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05:03: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信息系统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总体设计
1.1设计思想 本着"高起点、高规划"的建设原则,本着"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医院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我们按照全数字化医院设计目标进行,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按照未来全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要求进行,就是要以方便患者为目的、以临床应用为核心、以管理运营建设为导向,建立一个无缝集成现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知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一体的医疗信息资源平台,覆盖医院整个业务过程,实现对医院患者、物资、财务、医疗、管理等所有信息的全方位管理,全面提升医院的现代化水平。
1.2以方便患者为目的 为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以多媒体电子病历为标志的新型医学影像系统应建立完整的患者电子健康档案,这些档案信息不仅能整合传统纸张病历所包含的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及体检信息,更重要的是集成了患者在医院就医过程中的全部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医生与护士所撰写的各种图文报告、用药信息、影像数据,以及通过各种医疗设备采集的患者生命体征、图文信息各种原始记录。通过对患者本次就诊的所有完整信息及历次就医信息的全面记录,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为医生全面、客观、及时、准确地作出诊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以临床应用为核心 基于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与传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最大差别是,传统HIS是以医疗收费为核心,单纯的财务统计以及收费功能已不能满足医院对临床信息系统的需求。
各临床医疗信息系统设计时主要从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信息共享、加强医疗质量、提供医疗决策、方便临床研究、减低医疗成本、满足临床需求等方面来考虑。通过临床信息的记录将各种诊疗信息连成一体,医生可以及时准确地得到患者的各种检验检查报告结果、生命指标数据,实现无纸化和无胶片化办公,同时以临床信息带动费用信息,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形成以医、教、研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积累了大量临床信息,如患者的就诊信息、治疗方案、检验检查结果记录、影像记录、生命体征记录等构成患者的病案信息。不但为患者再次就医提供参考数据,也为医生从事医学研究和对其他患者进行诊断提供大量参考依据。
1.4以管理与决策支持为导向 全数字化医院的设计除要方便患者就诊、满足临床应用需求之外,还将大为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行业竞争力度并直接提高医院的决策支持能力。
在提供决策数据支持时,系统对数据的提供进行严格的用户角色与权限控制,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为管理部门提供不同的查询与决策信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查询权限可分为五大类,分别为一般医务人员、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机关职能部门、院领导和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一般医务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查询与本身业务有关的信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能查看本科室与护理单元的全部信息,机关职能部门根据所管理的业务查看全院相关业务信息,院领导可以查看全院所有信息,同时根据卫生信息管理的要求,可将医院有关需要上报的信息导出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管理部门提供完整的业务流应用管理方案。
2设计原则
2.1前瞻性、先进性原则 系统的设计和所采用的技术必须具备足够的前瞻性和先进性,充分考虑到由于医院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海量数据处理,确保软件、硬件配置可以满足医院业务运作对整个系统的需求。
2.2整体性原则 全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结合了现代化医院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特点,能够将所有业务系统、辅助系统、服务系统等实现无缝整合,实时、准确、高效地为临床提供服务,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临床诊疗信息为主线,智能化全面管理的整体性设计原则。
2.3可靠性原则 由于医院诊疗过程要求系统连续无故障运行,一旦系统中断,都会给病患者和医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完全符合规范的数据库和事务处理,保证24×7的业务连续性,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系统设计和软件编程大量使用容错技术和意外处理技术,满足医院中使用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复杂现状。对数据的安全使用软件热备份和容错技术,配合服务器集群,数据库实时复制和热备份,定期资料完整备份,异地备份,均可确保意外情况发生时系统运作的连续性,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
ArcGIS;Engine;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开发
当前国内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化规模不断增大,以机动车保有量为代表的道路交通压力也与日俱增,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城市纷纷通过限号形式来减缓道路载荷。现代信息技术为整合道路交通资源、实现交通数据自动化管控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利于构建时空一体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1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ArcGISEngine作为GIS嵌入式二次开发平台,可摆脱ArcGIS提供组件式多类型开发应用程序接口API,同时可与MicrosoftVisualStu-dio系统编程集成开发环境相融合,基于Microsoft.NET进行多类编程语言下的模块式开发。以GIS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ArcGISEn-gine平台将交通路网与道路设施等空间信息、车载流量与基础设施等属性数据同航摄影像、多媒体监控数据等有效衔接,实现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相关的采集、编辑与分析,采用GIS最短路径、道路畅通度算法等优化选择合理的交通线路,完成公交布线与站点布设等工作,同时融合多媒体监控手段,实时显示热点路况信息,科学指挥道路交通。
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从应用层面分析,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受众群体分为交通管理方与车辆应用客户方,其中本文所探讨的基于ArcGISEngine的应用系统主要为交通管理方的C/S客户端,具体车辆客户端则可采用基于Android、ios或WindowsMobile平台的APP软件;从系统设计的原则分析,应坚持安全性、共享性、可拓展性与可维护性的原则,提升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发展。作为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以数字化道路空间与属性信息为基础,在确保系统不同用户权限的条件下,提供地图量测、空间漫游、数据维护等功能,检索酒店、学校、商场、企事业单位相关位置,并根据摄像头监控热点交通流量、密度数据,同时借助GPS定位、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为公交、出租等公共车辆提供位置相关服务。
3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总体与功能模块设计
开展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前,按照相应的数据标准采集空间影像数据、基础线划图与专题交通资料,经裁切、镶嵌与校准等流程完成数据的标准化预处理,并导入系统平台空间基础数据库中,按照点、线、面要素分层,细化停车场、公交站点、高速、铁路与公路等要素信息,其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分层如下:
(1)系统分库: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库、数字高程DEM与正射影像DOM数据库、数字线划DLG与遥感栅格DRG数据库,以及系统元数据库。
(2)系统逻辑分层库:以DLG数据库为例,可分为居民地、水系、道路、植被、地形等数据库分层要素信息。
(3)系统逻辑底层:包含点、线、面、注记与多媒体层等相关信息。
根据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框架,其总体设计可分为三大部分:电子地图服务模块、公共信息服务模块、空间分析与数据统计模块。系统空间数据库GeoDatabase导入Shape、栅格、属性表等相关空间数据与属性文件,管理客户端采用地方坐标系进行配准建设,以便于后期交通设施数据的更新与维护,针对公共信息服务模块,采用经脱密处理的电子地图和遥感数据,以确保数据空间位置安全。关于系统的具体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1)电子地图服务模块。利用ArcGISEngine地图工具集组件,在VS开发平台可便捷的实现图层控制、热点注记、空间量测等功能,实现对ArcInfo、Shapefile、GRID等数据格式的加载编辑。
(2)公共信息服务模块:重在提供空间位置检索、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功能,利用ArcGISEngine的类库资源,通过ToolbarControl和VS系统中的DataGridView、Find控件完成相关地图数据的检索功能,查询要素属性信息。
(3)空间分析与数据统计模块: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中利用空间数据检索出的要素可进行相应的聚类分析或数值统计;关于空间分析功能,其主要涉及最短路径分析与缓冲区分析,根据交通需求量、流通量的变化,进行最短距离、最短时间的计算或识别相关地理实体对周边地物的影响区间,空间缓冲区分析实现的部分代码
4结语
作为涵盖测绘信息采集处理、计算机软件编程和数据库建设等多行业学科融合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以ArcGISEngine组件式开发平台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系统需求分析与功能模块设计,明确了系统的相关服务功能,构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莹.ArcGISEngine的开发及应用研究[J].城市勘测,2006(02).
[2]张国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交通监控领域里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3]谭健妹,刘清君,邹小梅.基于GIS的交通事故信息系统研究[J].山西科技,2007(01).
1、引言
目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远远滞后于整体信息化的进程,档案管理水平与信息化高速发展不相匹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量纸质档案数量不断增加对现有库容带来极大的挑战,纸制档案面临无空间保存的窘境。
第二,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形成设计和生产异地并存的模式,这种状况不但给档案信息的归档、提供利用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造成档案的更改、作废等信息传达不及时,这不但会直接给生产经营带来困难,还极有可能生产出废品,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第三,档案是一个单位知识资源的核心部分,也是知识资源管理的最基础部分,在创建创新型企业的大背景下,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也是知识资源管理的需要。
因此,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是摆在企业面前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创新型企业中知识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系统需求与功能设计
2.1系统需求
系统需求的目标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增强档案提供利用能力、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有效。
具体目标:
(1)建立档案系统信息化管理流程,实现各类档案归档计划的制定、档案移交、登记造册、借阅管理、作废、档案统计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2)电子图纸档案和文书档案实现电子化文件级管理;产品档案、科学研究档案、会计档案、生产经营档案、人事档案、声像实物档案、设备档案和基本建设档案等保存纸制档案,系统将对上述档案分类、案卷目录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异地产品电子图纸档案和产品档案及时有效归档。
(3)增强档案提供利用能力。
(4)增强档案的综合检索功能;及时档案变更、作废信息;实现公司各类电子图纸档案异地晒印申请,异地晒印;有条件地向公司本地和异地使用者开放档案信息。
(5)建立电子档案系统的档案灾备中心和档案存储介质中心;采用水印和电子签章技术,确保归档文件的有效性、合法性、防篡改、防抵赖。
2.2功能设计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如下功能:归档计划制定、收集整编、档案管理、提供利用、系统维护和与其它系统的接口等。
2.2.1归档计划制定
归档计划是档案馆和归档单位共同制定的归档内容的计划单。主要适用范围为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生产经营档案、产品档案、科研档案、设备档案、基建档案、人事档案等。
2.2.2收集整编
档案的收集整理是档案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量最大的工作,因此通过管理办法明确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归档时间、归档责任和流程,通过应用系统提供收集手段、自动整理功能、归档流程的控制和管理是系统建设的关键部份。
收集整编功能主要包含文件收集、档案移交清册形成、归档文件整理、归档文件审核和归档整理等。
2.2.3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功能主要包含电子图纸档案管理、产品档案管理、科研档案管理、基建档案管理、设备档案管理、文书档案管理、声像档案管理、实物档案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生产经营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和鉴定销毁管理。电子图纸档案管理中包含电子图纸更改管理和电子图纸晒印管理。
2.2.4提供利用
提供利用功能主要包含档案检索、借阅管理、年报统计和档案进出登记等。借阅管理主要包含对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借阅管理。
2.2.5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功能主要包含权限管理、数据维护、数据转换、档案设置、数据字典维护、口令修改、参数设置、数据备份和恢复等。
2.2.6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主要实现电子归档数据的直接对接。
3、设计原则
3.1实用性原则
软件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技术人员与操作者的要求和建议,一方面要使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布局合理;另一方面要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尽量将用户所要进行的操作包含在同一界面内。
3.2信息集成原则
强调系统中信息的一致性和在其范围内的共享。
3.3开放性原则
软件内核与外界的接口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动态数据库和静态数据库的数据结构、表结构、视图结构都应遵循特定规则,程序编码应尽量采用信息屏蔽原则和不使用语言标准文本以外的语句。
3.4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原则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综合运用面向对象语言、面向对象的运行环境,也可以和结构化设计方法结合使用。
3.5可伸缩性原则
系统能够根据档案分类、整理规则的改变,在较长的时间内适应管理环境。
3.6高可靠性原则
系统要满足高可靠性要求,服务器应有容错、容灾设计,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3.7易操作原则
针对档案管理及利用人员进行设计,操作上要尽量简单,方便。
3.8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要求包括网络、系统、应用和数据等方面,系统应提供全面的安全性措施。采用一定的技术并与相应的管理制度相结合,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防止可能发生的错误;设置严格的权限管理体系,合理授予合法用户权限,防止非授权用户对系统的操作;充分考虑应用层的安全性,做好信息资源的访问控制。
4、结语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了归档计划制定、收集整编、档案管理、提供利用、系统管理和与其他系统的接口。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施,严格的控制了档案归档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及时性;实现了档案数据的信息化和资源共享。目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正在信息化实施中。
现有仓储管理系统软件主要应用在记录货物、货位信息方面,而入库管理主要还是凭借主管人员与仓库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入库作业仍然采用人工操作,致使仓储作业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对仓储货位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解决货位优化问题,就可以使物流中心拥有一个良好的仓储布局,从而缩短出入库操作时,工作人员的行走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论文参考,货位优化。
仓储货位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程分析
(1)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图,就是利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的处理过程,换一句话说,就是一本用图形的方式来反映本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一张图纸,绘制出这样的图纸对于开发者理顺和优化业务过程是大有帮助的。业务流程图是在业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其细化,在业务流程图中,我们将本系统中的每一个步骤用一个完整的图形串起来。
(2)数据流程分析
在业务流程的调查分析中,虽然形象的表达了信息的流动和存储的过程,但是仍然没有完全脱离物质的因素,为了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还必须舍去一些物质的因素因为在任何一个应用软件的系统中,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今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处理对象,数据流程分析是把数据在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分析出来,仅仅是从数据流动的过程考查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等的分析,这个过程也是从外部世界向计算机世界逐渐靠拢的过程。论文参考,货位优化。
仓储货位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图
仓储货位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
仓储货位信息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目前存在的货位信息系统软件一般都与WMS绑定,不可移植。本文研究希望建立一个通用化的模型,使基于此模型设计的货位优化软件可以移植。因此,要假设一个符合以上内容的库场模型。
尽管仓储管理现状差距悬殊,但一般仓库都有五个基本作业区:验货收货区、存货区、拣货区、出货区和货物交接区。其中,存货区和拣货区是用来存储货物的;验货收货区和出货区是用来进行入库、出库作业的;而货物交接区是用来把已出库的货物交接给运输部门的。
根据这五个基本作业区,本文假设了一个通用的库场模型。设有一仓库,存货区共有货架n排,每排货架有货位p层q列。第k排i层j列的货位记为Xkij,货位上货物的质量为mkij,周转率为fkij,距出货区的距离为Skij。每个货位的长,宽,高为a,b,c。最靠近出货区的货架为第1排,最靠近出货区的列为第1列,最下面一层为第1层。该库场平面布置如图所示。论文参考,货位优化。
本文研究的货位优化问题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是,存货周转率高的货物放在离出货区近的地方。本模型的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1.1)
式中:――第k排i层j列货位上货物的存货周转率(次);
――货物到出货区的距离(m)。
货架稳定性是货位优化问题的一个约束条件。考虑当承载额定重量的货物、且货架的重心在中位线一下时,货架是最稳定的。设定每一货位货物都是质量均匀的,并且充满整个货位空间。因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会有下式成立。k=1,2,…,n
(1.2)
式中 M――货架的额定承载能力(kg);
H――货架的高度(m);
C――每个货位的高度(m);
――第k排i层j列货位上货物的质量(kg)。论文参考,货位优化。
货架共有p层,有下式成立。论文参考,货位优化。
H=pc (1.3)
将式(1.2)代入式(1.3),得出:
(1.4)
式中――第k排i层j列货位上货物的质量(kg);
M――货架的额定承载能力(kg)。
为了简化约束条件,设,即为每个货位的额定承载能力。
将带入式(1.4),得:
(1.5)
式中――第k排i层j列货位上货物的质量(kg);
M――每个货位的额定承载能力(kg)。
为了确保货架绝对稳定,让(1.5)式中的每一项都小于等于零,则得到约束条件:
(1.6)
式中mkij――第k排i层j列货位上货物的质量(kg);
M――每个货位的额定承载能力(kg)。
假设的通用仓库模型中,共有货架n排,每个货架有货位p层q列。因此,得到货位优化问题的空间约束条件:
(1.7)
由以上分析可得到货位优化模型:
(1.8)
(1.9)
式中fkij――第k排i层j列货位上货物的存货周转率(次);
Skij――货物到出货区的距离(m);
mkij――第k排i层j列货位上货物的质量(kg);
――每个货位的额定承载能力(kg)。
仓储货位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将仓储货位信息系统模块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它们分别为入库操作管理模块、出库操作管理模块以及信息系统管理模块。
入库操作管理模块:入库操作管理模块包括对入库货物信息的记录,并通过软件的货位优化功能对货物的货位进行最优化指导,提高仓库的工作效率,缩短货物的出入库时间。
出库操作管理模块:出库操作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出库货物进行统计,并将记录结果传送至数据库,使数据库能够实时的更新,以便新货物入库时空余货位可以是最新的列表。
信息系统管理模块:信息系统管理模块负责对出入库模块的信息统计,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数据库,确保数据库的数据保持实时更新,此模块还包括空余货位的统计,货位优化统计等功能的实现。论文参考,货位优化。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1 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
1.1 气象信息系统的概念
气象信息系统是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气象业务的公共技术基础支撑系统,主要包括通信与网络、高性能计算机、信息存储与共享、数据处理与管理、探测数据质量控制、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研究、气象技术装备管理、气象仪器的计量检定、技术保障等。气象信息系统负责收集、处理、存储、交换与分发各种气象信息和相关非气象信息。承担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数据质量控制和信息服务。主要包括通信网络系统、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与管理、信息存储与信息共享服务。
气象信息系统还负责收集、处理、存储、交换和分发各种气象信息和相关非气象信息。承担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数据质量控制和信息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通信网络系统的服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服务等。在通信网络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介质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这些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1.2 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来说,其中系统的站点分布和数据传输尤为重要,所以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来说,要充分考虑站点分布和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在考虑这些影响站点分布和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中,由于山西省水资源不是很丰富,空气也比较干燥,这些因素对于山西省交城县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清楚。对于山西省交城县的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来说,其安全性和快捷性不可缺少,这些对于现代的气象信息的传输和共享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数据传输来说就比较复杂了,在气象信息系统投入使用中,会有大量的数据进行不间断的传输,这些数据会在各个的气象传感器、水文水质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等之间来回传送,所以对于数据传输要特别的重视考虑。在气象信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大气中水分的含量,这些对于气象信息的精确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才不会破坏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功能。
2 气象信息系统的研究
2.1 基于b/s结构的气象信息系统
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中的基于b/s机构的气象信息监控系统来说,这个b/s结构的气象信息监控系统对于整个气象信息系统来说都是非常的重要。气象信息监控系统可以时时的针对大气中的气象信息的最新信息进行监控,对于数据采集、传输一体化的监控系统设计来说,b/s结构显得特别优秀。由于气象信息系统需要监控仪器的高精度要求,这个气象信息监控系统可以非常好的满足这个要求,当然稳定性能也非常好,所以在针对整个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要认真的研究这些影响因素。
基于b/s结构的气象信息监控系统对于气象信息系统来说无疑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气象信息时时监控系统非常的稳定、高效率,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总体说来,基于b/s结构的监控系统对于气象信息系统来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b/s结构的监控系统也是气象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基于b/s结构的监控系统是基于多种传感器来进行工作的,所以对于大气中的气象信息的微妙变化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检测到。这些对于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2 对于气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的研究
对于气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的数据库设计与结构来说,这些方面对于整个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气象信息系统数据库是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库,这样的数据库更加的稳定,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更加的优秀。在数据库的设计与结构中,数据库管理模块、人工操作管理模块、数据库参数及用户设置、数据记录的增加和删除、用户管理、数据备份和还原等都必须认真的考虑在内,这些模块在整个气象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笔者会根据气象信息监控系统的不同情况对数据库的设计与结构中的不同模块进行针对性的说明概述。
首先是数据库管理模块,这是数据库的设计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数据库管理模块主要的任务就是管理整个监控系统的数据,这个模块的功能对于整个气象信息监控系统的实现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次是人工操作管理模块,这个模块中,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可以在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各种不同功能的操作,这对于数据库的人工操作管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数据库参数及用户设置的模块则要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具体进行设置,在这个模块中数据库参数及用户设置是根据用户的具体使用情况而定的。数据记录的增加和删除模块在整个气象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用户管理和数据备份和还原对于整个气象信息监控系统的实现来说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重大影响。
3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做了具体的概述,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来说,需要经历水分自动站系统的建设、基于b/s结构的监控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和性能测试过程,这些过程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最后对本文进行一些总结,在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行相应的解决,这样设计出来的气象信息系统才能更加的准确和安全,对于气象信息的监测才能更加的高效,才能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生活。
1.2硬件
1.2.1组成移动医疗信息系统硬件由以下部分组成:(1)服务器:DELLPowerEdgeR710,2台;(2)医生移动终端:144台;(3)护士移动终端:153台;(4)中央监护终端:64台;(5)床边监护仪:481台。
1.2.2设计(1)医生移动终端(如图2所示)以医生实际工作场景(包括查房、诊断、治疗及病历撰写)为基础,该产品的硬件设计致力于给予医生最佳的用户体验并满足其各项临床需求。扫描方面,专用条形码扫描器可识别、读取条形码信息,满足患者、药品、物资等识别需要;记录方面,300万像素摄像镜可完整记录患者伤口及其他部位恢复状况;通信方面,蓝牙、Wi-Fi(支持802.11a/b/g/n)、USB等方式可实现与外部终端的多种方式通信;外设方面,可外接有线网络及键盘、鼠标,拓展了设备的使用方式;安全方面,专用电防盗扩展坞实现密码防盗,可满足医院安全管理需要;防护方面,外壳达到IP54防水防尘的防护标准,可满足防淋水、酒精擦拭消毒的医疗要求。(2)护士移动终端(如图3所示)以护士的实际工作场景(包括查房、护理及体征采集)为基础,该产品的硬件设计致力于给予护士最佳的用户体验并满足其各项临床需求。扫描方面,专用条形码扫描器可识别、读取条形码信息,满足患者、药品、物资等识别需要;通信方面,蓝牙、Wi-Fi(支持802.11b/g)、USB等方式可实现与外部终端的多种方式通信;防护方面,外壳达到IP64防水防尘的防护标准,可满足防淋水、酒精擦拭消毒的医疗要求。
1.3软件
1.3.1组成移动医疗信息系统软件由以下部分组成:(1)中央监护软件:64套;(2)移动诊疗软件:144套;(3)移动护理软件:153套;(4)系统服务软件:1套。
1.3.2设计(1)移动诊疗软件。系统方面,移动诊疗软件采用基于设备优化的定制操作系统;功能方面,具有中央监护系统功能,可实现患者监护信息的实时调阅;集成方面,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整合,可实现对患者信息的整体调阅,如住院信息、病历信息、病史、检查检验信息、影像信息、医嘱信息、监护信息等[1]。(2)移动护理软件。功能方面,具有中央监护系统功能,可实现患者监护信息的实时调阅;集成方面,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整合,可实现对患者信息及医嘱的查询、执行[2],可核对病患信息和药品信息,有效管理住院患者。(3)系统服务软件。系统服务软件作为中间服务器缓存数据,所有客户端需要的数据都缓存在中间服务器中。这些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医嘱、检验、体征、电子病历、监护、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影响等[3]。系统服务软件还具有数据同步功能,可设置自动同步时间、同步规则、数据更新策略等。针对医院业务系统无法比对数据的时间戳这种情况,系统服务软件提供了开关配置,无需判断数据是否过期。当客户端请求时,中间服务器直接获取业务系统数据并返回给客户端,根据设置自动从各个业务系统批量同步数据,管理员可以手动批量处理同步数据,也可以选择须同步的业务系统。收到客户端请求后,若业务系统中有该患者的更新数据,须将该数据同步到中间缓存数据库中。数据同步时生成数据同步日志,主要说明数据同步是否完成、同步时间、同步内容,不同的同步数据可以用复选框做选择。
1.4接口基于监护信息化的移动医疗信息系统,对外提供WebService接口,实现与本院其他信息系统功能模块的数据通信,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LIS)、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medicalrecordsystem,EMRS)、PACS等。基本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SOAP)的WebService需要根据其他业务系统的WebService服务所提供的网络服务描述语言(webservicesdescriptionlanguage,WSDL)来生成一系列的类与接口,本系统才能为其他业务系统的客户端提供接口来访问WebService,所以维护及实施人员不仅需要修改配置文件,还需要对源代码进行小范围的改动,而根据WSDL生成相关接口以及接口需要的参数实体类返回值Result类等,可以借助开发工具自动化生成。WebService接口配置如下。
1.5功能本院在监护信息化建设完成后,在各病区配置移动终端,将包括影像、检验、监护、医嘱、电子病历在内的各项信息通过移动终端系统软件整合供医护人员调阅。
1.5.1医生移动终端医生移动终端能够实现的功能见表1。
1.5.2护士移动终端护士移动终端能够实现的功能见表2。
2应用效果
2.1医生查房
2.1.1应用前应用医生移动终端前,医生查房时只能携带厚厚的患者病历到患者床边,通过翻找纸质病历来获取所需的临床信息,但海量的纸质病历使得医生往往不容易查找到所需的数据,从而影响诊疗效率。
2.1.2应用后应用医生移动终端后,医生查房时只需携带医生移动终端,通过内置的软件即可调阅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大大提高了医生查房的工作效率和资料的准确性。
2.2护士查房
2.2.1应用前应用护士移动终端前,护士查房时如需给患者输液,只能通过人工比对的方式核查患者姓名和药品名,核对姓名时不能排除同名人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人工比对效率低下,存在给患者输错药的医疗风险[8]。
2.2.2应用后应用护士移动终端后,护士查房时如需对患者输液,只需通过护士移动终端扫描患者腕带和输液袋即可,系统将根据患者医嘱信息进行自动比对,核查患者姓名和药品名,如果两者不对应,则发出报警提示护士;如果两者对应,则可以进行输液操作,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输液安全[9]。
2.3监护应用
2.3.1应用前床边监护设备仅仅是单独使用,没有接入HIS。一方面,监护报警时,护士不能第一时间观察到,从而影响患者救治;另一方面,夜间监护报警会发出声音,刺激患者并影响其休息,导致患者不愿意被监护。
2.3.2应用后监护信息化建设需要将分布在普通病房的孤岛监护通过无线网络联入中央监护系统,通过中央监护系统的集中监测功能,时刻掌握每位患者的生理变化;同时关闭床边报警音,不会打扰到患者休息;在患者出现生理异常时护理人员才会前往病房查看,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分布在每个病区的中央监护系统通过覆盖全院的无线网络联入HIS,实现数据交换,使得患者监护信息同影像、检验信息一样作为患者电子病历的一部分,从而完成监护信息化建设。
2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设计民政服务信息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民政内部办公系统、社会服务平台和社会家园网。三个子系统协作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实线表示业务申报,虚线表示审核结果回复,数字表示民政业务类型(1表示社区申报的业务,2表示社区家园网直接申报的业务,3表示通过社区家园网向社区申报并且最终由社区提交到民政局的业务)。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是由社区的办公人员使用,主要完成社区基本情况登记与查询,民政业务上传与下达。民政内部办公系统是提供给民政局办公人员使用的,民政局办公人员通过该系统能够审批社区上报的申请和管理的民政业务信息。社区家园网是一个论坛,为群众提供一个咨询、办事和交流的平台,不需要进行证件真实性审核的业务都通过社区家园网申报。
2.2架构设计民政服务信息系统采用ExtJS和JSP实现前台页面,通过Struts2、Spring和Hibernate实现后台业务处理,并通过ExtJS和SSH整合搭建一个实现了MVC设计模式的系统架构。ExtJS+SSH架构中ExtJS实现了从用户界面向后台提交请求。控制层使用Struts2来实现MVC模式。业务逻辑层细化为Service层和DAO层,通过Spring来管理Service和DAO之间的耦合关系。数据持久层使用Hibernate框架。实现时为了提高系统的扩展性,Service层和DAO层使用抽象接口,将具体的实现类和接口分离,并通过Spring指定Service接口和DAO接口的具体实现类,在需求变化后,只需更改Spring的配置文件就可以适应新的需求,符合“开闭原则”。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控制层通过Struts2的servlet来完成,Action层由Struts2中的自定义action类实现。Action层中的对象使用Struts-Spring插件管理,而Service层和Dao层及相应实现层的对象统一由Spring管理。表现层通过JSP和ExtJS实现。
2.3功能设计
2.3.1民政内部办公系统的设计民政内部办公系统按组织机构来划分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区划地名科、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科、最低生活保障局、民间组织管理科、救灾救济科、局办公室和人事科。根据通用信息系统的需求,添加了权限管理和登录管理。由于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将政策法规提取出来作为一个模块,局长监督模块体现了民政服务信息系统比手动办公的优势,局长通过该系统就可以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而不会打扰到下属办公。民政内部办公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3所示。由于篇幅所限,图3中的第三级模块只列出具有代表性的功能模块,并对部分有代表性的第二级模块功能作了说明。区划地名科的功能是对地名普查等基本信息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地名更改审批和行政区划,自然村和建筑物等地名信息的查询/添加/删除/修改和历史信息查询。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科是对儿童收养、社会福利机构、婚姻登记、殡葬及墓地和社会救助的管理。审批类业务主要包括儿童收养审批和社会福利机构审批,管理类业务主要是对儿童收养信息、婚姻登记信息、社会救助信息和殡葬及墓地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民间组织管理科的主要功能是民间组织的审核、民间组织信息管理和民间组织年检。民政内部办公系统具有权限验证的功能,用户登录后只能处理本科室的业务。
2.3.2社区服务平台的设计社区服务平台是以业务功能来划分模块的,将社区的办公作为办公系统模块,其他模块都是对业务数据进行管理。社区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还有社区基本信息、社区组织、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灾害数据管理和社区居委会管理。社区服务平台的功能结构图如图4所示。图4中的三级模块都是二级模块的核心功能,其他功能由于篇幅所限暂未列出。社区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分析如下。社区基本信息、社区组织、社会救助、社区服务都属于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对相应信息进行查询。灾害数据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提交灾害数据到民政局和对该社区的灾害数据进行管理。2.3.3社区家园网的设计社区家园网的实质是论坛,社区家园网实现时使用一个开源的论坛框架,然后添加一个二级模块民政业务来完成所有在社区家园网提交的民政业务。社区家园网的功能结构图如图5所示。由于篇幅所限,图5中的民政业务模块的部分功能模块未列出。
3系统的关键技术
民政服务信息系统是以Struts2为实现架构的基础,通过Spring来整合相应的框架。Struts2和Spring整合来完成对Action的管理,Spring和Hibernate整合来实现持久化的工作。ExtJS作为Struts2的视图的实现。
3.1系统核心配置文件的实现民政服务信息系统在web.xml中定义Struts2和Spring的配置文件路径。该系统中Struts2的Action对象由Struts-Spring插件来管理,该插件需要在web.xml中配置相应的监听器。web.xml文件核心内容。
3.2Spring和Hibernate整合的实现Hibernate完成系统业务数据持久化的操作,提供了save、delete、update等方法,在DAO层只需调用这些方法就可以存储业务数据。Spring对Hibernate支持非常完善,在Spring的配置文件daoContext.xml中配置一个id为dataSource的bean和一个sessionFactory的bean,在程序中使用注入的sessionFactory对象来实例化Spring框架提供的HibernateTemplate模板,DAO通过HibernateTemplate来调用持久化方法进行业务数据存储。
3.3整合ExtJS的实现ExtJS框架只需要在JSP页面导入ExtJS的核心JS文件和CSS样式,就可以在自定义JS文件中使用ExtJS提供的页面组件和表单组件,而不必使用HTML标签来编写Web界面。在主界面的JSP中整合ExtJS的代码如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68―04
引言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在课堂教学考评、师德评价及教师评学等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在教务系统建设和教学评价平台开发利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教学评价信息反馈和再利用方面则差强人意,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开发,信息的利用仅仅停留在职称评定,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教师个人评定等较为简单的结论认定,教师在一个学期授课后有时也不能立即了解到学生对自己的评语和建议,渠道和信息平台的缺失从不同侧面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评价应用的发展要求。如何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评价信息资源,构建一个全面、安全、便捷的评价信息系统,为教师和教育管理提供及时、全面的参考信息,进而提升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水平,是高校教学评价管理工作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 教学评价信息的现状
教学评价信息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附加值,信息数据流向,信息开发程度将影响到教学质量管理实效与教学管理的决策。
负责教学评价具体事务工作的机构一般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在评价进行时通常利用现有的教务系统,读取学生选课等信息进行评价操作,在汇总校、院两级督导及按比例综合统计结果方面,易用性较差或功能简陋,难以全面直观的反馈评价信息。有的院校因为评价设计较为特殊,甚至不得不独立运行一套评价系统,其生成的统计结果和评价信息在与教务系统或其他数字化校园平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方面,难免会有不兼容等现象,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与讨论较多的教务系统相比,评价信息系统应属于其一个子系统或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一部分,在当前信息管理意识和信息应用经验都还较缺乏的阶段,评价信息的应用实践也存在一些较为典型的问题[1]。
1 技术管理失范
教学评价信息作为教学效果最直接的反映,需要在单点登陆、数字化校园融合、信息跨部门跨数据库关联、访问权限设计等方面有全面的考虑,尤其对一些评价信息涉及教师个人隐私,需要较好分权查看。然而在经费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评价信息只能停滞在简单的人工查询阶段,即使有相应的查询系统,也与其他的信息系统是相互割裂开的孤立的小网站,信息与共享缺乏整合,局限了评价信息发挥作用的效力。
2 内容单一,信息更新不及时
随着信息查询在教师、管理人员中的普及,制约系统效率的主要原因不再是技术的先进或功能融合,而在其内容和服务。教师在获取某一种量化评价的结论后,还希望进一步获悉评价中其他完整的细节,如评价方案中每一项指标的平均分,学生的原始评语,督导的听课建议等,这些信息也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的动力和依据,反馈信息的全面、及时又会进一步要求信息系统能提供个性需求的报表、导出等功能。内容更新和功能扩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以不断完善的认真态度,及时响应教师的需要,从而达到教学质量评估的目标。
3 模式简单,未能体现评价信息的内联性
评价信息系统不同于普通的信息查询系统,它发挥反馈评价信息的基本功能,提供评价结论的基本情况查询,同时也是教学工作状态呈现的综合信息平台,即能客观反映评价,也要能在评价之内形成连续的教学工作状态图表或趋势分析,以充分挖掘数据信息的价值,发现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各种潜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可能。
4 学生获取评价信息的不对称
学生与教师分别作为评价主体和对象,在评价信息获取中处于不对称的地位。教师作为被评价对象,通过人工或网络查询,均能获知评价的结果,而学生作为参与评价的主体,既是评价结果受益者,也应享有评价信息知情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获知是极有限的。一方面,没有相应的信息系统能及时对等反馈,另一方面,在相应的反馈机制中,也忽视了学生群体,既使有的高校较好的编印了评价结果汇编等物化材料,也由于各种客观限制和顾虑,仅有极少数学生能查阅。评价信息的不对称,使学生无法准确把握评价工作的意义与效用,对评价制度产生潜在的负面看法,同时在选课时也无从比较。
二 教学评价信息系统设计
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评价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影响质量的问题和因素,为决策者提供改革的思路,为教师提供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指向,因此,需要引入评价信息的反馈、分析和诊断的功能。教学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遵循软件、网站的一般流程,即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可行性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编码测试、上线运行等,通过探索尝试和分步骤开发应用,对这些经验进行梳理可为教学相关信息的聚合和应用提供参考。
1 开发模式――二次开发
大多数高校已运行有现成的教务系统或其它数字化平台,评价信息系统中所涉及的师资信息、开课信息、学生信息等已在这些原有系统中存在,并有专人维护,因此若利用原有数据和平台,重点开发评价信息的展示功能和页面,不仅能充分满足数据标准与共享的问题,同时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在系统自身的兼容和扩展性,与原有数据系统的对接也较好满足单点登陆的要求,在最大限度同步利用已有数据时,使学生对应选课信息查询评价结果成为可能,与原系统的认证模块对接,也能避免上一套系统用一套帐号密码的重复不便和资源浪费。
根据学校的实际,凭借自己的技术力量自主开发或联合校外企业量身定做来实现二次开发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在开发队伍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后期维护的保障,任何一个信息系统在其生命周期内都需要有持续的维护和不断完善。
2 技术方案与难点
C/S和B/S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技术模式。基于C/S模式的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中具有较大优势,但由于必须使用客户端这样特定软件才能使用,作为一个查询偏重的系统, B/S模式更具优势,B/S架构位于服务器端,任何一台计算机通过浏览器即可轻松登陆和获取信息。
对于二次开发的这样一个B/S系统,可以选择较为流行的Linux+Apache+PHP+MySQL或Windows+IIS+ + SQL Server两种动态网站编程组合。这两种组合都具有快速开发的特点以及与原有数据系统集成的扩展性,对用户基数较为稳定的高校,这种架构完全能满足要求。系统实现过程的典型难点――跨库数据关联。因为评价信息和教师、学生等基本信息来源于现有的评价系统或教务系统,所需实现的信息分析和结果查询需要与原有数据源建立关联。解决办法是设计简化的本地表,在人工操作指令下,选择负载较低的午夜或其它数据系统不活跃的时间进行跨库信息提取,程序将经过运算、分析后的信息以结果形式存储在本地数据表,而不是复制数据源中的基础数据,如此,即避免了使用时再进行运算分析产生的长时间等待,确保了使用数据的唯一性来源,减少了冗余数据,也提高了查询分析效率。
3 设计目标和功能
基于前文分析,本系统基于B/S模式,利用原有教务系统已有数据库和认证模块、评价模块,重新定义数据统计、分权限等功能,使其能在已有系统基础上实现单点登录,并根据不同权限划分,查询当前与历史评价数据的信息系统。
高校教学评价信息系统在功能模块上由网站子系统、评价信息分类子系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为教学评价信息系统功能框架示意图。
(1)数据处理。数据是评价信息系统的根基,通过跨库关联提取必要的评价原始记录,进行处理形成新的信息集合,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继而作为各种分析和报表的信息来源,数据处理模块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系统发挥效用的能力。
(2)报表。报表的种类和分析的程度需要有充分的设计,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的分析结果,结论可能是不同的,这将有利于教师或相关部门、领导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报表信息的,基于分权限认证,教师本人、学院领导、职能部门及校领导身份均分配不同范围的查询权限,以全面把握院系或全校的教学状况。基于日常需要,还提供所有历史评价结果汇总打印,详细评价信息打印等实用功能,满足不同情况下数据服务的需要。
(3)网站子系统。主要提供系统前后台信息及权限设置,如操作须知、通知公告、制度汇编等评价相关动态信息,以及不同角色的权限设置。在内容布局和界面设计中,菜单导航以1-2级为宜,页面设计宜以美观、简洁为原则,要能清晰地反映出用户最关心的信息部分。
三 评价信息开发与利用
教育理想、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能了解到自身与学生所要求的教育之间的差异,并在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获取信息中提升自己和教学的质量,如何在各种不同场合的评价中筛选出切中要害的信息,减少无意义的信息冗余,完善的评价信息反馈机制能够使评价信息更加科学、广泛的应用于教学质量评估,同时也有利于职能部门根据评价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评价信息本身是零散的,每学期汇总的评价结果只是一次定量评价的量化表现,然而,要实现信息诊断,综合每个学期连续采集的评价数据,则能更科学、动态的反映出教学质量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藏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挖掘的知识表现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数据挖掘的目的在于使用所发现的信息解释当前的行为或预测未来的结果 [2]。评价信息系统中数据挖掘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
1 课堂教学效果的纵深分析
对某一个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不仅仅只有一个量化的结论,还可有许多可挖掘的信息细节,如针对总分所对应评价等级的数量,对每个二级指标对应分值的分班比较,这些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使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全面,值得肯定的和有所不足的方面都能在分析中体现出来,有利于教师找准课堂问题所在,进行自我改进和提升[3]。
2 评价差异分析
学生、同行、督导分别从各自角度对教师进行评价,视角的差异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和意见,根据一定的筛选、比较规则,这类差异较大的个案可从数据分析中找出,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和相关领导需要对相应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复查,最终发现和确定产生不同评价的内在原因,并采取措施保障教学质量,同时也发挥出评价信息系统独特的信息发现功能,帮助教学监控及时发现问题。
3 趋势分析
教师每学期面对的学生和展现的授课状态不尽相同,不同年度的评价在不同指标上的评分和结果上将会呈现不同幅度的波动曲线,当教师的教学状态趋势曲线出现较大变化时,则预示着新情况的出现――新教法的尝试,或其它原因导致的不适感等。数据挖掘分析出潜在的影响教学质量变化的因素,体现在趋势图表中,教师个人或教学管理者均能直观的看到潜在的问题,从而起到预警和提示作用,教师和相关部门也能以此为依据,将潜在问题对教学质量的不良影响消除或控制在有限范围。
4 提升信息化水平
评价信息的利用,往往涉及到不同部门,各种评定、考核,要求其信息化程度在交换和共享方面进一步提升,在现行评价信息系统中,相关数据报表的生成、导出和共享等环节,尚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在相关信息交换标准的指引下[4],开放部分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无缝链接及动态传递。教学评价信息与高校教学质量生命线紧密相连,教育信息化将推动评价信息应用的宽度和广度,而信息应用的深入也将反过来要求信息化向更高领域拓展,信息应用价值也将不断提升。
四 结语
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在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是否能从评价中获取各种有益的信息显得至关重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由技术带来的信息化瓶颈早已不复存在,更加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技术,开发数据价值,不断打造符合高校发展趋势的教学监控与评价手段,提升教学管理决策水平与信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海波,林书兵.高校科研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设计方向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3):140-142.
[2] Richard,RJ,Geatz,MW.翁敬农译.数据挖掘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欧少闽,解文明,杨棉华.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构建新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技术,2010,(8):37-40.
[4] 沈锡臣,蒋东兴.高等学校管理信息体系研究与标准制定[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7):4-7.
Desig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GAO Jie-xin
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实时的系统,其中含有大量的数据,并且数据的种类比较多、比较复杂。现如今信息系统管理的范围逐渐广泛,功能也日渐健全,医院的医疗卫生工作逐渐依赖信息系统,其承担的压力和工作也逐渐增多,信息系统面临着数据的安全、完整等方面的压力。医院业务流程比较特殊,任何一个原因就会使得信息系统出现故障,进而导致医院的经济以及形象等受到不利影响。作为安全系统,就需要实现系统的全天候连续工作,对系统进行安全备份,同时系统遇到故障时也能够实现连续的工作,使得数据更加安全、完整。
1 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容灾系统设计
1.1 网络传输
在建设医院信息化的开始,由于设计人员对网络技术的发展不能有效地预测,因此网络架构存在着先天不足的情况。网络没有合理的铺设,增加终端节点时比较随意,存在着不合理的网络结构,传输效率并不高。网络设备比较陈旧、落后,缺乏可靠性,不能与新的设备有效地兼容。网络系统中也缺乏有效地应急备份方案,如果网络信息系统出现故障,信息系统就会出现大面积崩溃的现象,使得整个系统瘫痪,停止运行。
1.2 感染病毒
医院内部网络安全隐患中,病毒是十分重要的,当前病毒已经发展到网络传播破坏的阶段,能够对网络资源以及主机产生大量的消耗,如果病毒进入到医院的内部网络中,就会给医院信息网络系统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
1.3 容灾的计划与处理
当前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性不够好,很多重要的数据没有进行备份容灾和恢复,无法对基础设施的故障,如机房硬件故障、机房火灾等,以及软灾难,如病毒、人为操作失误等进行有效地应对。出现灾难时,不能有效恢复丢失的数据,业务也出现中断,并且无法保证中断的时间。而且由于服务器自身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缺失,操作系y很容易就出现崩溃,使得业务长时间中断不能快速恢复。
2 恢复灾难的CDP系统设计
2.1确定系统灾难的种类、范围
要了解医院信息系统可能出现的灾难种类,比如网络问题、系统问题、火灾、地震等意外事故等,不同的防范体系其备份、保护方案等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依据相关数据调查分析可以得出,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位于前三名的分别是硬件故障、人为操作错误和软件错误。[1]由于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故障几率比较小,但是其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因此在灾备系统防御时需要重点考虑和研究。
除了信息系统设备的故障以及自然灾害等,对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丢失或被篡改也需要明确是不是应该重点防范。对于这两种灾难而言,容灾的技术保护手段是存在差异的。传统的容灾方法主要是对大站点类的灾难进行恢复,比如自然灾害以及电力等灾难,一般没有对软件或者人为失误的防范能力。传统的容灾系统缺少对全部灾难防范的内容。而CDP容灾技术中涉及全面灾难的防御体系,能够全面考虑自然以及人为灾难等因素。
2.2 了解容灾系统对医院业务的影响
通常而言,医院信息系统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系统,灾备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不能对原有的信息系统结构进行改变,防止对目前的系统产生影响,带来不利的因素。实施容灾系统时需要使用比较便捷简单的方法,提高其可控制性和操作性,实施的时间不能太长,明确后期维护的简便性,这些都对容灾系统的维护以及今后运行的成本等产生影响,并决定系统运行情况以及容灾系统建设的效果。
2.3 知晓容灾系统技术维护的难易
一直以来,由于容灾技术比较复杂,而且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很多容灾系统建设后,维护难度比较大,灾备演练也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容灾技术方法,依据技术实现的可能性,管理的便利性等进行。
2.4 容灾技术手段的兼容性
现如今容灾技术手段的兼容性是技术线路中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使用混合系统容灾,选择开放设备导致用户的理想化效果与技术的真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如果能够充分考虑面向未来的技术,再建立容灾系统,就能够建立良好的架构,[2]获得长期的效益,减少系统改造所花的成本,为系统提供更加长期的服务。
3 灾难恢复计划的应用分析研究
明确灾难修复计划主要是为了对灾难恢复的流程进行规范,灾难发生之后,重要的信息系统能够快速恢复,实现数据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业务运行效果。要依据灾难恢复计划,重要信息系统监测数据处理中心的灾难恢复能力。不同的医院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灾难恢复计划。[3]
制定科学的灾难恢复计划后,为了保证计划更加完整、实用,就需要定期对流程进行变更管理,完善审核以及演练制度。
很多时候由于假设错误,对设备以及人员等重视不足,使得灾难恢复计划不能顺利发挥作用,这就需要经常进行测试,使其更加有效。测试还是为了让灾难恢复的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灾难恢复的计划,选择计算机领域中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人组成恢复灾难的队伍,熟知医疗以及计算机领域中的知识,能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科学的进行灾难恢复。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使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就需要科学的设计容灾系统,选择合适的设备。容灾系统建设完毕后要对其进行演练测试,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减少系统故障,更好地实现医院的管理与服务。
参考文献
2信用信息征集范围及方式
(1)需征集信用的其他社会组织范围:包括所有社会组织及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等。(2)征集数据的业务部门:包括现有各业务部门,进行其他社会组织的相关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的数据采集。(3)征集数据的方式:其他组织的信用数据通过此次升级后的数据填报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进入到独立的信用数据库。(4)信用数据范围:建设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识别码的全省社会组织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全省社会组织信用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管理。其他社会组织信息交换内容将比照普通企业采集相关的四类信息:包括其他组织基础信息、其他组织资信信息、其他组织不良行为警示信息、其他组织良好行为信息。其他组织基础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与扩展详细信息,基本信息是指社会组织注册登记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扩展详细信息是指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详细信息、社会组织在相关监管部门注册登记信息如税务登记、海关登记等信息。其他组织资信信息包括社会组织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过程中获得的许可证信息、资质认证信息及其他资信评估、评定信息。其他组织警示信息包括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被省相关部门、行业协会认定的违法、违规、失信行为和被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处罚或通报的情况以及诉讼状况、被依法限制有关登记注册、项目审批和对外投资的情况。其他组织良好行为信息包括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被省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奖励表彰的情况。鉴于参与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建设各部门的现有体制、信息化建设水平、业务流程电子化程度和内部管理原则的不同,必须确定信息交换的节点,选择参与交换部门(信源单位)的省级单位作为数据交换结点,各部门负责与各自下级单位、基层单位的信息上传下达。在新建的信用数据填报子系统中,也可以支持向地市相关业务部门提供数据填报功能,以满足分布式数据采集的需求。
(1)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功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自动生成数据字典、生成连接文件、数据合理性检查、数据库备份、系统参数设定、报表参数设定、日志管理等。其中自动生成数据字典将数据库中的所有表、视图的数据字典按指定格式生成并输出到Excel文件中;数据合理性检查对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关系和约束进行自动检查,发现异常数据提示用户进行确认或修改。
(2)数据采集与报表统计采集维护六大专业系统中各设备、设施基础资料数据;采集联合站各岗位、各罐液位每次巡检及班报运行情况;统计采油工程年报、半年报;统计各专业系统工程报表等。
(3)数据查询对各专业系统的井、站、管线、设备、设施基础数据及运行记录进行分类和综合信息检索,并在地图上明确其所在,对重要设备和设施还可以查阅其维修、保养、更换、改扩建历史信息。
(4)图形浏览与维护将原油、天然气、供注水、注汽、电力、道路等专业系统设备设施叠放到基础地形地貌上展现在电子地图上,并允许用户进行全景浏览、图形缩放、旋转漫游、图层增减、图例定制、浏览回顾等地图查看功能;对于有权维护地图的用户,允许对其权限范围内的地图进行维护更新管理。
(5)数据处理辅助系统管理人员进行批量数据处理和数据导出工作。当需要在地图上增加一批空间对象(如井、站、管网、井场等)时,允许管理人员将文本格式的批量数据一次性全部存入数据库中,简便数据维护工作;当用户需要将全部或部分地理信息导出到其他应用系统中时,数据下载功能为用户的数据导出提供了灵活的数据导出格式和导出方法。
关键词: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军粮作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战略的重要支撑,直接影响到部队的生活,越来越受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军粮物流作为军粮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其管理信息化对整个链条的顺畅运行举足轻重。然而,随着军粮供应企业规模和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货物库存量的迅速增加,军粮供应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着仓储管理水平较低、配送车辆装载利用率较低、供应商与客户管理水平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滞后及管理资源浪费严重等突出问题,已不能满足军粮供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军粮工作的重要环节,实现了有效、规范地管理军粮供应企业,如出入库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从而对军粮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有着较大的提升。
1.系统主体结构设计
军粮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主体采用B/S模式,该系统总体业务逻辑架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及数据访问层,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该系统架构包括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及数据访问层。用户表示层主要是用来接受用户的请求,完成与用户的所有交互,为用户提供最为直观的可视化系统应用。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处理用户输入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数据访问层进行保存,或者接收数据访问层传输过来的数据,将数据进一步传递给用户表示层;数据访问层主要功能是对人工录入或自动采集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清洗、集成及管理。
2.系统功能设计
军粮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供应商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财务管理及客户关系及系统管理等六大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功能模块业务独立,数据共享。供应商管理子系统包括供应商管理、供应商评价及供应商选择等子功能;仓储管理子系统包括采购管理、入库管理、预警管理、监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条码信息管理及出库管理等子功能;财务管理子系统下设结算管理、应收应付管理、应收实付管理、盘点管理及报表管理等子功能;配送管理子系统包括车辆管理、车辆预警、车辆调度及车辆运行情况等子功能;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包括客户管理、潜在客户管理及信息反馈等子功能。系统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终端管理、系统接口及日志管理等子功能。
(1)供应商管理子系统设计。供应商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供应商资料的全面、有效管理,完成数据维护,对供应商收集上的资料进行分类存档,建立数据库,管理人员能够对供应商的资料从多层次、全方位进行检索和管理。根据军粮公司的实际需求与供应商性质,按照信誉程度重要性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对不同信誉程度的供应商有效管理,留住对军粮公司有价值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有效的业务关系。供应商管理子系统包括供应商管理、供应商选择及供应商评价等子模块。
(2)仓储管理子系统设计。仓储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对整个仓库产品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管理,全面支撑仓储核心业务,为管理者提供实物库存数据,保证合理的产品库存水平。在库管理中能够对产品进行实时的温湿度监测,完成数据的实时采集,而后能够对温湿度数据进行查询。该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预警管理、监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及条码信息管理等。
(3)配送管理子系统设计。配送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管理和跟踪配送订单,及时掌握订单的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并且采用GPS与GIS技术等方式获取车辆和货物的运行状态,实现对在途车辆的实时跟踪查询。配送管理子系统下设车辆管理、车辆调度、车辆预警及车辆运行情况等子模块。
(4)财务管理子系统设计。财务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对各类财务报表和票据进行及时、真实、准确的整合处理,同时能够对财务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准确分析形势,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系统还支持多种、便捷的支付方式,有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财务管理子系统包括应收应付管理、实收实付管理、报表管理及盘点管理等子模块。
(5)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设计。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是军粮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负责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录入,完成系统维护,系统会按照客户的需求和信用等级进行分类,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客户服务,帮助军粮公司及时响应并妥善处理客户的需求。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下设客户管理、潜在客户管理及信息反馈等子模块。
(6)系统管理子系统设计。该子系统主要负责分配、添加不同用户和相应权限,用户登录后可对自己的密码进行修改;为防止数据丢失,系统还具备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系统管理子系统下设用户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终端管理、系统接口、数据备份及日志管理等子模块。在军粮物流行业大背景下,本文以军粮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物流业务,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充分结合物联网技术应用思想,对系统基本框架和业务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利用VisualC#.NET语言和SQLServer2008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一个适合军粮公司使用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了供应商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系统管理等六大子系统功能模块,并对系统运行的主界面进行说明,从而较大提升了军粮公司的管理水平及市场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侯玉梅,林梦楠,薛文红,顾浩.河北省粮食物流协同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中国商贸,2013(09):109-110.
[2]马秀麟,李葆萍,张倩.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6-118.
[3]黄炎程序开发范例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41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