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实录范文

时间:2022-04-24 13:34: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秋天的雨教学实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秋天的雨教学实录

篇1

1、概念界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该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也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其“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同样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由此看来,养成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艰巨使命和终极目的。那何为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又如何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本文就此问题对参与式学习如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进行研究,并展示在教学中的实践过程及经验总结。

“参与式学习”是目前在国际大形势驱动下中国教育界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无论是在大学课堂,中学课堂,小学课堂,还是成人培训中都极其广泛地被宣扬推广并实践应用。这个名词在中国闪亮登场的时间虽然在21世纪以后,但这种学习形式其实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出现,并一直被后人所传承运用。

在参与式学习中,老师由传统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和见证人,每个学习者和文本、同伴之间进行对话,进而发现自己、展示自己、创造自己,理解自我存在的意义;学习者在学习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并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成就,反思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和情感水平,塑造完美和谐的个性,使自己获得自身发展所必需的知识积累,掌握收集、整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

下面笔者将以一节参与式学习的阅读课教学实录,来展示参与式学习是如何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的。

2、教学实录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诗歌。

(2)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初步具有思维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能流利地背诵诗歌,理解意境和诗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有亲人和家的幸福,培养学生爱亲人、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

(2)理解诗歌意境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能力,初步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设想:

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和依托,体会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通过教师地引导调动与学生地自主参与、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培养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时间:一课时

3、教学过程

3.1 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师:同学们,当我们在骄阳似火的夏季走进中学以后,童年便唱着她亲切动人的歌谣渐行渐远(第一单元学习主题为“童年梦痕”);当凉爽的秋天姗姗而来的时候,我们已是一个对初中生活不再感到恐惧与迷惑的中学生,今天我们将驾着诗歌的小船驶向语文学习的海洋。在学习之前,老师送给大家一段优美动人的音乐,先请大家欣赏一下。(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听了这段音乐,同学们觉得这支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听得时候你有何感受?(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能有这样的心境?

生:(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人,穷困的人等)

师:对!真聪明!一语中的。说到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人,老师想到了文天祥啊,马致远啊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远离家乡的游子马致远所作的一首很短但非常著名的小诗《天净沙·秋思》。

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马致远,谁知道他的一些情况?

生: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另一生: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师:真不错。了解的这么详细!刚刚提到了这首诗的体裁,下面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曲”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吗?

生: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又出现了-----这就是曲。

另一生补充: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3.2 渐入佳境,体现重点,突破难点

3.2.1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又有专家说,读书是跨越时空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就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感受作家当时创作时的思想、情感、心理,现在就让我们用朗读来走进诗歌,走近马致远,体会那颗漂泊在外的游子之心,感受那份人在天涯的羁旅之情。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带,体会并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那同学们就自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体验一下吧!可以小声自我陶醉地读,也可放声诵读,可两人一起读,也可小组读。(学生以各种自选形式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字数不等的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请再试一试。(学生再读)

师:谁给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

生:积极展示。几个同学读完后,大家评比出读得最好的同学,并说说好在哪里。

师:我们已经读了很多遍了,不知道有没有人能背下来?

生:比赛背诵,评比谁背的又快又准又好。

3.2.2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师:意境就是诗歌通过一些景或物描绘表现的艺术境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首诗的意境美。提问: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景、怎样的人?表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干枯的藤条,苍老的大树,黄昏归巢的乌鸦,静静矗立的小桥,默默的流水,人家,苍凉的古道,强劲的秋风,瘦弱的老马。太阳西下时无家可归的游子。

师: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遍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以“通过读……我仿佛看到了……”为句子的开头,说说诗句投射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师:同学们描绘的大多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画面?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生:……

师: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这一切都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来衬托情,把情融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就和谐的统一于这首仅28字的小令中,充分地,巧妙地道出了游子的羁旅之悲。现在再请大家带着对诗人感情的理解齐声诵读一遍诗歌,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更深刻地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师:通过朗读,我们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凄美。

3.2.3 创造性阅读

师: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再听听朗读,你还能够想象和联想到什么?闭眼听录音朗读,思考。

师: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请同学们以4或6人为一组,各选一位执笔者,一位中心发言人,选取想到的一个问题,讨论研究,写出结果。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展示你自己,创造你自己的平台,在这里,人人都是创造者,都是最优秀的人,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师:(提示)先说说你最喜欢原作的哪一句,为什么?还可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也可给原作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还可以联想自己或他人的一段与原作类似的思念家乡的经历,也可联想出一两句古诗(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总之,合理想象,大胆创新,努力丰富原作的内容,让作品的生命在每一位同学那里得到延长。讨论开始,时间10分钟。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组的问题及理解,师生共同评议。

3.2.4 课有所得,总结提升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诗歌,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了形象的画面,体会了诗歌中的形象,感受了诗歌的意境;还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在秋日的思乡之情,更深地进入它的艺术境界。在这节课上,我们的文学素养,语文知识,情感体悟等等都有了很大地提升。由这一课我们也可以体会到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

(2)从画面入手,感受意境;

(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

3.2.5 牛刀小试,学以致用:朗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柳 (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说说由“千丝万絮惹春风”联想到的描写春风的诗句。

3.3 教学反思

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老师通过精心设置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刺激学生的感情和思维,使学生愿意主动思考体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体验等多方面有所得,营造了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们愿意说,有内容说,说得有价值,取得了良好地教学效果,这正是参与式语文课堂的独特效果与惊人魅力。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说:“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因此,坚定不移地运用参与式教学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毋庸置疑地任务,是21世纪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让我们高举新课标的旗帜,正确积极地运用参与式教学,努力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正因为如此,在美国中学语文课本的编写中十分重视对课文内容的选择。笔者见到的各种美国语文教材,无不贯穿着美国社会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有许多课本都选有美国光荣历史和英雄事迹的文章,在每篇课文后面,一般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提示:A、听说读写的技巧;B、理解和分析课文问题;C、欣赏能力的培养;D、课文内容对人生有哪些好的启示。

美国的语文教师十分注意利用课文,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一次,笔者去纽约州布法罗市一所中学听语文课。这节课讲授的课文内容是历史和传说中的英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讨论神话传说中的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具有的优点和弱点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教师很重视挖掘课文内容,正在与学生结合课文讨论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行为,从古代说到现代。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如下:

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行为?

古代英雄和英雄行为是什么样的?

现代英雄和英雄行为是什么样的?

假如英雄生活在你们中间,你能否与他友好相处?

学生们根据不同的认识来回答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既弄清了课文内容,又树立起正确的作人标准。这节语文课的强烈思想政治性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笔者赴美国考察前,总以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教学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到美国后才发现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位语文教师之所以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是严格按照美国纽约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其实,任何国家的学校教学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语文课更是如此,关键在于是否恰当和得法。

笔者还看到过一份有关美国语文教学研究文章中介绍的一段教学实录:

师:泰瑞,“生活并不总是水晶阶梯”诗中这一行,作者指的是什么?

生1:是指生活并不总是很完美的,有时会有些困难。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识呢,泰瑞?

生1:是这样的,诗歌中提到妈妈说她生活的阶梯上有些“假缝”。

师:分析的很好,泰瑞。在实际生活中“假缝”指的是什么呢?乔依。

生2:那种使人伤心的事。

师:对的,乔依。你生活中曾经有过这种难过的事吗?

生2(想了一下):去年秋天我不能成为足球队队员时。

师:那确实是令人难过的,乔依,但你不能屈服。我今天早晨还看见你在外面练球呢。

转贴于

老师接着介绍休斯写的短故事《谢谢你,是我的》。这篇课文叙述的是一个老妇人的钱包被人抢去,又被好心人夺回送还给她的故事。对于课文中的生词,老师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和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然后引导说:“设想一下,你是那位老妇人,晚上很晚了下班往家里走,一个人从你身边跑过去,抢走了你的钱包。想一想,写下你最突出的感受”。所有学生都在沉思。然后学生们写道:“恐惧”、“愤怒”、“讨厌”、“孤独”、“疯狂”。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接下来的三页,了解故事最后的结局,体味善与恶。最后,布置学生写作文,比较休斯写的《谢谢你,是我的》和上一星期所学的海明威的短故事,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美国教育工作者也十分重视语文课中的美育。他们反对在教学中将认知教学同审美教育割裂开的做法。对于这种割裂开的做法,有的学者批评说:“这里似乎存在着两个互相排斥的世界:一个是掌握知识结构的世界;另一个是为生活的质的方面,为感情的抒发,为探究想象的实在而保留的世界。这不仅歪曲了艺术的性质,而且模糊了艺术对于人的经验的深刻意义。认知学习由于缺乏审美的方面而变得非个性化和专业化,无感情的知识和无理智的激情之间的裂缝加宽了;于是,在精神上把握认识世界的各种方式就显得困难了。”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反对把语文仅仅当作是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学科。认为这样只能使认知与感知、情绪与想象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

美国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选有大量的文学体裁的课文。美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文学的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好范例。他们认为,作为教师的批评家,就是一个“提供新的知觉并赋予它们新的价值的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足够的知觉力,能够对具体作品的性质作出评价,使学生能够看懂或听懂这些艺术作品。而这些正是学生获得审美素养的必要基础。这些启蒙工作最好是由语文教师来进行。

纽约市的语文综合课程纲要强调“文学是力量和美二者的结合。它是人类经验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人类的动机、冲突、价值取向和传统。”这份纲要要求纽约地区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教学生讲故事、朗诵诗歌。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提出了“提高欣赏文学的能力”的要求。在小学三年级,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被故事所渲染的特殊情调深深吸引”。在小学五年级,要做到“通过人物的特点来认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讨论能把所有人连在一起的共同情感和渴望的文章”,“体会诗歌的音乐感,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七年级(初一)能够“应用文学讨论自我和社会。”九年级(初三)能够讨论“文学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十一年级(高二)能够“评价文学作品中提出的道德伦理问题。”十二年级(高三)能够“以文学作品和个人经历为基础进行判断”。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美育,美国教育工作者提倡语文、音乐、美术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统一开展工作。他们认为,对于个别艺术形式的感知是不够的。教师要检验各种见识和活动方式能否适用于学生对于已创作出来的事物、物体和事件的识别力和理解力。教师要努力创造出一种使学生将艺术与理解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工作者有这样一种见解:“审美‘态度’就是不断活动,不断探索和检验——它与其说是态度,还不如说是行动:创造和再创造”。

笔者在参观美国中小学时,经常看到教室里摆满了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创作。这些都是学生们在学习完语文之后,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想象力,在语文、美术老师指导下完成的艺术作品。笔者曾看到有近半面墙大小的四季图,这是学生们根据课文描绘出的一年四季的景象:在春雨的滋润下绿树茁壮成长,农民正准备耕作;夏季阳光普照,蜜蜂正在勤劳地采蜜;秋天落叶纷纷,但五谷丰登;冬天白雪皑皑,各家各户的房子烟囱正在冒着热气。笔者还看到,在许多教室后面的玻璃书柜内外都摆满了用硬纸、塑料、布头制作的各种小木偶。这些小木偶其实都是语文课文中的人物,从王子、公主到强盗,甚至宇宙人应有尽有。这些都是实践上述教育见解的产物。

友情链接