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5 05:42: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财务信息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重视制度体系的建设
房地产企业要制定一系列制度细则,将普通财会岗位的工作到总会计师的职责,一一落在了纸面上。将管理会计的思维方法和企业战略的承接,通过制度规范的形式,传递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制度再好,也需执行。人就是执行中最重要的动因。因此,用人同样是房地产企业财务管控体系建设的重点。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难以推进有效的财务管控体系,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企业内部财会人员的数量尤其是素质不达标,因此企业要将会计师队伍建成财务集中管控的抓手,建设一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强、勇于变革创新的财会人员团队,对财务人员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批次业务辅导,实现财务人员持证上岗,为企业财务工作规范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建立完善总会计师制度,提升财务管理效能。财务集中管控系统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支持,这样才能帮助管理会计得以迅速成长,持续前行。
3加强预算管控
任何一笔资金进入房地产企业,就有了两条“出路”。一条是购买原材料,进入日常生产系统,也就是进入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某个生产部门的一个分项之中,通过生产工序的流转,最后卖出产品获得收益,完成了业务上的一个资金循环。另一条是进入了投资系统,在资本市场上经财务人员运作,获得理财收益,完成了财务上的另一个资金循环。无论哪一条出路都需要企业财务部门的参与,为此企业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外部投资、内部投资、筹资预算、收益分配预算等的资金全部纳入集团财务管控之中,从而对确保集团资金链安全、提高资金运行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房地产企业要根据预算管理的要求,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预算管控力度,确保成本可控再控,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这个平台,使用总会计师组织体系这一有效手段,在财会政策制度体系建设这个根本和会计信息报告体系建成的基础上,用财务监督检查体系有力地保障了财会集中管控系统的实施,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坚实地支撑财务集中管控系统的落地。紧紧围绕着企业战略制定的财务战略,通过资金管理和风险管控注入了企业全身,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接进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再通过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到各级人员的工作之中。无论资金管理还是风险管控,无论全面预算管理还是工作考核评价,都要通过制度和人实实在在地进行信息传递和监督检查,才能知道企业这个有机体到底在运行中有了什么样的症状?不断变化的环境到底给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哪些地方被阻滞了?哪些地方在活跃?哪些地方需要破旧立新?哪些地方需要深入推进?……这些信息的反馈和收集是会计信息报告体系的工作。而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保障,则是财务监督检查体系的职责。为此要建设高效的财务组织体系,确保财务管控体系的能够有效贯彻实施。
4信息化提高财务管控水平
财务信息化要求房地产企业内部搭建统一的基础数据管理平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数据管理的原则实施部署。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时,必须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在企业内部施行同一套财务制度,使企业各单位产生统一标准的财务基础数据。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IT技术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运作当中,作为传统信息之一的会计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依然是核心信息,其相关数据种类和规模迅猛增长,会计与财务的理念、功能、模式和方式方法正在发生一场颠覆性的变革,集中、共享、服务的财务共享模式满足了集团管控的新趋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一发展已久、但信息化手段并不成熟的管理模式逐步开始受到了新兴技术带来的体验冲击。财务管控系统要求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的技术支撑前提条件下,把整个公司的财务进一步进行专业化的细分,实现数据标准化以及要素精确化,大到企业之间的合同,小到出差的发票,对每一个财务要素进行标准化制定,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实现企业财务凭证无纸化,任何财务单据都要直接进入财务管控系统中,实现财务服务、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三中心合一。随着财务管控系统的逐步开发与完善,系统会根据既定逻辑,即时的预测财务风险,让管理者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信息化财务管控体系的构建对于总会计师的职责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意义上,总会计师的专长是保持财务记录清晰准确、保证符合法规要求。但是由于财务管控系统的信息化,使得公司的全部财务数据能够保存在云端,实现大数据分析。深藏在企业后端系统中的数据走上了前台,这将使企业在制定业务战略时发挥重要作用。财务工作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编制报表和静态分析等工作,总会计师要更深入的了解企业预算的使用与分配,以向其他部门提供深度信息,为他们创造价值。随着管控系统的信息化,这些统一集中起来的财务数据能够为企业的关键决策者提供实时的、有战略意义的洞见。不仅是总会计师,传统的财会人员也将面临着挑战,数据标准化的发展,使得原始数据在信息系统平台中自动生成企业所需的财务数据或其他管理数据成为可能。传统财会人员将成为名符其实的“bookkeeper”(簿记员)。正如机器人抢了传统工人的饭碗一样,财务管控的信息化会抢了会计的饭碗,这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
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1)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建设条件和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立的要求,所以,必须有计划,有阶段地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不能离开客观条件,脱离实际进行建设。因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内容,要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还要对企业整个运作系统进行现代化建设,优化重组企业内部外部运作结构。因此,需要以企业基础信息化起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财务到生产管理步骤,合理安排进度。如果不按部就班,没有合理规划,就会给企业信息化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造成一定的风险,浪费时间和资源。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就要建立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思想观念我国加入WTO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是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运作方式有待改善。在现代化的企业中,需要建立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以掌握和控制资金流动作为经营管理依据。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工作中,有很多工作部门和细节,所以,需要做好企业内部的资金和财务管理工作,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才能合理高效。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管理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设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财务信息和资金的调控,可以减小企业在市场变化下的风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浪费和资金流失,并可以使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透明,真实有效。
(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加强对体系的安全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机密。因为目前现代化的企业使用的网络体系是基于开放式协议的基础之上,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这种开放式协议的环境下,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比如身份被不法者冒充,重要信息资源被盗用,这些是技术上要防范和解决的问题。另外,企业的内部人员在使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还存在部分不严密的现象,比如控制把关不到位,权责划分不严格,使得企业重要信息外泄或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后,企业经营运转的每一个环节都依靠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如果不能够加强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水平和维护效果,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行。所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为企业的正常运作保驾护航。一方面,采用严密的防火墙技术,对付网络黑客入侵仅仅检测和拦截,设立身份认证,密码认证等安全的网络技术,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采取网络保护措施,加强防范。另一方面,从人员管理到组织机构的架构,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治到企业内部运行系统的控制,从信息资源文件的管理到软件操作系统等一系列软件硬件设施,都要配套建立一系列严格的安全保障体系,使安保制度更好地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同时必须加大制度的执行力。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把信息化的手段引入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对于提高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够提高财务数据的处理速度,相比单纯的靠人工或者计算器进行数据统计,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能够以多倍于人工的速度进行数据的汇总、计算、分类,财务管理的速度自然而然的提升了。其次,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度,相对于人工数据处理,只要财务管理的计算机系统程序没有问题,那么工业企业的财务信息处理就会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不存在因人工的疲劳、失误而导致的财务数据错误。最后,能够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工业企业更加注重的是对财务数据的统计、核算,通过引入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的分析,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很多报表都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生成,财务人员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余的部分,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
(二)有利于企业有效的成本控制
加强工业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看似在前期增加了公司的成本投入,特别是在购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硬件、软件的时候,确实需要相当大的投入,但是,从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是一笔相当值得的支出。首先,财务的信息化体系构建直接减少了财务管理人员岗位设置,特别是对于大型的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是非常庞大的部门,通过引入信息化手段,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解决,如同在工业生产中引入机械化,能够直接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其次,降低了工业企业的管理成本,原本的财务申请、使用、报销都需要专人负责,每一个部门都要有专人对接,这个过程中的人际沟通成本是相当大的,不利于及时的监督管理。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就能够把各部门、各业务的财务管理进行线上处理,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
加强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企业财务的信息化建设还能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主线,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看似只和财务管理有关,但它涉及整个工业的内部管理更新,能够促进企业各部门、员工直接的互动和交流,企业的高层也能够通过财务信息化系统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指导。当然,加强工业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它能够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如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使得财务数据管理从简单核算走向深入统计分析,这对于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制定、经济决策制定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总之,财务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财务管理不断完善的重要工具。
二、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一)转变思想认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尽管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对于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成本控制的有效、整体管理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依然在很多的工业企业没有被充分重视并加以应用。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领导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简单的认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就是把原本的纸质性财务报表变成计算机处理,所以没必要太多的进行投入。另一方面,部分工业企业认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甚至认为只是财务管理人员“偷懒的借口”,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拒之门外。所以,应转变工业企业的思想认知,让他们充分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巨大裨益,可以通过参观成熟的财务信息化企业以及财务信息化系统现场体验等方式让工业企业看到信息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巨大改变。作为工业企业的管理者,要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变化,要能够发现信息化、互联网给企业发现带来的机遇,不能永远只是以传统的眼光来审视新事物,财务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有多大的开放度就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内部控制,增强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风险控制
当然,我们在看到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给工业企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并制定对策,这时,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一是控制信息化系统存在的潜在风险,毫无疑问,计算机能够解决很多人工没法处理的问题,也能够以较高的效率进行处理,但也存在系统崩溃、数据丢失、信息泄露等潜在风险,所以,工业企业不能完全依赖财务信息化体系,要建立相应的预防与危机干预制度,对于引入的系统要定期进行系统更新与维护,确保系统不存在较大的漏洞;对于财务数据要有相应的备份与授权制度,最大程度上降低财务数据丢失、泄露的风险,一旦发生风险也能够及时处理,把损失降到最低。二是要形成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权限控制机制,信息化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接触财务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时更容易导致越级操作、信息泄露等问题,对于同等级别的工作人员要有相应的授权限制,即授权应该是落实到人而不是到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发挥财务共享的同时回避管理权限不清晰、信息泄露等问题。
(三)加大保障力度,确保企业财务信息化的作用发挥
构建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体系,需要企业从技术、人员、制度等方面加以保障,才能确保财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首先,要有先进的技术保障,工业企业要引入最新的财务信息化技术,最好能够建立起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比如ERP系统),另外,技术的保障不应该是一次性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也要随时更新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避免因为技术滞后而给企业管理带来损失。其次,要提供强大的人员保障,虽然工业企业财务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投入,但并不是不需要人力投入,而且,它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有所变化,即需要集财务管理与信息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所以,企业要通过内部财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或者直接引入专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确保有足够的人力支持。最后,要有必要的制度保障,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要加强系统维护、数据管理,还要建立全方位的财务管理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必要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培训,让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建立起来,并能真正发挥作用,为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提供助力。
三、结语
加强工业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旨在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经济效益的提升服务,在看到利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只有在确保企业财务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才能让工业企业走得更远、更安全,关于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体系构建的探索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作者:杜祥壮 单位:江苏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财务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8日
一、引言
机械制造业属于工业类,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经济水平的标准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反映企业的竞争力。实施好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于机械制造业等工业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规范企业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到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更好更快地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工业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工业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财务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财会业务的特点,通过财务信息平台处理一系列记账、报账等琐碎业务,从而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人力,财务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当中,使得财务工作更加规范和标准,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传统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一般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财务管理方面信息量大,冗杂繁琐,利用率不高。实现财务信息化之后能够实现企业资源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工业企业的各部门联系更加紧密,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管理者也可以实时掌握动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针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发展动态及时做出决策,对于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财务工作的科学性。传统企业财务工作多采用人工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有时一些小的错误甚至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实现财务信息化之后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将财务工作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汇集、处理、分析等一系列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业务的准确性,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四)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随着社会的开放发展,信息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要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如果能够掌握更多量、更全面、更科学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确保企业能够在发展大潮中不被淘汰的重要途径。这是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
三、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虽然很多企业也进入了信息化的建设中,但是大部分都属于纸上谈兵,不能将信息化建设切实作为企业的发展重点,甚至很多企业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依然采用传统财务管理方法。纠其根本是因为工业企业对财务信息化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造成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支持,从根本上阻碍了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二)财务人员工作能力不足。首先,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更新观念,信息化建设在资金和人力方面都受限;其次,大多数财务工作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财务软件应用,做一些简单的核算工作,大部分仍然依靠手工操作和运算,不能完全掌握信息化中具备自动结转、辅助合算等复杂的软件,使得财务信息化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严重限制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三)财务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制造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因此基础设施也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会出现电脑设备陈旧,系统更新不及时,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等问题,这样不仅不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信息化程度,发挥应有的作用,还给原本冗杂的财务工作带来更大的负担,不利于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四)财务软件的选择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大多数工业企业在选择软件时都选择该行业的通用软件,能够解决财务工作中的大部分业务,包括报表核算、成本核算等。但是,不同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业务特点,在解决企业的生产、采购、经营等具体环节中的财务问题时应用则十分有限,大多数依然采用人工操作。财务软件选择不当,不能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财务处理,使得很多业务依然不能实现信息化,限制了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五)财务信息共享程度低。很多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虽然也在实现财务信息化方向上不断努力,但是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不能全面合理地考虑问题,使得信息不能够在部门间实现充分共享,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很多企业只在财务部门推行财务信息化建设,却没有普及到其他部门,使得信息无法实现实时获取和分析,不利于部门间良好合作,也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二是虽然各个部门都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没有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无法实现数据信息的很好衔接,阻碍了业务的进行。
四、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增强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快和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团队的组建,将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其次,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企业工作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培养他们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热情,营造良好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氛围。
(二)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针对机械制造企业的特点,结合信息安全,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硬件采用虚拟技术实现快速响应。对人、机、料、法、环、测等各方面数据进行采集,重点是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加工数据的实时输出和接收。开发符合自身特征的数字化制造执行系统(MES),推动功能型的ERP的实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构建以成本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产-销-研一体化的管理业务链,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养高素质综合性财务人员。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财务人员在具备基本财务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企业需要投入资金,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保证财务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够熟练运用企业财务软件,实现财务工作的信息化,成为在财务基本工作、计算机技术、管理三方面都能够驾驭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企业应该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在拥有具备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之后,也要加强基础设施如电脑、信息化软件等方面的建设,组建相应的管理小组,负责基础设施的采购、维护、更新等工作,确保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的保证。
(五)选择适合企业的信息化财务软件。首先,企业需要拥有配合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相应财务软件;其次,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财务软件,运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或对软件进行改进,提高财务工作的处理能力。当前,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其功能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物料需求计划、存货核算、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等,帮助企业建立人、财、物、产、供、销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
(六)规范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程度。机械制造企业的工作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过程,每一环节都会有财务工作需要处理,所以管理者应该使所有部门都参与到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并且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保证信息数据能够在部门之间快速准确地流通,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也为管理者及时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思路,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过程和指标体系。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选取指标体系时,需要具有全局意识。全面考虑,既要考虑到正面的收益同时也要考虑到存在的负面风险,只有从整体上去考虑选取的指标体系,才能保证我们所研究内容的完整性。
3、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是指针对指标选取过程,指标必须能够代表具体的研究内容,准确地反映所要研究的对象,保证指标的含义明确清晰。当选取的评价指标不能清晰明确地反映研究内容时,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评价的最终结果,有时会导致出现错误的评价或者无法进行评价。
4、重点性原则
重点性原则要求关注那些和研究目的具有最紧密关联性的重要指标,同时要满足指标选取的概括性和精炼性,对于那些相对次要的指标体系可以适度的粗略化处理。
二、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构建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效能指标
依据上述原则,结合研究目标,我们可以构建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效能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参照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信息系统实施效能指标体系构建标准,构建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效能指标体系,主要包含灵敏程度和适宜程度。灵敏程度指标是从反映的灵敏状况上,考察集团企业灵敏程度的水平和质量,并进行打分。
2、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质量指标体系
依据集团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及其本身在现实中独有的特点,进而从财务工作的角度对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进行评价,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质量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通过上述指标,此体系可以在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如会计信息的质量、决策支持力、内部的控制以及适应性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监控的力度,因为该系统可以在财务工作监控的纵向和横向上起到扩展作用,增强了其监控作用。
三、D公司财务信息化系统实施评价
1、D集团背景简介
(1)财务信息质量不高。主要存在着信息失真、信息滞后、信息不足等问题。首先,集团企业包含很多子公司,由于各个企业之间认识相异、沟通不足等原因,导致财务数据统计口径不同、内容不一致,甚至存在故意造假等现象,从而导致了信息失真,影响了集团的决策及管理监控能力。其次,传统的财务工作对于集团企业,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将各个子公司的数据汇总合并,所以难以满足集团企业的绩效考核、成本监控以及决策支持等要求。最后,传统的财务工作主要依据是财务报表。报表主要收集财务科目体系内的信息,皆以价值形式体现,其核算范围十分有限。
(2)资金管理失控。集团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手段欠缺、管理模式的落后等问题。由于下属企业多是法人实体,拥有独立资金流和支配权,因此集团企业资金的使用不可避免存在诸多问题。虽然集团企业可通过传统的财务管理办法,采用检查、审计等方法对下属公司资金使用进行监督,但其成本较高且效果不佳。
(3)内部监控不力。集团企业具有完整、规范的内部监管制度,但由于机制、利益、沟通不足以及地域限制等原因,集团企业内部违规、违纪等现象时有发生。集团企业管理者缺乏掌控企业经营管理等全方位的信息和手段,难以及时有效地实现其监督的职能。
2、D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实施效果评价
(1)D集团财务信息化效能评价。依据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效能的指标体系,综合财务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专家打分和座谈的方式得出评价结果。
第一,组织文化的适宜程度。信息化一直就备受集团企业上下的重视,整个集团企业与各个员工均从中获得收益。在新系统实施运行时,得到了集团企业和员工的大力支持。新的系统对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挑战,最为重要的是,新系统对原有的内部监控体系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必然会造成集团企业组织文化与新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存在着矛盾。
第二,战略适宜程度。在集中式思想的指导下,新的系统实现了集团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高度集中,为集团的管理者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信息支持。通过设计的组件化,可以对集团企业内部机制和结构起到调整的作用,并能够灵活地调整管理方式方法,满足集团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
第三,投资的适宜程度。集团管理者们对整个新的信息系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投资,加强了硬件的建设,同时优化了网络环境,对系统建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不过,在整个投资过程也难免存在着一些成本浪费的问题。总的来讲,集团对新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投入超出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系统的投入,整体上看,投资的经济性较低。随着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新系统的价值将会得到很好的体现。
第四,应用的适宜程度。新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包含了所有财务工作范畴,对原有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同时,又保证了集团公司整体的监控与决策和公司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在安全方面,新的系统对数据库与软硬件都有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客户端的安全问题,因而在未来的工作中有待进一步解决。
第五,资源匹配的适宜程度。新的财务信息化系统采用了新的数据库和程序语言,因而与原来系统中的信息资源的匹配适宜度不高。由于上述差异导致了原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未能在新的系统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所以需要集团对其进行重新投入。此外,新的系统对软件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高,导致了对集团公司的二次开发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限制。
1 信息化对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的冲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多采用了开放式的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网络体系,并结合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重构。这样的企业信息系统不再是局限于企业内部信息流通畅的封闭式系统,而是与企业所处的行业供应链各环节保持内外信息流通畅的开放系统。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以资金运动为对象的财务管理模式便无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经营管理要求。
1.1传统管理无法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处理要求
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在信息处理上有以下不足:其一是财务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没能实现协同整合,业务信息传输和处理缓慢,所得财务信息时效性差,价值不大;其二是难以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和协调控制企业运营的财务风险,资金成本大,管理调度困难,运用效率低;其三是财务管理的核算数据和手段单一,未能充分整合企业内部各种业务信息、外部环境及价值链上各种信息,财务信息的科学合理性与可用性不高。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线,在信息化条件下,其赖以运作的财务信息系统应做到远程处理、信息共享和集中管理、分散处理,以实现子系统之间的完美继承和无缝连接,从而消除信息“孤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流就会脱节,企业的信息化目标就无法实现。
1.2传统管理无法应对电子化带来的管理变革
面对互联网经济,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有着明显的弱势:一是财务监控弱,尤其对分支机构难以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二是传统财务管理的视角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对市场、客户关系、供应链等有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节关注不够;三是不能支持电子商务,对电子票据、电子货币、网上结算和支付等新内容显得无能为力;四是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臃肿,总部与分部的财务组织重复设置,财务管理成本高。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的一个大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企业由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步转向电子商务,同时要求在管理方面进行企业过程的重整和组织结构改革,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支持和适应。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要支持电子商务,这就要求财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信息采集和处理方式的无纸化、实时化,结算和支付的网络化、电子化等;另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要配合企业过程重整和组织结构变革对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的各个业务过程进行重整,并对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做相应的改革,同时其财务信息系统也要适应改革后的企业新过程和新组织结构,例如增加流程管理、异地结算等功能。
2“网络财务”的探讨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应对这些挑战的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目前研究较多的就是“网络财务”。“网络财务”是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企业财务与业务协同、各种远程操作、事中动态核算、在线财务管理和支持电子商务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笔者认为“网络财务”是一种较好的模式选择,基本上适应了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2.1网络财务适应了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1)网络财务实现了全开放式的网络化管理。借助In ternet,网络财务系统不仅是面向财务部门,而是各部门协同使用的信息系统,具有完善的网络管理功能,既可实现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的常规局域网管理,还具有实现大型集团公司分散经营管理和远程实时监控的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广域网络管理[1].从技术角度看,网络财务的网络管理来自于网络的开放式,主要体现在对异构系统平台(包括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平台)的通用性。在这种通用性的基础上,网络财务可实现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与处理及不同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分散处理。还可以建立企业与外界如银行、财税部门、其他企业间的信息开放,企业内部各部门,总公司与子公司、分公司间的信息开放,以及与第三方软件厂商的软件开放等,并制定必要的接口标准以使其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2)网络财务与电子商务[2].电子商务以网络为载体,以客户为中心,借助于信息技术和电子化手段从事商务活动,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它是企业信息化的更高阶段。借助电子商务系统,财务管理可以实现从桌面到网络的转变,形成跨越时空界限管理,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地域、不间断地在线即时化管理,对分支机构进行远程处理,实现对异地分支机构的各种财务数据、资金动向的监控,完成经济业务活动。在电子商务系统下,网络财务工作方式由离线变为在线方式,在线报告、在线审核、在线信息分布等;工作介质由货币转向电子货币形式,其数据情况由磁盘数据变为页面数据,由纸张单据变成电子单据。
(3)网络财务实现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三流合一,效率极大提高。网络财务能快速、准确、全方位、多层面地满足管理需要,透彻地描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来龙去脉,实现远程处理和协同作业,使得财务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封闭走向开放。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财务处理工作量,在时间上使企业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从注重历史走向未来。财务管理时空上的质变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能够从定性分析走向精确定量,从事后反馈走向实时控制,实现结算支付的电子化,工作方式的网络无纸化和工作部门的扁平化。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目标。
2.2网络财务实现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网络财务的核心是网络财务信息系统,其开发一般采用的是当代最先进的基于Internet的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大型数据库及数据仓库等技术,综合考虑全局的数据模型。网络财务能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业务,并有效地和企业管理软件,诸如ERP、CIMS等进行整合。它通过建立诸如电子商务接口模块实现对电子商务的支持, 达到与其他信息子系统的完美结合,比较容易地实现远程处理、集中处理和信息共享等功能。
目前,应用于网络财务软件的数据管理技术已经成熟。诸如Sybase、Oracle、SQLServer等大型数据库产品已经得到较为成功的应用,在技术上实现了海量数据处理、并发操作、高速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网络财务运作必须满足的条件。数据仓库因为MIS、OLAP和DM的综合运用达到预测、分析和检验为一体的良好效果。而对于WEB数据库技术也因为CGI、API、JDBC接口技术初步实现了WEB和数据库的动态连接。对于普遍关注的网络安全问题,也由于国内外防火墙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微软公司WindowsNT相关安全机制得到保障。
3 实施网络财务须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1)宏观的法律法规急需修订和完善[3].我国虽然在安全方面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但电子商务和信息网络的安全立法方面还处于探讨研究阶段。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一方面是在处理网络犯罪时无法可依,另一方面,也使实施信息化战略的企业心有顾忌,不利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2)安全问题[3].网络财务将涉及多方面的安全问题,诸如资金安全、信息安全、商业安全等。这些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网络财务可能就是一场灾难。目前,在软件方面,国内防火墙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能较好地封堵系统的漏洞和后门,阻止黑客入侵和反病毒。为了系统安全,我国企业应更多考虑选择国产软件和平台系统。
(3)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双有”人才缺乏。目前,我国企业内具有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双有”人才极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网络财务的实施。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应重视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且具有计算机知识的财务人员。
(4)需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在信息化条件下将更多的涉及财务风险,只有提前做好预警,才能有效地防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财务信息需要量日益增多,对财务信息的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和日趋多样化。为更好地管理财务信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实施,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控制却面临新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内部控制成为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1.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谁能够迅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得主动权,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加快企业全面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企业、大集团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通过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资金的合理调配是现代大企业、大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我国加入WTO,大力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实现风险控制,而且对于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⒉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经营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化可以促使财务对公司的业务起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准确核算的作用。由于信息化提供的手段,使得企业能够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准确地去做好各业务、各地区、各产品、各部门、各费用科目的预算工作。并且能够做到按月分解和及时调整,让每一科目的费用都能够实时报告到应该承担责任的部门负责人,并且可以和它的预算进行比较,及时提出预警或禁止信息。同时业务部门负责人可以在月中任何一天获得截至当时的收入、毛利、净利的粗报表,便于及时了解经营情况,做出判断和决策。
二、现代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企业集团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后,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加大
实施财务信息化后,原来封闭的局域会计系统面临开放的互联网世界,给财务系统的安全提出了严重的挑战。首先,在网络环境下,过去以计算机机房为中心的“保险箱”式安全措施已不适用,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开放的internet传递,置身于开放的网络中,存在被截取、篡改、泄漏机密等安全风险,很难保证其真实性与完整性。其次,由于互联网的开放特性,给一些非善意访问者以可乘之机。目前黑客肆虐,各类网站每天都受到成千上万次攻击,系统无疑也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还有,计算机病毒的猖撅也为互联网系统带来更大的风险。在互联网中,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E-mail或用户下载文件进行传播,有效地防治计算机病毒对保障网络财务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仅难度大、复杂,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的先进技术手段。
⒉缺乏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复合人才
企业不乏拥有各种类型的技术人员,有生产经营方面的专家和研发人员,也有从事控制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等等。但基于中国国情,很多企业既懂财务又懂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却匮乏。如许多国营企业或私营家族企业,财务人员或学历不高,或是裙带关系,更缺乏信息化管理能力及思想,其财务管理能力和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求。企业迫切需要既有财务管理能力又懂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⒊我国财务管理软件滞后
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开发出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统一财务管理软件。但是,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缺乏自己开发适合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的统一软件的专门技术人才,国内软件企业普遍规模小,开发能力弱。所以,如何加强我国软件企业间的合作,集中组织开发适合我国企业加强财务集中管理的统一财务软件,既是推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问题,又是一个不小的难点。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措施
(一)加强网络安全控制
网络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比单机系统更高的要求,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1.用户权限设置:从业务范围出发,将整个网络系统分级管理,设置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员、数据管理员和专职会计员等岗位,层层负责,对各种数据的读、写、修改权限进行严格限制,把各项业务的授权、执行、记录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能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拒绝其他用户的访问。
2.密码设置:每一用户按照自己的用户身份和密码进入系统,对密码进行分组管理,避免使用易破译的密码。对存储在网络上的重要数据进行有效加密,在网络中传播数据前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密,接收到数据后再进行相应的解密处理,并定期更新加密密码。
(二)加强网络会计人员管理
首先要选聘思想好、素质高、业务强的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分工。网络会计工作岗位包括基本工作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前者有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后者有系统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系统维护、审查和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企业应将系统分析、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数据输入、文件程序管理等职务予以分离,明确各自责权,既分工又合作,既联系又独立,形成相互融合相互制衡的机制。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网络维护人员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互不兼任,以减少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计算机舞弊的可能性。同时,本企业要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抓好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要防止会计电算化人员故意犯错误,还要防止会计电算化人员无意犯错误,也要防止操作人员的突然离职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努力降低实行会计电算化而为企业带来的负面效应。企业要培养既懂会计知识,又精通软件开发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对从网络上得到的会计信息进行“过滤”,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而且要注意对本企业财务机密保密,防止网络黑客和竞争对手非法获取本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源。
(三)努力培养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高端人才
拥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保证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所在。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及流程改进, 将财会人员从会计信息日常繁杂的处理流程中摆脱出来,起到一个管理员、分析员、控制员而非记录员的作用。企业在加强对现有财会人员计算机和商务知识培训的同时,可培养未来网络时代需要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高端人才。
(四)软件技术要与企业管理的实际紧密结合
软件技术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企业,或者说它的根子就在企业,企业是软件开发的立足点,企业的需求是软件发展的方向。企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软件公司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软件技术。管理需要软件,软件要有管理,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开发出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我们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总之,对于一个集团性公司,由于其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信息化内部控制机制也存在着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将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因此,从财务信息化角度出发,随着未来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深入,建立和完善更为科学的财务信息化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步完善和提高,将是每个集团型公司需要经历的一个漫长道路。
(一)企业利润最大化
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获取利润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除去企业经营成本及税收,剩下的部分就是企业的利润。利润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首要目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以自身所具有的制度特征、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为依据,以最大的努力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通常情况下,我们判定一个企业的基本性质及发展目标的首要因素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在设立初期就必须制定带有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以这个目标为核心开展企业的运营管理工作。企业管理目标的最终制定必须参考该企业的各项评估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的资金构成、企业的控股方法、企业的基本性质、企业的商品等等。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经营自也在不断扩大着,企业追求利润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所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追求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是众多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与此同时,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动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当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特别是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在利润的驱使之下,企业很容易忽视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对投资风险的预期不够。资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目标,企业在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很容易出现忽视社会利益、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所以,在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时,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决策短期化的情况,确保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不忽视社会利益的满足。
(二)企业股东权益最大化
股东是企业正常运转所需资金的首要来源,股东资金是企业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股票价格决定着股东的财富数量。股东所拥有的股票量及所持股票的市场价格决定着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的最终实现。当股东所拥有的股票数量不变时,股票的市场价格就成为影响股东权益的唯一因素了。因此,要想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在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中,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也早就已经分开处理了,企业的经营者要对企业的拥有者负责,这一点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想尽办法实现企业财富的增加,这一过程也就是股东权益最大化的实现过程。现代企业的劳资结构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符合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不足:首先,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的制定很容易造成企业运营方向的偏离,经营者很容易为了增加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严重忽略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经营者以对企业的所有者负责为经营目标,所有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尽可能地增加企业所有者的财富。所以,经营者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做出投机违法的事情,最终损害股东的利益。其次,股东权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实现范围比较小,并不具备代表性。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比较适合已经上市的公司。但市场上已经上市的公司毕竟很少。没有上市的企业并没有参加到市场募资的活动中去,所以不能将股东权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最后,股东的权益实际上并没有充分顾虑到广大小股民以及经营者的权益,只是将股东权益的最大化作为企业奋斗的目标,最终会造成企业利润分层问题的产生。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自身存在价值的最大化主要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企业必须通过自身的合法经营活动,让企业的预期价值、潜在价值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这些潜在的价值还包括:企业资产价值、市场品牌价值、无形价值、企业潜在的盈利能力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企业方方面面资产额的最大化。其次,企业必须在确保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国家、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隐藏于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之内,大型国有企业的控股人是国家和集体,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民创造福利。所以,其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带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与此同时,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忽略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造成行业垄断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
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
切实加强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实施财务的集约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筹集率以及使用率,同时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尽可能地避免内部控制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问题的出现。其次,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资金的运转,避免资金外流现象的出现,确保自己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这样一来,在和金融组织进行谈判的时候,就能争取到最大的综合授信以及业务谈判上的方便。然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科学调整企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资金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对金融组织的依赖,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最后,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加强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财务信息优势,为管理层做企业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最终实现投资收益的增加。除此之外,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还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公司的资金结构,切实提升资金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一旦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实现这个目标,常用的财务管理目标实现措施如下:首先,一旦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必须制定实现该目标的战略及计划。企业在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时候,要以企业性质、企业组织机构等为依据,制定好财务管理目标之后,要以这个目标为核心坚定不移地行动下去。与此同时,还必须做好企业的财务规划。其次,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切实提升资产的利用率。企业要想实现其所制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提升资产利用率,同时让企业闲置的资产、资金活跃起来,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成本的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多。最后,实施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成本的减少。企业盈利的实现离不开企业成本的减少。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切实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资产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企业财务控制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企业资金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信息化更多地是将数据信息转换成网页数据,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方便。需要的财务数据可以随时随地在网页上查找,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实现了在线、远程、分散及移动等办公模式。利用网络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了,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运作成本的降低。电子货币是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以电子货币替换纸质票据,有效提高了资金周转的效率,实现了企业成本的减少。其次,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管理信息的统一,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远程操作。企业的相关财务资料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传输和审计,为财务工作者及时、准确地储存财务信息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还可以统一配置闲散资金,使用这些资金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切实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利用网络采购、支付、结算等方式还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做出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战略决策,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安全性。现阶段,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普遍使用了网上银行,在网上进行经济交易活动都会存有交易信息,同时会保有每一笔费用的使用信息,这些数据保障了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在网上进行交易的时候,财务工作者不需要出门在银行外排队办公,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工作时间,也降低了票据损失的概率,确保了财务工作的安全性和方便性。最后,财务信息化可以实现财务信息共享,有效提升流程的时效性。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通过网络的形式实现了企业财务的动态管理。实现企业信息共享之后可以实现部门之间的连接,有助于实现企业部门之间的协作共赢,防止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财务管理的相关软件可以有效收集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然后综合分析,分类管理,对每一笔经济项目都适时跟踪,确保了管理流程的时效性。
关键词管理信息化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利用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复杂的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从而实现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并形成科学的企业财务决策和企业财务控制系统的目的,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与集成的一个系统的工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综合性非常强,其涉及了财务管理工作多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如果能够科学、高效的开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决策的制定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分析
概括来说,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大大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企业财务工作囊括了大量的核算工作,这些工作中的数据庞大而复杂,工作的要求精细且精准,如果利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来开展这部分工作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很容易出错,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但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却能够使这部分工作变得简单且精确,从而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管理工作效率。
其次,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重要内容。通过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可以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完成,从而能够确保企业的财务机构随时的了解大额成本支出、库存以及审批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了对企业成本有效控制。
最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提高业务的协同度。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传达的实时性更强,从而提高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度,确保了企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即:会计电算化阶段、计算机财务一体化阶段以及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不断探索和追求高效的管理模式的结果,而且其发展的现状也是值得认可和肯定的。相关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滚利信息化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概括来说,目前具有普遍性的几个问题,主要如下: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很多企业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仍然缺乏一个充分的认识,甚至是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某些企业认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指的就是会计电算化建设或者是认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就是通过计算机的应用来对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简单的记录、汇总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等等,而却没有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财务数据的分析与整合上,从而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
其次,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滞后。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是企业开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但是,由于受目前软件开发人才设计理念和能力的制约,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财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都处于滞后的状态,普遍面临种类少、功能简单、应用软件和信息编码标准以及口径不统一等问题。
最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缺乏。要完成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这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企业内部的这样的人才非常匮乏,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存在新知识或是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够,观念滞后,缺乏创新精神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度和科学性。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特提出了如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首先,注意加深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要加深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一是,要注意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认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二是,要注意加深企业的员工,尤其是财务人员,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以确保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贯彻和执行。
其次,注意选用符合企业管理理念的软件和技术。在全面认识和了解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的基础上,企业应针对自身的实际需求和管理理念,在参考其它企业成功开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符合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的软件,或者是直接与软件公司合作,根据企业的特色和需求,来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应的软件,以确保软件的可用性和科学性。
最后,要注意通过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和有侧重点的引入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方式,来选拔和培养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骨干人才,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必备的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近几年,随着邮政企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风行,企业传统、分散的财务管控模式已不能满足其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探索如何提高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企业管理、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传统的邮政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为:集团下属各分子公司组织财务人员,设立独立的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期末结账后向上级单位递送书面报表。集团最高管理层在会计期末经过合并报表,得出整个集团的经营状况。可以看出,其存在以下缺陷:
1、难以掌握完整的会计信息。在集团层次,集团整体的财务信息只是经过合并生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损益表3张报表,三张报表之外,对集团企业更有价值的经营信息却不能清楚地得到。而实际管理中,为了更准确地作出决策,不仅需要知道子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也需要知道子公司详细的经营信息。
2、难以迅速传达会计信息。非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下,只有在会计期末,各个会计主体结账后才可得到有关子公司经营情况的会计报表。而现代企业经营,对市场的反应与资金的回收速度要求较高,因此以月为单位的信息报送是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的。
3、难以统一核算口径。在非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下,各个子公司的财务部门独立设立账簿,对多元化经营的集团企业核算的口径与方式很难统一。实际上,早期的以报表为信息传递主要载体的方式,本身就无会计科目、多栏账设置、收入与支出确认等核算方式统一的要求,各个企业的会计人员只需年末在统一的报表格式上填上相应的数据即可。
4、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子公司的独立性很难保证。子公司的财务人员一方面面向子公司的管理者,另一方面面向集团管理者。如果没有快速的信息渠道与统一的管理,即使采用会计人员委派制,子公司的财务人员也将面临巨大压力。
二、加强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针对以上弊端,近几年邮政企业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有机融合,实现了整个集团财务集中管控模式的创新,解决了财务信息的集成与财务资源的配置问题,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控水平。其具体做法:
1、制定统一的财务核算与管理规则,奠定财务集中管控的基础
邮政企业从集团总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财务制度、财务流程及会计政策与核算办法,并集成在IT环境中(中央数据库),所有的成员单位在集成的IT环境中将财务数据传递到中央数据库,整个集团成员单位通过网络共享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和集成,为企业开展财务集中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搭建财务集中管理信息集成IT平台,实现财务数据大集中
邮政企业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有机融合,构筑了财务集中管理信息集成IT平台。在集团公司设立总服务器,将各级邮政企业的财务数据集中存储于集团总部的总服务器中,全国各级邮政企业通过局域网、Internet 网、VPN网络等方式与集团总服务器连接,实现数据实时、准确地传递。集团对各级邮政企业财务状况可进行异地实时查询、动态监控及数据透视,实现了财务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为集团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邮政企业采取的是一个全国大集中下的三级应用模式情况,也就是说整个数据是集中的、分层应用的,而分层应用是以总部、省和地市局这三级作为应用的主体,这种模式解决了集团与成员单位的财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全国所属近4万个网点的财务核算大集中,实现了财务数据的高度集成与共享,真正解决了远程管控问题。
3、构筑财务报表自动生成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的统一集成与管控
邮政企业在统一的基础数据和标准、统一的财会政策、规范化的财务报告流程的基础上,利用集中统一的信息集成IT平台,优化财务报告编报流程,在整个集团公司构建了集中管理的网上报表体系。财务报表统一自动生成系统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难题,实现了会计报表数据快速提取和汇总,只需15分钟就可以在集团层面统一生成各级邮政企业的月报表,提高了会计报表的及时性,实现了报表的动态多维度穿透式查询与分析和监控,使集团公司及时了解下属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现异常信息,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4、设定各级邮政企业之间的内部往来协同策略,实现全集团的横向财务管控
各级邮政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业务利用信息技术嵌入内部往来协同策略,总部制定了统一的协同业务处理流程及协同规则,定义了协同业务模板,进行协同凭证的设置。在内部往来业务发生时,首先由发起方发起,其次由接收方进行协同确认,内部往来业务实际发生时可直接按照定义的协同业务模板由系统自动生成双方的协同凭证。所涉及的明细收账能在内部单位间实现自动平衡,系统提供必要的检查措施,防止往来账目出现不平衡,简化了内部交易和对账过程。邮政企业通过凭证的协同解决了原来内部往来管理长期混乱的问题,协同功能改变了以往手工进行协同凭证处理的做法,减轻了工作量,加强集团对内部往来业务的协同管控,提高集团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协同效应。
总之,我们应该在传统的系统理论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二、财务评价系统概念分析
财务系统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原系统的全新的建设与改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研究者以预期的设定目标从经济的、技术的、生态环境的、社会文化等着四个方面进行评审与选择以后合理的全新的评价方案,这是一个最优化的最满意的财务评价系统方案,主要包括一下六个步骤:首先是需要明确系统评价的目标集合与约束的不同条件,第二是需要明确财务评价系统的对象集合和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是需要确定财务评价系统的技术以及相应的评价背景资料,第四是进行财务系统评价的可行性指标分析,第五是完成财务评价经济技术方面的评价,最后是进行财务的综合评价。按照财务评价的过程还可以将评价分为四种阶段,分别是财务应用前评价、财务应用过程中评价、财务应用后的评价以及全程跟踪的评价过程。
三、企业财务系统评价技术分析
1981年C.L.Hwang和K.Yoon提出的TOPSIS方法,这是一个对于现在的情况进行优劣品质评价的方法,这一方法是根据可数的限定的评价项目以与最终的理想的目标进行对比排列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可以运用有效的函数呈现出逐层递减或者递增的趋势变化,是一种趋近与最终的最理想的排列顺序的方法,这种方法又成为优劣解距离法。下面对这个评价方法的原理、理解以及模型的建立进行。
1.关于TOPSIS评价方法原理。主要通过检验财务评价对象以及最有、最烈的求解的距离的排序的过程,如果财务评价对象最靠近最优解同时又最远离最劣解,则为最好;否则为最差。其中最优解的各指标值都达到各评价指标的最优值。最劣解的各指标值都达到各评价指标的最差值。
2.关于TOPSIS评价方法中理想解和负理想解。TOPSIS法其中“理想解”和“负理想解”是TOPSIS法的两个基本概念。所谓理想解是一设想的最优的解(方案),它的各个属性值都达到各备选方案中的最好的值;而负理想解是一设想的最劣的解(方案),它的各个属性值都达到各备选方案中的最坏的值。方案排序的规则是把各备选方案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做比较,若其中有一个方案最接近理想解,而同时又远离负理想解,则该方案是备选方案中最好的方案。
3.关于TOPSIS评价法模型建立。本模型构建的基本思想: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采用余弦法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矢量和最劣矢量表示),然后分别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4.TOPSIS法模型建立基本步骤如下:设有n个评价对象,m个评价指标,原有数据形式见下表。
表
(1)指标属性趋同化处理、可将低优指标和中性指标全转化为高优指标X′ij,方法是:
公式1
并适当调整(扩大或缩小一定比例)转换数据
(2)趋同化数据的归一化
公式2
(3)确定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最优方案Z+由Z中每列中的最大值构成:Z+=(maxZi1,maxZi2,…,maxZim);最劣方案Z-由Z中每列中的最小值构成:Z-=(minZi1,minZi2,…,minZim)
(4)计算每一个评价对象与Z+和Z-的距离D+i和D-i
公式3
公式4
(5)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i
关键词:
信息化;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主要就是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实现记账、算账、报账、查账并替代部分需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自动化过程。通过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等手段,解决受托责任和提供决策信息是当前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当前以计算机、互联网等为标志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许多企业利用互联网实现财务数据共享,对分公司或分支机构库存、销售、回款、资金状况随时随地可查询,进行远程管理、远程监控、远程审计,改变了分公司松散的管理状态,也对分公司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避免失误。
一、信息化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协同业务企业的财务工作信息化与现代化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财务工作的协同作业,财务部门与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协同,还应该与供应链进行协同,实现了协同业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信息化下的财务工作可以实现财务预算、网上支付、资金储备等业务的协同,实现财务部门通过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良好协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网络计算实际上,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方式,而企业也从桌面财务变成了网络财务。实现了时间、空间的有效统一。从时间上来看,企业的财务工作从事后变成了实时,进而实现了时间上的节约,也实现了企业财务工作的优化。从空间上看,信息化使企业的财务工作从企业的局部走向企业的全部,从企业内部走向企业外部(全国、全球)。而网络计算的实现也给予企业财务工作更大的能量,提高了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
(三)集中式在线财务管理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通过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集中式在线财务管理。实际上,集中式在线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理想状态,尤其是适用于大型的集团企业。企业可以利用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对所有的子公司进行集中记账和集中资金的分配,并且能够建立动态的财务信息,及时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态,以便于更好地进行财务安排,通过各种经营和财务指令实现在线管理。
(四)远程处理企业通过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还能够实现财务工作的远程处理,可以将报账、报表、查账审计等工作进行远程处理,强化了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监控,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例如,某大型集团公司使用用友NC系统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后,虽然其生产地在汕头,但全国各地营销中心同样可以在用友NC系统下单,汕头相关部门审核单价及信用管理后实现汕头发货,会计人员生成用友软件上虚拟发票及应收单,收款后核销,实现了自动化,进而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二、信息化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安全性的挑战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是需要依靠网络运行的,而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环境,在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常常由于非法的访问以及一些黑客的入侵而影响到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导致企业大量财务信息的丢失,甚至是丢失机密财务信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影响到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财务工作中,需要针对于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防御,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也才能够确保企业财务工作的安全性,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存储介质变化使数据易于丢失和篡改在过去的企业财务工作中,其主要存储数据的介质就是纸质材料,通过手工存储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保存和管理。而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财务数据的存储介质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由纸质介质变成为诸如硬盘、磁盘以及磁带等磁性材料。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想阅读存储的财务信息数据需要采用相应的设备,直观性比较差。此外,由于磁性介质自身的特点,其外部受到损害或者是磁盘存储环境发生变化都会造成磁性介质中信息数据的丢失,影响到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容易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财务信息错误的连续性由于手工记账的方式可以进行定期的核对,财务信息发生错误后连续性影响较小。但是,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后,在财务信息错误方面存在着连续性,一旦某项信息出错,势必会引发其他信息的出错。由于财务信息系统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所有的财务数据都源于原始的数据,一旦原始数据出现差错,势必会导致其他数据的差错,这样一来就影响到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因此,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需要注意财务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合理的编排计算机程序有效地处理财务信息,减少财务信息的错误率,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三、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财务工作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和符合信息化标准业务流程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符合信息化标准业务流程,而这也是确保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建设财务信息化的过程中,应本着制度先行的原则。由于财务信息系统与传统的财务工作无论是在财务工作形式上、财务工作过程上、财务工作内容上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够对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工作进行良好的规范,使财务人员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在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方面,需要做如下努力:对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及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了解其不适用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制度,并且将其进行及时的剔除;将对财务人员在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工作进行要求,主要包括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财务工作如何与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融合等,通过有效的规范,能够确保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相应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和软件由于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财务工作是建立在高质量的信息化系统和软件基础上的。因此,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和软件,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已融入或转型为ERP软件,其中国内有代表性的有用友、金碟等厂家的产品。例如:用友软件,其主要是由会计软件开发成功转型到ERP软件,通过用友软件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具有灵活的业务适应性、强大的业务扩展性、个性化与国际化管理和快速实施应用等特性,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高质量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此外,在日后的工作中,企业还应该与相关的信息技术企业进行紧密的合作,联合开发更为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和财务软件,实现企业财务工作的优化升级。
(三)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信息化人才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以高素质的财务信息化人才作为支持,而这也是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因此,企业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信息化人才,全面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从目前很多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会计核算的环节主要利用计算机进行,而其他的财务工作依然采用手工操作的形式,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信息化人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信息化人才势在必行。首先,企业应该聘请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信息化人才,将其纳入到企业财务部门中,提高财务部门整体的工作质量。其次,需要对现有的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不仅仅能够精通财务专业知识,还应全面掌握网络信息技术,要懂管理,还应善理财,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财务工作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四)扩展财务工作内容在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之后,企业的财务工作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将由有形资产转变成为无形资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不断的增加,而企业的无形资产也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因此,在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也会向无形资产转变。(2)企业将重点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经营风险在不断的增加,进而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准确地预测和评估企业投资、融资过程中的所有风险因素。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加强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3)企业财务人员工作重点是价值创造。信息化下企业财务人员从繁琐的日常财务具体操作中解放出来,主动深入业务现场,参与管理、会计分析、定价、管理决策、业务协同等工作,专注做好资源配置,对标分析、经营目标引领、预算管控、工程财务管理、全面支撑企业以管理会计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重心、以价值链管理为主线的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