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2-02-26 13:50: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奶粉市场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篇1

有数十家乳品企业长时间出现了大量的产品积压,光奶粉就多达30万吨以上(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2--3个月,3--4万吨库存可视为“正常情况”,出现5--6吨视为可接受状态。如果在3--5个月出现8--10万吨积压,已经到了警戒线的触点,已被视为非正常状态。

市场萧条,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消费者用于牛奶的有效消费还未达事件前的水平,甚至出现了婴幼儿提前断奶的现象。

乳品企业和乳品经营者的整体利润在下降,有过半以上者处于亏本经营状态;乳品企业的销售成本在增加,市面上又常见搭送物捆绑消费买一送一等促销手段。

产品出口严重受阻,出口量和总额较事件前有大比例下降,今年1月至5月的乳制品出口总量仅为去年同比的1/5还不到。

婴幼儿奶粉国内品牌认可度远不如“洋奶粉”,当中已有部分消费者把人民币投向了外资品牌洋奶粉。

篇2

中图分类号:TS2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奶粉限购令”提出的背景

自2008年三鹿奶粉被爆出“三聚氰胺”以来,奶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开始引起民众紧密关注。随后接二连三的牛奶质量问题见诸于报,蒙牛、雀巢等知名品牌也遭到曝光,中国民众对国内奶粉的信誉底线彻底被打破。“大头娃娃”、“结石娃娃”等事件的发生,使中国民众对国产奶制品失去了信心。

二、“奶粉限购令”的发展过程

1.国内新生婴幼儿奶粉需求量急剧上涨

根据奶协统计数据表明,一个孩子每年需要27.2公斤奶粉,这样我国每年就大约需要9万吨奶粉,但这计算的仅是6个月以下的孩子;稍大一些的孩子每年大概需要31公斤奶粉,一年大约需要11万吨。另有一些母乳不足的,需要用一些奶粉来补充的孩子大概也需要9万吨左右,这样每年我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至少需要30万吨。

2.“奶粉限购令”逐步提出

2012年下半年以来,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奶粉实施限购令。2012年6月,美国Tar-get、沃尔玛等推出5至12盒的限购令,以缓解当地华人整箱购买奶粉的现象。随后,新西兰于9月宣布开展打击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的行动。之后澳大利亚悉尼等地推出每人每次限购4罐的措施,荷兰、德国加入限购行列,其中荷兰限购1罐,德国限购4罐。2013年1月28日起,澳门实施领取“奶粉卡”,每月限购5罐。

为限制抢购奶粉,适当预留婴儿奶粉给本地居民,香港特区2013年3月1日起实施《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根据该法例,离开香港的16岁以上人士每人每天不得携带总净重超过1.8公斤的婴儿配方奶粉,这相当于普通的两罐900克奶粉,违例者一经定罪,最高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

三、由“奶粉限购令”带来的影响

1.从市场供给方面看,“限购令”使奶粉价格居高不下

中国奶粉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每年新增婴幼儿1000多万,奶粉产品刚性需求较大,婴幼儿对于奶粉的品牌忠诚度较大,因此市场规模将会稳健增长。自国产奶业出现“毒奶粉事件”之后,进一步推高了进口奶粉的价格。从2012年至今的抢购热潮推高了进口奶粉的价格。

2.“限购令”伤害了两岸人民的感情

任何一个商家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存在着,香港的商家也不例外。他们为了赚钱利润愿意将奶粉出售给任何一个消费者,这是正常市场经济行为,同理,奶粉“供不应求”应当从源头解决问题,增加“供给”,而不应该从限制“需求”为由出台“限购令”,这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内地旅客每年都为香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过去,港人称内地旅客为“财神”、“米饭班主”,到了奶粉这事情上,却称我们为“蝗虫”。

3.奶粉属生活必需品,“限购令”的提出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首先,进口奶粉对于习惯喝洋奶的宝宝来说是必需品,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其次,洋奶粉虽然有很多替代品,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替代品的性质并不能与之想提并论,替代品性质不接近,价格弹性小;最后,婴幼儿对特定的奶粉有依赖性,和习惯了不能轻易换品牌,产品用途广泛性差,弹性小。也就是说奶粉的需求量对于价格的变动并不敏感,就算奶粉价格稳步上升,毅然出现抢购奶粉的情况。

而香港政府在此种情况下毅然出台“限购令”,在某种程度上是使国内宝宝断粮,国内家长无所适从。中国网友纷纷吐槽“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孩子在怀里,而奶粉在对岸!”由此看来,香港政府出台“限购令”缺乏人性化考虑。

4.“限购令”与香港“自由贸易港”相违背

英国1841年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允许商船和货物自由进出,香港凭此政策和深水港的地理条件,成为转口贸易的航运中心。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两罐奶粉”之限购规定,属明显违反此国际法规定。有损香港“自由贸易港”的美誉。由此可见,香港政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总结

香港奶粉“限购令”短期来看缓和了香港市场的供需矛盾,打击了内地疯狂的扫货行为,保护了香港本地居民的利益,但也牺牲了香港“自由港”的荣誉,给内地家长造成很大伤害,从长期来看,推高了进口奶粉的价格,加重了进口奶粉在国内的垄断地位,也使香港损失了许多商机、商誉,不利于两地经济的发展。

而这正对国内奶制品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否打一场漂亮翻身战,关键在于重塑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以及奶制品监管力度的信心。我国婴幼儿奶粉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逐年上升,奶粉制造行业在未来大有可为,把握机遇,迎难而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

[2]中国经营网.香港“限奶令”今起实施 违者可罚50万监禁2年.2013,03.http://.cn/

篇3

目前,我国的母婴商品零售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零售业态:

1、商场/百货里的母婴商品专区:主要以专营柜或代销的形式经营毛利率较高的婴幼儿棉纺产品、玩具、车床等耐用消费品及孕妇功能性服装等,产品种类较少。

2、大卖场/超市的母婴商品专区:主要以货架陈列和端架陈列为主,经营婴幼儿奶粉、辅食、纸尿片、洗护用品等快消品,少量喂哺用具及婴幼儿服装等,产品根据分类不同陈列不同位置,陈列面积较小,品牌优势不凸显。

3、实体/专营店:主要以自有渠道为主,多为连锁门店形式存在,根据品类,以合柜和专柜的形式销售,各类产品的品牌和品种都较多。主要有两种,一是一站式母婴商品集成店,经营包括奶粉类、食品类、棉纺品到用品类的全线母婴商品,有些兼提供婴幼儿游泳、抚触等服务;二是单一经营奶粉类、食品类、服饰类、用具类等某一类母婴商品或兼营其中某两类。

4、线上渠道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形态也十分丰富,也可分为四类:1)综合电商平台的母婴频道,典型代表为天猫、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等开设的母婴频道;2)垂直母婴电商平台,典型代表为贝贝网、蜜芽宝贝、麦乐购等;3)品牌商或零售商自建的电商平台;4)母婴媒体、社区平台中的电商板块,如宝宝树、妈妈网、辣妈帮、育儿网等。

母婴行业发展至今,目前大大小小的母婴企业多如牛毛,不同业态各显其能,同业竞争不可避免。这使得传统的母婴实体店不得不陷入水深火热的红海大战,打得不可开交、再加上店租的上涨,人工变贵,导致母婴实体店盈利水平持续下滑,甚至处在无利无图亏损状态。当前传统母婴实体店主要面临以下几大挑战:

1、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此起彼伏,毛利水平不断被挤压;

2、电商分流蚕食,自然客流持续量持续下降;

3、同行竞争激烈,顾客忠诚度低,粘性差,流失率高,客户开发级维系成本不断增加;

4、85、90后正母婴类产品主力消费大军,随着移动互联及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买卖双方信息高度对称,她们的消费观念更加成熟,用传统的促销手段很难“忽悠”她们购买;

5、对于婴儿奶粉这个品类而言还有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配方注册制,以往上游运营商为了解决线上线下冲突往往采用线上线下分系列操作的模式规避,在配方配额有限的背景下,这一套路势必受到冲击,未来线上线下同款、同价、活动同步、毛利按比例分享或是必然趋势。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传统母婴店就没有优势可言。要知道,母婴用品最早就是进入实体门店作为主要销售渠道。传统母婴店的品牌影响力和网点优势,是其他业态所不能及的。CBME中国孕婴童展、童装展(简称CBME中国)近日《2016 CBME中国孕婴童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此次抽样调查中57%的消费者选择母婴店和母婴百货为最常购买婴童产品的渠道,其次分别为超市、大卖场和网络购物。

“产品质量有保障”、“产品齐全”、“可以看到摸到商品”分列消费者选择母婴店购物原因前三,“产品齐全”、“送货上门”、“随时都能购买“分列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原因前三。与2015年相比,“国际品牌数量少”、“货品种类单一”上升至不选择母婴店购物原因的第二、第三位;“产品齐全、可选余地大”也上升至线上购物的首要原因,可见消费者对其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

目前国内婴幼儿用品销售业态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百货商场、品牌专卖店、婴童用品店、大型婴童连锁店,一些创新的零售模式也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大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例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婴幼儿零售品牌、数量众多的C2C婴幼儿用品的网络店铺等,其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后来居上的母婴电商

与传统母婴渠道不同的是,新一波的母婴电商是从2014年兴起的,一诞生就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快车。在移动电商、跨境电商双风口的催化下,母婴电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芽成长,经过2015年的烧钱大战,划分版图到2016年的内容营销,母婴电商用了三年时间将这个行业做成了电商主流。

2016年互联网母婴市场发展关键词分析

1、内容营销。

内容为王,降低获客成本,提高用户粘性,积极寻求变现。

互联网母婴厂商积极进行内容建设,如妈妈网建立微网红矩阵,蜜芽宝贝开设育儿头条频道等,母婴厂商积极挖掘“网红”潜质,生产优质内容占据用户心智。

更多消费者通过“网上搜索”和“微信群”获得产品信息,口碑仍然最重要。在消费者最常获得婴童产品信息的渠道中,23%和21%的受访者选择“网上搜索”和“微信群”,整体名次大幅上升。同时,高达53%的受访者x择“朋友推荐”,位列消费者获得产品信息的渠道首位。

2、生态建设

跨界融合,生态发展。

互联网母婴厂商不断拓展业务半径,围绕母婴用户需求不断完善业务布局。从自身业务出发,不断向社区、电商、健康医疗、亲子旅游、教育等关联领域延展,营造母婴生态圈,跨界融合生态发展。

3、O2O

抢占线下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发展。

互联网母婴厂商正在积极抢占线下资源,或如孩子王、乐友、积极打通线上线下进行全渠道零售建设;或积极和线下厂商寻求合作、或自身开发拓展本地服务,如妈妈网与月子会所敦南真爱合作;线上线下优势互补,为母婴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形成线下母婴社群新入口。

4、妈妈经济

扩充品类及服务,大力发展妈妈经济。

围绕妈妈人群,根据女性在不同场景的商品服务需求,不断扩充品类和服务,大力发展妈妈经济,向以妈妈人群为用户中心的购物及服务入口升级。

中国互联网母婴市场发展趋势

1、生态融合发展

互联网母婴市场将继续整合母婴上下游产业链,精准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母婴服务,集母婴社区服务、母婴本地服务、网络商品零售、教育、医疗健康、亲子旅游等相关领域生态融合发展。

近期,蜜芽创始人兼CEO刘楠在出席各类行业大会时也明确表示,蜜芽的定位不再仅仅是垂直电商,而是迅速突破线上线下边界,覆盖母婴人群线上和线下需求的生态型公司。

2、内容营销升级

内容营销风口在即,互联网母婴市场将积极进行内容生态建设,实现营销的全面升级。如何拥有稳定的高品质内容输出,多渠道多媒介生态融合传播营销,是软性获取用户,降低获客成本,将内容变现的关键前提。

3、产品服务升级

目前,互联网母婴社区产品服务,知识内容同质化严重,且存在着一定的内容垃圾。面对90后等年轻父母的孕育理念和消费行为的升级,应对产品服务进行全面升级。提高产品调性,经济探索全新产品服务内容。

4、回归零售本质

母婴电商将回归零售本质,如何把控商品质量源头、精选商品品类及品牌、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流通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合理分配线上线下资源、售后的统一完善等都是母婴电商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满意的高性价比商品和服务的关键。

母婴行业归根到底还是内容与零售服务,所以说,对于蜜芽、贝贝、宝宝树来说,2017年应该把重心多花在如何让用户更愿意打开自己上,如何更深层的挖掘母婴链上价值方可在巨头夹缝中茁壮成长,如果盲目向综合扩张,难免走了红孩子的老路。

妈妈经济成电商新看点

尼尔森的《2016尼尔森网络购物者趋势研究报告》中着重提到了“妈妈经济”的新变化。报告显示,网络正取代传统渠道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女性已成为中国网购人群的主力军。在女性网购人群中,妈妈人群占比在65%以上。她们的消费频次和金额是女性整体平均水平的1.4倍,也就是说她们的消费能力更高。不仅如此,妈妈们购买的品类在增加,妈妈网购清单除了奶粉和尿片,已经扩展到为自己买、为家庭买等品类。

预计到2017年止,中国母婴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然而,若从“妈妈经济”的角度来看广义的中国母婴,基于妈妈自身、孩子以及家庭购物需求,那么奶粉纸尿裤、童装童鞋、辅食、美妆、服饰、家居,都是“大母婴”市场的一部分,那这将是一个极为广泛的细分市场。

母婴及中国女性消费的相关报告表明,预计到2017年,美妆、女性服饰、家居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0.7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那么“大母婴”市场体量将从原本的3万亿元扩张至超10万亿元。

出于对母婴市场的看好,近年来,母婴行业受到资本热捧,尤其是与消费者最为直接的母婴电商,贝贝网、蜜芽宝贝、辣妈帮接连宣布千万美元级别融资,估值也在不断提升。

业内人士预计,在销售渠道方面,母婴童市场线上渠道的占比预计将由2015年的32%增至2020年的40%。但线下渠道仍是主流,并随着购物中心的扩张而进一步发展。在线下渠道的各种业态中,母婴专卖店有望于2020年跃升为第一渠道,占40%的线下市场份额

所以,为覆盖消费者的全部周期,品牌商和零售商应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向全渠道方向拓展。

线上线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有研究表明,85、90后妈妈消费群是最热衷网购的人群,但网购天然的短板(如配送周期长安全隐患多、近场体验服务差等)则未来母婴实体店最大有可为的单元。因此,母婴实体店未来突围的必由之路就是升级盈利模式,主动开启基于本地实体店的线上交易平_或对接上游愿意接受一体化联合分销模式的供应商电商平台,改变传统的“等客上门”式的守株待兔式营销模式,借助新兴互动、沟通工具,透过线上线下同款同价、活动同步的运营模式打造一体化联动分销模式,主动出击,精准获取并持续吸附目标用户,实现“小区”高效微营销。线上主做订单接入、网络口碑传播;线下主做近场服务、体验。从而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利益共享。

对于母婴连锁零售业内的优势企业,由于已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从而为其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奠定了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建立新的客户群。特别是80、90 后的年轻母亲,绝大部分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独立女性,有成熟的网络信息获取能力,渴望获得孕养知识,并且具有网络购物的用户习惯和能力,使得母婴线上平台有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有利于与现有线下消费群体的互动,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马云提出:从2017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不再提“电商”二字。在他看来,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线上线下必须结合在一起,加上现代物流,创造出新的零售业态,即“新零售”。

篇4

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分为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下面分别从两方面予以分析。

(一)跨境进口电商

近年来,我国海外代购市场发展迅速。根据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调查报告2013年的市场渗透率为7.0%,相比2012年的4.7%有显著的提升。

网购商品种类根据网易科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消费者进行跨境网购的最主要原因是国外产品的品质保证和比国内低的价格。认为是最主要原因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21.8%和20.3%。认为是主要原因的消费者比例达到了50.6%,和50.3%。图2为中国跨境网购消费者跨境网购的具体原因。

消费者结构跨境网购的用户普遍年轻化。2013年跨境网络消费者中19到35岁年龄之间的用户占到了80%,其中占比最高的是25到30岁之间的用户,占到39.7%,其次是占比25.3%的31到35岁用户。

(二)跨境出口电商发展情况

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企业主要是中国的中小制造企业。跨国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进行跨境贸易的门槛,从而使大量中小企业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中小企业主要借助速卖通、敦煌网等B2B或B2C平台,此外还有以兰亭集势为代表的跨境B2C企业,一边是制造企业,一边是消费者,把外贸环节降到了最低。

2012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为美国、欧盟及中国香港。其中,对美国出口最多,占到了出口的17.2%。欧盟占比16.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中国香港的占比也达到了15.8%,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国家中排在第三。

二、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跨境电子商务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目前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海外代购和海外直购。出口方式主要是基于敦煌网等平台的小额B2B,以及类似兰亭集势的跨境B2C网站。跨境电子商务以其自身固有的优势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一)价格优势

跨境网购的最直接原因是跨境网购商品的价格差异。对于我国进口跨境电商而言,消费者进行跨境网购的直接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相对合适的价格。国内外价格差异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针对不同的市场,同一商品定价不同。即企业把销售市场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这种情况即所谓的价格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是跨境电子商务比国内产品销售环节更多,所涉及的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更复杂。

对于出口电商而言,跨境电子商务由于有效的缩短了外贸的流程,使传统的传统外贸出口流程 “中国制造工厂-中国出口商-国外进口商-国外批发商-国外零售商-国外消费者”6个环节,缩短为“中国制造工厂-国外零售商-国外消费者”3个环节。以兰亭集势为代表的B2C跨境电商企业,则绕过了所有的中间环节,一端连着中国工厂,另一端连着国外消费者。流程的简化,一方面省去了大量的交易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层层利润,使生产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使企业、消费者都得到了价格优惠。跨境电子商务在国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二)品种优势

跨境电子商务扩大了网络消费者的选择范围。网络消费者面对的市场产品选择从传统上的国内市场,扩大到了全球的范围,可选择的品种大大增加。在传统贸易中,由于国家政策、地理环境不同、企业战略等各种因素,大部分企业的销售只是针对本国或者某一区域的销售。而跨境电子商务却使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成为可能。例如韩国的很多护肤品牌,由于研发、质检、资格审批等原因,虽然面临的中国消费市场很可观,但是也只能在本国进行销售,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且选择品牌更丰富,规格也更多。

在出口方面,由于跨境电子商务降低了外贸的门槛,使的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能够进入跨境外贸的行列。大量的中小企业为外国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商品,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得到了更有利的提升。中国产品进入到了国外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都离不开中国制造的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大量的中小企业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物选择,提升了消费者体验。

(三)质量优势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质量优势在进口网购方面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近年来,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使很多消费者对国内品牌失去了信心。尤其是婴幼儿用品等商品,消费者更倾向于在发达国家购买。根据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海外代购商品中,购买最多的商品是奶粉、婴幼儿用品,为25.8%。其次是电脑、通讯数码产品及配件,占海外代购产品中的23%。由于海外产品的质量保证及相对于国内的低价,海外代购成为快速发展的市场。图5为2013年网购用户海外代购商品种类的具体情况。

三、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由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信息沟通问题

跨境网购的买卖双方处于不同地理位置,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了解很大部分是通过网站产品介绍。但是由于不同地区语言之间的差别,导致买卖双方不能有效沟通。且不同国家的规格标准等会存在差异,这些都为交易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阻碍。欧盟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为了营销产品而开发多种语言的购物界面是一项投入很大的事情,维护这些不同语言的网站、提供相应的购物咨询服务更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二)网络支付问题

跨境网络购物中主要的付款方式是信用卡,但是由于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差异,在消费结算时存在许多问题。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信用卡信息被盗等犯罪行为呈上升趋势。由于担心信用卡安全问题,许多消费者不愿意采用信用卡方式支付。目前,支付障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物流问题

网上购物需要经过物流环节才能最后完成。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但是相应的物流服务却跟不上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从而成为阻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的运输至少需要两家快递企业共同承担。运输时间长,运输过程中信息无法进行有效追踪,包裹丢失、损毁现在严重,使企业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遇到很大困难。国内网购商品的平均到货时间为4天,跨境购物一般需要7天以上,有时甚至两三个月,波动范围大。

(四)法律问题

虽然我国近两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规范、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但是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既没有完善的理论依据也没有成熟的实践基础,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也只能在发展中逐渐完善。因而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既破坏了国家的税务结构,也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我国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急需完善。

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一)政府方面

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了的重视,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且在2013年批准了郑州、杭州、宁波、上海、重庆五个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但是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法律还很不完善,许多跨境贸易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缺少了法律的监督,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利益都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在结合具体国情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关于清关、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另外,应加大对我国跨境支付平台建设的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对跨境电子商务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跨境支付领域,PayPal的市场占有率接近80%,处于垄断地位,给监管和产业的发展都带来很多难题。为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能健康的发展,政府应扶持和培育像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并且同时优化物流、通关、结汇、支付、退税等环节。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环境的优化。

(二)提高物流效率,提升国内快递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现有的出口跨境物流方式主要有三种:国际小包和快递、海外仓储和聚集后规模运输。对于跨境电商主体的中小企业来说,几乎只能选择国际小包和快递。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中物流需要快速且高效的国际物流水平。我国的快递企业目前还很难做到这一点。我国应继续大力发展物流,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提高仓储、库存、订单处理、物流配送的效率,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于跨境电子商务,使物流规模上增长的同时,在国际上竞争力也得到提高,加快“走出去”的进程。

(三)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