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12:08: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学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网络条件下思想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磐安民歌民谣史料辑录分析
浅析美国独立战争后犹太会堂——社区模式瓦解的原因
艺术类学生个性特点及教育策略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虚拟世界VI设计——虚拟世界与VI的一种结合形式
谈论幼儿的家庭教育
浅谈我国制播分离的发展与趋势
我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文字的视觉个性与版面编排设计的关系
以态势分析法寻求地方高校合理定位
对当今全民健身运动的思考
浅谈设计师的风格形成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趋势与启示
论冈察洛夫文艺理论同其创作实践的矛盾与背离
良好组织形象的美学思考
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成绩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摭论低幼动画片的主题表现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之我见
语言研究
与“不”连读成语的会意字
阅读策略研究及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
浅析英语语法对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
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hotpot与火锅的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
谈预设在英语广告中的作用
任务诱导型参与活动与二语伴随性词汇习得
浅议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浅谈俄语语义辞格
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实用价值
教学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艺术殿堂
绽放自然之美:激活水彩灵动
浅谈戏剧的真实美
语文教学中的自主探究
浅谈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略谈动画色彩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浅谈儿童厌学问题的解决
谈谈我国民族声乐的核心魅力
中文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语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
试论《论语》中的孔子与“礼”
双音节动词重叠条件及留学生使用偏误分析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漫谈
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和魏书生的教学实践
多种评改方式促进作文能力提高
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几个因素
书法练习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浅谈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
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分析
作文批语,你学会温馨了吗
重新审视新课程情景中语文课堂的教与学
教学艺术
艺术作品对真理的显现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的思考
从《阿房宫赋》看探究性学习
论精细化管理在学生工作中的意义及价值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对高中学业考试管理办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浅谈幼儿协调训练的文学教育(中) 培养
表演技巧的掌握对主持能力的优化
构建新课改下的政治课堂
重视史料分析 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教育体系
浅谈新课改下的多媒体历史教学
敦煌壁画中体操雏形与现代竞技体操对比分析
例谈中学教学的“教与学”
为高效课堂添点剂
对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的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之创新
素质教育形势下的师生关系
中学体育教学之我见
运动竞赛焦虑和训练焦虑的差异及处理方法
中国古代书院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文教随笔
文学教育(中) 公文写作思维步骤
追求人生价值应遵循生命三重性规律
自信绽放智慧之花
刘桢诗歌“逸气”研究
动物词语的释义方式及其修订
再从《上李邕》看李白与李邕的交往
《左传》“好发预言”之成因辨析
冰心诗歌中的青年形象文学教育(下) 分析
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洛神赋》韵律修辞分析
“一”字意义演变及文化内涵
坡的个性魅力
探索者
语文教学应将咬文嚼字进行到底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对文言文教学的再认识再实践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设计
语文课堂如何激趣
谈中学生语文咬嚼能力的培养
《炼金术士》课堂实录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设计
诗歌教学一得
以《春》为例谈课堂的高效
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开展
培养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初探
解读语文课堂评价的语言导向
精彩导入实现课堂增效
诗教是不可或缺的育人途径
感悟能力培养方法谈
反思者
论语文教材知识性文本话语的建构
应尽可能发挥语文的美育职能
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关于提高盲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应重视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
初中语文课写字教学的回归
做一个个性化的语文教师
语文教学中的两种滥用现象
个性化教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从易中天《品三国》到治班之道
大语文教育之我见
关注教师的文化适应问题
解读《倾城之恋》
《给李风叔叔帮忙》中的故事背景
我读迟子建《野炊图》
《鸟啼》主题的深层开掘
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深层解读
《我的空中楼阁》的诗意画卷
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生态式教学模式下的文艺学课程考试
文学教育(下) 用激情锻造高效课堂HttP://
优质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如何让经典真正走进学生心间
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布白艺术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方法谈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答题技巧
语文课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关于激发学生主体功能的若干认识
语文课堂规律性探讨
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培养
在口语表达中找到自信
试论英语教学中语言意识的培养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和层次培养改革探讨
从外语磨蚀看大学英语教与学
强化语文作业管理课题实验结论
语文课堂中的幽默妙用
浅谈结构主义与生成语言学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教改的支点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一个扑朔迷离的间谍故事》的主题解读
解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
《百合花》:一部革命年代的爱情牧歌
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重读
迷失中的反抗与回归
莫言《民间音乐》的奇与美
杜甫诗作《燕子来舟中作》诗意解析
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战后美国文学历经50年代的新旧交替、60年代的实验主义精神浸润、70年代至世纪末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和特征。
二、英美文学批评理论概述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文学批评理论沿一条从“内在的研究”到“外在的研究”轨迹发展。“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精神分析、读者反应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各种批评思想和理论革新了文学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传统、典律构建、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为文学研究开辟出新的天地。
三、英美文学的认知功能和艺术价值
文学是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文学作品隐含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
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音乐性的语调和五光十色的语汇,回味其“弦外之音”。
四、英美文学研究
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和方法。促进中国文学发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外国文学研究的意义所在。就英美文学而言,可选择小说、诗歌、戏剧、文学批评理论、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史、中外文学比较等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我们国家外国文学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对英美经典作家的研究有待深入,对现当代文学跟踪研究有待加强。
五、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目前许多学校的英美文学课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上文学史课时,教师罗列一大堆文学史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因为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怎样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便无从谈起。传统的文学课除了教授文学史外,常常要搞一点文学选读,作为对史的补充。这种“语录”式节选,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教师处理这些选段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解释句子和单词的意思上面。学生浅尝辄止,虽然上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却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小说或一个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由于教学内容是些死的知识,不少人便觉得英美文学课乏味、无用。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1、读完整的作品。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色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出来阅读文学作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讲欣赏作品的方法。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因此,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3、写阅读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搞闭卷考试,而是撰写课程论文。
按照上述思路组织教学,英美文学课程可以成为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有用本领。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六、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属基础语言技能训练,教学任务繁重,四级通过率压力大。但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应忽视英美文学这一丰富多彩的资源库。
英语教师面临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任务,英美文学是科研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一是教育的国情如此。从我国的教育传统来看,以诗教为代表的文学教育,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以达到培育人、造就人的目标的重要途径。诗书教化,自古而然。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人才培养方面,诗教的功能虽然不说是万能的,但却几乎是全方位的,更遑论人文素养的培育了。一部古代人才培养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对于学童士子的诗书教化史,文学教育从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而20世纪上半叶的大学教育,基本上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学校园充满人文氛围、文学情调和文化意蕴,包括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在内的高等学府普遍坚持不懈地开设“大一国文”,朱自清等著名文学家纷纷执教大一国文,就是其中的一个明证。二是教学的实践如此。从学校的教学文本来看,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古代文学素材是历代人才培养的基本教材,更是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范本。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就是以《诗经》为教材来培育他的弟子与贤人的。“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诵读《诗经》也就是教学生学习从政做官。当时孔子的学生,从《诗经》中真正学到的东西,不见得有多少从政的要领和做官的技巧,更多的恐怕是文学的熏陶与素养的修炼。千百年来盛传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是这样的意思。一套“五经”,从狭义来看,《诗》是文学读本,《书》是政治学读本,《易》是哲学读本,《礼》是伦理学读本,《春秋》是历史学读本,而从广义来看,它们都是泛文学读本;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教育,其中蕴含着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就是通过文学教育这一教学平台来实施的。古代如此,当下亦然。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细检我们的教科书,编排着多少文学教育的内容。我们的学校人文素养教育,大量的、靠得住的,还是广泛的文学教育。三是教育的实效如此。从外显的教育效果来看,文学素养的高低往往是一个个乃至于一批批、一代代民族精英人文素养高下的重要标志,且不说诸子百家的文采郁郁,楚辞汉赋的独领,也不说刘邦高唱《大风歌》,岳飞长啸《满江红》,就是现代、当代的许许多多英雄豪杰,从志士的囚歌,到将军的吟唱,从数学家的文学功底,到放牛娃的小说创作,个体的人文素养每每透过文学素养而得到彰显。由是观之,文学素养不仅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涵,而且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21世纪大学人文素养教育必须强化文学教育。这样的强调,不仅理论上具有重要性,而且实际上具有紧迫性。从国际上看,数百年来,以欧美名牌大学为代表的大学教育素重以文学教育为核心的博雅教育,具有优良的文学教育传统。时至21世纪,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促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重视文学教育。道理很简单,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压抑人,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可以淹没人,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简直窒息人,科技与经济高度发达的21世纪更加需要以人为本,关注人,重视人,给予每一个地球村民加倍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大学文学教育的进一步强化也就势在必然。
从中国来看,我国的现代大学始建于19世纪末“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世致用、科技救国时代,当时大学最高地位者是工科,缺乏欧美大学博雅教育传统,大学文学教育本就“先天不足”。回望20世纪上半叶,好在有王国维、、梅贻琦等先生的倡导与躬行,我国的大学教育,既有专门教育,也有通识教育,文理渗透,教学和谐,大学生大多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其人文素养亦为可观。可是,到了下半叶,特别是院系调整以后,大学过分强调专门化,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走进了死胡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凸现显而易见的缺失。进入90年代,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人们的关注,逐步推行大面积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惜的是,实施多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因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大抵在于不得要领。不少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偏重思想政治说教,凸现意识形态色彩。“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鉴往而知来,很有必要正本清源,切中肯綮。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昭示人们,未来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应当刈除枝蔓,突出主干,切实加强文学教育。因此,我们强调,21世纪的大学迫切需要加强文学教育。
二、21世纪的大学需要何种文学教育
我们认为,21世纪的大学所需要的文学教育,应当是一种以民族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学为主,融汇现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以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的主流的泛文学教育。这就是21世纪大学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这一内涵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其一,文学教育的选材。首先应当以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学为主,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学为主。当然,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一定要融汇现代文学(这里指广义的现当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因为我们需要高远的学术视点,宽阔的学术胸怀,现代的学术眼光,广袤的学术视野,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强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学教学。至少有四个理由。一是为了顺应学习心理。本民族文学是民族历史的传载,民族文化的积淀,民族思想的结晶,民族精神的折射,民族情感的凝聚,学习民族传统文学顺应学习者的民族认同心理,引发学习者的心理共鸣,往往容易产生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奇效。二是应当凸显民族特色。民族文学反映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特质。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大千世界就是由形态不同、风格迥异的各个民族的各种特色所构成,假若消解了各个民族的特色,我们的世界也许变得单调乏味、黯然失色。所以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加强民族文学的教学,有利于保持和弘扬民族特色,丰富和发展全球文化。三是需要坚守精品理念。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璀璨,文学典籍浩如烟海,经过数千年历史浪涛的冲刷,流传至今的多是精华,而真正用作教材的更是沧海一粟,堪称典籍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品,优良传统中的优秀代表,让大学生集中学习这样的传统文学教材,可以彰显大学文学教育的精品教学理念。四是必须注重客观效果。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读着自己的历史、读着自己的文学一路走来,历尽千秋风雨,日益发展壮大,民族传统文学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传统文学施惠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成为开化的公民,聪慧的士子,儒雅的商家,渊博的学者,笔走龙蛇的作家,能言善辩的律师,谈吐不凡的外交使节,出口成章的政府总理。
其二,文学教育的方针。大学文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爱语、爱国的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为此,中小学语文教育就要通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养成理解(听、读)和运用(说、写)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说在中小学,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那么,工具性实际上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工具,应当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而大学文学教育则不是这样。“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学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3]温儒敏教授的一席话,也可以看作是大学文学教育的方针。当然,大学语文不等于大学文学教育,前者讲的是一门具体的课程,后者指的则是一种教育范畴。而文学教育恰恰是大学语文的核心或者说灵魂。一门好的大学语文课,首先应当是一种出色的大学文学教育。21世纪大学文学教育的基本方针,应当以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只有以作品为主,多读作品,才能使学生激发兴趣,博采百家,建立感性认知与情感体验的基础。只有兼顾作家与作品,才能衡文品人,知人论世,使教学具有力度与厚度。只有史论并举,既有文学史的概述,又有古今文论的点拨,才能使文学教育规避零碎与肤浅,走向系统与深化。只有赏析结合,才能使鉴赏与分析并举,体验与认知同步,整体提高包括感受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在内的人文素养。只有上述四者的综合运用,有机统一,才能稳妥地解决大学文学教育的方法论基础,科学地建构大学文学教育的行为范式。
其三,文学教育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三点: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第一点是怡情养性,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学习者来说,大学文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大学生怡其情,养其性,陶冶情意,濡染性灵。第二点是培植素养,指的是课程,无论是一门课程,还是一个学科,还是一种教育,其基本目标就是要培植并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的人文素养。第三点是化育闳才,从整体上来说,大学教育培养的是硕学闳才,大学文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理所当然是教化与培育高层次、高品位的硕学闳才。以上三点,从个体到课程,从局部到整体,从首要目标到基本目标到终极目标,呈现一种教育目标的梯度;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形成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系统。总而言之,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文学教育使学习者怡情养性,培植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国家和民族教化与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高层次、高品位的硕学闳才。
其四,文学教育的属性。一言以蔽之曰:主流的泛文学教育。先说主流文学教育。大学是神圣的学术殿堂。大学教育是造就高品位人才的高层次教育。大学教育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时展潮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主流教育。与此相适应,大学文学教育也必然是一种主流文学教育。秉承学术至上的大学精神和兼收并蓄的开放理念,既要坚持主流文学教育,又不排斥非主流文学形态,努力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再说泛文学教育。大学文学教育,不是那种狭义的纯文学教育,而是一种广义的泛文学教育,举凡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四书五经、野史杂钞,都属文学之列。广览博采,含英咀华,才能使文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才能让莘莘学子的学习受益良多,才能使大学文学教育永远充盈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三、21世纪的大学怎样开展文学教育
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应当怎样开展?答曰:更新大学教育理念是前提,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是保证,创新文学教育课程是根本,营造人文熏陶环境是关键。
———更新大学教育理念是前提。21世纪的大学教育,特别是那些教学研究型以上高层次大学本科教育,应当改变过时的专科专才教育的狭隘观念,树立起大时代办大教育、强化通识、培养通才的教育新理念。这是21世纪搞好大学文学教育的重要前提。让我们好生读一读最近总理《对同济大学的祝愿》:“有一位教育界的前辈说得好,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这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全面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学习理工科的,也要学习人文科学,学习文学和艺术。同样,学习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也要学习自然科学。这就是大批杰出人才成长所走过的道路。钱学森是这样的,李四光也是这样的。钱学森能画很好的画,李四光谱写了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4]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对大学文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吗?
二、主题情景创立,带领幼儿走入文学世界
幼儿对于文学欣赏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足的提升,因此在幼儿文学欣赏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很容易对文学书籍失去兴趣或者是因为注意力的不集中而不能有效的进行学习。如果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为幼儿文学欣赏教学设立合理的情景主题,带领幼儿走入文学世界,那么在主题情景的熏陶下,幼儿对于文学欣赏的学习兴趣更浓,对哲理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入。课堂情景的设立是幼儿文学欣赏的最佳方式,在文学欣赏教学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文学中的故事情节,在班级设立各个特定的情景,并邀请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例如聪明的一休、三只小猪、聪明的小白兔等等,使得学生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感受文学中的乐趣、体味文学中所折射的道理,而教师需要做好指引的工作,帮助学生自行进行知识的探索,以活跃的课堂氛围带动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一直以来,美国青少年文学是文学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美国青少年文学中的理论观点、内容构思、思想主题都不同于中国青少年文学作品。而进一步探究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特点,深层次了解美国文学教育的方式与机制,对持续推动中国文学教育改革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阿米娜的声音》一书以主人公阿米娜的人生成长为线索,向人们讲述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发展及美国青少年的生活成长方式。全书阐述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伊斯兰教对美国青少年的影响。通过该书能够侧面反映出美国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特征。对此,本文将围绕该书内容进行研读,提出一些对于美国青少年文学及文学教育的看法,以期为我国文学教育及研究领域提供价值性参考。《阿米娜的声音》一书主要围绕着主人公阿米娜的成长经历进行了人生意义、生活真谛、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探讨,从而揭示生命意义。
该书是一门旨在帮助美国青少年了解伊斯兰教的书籍,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对主人公阿米娜成长经历的介绍,通过阿米娜的成长经历,侧面反映美国青少年的成长现状,进而引起人们对美国青少年文学及文学教育的反思。书中阿米娜的中学困境和贯穿全书的主题超越了文化、种族和宗教,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无国域、无边界的自由世界,使读者自行体会人间的百态。二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伊斯兰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伊斯兰教兴起前的阿拉伯社会状况,止于当今伊斯兰教在各国的情况和特点。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伊斯兰教的经籍、教法、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同时兼及伊斯兰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在对伊斯兰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伊斯兰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进行讨论。
通过该书以增强美国青少年对伊斯兰教的了解与认识,是作者撰写该书的真正目的。作者指出,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在美国青少年学生中的影响巨大,而且文学教育与美国的学校教育有着较大差异。正是由于美国教育界一直重视青少年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才使得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双重并进,而《阿米娜的声音》一书的作者海娜·可汗正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讲述阿米娜的成长经历,去寻求美国青少年与书中主人公阿米娜的成长契合点,从而获取美国青少年对书中价值观、文化观的认同,帮助美国青少年去认识伊斯兰教。对此,通过《阿米娜的声音》一书的启示,可以侧面反映出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特点与社会定位。一方面,自21世纪以来,美国的青少年文学市场经历了数量、质量上的双重变迁。美国图书馆协会对近年来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研究表明,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数量与日俱增,各类青少年文学读物、出版物抢占整个文学市场,并由此推动了青少年文学教育的发展,成为美国青少年素质拓展、知识学习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数量的增加,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教育问题,如,文学信息与青少年思想冲击,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挑战;青少年文学作品数量增多,出现了市场书目信息难以管控的问题,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书目一旦流入市场,就容易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不良影响。作者强调,通过书籍向青少年传递知识与价值观,是青少年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体现,也是文学教育面向青少年的根本性诉求。
作者海娜·可汗在《阿米娜的声音》中重点提到,帮助青少年畅通文学作品,让青少年在文学作品中自行体会人生,是目前世界各国文学教育的趋势,也是青少年文学作品未来创作与发展的主方向。这也是全书创作的主要意图与本质,作者就是借助青少年文学作品,去传递伊斯兰教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传达一种文化通融的理念,增强青少年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心。以美国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现况为例,目前,美国的各个中小学已经尝试将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双重教育形式对青少年实施素质培养。而我国的文学教育、青少年文学创作在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上仍然有所欠缺。因此,建议我国青少年文学的创作发展,应瞄准青少年学习需求,学校也要帮助学生去畅通青少年文学作品,使青少年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增长见识与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学校教育与文学教育同步发展的目的。综上所述,无论是美国青少年,还是我国的青少年,他们学习成长中都离不开书籍的浸润与感化。但是,我国的青少年文学与美国青少年文学社会定位有着较大不同,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社会定位一直与学校教育并驾齐驱,甚至很多时候文学教育直接超越学校教育。因此,在这一文学教育的形势下,如何确保学校教育与文学教育的平衡,成为美国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的重点。因此,通过《阿米娜的声音》一书带来的相关启示,引起对我国文学教育的反思,建议通过加强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增强青少年文学作品的功能等方法,发挥出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的价值作用。
作者:海娜·可汗
一.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无论在何处,当代的社会文化都处于大变革的时期,有学者指出当代社会正在步入消费社会。在本文中指出消费社会不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而是为了能够将社会变革时期出现某些新动向、新特征凸显出来而采用的权宜性的称呼。
其一:在不断扩张资本支配力的情况下,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和新特征:通过现代传媒当代社会不断将消费理念制造出来,使得新的消费需求增加,能够极大的扩大社会的生产力,使得利润最大化。虽然现代社会的活力充足,但也让人们生活体验物质化形势加剧。
其二是商品的形象比实体更能获得商业价值。丹尼尔・贝尔说:“消费经济常常通过事物的表面才能够得以存在。”在商品营销中品牌与包装的重要性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其三是精神文化的创造与接受如同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对于精神性的因素往往会受到重视。我们通常需要通过这些新动向和新特征,才能够将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走向摸清,这样才能将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考察出来。
二.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的特点
在现代的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不但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尚书・尧典》中记载到:“帝曰:要!命女典乐,教胃子。”这里的“乐”指的是诗、歌、舞的统称,在古代的“乐教”中已经将文学教育包含在内。不管在何处,现代社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学教育。独立的文学教育就是专业化的文学教育,随着现代学科分化的发展,使得不断形成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产物就是现代专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各种社会型人才,特别是专门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所以,现代专业教育通常是指文学教育、科学原理教育和技术教育。为了能够将社会所需的文学教师、文员等培养出来,一般可以将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学教育定位成文学知识教育,写作能力教育和文学阅读能力则可以定位为研究方法教育与文学原理。在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并不是代表当代文学教育的全部,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核心课程语文主要由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组成,现代文学教育往往会被视为读写能力教育、文学知识教育、思想规训等。
然而在现代的文学教育中,其对人文教育已经相对较少,更多的是趋向于书本理论知识。从五四文化的变迁到当今时代文化的变革,文学危机一直都不曾断层过。所以,文学教育是应对文学危机的有效方式。
三.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经典文本研读
文学教育主要包括写作能力训练、阅读能力训练、文学史知识教学等内容,其中经典文本的研读最为重要。一方面,研读经典文本对于文科生来说是一项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研读,能够对文学史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来对写作方法教学的不足与空泛的阅读方法进行弥补,对受教育者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使得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当对研读经典文本进行深入时,受教育者才能够真切感受到经典文本中的人文境界,感受经典文本的审美感染力,使得文学教育能够将审美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落实。对于文学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文学史功进行训练。来深入的了解文学史知识,能够在文学教育实践中,研究文学史知识概论,这会使得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知道相关的文学史知识,但不能够深入的了解文学本身,甚至不能够辨别出作品的优劣程度。对于经典文本的研读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求受教育者不仅仅只是对文学史知识概论进行学习,而是能够进行研究性的阅读。这样才能让学者在好学力行中臻于至善。
四.结语
文学经典危机对整体的文学教育影响深远,为了能够让文学经典危机得到全面的应对,就需要进行全面性的教育,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各种文学特色,不断改善整体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者都能享受到合适的文学教育,在好学力行中不断臻于至善。
参考文献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一曰须言之有物
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吾所谓“物”,约有二事。
(一)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吾所谓情感也。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
(二)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益资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复绝于古也。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
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未矣。近世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此文胜之害,所谓言之无物者是也。欲救此弊,宜以质救之。质者何,情与思二者而已。
二曰不摹仿古人
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进化之公理也。即以文论,有《尚书》之文,有先秦诸子之文,有司马迁班固之文,有韩柳欧苏之文,有语录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此文之进化也。试更以韵文言之。击壤之歌,五子之歌,一时期也。三百篇之诗,一时期也。屈原苟卿之骚赋,又一时期也。苏李以下,至于魏晋,又一时期也。江左之诗流为排比,至唐而律诗大成,此又一时期也。老杜香山之"写实"体诸诗(如杜之《石壕吏》、《羌村》,白之《新乐府》),又一时期也。诗至唐而极盛,自此以后,词曲代兴。唐五代及宋初之小令,此词之一时代也。苏柳(永)辛姜之词,又一时代也。至于元之杂剧传奇,则又一时代矣。凡此诸时代,各因时势风会而变,各有其特长。吾辈以历史进化之眼光观之,决不可谓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也。左氏史公之文奇矣。然施耐庵之《水游传》视《左传》、《史记》,何多让焉。《三都》、《两水》之赋富矣。然以视唐诗宋词,则糟粕耳。此可见文学因时进化,不能自止。唐人不当作商周之诗,宋人不当作相如子云之赋。即令作之,亦必不工,逆天背时,违进化之迹,故不能工也。
既明文学进化之理,然后可言吾所谓“不摹仿古人”之说。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不必摹仿唐宋,亦不必摹仿周秦也。前见国会开幕词,有云,“于铄国会,遵晦时休”。此在今日而欲为三代以上之文之一证也。更观今之“文学大家”,文则下规姚曾,上师韩欧,更上则取法秦汉魏晋,以为六朝以下无文学可言,此皆百步与五十步之别而已,而皆为文学下乘。即令神似古人,亦不过为博物院中添几许“逼真赝鼎”而已,文学云乎哉。昨见陈伯严先生一诗云:
涛园钞杜句,半岁秃千毫。所得都成泪,相过问奏刀。万灵噤不下,此老仰弥高。胸腹回滋味,徐看薄命骚。
此大足代表今日“第一流诗人”摹仿古人之心理也。其病根所在,在于以“半岁秃千毫”之工夫作古人的钞胥奴婢,故有“此老仰弥高”之叹。若能洒脱此种奴性,不作古人的诗,而惟作我自己的诗,则决不致如此失败矣!
吾每谓今日之文学,其足与世界“第一流”文学比较而无愧色者,独有白话小说(我佛山人、南亭亭长、洪都百炼生三人而已。)一项。此无他故,以此种小说皆不事摹仿古人,(三人皆得力于《儒林外史》、《水游》、《石头记》。然非摹仿之作也。)而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故能成真正文学。其他学这个,学那个之诗古文家,皆无文学之价值也。今之有志文学者,宜知所从事矣。
三曰须讲求文法
今之作文作诗者,每不讲求文法之结构。其例至繁,不便举之,尤以作骈文律诗者为尤甚。夫不讲文法,是谓"不通"。此理至明,无待详论。
四曰不作无病之
此殊未易言也。今之少年往往作悲观。其取别号则日"寒灰"、"无生"、"死灰"。其作为诗文,则对落日而思暮年,对秋风而思零落,春来则惟恐其速去,花发又惟惧其早谢。此亡国之哀音也。老年人为之犹不可,况少年乎。其流弊所至,遂养成一种暮气,不思奋发有为,服劳报国,但知发牢骚之音,感唱之文。作者将以促其寿年,读者将亦短其志气,此吾所谓无病之也。国之多患,吾岂不知之。然病国危时,岂痛哭流涕所能收效乎。吾惟愿今之文学家作费舒特,作冯志尼,而不愿其为贾生、王粲、屈原、谢皋羽也。其不能为贾生、王某、屈原、谢皋羽,而徒为妇人醇酒丧气失意之诗文者,尤卑卑不足道矣!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今之学者,胸中记得几个文学的套语,便称诗人。其所为诗文处处是陈言滥调,“磋跎”、“身世”、“寥落”、“飘零”、“虫沙”、“寒窗”、“斜阳”、“芳草”、“春闺”、“愁魂”、“归梦”、“鹃啼”、“孤影”、“雁字”、“玉楼”、“锦字”、“残更”,……之类,累累不绝,最可惜厌。其流弊所至,遂令国中生出许多似是而非,貌似而实非之诗文。今试举一例以证之。
“荧荧夜灯如豆,映幢幢孤影,凌乱无据。翡翠衾寒,鸳鸯瓦冷,禁得秋宵几度。幺弦漫语,早丁字帘前,繁霜飞舞。袅袅余音,片时犹绕柱。”
此词骤观之,觉字字句句皆词也。其实仅一大堆陈套语耳。“翡翠线”、“鸳鸯瓦”,用之白香山《长恨歌》则可,以其所言乃帝王之衾之瓦也。“丁字帘”、“幺弦”,皆套语也。此词在美国所作,其夜灯决不“荧荧如豆”,其居室尤无“柱”可绕也。至于“繁霜飞舞”,则更不成话矣。谁曾见繁霜之“飞舞”耶?
吾所谓务去滥调套语者,别无他法,惟在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一自己铸词以形容描写之。但求其不失真,但求能达其状物写意之目的,即是工夫。其用滥调套语者,皆懒惰不肯自己铸词状物者也。
六曰不用典
吾所主张八事之中,惟此一条最受友朋攻击,盖以此条最易误会也。吾友江亢虎君来书日:
“所谓典者,亦有广狭二义。饾饤獭祭,古人早悬为厉禁。若并成语故事而屏之,则非惟文字之品格全失,即文字之作用亦亡。……文字最妙之意味,在用字简而涵意多。此断非用典不为功。不用典不特不可作诗,并不可写信,且不可演说。来函满纸‘旧雨’‘虚怀’,‘治头治脚’、‘舍本逐末’、‘洪水猛兽’、‘发聋振瞶’、‘负弩先驱’、‘心悦诚服’、‘词坛’、‘退避三舍’、‘无病’、‘滔天’、‘利器’、‘铁证’,……皆典也。试尽抉而去之,代以俚语俚字,将成何说话。其用字之繁简,犹其细焉。恐一易他词,虽加倍蓰而涵义仍终不能如是恰到好处,奈何。……”
此论极中肯要。今依江君之言,分典为广狭二义,分论之如下:
(一)广义之典非吾所谓典也。广义之典约有五种。
(甲)古人所设譬喻,其取譬之事物,含有普通意义,不以时代而失其效用者,今人亦可用之。如古人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今人虽不读书者,亦知用“自相矛盾”之喻。然不可谓为用典也,上文所举例中之“治头治脚”、“洪水猛兽”、“发聋振瞶”,……皆此类也。盖设譬取喻,贵能切当,若能切当,固无古今之别也。若“负导先驱”、“退避三舍”之类,在今日已非通行之事物,在文人相与之间,或可用之,然终以不用为上。如言“退避”,干里亦可,百里亦可,不必定用“三舍”之典也。
(乙)成语成语者,合字成辞,别为意义。其习见之句,通行已久,不妨用之。然今日若能另铸"成语",亦无不可也。“利器”、“虚怀”、“舍本逐末”,……皆属此类。非此“典”也,乃日用之字耳。
(丙)引史事引史事与今所论议之事相比较,不可谓为用典也。如老杜诗云,“未闻殷周衰,中自诛褒妲”,此非用典也。近人诗云,“所以曹孟德,犹以汉相终”,此亦非用典也。
(丁)引古人作比此亦非用典也。杜诗云,“清新复开府,俊逸鲍参军”,此乃以古人比今人,非用典也。又云,“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此亦非用典也。
(戊)引古人之语此亦非用典也。吾尝有句云,“我闻古人言,艰难惟一死”。又云,“‘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此语未必是”’。此乃引语,非用典也。
以上五种为广义之典,其实非吾所谓典也。若此者可用可不用。
(二)狭义之典,吾所主张不用者也。吾所谓“用典”者,调文人词客不能自己铸词造句,以写眼前之景,胸中之意,故借用或不全切,或全不切之故事陈言以代之,以图含混过去。是谓“用典”。上所述广义之典,除戊条外,皆为取譬比方之辞。但以彼喻此,而非以彼代此也。狭义之用典,则全为以典代言,自己不能直言之,故用典以言之耳。此吾所谓用典与非用典之别也。狭义之典亦有工拙之别,其工者偶一用之,未为不可,其拙者则当痛绝之已。
(子)用典之工者此江君所谓用字简而涵义多者也。客中无书不能多举其例,但杂举一二,以实吾言。
(l)东坡所藏仇池石,王晋卿以诗借现,意在于夺。东坡不敢不借,先以诗寄之,有句云,“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此用蔺相如返壁之典,何其工切也。
(2)东坡又有“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诗云,“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此虽工已近于纤巧矣。
(3)吾十年前尝有读《十字军英雄记》一诗云,“岂有酖人羊叔予,焉知微服赵主父,十字军真儿戏耳,独此两人可千古”‘。以两典包尽全书,当时颇沾沾自喜,其实此种诗,尽可不作也。
(4)江亢虎代华侨诔陈英土文有“本悬太白,先坏长城。世无鉏霓,乃戕赵卿”四句,余极喜之。所用赵宣子一典,甚工切也。
(5)王国维咏史诗,有“虎狼在堂室,徒戎复何补。神州遂陆沉,百年委榛莽。寄语桓元子,莫罪王夷甫。”此亦可谓使事之工者矣。
上述诸例,皆以典代言,其妙处,终在不失设譬比方之原意。惟为文体所限,故譬喻变而为称代耳。用典之弊,在于使人失其所欲譬喻之原意。若反客为主,使读者迷于使事用典之繁,而转忘其所为设譬之事物,则为拙矣。古人虽作百韵长诗,其所用典不出一二事而已。(“北征”与白香山“悟真寺诗”皆不用一典。)今人作长律则非典不能下笔矣。尝见一诗八十四韵,而用典至百余事,宜其不能工也。
(丑)用典之拙者用典之拙者,大抵皆衰情之人,不知造词,故以此为躲懒藏拙之计。惟其不能造词,故亦不能用典也。总计拙典亦有数类:
(1)比例泛而不切,可作几种解释,无确定之根据。今取王渔洋“秋柳”一章证之。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行中妇镜,江于黄竹女儿箱。空怜板话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此诗中所用诸典无不可作几样说法者。
(2)僻典使人不解。夫文学所以达意抒情也。若必求人人能读五车书,然后能通其文,则此种文可不作矣。
(3)刻削古典成语,不合文法。"指兄弟以孔怀,称在位以曾是(章太炎语),是其例也。今人言"为人作嫁"亦不通。
(4)用典而失其原意。如某君写山高与天接之状,而曰"西接杞天倾"是也。
(5)古事之实有所指,不可移用者,今往乱用作普通事实。如古人灞桥折柳,以送行者,本是一种特别土风。阳关渭城亦皆实有所指。今之懒人不能状别离之情,于是虽身在滇越,亦言灞桥,虽不解阳关渭城为何物,亦皆“阳关三迭”、“渭城离歌”。又如张翰因秋风起而思故乡之莼羹鲈脍,今则虽非吴人,不知莼鲈为何味者,亦皆自称有“莼鲈之思”。此则不仅懒不可救,直是自欺欺人耳!
凡此种种,皆文人之不下工夫,一受其毒,便不可救。此吾所以有“不用典”之说也。
七曰不讲对仗
排偶乃人类言语之一种特性,故虽古代文字,如老子孔子之文,亦间有骈句。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三排句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贫而无馅,富无而骄”。“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此皆排句也。然此皆近于语言之自然,而无牵强刻削之迹;尤未有定其字之多寡,声之平仄,词之虚实者也。至于后世文学末流,言之无物,乃以文胜。文胜之极,而骄文律诗兴焉,而长律兴焉。骈文律诗之中非无佳作,然佳作终鲜。所以然者何。岂不以其束缚人之自由过甚之故耶。(长律之中,上下古今,无一首佳作可言也。)今日而言文学改良,当"先立乎其大者",不当枉废有用之精力于微细纤巧之末。此吾所以有废骈废律之说也。即不能废此两者,亦但当视为文学未技而已,非讲求之急务也。
今人犹有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吾知必有闻此言而却走者矣。
八曰不避俗语俗字
2.体制化的学术研究导致了文学教育的死板化目前高校的分配制度以及学术制度导致文学研究只是享受待遇津贴与获得职称的一种方式,它并非属于人们心灵与精神的一种要求。一是它跟人的感性体验相背离,二是它跟人民的生活实际相远离,仅仅成为了一种知识性的操练。如此的学术制度导致大学讲解现当代文学的教师丧失了感知文学的能力,像是目前的文学教学愿意在一些西方和本土理论的影响之下,构建一系列的知识理论视野,然而,文学本来所具备的生存世界、生命理想、审美观念、原创力、道德感、个性、经验,指挥等等却越来越消失于建构的知识体系中。可以说,空洞的文学性话语充斥在高校的教学课堂中,如此的文学教学不可以将文学固有的美感与特点显现出来,也难以实现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
二、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的方式
1.优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观念作为高校的教师来讲,不仅仅应当具备较强科研能力,还应当在教学上受到学生的青睐,不然就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常常错误地认为科研跟教学是互相矛盾的,实际上,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和互相推动的,倘若教师能够处理得当,那么就有利于教育和科研的良好发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作为核心,而应弱化教学的讲解功能,尽量地让教师从演讲者转变成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教学方法上,能够对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像是写作练习、多文本比较阅读、实训实践、话题探讨、分组探究、课堂讲解等等,有效地统一个体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实现实践学习、讨论学习、参与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同步学习的完善与补偿,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
基于以上意义体现,文学教育应回归春天。文学有情感、情境、情理,所谓入情才能入境,入境才能品理。
一、诵读中入情
“所谓诵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文学因其文字特有的潜含韵律节奏,字词含情含理,正确的诵读可快速帮助学生找到文本的情感基调,从而为后边的情感鉴赏情感积淀打好基础。如何指导诵读?以下原则可以尝试:(1)指导诵读要有层次性。不论你安排几个诵读过程,每个过程应该有个明确的目标。最好能按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易到难,设计指导的步骤。初读,学习把握节奏;再读把握语言;进一步读,要读出体会。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带着目标诵读,读出了进步,成就感就可以慢慢的建立。老师的指导点拨不能笼统,也不能“一条龙”服务。(2)指导诵读要注意趣味性。所谓的趣味性是要注意读的形式指导。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诵读心理的激励方式。朗读方式可以多样性,如范读、领读、齐读、分工读、配乐朗读等多种,使朗读的过程丰富多彩而更有针对性。形式多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尝试心理。比如,配乐朗诵,有些学生会很觉得很新鲜。音乐与文字的结合,到底是个什么效果?我能否跟上调?这些心理都会催促学生的行动。(3)诵读文本的启发性。“《相信未来》中食指关注的不是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整个民族的兴衰荣辱;洋溢的不光是滴血的呼唤,更是含泪的微笑、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这正是诵读文本的启发性体现。我们告诉学生,有些情感,我们可能没有机会经历,但我们有机会体验。读出文字的真意,读出作者的真情,读出你的真心,然后将这种体悟内化,成为心志的又一积淀。
二、在对话中入境
一是“与文本对话”,就是让学生接触文本、体验文本,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与文本相互作用,贴近文本中透露出的情感,和文本实施面对面的对话形态意义,并获得精神的提升,共同建构起文本精神大厦。学生和文本对话,学生在真实的阅读中,直面文本,透视文本。有了对话,其实就是准备了一个沟通的情景。对话文本的疑难、文本的矛盾点、文本的观点态度情感指向等,这样,读者和文本之间就有了这些小小的桥梁,这些沟通的渠道。
二是“与作者的对话”,作者在文本写作中总会有所预设,与作者对话,一面是与其中的预设对话,一面是与作者的写作背景、出发点对话。每种文字的呈现总有呈现存在的理由,文字言志,文字传情。对话作者,也是铺垫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有了化解距离的环境铺设,文学的内涵精神的品悟,也变得顺理成章。
三、在经典中品味
一部部文学作品是一个个生活的影子。它们都是沉甸甸的生活积累。阅读文学,感受那方不同寻常的生活。同时,我们要用阅读中的感知和积累,审视生活的真善美、丑恶伪,重新打造新生活。写作,是很好的将文学积淀回馈于生活的路子。鼓励学生创作,把所感所知所记转移到自己文字的创作,如此一来,文学的价值得到了延伸。文学的永恒价值就在于能够将经典的艺术用于新的文学创作,并有所思考和创新。
关键词 :高职;文学教育;适应;改变;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由亚萍,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文秘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38-03
一、高职院校开展文学教育工作的困难与挑战
文学教育作为文学功能的一种在场方式,不仅仅是文学知识教育,还关涉到文学生态、文学创作、审美旨趣,同时,也表征着时代精神、社会风尚、民族心灵。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文学教育却面临被消解的危机,作为传统意义上文学的“神性”被消解、诗性被遮蔽,教学困难重重。
(一)学生熟知历史的能力下降,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高
文学的一个特点是横跨多个历史阶段,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缺乏应有的逻辑思维,阅读经典就显得思路不清。而多方勾连纵横捭阖的文学内容也让学生望而生畏。尤其他们缺乏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对学习文学存在心理排斥。同时,高职学生长期存在“重专轻文”的认识,往往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文化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具体表现为知识面较窄,理解力缺乏,考虑问题时缺乏思想深度。
(二)教学资源有限,文学教育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往往优先考虑专业发展的需求,文化课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文学图书及影像资料在图书馆藏书中所占比重较低,文学教学的经费支出在校级财政支出中处于弱势。
教师的教育活动集中于知识型的传播,人文素养的熏陶、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相对缺乏。教学模式老套,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困难,缺乏激情,学生机械、被动接受,导致文学教育效果差。教师的育人过程也比较片面,没有体现出文理工科的融会贯通和渗透性。
(三)专业课学习氛围浓厚,而文学教育主题活动少
文化育人的客体即接受知识的学生,学生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践行主体。专业课教学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相比之下,文学教育的主题活动则相对较少,参与途径少,也容易流于形式。同时,人文素养培育最重要的形式——阅读,还没有形成气氛,学生没有主动进行阅读的意识。
二、只有积极适应才能改变被动状态
(一)一起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教学方式
20年前,中国大学生因健康问题退学的原因多半是传染病,现在则主要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其他疾病。这是否真的应验了佛洛姆的一句话:在精神上,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厉害。[1]因为他们不阅读,不思考。即便在埋头阅读,可并没有思考,一方面,懒得思考,另一方面,因为那些畅销书目并没有提供给他们思考的理由。这是一种消费异化。如何同化,只有在适应中渐变,强迫是无济于事的。适应的一个方式是一起阅读,阅读快餐书目,在教师自身的阅读中发现问题,进而引起共鸣,产生认同。因为一起阅读易于理解学生兴趣、态度、价值观,便于情感交流,避免文学教育的概念化、抽象化。从学生的具体体验入手,充分感受领悟文学灵动多姿、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使学生于“象”中见意,情中悟理。
(二)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讲自己的故事
信息社会并不缺乏信息,然而在冗余信息充斥下,学生心理匮乏,社会为了填补这种匮乏便制造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信息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匮乏。这是现代人的心灵悲剧。“现代高科技的传播机器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微妙冗余信息,首先毁掉的是文学赖以支撑的话语或者言语。”[1]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的可行办法就是讲自己的故事。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讲自己的故事、自己读书的故事,压缩文学的娱乐性功能,驱除猎奇式、浅表化、快餐化、戏仿、一味媚俗的甚至“重口味”的书写。为此,应当重新提出文学的超越性功能问题。在现实层面上,重视文学活动的娱乐和交流功能,而在超越层面上应当更加重视文学的情感体验功能和人格提升功能。
(三)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
对现代学生而言,知识来源于网络而不是图书馆。感觉被资讯淹没,在需要从稍纵即逝的浩瀚信息中找寻实质性资料时已经无能为力,因为阅读本身随时代在变。其实,中国文学经典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遭遇了戏说、大话、快餐式消费,文学经典本身所积淀的精神文化内涵和权威正在被颠覆。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经典,一个原因是你的阐释他不容易接受。因为我们所学的作品都是以作家个体为中心,而与学生自身关系不大。所以,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适应当前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媒介环境。
三、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在自然界,自然常常存在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可能,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态能否重塑和再造?回答是:能。因为文学作品在消费的时候,同时把本来属于自己经验、个性、情绪的某些东西也带进艺术作品中,与艺术作品提供的的情景和意蕴融渗在一起,发生共鸣,消费它也是欣赏它。文学的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一)解除那些常规化的世俗的精神抑制
校园里老师很忙,学生也很忙。老师忙着制作课件,凑论文,填写表格,开大大小小的会议。其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体制模式没有和应试教育、普通大学(学术研究)区别开来,导致职业技能教育的繁琐化、形式化。学生忙着查抄作业,刷微博,应付点名,当干部做活动,似乎学校几年也没闲着。然而,这一切,使老师、学生的心灵芜杂,失去了静静读书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一方面它成功的阻止了审美情志往高等教育的流入,一方面它有效地窒息了诗情画意在大学校园的萌生。”[1]
(二)文学教育须把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复活起来,让学生体味到文学家是如何以他们的独特人生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
首先,加大力度推进富有人学思想的、探索性的、独创性的个人文学史著述。在具体文学作品分析中,尽可能地深人到人学思想中来分析、发掘文学史的人性内涵,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其次,确立文学的超越性立场,对相关的价值问题进行精辟而到位的价值分析和追问,引领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向真善美迈进。因为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产生的目的就是源于伦理表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产物,是为教诲功能服务的。[2]
(三)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阅读最宽泛的定义是“理解书写或印刷符号的能力”,读者“使用符号,引导自己激活记忆中的信息,然后运用激活的信息构建对作者传达的信息的合理理解”。[3]而现代社会中单个个体的人,往往消解在“众人”中,个体的存在呈现出大众的特征,体现为社会群体的规定性。学生喜欢阅读畅销书(阅读的人数多,喜欢的人数多),虽然它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无可厚非,但成为文学阅读的主导就有些令人担忧。因为文学是人的精神表征,也是人的精神归宿,如果这种文学样式占据主导,就必然体现出人自身的精神危机。别尔嘉耶夫曾对这种生存状况予以揭示:“庸俗完全是掩盖了生命的悲剧和敬畏……庸俗是完全的满足、满意,甚至是来自非存在的平庸快乐,是彻底的浮向表面,与一切深度的彻底分离,与存在核心的分离,是对一切向深度复归的惧怕。”[4]学生喜欢玩微信,而微信的这种言语方式,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浅阅读习惯,阅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轰炸而忽略了独立思考。这往往会将他们带入一种虚拟的娱乐世界,分散了其社会注意力,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形成。
种种现象表明,文学教育者要同时成为文学批评者,需要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强化,将个人生命融入到当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创造批评中去。对于经典,需要我们认清经典的历史性和流动性,承认经典在文学体系中所担负的传承性文化功能。因为审美价值产生于文本之间的冲突:实际发生在读者身上,在语言之中,在课堂上,在社会论争之中。[5]90后学生是个性的一代,个性自由发展,读书也应该有个性。
(四)理出文学热点,引导学生“热”议
大众媒介技术手段的更新,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给我们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文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品位和修养外,应该重点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叙述者”,无论文学叙述还是社会叙述,这或许才是学生们未来安身立命之本。
学生自己的叙述少,究其原因,除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主要就是老师缺乏有力的引导。在各级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仅给予关于文本的知识,但很少获得一种激励来分析发生在读者(学生)身上的事情。老师的理论限于阅读本身,文本从属于理论,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如结合实际生活的成功阐释和解读;对经典的生动剖析,引导学生与流行的书籍进行对照比较,获得对经典的体验。如让教学吸取最新的生态内容,反映最新的生态热点、焦点问题,关注青年学生的诉求和困惑并及时准确回应。把人同自然关系的认识从人同自然界的物质联系拓展到人同自然界的道德联系,让自然界的包容万物、关爱生命的本性影响青年学生的人格,形成智慧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和博爱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阅读经典的观念是动态的,避免老生常谈,也避免文学史的教育。应将个人对生命的感受融入经典,与文学经典相砥砺、相摩擦,就时代、人生和生命所面临的问题与经典展开对话,从中阐发新的含义。基于此,可以广泛进行微课教学,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制作微课,从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知晓大道理、大智慧。
学生生命主体意义的获取与实现,贯穿于课堂教学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学生受文学形象、文学意境与文本因素的吸引而进入文学。在故事复述、设疑答问、主题辩论、意境领会、审美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环节中,探索文学教育与其他艺术在艺术生产上的有效协同新机制,形成从文学到影视乃至舞台剧的共同学习。
(六)充实资源保障
首先优化课程设置。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功利性教育,应用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偏向于功利化的应用类课程,但是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发掘等因素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积极向有利于培育人文道德修养的专业上倾斜,提高学生对生态文化观、道德修养的重视程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其次扩充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将网络等媒介有效的利用起来,丰富高校教育资源。近几年,一些学校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MOOC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学习思路。同时,要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扩展实习场所。实习机构不应是单一的技能实践场所,也应是传播人文精神、精神追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2]林精华.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9.
二、当前教育环境下文学素养培养的相对缺失及成因分析
尽管文学素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对此的重视程度略显单薄。而且由于七八十年代的动荡,文学一度被作为“破四旧”而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革命文学”,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反常的一幕。而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反思和教训,我们应当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当代教育模式下,除了历史的偏见以外,笔者认为对学生文学素养培育的相对缺失主要原因还表现为以下基本方面:
1.升学制度的指挥棒效应。教育是分配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阶层重洗的重要手段,而由于中、高、硕考的升学制度的客观限制和客观要求,学生和家长自然把目光聚集在这些功利而又可以量化的层面上。以高考为例,大部分地区高考都以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的模式为主,由此一来学生面临着数十科的学习任务,而语文相比于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地理———成绩更难以表达学生的素质,正所谓投入高、收效少,对于文学素养在分数上更是仅仅表现在诗词默写和作文这两个方面,而教育工作者都清楚的是,作文的批改任务决定了阅卷者根本无法仔细阅读考生文章,更遑论品位,相比反而更青睐所谓的“作文模板”因而文学素养在应试制度下变成了标准的“鸡肋”,文学也成了规范式教育的牺牲品。
2.文学素养难以迅速见效。正如前文所谈到的功利主义思想和现实中国教育制度现状的存在,文学素养因为其见效慢、投入周期长而常常被束之高阁,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者都倾向于投入收效快的学科(如数学、化学),而把语文、音乐、学生身体素质、道德素质这些“包袱”丢给后面的接任者———更高一阶段的教育工作者。
3.素养具有影藏性而难以量化。由于素养不会像考分一样显现在考卷上,所以有些对此有心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实践中,有时会因无法衡量自己的教育效果而苦恼,这也是束缚学生文学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由于现实社会环境短期内不可能大幅改变,从疏导的角度,我们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试着解决问题,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