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06 07:55: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

篇1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六(3)班共有42名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不那么稳定,但他们的课堂纪律做的比较好,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也有小部分学生对数学的掌握程度仅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由于基础太差而无法接受新知识,学习习惯问题方面也有所欠缺,比如,拖欠作业,做作业过程中偷工减料,数学计算的过程的书写格式不正确、计算能力差等。

二、成绩分析

通过师生一年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综合排名位于全镇同年级第一名,期中,及格(60分以上)41人,及格率为97.6%,平均分为86.8分,优秀(90分及以上)24人,优秀率为57.1%。

三、教育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课后及时对该课用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其次,要转变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养成勤动手、勤思考的学习习惯。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篇2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考试,认真参加政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刘月霞、付艳华等老师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校内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 

    总之,在这一学期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在每周16节课的情况下,要安排好自己的条线工作,的确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在校领导指引、支持下,学校各项活动和竞赛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这。分管工作思路清晰,做到期初进行合理计划,实施过程抓落实,及时反思小结,期末总结。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的教学课程,积极和本组、本年段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我尽量抽出时间,按照计划,落实调研工作,及时与教师探讨、交流。教师教学汇报课能积极准备认真上课。学生学习也能尽自己的力量,进行辅导。作业作到面批面改。使学生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学期担任六年三班班主任,首先进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点"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惟有慎重地选择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其次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训练的内容包括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加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诸多方面。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另外,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第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由为重要。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班主任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共2页,当前第1页1

      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同志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篇3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开阔学生视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读促写,走读写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4、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对象

全班学生

四、活动口号

畅游书海,塑造人生。

五、活动方法要求

(一)构建阅读体系

1、制定读书计划书

(1)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定出读书成长计划和读书目标,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内容、目标、措施、实施时间等。

(2)每个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计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组织一次“读书计划书”展示活动。

2、制定阅读序列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顶基本原则,在课外阅读中也必须遵循这条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合理规定学生的阅读量:一学年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3、编制阅读书目,合理选择读物

不同学生阅读的内容、重点、形式应有所不同。高年级学生的思想已经较成熟,阅读速度快,识字量较多,因此可选择中长篇文章。

(二)广开书源,开发阅读环境

1、建立三级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

(1)教育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读物,建立个人小书库。

(2)调查家中的藏书量、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作出统计,绘制成表,要求每人选一至两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小书库。根据班级小书库的图书数量、出借记录、管理制度等评出较佳小书库。

(3)图书角定时向学生出借图书(每月三次)。提倡同学之间、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贴”,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4)班级小书库实行全天性开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天中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

2、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保证课外阅读正常、有效地开展。

(1)每周二、四、五的早读课为规定阅读时间,由读书管理员组织,可朗读所教的课文,可翻阅课外读物,也可以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较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或者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2)每天利用语文课课前两分钟背一首古诗,每周语文课中挤出一节课作为阅读指导课,可进行阅读交流、新书介绍和读法指导等。

(3)每学期定期组织召开阅读指导经验交流会。

(三)积极组织读书活动,检查读书效果。

1、建立读书成长册

(1)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2)班级定期组织评比优秀读书成长册。

2、出版读书小报

篇4

1、积累本的使用。

这学期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积累本,把平时读书中遇到的好词好句积累在本子上(好词包括近义词、反义词、语言积累等)我告诉我的学生没有事闲暇时多读读,不是让你背,读的遍数多了,当想用时,自然就会用了(积累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积累在积累本上,一部分内容也可以选择填表的形式(有材料做依据)内容可分为背诵篇:优美句段、优美文章均可,但必须背会;摘抄篇:摘抄优美句段、优美文章、可以多读几遍,为写作做准备材料;创作篇:把所学、所思、所想、所悟写成文章,供大家赏析;故事篇:讲故事,意在会讲,讲的有声有色,有韵味,在课前3分钟做,目的也是为了丰富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小报的制作。

读书,一要提高读书的量,二要提高读书的质,怎样提高读书的质呢?孩子们都喜欢做小报,如何将孩子们乐意做的事,不但做好,而且有所收获呢?我将小报分成几个板块,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板块去做,也可以选择自己有能力的板块去完成。

(1)文学常识

内容分为: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文章主人公简介等。

(2)优美句段

内容自由选择,但必须是你背诵下的优美句段才可以去做小报,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积累。

(3)词语链接

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接龙、读书成语、ABB/ABAC/AABB/AAC/ABCC等词语的积累。

(4)读书对联积累。

(5)读书名言积累。

(6)读书故事积累。

以上活动通过“我爱阅读手抄报”评比来检测学生的积累情况。

3、抓住契机利用好教材

(1)、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我制定了‘我最喜爱的诗歌’的推荐表(有材料做依据)

目的是让学生多积累诗歌,并把自己积累的诗歌推荐给同学,这样互相背诵积累量明显提升。

(2)、诗配画

诗歌的文字,可以化为我们脑海中美丽纷繁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意境,请你选一首诗或词,反复诵读,并画一画。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孩子们乐意做而且积累了。

(3)诗海拾贝

分两部分写,一种是学过的诗积累,一种是自创的现代诗,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积累诗歌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4、利用好作文课

篇5

二、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共分七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

第一题:口算。(共6分)个别同学出错。第二题:列竖式计算(13分)部分学生出错,有的忘记横式上写答案。第三题:脱式计算(6分)还有个别人出错。前三题都是基础题,计算,看得出我们的计算还不够扎实,每个班还是有几个人出错。

第四题:填空(33分)10题

出错率最高的是第7、8题。第7题100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横着摆成一排成为一个大长方形,问答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第五题:选择。(共6分)出错最多的是第2题,小宁家到学校1千米,他从家正常步行到学校要多少分钟?A.6分钟,B.15分钟,C.30分钟。这题出错的原因是孩子们对步行毫无概念,他不了解一分钟能走多远,所以选什么答案的都有。

第六题:画图(6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全对。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再画一个周长与之相等的长方形,并求出它的面积。

说实话者6分真不好拿,要先画出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求出正方形的周长24厘米,在画一个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还要求出长方形的面积。真的不容易,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学生早就被绕晕了。

第七题:解决实际问题(共30分)

4题,出错很多。方方看一本书,第一天看到第23页,第二天看到第60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多少页?大多数孩子对“第60”页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好多孩子当成了第二天看了60页,就错了。

6题很少同学全对,主要是不会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张大伯用篱笆靠一面墙围了一个面积是40平方米的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张大伯可能用了多少米长的篱笆?(至少写出三种答案)

这题说实话,真的不容易,先要找出面积是40的长方形,然后选择一边靠墙,再算出三面的总长:

20+2+2=24,2+20+20=42

三、通过这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

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很容易出错。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题目会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余数会漏掉;等等。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

四、今后教学措施注意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二)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三)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进一步做好防差转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低龄化的现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这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爱心和耐心。

期末质量分析(二)

本次测试在区教委统一组织下,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面比较广泛,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现对本试卷及学生成绩情况作如下分析,以利于今后的教育教学。

一、 试卷分析:

本次的语文试题以教材为根本立足点, 以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语言积累为目的,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考查之外,还注重了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梯度。在写字方面,采用的是看图写字词、看拼音写汉字、看拼音写同音字、形近字组词的形式,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的情况,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口语交际部分的设计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要用不同的礼貌用语,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的方向,考就是为了今后更好地教,这份试卷对我们今后的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83 人,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 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对语文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缺少质疑和创新能力,思维不够活跃开放。个别学生观察能力、审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这些学生中,有些后进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反应缓慢,学习没有自觉性,不够积极主动。其中有名 3 很难及格,使转差率上不去,直接影响年级整体成绩。这就要求在下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狠抓学困生,争取学困生转化,提高整体成绩。

三、学生答题情况:

(一) 听力题

听力部分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无误的做对,个别学生听句子判断对错,全部做错。

该试题是对学生听力以及判断能力的考察,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也有少数学生答题不容乐观,只会死记硬背,并没有理解读读背背。这本是一个送分题,但情况却不尽人意,也反应出学生不能灵活掌握背诵的内容。同时为我们敲了警钟,在以后的教学中,阅读总结还需加强。

(二) 基础知识

第二,三,四,五,六道大题都属于基础知识题。大部分都是对生字词在田字格中书写的考查。其中二、三、四、六这三道大题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好,错误率较高的出现在第五道题。

第二题是看拼音,写同音字,个别后进生不明白题意,错误很多,还有几个学生书写不规范。第三题“猜一猜,写一写”考查学生对会意字的理解和识记生字的方法。少部分学生把看图会意识字的“灶”写成了“炉”,不明白“木在口中”是什么字。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会意字的构字方法;二是学生记忆生字生搬硬套,不会灵活记忆。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生字时要加强对字形的理解记忆,可以把生字编成顺口溜、谜语的形式,既生动有趣又便于识记。

第四题个别学生不认真,把“苍”、“英”写错。第六题虽说也是考查生字词,但考题在原文的基础上,把句子加以灵活改变和串通。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个别学生不能灵活变通,书写不规范不认真导致出现一两个错误。

第五题包括 3 个小题。其中第 2 题的第 2 个连线题和第 3 小题失分率最高。第 2 小题出自课本中的练习,考查学生对天气符号认知的情况。很多学生不能区分“雾”和“霜”、“多云”和“阴”的天气符号,易弄混淆。一部分学生是因为马虎,没有认真看图;从中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没有重视单元练习中的每个习题。第 3 小题包括 4 个填空题,学生出现的错误分散在每个题中,没有特别集中的地方。前两个题考查学生对音序的掌握,第( 3 )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数字的两种写法,第( 4 )题考“遇”的笔顺。总的来看,考点比较宽泛,涵盖课本上的各个方面和练习。原因是我在授课时没有过多讲解区分汉字大小写的两种写法,学生掌握也不牢固。在期末复习的时候只是像流水一样边说边让学生看,并没有让学生动手去写,也没有做相应的练习。第( 4 )题学生对较难生字的基本笔顺掌握不牢固,平时书写时不注意笔顺。

(三)阅读理解

( 四 ) 口语交际

第八题口语交际:“客人到我家”,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道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礼貌用语,出错率较低,个别学生会把拼音拼错。

(五)看图写话

本题是看图写话,考查比较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本题的图是课本上识字部分的原图,图意比较明确,学生都能够准确把握。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图意,发挥想象,写出通顺、连贯的几句话。有些孩子甚至能够分两段来写,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的手法描写画面的场景,接着描写图上的人物活动。比如,有些孩子写道:“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地上和房顶上都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但是,大部分学生的书写内容比较相似,没有创意,想象力发挥得不够充分。

四、 特殊学生分析

二一班的王俊伟语文成绩 59 分,是班级中唯一一个不及格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其他同学差,他的试卷上的最后口语交际和看图写话题都没做,扣掉 24 分。复习之前的平时测验中并没有发现他做不完试卷的现象,后来复习过程中出现了这种迹象。考试前做的两套模拟试卷,在规定的 60 分钟内他都没有做完,甚至反面那一张完全空白。根本没法给他打分数。王俊伟性格内向,比较乖巧,不爱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反应特别缓慢。曾经老师也跟家长沟通过,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王俊伟同学从小性格内向,反应迟钝,做作业速度很慢,每次家长都要时刻督促他快点写作业。家长表示对孩子的学习也很头疼,因此想办法给孩子报了一个跆拳道的特长班,想借此锻炼一下孩子的性格和反应能力。但是好像没有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考试前老师再三叮嘱他加快做题速度,不能三心二意,但是最后他还是没有做完试题。今后我们要给他这样的学生学习的信心,私下多与他平等地交流,打开心扉。在学习中要注重强化基础知识,加强对做题速度的训练。

五、改进措施:

综观本次语文期末质量分析,发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灵活,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在今后的教学中,经常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好好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另外,识字写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小学的教学重点。应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调起学生学词的积极性。并教给学生灵活识记生字的方法。

第二,今后应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学会根据题意来完成题目,而不是一味凭借已有的做题经验,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做到学以致用,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中掌握知识,而不是仅仅学会了一个字,或者只是记住了一个天气符号。

第三,今后在课堂上应适当去涉及一些语文知识性的内容,比如,会意字、形声字、标点符号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还应加强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要多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帮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开阔孩子视野,随之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其实,针对我们这里孩子阅读量有限和缺少阅读氛围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午读或者自习课的时间给学生读一定的篇目,相信学生也会渐渐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

第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善于挖掘教学资源,设计一些写话的拓展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思维,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第六,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学习中,要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认真思考、认真做题、认真审题的习惯。

第七,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知识储备等不尽相同,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诱导学生展现个性。特别是学困生, 5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知识储备等不尽相同,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诱导学生展现个性。特别是学困生,应多关注他们,

加大辅导和训练的力度。

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平时的教学,功夫下在平时。让学生在教学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争取下次有更大的进步!

期末质量分析(三)

根据学校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本着“横向比较找差距,纵向比较促进步”的原则,联合区域内龙头学校,组织进行了期末质量测试。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利、圆满完成了期末测试工作,现将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命题内容

1.语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1——6年;

2.数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1——6年;

3.英语:新标准课标实验教科书3——6年;

二、命题原则

1.科学性原则。命题力求贴近课程标准,切实检测学生的学业掌握情况。

2.基础性原则。以教科书为依据,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以及运用情况。

3.发展性原则。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以发展的眼光命题,考查学生能力基础。

4.层次性原则。按照6:3:1的标准,命题注重体现学生的不同层次,真实反应学生的状况。

三、命题特点

1.不唯基础,注重灵活运用的考查;

2.不唯教材,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3.不唯知识,注重生活应用的考查;

4.不唯死记,注重学段内容的考查。

四、取得成绩

(一)基础扎实,能够准确区分概念考查的内容。

从试卷检测的情况看,较好地落实了《课标》中关于“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能够做到灵活掌握,书写准确,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基础,客观上反应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变化。

(二)计算准确,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数学是基础学科,尤其是小学数学,对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训练得到了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虽然开放性更强,但是对计算能力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要求。虽然要求有所降低,但是我们的教师还十分重视计算能力的训练和计算教学的研究,学生能够比较好的解决“口算、笔算、简便运算、列式计算”等与计算有关的问题。

(三)注重积累,善于识记经典。

试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均专门设计了语言积累的考查,如: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四年的五年的六年的

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学生本学期的课内积累情况,既有词语积累,又有名言、名句积累,还有经典文段背诵积累。

(四)书写工整,初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教学常规工作。虽然我们的学生书写不够专业,艺术性不高,但是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基本能够做到书写工整、干净,尤其是五年一班、六年一班,学生的书写习惯正逐步形成。

(五)能力突出,能够正确分析并解决问题。

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表达能力较好地得到了提高,能够比较准确地解决遇到的问题,表达流畅、结构严谨、内容真实感人。

五、存在不足

(一)基础不牢,更多掌握的是解题技巧。

夯实基础,巩固基础,注重基础,虽然“立足双基不动摇”的思想多次植入到我们的教学工作当中,但是,仍旧存在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的现象,表现突出的是我们更加注重了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习内容的基础核心内容。如:一年级语文 考查学生的不仅仅是写成完整的音节,同时考查的是声母、韵母拼写规则;二年级数学学生填写的只是与口诀有关的内容,忽视了最大的关键;三年级语文学科的学生不会拼读音节,所以书写错误率极高;四年级语文:

出现错误的有23人,占57.5%;数学:

出现错误的有25人,占62.5%;

五年级语文学科:

六年级语文的:

上述问题中不难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能够灵活运用,只是体现在单一的解题上,与平时的学习严重脱节。

(二)方法单一,更多体现的是解题死板。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只有掌握了较好的方法,才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高效、自主的学习。通过本次测试,反应除了学生解决问题方法比较简单,不善于总结方法并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如:六年数学的学生不能根据已有的条件“四成”灵活解决问题,导致出现较多的错误;

数学学科:学生没有较好地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只是凭借简单的概念对比做出判断。

五年数学科:

既有测量知识的考查,又有面积计算的检测。学生测量方法单一,不能够准确取近似数,计算面积忘记梯形面积要除以2,错误率达到54.3%;错误率97.8%;

四年数学:

出现错误的有27人,占67.5%;

三年数学:

三年语文:

二年语文:

一年数学:

(三)计算不准,更多体现的是方法混淆。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数学教育的法宝。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我们虽然一直没有放松,但是在实际抽测中仍旧存在:

三年数学:

四年数学:

出现错误的达到82.5%,有33人。

五年数学:

六年数学:

六年数学:

(四)积累不够,更多体现的是范围过小。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积累,学会运用,最基础的是应该能够做到读得上口,写得上手才行。然而,学生的积累面窄、量少、会说不会写等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六年语文:

出现错误的分别达到16、34人,占35.6%、75.6%;

五年语文:

四年语文:

错误的达到33人,占82.5%。

三年语文:

二年语文:

(五)操作薄弱,更多体现的是是似而非。

动手能力的考查,主要是检测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是否经历了这样的训练,是检测学生动手、动脑,检测过程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本次测试,学生的动手操作还存在着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

二年数学:

三年数学:

(六)能力不强,更多体现的是套用公式。

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靠长期积累和训练的。简单套用公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有百害而无一利。如:

一年数学:

三年数学:

五年级数学:

出现错误的有27人,占58.7%;

六年数学:

出现错误的占44.4%。

(七)表达简单,更多体现的是言之无物。

新课程强调的是“说心里话,讲真话”,其体现了一个主旨——以我笔写我心。既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平时表达培养,又可以看出学生的习作能力的程度。通过测试,看到了学生们的表达还不够丰富,审题还不够准确,内容具有感染力的不多。

(八)书写潦草,更多体现的是态度不端。

学生试卷书写整体上有所重视,但也真实地反应了他们平时养成的不良书写习惯。字迹模糊不清,大肆涂抹,随意勾画,卷面褶皱,污渍油渍各年都有所体现。一年级的数字书写开始,到高年级的连线、书写都不容乐观,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六、改进建议

(一)从我做起,不断反思不足。

(二)找准问题,深入剖析根源。

(三)加强备课,培养学生预习。

(四)重视研究,针对不同学情。

(五)强化训练,工作有的放失。

(六)关注细节,拓宽发展渠道。

篇6

一、基本情况概述

这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的数学课,共有学生56人。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经过一学期多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如:学会并比较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分类、会认物体、简单统计、认识钟表等。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差,作业完不成,学习习惯差造成了成绩较差的现象。

二、取得的成绩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2、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三、改进措施

1、狠抓学风。我所教的这个班,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个别的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后进生基础太差,如张雨鑫、童佳敏这两位学生,考试成绩都很差,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养成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

2、一年级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正视自己的不足,给自己施压,并化压力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进不足,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2017年数学教学上半年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篇7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新的一学期即将过去,在这紧张有序的教学工作中,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基本情况概述

这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的数学课,共有学生56人。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经过一学期多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如:学会并比较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分类、会认物体、简单统计、认识钟表等。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差,作业完不成,学习习惯差造成了成绩较差的现象。

二、取得的成绩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2、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三、改进措施

1、狠抓学风。我所教的这个班,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个别的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后进生基础太差,如张雨鑫、童佳敏这两位学生,考试成绩都很差,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养成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

2、一年级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正视自己的不足,给自己施压,并化压力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进不足,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2017年数学教学上半年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篇8

目前中小学课本内容还存在着一些脱节现象,中小学教师对相互间的教学内容又缺乏了解,因而出现“楚河汉界”、“各自为政”,或低效重复翻炒,或自相矛盾.需要教师予以认真整合,有机衔接.

“从确定位置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是中小学衔接教学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案例是在课程专家论坛中展示的一个教学片段,此节教学展示课时间为40分钟,分别由小学和中学老师执教,各上20分钟.对象则为六年级与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分别是:《确定位置》(人教版六年级上)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浙教版八年级上62节).开课的目的旨在探索如何高效地进行中小学衔接.

在本节课的备课过程中,我们深入分析了小学与初中教材,发现二者在对方向的认识与位置的描述与确定上,目标大致相同,只是小学的学习仅局限在第一象限,如何引导学生自然地由小学的第一象限坐标向初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衔接过渡,是这堂课的关键.我们大胆地运用“肯德基店搬迁”与“韩信点兵”两个例子,让学生在”玩”中自然进入初中的学习.

2 “肯德基店搬迁”与“韩信点兵”――在“玩”中实现无缝对接

(课前)教师在门口迎接学生,并发给学生座位号,让学生对号入座.(音乐在群星闪烁的背景中缓缓响起……)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激活已具备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更好地与坐标系知识有效地对接(背景群星闪烁暗喻学生,只要通过努力,你也是群星中的一颗,并与结尾遥相呼应).

教师示意学生看大屏幕(图1),说出肯德基的位置.学生看着大屏幕上的

一个红点,露出一脸的疑惑.教师点击鼠标,动态生成两条坐标

轴,在学生的脑子中建构出第一象限.具备两个维度后,有一学生马上回答道:“可用(5,3)来表示”,另一学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也可以用(3,5)来表示它”.在两种不同表示方法的争执下,教师引出:“为了统一起见,数学上规定:列在前,排在后.”学生即时修改得出肯德基的准确位置(5,3).

当学生在脑中形成第一象限的印象,并学会准确表示数对的技能后,教师又提出一疑问:“由于城市规划,肯德基店要进行搬迁(红点运动到第二

象限(图2)),现在你还能用一对数来表示现在的位置吗?”

由于没有了坐标轴,学生在认知上形成了冲突,到底该如何表示呢?于是,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描述平面内点的位置.小组1汇报:“也是用(5,3)来表示.”小组2马上反驳道:“A点为(5,3),B点也为(5,3)怎么区别?”

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应该用相反意思的量来表示,将数轴向相反方向延长,用负数来表示(图3).多有数学思维的学生!这不正是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吗?不仅如此,坐标系也在认知冲突中逐渐生成了.教师趁势直观地引出横轴的概念.

在做好铺垫后,教师顺势推进:“如果肯德基店搬迁到这

里(点再运动到第三象限),你还能表示吗?”学生通过类比,

顺利地表示出了该点的位置.并且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横轴、纵轴、象限等概念.而且由于学生亲历肯德基店的三次搬迁过程,因而对四个象限的符号就有了比较直观的印象,可以避免坐标表示上的差错.

在不断地探索中,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不失时机地请学生观察:x轴和y轴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互相垂直,有共同原点.”只用八个字就点明了坐标的构成规则.通过自我探究生成的知识,学生更能准确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并且通过肯德基店的三次不同搬迁,学生初步学会了由点定数的方法,与此同时对称点的坐标特征也初步形成.

为了体现“学校即社会,生活即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师将坐标系从肯德基搬回到教室:“怎样在教室中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呢?”学生一下子沸腾起来,学生1说:“一定要确定一个原点.”学生2补充说:“还要确定x轴与y轴.”由学生确定了一个原点同学和x轴与y轴的同学后,教师分别给他们戴上了帽子,为接下来将要进行的“韩信点兵”游戏在教室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师发令:“士兵就位!”每个士兵根据刚才建立的坐标系找到自己的坐标,让学生巩固由点定数的方法.

教师发令:“第一令,点兵接龙,(4,6)兵出列!”这时每位士兵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被点到的士兵马上立正,核查准确无误后,由该士兵发令:“(2,1)兵出列!”接龙在有序地进行着,每位士兵的大脑思维在“由点定数”和 “由数找点”的两种方法中不停地转换.课堂在小韩信的发令声和士兵的立正中持续了两分钟.此时,学生们的神情是如此的专注和严肃,仿佛他们便是那战场上那一个个神勇的士兵.

教师第二次发令:“第二令,(1,15)兵出列!”全神贯注的士兵们都傻了眼,(1,15)

在哪里呀?这时他们顾不上这里是不是战场,纷纷叫了起来“错了!错了!”“没有!没有!”教师一脸的惊讶:“这个士兵今天请假了吗?”学生们大声叫了起来:“没有!根本没有这个点!”教师假装没听见:“他没来,那他的位置应该是在哪两个士兵之间呢?”大家的目光迅速移到了(1,1)和(1,2)两个士兵之间,这两个士兵显得非常的兴奋,赶紧让出了个位置.教师见了这一幕,会意地笑了:“以后如果被点到的士兵没来,请相邻的两个士兵给他留个位置.”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教师的目的不是想点这个没来的士兵,而是让他们明白坐标系中的每一个点的坐标可以是分数.

教师继续点兵:“(2,-2)兵出列!”在认知的不断冲突中,学生的坐标系概念在不断地完善:原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不仅可以是分数还可以是无理数.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坐标系中的每一个点与每一对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师第四次发令:“第四令,横坐标为0的士兵出列!”学生在迟疑了一下后三三两两地站了起来,还有一些横轴上的士兵站起来,坐下,又站起来,一边还在小声地嘀咕:“怎么会这么多人?”“快起来,是你呀!”“错了,快坐下!”“……”教师一言不发,学生的思维在互相碰撞……“原来横坐标为0的点都是在纵轴上呀!”――学生终于恍然大悟.

教师又发令:“(a,-1)兵出列!”士兵们都在紧张地核对着自己的坐标,心里在暗暗思考自己是否符合条件.点(a,-1)的出现既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又让学生体会到纵坐标为-1的点即为与x轴平行的直线.

教师发第六令:“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为负数的士兵出列!”有了前面两次的训练,学生们的思维变得灵活了.四分之一的士兵都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如此地整齐和庄严,等待着“首长”的检阅.听课的教师不禁鼓起掌来.

在教师的不断发令声中,出列士兵的队形在不断地变化着.一会儿他们是坐标系中两个对称的点,一会儿他们又变成坐标系中一条笔直的直线,没过一分钟,他们又是一条优美的曲线.在知识的不断渗透下,学生充分体会到坐标轴以及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坐标系的这棵知识大树越来越硕果累累.在队形的变化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独特的美.有一个学生不惊感叹:“这个坐标系真是太有用了!太神了!”

教师笑着问大家:“你们知道第一个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位置的人是谁吗?他是笛卡尔,坐标系还是他在做梦的时候想出来的呢……”“哇!”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感叹.

此时,音乐缓缓响起,课堂在周天亮的题为《我看见了笛卡儿》赞美诗中结束:

我在直角坐标系里寻觅,他的数学思想象河流,

随着流动的坐标飞驰!奔流出充满色彩的历史,

P点、Q点、A点、B点……他把代数与几何间的大桥架起,

象星星闪亮又多又密!于是双曲线、抛物线彩虹绚丽!

坐标系里坐着笛卡尔,呵,我看见了笛卡尔,

双眼射出智慧和魅力!令我如痴如醉――

在数学天地里!

3 玩中求知,玩出快乐――案例评析与反思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标志着数学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飞跃.它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数学建模意识.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的传承上,还是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的设计,最大的成功是将“玩”植入到了中小学衔接教学之中.

3.1 承先启后,无缝对接

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当学生拿着座位号,对照多媒体演示进行对号入座时,我们已在无意识中,利用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经验,直接激活了学生在小学学习的有关确定位置的方法.并且唯美的群星闪烁画面中的星星也预示着每一个生机勃勃的孩子,在这个平面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为最后的总结埋下了伏笔.

3.2 数形转化,丰富内涵

为达到“由点定数,由数找点”的教学目的,我们在搬迁的过程中,都用已经“铺设”好的网格线,帮助学生找到相对应的数对.利用“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的思维定势,确定出在x轴、y轴上垂足的唯一位置,进而得到由点引发的坐标概念,完成由“形”到“数”的思维过程.在得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之后,为完善第四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教师和学生一起找点(6 ,-4)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完成了由“数”到“形”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过程,从两个侧面渗透了数形之间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丰富了数学活动的内涵.

3.3 创设情境,玩中求知

创设情境,玩出兴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过程中,肯德基搬迁的情境,形象地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的衔接,使新知识的产生显得那么的自然.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发了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觉得数学有趣有用,从而兴致高涨.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运用知识的同时,探索得出新知识.在此过程中,也使本课容易出现的易混淆概念(横坐标、纵坐标、坐标原点、四个象限)得以澄清.

全员参与,玩出广度.我们巧妙地利用韩信点兵这一历史故事,与学生共同从外景回归到教室,在教室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首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坐标,旨在让学生练习

由点定数;接着让学生检查同桌同学找的坐标是否正确,以便让学生学会

由数找点,其中贯穿着点的平移与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试着报出几个相对简单的整数坐标点,让被点到的同学起立,这样的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参与其中,从而玩出广度.

由浅入深,玩出梯度.从由教师当“韩信”到由学生担当“韩信”;从坐标为

篇9

在上课时,假如你发现学生走神,做些与教学无关的事,甚至影响别的同学,导致课堂出现骚乱等情况,你会怎么做呢?俞正强说,以前他的做法就是把不好好听课的学生模式化地训一顿!

这样训多了,别说学生意见大,就是俞正强自己都觉得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后来,俞正强尝试过跟学生做约定,希望能通过“一人违规,全部受牵连”的“连坐法”来达到“令行禁止”的目的。没想到,俞正强刚为这个“妙方”沾沾自喜没多久,就有学生抗议了,有一个学生甚至在交上来的作业本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能让他(注:影响别人的同学)忘记吵,算你厉害!

在发生这件事情之前,俞正强对教学的认识是“讲课是老师的事,听课是学生的事”。可在与学生沟通后,俞正强却发现,很多学生认为之所以自己听课不认真,是因为老师讲的课不够吸引人。那么,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如何从控制学生听课转变为吸引学生听课呢?喜欢思考的俞正强开始了教学方法的探索。

通过不断地反思与总结,俞正强得出了一个认识:要避免学生上课“搞怪”,一要做到让学生喜欢自己,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课,很简单,就是老师要多听听学生的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对此,俞正强给记者举了这么一个案例: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9+6”这一内容时,按照新课程理念,执教老师在方法的多样化上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课堂效果。但在“方法择优”这一教学环节上,问题出现了:

方法一:9+6 方法二:9+6

=10+6-1 =9+1+5

=16-1 =10+5

=15 =15

执教老师希望将“方法二”作为本课时择优的指向方法,于是就问学生: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学生回答是“方法一”。执教老师不甘心,又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在强烈地表示了自己的倾向性后,再次问学生喜欢哪种方法,没想到学生的回答还是“方法一”。这让执教老师很是困惑。

俞正强说,这是因为执教老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其实,学生对方法的选择有他们的道理:“9+6=10+6-1=15”,基于的是学生生活中不断经历的“有借有还”的经验;“9+6=9+1+5=15”,是基于生活中“有拆有补”的经验。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有借有还”的生活经验十分丰富,而“有拆有补”的生活经验相对缺乏。因此,学生本质上会更喜欢“9+6=10+6-1=15”这种方法,尽管它不是教师所认为的最佳方法。

从以上事例就可以发现,学生生活中关于“借橡皮还橡皮,借钱还钱”等生活小事,已经为数学学习做好了准备。这种“准备”就是经验,经验中所蕴含的数学模型支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所以,如果要让学生喜欢“9+6=9+1+5=15”这种方法,教师应该做的不是讲道理,而是让学生们多玩一些拼积木、剪纸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弥补学生生活中极少经历“拆补”事件的缺陷,从而形成关于“拆补”的经验。

俞正强认为,数学这门课程,知识点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在小学数学阶段,这种关联性,往往表现为生长的特质(就如同种子,它的特质就是生长)。这种生长,有时候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所以,要实现教学生动化,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

例如执教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这一课之前,俞正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了解到很多学生想不明白生活中的比与数学中的比有什么不同:比如为什么竞赛中的比分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数学中的比的前项、后项特别是后项不能为零呢?为什么比分中的前后项互相调换二者的位置就可以说得通,而数学中的比却不能调换位置呢?对此,俞正强觉得如果不给学生上一节“准备”课,不给学生疏通生活中的一些疑惑,想让学生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很牵强,甚至可能会对老师的“填鸭式”教学很反感。

上“准备”课时,俞正强这样导入:“你在生活当中有没有看到几比几的现象啊?”这时,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但俞正强没有提问那些举手的学生,而是“逮住”不举手的学生问:“你在生活中真没见过几比几的吗?”学生摇头。俞正强又问:“那么,你有听说过吧?”学生还是摇头:“从没听说过。”俞正强又追问:“你确定没有见到过也从未听说过?”学生就说不记得了。这时,俞正强就笑着说:“生活中的比非常多,你只是一时不记得而已,现在我们请其他同学先来回答,唤醒你的记忆好不好?”

当其他学生站起来回答“我见过足球赛中有2∶0的现象”时,俞正强注意观察刚才没举手的那个学生的反应,一看到该生举起了手,就示意他站起来回答,当该生说出他见到过篮球赛上出现1∶0的比时,俞正强一句幽默的“很棒!你这1∶0的比分好惊险呀”让全班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有了这样一种友善、和谐、幽默的氛围,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被激活,话匣子打开了,学生从谈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的比分,到考试分数、盐水比例、美元兑人民币的比率,甚至到做饭时放米与水的比例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和生活经验,俞正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请你从以上的比中找出它们的差别或者是相同的地方。在畅所欲言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明白了生活中的比有汇率、比例和比分。这时,俞正强又提问:“比例与比分有什么区别?比例与汇率又有什么区别?”因为是基于生活经验的认识,学生很轻松就能总结出:比分是两个并列的整体,而比例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比分是衡量竞赛双方分数用的,比例是讲份数的……俞正强及时抓住学生这一认识,追问:“分数和份数有何不同?”经俞正强这么一问,学生进而把注意力关注到比分和比例这一知识点上来,再通过俞正强的提示:假设盐水的比例为1∶2,那么,一克、一杯、一瓶、一桶、一吨盐,其相应配的水的比例就是两克、两杯、两瓶、两桶、两吨……

如果不是亲自听了俞正强的这节“准备”课,记者真不敢相信六年级的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会如此丰富,懂的东西会如此之多!也许这是因为俞正强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把学生肚子里有的经验慢慢“捞”出来,而不是往学生肚子里“塞东西”的缘故吧。

关注学困生

尽管学生已经开始喜欢听自己的课了,但在教学中俞正强发现,总有个别学生成绩跟不上。于是,俞正强就想:同样是听一个老师讲课,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这些困难是怎么发生的呢?有了这样的思考,俞正强就非常注意关注学困生。

有一年,他新接教了一个四年级班,发现有一位学生这样解一道题目:××牌52型拖拉机,一天耕地150公亩,问12天耕地多少公亩?这位学生的解答是:52×150×12=……俞正强就找她问话:

“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列式?”

“老师,我错了。”

“好的,告诉我,你认为正确的该怎么列式?”

“除。”

“怎么除?”

“大的除以小的。”

“为什么是除呢?”

“老师,我又错了。”

“你说,对的该怎样呢?”

“应该把他们加起来。”

从这个学生的回答中,俞正强知道这位学生是在瞎猜,只要老师重复问一句,她就习惯性地说自己错了,接着拿另一种计算方法来搪塞。显然,她没有学会分析,她知道加减乘除肯定有一种是适合这道题目的,这种情况也是在许多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中常见的。见此情形,俞正强对她说:“我们换一道题目,比如你每天早上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俞正强认为这道题目她应该会做,其结构与前面的题目一样,都是每份数、份数与总数的关系,引导她迁移一下就可以了。没想到这位学生却说:“老师,我早上不吃大饼的。”“那你吃什么?”俞正强希望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导入正题。学生说:“我经常吃粽子。”俞正强窃喜:“好,那你每天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没想到学生答到一边去了:“老师,我一天根本吃不下两个粽子。”俞正强一愣,但还是耐心引导:“那你能吃几个粽子?”学生很认真地说:“吃半个就可以了。”俞正强笑了:“好,那你每天吃半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学生马上回答:“两个半。”见学生答得既快又准确,俞正强很是欣慰,追问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就说:“很简单啊,两天一个,5天就两个半啊!”

通过交流,俞正强知道这名学生对学过的小数乘法能够脱口而出,问题出在认知方式有误,在思维上需要训练。由于很多学生的学习是从生活经验开始的,养成了生活型的思维习惯,而在学习数学时,需要培养数学的思维习惯,部分学生却仍然保留着生活型思维,所以学起数学来就会产生困难。就拿“每天吃两个粽子”这一案例来说,有的学生首先会想:这可能吗?而有的学生首先会想:这是每份数。前者是一种极生活化的思考,关注材料的合理性;后者是一种数学思考,将材料抽象为一个“量”,从而进行形式化的演绎思考。案例中这名学生的问题就在于数学思考的方式尚未建立起来,需要一个特别的辅导。找到了该生的症结所在,俞正强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辅导。后来,在学习分数应用题的时候,该生学得十分顺利。

事后,俞正强总结,学习困难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大多数学生完成小学数学的学习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如果学生学习发生了困难,一定是某个地方的准备出了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与学生对话去找寻问题的节点,只要节点解决了,困难也就解决了。

教师不是教书匠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很多小孩子小时候爱问问题,长大后却不爱提问了。这是为什么呢?”俞正强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他弄不明白“高兴”和“快乐”有什么区别,于是,就拿着这个问题去问老师。

第一位老师是这样回答他的:“你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呀,就回去查字典,把他们的意思弄懂,然后对每个词的意思抄上5遍,这样你就明白了。”小朋友抄写5遍之后,还是不明白,于是又带着问题去问第二位老师。

第二位老师说:“小朋友,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老师现在解答给你听。高兴就是愉快、兴奋,是一个人带着愉快的心情做某事;快乐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快乐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快乐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快乐是一种持续的状态。”

第二位老师的解释似乎很浅显又好像很深奥,让小朋友觉得云里雾里,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又跑去问第三个老师。

第三位老师是这样引导他的:“小朋友,在家里你最喜欢谁呀?”“我最喜欢外婆。”“你为什么最喜欢外婆呀?”“因为小时候是外婆把我带大的,直到我读书后才离开外婆。”“那离开外婆后你想不想外婆啊?”“想!”“如果你想念了很久的外婆忽然有一天来到你家,你打开门后一眼就见到了慈祥的外婆笑眯眯的脸,你的感觉会怎么样?”“我会很高兴!”……

俞正强告诉记者,三位教师的回答,体现出的是三种不同的教师角色。第一位老师属于工匠型的,他只懂得“告诉”学生,还美其名曰已经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殊不知,他的做法给学生带来了体力上的负担,学生可能会因为害怕去承受这种负担而放弃再向老师提问;第二位老师是学者型的,他给学生的印象是“很有文化,很有思想深度”,却让人无法领会,给学生徒增了心理负担;第三位老师才是真正的教师,因为他与学生进行的是心与心的交流。由于学生与老师交流时没有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负担,在今后遇到问题时肯定乐于向第三位老师提问。

俞正强告诉记者:“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重视教师的专业研究是多么重要。”他认为,教师只有往专业化方向发展,才能够体会到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快乐。应记者要求,俞正强给正在成长的青年数学教师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关于数学教学专业方面的建议。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时间占有的结果,时间有“量”和“序”两个属性。从量上看,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用于专业思考;从序上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青年教师在教学初期需要花力气去培养一个优秀教师所应有的教学习惯。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去钻研教材,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材,积累属于自己关于教材组织的经验。对教材解读比较熟练后,重点转移到对学生的研究上来,体会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材料的不同感知。如此螺旋前进,数学课堂教学在“术”的层面上就会获得不断进步。如果青年教师想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可以找自己身边比较喜欢的老师做师傅,这个自己喜欢的老师不一定是名师,只要他在学生中有口碑,在老师中受欢迎即可。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还应该时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要想快速成长,不可能只拜一个师傅,应根据自己不同的成长阶段拜不同的师傅。俞正强认为,青年教师拜了师傅后,教学习惯就有人提点,一些困惑就会有一个亦师亦友的师傅讨论和提醒,自己的专业进程会得到促进。

第二,关于教师的个人修养方面的建议。现在,不少教师教学质量不佳,教学生活质量不高,师生关系紧张,教学倦怠感加重,究其原因,多是因为不修师德所造成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行善”,没有好的师德做支撑,教育工作会进行得十分困难。较高的师德修养,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善自己的教学生活的质量。

篇10

教研教学工作总结

二零一九年七月五日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教学总结

本学期来,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和有关教研教学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校现有的实际情况,我校能认真执行并贯彻实施,长期以来,全面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在抓好常规教研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认真地搞好校本教研的工作,建立建全有关教研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并切实实施,通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在全校教师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各方面都取得了正常的发展。

一、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能严格按照上级的各项规定规范办学行为,认真执行省的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课程的设置并开足课时,严格按照统一的作息时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大课间和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也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开学初,结合上级有关教研教学的工作重点和计划,学校在及时召开各教研组会议之后也相应制订了本校的教研计划、班科组计划和各项常规管理的制度并贯彻实施。

二、教学自查情况

1、教师任课情况:

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在安排教师任课时,少部分进行了适当的小循环和调整,其他基本保持稳定不变,确保让教师们在熟悉和掌握教材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任课方面,学校行政没有出现无任课的现象,都亲临教学第一线并担任中高部的课程教学,校长任六年级科学并负责安全工作;教导主任主抓学校的教研教学工作,任三年英语;政教主任任任四年级的数学并负责后勤工作,总辅导员仼五年级数学,负责统计的工作和资料的整理及档案工作,全校教师齐抓共管,齐心协力,为逐步提高全面的教学质量而奋斗。

2、批改作业和质量评价情况

全体教师都能认真完成各人的岗位职责,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出现马虎应付的现象,认真布置较有针对性和适当的作业,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都非常认真批改,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能给予辅导,做到因材施教,按时对学生进行质量评价,每次评价之后都能进行认真讲评,对学生多釆用不同的鼓励方法,整体的作业都比较整齐、规范,作业量足,学生书写认真,格式符合要求,作文都有眉批总批,对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能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业都有注明周次和日期。

3、备课和教学方面

学校能根椐上级的要求,成立各科的备课组,全校教师都积极参加镇和片的集体教研教学活动,认真备课,编写教案,教案格式符合要求,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准备充分,课堂结构合理严谨,精心做好每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教案都较有实用价值。

4、教研教学活动及取得成果

各教研组都能认真制订教研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教研教学活动,每个科组都根据区有关教研教学活动的规定,做到参加活动的教师都有签名,有中心发言人,有时间和活动记录,各组都主动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主动上好公开课、优质课和主题班会课,本学期,我校有25位教师举行了校性公开课,所有的公开课都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学校根据有利条件,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很多学生都积极参加,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相应提高了。自开学至今,我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性竞赛活动,在开展了“阳光教学活动周”,每个科任都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听课和评课,学校也相应开展了唱歌比赛、跳绳比赛、书画比赛、象棋比赛、英语书法比赛和一二年级的拼音及速算赛等,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为参加镇和区的竟赛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在各项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都给给予表扬和奖励。本学期,我校经常性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的教研教学活动,全校教师都能积极参加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和各教研活动小组的备课和听评课活动,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校经常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听课节数都达到要求,所有听课教师都有听课记录,听课记录里面内容齐全,有简要的评课,从而起到了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5、学科竞赛情况

学校经常开展各项校性竞赛活动,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学校每次都对获奖学生给予奖励,对未能获奖的学生也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在每次县、镇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中,我校相关的老师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组织选拔赛,争取时间对参赛学生进行无偿的辅导,洪丽萍老师辅导学生参加镇四年数学竞赛,2人获奖,许佳南,许雨诗同学的作文在《教育周刊》发表,许玮琪同学的作文在区获奖。受学生家长和全村干群的好评。

三、努力方向

篇11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3-0043-03

【作者简介】李加庆,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中心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0)。

班级授课制以公平、经济、高效的育人模式,为社会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至今仍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关注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书本知识学习,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关注教的共性,忽视学的个性等等。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班级教师”应向“年级教师”转变,并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展了一些尝试――教师走班教学,即学生、教室不变,教师到同一年级其他班轮流教学。教师的教学对象从单一的相对固定的班级,扩展到整个年级,而学生面对的教师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

一、“年级教师”走班上课的价值

1.有利于发挥每个教师的专长

教师在教学生涯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及特点,以数学教师为例,有的教师数感特别好,擅长计算教学;有的教师空间观念强,有助于图形与几何教学;有的教师逻辑思维能力不一般,教学解决问题得心应手。“年级教师”走班教学能够使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并在教师团队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不仅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且促进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2.有利于提升教师能力

“年级教师”走班教学,使教师有相对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做教学研究。教师选择一个研究专题,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节课入手展开研究,前一节课留下的遗憾与不足,可以在后一节课弥补。由点及面,教学研究不断深入下去。再者,教师实行走班教学,学生不同,课堂教学的生成就可能不同,这对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学策略的选择能力等,又是一次极好的锻炼,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3.有利于全面地培养学生

教师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教师是相对固定的,他的教学特点、思维方式也是相对不变的,势必会造成学生固定、单一的思维方式。“年级教师”走班教学使学生接受不同教师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时,“年级教师”走班教学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教师,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学风格、教学策略,从而保持对课堂的新鲜感,激发学习的热情,增强适应能力。

二、“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实施路径

我校数学学科在各个年级逐步开展了“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尝试,主要通过以下三条路径来具体实施。

1.小组实验课

“以课代训”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每学期要求教师在校内上一节有质量的小组实验课。“年级教师”走班教学借助小组实验课这一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走班教学的实践中来,促进专业化成长。

(1)制订方案。“年级教师”走班教学是在分管校长领导下,在教务部门统一安排下进行。学期初,教务处制订出相应的校内小组实验课实施方案,方案中对整个活动的目的意义、策略方法、活动安排等做出详细说明。各年级教研组根据教务处实施方案,在教研组长带领下,制订本级部校内小组实验课活动计划,注意与其他年级时间上的协调,避免撞车。

(2)精心选课。选课以教师自己的发展规划为指导,在教研组内讨论进行。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可以确定一个研究专题,以确保研究的专一性、实效性,还要注意参照本学期教学进度,协调好各自的上课时间。最终形成学期实验课安排表(如下表)。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实验课安排表

(3)组内研课。研课时间由各年级组自主确定,每周教备活动时间、课间、周末、节假日都可进行。研课时,先由上课教师进行说课,重点阐述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等。组内教师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教学经验,谈一谈各自的想法。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4)轮班执教。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选课靠前的教师先行在本年级各班依次执教,每次执教,本年级教研组其他成员均须参与,执教完后大家及时提出意见与建议,肯定优点,提出不足。在一轮又一轮的试教中研讨产生问题,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中改进教学设计,最终达到全组成员共同提高的目的。

例如,五年级(3)班老师在(1)班执教《公顷的认识》一课时,由于课前没有做学情调查,孩子们对学校操场的整体认知还显得欠缺,造成对“1公顷”实际大小的理解达不到预期效果。接下来其他班的教学中,这位老师特意安排学生课前注意观察学校操场,实际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校内展示。校内展示即对全校教师上展示课。校内展示时间可以根据执教内容的教学进度确定。经过多轮的试教、研讨修改、再试教、再研讨修改,教师对本节课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重难点的把握、课堂生成的掌控、教学策略的选择等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此基础上安排校内展示,既是展示教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新认识,又是对团队阶段性工作的一次汇报。

2.名师引领

名师是一所学校的珍贵资源,他们有着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对教育教学有着独到的理解,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有效开发并充分利用好这一优质资源,发挥名师的辐射功效,有助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青蓝结对”一对一。学期初,我校就根据计划搞好名师与青年教师的“青蓝结对”签字仪式,对师傅和徒弟的职责做出明确要求。师傅除了在教学业务上给徒弟做出指导与示范,还要进一步引领徒弟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使徒弟的成长目标化、规范化。实行“年级教师”走班教学后,师傅要以徒弟的个人发展规划为依据,指导徒弟确定课题、设计教学、试讲、磨课;徒弟则须结合本学期的设定目标以及目标的达成度,做一个清晰的总结与反思。

(2)“研讨沙龙”传帮带。利用每周的教研组活动时间,名师牵头组织研讨沙龙活动。可以邀请校级领导参加,也可以邀请其他年级的骨干教师参加。每次研讨沙龙都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围绕教师确定的研究专题以及当前教育教学热点问题来定。

(3)“课堂会诊”找问题。成立名师磨课团队,在校小组实验课活动中,磨课团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听课把脉课堂,分析课堂;通过评课诊断病因,对症下药。通过不断的试讲、研讨、再试讲的过程,逐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4)“教学展示”促提高。执教示范课、展示课是发挥名师辐射作用的重要形式。名师的课堂往往充满着智慧,蕴含着思想,是他们才华的结晶、素养的体现。名师既可以在本年级执教,也可以跨年级引领,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自己已有的教学资源,在做好引领的同时,也使学生受益。

3.教学竞赛

教学竞赛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与水平的关键场合。竞赛磨炼人的意志与品质,磨炼人的气质与秉性。就赛课而言,赛前准备阶段,也是推行“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重要时机。

以我校教师参加2013年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的过程为例:

参赛教师是一位具有多年数学教学经验的老师,推理能力与空间观念强,基本技能扎实,才思敏捷,对课堂细节的处理比较细致。针对个人教学风格与特点,选定课题――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接下来,参赛教师充分熟悉教材,撰写教学设计,精心制作课件和教学具,进行试讲;磨课团队全程参与,及时组织研讨,肯定优点,找出不足。试讲中发现的问题在下节课进行改进,直至在本校六年级所有班级依次执教完毕。为进一步提升教学品质,在区教研室的协调下,参赛教师分别在区内其他学校通过“同课异构”“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等活动,进一步进行打磨;在市教研室的组织下,又参加了市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同课异构活动。

不断地打磨、研讨,不仅使执教者本人,也使得参与其中的其他教师对这节课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学生也受益匪浅,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资源。同时,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特质传扬到了全区、全市乃至全省,从这个角度来讲,“年级教师”的影响又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三、实践成果及反思

“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实践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校现有数学学科教师36人,其中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2人,市“333”工程名师5人,市小学数学基本技能比赛一等奖7人,市首届教师“教研写”大赛一等奖5人。我校数学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核心期刊、主流期刊发表文章100多篇,在省“教海探航”“师陶杯”论文比赛中屡获殊荣。

学生对数学学科教学中“年级教师”的出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五年级孩子的调查问卷显示:96%的孩子表示乐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95.2%的孩子表示希望这种教学方式以后能够延续下去,92.3%的孩子认为课堂教学品质与效果得到了提升,98.5%的孩子表示对数学课堂产生了兴趣。他们思维活跃,实践操作能力强,在历次期末质量检测中成绩均居全区之首。我校毕业班小学数学学科综合评估总分连续三年全区第一。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结合新时期要求,我校提出“做完整教育,促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们通过“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实施,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走方式,引导教师思考、实践、再思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以及办学品质。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认定为省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基地学校、省教科院教科研基地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联盟学校。

关于“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研究时间短,可参考文献不多,能够借鉴的实例更少,所以目前仅停留在实践操作阶段,相关的制度建设还不到位,理论指导还较欠缺,很多细节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如教学进度协调问题,作业批改、评讲问题,后进生转化问题等。我们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和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张万祥,万玮.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