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15 13:47: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公德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公德论文

篇1

2大学生公德缺失原因的分析

首先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90后,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父母对孩子的宠爱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并且社会责任感降低。经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这样的孩子走入大学校园,很难适应大学生活,遇到集体活动表现得不够积极,集体宿舍里表现得孤立、格格不入。经常被称作有个性一族。这种社会意识、集体意识薄弱的群体在走入社会后也经常表现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不强。其次,学校对学生公德的培养欠缺,长久以来的教育体制中,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道德教育。学生进入初高中后,这一点更为明显。曾在2009年,湖南省一私立中学下晚自习后发生踩踏事件,8名学生遇难,26人受伤。这一事件在向我们说明学校的教育中欠缺了对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在公共场合,楼道里行走要靠右通行,缓慢通行不推撞,互相谦让不喧哗。在学校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也更多关注成绩,最终能否考入理想的大学是由成绩决定的。而在大学开设的两课中,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生旷课、课上不听讲等现象屡见不鲜。认为思政课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其他认真听课的学生也往往是知而不行。例如课上讲到要爱护公物,课下就有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的。所以说培养社会公德的意识并没有落实到践行环节。所以在学生心目中考试始终是划分课程重要程度的唯一标准,这是长久以来教育体制遗留下来的阴影。再次,社会上不良环境影响。大学生在年龄上进入成年人行列,但是在思想意识上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大。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出现形形的不分美丑、善恶现象。例如金钱至上、权钱交易、制假造假等等丑恶现象,它使得大学生容易走向功利化、世俗化。大学校园经常看到四六级替考、卖答案、毕业论文等广告。这些背离诚信、亵渎知识的行为在诱因着青年一代。势必对其社会公德的养成起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后,信息时代网络的冲击。在信息时代极大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生活空间由现实社会已经扩展到了虚拟空间中来,当代的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作业、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很多情况下不经过独立思考,直接到网上抄袭。网络聊天、购物、冲浪游戏占据了个人大部分生活空间,在一个没有严格制度约束的自由空间里,道德主体需要用自律意识去约束自己的言行,可是对于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却缺乏明确的道德判断标准的主体来讲,自律意识显得那么薄弱。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沉迷网络、欺骗、制造谣言、浏览等等行为。

3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手段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社会公德是衡量其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自我价值,而在于他的社会价值,这一点不仅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更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要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德意识。笔者认为高校尤其是思政课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站在前沿阵地笔者也试图探索出能内化道德行为意识,外化道德行为习惯的一种模式,从根本解决问题。

3.1教与学结合,注重细节

高校开设“两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门课程站在理论前沿,对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具有战略优势,高校要抓好时机,利用教的优势,培养学的兴趣。主要体现在课堂的教学环节,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站稳大学生思想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培育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要选取真实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例如在讲授文明过马路时,选取中国式过马路的惊险片段播放,以此加强学生对社会公德的敬畏意识。让教与学间有结合,让学生体会学的必要性、紧迫感。所以要抓住教的细节,切忌过粗、过于形式化的泛泛而谈。文明出游、餐桌礼仪。握手礼仪、水电资源的合理利用、助人为乐等等教学环节。尤其要强调对细节的关注。

3.2信与守统一,坚守信仰

在社会生活中,当面对道德困境时很多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困惑,例如当问道“有老人路边被撞倒,你是否敢扶?”时,大家会联系到2008年彭宇案,大学生扶老人被判赔7.9万元。同样在2014年,发生在武汉街头,一老人骑车摔倒手骨折,“最美女生”勇敢扶起。所以善恶美丑的鲜明对比更有利于锤炼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要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活动,用人们信服的榜样进行引领,用令人敬仰的模范先进示范,形成见贤思齐、尊道尚德的浓厚氛围。使大学生群体坚信社会的道德主流是向善的,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坚守。提高其道德信仰。

篇2

    本研究的核心是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问题。各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表明,学校社会工作要发展,其重要前提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内部行政系统的认可与支持,找准学校社会工作在教育体制及学校内部的学生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问题。在80后、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的今天,大学生的问题日渐多元化、复杂化和棘手化,传统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学生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的分析表明,高校现有的学生工作体系的表现差强人意。不仅学生对学生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从业人员本身也普遍存在着工作压力大、成就感缺乏、对职业前景悲观等严重问题。相比而言,学校社会工作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使得学校社会工作在解决日渐复杂化的大学生问题时,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更有针对性,也更能适应解决特殊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功能和方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学校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因动机缺乏而导致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习...更多动力不足、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漠等,而学校社会工作针对的则是个体因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特殊需要。两者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其目的都是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栋梁之才。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既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有助于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其结果是双赢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通过大学生成长服务共同体的组建,来实现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创新。其方案构想是,将现有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中的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社团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独立出来,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整合,共同组建以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为统领的服务与辅导体系。这一体系与现有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和管理体系联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和长期并行的“协调合作模式”,从而搭建起既符合社会工作理念又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高校学校社会工作运行模式。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两大系统并行运作模式,即以学校社会工作为统领的服务辅导系统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管理系统的协调合作模式,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第二,提出了构建“金字塔型”高校学校社会工作梯队的设想。专家顾问负责专业指导,专业社工人员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专业服务,而兼职人员主要由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和辅导员构成。第三,提出了在新时期推进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双赢”模式,从而使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既能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又有利于增强现有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活力。

篇3

二、后工业社会对工业设计师能力的要求

在后工业社会中,设计师将面对资源紧张、信息泛滥、情感疏远等社会与生态问题,需要将设计从“产品为中心”转变到真正“以人为中心”,设计对象也将从“物品”转向“服务”。因此需要建立一种较以往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具广度和深度的设计思想。后工业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需要通过设计将高技术与高情感相融合,因而迫切需要使世界变得温暖的设计人才。这种人才应具备真、善、美的素质,它们分别代表着设计的三个方面,即科技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设计需要兼顾科学、道德与美学,唯此才能造福于社会。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树立设计的全局观,不能将自己的工作仅定位于艺术造型这一较低层次的设计,特别在以人本主义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后工业社会,造型仅仅是设计的一个环节,而前期的设计调查对于设计来讲则非常重要,只有进行细致的设计调查,设计才能“对症下药”。此外,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美观因素外,可用性因素也必须加以考虑,使设计既美观又实用,给用户以良好的体验。

三、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课程设置工业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其涉及艺术学、工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设计类的学生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并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将其进行有机整合。从后工业社会中设计师应具备的真、善、美三种基本素质出发,可将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划分为工程类、人文类、艺术类三大模块。工程类课程的设置面应比较广,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各种工程知识,在此基础上思考技术与人的关系,怎样将其与设计相结合。工业设计专业工程类课程的设置除了材料与工艺、结构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以外,还应包括移动互联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人文类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使学生能从社会的宏观环境出发,发现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使设计能满足人的需要,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后工业社会中,老龄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设计。工业设计专业应设置的人文类课程有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艺术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使设计作品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势。设计是一种实用艺术,并不是纯艺术的个人表现,设计师应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工业设计专业应设置的艺术类课程,包括造型设计基础、设计色彩学、设计美学等。

(二)理论教育移动互联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后工业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爆炸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多个渠道,如慕课(MOOC)、网络论坛、微博等对所学的专业或课程有较好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势必发生变化,不能再完全沿袭以往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互动,教师的职责将更倾向于引导者和组织者,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设计类专业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任课教师必须对课程有深入、全面、系统的认识,必须时刻把握学科发展前沿信息。

(三)实践教育在后工业社会中,设计将由专业设计师的工作向更广泛的用户参与演变,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参与的创新设计将会日益受到关注,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设计创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设计的成功与否将更多地由用户来决定。在此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如课程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等时,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把握社会热点,并从设计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寻求设计切入点。此外,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走入用户的世界,认真研究用户的生活形态和行为习惯,使自己的设计能够融入更多人性化的东西,给用户以良好的体验。只有这样,设计才能为用户所接受,才能为社会所认可,才能产生市场价值。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认为设计学院将会成为未来的商学院。

篇4

二“咨询建议、参与决策”。

公共服务部门不只是信息的采集者,更要为其他社会团体和公众及时提供信息,同样还需要参与到公共决策当中,这不只是体现了民主决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来说,我国需要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本土化理论的研究,培养有关人才和学者,对于具体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提出可靠的参考意见和具体的、科学的、可行的实施方案与服务计划。好比产品推广,只有产品质量好,市场销量才会高;也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才会增加社会工作的“品牌知名度”,打破人们对社会功工作的传统的质疑态度,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专家学者实践中逐步建立完善适应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实务理论。

三协调关系、联络感情。

首先,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助于协调社会组织内部的关系。一个良好的公共关系不只是针对公众或社会而言,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更有利于组织的稳定团结和各方面工作的展开,畅通组织内部沟通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公共关系有助于协调组织外部的公众关系。协调好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等公众的关系,能为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社会工作组织来说同样需要协调各方关系。就外部关系而言,社会工作组织需要协调与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获取更多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此外社会工作者也需要努力疏通受助者与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逐渐的从内心接受社会功能工作;同时对于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组织要做好反馈工作,对于经验和不足要及时总结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篇5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社会传播现象。由来已久。早在时期。人们就把“抵制日货,请用国货”的标语刷在墙上和印在火柴盒上,传播抗日救国的思想,号召人们使用国货。解放初期,徐百益先生为配合抗美援朝,制作了幻灯广告片《志愿军在朝鲜》,为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还先后编制了普选、爱国卫生、婚姻法等广告宣传幻灯片100多套,供全国各地放映宣传。党的后我国广告业复苏,1984年由《北京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晚报》等几家报纸联合主办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赞助宣传活动。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了我国第一则经过专业创作的电视公益广告“节约用水”。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在每晚黄金时间里播出的“广而告之”公益广告栏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1996年9月全国开展“中华好风尚”主题公益广告活动。推出了大量宜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广告作品。1998年夏天,全国人民上下齐心抗洪救灾期间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公益广告。在抗击非典的行动中,公益广告同样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

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生和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呼唤的必然产物。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来创造性地解决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问题,这就是公益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我们希望通过公益广告来塑造国民的文化性格,以构建起一种适应今天市场经济需要的思想文化品德。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公益广告应该是:面向社会广大公众。面对现实时弊和不良风气,通过短小精悍的广告形式、极其特殊的表现手法。激起公众的欣赏兴趣,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为目的的广告宣传。

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大多数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和有住房了。一方面,在消费观念上,人们有了更多的现代意识,讲究科学,祟尚时尚,追求情趣,注重文化品位,体现自我价值。从另一方面来看,金钱以其巨大的震撼力,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深刻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世界。造成人们心理的失衡和行为的不适应,也导致一些人的举止不当。所有这一切。使我们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使许多人心态失衡、行为失控。在这种形势下,公益广告怎样才能把精神信息传递给受众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过程中,公益广告还起着提倡社会公德。引导和培养人们的道德感、义务感、责任感。进而帮助人们确立一种新的价值观的作用,并且按照时代的要求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激发人追求美好舒适的生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既是艺术的创造,又是文化的创造。凝聚着对社会生活的评价感受、理解。它所呈现出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能够使大众在感受或欣赏设计作品时得到熏陶或影响。通过公益广告的宣传,把思想、意识、政治、信念、道德、纪律等信息传递给受众。在提倡社会公德,呼吁文明进步、推动知识创新、科教兴国、弘扬爱国精神各个方面,发挥其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广告事业已是方兴未艾、蒸蒸日上。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简短易懂的广告形式,来提倡一种社会公德,唤醒一种社会良知,树立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敏锐地提醒和规劝公众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来改善我们周围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经济繁荣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就成为它的首要任务,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种影响力首先来自公益广告的真实性、可信性,让受众真切地感知到这是真实的。就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生活中的事实,这种心理的认同感,来源于它的贴近生活。《控制人口,刻不容缓》、《为了你和大家的健康,请停止吸烟》等一系列经过多重取舍、提炼、概括、加工之后再现的公益广告。既保持了生活的“原汁原味”,又能引导观众对生活做出规律性的认知。让人们领悟:什么是过时的、荒唐的东西,应该抛弃;什么是新的适时的、得体的东西,应该学习、力行。从对这些广告的品味中,让大家去正确地理解人生,领悟人生真谛。感受到我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厚谊。

公益广告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它的社会公益性,“公益”通常是指广大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当一个人的行为损害或危及了别人的利益时。即侵犯了公众的利益。公益广告始终把目光盯住人自身的完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上开掘主题。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倡导新风。

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应该是社会个体成员通过良好的系统的教育,学习人类社会通行的行为规则,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善良的人。如“希望工程”系列广告、为残疾人献爱心系列广告等,都旨在正面提倡个体的文明修养,对社会的责任感、义、务感、对社会秩序的自觉遵守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相互尊重与温情、良好的社会风尚等,这样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个体与社会的摩擦和对抗,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如在许多对义务献血的宣传中,有一句话是:我不认识你,但我要谢谢你。一句朴实无华。返璞归真的话语。却是一种至真至纯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一句广告语,深入人心,其冲击力和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

公益广告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手段,不是强制的教育。而是通过沟通、劝导、警示等多种方式来影响民众,传递社会提倡的精神和美德。唤起人们真挚的情感。警示公众规范自己的行为,促使人们建立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增进公众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关注,从而得到公众的理解,也有助于矛盾的化解。所以说,公益广告的魅力就在于“润物细无声”,它能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应,使公益广告传播的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影响,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自觉和无意识地接受设计作品的教育和熏陶,对塑造人类心灵,创造人类精神财富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都会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作用,比一般理论教育更强烈,也更持久,起着单纯说教、灌输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篇6

一、如何客观判断城市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进入以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新阶段,城市化战略地位开始凸显。城市化将成为消费主导、富民优先的重要载体。对于广州市来讲,把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首先要客观判断未来5-10年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这里提出4个问题与大家讨论。

1.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是不是一个现实问题?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9%左右,2009年是46.6%。应当说,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快。问题在于,我国的城市化已滞后于工业化。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参照国际经验,城市化率应当在60%左右。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的城市化率滞后于工业化有10-15个百分点。

2.未来5年左右,我国有没有可能开始进入城市化主导时代?其主要标志是,我国的城市化率由46.6%提升到50%以上,也就是未来5年,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我的判断是有可能的。第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历史的拐点。从国际经验来说,人均GDP4000美元左右,是城市化提升的历史拐点。第二,未来3-5年,不要讲东部,连中部、西部的城市化、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豆处在一个较快增长的阶段。第三,中央明确3年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我估计5年左右放开大城市的户籍是大势所趋。由此,城乡一体化将有重大突破。从多方面的情况看,“十二五”时期我国有可能进入城市化主导的发展时期。

3.未来5年,进入城市化主导的发展时期对经济发展方式将产生哪些重大影响?我想至少有3个大方面的影响:第一,促进城市走向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使经济结构调整、就业收入分配等问题开始突出出来。单纯GDP的总量难以解决结构调整、就业、收入分配、资源环境等问题。第二,在这样一个趋势下,初步形成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今年第一季度,消费与投资贡献率仅差0.7个点。当然,这与政策刺激因素及阶段性特点有关。但总体上看,消费主导的趋势开始形成。第三,出口导向向扩大内需的发展。我们需要外需,但是随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变化,作为13亿人的大国需要尽快转到以内需为导向的发展路子上来。

在城市化主导发展趋势初步形成的背景下,广州作为全国重要的大城市,作为广东省主要的城市,它在我国的城市化时代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广州在过去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在工业化主导时代、在追求总量为目标的发展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处在前三位。未来5-10年在城市化主导的发展趋势背景下,广州市在全国发展方式转型中,在珠三角一体化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总体上来说,应当成为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大城市。要实现这个目标,毫无疑问需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二、如何客观判断城市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特殊性

现在的突出问题是,城市化发展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对公共服务功能考虑不足。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特殊性,重要的在于两条:

1.消费主导趋势的形成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促进消费主导趋势的形成。发展方式转型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消费主导的转型主要取决于广大社会成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无论是消费能力还是消费倾向,越来越直接、或者更大程度上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相联系。在澳大利亚蓝领工人发放周工资,到周末餐馆大都很满,为什么?就是他们的社会福利是有法律保障的,可以放心实行当期消费。就是说,安全而有保障的社会福利既能增加消费倾向,又能拉动消费能力。当然,也取决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格局具有特殊性。拿广州市为例,我看到这个数字,广东2007年城市化率,城市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是82.17%,但是服务业只有58.4%,而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只有47.9%。仅从这个数字看,广州市的结构调整是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说来,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的时候,服务业的比重大概在65-70%左右,城市化率和服务业的比重大概是相等的。

在城市化时代,服务业的发展比重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联系日益密切:第一,公共投资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投资是拉动服务业增长的重要投资领域。广东省提出到2020年有近2.5万亿的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这个巨大投资,是拉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这个投资带来什么呢?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型、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的发展。这个转型将直接拉动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竞争力。由此来看,在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市化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是其他方面的作用难以取代的。

三、如何客观判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

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从三个视角来讨论。

1.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从材料中看到,去年广州市开发区6项主要指标在全国开发区总排第一,但在区域内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滞后,造成开发区“一边是欧洲,一边是非洲”的现象。现在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我想很快会改变这种局面。由此,我想广州市的城乡一体化是不是应当取决于两个大问题:第一,有没有可能通过广东全省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来加快推进广州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其中,农民户籍和土地因素联系在一起,现在户籍问题的背后是土地因素和社会福利因素在起作用。社会福利因素在促进城乡一体化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如果社会福利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有保障的、是可转移的,将会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会促进土地公平、公正的流转。为此,需要高度重视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影响和牵动作用。第二,农民工、外来常住人口能否融入城乡一体化中,能否融入广州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总的思路中谈到将户籍常住人口作为设计规划的意见,这个思路值得进一步讨论。广东省的规划在2020年,把外来常住人口纳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来。珠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在未来3-4年内率先将外来常住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目前,珠三角有2000多万居住两年以上的农民工,而广州可能占了很大的比例。在研究广州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时候,能不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有重要突破,走在珠三角的前面、走在全省的前面。

篇7

首先,我有必要解释一下社会问题这个概念,学过社会学的人都知道,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社会关系失调,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而在工业文明社会中,这个问题更加要引起重视。

梅奥的《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分为两编,第一编为科学和社会,第二编为现场研究。这本书提出了在主要工业活动上如何获致团体合作的问题,它也指出了由于急速的技术进步和因而发生的工人们在工作上经常变动的人事结合所引起的这个问题的日益增长的意义。我们当前社会是一个适应变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团体组织,为了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合作,就需要管理。甚至可以说,我们将有一份如何的工作经历都在一定层度与管理(被管理)密切相关。

在现代适应型社会中,管理对于工作起着很大的作用,而工作(本身亦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全部)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施展才学,实现价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管理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

身处21世纪的我们,处理人事的能力的提高要能跟得上我们在处理技术上的能力的发展,不仅要加强管理,更要促进合作,正如梅奥说的:“我们不能一只脚踏在二十世纪另一只脚踏在十八世纪而得到生活和繁荣。”所以,我们必须合作,努力寻找合作的机会,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上。梅奥在这本书里通过已经进行的实际的工业情况的研究和一个称为霍梭恩实验的更细致的研究指出了同伴搞好关系的愿望,就是所谓人类社会结合的本能,很容易胜过单纯的个人利益和逻辑思考。这两个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普通人中间,甚至在社会混乱的地方,仍然继续存在着人类对合作活动的愿望,而这种愿望是能够为聪明而老练的管理当局所利用的。”

但是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战争年代,我们行政管理的方法全是针对物质的有效供给,却没有对于合作的保持,即团体的协作,即使在特殊的年代这可以理解,但现在已经处于和平的繁荣时代,情况缓和了,但合作的前途却不怎么乐观。我们知道,在一个单纯的社会里,一年和一年之间,甚至一个世纪和一个世纪之间的变动是比较小的。而我们所处的正在发展着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合作的体系,我们要想融入这个社会,就要融于这个体系,这也就是合作的意义所在。

除了合作,还有协调,其实二者本就是相互关联相互存在的。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在物质方面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和成就是十分巨大的。但正是这种进步和成就,使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协调与平衡。

农业文明时代,人们的生存空间单一化,活动范围受限,但却带来了深厚的亲缘关系;在现在看来确实是很落后,低效的生产,但却同时意味着安适自由的生活。而到了十九世纪,一切改变了。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文明变化超常。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人们越来越忙;生活联系越来越淡;竞争越来越大……而这一切,正是缺乏协调的结果。

梅奥认为,工业文明割断了农业社会建立起的固定社会纽带,却没有及时建立起新型的社会关系,于是,人们的心灵失衡了,迷惘了。但其实,现代组织可补偿被工业文明隔断的旧的纽带。

管理离不开协调,协调又离不开沟通,有效沟通是管理中的艺术方法。俗话说沟通是心与心的桥梁,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管理也是要讲究方法的,那种硬性的领导方式已不适用了。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倾听。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管理者需要倾听员工的想法及意见,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更有效地组织工作。适时的赞美别人也是管理中极为有效的一个手段。真正的管理者能够在沟通中不断从知识、心态、能力等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有效的沟通对于管理者十分重要。

霍桑实验的一大组成是多达两万次的访谈,通过一种巧妙并且原则化的有效形式去打开员工们的心扉。

这就突显出了几点沟通的重要性:解除员工心理的负担、积极调整态度和心态。访谈有助于工人团体内部以及和外部(监工或上级领导)相处得更融洽。很重要的一点:访谈增进了工人群体与经理人员之间,实现更好地合作的愿望和动力。与职工交谈,是经理人员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经理人员必须确切了解在企业各个下属组织中职工之间的合作情形以及职工群体对与经理阶层的态度。”

重要的一点是,在梅奥的小组访谈之前,他们有制定访谈原则,以让工人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说出真实的感受……这跟我们所说的情景治疗法类似。

而这样的沟通技能对于管理人员也是必备的。作为管理人员,要与下级保持良好的沟通,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以便树立团队意识。

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管理经营,靠的是管理者能否和员工进行有效地沟通;靠的是这个企业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所以管理者应当充分重视这些,这样一个企业才会蒸蒸日上,才会拥有灿烂辉煌的未来!

篇8

面临的问题。我国工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遭遇挫折,首先,我国工会是以“任命制”或“委派制”为主要形式的,这就造成工会在行使职能中都是对上级负责而忽略会员的利益。长久以来在职工群众中的信任度和权威一度降低,群众基础日渐薄弱;其次,现在的企业中,工会不是必需的组织,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发挥的作用也是微小的,这主要是因为工会干部力量、活动场所、活动经费等基本建设条件没有给以重视,未得到保障[2]。面临的挑战。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我国必须进行社会转型,在转型的非常时期,社会形态、经济体制、利益结构和群众倾向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国社会的转型必然不能面面俱到,会损坏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从而导致众多职工的下岗,深化了社会的矛盾,政府的公共服务会遭受群众的责难,受到质疑。矛盾的不断激化会动摇社会秩序的稳定。现代金融危机的威胁下,我国原有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劳动关系受到冲击,进一步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我国企业的深化改革,使得各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大众对国内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不断加深的观念层次不断加深,思维方式开始转变。从近几年发展来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处于极大的优势地位,经济成分也不断地向着多元化发展,这一变化引起工人队伍的大规模膨胀和劳资关系的日益复杂。可想而知,工会因为工作领域和对象的大部分调整,必须更加地巩固自己,不断求新向上。

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一是健全劳动竞赛动力机制,给予企业发展新生命。发动创新思维,通过积极动竞赛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引起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发改委、财政、劳动等部门频繁接触了解,紧密联系,积极合作,从而激发大量中小非公企业参与各类竞赛的兴趣,从而更加完善竞赛制度,提升活动水准和现实效能;二是健全评先创优引领机制,使得先进模范树立良好榜样,成为导航灯[3]。进一步改善工会的先优评价制度,尤其针对各级劳动模范的评选和表彰工作的建设,发动劳动模范的奉献精神,主动教授技术服务,积极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在企业中加大宣扬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创新和奉献的精神,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提高;三是健全职工素质提升机制,促进职工全面发展。在职工培训方面,精神关注和财力投入要并重,这样才能使得职工培训体系更加健全,并且要建立完善的经费监督制度,使企业培训经费使用情况透明化。把职工的道德素质,爱国意识,科学技能水平的提高纳入考量,给予重视。精心设计服务载体。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党的号召,争创“共同约定行动”、“工人先锋号”,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把创新品牌的打造纳入攻坚工程的建设。工会应该成为职工们的“大学校”,鼓励市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加大培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争取把职工“技能培训、竞赛、晋级”一体化的工作机制融入企业发展中,如有先进操作(服务),则可通过以工人名字命名的方法进行鼓励,推广蓝领人才品牌的建设。要通过推进和谐企业的制度建设使得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更上一层楼,在工作激励和权利约束制度的建设方面给与充分落实,各企业间共同推进合作,协调政府与工会和劳动者三方关系,同时规范各方协商机制,完善劳动关系的矛盾解决机制,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实践相结合。企业制度规划中,要切实的把创先争优机制理论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大带小,如通过大型项目带动经济、大活动推动发展、大平台拉动增长,确保创新活动符合大众需求,取得社会实效。一是面向世界树立新形象,推动经济转型并且升级。近年来,国际形势以及国内经济社会的局面变得日益复杂,企业各机关部门干部职工要适应这一变化,必须提升他们的科学发展能力,企业随机应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备受考验,创新思维的激发,活力的提升有待探索,我们应该大力开展“创新突破建新业、转型发展立新功”的大行动,在市级机关基层工会组织和市级机关部门之间展开竞技,虚心接受合理意见,使得机关干部向服务型人员转变;二是突显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优势,在和谐企业的建设方面,把企业、市级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和接受作风评议的园区工会都召集起来,共同联合,创建利于工会组织发展的长效机制。各企业间加强交流,互相走访,互提建议,敢于对市级机关部门单位提意见,求改善。借鉴外国先进企业的企业名库制度,即在企业名库中不定期的随机进行企业的抽取,对市级机关部门进行计分评价,定期进行跟踪和分析,这样市级机关部门就处于企业的监督之下,有利于其职能的发挥和的服务质量的保障,从而建立群众公信力。

总之,工会组织应该以职工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注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一切因社会转型而引起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甚至转化为机遇。我们需要做的是,注重创新思维,改变原有陈旧工作理念,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工会组织注入新活力,发挥工会组织的强大力量。

本文作者:李强工作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篇9

1.2群众文化的团结功能群众文化活动能起到凝聚社会成员、增强社会团结的作用。在进行群体活动时,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都能被激发出来,使其具备更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团结协作精神。作为一个由多民族所组成的大集体,只有实现了社会成员的共同团结,我们的国家方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当前时期,和谐社会理念在我国被大力提倡,团结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人们在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参与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顾及他人的心理,这样的顾及心理就是团结意识的一种表现,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在人们的内心之中这种团结心理会越发深化,团结他人的美德会就此形成。这就是群众文化的团结功能。

1.3群众文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功能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两种主要类别,当前时期,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投以极大的关注。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来进行继承发扬而不借助实物形式表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得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加以继承发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1.4群众文化的人才发掘功能有很多人才存在于群众基层当中,这些人才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埋没,但是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他们所具有的才艺就有了一个展现舞台,借助这个舞台,他们的才艺便会被更多的人所知。目前有很多实例对群众文化所具有的这一人才发掘功能进行了证明,如今各种选秀节目在电视荧屏上大行其道,使普通人有了一个可以展现自身才艺的舞台,并且那些具有出色才艺的人才也会借此被发掘出来。

2群众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2.1群众文化以及主导文化主导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意义重大,身为基础文化的群众文化与主导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主导文化以及群众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地位进行巩固,最终实现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参与人数众多、形式内容多样是群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之中,人们的压力能够得到释放,身心能够得以舒缓。因此,应该重视对群众文化所具有的特点进行运用来搭建主导文化的交流平台,对群众思想以主导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武装,使主导文化所具有的引导作用得以发挥出来。

2.2群众文化以及精英文化在进行文化建设工作时,要对群众文化以及精英文化加以明确的区分,群众文化以及精英文化的建设分别具有普及性及提高性。作为所有文化的根源,群众文化既是精英文化的基础也是对精英文化进行提升的源头动力。具备较强的层次感以及较高的文化程度是精英文化的主要特征。互相促进是精英文化与群众文化所具有的内在联系。群众文化、精英文化针对的对象分别为普通大众以及少数知识分子。它们二者具有不同的主体以及内容。对待这两种文化的心态应该有所差异,群众文化是精英文化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对精英文化开展指导工作时应该注重对群众文化的精华内容进行吸纳,把群众文化、精英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对群众文化所具有的优势要加以充分展现。

2.3群众文化以及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以及文化产业共同构成了文化建设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国家对文化事业实行拥有,另外对公益事业进行发展是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相比较而言,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利益比较重视,它对文化市场所具有的主导作用有所强调。文化产业市场同其他市场相比较,一个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它对于人民群众所拥有的文化艺术消费水平有所依凭。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使得人们具备更强的审美、鉴赏能力,对于文化艺术也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文化活动也有了更高要求。身为基础产业的群众文化是所有文化的起点,对群众文化进行优化是扩展文化市场的有效手段。为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应该重视对基础产业的大力发展。

篇10

而在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不顺应时代潮流的文化必将随着时间的流失消失在群众的视野当中,但同时也有一些优秀的群众文化会脱颖而出。脱颖而出的群众文化必定在价值观和对文化的认识方面有着独到见解和自己的亮点,这种优秀群众文化的存在就使得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非常的引人关注。通过仔细了解群众文化和研究群众文化必将对整个文化事业和社会的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功能

1.1 促进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在群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会有一大批感兴趣的能人志士志愿的参与其中。这就是很好的人才选拔的机会,在没有利益驱使下的环境中对于文化纯粹的喜好就变现出来,这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趋同性会把有相同志趣的人聚集在一起。群众文化就实现了群众的聚集,在聚集群众的基础上为基层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后备力量。

1.2 弘扬社会价值观促进文化发展。群众文化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范围,这就表示在群众文化中有很多人认同的价值观和思想。群众文化的这种思想传播方式在社会价值观的传播途径上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它有很广的受众群体,其次在融合群众文化不同的表现手法之后社会价值这样一种文化导向便会很接地气的为人所接受。

1.3 增加群众凝聚力促进社会资源全面利用。在群众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群众,群众在群众文化中的时候没有事业,家庭,社会阶级之分。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中群众的凝聚力自然会增强,这同时在人与人的不断接触过程中使得社会的机会在增多,在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1.4 传承民族文化特色延续种族文化。群众生活在社会中,在社会一代代的传承中保留了一个民族的特色。这种特色的存在使得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国家有了不同的标签,这种标签正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主要的特征。群众文化在传承民族文化特色方面起到主导的作用,而这种文化的传承也将使得不同种族的文化得以在包容的文化氛围中保留。

群众文化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携带的信息也起到提升人民文化素质的作用,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认识文化、感知文化。

2 群众文化在文化价值方面的贡献

2.1 群众文化在文化事业中占大比重。在人数上群众文化有着最为广的受众,在文化事业中群众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群众文化在文化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成为最主要的植入方式。在意识形态的层面群众文化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又能在较为轻松的文化中得以传播。

2.2 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群众文化的影响,文化产品和文化作品的素材有很大部分都是基于社会中的群众文化。群众文化的繁荣无疑为广大的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博的素材,最大限度的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面貌。群众文化为文化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在挑选文化爱好时候的选择。

2.3 促进我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是代表这个国家的最丰富的形式,群众文化的展示在对外宣传我国文化和弘扬中国精神的过程中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在对外展示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很好的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特点,在展示的时候更加真实自然的流露出我国的社会文化。

篇11

二、手绘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想画出具有合理透视关系的手绘图,基本的透视知识必不可少。就像我们可以自由地从任何一个角度观察事物一样,画透视图的时候,设计师可以选择那些最能说明物体造型或结构关系的视角入手。具有透视关系的效果图和草图能让原本同样大小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不同的比列关系,因为透视图传达的视觉信息会受到观察者的视角、物体的数量和大小以及透视法则的运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习并掌握透视画法会帮助视觉师绘制出更具说服力的产品效果图。物体的投影最能体现画面的立体感,因为投影可以为画面创造一种视觉的深度从而增加画面的真实感,除了物体本身的造型,投影还与光线入射的方向有直接的关系。投影不但可以强调物体的造型,而且可以清晰的反应产品的结构以及产品与地面、背景之间的关系。投影看似非常复杂,其实对于大多数物体的投影来说,在绘画时我们都可以利用几个基本几何形态的叠加来处理,这点类似于造型的简化方法。立方体、圆柱体和球体是效果图中构建阴影的几个最常用最基本形态元素。

1.用线要中肯、朴实,忌浮、忌滑。

2.用线要活泼、空灵,忌死、忌板。

3.用线要有力度、结实,忌轻飘、柔弱。

4.用线要有变化,刚柔相济、虚实相间。

5.用线要有节奏,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线是设计师的情感和理性思维的综合表达,线在设计中应呈现出设计师情感的直白和心灵的倾诉。线的设计表现是设计师个人的设计休养及才气的表露,也是设计手绘水平高低的衡量器。

三、手绘的时代性

手绘的目的,因为时代的变化,视觉内容也是真实的。计算机绘制手绘草图已经被推为设计的出发点,而只存在于头脑风暴在设计过程的早期过程。如今,电脑技术已经成功并深入的存在于画图过程里,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到了该对这种现象有个了解的时候了。一方面,在当今环境下时间就是金钱。万事最求速度,设计领域里也不例外,多数情况下高效、快速的手绘草图比耗时的电脑渲染图更受青睐。电脑渲染图深入表现细致精准,但是无法灵活变更。另一方面,设计师可以把头脑中的概念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视觉化的草图,不但节省时间,而且随时可以启发设计师产生新的灵感。而电脑效果图,只是在所有设计完成后的一张不可跟改的结果而已罢了。现今有一种手绘趋势,把设计的产品放在某一个特定的场所里面进行展示,这样便于顾客和设计师更快的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和产品的功能尺寸。手绘可以创造情景交流平台,让设计的阅读者身临其境体验产品并感受设计师的想法和情感。因此,现今很多设计公司和企业仍然非常看重手绘,这些公司给予了手绘新的定义和生命力。越来也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手绘技法的探索和创新。特别是纸上草图和电脑的结合使用混合技法的使用,把手绘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纸上技法和电脑手绘屏上的技法大致相同,只是媒介不一样。因此,我们以一种普世的态度来看待手绘,这样一来所讲述的技法都具有跨越不同媒介应用的意义。

篇12

任何欧洲现代文明之子,身陷工业社会冰冷的运作逻辑之中,都无法回避一个充满悖论的现实:似乎被日益强烈的理性与技术光芒所照耀的人类,在蜿蜒前行的路上也投下了日益拉长而孤独的身影。凭着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切的人文关怀,马克思将这一现实的悖论引入到异化的分析之中。而比马克思晚了近半个世纪的韦伯,毕生关切的理性化无疑也从另一方面触及到工业社会的困境。作为“资本主义的马克思”(曼海姆语),韦伯更多地从维系资本主义的理性化体系内部予以考察,他对文化合理性的批判与马克思从外部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在更普遍层面上的社会理论领域互相呼应,互为补充与支撑。“韦伯合理化理论中这种批判向度的一个历史效果,就是后来的西方者从卢卡奇到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都是通过韦伯理论的中介去重新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

一、马克思异化观:外在超越与自我超越

1.外在超越——从唯心主义、宗教神学回到社会本身

本文期待在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理论源头、新的内涵和逐步完善的阶段进行梳理后,能够寻求到韦伯语境阐释与充实的空间及其两种理论对话的平台。马克思引入的异化概念其实是近代欧洲哲学的概念。它主要指这样一种现象:人作为有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主体亲手创造出来的力量外在于人,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疏远或隔膜,甚至转过来支配人,奴役人。马克思的异化观是一种从唯心主义、宗教神学回到社会本身的异化观,是一种超越前人的同时也实现自我超越的异化观。它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超越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最终完善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异化观,又通过赫斯的金钱异化观摆脱了费尔巴哈宗教异化观的束缚,从而回到了社会本身。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第二是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使人的活动机能与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于是由第一、二层面的异化可以推出第三个层面的异化,即“类同人的异化”,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使人的类本质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个人生存的手段。这样的结果,也造成了“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也就是第四个层面的异化。至此,马克思第一次系统地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论述,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理论基础上实现了超越。然而,正如《回到马克思》一书的论述:“马克思这里肯定的是费尔巴哈的对象性的客观活动,并且是人的客观活动(劳动)。请一定注意的是,这个客观活动再前进一步就是实践。但这里还不是,因为这里还是人本主义的非历史的逻辑规定”。

可以这么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虽然将“异化”从纯粹思辨和宗教人本主义中拉回到社会本身,然而,“这种劳动并不是在具体历史过程中现实存在的感性劳动活动,而是一种具有人本主义逻辑含义的主体价值悬设”。因此,这种对经济异化的总体逻辑的哲学批判,也不可能为韦伯理性化语境提供介入与阐释的空间。但是,当马克思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人与他人的关系,指向了私有财产制度,就为两种理论提供了对话交融的平台。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异化以及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而“人对他人的关系”,无疑构成了社会学理论的基本元素。在韦伯的理性化语境中,这种基本元素起源于社会行为。韦伯认为,社会学应该是一门想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且通过这种办法在社会行为的过程和影响上说明其原因的科学。他认为社会行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的,二是行为指向他人。由行动者出发可以建构制度和社会。这种从微观到宏观的连续统的观点,在随后的霍曼斯与布劳的交换论以及舒茨的约定互动论中都有所体现。然而,并不是所有行动的结果都能与目的相符,在行动的过程中,会出现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偏差甚至完全相悖的现象,在1844年的马克思看来,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异化,而结果则是私有财产。

2.自我超越——从人本主义异化观到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

其实,马克思的异化观不但是对前人理论的扬弃和超越,也是对自身理论的扬弃与超越,是从人本主义异化观到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的超越。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再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马克思的异化观超越与完善的轨迹。1845年以后,马克思的“异化”更多的是指一种历史现象,一种“经验的事实”,而这种现象和事实受一定社会关系的控制。因此,异化现象必须与一定历史条件、社会关系背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同时,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具体的、历史的,不仅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本质,而且同一时代之中处于不同关系的人们也有不同的本质。这也是说,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研究不再从抽象的人的本质出发,而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即他们的物质生产条件出发进行历史的唯物的分析。

马克思异化观从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化的同时,他的研究视域也逐渐从哲学领域转向社会学领域,作为社会学语境中的马克思,似乎更多的是从这一时期才开始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认为,不是异化导致了私有制和分工,而是相反。在韦伯的视域中,这种私有制和分工到了工业社会就变成了官僚科层制的庞大机器,在官僚化趋势下,人们失去了积极创新的活力,沦为顺服适应现状的小螺丝钉般的秩序人,他们表面上看来都拥有传统社会无法想象的自由选择机会,但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大机器的压榨下,在官僚科层体制中毫无选择自由,只能循规蹈矩地运转,“理性”逐渐沦为“非理性”,成为一个悖论(paradox)。韦伯无疑绕开了阶级对立这一领域,但是,他对资本主义科层制的分析还是可以从另一角度来支撑马克思的异化观,他在体制内的分析补充完善了马克思的阶级分析。

二、韦伯的理性化: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支撑与充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