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1 09:38: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医外治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遗址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遗址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大遗址的保护已经由原来只对遗址本体的保护,扩展到了对遗址本体和遗址周边区域的综合保护;从对遗址的消极保护,改变为通过遗址展示、利用等方式实施的积极保护;立法保护的层次不断提高。但我国国内遗址保护却存在保护水平低下,立法不完备,观念落后等问题。
一、大遗址与大遗址区的界定
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转变,各国趋向于将遗址与包含遗址在内的遗址区域区别看待,并试图整体保护发展。所谓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按照《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章程》的规定,“遗址”一词应包括一切地貌的风景和地区,人工制品或自然与人工的合制品,包括在考古、历史、美学、人类学或人种学方面具有价值的历史公园与园林。遗址实际上是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该地方具有特殊价值,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产物,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移动性。所谓大遗址,是指那些占地面积较大,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物遗址。大遗址的概念内涵应具备规模性、人类文明或地区文化现象的代表和重要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等三个基本特点。大遗址的界定仅仅指遗址本体,而不包含遗址周边区域在内。
遗址区是一个新名词,目前尚未有明确概念或界定。遗址区名称首次正式出现是在2007年11月西安市关于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方案中。该规划方案将大明宫遗址区分为三个层次:以即将建设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核心区,属于遗址本体部分;以周边改造区域为第二层次,包括建设控制地带在内;以北二环以外集中安置区为最外层,属于建设开发区域。也就是说西安市关于大明宫遗址区的规划实际上不仅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遗址本体,还包括了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和一定范围的周边发展环境,这突破了我国以往对遗址保护的基本思路,将其扩展到周边区域和城市环境构建中,也给我国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我国现有的立法文件中,很难找到直接将遗址周边区域纳入到遗址保护规划的的范例,目前也只有极少数地方立法在一定程度上略有提及,如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将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应当纳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良渚遗址环境风貌应当进行整体保护等。
比较而言,国外立法中关于保护区划定、保护机构设置、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及遗址区保护和发展问题、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等方面都有国内立法可借鉴之处。
二、关于大遗址区保护发展的国内外立法比较
通过划定大遗址区实施遗址保护,很多国家都逐步走上了遗址保护与周边区域保护发展同步的道路。
(一)通过划定遗址区域的方式保护遗址本体
《保护考古遗产的欧洲公约》第二条规定:“为保证对埋藏有考古物的堆积层和遗址的保护,每一缔约国承允采取可能的措施:1.划定并保护具有考古意义的遗址和地域”。《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规定:保护不应只限于自然景观与遗址,而应扩展到那些全部或部分由人工形成的景观与遗址。因此,应制定特别规定确保对那些通常受威胁最大、特别是因建筑施工和土地买卖而受到威胁的某些城市中的景观和遗址进行保护。《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第二条规定:……土地利用必须加以控制并合理开发,以便把对考古遗产的破坏减小到最低限度。考古遗产的保护政策应该构成有关土地利用、开发和计划以及文化环境和教育政策的整体组成部分。……考古保护区的划定亦构成此种政策的一部分。
马耳他《开发规划法》规定了各种类型的保护区,其中可以包括被登录的历史建筑和遗迹。设立保护区的原则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空间及单体遗迹、建筑、遗址或景观风貌特色。
埃及《文物保护法(83版)》明确规定,凡属国家所有及本法实施前作出的决定、命令,或根据主管文化事务的部长的建议,经总理批准视为文物古迹区域的土地,根据本法均属文物古迹区。该地区内的任何一块土地,如经文物局核实,其内没有文物古迹或被划在经批准的文物古迹整修线区外,根据主管文化事务的部长的建议,经总理批准,可划为非文物古迹区或非文物公益区。
可见,上述立法均认为,可以通过划定遗址保护区域的方式来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同时在该区域内围绕遗址本体保护开展一系列开发或发展措施,将其作为遗址保护发展的组成部分。2005年10月《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的保护西安宣言》,更是肯定性的提到,“周边环境”被认为是体现真实性的一部分并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加以保护,这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国际和跨学科合作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确定遗址保护区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法律条件。
(二)保护发展机构的设置
在保护机构的设置方面,目前国外立法主要有三类形式,即国家机关、国家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及NGO(非政府组织)。其中,国家机关作为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情况比较常见;其次就是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这种机构可能隶属于一个或多个国家部门,具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单独由非政府组织成立的保护机构在国外实践中尚不存在,目前只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考古遗址保护与管理》中提及,政府可在某些情况下,将遗址保护和管理工作委托给当地人民或非政府组织。
首先,以国家机关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立法例包括但不限于:
日本《文化财产保护法》明确,文部大臣有权决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使用,遗址等考古遗产直接归属于文化厅长官直接管理。埃及《文物保护法(83版)》明确,埃及文物局系负责管理各博物馆、文物仓库、古遗址和历史文物地区(包括偶然发现的文物考古区)的一切与文物考古有关的事务的专门机构。1975年颁布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希腊的文化部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公共工程部负责大型工程、城市规划与建设。
其次,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立法例有(包括但不限于):
智利1970年1月27日第17288号法律规定,国家纪念物是指地产、废墟、建筑物及其他具有历史、艺术特征的物品……。国家应妥善保管这些物品。这些纪念物的保护和保养应根据本法的规定通过国家纪念物委员会进行。
西班牙历史遗产法规定,历史遗产委员会应促进有关西班牙历史遗产的具体计划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国家历史遗产委员会由省长任命的各自治区的代表组成,国家有关行政当局的首长亦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同时亦是该委员会的主席。主要负责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
实际上,由单一的政府部门对遗址文物进行管理,可以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扯皮,但对于需要由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却比较难以协调。采用专门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内部可能由多个部门派人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但相互扯皮的现象却不可避免。民间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在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天生缺陷,权威性不够,因而不宜作为持久性的保护机构。另外,就保护机构发展区域经济文化事业的功能而言,各国立法及国际公约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及,但均未将其作为保护机构的核心职能。目前我国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遗址文物保护工作。
(三)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范围及遗址区保护和发展相协调问题
1、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
所谓建设控制地带,就是为保护文物安全和环境风貌,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周围,划定的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一般保护区。随着文物保护理念的更新,世界范围内通过政府规划手段划定一定区域实施建设控制,保护发展遗址等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保护相适应已成为各国的不二选择。
《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第二条明确规定,采用遗址整体保护政策,划定一定范围作为考古保护区,在考古区内,各国政府应当保证区域内的环境风貌与遗址本体相适应,而不得毁坏、损坏和改变。
埃及(文物保护法1983)规定,在遗址和文物古迹区内颁发进行建筑的许可证,禁止在该区域取土、沙等行为。对与该地区比邻的非居住区内3公里或由文物局划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区域前款适用,以保护这些文物地区的环境。
1992年马耳他开发规划法也规定,不允许任何会对这些遗迹或遗址的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开发。在其周围设有至少100米的缓冲区,该区不允许任何开发项目,该地区属于最优先保护区域。除此之外的区域内从事建设应取得当局的许可。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可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一般是基于保护遗址周边环境风貌的需要,但从各国立法来看:第一,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一般都列入政府规划中,满足规划权限要求;第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具体应根据遗址保护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第三,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并不意味着在该区域内不得从事任何建设,而是应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或法定机构的许可且该建设不破坏遗址周边环境风貌。这一点,我国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颁布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第五条和第六条中均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只不过该规定并未涉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外保护发展的问题。
2、遗址区保护和发展问题
遗址区的保护和发展主要是对遗址本体的保护和对遗址本体及除本体之外的遗址区内其他区域的利用乃至发展问题。但这种保护与发展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和矛盾。遗址本体属于应受法律保护的文物范畴,虽然各国文物保护立法一般都对遗址文物的保护做出明确规定,但随着保护观念的逐步发展,如何更好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利用遗址文物,各国立法均做了一定程度探索。目前,不外乎就是通过展览展示、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进行考古研究等活动,进行有限的利用。例如,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可以通过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活动发挥文物的作用;还有《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中规定,各国可以通过建立和维护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的方式对遗址采取保护措施,这为遗址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至于遗址区内除遗址本体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其他区域的发展问题,各国立法规定不一。澳大利亚《ICOMOS文化遗产(巴拉)》规定,在澳大利亚亚瑟港遗址保护过程中就明确亚瑟港的保护和开发项目是一个区域性开发项目,内容包括对塔斯曼半岛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除对亚瑟港遗址本体进行保护之外,该保护和开发项目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工程,包括一定范围内的建设。在进行遗址展示的过程中,还要在历史、地理及其他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认识遗址。在其他国家立法乃至国际公约中,对遗址区保护与发展作出原则性规定的较为普遍。
虽然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了保护单位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施工等活动的法律规范,但对于如何发展遗址区内其他区域,我国文物保护法并未提及。
可见,对于在遗址区内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与对区域本身进行发展这一问题,各国很少采用消极保护文物的态度而忽视区域发展,基本的共识是在以保护为核心的理念下,适当进行利用乃至发展,以促进遗址文物更好地发挥其经济社会文化功能。但各国对于应当在多大的范围或程度上发展遗址区,发展的程序和实际手段等方面存在不同认识。
(四)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问题
从目前来看,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问题是国外立法的必备内容,如埃及(文物保护法1983)规定,经文物局同意,有关方面可获得许可,在居住区内的与古迹区毗邻的地方进行建筑。但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保证建筑物的高度,照顾该区域的基本特色和特征。《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规定,当需要修建新建筑物或对现有建筑物改建时,应该尊重现有的空间布局,特别是在规模和地段大小方面。与周围环境和谐的现代因素的引入不应受到打击,因为,这些特征能为这一地区增添光彩。还有《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规定,在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时,也应考虑到因某些工作和现代生活的某些活动而引起的噪音所造成的危害。
虽然我国文物保护法也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但这些规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环境风貌一致性的范围比较狭窄,仅限于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建设控制地带内而不包括整个的周边环境风貌。
另外,对于遗址等文物保护经费的来源,从各国立法乃至国际公约的规定来看,一般通过政府拨款、鼓励捐赠、提供低息无息贷款及接受国际援助等方式获得。当然我国法律对此也有规定,《文物保护法》就规定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文物保护单位事业性收入和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等方式来筹集保护经费。2005年国家财政部、文物局共同颁布的《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则更为具体的规定了政府财政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但该规定对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中央政府主导的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中央政府引导的大遗址保护工程及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三个方面。
三、对我国大明宫遗址保护发展的启示
针对国内大遗址保护的实践,通过对比各国立法乃至国际公约的规定,就大明宫遗址保护实际情况,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借鉴和学习。
(一)更新保护观念,实施整体保护发展战略,即对遗址本体保护与对遗址本体以外周边区域的保护发展相一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划定一定的遗址保护区域或者设立一定的遗址保护特区,在该区域内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实施遗址本体保护的同时,通过合理利用遗址文物资源及保护并发展遗址周边区域的方式,使遗址和遗址周边环境乃至历史区域在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及旧城改造中,达到协调一致,减小城市化进程对文化遗产真实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破坏,从而更好的保护遗址资源。
(二)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在大明宫遗址区域内,可以建立遗址公园,也可以设立单独的具有管理职能的遗址保护特区,组成相应的保护、管理机构,赋予该机构单独的管理职权,执行相应职能。与此同时,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通过规划手段确定大明宫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实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的具体措施范围及程度;正确处理遗址区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即管理机构的职能方面要将保护与发展并重,以保护为核心,将发展作为保护遗址文物的积极手段,采用合理的利用、开发等措施达到发展中更好保护的目的。
2、正确处理遗址保护发展与旧城改造、城镇居民房屋拆迁安置的关系,遗址文物保护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但保护不是最终目的,保护是为更好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所采取的措施。对于大明宫遗址区保护发展工程而言,遗址区被拆迁人的福祉是遗址保护工程是否完满的重要衡量标准。
鼻渊属于西医“鼻窦炎”范畴,是耳鼻咽喉科临床的常见多发病, 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属难治病之一,主要以流脓涕、鼻塞、头痛为主要症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多为实证、热证,起病急,病程短,症状较重,与急性鼻一鼻窦炎相类似。
1 古代医家对鼻渊的认识
“鼻渊”一词最早现在《内经》有记载,《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其中“渊” 即渊深之意,形容涕量多,同时《素问·玄机原病式》:“涕唾稠浊者,火热极甚,销烁致之然”说明了胆热与热邪袭肺都是导致鼻渊的病因,后世医家都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并且完善了鼻渊的病因病机,例如,明代的虞搏《医学正传》[1]中提到风寒之邪侵袭肌表,会出现鼻塞,流清涕或浊涕,说明了风寒袭肺也会导致鼻渊。《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证》:“此证因酒醴肥甘或久用热物,或火由寒邪,以致湿热上熏,津汁溶溢而下,离经腐败”[2],说明肥甘厚腻及燥热之物亦可导致鼻渊。《医醇感义·卷三》:“阳邪外烁,肝火内潘,鼻窍半通,时流黄水,此火伤之脑漏也”[3],进一步总结了肝胆火热也是导致鼻渊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历代医家认为鼻渊的病因病机主要有风寒袭肺,风热袭肺,还有肝胆湿热等,同时对临床表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 古代医家对鼻渊的治疗
古代医家在提出鼻渊病因病机后,对于鼻渊的治法也有了更深一步介绍。例如《圣济总录·卷一一六》中针对胆腑郁热型鼻渊创建了前胡汤方,鸡苏丸等,名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卷六十五》针对风寒侵袭郁而化热而创立了奇藿授香丸配合补中益气汤。《济生方》记载的苍耳子散等,在现临床应用中收效显著,沿用至今。古代医家以内服法为主的同时,配合外治法主要有吹鼻,塞鼻,针灸。《圣济总录》的辛夷膏,《本草纲目·卷四》用白芷同硫磺、黄丹共研为末的萃拨粉。《针灸大成·卷八户》曰:“脑泻,鼻中臭,涕出,针刺曲差、上星穴”[4]。正如清代吴师机在《理淪骈文》中所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虽然内治法与外治法的给药途径不同,但是对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
3 现代医家对鼻渊病因病机的认识
3.1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讨论也很多,现代医家对鼻渊也有进一步的认识。认为鼻渊病因较为复杂,但是经过总结可以将其分为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认为多是由于外邪侵袭肺胃,或者胆腑郁热所致。虚证多认为是由于久病正气必虚,不足以驱邪外出,导致鼻窍不利,故发病。现代医家陈小宁[5]教授将鼻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并且在临床中发现湿热和气虚为主要致病因素。熊大经教授[6]认为鼻渊多以肝胆湿热为本。陈新野等[7]认为外邪侵袭鼻窍,腐浊鼻腔内黏膜,故生浊涕,若浊涕不除,积于窦腔之内,使鼻腔内气血受毒邪所困而壅塞不通,这与痈的发病机制相似。王士贞[8]教授认为鼻渊主要始于邪,成于热注重局部辩证,以消肿排脓通窍为主要目的。吴立清[9]认为急性鼻窦炎根本是感受风热之邪,并且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孙加煜[10]提出用温病学说对鼻渊进行辨证论治。
3.2 现代医家经验方
3.2.1 内治法 张成凤[11]运用桑菊饮合苍耳子散治疗风热郁肺型鼻渊,临床有效率达91.63%。吴立明[12]采用三花鼻康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400例,总有效率为96.25%。邹林根[13]认为慢性鼻渊反复迁延难愈从肝论治是一个主要的理论基础,并自拟清木复金汤治疗顽固性鼻渊,临床收效颇佳。何宗德[14]认为鼻渊的头痛并非由于肺脾气虚所致,而是由于风寒外邪侵袭,郁于鼻腔,导致局部血脉闭阻所致。并运用苍耳子散温经通窍以除痹痛。张士卿[15]教授认为鼻渊多以胆腑郁热型为主,尤多见于小儿,故运用取渊汤加减治疗鼻渊。
3.2.2 外治法 置换疗法:高瑞斌[16]运用苍耳子,辛夷花等中药煎剂进行置换疗法,临床观察率占92%。贯序疗法:孙书臣教授[17]运用辛凉芳香通窍药物进行贯序疗法治疗鼻渊。依次用煎药的蒸汽熏鼻、蒸馏液滴鼻和中药从而达到对慢鼻渊的治疗目的。蒸法:苏应东等[18]运用黄芩、薄荷、鱼腥草等药物制成的中药制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窦炎,有效率95.2%。纳鼻法:傅德元[19]治疗慢性鼻窦炎,用辛夷15 g,白芷、苍耳各10 g,桂枝5 g,将上药研磨后用纱布包好,置入鼻腔内,1 h/次,10 d一疗程,临床观察138例,外感型有效率100%,内热型有效率95.4%;穴位按摩:李巧生[20]通过自我按摩合谷及迎香穴治疗鼻渊,可取得一定疗效。刘彩梅[21]将鼻渊分为2型,风寒郁热型针刺迎香,印堂等穴位,肝胆火旺型针刺太冲,风池等穴位,同时配合蝶腭神经的解剖位置选择取穴,有效率达90.7%。穴位敷贴法:张燕平[22]运用黄芩,鹅不食草,柴胡等药物制成膏剂服贴风池,完骨等胆经穴位,有效率可达83.3%。雷火灸:郭强中[23]在艾绒中加入防风,苍耳子,木香等药物通过辩证取穴进行局部灸治,有效率82%。
4 小结
鼻渊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且不易根治,同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困扰,中医治法在对鼻渊的治疗上有很大的优势,中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并且减少其复发率,所以鼻渊的中医治法的存在有着非常的大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故归纳总结古人及历代医家的治法,为现代临床医生治疗鼻渊提供一个明确的思路,以便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健,杜佳林.鼻渊病因病机的研究概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0):59-60.
[2] 张介宾.景岳全书·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85.
[3] 费伯雄.医醇剩义[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9.
[4] 夏纪严.古代医学对鼻渊的认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杂志,1999,7(2):101.
[5] 陈敏.陈小宁教授治疗鼻渊临床经验[J].四川中医学报,2012,20(8):10.
[6] 李莉,刘艳丽.熊大经教授治疗鼻渊经验谈[J].四川中医,2004,22(3):4.
[7] 陈新野,刘道明.鼻康糖浆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9):17.
[8] 邱宝珊.林玲玲王士贞教授治疗鼻渊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6,10(10):1795.
[9] 韦曙平.中医治疗鼻渊概况[J].实用中医杂志,2002,6(6):55-56.
[10] 孙加煜.运用温病学理论辨鼻渊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11] 张成凤.桑菊饮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急性鼻窦炎35例[J].山西中医报,2011,21(9):16.
[12] 吴立明,郝芬兰,程晓卫.三花鼻康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400例[J].陕西中医,2006,27(8):915-916.
[13] 邹林根.从肝论治鼻渊举隅[J].新中医,1997,20(10):48.
[14] 忻耀杰,李春芳.何宗得治疗耳鼻喉疾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9):766-767.
[15] 潘曌曌.张士卿教授应用取渊汤治疗小儿鼻渊经验[J].甘肃中医学院报,2004,21(3):1-2.
[16] 高瑞斌.置换疗法“中药煎剂”治疗慢性化脓性副鼻窦炎50例疗效报告[J].河北中医报,1986,1(9):46.
[17] 杨丽,赵莹莹,乔锦熏.孙书臣序贯疗法治疗慢鼻渊临床思路总结[J].北京中医药报,2012,31(4):275.
[18] 苏应东,朱艳琼.中药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2):106.
[19] 傅德元.苍耳子散塞鼻治疗鼻咽13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7):12.
[20] 李巧生,李国通.自我按摩迎香合谷治疗鼻渊[J].按摩与导引,2002,18(5):68.
[21] 刘彩梅.针刺跌额神经节治疗鼻渊76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报,2009,25(20):45.
止痛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疼痛病因,标本兼治,提高病愈率,特别对某些重度顽固性疼痛疗效卓着,体现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因而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笔者经过广泛调查古今对止痛中药的研究概况,现归纳如下:
1.关于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
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的原始记载,多见于历代诸家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中华本草》对历代本草进行了一次大集结,其中关于止痛中药的记载,散见于各类中药的文献中。这是迄今为止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最具权威性的总结。只因不是专门性的止痛中药文献专集,卷帙浩大,翻检不便,对止痛中药的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止痛本草》是一本集古今运用中药止痛药物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专着,广泛搜集中药各种止痛药,分类进行各项研究,集中古今医家用药的理论、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这不但可作为各种痛证辨证用药与专方专药的运用依据。而且对寻找研制各种止痛药也可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2.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
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2.1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随着中西医学的相互渗透,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近二十年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杂志及《中华本草》《现代中药药理学》等文献进行普查,发现已有300余种中药被实验证实有镇痛作用。其中一部分药物是经古代本草文献明确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延胡索、吴茱萸、五灵脂、没药等。也有一部分是古代本草并未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灵芝、党参、海参、土茯苓、天竺黄等,是在实验研究中被发现有止痛作用。这说明止痛中药的筛选十分必要。对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有多方面的,如:①生物碱类镇痛活性成分的研究,延胡索乙素是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吕富华在“延胡索的止痛作用的比较”一文中总结:“实验表明,延胡索总生物碱的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0%,且镇痛作用乙素>丑素>甲素。”皂苷类镇痛活性成分,李小川在“怀牛膝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总结:“对怀牛膝总皂苷采用化学刺激、热刺激进行大、中、小3个剂量的镇痛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作用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另据研究证实,人参皂苷、白芍总皂苷、柴胡皂苷等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⑧酚、酮、醛类镇痛活性成分,原田正敏“桂皮药理学研究”文中说:“桂枝醛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着抑制作用”;末川在“生姜た关さざ药理学研究”文中说:“丹皮酚可使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抑制率50%。”
2.2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止痛中药的镇痛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不仅找出了止痛中药的许多有效镇痛成分,而且也阐明了止痛中药的一些镇痛机制。吴承艳在“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口文中,对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为6个方面:①中枢镇痛;②麻醉镇痛;③抗感染镇痛;④解热镇痛;⑤解痉镇痛;⑥抗凝镇痛。
3.关于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
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以专着居多,如唐迎雪主编的《止痛中药临床应用》,收录止痛中药88味。对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应用、用法用量、使用宜忌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表述,非常实用。张卓主编的《疼痛中药特效秘方大全》,董连荣主编的《古今止痛验方大全》螂则以止痛方剂为重点。在论文方面有:肖金撰写的“止痛方药的临床应用”,将止痛方剂分为:清热止痛方、祛瘀止痛方、温经止痛方、祛风除湿止痛方,亦是以方为主、以方带药的论述。王顺成撰文“痛症的病因病机与止痛中药的临床应用”,首先分析痛症的病因病机,然后将止痛中草药分为:解表止痛药、祛风湿止痛药、活血化瘀止痛药、行气止痛药、温里止痛药、麻醉止痛药、清热止痛药7大类。每类举出4~5味代表药物,论述其止痛功能与适应证吲。以上研究是以实用举要为主,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
还有一些关于古今名医治痛经验的评述:如赵天才等撰文“张仲景治痛十四法”,总结了张仲景治痛症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包括:解表治痛法、散寒除湿治痛法、和解治痛法、表里双解治痛法、呕吐治痛法、攻下治痛法、温补治痛法、行气治痛法等。外治法包括了搐鼻治痛法、针刺治痛法等。该文对止痛的治疗法则及给药途径进行了发掘㈣。韩学杰等撰写“沈绍功教授痛症辨证论治经验”一文,对沈氏从医四十余年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辨证分为虚实、部位划分7类、病性分为寒热等思路与经验。
4.关于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
止痛中药虽然毒性较大,但生物活性亦强,止痛效果好。若临床应用恰当,确能起沉疴顽疾。若用之失宜,则祸不旋踵。为了充分发挥毒剧止痛中药的独特疗效,防止毒副作用。很多医者对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如唐迎雪的论文“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体会”,总结出临床应用的几条原则,如:①宜于顽痛;②作用为主;③炮制得法;④合理配伍;⑤控制剂量;⑥选择剂型;⑦煎服相宜。该文对临床应用毒剧药物止痛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作用。朱建伟撰写“马钱子碱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一文,认为马钱子碱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
5.对止痛中药研究的动态综述
吴承艳撰文“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中,将该领域里的研究总结为4个方面:①古代文献对止痛中药的收录研究。②古代医家对止痛中药用药特点研究。③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④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吴氏在“对止痛中药研究的思考”这部分内容里,首先提出了“必须加强中医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她说:“在大量的方剂文献中能寻找出有效的止痛中药。本草文献更是直接记载前人使用中药、研究中药的重要信息之源。因此进行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对加快止痛中药的研究与开发起一定的重要作用”。吴氏之说确为真知灼见。
关键词:止痛中药;药性理论;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5
止痛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疼痛病因,标本兼治,提高病愈率,特别对某些重度顽固性疼痛疗效卓著,体现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因而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笔者经过广泛调查古今对止痛中药的研究概况,现归纳如下:
1.关于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
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的原始记载,多见于历代诸家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中华本草》对历代本草进行了一次大集结,其中关于止痛中药的记载,散见于各类中药的文献中。这是迄今为止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最具权威性的总结。只因不是专门性的止痛中药文献专集,卷帙浩大,翻检不便,对止痛中药的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止痛本草》是一本集古今运用中药止痛药物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专著,广泛搜集中药各种止痛药,分类进行各项研究,集中古今医家用药的理论、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这不但可作为各种痛证辨证用药与专方专药的运用依据。而且对寻找研制各种止痛药也可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2.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
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2.1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随着中西医学的相互渗透,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近二十年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杂志及《中华本草》《现代中药药理学》等文献进行普查,发现已有300余种中药被实验证实有镇痛作用。其中一部分药物是经古代本草文献明确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延胡索、吴茱萸、五灵脂、没药等。也有一部分是古代本草并未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灵芝、党参、海参、土茯苓、天竺黄等,是在实验研究中被发现有止痛作用。这说明止痛中药的筛选十分必要。对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有多方面的,如:①生物碱类镇痛活性成分的研究,延胡索乙素是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吕富华在“延胡索的止痛作用的比较”一文中总结:“实验表明,延胡索总生物碱的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0%,且镇痛作用乙素>丑素>甲素。”皂苷类镇痛活性成分,李小川在“怀牛膝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总结:“对怀牛膝总皂苷采用化学刺激、热刺激进行大、中、小3个剂量的镇痛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作用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另据研究证实,人参皂苷、白芍总皂苷、柴胡皂苷等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⑧酚、酮、醛类镇痛活性成分,原田正敏“桂皮药理学研究”文中说:“桂枝醛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末川在“生姜た关さざ药理学研究”文中说:“丹皮酚可使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抑制率50%。”
2.2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止痛中药的镇痛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不仅找出了止痛中药的许多有效镇痛成分,而且也阐明了止痛中药的一些镇痛机制。吴承艳在“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口文中,对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为6个方面:①中枢镇痛;②麻醉镇痛;③抗感染镇痛;④解热镇痛;⑤解痉镇痛;⑥抗凝镇痛。
3.关于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
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以专著居多,如唐迎雪主编的《止痛中药临床应用》,收录止痛中药88味。对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应用、用法用量、使用宜忌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表述,非常实用。张卓主编的《疼痛中药特效秘方大全》,董连荣主编的《古今止痛验方大全》螂则以止痛方剂为重点。在论文方面有:肖金撰写的“止痛方药的临床应用”,将止痛方剂分为:清热止痛方、祛瘀止痛方、温经止痛方、祛风除湿止痛方,亦是以方为主、以方带药的论述。王顺成撰文“痛症的病因病机与止痛中药的临床应用”,首先分析痛症的病因病机,然后将止痛中草药分为:解表止痛药、祛风湿止痛药、活血化瘀止痛药、行气止痛药、温里止痛药、麻醉止痛药、清热止痛药7大类。每类举出4~5味代表药物,论述其止痛功能与适应证吲。以上研究是以实用举要为主,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
还有一些关于古今名医治痛经验的评述:如赵天才等撰文“张仲景治痛十四法”,总结了张仲景治痛症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包括:解表治痛法、散寒除湿治痛法、和解治痛法、表里双解治痛法、呕吐治痛法、攻下治痛法、温补治痛法、行气治痛法等。外治法包括了搐鼻治痛法、针刺治痛法等。该文对止痛的治疗法则及给药途径进行了发掘㈣。韩学杰等撰写“沈绍功教授痛症辨证论治经验”一文,对沈氏从医四十余年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辨证分为虚实、部位划分7类、病性分为寒热等思路与经验。
4.关于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
止痛中药虽然毒性较大,但生物活性亦强,止痛效果好。若临床应用恰当,确能起沉疴顽疾。若用之失宜,则祸不旋踵。为了充分发挥毒剧止痛中药的独特疗效,防止毒副作用。很多医者对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如唐迎雪的论文“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体会”,总结出临床应用的几条原则,如:①宜于顽痛;②作用为主;③炮制得法;④合理配伍;⑤控制剂量;⑥选择剂型;⑦煎服相宜。该文对临床应用毒剧药物止痛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作用。朱建伟撰写“马钱子碱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一文,认为马钱子碱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
5.对止痛中药研究的动态综述
吴承艳撰文“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中,将该领域里的研究总结为4个方面:①古代文献对止痛中药的收录研究。②古代医家对止痛中药用药特点研究。③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④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吴氏在“对止痛中药研究的思考”这部分内容里,首先提出了“必须加强中医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她说:“在大量的方剂文献中能寻找出有效的止痛中药。本草文献更是直接记载前人使用中药、研究中药的重要信息之源。因此进行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对加快止痛中药的研究与开发起一定的重要作用”。吴氏之说确为真知灼见。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9-0014-02
痹证属于中医科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大多因受到外界风寒、冷气侵袭机体,造成经脉痹阻、气血不畅等。I临床上以四肢乏力、关节酸痛、病情反复为主。对于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界探讨的热点,尤其是针灸、中药在痹证治疗上应用较为广泛,也便于患者接受。近些年来,一些临床专家采用针药并用的方式治疗痹证,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及改善预后等。
1 针灸、中药对痹证的治疗作用
1.1 针灸对痹证的治疗作用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一种方式,由于痹证患者经脉阻隔、气血不畅,而针灸恰恰可以疏通经脉,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提升痛阈的敏感度,以此释放镇痛物质来完成。痹证因病因不同,配穴刺法也有所不同;因病情程度不同,针刺深浅也有所不同。对此需要辩证治疗。艾灸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通过艾炷燃烧产生的热渗透作用及艾叶燃烧时发热产生的光谱效应而发生作用。艾炷燃烧的能谱一般为近红外波段,它可以透过机体皮肤,也就是深层组织,提高各种有益分子活动的平均动能。由此,可以起到疏经活络、化瘀止痛的功效,尤其对治疗风寒湿痹的效果最为显著。
1.2 中药对痹证的治疗作用 中药在治疗痹证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疑难疾病进行治疗或身体保健。中药治疗疾病的最大功效就是调节机体的平衡、扶正祛邪,让患者的身体重新回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我国中医学家大多认为对痹证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最显著、毒副作用最低,因此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青睐。在治疗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医生如何针对患者的病症,应用合适的中药及剂量。痹证被魏品康教授归为“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痛多虚,久必及肾”,对此,应切实抓住以上四点,合理选择药物。现在中药治疗痹证的处方、方法比较多,有专方,也有中成药。
1.3 两者单用的不足之处分析我国现在中医治疗痹证的方法,大多以单用为主,但在长期实践环节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单独应用针灸治痹,在治疗症状轻、病程短的痹证方面效果显著,并且不易复发。对于病程长、病症重的痹证患者而言,针灸可以起到短期的治疗效果,但比较容易复发,这是由于病重的患者病邪已经深入脏腑,而针灸疗法调节机体的脏腑功能由患者功能状态决定。因此,单独应用针灸治痹无法在短期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
中药治疗痹证的临床优势上文已经叙述,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掌握中药的不确定因素,这对临床医生、药剂师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不可出现一点偏差。同时治疗周期长也是一大挑战,由于药液从吸收到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不坚持服药,就会前功尽弃,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2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作用
2.1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优势在中医治痹上,针灸疗法、药物疗法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在分析以上两种方法单独应用的缺点之后,将其联合应用已经成为现今临床医学界寻找治疗方法突破的方向。临床发现,将这两者治疗方式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显著地缩短治疗痹证的疗程,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原因主要是这两种治疗方式发挥了协同作用,取长补短。针灸疗法可以直接作用到机体腧穴上,疏通病痛局部经络与气血,推动中药加速进入病患处,有导引的功效;另外一方面,针灸的优点是见效短,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从心理上缩短了病程。中药通过调整机体的脏腑阴阳、扶正祛邪及气血运行等方面,一步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祛除病邪,让患者的身体重新回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巩固治疗的效果。在治疗痹证过程中,医生在治疗初期以针灸疗法为主,在治疗中后期以中药为主,这样的辩证治疗可显示出中医治病的特色。
2.2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最新进展针灸加中药治疗痹证的独特疗效,现已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也有相关论文专门介绍针灸加中药治疗痹证的方法、效果,已经成为中医理论界探讨、研究的热点话题。张燕霞将痹证划分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寒热错杂、瘀血阻络等型,采取针刺、外洗及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214例患者,其中治愈100例,显效60例,好转4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3.5%。张吉教授对痹证针药并用的方法进行细化,中药治疗划分为行痹的治疗、痛痹的治疗、着痹的治疗、三痹同治法、热痹的治疗;针灸治疗第一步:以壮督兴阳、扶正祛邪、祛风胜湿为法,第二步按病因辨证取穴法,第三步局部取穴或邻近取穴,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加速机体的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缓解患者疼痛。
3 展望一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发展趋势
从以上探讨中,针灸药结合治疗痹证所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解决了长期困扰患者的疼痛顽疾,相比于单独应用外治法、针灸疗法、饮食疗法、中药治疗,其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该种方法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由此可以预期,针药并用治疗痹证的方法在理论上将会有着更多的突破,将科学化、系统化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治疗方法上,相信在众多中医学家的努力下,势必会有一个科学、有步骤的治疗方法,统一现在比较混乱的治疗方法;由于药物治疗中的川乌、草乌、附子等中药材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会给患者带来一些损伤,因此将来的中药成分中,将会减少该类影响机体健康的药材。从以上的论述中,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最大优点就是以调节阴阳、补益气血、散瘀通络为基础,祛风胜湿、散寒蠲痹为主导,并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宗旨。对于重症患者,则最好经过8个月左右时间的治疗,以期能恢复患者正常生活。
中医学博大精深,其治疗疾病的宝库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可以预料将来治疗痹证这类较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会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统一治疗标准仍需我们后来者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葛元靖.中医药治疗痹证的点滴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9(1):65—66.
[2]赵欲晓.浅谈《内经》中有关痹证的针灸治疗[J].针灸临床杂志,2009,18(11):178—179.
[3]方勇飞.戴裕光教授治疗痹证经验[J].中国中医急诊,2008,17(01):65—66.
[4]武峰,李宇欣.魏品康运用对药治疗痹证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8):89—90.
[5]雷正科,雷洪涛.娄多峰教授治痹病经验撷英[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2):112-113.
[6]田宁.热敏灸疗法在痛症中的临床应用[C].针灸治疗痛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315—316.
[7]何卫国.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1(10):193—194.
[8]王晓丽.许彭龄治疗痹证经验[J].中医杂志,2007,12(7):133—134.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0)06-0469-02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性瘢痕,是美容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表现为明显的瘤样增生及功能障碍。其组织学特点为细胞外基质中大量胶原、蛋白多糖和糖蛋白沉积,胶原排列紊乱。目前,病理性瘢痕的防治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加压、放射、冷冻和药物及激素注射等疗法,但疗效均不理想。中医学对瘢痕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又有一定的进展,是倍受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本病病名多以局部形态为特征。明代《证治准绳.疡医》称黄瓜痈,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称为"肉龟",近代名医赵炳南据本病与刀伤关系密切,命名为"锯痕症",此外还有"蟹足肿","肉蜈蚣"等名称。有关瘢痕的病机认识,文献记载较少,一般认为本病与先天禀赋,素体特异有关,加之遭受金创,水火之份,余毒未尽。气滞血瘀,搏结经络而成〔1〕。又有记载:"此证由心肾二经受邪所致,宜内服荆防败毒散加天花粉、乳香、没药,外用神针针其头尾以艾灸四足二十八壮〔2〕。"
2 中医药治疗方法
创伤修复过程中,瘢痕形成与创面局部血液循环状况,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功能活动及转化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的浓度及其活性密切相关。中医对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辨证论治从散在的文献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气血壅滞,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渗湿止痒为治疗原则〔1〕。②属疽症,腠理肌肤损伤、经络受阻、营位失调、气滞血凝结所致,以瘀血辨证活血化瘀为主〔1,2〕。③经络痹阻,以破瘀软坚加利湿为主〔2〕;④邪毒与体内浊气、瘀血、痰湿搏结,以穿凿肿物、软坚散结、疏通气血、排出邪浊、修正肌肤〔3〕。其方法有内治和外治之分。
2.1 内治法史氏〔3〕等对瘢痕进行辨证分型,分为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自拟"消积排通汤"消积排浊,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红花、榔片、荆芥等。刘氏〔4〕认为本病治疗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消瘢,方选《医宗金鉴》凉血四物汤加味:当归、生地、赤芍、金银花、川芎、红花、陈皮、赤苓、黄芩、丹皮、三棱、莪术、大黄、桔梗、甘草。夏氏〔5〕遵前人观点主张瘢痕主要为淤血阻滞,治以水蛭活血汤:水蛭9g~15g,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三棱、莪术、伸筋草、炙山甲、威灵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蝎、蜈蚣、并强调加水蛭为方中主药,缺之难以获效。
2.2 外治法因瘢痕多见于局部,故外治法更为常用。刘氏〔6〕采用复方艾叶煎浸洗及丁艾油外涂方法,对减轻瘢痕增生,止痒止痛具有较好疗效。(复方艾叶煎由艾叶15g,老松皮30g,威灵仙15g,红花10g,煎汤3000ml。丁艾油:艾叶30g,丁香50g,红花20g,冰片6g,前两味水煎至1000ml后蒸馏提取挥发油300ml;红花用70%乙醇100ml浸泡、渗滤;冰片溶于醇液;三者按1∶1∶1混合而成)。黄氏〔7〕用当归注射液8ml及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0ml在切口周围封闭,取得较好疗效,前者有活血消肿之功,后者可局麻止痛。杨氏〔8〕对12例瘢痕患者分别采用局部封闭和涂擦疗法,其中8例在皮损四周交替注射丹参注射液,针刺方向斜向皮损下肌肉层,根据皮损外形每次取2~4个部位,每个部位用药0.5ml~1ml;4例外涂丹参注射液,每日2~4次,每日总量2ml~6ml,总有效率达91.7%。应氏〔9〕以五倍子100g,强的松0.1g,地卡因10g,氧化锌200g,羊毛脂40g,凡士林650g制成瘢痕止痒软化膏,局部外涂后以绷带或纱布包扎,外用弹力绷带加压缠绕治疗增生性瘢痕。张氏〔10〕等选用软坚消瘢散配合器械扩张治疗食道、胃吻合口反复瘢痕狭窄,(药用:乌梅肉15g,白蒺藜10g,白僵蚕10g,共研细末,每次6g,蜂蜜调服4次),其药物直接作用于创面疗效满意。杨氏〔11〕用五倍子50g、五灵脂10g、紫草30g,乳香,没药各5g,蜈蚣20条浸泡于500g麻油中,5天后加温煎至焦黄,过滤,加入二甲基亚砜250g制成消痕油),用时外涂创面后加压包扎,总有效率为96.6%。该法以中西药物配合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又有较强穿透力,从而促进瘢痕消退。胥氏〔12〕用灭瘢膏作超声耦合剂,以超声透入法治疗瘢痕增生,(药用腊月羊脂100g,丹参80g,五倍子120g,蜈蚣30条,紫草60g,刺五加60g,先将羊脂熬油去渣,后将药投入,文火煎至质枯,滤净,自然凝结备用)。此方法先以热效应使瘢痕组织的胶原纤维产生较大的延展性,再经超声的机械振荡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变软,使药物充分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张氏〔13〕认为本病乃气血运行失畅所致,以乌梅50g,五倍子30g,蜈蚣5条,苦参30g,生地40g,其中蜈蚣、麝香研粉,余药加水泡10小时后煎汁500ml,加入食醋500ml,浓缩收膏成糊状,冷却后加粉外用。毛氏〔14〕用积雪苷外涂、内服治疗瘢痕。
2.3 内、外治结合法 史氏〔3〕等对瘢痕的发病机理提出"实证是基本,虚证是其标"的新理论,运用消积排通汤(白芷、甲珠、延胡索、桃仁、红花、荆芥等)内服,甘芫粉(甘遂、芫花、白芷各等份)外敷治疗瘢痕,同时将瘢痕辨证分为三型: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加减用药,共治疗440例,总有效率92.27%。赵氏〔15〕以消瘢散(丹参、五倍子、苦参、昆布、海藻各30g,威灵仙、硫磺、海桐皮各15g,防风、蝉蜕各10g,三棱、莪术各20g)敷贴瘢痕局部,配以热烘疗法,同时内服消瘢汤(丹参30g~60g,陈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红花、羌活、独活各20g,,蔓荆子、苍耳子各6g)加减,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3 中药对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实验研究的进展
3.1 中成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黎氏〔16〕等应用烧烫灵(白芷、紫草、冰片、旱莲草、大小蓟、茜草、明矾等组成)对大鼠深Ⅱ度、Ⅲ度烧伤进行了实验研究,病理结果显示烧烫灵组动物上皮修复良好,愈合完全。赵氏〔17〕运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了12例深度烧伤疮面,愈合后疮面肉眼所见均为软质平整光滑的上皮覆盖或软中带硬的平整疤痕。光镜、电镜显示:表皮恢复正常,真皮层有毛细血管及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粗细一致,排列整齐。运用中药提取成分进行瘢痕防治的研究有见报道。
3.2 中药提取成分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目前,增生性瘢痕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丹参和川芎是中医中药领域活血化瘀的重要常用药物,张弦、李荟元、王臻等人通过体外实验发现丹参、川芎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停滞在细胞分裂周期的G2-M期,抑制DNA的合成;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使其分泌Ⅰ型、Ⅲ型胶原量明显减少〔18,19〕。叶〔20〕等人通过体外实验还证实丹参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另外,以丹参配制的抗瘢痕软膏应用临床,病人的自觉症状、病理组织切片及羟脯氨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由于丹参的单体提纯的限制,其进一步研究有待于深化。虽然川芎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外基质胶原、透明质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其体内实验仍需证实。此外,利用汉防己中提取粉防己碱体外研究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的影响〔21〕。
3.3 中药提取成分对内皮细胞的影响近年来的大量文献表明血管内皮细胞是许多参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生长因子的来源,新生血管周围的细胞是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重要来源。林洪生等人通过体外实验证实川芎嗪、苦参碱使内皮细胞通透性明显降低,分泌减少〔22〕。这可能是川芎嗪和苦参碱治疗瘢痕的机制之一。
3.4 中药对其它方面的影响五倍子及虫类药在治疗瘢痕中较普遍。五倍子具有收敛作用,可通过沉淀蛋白来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并促进小血管收缩,使瘢痕供血减少,以达到软化和减小瘢痕的目的〔23〕。
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1 鉴别诊断不明确,瘢痕有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之分,前者多见于瘢痕体质患者,临床疗效不确定,后者病变较轻且有自行缩小的趋向,中医药治疗可促使其减小甚至消退,宜区别对待。
4.2 现有治疗瘢痕的方药多为零散的单方、验方,尚未研制出有效的中成药或拆方研究确切的药物单体,用药途径单一,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剂型,提纯药物,明确其药理特性。
4.3 目前,对瘢痕的中医药研究仍局限于中药的内服、外用、针刺、艾灸等外治疗法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中医药治疗瘢痕及影响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的报道为数有限,如何防止瘢痕的形成更少,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思澍,张树生,傅景华.中医临床大全[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1:926
2 谢观等.中国医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512
3 史鸿涛,金东明,史力.消积排通汤治疗蟹足肿[J].吉林中医药,1998;(1):5
4 刘建军.凉血四物汤治疗瘢痕疙瘩[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19(1):6
5 夏世平.水蛭活血汤活疗疤痕挛缩31例[J].中国骨伤,1997;10(1):20
6 刘谋升.复方艾叶煎浸洗法防治烧伤疤痕增生及创面瘙痒症56例小结[J].湖南中医杂志,1990:6(5):8
7 黄恒良.当归治疗腹部切口慢性瘢痕增生1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11):696
8 杨卫.丹参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1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8):501
9 应文魁,夏隽,王志高等.瘢痕止痒软化膏治疗增殖性瘢痕7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2):726
10 张湘生,姚文注,胡喜梅等.中药配合器械扩张治疗食道.胃吻合口反复性瘢痕狭窄3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2):743
11 杨运伟.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后疤痕增生3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9):573
12 胥方元,何成松,巫益民.中药超声透入法防治瘢痕增生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3):179
13 张国华.乌倍膏治疗瘢痕疙瘩5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7;13(2):22
14 毛维翰.积雪苷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多中心试验[J].新药与临床,1997;16(3):133
15 赵瑞勤.瘢痕疙瘩治验[J].新中医.1994;(11):42
16 黎七雄,陈金和,彭仁 等.烧烫灵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草药.1994,25(11):592
17 赵玉莲,王杨,孙轶群等.MEBO对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作用的电镜观察[J].中国烧伤疮疡杂志.1995;(3):1
18 兰海,王臻,张琳西.川芎嗪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的合成[N].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20(11):964~965
19 张玄,李荟元,李世荣.丹参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实验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6:12
20 叶,孙立群,阎秀欣等.丹参及细胞因子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7;9(3):25
21 刘德伍,李国辉,曹勇等.粉防己碱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5
2.中医本科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3.提高中医毕业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尝试及思考
4.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中医传统技术培训的效果
5.中医临床型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电子病历与中医毕业实习生病案书写问题刍议
7.中医院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改革在毕业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8."导悟式教学"在西医院校毕业新护士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9.高职高专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思考——毕业顶岗实习生及其实习单位问卷调查分析
10.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论文质量
11.中医妇科毕业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12.中医本科生毕业临床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效果实践分析
13.中医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及建议
14.中医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模式的构建
15.OSCE考核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中的实施
16.中医儿科毕业实习带教探讨
17.世界针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首届国际传承班在京毕业
18.对中医函授生毕业临床实习之管见
19.关于中医儿科本科学生毕业实习的几点建议
20.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临床技能考核的改革与实践
21.“中医针灸”首届国际传承班学员毕业
22.中医儿科毕业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讨
23.我们是怎样带教中医护士毕业实习的
24.振兴中医事业 广开人才之路——天津市首批高教中医自学考生毕业
25.辽宁中医学院函授大学中医医疗专业八七届毕业典礼在沈阳举行
26.我校中医专业毕业考核实践探索
27.中医研究院83名毕业研究生首批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28.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2014年博士毕业盲审学位论文查新项目统计分析
29.《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30.中医专业学生的毕业考核指标和方法
31.85级中医班中医诊断学毕业考试试题质量和成绩分析
32.586例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聚类分析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33.从辩证的视角看中医科学性问题争论
34.关于改革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综合考试”的构想
35.浅析中医跨文化传播
36.本院中医专业78级学生开始毕业实习
37.中医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38.中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39.中医住院医师毕业后教育初探
40.名老中医经验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
41.中医研究院首届中医研究生举行毕业论文答辩
42.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专业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43.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奋斗到底
44.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专业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45.我院召开首次中医系专科定向毕业实习工作会议
46.新疆首届盲人中医函授大专学员毕业
47.我院运动医学系中医骨伤科专业举行医学士毕业论文答辩会
48.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修科毕业
49.省中医学校举行教学研究班、医科进修班毕业典礼
50.中医系中医专业七七年级学生毕业
51.辽宁中医学院八六届中医函大毕业
52.中医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
53.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模式探索
54.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
55.深化毕业考试改革 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
56.中医儿科本科毕业实习阶段的现状及对策
57.从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看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考试
58.中医儿科毕业实习教学的难点与对策
59.中医类学生毕业综合考试改革的初步探索
60.中医专业护生毕业实习现况调查与分析
61.加强毕业后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 促进中医人才培养
62.中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63.中医妇科学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64.中医院校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67名毕业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报告
65.五年制中医本科生毕业考核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66.中医七年制妇科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67.试论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要求
68.浅谈中医医学生临床毕业答辩
69.“高等中医教育毕业实习评估体系”研究
70.试论中医专业毕业实习提前的教学配套改革
71.大肠癌中医辨证及治疗概况
72.中医护理大专生毕业实习质量调查分析
73.设立答辩考核环节 确保自考教育质量——中医自考本科毕业答辩考核规范化研究
74.基于临床病历数据化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学研究
75.难治性癫痫中医证候的判别分析
76.加强大专毕业护士再培养 造就高级中医护理人才
77.我校中医专业毕业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78.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初探
79.转变观念抓改革 适应需要求质量──试谈中医高校毕业实习的改进与提高
80.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吴克清在光明中医函大骨伤科学院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81.为培育中医新苗贡献力量——介绍我院指导毕业实习的一些做法
82.继续发展中医药成人教育事业
83.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班79级毕业综合考试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84.天津市93名考生获得中医大专毕业文凭
85.福建中医学院第四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毕业
86.杰出校友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7.上海中医学院首届中医专业生毕业
88.中医护理培训小组的设置与管理
89.中医院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90.东北地区银屑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91.多项措施并举 提高中医妇科临床实习质量
92.中医临床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93.补泻兼施 以气为先——朱南孙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
94.中医内科实习中加强急症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95.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医院的应用研究
96.中医胃肠病病机与防治研究的新思路——访中医内科学专家白兆芝教授
97.我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现状调查与培训对策
98.浙江中医学院恢复中医函授教育
99.浅谈中医实习生急救能力的培养
100.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班(西苑班)招生通知
101.中医养生保健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102.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规律与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103.关于构建中医恶性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路和问题
104.定性访谈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中的应用:思路与体会
105.肥胖、超重与正常体质量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比较研究
10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候特点研究
107.中医辩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网状Meta分析
108.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体质学
109.近30年大肠癌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
110.新疆冠心病患者(汉、维)中医体质特点分析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111.基于文本挖掘探讨中医外治法和食疗在糖尿病中应用规律
112.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
113.中医护理工作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114.《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修改建议及分析
115.8448例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状况关系的分层分析
116.中医养生探幽
117.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118.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
苗族医药学术的继承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第一次民族医药工作会议(1984年内蒙会议)以后,作为政府行为把苗族医药列为卫生工作的议事日程。如湘西自治州、贵州等苗族主要居住地区,组织了较大规模的民族医药调研活动,在苗族民间广泛收集医药文化资料,如抄本、地方志书及“口碑”流传资料,为苗医学术的继承工作奠定了基础。这期间,湘西欧志安先后发表和出版了《湘西苗医初考》、[2]《湘西苗药汇编》[3]专著,贵州省陈德媛等人出版了《苗族医药学》,陆科闵出版了《苗族药物集》,包骏等人出版了《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湖南雷安平出版了《苗族生存哲学》等有关苗医著作。另外,有关苗族医药专题著述,如《苗医疗法》被收载于《中国传统疗法》著作中,部分苗药被收入《中国民族药志》多卷中,苗医综合著述还被收入《中国传统医药概览》、《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大系》、《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丛书――医学卷》,以及地方志卫生篇都有苗医的篇幅。在专著、专述出版的同时,20年来,湖南、贵州、云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民族医药工作者在有关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了苗族医药学术论文近百篇,参加各级专业学术会议交流苗族医药论文300多篇。冯氏[6]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1982―1998年共17年间检索出苗医药文献30篇,占共检索出民族医药文献1637篇的1.83%,排名民族医药文献分布的第7位。其它数十篇有的是1982年以前发表的,有的是未进入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还有的刊发在有关专业报刊上。目前苗族医药文献刊发最多的刊物为《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其它杂志有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市的地方医药杂志或院校学报。
在苗族医药学术的弘扬和继承上,自1986年在贵阳召开了黔、湘、鄂民族医药研究协作组暨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以来,还多次召开省内或省际间的学术会议专题研讨苗族医药。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民族医药研究会,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从1988年以来,先后召开了10次全省民族医药学术会议,每次会议有一定数量的苗族医药学术论文参加在会交流。通过学术会议,促进了苗族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2002年8月下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召开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是一次全面总结和展示苗族医药科研、临床、教学与开发成果,加速苗族医药发展的会议。
2 苗药研究与开发取得可喜成果
苗族药物研究与开发工作起步较早,取得成果较多。贵州省是我国民族医药开发进入产业化最早的地区和民族医药,他们按照国家中药、新药的基本要求,“对药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基源清楚,有推广价值的苗族药,对其成方制剂从组分及依据、名称、处方、制备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考察、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验证研究及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再评价,共选择收载了经再评价并载人贵州省地方标准的苗族药材165种,成方剂(仅个别其他民族药成分制剂)117种。”贵州省苗药成分剂中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散剂、酊剂等剂型,如益肝草袋泡剂、仙灵骨葆胶囊(片)、咽立爽滴丸、乙肝散、咳嗽停糖浆、宁泌泰胶囊、伤科灵(烧烫伤喷雾剂、伤痛一喷灵等苗药制剂品种)。贵州省民族药工业产值增长比例高于全省工业发展比例和医药行业发展比例,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长。1995年产值0.33亿元,1996年产值1.6亿,1997年产值为4.1亿元,1998年产值为7.3元,占医药行业产值的40.5%,贵州省制药企业1998年共223家,其中民族药工业72家,占32.3%。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到,贵州省民族医药工业在全省制药行业中,民族药已占主导的支柱地位[7]。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贵州省民族医药工业总产值预计可达25―30亿元。
湖南、湖北、重庆、云南等省市的苗药开发与研究工作也取得初步成效,有的医院制剂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如湘西州龙山县骨伤科医院治疗骨伤疾病的“柏林接骨散”,凤凰县民族中医院龙玉山治疗乙肝苗药制剂,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中医院治疗风湿病的苗药风湿片(胶囊、酒)等,在临床上都有较好疗效,有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3 苗医学术理论体系及评述
苗族医药作为我国医药知识财富和重要卫生资源登上了祖国传统医药大雅之堂,这是几千年苗族灿烂文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二十多年我国苗族医药科研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结果。正是他们把散在民间千百年,搁于实践水平上的苗族民间医药知识发掘、收集,并经长期的研究,将苗族医药整理成具有理论体系的苗医学。苗医理论体系,按地域大致分以下几类。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唐永江将黔东北苗族医药整理总结为:一是病因学。主要强调外毒致病,如风、气、水、寒、火等毒气侵犯人体所致疾病。其次是饮食不调,意外伤寒,劳累过度,不节,情志所伤,先天禀赋不足等原因致病。三是在疾病的命名与分类上,苗医将疾病分为经类(36经症),证类(72症)、翻类(如朱砂翻、代构翻、大能翻)等49种,胎病(12胎病),抽病(日抽、烟抽、木抽),丹类(10丹毒),癀类(巴骨癀、火癀),花类(奶花、背花等),疔类(干疔、火疔),疮类(火旋疮、乳疮等),龟类(气龟、石龟、血龟等),据不完全统计,湘西苗医、贵州苗医先后收集苗医病种约250多种。四是在诊断上,按苗医理论将一切疾病归纳为冷病与热病两大类,
在治疗上坚持“冷病热治,热病冷治”的法则。通过望、听、嗅、问、摸、弹等方法进行检查诊断。五是在治疗上,坚持“两纲”治则,采用内外兼治方法,突出具有苗医特色的外治法。如放血疗法、生姜疗法、气角疗法、熏蒸疗法、化水疗法等二十多种苗医疗法[8]。
湘西州凤凰县欧志安以腊尔山区为中心的湘西苗医理论归纳为“英养”学说(阴阳学说),“斩茄”学说(寒热学说),“萎雄”系说(虚实学说),“生恩”学说(情志学说)等四大系统。根据以上学说,在病因上强调六种毒气(六)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一是外因“斩茄”致病,如寒热,二是“生恩”致病,如内伤七情,三是伤食致病,如小儿饮食不法等不内不外原因。在病变主证上,创立了三十六症、七十二疾的辨病之说,把人体的疾病大体上分为一百零八种。把三十六种内病列为“英症”,七十二种外病列“养症”,从疾病的分类上做到“英养”二者的辨证统一,还将临床疾病按门别类分为内病门、孺儿门、外病门、妇病门等四大门类。在诊断上,用摁、号、乃、冒四法,即观望、号脉、询问、触摸的苗医世代延续下来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为内外兼治的综合疗法,传统的苗医外治法有理疗法(“巴附罐疗法”、“比叨巴疗法”等)、针灸法(针挑疗法、火针疗法、灸法等),其他苗医民间疗法(刮痧疗法、补本疗法、江滚摩保法、比叨哦疗法、胯改疗法等凹余种);在药物的分类上,早期分嘎木七(肚痛药),嘎木呱(腰病药),嘎木比(头痛药),嘎木显(牙痛药)等。后来逐渐按苗药的作用分类,按药物性味分类。如苦寒药、温热药等;在药物的立方上,采用主药、从药的立方原则,在药物剂型上,分原药样剂型、粉状剂型、酊剂等三大种剂型,其他加工方法或小剂型十余种。另外,还在卫生保健上,注重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饮食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风俗。欧氏对苗医学特点归纳为“四个一家”,即早期“医巫一家”,后来逐渐形成为“医药一家”、“医护一家”、“医武一家”为一体的苗族医药学。
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老苗医龙玉六生前将当地苗医总结为:一、事物生成由搜媚若(能量)、名薄港搜(物质基础)、玛汝务翠(结构)三大要素组成;二、在病因上,由毒、亏、伤、积、菌、虫六因致病;三、用苗族生存哲学一分为三论指导病理、诊断、治法等在临床上的应用。如病理变化的三大要素,诊断上的三考察,治疗上的三大原则,在治疗中提出16大法,49套方术,对疾病分为17病候等[10]。
其它有关苗族医药研究的专著或专题论文较多,都从不同层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苗医理论体系及学术思想。但从总体上来讲,还是欧氏、唐氏及龙氏的苗医学术思想较为系统,具有代表性,基本上勾画出苗医理论体系,为苗族医药研究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为后来的苗族医药研究夯实了基础。因为,欧志安先生在国内苗医药界率先立项研究,首先从史学角度,纵横考证苗医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又现场调研民间苗医数百人,把发端远古,源远流长,内容广博,经验丰富的苗族药物学、诊断学、病理学、症候学、方剂学、治疗学、预防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收集整理。以《湘西苗医初考》和《湘西苗族汇编》两部著作为苗族医药学术代表作,绘出了亘古及今的苗医学蓝图。欧氏的研究成果分别公开发表或出版,并获上世纪80年代初湘西州科技成果奖。应该说是开创了近代苗医学研究的先河。尔后,贵州省的陆科闵(1987年),陈德媛(1992年),包骏(2000年)等人,先后出版了贵州苗族医药专著,是对苗族医药学术思想的新贡献,也是对苗医学术及理论体系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纵观我国苗族医药研究2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表现在学术的继承与提高上。经过二十多年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苗族医药学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成为我国民族医药队伍的娇娇者。二是将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的民族药物开发树立了丰碑。三是加强了苗族医药学的对外交流,使苗族医药从“养在深山人未识”,走出苗山,走进城市,为广大城乡人民服务,成为实用的卫生资源,深受患者的好评。
苗族医药研究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作为民族先进文化重要内容的医药文化的继承工作,应该还是“万里长城”刚刚迈开了第一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完善苗医学术理论体系,要把各地收集、整理的苗医学术思想或理论,通过学术探讨和科学研究,去伪存真,不断完善苗医科学理论体系。其次,在苗医的临床应用上,要掌握诊疗标准,实事求是地总结临床疗效,不要任意夸大临床效果。第三,苗药的开发利用,要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既要借西部开发的东风,搞好民族医药的开发,又要防止大开发(挖)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破坏,千万不要忘记还要给我们后代留下秀美的山川,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存空间。第四,在苗药的开发研制中,要遵循苗医基本理论和传统成方的疗效进行科学的配方及剂型的研制。设想今后苗药制剂,也包括其它民族药剂应该是“原汁原味”的民族药物及临床疗效,科学的加工及新剂型的外包装,要改变永固不变的“膏、丹、丸、散”的传统药物剂型。只有这样民族药才能正确的面对入世(WTO),才能使民族药重出“江湖”,登上世界的医药殿堂。
参考文献
1 诸国本.沉着应对,以固为进,参与竞争――中国加入WTO与民族医药的发展.中国民族医药通讯.2002,1:7
2 欧志安.湘西苗医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2:1-34
3 欧志安.湘西苗药汇编.长沙:岳麓书社.1990,11
4 陈德媛等.苗族医药学.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10
5 陆科闵.苗族药物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7
6 冯新元.民族医药文献的量化分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1:31
7 包骏,冉懋雄著.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贵阳:贵州技术出版社.1999,8
提出“癌”的状态论
谈起中医药抗癌,许多人会简单地将中医治疗浮浅片面地理解为“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力”。多年来,李忠教授一直在思考,难道中医抗癌研究用一个简单的“扶正”就能概括吗?他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临床和科研事实。证明中医抗癌研究绝不是仅仅简单的“扶正”就能概括的。在临床中大胆实践的同时,李忠不断汲取现代肿瘤研究成果,根据肿瘤细胞的特性及中医用药特点,首次提出了“癌”的状态论。
“我认为‘癌’既不是一种细胞,也不是痰或瘀。‘癌’应该是一种状态,我们暂且称它为‘癌状态’。这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体内部五脏六腑之间失衡的状态。”李忠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大家都了解种子与土壤的关系,不同的种子适合于不同的土壤,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物,同一种子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也会发生变化。先秦时齐人晏子曾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古人这段话更印证了这个道理。淮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就变成苦涩难吃的枳,原因无他。就是水土变了。
“其实,‘癌’的发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李忠说,“人体本身就是由细胞构成,每一个细胞就像一粒种子。如果人体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下,就好比拥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分,种子就会茁壮成长,否则,土壤不好,品种优良也没有用,最后还是长不好,只能变化产生‘癌’。”
首创“固摄法”
李忠根据“癌状态”理论,从全新的角度解析了癌的病机。他认为,“阴阳气不相顺接”是癌的病机基础。“耗散”是癌的病机转化关键,气滞血瘀痰凝是“癌”病机的外在表现,并根据肿瘤病机的新认识,提出了肿瘤治疗的新法则――固摄法。
固摄法治疗恶性肿瘤,有两大作用机制:一是通过固摄正气,防止正气的耗散,纠正正虚失固的状态;二是固摄癌毒,防止或减少癌毒的扩散与转移。李忠解释说。正气本身具有对癌毒的固摄收束作用。在“正虚”状态下,癌毒的扩散与转移趋势超过了正气的防护约束力,疾病便会进展。在固摄法对正气及癌毒的双重作用下,正气的耗散趋势得到抑制。正气水平得以提升。抗癌、固摄癌毒的能力增强,癌毒的扩散转移趋势同时受到抑制。此即固摄法的立意所在。
同时,他还将现代肿瘤药物靶向理论与中医归经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中医肿瘤靶向给药的新观点。并通过阅读经典著作,结合自身的l临床实践,提出了肿瘤临床用药的新思路,即“紧扣主体特征,确定治疗用药”、“辨析动态特征,随证灵活加减”、“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及“合理使用有毒药物”等,研制出了“固摄扶正排毒系方”、“镇痛贴”等系列抗癌中药方,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研究显示:固摄扶正排毒系方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实验研究表明:固摄方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转移复发,对肿瘤新生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
根据研究成果,结合现代肿瘤治疗特点,李忠还提出了“三步有序靶向抗癌”的策略。“三步有序靶向抗癌”突破了传统抗癌的堡垒,将整体抗癌和个体抗癌有机结合,形成了“平衡抗癌”、“解毒增效抗癌”和“透皮抗癌”三步特色治疗。平衡靶向抗癌在于改变肿瘤微环境。恢复机体平衡;解毒增效抗癌在于减轻放、化疗毒性,强化机体抗癌效力:透皮抗癌法在于中药外用拨毒抑癌。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提倡肿瘤内病外治
由于肿瘤病的复杂性、特殊性,中医强调肿瘤治疗中的“杂合以洽”。所谓“杂合以治”,主要是根据不同肿瘤、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运用中医辨证观和整体观。有计划、合理地应用中医各种治疗手段,改善患者体内脏腑阴阳失衡的状态,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存周期,并且提高治愈率。李忠在临床中十分重视肿瘤的“综合治疗”观,认为其正是传统的“杂合以治”观的具体体现。
临床诊疗中,李忠强调多种方法结合的优势,特别是肿瘤内服与外用的配合。他认为外治法在临床应用中有其独到之处。可以补充内治的不足。正如清代名医徐灵胎所言:“疾病由外以入内。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必服药乃能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有力。”李忠认为,现代研究已经表明中药外用为体表直接给药。经皮肤或粘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迅速有效,且避免口服液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内服药带来的某些毒副作用。晚期肿瘤患者正气衰弱,不耐攻伐,单靠内服药疗效不佳,中药外敷更具优势。“当然,外治疗法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应随病症变化。灵活应用,特别是在肿瘤治疗中应内外合用,则能相得益彰,提高疗效。”李忠说道。
临床中,李忠正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在充分认识肿瘤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肿瘤的局部病机特点,结合现代中药透皮治疗系统开发出具有透皮治疗作用的外用“抑癌镇痛贴膏”,该药在抑制肿瘤、缓解疼痛方面临床疗效极佳。治疗癌痛的缓解率高达91.89%,抑瘤率达60%。其与“辨证抗癌中药”配合使用。更是相得益彰,难怪患者称之为“神膏”。
勤求古训,成就大医风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遴选病例样本均为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4月~2013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计106例。其中男54例,女52例,年龄46~68岁,平均(56.2±5.8)岁,糖尿病病程6~15年,平均(10.5±3.3)年。所有患者均已确诊发生DPN,纳入标准为:(1)出现肢体症状,包括肢体麻木、针刺或烧灼样痛等;([第一论文 网( dylw.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2)发生运动神经病变,包括肌肉萎缩、肌无力、深浅感觉显著退化、腱反射退化或丧失;(3)肌电图示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其传导受阻。同时排除以下不适宜纳入本次研究情况:(1)其他原发病而非糖尿病诱发的周围神经功能受损,如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中毒性末梢神经炎、腰椎病变等;(2)下肢已出现溃烂或坏疽;(3)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4)肝、肾功能受损。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临床组和结合组,每组53例。两组分组情况见表1,可见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且分组情况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及患者知情同意。
表1 两组分组情况对比
组别 n 男/女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
临床组 53 29/24 55.6±5.1 9.8±3.1
结合组 53 25/28 57.6±5.8 11.0±2.9
x2/t 2.0408 1.8852 2.0579
P 0.157 0.233 0.199
1.2 方法
1.2.1 临床组 本组严格执行糖尿病患者营养调理及运动治疗方案,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给予相应的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替代治疗,务使其空腹血糖维持于5.0~7.0mmol/L。而后为其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H10980024),每次用药剂量为10μg,兑入生理盐水100mL中以每分钟20滴的速率实施静脉注射,每日注射1次。同时以甲钴胺注射液[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J20070063]实施肌肉注射,每次注射500μg,每日注射1次,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
1.2.2 结合组 本组在应用临床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应用TY-50型腿浴治疗器(北京天人信医疗保健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在治疗器内倾入我院自制中药组方糖痛洗剂。其方药组成是:透骨草30g,赤芍12g,桂枝、红花、白芷、川芎、麻黄各10g,艾叶、木瓜、苏木、白芥子各9g,川椒6g,草乌3g。以上为1付。首先抓取本方剂4付加水,煎出1000mL药液,并置入腿浴治疗器中,而后以清水稀释至4000mL,而后开启仪器,将药液环境保持在38~40℃,嘱患者将双腿置入足浴器中实施浸泡、熏治并辅以搓洗,并施以电磁疗,每次治疗20min,每日治疗2次,同样治疗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腱反射复原程度、神经传导优化程度进行观察并与治疗前对比。神经传导优化程度以患者治疗前后其应用肌电图机监测的左右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评价依据。
1.3 疗效判定[4]
(1)显效:麻木、疼痛、感觉迟钝等典型症状彻底消失或大体消失,腱反射复原,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比治疗前加速不小于5m/s或恢复正常神经传导功能;(2)有效:麻木、疼痛、感觉迟钝等典型症状有所改善,腱反射部分复原,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加速2~5m/s;(3)无效:神经病变症状无改善或恶化,腱反射仍消失,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加速不大于2m/s或未见加速。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组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获取试验数据均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照
结合组其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临床组的71.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照[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结合组 53 34(64.15) 13(24.53) 6(11.32) 47(88.68)
临床组 53 17(32.08) 21(39.62) 15(28.30) 38(71.70)
x2 4.8100
P 0.035
表3 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优化情况对比(,m/s)
组别 n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结合组 53 39.11±4.26 48.53±5.94 9.3819 0.000 30.31±3.55 38.16±3.88 10.866 0.000
临床组 53 40.07±4.68 43.90±6.11 3.6228 0.000 30.88±4.02 34.64±4.29 4.6559 0.000
t 1.1043 3.9555 0.77374 4.4302
P 0.140 0.000 0.220 0.000
表4 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优化对比(,m/s)
组别 n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结合组 53 41.56±8.66 50.53±7.15 5.8148 0.000 32.82±4.22 42.06±5.51 9.9623 0.000
临床组 53 41.92±8.05 44.69±6.39 1.9620 0.030 33.31±5.48 35.77±4.39 2.5505 0.010
t 0.22166 4.4336 0.51575 6.4999
P 0.410 0.000 0.300 0.000
2.2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优化情况比照
结合组与临床组其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加 强(P<0.05),而结合组其加强幅度显著高于临床组(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4。
2.3 不良反应统计
两组均无不显著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在临床上,DPN患者往往其高血糖状态已持续很长的病程时间。长期高血糖可诱发微循环受阻,进而导致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性代谢紊乱[5-7],进而诱发麻木、疼痛等症状。患此并发症者多为糖尿病病史较长,且其血糖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此类患者按照西医常规治疗[8-10],很多患者其症状难以缓解,故我科室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引入中药药浴疗法,以期加强疗效。
在中医理论里,DPN属于中医“痹证”“消渴”“痛证”“痿证”范畴[11-12]。系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涵盖肾、脾、气、阴,标实可见血瘀、痰结及寒凝。故此而言,气阴两虚、痰瘀阻络系DPN发生的中医病因病机根本。应按照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散寒通络的治则进行施治,以期改善周围神经新陈代谢、遏制神经病变[13]的进程,最终使周围神经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症状消失。
本次应用糖痛洗剂中,透骨草、白芷、木瓜发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效;桂枝、川椒、生麻黄、草乌、白芥子、艾叶杀菌作用明显。合用可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红花、赤芍、川芎、苏木则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14-15]。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痹止痛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本方中有效药物组方成分可充分发挥抗风湿、抗炎、止痛、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受损神经组织细胞、释放活性胆碱优化神经传导等作用。故本中药洗剂不但可从根本上营养和修复受损神经细胞、极大地改善外周及末梢循环受阻,同时在症状上还可有效发挥镇痛效果,并且其杀菌作用还可防治继发性的外部感染。
本次研究中,腿浴治疗器的应用,为浸入药液中的患肢进行升温,辅以熏蒸和电磁理疗,以极大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供血,而且可疏松肌表,有助于药物透过皮肤迅速吸收以发挥作用。但需注意的是,由于中药液温度较高、不宜浸泡过久,且腿浴治疗过程中严防皮肤破溃,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腿浴治疗器应用自拟糖痛洗剂在西医疗法基础上加以应用,可极大地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比单纯西医临床更加具有疗效优势。综上所述,腿浴治疗器应用自拟糖痛洗剂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敏,朱崇应.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8(18):151-152.
[2] 刘新蕊,王江涛,陈丽辉.活血温经通络法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 (9):77-78.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3] 何慧,孙博,周江.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3,33(4):41-42.
[4] 周美英.中医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6):14-17.
[5] 钟荣.中药足浴配合西药[第一论文 网( dylw.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J].河南中医,2012,37(11):1510-1511.
[6] 韦香葵.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J].广西中医药,2011,34(6):11-12.
[7] 吕萌,龙军,赖凤娟,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广州医药,2013,44(5):22-25.
[8] 金雪花,付鸿玉,唐海燕,等.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8(3):151-152.
[9] 王奕,周勇,李顺钧,等.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8(3):139-140.
[10] 侯秀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1,18(3):135-136.
[11] 王志兴,钱茜,梁云武,等.黄芪桂枝五物汤熏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研究[J].现代医院,2012,12(11):21-24.
[12] 宋凤林,贾锐馨,李国永,等.不同剂量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对比研究[J].中医杂志,2011,52(7):570-571,581.
不仅是她,丈夫滕光也觉得难以置信,几乎哀求道:“医生,你有没有看错,要不再看一遍好吗?那位有名,的中医给我妻子把过脉,说她明明有了啊?”
“要不,请你们再换一家医院试试?我们已经看了三遍了,的确没有。”医生觉得十分诧异:这对夫妻,一个是女博士,一个是律师,怎么可能无知到在这么简单的事情上纠缠不清?
眼泪无声地从卢晓曦脸上滑落,这已经是他们到的第三家医院了。这一年,他们的努力又告徒劳。
要奋斗不要小孩
生孩子的理由通常只有一个:繁衍后代,让夫妻双方的爱和生命得到延续。可不生的理由却很多:文凭、就业、升迁、出国、无牵无挂的二人世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卢晓曦要是知道自己今天会不孕,当初绝不会为了那些貌似充分的理由,一次又一次地放弃自己做母亲的机会。
卢晓曦考上博士那年已经26岁,对她来说,不停地考试和拿文凭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地拥有一份更有前景的事业。这一点,滕光不但不反对,还很认同。他们都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孩子,在大城市拥有一份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滕光为了通过号称全国第一难考的司法考试,曾一连六个月没和相恋八年的卢晓曦见面。
三十而立。这一年,卢晓曦博士论文通过;这一年,她和滕光结婚;这一年,她被京城一家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录取:这一年,她怀上了和滕光的第一个孩子。太多美好的事如同沸腾的潮水涌进这一年,几乎快将她幸福地淹没,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没有规划的人生就等于一盘散沙。我有今天,从来靠的不是运气。”这是卢晓曦去500强上班一个月后,回到学校看望导师,对那些一脸艳羡的小师妹们近乎演讲的说辞。当时她脸上分明带着十足的骄傲。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又是四年博士……不是任何一个女孩子都能熬,且熬得出来的。这份年薪几十万的工作不过是对她的第一份嘉奖,卢晓曦颇为自得地这样想着。
可等她一走出学校,刚做完人流手术不到一周的子宫,就仿佛针刺般地猛烈疼起来,无比清晰地提醒她,她和滕光的第一个孩子没了。明明做的是无痛人流,怎么现在会疼?卢晓曦捂着肚子蹲在路边。选择这时做掉孩子,就跟选择读博士一样简单,卢晓曦是这样想的,可眼泪还是不听话地流个不停。
人人都想做“女魔头”
“别担心,我们才30岁,以后有的是机会。等我们的生活条件更好的时候再要孩子,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等我们有了别墅,就让孩子在屋前的草坪上快乐地长大。”滕光当时是这样充满乐观精神地安慰卢晓曦的。卢晓曦没有说话,以后是什么时候?
刚到公司不到一个月,她就领教了这里的“企业文化”:中高层女性管理者普遍都是35岁之后才把要孩子提上议事日程。公司不是没有合理的生育和产假制度,可几乎形同虚设。生产回来后,物是人非的案例比比皆是。谁都不敢轻易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地点贸然用一年多的时间来“缴械投降”,给竞争者机会。于是,这些个个如同“穿着PRADA的女魔头”般的职场女强人,纷纷以牺牲做母亲机会的代价换来豪华轿车,美丽洋房,甚至别墅……时间久了,她们对公司那些二十八九岁要孩子的女同事都嗤之以鼻,觉得她们太草率,太不会为自己的前途着想。
卢晓曦一开始对这样的理念不敢苟同,可时间久了,她这个作为中层管理者被招进来的女博士,很快被这群所谓女金领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深深震撼并影响了。拥有更多的金钱,更充足的物质条件,为孩子将来创造更优越便利的生存和教育环境有什么不好?她不时对自己做这样的心理暗示。
可钱到什么数目才算够,职位到什么时候才到顶?卢晓曦和滕光却都没有认真思考过。
之后,卢晓曦两次怀孕,都毅然选择了流产:一次是在国际贸易部部长的竞争考核期;一次是到公司瑞典总部参加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学习。第一次是意外;第二次是计划内,毕竟那时她已经35岁,但结局都一样,孩子没了,当了部长,去了瑞典了。
丰厚的酬劳和空空如也的子宫
2005年,卢晓曦和滕光36岁,老家的父母下了最后通牒:再不生,就别回来了!其实,卢腾二人心里也十分清楚,再不生,怕是生不出来了。
在没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一年后,两人最担心的事终于得到了应证:卢晓曦被宣告患上了不孕症。“由于多次人流对子宫造成的损伤,再加上人流后休息不充分,盆腔感染合并输卵管不通,再说你的年纪……”医生嘴里蹦出的那些医学术语,卢晓曦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便游魂似地从房间里飘了出去,留下滕光一个人继续在那里焦急地询问。
和双方都不想要孩子的丁克家庭不同,卢晓曦是想要孩子的,32岁以后甚至显得很迫切。一直以来,她和滕光都固执地认为,他们如此奋斗,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可如今,她竟然生不出孩子了,那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不就等于一个笑话吗?
沮丧、绝望、无助……当发现消极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后,卢晓曦和滕光踏上了漫长而痛苦的求子之路:输卵管通水、通气、宫腔内注射药物、内服药物、针灸以及外治法……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甚至求神拜佛。父母甚至建议让他们领养一个孩子,因为据说领子能招子……三年过去了,所有最痛苦最难受的办法,卢晓曦都咬着牙尝试并承受,可夫妻二人日益增长的名利,就如同一个营养过剩的巨婴,讽刺着她始终扁平的肚子。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卢晓曦因为极度想要孩子,而产生了怀孕的幻觉,连带滕光都深信不疑。两人如此珍惜并小心翼翼,怕过早去医院照B超对孩子有影响,于是找了个所谓名中医把脉……
2009年,卢晓曦和滕光终于在首都拥有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栋别墅,虽说是联排而非独栋,离市区也很远,但门前仍然有一小块美丽的草坪。每每看到那一片鲜艳的绿色,卢晓曦便有流泪的;中动,何时才能在上面看到自己正在戏耍的孩子?
我们的孕能力指标:
年龄:保持高水平孕能力的年龄在20―30岁之间。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是以"面向基层儿科,注重临床实践,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经验、成果"为办刊宗旨的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发表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在儿科临床、科研等方面的内容。栏目设置有论著、特色专栏、专家论坛、名医经验、病例报告等。其中以"特色专栏"为重点栏目,一直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是在人们的控制下运行的,而这种有效控制的前提,就是各种重要活动都是精心策划的。期刊作为精神产品,自然也离不开策划,栏目的策划,即栏目创意。每种期刊的栏目即为期刊的"眼睛",它决定了一本刊物的基本风格和内容,从一本刊物所设栏目,就可基本看出该刊所追求的品位。期刊的办刊宗旨、导向、定位等方面的策划,归根结底是依靠栏目的策划来体现的。现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特色专栏"的组织策划为例,报道笔者的经验与体会,希望与广大同仁进行交流,共促期刊的发展。
1栏目的策划背景
200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杂志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期刊内容也由二次检索文献转变为一次文献。面对强手如林的学术类期刊,本刊由强势变为弱势,由老牌期刊,变为新办杂志[1]。要想站稳脚跟,就要在"新、奇、特"上下功夫。笔者根据检索期刊获知,《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是全国中西医结合期刊中唯一的一家儿科学杂志,这多少让编辑们有了一丝欣慰。以此大家想到了开办"特色专栏"。栏目的设置一直以来深受广大编辑的重视,期刊栏目的策划是编辑策划的重要环节。随着期刊市场的发育成熟,科技期刊越来越难以一招一式或者某一局部的优势稳操胜券,社会对期刊的品质要求会越来越突出,读者对期刊的选择将逐渐集中在专业化程度和市场细分程度较高的一些期刊上。因此,有见识的期刊运筹者无不高度重视期刊栏目的策划。栏目的特色与品牌历来是期刊争夺读者"眼球"的焦点之一,个性鲜明的栏目可以体现刊物的特性和风格,代表刊物的高度和亮点,彰显刊物的核心竞争力[2]。如何将本刊与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紧密联系,发挥本刊中西医结合的诊疗特色,是编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几家儿科核心刊物的调研,编辑们发现,西医治疗儿科疾病的众多期刊报道令人眼花缭乱,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一种疾病的集中报道却不是很多。读者可通过"特色专栏"更加快捷集中的获取对某种疾病的认识,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难题,这为本刊创办"特色专栏"带来了灵感。为进一步论证"特色专栏"的可行性,编辑部组织召开编委会,听取编委们的意见和建议,拜访有经验的老编辑,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对栏目的名称、组稿方式、方法进行论证。最后决定由本刊王雪峰主编出面,邀请中医儿科学各专项专家或学术带头人为本刊撰稿,从2010年第1期开始,以专栏的形式,每期针对一种疾病进行报道,以"特色专栏"吸引读者,带动和促进期刊的发展。
2栏目的具体运作
确定目标后,本刊在提前半年的时间内召开专栏策划会,开始第一期"特色专栏"的策划。编辑们一致认为第一期专栏一定要打响,要抓住读者的眼球,栏目的设置必须与刊物的定位相一致,要能突出刊物的特色,既便于编辑操作,又为以后专栏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所以要指派专人负责,从组稿到编辑加工,负责到底。本刊主编王雪峰教授,时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十一五"重点专科儿科协作组组长,是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年度计划编辑专栏确定后,由王雪峰教授出面,利用其在儿科学术界的人脉优势,选择整体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科研水平高、学术氛围浓的医院[3]或科室为合作单位。邀请代表具有当前儿科中西医结合发展水平的诊疗专家或对儿科某疾病治疗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撰写中西医结合的专栏稿件。例如"脑瘫专栏",小儿脑性瘫痪,近年来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单纯西医、中医治疗效果不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疗效显著。根据对医院门诊调研,决定第一期专栏举办"脑瘫专栏"。本刊邀请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专家李晓捷教授为本刊撰稿,该"中心"是中国第一所从事脑性瘫痪防治、康复和研究的专门机构,为省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李晓捷教授为该院的学术带头人,承担该"中心"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取得多项科研成果。本刊由王雪峰主编亲自约稿,并派专人负责具体操作,对稿件的题目、格式要求、具体出版时间等事宜进行沟通,最后不仅得到李晓捷教授的赐稿,同时还组织到她所带的研究生的稿件,以及该中心其他医师的优秀稿件。组稿后由编辑人员进行"检测"避免出现抄袭他人作品或重复发表的情况。然后编辑采取"三审责任"制负责稿件审查,其中的一审不合格,都要进行退稿。自开辟"特色专栏"以来,每期都有2~4篇稿件不能进入"专栏",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诊疗方法不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这类不能入选专栏的稿件,笔者采取的方法是转到其他栏目或退稿,以此来保证本栏目的"特色"。为避免由于计划约来的稿件出现质量问题。最后本栏目由责任编辑负责加工整理,经"三校一读"后出版。本刊的"哮喘专栏""外治法专栏""紫癜专栏""泄泻专栏""遗尿专栏"等等都是采用了上述方法,保证了稿件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发杨了本刊的"特色"。目前, "便秘专栏""癫痫专栏""内分泌专栏"的稿件已经编辑发表。"儿童保健"专栏正在编辑加工中。
3体会
5年过去了,编辑们由稚嫩逐步走向成熟,对专栏的稿件处理的得心应手。笔者通过举办"特色专栏"深深的体会到,要提高刊物的水平和吸引力,必须在每期刊物上要有几篇高水平的论文,这样才能逐渐受到国内外读者重视,增加读者对本刊的兴趣,吸引读者每期都要看,每期都有所期待,这样才能使刊物的影响力不断提高。"特色专栏"有利于读者更加集中、全面深入地了解某疾病的研究现状,捕捉重大的前沿性课题或热点、难点问题,在策划过程中可以提炼出富有新意的创意与设想[4],为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提供解决临床问题的需求。同时,由于时间充足,目的性强,本刊还征集到一批针对"特色专栏"疾病的专业医院广告,广告与"特色专栏"同期推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众多的好评。一位北京的读者来电话说"特色专栏"办得很有特色!一位大连的读者在电话中说:"很期待下期的专栏";还有一位甘肃武威市中医院的读者在邮箱中留言说,"特色专栏"集中展现了对某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手段,提供了治疗的借鉴方法,他会持续关注的。河北的一位基层医生不但订购了明年的刊物,还购买了以前的过刊。他说:"特色专栏"帮他提供了综合治疗疾病的一些方法。这些读者的来电留言,极大地激励了编辑们的办刊热情。
实践表明,栏目的策划只有用心揣摩广大读者的心声,才能丰富栏目的内涵,使之不断完善,发挥其闪亮点。成功栏目必须建立在丰富而且具有发展潜质的资源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5]。《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特色专栏"的成功,在于贴近读者、打动读者。只有用心研读受众的口味,精心去融合读者,才能制作出令读者品味不尽,回味无穷的栏目[6]。
参考文献:
[1]张小冬,李志文,袁静."转刊"形势下编辑的应对能力[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8,27(6):477-478.
[2]沈美芳.编委推荐制:保证期刊论文学术水平的一种举措[J].编辑学报,2008,20(4):338-340.
[3]韩磊,王雅琢.医学期刊联合医院优势专业策划专题的实践--以《山东医药》"上颈椎专题"为例[J].编辑学报,2011,23(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