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05:05: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机械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机械论文

篇1

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与管理,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农村的建设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相关管理机构及人员应加强对农业机械管理的重视,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导向,确保农业机械生产、使用的安全性。

1.2加大农业机械管理的宣教力度

向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员工以及用户全方位宣传相关法律规定,增加其责任感及安全生产意识,通过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防止违规操作的基础上,确保生产及管理工作的高效、安全开展。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机械服务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保障了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因此,管理部门应将工作深入田间,通过选择典型案例,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对农户展开监督管理以及安全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及农业机械保养、维修水平。

1.3完善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工作

在开展农业机械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首先应深入分析当地农业机械的具体使用情况,并进行仔细的规划,选择型号合适的机械设备,合理搭配,优化使用,在减少重复购置的基础上,实现投资成本的降低。此外,农户在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时,应选择符合标准、质量可靠的产品,并办理等级入户手续。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还可举办相关培训活动,免费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规范其驾驶、操作、保养及维修等,在确保农机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基础上,保证作业的安全性。2.4提高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为保障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发展,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后,才能自觉遵守各项法律规定,规范农业机械的操作及运行,加大农业机械的管理力度。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培训,充分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篇2

1.农业机械总动力现状分析我国2004—2011年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发展变化。2011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为977.3466百万千瓦,比2004年增长了52%。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快速增长,一方面降低了我国农业对农业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部门的转移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对农村劳动力的替代,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2.中央财政投入发展现状我国2004—2011年8年中央财政投入的发展变化。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2004年中央财政在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仅为1.6115亿元,而到了2011年则高达192.037亿元,增长了百倍多,尤其在2008年和2009年之间有重大的突破,增长的值甚至超过了之前年份的总和,这个增长幅度在很难在其他中央财政投入中看到,可见中央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程度。

3.地方财政投入发展现状我国2004—2011年8年地方财政投入的发展变化。地方财政的投入增长明显要平稳得多。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2004年地方财政在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为29.2528亿元,2011年为94.9459亿元,增长了将近四倍。在2004年时地方财政投入的金额还是中央的近两倍,而到2011年却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央财政投入,这与两者组成状况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后文会详细解释这方面的原因。

二、财政投入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实证分析

采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主要步骤包括:①建立回归模型,②求解回归模型中的参数,③对回归模型进行检验。

1.中央财政投入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关系根据中央财政投入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建立2004-2011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y1与中央财政投入额x1的线性回归方程:y1=698.7699+1.4023x1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53,判定系数为0.908,说明中央财政投入额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同时回归模型的t检验统计量为7.72,P<0.05,拒绝零假设,该模型有非常明显的统计意义。回归系数为0.01402表示,在2004—2011年之间,在其他条件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央财政投入额每增加1亿元,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提高1.4023百万千瓦。

2.地方财政投入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关系根据中央财政投入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建立2004—2011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y2与中央财政投入额x2的线性回归方程:y2=515.0372+4.9948x2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4,判定系数为0.988,说明地方财政投入额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同时回归模型的t检验统计量为21.6,P<0.05,拒绝零假设,该模型有非常明显的统计意义。回归系数为4.9948表示,在2004—2011年之间,在其他条件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央财政投入额每增加1亿元,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提高4.9948百万千瓦。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组成现状

1.中央财政投入的组成现状2004—2011年我国农业机械化中央财政投入的组成现状,我国农业机械化中央财政投入主要是以农业机械购置投入为主,农业机械购置投入占总体的比重由2004年的48.48%提升到2011年的91.35%,可以说农业机械化中央财政投入的绝大多数都向农业机械购置项目倾斜,同时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央财政的大力投入使得这项政策的贯彻力度极高,可以说农业机械化中央财政投入有很强的政策导向作用。

2.地方财政投入的组成现状2004—2011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地方财政投入的组成现状,我国农业机械化地方财政投入主要是以一般行政事业支出为主,但是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一般行政事业支出投入占总体的比重由2004年的65.31%下降到到2011年的46.73%,同时农业机械购置投入占总体的比重由2004年的19.11%提升到2011年的27.92%,相比而言一般行政事业支出的比重还是接近总体的一半,在农业机械化地方财政投入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共同职能是满足基本建设支出、科研推广支出、推广培训支出和农业机械购置支出的需要,而地方财政支出在此基础上还要承担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般行政事业支出,这是中央财政投入不需要涉足的地方,在比重变化的幅度中也可以看出中央也舍得在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下大力投入,因此中央财政投入增长的弹性和空间比地方财政投入要大得多。同时一般行政事业支出就占了地方财政投入的一半,然而我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化系统机构的数量也由2005年的34470个减少到2011年的32936个,基于行政支出的稳定性,因此整个地方财政投入的增长也是稳步提高的,这也解释了农业机械化中央财政投入与地方财政投入数额差距巨大的原因。

四、我国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地位

2004—2011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投入比例,这反映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在众多投入中所处的地位。农民个人投入仍然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要途径,但是相对重要程度逐年下降。农民个人投入占总体的比重由2004年的84.56%下降到2011年的64.08%。与此同时,财政投入的重要性逐年凸显出来,财政投入占总体的比重由2004年的10.44%上升到2011年的33.36%,仅次于农民个人投入的比重。从长远来看,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逐年增长,农业机械化投入中财政投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五、总结与建议

1.财政投入的长期增长会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财政投入的提高会引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财政投入短期内仅仅存在提高生产率作用,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是装备了“农业机械”就代表实现农业机械化,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机械推广培训也是其中的重要步骤,这些步骤都是需要一定时间为农民所磨合和消化的,因此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脚踏实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循序渐进,从而使财政投入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篇3

二、管理和保养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一)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在选择油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低能耗,在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选择的油尽量黏度小;对于机械零部件来说,如果在高速、低负荷的状态下运转,在这种情况下,收稿日期:2014-10-31作者简介:雷鹏(1976-),男,现人陕北矿业涌鑫公司安山煤矿机电科科长。需要选择黏度小的油,反之需要选择高黏度的油;对于零部件来说,如果工作在低温环境下,这时需要选择黏度小、抗低温的油,反之需要选择高黏度的油;对于零部件来说,如果需要承受冲击负荷或者需要进行往复运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选择大黏度的油。

(二)基本任务

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和保养,其中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是基础。通常情况下,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和保养,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岗位工作细则,以及职责条例等,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和保养;全面贯彻落实“五定”管理;在组织开展保养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对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进行正确的指导,需要编制图表、工艺流程等技术档案;对于材料,需要做好供应、存储和使用;按照月份、季度和年度,编制相应的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对于设备的情况,需要按定期时进行检查,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学习使用新产品、新技术,对于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进行积极的学习和推广。

三、加强设备管理和保养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管理和保养的具体措施

1.编制基础技术管理资料

在组织开展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指导工作人员规范地开展设备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编制设备卡片、日常消耗定额、换油周期等。

2.定期检测

煤矿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定期的检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在检查过程中,需要认真记录,同时对设备情况和清洗换油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同时做到不超速、不超负荷;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对于检查人员来说,需要手持抹布、听诊器、扳手等,通过听、擦、闻、看、比等方式对设备按时进行检查,同时做好设备的清洁、防腐、紧固和工作,进一步确保设备、工具的完整性;对于故障的预防措施、判断措施,以及紧急处理措施等,需要设备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同时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可用性。

3.设备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处理时,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管理制度,按照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的管理原则,对机械设备实行三级过滤管理。

4.执行交接班制度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发生事故,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同时明确事故的责任。

5.日常管理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检修人员需要按时做好相应的巡回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同时协同操作人员做好安全生产。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对于设备的日常管理,需要管理部门、检修人员给予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二)选择油

1.选择使用高性能的油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朝着小型化发展,其效率不断提高,使用时间不断延长,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效率,在油中添加了硫、氯等高效添加剂,这些添加剂通过在金属表面产生化学吸附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果。

2.选用多级油

机械设备在启动初期,如果使用了其他的油,通常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磨损,为了减少初期磨损,一般选用多级油。对于多级油来说,其重点主要表现为:可以改善黏温性,在高温时能够确保油具有足够的黏度和性,在低温时一方可以确保较低的黏度,另一方面可以很快地被输送到需要的部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磨损,节约能源。

3.使用固体剂

对于固体剂来说,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使用寿命长、适应性能好等,能够用于高温、污染等环境下。另外,在使用固体剂的过程中,不需要额外使用剂。

篇4

2煤矿机械保养与维修的相关技术

对于煤矿机械所发生的故障,首先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事故维修技术。具体的做法是:当煤矿机械设备出现了事故后,在维修的过程中才能够准确发现设备的故障,因为在煤矿机械设备运转一段时间以后,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对此要及时对其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避免部分零部件因为时间过于久远而出现老化问题。维修保养人员必须定期对其进行维修和保养,只有这样,才能使这类煤矿机械设备正常工作,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对于煤矿机械经常出现的工作时间长了,油箱容易渗油等故障,维修保养人员可以采用油液屑磨分析诊断技术,对这类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进行相应的诊断,而这种技术主要使用的是光谱分析法或铁谱分析法,首先对煤矿机械设备的系统、液压系统所采集到的油样介质、液压系统油样介质的物理变化情况以及油样的磨屑粒形状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从这些详细的分析中判断煤矿机械设备的运行工况。煤矿机械在工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是红外线的一种,维修保养人员可以应用红外测温诊断技术来发现煤矿机械的故障。因为当机械磨损的程度较深,或是出现电器件结点损坏等问题的时候,煤矿机械设备材料的局部温度就会迅速升高,此时维修保养人员可根据零部件的温度情况,用温度传感器对设备进行即时的监测,从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变煤矿机械的运行性能,进而达到维修煤矿机械故障的目的。无损检测技术在煤矿机械的保养与维修中,也是一类应用较为广泛的故障诊断技术,维修保养人员在不损伤煤矿机械设备的前提之下,认真地检测机械设备的表面缺陷和内部的缺陷。对于煤矿机械的表面缺陷可以采用磁粉检测、渗透检测以及超声波等先进的检测技术;而对于煤矿机械的内部缺陷,可以采用射线检测、中子检测以及微波检测等科学的技术。

篇5

2用于农业生产力的农机具

2.1耕整地环节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所有制的改变,耕整地作业机具也必须更新,由过去的大型宽幅作业机具转为小型窄幅作业机具,以适应新形式下的农业生产。这种改变,正是应合于农业结构的结构。我们知道,土壤整地是农业生产基本环节,而耕整地过程必须由农业机械才能完成,所以,无论是农业结构怎样调整,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都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完成。双向梨及全方位机械深松技术的问世,又创造出新的耕地方式,为了粮食生产上新台阶创造出良好的土壤基础。所以农业机械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同时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生产,又为农业生产创造新生机。

2.2播种机的更新换代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系

过去使用的播种机多为六行,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这种宽幅播种机已不适应一家一户的田间生产,它以逐渐被小型播种机所淘汰。现在小型播种机已占领播种阵地,且播种机的播种性能越来越好,播种质量越来越高,机械化精密播种已成为现实。机械化精密播种机的问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节本增收的功效,充分体现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服务与导向作用。精密播种机的产生与利用,给一些农艺方面提出了高要求。

2.3其他生产环节

目前中耕机具也是以单、双行为主,收获机也由过去的大型收获机向小型方面转移,这都是为了符合当前的农业结构。小型脱粒机的发展,也是适应一家一户农业生产单位的又一体现。小型玉米脱粒机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方便,确保了粮食的及时上缴与出售。

3农业机械化随着作物布局及种植方式的调整而不断更新发展

当大田作物以玉米为主时,利用玉米生产的播种机、中耕机、灭茬机等一系列机械发展得很快,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有些发达地区,种植玉米已达到全盘机械化。同时,人们也不断地挖掘玉米生产潜力,不断地寻找玉米高产的种植方式发生变化时(如大垄双行、玉米与矮棵作物间种等),玉米生产作业机具也有所改变,以适应其生产。近几年,有些杂粮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那么,适应各种种植作物的农业机械也将随之发展,以满足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生产结构。

篇6

2)从经济寿命层面

则要综合考虑机械的使用、维修、更新等等。所谓的经济寿命,指的是农业机械在每次运转后都有一定的损耗,但是还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总体经济性一直在急剧下降。这样当农机设备运行到一段时间之后,考虑到其经济使用价值,就必须要进行维修,如此才能保证设备在合理费用支出的前提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但是,设备在一次次的维修使用中,支出费用是不断增加的,运转周期就会短一些。在几次循环使用之后,可考虑更新设备。

篇7

在使用完农业机械后,要对机械进行清洗,除去机器表面的泥土和其它污染物,如油类、泥土等。在完成擦洗工作后还要整理一些部件,如,对于容易发生氧化的部位要涂上石蜡,在运转中容易发生磨损的部位要涂上油,如果长期存放,油箱内也不要保留机油。认真检查机械的零部件,尤其是容易磨损部位,严重的要进行更换,遇有漆皮脱落时要重新涂抹。

1.2涂抹防锈油

为了防止机械生锈,可以在机械容易发生锈蚀部位涂抹防锈油,同时做好以下工作:涂抹防锈油要充足,要全部涂抹农机容易发生锈蚀的部位;在完成防锈油的涂抹工作后,因为油类容易吸土,所以,还要定期做好农业机械的清洁工作;已经发生破损的农业机械,要修理好后做好保养工作,防止二次生锈;对于露天存放的农业机械要经常进行检查,暴露部位要涂抹防锈油,防止发生氧化现象。要重视机械容易发生磨损和脱落表皮部位,保证机械在修复后高效运转;要经常检查机器的风吹日晒部分,对于容易发生锈蚀部位涂抹防锈油,防止发生氧化现象。

1.3调整农机状态

在农用机械的保养中,还需注意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适当调整闲置机械的存放状态,使其做到放松,可以维护机械的性能。如,让发动机低速运转5min,停车后将机油放净,灌上新机油;同时将发动机气缸罩上的加油螺栓拆下,灌上1~2两新机油;按下减压手柄,转动启动柄2~3圈。然后放下减压手柄,使其还原,慢慢转动启动手柄,感觉到压力较大时放开。

1.4柴油过滤处理及油

在购买柴油后,要放置2~4天以上。还有,对机器进行加油时要过滤,可以减轻柴油供给系统在机器运转中的损耗,防止发生意外故障,使农业机械发挥最大效用。在选择油时,要依据柴油机的标准与规格,还要及时清理柴油机的机油滤清器、油底壳、油路等部位,在规定时间内换入纯净机油。如果机械工作超过2500h,或者使用时间超过一年,就要拆下轴承进行清洗,同时灌加新油。

2定期检查并调整

长期不使用农业机械时,要经常检查机械的零部件是否出现变形现象,对于出现故障的零部件要进行更换;使用过程中松动的螺丝要拧紧,防止发生掉落现象。还有,还要定期调整机械的离合器间隙等,保证机器的正常使用。

3注重对电动机的检查

电动机在农业机械的使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认真做好电动机的维护工作。在规定时间内检查电动机是否出现超负荷现象,可以利用钳形电流表来观察三相电流的强度。假如电动机的负荷过大,或者电压过低,出现机械卡滞现象,都不利于电动机的正常运转。假如电动机在条件不正常情况下长期运转,就会吸收电网中的大量有功功率,使电流迅速升高,同时,温度也会随之升高,机器长期处于高温状态,电动机的绝缘体就会发生老化现象,容易烧毁。

篇8

1.1事后维修

实际上,所谓的事后维修主要是指当工程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故障问题之后才进行修理,而若是工程机械损坏程度不大,在排除故障后,可以继续投入生产使用,这种维修方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1.2预防维修

通常情况下,预防性维修是指在工程机械没有发生任何故障之前进行的预防检修和维护,具体包括了设备检查、日常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科学合理的预防维修能够延缓工程机械老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并且,检修人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故障征兆的出现,就可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尽最大限度的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1.3定期修理

这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它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人力、备件、物料资源可事先预计,并可作长期安排。这种维修方式适用于工程机械劣化与工程机械使用累计时问有直接关系的零、部件。这种维修方式虽能防患于未然.但由于不考虑工程机械实际的技术状态.按事先规定好的周期修理,往往会造成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这是很大的弊端。

1.4状态维修

这是一种以工程机械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它用人工或仪器对工程机械进行监测和诊断,通过数据分析处理,了解并掌握工程机械或零、部件的劣化程度、故障隐患,从而可选择适当时机安排修理工作。状态维修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可有计划地排除甚至消灭故障,使停工损失降到最低。

2工程机械维修方式的选择

笔者在多年实践工作经验中总结了,最理想的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方式就是通过利用最少的维修成本,实现最理想的维修效果。施工单位在对工程机械维修方式进行选择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维修组织、修理费用等方面的问题,由于不同的维修方法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缺陷,施工单位还要其实结合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特点、使用功能需求、资金等因素,从而采取最合适的维修方式。对于公路工程来说,多种的工程机械维修方式是可以相互并存的,而单从故障发展来说,具体分为两种故障类型,一种是磨损性规律性故障,其主要是与工程机械设备磨损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另一类则是偶发性随机故障,这种故障问题是与故障概率没有任何关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而这两种故障的产生都是经过了无发展期到有发展期的过程。通常大部分的故障存在着规律性特点,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得到的预测观察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法对其进行解决。在对公路工程接卸进行状态维修时,一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成本和技术需求两方面的问题。其次,还可以采取定期维修方法,这是因为一些无发展期的故障通常都是一些重要的零部件发生损坏,为了保证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就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零部件。若是局部零部件产生故障时,笔者建议选择事后维修方法。轴承作为公路工程机械设备中的核心部分,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虽然轴承的故障发生率不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可其故障形成是有发展期的,使用单位只要做好定期对轴承进行检修更换,就能够降低轴承故障的发生率。而且,不同种类的轴承,无论是在性能、使用寿命方面,都各不相同,所以状态维修是最理想的维修方式,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维修效果。另外,对于一些便于修理的零部件来说,如果不会对设备正常使用在造成较大的影响,可以在选择事后维修方法。

篇9

1.1农业机械推广机制存在漏洞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是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有些地区过度追求社会GDP增长,对第二、第三产业青睐有加,农业作为最根本的基础产业却长期受到轻视。对农业扶持力度远远低于对第二、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广大农村地区农机推广的机构主要是农机管理局,推广部门设置单一,人员结构和资源配置存在不足,农业机械推广机制存在严重漏洞。并且,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农村会议中所提出的各种精神,甚至根本就没有发放相应的国家对农民的补贴等,从而严重影响到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开展。

1.2机械维修体系不完善目前,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所有物价都在飞速上涨,这对于农民来说,在农业机械的购买上又加大了经济支出。虽然政府部门一直针对农民经济进行相应的扶持,但还是无法满足农民真正的生活需求,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农业生产。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的地区农业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依然采用的是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对于所使用的农业机械也不注意保养和维修,一旦出现重大故障时,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维修费用的支出。比如,基层乡镇针对农业机械的维修所设置的机构相对较少,规模也小,而且还没有齐全的农机更换配件,再加上专业维修人员少、维修技术和水平有限等,农业机械一旦出现故障,也就没有办法及时对其进行检查并维修。如果想去真正专业的农业机械维修站点,不仅花费时间,还需使用大量资金,间接给农民带来经济上困难。

1.3未能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导致盲目的进行农机推广自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出现了土地分田到户,田地分散;农民自由种植,分布广泛的现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政府没有做好主导性工作,未能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导致盲目的农机推广,未曾推广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各种小型农业机械。由于农行作物种植分布广泛、种类不同、未能统一耕种、成熟期不同等因素。无法实现统一管理,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机械化作业。

2农业机械推广建议

2.1争取当地政府部门支持近年来,国家政府对于“三农”问题很是支持,并将新农村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中,这也就间接的导致农业机械得到了广泛重视。因此,必须针对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农户的需求,做好推广工作,以便更好地符合地区需求,促进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充分掌握农民需求的基础上,对先进机械进行适当的推广。另外,还应围绕当地实际经济产业情况,研制各种新型机械,进而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给国家带来经济效益。

2.2促进形式多样化要想更好地对农业机械进行推广,就应该使形式多样化,可适当的建立相对完整的科、工、户的推广机制。将农业机械与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并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从而加大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同时,还应经常组织人员进行学习,以便来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鼓励推广人员,让他们借助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农业机械的推广,为以后的推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促进该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还应该对农业机械推广观念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发展快速,发挥出推广的真正作用。可以适当的建立基地,比如:生产基地、农机专业户等,这样不但能够体现出地区的经济特点,还便于农业机械的推广。当然,还可建立各种联系制度,借助互联网来收集各种相关信息,进而更好地对农业机械进行推广。总之,农业机械推广中的建议还有很多,这就需要在以后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不断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借助更多建议来推广农业机械,进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篇10

目前,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且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并且技术水平有待加强,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在上岗之前未接受专业训练的情况。同时,在现场施工环节,偶尔会出现施工人员临时更换操作机械设备的情况。但由于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的操作技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其操作程序不规范,技术性能无法得以有效发挥,往往会使建筑机械设备发生故障而又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难度变大。

1.2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在使用方面还存在问题建筑机械设备使用环境多为室外场地,受施工环境、自然气候等方面的影响非常大,同时建筑机械设备也需要进行频繁的安装和拆卸,磨损程度较之其他设备会更加明显。为保证其极高工作效率,必须定期对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实施状态检修以及维修保养。而如果机械设备投入使用的过程当中,未及时对其进行检测,就可能会存在着质量方面的风险,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影响整个施工进度,更甚者还可能会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在社会中的社会效益,使设备使用效率与施工寿命都大打折扣。

2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出现问题的处理措施

2.1不断完善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相关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能够促使建筑机械设备在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通过制度约束相关人员,还能保证其制度的可操作性和严肃性。以公正公平、定机定人作为主要原则,并交由技术较好、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管理[2]。此外,建筑机械设备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不定时对设备进行仔细检验,查明其使用效率,并详细记录检查的结果,防止建筑机械设备出现损坏情况,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工期。

2.2提升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在安全方面的意识

施工现场内绝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操作不规范而致,例如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范进行施工,而其后果就是导致整个工期延误,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给施工企业的整体影响也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规范操作人员实际操作程序,同时给予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日常保养,并根据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更换其机油以及液压油,确保其应用状态良好。而当现场作业正式完成之后,还应将机械设备安放至平坦地面,严格控制停放地的防火、防风等条件。此外,结合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对其配件进行常规检查与维修,确保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始终维持着正常的运行状态。

2.3对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实施优化配置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调配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在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中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现场施工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以此方式促进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能与施工作业实现完美结合,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之上缩短施工总工期,加快施工作业的进度。但是,由于不同类型的建筑机械设备在自身性能与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一旦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事故[3]。因此,建筑机械设备使用时,必须严格遵照操作规范流程,将建筑机械设备可能会受到的磨损控制到最低限度,从而使其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延长。此外,建筑机械设备调配方面,专业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对施工现场所有信息进行实时掌握与综合整理,给予建筑机械设备实际施工作业情况进行准确记录,将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冲突以及矛盾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篇11

我国在近几年当中的科技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社会进程与要求的不断加快与提高,生产型企业在资源方面的配置与利用将会直接决定企业在市场当中的地位与价值。尤其是煤矿企业更是如此,煤矿工程的机械设备性能是否出色,将会影响到煤矿企业在煤炭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大量的电子控制装置、设备以及系统逐渐应用到煤矿开发的行业当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诸多的设备以及技术当中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在煤矿工程施工的应用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 煤矿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第一,能够将煤矿工程的机械应用性能予以改良,使其具有更加坚固、持久的工作表现,尤其是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时,可采用简单的程序以及较低的成本完成这项工作。第二,能够有效提升煤矿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其损耗的能量也会呈明显的降低趋势。第三,能够使得煤矿工程机械的自动化进程予以突破及提高,使其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某些复杂的工作,在施工的准确度以及施工质量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提高。第四,能够显著提高煤矿工程机械的性能,增加其工作寿命、安全性与可靠性。第五,能够减少机械工作的成本,突出煤矿工程机械的经济优势。第六,能够减少煤矿工程的工作人员数量,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

1.3 煤矿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作用

第一,能够对工程流程实时在线监控,对于部分机械出现的故障能够自查、自检、自诊以及自动报警,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机械故障而浪费的时间第二,能够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性,在煤炭采掘、运输等环节当中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进而降低矿工的工作体力消耗与危险性,还能够降低煤矿工程事故的发生几率,确保工程整体的安全性。第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转变煤矿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煤矿工程的机械使用方法产生明显的区别,在微处理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煤矿工程的机械设备当中,更加能够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第四,在现代科技水平与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能够促进煤矿工程企业的周边行业共同发展,形成一系列的产业链流动性发展,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形势,形成良性循环。

2 机电一体化在煤矿工程机械中的设计与应用

2.1 矿井提升机

在现代煤炭采集的过程当中,基于数字化技术而改良后的内装式提升机能够大大提高煤炭采集的工作效率。从结构方面来说,是将驱动与滚筒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结构,不仅对机械本身的组成进行了最大程度上的简化,还显著提高了机械运作的性能,将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体系作用予以扩大。这种数字化内装式提升机不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还能够对自身故障进行重复排查,将诊断性能予以提高,同时具有与外界进行信息互传的能力,便于启动、运作与控制。

2.2 支护设备

目前的液压支架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后,发展成为电液控制的液压支架,而在技术转化的过程当中,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将液压控制进行二次改良,将顶板与支架所承受的冲击载荷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减轻。

2.3 矿井安全生产监测

在煤矿的安全生产监测工作当中,指的是对危险因素进行监控排查、对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提示与报警、对故障进行自检与消除。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对煤矿工程机械当中的传动系统、机械装置、制动系统、电动机以及液压系统等多个方面以多角度进行在线监控,对于出现的故障能够及时进行警示,将发生故障的环节、零件以及部位予以指出,并且提供一定水平的自动修复能力。

2.4 带式输送机

由于煤矿工程施工涉及到多个环节,因此煤矿工程机械在运作当中也呈流水化的工作状态,带式输送机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应用量较大,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煤矿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煤矿工程的带式输送机当中,能够增加故障的自我诊断、警示功能,为其提供自我保护以及施工人员保护的功能,另外还能够通过预设程序或是可编程控制器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对外界的信号、干扰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能够在恶劣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持续工作。

篇12

首先,CAD技术指的是使用计算机中的软件与硬件系统,对煤矿机械制造中的产品以及工程进行合理性的设计,包含制图、设计、文件以及文档的制作、工程现状和区位因素分析等。当前的机械产品发展相对成熟,使用CAD技术能够实现工程的模块化以一体化设计。产品模型直接导入到计算机的CAPP系统中,进行NC的编程以及规划设计,使加工代码进入到NC机床中,加强设计和制造之间的关系,有效的提高煤矿机械制造的产品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有限元方法指的是基于计算机的数值分析方式,能够将无限的质点连续体简化,使其成为有限单元的几何体。再对单元进行拼合成为离散结构物,能够对工程中结构相对复杂的环节或者是产品进行静力学或者是动力学上的分析计算。

1.2优化绿化设计与可靠设计

优化绿化设计也是煤矿机械制造中重要的部分,根据前期的设计方法理论,以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以及设计规范为基础将设计问题实施数学模型转换,更好地使用计算机技术和优化技术。根据现有的设计方法找出最优的、最适合的设计方案,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绿色设计应当遵循环保理念和节能理念,强化对整个煤矿机械制造产品寿命的周期性设计,使产品的属性贴合生产环境的属性。最后,成品设计的决策不仅需要满足物理性的要求,同时需要考虑到环境的要求,才能使煤矿机械制造设计合理化。可靠设计含义是在设计的时间以及环境条件下,对于产品的某种规定功能完成工作的能力,可以衡量产品质量的高低。可靠设计需要对设计中的变量进行多次的精密试验,测定实际数据。在系统的统计与检验之后得到统计量,让煤机械的运行能力与性能的可卡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制造材料、工程荷载以及工况的变化等无法确定的因素实施简化处理,强化对模糊变量以及随机变量的可靠设计,以确保煤矿机械的可靠性及使用年限。

2煤矿机械制造的管理策略

2.1煤矿企业信息技术的管理

要提高煤矿机械制造中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信息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就需要使用电子计算机。从工程的中标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都需要应用高水平的施工工艺与技术,同时需要有效的施工管理策略,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提高煤矿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能力。保证煤矿机械制造的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将企业中产生的信息孤岛相连接,构建出完整的企业设计、生产、决策、财务、营业等环节的信息链,形成灵活的企业网络结构和协调配合的工作环境。

2.2数据库与制造材料的管理

要保证机械制造的产品质量,应当根据制造零件的作用和属性对其参数指标进行完善,通过编码进行分析,构建出煤矿机械制造设计图纸的信息数据库,将各个生产制造部件的信息进行存储,便于之后的检索和出入库。材料质量对于生产非常重要,所以需要根据煤矿机械制造的设计需要对重要零件进行编码,且根据代码的属性对数据库实施检索,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机械的设计加工。

2.3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

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能够有效的避免由于不合理设计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以及工程成本上升等问题。且保证煤矿机械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减少机械的后期维护,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对于技术水平低下、设计不规范等员工应当加强训练,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加强安全宣传与教育,提高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