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2-02-24 22:46: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德育课程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德育课程总结

篇1

2、加强了班主任素质的培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而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班级工作的成效,学校德育工作能否顺利有序的开展,所以班主任必须具备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品德、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条件和素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对全校的班主任进行一次短期的培训,强调了班主任开学的班级常规工作、班主任的职责、家访的艺术等方面的培训,让班主任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向和具体措施。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通过班主任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一个月的德育教育工作,并指出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据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让班级管理优秀的班主任谈班级管理方法,给全校各班主任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各班的管理水平。

3、进一步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加强检查力度。

(1)、加强值周工作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带班领导宏观调控;值周教师与学生检查评比;安全卫士协助管理。严格执行值周工作的各项制度,继续实施日查、周评、月累、学期末总评的管理方法,认真做好每周“文明红旗班”的评比。

(2)、严格规范升旗仪式,(升起班学生必须统一着装,提前准备好国旗下演讲稿)进行富有成效的国旗下教育活动,根据每周安排及节厉或节日庆祝活动,用学生自己身边的典型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3)、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本学年,将继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各班通过召开家长会(要求每学期每班召开一次以上)、对家长辅导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做好评选“好家长”活动。与学校教育形成良好的合力。

(4)、拟定开展“警校共建”活动。本学期与甸子镇派出所有关人员协商,聘请交警来我校讲课,提升师生的法律意识。

(5)、继续抓好就餐生“文明餐桌”评选活动,做到日检、周汇、月评奖。

4、落实教育局“四位双主体”有措施。按着要求,我校将“四位双主体”内容分两块(班主任、科任)进行有机组合,把班主任手册、班队会、家访、少先队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有关理论等形成集子,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特色。

5、对《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强化学习并测试。

6、开展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九月观看了启动仪式,各班召开了主题班会等。

7、各班“德育导师”常抓不懈,任课教师都有培养学生记录。

8、各班均召开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主题教育活动。

9、本学期,德育处继续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强化训练,,以“四个一”的养成教育为德育切入口,强调四个狠抓:一抓活动、促养成(通过思品、德育课抓明礼导行;学科教育抓美育熏陶;班队活动抓养成训练;榜样示范抓正面引导;校园文化抓环境陶冶;家庭教育抓辅导配合等途径。从明礼入手、典型示范、训练养成、检查督促、评价表彰来提高活动实效)。二抓典型、树榜样(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比如英雄人物事迹,教师的言行示范、文明学生的评选,礼仪规范等)。三抓重点、求突破(主要是规范语言,要求学生讲普通话,正确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规范学生日常课间活动,不在走廊跑跳、喧哗,不骂人、不打架,积极参加各兴趣小组活动。队列、间操、各种集会做到快、静、齐)。四抓检查、求深化(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少先队员评选活动,学校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专项检查评价,每周一评,每月一小结)。围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行为养成星级好少年”争章活动。分为“文明礼仪星、遵纪守法星、勤奋学习星、团结互助星、环保卫士星”五星。德育处制订详细的评比要求,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每周评议要有记载,每月汇评一次上墙。评议结果期末上报德育处。学期末,学校将对一学年来获得“五星级好少年”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并颁发奖励卡。将评比结果列入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也做为评选市、县级优秀学生的依据。有突出表现的,由德育处研究决定直接授予星级奖励。

10、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知识教育的主题活动,通过办手抄报、出专刊、图片展览、观看教育片、召开主题班队会等形式,把这些知识灌输到孩子们心中,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工作突出六个方面

(一)加强各学科德育渗透,挖掘学科德育点,在授知的同时对学生润物无声。

(二)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保持学生行为习惯良好率为100%。

(三)深化德育课题研究,重视科研过程及资料收集,使课题具有辐射性。

(四)加强安全教育(活动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触电等),确保学年内无责任事故发生(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加强法制教育,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篇2

一是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深化德育“三化”改革。2015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德育序列化、课程化、生活化改革的创新和实践,在全省率先实施德育一体化改革。通过改革,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有效衔接、梯次推进的德育目标体系,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有效整合、互为补充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节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德育实践体系。三年来,德育“三化”改革有效增强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坚持思想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和中小学生培养全过程。一是融入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二是融入课程开发。抓好国家、地方课程教学的同时,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心理健康、法制、网络道德等教育内容,开发实施了“润心德育课程”等200多门德育校本课程。三是融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梦”“三爱”“三节”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四是融入校园文化。开展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创建活动,推广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四大节日,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坚持文化育人,精心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和校园文化建设“四个体系”之中。制定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构建中小学多维、立体的传统文化育人体系。以“传承传统文化,筑牢人生根基”为主题,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浸润人生”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涵盖4大系列、12项具体行动。

四是坚持实践育人,积极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设省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处、县级青少年活动中心2处、城市学校少年宫11处、乡村学校少年宫76处;全市建设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多处,各类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70多处,满足了学生道德实践的需求。

五是坚持合作育人,不断强化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市、县(区)两级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联合会,合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全市中小学三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覆盖率达100%。开展了特殊群体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和“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宣传教育政策,征求意见建议,强化安全措施,关注特殊儿童,传播文明理念,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贵局在中小学德育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令人钦佩!在这些已有成绩的背后,你们觉得目前区域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打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朱先亮:我市学生德育工作在这些年确实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学校的校本德育课程有待进一步优化,德育方法和德育形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德育评价体系、德育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师德和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课程实施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像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思路是:以深化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为抓手,系统解决思想认识、教育观念、体制机制、资源整合、方法途径、评价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按照“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使德育目标循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您刚才提到了德育课程改革措施,为什么将德育课程改革列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朱先亮: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课堂,提高育人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是课程建设。将德育课程改革列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德育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需要。德育课程改革是德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德育开始由无序进入有序、由表面零星改进进入到内核设计的阶段,如此,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会大大增强。

二是省、市德育综合改革的要求。德育课程改革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德育一体化改革要求,构建“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

三是打造区域德育品牌的必然。德育“三化”改革目前正处于继续深化、打磨提升的绝好时机,趁热打铁将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凝练、梳理、提升,进而编写成优秀的德育课程,是打造区域德育品牌的必然选择。

:为推动德育课程改革,贵局是如何进行顶层设计的呢?有哪些管理机制作保障?

朱先亮:对于德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有明确的思路和规划。我们将德育课程改革统一纳入到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之中。2015年,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日照市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德育课程改革是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体来说,我们的德育课程改革整体思路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一个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民族根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两大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三个保障”“三个育人”: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条件保障、健全激励机制,力求实现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五项统筹”:统筹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思想品德、语文、历史、数学、物理、体育、艺术等学科,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为顺利推动德育课程改革工作,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工作制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统筹基础教育科、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教育督导室等科室为中坚力量的德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以行政推动和科研引领来促进课程改革。

二是建立新型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制度、学生心理辅导制度、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制度等,切实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能。

三是建立科研引领机制。组建一支由德育教研员、德育管理干部、德育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等组成的德育专家库,定期召开研讨会,具体指导和督查德育工作;组织科研课题,针对热点和难点开展理论和行动研究,破解德育发展瓶颈。

四是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督导评估机制,分阶段、分重点、分主题进行,真正发挥其对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完善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成果评优表彰制度,召开三年一次的全市德育工作会议,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序发展。

:在实施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贵局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呢?

朱先亮:τ诘掠课程改革,我们在借鉴其他地区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自身实际,探索和创造了一些比较有效的特色办法。

一是试点先行。创新工作方式,以点带面,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力求实效。市教育局制定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确立试点区县和试点学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各试点分项实施,重点突破;彰显时代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创新。

二是科研跟进。加强德育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组织德育专家、教研员、德育骨干教师等成立专业研究团队,加强试点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德育规律,着力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和特色。

三是榜样带动。各试点区县、试点学校将试点任务落细落小落实,边实践、边调整、边提升,形成阶段性试点成果。将重点内容凝练成系列校本活动课程,打造学校系统、独特的德育课程体系。召开现场会议,总结表彰试点先进典型,形成一批德育品牌。

四是全员培训。将试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吸收到专业研究团队中。开展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培训,推广试点经验,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通过专家引领、集中培训、校本教研和“学科德育论坛”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是评价促进。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方式,对各区县、学校德育一体化目标达成情况、标志性成果、组织管理情况、社会影响及成效等定期督导评估。对在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六是成果推广。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凝练提升,推出系列特色和品牌活动;专家团队定期开展调研指导,挖掘培植先进典型,形成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成果经验汇编。全市推广改革成果,指导全市中小学整体推进,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目前德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计划和设想?

篇3

(一)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定义

何谓实践?各学科因研究领域不同,视界有别,对“实践”的解读也有所不同。从哲学层面看,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一切实际活动”。基于教学论的视点,可把“实践”理解为:由学生亲历的旨在作用、影响于人或物的包括实验、展示、表演、调查、访谈、角色扮演等在内的种种操作活动以及学生改善、优化自身(含道德行为践履)的种种外显形体活动。所谓社会实践活动,是指课堂实践活动之外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活动。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将课程、教材中设置的活动教学主题,转变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实施。

(二) 小学德育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依据

1.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的内在要求。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亦是对其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关键阶段。儿童向往成人的社会生活,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拓展德育课程教学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儿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2.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对德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德育课程必须深化素质教育,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3.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的需要。新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指出: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无疑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的应有之义。

二、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如何实施?一般可采用“四环式”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针对学生或教材文本中提出的问题,经梳理、归纳后聚焦成中心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并制订出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与要求,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步,在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想一想等方式,去探究问题的奥秘与意义。

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学生亲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探究、体验和反思,明确问题的本质,达成既定的目标。

第四步,总结与交流。一般在学生回校后进行。主要是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总结、交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获,相互分享彼此的体验与感受。

【案例】“爱惜每一滴水”教学写真

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的问题是:自来水管里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它是“自来”的吗?自来水来得容易还是不容易?师生针对这个主题,制订了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计划。

第二步: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自来水厂。学生察看自来水的源头,原来水是用动力机从江河提取,再通过管道输入厂中。在厂内的沉淀池,学生留意观察江河水中的泥沙经过沉淀后已经沉到池底。依次到了过滤池,学生摸一摸水体,比较过滤前后的水,后者更透明。在看消毒装置时,学生请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工人叔叔说:“用于清除水中的有害病菌,让水变得更纯净。”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用摄像机记录了丰富的影像资料。

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学生亲历水厂,通过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和反思,认识到自来水来得十分不容易,要尊重工人的劳动,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第四步:总结与交流。

参观完后,教师和学生集中到工厂的休息室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学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倾述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人说:“过去以为自来水就是自来的,我好无知。”“妈妈教我用完水要拧紧水龙头,我总是听不进去,还反驳说,‘不就是一滴水嘛?’现在我明白了,一滴水要经过这么多的工序,真是来得不容易啊!”“我看到了水厂工人忙碌的身影,我们每时每刻能喝到干净卫生的水,与他们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有的还激动地说:“水龙头流出的一滴一滴的水,需要花费一滴一滴的油,需要工人付出一滴一滴的汗,今后我一定要节约用水。”有同学趁机补充说:“是呀,节约用水,也是节约能源,是尊重工人们的劳动。”同学们既言说,又倾听,充分地分享彼此的收获。

教学的辩证法证明,德育教学讲求深度,有赖于德育教学宽度的拓展。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有利于孕育儿童丰富的、真切的、深刻的体验。

三、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路径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可采用三条路径实施。

(一) 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实施

所谓“走出去”,就是带着既定的学习主题,走出学校大门,直接进入事先所选定的社会情境中,包括社区、农村、工厂、企业、军营和各种专设场馆去进行教学。采用“走出去”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所到之处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以丰富、拓展和提升教育主题的教学品质。如教学“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师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教材中“从农村到大都市”、“西部大开发”等教学内容,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去参观总部设在湖北宜都的著名高新企业――湖北三峡鲟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鲟鱼驯养繁殖、饲料加工、鲟鱼制品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经过16年的艰苦创业,这家公司开发创新了循环水工业化养鲟模式,生产出了品质最优的鱼子酱和品种繁多的鲟鱼深、精加工产品,远销到欧美和中东国家。这家公司不仅注重自身高速发展,同时还带动公司周边的2900个农户养殖鲟鱼,年产鲟鱼6700吨,实现产值3亿多元,年户均增收3万元。同学们边听管理人员介绍,边在公司创办的“世界鲟鱼博览园”参观,亲眼目睹循环水工业化养鲟的壮观景象,欣赏流线型的硕大鲟鱼游弋水中的优美姿态,对“博览园”中琳琅满目用鲟鱼的肉、骨和各种器官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罐头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用鲟鱼皮制作的精美皮鞋、皮带、皮包等产品,同学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比一比、问一问、评一评、夸一夸,既满足了感官需要,又激活了思维,还有了深切体验。有的同学感动地说:“三峡鲟业公司真了不起!他们的产品既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还能帮助农民致富。”同学们收获一次感动,就会有情感的升华,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在社会课堂里经受的心灵洗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认知上的收获,一定会终身铭记在心。

(二) 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实施

德育基地包括各种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青少年教育野外训练基地以及由学校自行与有关乡镇、社区、街道、企业、单位共建的实践基地等等。

小学德育课程依托实践基地教学,大致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学了某课后,立马到相应的实践基地去亲察、亲历、亲为。如学了《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就带领学生到清江彩印公司的印刷车间,先听公司负责人介绍印刷历史及现代印刷技术变革的最新信息,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当一当彩印工人。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看到新书一页页从机器中印刷出来,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了解到中华印刷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到印刷行业的变革和创新,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第二种,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品德教育主题寓于其中。实施策略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学校统一安排,主题教育渗透,学生经受磨砺,催升生命体验。”

1. 学校统一安排。如湖北宜都市各级小学主要是依托宋山青少年野外训练基地实施的。那里除了有较好的营地、比较多的活动设施和完善的安保措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该基地已经开发出了诸如“让红旗高高升起”、“徒步登山不畏难”、“走访宋山脚下农户”、“野炊进行时”、“篝火晚会展才艺”、“徜徉在花木虫鸟的世界”等颇有特色的野外训练“18课”。学校在一个学期内安排一两次赴校外“基地”活动,时间两天。主要是让学生离开父母,主动去接受生活的挑战,以此锻炼学生不畏困难、敢于拼争的精神,磨砺其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2. 主题教育渗透。小学德育学科主要是让学生把学习《别把花草弄疼了》、《我和春天一起玩》、《夏天的小虫》、《秋游回味》、《我不胆小》、《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让危险从我身边走开》、《我们的合作》、《我要攀登》、《我是独生女(子)》 (以上均为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课题)等课的所知所得,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加以确证,并实现进一步地提升。

3. 学生自我磨砺。这种在大自然中上的“18”课,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很多教育主题彼此呼应、相互沟通。依托社会实践基地进行野外训练,有利于学生自我磨砺,促进他们知与行的统一。

4. 催升生命体验。课外实践基地的训练科目是开放的、鲜活的、多彩的,富有“野味”。学生满怀激情地参与其中,会不知不觉地顿生心灵的感悟,迸发出富有个性的生命感言。

【案例】

宋山笑面岩下,我们架起了炉灶,野炊活动开始了!对于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来说,这是最具挑战性,又是最富情趣性、最有吸引力的一课,被同学们戏称为“自己动手,丰富餐桌”。

这次野炊活动,暴露了我这个独生女的弱点,在家能说会道,而离开父母,自己切菜做菜时,却成了一个“弱智”。在生活适应和提高生存能力方面我真得加紧学呀!我的心头重又浮现出《我是独生女(子)》这课中“我们的宣言”――“独生子女将会越来越多,创造中国未来的重任就落在我们的肩膀上,我们决不能成为一代‘中国小皇帝’,我们一定是最有希望的一代。”通过这次在基地锻炼,深感这不应是纸上的东西,它应成为我生命的宣言。

由于“基地”营造的是与都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多种生活情境完全不同的“田野”风格,学生在实践中亲历亲为,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情思,引发其生命的感悟,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在“基地”孕育的生命性体验,即使通过千百节品德课堂教学都是难于获取的。学生在课堂上孕育的精神种子,可以借助在“基地”的实践锻炼,绽放出耀眼的花朵。

(三) 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加以实施

伴随着国家编制、审定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学校一般都编制、开发了德育学科校本课程。校本德育课程的内容大多以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如配合《我的家乡》的教学,湖北宜都陆城一小开发了《家乡探宝》校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走进中国谜语第一村》、《到蜜桔之乡走走看看》、《参访守敬故居》 (杨守敬,湖北宜都陆城人,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书法家、金石学家、古籍收藏家)、《遨游奇特的潘湾石林》等。这本校本教材,以家乡探宝为主线,以引领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到美丽的大自然和社会课堂中去亲历、亲为、亲验为特征。学生以品德学科校本课程为载体,到“故居”,与家乡名人“对话”;到桔乡,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饶以及“金果果”给农民带来的“小康”家境和幸福;到民俗村,体验流传上千年的谜语、谜诗、谜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妙和精彩;到石林,品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家乡江山的壮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接触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走进了农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感,真可谓收获多多。总之,品德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无疑为实践活动扩宽了渠道,增添了新的魅力。

四、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 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包括分析学情,熟悉社会实践活动的环境,收集相关资料,联系调查访谈的单位(人),以及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等。

2. 制订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方案。要针对社会实践活动场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中相关主题教育的要求,制定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目标、实践内容和活动步骤。

3. 教师要动态地把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况和变化,对活动随时进行指导。在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录音、摄像、照相等不同方式作好活动过程的记录。

4.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师生应围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交流与分享。

篇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品德、德育的关注越来越少,更多是追求自身的利益,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忽略了对德育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这就要求相关的教育者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下面就简单介绍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一些有效途径。

一、小学德育校本建设的途径分析

1.找准校本德育的内在含义

在过去,虽然老师一直都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但是他们更多将中心放在管理学生的课堂表现上,这就使德育教育的范围非常狭窄和局限,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全面发展。因此,老师务必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寻找校本德育的内在含义。因为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遇到一些道德问题时,很难很好地处理,容易误入歧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老师要对学生在道德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整合和调查,从而研究和讨论各种道德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设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德育,通过校本德育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方案,从而保证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有效性。具体来说,老师之间可以开展一场针对小学德育校本建设的讨论会,将所收集的道德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根据每一类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科学探究每一类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方法,同时结合学校相关的德育体系,设计有效的德育课堂主题内容,使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能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学校的特色。

2.建设德育课堂,开展校本德育

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如何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未来,而且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果学生从小就不遵守道德,长大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思想道德建设务必要从小学生抓起。老师在发扬传统德育的过程中也要将校本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采取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比如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校园案例的有效引导、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现、班级活动的大力推进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确立,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同时,也发挥了校本课程的效用。举个例子,老师可以在校本德育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述最近发生在校园的道德问题,“六年级某班有个学生因为期末考试没有复习,竟然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叫别人来代考,后来学生被抓出来了,学校对他做出了退学的处理。大家认为学校这样的惩罚会不会太严厉呢?如果你没有复习,你会选择作弊吗?”这时学生便会七嘴八舌地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学校的处罚太严厉了,只是犯错一次,难道就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吗?”但是有的学生说:“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果没有严厉处罚这个学生,他就不会意识到这样做的严重性。学校的做法非常对。”这时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是非对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道德观念便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在无形中树立了属于自己的道德观,同时也体现了校本德育建设的学校特色。

3.人文关怀

在校本德育的建设过程中,老师务必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德育教育,切不可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获得成长。不仅仅是老师本身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要将这种人文关怀扩展到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让他们也参与到学校的校本德育建设中,从而真正在校本建设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道德教育的视频,让学生对视频的内容进行评价。举个例子,老师可以让学生看微电影《养育之恩》,学生在认真观看完视频后,可以自由发言,讲讲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之前,我总是故意气妈妈,妈妈说东,我就偏往西,我看到妈妈好几次在厕所里哭,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真的做错了,我想对妈妈说声对不起。”其他学生听到这个学生的讲述,也纷纷回忆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大家都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从而使学生更加孝顺,懂得养育之恩。通过这种创设环境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同时又能够体现本校的特色教育,有利于德育教材内容的设计。

4.构建实践性的德育平台

学生在接受了校本德育的知识后,如果不能将这种学到的思想品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很难真正感悟校本德育的真正意义。所以,老师务必要为学生构建具有实践性的德育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充分体验“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等德育思想。具体来说,老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外面体验德育教育,从实践中进行感悟和学习。举个例子,老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一些社区的志愿者活动,让小学生打扫清洁社区、陪伴孤独老人等,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会到付出的乐趣和意义,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根据这种教学情况,老师可以将实践教育纳入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中,使校本德育课程更加全面和有效。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变化,对于一些思想有偏差的学生,要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

二、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原则

校本建设的原则很多,每个学校都有制订属于自己校本建设的原则。但是“以人为本”和开放性是所有校本建设原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因此,下面对这两个原则进行论述。

1.“以人为本”

在对小学德育课程进行校本建设时,老师务必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包括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水平等各方面,使得校本建设能够更符合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另外,老师也要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帮助学生摆脱错误的思想观念,对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约束和控制。

2.开放性

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例如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接受校本德育,保证校本德育的有效实施。在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到社会,感受和体会社会的种种道德问题,保证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开放性。

总之,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途径有很多,但什么途径才是最合适的呢?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并且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在遵守校本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发挥校本德育的有效作用,从而保证小学德育校本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徐春河,葛平兰.浅析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篇5

事实上,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以贯之地坚持了生活德育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1],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则指出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两点充分表明,德育源于生活。那么,道德教育为什么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呢?

从理论层面看,生活德育理念源于一种新的道德哲学,即道德源于生活。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单从文本建构的观念世界中去寻觅、追索道德结论,并将其视为德性的生成之源,致使道德教育走上了舍本逐末的误区。实际上,道德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作为观念的道德,既不是上天神灵的赐予,也不是父母遗传基因的传承,而是起源于人们物质生活过程中的社会交往活动。诸如“平等”“诚信”“尊重”“公平”“利益”“关爱”“体谅”等等道德意识的孕育,均源于此。道德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为人产生的,目的在于调节人的行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往,是人们在追求更和谐的生活中形成的。马克思曾指出,道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生活的过程。作为规则的道德,是人对其自身生活规则的总结。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教育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之中实际上就是回归本源。例如,孩子们冬天的生活是富有诗意的。除了聆听北风呼啸,品味雪花的纯洁柔美之外,奥妙无穷的银白世界还会提醒他们许多有关人和事的问题。诸如在冰冷的冬季,如何关照自己?如何关爱老人?如何关照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和可爱的小动物们?在直面冰雪世界时,冬天必然会教给孩子要勇敢地生活,要为别人付出更多的关爱,让生活中的你、他、我以及一切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能够享受到冬日阳光的温暖,体验挑战寒冬的快乐和幸福。冬天生活中蕴含有“关爱”“自护”“保护生态环境”“勇敢”“快乐”“幸福”等丰富的道德因素,表明了“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从实践层面看,经历了十年课改的洗礼,生活德育理念的创新性、亲和力和生命力,在德育实践中得到了确证。德育课程走向生活,实现了逻辑建构的根本转向,即从以往的学科知识逻辑,转变到学生的生活逻辑。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得到了广大教师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认同和接纳。生活德育理念所带来的小学德育课程变革是深刻的,教材中充盈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生活化的教学情韵、活动化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教育部大量的调研数据和鲜活的案例表明,生活德育理念已经在广大师生的心田扎下了根。

总之,“品德与生活、与社会的结合,使得品德教育接了‘地气’,也有了‘底气’。”[2]生活德育理念“为德育课程的设置开创了独特的‘中国道路’,因而必须坚持”[3]。

二、补充——德育寓于生活的认识解读

2011年版课程标准别指出,“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4],旨在强调德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中。意即,良好品德培养应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那么,究竟该如何通过儿童的生活来进行道德教育呢?对此,2011年版课程标准相应地做了一些补充。

(一)增加了 “培养”一词以强化生活的德育价值

关于品德教育与儿童生活的关系,2011年版课标中表述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5]。与实验版相比,文字变得更加简洁、精炼,尤其是增加了“培养”这一关键词,指明了儿童良好品德培养的根本路径。反思以往的品德教育,一般是从文本中的抽象概念出发,借助相应的故事情节对概念进行阐释、演绎,然后引出品德规范,最后运用道德判断练习对道德结论加以强固。像这样循着道德知识的逻辑所培养出来的“品德”,实际上隔着儿童的肚皮,并未进入学生的心灵,结果陷入“品德教育谈起来 ‘重要’,抓起来‘首要’,落实下来‘无效’的怪圈。”现代德育绝对不能成为“美德袋”,由成人将真、善、美的道德知识,僵硬地灌输给儿童。其实,生活才是道德的田园,儿童应是道德的主人。杜时忠教授指出:“儿童的道德来自于儿童的自我建构。正是儿童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才是其道德发展的主人。道德是儿童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之中,在他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通过活动与交往,通过学习、模仿和反思自我建构起来的。”[6]

(二)阐明了学生生活的课程建构价值

2011年版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增加了“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7]以及“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构建具有重要价值”[8]的表述,强调了儿童生活对学生自身德性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1. 儿童的生活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因和外因的总和,是展现课程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源头活水。德育课程最宝贵的资源在哪里?既不是教材,也不是多媒体课件。最宝贵的课程资源乃是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的生活,是学生在生活经历中所孕育、积累的经验。儿童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诸如学生的珍藏品、实物,记录学生难忘瞬间的音乐、图像、视频,各种各样的奖状、富有创意的科技小制作、调查报告、绘画式的生活写真以及成长日记,这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异常独特,十分宝贵。学生的种种经历、种种体验,有声有色有境,有血有肉有神,有情有理有行,似乎都带着他们的体温,连着他们的血脉,涌动着他们的激情,折射出他们的追求和愿景,闪耀着他们生命的光彩。如果将这些充盈着诗意和灵性的东西,作为德育课程资源,对于学生品德的培养和社会性发展,一定会产生磁石般的魅力,也一定能迸发触及学生心灵的力量!

2. 学生生活对德育课程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只有走进儿童的生活,才能使品德课程的构建活化,也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著名教育家杜威在《品德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一文中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所谓“生活发出力量”,是指生活具有的价值。儿童的生活世界具有直观性、本真性,能为儿童的道德学习提供真实、具体、可感、可触的内容和情境。如果脱离儿童丰富的生活,撇开具体的生活情境,从道德知识和道德概念出发,将道德教育变成纯粹的知识学习,要想培养学生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行为习惯,那就好比是“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这种将动作与水分离的做法,怎能学会游泳呢?品德教育只有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把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道德事件和问题作素材,通过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亲为,从中引发真实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培养出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品德。

(三)强调了儿童生活中的“真实道德冲突”

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9]这处修订,旨在凸显儿童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价值。人是在不断地面对和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地增强德性,培育生活智慧,提高生活能力的。例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教师针对儿童生活中“用纸巾比用手帕好,还是用手帕比用纸巾好”的道德冲突,组织开展了社会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算了三笔账。一笔是环保账。制造一吨纸巾,要砍倒17棵树;如果使用纸巾越多,大地上的绿色就会越少;而生产手帕(无论丝织还是棉织的),都不存在影响环保的问题。第二笔是经济账。每块手帕2元,可用2年,尽管纸巾每包只1元,但2天用1包,一年要花182.5元。三是健康账。手帕勤洗勤换,闻起来还渗透有被太阳晒过所散发的香味;相比之下,纸巾要差一些,如果消毒不严,还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在算“三笔账”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孕育了“使用手帕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节省开支,有利于人的健康”等方面的认识、感悟和体验。这个案例说明,扣住儿童真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并引导他们去探究、去解决,能够有效地引发和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这是儿童品德课程建构中必须要强调的一点。

三、完善——德育超越生活的价值解读

世间中“人为贵”“人为本”,道德教育也一样,不是人为道德,而恰恰相反,是道德为人。道德不独具有规范的功能,而且具有使人愉悦,满足精神享受,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生活境界的功能。

围绕德育与生活的辩证关系、小学德育课程的功能、价值诉求以及学习德育课程的目标取向,2011年版小学德育课程标准作了三处重要修订:其一,增补了“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10];其二,提出了小学德育课程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11];其三,强调了学习德育课程既要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更应“创造生活”。[12]以上三处重要修订,将德育超越生活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一)“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新增的这句话,阐述了道德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如前所述,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品德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另一方面,道德可以而且应该发挥引领生活的能动作用。

我们强调“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生活蕴含着有利于儿童发展的价值。然而,生活不能自发地带来儿童的发展,儿童也不应盲目地生活、随心所欲地生活,而应“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主动去发现、探索和发掘生活中的意义。用鲁洁教授的话说,就是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儿童“去打开生活这部大书”,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生活的意义”[13]。如此,儿童才能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小学德育课程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

明确提出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旨在强调小学德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诉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有作为、有担当,就应发挥其育人功能。德育课程是为人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道德就是要人循着做成一个人的目的去生活。就此而言,道德就是成人之道。道德所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活得更像一个人,它所确定的是人的生活原则、生活的根本方向,它所涉及的是整体生活的善”[14]。2011年版增加“提升学生的生活”,就是强调德育课程要帮助学生实现“整体生活的善”。具体地说,就是要促进学生的生活不断充盈,德性不断发展,使他们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在不断完善自我中,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不仅能让儿童过道德的生活,而且能使他们的生活素养不断改善,生活境界不断提高。正如本里夫·贝尔所言:“不应该把道德看成是目的本身,而应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

(三)学习德育课程,既要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更应“创造生活”

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绝非回归生活的原生态,而是包含着对生活的超越和创造。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基本特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创造生活”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进入新的生活领域,拓展对生活的感悟。生活中的人和事总是在向儿童展示新的意义;当学生获得新的生活经验,唤起新的感受,取得新的认识的同时,也总是不断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德育课程“要不断引导儿童去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使许多原来对他们不具有意义的生活现象得以进入他们的意义世界中”[15]。如此,学生对生活意义的体验就会不断地得以深化和提升。其二,创造生活意味着去建构一种更好的生活。所谓更好的生活,即是能促使学生更好发展的生活。用著名学者赵汀阳的话说,这种更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就是对“可能生活”的建构。“人的每一种生活能力都意味着一种可能生活。尽可能去实现各种可能生活就是人的目的论意义上的道德原则,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最基本条件。”[16]

以上从德育源于生活的本体、德育寓于生活的认识、德育超越生活的价值等三个维度对2011年版小学德育课程标准所阐发的生活德育理念进行了解读:我们的德育应基于儿童生活;在儿童生活中进行;应引导儿童扩展、提升其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让他们过更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

参考文献:

[1][4][5][7][9][1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4,4,2,4,2,3.

[2]成尚荣.生活教育·儿童世界·青春文化——从审议的视角解读品生、品社与思品课标[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

[3]高德胜.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的几点体会[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

[6]杜时忠.论德育走向[J].教育研究,2012,(2).

[8][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3.

[13]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14]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

[15]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

篇6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69-01

1.前言

德育校本课程是新型课程管理模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是在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下,以学生需求的正确评估作为基础,通过学校和有关部门德育资源的整合,将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措施,制定出德育教材或者活动。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面对重重困难,但是经过不断的调整,一定会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2.影响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2.1观念的影响

据调查,由于传统德育课程开发观念的影响,导致一些学校的教师和教育行政工作者认为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专家的工作范畴,其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会影响教学工作,增加自身负担。

从笔者查阅的资料上看,一些较为著名的期刊杂志如《思想理论研究》、《上海教育》等反应了一部分上海某些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但是没能达到理想状态,缺乏全面、综合的研究,也没能使有关部门重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较为落后,处于起步阶段。

2.2师资队伍的影响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初中教师需要在课程中扮演探索者、参与者、引导者等积极的角色,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探索实践能力。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由于德育校本课程的决策权在于学校,使得很多教师不能及时适应。

2.3教育部缺乏指导性政策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部门,如中央、地方与学校之间的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缺乏科学、权威的课程认证制度去监督德育校本课程质量。从政府的角度上分析,政府将课程决策权交给学校后,对其管理多于服务,教师的专业判断被政府的行政命令所阻碍。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个重要角色,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力或者对自身权力范围不明确。

2.4课程实施状态不理想

德育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一般表现形式为活动课、选修课。但是相比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德育校本课程大多没有纳入考试范围,导致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这些课程的重视度不高。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制度,因此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被高度重视,其被起到一个装饰的目的。正是因为内部缺乏自觉和自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质量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3.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对策与案例分析

3.1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性,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综合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使其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2)运用自身专业技能,依据形势发展变化,灵活的对学生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删减。

(3)考虑全局,从实际出发,开发选修和必修德育课程、综合与分科德育课程、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等,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协调。

(4)结合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同发展状况因教施才。一些发达地区网络发展迅速,要注重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课程的开发。一些偏僻乡村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就根据当地情况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校本课程。

(5)教师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当注意连续性、渐进性,从底层次开始施教。逐渐向更高水平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3.2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笔者认为,在各种各样的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中,德育课程创编和德育课程整合模式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

3.2.1德育课程创编模式

德育课程创编模式是根据学生自身德育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而进行的课程选择、设计以及评价。

案例:初三年级德育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初三是一个学业上的转折点,关系到初中毕业以后的选择去向。这时应该调整学生的应考心态,帮助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不轻言放弃,并且协助其做好适合的人生规划。

(2)课程内容

1)正确看待“成功”。学生和家长都期待成功。由于多方面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学生对成功的看法有所不同。在学生选择下一个阶段的去向时,应该看得更远,扩宽思路,走好这步关键的路,才能提高将来成功的概率。

2)学会面对压力。面对紧张的中考,学生会面临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教师要教学生怎样面对压力,在不放松学习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心态。

3)回望和感悟。教会学生回望初一、初二时走过的路,总结优势和劣势,发挥优势,改正自身的不足。感悟自身在母校所度过的日子,让这几年的时光在一生中难忘。

(3)课程方法

通过情感活动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其在初中三年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也收获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4)课程安排

1)规划人生。根据初一写的人生规划进行对比,端正态度,及时调整;制作“我的未来”手工作品,体现自己的希望;举行梦想主题班会,交流梦想。

2)调整心态。教师授予学生一些减压小窍门,疏导心态;举办专题讲座。

3)告别母校。让学生在此感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感受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观看回顾视频,拍照留念,为母校赠言等。

(5)课程时间

时间为一学年,从初三上学期开始实行。

3.2.2德育课程整合模式

德育课程整合是在越过不同的知识体系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所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德育课程整合有三种模式。第一,将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将德育课程的功能用于其它学科上,如语文科目上讲解社会形象良好、起带头作用的人物的道德作用,历史课上讲解伟人的良好道德行为等;第二,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第三,将德育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互联网进行德育教学。

4.结语

德育校本课程是一项新生活动,其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以及需要,通过德育教师引导学生开发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必然趋势。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和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和当地德育资源,开发更有效、有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4(03).

[2]卢少军,朱跃民.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篇7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论文联

再次,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发展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主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所以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整体构建德育目标内容基础上,要树立“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整体构建本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包含德育的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四个紧密联系的要素。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四个生活维度,提出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生活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

篇8

诗是以节奏、韵律、谐趣等形式,观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者关系的最高想象、最强烈感受的一种形式。诗是生活的浓缩和结晶,它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人喜欢过一种有节律的生活,对美好事物充满激情、憧憬和想象。这“境”、“情”、“韵”和想象,恰恰就是诗的特性。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何谓诗意?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基于不同角度有不同阐释。从哲学视角看,诗意是一种精神与心灵的自由;从认识论角度看,诗意是某种直觉和顿悟,是对人生和宇宙的当下感悟;从美学视角看,诗意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与升华;从伦理学视角看,诗意就是善良、仁义与悲悯;从社会学视点看,诗意是一种内在的幸福感。

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性存在,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受到趣味和美好的存在。诗意性包含着灵动、美好、善良和创造的元素。鲁洁教授说:“教育要触及人的心灵,使人在心灵层面发生变化,只有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台,使心与心得以相遇……这个时候会使人感到人的心灵是如此的可爱!课堂生活又是如此的美好!”

所谓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诗意性品质,是指以道德价值引领为灵魂,以道德情感熏陶为血脉,以道德智慧养育为神韵,采用诗意性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语言,引发诗意想象的教学。彰显教学的诗意性,重在营造人与人的心灵相遇,通过沟通和碰撞,让人感到人的心灵是非常可爱,课堂生活是非常美好的一种境界。追求德育教学的诗意性品质,旨在引领学生在掌握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能力,养成道德习惯的过程中,启迪智慧,陶冶性情,温暖心灵,充盈精神,达成生命意义的实现。

二、 小学德育教学的诗意性与教师的诗意营造

(一) 呵护童心的诗意性

著名学者宗白华说:“有诗心的人走到自然中,看见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听见泉水,以为是情调;见到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能彼此了解,悄声述说他们的梦和向望,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有知觉、有感情的同胞”。儿童就有这样的诗心。儿童与成人不同,他们是用诗意的眼光审视生活,即使面对无生命的事物与之交谈,仿佛这些东西就是有生命的人。孩子们心灵深处有一串串梦想,有梦就会有诗。有学者认为:“儿童总是以想象的方式建构世界与自我之间的生动联系,不断地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想象,实际上就构成了丰盈少年个体生命内涵的基本路径。”想象和梦想不仅拓展了人的成长空间,而且激活了人的发展可能性。儿童的这种天性“恰恰是文化生长的根基,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秘密,是儿童富于创造性的秘密”。

诗意的课堂应当是孩子的梦想所能自由飞翔的地方。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彰显诗意性品质,就要以儿童为本,呵护童心。

所谓呵护童心,就意味着要看重人的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意味着尊重自然,去枷锁,尚自由,意味着要扩展儿童的想象空间。因为儿童想象的扩展就包含着自我超越的可能性。呵护童心,实质上是保护他们以儿童的姿态与周遭事物相遇,在想象中获得个体与周遭事物丰富而生动的联系。教师应站在儿童立场上,用“诗意”的视角引领儿童去发现,用“游戏”的方式引领儿童去经历,用“童话”的方式去表达,要细腻地从孩子们心灵深处去拨动那些诗意的心弦。如此,发自儿童心灵美妙的诗,就会如泉水般涌出。这是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营造诗意性品质所应坚守的本体论立场。

(二) 激活教材的诗意性

小学德育教材洋溢诗意,充满诗情。如“我的家”设计的引言:“树叶是小毛虫的摇篮,花朵是蝴蝶的小床。歌唱的鸟儿都有一个舒适的窝,辛勤的蚂蚁和蜜蜂都住着漂亮的大厦。螃蟹和小鱼的家在蓝色的小河里,绿色原野是蚱蜢和蜻蜒的家。可怜的风没有家,跑东跑西也找不到一个地方歇一下。漂亮的云没有家,天一阴就急得不停地眼泪滴答。我们最幸福了!生下来就有妈妈爸爸给准备好了家,在家里我们要快快乐乐地长大。”课首,教师用真挚的情感朗颂,孩子们为之倾倒。他们在领悟诗意、体悟诗情的氛围中,张开了学习的双翼,兴致勃勃地进入到诗意浓浓的学习情境中,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舒适。

(三) 课堂环境的诗意性

课堂环境主要指心理环境,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往的天地。爱是营造诗意课堂的源泉。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在课堂境域中,只有爱、情感和信任交织在一起,才能有良心的萌芽,才能培养学生的美德。追求充满诗意的小学德育教学,就要营造互信互赖的心理空间,让自由、平等、和谐的精神充盈其间。师生应是偕同进入课堂的伙伴,是学习的共同体,因此不存在谁尊谁卑、谁高谁低的地位落差。在这种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基于主体人格的等价性,师生应在心理上实现零距离对话。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是关爱、尊重和宽容;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更多的是呵护、欣赏和期盼。有了这种诗一般的人际心理环境,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德性养成就有了肥沃的土壤。

建构人际和谐的环境,课堂就会流淌诗的音节韵律。师生在如歌如诗的美妙环境中学习道德,学生的整个心灵都被诗意浸润了,无疑会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养成。

教学环境的诗意性,还体现在对弱势学生的呵护和关爱上。生活在“绿色生态”环境中的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尊严和学习的快乐。课堂上没有被遗忘的角落,不存在谁被忽视,谁被冷落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学困生,没有被边缘化,而是沐浴在爱的暖流中。这是教学生态和谐美中最动人的景色,也是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诗意性品质着力要营造的风景。

【案例】

我捧着一本崭新的教科书,笑意盈盈地提早站在了一(3)班教室门口,看到了48张陌生而可爱的小脸。

第一堂课的内容是《拉拉手,交朋友》。在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我启动了音乐盒。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开展“找朋友”游戏。学生都找到了几个朋友,只有一个小朋友转了一圈仍然孤独一人。老师随着音乐跳到这个孩子跟前:“哇,你真调皮,到这儿来了,我可找到你了,好朋友。”然后,拉着孩子,融进了音乐声中。活动结束,老师不忘紧紧拉着自己这位亲密朋友。众多学生真羡慕,这孩子也笑了。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为了营造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诗意性品质,教师悉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表现;并善于对那些处境尴尬的学困生,艺术地、机智地播撒爱的阳光,从而将一个“小可怜”变成了“小可爱”,使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四) 真情涌动的诗意性

无情不能赋诗,无情亦不能育德。正像寂寞的空山需要鸟唱,平静的大海需要浪花。德育课堂不应是冷冰冰的生硬灌输,不应是枯燥乏味的单向言说。小学德育课程教学需要有激情、需要有感动。追求充满诗意的德育教学,特别要引发学生内心的感动。什么是感动?作家毕淑敏在《感动是一种能力》中给了一个最平直的解释,那就是“感情动起来了”。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要表现以“浸润”和“体验”为特征,凸显情感的价值。强调道德教育以情感的力量为核心,在情感的升华中获得理想人格的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实施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教师要编织一条微妙的情感纽带,并借助认知因素的协同,由低而高地引导学生从“感触”(进入情境,捕捉触点,感知人和事)、“感受”(延续感触,引发对人和事的感受)、“感染”(受情感的进一步熏陶,产生感同身受的移情体验)、“感悟”(引起道德认识的升华)、“感动”(在情感的驱动下真正有所行动)、直至“感化”(形成某种自动化的良好品质和智能结构)。人有了“感悟”、“感动”就意味着他的情绪已经发展成了情感,而一旦感化了,意味着情感已经发展成为人的一种情愫。

要营造真情涌动,凸显诗意性品质的课堂,首先,教师要充满生命活力,以自己的奕奕神采、澎湃激情撼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课堂上因兴奋而雀跃,因激动而流泪,因悲痛而扼腕,因惋惜而唏嘘。儿童有了感动,幼嫩的心灵就会震颤,善的或美的种子就会悄然入土、萌芽生长。其次,教师要善于用诗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命感动,善于把寻常的道理,烹制成可口的美味;善于将习以为常的生活,点缀出诗意的灿烂。如此,德育的价值就会因情感的介入而得到彰显,儿童就会因善良情感的浸润而显示出生命的亮色。

(五) 意义建构的诗意性

意义建构是指学生对道德观点、社会价值的理解、认同和内化。在美好的人生历程中,诗意和意义总是相互簇拥着前行。小学德育课程意义建构的诗意性,有如下表现:

首先,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一种诗性之思。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诗性之思是一种裹挟着强烈情感的形象思维”,是一种超越逻辑的直觉、豁然开朗的顿悟,打破了物我之分、主客之辨,是一种整体的思维,会通的思维,是对世界的拟人化。正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其次,学生追寻意义的过程,是一种诗性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各种潜能被激活,各种能量得到释放和扩张,各种精彩观念会源源不断涌现。课堂上儿童诗意的培养,内孕于思维,外显于语言,升华为思想。正如学者所评价的,儿童“所有的思想都是诗”。

再次,意义建构的诗意性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如诗意蕴含,不露其痕。用教育改革家阿莫纳什维利的话说,就是“让儿童现在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把藏匿的教育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对于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而言,教师要善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种子,悄悄播入学生的心田,在春风化雨中使之拔节生长。

(六) 教学境界的诗意性

诗有诗魂,课有课魂;诗魂张扬诗的精彩,而课魂则展示课的境界。小学德育课程所营造的诗意性境界,既是一种审美境界,也是一种道德境界。人的内心诗意能启发真,激励善,并与之浑然一体,创造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当充满诗意的教学唤醒学生内心的诗意时,美的形象与美的心灵便相互映照。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诗意境界,是一种洋溢着情感、想象和爱的世界,它保留了属于人的内心活动的东西:伟大的激情、悲喜交集的感受、醉人的脉脉温情、包容天下的爱心……正是这些东西,才使得课堂充满诗情。营造教学境界的诗意性,是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根本追求。

(七) 教学语言的诗意性

诗意扣人心弦,诗性的语言最能打动人心。为了感受诗性语言的魅力,先说一个故事。国外有一大型公园的管理者非常苦恼,本来园内就写了“摘花可耻”、“禁止摘花”等警示牌,可有些人就是视若无睹,仍将许多绽放的花摘了,有的花被随意采摘后被扔在公园里。园长带着这个问题,请教心理学家威尔逊:当如何解决?教授面带笑容说:“让我试试。”于是威尔逊亲自创意,为公园写了“花朵的自然之美正是你心灵之美的映衬”、“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您的高贵”、“把花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等温馨的提示语。说巧也巧,至此以后,公园再也见不到有损坏花草的行为。这个案例揭示了诗性语言的价值。

诗性语言不同于日常科学语言。科学语言基于对概念的解释,而诗性语言则是把外在特定情境中人的情感蕴含表达出来。教师的语言要诗意盎然,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教师的笑容要激情荡漾,似和煦的阳光,温暖孩子的心房。

篇9

二、提升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策略

1.转变小学德育教师的德育观念。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首先小学德育教师需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与坚定的德育教育理念。小学德育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之后,在具体的德育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德育素养与自我道德修养,真正的实现“教书育人”,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与价值。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素养时,需要注意自身的的教学过程,在传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在德育课堂上照本宣科,只是纯粹的讲解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状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这样的德育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下,强调小学德育教师应该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由于道德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能够体现,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生活教学,在生活中发现科研课题,然后开展科研活动,提升自身是教育德育能力。

2.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其德育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德育素质决定了教育科研能力的高低,并且关系到德育教学质量。虽然在教学大纲中要求学校重视德育教育,但是专业的德育教师并不是很充分,小学德育课程往往作为一门副科,其地位与语文、数学学科相比较低,并且有的德育课时还被其他学科所占用,教学效果一般。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需要拥有良好的德育专业素养,学校需要给德育教师设定一定的资格门槛,加强职前、之后培训,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让小学德育教师拥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教育科研课题,然后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课题的不断科研,逐渐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3.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反思能力。小学德育教师在培养和提升自身教育科研能力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因为很多科研课题都来源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并且贯穿于整个德育教学活动中。小学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反思,发现细节,总结教学不足和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然后可以和其他德育教师一起针对这些不足或问题组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为目的,重点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小学德育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宝贵的教育科研资源,通过课后的自我反思,不仅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还能够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篇10

二、提升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策略

1.转变小学德育教师的德育观念

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首先小学德育教师需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与坚定的德育教育理念。小学德育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之后,在具体的德育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德育素养与自我道德修养,真正的实现“教书育人”,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与价值。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素养时,需要注意自身的的教学过程,在传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在德育课堂上照本宣科,只是纯粹的讲解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状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这样的德育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下,强调小学德育教师应该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由于道德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能够体现,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生活教学,在生活中发现科研课题,然后开展科研活动,提升自身是教育德育能力。

2.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其德育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德育素质决定了教育科研能力的高低,并且关系到德育教学质量。虽然在教学大纲中要求学校重视德育教育,但是专业的德育教师并不是很充分,小学德育课程往往作为一门副科,其地位与语文、数学学科相比较低,并且有的德育课时还被其他学科所占用,教学效果一般。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需要拥有良好的德育专业素养,学校需要给德育教师设定一定的资格门槛,加强职前、之后培训,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让小学德育教师拥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教育科研课题,然后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课题的不断科研,逐渐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3.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反思能力

小学德育教师在培养和提升自身教育科研能力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因为很多科研课题都来源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并且贯穿于整个德育教学活动中。小学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反思,发现细节,总结教学不足和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然后可以和其他德育教师一起针对这些不足或问题组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为目的,重点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小学德育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宝贵的教育科研资源,通过课后的自我反思,不仅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还能够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篇11

借着“双改”的东风,乘着”三新一亮“的航船,2002年,吕良中心小学创建淮安市五十强中心小学的工作拉开了序幕。投资70余万元的第二幢教学楼于02年8月顺利竣工。宽敞明亮的教室,配置一新的微机室,整洁优雅的办公室,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2003年,吕良中心小学又将目标锁定在创市体育卫生先进校的位置上,投资25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的砂石操场,,整修了平房,铺设了水泥路,种植了花草、垂柳、睡莲等。2004年,省教育厅“六有”工程全面启动,学校制订了“六有”建设规划。改建了食堂、宿舍和水冲式厕所等设施,确保今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二、以“青研中心”为平台,努力优化队伍素质

“谁掌握了青年教师,谁就掌握了教育的未来”。基于这样的认识,该校始终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大事来抓。近年来,学校将35周岁以下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了“青年教师学习研究中心组”。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做到:静下心来读书,动起手来实践;静下心来思考,动起笔来写作,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基本功大赛、说课、评课、上课竞赛等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引领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三、以德育课题为抓手,努力深化德育管理

多年来,吕良中心小学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强化德育工作,深化德育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开展的“德育歌曲演唱会”使德育之声化作春风细雨深入到了每个学生的心中。开展的“我和深秋有个约会”。秋游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了教育;开展的新规范、新守则知识竞赛,“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队会等活动,意义深远、影响广泛。近两年,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生“保护地球,爱我家园”征文活动组织奖,被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授予“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校”。

在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中,学校全体研究人员勤于探索,不断深化研究,学校编制的《实验手册》,将实验计划,授课进度、教案、论文、总结等一并纳入其中,并规定双周班会课为德育课时间,扎实有效的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为学校赢得又一项殊荣,2004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德育课题先进实验学校”。

四、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着力深化课程改革

篇1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5-0184-02

1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德育教育形式问题

苏活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道德是对道德的追求,学校生活中的道德必须成为道德实践,这是把教学与教育统一起来的条件之一。约翰•杜威不相信德育是可以和其它课分离教授的,他认为不应该把德育作为一个课程,成为无休止的说教,而应该使之与所有课程结合起来。而我国中小学当前的德育教育方式就是采用单独设立德育课程来进行的,即思想政治课。依上述两个学者的观点看,我国现行的德育教育方式,有失德育本身特点及合理性。

1.2 德育教育方法问题

现在中小学德育最常采用的方法还是课堂讲授法,简单的说教,基本上是黑板板书,即使运用多媒体课件,也只是呈现德育内容的方式变得新颖了,实质内容并没有改变。将抽象的道德内容当作对象知识来教授、灌输,借助背诵、考试等其它方法进行强制性的学习,生硬地将大量的德育知识塞进学生的脑袋里。中学时期正值学生的青春期,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这种硬性方式势必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方式采取不当,德育教育的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2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势

2.1 改变知识的呈现形式,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结构相对来说较为零散,并且以文字、文本的形式居多,学习内容分散且不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动态化、专题化的方式呈现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以方便学生形象直观地记忆和理解,适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快地习得更丰富的知识。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教学步骤之一。兴趣并不是学生天生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来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而引起的。教师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作用。

2.3 增大教学信息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入到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3 基于信息技术的德育模式构建

在中小学德育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建构信息技术与德育融合的新模式,要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直观地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基于网络资源的讨论教学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

3.1 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

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德育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直观的表现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有关《寻求法律帮助》一课中,教师可以将《今日说法》栏目与该课主题相关的一期编制到教学内容中,上课播放给同学们看。这里既有案例过程,又有专家分析评议,还有判决结果,有声有色地展示给学生。

3.2 基于网络资源的讨论教学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小学基本建立了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专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学校可以专门建立一些专题网站,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这种方式不再是仅把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学习用作是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而是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工具。德育教师不仅可以利用Internet上丰富的资源,同时还可按德育课程自行设计网络课件。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出发点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协助学习为辅,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基于网络资源讨论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最重要的是要从“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设计”两方面设计教学内容。

(1)教学策略设计。①在中小学德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强调以阅读、谈论为主要学习方式,借助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②创设中小学德育教学情境,通过视听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③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及相关支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2)教学过程设计。德育教师根据中小学德育教材和教学大纲确定主体教学内容后,将德育课程信息于服务器中,其中包括:①课程简介、要求、教学目标等相关信息,让学生上网学习前,对课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②教学计划安排,使学生大致了解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心理上的作预期准备;③制定教学结果评价指标。

学生开展自主学习:①按教学计划和安排由学生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此阶段只是学生自由地学习德育课程,没有教师的监督和帮助;②学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自身需求确定学习的层次。

自觉性的组织网上论坛:德育课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因此,成功的德育课是要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并学会思考。通过网上讨论,更能体现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通过网上论坛可以给学生提供双向的、多重的交流,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且讨论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境性、互动性(协作)和建构性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三大要素。因此,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十分必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和合作。当学生在共同探讨或研究某一个问题时,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网络在线交流、E-mail通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和探讨。这样不仅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协作学习,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3.3 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

基于角色扮演的德育活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挖掘和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需要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独立思考和选择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智慧,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来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编写情境剧本,确保创设情境的条件性;②创设模拟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教师创设与生活原型相似的教学情境,作为推动学生进入情境的学习背景和教学条件;③分配角色任务,进入模拟情境。教师通过对学生性格的特点了解进行角色分配,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④角色活动开始,经历亲身体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学生在特定情境角色活动中内化角色的规范,习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顺利地进行角色扮演,切实领会角色扮演的深意;⑤教师组织讨论,概括学习成果。

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讨论,师生交流——教师总结的过程进行教学。创设活动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环境中,使学生的思维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然后通过学生扮演某一具体角色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既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生活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和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4 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资源

4.1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于德育教育中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最终需要通过德育教师实施到教学中,这就要求德育教师既要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又要懂得德育的教导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德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决定着信息技术课与德育教育的整合效果。然而有些德育课程的老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适应较慢,不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率的教学。这就要求学校提高德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以便顺利进行新式德育教学方式。

4.2 学校应保证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

现在大部分的中小学因课程改革需要,新购置了不少硬件设备,但还是存在着如硬件设备不足、利用率低,软件资源开发和利用率不高,适合中小学德育课程使用的软件、课件偏少,有的只是片面应用,很难达到课程整合的条件。因此,要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德育教学,一定要有健全、完善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