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31 21:56: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积极心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积极心理论文

篇1

一、当代大学生各层面心理问题的表现

当前,我国大学生鉴于各种因素,主要存在学习层面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层面的心理问题、网络运用带来的心理问题、就业求职层面的心理问题、恋爱情感层面的心理问题和其他精神层面的心理问题,等等。

1.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90后”的大学生和以往高校学生一样,一个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学习,与高中那种高压力型的学习心理相比,又出现了新的大学学习心理问题,急需各个视角和各个学科理论指导的科学干预。比如,一部分学生学习动机明显不如高中充足,学习目标迷茫、学习兴趣淡化和主动性发挥不够;一部分努力学习的学生学习觉得疲倦,出现失眠、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很低和小错不断等现象,等等。这些学习心理问题严重,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发展。

2.网络生活方面的心理问题

网络生活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由此带来很多与网络有关的心理问题,简称为网络心理问题,这些网络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一部分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经不住网络世界的诱惑,沉醉于于虚拟的网络情感、网络游戏娱乐和网络在线谈心等;二是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网络自闭冷漠症状,严重依赖网络,与网络为友,导致其与现实人交往沟通不多,不愿参加班级活动;三是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网络忧郁症,缘于对网络上各种不安全的信息的恐惧;四是很多大学生由于有网络的存在,导致其网络人与现实人的身份有天壤之别,人格心理严重异化和扭曲,对大学生各种正确的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3.人际交往与情感恋爱方面的心理问题

与高中生活不同的是,人际交往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和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在各种交往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非常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如对自己认识过足,过于看重自己,产生不正常的自负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不敢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的个性,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沟通,语言表达逻辑混乱不清楚,产生巨大的羞涩心理问题。这些人际交往心理问题不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正常开展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另外,恋爱成为“90后”大学生的“必修课”,恋爱和情感成了其生活中的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表现出诸多不正常的恋爱和情感心理问题。一是部分大学生对异性特别好奇,陷入对异性想入非非的幻想状态,以至于渴望和产生了不健康的同性恋心态;二是一部分大学生对待性问题,缺乏科学心态。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心情和情感世界健康发展与运行。

4.兼职、求职和就业方面的职业心理问题

兼职、求职和就业成为了大学生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在这些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职业心理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很多大学生对求职和就业前景的预期非常高,一旦出现与之相反的情形,便产生悲观失望的心态;二是一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表现出一味利己、片面从众和保守心态;三是在求职中自卑与自负心态截然不同的反差心态;四是兼职大学生表现出处理学习与兼职关系的左右为难心态。这些兼职、就业和求职中的种种心理问题,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不利于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二、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与举措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多样,阻碍着其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心理问题的处理有赖于各层面努力。其中,大学生本人是其心理问题能否顺利处理的关键性因素,理应成为自我心理问题干预和排除的主体力量;学校、家庭、社会等主要是从外部排除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和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制度和氛围等,很大程度上只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环体和载体的作用。

1.大学生层面理应采取措施,发挥主体性作用,自我排解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处理,不像其他学科教育问题的处理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借助于教师,因此,大学生面对各种心理问题,理应积极寻求措施,建立健全一套系统的心理自我调适办法,充分展现自己处理问题的主体性作用,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定期阅读心理健康、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杂志报刊和各种书籍,不断丰富自己心理健康的知识殿堂,积极掌握与运用心理健康的知识,努力增强自己有效预防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二是积极参加各种平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培训,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在这些不同的活动参与中不调适自我心态,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心理问题的有效预防。

2.学校层面应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引导和推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科学处理

高校理应科学干预大学生心理问题处理,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重点培训和提高这些专职心理教师和从事学生工作教师的心理健康指导的实际能力;二是利用各种平台,尤其是网络平台,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各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零距离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三是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四是积极联合学校各部门,积极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提供各种尽可能的服务,从根本上排除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3.大学生家庭层面应积极配合,从氛围和对策上促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大学生家庭应该积极关心子女的成长,尤其是心理问题,为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积极指导教育。一是家长应该带头真正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良好理念,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务必要努力创造健康、文明、和谐、快乐和宽松的家庭气氛,营造良好的健康向上态势和让孩子拥有阳光的积极心态;二是采取以朋友式的态度方式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引导孩子主动说出心理话,用爱和责任心态去教育指导孩子,帮助他们科学处理生活学习中各种问题,养成处理问题的良好心态。

4.社会各界层面应积极努力,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全社会理应积极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一是绿化和净化各大媒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努力提升高校附附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篇2

2.辩论中的“舌战优势”桑斯坦研究发现:在许多领域中,持某个观点的人会比持对立观点的人具有天然的“舌战优势”。比如,在涉及到罚款的情况下,主张做出较高金额罚款的人们比主张做出较低金额罚款的人们具有天然的“舌战优势”,双方的讨论结果也往往趋向于更高的罚金。拥有“舌战优势”的一方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占据了道德上的有利位置。在惩罚性措施中,对于错误行为的惩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与此相对立的免于处罚甚至从轻处罚都可能会触犯众怒,使自己处于道德上被动的位置。在很多情况下,处于“舌战优势”的一方经常在不经意间可能将问题的性质严重夸大,导致在论战中的双方向处于“舌战优势”的一方迅速偏移,群体最终走向极端。

3.社会流瀑效应桑斯坦认为,群体极化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流瀑效应的刺激,“当流瀑效应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不是依靠传播者的实际所知而是依靠他人所持有的想法而决定自己的观点。而这种信念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人们都不是依靠自己私人的信息而是依靠自己所信任的别人做出的判断。”社会流瀑效应的产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与群体成员间信息的传播方式有关,而另一种形式则与名誉感相关联。信息型流瀑:假定群体中的成员依次发言,A认为某种恶劣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发生,B现在知道了A的判断,假设他根据自己所掌握信息的判断与A的不同,但同时又不足以明确辨别谁的观点更加可信,这时B就有可能会采用随机方式决定,其结果很可能是同意A的观点;现在轮到C来判断,在A和B都已经表示恶劣的行为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那么即使C所持有的信息表明前两个人错了,他也很可能会忽略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转而同意A和B的说法,因为在C看来,A和B所得出的结论很可能都是有理由的,而自己的信息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这样C实际上就处于一个信息流瀑之中。名誉型流瀑:在名誉流瀑中,人们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什么可能是正确的,但他们仍然采取从众行为,以保持别人对自己的好感。比如A认为某一社会现象是不合理的,而B表示同意A的看法,不是因为他真的认为A是对的,而是他不想得罪A,或者显得对公共利益毫不关心,如果A和B都表示这一现象不合理,那么C即使不觉得这一现象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公开反对A和B的观点,甚至还可能会附和他们的判断,原因就在于C不想受到A和B的敌视,失去群体对他的好感,这样一个名誉流瀑就在事实上产生了。可见,社会流瀑效应就是使群体成员在新的观点和意见面前发现了现有结论的不合理之处,也不会轻易采取和他人不同的行动,结果往往是促使群体讨论走向极端。

4.“群体思维”的特征“群体思维”这一概念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欧文•贾尼斯提出的,用于解释那些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失误、灾难,甚至某些形式的极端主义的决策过程。贾尼斯认为,某些群体在决策时会窒息不同的意见,注重达成共识而非正确性,对于替代性选择和后果的研究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结果往往酿成惨败。群体通常强调团结一致和志趣相投,而这一观念将使得群体成员面临的信息和名誉压力加强,群体成员会沿着处于优势地位的观点不断倾斜,直至走向某一意见的极端。群体思维还会贬低对某一决策或观点的重新审查与思考,对对立面的看法也始终抱有成见,要么视之为十分邪恶而不愿与之交谈,要么视之为十分愚蠢的意见而不愿对其进行审慎的思考。一个受群体性思维影响的组织,总是会施加各种压力,迫使人们采取单一与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相一致的思维方式。

二、大学生群体更容易走极端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激情,看重个人名誉,充满正义感,具备较强的集体观念,组织性纪律性强。这些特征使得这一群体更加容易走向极端化。

1.大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名誉诚如前文所述,名誉感经常扮演着极化推手的角色。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四年中都要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校园内,宿舍、班级、年级成为他们最容易找到归属感的集体,因此他们也非常看重宿舍、班级甚至年级同学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一旦了解到别的同学的想法,他们就会朝着占据主导地位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观点,克制自己所持有的相反意见,而对目前集体中多数派的观点表现出更多的热情与支持,以使自己显得更加的“合群”。在讨论的过程中,意见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会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私下持有的信息,使得自己所处的集体的立场逐渐走向某个极端。

2.大学生更容易受“舌战优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通常更加富有正义感,在对一些违反规则或是道德行为的批判上,也往往更加富有激情和不遗余力。“舌战优势”经常发生在讨论实施惩罚性措施的情况下,主张予以较重处罚的人在与主张予以较轻处罚的人进行辩论时,往往会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道德上的优越感会使主张较重处罚的人底气十足,气势上足以压倒主张较轻处罚的人,最终的辩论结果也往往偏向形成较重的处罚。对于富于社会正义感的大学生而言,这种“舌战优势”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在对一些不公正现象进行批判性讨论的时候,大学生群体的正义感有时会让他们冲昏头脑,盲信自己对某一恶劣行为的严厉声讨是正当的,在多数大学生都自信的选择对某一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时,那些对处罚结果的合理性存在怀疑的群体成员,这时也因为在讨论时的劣势地位,而难以对讨论的方向发生实质性的影响,群体讨论的结果更加容易向着主张严厉处罚的一方走向极端。

3.大学生管理模式容易滋生流瀑效应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特殊的管理方式,决定了这一群体更容易受到社会流瀑效应的影响。在寄宿制条件下,所有学生被以宿舍、班级、年级等为单位分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群体,群体成员生活和学习在一起,彼此之间比较容易形成情感联系,这样一些具有情感联系且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群体,正是社会流瀑效应产生的绝佳温床。例如,某个宿舍的同学在讨论学校食堂饭菜价格是否合理的问题时,A同学根据自己对其他高校食堂饭菜价格所掌握的片面信息,认为本校食堂饭菜价格很不合理;同宿舍的B同学在听到A的判断时,由于对自身掌握信息的不自信或者出于不愿得罪A同学的考虑,也做出了学校食堂价格不合理的判断;现在轮到同宿舍C同学,此时即便他掌握一些能够证明A和B同学判断错误的信息,但是出于不愿受到A同学和B同学敌视的目的,最终也会做出学校食堂价格不合理的表态,一个简单的社会流瀑效应就这样发生了,当这一效应的范围扩大到班级、年级时,一场针对学校食堂饭菜价格的群体极化事件就有可能发生。

4.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群体思维”影响大学生是一个组织性纪律性非常强的群体,在学校日常的素质教育中,也会不断强化大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团结一致和凝聚力的重要性。这些品质对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些品质在某些情况下,却有可能会加剧群体极化出现的可能性。桑斯坦的研究表明:如果群体成员高度的团结一致和志趣相投,由于信息和名誉两方面面临的社会压力都得到加强,群体中发生流瀑效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大,随之而来的是群体讨论的方向可能会由于损失了那些持有不同信息和观点人们的意见而出现偏差。团结一致的潜台词其实就包含了需要抹杀不同意见,鼓励群体成员意见和观点的同质性;凝聚力的形成同样也是需要群体中的某些成员牺牲个人的观念和看法,服从在群体中处于多数派地位的观点,在这两种品质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群体的集体讨论往往更容易走向极端。

三、预防大学生群体极化的对策

对于如何防止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桑斯坦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对策:传统主义、后果主义、协商民主的理念以及多样性与平衡。这些对策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极化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主义强调经验和约定俗成的传统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避免大学生由于激情与冲动引发的极化;后果主义通过对某一极端化事件所可能产生的恶劣后果的预判与呈现,能够有效地警醒群体讨论的极化倾向;协商民主重视各种不同意见的充分表达与辩论,有助于增加观点的多元性;而多样性和平衡则鼓励新的观念与声音,避免群体成员的同质性,通过相互交锋的观点让讨论更加理性。

1.重视传统的作用英国政治家埃德蒙德•伯克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发现,民众的激情容易导致人们受到某种思想的煽动而走向极端,相对应的,他提出要注重世代相传的经验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具有理性的公民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而把大量的权力授予社会传统。传统主义肯定能够作为对走极端的一种制约机制发挥作用,如果群体成员尊重过去的做法,他们就不大可能会将其抛弃,转而选择内部讨论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尊重传统的人们发生极化的可能性极小。大学生群体富于创新精神,喜欢挑战和冒险,但有时候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激情冲昏头脑而做出极端的选择。大学生要正视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将激情先放置于传统和经验中冷却一下,充分尊重过去的传统和积累下来的经验的重要性。在许多情况下,“动摇不定和反复无常比固执和最盲目的偏见还要糟糕一万倍”。

2.加强对极端化后果的预判和警示受边沁功利主义的影响,桑斯坦提出了应对群体极化风险的另外一种对策,即后果主义。后果主义主张认真调查某种行动所可能产生的后果,通过必要的调查能够要求人们与事实接触,减轻社会争端以及与群体极化相关的风险。桑斯坦研究发现:通过较好的认识一种或者另一种对策的后果,可以有效地降低群体极化的可能性,许多严重的分歧也是可以缩小的。对于大学校园中发生的许多群体极化事件而言,如果一开始就对即将产生的后果做出准确的预判,那么参与这一群体行为的成员会更加倾向于主动避免极化结果的发生。这是因为,对群体向某一个极端发展所可能产生的后果的预判,可能会约束人们对现状所抱有的激情,进而遏制群体的极端主义倾向。高校的管理者们应当在预测各种可能的极端化事件的后果上多做文章,针对存在极化倾向的大学生群体积极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分析其群体行为的可能后果有效警示大学生群体的极端化行为倾向。

篇3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焦虑、虚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事物将要来临,而又感到自己对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表现出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慌。择业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急躁往往使他们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焦虑在心理上会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许多大学生在焦虑之下产生虚幻心理,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他们或幻想不参与竞争,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或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幻想代替现实,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二)自卑、胆怯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很想一显身手。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伴有胆怯心理,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盲目、攀比、从众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十分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攀比、从众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四)害怕挫折、依赖他人

挫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择业时,心理期望值过高,一旦受挫就容易怨天尤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由于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信心、勇气不足,所以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学校、家长、亲戚、熟人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就业市场中。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受到打击后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紊乱不清、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在就业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操办一切,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容易依赖他人。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加强教育,完善体系

加强全面认识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自主择业、克服依赖心理,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负责就业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相貌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三)学生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准备

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其次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勇敢面对挫折。再次,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调控情绪,及时求助于心理机构。

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学生应该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在择业技巧方面,大学毕业生应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因为心理问题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了解或没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视野,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是学会自我推荐,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静宜,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2卷第3期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2期

[3]王贤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9卷第2期

[4]许拥旺,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年6月

篇4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78-02

【Abstract】With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brutal competition increased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 paper is designed to study the major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b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us finding feasible solu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s、communities and school authorities involved and achieved full employment.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ReasonsCountermeasures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已逐渐普及为“大众教育”。但由于起步晚、各个方面基础薄弱,在人才层次普遍高移的就业市场中,由于不懂得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严重的影响了高职学生就业。因此全面开展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调适势在必行。通过科学的心理调适引导他们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对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确保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推动和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为了了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笔者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08~2010届毕业生择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882份,有效问卷1663份。问卷从职业认知、就业准备、就业趋向、择业心态和途径等四个方面共40个问题了解高职大学生就业思想动态。调查显示高职大学生主要有急功近利、自卑与自负、焦虑与急躁、消极等待与依赖、从众等心理问题。

1.急功近利心理

调查显示:有78%的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经济收入及单位性质。其中47.8%的大学生选择在珠三角城市就业、36.6%的大学生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工作,而“暂时不考虑和不会考虑到基层就业”的学生达91%;46.7%的大学生月薪期望值在1500元以上,39.2%的大学生在1000元以上;择业时期望的单位性质依次为三资企业61.8%、事业单位13.7%、国有企业13.6%、其他10.9%。由此可见高职大学生把“工作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单位效益好”作为择业目标,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2.自卑与自负心理

调查显示有62.8%的大学生对就业缺乏信心、20.5%有信心、16.7%充满信心。这说明高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自卑心理占主流。这类学生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估计不足,认为自己不是毕业于重点院校,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主动参与就业竞争而错失就业机会。

自卑的反面是自负,这类毕业生多数是学生干部或自身能力强或家庭条件优越者。他们社会活动多,见多识广,无形之中产生了自负清高的浮躁心理。择业期望值过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出现自愿失业的状况。

3.焦虑与急躁心理

调查显示47.7%的大学生有过就业焦虑,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发挥自己特长利于个人成长的单位、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会使人产生压力,消除自身惰性,积极行动。但过度的焦虑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特别是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时,会心慌意乱,影响个人潜能的发挥,是成功就业的大敌。

4.消极等待与依赖心理

调查显示:主动了解就业信息、进入市场和到单位实地考察的毕业生仅占13.4%,在获取就业途径上,靠家人、朋友的占30.9%、靠学校、老师的介绍占55.7%。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者占41.5%;62.3%的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表示“不太满意或不了解”。这说明,部分毕业生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竞争意识不强,对学校、家庭、亲朋好友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不愿主动出击,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被动。

5.从众心理

调查中发现,高职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环境和政策“不太了解”的为63.2%;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不太了解”的为42.1%;在职业规划上,有“清晰规划”占13.9%,“有较模糊规划”为55.6%和“走一步,算一步”和“没有规划”分别是22.4%和8.1%。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过度在意周围人群的求职过程,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由此陷入严重的从众心理。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根据上述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问卷调查分析,正确、及时地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心理问题十分必要。主要可通过学校、学生、社会三方面进行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1.高职院校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高职院校应从全局出发,以学生为本,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包括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职业指导机构、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等,逐步形成高效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1)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就业工作要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①建立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由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②加强就业指导。把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③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主动为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的资源信息,并为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提供时间、场地等各种方便。高职院校应了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按照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条件,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2)加强职业指导。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人生目标,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①加强就业信息指导。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通过提供有关信息,使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人才需求状况,协助毕业生对相关问题作合适的决定。②加强就业能力的心理指导。比如对存在自卑心理和消极等待心理的学生,其心理是自我评价过低,且缺乏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可从能力层面对其进行锻炼和提高,这有助其树立自信,选择正确的职业生涯。③加强职业发展的心理指导。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能力、需求、愿望等条件要尽量相符,不会因估计过高而盲目自信,也不会因估计过低而自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④加强择业技巧指导。帮助毕业生掌握资料准备、推销自己、文明礼貌、语言交谈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择业能力。

(3)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立健全的职业指导机构。职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就业工作人员及任课教师必须熟悉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并且应该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法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任课教师和各院系主管就业工作的领导应该参加相应的职业教育培训,如职业规划师、职业咨询师等的系统培训,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2.高职大学生要合理定位,理性择业。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委屈。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积极主动面对就业。

(1)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提出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才可避免择业受挫。毕业生应全面的评价自我,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冷静分析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找出自己的差距,适时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应立足社会需求,切忌功利主义。

(2)积极提升心理防御能力。大学生走出校门初次就业难免遇到一些挫折,心理上产生困惑,大学生应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正确的做法是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提升信心;向家长、老师、同学、朋友倾诉,寻求安慰和支持;通过旅游、健身、听音乐等有益的活动放松心情。通过各种方法调节自己,提高在择业过程中的挫折承受能力。

(3)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择业竞争力。大学生活一开始,就要规化职业生涯,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能力,决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逐步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加择业竞争筹码。

(4)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淘汰。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掌握驾驭知识的能力,增强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把个人潜能、职业理想、职业岗位有机结合,并不断付出努力,才可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牢固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调整好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寻找机会,从被动的求职者向主动的职业创造者跨越。

3.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高职大学生就业。

(1)政府部门应完善和落实大学生就业规范和制度。政府应该切实落实已经出台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深化人事、户籍、工资等制度的改革,清理影响就业的制度和限制,提高大学生择业上地域的“自由度”,破除束缚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同时,政府应当强化职能,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2)建立和完善社会职业服务体系。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开展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活动,多方面拓宽毕业生的选择面,建立社会性的职业咨询和指导机构,运用大众传媒来传播职业信息以引导大学生择业。

本文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学生问卷调查入手,归纳出高职大学生主要有急功近利、自卑与自负、焦虑与急躁、消极等待与依赖、从众等心理问题。就高职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相信在社会、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高职学生会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更好地实现就业,向着“人职匹配”的职业方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101~102

2 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13~117

3 杨国欣.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其解决对策[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5~67

篇5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武汉某高校大二和大三学生,共182人,收到有效问卷178份。其中,文科72人,理工科106人;大三94人,大二84人。(在所选学校的学生中,部分大三学生上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大二学生全部上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本研究选取了没有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大三学生和已经上过课的大二学生进行对照分析)。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态度及需求调查表》,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态度,根据重要性、有效性和受欢迎程度进行五级评分;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形式的理解,进行单项选择,统计各选项人数百分比;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需求,根据需求程度进行五级评分。问卷集体测试,当场回收,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态度。调查发现,根据大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有效性、受欢迎程度进行五级评分,结果所得均分都高于平均水平。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同度普遍较高。这与刘海燕等人(2010年)的研究是一致的。按照不同年级分类,结果发现大二学生在“课程有效性”和“课程受欢迎程度”上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三学生是没上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可见上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生对其有着更高的认可和喜爱。按照不同专业分类,结果发现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一结果显示,不同的专业背景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2.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的理解。①课程开设方式。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以何种方式开设较为合适”进行单项选择。结果显示,93.8%的被调查者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开设,其中37.4%的人认为应该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16.4%的人认为应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40%的人认为应该以“必修课+选修课”的形式开设。②开课年级。根据调查结果发现,34.8%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一开设心理健康课程,12.4%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二开设,10.3%的支持在大三开设,希望各个年级都开设者占39%。这说明学生也意识到每个年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所以每个阶段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③开课人数。根据调查结果发现,26.7%的学生希望心理健康课程的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45.6%的人希望控制在30~60人之间,21.5%的人希望在60~90人之间,仅有6.2%的人希望在90人以上,可见学生多数倾向于小班教学。④开课形式。根据调查结果发现,73.4%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以传统讲授、团体活动、案例分析、心理测试、多媒体辅助等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需求。从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需求角度进行分析,“调节心态”和“探索自我”是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完成的首要目标。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大三学生与大二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差异具有显著性。由此可见,大三学生在选修心理健康课程时更多的是带着问题前来的,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更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解决自身的一些疑惑;而大二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了解到心理健康课程不仅仅对他们当下的学习起作用,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也能够起到指引性的作用,所以他们更愿意将“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这类长远性的作用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在其他的目标上二者没有显著差异。从对教学内容的需求来分析,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的教学内容前四位分别是“认识自我”、“恋爱指导”、“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学习能力”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差异具有显著性。这可能是由于大二学生已经上过心理健康课程,普遍认可教师对“学习能力”这一版块内容的讲解,也认同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而大三学生对“学习能力”这一版块的内容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理解和猜测,认为可能很枯燥或者很理论化。文科生和理工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认识自我”和“生涯规划”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理工科生和文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心理知识”和“学习能力”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有所区别,研究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此也深有体会。从对教学方法的需求来分析,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的教学方法前四位分别是“心理测试”、“视听教学”“、案例分析”和“团体辅导”。大三学生与大二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心理测试;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团体辅导,差异具有显著性。这说明,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切身体会,学生对于团体辅导的教学方法比较认可。而没上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出于自身的好奇,更希望通过心理测试这样直接的方式来了解和帮助自己。文科生与理工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和情境体验,而理工科生与文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案例分析和心理测试。这可能是由于文科生更喜欢探索和体验的缘故,这也说明,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篇6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有大约47%的大学生出现过焦虑的情况,比例较大。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更易出现焦虑。大一新生主要是由于入学的适应问题而产生的焦虑。大二的学生较少出现焦虑,适应较好。大三的学生会出现焦虑是因为要面临很多抉择,为就业做准备还是为考研而准备,他们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对未来很迷茫。大四会有更多人焦虑,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毕业大学生有680多万,就业压力是他们焦虑的主要原因。2)人际关系敏感。本次调查发现有21.3%的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的情况。女生中人际关系敏感的多于男生,所有年级中大一的最多。从性格上说,大部分的女生是比较内向的,男生一般热情开朗,外向、活泼。因此在交流的时候男生一般都比较主动,也敢于与新的同学交流。3)强迫、恐怖、敌对。由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有16.9%的大学生有强迫、恐怖、敌对的状况,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亲家庭、童年的痛苦经历、自卑心理等。4)偏执。总体上大学生人群中有偏执症状的有40.6%,大学生的个人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对此都有影响。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社会主流文化日渐衰微,非主流文化却肆意蔓延,当今社会太多的人过于追求个性,过于标新立异。这些都导致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精神迷失,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5)抑郁。此次调查有5.1%的大学生存在抑郁症状,造成大学生抑郁的原因主要为:①学习压力。大学里的知识浩如烟海,科目繁多,繁重的学习让不少大学生身心憔悴。②情感问题。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生们正处于“归属和爱的需要”这一阶段,离开父母后,很多学生在“心理断乳期”不适应。还有就是不少大学生谈恋爱,很多大学生失恋之后,沉溺于失恋的痛苦之中无法自拔,情感的纠葛让他们对现实失去希望,从而造成了他们的抑郁。③家庭与社会的压力。中国的父母历来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期望过高,使得不少大学生感觉喘不过气来。社会的压力主要是就业问题,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就要面临就业的激烈竞争,没有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们自然会为此而担忧。

3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的宿舍就像一个家庭,在宿舍里大家友好相处会让彼此情同兄弟姐妹,宿舍这个集体会给每一位成员归属感,满足大学生们对归属感的需要,也会满足成员们对爱的需要。同时宿舍也是一种社会支持,在必要时给予成员鼓励。2)宿舍内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及时发现与治疗。在此次调查中很多人在室友心情不好或者是遇到困难时,都会主动帮助并倾听室友的心声,这不仅使得宿舍内更加和谐,也使得室友的心理问题得以早发现。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近年来有相当多的案例说明了,宿舍内的“团体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团体治疗”就是需要宿舍内的所有成员参与,配合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进行治疗。同一个宿舍的室友彼此间朝夕相处,相互了解较深,这是心理咨询师不容易做到的,且心理咨询师不能时刻在患者身边,但患者的室友可以。

4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1)心理健康为宿舍内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好的基础。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他会尊重理解身边的每一位人,遇到问题他也会冷静理性,这使得他能够平等对待他人,善意的与人交往。2)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人际交往融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宽容,心胸狭隘或是对他人有敌对的心理,难免产生冲突。在我们的调查中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学生更能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他们也很少与室友产生矛盾。

5对策

5.1学生①提升个人修养。提升个人修养包括对我们内心境界的培养,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的变化,要保持内心的平和,追求心灵的和谐,待人温和。②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的大学生人群中,独生子女有60%至65%。很多学生在家里是“小公主”或“小皇帝”,这必然会使得他们总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很难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想一想周围人的感受,学会体谅他人。③尊重他人,学会交流。在宿舍内我们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交流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交流会化解矛盾,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交流促进和谐。④遇到困难要主动寻求帮助。不管是个人的烦恼还是宿舍内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向辅导员、老师、或者是学长学姐请教,他们的经历比我们多,自然会为我们指出明路。很多大学生对于情感问题不敢向辅导员和老师请教,怕被批评,其实辅导员与老师是很乐意为学生们排忧解难的。如果感觉压力过大,心情极其烦躁,内心无法平复,也应该及时找心理辅导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不要以为去看心理咨询师的学生都是有心理疾病的。⑤进行心理咨询,学习心理学知识。学生们对心理咨询普遍存在误解,特别是大一新生,他们认为看心理医生一定有心理疾病,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也有这些想法。而且在有些学校,一方面是学校资金有限不能开设心理课程,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们不愿花时间自学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大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不但会使自己变得博学,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自己调节减压,放松心情。

篇7

1.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高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相关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教务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制定、修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统一协调各院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工作组的工作,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资金及设备支持。

2.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项目评审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各院系、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团委共同推荐组成。专家组具体负责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立项、检查和验收,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抓好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注重依靠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校友会等组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企业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实验室特别是重点实验室都要结合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和技术支持。各实验室每年都要制订接纳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计划,要通过实验室开放、创新性实验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学生到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2.创新实践基地要按照专家推荐和自由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都要确立一批具有基地学科特色、代表学术前沿且适合学生参研的创新实践课题,择优参加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活动。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为每个立项项目联系一位或几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热心从事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

3.创新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报纸、展板、网站等媒体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宣传,扩大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要定期组织并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学术沙龙以及学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等,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条件成熟的创新实践基地,学校要积极鼓励、支持其开设一批实践性强、特色突出的全校性实践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三)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为载体,以项目经费为保障,深入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1.加强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组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百家争鸣”的原则,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社团、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俱乐部、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组(工作组)等。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开展的活动要有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2.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项目为日常活动载体,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参加相应的科技创新竞赛。学校有关部门和院系要对创新俱乐部活动的开展给予经费支持。

3.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设立校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按照“公开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立项,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创新实践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科研,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的推荐等,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拟定,定期报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严格规范指导教师的聘请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1.发动学校各方力量,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为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组织组建指导教师团队,为科技创新项目聘请指导教师,全方位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篇8

一、大学毕业生面踏入社会面临的的全新环境

近几年来,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较为独立的生活环境等,很难适应,从而产生焦虑、压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导致偏激的行为,对个人、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恶劣的后果。一般而言,学生从初入社会时的心理盲目适应,经过心理不适应,再到心理基本主动适应,其周期需要3―5年时间。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能力偏强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心理比较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辩证思维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期就在毕业后的头几年。

二、在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1.理想和现实的极大反差让大学毕业生产生焦虑心理。

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无数个理想、美梦。但面对实际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少人不能马上适应下来,不能从基层做起,感觉和理想中落差很大,就产生了焦虑的心理。还有大学生对现在工作中复杂的技术也很难适应,感觉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而且理论和实践相差很大。从而让他们感觉到很大的危机,调节不好会形成心理问题。

2.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中,人际关系适应最好,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朋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关系很好。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在适应周期内承认自己在人际适应上有压抑感。这种压抑感往往从正式开始工作即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在达到顶点以后逐渐回落。它由以下三种感受组成:一是个性失落感。大学时期允许个性在适当程度上发挥,而工作团队则是一个强调共性的地方,于是一些毕业生在与人相处时,过于压抑自己的个性,甚至为了某些需要而伪装自己。二是层级挤压感。刚从学校到社会工作,一般都要从最低的层级干起,即使同事们并没有压制年轻人的主观动机,但在工作上,尤其是在心理上,职场新人总是会感觉到来自职务地位的种种压抑。三是攀比失衡感。新进入职场的人习惯于与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同一批进入工作岗位的伙伴等作比较,比较的结果常常是优越于别人的方面被忽略,而逊人一筹的地方被放大,由此也容易产生压抑感。

3.生活的压力让大学毕业生心理矛盾感加重。

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在学校里面,大学生主要是面对学业问题。走上社会之后,大学生面临着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调查显示,在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方面,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一般情况的占中等,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社会地位方面,感到很好和比较好的占30%以上,一般情况的占50%以上,很差和比较差的占15%左右。部分毕业生适应较差,是因为随着职业生活的全面展开,刚刚从业的激动兴奋渐趋平缓,好奇心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三、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环境的变化。

高科技发展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充满了竞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既呈多元化又呈综合化;知识不断生产和创新,瞬息万变。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的猛增与更新速度的加快,必然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客观上决定了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不适应性。所谓生活技能是指个体能够采取正确的、适当的行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基本上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对社会缺乏了解和认识。刚进入工作岗位,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有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剧,现不少大学毕业生总会发出“做人真难”、“活着真累”的感慨。

2.知识、能力的不足。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工作中明显感觉到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这说明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还不算高,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实践上还明显不足,特别是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一些重要科研课题、技术革新项目与一些边缘学科,往往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社会和学校的群体不同,有的毕业生在学校期间通过锻炼培养了自己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但走上社会面临复杂的群体,应对这些人际关系上还显得不是很适应。

3.工作、生活实践经验缺乏。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在离开学校后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感,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经验,涉世尚浅,容易想当然地想象社会生活的美好,而又往往脱离现实条件。具体来说,一方面,从小到大,家庭教育忽视生活技能的训练,较少提供给他们生活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他们养成依赖性,遇事易激动,情绪缺乏控制,处世不够老练。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多是传授理论知识,即使是少有的生活知识讲解,也缺乏真枪实弹的实践。生活技能是在掌握了相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获得的,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继而逐步形成技能。所以,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只有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才能使多方面的实际能力得到培养。工作上更是如此,在学校主要是理论的学习,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相当的差距,平时也缺乏到工作一线锻炼的机会,所以一踏上工作岗位,便感觉缺乏实践技能,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心理问题的疏导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毕业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1)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一种健康、融洽的关系中生活、学习和发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名家讲坛、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并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2)加强心理训练,增强心理素质。大学毕业生们应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基本的心理调适办法,比如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发泄心中情绪,可以有助于毕业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减少情绪波动的频率与剧烈程度,减少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是保障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篇9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性质的特殊性其学生的英语基础总体偏弱,大学英语学困生占到相当比例,因此对英语学困生的教学是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但往往教师、学生都花了很多的精力,而效果不甚明显,费时低效。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学困生主要心理问题研究

对很多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其专业课程学习不差,但是由于英语基础薄弱或者偏科等原因,导致在英语学习上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而这种现象反过来又严重制约了英语学习的效果。大学英语学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1.悲观心理

由于高考发挥不好以及偏科等种种问题,独立学院学生内心总有些悲观心理。而且,在英语学习方面,学困生英语基础不扎实同时又找不到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屡屡参加考试而成绩不甚理想,导致信心不足甚至丧失信心,单词不管怎么记就是记不住,听力怎么听就是听不懂,由此认为自己很没用,怎么也比不过别人,从而产生悲观心理。学困生在课堂上极少主动发言,老师提问他们也总是回答“不知道”,他们喜欢把暂时的失败或者不懂归结于自己在语言上的天赋过低,不愿也几乎没有信心去面对和解决学习上的一些挫折,在行动上不愿花时间去找原因或者找方法去提高,在思想上自卑、自责,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其结果是进一步加重了自己的悲观心理。

2.叛逆心理

大学英语学困生也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安排和指导,或受英语学习尖子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强势的刺激,加上自身不去积极面对这些,从而引起心理上的叛逆情绪。有些老师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心理特点,往往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这更容易激起学困生的叛逆心理。他们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在国内环境下大多数人学习英语是浪费时间,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英语学不学好无所谓,能毕业就行。一旦他们有了这些想法,不管老师和同学怎么劝他也不会改变主意。

3.应付心理

学困生在大学英语学习方面往往过于松散,不仅老师布置的课内作业和任务,更别提让学生博览群书了。这是缘于他们学习英语纯粹是抱着应付的心理,能通过最后的考试就善莫大焉了,上英语课也是出于考勤需要。学困生大多数都在被动式地学习英语,认为英语是“副科”,消极地学习。学困生学习英语过于懒惰,喜欢临考前记记单词看看老师画的重点来应付考试,上英语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都成了规律。在英语学习上,他们稍微碰到一些小困难就把书撇至一边,导致学习越来越困难,甚至产生极其讨厌学习英语的心理。

二、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关心学生,正确对待每一个英语学困生,教师不能歧视、一味地批评他们。当学生对教师有意见时,应该允许他们把意见提出来。学生学习英语出现厌烦心理,最好个别找他们交换思想。教师有什么要求,应以商量的口吻提出来,同他们交朋友,平等相待,坦诚相见,缩短心理上的距离,使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融、感情相通、气氛适宜的教学环境。

2.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应用性

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必修课程,而英语学困生因缺乏与同学、老师合作的精神,不愿参加学习过程,使因为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性不强,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少一点语法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坚持以语言交流能力培养为重点,在课堂上尽力创设生动活泼的语言情景,将他们置于感兴趣的英语学习气氛中,积极主动地提高英语应用的能力与技巧。课堂外,教师也可以指导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去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实际能力,让英语学困生感受到不断取得的进步,培养他们学习上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英语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学习英语不再被动、消极,把学习英语变成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大学英语学习。

3.分级分班教学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困生占相当大比例,如果用统一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英语以及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必然给英语学困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和不满,容易使英语学困生一直处于悲观的氛围中,丧失信心,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叛逆心理和应付心理。教师可用分级分班教学,建立多层次评价体系,为英语学困生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学进度,采用任务型教学法(TBLT)、交际语言教学法(CLT)、情境教学法(ST)来指导课堂教学。教材选用以能提高和增强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信心和有利于学困生开展自主学习为原则,使教学方法、教材和学生三者统一起来,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减轻大学英语学困生心理负担。

4.引导学困生形成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没有母语学习的环境与时间优势,再加上学习者差异等原因,有时花相当多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也难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为此,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引导学困生不断探索、积累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总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学困生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去了解这些学生的特点并加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科学的策略帮助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大学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篇10

0 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艺术类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艺术类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难度的加大,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更大,由此导致某些艺术类大学生出现了失落、偏执、自负等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

1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心理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普通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共同之处,如自卑心理、从众心理等,但是由于艺术类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一般大学生所不具有的特质,因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很多尤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如失落心理、偏执心理、焦虑心理等。

1.1 失落心理

艺术类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高投入使得他们希望毕业后同样有一个高回报,但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种希望往往是很难实现的。当他们因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频频碰壁无法就业,或者找到的工作离预期目标相差过大时,支撑他们的精神理念就会轰然倒塌。这种因为自我价值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失落感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最终导致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难以自我认同。当他们因为难以就业而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时,他们的失落心理就会愈加强烈。

1.2 偏执心理

相较于普通大学生而言,艺术类学生个性较强,在考上大学前就开始了数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加之大学时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学以致用的专业职位。但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量的储备人员接受小需求的市场挑选时,必然面对的是激烈的竞争。面对就业面的狭窄,有的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能干本专业就不签约,长时间地执着于择业的定向性问题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进而引发一定程度的偏执心理,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抑郁心理,这样的偏执心理在艺术类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

1.3 焦虑心理

艺术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自视很高,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且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职位。但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他们理想的职业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时,焦虑之情就会占据他们的心头。于是,他们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成天装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无所适从,难以排解,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活彻底失去信心。这种焦躁不安的心理,很容易导致他们行为表现反应迟钝、手忙脚乱,影响用人单位对其做出正确评价,进而加重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1.4 依赖心理

当代艺术类大学生是承载着家庭的希望走向校园的,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于普通大学生家庭来说较好,他们的父母为他们的成才付出了较多的财力、精力。而父母在为他们提供优越成长环境的同时,也使他们缺乏基本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锻炼,导致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当艺术类大学生不得不走向社会,面对就业时,往往不知所措,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只是一味地依赖学校的联系,听从家长的安排。一旦希望落空,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会出现很极端的行为。

2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不健康心理存在的原因

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多种心理问题,可以说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促使的,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他们自身等方面的原因。

2.1 社会因素

由于高考对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要求较低,艺术类专业报考和招生持续升温。报考艺术类的学生在逐年成倍地增加,一些高校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加之每年各个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社会人员,每年希望从事艺术类相关行业的人员数量规模相当可观。而与此同时,但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还是整体较小,即使一些大城市对艺术生需要也非常小,而一些中小城市的需求就更小了。这些就业机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而言仅仅是杯水车薪,加之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之风,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巨大冲击,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

2.2 高校因素

高校因素主要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充分,使艺术类大学生不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培养方式落后,培养出的大学生大多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陈旧,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使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心理健康指导教育滞后,造成了学生心理素质较低,不能有效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就业指导工作不重视、就业指导方法单一、脱离实际,使有的大学生不知该如何择业、不懂得择业的方法和技巧。

2.3 家庭因素

艺术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教育,艺术类学生的家庭条件整体而言要优于普通文理类的学生。艺术类学生的父母从小就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力,事事都为子女安排妥当,对他们期望值过高往往会使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不良心理。

2.4 自身因素

由于艺术类专业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要低,很多学生只是为了上大学而在高中时期突击,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是真正地喜欢艺术,对相关专业工作并不是很了解。考上学校后专业基础较差,专业课程学习吃力,面临毕业时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人们常说搞艺术的人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很多艺术类学生不善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当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不能实现时,他们就会产生不良心理。

3 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历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指导,应成为当下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3.1 完善社会的就业机制

各艺术类高校也应该加大改革力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同时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加强自身专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3.2 重视家庭教育

就业是大学生家庭生活的大事,家长更要理解和关心孩子的就业。家长要切实估计子女的能力和素质,不对子女的就业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家长应尊重子女的主观愿望,不要代替子女进行职业规划,要给子女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主动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缓解他们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压力。

3.3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3.3.1 引导艺术类毕业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

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对未来的职业要求过高,艺术类毕业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就业观念,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纠正艺术类毕业生的认知偏差,改变其不良心态,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定位,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问题更需要靠他们自己去不断地调适,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不要过于焦虑。要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3.3.2 引导艺术类毕业生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念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合理是其就业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很多艺术类毕业生对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充分估计就业的难度,正确为自己定位,而是在择业过程中一味攀比,盲目追求高收入、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还有部分艺术类毕业生将就业定位在大城市、大单位,对于一些基层工作不屑一顾。目前,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已出现明显的供过于求的趋势,我们要引导艺术类毕业生摆正就业心态,将眼光放低、放长远,就业可向基层、向西部、向私人企业转移,要认清现实,适时择业。同时要强化艺术类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鼓励艺术类毕业生自我创业。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008-02

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因此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意义毋庸置疑[1]。对于目前高校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痼疾”,大家有目共睹,下一步工作是如何逐步“治疗”,进而尽快“治愈”。我们的教学工作是“有章可循”的,即使如此,但问题是“有章必循”没有?“尊章必严”没有?“违章必究”没有?大家也都明白,关键还是并未很好地贯彻“有章必循”,这类似于法律方面的“有法必依”,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负有一定的责任。

一、有关毕业设计的教改论文

目前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容乐观,令人担忧。教育界领导及教师也发出呼吁,积极倡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其中就包括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笔者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项为“题名”,检索词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发表时间为2005-2014年,可以检索到近3500篇相关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及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本文通过对检索到文献的题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论文题目模式表现为:(1)…现状;(2)…原因;(3)…策略;(4)…实践;(5)…分析;(6)…定位;(7)…监控;(8)…质量观;(9)…模式创新;(10)…影响因素;(11)…探索(探析、探讨);(12)…(常见)问题;(13)…(改进)对策;(14)…(改进)措施;(15)…(几点)思考;(16)…(有效)途径;(17)…规范化管理;(18)加强(强化)…质量…;(19)完善…体系…;(20)加大…力度…;(21)提高…质量…;(22)如何(有效)提高…;(23)工(文)科…;(24)…专业…;(25)高职高专…;(26)应用型…;(27)教学型大学…;(28)教(学)研(究)型大学…;(29)研(究)教(学)型大学…;(30)研究型大学…。以上相关论文主要内容可归纳为:(1)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2)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3)分析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4)总结主要影响因素;(5)提出补救措施和改善途径。

二、毕业设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1.主要问题。(1)选题不科学,定位偏低或偏高,重复性严重;(2)心存侥幸、抄袭造假严重,学生缺乏责任心、教师监管不力;(3)学生时间投入难以保证,安排时间短是由于学校的原因,在做毕业设计期间荒废大量时间,是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4)教师精力投入偏少,不舍得或很难抽出足够时间;(5)管理不严,如果照章管理,很多学生根本受不了,校方也倍感压力重重,很多事情只能不了了之;(5)内容缺少新意,学生创新能力欠缺,教师指导水平可能也不高;(6)格式不规范,学生思想松散,教师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受到质疑;(7)师资力量不够,有些专业学生太多,教师太少;(8)教学资源不够丰富,这反映了学校整体实力的一个方面;(9)外文翻译过分依赖电子翻译软件,学生懒惰,教师不太重视;(10)答辩走过场,若从严要求,影响学生就业及学校就业率,教师、学校只能无奈接受。

2.主要原因。(1)学生方面:思想不重视、联系工作占用时间、学车拿驾照占用大量时间、毕业生数量多、良莠不齐;(2)教师方面:思想不重视、其他工作繁忙、水平也可能较差、指而不导、指而难导、责任心不强、放任自流;(3)学校硬件方面:各种教学设施不完备;(4)学校管理者方面:指导方针、策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质量监控体系不太完备、即使很完备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难以执行、时间安排有待调整优化、系统性、周密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3.主要对策。(1)合理安排时间;(2)加强学生及教师思想动员;(3)科学选题;(4)加强早期科研能力培养;(5)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水平;(6)评审机制改革;(7)健全教师及学生的激励机制;(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9)加强监督和检查;(10)全过程质量监控。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论文质量控制

以前研究及工作都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常规步骤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很多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但一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或是完全治愈。主要原因还是思想问题,面对很多事情、在很多情况下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很难积极去面对,接受新思想,接受新理论,接受新挑战。针对目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及指导教师在思想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及接受理论概念,逐步转变存在于教师和学生头脑中的一些落后、错误观念,改善接受效果,全面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精英人才。

1.积极心理学[2,3]。积极心理学是关心和培养人的优秀心理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学,主张从“积极”入手,关注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积极力量,帮助个人找到内在的力量、善端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借此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发展。对于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弱势群体,尽管在心理或能力等方面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但他们身上也不乏坚毅、自尊、自强、努力、善良、爱、热情、感恩等积极优秀的人格品质,也可以取得进步、获得很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在近十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备受关注并且正在对当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思潮。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及理念存在很大的不同,有些类似于“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意识的对比,一个是将人看成积极的、健康的,一个是将人看成消极的、有问题的,因此态度截然不同,效果自然也就可能大相径庭。将学生视为完全有能力将毕业论文(设计)做得非常完美,向学生灌输“积极心理学”的先进理念,发现并关注他们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积极力量,将这种积极力量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外化为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排除障碍,解决问题,实现目标。该环节的核心是学生的自信心培养问题。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主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平等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最终目的还是提高质量。

2.接受学[4,5]。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却忽视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教育过程既是内化与外化的互动过程,又是施教与受教的互动过程,只重视施教而忽视受教,实质上就是只重视形式上的灌输,而忽视内容上的效果。因此,要真正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教育的接受机制。学生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物都有一个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接受标志着人作为主体对于客体的认同、承认、接纳的态度。现代接受理论五项要素:传导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接受环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接受理论的涵义与特征、类型与机制、过程与规律、效果及其评价四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接受是指学生对老师的施教信息的反映和择取、整合和内化。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受”,而且要“化”。因此,要真正实现教育目的,提高接受效果,必须使受体通过接受教育信息,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教育信息成为自己内在信念的组成部分,最后将其化为外显的品德行为。

以“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为导向,采用“积极心理学”与“接受理论”,对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存在于部分教师和学生头脑中的某些落后思想意识甚至偏见进行“干预治疗”,使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反省、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让学生首先从情感上接受,然后将其引入正确、积极、健康发展的方向,内化其意识,外化其行为;培养自学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强化竞争能力,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推动精英教育事业快速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在留,郭松.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与质量提高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9):110-111.

[2]曾秀兰.实施积极心理教育培育大学生积极心态[J].教育导刊,2008,(1):49-51.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 Review of University Student' Perfectionism

ZHOU Haixia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4000)

Abstract Perfectionism is self-set high standards for themselves; it is the kind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evaluation depends on the success, which not only affect the individual'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ime management, but also affect the mental health of individuals.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perfectionism; mental health

完美主义作为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完成任务并伴有批判自我的人格特质和思维方式,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又密切的关系。完美主义是心理咨询的常见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尤其是高材生更加普遍,已经逐渐引起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重视。①近年来研究者将完美主义分为不同的类型,且他们的研究也表明不同类型的完美主义者也具有自身的特点。②因此,对于大学生完美主义的研究不仅具有其理论意义,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1 完美主义的界定

完美主义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精神分析学派Adler(1956),在他提出的“追求卓越”的概念中,他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更好适应他所生存的环境,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③④Hollender(1965)则认为有两种完美主义者,一种是追求外在评价,即将他人得认可和满意度作为衡量的标准;另一种是辛苦工作,以使自己工作尽善尽美,即让自己达到绝对的满意,他认为我们每个人的早期经历尤其是父母教育对完美主义心理的形成至关重要。⑤也有研究者将完美主义与个体心理健康相关的角度进行研究,如Frost等人认为,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特征的个体,尽善尽美完成任务并对自身伴随着批判性自我评估,过度追求高标准与对失败的恐惧导致了他们仔细检查、反复考虑,甚至具有拖延行为。⑥

由此可见,虽然完美主义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尚无统一一致的定义,但我们可以各研究者定义中的一些共同点:第一,对自身的高标准和高期望;第二,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第三,较高的自我批评;第四,对失败的恐惧。

2 完美主义的相关研究

2.1 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的总体研究

目前,对于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家庭教养方式方面:谢玉兰认为,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总体得分在性别变量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即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越加明显;杨宏飞、张小燕研究表明大学生具有中等程度的完美主义倾向,在父母期望、个人标准等维度上,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父母批评、关注错误维度上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此外,周旭等人对大学生完美主义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使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完美主义心理的积极维度以及条理性,即父母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个体更容易形成条理性较高的人,如果父母采用放纵或者权威的教养方式,孩子更容易惧怕犯错误,更易形成完美主义的消极维度。⑦⑧

2.2 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国内研究者对于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如黄希庭、郑涌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追求完美,但是如果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则容易带来一些心理困扰;⑨⑩杨宏飞、张小燕等人认为,个体完美主义人格特征越强,其心理健康水平则越低;谢玉兰认为,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其心理异常症状更加明显,即追求完美主义的个体,越易产生抑郁、焦虑、强迫等消极情绪体验;研究者李智认为积极的完美主义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等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消极完美主义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等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国外研究者也做了大量研究,如Hewitt, Chang和Rand等人认为完美主义与抑郁的易感因子有关;香港Chang等人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担心出错与焦虑存在较高正相关,而组织条理性与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

综上所述,完美主义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即完美主义倾向越明显,心理健康水平则越低,这说明对自己要求越严格,越需要用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

3 不足

目前,对于完美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概念以及测量量表,但实验研究较少。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首先,国内对于完美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特殊群体,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更多的群体;其次,对于完美主义的形成机制目前进行探讨的研究较少,今后需要加强该领域的探讨;再次,对于完美主义个案干预研究较少,今后应当加强对于完美主义者在心理咨询方面的研究。

注释

① 张斌,谢静涛.不同完美主义类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J].心理卫生评估,2013.27(11):868-872.

② 王秀希,王雪.初中生消极完美主义与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3):22-24.

③ 王文娟,孙宏伟.大学生拖延与完美主义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15(3):69-70,122.

④ 王春娜.大学生完美主义、成就动机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⑤ 李丹.大学生完美主义、成就日标定向和自我妨碍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⑥ 张斌,宋佳钦.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科技资讯,2012(28):193-194.

⑦ 吴双磊.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及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⑧ 李智.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结构_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⑨ 佟月华.大学生完美主义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3):277-279.

⑩ 廖星.大学生完美主义者的情绪特点研究[D].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论文,2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