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局档案管理范文

时间:2022-04-25 06:55: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就业局档案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就业局档案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145-01

一、新时期就业服务局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档案管理是对历史负责,也是为未来服务的一向重要工作,它体现了某个机构的建成、发展等一步步的脚印,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它的工作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今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某个机构资料的保存,也是彻底贯彻党的精神,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档案是社会精神文化的载体,档案是一种精神文明物质化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凝固的载体将人类的思想活动进行记录并良好地传播下来,在今后的文化传播、交流中都是功不可没的。

就业局档案管理同样体现了为人民负责的态度,作为具有社会共享性质的档案它的管理工作室顺应社会发展的,是符合人民所需的。人民只有通过档案的查阅,才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以及相信未来。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对这个机构工作负责的态度,人们要通过档案的记录去了解过去发生在这个机构的事件,目前的存在情况以及在未来会有什么样的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去完善自身的档案管理,这是对自身的发展负责的体现。

二、目前就业服务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机构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都是不把它看重的,认为它是幕后工作,相对于前线的工作者来说,比较不容易受到领导的重视,所以工作人员也不怎么上心。具体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视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工作人员本身对工作的懈怠,整理档案时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摆放没有科学依据;第二是单位领导不重视,没有加大对档案管理的力度;第三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档案的人力、设备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目前就业局的档案保管空间存在着面积小、容量小、饱和度高的特点,所以在收集上难免会出现不完整或遗漏的情况,文件材料的把关力度也不够,材料受损厉害。总之,档案管理工作在目前的就业服务局中是不受重视的。

2.工作人员安排流动性较大

档案管理工作在就业局本身就不受到重视,所以在人员安排上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档案管理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并不存在固定的档案管理人员,许多人都是身兼数职。具体表现在许多单位的二级机构档案人员变换频繁,这就导致新接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需要重新去适应档案管理工作,这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档案管理工作的交换时期,容易对档案资料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造成破坏,由于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工作的创新都是没有帮助的。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没有严格的把关,管理程序并不严谨,这就导致档案工作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3.档案管理工作质量较低

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利用效率都较低时当今就业局档案管理档案的普遍特点。档案管理的质量高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档案的利用效率。但经过这些年的调查发现,档案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上有着差距。具体表现在档案管理分类不够合理,档案的期限划分不准确,有的更注重文件的归档,但有些相关资料却没有放在一起。这对于查阅以及资料的保存都是十分不利的。

三、档案管理工作的整理建议

档案管理工作在当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经验去完善档案管理,就目前存在的大多问题,我们需要一步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加强重视程度

无论什么单位,只有领导充分重视,这个机构才会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好坏需要由领导来带动,首先笔者提倡的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简历责任制,要充分明确主管领导和相关领导,其次要建立机构网络,形成以档案工作室为中心的档案工作,各个部门都积极配合资料的搜集和递送,最后要充分建立以领导为核心,分类保存,逐级负责校对,让档案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地进行。

2.把握管理规范重点

档案管理也要分清管理重点,文件材料的归纳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做好档案归纳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中心。文件的归纳和管理要把好几个关卡,首先要做好材料的收集,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其次要保证文件归档的分类标准化,让档案归纳规范,便于查找。接着要做好文件资料的管理工作,确保文件在档案管理室的安全性。最后要将文件的保密工作做好,保证文件档案的材料内容不泄露。

3.加强档案管理人才建设

任何职务都需要有专业的人才,稳定的人才去维护才有深度开发的可能。档案的管理工作者要保证自身管理的科学性和高素质,笔者认为档案管理队伍需要着力去建设作风精良、充满活力、高效高质的品格。这需要各级领导不断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一些档案管理的培训,营造出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才,要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工作热情以及良好地导读素养。着力建设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与此同时要不断地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再学习再教育,这样能够保证工作质量的不断攀升,可以通过培训或者指派到各级地方去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学习。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积极参加机构组织的培训,还需要不断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的保守。注重自学,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弘扬“勤奋、创新、奉献”的精神,做到踏实、务实、注重实践的要求。解决新问题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拓宽自身视野,丰富知识技能,在当今快速发展时期,要把握新行业和档案业务管理的要求,这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自我充电,对档案管理工作引发新的思考,进行工作内容的创新。

4.健全网络管理系统

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不能缺少网络管理,所以笔者认为,需要着重对文件档案资料进行电子化办公。首先要将已经保存的纸质档案通过拍照、扫描等方式进行信息化处理制作成对应的电子档案。接着建立健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融合管理机制。通常在查阅和检索档案资料的时候利用电子档案进行,减少纸质档案的使用磨损。与此同时要加强档案分类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对于照片、影像等资料的存储,要充分利用电子档案的优势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空间浪费。最后要建立健全档案安全保密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来制定切实有效的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文件安全保密制度。

在采取措施时,要注重技术的安全,软件的安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在选择档案管理软件时要充分地对其应用性、安全性、维护性以及开发性进行考量,甚至要对软件开发者和设计者都身份进行确认,这样才有使用的安全保证。

总结: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内涵,需要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创新工作内容,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向更高的层面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在资金和技术上加大投入,还需要从上层建筑中的管理制度入手,让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有效结合,才能够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突破。

参考文献

篇2

1.1 时代潮流发展的最终归宿

如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获得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所呈现出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高,因此,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将信息的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不能恪守陈规,一直以传统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档案信息管理。尤其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名词的出现以及相关技术的革新,使得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档案管理难点和问题迎刃而解,以数据化、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取代传统纯人力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是大势所趋。

1.2 事业单位体制变革的重要内容

事业单位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也会在原有的模式上针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能动性变革,而变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包括引入电子数据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事业单位资源管理系统等在内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基层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掌管着整个单位的数据和信息资源,自然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模式改革,以适应单位内部整体变革环境,并以自身的改革来促进整个事业单位变革进程的发展和深化。

1.3 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和模式发展变革的需要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中,想要进行相应的信息查询需要的步骤复杂,时间冗长,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而这种低下的工作效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高节奏的需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进行方便快捷的数据化和自动化改革以适应高速运转的单位机制。同时这种自动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也能够减少很多人力管理模式下的错误和纰漏,还可以通过网络预警机制保证单位信息的安全性,提高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力。

2 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化与自动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2.1 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化改革的内容

在进行科技档案管理的数据化工作时,主要需重视现代科技背景支持下的扫描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网关认证技术等等对于档案信息数据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信息是一个单位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将信息数据化并更好的管理则有利于这些资产的价值最大化,更好的服务事业单位的基层工作。

2.2 科技档案管理自动化改革的内容

自动化相对于数据化而言体现着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更高水平。用于实现自动化改革的技术主要有电子标签、OCR识别、数据自动处理以及数码扫描识别等等,这些技术可以使信息的存储和系统化归集不再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介入而自动完成,同时还可以完成人力所难以或者无法实现的大数据处理、批量数据整理等工作,大大节约了人力和财力。

3 科技档案管理能动性改革实现的措施

3.1 档案管理系统流程结构重置

“流程结构重置”即在数据化和自动化改革的过程中和改革结束之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依据具体改革的现状重新安排,设计适合于改革后档案管理模式的工作职位和各个职位的具体职能,从而提高人力和技术的契合程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流程结构重置工作主要包括业务流程优化和业务标准制度化两个主要模块,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环节对于网络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加强日常工作中对网络稳定程度和信息安全性的维护。

3.2 深化扩展档案管理服务功能

档案管理工作模块作为事业单位的基础工作内容,其工作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服务性,因此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能力也是科技档案管理能动化改革进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不仅要横向延展,更要纵向深化,满足信息使用者各方面、各层次的需求。同时还要改变以往的“等需求上门”转为“送服务上门”,帮助单位信息使用者更便捷的处理相关工作,实现一键式档案服务,为整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3.3 建设信息化档案平台资源库

篇3

1前言

劳动就业中心属于社会就业的一个服务机构,主要职责是做好各区域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管理失业保险、提供就业保障服务等。而在开展上述工作的过程中,档案管理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就业者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劳动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在劳动就业中,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关键。

2劳动就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2.1档案管理方式较陈旧

在以前的劳动就业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所应用的管理模式较为陈旧,且管理观念、意识较差,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认识,使得很多档案难以及时立卷及归档[1]。而且一些管理人员所记录的计算结果不够准确,过多地依赖以之前的管理经验,从而降低整个劳动就业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2.2档案规范化管理意识低

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人类活动做一个详细地记录,重点负责记录下人们日常的整治活动、社会经验、经济行为等。而劳动就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要求比较高,若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管理制度且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则会对整个就业市场造成很大影响。然而在实际劳动就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其管理意识不足、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不够严谨等,均会影响工作完整性、有效性。

3提升劳动就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核心方法

3.1以档案为基础,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劳动就业中心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可把各个企业档案、就业服务中心所提供的相关档案,直接上报上级部门,以反映就业者、失业者的实际就业状况,以便争取更多就业支持,同时也替下岗的职工争取更多的协保名额,从而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而且,还可解决大多是百姓的热点、社会就业重点、企业难点等方面的问题。例如,企业收集更多就业者的人事资料,以将人员类别分析出来,实现就业分类保障。或是利用档案,深入了解失业者、下岗人员生活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扶贫、帮困计划;充分应用专业档案,进而相应的仲裁调节,以公平、公正、公开处理不同的就业问题;劳动就业中心经收集很多档案信息、劳动者就业信息、专业档案等,每个月都保证向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档案、失业档案的数据信息分析,以制定相应的就业指导、加强对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等,从而为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2完善劳动就业的档案管理机制

劳动就业部门要想构建健全的档案管理机制,需做到以下方面:首先,要在劳动就业档案单位内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责任机制,而档案管理责任机制制定许档案单位内部具备与档案管理需求、管理特征相符的条件;其次,在实际的劳动就业档案管理工作中,上级领导要分配给各个员工具体的任务,并建立监督小组,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管,同时还需要依据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作为相应的标准制度,严格规范劳动就业档案管理工作,按照劳动人员的实际就业需求不同,实施不同层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最后,提高劳动就业档案管理流动性,加大各人事档案在时间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利用率,并把有限的物力、人力放在一些流动性大、繁琐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进一步落实各劳动就业档案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及义务,从而提升劳动就业档案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2]。

3.3提升劳动就业的档案规范化管理意识

在现阶段的劳动就业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想促使档案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化,管理人员需加强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经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意识,从根本上转变其管理意识,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劳动就业档案管理工作需从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通过构建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及责任感[3];其次,需构建且完善当前统计档案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并根据实际管理工作发展状况进行管理,以逐渐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最后,劳动就业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需对各个管理阶段严加管理及控制,对各环节管理工作仔细检查,以保证工作完整性及准确性,从而实现劳动就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及合理性。除此之外,劳动就业中心可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以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例如,在劳动就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较快地实现需查找资料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对各失业人员的档案进行共享,且信息化技术具有较强的复制,在构建就业、失业人员的电子信息档案时,能够对相关人员的电子档案信息进行复制且多次使用,这样能较好地避免信息数据受损。

4结语

综上阐述,在今后的劳动就业档案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建设,同时将推进失业人员就业、改善民生等当作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目标,这对促进社会就业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经转变劳动就业的档案管理方式、提升劳动就业的档案规范化管理意识,以及完善劳动就业的档案管理机制等,以便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作者:丁岩 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区劳动就业局

参考文献:

篇4

2我国劳动就业的档案管理现状

劳动就业的专业档案是指在各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相关企业等人才资源的管理实施就业管理;并且积极维护职员权益,统计其个人信息,从而形成专业的人才档案。但是,目前劳动就业的档案管理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原有的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等企业或单位因自身原因而出现改制、破产,导致职员的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人才流失。而其他外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则大量流入人才,企业对这些职员的个人档案进行更新管理的同时,由于档案数量不但增加,所以这类企业务必创新其管理模式。同时,各档案的管理中也出现了管理设施差,档案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劳动就业人员的个人档案内容有所缺失,而档案转交的手续缺乏全面性也是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另外,由于受到地域因素与经济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对于劳动就业档案管理与城市有加强农村档案管理,对农民工劳动就业的专业档案实施全面管理。农村地区劳动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农民工并没有意识到个人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对于企业的要求填制的档案缺乏重视。此外,农村劳动人口的流动性非常大,加之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农村地区的劳动就业档案管理难度较大,也使得这部分劳动人员的经济受到影响。所以,针对目前前农村地区劳动就业的档案管理问题,农村劳动者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向上级单位或政府上报此现状,积极建立农村地区的劳动者资源档案以及输出劳动力的档案等,同时将这些档案汇总、分类进行管理。

3社保体系的专业档案问题

3.1社会保险专业档案

社会保险属于社保体系的一个部分,其内容包括了医疗保险以及生育保险、养老保险等等。目前,我国的上述保险种类购买数量日益增加,而档案资料内容也越来越庞大,面对此种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已经出现管理失衡的局面,而各规章制度表面存在,实际上社保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工作也越来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导致档案缺失、楼当等问题,使人们切身利益受创。

3.2社会救助专业档案

社会救助的体系包括了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社会救助。该体系的专业档案是指民政部门将社会中的各类救助事情的处理过程制作为档案。随着社会进步,这类档案也不断得以完善,但同时也向管理者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档案管理方面还欠缺建设,整体的工作水平不够高,所以针对此点,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推崇城乡社会救助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稳定社会发展。

4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的专业档案管理措施

(1)建立乡镇级别的社会救助管理机构,并且不断完善其管理制度,同时也对救助群体的综合档案及个人档案进行及时更新完善。同时积极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社会救助机构的管理效率及水平,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准确采集救助群体的信息资料,通过更新及时管理,实现系统信息与文本档案一致的效果。(2)对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建立良好的分级制度,对那些精减退职、“三无人员”的老职工实施特殊的民政救济救助。在此之前需要对对象减员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与掌握,通过制定出一套半年定期进行复审的制度加以严格管理。对于一些收入变化不大以及收入来源明确的低保人员,按照季度采取定期复审的制度进行管理;对于收入变化幅度较大、来源不定的低保人员,不仅制定按照季度定期实施复审的制度,而且必要之时可以随时复审。对于人户分离的家庭采取双重管理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救助人员的居住地址和户籍所在地不同,则这两个地区的社会救助管理机构均可以对救助人员实施管理,由该人员的户籍所在地相关机构为其发放救助资金,而其实际居住地区则需要积极协助,将该位救助人员的入户调查以及复审、组织公益、张榜公布等工作做好。(3)对救助人员的收入建立一套实时检核的机制,此收入的查核可以通过入行业评估、户调查以及个人申报、部门协同、邻里走访等方法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对救助人员的这一系列查核结果需要建立公开信息的机制。具体为:基层的社保事务管理部门定期对社会公众公开救助信息资料,以接受社会的监督。另外,还要根据社会的反映,及时调整救助有误的人员,进而增加社保工作的合理性与透明度,使该工作更加公正与公平。在此过程中,乡镇级别的设备管理部门需要和救助人员签订双方需要履行的义务及法律责任,使得各项社保救助项目落实的同时,又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而要求救助人员自行承担相应责任,和履行相关义务。

5结语

综上,我国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的专业档案管理,与广大老百姓的利益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当下,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积极配合社保事务工作,提高劳动就业、社保体系的专业档案管理水平,促进其良好发展。

作者:叶素贞 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区劳动就业局

参考文献:

篇5

2.夯实一个基础:

夯实就业服务基础工作。一是继续强化免费就业服务制度。二是要搞好就业援助,以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服务。加大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工作力度,落实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各项补贴政策。三是做好失业登记工作,加强失业调控,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四是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稳定发展各类就业服务型企业。五是做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和劳动力资源调查分析。六是要做好失业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3.抓好五项工作

(1)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一是完善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创业咨询专家组。二是协调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创业实体。收集、汇编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三是继续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完善创业资金支持体系。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目标责任、提高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效率、扩大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范围。

(2)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一是继续以市职业培训公共实训基地为中心,辐射区县、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乃至其它部门的培训,不断整合培训实训资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职业培训体系。二是培训针对性要进一步加强。要切实了解参培者的培训需求,通过全市统一汇总分类后,实施招投标。三是继续推行送培训到乡镇、开展异地培训等方便参培者的培训方式。四是强化培训监管,杜绝培训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杜绝职务犯罪。

(3)加快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全市社区和建制村的基层VPN网络的覆面建设。根据全城联网办公运行模式对数据传输的要求,制定各网络节点的带宽参考标准,逐步提高各级数据机房VPN带宽和出口带宽,实现基层节点的互联网数据分流。二是进一步改造升级市局中心机房的网络设施设备。更新综合布线系统,添置服务器、硬件防火墙、硬件防毒墙、路由器、核心交换机、负载均衡器、磁盘阵列(含数据备份软件)、UPS电源、监控操作台、机房专用空调、清风系统、消防系统、防盗系统等设施设备,构建更加规范的标准化数据机房。三是市场化思路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网站。重点打造《就业服务网》的互动功能,通过与电信营运商、户外媒体营运商、广电、教育、保险等社会力量的交流合作,将“网页互动”、“短信互动”、“声讯互动”、“广播互动”、“校园互动”等现代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引入公共就业服务领域,构建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具有权威性、便捷性、实时性、广域性、交互性的网络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4)加强失业保险促就业工作。一是强化扩面征缴。要加强对不同类型参保单位的分析,通过与统计局数据和其他险种的对比,找出差距,挖掘潜力,强力推进扩面征缴。二是加强基础管理。要强化内部监管和控制;加强基金征、管、用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全面实施失业保险业务网上经办。三是要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四是要积极参与配合企业改制工作。

(5)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一是要根据农村劳动者创业的地域特点、行业特点,完善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二是要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打造更多更具特色的劳务品牌。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劳务输入地的有效对接,提高转移输出的质量。

4.搞好一项建设:

搞好体系建设。一是要抓好系统行业建设。其一,继续推进基层平台和人力资源市场标准化建设。其二,加强对系统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廉政意识培训。二是要加强机关建设。其一,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其二,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建设。其三,要抓好机关廉政建设。

2011年就业局就业工作实施措施

1.落实一项政策: 积极贯彻落实就业政策。一是要切合我市实际,继续完善和补充相关就业扶持政策。二是要协调、督促就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三是要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就业政策……

党性透析材料及整改措施学校管理年整改规划

篇6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目前我镇现共有5638人参加了居民养老保险,其中有1166人已到龄领取待遇。至五月底,领取待遇人员已全部办理了生存认证工作;缴费人员4446人,其中4375人已完成今年缴费,续保率达98.4%,居全区前列;一至五月份新增参保人员39人,死亡注销21人,封存帐户25人。

2、失地农民保障工作

由于一些特定原因,我镇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分为区、镇两级。

目前我镇共计713人纳入区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范围,已到龄领取待遇共计190人。

镇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目前含盖红稼农林和富城新村两个项目共计106人纳入保障范围,其中有27人已经到龄享受待遇。

根据2013年区政府黄政办〔2013〕11号关于调整区居民及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精神,已完成调标的前期工作,第二季度将全面落实。

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工作

本项工作要在7、8月和正式启动,在2012年工作基础上,确保全面完成年区人社局下达的我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任务数。

职工养老保险扩面任务数为130人,由于我镇目前投入运营的项目并不多,悟了·松竹涧今年六月投入运营以来效益一直不理想,按规定必需为职工办理五险,但是目前只是购买了48人的工伤、生育险,职工养老保险这一块我们正在配合区社会养老保险局做好企业及职工的协调沟通工作。

4、劳动监察和农民工工资工作

今年上半年配合区劳动监察大队完成了14户企业的劳动审查工作;自元月份以来共受理农民工欠薪案件8起,拖欠工资款1028.61万元,涉及农民工440人,共追回工资款1003万元。协助区劳动仲裁办公室就上海广电拍摄基地的劳动纠纷处理工作,目前还在办理中。

5、劳动力平台建设

随着人力资源保障工作向农村延伸,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也急需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的支撑与推动。今年我们在各村的大力支持下,对全镇劳动力资源状况、镇域内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劳动力资源花名册、用工单位花名册,并全部录入电脑,进行动态化管理,完善了各项台帐。

针对近年来退休人员社区化管理,我镇积极配合区人社局做好每年的生存认证工作,并以此为依据,不断完善各类档案。

6、失业登记管理工作和其他工作

做好我镇下岗失业人员调查和下岗再就业统计,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配合区人社局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以及进城务工劳动者就业培训。在区就业局的指导下,建立建全我镇失业登记管理工作。

二、201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城乡居养老保险工作,特别是剩余的71人今年续保工作。积极宣传各项政策,特别是多缴多得,争取提高人均缴费额。在有条件的村组开展集体资金补助试点。

2、加强和规范失地农民保障工作,严格按照,做好区、镇两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区级失地工作,主要是2013年大东海项目和救援队项目所涉及到的中墩村桐干、墩上、桃林、前门等组;镇级失地工作,主要是红稼农林、富城新村项目的正常管理发放工作。

3、劳动监察和农民工工资工作,端午节临近,农民工讨薪又是一个小高峰,抓紧和项目办配合做好摸底调查,在原掌握的基础上继续跟进。

4、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继续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宣传工作,确保2013年任务顺利完成。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深入镇域企业做好劳动法宣传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工作。

篇7

1.大学生习惯于计划经济机制下的就业观念,不能主动适应价格机制调节的就业市场。毕业生择业时仍追求传统的精英岗位,喜欢去大城市、工作环境好、收入水平高、风险小、发展稳定的单位,宁可没有工作,也不愿到艰苦的地区去。据统计,有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值过高的情形,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然普遍存在。因此,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决不是整个人才市场供大于求,而是毕业生的高期望、高起点,导致“扎堆”现象。

2.就业机制不完善,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通。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机制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逐渐过渡到了以“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但是旧的人事制度、户口、档案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仍存有与当前市场化的就业机制不相适应的现象。毕业生好不容易找到了合适的单位,却在协议的签订、报到手续的办理、档案关系的转接等方面的不到人事制度的支持与认可。尤其是到一些城市和城镇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而难以落实人事关系,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形式等也无法得到保障。大学生就业机制和体制上的障碍,限制了毕业生的正常择业、有序流动。

3.国家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导致吸纳就业能力降低。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传统产业比重的下降,国有企业纷纷裁员增效,政府提倡精简机构,事业单位下岗分流等等,造成人才需求下降,加上农村相当数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得社会吸纳大学生毕业生的能力大大降低,客观上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4.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局部性、结构性失衡。一方面,高校为追求短式效应,盲目开设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一时期人才供求过剩;另一方面,高校对于一些冷门专业、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不能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变专业设置,导致毕业生未就业就先失业,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矛盾。据统计,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制约了大学生充分就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路

1.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拓展就业思路。大学生应该正视现实,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分”模式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性思维定势,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日益走向市场化,自主择业、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精英岗位也在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工具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着变化,以前接收大学生主渠道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接纳能力不断减弱,全社会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不能及时或完全就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时生了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做出调整。树立职业理想服从社会需要的观念,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做好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到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就业的思想准备;树立“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的自立观念,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之路,充分利用“双向选择”的机会,主动出击,积极参与竞争。以灵活的就业观念,在广阔的就业市场上寻找适合自己发挥特长的空间。

2.完善就业机制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必要保证。首先,国家应完善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工作,自主创业,以及人才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事业单位流动的就业政策,创设良好就业政策环境。各级政府应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费补贴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艰苦的地方就业,在户籍管理、档案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于未就业毕业生积压较多的地区应联系跨地区招聘工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其次,应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机制。规范就业市场秩序,减少大学生就业的行政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生无障碍、平等就业和充分、有序流动。提高对大学生就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支持和规范社会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工作。大力发展适合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确定专人与失业毕业生联系,认真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工作,为他们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系列服务,通过整合岗位信息和毕业生资源信息的方式,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

篇8

一、工作成效及主要做法

(一)一系列援助就业活动

一是深入基层开展就业宣传、送政策送岗位到人。按照年初拟订的工作方案,深入乡镇、街道、社区等广泛宣传,开展就业援助活动,详细介绍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及各企业招聘信息。同时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和服务窗口办理具体登记工作,登记未就业人员的就业需求,提供适合于他们的岗位信息,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多份。二是举办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今年以来,我局在县人才劳动力市场大楼举办了3期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共有42家企业到现场招聘,提供的岗位多达1477个,到现场求职的人数累计1600人次,当场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的劳动者有384人。三是扶持自主创业。今年以来我局共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20笔,实际发放贷款15笔100万元,直接扶持27人自主创业,带动78人就业。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就业援助活动,很好的完成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目标,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45人。

(二)以技能鉴定为手段、促进就业为目的,切实抓好职业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我县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我局想方设法地为我县各类劳动者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并提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要求。2014年,我局积极开展挖掘机操作工、黎锦制作工、中式面点师、摩托车维修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34期,受训2668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2357人,11家改制企业失业人员创业培训311人,全方位满足了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培训需求。今年的培训针对性比往年更强,例如开展的挖掘机操作工培训班收到了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积极积极响应,全县报名参训1250人。根据要求,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者和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技能鉴定,有75%的人获得了职业技能证书,既有效防止培训的走过场形式化,又可以让学员持证上岗,稳定就业。

(三)进一步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

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715个。为更好地跟踪管理好我县公益性岗位人员,保证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合法权益。今年5月我局对全县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继续在原岗位上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并且要求用人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基本权益。

(四)切实抓好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报到及实名登记工作,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

今年我局共为11名高校毕业生办理了人事业务以及208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报到及户口入户手续。并建立离校未就业的我县生源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全面实行实名制就业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及时提供用人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来。

(五)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就业工作,促进农民增收

依托已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完善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输出登记工作,按实名制为全县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建立台帐,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认真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并在今年的2月9日举行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积极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14年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007人,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县农民的经济收入。

(六)严格资金管理,切实做好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在严格按照规定管好用好就业专项资金及失业保险基金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2014年,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6426人次,共发放失业保险基金670.67万元、医疗补助金210.35万元、物价联动补贴184人次,共0.27万元、丧葬补助1人,共8.1万元;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8047人次695.45万元,社保补贴517.8万元。

(七)继续开展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工作

根据我县大中专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计划,2014年共收集县各机关事业单位见习岗位25个,推荐就业见习人员25人,为其下一步更好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筹建创业孵化基地

结合我县的优势资源,我县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并对自主创业人员提供项目策划、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对符合规定的孵化对象,落实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免水电场地租金等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九)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坚持安全、保密、及时的工作管理规则,认真做好人事及各类档案的托管工作。对入库档案进行全面的分类、整理、编目、入库。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和调出手续,杜绝各类档案的丢失,损毁或泄密事件的发生。目前我局共保管下岗职工档案2344宗,大中专毕业生档案3259宗。从2014年起免费为我县大中专业毕业生提供档案托管,简化办理流程,减轻高校毕业生经济压力、消除流动性就业障碍。

二、存在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局的就业再就业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是我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大型、密集型项目,新就业岗位开发难度大,造成大中专毕业生、改制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巨大。二是我县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观念落后,“等、靠、要”等保守思想严重影响了就业现状,造成我局全力举办的招聘会经常是企业用工岗位多而前来应聘人员少的局面。三是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我县还没有专业的培训教师队伍,未能很好的适应我县目前劳动者对技能的需求。

三、2015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琼府办〔2014〕111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县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2%以上。一是继续抓好大中专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建立信息数据库,全面落实名制就业服务;二是出台《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大中专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及大中专生见习等相关补贴;三是继续加强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四是创办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2015年力争15家大中专毕业生创办的公司入驻。

(二)围绕建设我县“富美乡村”,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计划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人。

(三)结合城镇化的发展趋势,鼓励企业大量吸纳下岗职工,加大力度不断开发新就业岗位,计划新增就业人数900人。

(四)为了适用我县职业介绍的发展要求,在精英汇有限公司内设精英汇职业介绍所,除日常正常开展用工登记和职业介绍外,召开专场招聘会3场以上(如正月初十、三月三企业用工招聘会、中秋大众专毕业生现场招聘会)。并在精英汇有限公司内设精英汇培训中心,根据特色产业及本地师资力量、市场需求和培训对象的特点,开办黎锦培训、电工维修、橡胶割胶等培训项目,计划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500人,培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电工、电焊工、家政服务、创业等600人。

篇9

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市委和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的工作部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完成重点整改成果工作和完善体制机制工作作为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抓实抓好。具体工作报告如下:

一、重点整改成果完成情况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落实向社会公开承诺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1、解决创业促就业问题。20xx年1-6月份创业促就业工作实现全市新增22458人,完成计划3.4万人的66.1%;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48.5万元;完成计划的113.1%;解决9户“零就业家庭”,“零就业家庭”做到出现一户解决一户,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工作目标。

2、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解决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

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截止20xx年7月,全市13户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共计4278名退休人员已全部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限额,由原2.8万元提高到3.5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新增120xx人,完成计划2万人的60 %,工伤保险新增5500人,完成计划1万人的55%。

3、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完善《**市人才工作服务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完成了专业技术人员数据库建设;人才继续教育模式实现创新;举办了以考代评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继续教育和《长**北五味子的立体开发与研究》高研班课题;人才工作服务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展人才招聘和引进工作,组织召开各类对接会10余场,为全市30多家单位、民营经济实体输送、招聘人才300多人;建立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工资发放“五险一金”交纳等银行管理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

4、公务员管理实现新突破。考核奖励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职位职务管理程序更加严密;参照公务法管理单位申报审核工作稳妥开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补充人员考录工作规范有序,公务员管理达到规范化、法制化。

二、完善体制机制情况

创新体制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推进科学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保障和服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成果上实现新突破,以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科学发展。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机制体制,很难在短时间完成,为抓好这项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坚持突出重点、全局推进、大胆探索、严谨求实、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原则。在整改落实阶段,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严格自查、认真分析梳理、筛选讨论、领导研究确定等方法步骤,对现有各类制度、规定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区分“废、改、立”三种类型,彻底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障碍,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1、及时废止一批阻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我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围绕扩大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公务员队伍等方面重点,对原人事局、劳动保障局现有的各类政策措施、意见办法、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对那些不适应发展形势、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及时果断予以废止。根据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放权加快发展的原则,我局将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8个行政审批项目变为日常监管,废止规范性文件3个。

2、调整完善一批局部不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对一些总体较好、局部内容不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吸收基层和群众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共修改完善规章制度3个。为提高医保参保人员待遇,出台了《关于医疗保险待遇政策调整有关事项的意见》,重新修改下发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违反工作纪律处罚办法》,修订出台了《**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

3、建立健全一批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篇10

2、抓好企业用工服务。深入实施企业人才“百千万”聚培工程。一是开展供需调查。组织10个专班,对全市264家规模企业开展用工需求调查,回访企业73家。同时,做好全市城乡可开发人力资源调查,登记入库3358人。二是加强信息。通过电视台、信息广场、手机短信等形式,为企业招聘信息近20__条,累计信息4100余条,与市电视办“就业风采”栏目,展示企业在招、用工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三是搭建招聘平台。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专场招聘会3场,镇处“三送”招聘会3场,带领欣兴广大饲料到华中师范大学参加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1场,组织葛洲坝水泥、三峡新材等20家企业到三峡人才市场参加“县市联动·当阳名企进宜昌”专场招聘会1场。今年以来,累计举办招聘会21场,为企业招聘员工6723人。

3、组织各类培训。一是组织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1514人,其中“志·能”激发培训2期134人,企业岗前技能培训2期95人。二是完成了职称计算机、英语、教育高级水平能力测试等报名考试工作;审核二级建造师、审计师、统计师等执业资格考试报名236人。三是组织公务员网上培训报名1704人,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报名5619人。

4、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上半年,共举办创业培训班4期,培训280人。累计为218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82万元,协助相关部门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累计减免税费410万元,先后帮助291名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带动了1296人就业。完成了163户农家乐申报审核工作。

5、落实相关待遇。上半年共为136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支出岗位补贴860.67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56.71万元。为468名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落实失业补贴148万元,缴纳医保金45万元。

6、其他工作。一是完成了全市__—__年度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自查工作。二是协助光明村开展农村网格化建设工作,做好信息采集和录入。三是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养老保险局

1、做好养老金发放工作。完成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第十次调整,人均增资 171元/月。上半年累计发放企业养老保险待遇31012人24216万元,发放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待遇1079人1391万元。发放老农保待遇897人38万元。为5.9万名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2319万元,各项待遇发放率100%。

2、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居保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实现城乡居保信息化全覆盖。检查规范城乡居保远程服务点,对布局不合理、群众不满意的服务点进行了调整或更换,另新增了服务点4个,全市城乡居民养老金代办点达到170个。全市适龄居民续保缴费152899人,续保率达94.3%,新增扩面1608人,扩面率1%,收缴保费2317万元,全市城乡居保人均缴费154元。

3、做好退休审核和退管服务工作。上半年,办理企业退休891人,办理企业退休人员丧葬抚恤71人。办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37人,办理机关事业退休人员丧葬抚恤23人。组织专班上门开展待遇资格认证68人,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认证24941人。

4、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两个结合”:群教活动与党建品牌创建相结合,在全市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书记群众路线教育专题培训班上作了《践行群众路线,抓好品牌创建》交流发言。 征求意见与查摆问题相结合,查找“”问题4条。

三、医疗保险局

1、完成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日常待遇支付工作。上半年,城镇职工个人帐户刷卡30.15万人次,刷卡金额2215万元;城镇居民普通门诊即时结算19894人次,医保基金支付875万元。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住院3822人次,医保基金支付2050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住院3290人次,医保基金支付908万元。工伤门诊、住院168人次,工伤保险基金支付862万元。生育保险职工住院117人次,生育保险基金支付92万元。

2、落实各项医保政策。一是落实特殊人群医疗待遇,上半年,特殊人群享待251人263万元。二是第十次调整我市工伤保险待遇,伤残津贴月人均增加179元,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月人均分别上调127元、53元。三是返还宜昌市外异地定居人员个人账户335人55万元。四是将192名符合条件人员纳入慢性病门诊。

3、加强医疗监管。完成了__年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兑现和__年度《医疗服务协议》签订工作。查处并拒付三例不符规定的意外伤害,查处冒名顶替住院报销医药费1起;查处贺厚新诊所、谢爱青诊所两家定点机构违规刷卡行为2起。

4、其他工作。一是完成_ _-__年度医保基金收支分析调研报告、居民医保财政补助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自查报告、__年社保基金预算编制工作。二是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政策执行及基金管理专项检查。三是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成立包保责任专班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定向关爱和帮助。三是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三进三结”活动、青年干部“一线体验”活动、交心谈话活动,查摆“”问题。

四、社保基金征稽局

1、全市社会保险扩面新增6356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71%。其中企业养老保险182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80%;医疗保险18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73%;失业保险673人,完成目标任务84%;工伤保险128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6.2%;生育保险78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7.2%。

2、全市征收社会保险费2746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6%。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费征收1773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4%;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征收1532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6%;失业保险费征收1072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62%;医疗保险费征收5964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8%;工伤保险费征收86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69%;生育保险费征收30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6%。

3、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323040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01%。其中养老保险9791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失业保险3012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医疗保险13466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工伤保险3316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9%;生育保险2717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

4、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458人,开具参保缴费凭证57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联系函348份。

5、上半年实地稽核用人单位26家,督促5家参保单位据实申报、补缴社会保险费82万元。

6、其他工作。一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回复件37件,办理政协提案1件。

五、劳动保障监察局

1、开展劳动保障年检。上半年,年检用人单位500余家。

2、受理举报投诉案件。上半年,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38件,帮助1672名农民工追讨欠薪790.6万元。办理件23件。妥善处理了大地陶瓷因未按时缴纳社保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和九峰陶瓷、当枝一级公路工地等欠薪案件。

3、加强劳动保障日常巡查。上半年巡查用人单位81家,指导用人单位规范劳动合同、执行国家标准工时10起。

5、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上半年共收取63个项目工资保证金275.2万元。

六、仲裁院

1、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上半年,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98件,已调处64件,到期结案率100%。

2、做好工作。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700余人次。

3、抓好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的意见》。举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培训班4期。

七、信息中心

1、推进社保卡制发工作。全市累计发放城乡居民社保卡18.98万张,完成目标任务的76.85 %。完成社保卡数据上传8.6万人,10月份可发放。

2、做好“两定机构”联网结算服务。加强设备日常管理和线路巡检,实现医保刷卡24小时不间断。全市联网结算的两定机构已达145家,通过一卡通平台结算的单位达30家。

3、优化离退休人员认证系统。对异地网络远程认证系统进行升级,优化了认证操作步骤,使离退休人员生存资格认证更加便捷。

4、加强基金监管。按省厅的要求,每月将五保数据上传到省厅,每周进行一次基金监控,及时处理预警信息。

八、档案中心

篇11

㈠组织领导(4月15日-4月30日)

成立镇创建信用镇办、信用社区、信用企业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镇“三创”办),制定创建方案。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办(站、所)、工作片分管领导、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创建工作。

㈡宣传发动(4月30日-5月31日)

1、镇政府召开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社区)、信用企业动员大会,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创建信用乡镇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参与,明确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和任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

2、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和参与信用乡镇创建工作。综合利用横幅、喷绘、会议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诚信教育,积极营造“争当信用户、争创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的良好气氛。在开展农户经济档案调查过程中,向农户面对面宣传创建信用乡镇及信用村(社区)的目的和要求,详细讲解被评上信用农户(居民)的好处,引导广大居民自觉参与和积极配合信用乡镇、信用村(社区)创建工作。

㈢创建实施(5月31日-10月30日)

1、农户建档评级。建档评级由村(社区)密切配合金融机构相关人员进村入户逐户调查摸底,准确记录农户家庭人口、经济收入和资产状况,除采集农户身份证或户口信息外,必须对农户房屋、大型资产和上规模种养殖产业进行照相,认真组织开展农户评级授信工作,完成农户经济档案录入,向信用农户强调重合同、守信誉的益处。建档评级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85%以上,信用农户占农户总数80%以上,信用村占行政村总数60%以上。

2、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辖内中小企业和“三农”信贷投入,重点推广专业合作社担保贷款。

3、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村(社区)班子成员要带头树立诚信意识,不得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积极协助银行工作人员对辖内农户不良贷款进行催收。在清收工作中要做到依法清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

4、推进农村金融“全覆盖”工作,加强便民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在乡镇营业网点增加ATM机、POS机、转账电话等便民服务机具。

5、抓好其它创建工作。抓好保险服务“三农”和“农村青年示范户”创建等工作。

㈣总结申报(11月1日-12月15日)

1、信用村(社区)评定工作。由各村(社区)向镇“三创”办提出评定申请,镇“三创”办召开评定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对符合评定条件的在《市信用村(社区)申报评定表》填具审核推荐意见,镇“三创”办对评定指标真实性、资料完整性、档案管理的规范性进行检查验收,并提出验收意见,对符合评定条件的应正式给予评定信用村(社区)的批复,报市信环办办备案。

2、信用乡镇申报工作。在信用村(社区)评定的基础上,由镇“三创”办提出评定信用镇政府验收申请,市信环办组织开展验收工作。

㈤工作要求

1、各机关部门及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信用乡镇创建活动,严防搞形式、走过场、摆样子,做到真正为中小企业、农村经济、社区发展办好事、办实事。

2、各机关部门及各村(社区)要大力支持信用乡镇创建工作,切实做到个个关心、人人参与,努力打造信用。

二、创建信用社区(村)实施方案

㈠组织领导(3月1日-3月31日)

村(社区)成立创建信用社区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小额担保贷款评审工作专班,信用村(社区)创建日常工作由村(社区)会同劳动保障工作站负责,在市信环办及镇“三创”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㈡宣传发动(4月1日-4月30日)

1、强化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通过举办信用村(社区)培训班、办宣传栏、诚信文艺宣传等形式,组织开展创建信用村(社区)建设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金融知识、诚信知识及优惠政策、便民措施、服务品种,让社区居民明确创建信用村(社区)的目的、方法、要求以及创建信用村(社区)所带来的实惠,形成人人关心信用村(社区)建设,支持信用村(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2、完善村(社区)基层性工作。各村(社区)要建立和完善自主创业人员、小型企业经营状况和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台帐,对借款人的贷款用途、收益情况、有无违法经营情况要有文字记录。村(社区)建立《诚信居民户评定台账》、《诚信经营户评定台账》、《诚信企业评定台账》、《失业就业人员监测台账》、《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台账》等五类台账。

㈢规范社区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发放和回收的流程(4月1日-10月30日)

1、村(社区)与劳动保障部门、担保机构、经办银行签订创建信用村(社区)合作协议。

2、村(社区)居民向村(社区)提出小额贷款申请,村(社区)初审,经办银行、就业局、担保公司按程序发放贷款。村(社区)向居民宣传《个人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流程》。

3、贷款居民与村(社区)签订还款协议,村(社区)协助担保机构、人社部门清收贷款。

㈣开展诚信经营户、诚信企业评定(11月1日-11月30日)

诚信经营户须占经营总户的90%以上,诚信企业占贷款企业总数的90%以上。

㈤、总结申报(12月1日-12月15日)

信用村(社区)评定由镇“三创”办初审确定名单后,报市“三创”办复审。

三、创建信用企业实施方案

㈠组织领导

创建信用企业由镇政府主导,企业的主贷款行给予配合和指导,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摸清全镇企业基本情况。

㈡创建实施

1、根据市信环办年初信用企业培植目录及标准,由镇“三创”办配合市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重点培植。

2、请金融机构帮助企业建立规范财务制度,提供投资顾问、理财等服务,指导企业熟悉贷款流程和融资产品。

3、镇政府将督促贷款企业按时还本付息。企业要遵章守纪确保在银行无不良记录,无偷逃税及违规经营行为。

篇12

根据调查统计,我乡有农业人口2.0495万人,农村劳动力1.2025万人,已外出劳动力有4864人,占总劳动力的40.4%。并且输出人数从2000年的3900人次,达到2008年7000人次,劳务收入也从2000年的516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544万元,可以说,外出务工者绝大多数都是吃苦耐劳、敢闯敢干的青壮年,是农村人口中最具创造力的人,他们的文化水平、技术能力和整体素质普遍高于农村平均水平。

2、劳务输出的主要途径。基于目前农村的现状,我乡劳务输出有两类途径,即有序输出和无序流动。其中有序输出包括劳动就业部门、县、乡政府、团委、妇联等部门的介绍输出;而无序流动则包括亲朋帮带的、自闯天下的输出,这也是目前我乡劳务输出的主渠道。

3、劳务输出产生的积极作用。我乡富裕劳动力8415万人,占全乡总劳动力的70%,2009年我乡提出了劳务收入突破3000万元的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农村人口能否实现小康。而劳务输出则为农村人口增收致富起到了最为直接和有效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能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素质,而且为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注入新的活力。

二、我乡农村青年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1、择业期望值过高,吃苦耐劳精神不够。我乡农村青年劳动力虽然大部分已外出务工,但仍有一部分保留着靠山吃山、守田为家的陈旧观念,摆脱不了“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吃苦耐劳精神不够,认为外出务工辛辛苦苦一年也挣不了几块钱,不愿到薪水较低的一些的岗位去就业;而有的通过政府组织外出到企业,刚到企业后,不了解企业的工作制度和工资制度,更不去熟悉掌握工作技能,而是看到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而且工资较低,第二天就走人了。

2、劳动力素质不适应。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加快升级调整,用工单位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完全体力型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小。而目前我乡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大多是无序流动,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没有一技之长,不但外出后工作比较难找,而且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高,真正地成为了廉价劳动力。

3、信息供求渠道不畅通。目前我乡甚至全县的劳动力市场培育乏力,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仅有的几家职业中介机构也只能停留在小打小闹的水平上,难以形成规模。信息的上传下达没有一个可以全面覆盖的网络,最好的也只不过是利用电视游字广告信息,以至于造成有的农村青年想外出没有信息,职介机构有岗位却招不到人的两难境遇。

4、对农村青年创业扶持力度不够。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有相当的一部分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有了少许的资金积累,但要他们在这样的基础上回乡创办企业或经营,还是存在非常大的难度。虽然县政府、县就业局、团县委、县妇联等组织在信贷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发展、培训、咨询等方面做了一些服务工作,但相对于他们的创业来说作用并不是很大,还需要更多政策上的优惠及扶持。

三、扩大农村劳务输出的建议和对策

劳务输出从浅的层面上看只是劳动力的转移,但更深入去研究则是一项经济,是劳务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乡作为互助县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大劳务输出就是一条捷径。扩大农村劳务输出,使其形成劳务经济,长远有效地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必须从以下几个层面切实给予加强:

1、加强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观念。要扩大农村劳务输出,进而使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责,尽其所能,要在全社会营造“外出务工光荣,劳务输出快富”、“一人打工,致富一家”的浓厚舆论氛围,使农村青年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认识提高,消除顾虑,自觉、主动、勇敢地走出去。同时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积极鼓励青年务工人员就地创业。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劳务输出者整体素质。动员农民外出务工,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是基础性工作。通过县职校加大职业技能的专业培训,进而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竞争力,作为动员农民外出务工工作水平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来抓,要确立素质第一的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培训”和劳务工自主选择的“自主培训”多样形式,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此外,还可在现有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尝试应试培训和创业培训的新课题,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成功率和自我创业的水平。

3、加强信息保障,构建服务体系。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规划,建立外出务工需求的信息网络和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使用工需求信息能上下畅通。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中介机构,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运作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构建中介服务平台。要拓展信息收集渠道,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地引导农村青年有序输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