兴趣的准备远比知识的准备重要。幼儿今天拥有的经验是为他们明天的经验做好准备,找准今天的衔接点也就是把握了明天甚至一生的成功点。在区域联动中,我们转变幼儿园、小学原有的“不相往来”的隔绝式教研方式,形成开放的大教研观,形成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教研部门的联手合作,形成幼儿园与小学行政之间、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一同开展幼小衔接的教研交流与互动,加强对难点问题的研究。例如,研究幼儿园大班教师的教学语言如何向小学教师靠拢,做到教学语言组织的简洁性、逻辑性和有效性;研究小学低年级教学方式如何向幼儿园靠拢,做到活动方式的游戏化和趣味性等,从而在合作中更有效地完成“幼小衔接”。

6.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精心打造高品质的科研基地

教科研基地学校是推进区域性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市县两级教科研基地学校的网络构建,以及点面结合的推进,我镇教育科研具有了丰富的实践土壤,也有力地推进了科研基地学校科研骨干的发展。多年来,教办科研处始终关注课题研究品质的提升,避免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提出了“钻得深,研得透,品质高”的要求,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型团队。目前,店口一小为绍兴市教科研基地,店口一幼为诸暨市教科研基地,为我镇一贯追求高品质科研的举措做出了极好的诠释。从实践效果看,两个教科研基地扎实的科研工作不但推动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真正起到了科研辐射和引领作用,扩大了学校对外界的美誉度和学术影响力。

7.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精心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教科室主任队伍

抓好教科室主任队伍的科研能力培训,一是采取以会代训的模式,继续办好每年一期的教科室主任培训班,利用网络平台将工作与培训结合,指导与培训并重,先后邀请了绍兴市、诸暨市教科研专家做学术讲座,既减轻了教科室主任的会议负担,又为其提供了及时的科研指导。二是聚焦科研活动主题,开设网络论坛,围绕“如何促进教研和科研的有效融合”主题,召开了全镇教教科室主任主题研讨。三是以课例引领,实地观摩为手段,围绕“个人课题与学科教学融合”专题,组织教科室主任分组进行现场诊断、点评,并利用网络进行充分的交流研讨,以实战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教科室主任的科研指导能力。

六、我们的研究结论

基于网络的区域教科研联动催生的高效、开放、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科研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成了当前形势下推动普通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助推力。区域联动集中了区域内的优质教科研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而网络教科研则为区域联动拓展了视野,延伸了手臂,扩大教科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科研更加科学,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科研模式的一种尝试。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自我观念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店口的网络教科研这种新型的教科研模式正在形成,“自下而上”的教科研、“互动式”教科研、“参与式”教科研、“实战式”教科研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自主、合作、探究”正成为“网络教科研”的主旋律。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实施,促成了“以骨干带整体,以科研促课改,以内涵促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格局,推进了县市教科研基地的内涵发展,提升了特色学校建设的发展理念,打造了一支“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骨干教师队伍。在网络这个信息媒介平台上,完全可以实现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总体提升,学校完全可以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内在发展的新局面。

七、一些思考

1.尝试建立与“科研专家、模范学校”网络对话的科研新格局

篇8

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行,人们开始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师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目前此项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是:研究其内涵和特点、理念和原则、制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

首先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调查显示:将近3年的新课程改革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新问题、新困惑也层出不穷,诸如,教师所面临的困难、课程资源匮乏、评价制度滞后、课堂教学改革不尽人意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专家的指导是不够的。实践证明:开展校本教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次它是素质教育的需求。陈至立在2001年6月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由此可见,重视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的素质教育就成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必须基于自己学校的现实,寻找自身的办学出路和办学特色,这就热切呼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不可避免地,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就迫在眉睫。

它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报告在总结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时明确提出:“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并且还指出,“违背教师意愿”或“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的实践智慧”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而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智慧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主要内容:

1、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2、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运作模式,尤其是科组有效运作机制的研究;

3、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4、校本教研队伍的建设;

5、小学校本教研制度的专业支持与条件保障;

6、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评价指标和监控、管理机制。

研究本项目的科学意义

1.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智慧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对教师校本教研能力发展的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2.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9月试行以来,已有3年了,2007年将全面启动新课程。对其试行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找到切实有效、可行的途径去解决,实践和经验证明:校本教研必不可少。本课题对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作一探讨,并尝试提出教师校本教研能力发展的策略,为今后学校、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借鉴意义。这是本文所力图实现的实践价值。

三、课题研究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本质上就是应用教育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真实问题,因此,它是本项目中比较适宜于教师的一种研究方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于日常的具体教学生涯中。我们认为,行动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主要用于问题诊断过程和课题立项阶段的多角度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2)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的试验研究日志及教学反思录、试验课的课堂观察记录、师生互动情景的数码照片记录、教学录像片段记录、教师和学生的个案研究等。

研究实施的几个步骤:

1、筹备阶段 (2005年12月—2006年元月 ):广泛宣传,制定方案,召开开题会,教师学习,访谈,确定试点学校,初步实施等。

2. 项目实施阶段(2006年元月—2007年10月)队伍建设,科组运作,专题研讨 , 现场交流、外出学习参观,检查总结评比等。

3.项目评估、总结阶段 (2007年10月—2007年12月):对项目进行评估,完成项目研究总报告以及成果的集结和资料的整理等。

四、 课题的实施和成果

几年来,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实验学校的各个科组和每位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到研究中去。在此期间,探索出了一套保障新课程实施的、适应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富有时代特点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研究与实践,建立起有效的科组运行机制,使科组活动能够具有研究和学习能力,并且成为每个教师发展的舞台;形成了完整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评价体系和监控、管理机制;完成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建设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一)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有序和高效地开展。

1、规划到位。教研室从全县角度,客观分析我县教研现状,制订全县校本教研三年中期规划,提出对各实验校、各校学科组的具体要求,并设计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各校校本教研工作。学校各科组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让教师主动构建个人成长历程,激发内在成长动力。教研室要求实验校全体专任教师人人制定一份详实的《个人成长计划》,此计划既是学校“教师成长档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依据。《教师个人成长计划》是以一学年为周期,要求教师从师德、教育、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基本功等方面拟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互助伙伴,并制定达标措施。

2、组织到位。建立起以学校、教研组、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形成一个校长亲自抓、科研处负责、教研组抓落实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这个网络运行畅通。

3、制度到位。

首先,为规范各校的校本培训,教研室先后出台了《扶风县校本教研室制度建设制度汇编》小册子,内容包括:学校校本教研管理章程、学校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学校校本教研学习制度、学校校本教研培训制度、学校校本教研检查制度,对校本教研的活动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其次,各实验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4、人员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县教研室教研员的包片抓校、蹲点制度。为搞好校本教研,县教研室全部致力于教研工作,从领导到教研员,根据各自的责任权限和他们的特长,他们分别参与到基层学校相应的教研组,支持教研组长工作。向组长全面分析学校的教学状况,引导他们既能看到教学上的优势,又能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研组长以及科组成员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指导教研组长根据目标一步步地探讨实践。平时要求每一位蹲点的教研人员还必须参与教研组的活动,与组员同学习、同讨论、同研究。坚持随堂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结束时,还要帮助教研组总结教改经验,以巩固研究成果,激励教师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在科组自评、成果展示的基础上,评出优秀教研组。这样做的目的,有助于加强教研室对各实验学校教研组活动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及时发现和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先进教研组经验,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氛围。

在各实验校,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负责制。即各教研组的活动由组长负责,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学校领导各联系一个组,指导并参与各个组的教研活动。

5、激励到位。

各校制订了针对教研组的考核内容,主要从教研组的思想建设、活动情况、承担公开课的情况、科研成果、“学生的得奖情况、资料的积累、教研组活动记录、学习内容、公开课教案、科研论文等方面进行考核,还有加上平时教学常规检查的情况和行政人员对教研组活动的评价,这些方面对教研组进行考核。这样做到了过程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县教研室每年对各校教研组工作进行总评,评出优秀教研组,并对其进行奖励。

(二)、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引导教师自主发展。

课堂案例式教研

案例式教研分为自研式汇报课、出外学习课堂实录、多人同上一堂课。

自研式汇报课:

每个学期每位教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要求执教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研究思想,体现研究的价值,凸现自己的研究特点。

出外学习课堂实录:

教师出外学习自身教育理念得到提升,回校之后针对教学实录谈自己的感想,引发其它教师的共鸣,形成共同参与并提高的局面。

多人同上一堂课:

两三位教师上同一个内容,按照各自对教材的解读进行40分钟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演绎;这样一种课堂教学形式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除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调控等之外,更需要临场的教学机智的发挥和对课堂教学中精彩生成的把握。多人同上一节课这样的教研形式对教师业务成长有真切的帮助,让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营造了一个有效、务实、探索的教研氛围。

通过多种途径的案例式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亲身体验,让新的理念在研讨中得到内化,认识在研讨中得到升华。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边教边悟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其专业发展的实践和能力。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课题组在学校教师中开展 “边教边悟”活动,要求老师们把自己平日里所教、所悟和所感写下来,教中悟,悟中学,学而后教。通过边教边悟,营造了学习研究的氛围,提升了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个别而又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和合理的规划。

经验分享

教师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有了各自的实践体验,就需要进行经验总结。总结之后也需要我们给一个平台给他们进行经验的分享。因此我校每学期在教研组内都有一次经验分享,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把自己的特色进行展示。

(三)积极开展各类专题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大赛活动

为配合宝鸡市教育局开展的“强师兴教”工程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我县教研室每年组织开展一届“教学新秀能手”大赛活动。按照市上赛教要求的几个环节,组织一系列教育教学大比武、大练兵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般情况下,我县的大赛安排在每学年的下学期进行。步骤为: 10月份,全县性说课比赛,由教师的说课和听者提建议构成;11月份,分科组的精品课大赛,以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为主;12月份,思课活动,由教师的反思和答辩组成;来年1月份,个人和科组分别总结。最后评选出县级“教学新秀能手”,来年推荐上市参赛。

教研活动专题化

专题化主要是指每次活动再不是随意地指派几位老师上几堂公开课,然后大家评议评议完事,而是代之以有明确的研讨主题,而且这个主题还必须是这门学科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突出问题,特别是要求通过研讨,能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得出相关结论。

各实验校教研组每学期都有专题研究的任务,在一学期贯穿始终。我们将一个学期的研究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专题,每个小专题落实到教研活动,成为教研活动的一项主题。如全县小学语文科组2004学年的研究专题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在这个研究任务之下又分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型模式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方式研究。

“五个一”工程

为了使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迅速成才,各实验校应积极开展教学练兵活动,努力实施“五个一”工程。“五个一”是对同一教学内容从备课、说课、上课到思课、评议一气呵成,其中前四项由同一教师完成,评议由科组成员完成。每个教研组每周推出一至二位教师,轮流进行,其余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对“课”的设计实施、评价有一个完整的体验,与教学实际衔接紧密,对提高教师对“课”的驾驭能力有明显实效,也有益于及时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的实施,为年轻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建立良性运作机制,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1.加强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织,它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学习型的教研组在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教研组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课例研究。制定教研组长学习制度。每月固定教研组长学习的时间。教研组学习制度,每周安排有各教研组的科组活动时间,科组活动的内容分为思想和业务学习两方面。建立异校交流制度。每个学期和省内外知名学校的教研组至少交流一次。

2.开设科组大讲坛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组成员的凝聚力,使科组内形成互相研讨争鸣的学习氛围,使科组内的老师主动热情的参与科组活动中来,各实验校开设了科组大讲坛活动。科组成员就共同关注的问题确立一个主题,大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交流百家争鸣各取所需,通过汇总解决共同的疑惑等。在科组充分活动后,利用全体教师共同学习的时间,科组可以推举出几个主讲人就这个主题进行演讲,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说明,台上台下可以互动,质疑问难。集体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组员参与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团队整体水平大大提高。科组大讲坛由“个人活动”转变为“团体活动”,发挥了团队精神,实现了个体发展和集体发展的有机统一,科组讲坛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质的飞跃。

3.建立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建立一个面向学科各个成员的教育资源系统势在必行。建立扶风教研网,在网上创立科组主页,具体分设五个大类: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外出培训、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平台是论坛。具体操作是每次活动,先由组织者发主贴,上面分别有活动的通知、主题、意图,然后是执教老师跟贴发教案、说课稿或者是教后反思,接下来是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跟贴进行评议,甚至可以是针对有些老师评议的讨论。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CAI课件放在网上,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可以方便地查阅自己在教学中所需的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料,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下载,这样能大大地拓宽获取知识的空间,扩展信息来源。

(五)、专业引领,不断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

1.专业引领 我们深知,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因此,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我们一方面创立校本教研制度十余种,对各校的研究进行引导规范,另一方面,要求各校要以建构校本培训为平台,积极倡导研修与实践相结合,反思与借鉴相结合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每个周三下午教师政治业务学校时间,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例如各实验学校05学年下学期的教师培训分为三个大的主题:2、3月份为校本教研时间,4、5月份为科研理论学习时间,6月份为发展性评价学习时间。时间为每周三下午两个小时。几年来,我们不但邀请了省内外有名的学者教授前来授课,还积极挖掘我室教研人员、各校教学名师的特长和潜能,让他们介绍自己成长的历程和教学的经验等,我们不仅仅从理论上引导教师,还展示教师中个性化的和创造性的工作。

2.课题研究 学校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各实验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教研组为研究基地,提高教师搞好专题研究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各校在学校总课题的带领下,每个科组都有自己的专题研究。每个专题都有一群成员在实践、在研究,从而在全校形成了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教科研景观。专题研究的开展在教育科研上,以科研促教研,使科研贴近课堂、贴近师生、贴近学校,从而带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积极把握研讨的机会。各校积极承办各种研讨活动。在承办研讨活动中,给青年教师提供锻炼舞台,让他们展示自我,提升自我。我们要求教师空课时间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主动与兄弟学校的同行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几年来,全县各实验校共承办各种研讨活动二十多场次,接待来自八方的朋友,这既是对他们的展示、提升,也是对他们的指导鼓励和鞭策。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

部分和获奖。论文《以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在宝鸡市校本教研工作暨先进教研组表彰会上公开交流,并在《宝鸡教研》上公开发表。

完成了一套可供全县教师使用的校本教材《小组合作学习》。这套书已经在我县使用4年多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校本丛书已经编辑成册。这套书有汇集学生获得市级以上作品的《绿意盎然》;有汇集教师发表获奖文章等的《绿苑涛声》和图文并茂的体现学校多年来办学特色的《绿满校园》,成为我校绿色文化的沉淀。

体现我县校本教研成果的《不待扬鞭自奋蹄》,设有“课题研究、制度建设、边教边悟、教育反思、成长笔记和教子有方”栏目,充分体现了我县各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过程。《我持彩练当空舞》则收集整理了我县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本册子从“成长笔记、团队奋斗、读书人生、师徒对话”等方面详细介绍校本教研机制研究的实践和成果。

建立扶风教研网,为教师提供教研的平台,收集教师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此网站的点击量和排行正在逐步上升。

教师队伍:我县自05年起参加宝鸡市“强师兴教”工程的宝鸡市教学新秀能手大赛,连续三年,已有80多名教师获得市级教学新秀能手殊荣。 他们在我县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领头作用越来越明显。

五、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点体会

1、在本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最难、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使教师养成不断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除去工学矛盾不谈,学习资料的不足、不系统,缺乏针对性,也是严重困扰的问题,所以我们会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购置相关书籍光碟等,为教师配置电脑,为教师尽可能的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开展一些专题研究,引导教师逐步成为研究者。

2、部分教师一时很难接受新的观念,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采取同伴互助、专家引导培训、个别谈心等的方式和教师一起学习和进步。

3、教师面临着复杂的教学情境,诸如不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方法,而这些理念、内容和方法的落实,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研究。因此,研究和实践合一,在实践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改善自身的行为,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